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 21 世纪

拥抱 21 世纪

一、二十一世纪的怀抱(论文文献综述)

付玉琪[1](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李想[2](2020)在《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文中认为历史上,日本对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侵略是中朝韩三国人民的共有记忆,长久的艰苦奋战、受尽压迫的痛苦、社会的动荡不安都让抗战的历史刻骨铭心。而在浴血奋战过程中,整个民族奋起反抗的面貌、无数英雄烈士不畏牺牲的抗战故事,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操,成为了最振奋民族心和爱国心的宝贵精神财富。于是记录呈现这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文学主题应运而生,抗日叙事成为了中朝韩共有的、且重要的文学主题。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时间的推移,战争中的残忍、迷惘、恐惧、伤痛也伴随这段民族成长的记忆一同浮现。抗日叙事的面貌也随之愈加丰富和饱满。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的比较研究,不仅是丰富完善整个东亚抗日叙事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对深化抗日叙事的历史精神,加强在抗日战争认识问题上的互补互识具有重要意义。纵观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的总体情况,在不断发展中交叉形成了相同的抗日叙事主题,其不仅呈现出具体的书写特征,也反映了深刻的时代性和政治社会性。中朝共有的全民抗日和领袖抗日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是两国抗日叙事中具有鲜明政治性和时代性的部分,中朝韩所共有的英雄抗日、抗日伤痛、理念指向主题有着不同的书写特征,并在发展中不断出现新变化。而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中韩历史复原主题不断涌现,丰富了抗日叙事的面貌,更鲜明地反映了抗日叙事主题与时代的深刻联系。围绕以上主题,并结合具体文本的分析,本文以西方叙事学后经典派侧重的对文本与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为主要视域开展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开展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两个层面上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把握层面以探讨共性和特性为主,并以社会历史批评的视角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政治等原因。在微观分析上,运用主题学、文学治疗学、文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理论结合文本细读的方法比较具体作品的异同之处。中国和朝鲜在领袖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语境下,形成了全民抗日与领袖抗日两大重要主题,又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了各侧重一方的特点,并分别通过构筑“全民”与“领袖”的形象凸显这两大相对的主题。这种具有鲜明比照性的特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文化原因。而在这种语境下,形成了中朝抗日叙事主题相较于韩国的另一大特征鲜明的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最具代表性的是母亲与儿童的革命成长。这一主题的书写具有典型的范式化特征,最大化地凸显了中朝抗日文学的特色和抗日战争的意义,却也模糊了成长本位主题的概念和内涵。同时,这种政治文化语境影响下形成了中朝韩对英雄抗日主题的不同书写特征。中国所强调的以人民利益为上的集体英雄主义在后期的发展中并不否定个人英雄主义的存在;韩国凸显民族主义的个人英雄主义并不与集体英雄主义相对立;而朝鲜的集体英雄主义以对领袖的忠诚为最高标准。在这种英雄理念的影响下,中国与韩国抗日英雄叙事在本质上都书写了“义”之意,与朝鲜抗日英雄叙事中突出“忠”的泛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朝鲜的抗日英雄都成为了“忠臣”式英雄。于是,朝鲜的抗日叙事主题基本上围绕了“领袖-忠臣”这一范式展开,形成了具有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结构。中朝韩之间鲜明的意识形态差异直接导致了抗日叙事中理念指向主题的不同呈现,在复杂的抗战背景下,在作者个人经历与创作视角以及创作语境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强烈的理念指向性和理念的差异性,并直接影响了具体作品的叙事结构。随着抗日叙事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政治语境的改变,抗日伤痛与历史复原成为了新世纪抗日叙事的主流主题。以“慰安妇”及历史惨案为题材的抗日叙事的不断出现,与外交政治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中韩在面对抗日伤痛问题上的新视角和新姿态,完全不用于以往围绕阶级伤痛和反战叙事的书写。而历史复原主题作品的不断出现,展现了国家政治话语的包容度和开放度,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实的反思和发展性的历史意识,在国家和民间两个层面不断丰富抗日叙事的内涵。通过比较和梳理可以看出,朝鲜抗日叙事以“领袖-忠臣”的形态凸显出独具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特征,其主题也集中于呈现领袖形象和“忠臣”式英雄的一片丹心,具有体系化、划一式,集中展现,形式庞大的特征,在主题的深入性和丰富性上有所缺失。韩国的抗日叙事整体上呈现出凸显民族主体性和历史叙事性,也带有明显的市场化、大众化文化性特征。中国的抗日叙事发生了鲜明的变化,从以阶级为纲的抗日叙事到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叙事、南京大屠杀叙事、“慰安妇”叙事等,显现出视角的多元化发展和主题的多样性变化。抗日叙事主题的不断变化发展始终反映了其不可忽略的时代性,必须在深刻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予以考察。本论文只是从宏观比较视域上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进行比较研究的一次尝试,以期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并希望可以为抗日叙事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文中一定存在着欠缺深度等不足,希望今后可以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拓展其深度和广度。

