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舰导弹的终结者——舰载内层防御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杜夕玲,毕忠安[1](2020)在《2020俄罗斯“硬核”阅兵展示陆军新型武器装备》文中指出1945年5月8日晚,德军统帅部代表在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战事暨"伟大的卫国战争"的结束。自1995年以来,每年的5月9日,俄罗斯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都举行阅兵式。然而,今年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战斗民族的计划,令阅兵式不得不延期举行。为了隆重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
游启明[2](2020)在《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鉴于美国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中美关系的全局性影响,理性把握并因应美国的对华政策或战略,应成为中国在由富到强进程中重点关注的事项之一。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改变了对华战略认知,抛弃了冷战后的接触或对冲中国政策,提出了对华战略竞争新政策宣示,并从单边、双边以及多边层面着手,在政治、经济和安全多个领域,推进了该政策。面对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新现实,本文从理论层面将战略竞争进行定位后,依据政策或战略研究的逻辑,探讨了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背景、目标、资源依托、实施表现、特点、效能、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因应等问题。战略竞争是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战略类型之一。虽然主流国际关系研究范式提出了不同的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理想战略,但整体上缺乏一个系统的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的类型学框架,并探讨每种战略类型的实质。在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对崛起国地位追求的承认或蔑视、对崛起国实力增长与运用的容纳或限制这两个标准,本文将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战略分为对冲、竞争、顺应与鸵鸟四种类型。采取对冲战略时,霸权国会承认崛起国的地位追求,以此想软化后者的崛起意图,但它也会对崛起国的实力增长与运用采取限制措施;实施顺应战略时,霸权国既会承认崛起国的地位追求,也不会限制后者的实力增长与运用;采用鸵鸟战略时,霸权国不愿承认崛起国的地位追求,也不想限制后者的实力增长与运用。当霸权国对崛起国进行战略竞争时,不仅意味着它会打压崛起国在由富到强过程中所产生的地位追求热情,维护自身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还预示着霸权国会采用各种手段,努力限制崛起国运用实力的方式与范围,甚至会采取措施打乱崛起国的发展进程,从源头上打消崛起国对自身的潜在挑战。既有研究强调战略竞争的互动层面,本文则突出战略竞争的工具层面,把战略竞争视作霸权国主动进行的战略布局,认为它的本质是蔑视崛起国的地位追求热情,限制崛起国实力的增长与运用。对霸权地位与认同的维护、对崛起国意图与实力的恐惧、对国内政治发展的回应等因素,会综合作用于霸权国竞争战略的出台。战略遏制是战略竞争在冷战时期的表现形式,应避免将此种特定历史时空下的战略类型作为判断战略竞争的标准,从而忽视战略竞争的实质。除了需要合理把握战略竞争与战略遏制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外,还应该注意霸权国可能会从领域、层次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竞争战略子类型或呈现出各异的战略竞争强度,而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历史与现实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促使了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出台。