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围生期新生儿疾病的影响因素及死亡原因探讨(附2250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万单华[1](2021)在《晚期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SGA)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326例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75例和适于胎龄儿251例。分析两组患儿出生的危险因素、一般情况,住院期间实验室指标、临床合并症、住院时间≥14天患儿的生长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两组患儿宫外生长发育的相关因素。结果:(1)SGA组出生体重低于适于胎龄儿组(AGA),女婴比例、剖宫产比例、住院时长及费用、输血比例均高于AGA组(P<0.05)。(2)SGA组母亲孕期合并胎膜早破少于AGA组,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窘迫、低蛋白血症等发生率多于AGA组(P<0.05),并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羊水量少、女婴、双胎是影响SGA发生的危险因素。(3)SGA组败血症、消化道出血、凝血功能异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高于AGA组(P<0.05)。(4)SGA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含量低于AGA组(P<0.05)。(5)两组住院时间≥14天的患儿,SGA组出生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出院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低于AGA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住院期间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消化道出血是出院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羊水量少、女婴、双胎是影响晚期早产儿SGA发生的危险因素,且其临床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可影响宫外生长发育。
史娇阳[2](2021)在《2013~2020年单中心危重孕产妇的病因分析及临床管理》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危重孕产妇的病因、诊断和救治情况,为降低孕产妇不良预后,改善母婴结局提供经验教训。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01月2020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产科26719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WHO关于危重孕产妇的诊断标准,最后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总计28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别依据是/否转入ICU、是/否外院转诊、转诊时机进行分组,运用SPSS25.0对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分析病因构成、临床诊疗和临床结局。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八年间,产科收治26719例孕产妇,危重孕产妇288例,孕产妇死亡病例2例,活产数27378例,危重孕产妇发生率为10.52‰,严重孕产结局发生率10.59‰,孕产妇ICU转入率为0.46%。288例危重孕产妇中,107例因病情需要转至ICU,181例未转ICU,危重孕产妇ICU转入率为37.15%;外院转诊的危重孕产妇109例(产前转诊63例,产后转诊46例),非外院转诊的危重孕产妇179例。(2)288例危重孕产妇的主要病因中,妊娠直接相关性疾病227例(78.82%),以产后出血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主;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61例(21.18%),以中枢系统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为主。危重孕产妇中,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胎盘因素(60.6%)及宫缩乏力(37.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最常见的为重度子痫前期(41.9%)、子痫(37.2%)。(3)转ICU组与未转ICU组的年龄、身高、入院体重、孕次、产次、分娩孕周、住院时间、既往分娩史、流产史、户籍、户口、受孕方式以及围产儿存活率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转ICU组的孕期定期产检率80.7%、瘢痕子宫率39.8%显着高于转ICU组67.3%、20.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ICU组的外院转诊率52.3%、剖宫产率87.9%均高于未转ICU组的29.8%、76.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转ICU组的主要病因中,妊娠直接相关性疾病79例(73.8%),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28例(26.2%);主要病因顺位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未转ICU的危重孕产妇病因中,妊娠相关性疾病148例(81.8%),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33例(18.2%);主要病因依次为产后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因产后出血导致产科危重症在未转ICU组所占比例70.7%显着高于转ICU组25.