张戈[3](2020)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无神论发展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就是通过社会宣传、学校教育等手段,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世上无神”的基本事实。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并将其纳入宣传思想工作的整体部署,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成效。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大原则的新要求,面对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新任务,面对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新课题,还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理当讲清“世上无神”的基本事实。为此,可以从本体论上揭示“神”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以此回答“为什么世上无神”;从认识论上剖析“神”存在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以此回答“为什么有人信神”;从方法论上阐释“神”存在的长期性和最终消亡的必然性,明确在尊重信教群众信仰选择的同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此回答“怎么对待本无的神和信神的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面向全体人民,但也要有针对性地突出主要对象。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关乎党和国家的未前途命运,应以他们为重点;党员干部的精神信仰关乎党和国家兴衰存亡,应以他们为关键;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关乎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应以他们为难点。做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做好基础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逐步消除“神”存续的社会根源和自然根源;二是用好学校主渠道,在大中小学和党校(行政学院)的课堂教育中融入无神论;三是守好社会宣传阵地,借助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大众传播媒介积极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此外,还应规划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给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提供体制保障和学术支撑。

陈依婷[4](2020)在《非遗视野下惠山泥人色彩的成因探析及传承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惠山泥人,根植于民间、取材于民间,是民间文化和民间工艺的优秀代表。其创作题材丰富,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惠山泥人因其独具民俗意味的造型与极富江南韵味的色彩而闻名,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艺术特征,并成为南方最典型的民间泥塑代表。惠山泥人由“捏塑”与“彩绘”两部分的工艺组合而成,“以塑为基础,以彩为效果”,“彩”是惠山泥人作品的第一要素,是泥人作品效果的关键。惠山艺人们素有“三分坯子,七分色”、“低坯高画”的说法,可见,色彩在惠山泥人作品中的重要地位。色彩作为惠山泥人重要的构成元素,是惠山艺人对自身观念意识的主观反映,也是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写照。本文以惠山泥人色彩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对惠山泥人丰富多元且呈阶段性发展的色彩面貌成因进行探析,旨在从非遗视野下探析惠山泥人色彩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并探讨其传承价值与创新应用方法。首先简述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和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惠山泥人的历史发展沿革与艺术形式,并采用实地调研法,先后多次前往惠山古镇、中国泥人博物馆、惠山泥人厂、无锡博物院等地进行泥人作品的统计整理。采用纵向研究的方式,结合图文对惠山泥人色彩在早期、清末、民国、建国后、二十一世纪后五个阶段的服饰用色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深度访谈法,多次前往“王南仙·龚琦惠山泥塑工作室”进行实地调研与采访,以惠山彩绘大师王南仙为典型案例,分析其色彩特征与成因,以佐证后文惠山泥人色彩的阶段性成因探析。其次,通过因果分析法探析惠山泥人色彩的形成原因与影响因素,研究其内在包含的文化内涵。可见在其色彩阶段性演变的进程中,经济发展、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政府扶持与艺术教育体制等因素都对其色彩特征与色彩面貌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成就了面貌多元、适时顺变的惠山泥人。综合前文对惠山泥人色彩艺术特征与形成因素的总结分析,结合惠山泥人传承现状,分析惠山泥人的传承价值及其对其他非遗文化的借鉴价值。最后,对惠山泥人色彩的应用领域进行分析,归纳分析其色彩的应用原则,从“非遗+创新”的角度将惠山泥人传承落实到现代产品设计中,古为今用,进行以色彩为基础的创新应用。以旅游纪念品为载体,提取惠山泥人典型色彩设计元素,并运用多种设计方法从应用风格与应用方式两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为现代旅游纪念品注入文化内涵,也为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实践提供革新思路。

