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隐性就业及其显性化(论文文献综述)
马林阁[1](2012)在《基于博弈论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失业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失业问题,我国适时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但国情的复杂性、失业问题的严峻性以及现行失业保险制度自身所存在的缺陷,使其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失业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由社会集中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失去工资收入的失业人员提供一定时期的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重要项目之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指的是由社会集中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分散失业风险,保障暂时处于失业状态的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并通过职业培训来对其进行就业安置。但是,如果失业保障水平过低,那么将无法起到应有的生活保障作用,反之,失业保障水平过高,又可能造成失业人员的福利惰性,不利于降低失业率,造成养懒汉的现象[1],那么,合理的失业保险制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失业保险制度又如何能够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本文将通过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建立博弈模型,并通过混合策略分析、反应函数分析、均衡解分析等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当中存在的两大问题:养懒汉问题和隐性就业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分析,探索均衡解当中各个因素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文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引言,首先是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然后是论文的文献综述,包括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发展情况,最后介绍了博弈论在我国的应用情况。第二章首先介绍了博弈论及其相关的概念和混合策略分析在博弈论当中的应用,混合策略分析是本文博弈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然后根据我国失业现状并通过实际举出的数据提出我国具体存在的两大问题隐性就业问题和养懒汉问题。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第三章是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对养懒汉问题进行博弈分析,主要是通过建立政府和失业人员的博弈支付矩阵,进行博弈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然后进行混合策略的分析,得出该支付矩阵的均衡解,为了使分析更为透彻以及更直观地对分析结论进行验证,在混合策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反应函数分析,画出反应函数图;最后对均衡解进行分析,并判断均衡解当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出有益于改善现状的关系。第四章是对隐性就业问题的博弈分析,方法与对养懒汉问题的分析方法相似,通过建立支付矩阵,进行混合策略的分析,然后求出均衡解,分析均衡解当中的因素关系,最后提出自己的改善建议。第五章结语,总结前面分析的结论,提出意见建议。
孔凡武[2](2011)在《论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保护》文中指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步伐加快,以及现代社会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老龄化、国际化等多重社会变迁的交织,我国劳动力市场迅速蓬勃发展起来,用工和就业主体多样化、劳动关系复杂化、柔性化日趋明显,大量的不同于传统劳动关系的用工形式如非全日制用工、兼职劳动、劳动力派遣等灵活就业形式出现了。学界将这些劳动关系主体多样化、组织从属性弱化、劳动形式多样化的特殊劳动形式统称为非标准劳动关系。非标准劳动关系是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满足了用人单位对于大量低成本、高劳动率的灵活用工形式的需求,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传统劳动观念的束缚,使得它们与传统的标准劳动关系区别开来,游离于法律保护的大门之外。随着我国非标准劳动形式的普遍发展,其工作环境差、工资水平低、社会保障服务缺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大量的劳资矛盾、劳资冲突不断涌现出来,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和谐与稳定。因此,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保护问题成为关系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拟通过四个主要部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第一部分从国际视角叙述了非标准劳动关系是现代劳动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合理区分界定了不同学者及不同部门对非标准劳动关系概念的不同表述。通过对非全日制用工、兼职劳动、劳动力派遣制度等几类主要的非标准劳动关系形式的研究,概括总结了非标准劳动关系的主要性质和特征。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的非标准劳动关系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是理论困境,受传统劳动关系学说的影响,非标准劳动关系发展的价值被忽视,甚至很多学者认为应该全面禁止或者严格限制非标准劳动关系的发展,即使认识到非标准劳动关系的存在具有重要价值的适度规范论者的观点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立法的缺失,由于我国现有立法技术规定模糊,导致非标准劳动关系在司法实践中很难得到保护。第三部分主要通过国际视野,考察了国际劳工组织、英美国家、欧盟国家、亚洲国家及地区处理非标准劳动关系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以期为我国完善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保护制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第四本分主要是根据对前几章的论述和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非标准劳动关系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议和做法,并对各种建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张彦[3](2010)在《社会转型期城市非正规就业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内容有两个:一要说明在目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出路必须扩展到非正规就业空间;二要探讨如何通过政府政策调整和社会制度创新,促使我国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出路扩展到非正规就业空间。本文着眼于操作层面,重点讨论相关举措和对策。
