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歌德与席勒早期创作方法的美学思想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李子群[1](2021)在《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的学术价值》文中提出《德国古典美学》以比较的视野组织材料,既揭示出德国古典美学的一般特征,也展现出各个美学家的个性特色。《德国古典美学》的主要线索有两条,一是德国古典美学家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二是德国古典美学家思想中的浪漫主义因素。蒋孔阳细致剖析了这两条线索的关键环节,清晰地向我们呈现了德国古典美学内在的逻辑。蒋孔阳吸收了朱光潜的部分研究成果,也在朱光潜的基础上,有所推进。蒋孔阳敢啃硬骨头,着述深入浅出。在41年中,《德国古典美学》关联着老、中、青三代美学爱好者在不同语境中的文化记忆和阅读体验。当然,这本着作也留下了那个时代的精神痕迹。认真研究这本论着,美学史研究者会获得深刻的启示。
钱俊[2](2021)在《席勒的“崇高”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席勒的崇高思想在美学思想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地位,重构了崇高思想的体系。席勒崇高思想集中体现在《秀美与尊严》《审美教育书简》两本着作当中。受康德思想的影响,席勒将自由和道德纳入到崇高思想当中,并创造性的对崇高思想做出了新的划分,同时又将崇高思想与艺术和审美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康德崇高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实现人性完满是席勒崇高思想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崇高与美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必由之路。席勒认为美的艺术能够细腻人的情感,而崇高艺术能够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因此只有当崇高和美结合在一起,同时在一个个体身上出现的时候才是完满的人性的实现。这样一来席勒就将崇高放到了与美相同的地位,并与美享有共同的自由本质。席勒将艺术和审美教育与崇高结合起来,他认为艺术在崇高的培养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艺术能够平衡美和崇高的能力,艺术的崇高具有更强大的力量,更能呈现人的精神自由和理性力量,并能更好的运用想象力。崇高对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没有崇高美会使我们忘记尊严,审美教育变为完整的条件就是要在美之外加上崇高。此外,道德是席勒崇高思想的表现,席勒认为通过崇高我们走出了感性世界,达到自由精神的彼岸成为一个道德的人。席勒的崇高思想联系艺术、审美教育和道德观念对后世马克思思想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常波[3](2021)在《背离与继承 ——思想史视域下的毕希纳美学研究》文中认为格奥尔格·毕希纳是德国19世纪初期的重要作家,因英年早逝,只留下了《丹东之死》《雷昂采和蕾娜》《沃伊采克》和《伦茨》这四部文学作品,且直到20世纪初期才引起充分关注。毕希纳的作品部部经典,不但在形式上别具一格,还蕴含着明显背离德国美学传统的开创性思想。以他命名的毕希纳文学奖也彰显了其对德国文学的重要意义。毕希纳身份的复杂和矛盾性给研究带来了困难,寻找其中的统一性是个难题。他是医学研究者、投身农民运动的革命者、将革命矛头对准贵族的早期共产主义者,还是在文学作品中流露出宿命论和虚无主义倾向的作家。他的社会革命实践和文学创作呈现出相互对立的姿态,且是同时发生,让人难以解释二者为何能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但如果将毕希纳的革命活动和文学作品从思想史的角度进行阐释,就能够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革命精神和人道主义之爱。一方面,它呈现为现实中的社会革命,要通过暴力手段推翻现行制度,为最广大的底层民众争取基本生存条件。另一方面,它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对“人性”的质疑、甚至绝望。但这并非是单纯的虚无主义,而是旨在思想界发动一场形而上学革命,目的是要打破德国文化高峰时期,即“艺术时代”的文学传统,将文学引领至对“人”的现实主义关注。毕希纳的美学革命是通过反对理想主义和自律美学而展开的。他以席勒为靶子,对理想主义美学脱离现实、远离政治等时代弊病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在更深层面上实则指向的是德国传统的理想主义“人性论”,打破了德国“向内”的精神传统。具有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毕希纳暗示:应放弃虚无缥缈的思辨“人性论”传统和对精神自由的片面追逐,跳出当时市民性的狭隘,关注底层民众的生活,寻求社会制度改革,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启蒙以来追求的自由、平等和博爱。他是一位具有革命精神的人道主义作家。
