一、凌钢中宽带钢机组现状及技术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刚[1](2018)在《65Mn热轧窄带钢性能及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窄带钢市场的饱和,窄带钢用途由单一焊管原料逐步向冷轧原料、冲压件等方向发展,对窄带钢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如何低成本、差异化的生产出满足市场的产品成为窄带钢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65Mn窄带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轧制和现场轧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实验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规律和轧后冷却工艺改进以及产品缺陷原因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对65Mn钢连续冷却转变特性的研究,得出了 65Mn钢的静态CCT曲线,确定了 65Mn钢的相变临界点,确定65Mn钢的临界淬火速度为40℃/s,为制定控轧控冷工艺和热处理工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资料。(2)对620窄带车间各关键位置的温度测定及各阶段冷速测定,开展65Mn集卷入库不同存放方式,带钢集卷后不同冷却速度下带钢进行检测,测试各个条件下其性能及组织。随珠光体晶粒尺寸和片层间距的减小实验钢强度和硬度增大,延伸率下降。(3)进行了终轧后控冷工艺控制,结果表明,终轧后投入使用1/4水量超快冷时,对65Mn钢板的组织组成几乎无影响,但会提高其力学性能。终轧后投入使用1/2水量超快冷时,由于冷速过快,无先共析铁素体析出,组织组成物为珠光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在该条件下将会提高65Mn钢板的力学性能。(4)通过在620车间进行现场工业实验,研究了现场轧制过程中各个阶段冷却速率、卷取温度和冷却速度对65Mn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冷却速度、速率提高,强度和硬度提高,延伸率降低;随卷取温度的降低,实验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延伸率下降,屈强比有所升高。(5)65Mn热轧带钢珠光体平直度差、形貌分布不均匀、片层间距差别较大。组织主要以索氏体组织为主,含有片状和粒状两种形态的珠光体,从而导致65Mn热轧窄带钢抗拉强度和硬度不均。
孙远[2](2017)在《热轧酸洗板生产线计算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在热轧酸洗板生产线设计过程中,包括工艺、设备、自动控制系统、能源供应、环保节能等方面。本文以国内某厂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方面进行计算分析,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对酸洗线的工艺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包括产品及原料情况、工艺流程、机组形式选择、主要工艺参数计算、机组生产能力计算、机组布置等,从而确定酸洗线年产量、年需原料量、机组形式、机组的负荷率等,为机组工艺设计提供依据。(2)对酸洗线的主要设备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包括开卷机组、夹送矫直机、张力辊、拉弯矫直机组、紊流酸洗槽、漂洗槽、平整机、圆盘剪、卷取机等,从而确定设备的选型,为机组设备设计提供依据。(3)对酸洗线的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包括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为生产线的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4)分析酸洗线的能源供应情况,包括供电、供水、供气、通风等,为酸洗线的公辅能源设计提供依据。(5)分析酸洗线存在的污染情况,如粉尘、废气、废水、噪声等,及相应的处理措施设计,达到环保的目的;并分析酸洗线采用的节能措施,以达到增加企业利润和节能减排的目的。本课题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通过上述各项内容的分析,希望能为以后酸洗线的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吕媛媛[3](2014)在《GF08Al窄带钢超快冷及退火工艺对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内热轧窄带钢产量迅速增长,窄带钢市场竞争激烈,而且客户对窄带钢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稳定、低成本的生产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成为钢铁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由于轧后控制冷却对成品带钢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超快冷技术在窄带钢生产线上的推广和应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对GF08A1窄带钢采用超快冷和退火工艺研究对其组织性能影响的规律,其主要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了实验钢GF08A1的高温热变形行为和连续冷却相变行为,得出了实验钢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和静态CCT曲线。回归计算出实验钢GF08A1的应力指数为4.73,动态再结晶激活能为295.82kJ/mol;通过综合分析不同的变形条件对变形抗力的影响,建立了实验钢的变形抗力数学模型;研究分析了实验钢GF08A1在不同冷却条件下过冷奥氏体的组织转变规律。(2)在模拟实验机上进行了不同变形温度、卷取温度及冷却速率的工艺模拟实验,研究了实验钢GF08A1的组织和硬度的变化规律。随着变形温度降低,组织细化,但变形温度不低于850℃;随卷取温度降低,组织中铁素体晶粒尺寸减小,但温度过低,组织中会出现低温相变组织,均匀性变差,故卷取温度选取在6000C-700℃之间;适当地提高冷却速率有利于细化组织,提高强度。(3)基于热模拟实验的结果,在实验室进行了热轧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的终轧温度、卷取温度以及冷却速率对热轧实验钢GF08A1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出本实验的最佳工艺参数窗口为:终轧温度控制在870~C-890℃、卷取温度为620℃-640℃、冷却速率为50℃/s~60℃/s,实验钢可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4)通过设计实验钢GF08A1的冷轧退火工艺,研究了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冷轧退火板的组织、性能及织构的影响规律,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退火时间的延长,组织均匀,强度下降,而延伸率、应变塑性比均呈上升趋势,且增强了{111}织构组分,弱化了{001}织构组分,从而提高了实验钢的深冲性能和成形性能。
