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轨 开放 提升——平湖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方倩玉[1](2019)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研究 ——以浙江省平湖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本就属于稀缺资源的土地资源更加紧缺,以往低效粗放、扩张型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十九大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国家对于建设用地规模、耕地和生态用地保护管控力度不断加大,未来建设用地增量规模大幅下降已是必然趋势。由此,各地政府亟需重新审视当前的国土开发利用理念及土地管理制度,实施内涵挖潜主导的国土开发利用战略,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探索由此产生。本文以低效用地再开发为出发点,围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浙江省平湖市为例,对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展开研究。本文基于存量规划、城市更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低效用地再开发等相关研究的分析梳理,并结合土地报酬递减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等构建理论研究基础,选取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试点城市浙江省平湖市为实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深入探索了城镇低效用地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目前我国在再开发工作推进中的不足和困境。本文认为,当前的土地招拍挂政策与企业生命周期不匹配、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行为偏差、城市各类规划不科学不长远不统一等是城镇低效用地的重要成因,由此导致的城市发展空间不合理、土地利用低效粗放不可避免地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城镇低效用地问题必须从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着手,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导向,抓住政府机构改革契机,重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土地制度改革。同时,各地方政府在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前期注重科学规划、强调文化引导、建立工作长效机制,后期要重视动态跟踪管理,形成系统性的开发模式。通过宏观政策引导和微观政策执行双管齐下,实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从而实现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丁伟伟[2](2019)在《逆向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以金磐扶贫开发区和衢州海创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90年代起,飞地经济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萌芽,如今已发展到“全国开花”的状态。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建设中总是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分别默认为飞出地和飞入地。研究发现,部分地区因为缺乏资源要素比较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困难,同时随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存在欠发达地区飞入发达地区进行经济开发的“逆向飞地经济”现象,具体可分为两类:逆向扶贫飞地经济、逆向创新飞地经济。本论文利用3D要素理论和DPSIR模型构建飞地经济的理论分析模型,通过多案例比较分析、个案剖析和对衢州海创园进行实地调研详细研究逆向飞地经济的产生原因、运行特征、发展效益和面临的困境。研究认为,逆向飞地经济是飞地经济的一种特殊模式,且行政导向性更强。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和逆向创新飞地经济两种类型,分别可以总结为“外部支持型逆向异地开发模式和空间”、“逆向跳跃式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和空间”。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帮助贫困的飞出地实现异地发展、脱贫;逆向创新飞地经济帮助欠发达的飞出地通过“两次跳跃”实现异地借势借智,激发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两种逆飞模式同样可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研究指出,两种逆向飞地经济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和正面效应,应该在科学分析论证的前提下推广实践,当然逆飞模式也面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个性和共性难题。逆向扶贫飞地经济要处理好异地开发和本土发展的关系,逆向创新飞地经济要优化构建循环创新系统。逆飞模式仍然要在完善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优化利益分配、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改善软硬环境等共性问题上继续探索。本文也针对个性和共性难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程芳芳[3](2019)在《基于地区营销视角的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目前仍然被广泛认知的是,地区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的力度就是招商引资的最大实力,但在新形势下招商引资竞争日益激烈,仅仅提供各种优惠政策来达到吸引投资目的的做法已经不具有竞争力。地区营销理论则认为,地方政府致力于识别和占据适合自身发展的细分市场,并针对目标市场为该地区制定独特的营销策略,有规划、有目的地完善投资环境以及开展后续的服务营销活动才是未来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出路。通过笔者在当地的实际体验和调研发现,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形象定位还不够清晰,特别是“服务”的理念没有被招商部门灵活运用。对于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来说,地区营销的概念还没有被广泛认知,对于制定完整的营销计划和设立专门的地区营销统筹规划组织及其控制机制更是无从谈起。本文在地区营销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的招商引资策略。首先探讨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阐述了国内外专家对招商引资和地区营销理论的研究成果,同时简要地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框架和方法;继而论述了开发区招商引资和地区营销的理论,并提到了地区营销的必然性;接着通过SWOT分析了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招商引资现状,并通过问卷调查调研总结了开发区在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渠道策略四个方面以及服务营销上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地区营销理论,分别从STP战略、4PS策略以及服务营销策略提出了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强化其招商引资的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本文观点,并且展望本课题的研究,针对本文存在的不足提出对该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及方法。本文旨在探索法制化的规则约束下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新出路,促进和提高招商引资的竞争性和成功率。通过逐步采用地区营销理念来优化招商引资,取代以往依赖提供优惠政策、降低资源价格等招商引资方式。本文尝试结合地区营销的概念,选取笔者所在的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来进行案例分析,凭借较多的现成资料收集及现实环境体验,发现问题提出策略,无疑对本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可起到一定的建设性作用,而对其他地区或也具有某种程度的可操作性和借鉴性。