王宏妍[4](2020)在《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席勒美学思想包含着强烈的生态意识。之前对于席勒美学思想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性、伦理、教育、政治等方面,在生态研究如火如荼展开的当下,席勒美学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却尚未做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由此,本文尝试将席勒生态美学思想作为一个完整体系进行论证研究,在生态思想层面对席勒美学做出尽可能合理的理论概括。文章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是对论文研究背景、研究价值和研究现状的说明。第一章概述了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缘起与渊源,从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两方面说明席勒生态美学思想形成的原因和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分析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范式和路径,从西方生态美学思想的历史流变、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视点转换、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基本路径等三方面,对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创新之处进行阐释。第三章重点分析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形态与意蕴,分三部分论述席勒自然观、人性论和诗学思想中的生态意蕴。第四章从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基本范畴、生态美学思想的体系建构两部分对席勒生态美学思想进行说明。第五章则主要从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理论缺失和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理论价值两方面,对席勒生态美学思想进行整体性的总结概括和评析。席勒生态美学思想在人与自然生命关系的统一,自然对人的价值生成等方面的前瞻性思考,开启了西方生态美学思想的人本性、现代性及社会性转向。这种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突破性探索不仅可以在后世诸多理论中找到身影和回应,也为当下生态美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姜学斌[5](2020)在《谢林哲学的艺术自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哲学理论对审美问题的自觉关注,是康德以后近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特征。哲学的审美自觉不仅改变了哲学的理论主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哲学的话语方式和存在样态。因此,哲学审美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元哲学意义。谢林哲学的艺术自觉是哲学审美自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元哲学的视角出发,对谢林哲学的艺术自觉问题进行研究,以分析谢林哲学艺术自觉的缘起,揭示谢林的哲学总体架构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彰显艺术在谢林哲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对谢林哲学艺术自觉的影响、意义和限度进行评析。本文认为,谢林哲学的艺术自觉源于近代欧洲文化思潮和社会运动不断变革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康德哲学审美自觉的理论启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期间的思想文化运动和社会运动,推动了艺术的复苏及其地位的提高,为谢林提供了客观基础;同时,康德开启了哲学审美自觉的大门,为谢林将艺术引入哲学思考奠定了理论基础。谢林反思了古希腊以来审美问题在哲学中的缺失,继承了康德哲学审美自觉的基本思路。谢林哲学的总体构架在于其体系的同一性逻辑。谢林的全部哲学可以区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发展阶段,但从总体上看,谢林始终以同一性作为最高根据和贯穿前后期哲学的重要线索。在前期哲学中,谢林建立了以“绝对同一”为本原的同一哲学体系,在后期宗教哲学体系中,尽管谢林的研究重心发生了转变,但同一性问题的总体思路仍作为一条根本线索被延续了下来,因而宗教哲学是同一性问题的延伸。也就是说,谢林以同一性问题贯穿全部哲学的整体脉络。在谢林看来,艺术的本质是“绝对者的流溢”,他要阐释的是“绝对的艺术”,以此表明艺术从绝对者那里获得神性本质。谢林通过对艺术本质、特征、规律、形态等构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艺术哲学体系,换言之,艺术哲学即对艺术的构拟。艺术的绝对性以及艺术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艺术哲学必然表现出同一性的向度,因而艺术构拟是对同一性问题的确证。谢林哲学的艺术自觉在于艺术对哲学的构建作用,揭示了哲学反思的艺术维度。谢林认为,艺术是客观化的哲学,它是哲学在现实世界的永恒证书。艺术作为哲学的构建工具,直接参与到哲学体系构建之中,艺术哲学由此成为哲学大厦的拱顶石和工具总论。谢林对艺术问题的关注,以及艺术在哲学构建中的工具作用,使谢林哲学呈现出艺术化的倾向,从而生成了一种诗化构想,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哲学的存在方式和话语方式。谢林哲学的艺术自觉对后世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黑格尔等哲学家对艺术问题的关注及其通过审美化来解决哲学问题的实践都由此获得启示;其意义在于,谢林承接康德哲学的审美自觉,完善了哲学审美自觉谱系,揭示出哲学反思的艺术维度,为当代哲学研究提供了借鉴;其限度在于,谢林的艺术直观自身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艺术自觉最终在宗教的启示中迷失。