秦佩佩[5](2020)在《论余华的真实观》文中提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场先锋文学的浪潮,推出了一系列卓有成就的作家,而余华就位列其间。自此以后,余华每篇作品问世,皆成为文坛热议的对象。可以说,余华是当下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先锋时期,余华在《虚伪的作品》中提出了“真实”的观念,这为阐释余华先锋时期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它也为理解整个先锋作家群的思想提供了重要切入口。而后,当先锋思潮开始退潮,“真实”却依旧是余华重要的关切点,只不过这时,余华的真实观发生了转变,而这也就使得他的小说创作出现了显着的变化。而本文就是要立足于余华的真实观,探索其真实观的特征与变化,并力图在“真实观”这条线索的牵引之下,对余华的整体性创作进行研究,从而探索出余华各个时期不同的创作风采。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余华先锋时期真实观的特征。这个时段,在余华看来,真实并不来源也不立足于日常生活,相反地前者是对后者的反叛与逃离。余华所认同的真实是以意义为指向的。并且在余华看来,只有通过精神的力量才能抵达意义的空间,进而拥抱真实。而这精神的力量,说到底便是要倚靠理性的作用。余华是想以理性为“利刃”,直直地划破经验现实这一表象,进而走入“内在的广阔含义”之中。而在这一真实观指导之下,余华以“开启个人化生存体验”、“颠覆经验现实”、“解构传统文化”为叙述策略,开始了他先锋时期的文学创作。第二部分论述余华先锋时期之后的真实观特征,即以《在细雨中呼喊》为界,探讨该作品及其之后的所有作品所凸显的真实观样态。这一时期,余华开始认识到了理性的局限性,并不再信任凭借理性建构起来的关乎世界与存在的意义了。这使得余华的真实观开始贴合着鲜活的经验现实茁壮生长,并且他是在倚靠感性的力量来捕获经验世界的。虽然自《在细雨中呼喊》后,余华的真实观整体上呈现出了向经验现实靠拢的特征,但是在其创作实践中,针对不同时期的创作,其真实观的具体聚焦点却是不一样的。在余华的创作中,其九十年代的作品更集中表现为追求“人物”的“真实”,但是其二十一世纪的创作却开始追求“时代经验”的“真实”了。第三部分论述余华真实观的意义。对于先锋时期来说,余华的真实观极大地展现了整个先锋作家群真实观的风貌,它为理解整个先锋文学思潮提供了“真实”这一个独特且极为锐利的切入口。而对于二十一世纪来说,紧贴经验现实的真实观使得余华的创作跳出了“纯文学”这一单一的审美标尺之外,并使得余华正视且展现了时代的经验与图景。此外,它还使得余华拥有了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的精神,及直面城市生活并进行书写的勇气。

