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炭供方不要哄抬电煤价格 煤电双方相互依存应长期合作(论文文献综述)
祁磊[1](2019)在《TY公司再制造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蓬勃发展,在产品保有量增长的同时,产品废旧量也快速增长,带来了环保、安全、资源等各方面问题;同时,传统制造业也面临着人工、材料成本激增等挑战。如何循环利用废旧产品、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成本能耗,引起了国家、企业、客户的高度关注,再制造产业得到的重视与日俱增。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再制造产业快速发展,这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令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从而使再制造企业面临更为挑剔的客户。在由导入期过渡至成长期的关键阶段,再制造企业应该顺应发展形势,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并稳定至成熟期来临。由于成长期是企业提升价格形象和质量形象的好时机,因此,制定正确的产品营销策略,并采取措施保障其实施,对再制造企业至关重要。本文以TY再制造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产品营销策略研究,以发掘并解决TY公司再制造产品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首先,本文阐述了研究TY再制造公司产品营销策略的背景与意义,并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综述再制造产品营销的国内外研究情况,确立了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其次,论文对有关营销理论予以简单介绍,为后文再制造产品营销策略研究奠定了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再次,运用调查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在分析TY公司概况和再制造的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的基础上,面向公司员工与公司客户两个群体开展问卷调查并分析研究,归纳出了TY公司再制造产品的营销中存在的核心问题。而后,进行了宏观环境分析、产业环境分析以及SWOT分析,结合TY再制造公司的营销管理状况,运用STP理论与4Ps理论,为TY公司制定了再制造产品营销策略。最后,采用综合归纳法,提出了有利于TY公司实施再制造产品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本文针对TY公司再制造产品营销策略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再制造产品营销策略、提出实施产品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弥补了再制造领域产品营销策略制定、保障与实施研究的缺失,具有一定创新性,能够指导TY再制造公司的产品营销,也对再制造产业相关单位制定与实施产品营销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蒋文军[2](2013)在《中国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煤炭资源。虽然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煤炭消耗,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在能源结构中仍然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在我国,由于煤炭与电力市场的改革步伐不一致,电力市场化改革滞后于煤炭,导致两者无法在同一平台上运行和交易,矛盾的焦点表现为电煤与电力的价格即煤电价格之争。可以预见的是,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电价格冲突仍将会是煤电矛盾的焦点。可以说,电煤的价格冲突已经成为行业问题和一系列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的根本诱因,明确电煤成本和电煤价格的构成比例,结合经济发展诉求出台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调控措施,将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对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研究迫在眉睫。全文共分九章。第1章是绪论。主要阐述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回顾,明确本研究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2章在分析煤电价格冲突及其产生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中国煤电价格冲突研究的基本理论,包括价格形成与运行理论、冲突管理理论和宏观调控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3章是国外煤电价格冲突的调控经验借鉴。主要从国外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表现、国外煤电价格冲突对煤电产业发展的影响、国外煤电价格冲突的调控策略,以及国外调控煤电价格冲突的主要经验等四个方面展开。第4章至第7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第4章(中国煤电价格冲突的形成)主要研究市场化煤价的形成机制、电价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以及煤电价格的传导机制、冲突及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政府、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的三方煤电价格博弈模型。第5章(中国煤电价格冲突的影响分析)主要研究煤电价格冲突对各类企业、宏观经济、人民生活等产生的影响。第6章(面向煤电价格冲突的微观主体策略分析)主要研究煤电产业链上的不同类型的企业包括煤炭生产企业、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及煤炭运输业在面向煤电价格冲突时的微观主体策略。第7章(煤电价格冲突的宏观调控策略)主要从建立科学的电煤价格信息监测体系、煤电价格冲突宏观调控的方法体系及选择、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与博弈分析,以及煤电价格冲突的的其他宏观调控对策等方面展开研究。第8章主要结合河南省的实际,对河南省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进行实证研究。在分析河南省煤电市场运行状况的基础上,研究河南省煤电价格冲突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原因,从政府角度提出河南省煤电价格冲突的调控策略,从火力发电企业的角度提出应对措施。最后的第9章为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主要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的创新点是:(1)构建了基于政府、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的煤电价格三方博弈模型;(2)在系统分析煤电价格冲突对居民生活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居民消费支出、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电价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测算了居民对电价的承受能力;(3)对煤电价格冲突过程中煤炭生产企业、发电企业的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4)通过煤电价格联动的博弈分析,提出了基于煤电价格联动的煤电价格冲突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方向。
刘满平[3](2013)在《中国宏观调控系统运行、转换与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经济学思想诞生以来,有关宏观调控(西方对应的的称谓是政府干预)的讨论及争辩始终伴随在其中,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自凯恩斯主义出现后,有关宏观调控的理论在很多国家得到实践并获得良好的结果。我国也不例外,国内学者对宏观调控进行了归纳总结,从模式、政策工具、力度等方面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但遗憾的是,这种研究角度比较单一,大多数是静态地分析和研究,不能详细地、全面地描述整个宏观调控的运行过程。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探讨。基于此,本文试图借鉴系统理论观点,认为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宏观调控也不例外。无论是从宏观调控组成各要素,还是宏观调控运行、转换以及结果来看,都具有系统性。宏观调控是一个系统,从系统的角度看,宏观调控可以定义为政府基于特定的经济环境,选择运用适当政策工具影响或改变现实经济运行状态、实现预期调控目标的过程。它应该包括主体、政策、客体、方式、目标以及绩效等6个方面。宏观调控主体表明是谁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政策表明用什么政策来进行调控;宏观调控客体表明对什么进行调控;宏观调控方式表明主体和客体之间联系或作用类型,是直接还是间接;宏观调控目标表明进行宏观调控所要达到的预期;宏观调控绩效则表明进行宏观调控的实际结果。宏观调控是一项行为过程,有主体、有客体,还有目标、政策等等,实质上是一个典型的控制系统。其内部6大构成要素在整个运行系统内按照自身的特点各司其职,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而且也会随着整个宏观调控系统的转换而发生转换和变化。宏观调控是动态的、连续的变化过程,一轮完整的宏观调控系统完成后,将会向下一轮宏观调控系统转换或演变,而不是静止不变的。