邹淋[6](2020)在《追求自由与主体构建 ——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陈铨文学思想和戏剧创作多为学术界关注,尤其是多聚焦于他的“民族主义文学创作”所取得的成就。然而,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对陈铨的研究尽管已有近80年的历史,但仍然还是比较零散的,各自为阵,条块分割,缺乏整体性。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拟从人生哲学(或生命哲学),兼以文化哲学的维度,以他的“力”的文学思想为聚焦点来展开整体研究,探讨他的文学思想的本质特点,特别是他的“力”的文学思想特质和主要表现形态。论文分共为八个部分。在绪论中,也即第1部分,论文将从界定“力”的概念出发,梳理其哲学史的发展过程,并结合陈铨的思想发展,初步勾勒他的“力”的文学思想特点,同时对有关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综述,阐释论文的写作目的,所运用的理论方法和创新之处。第2部分将着重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语境中,“力”的文学思潮产生的原因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创构情况、类型形态等,进行学理性和学术史的梳理。第3部分将对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意识结构进行论述,重点是其中的“自由的意志”、“精神的独立”、“心灵的自由”三个方面,目的在于探讨陈铨是如何理解“力”的,他的文学思想是如何以“力”为内核的,以及在此基础上,他又是如何通过“力”的文学思想来观照现实与人生的。第4部分将侧重探析陈铨“力”的文学思想所呈现的美学特征和表现形态,揭示他是如何将“力”以美的方式和形态呈现出来的,主要包括“力”的美学存在形态与美学价值形态两部分,前者主要表现出“摒弃中和”、推崇“对立”和“崇高”两个特征,后者则体现着求真、寓理、主情三种独有的特质。第5部分将认真厘清陈铨“力”的文学思想是如何在创作实践中体现的,也是要探析陈铨通过文学方式来展示人生的意义和新的生命形式的真正用意,主要包含“存在的叩问”、“灵魂的拷问”、“本体的透视”等三个部分的内容。第6部分将认真总结、归纳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三个艺术特点,即“冲力性”、“浪漫性”与“超越性”,由此探讨他是如何在文学实践中运用独特的艺术方式来展示“力”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第7部分将认真探讨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理论局限性及其内在原由,并对此进行客观的评价。结语部分,也即第8个部分,将从文学史的维度论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文学价值,对其文学史、文学思想史意义进行客观评价。本文的创作新点主要有:以“力”为论述的基点和主导线索,将陈铨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进行整体的人生哲学(生命哲学)审视,厘清“力”在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中所产生与发挥的内在机制及其功能作用。从人生哲学(生命哲学)维度审视陈铨“力”的文学思想,在本质上,可以说,“力”是他用以探讨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其目的就是要使“人”得以全面的发展,能够真正地摆脱封建专制对人的精神控制和奴役,让生命(人生)能够真正地获得一种超验的证明。因此,对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进行认真探讨,从中也就能够从中看到中国现代文学在建构新的文学形态中,其间是如何关注和思考现代中国人新的生命(人生)意志和价值意义的确立和完善的,而这也是现代文学确立现代性价值的一个重要原由,是现代文学具有现代性精神品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周芳[7](2019)在《E.T.A.霍夫曼作品中的“阿特兰提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E.T.A.霍夫曼是德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着名作家、音乐家、指挥、舞台设计。他被誉为歌德和海涅之间最具世界影响的德国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表现了神秘力量对人的控制,使得人产生分裂和异化,因此他很早就被称为“幽灵霍夫曼”。但他的作品中也确实存在体现和谐、统一的因素,而这些因素都可以归到他最有名的童话小说《金罐》里的“阿特兰提斯”这一概念之中。籍由“阿特兰提斯”表达出来的思想内涵贯穿于霍夫曼的所有作品,研究“阿特兰提斯”对于研究霍夫曼具有重要意义。从柏拉图、培根、诺瓦利斯到霍夫曼,他们作品中出现的“阿特兰提斯”分别体现了人类在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工业革命初期文人们对理想社会与生活的想象。柏拉图的“阿特兰提斯”反映了当时对农耕文明的追求,偏重地理意义的描述。培根的“阿特兰提斯”则是文艺复兴时期对科技改变生活的预言。欧洲工业革命初期的诺瓦利斯与霍夫曼更多是从虚幻的角度来构建理想社会。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内涵包括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从国家整体层面上来说,“阿特兰提斯”是霍夫曼诗意想象王国的文学表达与政治期望。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出现了艺术家所向往的自由王国或是梦想国度,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自由地进行艺术创作。政治期望在他的作品中更多是通过揭露社会黑暗,批判丑恶现实来进行书写描绘的。社会层面的“阿特兰提斯”体现在作者对人与人、人与新兴事物(如机器人)关系的描述中:一方面他强调真诚、善良地对待他人,另一方面他以沉迷于研究机器人原理的角色表达了对新兴事物应持有的理性态度。只有保持真诚、善良的品质,在注重情感的基础上保持批判性思考,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才会和睦、健康地发展。在个人层面上,霍夫曼认为“阿特兰提斯”实现的主体是艺术家或者诗人。他们拥有的“童稚般的诗人气质”有助于克服工业社会造成的人的分裂。但是在霍夫曼的作品中,葆有童心、坚持想象的艺术家只有借助魔法或神力才能进入美好、自由的“阿特兰提斯”。