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导致产科危重症在转ICU组所占比例高于未转ICU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在治疗方面,转ICU组的子宫切除率、二次手术率、连续血管活性药等静脉药物的应用率均显着高于未转ICU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未转ICU组的输血率、动脉栓塞手术率、氨甲环酸及欣母沛的应用率均显着高于转ICU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输尿管支架置入率、子宫背包缝合率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将288例危重孕产妇按照是否转诊进行分组,产后出血是两组危重孕产妇的首要病因;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的产科危重症在转诊组所占比例26.6%显着高于非转诊组7.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产科危重症在非转诊组所占比例10.6%显着高于转诊组1.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转诊组子宫切除率18.3%、早产率67%均显着高于非转诊组7.3%、5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输血率、围产儿死亡率、流产率的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将109例外院转诊而来的危重孕产妇分为产前转诊组(63例)及产后转诊组(46例)。产前转诊组的病因顺位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血液系统疾病、心脏病,其剖宫产率高于产后转诊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转诊组的主要病因依次为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其分娩孕周、产时出血量、血制品输入量及输血率、子宫切除率均显着高于产前转诊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的产科危重症在产前转诊组所占比例显着高于产后转诊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产后出血引起的产科危重症在产后转诊组所占的比例显着高于产前转诊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住院天数、ICU转入率相比,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本研究中行子宫切除的危重孕产妇共30例,其中17例转入ICU,13例未转ICU;导致子宫切除的病因主要为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63.3%、宫缩乏力20%、羊水栓塞10%。研究结论:1.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危重孕产妇的主要病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危重孕产妇转入ICU的首要病因。2.加强孕期保健,准确评估孕期风险,指导孕产妇定期产检,有利于减少孕产妇不良结局的发生。3.产科协同多学科诊治尤其是与ICU的联合是危重孕产妇救治的重大举措,对于具有严重妊娠并发症或合并内外科疾病的孕妇而言,可以最大程度保障其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4.严格遵守抢救流程及转诊制度至关重要,首诊医院应积极处理患者病情,充分发挥各个医疗机构的治疗水平,提高对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救治能力,有利于降低子宫切除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李书津,张彦华,李文丽,王志军,徐发林[3](2020)在《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2016至2017年转运危重新生儿死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中心转运危重新生儿的死亡原因及死亡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6至2017年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中心转运危重新生儿的病例资料,根据新生儿转运入院后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及非死亡组,分析两组间转运时呼吸支持方案、胎龄、体重、转运时间、转出医院级别、转运距离、死亡原因等的差异。结果 (1)转运新生儿的病死率(1.74%,26/1 496)高于同期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病死率(1.10%,144/12 863)(χ2=4.382,P=0.036)。(2)转运新生儿入院后死亡病因前5位依次为败血症、感染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出生窒息史(OR 3.655,95%CI 1.606~8.318,P=0.002)、出生1 d内转运(OR 2.536,95%CI 1.156~5.563,P=0.020)及转运时需机械通气(OR 9.232,95%CI 3.848~22.149,P<0.001)是转运新生儿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转运时需机械通气为转运新生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4)死亡组中,二级转出医院出生1 d内转运的新生儿死亡例数(14例)多于三级转出医院(2例)(P=0.026),而三级转出医院转运距离≥200 km的新生儿例数(3例)多于二级医院(0)(P=0.022)。结论转运时需机械通气为转运危重新生儿死亡的危险因素;转运的危重新生儿死亡者主要集中在出生1 d内转运、转运中需机械通气及出生窒息的新生儿中。
马春余[4](2020)在《胎龄<34周住院早产儿贫血情况及影响因素单中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胎龄小于34周住院早产儿贫血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早产儿贫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2018年12月在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出生时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病例资料。纳入研究的所有早产儿均按2个日龄段(日龄<7天,日龄≥7天)分别研究,依据不同日龄段贫血诊断标准分别分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通过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我院胎龄小于34周住院早产儿贫血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1.