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乳腺痈肿的探讨

中药治疗乳腺痈肿的探讨

一、中医药治疗乳痈法则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潘琳琳[1](2021)在《薛己妇科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薛己为明代着名医家,精于医术,擅长妇科,临床辨证施治疗效显着。目前,虽有部分学者对薛己妇科领域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进行了研究,但往往局限于妇科某一病症的辨治,尚未有能够全面完整的反映薛己妇科学术体系的研究,故薛己妇科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全貌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目的:全面挖掘和总结薛己妇科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力求客观、全面地反映薛己妇科核心学术思想、辨证思路、用药特色和临证经验,从而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完整地展现其妇科辨证论治体系,使其妇科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有效的临床经验得以继承和发扬,丰富和发展中医妇科学术理论和诊疗方法,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基于薛己妇科着作《女科撮要》《校注妇人良方》,以及《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心法》《外科枢要》《保婴粹要》《保婴撮要》等着作中包含妇人经、带、胎、产、杂病医论医案的内容进行挖掘、梳理、归纳和总结。结果:薛己妇科诊疗以补土培元、温化脾肾、调肝养血、条畅情志和补益气血的思想为基,临证用药以五脏辨证与四诊合参,重视温补而不废寒凉,结合天时以择时服药,活用古方且内外兼施的思想为要。薛己临证善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六君子汤、逍遥散、六味丸、小柴胡汤、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和四物汤诸方治疗妇人由脾胃亏损、肝脾不和、脾肾不足和脾肺气虚等所致的经、带、胎、产及各类妇科杂病。薛己临证师古不泥,不断推陈出新,妙用以补制火法调治妇人月经病,外治法调治妇人疮疡,食疗法调治妇人产后诸症及单味药调治妇人诸疾,并创制了一系列新方(解语汤、通气散、海藻散坚丸、舒筋散、竹叶汤)和发展了一系列新法(提出“药从乳传”之法、将消毒法应用于产科、明确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提出保产诸法、提出精神抚慰法助产和奠定了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下垂的地位)。薛己妇科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后世医家孙一奎、武之望、王肯堂、张介宾、胡慎柔、赵献可、李中梓和张璐等产生深远影响。结论:薛己在妇科方面提出了“妇人以血为基本”的体质观,“妇人肝脾郁结”的病理体质观,“胃气为本”的治病求本观,“温化脾肾”燮阴阳的治疗新理念和“以补制火法”论治月经病的新思路。薛己辨病尤重脉法,五脏辨证注重气血,调理女科独具体系,合天地阴阳审时用药,倡内外合治多法并举,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形成了完备的妇科辨治体系,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疗效。薛己妇科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吕政仪,楼丽华,聂云梦,沃立科,赵虹[2](2021)在《从“阳和化疽”到“温通治痈”——论浙江楼氏乳科对《外科证治全生集》的继承和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介绍全生外科"阳和化疽"学说和楼氏乳科"温通治痈"理论,论述楼氏乳科在乳房阴证性疾病的诊治方面作出的理论继承和创新发展。[方法]通过归纳《外科证治全生集》具体条文,总结浙江楼氏乳科临床实践经验和学术思想,从理辨、治法、方药方面,分别阐述"阳和化疽"学说和"温通治痈"理论并指出楼氏乳科对全生派学说的完善之处和创新点。[结果]在理辨方面,《外科证治全生集》"阳和化疽"学说首次分辨痈疽的阴阳属性,独重望诊,认为疽属于阴虚证,指出内吹乳痈为阴证;楼氏乳科在全生派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温通治痈"理论,提倡四辨识病,主张包括非哺乳期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在内的乳痈均属于标阳本阴证。在治法方面,全生派重视阳和化疽,温开慎补,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忌惮刀针;楼氏乳科在其基础上注重温通治痈,主张消托并举并结合穿刺抽脓等现代外治法,内外兼治。方药方面,楼氏乳科在全生派阳和汤基础上创楼氏融冰汤。[吉论]浙江楼氏乳科"温通治痈"学术思想是"阳和化疽"学说在乳腺专科的重要发挥发展和完善了乳房阴证性疾病的中医诊治,为哺乳期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开拓了思路。