之所以会发生这种连续的转换或演变过程,主要是由于经济自身的运行会经常发生周期性波动,特别是对于正处于转轨期间的我国来说,由于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失衡“双重失衡”的存在,无论横向还是综合比较,我国宏观调控系统的转换或演进更为频繁。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我国至今已进行了8轮宏观调控。由于每轮宏观调控系统面临的经济环境、使用的政策不同,使得不同阶段的宏观调控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类型,得到的宏观调控绩效也就不同。而且,在我国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不同宏观调控系统之间发生着转换或演变,宏观调控系统组成各要素如调控主体、客体、政策等也在发生着质的改变。因此,从系统构成、转换等角度去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运行、转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宏观调控结果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对结果进行系统评价也是宏观调控系统运行、转换的最终落脚点和归宿。通过宏观调控系统绩效评价,可以判断实施该项宏观调控是否值得?是否会取得更大的调控收益,付岀更少的调控成本?是否还会引起经济社会其他的成本?通过它还可以找出影响绩效发挥的体制、制度因素和外部制约因素。目前我国的宏观调控系统还不健全和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无论是调控政策协调性,还是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等,宏观调控系统运行都存在着困难和不足。为提高宏观调控系统的效果,就必须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加以完善。本文包括引言在内共分为7章内容,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系统的运行、转换和绩效进行分析。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进行进行总结评价,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从自身构成、运行转换以及结构评价等方面论证我困宏观调控具有系统性,并运用控制理论建立宏观调控系统运行模型。第二章通过分析宏观调控系统转换与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失衡三者之问的联系,试图寻找导致宏观调控系统转换的原因及本质。第四章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系统整体转换情况进行全景式、过程式考察,对不同阶段的宏观调控系统特征和效果做出判断和评价。第五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系统组成各要素例如主体、客体、目标、政策等演变过程和特点,以求对整个宏观调控演变过程做全面的研究,并重点分析了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系统的运行和转换特点以及效果。第六章对宏观调控系统绩效的具体内容作了界定,并通过构建一套相对量化的宏观调控系统绩效评价方法,对每轮宏观调控系统的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提出影响我国宏观调控系统绩效的因素。第七章通过分析影响宏观调控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所面临的约束条件,提出构建一个有效稳定的宏观调控系统必须遵循的3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调控主体、对象、目标、政策等几个方面提出优化和完善宏观调控系统的对策建议。
李君平[4](2010)在《中国煤炭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培育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逐步提高煤炭价格,到1985年开始实施“价格双轨制”,再到1993年放开除电煤以外的煤炭价格,一直到2007年全部放开电煤价格,经过近30年的不断探索,煤炭价格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整个煤炭行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但由于煤炭市场和煤炭行业的特殊性,加之人们对煤炭价格放开认识不清,缺乏总体思路,煤炭价格的形成机制改革仍然滞后,煤炭市场价格政策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本文通过对我国煤炭市场和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现状的阐述,对现行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缺陷及影响进行详尽的分析。在国内外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我国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现实途径,提出基于劣等资源定价的煤炭全成本定价模型,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山西省为例,对构成煤炭全成本定价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各项因素的权重,最后以系统分析的方法将资源税制改革、市场交易体系等纳入到煤炭价格机制的构建过程当中,力争对煤炭价格形成机制这一现实问题给出一些有理论支撑和较强实践指导意义的操作方法和改革思路。
濮洪九,乌荣康,刘彩英,姜智敏,苏立功,武承厚,张勇,张宏,赵家廉,高家规[5](2009)在《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第一篇中国煤炭工业现状与发展第一章煤炭工业的地位和作用第一节煤炭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基石一、煤炭是可靠的能源(一)储量丰富我国煤炭资源较丰富,目前可采储量可供开采60年左右,是我国保障程度较高的能源资源,且远景勘探和开发潜力很大。主要一次能源、潜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资源状况见表1-1和表1-2。
胡跃龙[6](2009)在《经济发展资源支撑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问题,是经济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也是现阶段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运用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及数理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广泛吸收现有主要经济理论有关资源支撑的研究成果,借用产业经济学与博弈论等分析工具,在理论创新上进行了以下尝试:第一,对稀缺性假设进行探索性研究,从资源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角度,对资源稀缺性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细分,对资源稀缺性的度量问题展开理论探索,为经济发展资源支撑命题的提出和进一步研究创建了理论基础。第二,试图走出经济发展资源问题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就具体资源论资源支撑问题的框框,通过提出资源集的概念,用系统的方法深化对资源支撑问题本质的理解,避免了资源支撑研究要么陷入“极限论”,要么陷入“虚无论”两个极端的泥潭。第三,提出了时间定义域、空间定义域及发展速率三大坐标下的“稀缺性→资源替代→资源战略”的分析框架,为研究具体国家、地区或产业的经济发展资源支撑问题,提供了一种理论分析框架。第四,探索经济发展资源支撑问题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性,提出资源替代与资源战略是解决经济发展资源约束问题的两大主要路径。第五,对资源替代的规律性、资源战略的规律性进行创新性探索,用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博弈论的方法,对资源替代、资源战略存在的条件及其产生与发展的机理,做出比较有独创的分析。本文在研究资源经济理论及中国经济发展资源支撑的重大问题上,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1、经济发展资源支撑问题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的经济学命题。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集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总处于资源支持与资源约束(或资源制约)交织并存的状态。资源支撑问题的根源在于,特定经济体进入一定发展阶段后,重要战略性资源稀缺性日益严重,致使经济发展与资源集之间的内在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其中资源约束问题又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2、经济发展资源支撑研究的重点是资源风险问题,即当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不能相互适应时,经济发展将会面临不确定性风险。资源风险主要有耗竭型风险与间竭型风险两种基本形态,还会出现衍生型风险及风险转移、风险叠加等情况。资源风险如果得不到有效防范和化解,会导致经济发展偏离其原有的路径或趋势,发展的潜在速率难以实现,发展目标不得不降低。本文通过对资源稀缺性、资源集的结构与性质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资源风险的可能状态和识别风险的方法,提出了评估资源稀缺度即监测资源风险的四大信息指标,即资源的储量信息指标,价格信息指标,依赖度信息指标,及产能、产业链与供应链信息指标。3、资源替代具有资源集减压、资源拓展与多样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三大效应,因此是解决经济发展资源约束问题最基础的路径。