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诗学》论悲剧主体(论文文献综述)
任凯[1](2021)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悲剧性作品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课程目标指出审美教育对人的知、情、意等方面有促进作用,而语文教学又具有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通过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从艺术的角度鉴赏,对学生的健全人格有重要塑造作用,让学生对生命的美感与价值有所感悟。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缺乏生命意识,于是产生了自残、自杀以及暴力犯罪。同时,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大部分初中一线语文教师多半重视语文的技能训练与知识积累,却忽视了对学生情感与生命意识方面的培养,也淡化了语文的情感性与思想性,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方面略有不足。初中阶段语文教材中的悲剧性作品具有生命教育的人文关怀,悲剧性作品中的人物有着强烈的生命价值,对初中学生的生命意识与审美价值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运用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展开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悲剧、悲剧性以及悲剧性作品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二是在初中生视野下,对悲剧性作品从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方面展开论述;三是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悲剧性作品篇目进行统计,并且分析其编排特点以及体裁分类;四是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法,从学生以及教师角度分析悲剧性作品中的教学现状;五是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悲剧性作品在教学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是根据目前在悲剧性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分别为基于学生特征,构建悲剧意识;创设悲剧困境,感知悲剧人物;回归悲剧本真,升华精神境界这三个方面。这样初步探究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悲剧性作品的教学策略。为了能够尽量把握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悲剧性作品的教学现状,笔者通过相关研究,提出有一定的针对性以及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笔者选择了黔西南地区的几所初中进行调研,访谈了一些班级学生和一线教师,还到班级旁听教师对悲剧性作品的教学,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在明确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笔者尝试从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等方面提出改进的一些教学策略。
谢亚涵[2](2020)在《论黑格尔的悲剧观》文中指出黑格尔的悲剧观根植于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深受德国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黑格尔的悲剧观是对古希腊、德国古典时期戏剧美学思想的吸收、发展与创新,也是他丰富的艺术欣赏经历与严密辩证的哲学修养的结晶。黑格尔悲剧论的核心是“冲突说”与“和解说”。他认为,普遍合理的“伦理实体”是悲剧的终极力量,悲剧是由于两种互不相容的伦理力量相冲突而产生的,这一冲突最终因双方同归于尽而达到和解,实现“永恒正义”的胜利。悲剧冲突由产生到和解的过程,就是伦理实体由“自我分裂”到“重归和解”的上升循环过程。黑格尔的悲剧观与绝对精神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认识论、本体论和辩证法三个维度上。在认识论上,黑格尔肯定了艺术认识真理的功能,认为悲剧是认识绝对精神的途径之一,但不是认识绝对精神的最高形式。在本体论上,黑格尔将悲剧的发展过程演变为一种特殊的形而上的精神运动,对悲剧问题进行了更符合其本体论规定的纯粹理性的说明。在辩证法上,黑格尔以伦理实体由自我分裂到和解的过程来演绎悲剧内部情节发展的三个阶段,这同“正——反——合”的对立统一的辩证逻辑完美契合。黑格尔的悲剧观不同于叔本华对人生的悲声载道,也不同于尼采对非理性的反叛性张扬,彰显着悲剧的崇高审美价值,展现理性和乐观生命情怀的追求,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希望和生机。