我院2017-2018年收治胎龄小于34周住院早产儿共计184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计156例早产儿被纳入本研究,日龄<7天阶段贫血组患儿占56.4%(88/156),日龄≥7天阶段贫血组患儿占81.4%(127/156)。2.日龄<7天阶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孕母年龄、出生胎龄、基础血红蛋白、出生7天内医源性失血量是早产儿贫血的独立影响因素(OR=0.905,P=0.028;OR=0.623,P=0.006;OR=0.915,P=0.000;OR=1.326,P=0.000)。3.日龄≥7天阶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出生体重、基础血红蛋白、出生7天内医源性失血量是早产儿贫血的独立影响因素(OR=0.997,P=0.000;OR=0.972,P=0.043;OR=1.141,P=0.016)。结论:1.我院2017-2018年胎龄小于34周住院早产儿贫血发生率高,日龄≥7天阶段早产儿贫血比例高于日龄<7天阶段早产儿。2.孕母年龄小、出生胎龄小、基础血红蛋白值低、出生7天内医源性失血量大是胎龄小于34周的日龄<7天早产儿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3.出生体重低、基础血红蛋白值低、出生7天内医源性失血量大是胎龄小于34周的日龄≥7天早产儿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杨广娣[5](2020)在《422例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新生儿(newborn)系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是胎儿的延续,当其从宫内向宫外环境过渡时,由于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新生儿的死亡率与发病率均居人的一生之首[1].绝大多数新生儿死亡报告来自于发展中国家[2]。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公报,2007-2018年新生儿的死亡率依次为 10.7%、10.2%、9.0%、8.3%、7.8%、6.9%、6.3%、5.9%、5.S4%、4.9%、4.5%、3.9%,整体呈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率不仅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该社会的经济、文化、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3]。由于不同区域、不同医院的经济、医疗卫生水平发展不平衡,新生儿死亡率不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任重道远,需要社会、政府、医疗卫生保健者、孕产妇及其家庭长期共同努力。目的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分析住院新生儿的死亡率、死亡原因。探讨早产的高危因素,为今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1)对200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422例死亡新生儿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2)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相关因素后,结合临床情况选取部分相关因素,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早产的高危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07-2018年共有35028例住院新生儿,其中422例于生后28天内死亡,死亡率是1.20%;新生儿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死亡新生儿构成比中,低出生体重儿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2.20倍;早产儿是足月儿的2.33倍;男婴是女婴的1.67倍;早期新生儿是晚期新生儿的4.15倍。3)死亡新生儿的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死亡构成比也越高。4)新生儿前5位的主要死亡原因依次是NRDS(23.9%)、新生儿窒息(14.7%)、出生缺陷(14.2%)、新生儿肺炎/败血症(9.2%)、早产儿(8.5%)。5)NRDS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新生儿死亡原因的首位;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居新生儿死亡原因前3位。6)影响早产的高危因素有: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胎盘早剥、双胎妊娠、宫内感染、母亲携带乙肝病毒、脐带绕颈。结论1.我院2007-2018年间住院新生儿死亡率为1.20%,整体呈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原因的前5位依次为NRDS、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新生儿肺炎/败血症、早产儿。2.低出生胎龄、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新生儿的救治是目前本地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点内容。3.规范产检,早期发现、早期处理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胎盘早剥、双胎妊娠、宫内感染、母亲携带乙肝病毒、脐带绕颈等妊娠期并发症降低早产儿发生率,提高存活率的重要措施。