刘宁[3](2021)在《中医肿瘤类疾病的隐喻认知研究》文中认为若要研究古代文献中有关肿瘤的相关内容,则需要寻找古代疾病中属于现今肿瘤的疾病,然当今意义上的肿瘤或癌症是以微观病理学基础上的概念,而古代以宏观症状为疾病诊断依据。为实现古今“肿瘤”病的最佳匹配,引入了类比推理与最佳说明推理予以论证。古人关于肿瘤的论述,不越瘤、症瘕积聚、息肉、痈疽疮疡四类大疾病范畴,但此四大类疾病并非皆是现今概念的肿瘤,故将论文题目名为《中医肿瘤类疾病的隐喻认知研究》。瘤病首见于《内经》,其泛指以经络流通不畅为主要病机的疾病,其中肠瘤类似于现今腹膜后软组织瘤,昔瘤为皮肤肌肉的纤维组织瘤。“肿瘤”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并非现今医学的肿瘤概念。自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宋代,瘤病与瘿病合称为瘿瘤,在认识与治法中并无明显区别。瘿核一病类似于现今甲状腺腺瘤,石瘿依据宋代《三因极一病方》描述与现今甲状腺癌相似。唐代开始出现“六瘤”划分,仅血瘤可以确定为现今血管瘤。明代“五瘤”概念中,血瘤为血管瘤,骨瘤为骨肿瘤,肉瘤为脂肪瘤或肌肉纤维瘤。《普济方》又存在十瘤的记载。清代喉瘤基于不同描述有淋巴滤泡增生与咽乳头状瘤的不同。在痈疽疔疮的传统疮疡病认识中,《内经》载甘疽为乳腺癌,附骨疽病为现今骨肿瘤或瘤样病变的骨囊肿。《小品方》之石痈,从皮核的关系断定为真皮纤维瘤,但其附骨疽的描述与《内经》不同,应当为化脓性骨髓炎。《集验方》中对男子阴部生疮的描述,从形态看与现今阴茎鳞状细胞癌相似。隋唐时期的石痈为肌肉纤维瘤,乳石痈为乳腺纤维瘤,石疽则类似于皮肤纤维瘤。《千金方》男子阴疮为阴茎浸润性癌,《医心方》阴劳疮为阴茎乳头状癌。《备急千金要方》首次记载的石疔病,为恶性黑色素瘤。《圣济总录》谓乳痈表现为“赤紫坚硬”,其描述类似炎性乳腺癌。恶肉、核、菌、岩、癌等病属痈疽疮疡范畴内的疾病。《肘后备急方》记载恶肉病的生长过程与典型鳞状细胞癌相符,《诸病源候论》又称为翻花疮恶肉,同书中,疮恶肉则类似于基底细胞癌。宋代《卫济宝书》所论“癌”为急性感染类疾病,《仁斋直指方》中的“癌”是基于阴茎癌与乳房癌而说出。其余如奶岩、乳癌为现今乳腺癌,牙岩为牙癌,肾岩为阴茎癌,癌发为恶性黑色素瘤。以核为特征者有唇核、乳中结核两大类疾病,《诸病源候论》唇核接近唇部肿瘤,明清称之为茧唇,有唇癌与普通唇炎之分。宋代乳中结核包含了现今乳腺炎与乳腺肿瘤。明清时期,乳中结核称之为乳疬或乳癖,乳疬可指非哺乳性乳腺炎、乳房结核或乳腺纤维瘤,乳癖为乳腺增生病。清代《种福堂公选良方》乳疬又指男性乳房异常增生。蕈菌命名的疾病中,阴菌、阴挺除指代阴道脱垂外,在明清阴疮门下,更类似外阴鳞状细胞癌。明代眼胞菌毒有类眼睑鳞状细胞癌,舌菌为血管瘤,喉菌为淋巴滤泡增生。至清代,舌菌的描述更接近于舌鳞状细胞癌,喉菌为咽黑色素瘤,蹲猴子为咽部乳头状瘤。唇菌则类似过敏性唇炎。症瘕积聚在隋唐之前属两类不同的概念,其中《内经》积病类似现今肠系膜肿瘤,《难经》五积并非五脏肿瘤,而是源自《内经》相关概念的曲解。《金匮要略》构建了积病的脉法,从以脉侧证的角度,延展了《内经》积病仅限于肠胃的范围。症与瘕在隋唐之前通用,泛指腹部肿大,其中石瘕可能为卵巢功能性肿瘤或子宫肌瘤伴有黏连。妇人症病为妊娠葡萄胎。《小品方》症病更接近于胃部肿瘤。《肘后备急方》暴症继发于肿瘤的肠扭转。隋唐之后症与瘕之间以“按之动与不动”区分,其中食症为食管肿瘤。癖病多以水饮立论,多类似于现今胃潴留,而“癖病结块”为胃肿瘤导致的幽门梗阻。痃病多指腹部肌肉的纤维炎症,而“痃病积块”接近于现今腹壁纤维瘤。《备急千金要方》在月经不通病中首次记载了葡萄胎组织,并选用牡蒙丸、桃仁煎治疗。鬼胎一词首见于《诸病源侯论》,宋代《太平圣惠方》将其等同于葡萄胎,清代多指卵巢功能性肿瘤。“息肉”一词《内经》已被用来形容肠蕈,肠蕈为肠壁外蕈菌样肿瘤。疣病在《五十二病方》中泛指一切皮肤类增生,而隋唐“疣目”与现今疣病相似。鼻息肉为鼻前庭肿瘤,宋代《三因极一病方》提出”痔为息肉的俗称”,所以鼻息肉又称为鼻痔。治疗方面南北朝以通利之品为主,隋唐主以温药,明清则以清利湿热为主。南北朝首见眼息肉,泛指眼部肿瘤,宋《圣济总录》鸡冠蚬肉与之相似。至明代,依据《审视瑶函》的描述,鸡冠蚬肉可确定为球结膜血管瘤,清代《疡医大全》鸡冠蚬肉则为穹隆部血管瘤。《备急千金要方》提到生肉塞耳,泛指外耳道肿瘤,明清称之为耳痔、耳蕈、耳挺,其中耳挺描述与外耳道鳞状细胞癌相类似,清代《外科心法要诀》有关耳痔、耳蕈的描述类似外耳道乳头状与息肉状瘤。古人对于肿瘤类疾病认识源自积聚、蕈菌、翻花、岩石、痰块、鬼、管道、空间等不同隐喻。积聚隐喻源自古人最开始将人的体腔作为盛水容器或将经络为河流,引入“寒能令水结冰”的认识,将肿瘤的形成认为是体内液体结冰所致,意象图式表示为“寒—水(饮)—冰(肿块)”“寒—水(气血)—冰(肿块)”。《内经》肿瘤类疾病基本按照此图式认识,后世受到“死隐喻”的影响,以上图式大概产生了 3种变化,其一,逐渐忽略寒邪对原始意向图式影响,“寒邪—水—块”泛化为“邪—水—块”,如后世奶岩、乳核、唇核的肿块归因于情志、风、风寒等邪;其二,逐渐抽象出“停滞——增生”这一新的对肿瘤形成的认识路径,如《小品方》直接以流通之性药物治疗息肉,症瘕积聚的肿块是食物所导致,故用消食药物治疗,瘿核被认为是引用的沙水所结成块导致;其三,忽略原有内容只借用名称下的新内容,如将肿瘤直接作为痈疽,借用痈疽的心火疮疡理论对肿瘤治疗。蕈菌隐喻、翻花隐喻、岩石隐喻、痰块隐喻、鬼隐喻都遵循着相同的模式,即通过肿瘤的一些外在特征,将肿瘤认为是蕈菌、花、岩石、痰等物质,因蕈菌生长的环境为湿热之处,故大多以清利湿热为主,也有从局部阴暗环境来认识者,故而以温化寒湿来治疗;自然界花的生长与风湿有关,故治疗翻花疮多以祛风除湿为主。将肿块作为岩石,治疗有不同侧重,岩有孔隙,故以填补为主,石质地较硬,故以角类药或化石药为主治疗。肿块为痰与朱丹溪痰理论构建有关,故治疗肿块以化痰药为主。鬼隐喻多见于鬼胎、石瘕、症坚等腹部肿瘤,与古人对鬼的认识有关,鬼作为先秦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也影响着中医疾病的构建,通过对鬼字的探讨可以知道,鬼最开始为先入的灵魂,但其经过恶化后,逐渐变成了负面用词,在与鬼有关的非肿瘤疾病中,可以发现引入鬼的概念多因症状表现与人的行为有关,所以“鬼为灵魂”是与鬼有关疾病的基本隐喻,肿瘤鬼胎病则因为人的生殖特点而构建。“恶”有鬼之意,症病中用“恶”概念表述肿瘤形成也是受到鬼的影响,治疗方面多用“杀鬼魅邪气”之药。空间隐喻主要指古人借用空间相关的知识从而对肿瘤治疗产生影响,如隋唐时代治疗鼻息肉与目息肉,因鼻息肉在鼻腔中环境较暗,目息肉常伴结膜红肿,进而认为此分属寒热,故多以温药治疗鼻息肉,以寒药治疗眼息肉。在疣病祝由疗法中,认为肿块治疗可以借月蚀或丢掉物体来使肿块消失。管道隐喻则是古人对噎嗝病的主要隐喻,通过干涩与堵塞来认识噎嗝病,对现今食管肿瘤治疗有借鉴意义。最后借用neo4j中的cypher语言,将上述有古代肿瘤知识与隐喻内容转化为关系与节点的图数据形式内容,构成了以“中药”“方剂”“古代疾病”“现代疾病”“始源喻”为节点,以“组成”“治疗”“肿瘤类型”“映射”为边的古代中医肿瘤隐喻图形数据库。