张婷[3](2020)在《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及现实主义精神探析》文中指出悲剧是人类文化创造中最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被誉为艺术的“最高阶段和冠冕”,那些经典性的悲剧创作往往具有动人心魄的美与永恒的艺术价值。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方美学思想奠基人亚里士多德就撰写了《诗学》一文,文章总结了古希腊悲剧艺术创作的实践经验,对悲剧做了理论升华,总结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悲剧理论,奠定了美学史上悲剧观的基础,对当下的悲剧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诗学》自1498年拉丁文翻译出版后,便引起了各国学者的研究热潮,纷纷对其进行注疏、评点,学者们对《诗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对《诗学》进行翻译、考证、注疏,二是侧重于对《诗学》悲剧理论的研究,他们系统挖掘、阐释其悲剧理论,并研究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在戏剧发展史上的地位,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在悲剧美学生成中的作用,对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渊源、主旨、结构、贡献及局限等进行多侧面的讨论,以当下视角审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并探究其中所蕴含的现实主义精神,以期更好地理解悲剧艺术,并发挥现实主义精神在当下文艺创作与批评中的指导性作用。本篇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首先梳理了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悲剧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对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进行了阐述,说明本篇论文的研究价值;此外,还阐明了本篇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章从悲剧美学的生成与建构方面探讨亚里士多德《诗学》。第一节,从悲剧的诞生与悲剧意识切入,对人类悲剧意识的生成问题进行研究,人类自身的生成和发展就是一个悲剧性的历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悲剧意识不断地觉醒和升华,古希腊悲剧蕴含着深厚的生命意识,反映了人类生命的原始冲突与早期困惑;第二节主要探讨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渊源,即对阿里斯托芬与柏拉图悲剧美学的继承与发展;第三节论述亚里士多德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集成出新,对存在于古典时代优秀悲剧艺术中的“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悲剧理论在亚里士多德手中蔚成体系。第三章论述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要义,具体阐释《诗学》中的悲剧术语。第一节分析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基础——摹仿说,亚里士多德指出艺术的本质是摹仿,悲剧是摹仿,摹仿的媒介是语言,摹仿的方式是摹仿行动,而效果则是引起快感;第二节探析情节中心说,从情节选择、结构布局以及艺术技巧三方面进行论述;第三节分析悲剧发生的原因——过失说,并探讨过失说的价值与局限性;第四节论述悲剧的目的与功用,即“净化说”,悲剧通过引起怜悯与恐惧使情感得到净化。第四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论述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中所蕴含的朴素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影响。第一节论述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中所蕴含的“现实主义”精神;第二节论述现实主义在西方的沿革;第三节论述现实主义在中国语境下的发展,并在网络文学的形态中探讨现实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挖掘其在当下文学创作实践中的作用。最后一部分为结语,是对本篇论文的总结和升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尽管形成于两千多年前,但它不是流行于一时一地的文艺理论,而是历经淘沙,跨越时间、地域的经典之作。其所传达的悲剧精神与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在当下仍具有现实意义。
陈一霖[4](2020)在《论观看恐怖电影的审美感受》文中研究表明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恐怖感始终如影随形,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想象性的情感体验都能引发恐怖情感。从宏观角度划分,恐怖可分为现实恐怖与艺术恐怖,这种划分就使得恐怖进入审美领域。对此的评判标准是恐怖这种痛感能否通过审美客体的展示转化为一种具有愉悦性质的美感。从戏剧、文学到电影,各类艺术形式都努力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给予观众刺激、调动受众的想象力制造出让人惊心动魄或如梦幻影的恐怖世界同时,又与受众保持一个恰当好处的审美距离,这些都是恐怖美感产生的前提。然而感官刺激只是抵达受众审美域的前提之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域,只有在让受众通过恐惧、恶心等感觉后回荡起愉悦又具有突破感的欣赏感受,恐怖叙事对象才能成为文艺欣赏对象。本文试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恐怖电影是如何在承袭古希腊悲剧中的恐惧情感基础上使受众主体进行独特审美体验的。首先,厘清关于恐怖的相关概念,从美学角度追溯恐怖审美的理论起源:即古希腊悲剧引起的恐惧情感在审美作用上的相应概述,引出恐怖电影的审美特点。根据恐怖美感的特殊性,第一部分探讨了恐怖电影中审美期待心理的产生,具体落实到形式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方面,突出表现是恐怖形象塑造、叙事中的悬念制造、开放式结局对人审美心理的影响。第二部分聚焦于恐怖电影对审美心理距离的把握,深入探讨恐怖电影如何调动起观众内心最真实的恐怖情感,又恰好地制造距离,最终使观众得到娱乐宣泄、理智思考的审美感受。全文以具体的电影实例来佐证,在总体上对恐怖电影的艺术价值作出接受美学角度上的肯定。