周兴[4](2019)在《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文中指出明代以前,两广地区一直是中国较为落后的地区,儒学的传播也较为薄弱。然而,从明代开始,广东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在思想界也同时出现了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儒家学者群体。明代广东儒学的兴盛与广东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复杂的内在关系。儒学以“仁道”作为学术的追求目标,实现“仁道”的主要途径是礼的践履。宋明儒学尤其如此,其表现在道学成为宋明儒学的主流,它延续了宋、元、明三个朝代,长达七百余年。仅从延续时间之长,就可看到道学在中国历史上所具备的强劲生命力。与宋明全国儒学的总体状况一样,明代广东儒学也以道学为主流、实学为支流。本文重点考察广东各派儒家学者的思想理论及其格君、泽民的经世实践,探讨儒学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历史作用。第一章简述明代之前广东内部经济、文化格局的变化。两汉、六朝时期,粤西和粤北因地处岭南联系中原的主要交通线,成为广东经济的重心;隋唐时期,由于主要交通线转移到粤北,粤西衰落;宋元时期,粤中、粤东和海南地区得到大规模开发,广东经济重心完成了由内地山区向沿海地区的转移。广东内部文化中心的变迁亦大体同步,两汉时期粤西成为儒学中心,六朝、隋唐时期佛教、道教兴盛于粤中、粤北。两宋时期儒学主要在粤中、粤东和海南传播,为明代儒学在这三个地区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叙述明初统治者的文教政策及明代前期广东儒学的初步兴起。明朝建立后,统治者非常重视儒学教育,广东各地普遍设立学校,为广东儒家学者群体的出现准备了必要条件。虽然明初逐步确立起朱学的统治地位,但明初思想家注重在心上做工夫,潜藏着心学的发展方向。明代前期,广东学者丘濬和陈献章突破了朱学,其中丘濬不再做“明道”的理论工作而着力于“行道”实践,丘濬格君及推行礼教的实践表明他实际上转向了实学。陈献章则提出“静中养出端倪”的学术宗旨,着重体悟“仁”的内涵,其弟子林光和张诩进一步发展了白沙心学的内在一面,但两人之学都很快沉寂。白沙学派对出处的态度表明,白沙心学难以将仁道落实于经世实践。第三章阐述甘泉学派如何将心学的理念落实于经世实践。湛若水提出“随处体认天理”的宗旨,改造程朱的“敬”作为其修养工夫,并通过“心事合一”的理论将“敬”落实于“事”,从而将仁道落实到经世实践。湛若水通过格君和宗族建设的实践,要求将“敬”的工夫贯彻到政治事务和社会生活。湛若水弟子庞嵩和唐伯元都企图克服王学的空虚,庞嵩以甘泉心学兼融王学,而唐伯元则以甘泉心学批判王学。从陈献章到湛若水,心学呈现出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第四章叙述广东王学的理论及礼教实践。王阳明先后提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等宗旨,其学在理论上实现了明道与行道的合一,对仁道的理论探讨提升了一个层次。广东的王门后学以方献夫、薛侃和杨起元最为显着。方献夫提出“知本”作为学术宗旨,然而在其理论结构中不重视“事”的一面。在嘉靖初,方献夫将心学思想运用于“大礼议”的政治斗争,以礼制合于人情作为理论根据。薛侃以“格物”为其学的核心,但强化了王学本体中的虚的一面,晚年的“格物”更走向了空虚。薛侃发展了王阳明的《南赣乡约》作为落实仁道的主要途径。杨起元着重阐述“赤子之心”的内涵,并以“赤子之心”来落实孝弟慈等道德价值,但在理论上消解了儒家道德修养的工夫。第五章论述明代广东朱子学者的思想及其推进朱熹礼教的主要途径。其中,霍韬以“居处恭”发挥朱学持敬修养的工夫,并通过礼落实于“事”。他在“大礼议”中坚持宗法秩序作为礼的根本,同时致力于宗族的制度化建设。黄佐以“博文约礼”为宗旨,其推行礼教的方式主要是乡约的制度设计。霍韬、黄佐分别将朱熹《家礼》、《增补吕氏乡约》的原则以社会制度的形式落实于社会生活,这是他们对朱熹礼教的推进。第六章叙述明代中后期广东实学的理论及经世实践。陈建维护朱学而驳斥心学,但放弃探讨本体问题而偏向于研究国家的现实问题,转向了实学的经世方案。海瑞以心学为根基而以实学为归宿,其“养气”论塑造出其刚毅的道德人格,“万物一体”之说培养了他对社会大众的责任心,其“行道”的主要途径是社会经济改革。叶春及虽然继承了甘泉心学,但其学术的重点转向了推行社会经济改革,并且以推行乡约的形式落实仁道。总体上看,实学与道学有着紧密联系,在“明道”的层面接受道学的解释而不再作理论上的探讨,而将学术重心转向“行道”,但不以推行道德价值的礼教为主,而致力于探讨实际的政治、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明末清初,广东儒者基本坚持以文经世的实学路线。第七章讨论明代广东儒学的特征,附带述及明代广东儒学的历史影响。就明代广东的儒家学者群体而论,道学在基层社会推行礼教的成就更突出,而实学则在格君的政治实践中更成功。道学以推行礼教作为“行道”的主要方式,其礼教以心性修养工夫为根基,以宗族和乡约为主要形式,将儒家的价值理念落实于社会生活,为民众奠定安身立命之基,塑造民众的人格,在提高民众素质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发展,这在粤中、粤东表现得很突出。实学也重视社会建设,但侧重以礼仪制度来管理社会,礼教难以深入推行,社会不能持续发展,在海南可见到这一点。同时,礼教的推行不仅实现了广东与全国在社会风俗上的统一,而且儒家的文化价值系统主导着社会生活。广东学者与外省学者共同缔造了明代的心学思潮,从而在深层的思想文化层面融入中央王朝。明代广东儒学的成就在清代仍发挥着重大影响,主要表现是康有为对心学的继承。康有为将心学的理念推向制度化,晚年以孔子之教为“国魂”并提升至国教的地位,作为救国的根本途径。本文的结论是,明代广东儒学在改造广东地方社会的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其中礼教起着关键的作用。礼教是儒学的精华,礼教构建的文化价值系统为广东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这是儒家仁道落实于社会的结果。道学充分地发挥了儒家礼教的精蕴。道学以礼教落实儒家的道德价值,塑造了民众的人格,重建了社会结构,从而实现了对人自身和社会的改造。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儒学的理论创新不可或缺,如何将儒学的价值理念加以解释,以适应文化各异的各地民众的需要,这就需要学者吸取本地思想资源,在这方面道学显然具有优势。明代前期,陈献章过于吸收佛教、道家的理论,在开创心学的同时,又使儒学的道德价值出现偏颇。明代中期,以湛若水为代表的心学家对白沙心学进行了纠偏,将儒学的道德价值贯彻于经世实践之中,其表现是在礼教中将“敬”的工夫落实在社会生活中。与此同时,外来的王学与甘泉心学的作用是相同的。以霍韬、黄佐为代表的广东理学家则将道德价值以制度化的形式落实于社会生活。明代中后期,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危机逐渐加深,社会矛盾逐步激化,实学逐渐兴起,儒学逐步向近代转型。从明代广东儒学的总体情况看,道学在以礼教改造社会、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等方面体现了强大的能力,这既是明代广东儒学兴盛与社会发展基本同步的原因,也是道学作为宋明儒学主流的原因。