陈莉[6](2020)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中指出考察中国百余年来的儿童文学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7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方面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一方面建构和创作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儿童文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接受——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实证性地描述这一过程,具体呈现译介的成果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作品创作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本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史作一简述。第一章:评述“十七年”及“文革十年”时期在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十七年”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及传播的概述。二是以儿童文学评论家兼作家陈伯吹为例,讨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结合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具体呈现外来影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并以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严文井和孙幼军的创作为例作深入探讨。四是以几部儿童小说为样本,探究揭示“文革十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评述1976年至1980年期间,“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1976至1980年期间,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二是“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三是以科幻文学作家郑文光、叶永烈为例,讨论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在挣脱历史惯性时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评述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9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八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概述。二是以鲁兵、胡从经、洪汛涛、王泉根两代学者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周锐、冰波、柯岩和沈石溪等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年)期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情况的概述。二是以汤锐、孙建江、王泉根、方卫平、朱自强、刘绪源、彭懿等七位青年学者为例,讨论1990-1999年期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孙幼军、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陈丹燕、彭懿和杨红樱两代儿童文学作家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五章:本章以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日本图画书理论家、编辑和出版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理论为例,简要阐述这一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二是从学者接受、儿童文学教材中的体现、原创图画书月刊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三是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在回顾70年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这一译介和影响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出展望。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全方位译介及其影响,导致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外在风貌。改革开放后对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影响,使得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构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绚烂的世界儿童文学地图中展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因此,探究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秦轩[7](2020)在《迈克尔·夏邦幻想小说中的犹太历史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文化的守护、历史创伤的治愈和种族矛盾的化解,这些问题在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书写中并不少见。迈克尔·夏邦作为当代美国犹太作家的代表,时常在作品中探讨这些问题。此外,本文发现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他的作品大多是具有历史性和超越性的幻想小说:历史性表现为他往往呈现犹太人在中世纪、二战和冷战期间等历史阶段的生存困境和情感需求;超越性表现为他常常在奇幻和科幻等幻想视域下对真实犹太历史进行重构。鉴于夏邦的幻想小说大多扎根于犹太历史并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重构,本文认为其幻想小说创作过程其实也是重构犹太历史的过程。本文将选取他的《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犹太警察工会》、《绅士之路》和《月光狂想曲》等几部幻想小说,从人、地和时三个层面具体论述他对犹太历史中的犹太人、民族信仰和传统的重构。首先基于幻想之人,本文发现夏邦偏爱具有犹太身份的探险者,突出他们的自我救赎和防卫机制。他们的身份特质中既有历史传统熏陶下的敏感性和复杂性,又有流行文化浸染下的通俗性和娱乐性。其中部分重构的犹太人所拥有的诸如奇幻-科幻小说中的超能力可以打破小说类型的束缚,并通过良好的内容过渡和形式接洽将历史和幻想联结,从而提升新奇与精致的阅读感受力。另外,夏邦将重构犹太人背后的科幻背景建立在犹太传统习俗的基础上,既彰显了科技本身的辩证效应对犹太宗教和社会活动的影响,又表达了对犹太人的人文关怀。其次基于幻想之地,本文发现夏邦常常重构犹太历史上的原有之地。他在重构过程中突出犹太民族信仰中的乌托邦精神,并关注恶托邦和异托邦等乌托邦分支。通过分析乌托邦的学脉渊承、文化表征和历史宿命,本文发现夏邦对乌托邦的重构反映了犹太历史中弥赛亚的渊源、犹太神秘主义中的救赎观以及犹太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挣扎和逃离。基于他对犹太传统乌托邦精神的提炼以及他的乌托邦写作风格,加上他重构的乌托邦在后理论的情境下诞生,本文认为其幻想小说可以理解为后乌托邦批评视域下的政治宣言,倾向于帮助人们克服恐惧、增加民族自信并为创造更好生活提供动力。最后基于幻想之时,本文发现夏邦在打乱时间线性链条的过程中,关注真实犹太历史之外一段重构的犹太历史。在他重构的犹太历史中,时间可能被替换、延长或者压缩,结果可能引发重构历史偏离甚至颠覆真实历史的情况。细考之,本文发现夏邦在重构犹太历史中的重要事件、民族关系和传统主题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对时代议题的审视和对犹太民族传统的守护。另外,在重构的时间中,他其实向犹太历史的深层时间内注入了预期的成分,同时强调了象征永久期望和延迟的弥赛亚时间——犹太原教旨主义时间。本文认为夏邦其实是将一只手伸向犹太历史传统和宗教渊承,而将另一只手伸向后现代主义之下的多元价值取向和去规范化路径,从而在幻想小说中透露出多视角地回望历史、个性化地寄托情感和辩证化地反思创伤等具有犹太民族特色的趋向。多视角地回望历史体现在我们既可以看到他以当下的视角对犹太历史的回归和反思,又可以看到他以未来预期的视角对犹太历史的介入和补偿;个性化地寄托情感体现在他彰显了犹太个体对集体的疏远,强调个体与个体之间自由情感联结的重要性,正如读者往往可以在其小说结尾领悟到个体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源于本能的情感渴求;辩证化地反思创伤体现在他通过跨类别的幻想小说写作模式,弱化了同化或者流散等传统叙事主题,强化了堕落和救赎并存的犹太神秘主义思想以及荣光与阴暗并存的犹太复国主义行动。目前,从幻想小说视角对夏邦畅销作品进行研究的学者并不多。本文意在从幻想小说的视角探究他对犹太历史的重构,从而发掘他的重构其实提供了一种继承犹太传统文化的新思路。通过分析他以救赎性和启发性的目的回归犹太历史的过程,本文发现他致力于将犹太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创作中,并关注犹太个体之间的联结、犹太社区内部的矛盾以及犹太神秘主义思想的延续。

张洁[8](2020)在《中国当代儿童幻想小说“妖怪”形象研究》文中提出西方儿童幻想小说自19世纪以来已逐渐取得巨大的成就。受到外国儿童幻想小说的影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在20世纪末才开始有明确的儿童幻想小说这一文体创作意识,但由于起步较晚,缺乏相关的理论资源,发展比较缓慢。20世纪末至今的二十多年间,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不断在创作和理论方面进行探索,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儿童幻想文学作品,其中的“妖怪”形象愈加丰富,但并没有引起学界相应的重视。本文以中国当代儿童幻想小说中塑造的“妖怪”形象作为切入点,运用形象学理论分析“妖怪”形象背后反映出的儿童与成人的关系,以及儿童在构筑自我世界过程中与他者的关系;运用镜像理论分析儿童在和“妖怪”的斗争中逐渐克服与周围世界的矛盾并实现自我认同的心理;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比中西儿童幻想小说中“妖怪”形象,分析出各自的成败得失;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揭示出“妖怪”形象为儿童幻想小说所增添的幻想魅力、这一形象背后深刻的文化意蕴,以及“妖怪”形象对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和儿童游戏精神的拓展。绪论部分对儿童幻想小说的概念和研究时段进行界定,并对“妖怪”的概念进行界定,对这一形象的研究状况进行概括,论证其独特的研究价值,以及它对中国当代儿童幻想小说的意义和价值。第一章以“妖怪”与儿童的关系为依据,对儿童幻想小说中的“妖怪”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三类:恐怖对立型、可爱陪伴型、温和指导型。运用形象学、镜像理论从“妖怪”的特征及其与儿童的关系来分析儿童心理及儿童与成人的关系。第二章从家庭、教育、自然三个方面介绍“妖怪”形象的主题意蕴,探究“妖怪”形象所反映的儿童对家庭的依恋与逃离的复杂关系、家庭与儿童成长的关系,对儿童本位教育观的倡导,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第三章从陌生化带来的惊异效果、魔法带来的神奇变化以及游戏带来的超越与创造三个方面论证“妖怪”形象为中国儿童幻想小说增添的独特的幻想魅力以及对儿童文学游戏精神的拓展。第四章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中西儿童幻想小说中的“妖怪”形象进行比较,找出中国儿童幻想小说塑造“妖怪”形象的缺失,主要是“妖怪”形象的单调性、幻想细节的缺失以及对本土幻想资源的忽略三个方面,并提出充分利用幻想资源,拓展“妖怪”形象的思想深度和文化意蕴来完善中国当代儿童幻想小说中的“妖怪”形象。