在当时的德国,想要获得和谐统一也许只有依靠艺术的想象或者实践才能消解日常生活的艰难与平庸。霍夫曼作品表现“阿特兰提斯”有国家、社会与个人三方面的原因。当时的德国保守、落后、动荡、腐败,渴望强大的普鲁士开始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资产阶级改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资产阶级文人的霍夫曼构想出了“阿特兰提斯”这般理想境地,展现了他对国家统一的文学回应。正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兴起,文学、哲学等社会思潮开始关注市民阶层的人性、心理、精神疾病等问题。霍夫曼对此很感兴趣,与其中某些思潮的代表建立了私人关系。所以他的“阿特兰提斯”才会特别关注人性的分裂与统一。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而不断发展的科技及相关物品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研究意识与环境关系的动物磁力说,舒伯特关于音响学的假设等科学理论或假设也吸引了霍夫曼的注意力,因此在“阿特兰提斯”中经常会有音乐、声响对人情绪、心理的影响。霍夫曼从小就缺少家庭的温暖,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依靠音乐、文学、绘画来排挤生活的苦闷。成年的霍夫曼白天过着早出晚归的市民生活,晚上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这种分裂的生活以艺术家和同貌人的方式反映在他的作品里。是“童稚般的诗人气质”及他的艺术想象让他获得内心的安宁,实现自我的统一。霍夫曼使用了现实批判、艺术童话体式和复调、反讽等叙事技巧来表现“阿特兰提斯”。霍夫曼在作品中较多地批判了小市民形象,他们刻板、保守的性格与诗人自由、奔放的特点形成了鲜明对比。对小市民的鄙夷也是对落后、保守社会的批判。艺术童话是最能体现浪漫派写作主旨的体裁。霍夫曼使用这种体裁,将现实与幻境完美结合起来,使他的想象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奠定了他在这一体裁史中的地位。他的复调、反讽等叙述技巧使“阿特兰提斯”以不同的面貌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阿特兰提斯”对诗人、艺术家的专注,尤其是通过他们表现出来的人性分裂与统一的问题以及“阿特兰提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作家有深远的影响。法国和俄罗斯都是对霍夫曼具有较高接受度的国家,因此以法国的波德莱尔和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例来分析他们对霍夫曼“阿特兰提斯”的接受。波德莱尔主要是在诗体内容(诗人和魔鬼,即人性的两面)与表现手法(通感)等方面受到了霍夫曼的影响。霍夫曼对人性分裂与统一的关注,促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了《双重人格》等作品。在文学史方面,虽然霍夫曼创作的“阿特兰提斯”并不能算作真正的乌托邦文学,但是它也涉及了其核心特点,即对社会的批判与对理想社会的建构。所以霍夫曼的“阿特兰提斯”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继承了乌托邦文学传统。以往的乌托邦文学更注重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等整体性方面,比较少有涉及社会构成主体的人。霍夫曼在“阿特兰提斯”中对人与他人的关系、人的自我统一等方面的关注可视为是对乌托邦文学传统的一种补充与提升。他经由“阿特兰提斯”所推崇的童心、想象力和艺术还具有社会意义。只有葆有童心,不忘初心,才能真正完成自我的成长,从而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拥有童心,才能保持想象力,艺术审美及实践既是表现童心与发挥想象的有效途径,也是这两者的目的之一。这些对于儿童的成长与教育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艺术的审美与实践能帮助现代人抵抗来自科技世界对人的异化、同化,这样人才不会沦为技术的奴隶、机器的替代品。
邹居东[8](2019)在《通向古典精神的传统再造 ——抗战时期李长之“文艺复兴论”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战时期李长之围绕着“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命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论述,本文将之命名为“文艺复兴论”,而《迎中国的文艺复兴》乃是体现这一思想的核心文本。本文试图分析李长之“文艺复兴论”与德国思想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揭示李长之如何将之运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与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评,由此为理解李长之抗战时期的文艺思想提供新的角度。论文第一部分梳理李长之抗战时期围绕“文艺复兴论”这一命题展开的着述情况。在其独特的使用语境中,“文艺复兴”并非通常意义上作为中世纪之结束和近代开端的思想运动,而是用以指称近代西方通过对希腊文化进行“再生”的同时所创造的“人本主义”思潮,涵括了从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运动在内的近代欧洲文明进程,正是依照这一标准,李长之得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并非“文艺复兴”而仅仅是启蒙运动的判断。本文第二部分将说明这种独特的“文艺复兴”观的理论根基是李长之所推崇的“德国古典精神”,其核心乃是德国古典美学,而目标则是情感与理智相统一的“完人”理想。本文最后探究李长之的传统文化阐释与“文艺复兴论”之间的关系。正是以“德国古典精神”为参照,李长之重新对中国文化传统尤其是对作为其精髓的“孔孟儒学”进行了阐释,孔子被推崇为“古典精神”的顶峰,而孟子和屈原则被认为是“浪漫精神”之代表。从“文艺复兴论”所提供的视野来看,抗战时期李长之的文化理想体现着对待不同文化的包容、开放的姿态,既强调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彻底深入地理解,又强调文化主体的创造性发挥。就此而言,“文艺复兴论”本质上乃是一种文化政治想象,其力图通过审美教育来塑造理智与情感相结合的“完人”理想,因而具有相当浓重的审美主义色彩。