何伟[5](2018)在《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追求。中国千姿百态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风景面貌,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区域风景管理和城镇格局营建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文章选取地域独立的杭嘉湖平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第一部分以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背景研究为主,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关注该区整体地域的环境背景;第二部分从空间的延续性和集约性的角度出发,以该区传统风景营建过程、营建内容的解析为主体;第三部分从空间的功能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和特征;第四部分总结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传统智慧,并予以展望。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多重角度,展开对“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研究。首先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界定杭嘉湖平原的研究范围,分析其自然环境基础。其次从空间延续性视角茶法,通过地域文化基础、城乡建制历程、水网环境梳理和农业环境生成四部分研究该区风景营建的发展脉络。基于上述研究,分别从先秦至清末的不同阶段分析杭嘉湖平原城乡营建的动态变化,并对农田水利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运河和海塘的开凿、西险大塘的建设为水网开发提供发展契机,四围河网的生成为农业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农田水利的开发最终形成了杭嘉湖平原水网纵横、田野阡陌的风景本底。而后从空间集约性的视角出发,将杭嘉湖平原传统的风景营建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自然景观通过释山、叙水分析区域内自然山水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人文景观首先以该区的运河水网和农业格局为对象,通过对水网分区、特征、工程设施和农田类型、特征、农耕制度,解读最终形成的农田水利格局;其次为该区的三府十一县及城镇网络营构,包括古城的相地选址、形胜布局、城池营构,市镇格局以及簇群地段的形成过程与特征。根据以上对风景营建过程及内容的解析,从空间功能性的视角出发,挖掘其营建机制。城池的营建源于政治影响、环境制约和建筑技艺;合形辅势的园林格局源于历朝各代多种类型的园林营造;山水相辅的规画方式、平原水网的交通营造和农桑共济的生产因素影响着郊野景观的营建;传统的风水观、诗画、城乡八景等人文意向影响着城镇与山水的整体态势。进而得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主要特征,从空间差异性的视角出发,通过人化风景演替天然风景的过程特征、城池营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和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三个层面分析该区传统风景营建特征。最后通过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分析全球化影响下该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文章建构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多维分析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扩展了人居环境风景营建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了杭嘉湖平原风景的演变规律,以及“理水、务农、营城”的人工管控和城镇内外景观营建因素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风景“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营建,对杭嘉湖平原地区历史风景营建的基础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三个方面。具体为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杭嘉湖平原区域—城市;城郊—城内等多重空间维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本研究填补了杭嘉湖平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为开展国土层面地域风景营建的研究奠定基础。
张学良,林永然[6](2018)在《新常态下大城市与毗邻地区融合发展:上海及其毗邻地区的实践》文中提出上海与其毗邻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完备,一体化程度也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经济新常态下毗邻区接轨上海发展比以往更加全面和深入,主要特点在于地区间的经贸、人文等全面接轨以及产业合作平台建设。这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也是在行政边界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经济边界耦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上海与毗邻地区实现共享发展、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
徐军伟[7](2018)在《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文中认为自恢复高考以来,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经历了三次调整。20世纪80年代初到1999年,以中心城市办大学为主要特征开始了第一次布局调整。从1999年到2008年,以六大高教园区建设、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兴办和高职院校的兴起为标志,进行了第二次布局调整,初步建立了以杭州为中心,宁波和温州为副中心的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自2008年以后,以高等学校“县域办学”为标志,开启了浙江省第三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历程,“县域办学”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新探索。论文按照高校为什么会选择落户县域?落户县域的高校有什么特征?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推动落户县域的高校更好发展这一逻辑主线,在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理论、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理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观照下,做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市场机制与政策因素是推动高校“县域办学”的两大动因,与以往按照计划模式调整高等教育布局不同,市场机制在高校“县域办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进一步优化办学模式、强化办学特色的需要,结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有益经验,论文分析了美国赠地学院、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特点,对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优化学科专业、强化服务面向、完善资源渠道等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论文分析了浙江省高校“县域办学”过程中相关遇阻案例,研究了高校“县域办学”在决策机制、规划布局、办学定位、管理体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帮助政府与高校科学决策,建立了以县域GDP、常住人口、一般公共预算、交通条件为参数的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以办学类型、办学规模、办学时间为参数的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以这两类指数为基础,构建了浙江省高校县域布局的量化分析模型。并从区域高等教育布局规划、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县域高校办学模式、推进高校分类发展、聚焦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社会参与高校内部治理机制等方面入手,对进一步完善高校“县域办学”提出政策建议。