王颖[4](2009)在《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劳动关系和用工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双重劳动关系应运而生。现今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兼职、非全日制用工、劳务派遣等形式的双重劳动关系。由于受传统一重劳动关系理论的影响,我国法律对双重劳动关系一直持回避的态度,劳动法律规范除了对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关系予以肯定以外,对其他双重劳动关系并没有明文的规定,体现了法律的滞后,造成了大量的劳动关系处在无人监管的状态。双重劳动关系面临着传统与现实的冲突。当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可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面对日益壮大的双重劳动关系群体,对双重劳动关系的法律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对双重劳动关系在法律规定及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发展历程、理论思考以及对双重劳动关系的完善等方面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从双重劳动关系的概念、特征入手,分析了双重劳动关系法律规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双重劳动关系,是指一个劳动者在同一时期与两个不同的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或者事实上存在两个劳动关系,每个关系都符合劳动关系的形式要件或事实要件。以双重劳动关系的概念为基础,分析了其构成要件。实践及现行法律规定不完善,我国《劳动法》并没有对双重劳动关系做出明确的规定,有关双重劳动关系的规范主要体现在原劳动部发布的《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劳动合同法》和一些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中。从目前有关双重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规定不明确,内容不完善,效力层次低。在实践中双重劳动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社会保险、工伤等争议时,其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双重劳动关系在国外取得蓬勃发展,尤其在欧美等国家,亚洲的韩国也发展的很好。目前在我国形成了“返聘”、停薪留职、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兼职等多种形式的双重劳动关系并存的局面。面对双重劳动关系现象的出现,我国学者的规制态度可以分为三种观点,分别是:否定的观点、折中的观点和肯定的观点。加强对双重劳动关系的保护,既有其理论价值,也有其实践意义。对双重劳动关系的保护有其必然性。对双重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有利于劳动法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可以为正确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提供法律上的依据;有利于建立多种灵活的用工方式,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最后一部分中,笔者针对我国现有的立法缺陷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双重劳动关系的具体对策。完善劳动法,明确双重劳动关系的法律地位,在劳动法中要规定对双重劳动关系的最高工时限制,最低工资保障。建立双重劳动关系告之制度。协调双重劳动关系与竞业禁止的关系。完善工伤保险制度,明确规定与劳动者建立双重劳动关系的每个用人单位都负有缴纳工伤保险的义务。针对非全日制用工和劳务派遣这两种特殊的双重劳动关系,就其保护还提出了更具体的建议。同时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明确规定与劳动者建立双重劳动关系的每个用人单位都负有缴纳养老保险的义务。
刘建军[5](2009)在《隐性就业显性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隐性就业是失业人员自谋出路的一种就业形式。它作为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保障制度建构过程中出现的特殊就业形式,具有双重社会效应。本文从就业观念、体制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为隐性就业的显性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杨艳[6](2009)在《我国经济发展与就业相互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经济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而就业又是社会生活正常开展的保障,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既存在积极促进的一面,也存在着消极影响的一面。正是由于两者关系存在不和谐之处,导致了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采用抽象理论与具体数据相结合、过程与状态相结合、规范分析以及因素分析等方法,立足于经济发展与就业的理论,结合中国经济社会的特点,全面系统的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内容上,本文从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城乡经济、技术进步以及开放经济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发展是如何转化为就业机会的,然后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国有企事业单位隐性失业显性化和外贸依存度高等问题论述了经济发展未能带来就业相应水平增加的原因。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对就业的不同层面:就业数量、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文化素质结构以及非正规就业等情况的描述,探究就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这样,从两个方面回顾了我国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历史性关系。最后,在对这些问题阐述的基础上从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发展“就业增长型”经济、增强经济发展与劳动力的匹配度、完善社会配套制度和发展创业型经济方面对促进我国经济与就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思考与建议。