李汐[4](2021)在《先秦两汉时期的痈疽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痈疽为临床常见病,是痈病与疽病的总称,类似于现今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中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着《刘涓子鬼遗方》产生于南北朝时期,以论述痈疽为主。后又出现《集验背疽方》等多本痈疽专着,至明清时期,中医外科迅速发展,痈疽相关理论得到补充与完善。但在先秦两汉时期还未见痈疽专书,仅有《灵枢·痈疽》一篇有过较为集中的论述,故而学者对此时期痈疽文献的研究多集中于《内经》,缺少全面的整理与总结,而此时期的痈疽文献实则非常丰富,且为后世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值得进行考证与分析。目的本文通过对先秦两汉时期痈疽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整理,系统、全面地分析总结此时期痈疽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与论治,丰富中医文献学内容,为后世痈疽的研究提供素材,为临床提供新思路。方法运用文献学、训诂学、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搜集、整理先秦两汉时期的痈疽文献,将之分为医籍文献、非医籍文献与出土文献三个部分,分别对其进行总结与讨论,考证条文的具体含义,探究不同类别书籍间痈疽文献的差异,分析此时期人们对痈疽认知的特点与成就。结果论文主题分为五章,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章,对先秦两汉时期的痈疽相关词汇进行了概念界定,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简要梳理了先秦至明清时期痈疽文献的发展脉络。第二章,整理了先秦两汉时期医籍文献中的痈疽相关条文,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讨论。第三章,整理了先秦两汉时期非医籍文献中的痈疽相关条文,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讨论。第四章,整理了先秦两汉时期出土文献中的痈疽相关条文,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讨论。第五章,总结了先秦两汉时期痈疽文献的价值与影响。结论第一,从概念上看,虽各书籍用词不一,但整体内涵已趋于统一,隶属于疡疾,类似于现今的化脓性疾病,但还未明确范围及大小。人们对痈的认知还未精确,运用范围较广,对疽的认知已较为确定,痈疽类疾病多以疽字命名。第二,从病因上看,外淫、饮食、外伤、石药等都会导致痈疽疾病的发生。第三,从病机上看,痈病是因营气不通,壅遏于肉理,导致血脉凝塞向外而发,疽病是因痈病日久不愈,向内伤及筋髓五脏,预后不良。第四,从论治上看,内治法方面,此时期已开始运用汗法治疗痈病初期、用泄热排脓之法治疗内痈、用温补法治疗疽病。外治法方面,此时期已开始有针刺疗法泄热、砭石排脓、药物敷贴冲洗以及腐蚀药物的运用。根据出土相关文献,剂型、治法已非常多样。

甘文平[5](2021)在《《妇人大全良方》外治方药的文献计量与内容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妇人大全良方》中药物外治法的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归纳《妇人大全良方》中外治方药的用药特点,深入探讨其药物外治法的学术思想和成就,使其诊疗经验和理论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深入阅读原着,全面搜集原着中关于药物外治法的相关条文,对其中的方药进行整理。利用Excel 2016表格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方剂中的药物频次、高频药物分类、性味归经、常用组合、药物剂型、给药方式、适应症等情况进行统计。并使用文献计量研究和文献内容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妇人大全良方》药物外治法的用药特点、外治思想和学术成就。并将其内容与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着作进行比较,以更加清晰地梳理《妇人大全良方》对历代医家的继承关系和对后世医家的影响。结果:在与药物外治法相关的140个条文中,共有外治方138首,方剂组成简单,以单方、小方为主。总用药频次为353次,涉及药物180味,各药物使用频次均较低。使用频次在3次以上的药物有34味占18.89%;使用频次为2次的药物32种,占17.78%;使用频次为1次的药物有114种,占63.33%。在性味归经方面,药性以温性和寒性为主,五味以辛味为主,苦味、甘味次之,归经以脾经、肝经、胃经为主。再进一步分析,得到9个常用组合,分别为雄黄-藜芦、朱砂-雄黄、川芎-当归、朱砂-藜芦、细辛-皂荚、雄黄-白矾、吴茱萸-花椒、吴茱萸-蛇床子、朱砂-雄黄-藜芦。全书共涉及散剂、汤剂、栓剂、糊剂、膏剂等十余种外治剂型,主要的给药方式为经官窍给药、经皮肤给药和经穴位给药,灵活运用多种基质及辅助器具。其适应症远超出妇产科学的范畴,还涉及到了内、外、五官科等内容。将《妇人大全良方》中的外治法内容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本草纲目》《理瀹骈文》对比,在理法方药上存在前后继承关系。结论:陈氏广泛搜集历代医疗着作,并结合自家数代人的行医经验,整理并保存了大量南宋之前的外治方药及文献理论。陈氏继承了前人外治法的基本思想及部分方药,同时又对后世医家产生了影响。其外治方药及外治思想可为中医外治法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值得深入研究。