赵晓霞[5](2019)在《“悲剧”概念在中国(1904-1949)》文中研究说明“悲剧”是中国近代由西方引入的一个概念。本文首次对1904—1949年间“悲剧”概念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做全面的梳理分析,较完整地呈现中国人对悲剧概念的接受过程,尝试按时间、分主题来厘清此概念在中国生根发芽的过程。本论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就目前学界对“悲剧”概念的研究概况做了梳理总结,并针对目前学界研究较多的热点进行归类。其中包括“tragedy”一词在中国最早的汉译,“悲剧”概念在中国的确立以及王国维、鲁迅、曹禺等人的悲剧思想。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围绕“悲剧”概念在中国接受情况分阶段进行了介绍。1904—1920年是“悲剧”概念在中国的初期接受阶段,其中包括1904年“悲剧”译法的确立及传入途径,这个阶段中国学者通过新剧、中西戏剧的比较来讨论悲剧的性质和结局,叔本华、歌德等人的西方悲剧观点进入中国学者的研究视野。1920—1949年是中国学者对悲剧概念和西方悲剧理论研究较多的阶段,出现中国学者对亚里士多德《诗学》最早的译本,大批中国学者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定义进行了自译。很多中国学者对悲剧概念进行深入研讨,在介绍概念的同时也对西方悲剧理论进行了辨析。第三章主要围绕中国本土化悲剧理论的形成展开。1904—1949年间很多中国学者基于中国社会、中国戏剧等现状对悲剧概念进行本土化的思考。其中鲁迅提出的悲剧定义是悲剧概念在中国本土化开始的标志。在中国民族抗战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悲剧理论,赋予了悲剧符合时代的新内涵。中国学者结合西方悲剧概念对中国古典文学与戏剧中的大团圆现象和中国有无悲剧进行了本土化的反思。第四章综合1904—1949年间“悲剧”概念在中国的接受情况,发现中国学者在接受西方悲剧概念的过程中,呈现出不盲从西方悲剧理论,由简单介绍到深入辨析,立足中国传统与时代背景来建构中国本土化的悲剧观念的特征。
刘晓燕[6](2019)在《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悲剧问题 ——以威廉斯和伊格尔顿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悲剧问题是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问题主要由当代英国着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雷蒙德·威廉斯和特里·伊格尔顿关于悲剧的相关论述构成。在关于现代悲剧的讨论上,他们都有着与传统观念不同的看法。通过梳理威廉斯和伊格尔顿的悲剧观来考察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悲剧问题,有助于理清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的走向。通过对威廉斯和伊格尔顿悲剧理论的系统性研究,有助于指明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的现实意义。全文由“悲剧的观念”“对‘悲剧衰亡论’的讨论”“悲剧与现代性”“悲剧和革命”四个部分构成。首先,在“悲剧的观念”部分,本文梳理了威廉斯和伊格尔顿关于悲剧定义的若干论述。二者认为应该从多维度来理解悲剧,悲剧既是日常的,又是文学的,甚至是哲学(美学)的。这种扩大化的悲剧概念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悲剧观的继承和发展。其次,在“悲剧衰亡论”部分,本文以威廉斯和伊格尔顿对斯坦纳“悲剧之死”的批判为中心,指出悲剧在现代并没有消亡,反而是现代悲剧的出现革新了传统观念上的悲剧。而威廉斯和伊格尔顿之所以不断重提悲剧,主要是因为现代悲剧所蕴含的政治内涵和解放潜能。正是由于悲剧与希望之间的紧密关系,处于不同时间点的两个人才会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理想来探讨“悲剧之死”背后的各种问题。第三,在“悲剧和现代性”部分,本文着重分析了现代悲剧和悲剧的现代性体验的关系,强调现代性体验中普通人的经验,注重现代群体中个人的感知情况。最后,在“悲剧与革命”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悲剧和革命、烈士、死亡等的相互关系,展示了威廉斯和伊格尔顿的政治思想和对未来的革命想象。悲剧革命化和革命悲剧化是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中的重要节点。从威廉斯和伊格尔顿关于悲剧与革命关系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悲剧问题的政治特性。