吴振华,刘长滨[7](2008)在《城市住宅用地的显隐性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总结哲学、经济学等科学领域中显性和隐性概念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城市住宅用地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的含义和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住宅用地隐性价值的判别标准和隐性价值显性化的概念,并且分析了城市住宅用地隐性价值显性化的影响因素及其过程。研究表明: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的概念可以很好地解释土地价值和土地价格之间的关系,即隐性价值的存在是住宅用地价值和价格发生偏离的重要原因,可以为土地价值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马晓平[8](2007)在《老工业基地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及治理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借鉴并综合运用经济学理论及其它相关学科理论的研究成果,紧密结合实际,对老工业基地失业这个亟待解决而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老工业基地失业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本文描述了老工业基地每种失业类型的表现,分析了每种失业类型的成因,构建了每种类型失业的经济学模型,提出了对每种失业类型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每个章节既相互关联又自成体系,全文形成了对老工业基地失业问题比较完整系统的逻辑性严密的研究体系。对老工业基地失业问题进行了科学分类。本文紧密结合老工业基地的实际,以失业原因为主线,将不同类型的失业人群划分为体制转轨型失业、结构调整型失业、产业衰退型失业、技术进步型失业、就业偏好型失业和总量过剩型失业等六种失业类型,为研究、分析、解决老工业基地失业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构建了老工业基地各种失业类型的经济学模型。本文采用实证分析、公式推导、函数图、比例图、数据表等方法,对每种失业类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原理对每种失业类型构建了一一对应的经济学模型。通过对经济学模型的分析,为应用博弈论、Markov数学模型、经济心理学、灰色理论、投资理论等基本原理制定相应治理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提出了老工业基地各种类型失业的治理对策。本文针对老工业基地各种不同类型的失业,提出了25项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治理措施。如:针对体制制转轨型失业提出了推进隐性失业显性化等四项措施;针对结构调整型失业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等四项措施;针对产业衰退型失业提出了产业结构转型等三项措施;针对技术进步型失业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要统筹兼顾等三项措施;针对就业偏好型失业提出了充分披露就业信息等五项措施;针对总量过剩型失业提出了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等六项措施。
邓志旺,蔡晓帆,郑棣华[9](2002)在《就业弹性系数急剧下降:事实还是假象》文中认为不少学者认为我国未来就业形势严峻 ,其依据是就业弹性系数不断下降 ,但是作者认为如果把隐性失业考虑进去 ,却发现至少 80年代中期到 90年代中期这 10年间就业弹性系数只是出现了不稳定的震荡 ,并没有急速下降
许长胜,贺作贞,李东[10](2001)在《实行平稳“并轨” 减轻再就业压力》文中提出 去年以来,沂水县按照"终止进中心,强化培训,多渠道安置,政策优惠,稳定并轨"的再就业改革思路,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措施落实,顺利完成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失业保险的"并轨",加快了全县社会保障体制和劳动力市场的建设步伐。目前,全县有18处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转换职能,滞留在中心的631名职工全部退出,其中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纳入失业保险的有470人,占75%,有100人由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分流安置上岗,48人出中心办理了留职自谋职业,13人到龄办理了退休手续。"并轨"平稳,效果很好。
二、试论隐性就业及其显性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隐性就业及其显性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博弈论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博弈论以及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中的两大问题 |
2.1 博弈论 |
2.2 纳什均衡 |
2.3 博弈论的应用 |
2.4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中存在的两大问题 |
第三章 “养懒汉”问题的博弈分析 |
3.1 相关概念定义 |
3.2 政府与失业人员的博弈分析 |
3.2.1 建立博弈支付矩阵 |
3.2.2 对该支付矩阵的解释和分析 |
3.3 政府与失业人员博弈的混合策略分析 |
3.3.1 混合策略博弈和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
3.3.2 政府与失业人员的混合策略分析 |
3.4 博弈各方的反应函数分析 |
3.5 灵敏度分析 |
第四章 隐性就业的博弈分析 |
4.1 隐性就业问题 |
4.2 隐性就业的影响 |
4.3 隐性就业的博弈分析 |
4.3.1 政府采取对策的博弈分析 |
4.3.2 对支付矩阵的解释 |
4.3.3 隐性就业的混合策略分析 |
4.3.4 对均衡解的分析 |
4.4 结论建议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论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定位 |