长期经营与护持霸权的战略实践,使美国拥有了较强的霸权护持意识,这很容易使其从零和视角看待中国的崛起;特朗普政府对接触或对冲中国政策的失望,对国内“对华政策大辩论”的战略回应,以及对“极限施压”中国的战略自信,也激励其对华进行战略竞争;中美相对实力差距缩小给美国带来的恐惧,中国奋发有为外交给美国带来的焦虑,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给美国带来的恐慌,也刺激特朗普政府想通过战略竞争政策来缓解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战略压力。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实质,是既蔑视中国不断增长的国际地位,也限制和延缓中国实力的运用与持续增长,以维持自身的霸权地位。在政治领域,特朗普政府想通过对华战略竞争,抵消中国的地区影响力、维护自身在印太地区的优势地位、强化对地区盟友的管理、转移国内政治矛盾并为自己捞取政治利益。在经济领域,特朗普政府想通过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规锁中国发展势头、制衡“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保持美国经济优势等。在安全领域,特朗普政府想通过对华战略竞争政策,挤压中国安全空间、强化对华军事威慑、维护自身战略声誉并转移同盟成本。尽管美国正出现相对衰落,但美国依然保有较强的软硬实力,这为其提供了多样的对华战略竞争备选手段。为打压中国的地位追求,限制中国实力的增长与运用,特朗普政府从多层面、宽领域实施了对华战略竞争政策。单边层面,特朗普政府主动挑起了贸易摩擦,在科技、贸易、金融以及人文交流等方面施压中国,想以此压制中国对美国的经济追赶势头,尽管两国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但依然不能忽视美国经济施压的可能;特朗普政府还介入了中国香港、西藏、新疆以及台湾事务,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以此想分散中国的战略精力,甚至扰乱中国的发展进程;特朗普政府也提升了国防投入,提出了新的防务理念,加大了对网络、太空以及核领域的布局,以此想发起对华军事“抵消战略”,保持对华军事优势。双边层面,特朗普政府不但借助“朝核问题”,加大了对中国周边的布局,增加了中国的地缘风险;而且还在设法离间中俄关系,以此想塑造于美有利的“战略三角”关系;并且也强化了同日本、韩国等东亚盟友的关系,以此想借助同盟的实力制衡中国。多边层面,特朗普政府不仅推出了“印太”战略,想借助美日印澳四方对话机制,平衡中国的地区影响力,制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还试图通过拉拢东盟,强化同越南、菲律宾等盟友和伙伴关系,制衡中国的地区发展;也在积极借助美日欧三边协调、“毒丸条款”等机制或方式,在全球层面挤压中国发展。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表现出了竞争目标的压制性、竞争领域的全面性、竞争手段的激进性以及竞争主体的国家性等特征。到目前为止,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虽给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战略压力,但其并未有效实现所设定的政策目标,甚至还给自身带来了消极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存在不少困境。譬如:国内政治极化的加剧,制约了美国的政策执行;地区盟友和伙伴不愿在中美之间明确选边站,使美国无法获得足够的地区支持;中国和平发展的实践,使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缺乏“合法性”等。依据文章所提框架,展望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发展趋势,本文认为,短期内特朗普政府强化对华战略竞争的风险在加大,经过一段时期后美国可能会对中国进行以“竞合”为主的战略对冲,而美国顺应中国崛起的可能性则比较小。中国需要理性因应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第一,中国需要形成一套应对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思维框架,为实施具体的应对方略提供战略指导。对此,首先中国需要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通过发展做好自身的事情,为应对美国霸权施压新格局打下牢固的基础;通过和平发展提升中国崛起的“绩效合法性”,为更多国家带去发展机遇,软化美国对中国发展的恐慌,降低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合法性”。其次,中国也需要保持战略自信。既不悲观也不盲目自信地处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而是从自身正当利益出发,在尊重美方合理利益的基础上,积极型塑中美关系发展。譬如,中国可以为中美互动提供一套以“合作共赢”为核心原则的“中国倡议”,并从经济、政治以及安全等方面具体优化中美互动。