资源替代,即资源集内稀缺度较低的资源代替稀缺度较高的资源,本质上是一种以市场为依托的博弈活动。其内在机理是,当出现资源稀缺压力并满足成本效益结构两大条件时,资源替代就会产生并真正完成。资源替代分为基础替代、供应替代、需求替代、空间替代四种方式,它们相互组合形成可供选择的替代路径。在给定的时间、空间与速率三大坐标下,由于受制于科技水平、经济发展方式的约束,资源替代具有周期性与阶段性的规律;作为一种市场博弈的经济活动,需要防范资源替代过程中的种种不确定性风险。4、资源战略通过促进资源替代、防控资源风险,可以提高经济发展资源支撑能力,因此是解决资源约束问题的又一重要路径。资源战略本质上是经济主体提升其资源支撑能力的博弈规则,国家资源战略则是国家为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资源支撑能力所做出的系统的制度安排,包括战略目标的设定、战略层级的设定与战略措施的安排等内容。国家资源战略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它要么可以提高国家经济发展资源支撑能力,要么可以更有效地管理资源支撑风险,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但国家资源战略要想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满足充分条件,即在战略设计上必须有利于各类资源博弈主体之间达到纳什均衡或者战略均衡,即建立起互利共赢的制度结构。从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资源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情况分析,国家资源战略具有战略升级、战略转型、战略重点趋同等共同特点。国家资源战略的产生与发展,对全球资源市场的组织结构与博弈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全球战略性资源的供求均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参与者之间的战略均衡。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石油等全球重要战略资源市场的动荡与均衡情况,可以通过“破局博弈”模型来解释。5、本文对中国经济发展资源支撑状况进行研究认为:在未来20年或更长的时间里,中国仍然具有保持持续较快经济发展的可能。但是,由于资源支撑方式的变化,中国经济发展在资源支撑上面临的现实风险与潜在风险也很突出,主要战略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将长期处于脆弱平衡的状态。其中,5大类8种战略性资源(即:基础类包括淡水、土地两种,瓶颈类包括石油、电力两种,综合类为资金,周期类有铁矿、铝矿两种,行为类指制度安排)面临着较大的稀缺性压力,不仅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还会导致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风险。特别是以石油与电力为代表的能源资源,由于耗竭型与间竭型两种风险相并存,将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资金资源同时存在着间竭型风险及风险转移、风险叠加的危险,因此成为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从稀缺度与风险状态综合分析,能源类资源是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资源支撑最为复杂的领域,其中石油与电力应作为资源战略的重点。6、在对策研究方面,本文认为,促进重要战略性资源的多层多元综合替代是中国缓解资源约束矛盾、提升经济发展资源支撑能力的根本路径,为此,中国迫切需要全面推进资源战略的转型,强化对资源风险的有效管理、防范和控制。资源战略转型具体包括四大任务:资源替代机制的重构、资源支撑监测预警机制的重构、资源风险防控机制的重构,以及资源战略互动机制的重构。通过资源战略转型与机制重构,一是可以有效地推动资源多元综合替代、以缓解中短期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还可以支持能源等重要战略资源的跨越式大替代、以提升经济发展更长远的能源支撑能力;二是真正重视和加强重要战略性资源及其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监测与预警,提高资源风险管理与应变能力;三是有利于提高资源战略的科学性与导向性,通过资源战略均衡促进资源供求均衡,推进经济发展与资源支撑之间相互适应,形成良性互动。
刘崇都[7](2009)在《核电项目设备采购和监造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能已成为人类使用的重要能源之一,核电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具有洁净、安全、运行成本低的特点,已经与水电、火电一起构成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核电发展已历经50年,上世纪70-80年代,核电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由于美国三里岛事故特别是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发生,核电的发展在全世界处于停滞状态。我国核电的发展开始于上实际80年代,起步非常艰难,不仅技术路线争论很大,而且核电建设和项目管理也一直也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和经验,特别是在核电项目建设中举足轻重的设备采购和监造管理模式,既有秦山一期行政指挥部式的采购监造模式,也有大亚湾、岭澳项目交钥匙方式的全面委托外方采购监造的模式,同时也有秦山三期、田湾核电站设备采购管理外委总包和自主采购相结合的模式,更有秦山二期及二期扩建项目自主采购、自主监造的业主负责模式。本文在总结目前设备采购和监造管理发展的状态和趋势,介绍设备采购和监造的原则、目标和内容等基本原则后,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比较了各核电设备采购监造管理不同模式的缺点,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相互之间进行了对比研究,经过这些对比研究,文章提出,在当前核电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面对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要求以及我们制定的庞大的核电发展规划,核电设备采购和监造管理模式应该予以优化和创新,主要从设备采购和监造的政策思路调整、采购模式和流程的优化、设备接口和缺陷管理优化、业主的定位和作用、承包商的定位和作用以及核电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提升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提出了独立第三方从设计、进度、投资全方位监督,小业主、大监理、总承包的设备采购和监造模式,以期给今后核电项目的发展有所帮助。
王维军[8](2009)在《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过实践探索和理性反思后在认识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人类思维方式和观念更新的一种表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发展模式是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之上的新课题,这种模式是指企业自身经济效益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火力发电厂是资源消耗型企业,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和其它资源,同时向周围环境排放大量有害物质,对自然环境造成相当程度的破坏。通过对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和促进环境生态的保护。分析并确定了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有三个方面,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在竞争能力和企业外部效益。企业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包括企业的绩效水平、技术水平、资本实力、人力资源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企业的外部效益包括企业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构建了基于企业-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是火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一级指标有企业系统外部环境(约束条件),企业综合竞争力(自身素质)和企业外部效益(影响输出)三方面组成,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分解,四级指标是具体测量指标。提出了基于模拟退火神经网络的火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人工神经网络和模拟退火(SA)算法是较为先进的智能评价方法,在BP神经网络中引入SA算法,既利用了BP算法使得神经网络连接权的调整具有大致方向的能力,又利用了SA算法能以一定的概率接受调整,从而跳出局部极小趋向全局极小的特性,提高了学习的速度和逼近系统的精度。对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应用。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SA-BP神经网络评价除具有准确、简便的优点外,对各影响因素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相关分析,重复的因素或者没有影响的因素的加入也不至于影响最后的评价结果,能够准确的反映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周永宏[9](2008)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发电企业采购供应管理》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市场竞争由个体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转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企业整合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管理手段上升为一种企业管理理念与模式;作为供应链管理重要职能领域的采购供应管理也由企业价值链的重要支持活动,发展成为了供应链管理中的一项增值活动。