1.1 蓬勃发展的非标准劳动关系 |
1.2 非标准劳动关系的主要类型 |
1.2.1 劳动派遣 |
1.2.2 非全日制用工 |
1.2.3 兼职劳动 |
1.2.4 其他从属性弱化的劳动关系形式 |
1.3 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 |
1.3.1 劳动关系主体多样化 |
1.3.2 劳动关系从属性弱化 |
1.4 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概念界定 |
1.4.1 国际劳工组织使用的表述 |
1.4.2 国外学者使用的表述 |
1.4.3 国内学者使用的表述 |
1.4.4 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概念界定 |
2 非标准劳动关系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2.1 理论困境 |
2.1.1 全面禁止论 |
2.1.2 严格限制论 |
2.1.3 适度规范论 |
2.1.4 基本评述 |
2.2 立法缺失 |
2.2.1 《劳动法》的立法缺憾 |
2.2.2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尴尬 |
2.2.3 基本评述 |
3 国外保护非标准劳动关系的做法 |
3.1 美国模式 |
3.1.1 美国非标准劳动关系发展概况 |
3.1.2 “共同雇主”模式 |
3.2 欧盟国家模式 |
3.2.1 荷兰 |
3.2.2 德国 |
3.3 亚洲国家模式 |
3.3.1 日本 |
3.3.2 印度 |
3.4 国际劳工组织的做法 |
3.5 国外模式的启示 |
4 完善我国非标准劳动关系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议 |
4.1 确立新的劳动立法价值取向 |
4.1.1 确立新的劳动立法价值取向的必要性 |
4.1.2 我国新的劳动关系理论价值取向的选择 |
4.1.3 确立保护非标准劳动关系立法价值取向的必然性 |
4.2 制定科学统一的劳动立法 |
4.2.1 第一步:最低标准 |
4.2.2 第二步:较高标准 |
4.3 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
4.3.1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制度性障碍 |
4.3.2 完善我国非标准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社会转型期城市非正规就业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先导 |
二、 在宽松和规范之间建立平衡 |
三、 就业和税收矛盾时优先选择就业 |
四、 切实保护非正规就业者的权益 |
五、 扶助非正规经济部门成为创业“摇篮” |
(4)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双重劳动关系的现状 |
一、双重劳动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
(一) 双重劳动关系的概念 |
(二) 双重劳动关系的特征 |
二、我国双重劳动关系法律规制的现状 |
三、我国双重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 |
(一) 法律规制方面的缺陷 |
(二)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双重劳动关系的发展历程 |
一、双重劳动关系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
(一) 美国的双重劳动关系 |
(二) 法国的双重劳动关系 |
(三) 韩国的双重劳动关系 |
二、双重劳动关系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
(一) 80年代初形成的双重劳动关系 |
(二) 90年代形成的双重劳动关系 |
(三) 现今的双重劳动关系 |
第三章 关于双重劳动关系的理论思考 |
一、理论界关于双重劳动关系的争鸣 |
(一) 否定的观点 |
(二) 折中的观点 |
(三) 肯定的观点 |
二、双重劳动关系法律规制缺失的影响 |
三、法律规制的必然性分析 |
四、加强对双重劳动关系保护的意义 |
(一) 有利于我国劳动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
(二) 可以为正确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提供法律上的依据 |
(三) 有利于建立多种灵活的用工方式,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
(四) 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第四章 双重劳动关系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完善劳动法,明确双重劳动关系的法律地位 |
二、明确双重劳动关系的劳动基准 |
三、协调双重劳动关系和竞业禁止 |
四、建立双重劳动关系告之制度 |
五、建立健全社会保险体系 |
(一) 工伤保险问题 |
(二) 养老保险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隐性就业显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隐性就业现象的内涵 |
二、我国隐性就业的双重效应 |
(一) 隐性就业的正效应 |
1. 促进了劳动就业体制的转换, 优化劳动力资源的配置。 |
2. 增加了隐性就业者的收入来源, 改善其生活状态。 |
3. 提高了实际就业水平, 缓解失业对社会安定形成的冲击。 |
(二) 隐性就业的负面效应 |
1. 扩大了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成本。 |
2. 加剧了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不平等竞争。 |
3. 导致劳动关系模糊和用工秩序混乱。 |
4. 影响政府对就业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 |
三、隐性就业显性化的对策 |
(一) 建立市场化的就业概念, 判断劳动者就业状态。我 |
(二)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
(三) 加强就业的法制化建设。 |
(6)我国经济发展与就业相互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的目的和创新点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我国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
2.1 经济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
2.2 经济发展对就业作用的中国特点 |
3 就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3.1 就业数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3.2 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3.3 就业的文化素质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3.4 非正规就业的作用 |