苏诗慧,金玉然,何正柯,王南[4](2013)在《辽宁省钢铁企业发展综述》文中研究说明辽宁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丰厚的矿石资源,成功铸就了多个钢铁企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对辽宁省钢铁企业发展现状加以研究分析。本文主要从辽宁省钢铁企业概况、产品经营、技术设备、销售业务以及发展战略五方面展开论述和分析,以期为辽宁钢铁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陈晓刚[5](2013)在《鞍钢技术创新的历史演进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鞍钢是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中国特大型国有钢铁联合企业,是我国近现代钢铁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鞍钢素有“共和国钢铁长子”、“共和国的钢铁脊梁”的美誉,是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典型代表。考察鞍钢技术创新的历史演进及其机制,不仅有助于丰富我国的技术创新理论,而且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钢铁工业现代化的实践,特别是对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具有重大意义。国内一些学者对鞍钢技术创新已开始关注,但总的来说,尚没有系统的、全面的和专门的研究。尤其是,现有的研究进路中,科学技术哲学长期处于一种缺位状态。这是我国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一个缺憾,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本论文运用技术哲学、技术社会学、技术创新理论,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内史与外史相结合、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等方法,对鞍钢技术创新的历史演进及其机制开展专题研究。本论文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导论”,是本文论题的提出和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阐明本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第二章“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从由来与本质、分类与特点、过程与机制等方面,梳理了国内外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第三章“鞍钢技术创新产生:建国前的技术移植”,主要从技术帝国主义与日本殖民地科学的视角,分析了建国前鞍钢的技术移植及其性质。第四章“鞍钢技术创新发展:建国后的技术‘双革’”,主要从苏联工业技术援助的视角,分析了建国后鞍钢对苏联钢铁技术的引进与消化,重点探讨了五六十年代鞍钢群众性的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运动。第五章“鞍钢技术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后的技术创新”,主要从改革开放后鞍钢改革改造发展的视角,分析了鞍钢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历程、特点和意义,重点讨探讨了鞍钢特色的国有老企业自主创新之路。第六章“鞍钢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分析了鞍钢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探讨了鞍钢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第七章“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现实选择”,立足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环境背景,分析了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现实基础,指出了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方向、原则和路径。
赵琼[6](2011)在《热轧钢带边裂原因分析及改善》文中认为边裂是热轧钢带生产中较为常见的边部缺陷,常以批量出现。边裂的存在不仅影响了钢带产品的质量,而且还会连带地引起生产设备的损坏,造成生产产量的下降,严重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对于边裂产生原因的研究一直是热轧钢带企业技术工作者比较关注的问题。以往的研究一般是根据所在企业的具体生产工艺及生产装备、生产技术条件进行的具体性的分析,所以不同企业对边裂的形成原因有着不同的见解。从以往这些分析结果来看,边裂的产生看似有着不同的原因,对边裂产生的深层的根本性原因没有一个真正合理的科学解释。本文结合建龙集团吉林建龙钢铁有限公司热轧钢带的生产实际和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与边裂不同时期生产工艺跟踪、现场调研;通过对边裂缺陷的宏观分析、气体含量分析、化学成分分析、低倍酸蚀试验,对边裂卷从外到内的解剖分析及三维方向的金相分析研究及扫描电镜分析等综合分析手段,对出现边裂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通过归纳演绎,明确了产生边裂的根本原因即边裂形成的实质。研究结果表明,产生边裂的根本原因即实质是轧制时轧坯难以达到均匀变形。能够影响轧坯不均匀变形的因素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边裂的形成,越易造成不均匀变形的因素就越易引起边裂的产生。如钢坯中的内外缺陷、成分偏析、夹杂及加热不当、轧制设备调整不当等。钢坯组织结构的疏密性决定着钢坯进入加热炉后受氧化的严重程度。当钢坯侧面边部存在气孔、皮下气泡、皮下裂纹、夹渣等缺陷时,钢坯的组织结构表现得较为疏松,随钢坯进入加热炉氧化时间的延长,不同疏密度的材料,其质量都是增加的,材料的结构越疏松,越易于氧化。疏松的材料生成的氧化层亦较疏松,利于氧的扩散,加剧了氧化反应。钢坯组织结构越紧密越有助于增强其高温抗氧化能力。使内外金属越易于受到氧化的钢坯缺陷越易引起边部的不均匀变形,其危害也越严重,尤以内外相通的气泡或裂纹类缺陷为重。钢坯的内外部缺陷更易因其在加热炉内的高温氧化,造成组织氧化脱碳,从而会引起轧制段的严重不均匀变形。可见,钢坯内外部的缺陷是热轧板带生产过程出现批量边部缺陷的主要因素。组织缺陷在金属内部分布不均匀,缺陷体积越大,分布越不均匀,会使不均匀变形愈强烈,在缺陷处易引起应力集中,造成裂纹源;化学成分不均、夹杂会使组织变形不均匀,宏观上的变形是一部分金属提供的,局部塑变过大,超过微区塑变的极限,此时就会形成微裂纹,轧制时进而扩展为边裂。加热炉温度控制不当一般是因偶然操作或仪表失灵引起的,易于发现并控制;强宽展及不均匀轧制、导板刮伤引起的边部金属所受的应力加大,促使裂纹扩展并不断形成新生裂纹,继续氧化甚或破碎、脱落。这些是引起变形不均的外因。边裂的改善是热轧技术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本研究为热轧技术工作者对边裂问题的改善提供科学的指导,有利于生产质量的管理与技术的提高,通过近一年的实践与改善,边裂缺陷有了明显的控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丰富了边裂形成的理论基础,并且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以此进行相关的改善,从而减少了边裂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