张建锋[7](2018)在《轴心时代的儒家诗学》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诗学的研究范式正在迎来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源于上世纪以来西方诗学的持续涌入与跨文化比较诗学的不断推进所引发的身份危机,另一方面则受益于中国诗学研究者自身在危机之中的主动求变以及新世纪以来中国学界建构民族学术话语诉求在中国古典诗学领域引发的回响。在这一多维度综合性跨学科跨文化的学术语境之下,笔者尝试性地提出“轴心时代的儒家诗学”这一论题。提出这一论题的目的在于,退回至中国诗学的原初状态,将先秦儒家诗学置于“轴心时代”这一共时性语境当中,并从天人视域这一思想史维度出发,以“大文论”的视角和跨文化比较的方法对先秦儒家诗学作一发生学的考察,在勾勒出其起源与发生的基本线索的同时,标识出先秦儒家诗学之于同时期他种诗学的独特话语身份。本论文援引的主要理论框架为“轴心时代”与“天人视域”,前者来自于德国哲学家雅思贝斯的“轴心期”与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的“哲学的突破”理论,后者则是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家共享的思维框架。“轴心时代”作为贯通古代文明的基本假定,为古希腊诗学和先秦儒家诗学提供了可比性得以成立的存有域,而“天人视域”作为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家共享的思维框架,则为轴心时代古希腊诗学与先秦儒家诗学提供了可比性得以成立的思想域。具体到先秦儒家,随着思想在存有域中的展开,其天人关系也经历了一个从周公德本性质的“天人合一”、到孔子仁本性质的“天人合一”、再到孟子诚本性质的“天人合一”以及荀子自然性质的“天人之分”的这一独特历程。以此为主线,先秦儒家在诗学领域也相应地生成了一系列话语表达。这些话语表达的生成与儒家思想的生成基本同步,其最初是内隐的,其后才逐渐走向明晰,并最终初步确定其范型。轴心时代儒家诗学的发生和性质与早期中国国家形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在与古希腊诗学与古希腊城邦关系的平行比较中显得尤为明显。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中西古代文明的发展路径是有根本差异的,西方更多是“突破式”的,而中国则较倾向于“连续性”。西方的“突破”主要体现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因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革新而对自然生态系统束缚的打破,而中国的“连续”则体现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世界以及自然关系的延续。具体到国家的形成时期,则“突破”与“连续”又表现为“革命”与“维新”的不同。西方的“革命”体现在古希腊国家的形成是以“地缘”突破“血缘”;而中国的“维新”则体现在西周国家的形成是在保持旧的“血缘”组织方式的基础上,增添了“地缘”的组织方式,呈现出“血缘+地缘”的复杂形态。由于上述不同,中西古代社会在作为意识形态表征的文学和诗学领域也呈现出差异。宗法社会的古代中国形成了以抒情诗为主要文学表达样式的抒情传统,并在这一基础文类之上发展出了独有的言志诗学;城邦社会的古希腊则形成了以戏剧为主要文学表达样式的叙事传统,并在这一基础文类之上发展出了独有的摹仿诗学。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分别为“绪论”、“第一章依天立义:周人德本世界的建构与先秦儒家诗学的起源”、“第二章存天立人:孔子思想的“苏格拉底式”转向与先秦儒家诗学的产生”、“第三章心知性天:孟子天人新范式的生成与先秦儒家诗学的新变”和“第四章天人之分:荀子对西周以来天人观的突破与先秦儒家诗学范型的初定”以及“结语”。
兰善兴[8](2016)在《希腊公民、城邦和古希腊悲剧——基于历史人类学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subject(主体)的词源学考察入手,借助雷蒙德·威廉斯的研究并结合社会人类学的观点,认为在古希腊并不存在"自我意识"的概念,而是一种基于城邦公民的"个人"观念。并以城邦、公民为核心概念,考察古希腊悲剧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认为古希腊悲剧虽然直接由酒神颂改造而来,但是并不具有酒神崇拜的巫术性质和神秘主义,却充溢着城邦政治和宗教的需求。随后,本文以古希腊悲剧中的合唱队为具体实例,分析在古希腊悲剧中存在的政治宗教观念和悲剧的作用。最终,本文认为当古希腊的公民被"自我意识"所取代之后,古希腊悲剧的基础彻底地消失了,因而它也走向了最终的消亡。
梁鹏[9](2016)在《亚里士多德悲剧概念研究 ——以《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现存的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着作。“悲剧”是《诗学》的中心概念之一,又是我国文学、美学研究的重要参照物。我们有必要给亚氏悲剧概念一个本体论的定位。本研究采用比较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及古典语文学方法,以亚氏《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为中心,辅之以1600年至1900年三百年间的7个拉丁文《诗学》翻译注疏本,及1773年至今的若干古希腊文、古希腊文—拉丁文、古希腊文—德文、古希腊文—英文、拉丁文、拉丁文—德文、梵文—德文辞书,力图通过文本的细读,给《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中的悲剧概念一个本体论的定位,亦即亚氏眼中的悲剧是什么。第一章首先对τ(?)αγωδΙα(悲剧)进行词源学分析。依照先西文后中文,先古典语文后现代语文的顺序依次梳理,旨在追根溯源,厘清τ(?)αγωδΙα一词在从古至今,从西到东的演变与流传过程中,词义中相对恒定的与变化了的成分。第二章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对τ(?)αγωδΙα一词进行分析。宏观视角中,分析τ(?)αγωδΙα在《诗学》文本中章节及主题的分布,以找出与悲剧概念相关性高的其他美学概念。微观视角中,对《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中的所有τ(?)αγωδΙα及其派生词进行全面分析。第三章将τ(?)αγωδΙα与《诗学》中的相关美学概念作比较分析,这些概念包括:πΟΙεω(创作)、με(?)Οζ(要素、元素、部分)、μυ(?)Οζ(故事、情节)、μΙμ(?)σΙζ(模仿或艺术再现)、(?)ωμωδΙα(喜剧)及επΟπΟΠα(史诗)。先对这些概念本身的意义进行梳理,而后分析它们与τ(?)αγωδΙα间的共性与个性。第四章首先分析《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中集中与散见的关于悲剧概念的论述,而后分析亚里士多德心目中理想的最佳的悲剧的特征。在亚里士多德《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中,τ(?)αγωδΙα概念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通过对实际存在的悲剧作品的抽象概括得出的悲剧概念,符合这个概念的特征的作品可以叫做悲剧,这一概念可以简单地表述为:τ(?)αγωδΙα指具备故事情节的、复杂的、能引人同情畏惧的文字作品或舞台表演,或指创作上述文字作品或进行上述舞台表演的行为。另一个是亚里士多德理想中的最好的悲剧的概念,也可简单地表述为:具备悲剧之体用但能达到荷马史诗的艺术效果的悲剧就是最好的悲剧。