吴京颖[9](2019)在《雅各布·布克哈特与《艺术指南》》文中指出19世纪的德语艺术史在整体艺术史发展中尤为重要。艺术史作为新兴学科为当时众多史学家所热衷,各类学科的研究方法也为艺术史提供了路径。布克哈特与《艺术指南》,就是一个非常令人感兴趣的“个案”。论文引言摄领全篇,为该“个案”研究作了基本的文献梳理,指明了文章欲解决的问题。第一章《艺术指南》的诞生为全文研究的出发点,直观记载了布克哈特对此书的撰写经过与同时代导览的基本情况。第二章是立论的基础,即弗朗兹·库格勒、卡尔·施纳泽两位艺术史家对布克哈特早期艺术史观的影响,其中库格勒与布克哈特合作修订的《艺术史手册》对《艺术指南》的撰写有着极其直接与重要的作用。第三章是论述的主体之一,即考察了布克哈特多次旅行意大利的目的与收获、《艺术指南》与19世纪中期旅行写作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艺术指南》的成书背景与写作性质。第四章是对成书目的的探讨,通过此书副标题中的“Genuss”一词的分析以及由此衍生的“Existenzbild”一词的含义,尝试理解布克哈特撰写此书的真正想法以及他对于16世纪威尼斯画派的态度。第五章则将重点放置在布克哈特对于“文艺复兴艺术”的阐述以及他的艺术史研究方法上,梳理布克哈特早期的文艺复兴观念及其对之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等书的影响。第六章《艺术指南》与艺术史学科,则将视野扩大到19、20世纪德语艺术史研究上,总结布克哈特在19世纪德语艺术史中的地位,并通过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威廉·冯·博德、阿比·瓦尔堡的视角,认识布克哈特对德语艺术史的帮助与作用。
张雪君[10](2019)在《弗·施莱格尔的浪漫美学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德国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具有深厚社会文化背景的文艺思潮。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瓦肯罗德作为德国浪漫派的先驱人物,将《雅典娜神殿》作为思想阵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浪漫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施莱格尔在哲学和美学思想上引领着德国早期浪漫派,对浪漫主义运动及以后的文艺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施莱格尔的美学思想应和了德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吸收了德国古典美学的精髓,也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美学样式。他的美学思想是对时代的回应,满足了时代诗学发展的需要,促使评判艺术的标准从古典走向现代。他的批评实践围绕其美学思想而展开,包含浪漫化的美学主张和总汇性的批评理念两个方面。本文通过对弗·施莱格尔美学思想和批判评理念的分析,试图获得浪漫派美学追求诗化人生和超越现实的审美意义。探求德国后期浪漫主义运动对施莱格尔思想的延续,并通过现代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施莱格尔的美学思想,寻找德国浪漫主义的现代性延续。
二、歌德与席勒早期创作方法的美学思想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歌德与席勒早期创作方法的美学思想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的学术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比较的视野 |
(一)比较的视野体现在对德国古典美学产生的阶级、社会背景的分析上 |
(二)比较的视野体现在对德国古典美学产生的理论背景的分析上 |
(三)比较的视野体现在《德国古典美学》的谋篇布局上 |
(四)比较的视野体现在对德国古典美学家思想的阐释上 |
二、两条线索 |
(一)德国古典美学对美的本质的理解 |
(二)德国古典美学与浪漫主义的关联 |
三、吸收与超越 |
(一)对朱光潜研究成果的吸收 |
(二)对朱光潜研究成果的超越 |
四、风格 |
(一)啃硬骨头 |
(二)深入浅出 |
结语 |
(2)席勒的“崇高”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席勒崇高思想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崇高的源起 |
一、朗吉努斯的崇高思想 |
二、伯克的崇高理论 |
三、康德的崇高思想 |
(一)康德崇高思想的内涵 |
(二)康德崇高思想对席勒的影响 |
第三章 席勒崇高美学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十八世纪德国社会状态 |
二、个体生存状态的“碎片化” |
(一)理想中的完整生存状态 |
(二)现实社会中的碎片化生存状态 |
第四章 席勒的崇高思想在其美学体系中的地位 |
一、席勒美学体系与崇高 |
二、审美教育思想与崇高 |
第五章 席勒崇高思想内涵 |
一、崇高与道德 |
(一)崇高的划分 |
(二)崇高与道德 |
二、崇高与艺术 |
(一)崇高与讽刺诗 |
(二)崇高与悲剧 |
(三)崇高艺术的审美功能 |
三、崇高与实现人性完整 |
第六章 席勒崇高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
一、对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影响 |
二、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
(一)审美教育方面 |
(二)民族精神的培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背离与继承 ——思想史视域下的毕希纳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