曾子纯,罗尧岳,邓琼琪[6](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古代文献探讨乳痈的用药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历代古籍中治疗乳痈的方剂整理、分析,挖掘其中药物的潜在关联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历代中医古籍中治疗乳痈的方剂,建立数据库,统计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及药对、处方等数据,运用Excel 2007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中医古籍53本,收录方剂360首,涉及中药272味。其中频次位于前10位的中药为甘草、当归、大黄、黄芪、白芷、人参、乳香、黄芩、白芍、赤芍;药性以温、寒性为主,药味多为苦、辛、甘味;归经以脾、胃经居多;常用药对有甘草-当归、黄芪-当归、人参-黄芪、人参-当归、白芷-当归等。单味药对功效以益气活血、疏肝散结为主,重组新方以清热消肿为主,兼有益气、行气。结论:通过对古代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发现,古代医家对乳痈用药以补益气血的药物为主,加以清热解毒、疏肝散结的配伍组合,常用治法为疏肝凉血、清热解毒。

王畅[7](2021)在《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文中指出治法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其上承病因病机,下统方药,在理、法、方、药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独特体现。历代医家无不重视对治法的研究。采用医史文献学、考据学、归纳与总结等研究方法,构建了暖肝治法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暖肝治法的定义及适用范围,厘清其学术发展源流,系统归纳了其功效,总结其在临床中的运用。论文主体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中医“肝”相关的理论问题。具体包括(1)中医对“肝”的解剖认识概括成命名时期、功能概括时期、丰富发展时期、中西医交流互鉴四个时期。(2)“肝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3)中医文献中少见“肝阳虚”的原因。(4)关于“肝无补法”的提法有失偏颇。(5)肝为“刚脏”,是对肝脏不易见阳虚病机而易见阴虚病机的病机易趋性和病证表现的概括。(6)梳理了历代对“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认识过程。(7)对“肝藏血”生理功能的进行了阐释。(8)肝与小便的调控及生殖功能的发挥密切相关。(9)肝之所以称为“将军之官”,是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10)“罢极之本”一词主要有“耐受疲劳”和“遣散气血到周身”两种含义。(11)“肝生于左”并非指的是肝的实际解剖部位,而是对其功能特点的高度概括。第二部分提出了“暖肝”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认为暖肝法适用于治疗肝阳不足或寒凝肝脉所引起的寒性病证。暖肝法的适用范围是肝寒证,包括肝阳虚证、肝气虚证、肝血虚证、寒凝肝脉证、肝郁气滞证等诸证中有寒象者。比较了暖肝与疏肝、泻肝、补脾与补肾这几组治法,阐释了其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三部分梳理了散落在中医古籍中有关“肝寒”和“暖肝”的内容,将暖肝治法学术源流划分先秦两汉、晋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其理论特点分别概括为理论奠基、深化病机、创制新方、崇尚温补的四个阶段。第四部分归纳了暖肝治法的功效与临床运用,暖肝治法下又可以再分为八个证治原则,分别是(1)暖肝散寒,理气止痛法;(2)暖肝温阳,舒筋通脉法;(3)暖肝行血,补虚养血法;(4)暖肝通阳,行气解郁法;(5)温敛肝气,缩尿起痿法;(6)暖肝和胃,降逆止呕法;(7)暖肝通阳,化气行水法;(8)暖肝补虚,调摄冲任法。第五部分对《临证指南医案》中对暖肝法的运用进行数据发掘,数据挖掘结果与文献分析结果相互应证。