海男[9](2020)在《青云街四号(长篇小说)》文中认为此小说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第一章:悬之念趴在窗口,雾是灰蓝色的。对面就是青云街四号,我之所以在青云街买下了住宅,是因为一种莫名的力量。而当我买下住宅不久,因为患了牙周炎就进了青云街四号,简言之,青云街四号是一家私人开的牙科诊所。开诊所的是一位三十七岁左右的女子,人们都叫她王医生。我进入诊所后,在场的患者都叫着王医生,一位穿白大褂的女医生走出来了。

陈建荣[10](2019)在《西双版纳地域形象的艺术构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双版纳作为全球少有的热带雨林地区之一,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及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文艺创作者在此驻足,西双版纳的地域形象也在不断地被各种艺术形态所建构。由于早期关于西双版纳的文献记载存在断层和模糊性,导致其在整体上给外界造成一种神秘感,直至民国时期一批学者到访当地,并以人类学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较为客观详尽描述之后,西双版纳美丽的地域形象才为外界所熟知。关于西双版纳的艺术构造,可分为三个时间段来分析,一是建国后十七年间大批文艺工作者响应国家少数民族政策,到西双版纳收集整理当地民族的文艺素材,并创作出大量文艺作品来对外传播,外界借由这些作品生成了对西双版纳的地域想象。其中,大象、孔雀和森林成为了描绘西双版纳最为常见的符码得以延续至今。二是文革后至二十世纪末期文艺创作者们对当地人文精神的挖掘,这一时期作品繁多,无论在电影、舞蹈还是绘画等领域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造诣,大象、孔雀和森林仍是这些作品中常见的符码,但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作品在创作倾向上都突显出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归。三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关于西双版纳地域形象的艺术构造,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商业与艺术相结合的态势,丁绍光的丝网版画因其可复制性在全球被藏家广泛收藏,杨丽萍创作的民族原生态舞剧在全球进行商演,万达集团在西双版纳打造主题乐园和傣秀剧场。如此产业化的运作使这一时期关于西双版纳的艺术创作呈现出一种消费主义叙事的倾向。尽管随着时代的变化,西双版纳地域形象文艺作品的形塑中不断地嬗变,但其神秘美丽的地域特性以及当地民族崇尚美与自由的精神内涵是始终得以延续和表达的。