陈浦翔[10](2015)在《席勒的崇高美学理论》文中研究说明弗瑞德里希·席勒的崇高概念研究主要集中在他于1793年写作的《关于崇高》和《论崇高》这两篇文章上。他继承了康德对崇高的思考,将崇高从客体转向主体,崇高不再源于对象,而是来自人自身。崇高在于人不屈服于命运的摆布和躯体的限制而在精神的世界中自由地游戏。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以及绪论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对席勒的生平和时代背景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对席勒的思想加以整体把握,并说明了选题的意义和本文所选用的文本。第一章介绍席勒之前的哲学家们对崇高概念的探讨。三小节分别介绍郎吉努斯、伯克和康德关于崇高的概念。第二章探讨了席勒崇高概念的主要构成部分。第一节分析崇高的本质;第二节论述崇高事物的特征;第三节从席勒的三个文本中总结崇高的类型。第三章分析尊严作为崇高思想的表现。第一节对尊严概念的发展做了一个简述;第二节以雕像《拉奥孔》为例,讨论尊严何以在于痛苦中的镇静;第三节详述了尊严如何作为崇高思想的表现。第四章将崇高与悲剧艺术相联系。第一节探讨崇高何以是悲剧艺术的内在实质;第二节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崇高如何联系起悲剧与道德。第五章分析了崇高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将崇高作为审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崇高和美共同作用才能构成完整的审美教育体系,人的本性才能在其中回归完满。
二、从《诗学》论悲剧主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诗学》论悲剧主体(论文提纲范文)
(1)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悲剧性作品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悲剧性作品的特征及价值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悲剧性作品的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悲剧性作品的价值 |
第二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悲剧性作品统计与分析 |
第一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悲剧性作品篇目统计 |
第二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作品类型分析 |
第三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悲剧性作品特点 |
第三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悲剧性作品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学生对悲剧作品审美鉴赏学习情况分析 |
第二节 教师对悲剧作品的解读现状分析 |
第三节 初中悲剧性作品的教与学现状成因分析 |
第四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悲剧性作品教学实施策略 |
第一节 基于学生特征,构建悲剧意识 |
第二节 创设悲剧困境,感知悲剧人物 |
第三节 回归悲剧本真,升华精神境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辞 |
(2)论黑格尔的悲剧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黑格尔悲剧观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及体系地位 |
一、黑格尔悲剧观的历史背景 |
(一)18—19 世纪德国状况与德国启蒙运动 |
(二)法国大革命的促动 |
二、黑格尔悲剧观的思想渊源 |
(一)古希腊精神与古希腊悲剧 |
(二)前人思想的浸润与毕生的艺术追求 |
三、黑格尔的悲剧论在其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
(一)黑格尔美学在其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
(二)艺术的发展史:悲剧作为诗的最高形式 |
第二章 黑格尔悲剧观的理论核心:冲突说与和解说 |
一、动作、性格、情境与矛盾冲突的层次 |
(一)悲剧人物的动作 |
(二)情境、情致与理想的人物性格 |
(三)矛盾冲突的层次 |
二、作为悲剧冲突真实表现的伦理实体冲突——以《安提戈涅》为范本 |
(一)实体性的冲突 |
(二)冲突的必然性 |
三、悲剧的和解说——实现永恒正义的和谐 |
(一)由冲突到和解:永恒正义的胜利 |
(二)对“和解”的正确理解 |
第三章 黑格尔的悲剧观与绝对精神 |
一、悲剧观与绝对精神的认识论 |
(一)艺术与真理认识 |
(二)悲剧与个体意识的觉醒 |
二、悲剧观与绝对精神的本体论 |
(一)悲剧的确认 |
(二)形而上学的悲剧观 |
三、悲剧观与绝对精神的辩证法 |
(一)辩证法的逻辑实质 |