钟远明[8](2017)在《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战胜利后四年间内战成为主调,在内战背景下国统区铁路的经营与建设问题是战后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粤省铁路作为国统区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建设过程成为战后动荡四年间中国铁路的典型缩影与真实写照,且极具特色。该省铁路历经自清末至抗战全面爆发前后近40年的发展,在国家政权力量的主导下,从孤悬岭南到融入全国铁路系统,奠定其经营与建设的基本格局与重要基础;而战后四年则是衔接粤省铁路经营建设在抗战以前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重要过渡转型阶段。此阶段开启的首要步骤是国民政府从日军手中接收粤省铁路各路段,恢复原有经营,在此基础上重启粤省铁路营运,但过程未如人意,对之后的经营建设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阶段开启的另一个关键步骤是国民政府重建对粤省铁路的统一管理,推动该省铁路各路段进一步整合;而铁路管理新模式的引入亦是战后中国铁路管理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尝试,并产生持续的影响。由于战争的贻害,国内外局势复杂,粤省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丕变以及粤省铁路自身基础状况限制等,粤省铁路在战后四年间的经营建设肩负“恢复战前标准”沉重任务之余还需致力于“推动建设”。尽管各项日常经营事务——机务、工务、财务、行车、警务以及客货运输等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基础极为脆弱,与抗战前水平仍相去甚远。此外,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美国积极参与战后中国铁路建设,美援也成为粤省铁路建设得以启动的重要资金依赖;而在引入利用美援的憧憬下,广东军政当局喊出“复兴华南”的号召,锐意以粤省铁路为中心展开一系列建设项目,与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合作开展多项具有重要价值与长远意义的铁路工程,然而这些铁路工程在混乱的时局中始终未能完工,对广东地方经济建设推动作用有限,难以满足当地发展的需求。随着国民党在广东的统治行将崩溃,粤省铁路经营亦陷入空前困境;在人民政府正确政策方针以及原铁路职工的促成下,粤省铁路在新旧政权更迭过程中实现较为平稳的过渡,民国路政在广东得以转换新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铁路事业的一部分。
顾怡华[9](2017)在《浙北平原水网型城市新区中心景观规划研究 ——以平湖市南市新区中心景观规划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新区建设如火如荼,同时新区景观整体不协调的问题也愈发突出,针对城市新区中心的景观规划相关研究,对于创造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浙北平原水网型城市自然特征明显,城市历史文化悠久,因此针对浙北平原水网型城市新区中心进行景观规划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阐述并界定了水网型城市等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其次,通过对浙北平原水网型城市的发展历程、自然特征以及文化特色的研究,提出目前水网型城市新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新区中心景观规划的原则、内容及策略等进行分析总结,最后通过平湖市南市新区中心景观规划项目实践,为城市新区的景观规划提供发展思路。
徐伟强[10](2016)在《新常态下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动力面临转换。在此背景下,研究探讨国内沿海发达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浙江省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情况作为背景,总结归纳了新常态下当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变化和特点,综合运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投资理论,借助SWOT方法分析了当前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因素和竞争优势,找出了当前嘉兴市发展开放型经济所具备的三大优势:交通区位优势、产业集群优势和发展积累优势。同时,也指明了当前制约嘉兴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困难:要素资源紧张、龙头企业较少和体制机制制约。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开放型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新常态下政府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和战略选择,建议采用增长型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通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深入开展招大引强战略,积极打造产业集群;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加强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加快政府自身改革,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等管理模式来发挥政府在开放引领战略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战略指引和政策支持,从而推动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发展。
二、接轨 开放 提升——平湖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接轨 开放 提升——平湖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研究 ——以浙江省平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存量规划相关研究 |
1.2.2 城市更新相关研究 |
1.2.3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相关研究 |
1.2.4 低效用地再开发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案例分析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4 理论基础 |
1.4.1 报酬递减规律 |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3 人地协调理论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平湖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现状和问题分析 |
2.1 研究背景 |
2.2 平湖市概况 |
2.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3 城市建设概况 |
2.3 平湖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2.3.1 土地资源总体状况与土地供应能力分析 |
2.3.2 低效用地现状结构和用地强度分析 |
2.4 平湖市低效用地再开发潜力评价和模式分析 |
2.4.1 单指标潜力评价 |
2.4.2 低效用地再开发模式分析 |
2.5 低效用地再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5.1 国家层面 |
2.5.2 地方政府层面 |
第三章 国内外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经验和启示 |
3.1 国内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
3.1.1 广东省的“三旧改造”经验 |
3.1.2 台湾的都市更新单元规划 |
3.1.3 厦门的“二次开发”经验 |
3.1.4 国内城市经验总结 |
3.2 国外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