4 促进我国经济与就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4.1 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
4.2 发展“就业增长型”经济 |
4.3 增加就业对经济发展的匹配度 |
4.4 建立社会配套制度 |
4.5 发展创业型经济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老工业基地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老工业基地失业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老工业基地失业问题的意义 |
1.1.3 研究此课题的有利因素 |
1.2 国内外失业经济学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失业经济学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失业经济学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老工业基地及失业的界定 |
1.4.1 老工业基地的界定 |
1.4.2 失业的界定 |
1.5 老工业基地失业类型的划分 |
1.6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体制转轨主导型失业的分析及其治理 |
2.1 老工业基地体制转轨主导型失业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
2.1.1 体制转轨主导型失业 |
2.1.2 体制转轨对失业的影响 |
2.1.3 体制转轨主导型失业的分析 |
2.2 老工业基地体制转轨主导型失业经济学模型的构建 |
2.2.1 体制转轨主导型失业的形成模型 |
2.2.2 体制转轨主导型失业固化模型 |
2.2.3 体制转轨主导型失业深化模型 |
2.3 老工业基地体制转轨主导型失业的治理 |
2.3.1 推进隐性失业显性化 |
2.3.2 控制改制速度与规模 |
2.3.3 建立失业预警预报制度 |
2.3.4 转变促进就业方式 |
第三章 结构调整主导型失业的分析及其治理 |
3.1 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主导型失业的表现及成因 |
3.1.1 结构调整主导型失业 |
3.1.2 结构调整对失业的影响 |
3.1.3 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关系的分析 |
3.2 结构调整主导型失业经济学模型的构建 |
3.3 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主导型失业的治理 |
3.3.1 发展职业教育 |
3.3.2 加强在职培训 |
3.3.3 开展定单培训 |
3.3.4 实施创业培训 |
第四章 产业衰退主导型失业的分析及其治理 |
4.1 老工业基地产业衰退主导型失业的表现及成因 |
4.1.1 产业衰退主导型失业 |
4.1.2 产业衰退对失业的影响 |
4.1.3 产业衰退导致失业的分析 |
4.2 产业衰退主导型失业经济学模型的构建 |
4.3 老工业基地产业衰退主导型失业的治理 |
4.3.1 推进产业结构转型 |
4.3.2 大力实施转移就业 |
4.3.3 由政府组织起来就业 |
第五章 技术进步主导型失业的分析及其治理 |
5.1 老工业基地技术进步主导型失业的表现及成因 |
5.1.1 技术进步主导型失业 |
5.1.2 技术进步对失业的影响 |
5.1.3 技术进步主导型失业的分析 |
5.2 技术进步主导型失业经济学模型的构建 |
5.3 老工业基地技术进步主导型失业的治理 |
5.3.1 发展高新技术要统筹兼顾 |
5.3.2 推进技术进步要循序渐进 |
5.3.3 促进技术进步要注重提高就业贡献率 |
第六章 就业偏好主导型失业的分析及其治理 |
6.1 老工业基地就业偏好主导型失业的表现及成因 |
6.1.1 就业偏好主导型失业 |
6.1.2 就业偏好对失业的影响 |
6.1.3 就业偏好主导型失业的分析 |
6.2 就业偏好主导型失业经济学模型的构建 |
6.2.1 劳动力的需求 |
6.2.2 劳动力的供给 |
6.2.3 均衡工资率 |
6.3 老工业基地就业偏好主导型失业的治理 |
6.3.1 充分披露就业信息 |
6.3.2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
6.3.3 大力消除就业歧视 |
6.3.4 树立市场就业观念 |
6.3.5 提高就业稳定性 |
第七章 总量过剩主导型失业的分析及其治理 |
7.1 老工业基地总量过剩主导型失业的表现及成因 |
7.1.1 总量过剩主导型失业 |
7.1.2 劳动力总量过剩对就业的影响 |
7.1.3 总量过剩导致失业的分析 |
7.2 总量过剩主导型失业经济学模型的构建 |
7.3 老工业基地总量过剩主导型失业的治理 |
7.3.1 大力发展区域经济 |
7.3.2 创新就业工作机制 |
7.3.3 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
7.3.4 规范就业管理 |
7.3.5 援助“零就业家庭”就业 |
7.3.6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关于老工业基地失业问题的几点结论 |
8.2 治理老工业基地失业问题的几点对策建议 |
8.3 本文的几点贡献 |
8.4 本文的几点不足 |
8.5 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本人为主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就业弹性系数急剧下降:事实还是假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名义就业弹性系数:一个简单的描述 |
二、隐性失业:规模估算 |
1.对国有企业隐性失业的估算 |
2.对农村隐性失业的估算 |
三、就业弹性系数:修正后的结果及结论 |
四、试论隐性就业及其显性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博弈论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影响研究[D]. 马林阁. 中北大学, 2012(08)
- [2]论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保护[D]. 孔凡武. 宁波大学, 2011(11)
- [3]社会转型期城市非正规就业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研究[J]. 张彦. 科学发展, 2010(01)
- [4]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 王颖. 中国政法大学, 2009(S1)
- [5]隐性就业显性化研究[J]. 刘建军. 湘潮(下半月)(理论), 2009(05)
- [6]我国经济发展与就业相互关系的研究[D]. 杨艳.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2)
- [7]城市住宅用地的显隐性价值分析[A]. 吴振华,刘长滨. 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 2008
- [8]老工业基地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及治理研究[D]. 马晓平. 天津大学, 2007(04)
- [9]就业弹性系数急剧下降:事实还是假象[J]. 邓志旺,蔡晓帆,郑棣华. 人口与经济, 2002(05)
- [10]实行平稳“并轨” 减轻再就业压力[J]. 许长胜,贺作贞,李东. 山东劳动保障, 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