二、二十一世纪的怀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十一世纪的怀抱(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中朝韩抗日叙事国别文学研究情况
        二、中朝韩抗日叙事比较研究情况
    第三节 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述
        一、当代抗日叙事的范畴
        二、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观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
    第一节 全民抗战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构建
        一、中国全民抗战群像的构筑
        二、朝鲜领袖抗日形象的塑造
    第二节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成因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延安文学的续写
        二、从“全民”到“领袖”的抗日叙事转向
        三、后世的书写走向
    小结
第三章 抗日革命成长叙事
    第一节 中朝抗日革命成长叙事特征
        一、革命成长叙事的模式化
        二、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第二节 革命成长叙事的个例分析
        一、《苦菜花》与《血海》中的母亲革命成长叙事
        二、《小兵张嘎》与《她当时九岁》中的儿童革命成长叙事
        三、母亲革命成长与儿童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小结
第四章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
    第一节 中朝韩抗日英雄理念
        一、中国的人民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二、朝鲜的忠诚化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三、韩国的民族主义英雄理念
    第二节 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与朝鲜“忠臣”抗日叙事样态
        一、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义”的书写
        二、朝鲜的抗日“忠臣”叙事:“忠”的泛化
    第三节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个例比较
        一、狼牙山五壮士与游击队五兄弟
        二、英雄李舜臣与忠臣李舜臣
        三、爱恨情仇安重根与抗日英雄安重根
    小结
第五章 理念指向叙事
    第一节 理念指向叙事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含义
        二、理念多重选择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北间岛》、《苦难的年代》与《豆满江》中的理念指向叙事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呈现
        二、不同理念指向下的不同矛盾叙事
        三、理念指向下的历史叙事
        四、历史与现实视角交融下的理念指向
    第三节 《驽马万里》与《长征》中的理念叙事
        一、出逃动机中的理念选择
        二、建设新国家的梦想与期望和失望的交织
    小结
第六章 抗日伤痛叙事
    第一节 阶级创伤叙事与反战叙事
    第二节 历史惨案伤痛叙事
        一、象征化的创伤:“南京大屠杀”与“柳宽顺”
        二、突出女性立场的创伤叙事
    第三节 “慰安妇”伤痛叙事
        一、“慰安妇”问题在中韩的提出
        二、中韩“慰安妇”伤痛叙事特点
        三、《三十二》、《二十二》与《鬼乡》中的伤痛与治疗叙事
    小结
第七章 历史复原叙事
    第一节 国家话语下的主流历史复原叙事
        一、党派对立中的抗日斗争历史
        二、国家政治语境的改变
        三、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历史复原与韩国义烈团历史复原叙事
    第二节 边缘化历史复原叙事
        一、金学铁笔下的朝鲜义勇军历史
        二、金衍洙书写的“民生团”事件
        三、文人个体视域下历史复原叙事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远征军》与《异梦》的历史复原叙事
        一、全景展示历史:人物多元、背景宏大与空间多变
        二、民族魂的书写
        三、强化集体身份认同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中朝韩抗日诗歌比较研究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简要述评
    1.3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1.3.1 理论基础
        1.3.2 基本概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生成逻辑
    2.1 理论逻辑: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2.1.1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2.1.2 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前提
        2.1.3 坚持马克思主义不但要坚持无神论而且要宣传无神论
    2.2 实践逻辑: 维护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
        2.2.1 防范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
        2.2.2 巩固和增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
        2.2.3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凝神聚气
    2.3 历史逻辑: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2.3.1 创造性转化“人定胜天”的奋斗精神
        2.3.2 创新性发展“重人轻神”的民本理念
        2.3.3 继承和升华“制天用之”的理性传统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核心内容
    3.1 本体论上回答: 为什么世上无神
        3.1.1 神的本质: 异己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
        3.1.2 神的发展: 从原始宗教到世界宗教
        3.1.3 神的不存在: 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结论
    3.2 认识论上回答: 为什么有人信神
        3.2.1 自然根源: 尚未完全支配的自然力量
        3.2.2 社会根源: 无法摆脱的社会异己力量
        3.2.3 认识根源: 对宗教相关问题的模糊认识
    3.3 方法论上回答: 怎么对待本无的神和信神的人
        3.3.1 科学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和最终消亡的必然性
        3.3.2 尊重信教群众的信仰选择
        3.3.3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
    4.1 青少年: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点
        4.1.1 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4.1.2 青少年是境内外敌对势力拉拢信教的重要对象
        4.1.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和看待宗教问题
    4.2 党员干部: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关键
        4.2.1 党员干部的精神信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4.2.2 个别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宗教”“不问苍生问鬼神”
        4.2.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4.3 农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难点
        4.3.1 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关系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4.3.2 个别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猖獗
        4.3.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具体途径
    5.1 基础工作: 逐步消除“神”存续的现实基础
        5.1.1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1.2 加强重点领域科技攻关
    5.2 学校教育: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5.2.1 小学阶段
        5.2.2 初中阶段
        5.2.3 高中阶段
        5.2.4 大学阶段
        5.2.5 党校(行政学院)
    5.3 社会宣传: 积极拓展多维度多层次的宣传载体
        5.3.1 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3.2 用好各种大众传播媒介
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组织保障
    6.1 体制保障: 规划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6.1.1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6.1.2 纳入法治化运行轨道
    6.2 学术支撑: 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
        6.2.1 发展学术组织
        6.2.2 推出优秀成果
        6.2.3 培养专业人才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非遗视野下惠山泥人色彩的成因探析及传承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课题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
    1.5 课题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课题研究方法
        1.5.2 课题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惠山泥人各时期阶段性色彩分析
    2.1 惠山泥人概述
        2.1.1 惠山泥人的历史沿革
        2.1.2 惠山泥人的艺术形式
    2.2 早期惠山泥人的色彩分析
        2.2.1 早期惠山泥人色彩概况
        2.2.2 早期惠山泥人的用色特点
    2.3 清末惠山泥人的色彩分析
        2.3.1 清末惠山泥人色彩概况
        2.3.2 清末惠山泥人的用色特点
    2.4 民国惠山泥人的色彩分析
        2.4.1 民国惠山泥人色彩概况
        2.4.2 民国惠山泥人的用色特点
    2.5 建国后惠山泥人的色彩分析
        2.5.1 建国后惠山泥人色彩概况
        2.5.2 建国后惠山泥人的用色特点
    2.6 二十一世纪后惠山泥人的色彩分析
        2.6.1 二十一世纪后惠山泥人色彩概况
        2.6.2 二十一世纪后惠山泥人的用色特点
第三章 惠山泥人彩绘代表性传承人王南仙作品色彩艺术解析
    3.1 王南仙从艺经历
        3.1.1 学艺之初—朝乾夕惕
        3.1.2 从艺之路—精益求精
        3.1.3 传艺之任—诲人不倦
    3.2 王南仙作品色彩特征分析
        3.2.1 王南仙作品色彩概况
        3.2.2 王南仙作品色彩构成
        3.2.3 王南仙作品色彩艺术特征
    3.3 王南仙作品色彩演变成因探析
        3.3.1 传统用色风格及理论的沿袭
        3.3.2 现代教育及个人风格的总结
第四章 惠山泥人色彩的阶段性成因探析
    4.1 经济发展的推动
        4.1.1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4.1.2 交通繁荣的商业环境
    4.2 传统文化的蕴育
        4.2.1 吴风锡韵,兼容并蓄—吴地文化
        4.2.2 庙宇祠堂,敬祖尊贤—祠堂文化
        4.2.3 梨园情韵,文雅富丽—戏曲文化
        4.2.4 江南民俗,祈福狂欢—民俗文化
    4.3 外来文化的影响
        4.3.1 外来风格的吸收
        4.3.2 工艺技术的创新
        4.3.3 艺术理论的影响
    4.4 政府政策的扶持与现代艺术教育的改革
        4.4.1 政府政策的扶持
        4.4.2 现代艺术教育的改革
第五章 惠山泥人的传承借鉴价值与色彩的创新应用
    5.1 惠山泥人的传承现状
        5.1.1 产品类型丰富多样
        5.1.2 市场产业环境繁荣
        5.1.3 传承人才学习创新
        5.1.4 民众消费需求改变
        5.1.5 国家政府政策扶持
    5.2 惠山泥人色彩传承对非遗的借鉴价值分析
    5.3 惠山泥人色彩传承与创新应用
        5.3.1 惠山泥人色彩应用领域与原则分析
        5.3.2 惠山泥人色彩设计应用分析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附录2 :色彩标准化潘通色号对照表
附录3 :王南仙惠山泥人作品服饰色彩统计
附录4 :王南仙及师承采访记录整理
附录5 :惠山泥人作品的配色色卡设计