3.2.1 英国格拉斯哥 |
3.2.2 日本六本木 |
3.2.3 德国鲁尔区 |
3.2.4 国外城市经验总结 |
第四章 政策建议 |
4.1 国家层面 |
4.1.1 抓住政府机构改革契机,统筹土地资源配置 |
4.1.2 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导向,重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
4.1.3 总结低效用地试点经验,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土地制度改革 |
4.2 地方政府层面 |
4.2.1 注重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建立工作长效机制 |
4.2.2 强化资金保障,鼓励多种权利主体参与 |
4.2.3 结合国内外经验,加强再开发工作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逆向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以金磐扶贫开发区和衢州海创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1.3.1 本文的创新点 |
1.3.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2.1.1 重要概念 |
2.1.2 相关理论 |
2.2 国外文献述评 |
2.3 国内文献述评 |
2.3.1 飞地经济的特征和类型 |
2.3.2 飞地经济的发展效应 |
2.3.3 飞地经济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
2.3.4 述评与展望 |
2.4 “逆向飞地经济”问题的提出 |
3 我国飞地经济发展实践 |
3.1 我国飞地经济的发展历程 |
3.1.1 20世纪90年代~2005年:萌芽阶段 |
3.1.2 2005~2010年:地方继续探索实践和区域规模建设阶段 |
3.1.3 2010~2017年:“全国开花”阶段 |
3.1.4 2017年6月至今:全国统筹规范阶段 |
3.1.5 飞地经济发展历程的总结 |
3.1.6 浙江飞地经济发展实践 |
3.2 飞地经济的发展条件及模式 |
3.2.1 飞地经济发展条件 |
3.2.2 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
3.3 基于3D要素理论和DPSIR模型的运行机制构建 |
3.3.1 3D要素理论和DPSIR模型介绍 |
3.3.2 运行机制中的驱动力(D)和压力(P)分析 |
3.3.3 运行机制中的状态(S)分析 |
3.3.4 运行机制中的影响(I)和响应(R)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逆向扶贫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
4.1 一种新路径——“飞地式扶贫” |
4.1.1 平湖市的“飞地强村计划” |
4.1.2 青田、平湖共建飞地产业园 |
4.1.3 其他通过飞地扶贫的经验 |
4.1.4 飞地为扶贫脱困带来的启示 |
4.2 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 |
4.3 金磐扶贫开发区个案剖析 |
4.3.1 开发背景和历程 |
4.3.2 金磐开发区运行机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4.4.1 比较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和飞地经济 |
4.4.2 其他启示 |
5 逆向创新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
5.1 逆向创新飞地经济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 |
5.2 衢州海创园个案剖析 |
5.2.1 研究样本介绍 |
5.2.2 衢州海创园运行机制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5.3.1 比较逆向创新飞地经济和飞地经济 |
5.3.2 其他启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衢州海创园调研提纲 |
附录二 广东省飞地经济名录 |
附录三 江苏省飞地经济名录 |
附录四 安徽省飞地经济名录 |
附录五 浙江省飞地经济名录 |
致谢 |
(3)基于地区营销视角的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招商引资相关理论 |
1.2.2 地区营销方面的研究 |
1.2.3 现有研究述评 |
1.3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2 开发区招商引资及地区营销理论基础 |
2.1 开发区招商引资 |
2.1.1 开发区招商引资概念 |
2.1.2 招商引资核心竞争力的演变 |
2.1.3 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流程概述 |
2.2 地区营销理论 |
2.2.1 地区营销的概念 |
2.2.2 地区营销的必然性 |
3 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
3.2 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SWOT分析 |
3.2.1 竞争优势 |
3.2.2 竞争劣势 |
3.2.3 机会 |
3.2.4 威胁 |
3.3 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1 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的现状 |
3.3.2 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调研 |
3.4 基于地区营销的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产品策略存在的问题 |
3.4.2 价格策略存在的问题 |
3.4.3 促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3.4.4 渠道策略存在的问题 |
3.4.5 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
4 基于地区营销的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策略 |
4.1 市场营销STP战略 |
4.1.1 市场细分 |
4.1.2 目标市场的选择 |
4.1.3 市场定位 |
4.2 招商引资的4PS组合策略 |
4.2.1 产品策略 |
4.2.2 价格策略 |
4.2.3 促销策略 |
4.2.4 渠道策略 |
4.3 服务营销策略 |
5 结论、不足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企业服务需求调查表 |
附录2 重点外资企业服务需求调查汇总 |
致谢 |
(4)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与评述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与界定 |
四、写作思路与基本方法 |
第一章 明代之前的广东 |
一、广东的行政区划沿革 |
二、明代以前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 |
三、明代以前广东文化的演变与儒学的传播 |
四、小结 |
第二章 明代前期广东的儒学 |
一、明初的文教政策与儒学的演变 |
二、丘濬对朱学的理解及其向实学的转变 |
三、陈献章的“静中养出端倪”与教育实践 |
四、林光与张诩对白沙心学的发展及白沙学派的出处问题 |
五、小结 |
第三章 甘泉心学的理论成就与经世实践 |
一、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的理论成就 |
二、湛若水格君与宗族建设的实践 |
三、庞嵩对王学的兼容与唐伯元对王学的批评 |
四、小结 |
第四章 明代广东王学的理论特征与推行礼教的实践 |
一、王学理论及其在广东的传播 |
二、方献夫的“知本”与议礼 |
三、薛侃的“格物”论及其推行乡约的实践 |
四、杨起元的“赤子之心”及其格君泽民的实践 |
五、小结 |
第五章 明代广东朱学的礼治理论与实践 |
一、霍韬的“居处恭”及其礼治实践 |
二、黄佐的“博文约礼”及其乡约设计 |
三、小结 |
第六章 明中后期至明末清初广东儒学向实学的转向 |
一、陈建对心学的批评及其经世之学 |
二、海瑞的“养气”论及社会经济改革 |
三、叶春及对甘泉心学的继承及其实学成就 |
四、明末清初广东儒学的实学倾向 |
五、小结 |
第七章 明代广东儒学的特征及影响 |
一、重新审视儒家学者的经世实践 |
二、儒家学者对基层社会的改造 |
三、儒学在地方社会融入中央王朝过程中的作用 |
四、明代广东儒学的历史影响 |