虞海燕[7](2011)在《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较少,由于历史、环境等因素,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属于欠发达地区。近些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快速发展。我国西北地区的钢铁工业虽然起步晚,但在其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有效利用西北地区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西北地区钢铁工业的科学发展,是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基于西北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围绕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以西北地区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简称酒钢)为重点对象开展研究,以期为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咨询依据。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在综合评述国内外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现代钢铁工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的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从矿山资源利用、选矿、冶炼以及轧钢等工艺设备情况、生产现状、综合能耗水平、环保和清洁生产水平等方面入手,总结提出了酒钢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主要挑战。(2)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论证了酒钢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通过物质流、能量流、水资源流的减量化和再循环利用,实现资源能源消耗降低、产品档次质量提高、污染物以及碳排放减少、经济效益增加、竞争能力增强,使企业步入“资源效率提高—能耗降低—环境改善—成本降低—竞争能力提高”的良性循环。(3)基于剖析酒钢生产设备、产品、能源、资源等的现状,结合酒钢“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以低成本、高效益、全方位、综合发展的思路来提升酒钢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以酒钢铁前、炼钢、轧钢等主要工序以及关联产业的发展为例,探讨了实施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策略中的若干关键问题,论证了酒钢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并对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4)基于西北地区的特点和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对酒钢钢材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目前产品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酒钢在经历了由棒线材到扁平材、由普碳钢到不锈钢的二次重大产品结构调整后,今后必须由注重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转移到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轨道上。逐步形成普碳钢的拳头产品,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扩大不锈钢的品种、产能和产量,是酒钢实施产品结构调整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5)西北地区钢铁工业下一步发展,要贯彻“依靠科技,重视创新,人才为本”的思想;通过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科研开发平台,汇聚多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使酒钢等西北地区钢铁企业的科技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为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撑。本文完成之时,适逢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即将启动、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希望本文对西北地区钢铁产业的分析和建议能够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彭东[8](2009)在《热轧中宽带钢生产线工艺与装备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详细比较了两条典型的国产热轧中宽带生产线的原料、产品、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同时分析了存在这两种不同生产工艺的主要原因。
李世俊[9](2009)在《钢铁行业与用钢行业构筑产业链是防范风险的有效举措——出国考察和国内调研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
王斌[10](2009)在《华菱涟钢营销管理创新与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企业对钢铁产品的营销策略的理论研究滞后于一般性消费品,由于中国的市场条件和环境的特殊性,国外的先进营销策略和理念又有着诸多的不适应,因此中国的钢铁企业迫切需要与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相适应的营销理论来指导钢铁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只是一个钢铁大国,而不是钢铁强国。在上述背景下,论文以华菱涟源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菱涟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市场营销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在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华菱涟钢如何通过营销策略创新,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维持企业长期的发展。本文从华菱涟钢的自身条件出发,通过对其营销环境和产品结构、目标市场、价格策略等方面以及国际国内的钢铁企业现状的深入研究,结合华菱涟钢的“十一五”及“2009-2013”产品战略规划,提出了华菱涟钢市场、产品、渠道、价格等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二、凌钢中宽带钢机组现状及技术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凌钢中宽带钢机组现状及技术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65Mn热轧窄带钢性能及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热轧窄带钢的发展现状 |