(5)论余华的真实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先锋文学时期——用个人精神捕获真实
    1.1 “真实”站在日常经验的对立面
    1.2 抵达“真实”的方式——想象与象征
    1.3 走向“真实”
        1.3.1 “真实”是个人化生存体验的开启
        1.3.2 “真实”是对经验现实的颠覆
        1.3.3 “真实”是对传统文化的解构
第二章 走出先锋文学——“真实”源于对经验现实的洞察
    2.1 真实的本质——质疑理性,回归感性,拥抱现实
    2.2 想象要紧贴经验现实
    2.3 九十年代创作——雕琢人物形象,给人物以“血肉”
        2.3.1 个人经验化叙事的初探
        2.3.2 个人经验化叙事的再深化
        2.3.3 “众声”喧哗
    2.4 二十一世纪创作——拥抱时代经验
        2.4.1 增加社会性要素,展现时代图景
        2.4.2 脱离个人化叙事,拥抱时代经验普遍性
        2.4.2.1 狂热的文革书写
        2.4.2.2 改革浪潮中的欲望书写
        2.4.2.3 舍弃人物雕琢,推进事件叙述
第三章 余华真实观的意义
    3.1 先锋文学思潮中最靓丽的一朵浪花
    3.2 走在时代前列的先锋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理由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现状回顾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1章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1.1 “十七年”时期译介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
        1.1.1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译介概述
        1.1.2 有影响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
    1.2 “苏式文论”强势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1 “全盘译介”模式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2 陈伯吹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1.3 “十七年”时期“苏式文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1 受“苏式文论”规约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2 不敢逾矩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1.4 “文革”期间处于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1.4.1 “文革”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概述
        1.4.2 “文革”期间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2章 “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2.1 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2.1.1 “文革”结束初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2.1.2 走出泥沼时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2.2 “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2.2.1 走出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2.2.2 蒋风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2.3 挣脱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中国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
        2.3.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2.3.2 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学文艺思想及代表作品
第3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Ⅰ
    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3.1.1 以开放的姿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3.1.2 以上笙一郎为代表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理论思想内涵
        3.1.3 这一时期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3.2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在改变中寻求建设之路
        3.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3.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述评
    3.3 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3.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3.3.2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4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Ⅱ
    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
        4.1.1 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走向多元化
        4.1.2 多元、系统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4.2 多层次、多渠道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4.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4.2.2 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内涵
    4.3 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4.3.1 生机盎然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4.3.2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
第5章 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
    5.1 外国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以日本松居直先生为例
        5.1.1 松居直其人和他倡导的图画书理论
        5.1.2 松居直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及传播过程
        5.1.3 松居直推崇的图画书在国内的译介情况简述
    5.2 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5.2.1 关注图画书阅读及图画书创作
        5.2.2 多途并举阐释松居直的图画书理论
    5.3 中国原创图画书扫描: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5.3.1 星星点灯: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投身图画书创作
        5.3.2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缘起及发展
        5.3.3 图画书中的童年书写:以《团圆》、《荷花镇的早市》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7)迈克尔·夏邦幻想小说中的犹太历史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迈克尔·夏邦幻想小说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第二节 迈克尔·夏邦小说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主体结构
第一章 幻想之人:重构犹太历史中的犹太人
    第一节 多样化的犹太人物类型
    第二节 犹太人的奇幻-科幻之力
    第三节 重构犹太人背后的科学和人文关怀
第二章 幻想之地:重构犹太历史中的民族信仰
    第一节 犹太历史传统中的乌托邦幻想
    第二节 后乌托邦下的逃离与救赎之地
    第三节 重构乌托邦背后的多种动力
第三章 幻想之时:重构犹太历史中的民族传统
    第一节 深层时间预期与犹太宗教时间
    第二节 犹太历史的回归和重构路径
    第三节 重构犹太历史背后的现实观照
结论
参考文献