五、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5)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
1.1.2. 快速城镇化对历史地域风景保护的冲击 |
1.1.3. 现代化背景下杭嘉湖平原历史城镇景观的危机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时期 |
1.2.1. 研究对象:杭嘉湖平原 |
1.2.2. 研究时期:清末民初之前(传统范畴)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概念辨析 |
1.4.1. 风景(Landscape)及其相关概念 |
1.4.2. 营建(Formation)及其相关概念 |
1.4.3. 风景营建 |
1.5. 文献综述 |
1.5.1. 区域、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
1.5.2. 不同视角的区域风景营建相关研究 |
1.5.3. 古代杭嘉湖平原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杭嘉湖平原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
2.1. 区位及地域范围 |
2.1.1. 历史地理研究中的“杭嘉湖平原” |
2.1.2. 自然地理学中的“杭嘉湖平原” |
2.1.3. 政治经济区划中的“杭嘉湖平原” |
2.1.4. 本文中杭嘉湖平原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自然环境基础 |
2.2.1. 形势地貌 |
2.2.2. 水文条件 |
2.2.3. 气候条件 |
2.2.4. 土壤条件 |
2.3. 小结 |
3.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过程分析 |
3.1. 地域文化基础 |
3.1.1. 杭嘉湖平原地域文化的过渡性 |
3.1.2. 原始氏族的文化基础 |
3.1.3. 吴越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
3.2. 度地:城乡建置历程 |
3.2.1. 先秦 |
3.2.2. 秦汉六朝 |
3.2.3. 隋唐五代 |
3.2.4. 两宋 |
3.2.5. 元明 |
3.2.6. 清 |
3.3. 理水:水网环境的梳理 |
3.3.1. 总体发展 |
3.3.2. 凿河建塘 |
3.3.3. 分化河网稳固堤塘 |
3.4. 务农:农业环境的生成 |
3.4.1. 火耕水耨的远古农业 |
3.4.2. 水网平原中开垦屯田 |
3.4.3. 桑争稻田进程的加剧 |
3.4.4. 垦殖加重带来环境负担 |
3.5. 小结 |
4.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内容解析 |
4.1. 释山 |
4.1.1. 天目山脉 |
4.1.2. 内陆和滨海山体 |
4.2. 叙水 |
4.2.1. 太湖 |
4.2.2. 钱塘江及杭州湾 |
4.2.3. 苕溪水系 |
4.2.4. 长兴水系 |
4.3. 水网农田 |
4.3.1. 秩序井然的纵横水网 |
4.3.2. 因地制宜的良畴沃野 |
4.4. 城池市镇 |
4.4.1. 合形辅势的城池格局 |
4.4.2. 缘水而生的市镇格局 |
4.5. 小结 |
5.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 |
5.1. 圈地营城 |
5.1.1. 自上而下的政治影响 |
5.1.2. 内外贯通的利水居行 |
5.1.3. 就地取材的建筑技艺 |
5.2. 园林成境 |
5.2.1. 皇家园林 |
5.2.2. 私家园林 |
5.2.3. 寺庙园林 |
5.2.4. 书院园林 |
5.3. 规画治野 |
5.3.1. 经营山水 |
5.3.2. 优化交通 |
5.3.3. 择优选种 |
5.4. 人文赋意 |
5.4.1. 山水为序 |
5.4.2. 八景立意 |
5.4.3. 风俗附会 |
5.5. 小结 |
6.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特征 |
6.1. 区域风景营建的演化特征 |
6.1.1. 水 |
6.1.2. 田 |
6.1.3. 城 |
6.2. 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 |
6.2.1. “山—水—田—城—镇”融合的全局风景营建 |
6.2.2. “焦点—天际—诗画”三位一体邑郊景观营建 |
6.2.3. “边界—轴线—骨架—群域”集约化的城内景观营建 |
6.3. 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分析 |
6.3.1. 景观结构与影响力的相似性 |
6.3.2. 景观分布与特色的差异性 |
6.4. 当代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 |
6.4.1. 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的全局改造 |
6.4.2. 城内外空间逐渐模糊的景观格局 |
6.4.3. 风景名胜旅游区的景观保护进程 |
6.5. 总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默化:优越深厚的自然与文化基础 |
7.1.2. 牵引:人与天调的水利农田营建 |
7.1.3. 主导:因形就势体国经野的城镇营建 |
7.1.4. 渗透:逐级开发自然相适的历史经验 |
7.1.5. 现代语境中传承历史的发展策略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附录一: 杭嘉湖平原各府境内主要山体统计 |
附录二: 截止2017年杭嘉湖平原主要河湖水系统计 |
附录三: 杭嘉湖平原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新常态下大城市与毗邻地区融合发展:上海及其毗邻地区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毗邻地区接轨上海的背景与实践 |
(一) 毗邻地区接轨上海的时代背景 |
(二) 毗邻地区接轨上海历史发展和实践动向 |
1. 历史发展。 |
2. 毗邻区各地接轨上海实践的新动向。 |
3. 在接轨上海战略的引领下, 各地取得积极成果。 |
二、毗邻地区接轨上海的主要特点和必要性 |
(一) 新常态下毗邻地区接轨上海的主要特点 |
(二) 新常态下毗邻地区接轨上海发展的必要性 |
1. 政策指引。 |
2. 经济转型路径。 |
3. 突破行政区经济的重要实践。 |
三、结论与展望 |
(7)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界定 |
一、县域 |
二、高等学校 |
三、县域办学 |
四、第三次布局调整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
二、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理论 |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 |
一、第一次布局调整的背景 |
二、第一次布局调整的概况 |
三、第一次布局调整的成就 |
四、第一次布局调整的特点 |
第二节 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 |
一、第二次布局调整的背景 |
二、第二次布局调整的概况 |
三、第二次布局调整的成就 |
四、第二次布局调整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三次布局调整的背景与特征 |
第一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背景分析 |
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 |
二、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 |
第二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类型分析 |
一、县域校园的建设时间分类 |
二、县域校园的功能性质分类 |
三、县域校园的建设出资分类 |
第三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特征分析 |
一、市场化: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主要特征 |
二、应用型: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群体特征 |
三、多元化: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显着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县域办学”高校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我国早期“县域办学”高校 |