王利[6](2020)在《新生儿ARDS临床诊断和尸体解剖的比较十五年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新生儿临床诊断和尸体解剖结果的差异性;了解死亡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Neonatal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ARDS)的病发率。方法:收集1993年01月01日~2007年12月31日15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NICU所有死亡新生儿的尸体解剖结果和有意义的临床信息,包括:性别、胎龄、日龄、损伤因素、临床诊断、有意义的辅助检查。为研究肺透明膜病在不同时间段的差异,我们将研究分为两个阶段:1993年01月01日~2001年12月31日为第一阶段,2002年01月01日~2007年12月31日为第二阶段。根据死亡日龄划分为<3天、3天~7天、≥7天三个年龄段。使用Goldman分类系统对每个患者的临床诊断和尸检结果进行分类,分为重大诊断差异(Ⅰ类和Ⅱ类)和微小诊断差异(Ⅲ类和Ⅳ类)。依据肺部病理分为两组:有透明形成组和无透明膜形成组。依据死亡新生儿肺部病理弥漫性肺泡损伤(diffuse alveolar injury,DAD)、临床损伤因素、胎龄、日龄诊断nARDS。结果:472名新生儿死后进行了尸体解剖,排除死胎、流产、信息不全后,237例(50.2%)纳入研究。男性170例,女性67例。第一阶段死亡以早产儿为主(63.9%),第二阶段足月儿为主(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死亡日龄集中分布在<3天和≥7天两个年龄段(P=0.204)。依据Goldman分类系统,第一阶段14例/105例(19.5%)I类差异,主要包括新生儿肺透明膜病(7例/14例,50%)、新生儿肺出血(5例/14例,35.7%)、心功能衰竭(1例/14例,7.1%)和新生儿肺炎(1例/14例,7.1%)。第二阶段I类+II类差异23例/63例(36.5%),其中I类差异20例/63例(31.7%),主要包括感染性疾病(8例/20例,40.0%)、新生儿肺透明膜病(7例/20例,35.0%)、神经系统疾病(2例/20例,10.0%)、肺出血(1例/20例,5.0%)和先天性巨结肠并发了肠梗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20例,5.0%)。其中第一阶段肺出血的漏诊率高于第二阶段(35.7%VS5.0%,P=0.021);第二阶段感染性疾病的漏诊率高于第一阶段(40.0%VS7.1%,P=0.033)。第二阶段nARDS的病发率明显高于第一阶段,有统计学差异(70.8%VS45.7%,P=0.001);其中混合性RDS和单纯性nARDS病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807)。两个研究阶段,常见的临床损伤因素是缺氧性因素(窒息、宫内窘迫、羊水吸入)和感染性疾病。有透明膜形成组第二阶段败血症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7%VS2.3%,P=0.032)。无透明形成组第二阶段新生儿肺炎发生率高于第一阶段(18.2%VS5.6%,P=0.001)。结论:1.通过新生儿尸体解剖可以发现重大诊断错误,了解每个阶段疾病的发展特点,有助于临床医师验证临床诊断,降低新生儿死亡率。2.nARDS广泛存在死亡新生儿中,两个阶nARDS病发率分别为45.7%和70.8%,其中混合性RDS分别为54.4%和52.2%;缺氧性因素、感染性疾病是主要的临床损伤因素。
冯红肖[7](2019)在《产科联合ICU救治219例危重孕产妇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危重孕产妇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疾病分布、诊治措施、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总结产科联合ICU救治危重孕产妇的临床经验,为降低危重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供临床依据,为规范化救治危重孕产妇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产科联合ICU救治的危重孕产妇219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救治情况和母儿预后信息,根据既往病史以及孕期有无异常,分为妊娠并发症组及妊娠合并症组,比较两组入住重症监护室的疾病特点及母婴结局。[结果]1.危重孕产妇ICU转入率为0.78%(219/27910);219例危重孕产妇中,妊娠并发症组140例,占63.93%;合并症组79例,占36.07%。2.入住ICU的危重孕产妇疾病分布前三位是:①产后出血;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相关并发症;③妊娠合并心脏病。其中并发症组入住ICU的前3位疾病病因是:①产后出血;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相关并发症;③产褥感染。合并症组入住ICU的前3位疾病病因是:①妊娠合并心脏病;②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③妊娠合并重症肺炎。3.入住ICU平均住院时间最短的三类疾病主要是:①产后出血;②妊娠期高血压及其并发症;③妊娠合并心脏病;平均住院时间最长的三类疾病主要是:①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②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③妊娠合并脑血管疾病;4.妊娠并发症组与合并症组一般情况比较,两组在平均年龄、平均孕产次、终止妊娠孕周、规范产检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并发症组与合并症组关于分娩情况的比较,两组在麻醉方式、分娩方式、产后24小时出血量、行介入治疗病例数、Bakri球囊放置病例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并发症组与合并症组关于ICU救治情况的比较,两组在入ICU方式、入ICU时机、使用呼吸机治疗病例数、输血液制品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并发症组与合并症组关于救治结局的比较,两组在术后再次剖腹探查病例数、子宫切除病例数、发生休克病例数、自动出院及死亡病例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19例危重孕产妇,有39例(占17.80%)发生多器官或系统功能衰竭,其中妊娠并发症组有19例,合并症组有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发生呼吸衰竭、肾衰竭、循环衰竭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比较危重孕产妇入住ICU时及经ICU救治48小时后的凝血功能、纤溶功能、肝肾功能、动脉血气主要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产科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最主要疾病是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合并心脏病。2.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重孕产妇主要以妊娠并发症为主。3.随着孕产次的增多,容易发生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来势凶猛,但如果得到及时治疗,病情好转快,预后好,极少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等情况。4.尽早启动产科联合重症监护病房对危重孕产妇的救治,是孕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5.专业、规范的围生期保健是保障孕产妇和胎儿安全,降低危重孕产妇发病率及死亡率的重要措施。6.产科专科ICU的建立,是现代化产科的发展趋势。