二、作家生平简介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论文的主旨与构思 |
第一章 毕希纳美学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背景 |
二、思想史背景:艺术时代的人性论 |
(一)艺术时代的定义和特征 |
(二)艺术时代的人性论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学革命:理想主义语境下的现实主义美学 |
一、毕希纳美学概述 |
(一)《丹东之死》中的艺术对话 |
(二)书信中的艺术谈话 |
(三)伦茨和考夫曼的艺术对话 |
(四)三个艺术对话小结 |
二、继承与背离:毕希纳与理想主义文学传统 |
(一)与魏玛古典文学的关联 |
(二)与德国浪漫派的关联 |
(三)与“狂飙突进”运动的关联 |
(四)与青年德意志文学的关联 |
三、对理想主义艺术的批判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形而上学革命:自律美学的幻灭 |
一、古典——浪漫派的自律美学 |
(一)作为传统的自律美学 |
(二)自律美学方案:古典文学与浪漫派 |
二、反对自律美学 |
(一)拒绝自律美学 |
(二)反思人的自律能力 |
(三)以感性为基础的美学观 |
三、隐晦的无神论者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道主义政治美学:必须“爱”人 |
一、反抗异化的存在状态 |
二、反对理性主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
(一)理性主义破坏人的完整 |
(二)非理性主义的决定作用 |
三、作为早期共产主义者 |
(一)对财产问题的思考 |
(二)对暴力革命的思考 |
(三)对社会制度的反思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现实背景 |
二 理论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概况 |
二 国外研究概况 |
第四节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缘起与渊源 |
第一节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 德国的现实状况 |
二 宗教文化的衰落 |
三 个体的生存困境 |
第二节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 |
一 卢梭自然美学思想的影响 |
二 歌德自然美学思想的影响 |
三 康德自然美学思想的影响 |
第二章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范式与路径 |
第一节 西方生态美学思想的历史流变 |
一 西方传统生态美学思想的变迁 |
二 西方现代生态美学思想的建构 |
三 西方后现代生态美学思想的转向 |
第二节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视点转换 |
一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理性转向 |
二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人性转向 |
三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社会转向 |
第三节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基本路径 |
一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人性分析路径 |
二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艺术分析路径 |
三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形上分析路径 |
第三章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形态与意蕴 |
第一节 席勒自然观中的生态审美意蕴 |
一 “人与自然”关系的传统之思 |
二 “人与自然”关系的近代之思 |
第二节 席勒人性论分析中的生态审美意蕴 |
一 席勒对古希腊人性的分析 |
二 席勒对近代人性的分析 |
第三节 席勒诗学思想中的生态审美意蕴 |
一 席勒诗学观中的“诗与自然” |
二 席勒美学辩证法的生态智慧 |
第四章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范畴与体系 |
第一节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基本范畴 |
一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中的“自然” |
二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中的“和谐” |
三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中的“美育” |
第二节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体系建构 |
一 逻辑演进:人性分析——美的分析——社会分析 |
二 诗学生态:素朴的诗——感伤的诗——理想的诗 |
三 文化生态:自然的人——审美的人——道德的人 |
第五章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理论评析 |
第一节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理论缺失 |
第二节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一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启蒙意义 |
二 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谢林哲学的艺术自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谢林哲学艺术自觉的溯源 |
第一节 谢林哲学艺术自觉的历史文化背景 |