张逸雯[8](2020)在《中医学“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前期对中医学“结”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完善理论认识,凝炼规律,为临床“结”之病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系统综述文献检索方法,运用阐释学、文献学、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和思想。第一部分:通过阐释学,文献学的阐释、文字、音韵等研究方法,界定“结”之本义、引申义,通过对中医学“结”之概念、同义字辨析,相近概念的鉴别,初步提炼中医学“结”的内涵特点。用系统综述文献检索方法、建构主义理论的观察、司外揣内、取象思维等方法,系统挖掘“结”之病机、病(证)、脉象的规律和特点。第二部分:采用系统综述文献检索方法,对《中华医典》第五版所载本草、方书中的散结方药做系统整理,初步建立方剂、本草数据库。为散结中药-方剂治疗方案提供基础。第三部分: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研究基础上,聚焦冠心病“热结血脉”理论假说,对其病机、病证的辨识和疾病的治疗进行实例分析。结果:1.“结”的概念界定:“结”本义“缔结”,指把线、绳之类绾合相扣成疙瘩,使不能解脱。中医学之“结”的医学内涵是人体各种物质间“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特性的总括。在病理状态下,作为病机、病证、脉象,重在强调“病邪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的特性。与医学中常见的“积”“聚”“症”“瘕”“瘰疬”“痰核”“瘿”“瘤”“郁”“滞”“痞”等概念在内涵、疾病的成因、临床表征上的辨识上存在差异。2.中医学“结”之病机的内涵与辨识规律:“结”病机是“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疾病病因、诊断、治疗的核心要素,在临床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结”之病机指“邪”与“物”相互结聚,形成了有一定发病规律且错综复杂的多环节发病机理。“结”病机发生的内在规律可初步概括为:诸瘀血、水液等有形之物是“结”发生的基础,热、寒等病邪是“结”发生的催化剂,二者相互结聚,继而成结。它们之间互为因果,又相互结聚,往往因果夹杂,形成“因”“果”并见的循环。病位特点与邪气易于侵袭、有形之物易留存之处相关,常见在六腑、奇恒之腑等形态中空的脏器,皮肤肌腠等津液丰富且邪气易于侵袭之处。“结”之病机的辨识可初步概括为:诸邪聚积变化,皆属于结;诸病郁积闭塞,胀满疼痛,皆属于结;诸痈疮癌毒,皆属于结。3.中医学“结”之病证与辨识:从发病部位的角度对“结病”进行归纳,常见腑病、血脉病、经带胎产及疮疡病,对应现代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外科病。从病因的角度出发,结证的命名强调病邪属性,如热结证、寒结证、血结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等。结病(证)临床表现多样,病变累及全身各处,但范围局限,部位固定。临床以胀满、疼痛为主要表现。部分表现为结块,视而可见、扪而可知,疾病易生痈疮肿毒之恶变。4.结脉的特点:“结脉”是一个独立的概念。结脉具有“节律不匀、脉行徐缓”的特点。结脉可辅助辨识病机,主“阴寒固结”和“气血凝滞”。在疾病的辨别上,“结而缓”为阳虚,“数而结”为阴虚,“举按有力”为郁滞,素有结脉看禀赋。若结脉歇止,少则轻,频则重,三五不调则不治。5.“结”病证的治疗方案:治疗当遵循标本缓急、治贵权变、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未病先治与既病防变的原则,常见针刺、灸法、汤液三种散结的治疗手段。汤液的治疗以祛邪散结为主,在一定条件下兼以补益。制定的散结中药-方剂治疗方案,包括方剂91首,中药284味。依据方、药的主治病证和作用部位,初步形成了针对热结证、寒结证、痰结证、水结证、乳结证、食结证、虫结证、结气的治疗方案。方剂的组方以祛邪散结思想为主,中药药性多辛、甘、苦,以活血化瘀、化痰破症为主,性多攻伐。在具体的应用上,建议结合方、药煎服规律和特性灵活运用以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治疗时尚需注意用方用药的时机,提前干预可扭转病势,转危为安。治疗后期中病即止,以免攻伐太过,损伤正气。6.对冠心病“热结血脉”理论假说的认识:对冠心病“热结血脉”理论假说的“因-机-证-治”进行系统整理,“热结血脉”病机是“热结”,即“热邪”与血脉中的“瘀血痰湿”等有形之物相互搏结,郁结难解,互为因果,继发积热、生毒、结症、伤脉的不良循环过程,病位在“血脉”。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固定部位的疼痛;病情波动或快速进展;局部满闷、麻木、水肿;超声示有局部斑块形成。治疗注重三期辨治,具备将治疗关口前移的临床针织思想,以四妙勇安汤、犀角地黄汤为主方加减。结论:中医学之“结”是人体各种物质间“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特性的总括。其中,病理性“结”强调“病邪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病机的内涵是“邪”与“物”相互结聚,形成了有一定发病规律且错综复杂的多环节发病机理。病证多见于病情波动期或发生痈疮恶变。“结”病证的治疗以“散结”为基本法则,基于“结”之病机复杂、病证多变且凶险的特点,“结”证治疗可分三期,祛邪散结贯穿始终,早期重“散结”,活动期需“祛邪”,后期勿忘“扶正”,依据病证的不同阶段、部位、性质,随症加减。“热结血脉”的内涵是热邪与瘀血等有形之物在血脉中郁结难解,互为因果,继发积热、生毒、结症、伤脉的不良循环过程。其主要病机是“热邪”与血脉中的“瘀血痰湿”等有形之物相互搏结,病位在“血脉”。总以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散结养脉为治法,有助于临床疗效。

陈昱君[9](2020)在《消痈膏联合内服治疗外吹乳痈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消痈膏联合内服对外吹乳痈初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外吹乳痈初期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瓜蒌牛蒡汤加减内服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消痈膏外敷治疗,分别连续治疗5天。通过观察各组的血清炎症指标、乳房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和中医症状积分等情况变化,采用SPSS25.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以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2%。(2)两组患者在乳房疼痛程度、乳房肿块面积、局部皮肤发红范围、血清炎症指标(CRP、WBC、NEUT%)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但在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除了血清炎症指标方面(P>0.05),其他局部症状两者差异存在显着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乳房局部症状的作用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在乳房疼痛症状及肿块消失所需要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及中医单项症状具体积分皆较治疗前降低(P<0.01)。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症状总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着(P<0.05)。(4)就单项中医症状积分而言,治疗组患者在乳房局部病灶的症状(乳房疼痛程度、乳房肿块大小、局部皮肤发红范围、乳汁排出情况)积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但是患者的全身症状(体温、脉象、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口渴、便秘)的单项积分相比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消痈膏联合内服治疗外吹乳痈初期的临床疗效确切。与单内服中药治疗相比,消痈膏联合内服更具优势,能更有效的改善外吹乳痈初期患者的乳房局部症状,帮助患者提早恢复健康。

高静[10](2020)在《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型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针刺及中药热奄包的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型的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9年2月-12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接治的105例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型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5例。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为试验组,常规针刺治疗为对照1组,中药热奄包治疗为对照2组,10次属于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视觉模拟评分、乳房症状积分、乳腺彩色超声报告、伴随症状积分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1、三组的临床疗效评价: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73.5%;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75.0%;试验组优于对照1、2组,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三组的VAS分值评价:治疗后VAS分值均获得一定程度的减少(P<0.01),证实三种方法对缓解疼痛感觉均可发挥效果。另外,试验组强于对照1、2组,差异明显(P<0.05),说明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疗法对于缓解疼痛程度,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3、三组乳房疼痛积分对比:治疗后乳房疼痛积分均显着的减小(P<0.01),说明三种方法能够减轻乳房疼痛。此外,试验组强于对照1、2组,差异显着(P<0.05),说明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疗法对于缓解乳房疼痛强于常规针刺或中药热奄包疗法。4、三组的肿块硬度积分对比:治疗后三组的乳房硬度积分均明显的减少(P<0.01),通过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故说明针刺结合热奄包疗法、常规针刺以及中药热奄包对于降低乳房硬度的作用,无明显差异。5、三组的肿块分布范围积分相比:治疗后肿块范围积分均获得的减少(P<0.01),证明三种方法都能够缩小肿块范围。此外,试验组优于对照1、2组,差异明显(P<0.05),说明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疗法对于缩小肿块范围的效果显着的强于常规针刺与中药热奄包疗法。6、三组的肿块大小积分对比:治疗前肿块大小无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后肿块大小积分均明显的缩小(P<0.01),证明三种方法都能够缩小肿块。此外,试验组强于对照1、2组,差异显着(P<0.05),说明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疗法于缩小肿块的效果显着的强于常规针刺与中药热奄包疗法。7、伴随症状总积分对比:治疗后伴随症状积分均显着的降低(P<0.01),表示三种方法都可以改善伴随症状。此外,试验组强于对照1、2组,差异显着(P<0.05),说明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疗法对于缓解不良症状的功效显着的强于常规针刺与中药热奄包疗法。8、三组腺体厚度的对比:治疗后腺体厚度均得到降低(P<0.01),证明三种方法都可以促使乳腺厚度变薄。此外,试验组优于对照1、2组,差异显着(P<0.05),说明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疗法对于减小腺体厚度效果显着的强于常规针刺与中药热奄包疗法。9、三组乳腺导管直径的对比:治疗后乳腺导管直径均得到减小(P<0.01),此外,试验组优于对照1、2组,差异明显(P<0.05),说明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对于减少乳腺导管直径效果显着的强于常规针刺与中药热奄包治疗。结论本研究结显示,常规针刺或中药热奄包对于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型均能取得一定疗效,但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的疗效更好。图0幅;表11个;参107篇。