宋玖珊[8](2017)在《羊水胎粪污染与围生期新生儿不良结局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收集我院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对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纳入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出生、发生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纳入病例中患儿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相关信息。根据羊水胎粪污染程度将羊水Ⅲ°胎粪污染患儿作为观察组,羊水Ⅰ°、Ⅱ°胎粪污染患儿作为对照组。运用统计学X2/t检验等方法,分析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出现的不良结局,不同羊水胎粪污染程度、合并围生期高危因素时对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影响,以及对羊水Ⅲ°胎粪污染且无活力新生儿的复苏情况。[结果]1.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羊水胎粪污染发生1946例,占同期出生活产儿的16%,其中羊水Ⅰ°、Ⅱ°、Ⅲ°胎粪污染分别占24.92%、31.50%、43.58%。过期产儿、足月儿、早产儿分别占10.2%、87.1%、2.7%(≤34周早产儿发生率为0)。2.羊水胎粪污染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关系:①纳入病例中,发生不良结局319例,发生率为16.39%。观察组发生不良结局258例,占不良结局发生数的80.88%,对照组发生不良结局61例,占不良结局发生数的19.12%,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新生儿窒息、胎粪吸入综合征、缺氧缺血性脑病、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感染性肺炎、围生期感染(包括早发型败血症、早期细菌感染)的患病率分别为2.88%、2.31%、0.15%、2.98%、2.16%、5.91%。观察组中上述不良结局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中相应不良结局的患病率,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羊水胎粪污染与胎心异常、脐动脉血气pH异常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①羊水Ⅰ°、Ⅱ°、Ⅲ°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合并胎心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44%、3.10%、12.15%,观察组和对照组间胎心异常率差异显着(p<o.05)。②羊水Ⅰ°、Ⅱ°、Ⅲ°胎粪污染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pH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44%、3.92%、16.16%,观察组和对照组间脐动脉血气p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羊水Ⅲ°胎粪污染出现胎心异常103例,占胎心异常总病例数的79.84%,羊水Ⅲ。胎粪污染并发脐动脉血气pH异常137例,占脐血异常总病例数的81.55%。④羊水Ⅲ°胎粪污染合并胎心异常时,对预测窒息、胎粪吸入综合征、缺氧缺血性脑病、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感染性肺炎及围生期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72.9%、72.2%、0、54.8%、44.4%及20%,特异性分别为 77.7%、73.1%、99.8%、61.8%、43.9%及 65.9%;羊水 Ⅲ°胎粪污染合并脐动脉血气pH异常时,对上述不良结局预测的敏感性分别为74.5%、70.1%、1.0%、61.9%、45.9%及 23.8%,特异性分别为 78.1%、69.6%、99.9%、68.4%、43.9%及65.9%;羊水Ⅲ°胎粪污染合并胎心异常及脐动脉血气pH异常时,对上述不良结局预测的敏感性分别为88.4%、81.4%、0、64.9%、47.3%及35.1%,特异性分别为 89.5%、85.6%、99.9%、85.4%、89.3%及 77.7%。4.对羊水 Ⅲ°胎粪污染且娩出后无活力的新生儿,行气道胎粪吸引复苏后1min、5min的Apgar评分显着高于未行胎粪吸引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气道胎粪吸引复苏组患儿MAS发生率显着高于未行气道胎粪吸引复苏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我院羊水胎粪污染的发生率为16%,其中羊水Ⅰ°、Ⅱ°、Ⅲ°胎粪污染分别占24.92%、31.50%、43.58%。羊水胎粪主要发生在过期产儿、足月儿及晚期早产儿中,≤34周早产发生率为0。2.羊水胎粪污染与新生儿窒息、胎粪吸入综合征、缺氧缺血性脑病、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感染性肺炎、围生期感染相关,其中羊水工Ⅲ°胎粪污染新生儿上述不良结局发生率高。3.羊水Ⅲ°胎粪污染新生儿出现胎心异常或脐血血气pH异常的概率较羊水Ⅰ°、Ⅱ°胎粪污染高,结合三者情况预测新生儿窒息、胎粪吸入综合征及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发生的敏感性分别会达到88.4%、81.4%、64.9%,特异性分别达到89.5%、85.6%和85.4%。4.羊水Ⅲ°胎粪污染且娩出后无活力新生儿行气道胎粪吸引可减少窒息发生,行气道胎粪吸引对降低MAS发生率没有影响。临床上应需严密监测羊水性状,综合羊水胎粪污染程度、胎心情况、脐动脉血气pH情况作全面评估,对羊水Ⅲ°胎粪污染进行及时复苏和重点监测。