最后,中国还需要坚持战略底线,敢于同特朗普政府挑衅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通过斗争使美方形成一个理性客观的对华预期。第二,在上述战略思维主导下,中国应该从多方面着手,具体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例如,中国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为应对特朗普政府的战略竞争政策打下实力基础;中国可以稳步发展同俄罗斯、欧盟、日本以及印度等国的伙伴关系,缓解特朗普政府的战略竞争压力,并借助伙伴关系软化美国对中国的认知;中国还需要从“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主动实施战略示善、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等,营造一个友善的周边环境,防止特朗普政府借助周边事态施压中国。
刘晶晶,谢翔,沈欣,董新,周江阳[3](2019)在《国外空空导弹派生武器系统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围绕国外空空导弹派生武器的发展,详细介绍了美国AMRAAM-ER、 ESSM,欧洲CAMM、 VL MICA派生面空武器的系统性能及发展情况,并概述了美国、欧洲、伊朗在AIM-9/9X、 IRIS-T、"流星"空空导弹基础上发展空地打击能力的情况,最后分析了空空导弹派生武器系统的发展特点。
吴洋,葛悦涛,张冬青[4](2018)在《DARPA这十年之——精确打击武器研究》文中指出自1958年成立以来,DARPA始终将精力放在对未来颠覆性技术的探索上,现下设国防科学办公室、战略技术办公室、战术技术办公室、微系统技术办公室、信息创新办公室以及生物技术办公室等6个技术办公室,凭借其对前沿技术的高度敏感性和独立评估机制,孵化出了众多高风险、高收益的尖端科技项目。DARPA的研究由国会拨款支持,近年来经费投入呈递增趋势,2018财年DARPA预算经费约31.7亿美元,
吴洋,葛悦涛,张冬青[5](2017)在《从DARPA研究项目评析精确打击武器及其关键技术发展》文中认为对近十年DARPA的研究项目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近年来DARPA在高超声速打击武器、进攻类导弹、防御类武器等精确打击领域开展的重点研究项目。同时,介绍了与精确打击武器发展相关的关键技术研究情况,如动力、导航、制导、探测与侦察、材料、先进制造等,总结了其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对DARPA正在重点发展的新作战概念进行了介绍,并将其对精确打击武器及其技术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郭琳琳,彭芃,张建英[6](2017)在《美国航空母舰编队作战能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现役航空母舰编队概况,主要以"尼米兹"级和"福特"号为例给出了美国航空母舰编队基本作战装备配置,具体分析了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编队的侦察预警能力、防空反导能力、对海作战能力(反舰和反潜)、对岸作战能力及电子对抗能力。
杨光,孟庆操,刘春来[7](2014)在《国外舰载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现状及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舰载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是现代舰艇防空体系中末端防御的关键武器之一。论文分析了国外几种典型的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的发展现状,对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王宜晓,刘晓恩,韩鸿硕[8](2013)在《国外先进导弹武器技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军事大国普遍采取改进现役导弹武器与研制新型导弹武器并行的发展思路,发展先进导弹武器技术。一方面通过对现役导弹武器的升级改造,在经济可承受的情况下快速提升性能,满足当前作战需求;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开展面向未来二三十年长远需求的新型导弹武器技术研究,为本国未来的安全和利益奠定坚实的军事基础。本文研究美国、俄罗斯、欧洲和印度
邵永灵[9](2012)在《反舰弹道导弹——航母的终结者?》文中认为说到海上霸权,很多人脑海里立即就会浮现出航母的影子。的确,以航母核心的航母编队凭借其强大的立体攻击能力、全方位的防护手段早已成为一个国家获取和保持制海权的最重要、并且是不可或缺的工具。2012年,已有百年历史的航母依然是国际政治军事领域的热门话题。这边,中国的第一艘航母于7月30日完成长达25天的第九次航海试验,服役的日子越来越近。与此同时,印度购自