本文根据帕累托原理(Pareto’s Principle),建立了供应定位模型和供应商感知模型,用以区别不同重要程度和不同价值物资类别,采取不同的采购策略,且与不同类别物资的供应商建立不同的相互关系,并重点关注采购中的关键变量来达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同时,按照供应链管理的理念,研究库存与采购供应的协调管理,以及如何评估供应商并与供应商发展伙伴关系。在高度认识采购供应体系中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同时,还应意识到这种协调性的供应关系也并不是针对所有的供应商。由于各供应商自身核心能力的差异以及产品市场的特征的差异,决定了不可能所有的供应商都能对下游企业提供强大的战略支撑,因此,与供应商的合作与强制管理应该是并存的。本文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根据发电厂采购供应的特点,结合采购供应管理的原理分别研究发电厂燃煤供应链和维修供应链,探求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改进供应链管理;在模型建立、发电厂燃煤供应链的协同管理、维修供应链库存与采购的协调控制的研究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对我国发电企业的采购供应管理具有可期的参考价值。
吴至复[10](2007)在《基于水火电优化配置的市场交易机制、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火电是我国未来电力市场中参与市场竞争交易的主要电源类型,水火电优化配置市场机制是我国电力市场设计的一个核心问题和全新课题。由于我国目前电力行业内部之间的经济(价格)关系以及与上游的资源行业或用户侧之间的经济(价格)关系尚未理顺,因此目前实现我国水火电优化配置仍需政府集中统筹地考虑市场上、中、下游的资源协调配置问题。本文以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为背景,从水、煤资源的优化配置,水火电竞价上网,电力输配和销售四个环节来分析探讨市场机制的构建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的相关理论方法及其应用问题,试图使得这些理论方法能够对于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和需求侧的响应进行整个系统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实现价格合理反映资源价值和稀缺程度,并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同时引导合理的增量投资、促进环保政策的落实等方面起到理论指导作用。目前国内外有关电力市场机制及其交易模型的研究成果中一般都只以火电机组作为研究对象,而对于水火电系统内部与外部协调优化的市场机制和交易模型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则较少。本论文以经济学理论和电力市场理论为研究基础,并重点考虑水火电基本特性及其同时参与市场竞价交易面临的特殊问题(如水火电成本之间的差异、水电优先利用问题、水电来水波动带来的风险问题),研究构建水火电竞争交易的市场机制、交易模型和有关措施,以实现水火电之间的协调优化;同时,论文还围绕水火电市场交易机制和交易模型这两项核心研究内容,统筹考虑电力市场的上游和下游的资源优化配置,分析建立了水火电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体系,以实现市场上、中、下游的协调优化。论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不仅以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为背景,研究确立了水火电优化配置的有关理论,还将研究这些理论与方法,结合实际课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以确保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未来水火电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设计与运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提出了水火电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框架,并从实现水火电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资源协调优化配置角度,研究论证了电价与上游资源价格联动机制和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联动机制;(2)提出了水、煤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框架,分析论证了适合我国现阶段的水、煤资源优化配置机制;(3)提出了水火电参与主电能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竞价、梯级水电站竞价与协调、发电权交易的多种模式,并分别对各种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4)建立了基于发电机组出力最优化机制、基于供应函数投标机制和基于博弈论的三种水火电同台竞价交易模型;(5)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输配电价形成机制; (6)对所提出的理论模型方法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通过查新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对比,以上研究成果中(1)、(2)和(4)具有明显创新性,其他研究成果具有部分创新性。
二、煤炭供方不要哄抬电煤价格 煤电双方相互依存应长期合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炭供方不要哄抬电煤价格 煤电双方相互依存应长期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1)TY公司再制造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环境分析理论 |
2.1.1 PEST分析法 |
2.1.2 产业环境分析理论 |
2.1.3 SWOT分析 |
2.2 营销策略制定理论 |
2.2.1 STP理论 |
2.2.2 市场营销组合 |
2.2.3 精准营销理论 |
2.2.4 需求价格弹性理论 |
3 TY公司产品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TY公司概述 |
3.2 TY公司再制造产品市场营销现状 |
3.2.1 TY公司产品策略与定价策略 |
3.2.2 TY公司渠道策略与促销策略 |
3.2.3 TY公司市场营销问卷调查与分析 |
3.3 TY公司再制造产品市场营销存在问题 |
3.3.1 整机再制造产品缺乏服务保障 |
3.3.2 零部件再制造产品定位不准 |
3.3.3 产品市场细分不足,不能做到差异化营销 |
3.3.4 现有的产品定价机制缺乏弹性 |
3.3.5 以传统营销渠道为主,对“互联网+”重视程度不够 |
3.3.6 整机再制造渠道库存大,资金利用率低 |
3.3.7 营销人员不够专业,缺乏精英营销人才 |
3.3.8 对营销管理人员与销售人员激励不足 |
4 TY公司再制造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中微观环境分析 |
4.2.1 TY公司产业环境分析 |
4.2.2 TY公司资源条件分析 |
4.2.3 竞争者分析 |
4.3 SWOT分析 |
4.3.1 TY公司的优势 |
4.3.2 TY公司的劣势 |
4.3.3 TY公司面临的机遇 |
4.3.4 TY公司面临的威胁 |
4.3.5 TY公司SWOT分析矩阵 |
5 TY公司再制造产品营销策略制定 |
5.1 TY公司再制造产品STP分析 |
5.1.1 目标客户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客户市场选择 |
5.1.3 目标客户市场定位 |
5.2 TY公司再制造产品营销策略制定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渠道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6 TY公司再制造产品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建立适应新市场形势的营销组织机构 |
6.2 建立有效的营销激励制度 |
6.3 深刻分析市场,实行精准营销 |
6.4 强化营销团队建设 |
6.4.1 建立完善的营销培训制度 |
6.4.2 培养学习型营销团队 |
6.4.3 挖掘公司内部营销人才 |
6.4.4 积极引进高端人才 |
6.5 完善价格决策机制 |
6.6 注重大客户关系管理 |
6.6.1 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制度 |
6.6.2 开展服务营销策略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2)中国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煤电价格冲突研究的基本理论 |
2.1 煤电价格冲突及其产生 |
2.2 价格形成与运行理论 |
2.3 冲突管理理论 |
2.4 宏观调控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外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 |
3.1 国外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表现 |
3.2 国外煤电价格冲突对煤电产业发展的影响 |
3.3 国外煤电价格冲突的调控策略 |
3.4 国外调控煤电价格冲突的主要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煤电价格冲突的形成 |
4.1 市场化煤价的形成机制 |
4.2 电价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
4.3 煤电价格的传导机制与冲突 |