(二)悲剧与“正——反——合”的逻辑结构 |
第四章 黑格尔悲剧观的影响与价值 |
一、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悲剧 |
(一)悲剧与崇高的生命力感 |
(二)悲剧与娱乐消遣 |
二、悲剧与自由解放 |
(一)悲剧与意志自由——摆脱人生苦难 |
(二)悲剧与审美自由——理性的解放 |
三、对黑格尔悲剧观的评价 |
(一)澄清谬误——绝对精神的泥潭 |
(二)理性的和解与乐观的审美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3)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及现实主义精神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悲剧美学的生成与建构 |
第一节 悲剧与悲剧意识 |
一、悲剧的起源与发展 |
二、生命原始冲突与困惑下的古希腊悲剧意识 |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悲剧观的理论渊源 |
一、阿里斯托芬首以喜剧论悲剧 |
二、柏拉图启亚里士多德论悲剧 |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论悲剧蔚成体系 |
一、《诗学》的宏观审视 |
二、悲剧美学风格:崇高悲壮 |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要义 |
第一节 悲剧创作经验的理论基础—摹仿说 |
一、“摹仿说”阐释 |
二、摹仿说与悲剧观之关系 |
第二节 悲剧创作技术上的规定——情节中心说 |
一、情节选择:大家族悲剧 |
二、结构布局:有机整体论 |
三、艺术技巧:情节复杂且结局单一 |
第三节 悲剧性的发生——“过失说” |
一、悲剧的原因:“好人”犯错 |
二、“过失说”的价值与局限 |
第四节 悲剧的目的与功用——净化说 |
一、净化说的情感基础:怜悯与恐惧 |
二、悲剧的净化 |
第四章 现实主义精神源远流长 |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
一、现实主义的源流:摹仿说 |
二、悲剧情节、原因中的“现实主义” |
三、悲剧的“现实主义”功用 |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沿革 |
一、席勒:“现实主义”原则的首次确立 |
二、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成熟 |
三、马克思、恩格斯:现实主义理论的新成就 |
第三节 “现实主义”精神对当代文艺发展的启示 |
一、“现实主义”精神在网络文学中的“失语” |
二、泥泞的坦途:“现实主义”在网络文学中的生长性与可能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论观看恐怖电影的审美感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审美范畴中的恐怖 |
第一节 恐怖的定义 |
第二节 古希腊悲剧的审美感受 |
第三节 恐怖电影的审美感受 |
第二章 恐怖电影中蕴含的审美期待 |
第一节 恐怖电影中蕴含的审美期待特点 |
第二节 恐怖形象塑造产生的审美期待 |
一 西方吸血鬼与丧尸 |
二 东方僵尸与女鬼形象 |
三 变态杀手、精神病患者等 |
第三节 悬念制造产生的审美期待 |
一 对复杂人性的隐含期待 |
二 揭露现实问题的共情期待 |
第四节 开放式结局产生的审美期待 |
第三章 恐怖电影欣赏中对恐怖的释放 |
第一节 恐怖电影对审美心理距离的把握 |
第二节 恐怖的娱乐狂欢化 |
一 仿记录风格恐怖电影的情感“真实” |
二 仿记录风格恐怖电影塑造的“死亡狂欢” |
第三节 恐怖与幽默的并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悲剧”概念在中国(190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悲剧”概念的确立与认识 |
1.1 “悲剧”译法的确立 |
1.1.1 最早汉译:“苦情的戏”、“悲戏”、“苦戏” |
1.1.2 “悲剧”译法的确立 |
1.2 新剧角度下的“悲剧”讨论 |
1.2.1 新剧的产生 |
1.2.2 立足于新剧讨论“悲剧” |
第二章 西方悲剧理论的引入与系统接受 |
2.1 西方悲剧观点的引入 |
2.1.1 王国维对叔本华和尼采思想的运用 |
2.1.2 徐志摩对冲突观点的表述 |
2.1.3 冰心运用西方悲剧观念初步比较中西戏剧 |
2.2 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译介与研究 |
2.2.1 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译介 |
2.2.2 对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研讨 |
2.3 对西方悲剧理论的评析 |
2.3.1 结合西方悲剧发展史分析悲剧概念 |
2.3.2 在中西比较中分析悲剧概念 |
第三章 中国本土悲剧理论的形成 |
3.1 鲁迅提出“悲剧”概念:本土化的标志 |
3.1.1 王国维对叔本华“悲剧”概念的移用 |
3.1.2 胡适借悲剧谈中国文学 |
3.1.3 鲁迅提出“悲剧”概念:本土化的标志 |
3.2 抗战时期:中国特色悲剧观念的形成 |
3.2.1 悲剧要唤起反抗情绪 |
3.2.2 悲剧要直面现实 |
3.3 悲剧概念的本土化反思 |
3.3.1 大团圆结局问题 |
3.3.2 中国古典文学有无真正悲剧的问题 |
第四章 悲剧概念接受过程中的特征 |
4.1 不盲目跟从西方理论 |
4.1.1 从介绍到辨析 |
4.1.2 反思西方悲剧理论 |
4.2 立足中国传统与时代特征建构本土化概念 |
4.2.1 在与中国传统戏剧观念的对比中阐发悲剧概念 |
4.2.2 立足于中国的时代特征建构本土化悲剧概念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悲剧问题 ——以威廉斯和伊格尔顿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悲剧的观念 |
第一节 作为“家族相似”概念的悲剧 |
一、作为文学形式的“悲剧” |