一、文艺复兴及艺术地位的提高 |
二、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精神洗礼 |
三、启蒙时期的文化艺术思潮 |
第二节 康德哲学审美自觉的启示 |
一、前康德时代哲学审美自觉的缺失 |
二、康德哲学的审美批判——哲学审美自觉的开启 |
三、谢林在哲学审美自觉谱系中对费希特的超越 |
第二章 谢林哲学的同一性逻辑 |
第一节 谢林哲学同一性问题的缘起 |
一、康德哲学中认识论的同一性问题 |
二、费希特哲学中“绝对自我”的同一性问题 |
三、谢林对费希特“绝对自我”的“实体论”改造 |
第二节 同一哲学体系的架构 |
一、自然哲学:从“客观的东西”出发的同一性反思 |
二、先验哲学:从“主观的东西”出发的同一性反思 |
三、同一哲学:以“绝对同一”为本原的同一性体系 |
第三节 同一性问题贯通谢林哲学的整体性 |
一、谢林哲学的整体性特征 |
二、统一谢林前期哲学与后期哲学的同一性线索 |
三、谢林哲学中的同一性范畴 |
第三章 艺术与艺术哲学的旨趣及其同一性确证 |
第一节 谢林的艺术范畴 |
一、艺术是绝对者的流溢 |
二、“美的艺术”与“绝对的艺术” |
三、美与崇高 |
第二节 艺术哲学即“艺术之构拟” |
一、哲学与艺术的同源性 |
二、艺术哲学是演绎绝对者的哲学体系 |
三、艺术哲学的艺术构拟 |
第三节 艺术构拟对同一性的确证 |
一、艺术构拟的质料 |
二、艺术构拟的形式 |
三、艺术构拟的同一性 |
第四章 艺术在谢林哲学中的构建作用 |
第一节 艺术是客观化的哲学 |
一、艺术直观是客观的理智直观 |
二、艺术内在的自然理想化 |
三、艺术是哲学的永恒证书 |
第二节 艺术哲学是哲学大厦的拱顶石 |
一、艺术哲学是哲学的至高点 |
二、艺术哲学是联结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中间环节 |
三、艺术哲学是精神哲学的审美化 |
第三节 艺术哲学是哲学的工具总论 |
一、艺术参与哲学构建的新探索 |
二、艺术的工具作用 |
三、艺术哲学的工具作用 |
第四节 哲学的诗化构想 |
一、本能的艺术冲动是哲学艺术化的内在倾向 |
二、诗性本质是理性哲学与非理性艺术的统一 |
三、诗化哲学的存在方式和话语方式 |
第五章 谢林哲学艺术自觉的评析 |
第一节 谢林哲学艺术自觉的影响 |
一、黑格尔:美的艺术哲学即美学 |
二、尼采:艺术是生命的形而上活动 |
三、海德格尔:艺术是存在者之真理的表达 |
第二节 谢林哲学艺术自觉的意义 |
一、谢林哲学艺术自觉在近代哲学审美自觉谱系中的独特地位 |
二、谢林哲学艺术自觉对于解决现代西方文化问题的借鉴意义 |
三、谢林哲学艺术自觉对当代中国哲学审美化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谢林哲学艺术自觉的限度 |
一、艺术直观的神秘主义本质 |
二、艺术自觉在宗教哲学中的迷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追求自由与主体构建 ——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绪论 |
1.1 概念提出:“力”的定义及哲学涵义演化 |
1.2 意识关联: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聚焦 |
1.3 文献综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研究概述 |
1.4 研究设想:写作目的和理论依据 |
2.吐故纳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理论生成 |
2.1 背景概述:“力”的思潮之勃兴与影响 |
2.2 主旨归纳:“力”的美学涵义与文学表征 |
2.3 理论特质:“力”的文学思想的认识与建构 |
3.聚焦主体: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意识结构 |
3.1 “保持生命的自由” |
3.2 营造“高尚的人格” |
3.3 做“超世界的主体” |
4.审美显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美学特征 |
4.1 冲破“中和”的束缚 |
4.2 推崇“对立”与“崇高” |
4.3 “崇高”美的价值形态 |
5.文本设计: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创作实践 |
5.1 叩问存在 |
5.2 审视灵魂 |
5.3 透视本体 |
6.风格独创: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艺术特质 |
6.1 活力性:生命潜流与冲力勃发 |
6.2 抒情性:浪漫情怀与自我袒露 |
6.3 超越性:艺术冥想与灵性显现 |
7.时代印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理论限度 |
7.1 文学理念的偏颇 |
7.2 创作手法的缺陷 |
7.3 艺术价值的减损 |
8.结语 |
参考书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7)E.T.A.霍夫曼作品中的“阿特兰提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范围、思路、方法与创新 |
0.3.1 研究内容与范围 |
0.3.2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第1章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来源及内涵 |
1.1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来源 |
1.1.1 神话传说中的“阿特兰提斯” |
1.1.2 欧洲文学中的“阿特兰提斯” |
1.1.3 德国文学中的“阿特兰提斯” |
1.2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内涵 |
1.2.1 诗意的想象王国 |
1.2.2 和睦的社会关系 |
1.2.3 自由统一的个体 |
第2章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成因 |
2.1 德意志民族统一与强大的召唤 |
2.1.1 政治、经济与军事改革 |
2.1.2 教育与文化改革 |
2.2 社会思潮与科学发展的影响 |
2.2.1 关注人性与主观的文学思潮的影响 |
2.2.2 探索心理与梦境的社会思潮的影响 |