(8)中国当代儿童幻想小说“妖怪”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当代儿童幻想小说中的“妖怪”形象分类
    第一节 恐怖对立型:破坏与重建
    第二节 可爱陪伴型:守护与治愈
    第三节 温和指导型:启发与抚慰
第二章 中国当代儿童幻想小说“妖怪”形象的主题意蕴
    第一节 家庭挣扎中的成长
    第二节 教育与儿童的割裂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疏离
第三章 中国当代儿童幻想小说“妖怪”形象的幻想美质
    第一节 陌生化带来的惊异
    第二节 魔法带来的奇妙变化
    第三节 游戏带来的超越与创造
第四章 中外儿童幻想小说中“妖怪”形象之比较及发展路径
    第一节 中外儿童幻想小说“妖怪”形象之比较
    第二节 “妖怪”形象塑造的新路径
结语
附录 中国儿童幻想小说作品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状况

(9)青云街四号(长篇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悬之念
第二章:逃之韵
第三章:生之恋
第四章:因之果

(10)西双版纳地域形象的艺术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双版纳地域形象的初构
    第一节 神秘和美丽的整体形象
    第二节 “十七年”西双版纳地域符码的生成
第二章 西双版纳艺术构造的转向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乡形象的突显
    第二节 大象、孔雀、森林符码的转译
    第三节 画家心中的“东方塔希提”
第三章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西双版纳形象
    第一节 丁绍光作品中的西双版纳
    第二节 杨丽萍舞剧中的原生态民族奇观
    第三节 资本构筑的西双版纳边地奇观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二十一世纪的怀抱(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2]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D]. 李想. 延边大学, 2020(05)
  •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D]. 张戈.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7)
  • [4]非遗视野下惠山泥人色彩的成因探析及传承创新研究[D]. 陈依婷. 江南大学, 2020(01)
  • [5]论余华的真实观[D]. 秦佩佩. 广西大学, 2020(07)
  • [6]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 陈莉. 新疆大学, 2020(06)
  • [7]迈克尔·夏邦幻想小说中的犹太历史重构[D]. 秦轩.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8]中国当代儿童幻想小说“妖怪”形象研究[D]. 张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青云街四号(长篇小说)[J]. 海男. 作品, 2020(03)
  • [10]西双版纳地域形象的艺术构造[D]. 陈建荣.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拥抱 21 世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