二、日常生活中的“悲剧” |
三、美学范畴中的“悲剧” |
第二节 悲剧观念的变化 |
一、悲剧观念的历史起源 |
二、现代悲剧观念的发展 |
第三节 现代悲剧的价值 |
一、悲剧的现代结局 |
二、现代悲剧的意义 |
第二章 对“悲剧衰亡论”的讨论 |
第一节 斯坦纳与“悲剧之死” |
一、“悲剧之死”的提出 |
二、“悲剧之死”的内涵 |
第二节 对“悲剧之死”的批评 |
一、悲剧与现代战争及纠纷 |
二、对斯坦纳悲剧观念的批判 |
三、“悲剧之死”的反思 |
第三章 悲剧与现代性 |
第一节 悲剧和现代主义 |
一、现代社会的困境 |
二、现代人的困境 |
第二节 悲剧的现代性体验 |
一、日常经验 |
二、身体感知 |
第四章 悲剧与革命 |
第一节 悲剧革命化 |
一、替罪羊和牺牲 |
二、邪恶与恶魔 |
第二节 革命悲剧化 |
一、死亡和苦难 |
二、死亡与烈士 |
第三节 革命悲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轴心时代的儒家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题解 |
二、诗学概念及相关理论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与本论文的意义 |
四、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依天立义:周人德本世界的建构与先秦儒家诗学的源头 |
第一节 “以德配天”:周人基于政治理性的德本天人观的形成 |
第二节 以天立义:周人德本世界的建构与礼乐文化正统地位的确立 |
第三节 礼乐文化下的含蓄诗学:先秦儒家诗学的起源 |
第二章 存天立人:孔子思想的“苏格拉底式”转向与儒家诗学的正式产生 |
第一节 孔子及其所处时代的政治伦理与社会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存天立人:孔子思想的“苏格拉底式”转向 |
第三节 思无邪:先秦儒家诗学的产生 |
第三章 心知性天:孟子天人合一新范式的形成与先秦儒家诗学的新变 |
第一节 孟子及其所处时代的政治伦理与社会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心知性天:孟子天人合一的新范型 |
第三节 以意逆志:先秦儒家诗学主体维度的开辟 |
第四章 依礼立义:荀子对上古以来天人观的突破与先秦儒家诗学范型的初定 |
第一节 荀子所处时代的政治伦理与社会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天人之分:荀子对周初以来天人观的绝地天通式突破 |
第三节 依礼立义:先秦儒家诗学范式的定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亚里士多德悲剧概念研究 ——以《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义例 |
缩略语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及文献综述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与亚里士多德《诗学》及亚氏的悲剧概念相关的成果 |
1. 英文文献 |
2. 德文文献 |
3. 法文文献 |
4. 中文文献 |
5. 日文文献 |
6. 对上述研究成果的概括性评价 |
(二) 《诗学》文本本身的研究成果(校勘、注释、翻译) |
1. 上述“与亚氏《诗学》及悲剧概念相关的研究成果”所根据的《诗学》文本 |
2. 对上述文献的概括性评价 |
第二节 论文的继承与创新 |
一、内容上的继承和创新 |
二、材料上的继承和创新 |
三、方法上的继承或创新 |
(一) 诠释学 |
(二) 以经释经,以《诗学》解释《诗学》 |
(三) 对勘若干拉丁文译注本 |
(四) 比较语言学与历史语言学方法 |
(五) 以古希腊原文、前人注疏及辞书为研究根据,一字片言,必标所出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一) 文献部分 |
(二) 博士论文部分 |
第四节 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悲剧)概念的词源学分析 |
第一节 西文词源 |
一、古典语文词源 |
(一) 古希腊文词源 |
(二) 拉丁文词源 |
二、现代语文词源 |
第二节 中文词源 |
第二章 《诗学》中(?)概念的古典语文学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分析——(?)概念出现的章节与主题 |
一、(?)在Buhle本中的分布 |
二、(?)在Hermanni本中的分布 |
三、(?)在Tyrwhitt本中的分布 |
四、(?)在Didot本中的分布 |
五、小结 |
第二节 微观分析——具体词形 |
一、具体词形的使用之一——单独使用 |
(一) 《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中(?)一词的全面统计 |
(二) (?)主格形式分析 |
(三) (?)属格形式分析 |
(四) (?)与格形式分析 |
(五) (?)宾格形式分析 |
(六) (?)是一个综合性艺术门类 |
(七) (?)产生发展的历史性 |
(八) 小结 |
二、具体词形的使用之二——作为派生词使用 |
(一) 三个派生词的统计与词源分析 |
(二) (?)的意义分析 |
1. 辞书 |
2. 拉丁文注疏 |
3. 上下文 |
4. 小结 |
(三) (?)的意义分析 |
(四) (?)的意义分析 |
1. 构词 |
2. 辞书 |
3. 亚氏本人用词 |
4. 拉丁文注疏本的解释 |
5. 上下文 |
6. 小结 |
三、小结 |
第三章 (?)概念与《诗学》中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与(?)(创作)——兼做《诗学》题解 |
一、(?)的意义分析 |
(一) 辞书 |
(二) 文脉的微观分析 |
1. 动词 |
2. 名词 |
(三) (?)(艺术、技艺、技术)的取舍 |
(四) 从拉丁文注疏本看(?) |
(五) 小结 |
二、(?)与(?)(创作)的关系 |
第二节 (?)与(?)(要素、元素、部分) |
一、(?)的意义分析 |
(一) 辞书 |
(二) 上下文 |
(三) 拉丁文注疏 |