诺曼·弗里德曼,陈春弟[10](2011)在《中国DF-21D导弹即将终结航母时代?》文中认为近年来,在与航母相关的海军装备发展方面,其中有两个最重大的突破。这两个重大突破分别为:2011年2月,美国舰载无人攻击机试飞;中国研制出DF-21D反舰导弹。在航母对敌打击持续时间长短方面,X-47B无人机和中国的DF-21D导弹代表着两个相互可以替代的答案。
二、反舰导弹的终结者——舰载内层防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舰导弹的终结者——舰载内层防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2020俄罗斯“硬核”阅兵展示陆军新型武器装备(论文提纲范文)
结语 |
(2)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相关专业术语首字母缩写说明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文献分类 |
(二)文献综述 |
(三)对既有研究的反思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战略 |
(二)战略竞争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的类型再划分 |
一、主流范式下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的类型 |
(一)霸权转移范式下的遏制战略 |
(二)自由主义范式下的对冲战略 |
(三)建构主义范式下的情境战略 |
二、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的类型再划分标准 |
(一)霸权国对崛起国地位追求的反应:承认或蔑视 |
(二)霸权国对崛起国实力增长的态度:容纳或限制 |
三、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类型的再划分结果 |
(一)对冲战略 |
(二)竞争战略 |
(三)鸵鸟战略 |
(四)顺应战略 |
四、历史时空下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战略 |
(一)一战前的英国对德战略(1870-1914) |
(二)二战前的英国对德战略(1933-1939) |
(三)冷战后的美国对华战略(1993-2016)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背景 |
一、美国霸权护持的战略基因 |
(一)美国霸权护持的战略文化 |
(二)美国霸权护持的战略实践 |
二、“美国优先”下的对华战略校准 |
(一)对“接触中国”的战略失望 |
(二)对“对华政策大辩论”的战略回应 |
(三)对“极限施压”中国的战略自信 |
三、中国崛起引发美国战略焦虑 |
(一)中美实力对比变化引发美国恐慌 |
(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激发美国担忧 |
(三)中国奋发有为外交催发美国猜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目标与实力依托 |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战争竞争政策的目标分析 |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战争竞争政策的政治目标 |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经济目标 |
(三)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安全目标 |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实力依托 |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硬实力依托 |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软实力依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实施 |
一、单边层面:多领域施压中国 |
(一)经济施压:挑起贸易摩擦 |
(二)政治施压:挑战“一个中国”政策 |
(三)安全施压:强化威慑 |
二、双边层面:多点布局压制中国 |
(一)借“朝核问题”,增大地缘风险 |
(二)探索“离间中俄”,破坏周边稳定 |
(三)强化东亚双边同盟,增加地缘压力 |
三、多边层面:携手多方打压中国 |
(一)推进“印太”战略,挤压中国地缘空间 |
(二)拉拢东盟国家,平衡中国地区影响 |
(三)推动多方协调,压制中国经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特点与趋势 |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特点 |