赵文举[9](2016)在《新生儿死亡医疗纠纷的法医病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随着公民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以及家属不完全了解医学本身的特殊性,致使医患双方往往难以达成共识,因而使新生儿死亡所致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并日益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新生儿期是胎儿离开母体进入外界独立生活环境的时期,各器官功能不够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任何医疗过失、产程损伤及护理喂养不当等因素都易导致新生儿疾病和死亡,此外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变化及转归较成人均快并难以预测。由于上述特殊性,使新生儿科和产科成为医疗纠纷高发的科室。另外,在法医学实践中,新生儿窒息目前仍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临床对新生儿窒息诊断的局限性,也使新生儿窒息死亡医疗纠纷案件成为法医学检验鉴定的难点问题。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新乡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51例新生儿死亡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时段新生儿死亡相关因素、死亡原因、死亡比例及医疗纠纷原因的变化。并探讨诊断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客观依据,为新生儿窒息死亡案件的法医学检验鉴定提供新的思路和可参考的指标。方法1.采用SPSS 13.0软件对新生儿的死亡时间、死因情况、医疗纠纷案件数量进行回顾性分析。2.采用法医学尸体检验及病理学检验方法,对窒息死亡的新生儿进行系统的尸体检验与病理检验。结果1.2010年至2015年间新生儿死亡医疗纠纷案件数量较2004年至2009年明显增多。其中早期新生儿占死亡人数的69.7%。前6年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主要为吸入性肺炎、窒息、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败血症及硬肿症等,以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多见;后6年导致新生儿死亡原因是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先天发育不全及颅脑疾病。其中窒息仍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死亡医疗纠纷多发生在县级医院,私人医院和个体诊所存在较高的误诊率。2.脐带异常、异物吸入及宫内窒息造成的新生儿多器官功能障碍是新生儿窒息死亡法医学检验常见的阳性病理改变,另外妊娠及分娩期间的产科临床因素(羊水、胎盘、脐带、胎膜、胎位、产程及妊娠时间异常、妊娠合并症、早产)也可为新生儿窒息死亡的法医学诊断提供依据。结论1.早期新生儿是新生儿死亡的高发时期,早产儿及窒息仍为现阶段导致新生儿死亡常见的因素。新生儿死亡医疗纠纷多发生在县级医院,私人医院和个体诊所存在较高的误诊率。2.新生儿窒息死亡的法医学尸体检验应重点观察脐带是否存在异常、各脏器组织是否存在窒息的一般征象,法医学病理检验应重点观察镜下肺泡腔内是否有异物吸入、脐带及各脏器组织是否存在缺血缺氧的病理学改变,妊娠及分娩期间的产科临床资料也可为窒息诊断提供依据。
谢志刚,郑杰[10](2009)在《医疗纠纷275例尸体解剖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医疗纠纷死亡病例的特点,尤其是尸体解剖量、医院、科室、年龄及死亡原因分布特点,为完善医疗纠纷尸体解剖工作提供经验。方法对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2002年1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275例医疗纠纷尸体解剖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2年1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医疗纠纷尸体解剖逐年增加,二三级医院的外科、妇产科及一级医院的门急诊为死亡纠纷好发科室,1岁以内围生期胎儿及幼童死亡病例比其他年龄组死亡病例更易导致纠纷,国际疾病分类表(ICD10)中心血管系统疾病、围生期疾患、外伤或医疗过程附加因素三个大类在纠纷病例死亡原因多于其他大类。绝大多数死亡是疾病自然转归的结果,医疗过失行为与患者死亡存在密切关系的病例只占13.5%(37/275)。对冠心病猝死、心肌梗死和病毒性心肌炎等的病理诊断应严格掌握诊断标准。结论医疗纠纷尸体解剖可以明确死因,保留证据,对解决纠纷至关重要。严谨细致的操作、规范的诊断及死因分析是做好医疗纠纷尸体解剖工作的关键。
二、围生期新生儿疾病的影响因素及死亡原因探讨(附2250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围生期新生儿疾病的影响因素及死亡原因探讨(附225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晚期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研究 |
1.1.2 国内研究 |
1.2 研究意义 |
1.3 小于胎龄儿的定义及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2.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2.1.3 分组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临床资料收集 |
2.2.2 诊断标准 |
2.2.3 其他因素的定义 |
2.2.4 出生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 |
2.2.5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SGA 组与AGA 组基本情况 |
3.2 SGA 组与AGA 组一般情况、血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
3.3 SGA 组与AGA 组母亲孕期情况的比较 |
3.4 SGA 组与AGA 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
3.5 住院时长≥14 天患儿生长情况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SGA发生的危险因素 |
4.2 SGA住院期间的并发症 |
4.3 SGA的生长发育情况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6.1 研究的局限性 |
6.2 本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的病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2)2013~2020年单中心危重孕产妇的病因分析及临床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二)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资料来源医疗机构介绍 |
1.2 研究对象及纳入、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资料收集方法 |
2.2 研究对象的分组 |