一、基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县域办学”高校 |
二、基于区域发展特定需求的“县域办学”高校 |
第二节 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 |
一、浙江省本科高校县域校区 |
二、浙江省独立学院县域校区 |
三、浙江省高职院校县域校区 |
第三节 高校“县域办学”遇阻案例分析 |
一、案例一: A校义乌分校建设遇阻 |
二、案例二: B校迁建慈溪方案遇阻 |
三、案例三: C校迁建岱山方案未获批准 |
四、案例四:D校落户县域方案两次遇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美高校面向区域的办学特征 |
第一节 美国赠地学院办学特征 |
一、赠地学院的发展背景 |
二、赠地学院的办学理念 |
三、赠地学院的办学特点 |
第二节 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办学特征 |
一、多科技术学院产生背景 |
二、多科技术学院办学特点 |
三、多科技术学院对英国高教的价值 |
第三节 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特征 |
一、“相互作用大学”的产生背景 |
二、“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思想 |
三、“相互作用大学”的基本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问题分析 |
一、高校“县域办学”的决策机制 |
二、县域高等教育的宏观布局 |
三、落户县域高校的办学定位 |
四、高校落户县域的管理体制 |
五、县域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高等学校县域布局分析模型建构 |
一、构成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的参数 |
二、构成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的参数 |
三、高等学校县域布局分析模型建构 |
第三节 完善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对策建议 |
一、优化高校“县域办学”整体布局 |
二、推进县域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
三、加快县域高校办学模式转变 |
四、建立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机制 |
五、县域高校聚焦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 |
六、建立社会参与的高校内部治理模式 |
结语 |
论文附件 |
附件一: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与现状指数对比表 |
附件二: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汇总表 |
附件三: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汇总表 |
附件四: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汇总表 |
附件五: 浙江省高校校区分布统计表 |
附件六: 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情况调查的通知 |
附件七: 浙江省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基本办学条件情况调查表 |
附件八: 分析模型指标参数权重判定问卷 |
附件九: 浙江省领导对高校“县域办学”情况统计与分析报告的批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抗战以前粤省铁路从分治到整合的进程 |
第一节 粤省铁路分治的形成 |
一、美国方面关于省三支线的兴筑及其困境 |
二、商办铁路公司对粤汉铁路广东段的修筑与经营 |
三、英国势力笼罩下广九铁路的兴筑与经营 |
第二节 抗战爆发前粤省铁路的整合 |
一、省内整合:政治介入粤省铁路内部事务 |
二、融入全国铁路系统:四大铁路管理局(工程局)合并 |
第三节 抗战爆发前后粤汉广九两路接轨 |
一、接轨问题的起源 |
二、中央、地方与英国关于接轨问题的立场与纠缠 |
三、两路接轨促成“香港通道”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粤省铁路经营的恢复与统一管理的重建 |
第一节 粤省境内粤汉、广九等路段的接收与营运初步恢复 |
一、陆军第二方面军铁路接收事宜 |
二、交通部驻粤人员的铁路接管 |
三、粤省境内粤汉、广九等路段交通营运的恢复 |
第二节 海南岛铁路之接收与初期经营 |
一、日军对海南岛铁路的营建概况 |
二、海南岛铁路接收乱局 |
三、海南岛铁路接收初期之经营及困难 |
第三节 粤省铁路统一管理的重建 |
一、粤汉区铁路管理局之建立 |
二、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在粤组织机构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抗战胜利后粤省铁路的日常经营 |
第一节 粤省铁路营运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援助 |
第二节 粤省铁路经营中的主要事务 |
一、机务 |
二、工务 |
三、财务 |
四、行车 |
五、警务 |
第三节 客货运输状况及其进步与不足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抗战胜利后粤省铁路新工程与广东地方建设 |
第一节 美援、“复兴华南”计划与粤汉区铁路 |
一、打造华南“美式铁路典范” |
二、以铁路带动“复兴华南”计划 |
三、“美援”的落差 |
第二节 开发海南岛:海南环岛铁路之建设及窘境 |
一、海南环岛铁路建设基础与建筑计划 |
二、开展海南环岛铁路计划中的困难 |
三、环岛铁路计划的搁置与地方民众的反应 |
第三节 连通粤汉干线与广三段:建设广州西南大桥 |
一、工程缘起 |
二、战后路局、省府与市府合作筹筑西南大桥 |
三、工程计划与中辍 |
第四节 运输煤炭以济广东:狗牙洞支线建设 |
一、缺煤的广东 |
二、粤湘边境、粤北煤矿的早期开发与狗牙洞支线雏形 |
三、支线工程开展与相关概算 |
四、推进支线工程的现实困难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路政在广东的转换 |
第一节 粤省铁路深陷经营困境 |
一、财政极度困难 |
二、粤省铁路工潮迭起 |
三、路局高层离心离德 |
四、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南迁广州 |
第二节 广州机厂等设备人员迁台 |
第三节 人民政府对粤省铁路的接管与改造 |
一、接管前夕之情形 |
二、粤省铁路的接管与改造过程 |
三、粤省铁路交通恢复与营运展望 |
第四节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9)浙北平原水网型城市新区中心景观规划研究 ——以平湖市南市新区中心景观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进程引发新区建设热潮 |
1.1.2. 现阶段城市新区景观建设问题突出 |
1.1.3. 城市新区中心水系的重要作用凸显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阅 |
1.4.2. 案例分析 |
1.4.3. 实地调研 |
1.4.4. 实践项目分析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5.1. 国外水网型城市景观规划研究 |
1.5.2. 国内水网型城市景观规划研究 |
1.5.3. 研究小结 |
2. 水网型城市基础研究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市水系 |
2.1.2. 水网型城市 |
2.2. 城市水网的主要功能 |
2.2.1. 古代城市水网的功能 |
2.2.2. 现代城市水网的功能 |
2.3. 城市水网与城市的关系 |
2.3.1. 城市水网对城市景观格局的影响 |
2.3.2. 城市水网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浙北平原水网型城市基本特征 |
3.1. 浙北平原研究范围 |
3.2. 浙北平原水网型城市发展历程 |
3.3. 浙北平原水网型城市自然特征 |
3.3.1. 以河流水系为主的自然骨架 |
3.3.2. 连续自然的带状绿色空间 |
3.4. 浙北平原水网型城市文化特色 |
3.4.1. 历史悠久的稻作文化 |
3.4.2. 地域特色的水乡文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浙北平原水网型城市新区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