(一)竞争目标的压制性 |
(二)竞争领域的多样性 |
(三)竞争手段的激进性 |
(四)竞争主体的国家性 |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效果评估 |
(一)政治目标的效果评估 |
(二)经济目标的效果评估 |
(三)安全目标的效果评估 |
三、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发展趋势 |
(一)全面强化战略竞争的风险加大 |
(二)存在“竞和”型对冲的可能 |
(三)迈向战略顺应的不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因应特朗普政府战略竞争政策的对策 |
一、中国因应特朗普政府战略竞争政策的战略思维 |
(一)坚持和平发展,应对美国霸权施压新格局 |
(二)保持战略自信,型塑中美互动 |
(三)坚守战略底线,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
二、中国因应特朗普政府战略竞争政策的具体方略 |
(一)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应对能力 |
(二)稳步发展伙伴关系 |
(三)营造友善的周边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国外空空导弹派生武器系统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国外空空导弹派生面空武器系统发展情况 |
1.1 AMRAAM-ER |
1.2 ESSM |
1.3 CAMM |
1.3.1 “陆上拦截者”防空系统 |
1.3.2 “海上拦截者”防空系统 |
1.4 VL MICA |
2 国外空空导弹发展对地打击能力情况 |
2.1 AIM-9/9X |
2.2 IRIS-T |
2.3 “流星” |
3 空空导弹派生武器系统发展特点分析 |
3.1 将空空导弹派生为空面打击武器, 是实现一弹两用或“变废为宝”的有效途径 |
3.2 发展增程型派生导弹系统, 提高防空系统的作战能力 |
3.3 派生防空武器要满足防空系统分布式、 开放式、 模块化和网络化的要求, 形成“即插即用”的能力 |
3.4 空空导弹派生成防空武器时, 发射技术是需要研究的关键之一 |
4 结 束 语 |
(5)从DARPA研究项目评析精确打击武器及其关键技术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精确打击武器 |
2.1 高超声速打击武器 |
(1) 吸气式高超声速武器概念 |
(2) 战术助推滑翔导弹 |
2.2 进攻类导弹武器 |
(1) 远程反舰导弹 |
(2) 三类目标终结者 |
2.3 防御类武器 |
(1) 高能液体激光区域防御系统 |
(2) 多向防御快速拦截交战系统 |
3 精确打击武器关键技术 |
3.1 动力技术 |
(1) 推进科学项目 (Propulsion Science) |
(2) 21世纪推进剂项目 (21st Century Propel-lants) |
(3) 火神 (Vulcan) |
(4) 先进全速域发动机 (AFRE) |
3.2 导航技术 |
(1) 定位、导航与授时技术 (Micro-PNT) |
(2) 对抗环境下的空间、时间和方向信息 (STOIC) |
(3) 适应性导航系统 (ANS) |
(4) 深海导航定位系统 (POSYDON) |
3.3 制导技术 |
3.4 探测与侦察技术 |
(1) 适应性雷达对抗 (ARC) |
(2) 视频合成孔径雷达 (Vi SAR) |
(3) 跨域海事监视及瞄准 (CDMa ST) |
(4) 战术侦察节点 (TERN) |
(5) 强对抗环境下目标识别和适应 (TRACE) |
3.5 材料技术 |
(1) 从原子到产品 (A2P) |
(2) 微结构可控材料 (MCMA) |
(3) 能量转换材料 (MATRIX) |
(4) 延伸固体 (XSolids) |
(5) 作战平台材料开发 (MDP) |
(6) 材料合成的局部控制 (Lo Co) |
3.6 先进制造技术 |
(1) 开放制造 (Open Manufacturing) |
(2) 微工厂 (Micro Factory) |
4 可对精确打击武器产生影响的作战概念 |
4.1 蜂群作战 |
(1) “小精灵”项目 (Gremlins) |
(2) 进攻性蜂群战术项目 (OFFSET) |
4.2 分布式空战 |
(1) 体系集成技术与试验项目 (So SITE) |
(2) 拒止环境中的协同作战项目 (CODE) |
(3) 分布式作战管理项目 (DBM) |
5 评述分析 |
(1) DARPA高度重视精确打击武器及其关键技术领域创新布局, 兼顾当前与长远发展。 |
(2) DARPA加大人工智能/自主技术探索, 促进武器装备和军用系统智能化发展。 |
(3) 面向实战化, DARPA持续开展高超声速打击武器技术, 全面推进高超声速打击武器发展进程。 |
(4) DARPA推动颠覆性技术发展, 将可能改变未来战争的游戏规则。 |
6 结束语 |
(6)美国航空母舰编队作战能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美国现役航母编队编成 |