二、中医药治疗乳痈法则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药治疗乳痈法则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薛己妇科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薛己简介
    1 生平介绍
    2 成才之路
        2.1 家学渊源
        2.2 社会因素
        2.3 自身积淀
    3 着作介绍
        3.1 妇科专着
        3.2 其他相关着作
第二部分 妇科临证经验与诊疗特色
    1 妇科病症治疗经验
        1.1 月经病
        1.2 带下病
        1.3 不孕症
        1.4 妊娠病
        1.5 产后诸疾
        1.6 妇人杂病
    2 以补制火法调治月经病
        2.1 理论依据
        2.2 遣方用药特色
        2.3 用药宜禁
    3 妇科高频方药应用分析
        3.1 高频方剂
        3.2 常用药对
    4 创制新方调理妇人诸证
        4.1 解语汤
        4.2 通气散
        4.3 海藻散坚丸
        4.4 舒筋散
        4.5 竹叶汤
    5 单味药调理妇人杂病
        5.1 白术治妇人腰痛
        5.2 远志治妇人瘰疬
        5.3 红花治产后胎衣不出
        5.4 葛根治妊娠发热
        5.5 朴硝治胎死腹中
    6 外治法调理妇人疮疡
        6.1 桑木灸
        6.2 隔豆豉饼灸
        6.3 隔附子饼灸
        6.4 隔蒜灸
        6.5 隔木香饼熨
        6.6 葱熨
        6.7 针刺法
        6.8 外涂法
        6.9 外贴法
    7 食疗法调理妊娠和产后诸疾
        7.1 鲤鱼粥治疗妊娠数堕胎
        7.2 猪腰子粥治产后发热盗汗
        7.3 猪腰子粥治疗产后褥劳发热
        7.4 黄雌鸡汤治疗产后虚羸腹痛
        7.5 羊肉汤治产后腹痛
        7.6 乳汁治产后二便不通
        7.7 秋茄子治疗产后妒乳
    8 发展妇产科诊疗方法
        8.1 提出“病从乳授,药从乳传”之论
        8.2 将消毒法应用于产科
        8.3 明确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8.4 提出保产诸法
        8.5 提出精神抚慰法助产
        8.6 奠定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下垂的地位
第三部分 讨论
    1 妇科病症病因病机
        1.1 病因
        1.2 病机
    2 妇科学术特色
        2.1 “妇人以血为基本”的体质观
        2.2 “妇人肝脾郁结”的病理体质观
        2.3 “胃气为本”的治病求本观
        2.4 “温化脾肾”燮阴阳的治疗新理念
    3 妇科临证特色
        3.1 四诊辨病尤重脉法
        3.2 五脏辨证须合气血
        3.3 调理女科独具体系
        3.4 合天地阴阳审时用药
        3.5 倡内外合治多法并举
    4 妇科用药特色
        4.1 四诊合参,不拘表象
        4.2 重视气血,调补为宜
        4.3 缓急有别,补法各异
        4.4 慎用攻伐,不尚苦寒
        4.5 辨清虚实,不忌峻剂
        4.6 活用古方,方活力专
第四部分 对后世医家的影响
    1 孙一奎
    2 武之望
    3 王肯堂
    4 张介宾
    5 胡慎柔
    6 赵献可
    7 李中梓
    8 张璐
第五部分 总结
    1 创新点
    2 结论
        2.1 阐明了薛己辨治妇人病症的核心思想
        2.2 厘清了薛己治疗妇人病症的病因病机
        2.3 梳理了薛己治疗妇人病症的用药思路
        2.4 总结了薛己治疗妇人病症的特色经验
    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3)中医肿瘤类疾病的隐喻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中医肿瘤理论假说
        1 癌毒学说
        2 中医肿瘤微环境假说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肿瘤的隐喻研究
        1 肿瘤隐喻与辨治
        2 肿瘤的隐喻观念
        3 不同肿瘤隐喻的影响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肿瘤古代文献研究述评
        1 肿瘤的断代
        2 病名的随意通约
        3 肿瘤的随意指代
        4 被忽视的肿瘤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古代中医肿瘤史研究
    第一节 古代肿瘤类疾病的论证形式
    第二节 瘤类疾病
        1 秦汉时期
        2 三国两晋南北朝
        3 隋唐时期
        4 宋代
        5 明代
        6 清代
        7 小结
    第三节 积聚症瘕类疾病
        1 秦汉时期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3 隋唐时期
        4 宋代
        5 金元时期
        6 清代
        7 小结
    第四节 痈疽疮疡类疾病
        1 秦汉时期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3 隋唐时期
        4 宋代
        5 金元时期
        6 明代
        7 清代
        8 小结
    第五节 息肉类疾病
        1 秦汉时期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3 隋唐时期
        4 宋代
        5 明代
        6 清代
        7 小结
第二章 古代肿瘤的隐喻类型
    第一节 积聚隐喻
        1 人体是盛水容器
        2 经脉是河流
        3 积聚隐喻死隐喻的形成
    第二节 蕈菌隐喻
        1 明清前的相关蕈菌肿瘤
        2 肿瘤菌蕈隐喻的复兴
        3 对息肉或痔认识的改变
    第三节 翻(反)花隐喻
        1 风湿成花
        2 花瘘候
    第四节 痰的结块隐喻
        1 痰饮与痰
        2 痰结块隐喻的构建
        3 痰结块隐喻的运用
    第五节 岩石隐喻
        1 岩与补法
        2 石与破坚
    第六节 鬼隐喻
        1 与鬼相关的肿瘤
        2 鬼字源流
        3 尸鬼类疾病
        4 以“鬼”为始源喻的隐喻特点
        5 肿瘤与鬼构建过程
    第七节 管道隐喻
        1 润滑与堵塞
        2 炙肉的隐喻
    第八节 空间隐喻
        1 背景的借用
        2 肿瘤的空间转移
第三章 古代中医肿瘤隐喻图形数据库的构建
    第一节 隐喻与知识图谱
        1 隐喻型知识存储的构想
    第二节 古代中医肿瘤隐喻图形数据库的构建方法
        1 数据处理
        2 节点的创建
        3 关系的创建
        4 图形数据库的运用场景简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中药节点代码
    2 方剂节点代码
    3 古代疾病节点代码
    4 现代疾病节点代码
    5 隐喻节点代码
    6 组成关系节点代码
    7 治疗关系节点代码
    8 映射关系节点代码
    9 肿瘤类型关系节点代码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先秦两汉时期的痈疽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痈疽内涵的研究概况
    2 《黄帝内经》痈疽文献研究概况
    3 出土文献的研究概况
    4 中医外科史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历代痈疽研究概况
    第一节 概念界定
        1 创、疮
        2 疡
        3 痈
        4 疽
        5 脓
    第二节 历代痈疽研究概况
        1 先秦两汉时期
        2 魏晋至宋
        3 明清时期
第二章 先秦两汉时期医籍文献里的痈疽
    第一节 《黄帝内经》
        0 概念
        1 痈疽病性
        2 痈疽病因
        2.1 外淫致痈
        2.2 咸胜致痈
        2.3 六腑不和致痈
        2.4 外伤致痈
        2.5 石药发瘨(疽)
        3 痈疽病机探讨
        3.1 痈病一一从营气到卫气
        3.2 疽病——从分肉到筋髓、五脏
        3.3 内痈
        4 病证分类
        4.1 猛疽
        4.2 天疽、脑烁
        4.3 疵痈
        4.4 米疽、马刀挟瘿
        4.5 井疽
        4.6 甘疽
        4.7 败疵
        4.8 股胫疽
        4.9 锐疽
        4.10 赤施
        4.11 疵疽
        4.12 兔啮
        4.13 走缓
        4.14 四淫
        4.15 厉痈
        4.16 脱痈
        5 治疗
        5.1 外治法
        5.1.1 脓已成——砭石和铍针
        5.1.2 脓未成——锋针和员利针
        5.1.3 针刺经络输穴
        5.1.4 其他
        5.2 内治法
        6 小结
    第二节 《伤寒杂病论》
        1 概念
        2 病机
        2.1 热气所过,则为痈脓
        2.2 马刀挟瘿者,为劳得之
        3 证治
        3.1 肺痈
        3.1.1 脉证
        3.1.2 方药
        3.2 肠痈
        4 禁忌
        4.1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4.2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5 小结
    第三节 《神农本草经》
        1 概念范围
        2 论证
        2.1 治法
        2.2 药物运用
        2.2.1 赤小豆
        2.2.2 败酱
        2.2.3 牡丹
        2.2.4 白蔹
        2.2.5 黄芪
        2.2.6 商陆
        2.2.7 黄芪
第三章 先秦两汉时期非医籍文献里的痈疽
    第一节 痈疽相关文献讨论
        1 概念
        2 病因病机
        3 病名
        3.1 瘅疽
        3.2 痈喉
        3.3 乳痈
        3.4 疽发背
        4 治疗
        4.1 腐蚀药
        4.2 其他
    第二节 小结
第四章 出土文献中的痈疽
    第一节 基本概况
    第二节 痈疽相关文献讨论
        1 痈疽的概念
        1.1 痈的定义
        1.1.1 痈脓、肿起之义
        1.1.2 疾病名
        1.1.3 通“痛”
        1.2 疽的定义
        2 痈疽的病因病机
        2.1 气血充盈,九窍不通
        2.2 内实外平,痈噎不生
        2.3 外因所致
        2.4 足少阳脉之病
        3 痈疽病名诊断
        3.1 痈
        3.1.1 颐痈
        3.2 疽
        3.2.1 骨疽
        3.2.2 肉疽
        3.2.3 肾疽
        3.2.4 嗌疽
        3.2.5 烂疽
        3.2.6 血疽
        3.2.7 气疽
        4 痈疽的治疗
        4.1 用药情况
        4.2 内治法
        4.2.1 有辨病论治的思维
        4.2.2 有配伍的思维
        4.3 外治法
        4.3.1 痈疽外治法多样
        4.3.1.1 冲洗法
        4.3.1.2 熨法
        4.3.1.3 敷法
        4.3.1.4 摩法
        4.3.1.5 沐浴法
        4.3.1.6 砭石治痈的规则
        4.3.2 药物制法多样
        4.3.2.1 冶
        4.3.2.2 煮
        4.3.2.3 渍
        4.3.2.4 磨
        4.3.2.5 炙
        4.3.2.6 沃
        4.3.2.7 细切
        4.3.3 炮制过程较为详尽
        4.3.4 使用方法较为精细
        4.4 祝由法
    第三节 小结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妇人大全良方》外治方药的文献计量与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主要研究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中药名称的规范化处理
        1.4 建立数据库与数据统计
    2 外治方药的统计结果
        2.1 全书外治方药概况
        2.2 全书外治药物使用情况
        2.3 外治方药的剂型
        2.4 外治方药的给药方式
        2.5 外治方药的其他情况
    3 讨论
        3.1 用药特点
        3.2 外治法思想
        3.3 学术成就
        3.4 与历代药物外治法的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妇人大全良方》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6)基于数据挖掘古代文献探讨乳痈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与筛选
    1.2 方法
        1.2.1 统一中药名称
        1.2.2 录入和分析数据
2 结果
    2.1 药物频次
    2.2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
    2.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
    2.4 基于熵聚类的组方规律
3 讨论
    3.1 核心药物
    3.2 常用药对
    3.3 新方挖掘
4 小结