4.1. 地域性水网特征消失 |
4.2. 城市记忆文化特色缺失 |
4.3. 新区景观尺度感失衡 |
4.4. 本章小结 |
5. 浙北平原水网型城市新区中心景观规划方法构建 |
5.1. 水网型城市新区中心景观规划原则 |
5.1.1. 整体性原则 |
5.1.2. 连续性原则 |
5.1.3. 生态性原则 |
5.1.4. 亲水性原则 |
5.1.5. 以人为本原则 |
5.1.6. 尊重文化原则 |
5.2. 水网型城市新区中心景观规划内容 |
5.2.1. 场地综合分析 |
5.2.2. 景观空间格局构建 |
5.2.3. 交通体系组织 |
5.2.4. 城市文化营造 |
5.3. 水网型城市新区中心景观规划策略 |
5.3.1. 恢复水系生态性,延续水网肌理 |
5.3.2. 融入地域文化,展现水乡风貌 |
5.3.3. 组织景观轴线,凸显中心地位 |
5.4. 本章小结 |
6. 国内外相关优秀案例分析 |
6.1. 瑞典Hammarby Sjostad新区景观规划 |
6.1.1. 项目概况 |
6.1.2. 总结启示 |
6.2. 荷兰莱顿城环城生态带——连续绿色空间 |
6.2.1. 项目概况 |
6.2.2. 总结启示 |
6.3. 无锡太湖新城中央水系景观规划 |
6.3.1. 项目概况 |
6.3.2. 总结启示 |
6.4. 衢州鹿鸣公园——生态游憩网络 |
6.4.1. 项目概况 |
6.4.2. 总结启示 |
6.5. 上海徐家汇公园——现代景观与历史人文结合 |
6.5.1. 项目概况 |
6.5.2. 总结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7. 平湖市南市新区中心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
7.1. 项目背景 |
7.1.1. 项目区位 |
7.1.2. 城市概况 |
7.2. 上位规划 |
7.2.1. 市域总体规划 |
7.2.2. 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7.3. 现状分析 |
7.3.1. 场地与城市关系分析 |
7.3.2. 场地周边环境分析 |
7.3.3. 场地内部分析 |
7.4. 机遇与挑战 |
7.5. 总体概念规划 |
7.5.1. 规划定位 |
7.5.2. 规划目标 |
7.5.3. 规划依据 |
7.5.4. 规划理念 |
7.5.5. 规划策略 |
7.5.6. 总体方案 |
7.6. 分区规划 |
7.6.1. 齐景春秋 |
7.6.2. 武原水韵 |
7.6.3. 故邑叠翠 |
7.6.4. 拓湖清波 |
7.6.5. 曹兑竞舟 |
7.6.6. 毓秀流芳 |
7.7. 专项规划 |
7.7.1. 交通系统规划 |
7.7.2. 景观视线分析 |
7.7.3. 场地竖向规划 |
7.7.4. 水系统规划 |
7.7.5. 驳岸规划 |
7.7.6. 植物景观规划 |
7.7.7. 节庆活动专项 |
7.7.8. 服务设施规划 |
7.7.9. 标识系统规划 |
7.8.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8.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10)新常态下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经济“新常态” |
二、开放型经济 |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 |
一、比较优势理论 |
二、竞争优势理论 |
三、产业集群理论 |
第三节 国际投资理论 |
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二、国际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
第三章 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
第一节 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状 |
一、对外贸易发展迅猛 |
二、利用外资量质齐升 |
三、外经合作持续拓展 |
四、服务贸易实现跨越 |
第二节 嘉兴市开放型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 |
一、外部环境显着变化 |
二、发展速度有所放缓 |
三、发展动力出现转换 |
第四章 基于SWOT模型的嘉兴开放型经济优劣势分析 |
第一节 SWOT分析方法概述 |
第二节 SWOT分析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优劣势 |
一、嘉兴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机会和优势 |
二、嘉兴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威胁和劣势 |
第三节 SWOT分析结果和战略模型选择 |
一、SWOT矩阵分析结果 |
二、战略模型选择 |
第五章 国内外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内外开放型经济发展案例介绍 |
一、广东东莞模式 |
二、新苏南模式 |
三、新加坡模式 |
第二节 国内外经验对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启示 |
一、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前提 |
二、高效透明的营商环境是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
三、以民引外和民外互动是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 |
四、科技和人才支撑是促进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保障 |
第六章 新常态下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发展目标 |
一、对外贸易有新提升 |
二、利用外资有新突破 |
三、外经合作有新跨越 |
四、服务贸易有新增长 |
第二节 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 |
一、聚焦发展战略 |
二、创新驱动战略 |
三、产业集群战略 |
第三节 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
二、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 |
三、深入开展招大引强战略,积极打造产业集群 |
四、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 |
五、加强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六、加快政府自身改革,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接轨 开放 提升——平湖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研究 ——以浙江省平湖市为例[D]. 方倩玉. 西北大学, 2019(04)
- [2]逆向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以金磐扶贫开发区和衢州海创园为例[D]. 丁伟伟.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3]基于地区营销视角的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策略研究[D]. 程芳芳.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3)
- [4]明代广东儒学史研究[D]. 周兴. 西南大学, 2019(01)
- [5]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D]. 何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新常态下大城市与毗邻地区融合发展:上海及其毗邻地区的实践[J]. 张学良,林永然. 科学发展, 2018(05)
- [7]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D]. 徐军伟. 厦门大学, 2018(12)
- [8]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D]. 钟远明. 武汉大学, 2017(06)
- [9]浙北平原水网型城市新区中心景观规划研究 ——以平湖市南市新区中心景观规划为例[D]. 顾怡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新常态下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与路径研究[D]. 徐伟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