4.4 煤电价格冲突的原因 |
4.5 煤电价格博弈模型及其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煤电价格冲突的影响分析 |
5.1 煤电价格冲突对企业的影响 |
5.2 煤电价格冲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5.3 煤电价格冲突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煤电价格冲突的微观主体策略分析 |
6.1 煤炭开采企业的策略 |
6.2 发电企业的策略 |
6.3 输配电企业(电网)的电价策略 |
6.4 煤炭运输企业的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煤电价格冲突的宏观调控策略 |
7.1 建立科学的电煤价格信息监测体系 |
7.2 选择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方法 |
7.3 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
7.4 煤电价格冲突的其他宏观调控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河南省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的实证研究 |
8.1 河南省煤电市场运行状况 |
8.2 河南省煤电价格冲突及其产生 |
8.3 河南省煤电价格冲突的调控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9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3)中国宏观调控系统运行、转换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宏观调控系统的构成要素及运行机制 |
第一节 中国宏观调控的系统性 |
一、系统是普遍存在的 |
二、宏观调控具有系统性 |
第二节 中国宏观调控系统的内部构成要素 |
一、宏观调控主体 |
二、宏观调控客体 |
三、宏观调控方式 |
四、宏观调控政策 |
五、宏观调控目标 |
六、宏观调控绩效 |
第三节 中国宏观调控系统运行模型 |
一、宏观调控系统实质是一个控制系统 |
二、中国宏观调控系统运行模型的建立 |
三、宏观调控系统运行模型的相关说明 |
第三章 中国宏观调控系统转换的原因及本质 |
第一节 宏观调控转换直接原因:经济周期性波动 |
一、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明显 |
二、经济周期性波动形成机理 |
三、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性波动相互影响 |
第二节 中国宏观调控转换本质原因:转轨期间双重失衡 |
一、横向比较:转轨期间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更为剧烈 |
二、我国经济转轨的界定和演进轨迹 |
三、我国经济转轨的基本特征 |
四、经济转轨中的经济双重失衡 |
五、经济转轨中经济失衡程度的测定 |
六、经济失衡程度测定结果判断 |
第四章 中国宏观调控系统的整体转换 |
第一节 2008年以前宏观调控系统的整体转换 |
一、1979—1981年:“计划式”宏观调控 |
二、1984—1986年:“双紧式”宏观调控 |
三、1987—1991年:“硬着陆式”宏观调控 |
四、1993—1997年:“软着陆式”宏观调控 |
五、1998—2002年:“激励或扩张式”宏观调控 |
六、2003—2008年上半年:“结构式”宏观调控 |
第二节 2008年—2010年上半年宏观调控系统转换 |
一、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转换 |
二、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转换 |
三、地方政府的转换 |
四、调控政策的转换 |
五、本轮宏观调控特点 |
六、本轮宏观调控结果 |
第三节 2010年下半年—2011年宏观调控系统转换 |
一、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转换 |
二、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转换 |
三、地方政府的转换 |
四、宏观调控政策的转换 |
五、本轮宏观调控特点 |
六、本轮宏观调控效果 |
第四节 中国宏观调控系统整体转换的特点和经验 |
一、中国宏观调控系统整体转换的特点 |
二、中国宏观调控系统整体转换基本经验 |
第五章 中国宏观调控系统各构成要素的转换 |
第一节 宏观调控主体的转换 |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从被动服从、消极博弈到主动博弈 |
二、地方政府之间:从竞争博弈走向竞合博弈 |
第二节 宏观调控客体的转换 |
一、国民经济总体和总量的转换 |
二、市场的转换 |
三、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转换 |
第三节 宏观调控目标的转换 |
一、阶段划分 |
二、目标次序选择 |
第四节 宏观调控政策的转换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调控情况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情况 |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和演进 |
第六章 中国宏观调控系统绩效及评价 |
第一节 宏观调控系统绩效内容和特点 |
一、宏观调控系统绩效内容 |
二、宏观调控系统绩效特点 |
第二节 宏观调控系统绩效评价 |
一、宏观调控系统绩效评价含义和目的 |
二、宏观调控系统绩效评价原则 |
第三节 宏观调控系统绩效评价方法 |
一、目标绩效评价 |
二、收益与成本绩效评价 |
第四节 影响宏观调控系统绩效的因素 |
一、调控主体 |
二、调控客体 |
三、调控政策 |
四、调控方式 |
五、调控目标 |
第七章 中国宏观调控系统的优化和完善 |
第一节 宏观调控系统运行中的问题和不足 |
一、宏观调控的协同性不够,有待加强和提高 |
二、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不够 |
三、封闭式宏观调控思维依然存在,开放性不够 |
四、宏观调控在中观层面传导不畅 |
五、行政性调控措施有待规范和约束 |
六、宏观调控的法制化亟待加强 |
第二节 宏观调控系统运行所面临的约束因素 |
一、体制性或制度性因素 |
二、外在约束条件 |
第三节 构建更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 |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必须遵循的原则 |
二、我国宏观调控系统的优化和完善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中国煤炭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培育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煤炭价格形成的基本理论分析 |
2.1 国家干预理论 |
2.1.1 90 年代前期的国家干预理论 |
2.1.2 90 年代后期的国家干预理论 |
2.1.3 国家干预理论下的煤炭价格机制 |
2.2 矿产资源价格形成理论 |
2.3 全成本定价理论 |
3 中外煤炭价格机制比较分析 |
3.1 中国煤炭价格机制的现状 |
3.2 国际上现行的煤炭价格机制 |
3.2.1 美国现行的煤炭价格机制 |
3.2.2 澳大利亚现行的煤炭价格机制 |
3.3 中外煤炭价格机制的比较 |
3.4 中国煤炭价格机制的缺陷 |
3.4.1 煤炭价格不反映供求关系 |
3.4.2 煤炭价格不能反映价值 |
3.4.3 煤炭市场交易体系不完善 |
3.4.4 煤炭价格稳定性差 |
3.4.5 煤炭价格双轨下机制扭曲 |
4 中国煤炭价格机制培育途径 |
4.1 煤炭完全成本的定价 |
4.1.1 煤炭资源全成本定价所遵循的原则 |
4.1.2 煤炭资源全成本定价模型 |
4.1.3 煤炭资源全成本定价模型分析 |
4.1.4 相关因素分析 |
4.2 煤炭市场交易体系的完善 |
4.2.1 煤炭柜台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建立 |
4.2.2 煤炭交易市场框架的构建 |
4.2.3 煤炭市场交易主体的改建 |
4.3 煤炭资源税制改革 |
4.4 煤炭价格调控基金的设立 |
4.5 煤电价格联动政策的执行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经济发展资源支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经济发展资源支撑问题概述 |
1.1 中国经济发展资源支撑问题的提出 |
1.1.1 中国经济发展资源支撑问题的主要由来 |
1.1.2 中国资源支撑问题的国际性背景 |
1.1.3 资源支撑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 |
1.2 经济发展资源支撑问题的理论涵义 |
1.2.1 几个核心概念 |
1.2.2 资源支撑问题的理论导出 |
1.3 本文的定位、研究路径与主要方法 |
1.3.1 定位 |
1.3.2 研究路径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主要结论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主要结论 |
2 资源支撑研究的理论框架 |
2.1 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土地硬约束 |
2.1.1 亚当·斯密 |
2.1.2 大卫·李嘉图 |
2.1.3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
2.1.4 对古典经济学的再认识 |
2.2 现代增长理论:“资本决定论”的资源软约束 |
2.2.1 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范式 |
2.2.2 经济发展因素分析的演进与深化 |
2.2.3 资源无限替代下的资本决定论 |
2.3 经济增长极限论:矿物与生态资源的强制约 |
2.3.1 福雷斯特——梅多斯模型的分析结构 |
2.3.2 指数增长将遭遇资源极限 |
2.3.3 对增长极限论的评价及其启示 |
2.4 资源禀赋论:贸易促进资源共享 |
2.4.1 资源禀赋理论 |
2.4.2 资源禀赋理论的启示 |
2.5 经济增长阶段论:资源约束的时间坐标 |
2.5.1 经济发展阶段论 |
2.5.2 资源消耗生命周期理论 |
2.5.3 经济发展阶段论的启示 |
2.6 制度资源化分析:外生因素内生化 |
2.6.1 制度是一种稀缺资源 |