1.1.1 热轧窄带钢概况 |
1.1.2 热轧窄带生产现状及特点 |
1.1.3 热轧窄带生产机遇与挑战 |
1.1.4 窄带钢的前景展望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1.2.1 国外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发展概况 |
1.3 65Mn窄带钢的开发及研究 |
1.3.1 化学成分 |
1.3.2 力学性能 |
1.3.3 化学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
1.4 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 |
1.4.1 控制轧制技术 |
1.4.2 控制冷却技术 |
1.4.3 控轧控冷技术的意义 |
1.4.4 超快冷技术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5.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热轧窄带钢生产工艺及设备 |
2.1 车间生产工艺概述 |
2.2 主要工艺参数及工艺过程 |
2.2.1 主要工艺参数 |
2.2.2 工艺过程 |
2.3 主要工艺路线 |
2.4 65Mn窄带钢典型规格轧制程序列表 |
2.5 主要工艺设备 |
2.5.1 车间概况 |
2.5.2 粗轧机组 |
2.5.3 精轧机组 |
2.5.4 卷取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65Mn带钢组织性能研究 |
3.1 静态CCT和实验研究 |
3.1.1 研究方法 |
3.1.2 实验材料及工艺 |
3.1.3 65Mn钢静态CCT曲线及组织分析 |
3.2 取样方案及检测方法 |
3.2.1 取样方案 |
3.2.2 检测设备及方法 |
3.3 与同类型企业65Mn钢组织性能对比 |
3.3.1 组织金相分析 |
3.3.2 珠光体片层间距分析 |
3.3.3 不同工艺试样对比 |
3.4 轧后控冷工艺对热轧65Mn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3.4.1 冷却水量对热轧65Mn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3.4.2 卷取后冷却条件对热轧65Mn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3.4.3 缓冷天数对热轧65Mn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3.5 卷取集卷入库后缓冷状态对性能的影响 |
3.5.1 集卷方法 |
3.5.2 组织金相分析 |
3.5.3 珠光体片层间距分析 |
3.6 65Mn钢缓冷控制措施 |
3.7 小结 |
第4章 65Mn带钢质量控制 |
4.1 分层起皮原因研究 |
4.1.1 试样的制备 |
4.1.2 电镜分析 |
4.1.3 起反缺陷分析 |
4.2 65Mn带钢硬度分布不均研究 |
4.2.1 硬度检测 |
4.2.2 金相检测 |
4.2.3 SEM扫描电镜检测 |
4.2.4 硬度分布不均原因分析 |
4.2.5 65Mn硬度不均控制措施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热轧酸洗板生产线计算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热轧酸洗板概况 |
1.1.1 国外热轧酸洗板的发展现状 |
1.1.2 国内热轧酸洗板的发展现状 |
1.1.3 国内外高强热轧酸洗板的发展 |
1.1.4 热轧酸洗板生产机组特点 |
1.2 选题的依据及本文的内容 |
第2章 热轧酸洗线工艺及设备选型 |
2.1 产品及原料 |
2.2 工艺流程图及描述 |
2.3 机组形式及主要工艺参数确定 |
2.3.1 机组形式的选择 |
2.3.2 机组张力 |
2.3.3 酸洗速度的确定 |
2.3.4 平整机许用轧制力及电机功率 |
2.3.5 活套工艺参数的确定 |
2.4 机组生产能力 |
2.4.1 机组年工作时间 |
2.4.2 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
2.4.3 机组生产能力计算 |
2.5 机组布置、主要设备参数计算及选型 |
2.5.1 机组布置 |
2.5.2 机组主要设备参数计算及选型 |
第3章 热轧酸洗线自动控制系统 |
3.1 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 |
3.1.1 基础自动化 |
3.1.2 过程自动化 |
3.1.3 其他 |
3.2 酸洗主令控制系统 |
3.2.1 设备描述 |
3.2.2 典型设备的控制功能 |
3.3 酸洗过程控制系统 |
3.3.1 功能概述、硬件组成及运行 |
3.3.2 生产计划数据管理 |
3.3.3 物料跟踪功能 |
3.3.4 数据统计功能 |
3.3.5 设定值计算 |
3.3.6 速度优化 |
第4章 热轧酸洗线能源供应及环保节能 |
4.1 能源供应 |
4.1.1 供电 |
4.1.2 供水 |
4.1.3 供气 |
4.1.4 通风 |
4.2 环保 |
4.2.1 除尘 |
4.2.2 酸雾净化 |
4.2.3 废水处理 |
4.2.4 噪声污染及固体废弃物 |
4.2.5 绿化 |
4.3 节能 |
4.3.1 酸洗、漂洗及酸雾处理方面 |
4.3.2 烘干机及平整机方面 |
4.3.3 其他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主要设备组成 |
附录B 各设备具体参数 |
附录C 主要仪表情况 |
附录D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3)GF08Al窄带钢超快冷及退火工艺对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热轧窄带钢的发展现状 |
1.1.1 热轧窄带钢的生产 |
1.1.2 热轧窄带钢的生产特点 |
1.1.3 窄带钢的生产现状 |
1.1.4 窄带钢未来的发展方向 |
1.1.5 GF08A1窄带钢的开发与研究 |
1.2 控轧控冷和超快冷技术 |
1.2.1 控轧控冷技术 |
1.2.2 超快冷技术 |
1.3 冷轧带钢连续退火技术及发展趋势 |
1.3.1 连续退火工艺 |
1.3.2 连续退火的优点 |
1.3.3 连续退火生产发展趋势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钢的高温热变形行为研究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案 |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3.1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2.3.2 实验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 |
2.3.3 变形抗力影响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CT曲线及工艺模拟实验研究 |
3.1 静态CCT曲线 |
3.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1.2 实验方案 |