(四) (?)与(?)(要素、元素、部分)的关系 |
1. 悲剧作为整体是可分的 |
2. 悲剧的部分或要素有质与量的区别 |
3. 作为抽象概念的悲剧与其中的部分亦具备完整性 |
(五) 小结 |
第三节 (?)与(?)(故事、情节)概念 |
一、(?)的意义分析 |
(一) 辞书 |
(二) 上下文 |
二、悲剧与(?)(情节)间的关系 |
(一) (?)(情节)是悲剧概念的核心 |
(二) (?)(情节)及其要素是判断悲剧同一性的标准 |
(三) (?)(情节)是判断悲剧优劣的一个标准 |
三、小结 |
第四节 (?)与(?)(模仿、艺术再现) |
一、(?)的意义分析 |
(一) 辞书 |
(二) 上下文 |
(三) 拉丁文注疏 |
(四) 小结 |
二、悲剧与(?)(艺术再现)间的关系 |
(一) 悲剧是(?)的一个下位概念 |
(二) (?)有量上的差异 |
1. (?)量上的差异引发艺术门类间的差异 |
2. (?)量上的差异引发艺术门类内部的作品间高下的差异 |
(三) (?)有类型上的差异 |
1. 以人物行为为中心的艺术再现与非以人物行为为中心的艺术再现 |
2. 对庄重的事物或人物的艺术再现及对卑下的事物或人物的艺术再现 |
3. 对有始有终的行为的艺术再现及非对有始有终的行为的艺术再现 |
4. 叙述性艺术再现与非叙述性艺术再现 |
5. 较优的艺术再现与较劣的艺术再现 |
(四) (?)也是包括悲剧作者在内的艺术家的创作对象 |
三、手段 |
四、小结 |
第五节 (?)与(?)(喜剧) |
一、悲剧与喜剧的共性 |
二、悲剧与喜剧间的差异 |
(一) (?)的意义分析 |
1. 辞书 |
2. 拉丁文注疏 |
3. 小结 |
(二) (?)的意义分析 |
1. 辞书 |
2. 上下文 |
3. 拉丁文注疏 |
4. 小结 |
三、悲剧与喜剧的高下之别 |
四、小结 |
第六节 (?)与(?)(史诗) |
一、与史诗相关的词汇 |
二、《诗学》文本中与史诗相关的词汇的全面统计 |
三、与史诗相关的词汇的词源学与词形学分析 |
(一) (?)的意义分析 |
1. 辞书 |
(二) (?)的意义分析 |
(三) (?)的意义分析 |
1. 辞书 |
2. 上下文 |
3. 拉丁文注疏本 |
4. 小结 |
(四) (?)的意义分析 |
(五) (?)的意义分析 |
1. 辞书 |
2. 上下文 |
3. 小结 |
四、(?)相对于史诗的共性与个性 |
(一) 共性 |
(二) 个性 |
1. 二者的篇幅或作品的长度有别 |
2. 悲剧较史诗更具整一性 |
3. 悲剧与史诗间整体与部分、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
五、(?)与史诗在艺术再现上的互补 |
(一) 史诗艺术再现的特点——宏大 |
1. (?)的意义 |
2. (?)的意义 |
3. (?)与(?)的意义 |
(二) 悲剧艺术再现的特点——有始有终、一以贯之 |
1. (?)的意义 |
2. (?)的意义 |
3. (?)与(?)意义间的关系 |
(三) 小结 |
六、(?)与史诗之高下 |
(一) 悲剧与史诗作为艺术门类的整体之高下 |
(二) 悲剧与史诗中个体之高下 |
(三) 小结 |
七、小结 |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中(?)概念的特征 |
第一节 集中的规范 |
一、(?)的意义 |
二、(?)的意义 |
三、(?)的意义 |
四、(?)的意义 |
五、小结 |
第二节 散见的规范 |
第三节 (?)(最好的悲剧)的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10)席勒的崇高美学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崇高概念的演变 |
1.1 郎吉努斯 |
1.2 伯克 |
1.3 康德 |
2、席勒的崇高概念:崇高是什么 |
2.1 崇高事物的本质 |
2.2 崇高的对象 |
2.3 崇高的特征 |
2.3.1 大 |
2.3.2 崇高不排斥丑 |
2.4 崇高的类型 |
2.4.1 认识的崇高和力量的崇高 |
2.4.2 理论的崇高和实践的崇高 |
2.4.3 观照的崇高和激情的崇高 |
2.4.4 心灵状态的崇高和行动的崇高 |
3、尊严:崇高思想的表现 |
3.1 尊严概念的发展 |
3.2 尊严作为“痛苦中的镇静”:以拉奥孔为例 |
3.3 尊严与崇高 |
4、崇高与悲剧艺术 |
4.1 崇高:悲剧艺术的内在实质 |
4.2 崇高:悲剧与道德 |
5、崇高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四、从《诗学》论悲剧主体(论文参考文献)
- [1]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悲剧性作品教学研究[D]. 任凯.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论黑格尔的悲剧观[D]. 谢亚涵. 广西大学, 2020(07)
- [3]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及现实主义精神探析[D]. 张婷. 安徽大学, 2020(07)
- [4]论观看恐怖电影的审美感受[D]. 陈一霖.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悲剧”概念在中国(1904-1949)[D]. 赵晓霞. 济南大学, 2019(01)
- [6]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悲剧问题 ——以威廉斯和伊格尔顿为中心[D]. 刘晓燕.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7]轴心时代的儒家诗学[D]. 张建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希腊公民、城邦和古希腊悲剧——基于历史人类学的考察[J]. 兰善兴. 跨文化研究, 2016(01)
- [9]亚里士多德悲剧概念研究 ——以《诗学》古希腊文文本为中心[D]. 梁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02)
- [10]席勒的崇高美学理论[D]. 陈浦翔.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