2.6.2 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外生到内生 |
2.6.3 制度、制度安排与资源战略 |
2.6.4 制度分析的启示 |
2.7 基于三维坐标的“稀缺→替代→战略”分析框架 |
2.7.1 资源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动态概念 |
2.7.2 经济发展与资源支撑之间的互动关系 |
2.7.3 资源集及其对经济发展支撑的三维坐标 |
2.7.4 “稀缺→替代→战略”的分析框架 |
2.7.5 小结 |
3 稀缺性与资源支撑风险 |
3.1 资源集分析 |
3.1.1 资源的一般涵义 |
3.1.2 卡尔·马克思的资源观 |
3.1.3 资源集及其经济特征 |
3.2 稀缺性分析 |
3.2.1 资源支撑问题的产生,源于资源的稀缺性 |
3.2.2 耗竭型绝对稀缺 |
3.2.3 间竭型(或结构型)绝对稀缺 |
3.2.4 导致间竭型绝对稀缺的若干因素 |
3.3 稀缺度分析 |
3.3.1 有关资源稀缺性度量指标的研究 |
3.3.2 资源稀缺性度量的价值取向 |
3.3.3 经济发展资源稀缺状态的四大度量指标 |
3.4 资源支撑风险分析 |
3.4.1 资源支撑风险的涵义与类型 |
3.4.2 资源耗竭型风险 |
3.4.3 资源间竭型(中断型)风险 |
3.4.4 衍生型风险 |
3.4.5 资源风险叠加 |
3.4.6 风险状态的变化 |
3.5 资源安全与战略性资源的界定 |
3.5.1 资源安全 |
3.5.2 战略性资源的界定 |
3.5.3 中国现阶段战略性资源的遴选 |
4 资源替代 |
4.1 替代的产生与涵义 |
4.1.1 替代产生的经济逻辑 |
4.1.2 市场是替代赖以实现的有效路径 |
4.1.3 替代是以市场为路径的博弈过程 |
4.2 替代机理与替代效应 |
4.2.1 机理Ⅰ:稀缺性压力是资源替代产生的必要条件 |
4.2.2 机理Ⅱ:成本-效益均衡是资源替代的充分条件 |
4.2.3 资源替代效应 |
4.3 替代的方式与路径选择 |
4.3.1 替代的方式与分类 |
4.3.2 基础替代 |
4.3.3 供给替代 |
4.3.4 需求替代 |
4.3.5 空间替代 |
4.3.6 资源替代路径的选择 |
4.4 替代的周期性、阶段性与资源多样化 |
4.4.1 资源替代的周期性 |
4.4.2 替代的阶段性 |
4.4.3 科技创新是资源替代周期性与阶段性的主导力量 |
4.4.4 资源的多样化趋势与再利用趋势 |
4.5 资源替代的风险 |
4.5.1 资源信息的不确定性与不对称性 |
4.5.2 替代过程的非连续性与非平滑性 |
4.5.3 替代方向与路径的不确定性 |
4.5.4 替代博弈的非合作性与不确定性 |
4.5.5 替代的路径依赖风险 |
4.6 资源替代的前景与路径比较 |
4.6.1 战略性矿产资源替代前景:以矿产资源为例 |
4.6.2 资源再利用放大资源多样化效应 |
4.6.3 中国战略性资源的替代路径比较 |
4.6.4 资源战略在资源替代中具有重要作用 |
5 资源战略 |
5.1 资源战略的由来 |
5.1.1 资源战略生产的背景 |
5.1.2 发展战略学的产生与兴起 |
5.1.3 资源战略的产生 |
5.2 (国家)资源战略的涵义 |
5.2.1 资源战略是经济主体提升资源支撑能力的博弈规则 |
5.2.2 国家资源战略是国家有关资源博弈的制度安排 |
5.2.3 国家资源战略产生的机理与条件 |
5.2.4 国家资源战略的主要内容 |
5.2.5 国家资源战略的核心:建立新的均衡观 |
5.3 国家资源战略的国别比较 |
5.3.1 发达国家的资源战略 |
5.3.2 转型大国的资源战略 |
5.3.3 国家资源战略的共同特点与一般趋势 |
5.4 世界资源市场的结构与博弈模式 |
5.4.1 世界资源市场: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多层多元博弈结构 |
5.4.2 国际资源组织:以OPEC与IEA为例 |
5.4.3 跨国公司:以铁矿为例 |
5.4.4 世界资源市场的博弈模式:战略竞争与战略合作相交织 |
5.5 “破局博弈”:一个资源战略演进的模型 |
5.5.1 “破局博弈”模型的逻辑结构 |
5.5.2 破局博弈的类型与路径 |
5.5.3 破局博弈的战略重建 |
5.6 资源战略转型与重构 |
6 中国经济发展资源支撑状况评估 |
6.1 三维坐标的设定及资源支撑的特点 |
6.1.1 中国的现代化战略与经济发展目标 |
6.1.2 中国经济发展资源支撑研究的时空坐标 |
6.1.3 速率坐标:未来15~5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 |
6.1.4 资源支撑进入高消耗、高风险状态 |
6.2 水土资源支撑概评 |
6.2.1 水土资源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 |
6.2.2 中国水资源支撑概况 |
6.2.3 中国土地资源支撑概况 |
6.2.4 小结 |
6.3 矿产资源支撑概评 |
6.3.1 矿产资源是支撑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重要物质条件 |
6.3.2 中国矿产资源概况 |
6.3.3 有关重要矿产资源支撑程度的预测 |
6.3.4 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支撑空间的新视角 |
6.3.5 瓶颈类战略性资源的支撑问题:以能源为例 |
6.3.6 周期类战略性资源支撑问题:以铁矿石资源为例 |
6.3.7 小结 |
6.4 资金资源支撑概评 |
6.4.1 资金是支撑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首要资源 |
6.4.2 中国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 |
6.4.3 资金资源支撑面临的主要风险 |
6.4.4 提高资金资源支撑能力的战略取向 |
6.5 中国资源综合支撑综评 |
6.5.1 中国战略性资源的支撑度及其风险比较 |
6.5.2 替代方式的选择决定着中国资源综合支撑能力的高低 |
6.5.3 资源战略的转型与重构决定着中国资源风险的高低 |
7 中国资源支撑的战略转型与机制重构 |
7.1 中国资源支撑的战略转型 |
7.1.1 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关键在于资源战略转型 |
7.1.2 国家资源战略转型的目标 |
7.1.3 资源支撑战略转型的方向 |
7.1.4 战略转型新观念:用资源战略均衡促进资源供求均衡 |
7.2 资源替代机制的重构 |
7.2.1 资源替代决定资源支撑的可持续状态 |
7.2.2 中国资源替代机制重构的基本框架 |
7.2.3 建立和完善资源市场体系 |
7.2.4 以资源产权为核心,建立促进资源持续替代的激励机制 |
7.2.5 构建并不断完善政府引导资源替代的政策体系 |
7.3 资源监测预警机制的重构 |
7.3.1 中国建立监测预警机制的目标与紧迫性 |
7.3.2 构建资源监测预警系统的基本框架与思路 |
7.3.3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资源监测预警的关键环节 |
7.3.4 建立有分有合的资源(分类)监测预警体系 |
7.4 风险管理与应急机制的重构 |
7.4.1 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是资源风险管理的核心 |
7.4.2 构建资源风险管理与应急机制的基本框架与思路 |
7.4.3 加强资源风险管理与应急处理能力建设 |
7.5 战略合作互动机制的重构 |
7.5.1 建立战略合作互动机制的基本框架 |
7.5.2 促进战略合作,核心是要处理好主要利益关系 |
7.5.3 构建资源战略合作互动机制的关键是建立战略思维 |
8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学术成果与对策建议 |
8.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问题 |
图示索引 |
表格索引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核电项目设备采购和监造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的工程需求和现实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工程需求分析 |
1.2.2 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核电站采购管理的现状和发展 |
2.1 核电站采购管理的现状 |
2.2 核电站设备采购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和演变 |
2.3 世界核电站的建造管理模式 |
2.4 核电站采购监造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
第3章 核电项目设备采购和监造管理特点 |
3.1 核电设备的特点 |
3.2 核电设备采购管理的政策 |
3.3 核电设备采购管理的目标 |
3.4 核电设备采购管理的任务 |
3.5 核电设备采购管理的原则 |
3.5.1 质量第一的原则 |
3.5.2 市场竞争原则 |
3.5.3 国产化优先原则 |
3.5.4 长期合作的原则 |
3.5.5 全寿命周期管理原则 |
3.6 设备采购管理的内容 |
3.6.1 制度控制与程序建设 |
3.6.2 设备采购投资控制 |
3.6.3 设备采购进度控制 |
3.6.4 设备采购质量控制 |
3.6.5 设备国产化 |
3.7 设备监造的原则和内容 |
第4章 典型核电设备采购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
4.1 秦山二期设备采购管理模式 |
4.1.1 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与组织机构 |
4.1.2 完善的制度控制与程序建设 |
4.1.3 严谨精细的设备采购项目管理 |
4.1.4 监造管理的制度建设 |
4.2 EPC总包的设备采购管理模式 |
4.2.1 管理模式 |
4.2.2 采购工作流程 |
4.2.3 业主的定位和作用 |
4.2.4 设备接口和缺陷的管理 |
第5章 目前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5.1 不同采购和监造模式的SWOT分析 |
5.2 采购和监造接口不清 |
5.3 设备监造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
5.4 人力资源的不足与浪费 |
5.5 投资成本控制困难 |
5.6 业主和承包商定位不清 |
5.7 不利于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
第6章 设备采购监造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建议 |
6.1 采购政策思路的调整 |
6.2 采购模式和流程的优化 |
6.3 设备监理模式的优化建议 |