3.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2 工艺模拟实验 |
3.2.1 实验材料及方案 |
3.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轧工艺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4.1 实验准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备 |
4.2 实验方案 |
4.2.1 轧制工艺 |
4.2.2 显微组织观察 |
4.2.3 力学性能检测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实际轧制过程 |
4.3.2 终轧温度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4.3.3 卷取温度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4.3.4 冷却速率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退火工艺对实验钢组织性能影响 |
5.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5.2 实验方案 |
5.2.1 冷轧退火实验工艺 |
5.2.2 显微组织检测 |
5.2.3 织构测定 |
5.2.4 力学性能检测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1 退火温度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5.3.2 退火时间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辽宁省钢铁企业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辽宁省主要钢铁企业概况 |
1.1 鞍山钢铁集团 |
1.2 本钢集团有限公司 |
1.3 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4 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 辽宁省主要钢铁企业的产品经营 |
3 辽宁省主要钢铁企业的技术设备 |
4 辽宁省主要钢铁企业的销售业务 |
5 辽宁省主要钢铁企业的发展战略 |
6 结论 |
(5)鞍钢技术创新的历史演进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的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的研究状况 |
1.2.3 研究的理论空间 |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 |
2.1 技术创新的由来与本质 |
2.1.1 技术创新的由来 |
2.1.2 技术创新的本质 |
2.2 技术创新的分类与特点 |
2.2.1 技术创新的分类 |
2.2.2 技术创新的特点 |
2.3 技术创新的过程与机制 |
2.3.1 技术创新的过程 |
2.3.2 技术创新的机制 |
第3章 鞍钢技术创新产生:建国前的技术移植 |
3.1 日本殖民地科学与鞍钢的建立 |
3.1.1 技术帝国主义 |
3.1.2 日本殖民地科学 |
3.1.3 鞍钢的建立 |
3.2 建国前的鞍钢技术移植 |
3.2.1 技术引进与技术移植 |
3.2.2 建国前的鞍钢技术移植 |
3.2.3 鞍钢技术移植的本土化 |
3.3 建国前的鞍钢技术创新 |
3.3.1 技术移植的“水土不服” |
3.3.2 梅根常三郎与“鞍山式焙烧法” |
3.3.3 液氧爆破法 |
3.4 建国前鞍钢技术的殖民性 |
3.4.1 技术移植的殖民性 |
3.4.2 生产营销的殖民性 |
3.4.3 技术管理的殖民性 |
3.4.4 矿山开采的殖民性 |
3.5 小结 |
第4章 鞍钢技术创新发展:建国后的技术“双革” |
4.1 鞍钢的恢复重建 |
4.1.1 恢复重建的背景 |
4.1.2 恢复重建的准备 |
4.1.3 恢复重建的实施 |
4.2 对苏联钢铁技术的引进与消化 |
4.2.1 苏联的工业技术援助 |
4.2.2 苏联钢铁技术与鞍钢本土的融合 |
4.3 群众性技术“双革” |
4.3.1 群众性技术“双革”的兴起 |
4.3.2 群众性技术“双革”的成效 |
4.3.3 群众性技术“双革”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鞍钢技术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后的技术创新 |
5.1 改革开放初的鞍钢技术改造 |
5.1.1 技术改造的历程 |
5.1.2 技术改造的特点 |
5.1.3 技术改造的困境 |
5.2 “九五”以来鞍钢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 |
5.2.1 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背景 |
5.2.2 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历程 |
5.2.3 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成效 |
5.3 “九五”以来鞍钢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特点 |
5.3.1 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 |
5.3.2 技术创新由单一技术向集约化发展 |
5.3.3 创新要素的良性互动 |
5.3.4 技术创新的绿色转向 |
5.4 “九五”以来鞍钢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意义 |
5.4.1 为鞍钢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
5.4.2 为国有老企业振兴提供了成功范本 |
5.4.3 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
5.5 小结 |
第6章 鞍钢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
6.1 鞍钢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
6.1.1 鞍钢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 |
6.1.2 鞍钢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 |
6.2 鞍钢技术创新的运行保障机制 |
6.2.1 鞍钢技术创新体系 |
6.2.2 鞍钢技术创新要素投入 |
6.2.3 鞍钢技术创新管理 |
6.3 鞍钢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
6.3.1 鞍钢技术创新的内部激励机制 |
6.3.2 鞍钢技术创新的外部激励机制 |
6.4 小结 |
第7章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现实选择 |
7.1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环境背景 |
7.1.1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国际化背景 |
7.1.2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国内环境 |
7.2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现实基础 |
7.2.1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优势 |