(7)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中医“肝”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中医对“肝”的解剖认识
    第二节 “肝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
    第三节 “肝阳虚”源流及文献中少见“肝阳虚”的原因探讨
    第四节 “肝无补法”之说的探讨
    第五节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考释
    第六节 “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再认识
    第七节 “肝藏血”生理功能阐释
    第八节 肝与小便及生殖功能的关系
    第九节 肝为“将军之官”的理论内涵
    第十节 肝为“罢极之本”的理论内涵
    第十一节 关于“肝生于左”的考释
第二章 暖肝治法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暖肝治法的定义与适用范围
    第二节 暖肝治法的相关概念解析
    第三节 暖肝与疏肝、泻肝、补肾、补脾的区别与联系
        1. 暖肝与疏肝
        2. 暖肝与泻肝
        3. 暖肝与补肾
        4. 暖肝与补脾
第三章 暖肝治法的学术源流
    第一节 先秦两汉——理论奠基
    第二节 晋唐时期——深化病机
    第三节 宋元时期——创制新方
    第四节 明清时期——重视温补
第四章 暖肝治法的功效与运用
    第一节 暖肝散寒,理气止痛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二节 暖肝温阳,舒筋通脉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三节 暖肝行血,补虚养血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四节 暖肝通阳,行气解郁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五节 温敛肝气,缩尿起痿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六节 暖肝和胃,降逆止呕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七节 暖肝温阳,化气行水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八节 暖肝补虚,调补冲任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五章 《临证指南医案》运用暖肝法的数据挖掘
    第一节 暖肝治法相关医案的频数统计
    第二节 暖肝治法相关药物的频数统计
    第三节 暖肝药物关联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一节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暖肝治法的代表药物整理
    第三节 暖肝治法的代表方剂整理
    第四节 小茴香历代本草文献整理
    第五节 缩泉丸用茴香考
        1《魏氏家藏方》中有关“缩泉丸”的原始记载
        2 后世传抄过程中将两首“缩泉丸”混淆
        3 现代《方剂学》教材因袭讹误
        4 缩泉丸配伍茴香的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介