6.4 业主、总包方、监理三方的定位和作用 |
6.5 优化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
第7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可持续发展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
1.1.2 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1.2.2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1.2.3 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
1.2.4 评价方法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特点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 |
2.1.2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2.1.3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定义 |
2.1.4 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 |
2.2 企业可持续发展概念 |
2.2.1 企业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
2.2.2 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2.2.3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2.2.4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2.5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 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 |
2.3.1 火力发电企业 |
2.3.2 火力发电厂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 |
2.3.3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 |
2.4 结语 |
第三章 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基于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的分析 |
3.1.1 波特模型原理 |
3.1.2 波特模型的改进 |
3.1.3 火力发电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因素 |
3.2 基于 PEST 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PEST 模型 |
3.2.2 电力行业 PEST 分析 |
3.3 火力发电企业的社会责任分析 |
3.3.1 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提出 |
3.3.2 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中存在的问题 |
3.3.3 火力发电企业的社会责任 |
3.4 资源环境承载力对火力发电企业的影响 |
3.4.1 承载力概念的由来、演化与发展 |
3.4.2 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承载力关系 |
3.4.3 企业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
3.4.4 企业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
3.4.5 火力发电企业的承载力 |
3.5 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3.6 结语 |
第四章 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和指标体系 |
4.1 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概述 |
4.1.1 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标 |
4.1.2 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内容 |
4.2 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2.1 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
4.2.2 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遵循的原则 |
4.2.3 指标的处理 |
4.3 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结构 |
4.3.1 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
4.3.2 指标体系的框架 |
4.3.3 指标释义 |
4.4 结语 |
第五章 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
5.1 多属性综合评价的概念 |
5.2 常用的评价指标的处理方法 |
5.3 多层次指标权重的计算 |
5.4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5.4.1 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
5.4.2 基于 BP 神经网络模型的评价结构及参数设计 |
5.5 模拟退火算法 |
5.5.1 Metropolis 准则描述 |
5.5.2 模拟退火算法的步骤 |
5.6 基于模拟退火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 |
5.7 结语 |
第六章 火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实证 |
6.1 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
6.1.1 指标收集 |
6.1.2 单指标评价和预处理 |
6.2 基于模拟退火 BP 网络模型的实证应用 |
6.2.1 BP 神经网络模型参数调整 |
6.2.2 样本的实证分析 |
6.2.3 SA-BP 和 BP 收敛曲线比较 |
6.3 目标电厂可持续能力分析 |
6.3.1 C 电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6.3.2 E 电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6.3.3 F 电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6.3.4 I 电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6.4 提高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
6.5 结语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9)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发电企业采购供应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基础理论及发电企业供应链特点 |
2.1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
2.2 发电企业供应链特点及现状 |
第三章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管理 |
3.1 采购供应管理及目标 |
3.2 采购供应策略 |
3.3 采购变量控制及风险管理 |
第四章 库存与供应的协调管理 |
4.1 库存的目的及库存的分类 |
4.2 库存管理系统 |
4.3 采购供应与库存控制的关系 |
4.4 发电企业采购与库存的协调管理 |
第五章 供应商关系管理 |
5.1 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 |
5.2 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关系 |
5.3 发电企业燃料供应定位及战略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水火电优化配置的市场交易机制、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市场基础理论及实践分析方面 |
1.2.2 水、煤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理论及实践分析方面 |
1.2.3 水火电市场交易机制及其优化模型方面 |
1.2.4 输配电价形成机制方面 |
1.2.5 电价联动机制方面 |
1.2.6 电力需求侧响应方面 |
1.3 研究内容及其主要成果 |
1.3.1 论文的总体架构——构建水火电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3 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创新点 |
第二章 水、煤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水、煤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与原则 |
2.2.1 资源配置的基本概念 |
2.2.2 水、煤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与原则 |
2.3 水、煤资源配置效率与最优化条件分析 |
2.3.1 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帕累托改进 |
2.3.2 水、煤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基本条件 |
2.4 水、煤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调控机制研究 |
2.4.1 市场经济中资源有效配置的制度条件和效率条件 |
2.4.2 市场失灵、公共政策与政府失灵 |
2.4.3 建立水、煤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调控机制的必要性 |