7.2.2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劣势 |
7.3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方向路径 |
7.3.1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方向 |
7.3.2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原则 |
7.3.3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路径 |
第8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6)热轧钢带边裂原因分析及改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热轧带钢市场情况 |
1.1.1 窄带市场 |
1.1.2 热轧中宽带市场 |
1.1.3 国内热轧窄带与中宽带钢产量 |
1.1.4 带钢与板带消费比重 |
1.1.5 国内各省市带钢产量 |
1.2 热轧带钢的用途 |
1.3 热轧带钢的质量要求及控制标准 |
1.3.1 热轧带钢的质量要求 |
1.3.2 热轧带钢的控制标准 |
1.4 热轧带钢的生产流程 |
1.5 热连轧机的国际发展趋势和与技术进步 |
1.6 国内热轧钢带技术的发展 |
1.6.1 热轧带钢技术的发展 |
1.6.2 热轧带钢的计算机控制 |
1.7 热轧带钢质量控制方法 |
1.7.1. 过程质量控制 |
1.7.2 板形及尺寸精度控制 |
1.7.3 钢带的质量检验 |
1.7.4 除鳞技术 |
1.8 边裂问题综述 |
1.9 本项目研究背景 |
1.9.1 企业炼钢工艺技术 |
1.9.1.1 生产流程 |
1.9.1.2 冶炼钢种 |
1.9.1.3 脱氧工艺 |
1.9.1.4 转炉吹氩 |
1.9.1.5 Q195L 钢的技术要求 |
1.9.1.6 中间包目标温度的控制 |
1.9.1.7 保护渣 |
1.9.1.8 铸机 |
1.9.2 企业热轧工艺技术 |
1.9.2.1 热轧工艺流程 |
1.9.2.2 热轧产品规格范围 |
1.9.2.3 加热炉 |
1.9.2.4 粗轧工艺流程 |
1.9.2.5 精轧区工艺流程 |
1.9.2.6 卷取 |
1.9.3 企业面临的问题 |
1.9.4 技术、经济管理的意义 |
1.9.5 解决的问题 |
1.9.6 研究方案和实验方法 |
1.9.6.1 研究方案 |
1.9.6.2 实验方法 |
第二章 现状分析 |
2.1 材质与边裂的关系 |
2.2 宽展与边裂的关系 |
2.3 操作对边裂的影响 |
2.3.1 不同班组的边裂量差别 |
2.3.2 不同班别的边裂量差别 |
2.4 边裂缺陷形貌 |
2.4.1 锯齿形边裂 |
2.4.2 烂边 |
2.4.3 飞翅 |
第三章 现场调研与实验研究 |
3.1 现场调研 |
3.1.1 冶炼连铸情况 |
3.1.1.1 钢的成分 |
3.1.1.2 钢的气体含量 |
3.1.2 轧钢现场调研 |
3.2 试验研究 |
3.2.1 边裂期间钢坯的低倍组织 |
3.2.2 力学性能试验 |
3.2.3 边部缺陷的低倍酸蚀试验 |
3.2.3.1 包裹型边部缺陷形貌 |
3.2.3.2 试验 |
3.2.4 轧坯异常变形与边部缺陷的关系 |
3.2.4.1 变形对侧边横断面组织的影响 |
3.2.4.2 轧坯异常变形机理 |
3.2.5 金相分析 |
3.2.5.1 取样位置 |
3.2.5.2 边裂三维向的显微形貌 |
3.2.5.3 边裂三维向的显微组织 |
3.2.5.4 边裂钢带两侧及中间部位的晶粒对比 |
3.2.6 扫描电镜分析 |
第四章 钢坯质量和边裂缺陷的关系 |
4.1 结晶器振痕对边裂的影响 |
4.2 粗轧宽展的中间坯 |
4.2.1 宽展不均及轧坯表面缺陷 |
4.2.2 中间坯的气孔 |
4.3 钢坯的低倍试验 |
4.4 钢坯质量及其冶炼参数 |
4.5 模拟试验 |
4.6 钢坯质量对边裂的影响机制 |
第五章 轧钢工艺设备参数与边裂缺陷的关系 |
5.1 粗轧区工艺设备参数 |
5.2 精轧区工艺设备参数 |
5.3 边裂与宽展的关系 |
5.3.1 宽展 |
5.3.2 宽展沿轧件宽度上的分布 |
5.3.3 影响宽展的因素 |
5.3.4 孔型中宽展特点 |
5.3.4.1 宽向压缩不均 |
5.3.4.2 宽展受孔型侧壁斜度的影响 |
5.3.4.3 变形长度沿宽度的变化 |
5.3.4.4 线速度差对宽展的影响 |
5.3.5 宽展边部的不均匀变形 |
第六章 分析结果及结论 |
6.1 分析结果 |
6.1.1 边裂处存在的裂纹种类 |
6.1.2 边裂产生原因探讨 |
6.1.3 三种常见的边部缺陷的形成主因 |
6.2 结论 |
第七章 解决边裂问题的综合技术方案和实施效果 |
7.1 原辅材管理 |
7.2 冶炼及铸坯技术方案 |
7.3 轧制区问题及技术方案 |
7.4 技术管理方案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附录 攻读期成果 |
致谢 |
(7)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现代钢铁工业的特点 |
1.2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及现状 |
1.2.1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
1.2.2 世界钢铁工业现状 |
1.3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及现状 |
1.3.1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
1.3.2 国内钢铁工业现状 |
1.4 国内钢铁工业存在的问题 |
1.5 国内钢铁工业发展趋势 |
1.6 我国西北地区钢铁工业概况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西北地区钢铁企业现状分析 |
2.1 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现状分析 |
2.1.1 矿山资源及开采现状 |
2.1.2 选矿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3 铁前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4 炼铁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5 炼钢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6 热轧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7 冷轧设备及生产能力 |
2.1.8 能耗、环保、资源水平 |
2.2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
2.3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现状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西北地区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
3.1 西北地区能源资源禀赋特点 |
3.1.1 资源分布总体情况 |
3.1.2 铁矿资源分布及特点 |
3.2 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
3.2.1 煤资源梯度利用 |
3.2.2 铁矿资源开发利用 |
3.2.3 钢铁冶金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
3.3 钢铁生产资源优化配置 |
3.3.1 物质流 |
3.3.2 能源流 |
3.3.3 水资源流 |
3.4 小结 |