(8)中医学“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中医学之“结”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结”的理论研究
    1 “结”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1 “结”的本义与引申义
        1.2 中医学“结”的概念辨析
    2 中医学“结”之病机研究
        2.1 病机概述
        2.2 病机解析
        2.3 病机辨识
    3 中医学“结”之病(证)研究
        3.1 常见病(证)概述
        3.2 临床特征辨识
    4 中医学“结”之脉象研究
        4.1 脉形与脉率特点
        4.2 病机辨识
    5 讨论
第二部分 “结”的治法方药研究
    1 治则治法研究
        1.1 “结”病(证)的治疗原则
        1.2 “结”病(证)的治疗方法
    2 方剂研究
        2.1 方剂基本信息
        2.2 方剂分类
        2.3 组方特点
    3 中药研究
        3.1 中药基本信息
        3.2 用药特点
    4 讨论
第三部分 “结”的现代应用
    1 热结血脉提出的背景
    2 热结血脉的理论认识和诊治
        2.1 病因病机及演变规律
        2.2 发病特点和临床表征
        2.3 治法方药和配伍特点
        2.4 预防与调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结”病证与临床表征一览
    附录2 宋及宋以前医籍中收录的91首散结经典方剂目录
    附录3 284味具有散结功效的本草目录
    附录4 查新报告
致谢
个人简介

(9)消痈膏联合内服治疗外吹乳痈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5.结论
6.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B
    消痈膏外敷治疗乳痈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病例报告表
致谢
个人简介

(10)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方案
        1.1.1 研究目标
        1.1.2 研究内容
        1.1.3 临床资料
        1.1.4 研究方法
        1.1.5 观察指标
        1.1.6 针刺异常情况处理
        1.1.7 意外事件的预防
        1.1.8 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1.9 分析数据资料
    1.2 结果
        1.2.1 结果分析
    1.3 讨论
        1.3.1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及治疗
        1.3.2 现代医学对乳腺增生病机理的研究及治疗
        1.3.3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理论依据
        1.3.4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
        1.3.5 课题针刺选穴依据
        1.3.6 中药热奄包
        1.3.7 疗效评定
        1.3.8 安全性分析
    1.4 课题关键点和创新点
        1.4.1 关键点
        1.4.2 创新点
    1.5 小结
    1.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乳腺增生病的发展认识
    2.1 乳腺增生病的定义
    2.2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2.2.1 病名起源
        2.2.2 病因病机的认识
        2.2.3 证型的认识
        2.2.4 中医治疗方法的认识
    2.3 西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2.3.1 发病机制
        2.3.2 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2.3.3 治疗方法
    2.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疼痛强度评分表(VAS评分)
附录 B 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型证候积分量表
附录 C 调查知情同意书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四、中医药治疗乳痈法则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薛己妇科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D]. 潘琳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从“阳和化疽”到“温通治痈”——论浙江楼氏乳科对《外科证治全生集》的继承和发展[J]. 吕政仪,楼丽华,聂云梦,沃立科,赵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6)
  • [3]中医肿瘤类疾病的隐喻认知研究[D]. 刘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先秦两汉时期的痈疽文献研究[D]. 李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妇人大全良方》外治方药的文献计量与内容研究[D]. 甘文平.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6]基于数据挖掘古代文献探讨乳痈的用药规律[J]. 曾子纯,罗尧岳,邓琼琪. 湖南中医杂志, 2021(04)
  • [7]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D]. 王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中医学“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 张逸雯.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9]消痈膏联合内服治疗外吹乳痈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昱君.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10]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型的疗效观察[D]. 高静.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中药治疗乳腺痈肿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