2.2.3 研究意识与环境的科学的影响 |
2.3 霍夫曼个人经历与艺术旨趣的反映 |
2.3.1 醉心想象的童年与少年时期 |
2.3.2 尝试工作与创作并行的青年时期 |
2.3.3 文学与艺术创作渐入佳境的中年时期 |
第3章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艺术表达 |
3.1 立足“阿特兰提斯”理念的现实批判 |
3.1.1 强烈鲜明的对比 |
3.1.2 现实与幻境并存的童话 |
3.2 呈现“阿特兰提斯”多样形式的叙事技巧 |
3.2.1 极具艺术表达力的复调 |
3.2.2 具有时代特征的反讽 |
第4章 霍夫曼作品中“阿特兰提斯”的影响与意义 |
4.1 关注人性分裂与统一的“阿特兰提斯”之影响 |
4.1.1 对后世作家的影响 |
4.1.2 对乌托邦文学的继承与补充 |
4.2 强调童心、想象力与艺术的“阿特兰提斯”之意义 |
4.2.1 作为想象力源泉的童心 |
4.2.2 促进创新的想象力 |
4.2.3 保持人之特性的艺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8)通向古典精神的传统再造 ——抗战时期李长之“文艺复兴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行文思路与结构 |
2 抗战文化语境下的“文艺复兴论” |
2.1 抗战时期李长之的活动与创作 |
2.2 多重“误读”视角下的“五四”运动 |
2.3 “文艺复兴”:是“再生”更是创造 |
3 “文艺复兴论”的德国思想资源 |
3.1 “了解即是创造”:建构“文艺复兴论”的方法论基础 |
3.2 “古典”何为:创造“德国古典精神” |
3.3 取径美育:从共通感到共同体 |
4 处“浪漫”而慕“古典”:重释中国文化传统 |
4.1 “美善合一”的“孔孟儒学”传统 |
4.2 重塑孔子:“古典”理想的创造 |
4.3 从孟子到屈原:在“浪漫”中渴慕“古典”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B 书目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雅各布·布克哈特与《艺术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缩写符号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艺术与新导览形成 |
一 概述 |
二 《艺术指南》成书过程 |
三 英译版概况 |
四 导览手册与美术鉴赏 |
第二章 《艺术指南》与前人着作比较 |
一 先行者弗朗兹·库格勒 |
二 库格勒与布克哈特的合作 |
三 旅行叙事:卡尔·施纳泽的《尼德兰书信集》 |
四 库格勒与施纳泽的同名手册 |
第三章 意大利之旅 |
一〈五天翻越阿尔卑斯山〉 |
二 意大利的替代品:莱茵兰 |
三 十年之后:“这是神佑的意大利” |
四《艺术指南》与19世纪中期旅行写作 |
第四章 Genuss与 Existenzbild |
一 乐趣[Genuss]含义衍变 |
二 布克哈特的“Genuss”主体 |
三 Genuss:艺术史研究的羊肠小路 |
四 Existenzbild:人性之美与16 世纪威尼斯画派 |
第五章 文艺复兴与艺术指南 |
一 文艺复兴艺术的三层含义 |
二 莱奥纳多·达·芬奇:肖像画与《最后的晚餐》 |
三 忧虑的对象:米开朗基罗 |
四 写作方法的交织:拉斐尔 |
五 类型画:文艺复兴绘画的研究方法 |
第六章 艺术指南与艺术史学科 |
一 摇摆的艺术史观:方法的回归 |
二 布克哈特在19世纪德语艺术史学科的地位 |
三 沃尔夫林与布克哈特 |
四 威廉·冯·博德笔下的布克哈特 |
五 追随者瓦尔堡 |
结论 |
附录 |
库格勒授课课程一览 |
布克哈特历年讲座一览 |
布克哈特讲稿一览 |
1838,1846,1847/48 意大利之旅线路图 |
1853/54《艺术指南》之旅线路图 |
参考文献 |
布克哈特着作 |
他人着作 |
外文论文 |
中文着作 |
中文论文 |
图录 |
致谢 |
(10)弗·施莱格尔的浪漫美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弗·施莱格尔美学思想简介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2 弗·施莱格尔美学思想对时代的回应 |
2.1 德国古典美学的影响 |
2.2 时代诗学发展的需要 |
2.3 弗·施莱格尔浪漫美学的形成 |
3 弗·施莱格尔的美学思想 |
3.1 “浪漫化”的美学主张 |
3.2 “总汇性”的批评理念 |
3.3 “溯源性”的批评实践 |
4 弗·施莱格尔美学的影响 |
4.1 浪漫美学的独特理论贡献 |
4.2 浪漫美学的现代审美意义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歌德与席勒早期创作方法的美学思想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的学术价值[J]. 李子群. 中国美学研究, 2021(02)
- [2]席勒的“崇高”思想研究[D]. 钱俊.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3]背离与继承 ——思想史视域下的毕希纳美学研究[D]. 常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4]席勒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 王宏妍.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5]谢林哲学的艺术自觉研究[D]. 姜学斌. 黑龙江大学, 2020(12)
- [6]追求自由与主体构建 ——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论[D]. 邹淋. 浙江大学, 2020(01)
- [7]E.T.A.霍夫曼作品中的“阿特兰提斯”研究[D]. 周芳. 湘潭大学, 2019(07)
- [8]通向古典精神的传统再造 ——抗战时期李长之“文艺复兴论”思想研究[D]. 邹居东. 重庆大学, 2019(09)
- [9]雅各布·布克哈特与《艺术指南》[D]. 吴京颖.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10]弗·施莱格尔的浪漫美学理论研究[D]. 张雪君.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