第4章 酒钢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战略 |
4.1 低成本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
4.2 钢铁主业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战略 |
4.2.1 铁前发展战略 |
4.2.2 炼钢发展战略 |
4.2.3 轧钢发展战略 |
4.3 关联产业整合优化发展战略 |
4.3.1 铬、镍、钨、钼资源开发 |
4.3.2 伴生铜矿资源开发 |
4.3.3 电解铝及铝合金产业发展 |
4.4 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
4.5 小结 |
第5章 酒钢钢铁产品结构调整策略 |
5.1 产品结构现状分析 |
5.1.1 碳钢产品结构 |
5.1.2 不锈钢产品结构 |
5.2 产品结构调整思路 |
5.2.1 指导思想 |
5.2.2 产品发展方向 |
5.3 产品结构调整内容 |
5.3.1 不锈钢产品 |
5.3.2 棒线材产品 |
5.3.3 板材产品 |
5.4 小结 |
第6章 酒钢科技与人才发展战略 |
6.1 科技发展现状分析 |
6.1.1 科技工作体系 |
6.1.2 科技工作现状 |
6.1.3 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 |
6.2 科技发展外部环境 |
6.2.1 钢铁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6.2.2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导向 |
6.3 科技发展战略 |
6.3.1 基本思路 |
6.3.2 科技发展目标 |
6.3.3 科技发展着力点 |
6.4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
6.4.1 人力资源现状 |
6.4.2 人力资源开发指导思想 |
6.4.3 科技队伍建设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作者简介 |
(8)热轧中宽带钢生产线工艺与装备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中宽带生产工艺与技术装备比较 |
2.1 中宽带钢生产线的工艺数据比较 |
2.2 中宽带钢生产线主要技术装备比较 |
3 对国内中宽带钢生产线的分析 |
4 结语 |
(9)钢铁行业与用钢行业构筑产业链是防范风险的有效举措——出国考察和国内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钢材深加工、构筑产业链的战略定位 |
一、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 |
(一)延伸产业链的战略选择 |
1. 钢铁生产部。 |
2. 产业发展部。 |
3. 加工服务部。 |
(二)蒂森克虏伯公司如何与下游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 |
1. EVI项目。 |
2. 在汽车生产厂区建立客服中心。 |
3. 合资独资建立汽车激光拼焊板。 |
4. 在中国钢铁市场的本土化生产营销战略。 |
(三)蒂森汽车公司锻造厂的深加工 |
(四)蒂森汽车公司车身厂Brackwede厂的深加工 |
(五)启示:蒂森克虏伯给我们展现了一条维持适度规模、效益成倍增长的发展道路 |
二、芬兰路基(RUUKKI)钢铁公司 |
(一)RUUKKI的实力在于统一的供应链 |
1. RUUKKI生产。 |
2. RUUKKI金属。 |
3. RUUKKI建筑公司。 |
(二)启示1: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技术是支撑深加工的基础 |
(三)启示2:盲目攀比与理性定位——值得中国钢铁反思 |
三、宝钢 |
(一)从宝钢发展钢材深加工的历程,看钢铁企业涉足钢材深加工的起始动因 |
1. 上世纪90年代初至世纪末———探索阶段。涉足钢材深加工的驱动力是营销动因和减负动因。 |
2. 本世纪初至2002年——战略重组阶段。涉足钢材深加工的驱动力开始转向战略动因。 |
3.2002年以来——战略发展阶段,涉足钢材深加工的驱动力确立为战略动因。 |
(二)启示:钢材深加工发展的战略聚焦 |
1. 聚焦发展。 |
2. 聚焦原则。 |
3. 聚焦领域。 |
四、国内外中小钢铁企业 |
(一)德国中小钢铁企业 |
(二)维藤(Witten)EWK特钢厂 |
1. 装备并不先进,效益并不差劲。 |
2. 小企业间联合::宁做鸡头,不当凤尾。不求从数量上进入大集团行列,但求在市场上成为一类品种的排头兵。 |
3. 专业化做精。 |
(三)德国蒂森公司哈根(Hagen)热轧窄带钢厂 |
1. 基本情况。 |
2. 为什么窄带钢能卖出高于宽带钢的好价钱? |
(四)哈根(Hagen)Risse+Wilke冷轧窄带钢厂 |
1. 基本情况。 |
2. 为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产品,不停顿地开发新品种,因为“休息就意味着退步”。 |
(五)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1. 一个只有线材的邢钢,是如何在河北一亿吨钢的环境中生存的。 |
(六)启示:中小钢铁企业面对危机的路径选择 |
五、本节小结:构筑产业链的战略思考 |
思考一:中国农民与美国农民吃饭的价值链 |
从战略层面理解构筑产业链的重要性要把握1: |
思考二:芭比娃娃的价值链 |
从战略层面理解构筑产业链的重要性要把握2: |
第二部分服务营销型深度加工——钢材加工配送中心 |
一、英国克鲁斯(CORUS)钢铁公司钢材加工中心 |
(一)英国CORUS钢铁公司钢材分销及建筑用钢加工中心 |
1. Corus钢材分销及建筑用钢加工中心。 |
2. 名为“钢铁公园”的CORUS钢材加工中心。 |
(二)启示:钢材分销及钢材加工中心只干市场上有明显优势的 |
1.加工中心是钢铁企业捕捉全过程利润的重要一环,为钢铁企业提供对市场的了解和成长机遇,即寻找商业成长的平台——新的市场区域、新增值产品、新的增值服务。 |
2.Corus的剪切加工配送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
二、英国国家钢铁配售商协会NASS |
(一)协会基本情况 |
核心业务之一:交换数据信息。 |
核心业务之二:业务培训。 |
(二)启示:钢材加工中心通过增值服务取得效益、利润。一个重要的服务内容就是交货时间,为此要重视交通环节,注意供应半径的选择 |
三、西班牙的钢材配送中心 |
(一)ROS CASARES长材板材加工配送中心 |
(二)启示:加工中心有两个层次的用户群 |
四、波兰、捷克的钢铁工业 |
(一)波兰钢铁工业概况 |
1. 安赛乐米塔尔东欧市场发展战略——用波兰钢厂“撬”动整个东欧市场。 |
2.波兰的长材需求前景看好。 |
3.汽车用钢需求增加,钢材加工中心建设活跃。 |
(二)捷克钢铁工业概况 |
(三)启示:产业聚集区现象应引起钢铁行业营销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
1. 钢铁企业兴建钢材深加工产业聚集区。 |
2. 地方产业聚集给钢铁企业带来的商机。 |
五、国内钢材加工配送基本情况和外资企业钢材加工中心建设 |
(一)国内概况 |
(二)韩国浦项钢铁公司(POSCO) |
(三)日本三井株式会社 |
(四)启示 |
1. 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在保证了产品销售的同时获得了稳定的客户群。 |
2. 加工配送意在服务竞争。 |
六、鞍钢钢材加工配送中心 |
(一)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两种类型:营销型和专业型 |
一是营销类钢材加工配送中心。 |
二是专业型钢材加工配送中心。 |