3.统计学方法 |
4.计算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1.危重孕产妇病例及转诊病例年限统计 |
1.1 产妇总数及危重孕产妇人数 |
1.2 产科转ICU及危重孕产妇外院转诊情况 |
2.危重孕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2.1 288 例危重孕产妇的基本资料 |
2.2 288 例危重孕产妇的产科资料 |
2.3 288 例危重孕产妇的主要病因分类 |
3.转 ICU 组患者与未转 ICU 组患者的比较 |
3.1 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
3.2 转ICU 组与未转ICU 组的病因比较 |
3.3 转ICU组及未转ICU组的治疗措施比较 |
4.转诊组与非转诊组的比较 |
4.1 两组间病因的比较 |
4.2 两组间妊娠结局及输血、子宫切除的比较 |
4.3 产前转诊组及产后转诊组的比较 |
5.危重孕产妇子宫切除的病因分析 |
6.两例孕产妇死亡病例的探讨 |
6.1 病例介绍 |
6.2 经验总结 |
(四)讨论 |
(五)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三.综述 危重孕产妇常见疾病分析及管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四.附录 |
五.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六.致谢 |
(4)胎龄<34周住院早产儿贫血情况及影响因素单中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5)422例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新生儿死亡率 |
1.2 新生儿死亡原因 |
1.3 早产儿 |
1.4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1.5 新生儿窒息 |
1.6 出生缺陷 |
1.7 感染性疾病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相关定义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新生儿死亡率的整体变化 |
3.2 不同出生体重、出生胎龄、性别、日龄的死亡构成比 |
3.3 新生儿死亡原因的变化情况 |
3.4 早产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新生儿死亡率 |
4.2 新生儿死亡与出生体重、胎龄的关系 |
4.3 新生儿死亡与性别、日龄的关系 |
4.4 死亡原因分析 |
4.5 分析死亡新生儿中早产的影响因素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新生儿ARDS临床诊断和尸体解剖的比较十五年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研究路线图 |
3.2 临床信息 |
3.3 Goldman诊断分类系统结果 |
3.4 新生儿ARDS的病发率 |
3.5 新生儿ARDS临床损伤因素 |
3.6 死亡新生儿ARDS的肺部病理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一般资料 |
4.2 Goldman分类系统 |
4.3 两个阶段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7)产科联合ICU救治219例危重孕产妇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羊水胎粪污染与围生期新生儿不良结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羊水胎粪污染与围生期新生儿不良结局分析附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生儿死亡医疗纠纷的法医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2004年至2015年新生儿死亡医疗纠纷案例回顾性分析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新生儿窒息死亡诊断的法医学应用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临床资料、尸体检验及病理检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新生儿死亡及其医疗纠纷状况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围生期新生儿疾病的影响因素及死亡原因探讨(附2250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期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研究[D]. 万单华. 兰州大学, 2021(12)
- [2]2013~2020年单中心危重孕产妇的病因分析及临床管理[D]. 史娇阳.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3]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2016至2017年转运危重新生儿死亡分析[J]. 李书津,张彦华,李文丽,王志军,徐发林.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0(09)
- [4]胎龄<34周住院早产儿贫血情况及影响因素单中心分析[D]. 马春余.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5]422例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分析[D]. 杨广娣.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6]新生儿ARDS临床诊断和尸体解剖的比较十五年回顾性研究[D]. 王利.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7]产科联合ICU救治219例危重孕产妇临床分析[D]. 冯红肖.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5)
- [8]羊水胎粪污染与围生期新生儿不良结局分析[D]. 宋玖珊. 昆明医科大学, 2017(02)
- [9]新生儿死亡医疗纠纷的法医病理学研究[D]. 赵文举. 新乡医学院, 2016(04)
- [10]医疗纠纷275例尸体解剖分析[J]. 谢志刚,郑杰.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9(06)
标签:羊水论文; 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论文; 围生期论文; 新生儿重症监护论文; 怀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