2.4.4 水、煤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调控机制的功能与模式分析.. |
2.5 水、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规划机制研究 |
2.5.1 水、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规划机制的内涵 |
2.5.2 社会福利函数和资源最佳分配理论 |
2.5.3 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霍特林效率法则研究 |
2.5.4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霍特林效率法则研究 |
2.6 水、煤资源优化配置的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
2.6.1 自然资源定价理论分析 |
2.6.2 政府监管下的水、煤资源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
2.6.3 煤资源市场交易价格区间确定办法研究 |
2.6.4 水资源市场交易价格区间确定办法研究 |
2.7 水、煤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研究 |
2.7.1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
2.7.2 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研究 |
2.7.3 煤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研究 |
2.8 水、煤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的理论体系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
2.8.1 水、煤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的理论体系构建 |
2.8.2 适合我国现阶段的水、煤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研究 |
2.9 小结 |
第三章 水火电特性分析与竞价模式研究 |
3.1 引言 |
3.2 水火电特性分析及其对竞价上网的影响分析 |
3.2.1 水电的基本特性分析 |
3.2.2 火电的基本特性分析 |
3.2.3 水火电特性差异对于同台竞价上网的影响分析 |
3.3 水火电参与主电能市场竞价模式研究 |
3.3.1 水火电参与市场竞价模式设计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3.3.2 水火电参与主电能市场竞价的三种模式研究 |
3.3.3 三种竞价模式的对比分析与选择 |
3.4 水火电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交易模式研究 |
3.4.1 辅助服务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
3.4.2 水火电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交易模式研究 |
3.4.3 水火电提供辅助服务的费用分摊与补偿机制研究 |
3.4.4 水火电提供辅助服务的定价机制研究 |
3.5 发电权交易模式研究 |
3.5.1 发电权交易的基本概念的提出及其重要意义 |
3.5.2 发电权交易的市场运营框架与两种基本模式研究与设计.. |
3.5.3 两种发电权交易模式的交易方式与交易模型研究 |
3.6 梯级水电参与市场竞价模式及其协调机制研究 |
3.6.1 梯级水电站参与市场竞价的三种模式研究与设计 |
3.6.2 梯级水电站参与市场竞价单元与竞价模式选择 |
3.6.3 梯级水电站参与市场竞价的协调机制研究 |
3.7 我国某区域电力市场中水火电竞价模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
3.7.1 该区域电力市场的基本情况 |
3.7.2 水火电竞价模式选择 |
3.7.3 相关问题的处理措施研究 |
3.8 小结 |
第四章 水火电同台竞价的三种交易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发电机组出力最优化机制的水火电同台竞价交易模型研究. |
4.2.1 已有研究成果与本模型研究出发点 |
4.2.2 建立模型的假设 |
4.2.3 决策模型的建立 |
4.2.4 计算机软件系统简介 |
4.2.5 实例分析 |
4.3 基于供应函数投标机制的水火电同台竞价交易模型研究 |
4.3.1 已有研究成果与本模型研究出发点 |
4.3.2 建立模型的假设 |
4.3.3 模型与算法 |
4.3.4 一个四节点输电网的应用实例 |
4.4 基于博弈论的水火电同台竞价交易模型研究 |
4.4.1 已有的研究成果与本模型研究的出发点 |
4.4.2 建模的假设 |
4.4.3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算法 |
4.4.4 计算机软件系统简介 |
4.4.5 实例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输配电价形成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输配电价形成机制研究的现实意义 |
5.2.1 电力市场的统一开放需要科学合理的输配电价形成机制 |
5.2.2 电网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输配电价形成机制 |
5.3 输配电服务的界定及其成本分摊的基本方法分析 |
5.3.1 输配电服务的界定 |
5.3.2 输配电服务成本构成分析 |
5.3.2 输配电服务成本分摊基本方法的对比分析 |
5.4 国外输配电价制定的三种模式及其对比分析 |
5.4.1 “综合法”模式 |
5.4.2 “分类法”模式 |
5.4.3 “合同法”模式 |
5.4.4 三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
5.5 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输配电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
5.5.1 我国现阶段输配电价形成机制建立的目的与原则 |
5.5.2 输配电价定价模式选择 |
5.5.3 输配电成本费用分摊模型选择 |
5.5.4 我国某省输配电价测算的实例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需求侧响应与价格联动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需求侧响应的作用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
6.2.1 需求侧响应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
6.2.2 需求侧响应在国外的应用 |
6.2.3 需求侧响应的重要作用 |
6.2.4 需求侧响应机制在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初期的引入方式研究 |
6.3 煤电联动和水电联动机制研究 |
6.3.1 纵向产业关联能源工业市场化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其协调途径 |
6.3.2 基于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水电联动和煤电联动机制研究 |
6.3.3 基于价值链管理的水电联动和煤电联动机制研究 |
6.4 发电侧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的联动机制研究 |
6.4.1 发电侧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联动的基本条件 |
6.4.2 单边市场的发电侧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联动机制研究 |
6.4.3 双边市场的发电侧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联动机制研究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四、煤炭供方不要哄抬电煤价格 煤电双方相互依存应长期合作(论文参考文献)
- [1]TY公司再制造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祁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2]中国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研究[D]. 蒋文军.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
- [3]中国宏观调控系统运行、转换与绩效研究[D]. 刘满平. 武汉大学, 2013(10)
- [4]中国煤炭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培育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D]. 李君平. 山西财经大学, 2010(04)
- [5]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研究[A]. 濮洪九,乌荣康,刘彩英,姜智敏,苏立功,武承厚,张勇,张宏,赵家廉,高家规.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上册), 2009
- [6]经济发展资源支撑研究[D]. 胡跃龙. 北京交通大学, 2009(01)
- [7]核电项目设备采购和监造管理模式研究[D]. 刘崇都. 上海交通大学, 2009(S2)
- [8]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D]. 王维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9(11)
- [9]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发电企业采购供应管理[D]. 周永宏. 天津大学, 2008(09)
- [10]基于水火电优化配置的市场交易机制、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 吴至复.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