(二)鞍钢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经营理念 |
七、武钢钢材加工中心 |
八、宝钢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 |
(一)宝钢目前已建立32个加工配送中心,年剪切能力达500万吨以上,激光拼焊产能达1000万件以上 |
(二)宝钢开启钢材加工配送操作维护人员技能等级提升方案 |
(三)确立“服务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实施6项专业化管理推进 |
1. 新的领导模式下,对运营理念进行了确定。 |
2. 管理组着手对各剪切中心实施专业化的管理推进。 |
九、专业型加工配送中心之一:汽车激光拼焊板加工配送 |
TB(Tailored blanks)—普通拼焊板。 |
TEB—蒂森工程拼焊板。 |
TKS Tailored Strip新技术。 |
十、专业型加工配送中心之二:建筑业钢筋网焊接加工配送 |
十一、专业型加工配送中心之三:造船业船板剪切配送 |
十二、本节小结 |
(一)对钢材深加工要有正确的定位 |
(二)危机中钢铁流通秩序混乱值得反思 |
第三部分产业型深度加工 |
一、建筑钢结构 |
(一)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 |
(二)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 |
二、钢制包装材:两片罐 |
(一)宝钢形成了一个年产27.5亿只钢制两片罐的产业群 |
(二)宝翼DI罐和宝钢DI材成功的启示:与钢铁主业之间形成有机的技术协同有助于加速形成核心技术能力 |
三、本节小结:我们进入市场经济,学会了“竞争”,但这还不够,更高的境界是竞合(竞争合作) |
(一)宝钢与海尔、上海港携手打造战略产业链 |
(二)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参股攀钢眉山冷弯型钢公司,构筑战略产业链 |
(10)华菱涟钢营销管理创新与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大型钢铁企业的营销现状 |
1.1.2 华菱涟钢在发展中面临的营销问题 |
1.2 国内外营销理论研究的现状 |
1.3 华菱涟钢营销战略研究的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结构 |
1.4.1 基本思路 |
1.4.2 基本结构 |
1.4.3 研究方法及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营销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
2.1 有关市场营销观点的演变 |
2.2 企业营销管理理论 |
2.3 我国钢铁企业营销发展 |
第3章 当前钢铁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
3.1 世界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3.1.1 当前世界钢铁行业的现状 |
3.1.2 世界钢铁行业的发展状况 |
3.2 我国钢铁工业现状 |
3.2.1 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 |
3.2.2 国内钢铁行业市场分析 |
3.2.3 中国钢铁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
3.3 我国钢铁下游行业需求状况 |
3.4 华菱涟钢公司介绍 |
第4章 华菱涟钢钢材目标市场营销策略 |
4.1 目标市场营销理论 |
4.1.1 目标市场营销的三个步骤 |
4.2 华菱涟钢钢材消费目标市场选定 |
4.2.1 区域钢材消费及钢材供应来源分析 |
4.3 华菱涟钢热轧卷板目标市场策略 |
4.3.1 目标市场细分 |
4.3.2 目标市场定位分析 |
4.4 带肋钢筋目标市场策略 |
4.4.1 湖南省内及周边带肋钢筋产能 |
4.4.2 带肋钢筋市场需求 |
4.4.3 目标市场 |
4.4.4 目标市场细分 |
4.4.5 目标市场定位 |
第5章 华菱涟钢钢材产品营销策略 |
5.1 产品营销策略理论 |
5.2 热轧卷板产品定位策略 |
5.2.1 热轧卷板主要消费行业及主要区域 |
5.2.2 热轧卷板产品定位策略 |
5.3 带肋钢筋目标市场产品组合策略 |
5.3.1 产品保障供应策略:确保重点工程钢材及时供应 |
5.3.2 品牌策略 |
5.3.3 新产品开发策略 |
第6章 华菱涟钢钢材营销渠道策略 |
6.1 营销渠道理论 |
6.2 热轧卷板目标市场营销渠道策略 |
6.2.1 营销渠道模式 |
6.2.2 营销渠道管理:规范客户关系管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 |
6.3 带肋钢筋目标市场营销渠道组合策略 |
6.3.1 传统的销售渠道 |
6.3.2 新设计的销售渠道 |
6.3.3 加强对客户的管理,维护主渠道的稳定 |
第7章 华菱涟钢钢材产品价格营销策略 |
7.1 产品价格营销理论 |
7.2 热轧卷板产品价格营销策略 |
7.2.1 钢企定价主要考虑因素 |
7.2.2 定价机制(影响定价决策的内部因素理论即组织考虑) |
7.2.3 建立华菱涟钢特色的价格机制 |
7.3 带肋钢筋目标市场价格组合策略 |
7.3.1 传统的带肋钢筋价格策略:出厂结算价格 |
7.3.2 建议拟实行的带肋钢筋价格策略:区域结算价格 |
第8章 华菱涟钢营销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
8.1 华菱涟钢战略 |
8.1.1 华菱涟钢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8.1.2 SWOT矩阵匹配优选出华菱涟钢战略方案 |
8.2 华菱涟钢未来3-5年的营销战略目标 |
8.2.1 战略目标 |
8.2.2 指导思想 |
8.2.3 基本策略 |
8.2.4 战略措施 |
8.2.5 销售规划 |
8.3 实施计划 |
8.4 战略保障措施 |
8.4.1 完善企业激励机制,调动积极性 |
8.4.2 改善代理商管理 |
8.4.3 加强人员培训 |
8.4.4 建立高效商情信息体系 |
8.4.5 强化营销基础工作 |
8.4.6 建立完善销售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
8.4.7 建立回款目标管理机制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凌钢中宽带钢机组现状及技术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65Mn热轧窄带钢性能及质量控制研究[D]. 张永刚. 东北大学, 2018(02)
- [2]热轧酸洗板生产线计算分析与设计[D]. 孙远. 东北大学, 2017(02)
- [3]GF08Al窄带钢超快冷及退火工艺对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D]. 吕媛媛. 东北大学, 2014(05)
- [4]辽宁省钢铁企业发展综述[J]. 苏诗慧,金玉然,何正柯,王南. 中国市场, 2013(42)
- [5]鞍钢技术创新的历史演进及其机制研究[D]. 陈晓刚. 东北大学, 2013(07)
- [6]热轧钢带边裂原因分析及改善[D]. 赵琼. 吉林大学, 2011(05)
- [7]我国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虞海燕. 东北大学, 2011(07)
- [8]热轧中宽带钢生产线工艺与装备的比较[J]. 彭东. 轧钢, 2009(03)
- [9]钢铁行业与用钢行业构筑产业链是防范风险的有效举措——出国考察和国内调研报告[J]. 李世俊. 冶金管理, 2009(05)
- [10]华菱涟钢营销管理创新与战略研究[D]. 王斌. 中南大学,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