2 美国航母编队具体作战装备组成 |
2.1 舰载机 |
2.2 航母 |
2.3 母舰周围其他水面舰艇 |
3 美国航母编队作战能力分析 |
3.1 侦察预警能力 |
3.1.1 远程预警探测能力 |
3.1.2 中程预警探测能力 |
3.1.3 近程预警探测能力 |
3.2 防空反导作战能力 |
3.2.1 远程截击系统 |
3.2.2 中程区域截击系统 |
3.2.3 近程点防御系统 |
3.3 对海作战能力:反舰和反潜 |
3.3.1 反舰作战 |
3.3.2 反潜作战 |
3.4 对陆作战能力 |
(1) 舰载机对陆打击 |
(2) 巡航导弹对陆打击 |
(3) 舰炮系统对陆打击 |
3.5 电子对抗能力 |
4 结束语 |
(7)国外舰载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现状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外舰载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现状 |
2.1“嘎什坦”弹炮结合防空反导武器系统 |
2.2 拉比斯综合防御系统 |
2.3 栗树弹炮结合防空系统 |
2.4“旋风”-K弹炮共架武器系统 |
2.5“棕榈”弹炮结合武器系统 |
2.6“台风”内层防御系统 |
2.7“海上风暴”武器系统 |
2.8“刀刃”弹炮结合武器系统 |
3 舰载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发展趋势 |
3.1 提高系统对目标探测跟踪能力 |
3.2 增强抗饱和攻击能力 |
3.3 提高火炮射速。 |
3.4 增加导弹射程和精度 |
3.5 加载激光武器 |
4 结语 |
(8)国外先进导弹武器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先进导弹武器技术发展需求分析 |
1. 适应联合作战和信息化作战的要求 |
2. 满足精确打击目标的要求 |
3. 提高导弹攻防对抗中的生存与突防能力 |
二、国外先进导弹武器技术性能分析 |
1. 新近服役的导弹武器提升先前同类型号的基本性能 |
2. 在研的先进导弹武器开始发展多类目标攻击性能 |
3. 预研中的导弹武器强调发展先前导弹武器不具有的先进性能 |
三、国外先进导弹武器关键技术分析 |
1. 弹用数据链技术 |
2. 飞行器技术 |
3. 制导技术 |
4. 推进技术 |
5. 弹头技术 |
四、国外先进导弹武器技术发展特点分析 |
1. 基于成熟导弹武器设计, 融入最新科技进行改进升级, 发展功能完善的系列导弹武器 |
2. 创新导弹武器概念设计, 综合集成不同导弹武器技术, 发展一弹多用的先进导弹武器 |
3. 超越固有导弹武器总体设计, 开发变革性系统级技术, 发展前所未有的新型导弹武器 |
五、国外先进导弹武器技术发展趋势 |
1. 以成熟导弹武器融合新技术改型为主, 注重发展革新设计的导弹武器技术 |
2. 多用途、智能化导弹武器将成为未来战场的作战利器, 大大提高作战效率 |
3. 高超声速导弹武器技术是未来技术方向, 而其基础关键技术有待长期突破 |
六、国外发展先进导弹武器技术的重要启示 |
1. 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 为先进导弹武器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
2. 发展多用途、智能化的先进导弹武器技术, 满足未来战场需求 |
3. 研究常规威慑方案, 开展高超声速导弹武器等新型常规非核威慑武器研究 |
四、反舰导弹的终结者——舰载内层防御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俄罗斯“硬核”阅兵展示陆军新型武器装备[J]. 杜夕玲,毕忠安. 坦克装甲车辆, 2020(15)
- [2]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研究[D]. 游启明. 吉林大学, 2020(06)
- [3]国外空空导弹派生武器系统发展研究[J]. 刘晶晶,谢翔,沈欣,董新,周江阳. 航空兵器, 2019(06)
- [4]DARPA这十年之——精确打击武器研究[J]. 吴洋,葛悦涛,张冬青. 太空探索, 2018(03)
- [5]从DARPA研究项目评析精确打击武器及其关键技术发展[J]. 吴洋,葛悦涛,张冬青. 战术导弹技术, 2017(06)
- [6]美国航空母舰编队作战能力分析[J]. 郭琳琳,彭芃,张建英. 雷达与对抗, 2017(03)
- [7]国外舰载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现状及发展研究[J]. 杨光,孟庆操,刘春来. 舰船电子工程, 2014(08)
- [8]国外先进导弹武器技术发展研究[J]. 王宜晓,刘晓恩,韩鸿硕. 中国航天, 2013(08)
- [9]反舰弹道导弹——航母的终结者?[J]. 邵永灵. 青年与社会, 2012(09)
- [10]中国DF-21D导弹即将终结航母时代?[J]. 诺曼·弗里德曼,陈春弟. 现代舰船,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