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黄晋生[1](2021)在《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我国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现阶段,扶贫工作的重点由消除收入贫困为核心的绝对贫困转向治理以多维贫困为特征的相对贫困问题。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在治理相对贫困的过程中具有长期性作用,党中央与国务院也多次下文对教育扶贫的积极意义做出肯定。进入后脱贫时代,科学评价过去一段时期教育扶贫的政策绩效对后续的政策调整意义重大,也是深度挖掘教育扶贫之功能价值的现实要求。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经济学、管理学与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结合新疆特殊区情,从效果、效率、公平性与满意度四个方面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进行评价。基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与脱贫攻坚的现实背景,本文提出了研究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阐明了主要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进一步对能力贫困理论、贫困代际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3E”绩效评价理论系统梳理,并对贫困、教育扶贫、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为研究框架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在研究内容的主体部分,首先对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现状进行概述,系统阐释了新疆的基本发展概况与贫困特征、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进一步通过对教育扶贫的价值、绩效评价原则与评价指标内在关联的辨析,确定研究内容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从家庭与县域层面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多维贫困水平进行测度,从静态与动态双重视角呈现新疆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的现实表征及区域差异。其次,基于“3E+S”绩效评价准则,围绕效果、效率、公平性与满意度四个方面对教育扶贫政策绩效综合评价,一是从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论断出发,基于资源投入视角,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系统GMM模型与分位数回归对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政策效果的动态约束与边际收益特征,客观呈现教育扶贫政策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影响效应。二是从资源稀缺性视角出发,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教育扶贫政策的效率问题,通过控制其他扶贫政策对地区脱贫的影响效应,实现对教育扶贫政策效率水平净值的测算,从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角度为政策效率变化寻求合理的解释机制。三是基于差异测度理念分析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公平性问题,利用泰尔指数分析方法,构建以资源投入为基准,多维贫困水平为权重依据的测算公式,从南北疆及地州市层面讨论教育扶贫政策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公平性问题,根据县域资源供给规模与贫困水平的匹配程度,判断政策资源配置的公平与否,围绕政策目标的基本要义,对公平与效率的政策选择进行理论分析。四是从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出发,构建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精准考核四要素的教育扶贫政策满意度评价模型,基于新疆深度贫困地区11616户家庭调研数据,验证满意度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从多维贫困视角出发,分析不同贫困程度家庭对教育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情况。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提出政策优化建议与不足之处。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新疆的温饱问题已经全面解决,但是多维贫困问题并未根除。第二,从多年以来教育投入与脱贫进度的动态关系来看,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脱贫成效显着,并且表现出稳定性与长期性、短期效益与动态约束并存的特征,在前期综合扶贫效果偏弱的情况下,当期的教育投入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扶贫效应,充分发挥了其在阻贫、抑贫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全疆层面的教育扶贫政策效果服从边际收益递减的经济规律,随着综合扶贫效果的提升,教育扶贫的积极作用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北疆的贫困县,而在经济基础条件较弱的南疆地区,教育扶贫政策不仅在静态层面显着促进了地方脱贫,还表现出明显的动态减贫效应,教育减贫的积极作用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增的特征。第三,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政策效率呈现出减弱趋势与区域差异并存的特征。规模效率不足是导致总体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而高效的组织管理体制抑制了效率衰退,即意味着地方政府在扭转效率衰退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需要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审视教育扶贫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才供给及拔出穷根方面的积极作用。第四,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政策实现了总体公平,存在明显的拐点特征,教育扶贫资源总体上在向多维贫困程度更深的地区倾斜。相对于全疆的贫困县而言,教育资源在区域内部的配置差异是导致扶贫政策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差异的持续扩大也制约着政策公平性的提升;这一现象在南北疆与地州层面的表现形式具有相似性;相对于财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师资力量在贫困县及地区间的分配更加公平。第五,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居民对教育扶贫政策有着较高的满意度评价,这一现象在不同贫困程度的家庭中普遍存在,地区间及不同健康状态的群体对政策满意度评价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整体上来看,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推行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符合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刘纪蕊[3](2020)在《县域内家庭的教育选择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庭的教育选择是家长依据子女的需要,以实现家庭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对现有教育类型、内容及品质等进行的一系列满足个体偏好的资源配置或方案决策行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是实施全面育人的两大体系,家长作为青少年教育的规划者和决策者,面临在两大教育体系内的各类教育选择问题。虽然,我国推行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但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实施,农村教育空间被压缩,农村家庭的“择校”现象逐渐显露,校外教育选择问题也逐渐凸显,亟须给予关注和解决。当前,比较成熟的教育选择理论主要来源于西方国家,而我国关于家庭的教育选择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区或特殊群体家庭。由于文化环境和经济发展差异,这些研究不能有效指导农村家庭的教育选择。因此,深入调研当前农村家庭的教育选择真实状况,全面分析农村家庭的教育选择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县域内家庭如何进行教育选择并影响学生发展”为核心研究问题,以家庭教育决策相关理论和教育投入产出理论为理论工具,从家庭的学校教育选择(包括:小学类型、中学类型及最高教育类型)和校外教育投入选择(包括:资金投入和时间投入)两个方面,研究了家庭的教育选择现状、特征、影响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特别研究了各教育选择间的作用关系。在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法,以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地区县域内35所公立小学的1039个家庭(学生、家长)调研数据为基础,以R语言和SPSS作为数据分析工具,采用量化研究为主,质性研究为辅的方法进行研究,具体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家庭的教育选择呈现多元化特征:学校教育选择呈现“取优”、“向城”趋势,校外教育投入选择呈“中等”状态。在学校教育选择方面,对于当前小学生家庭而言,家庭的最高教育类型选择普遍较高,多数家庭的选择为本科及以上,有三分之一的家庭选择已向硕士阶段延伸,有近五分之一的家庭决定让子女接受高职、大专及以下教育;有相当多的家庭对村镇小学有选择需求,未来对县市中学选择需求较大,但仍有相当部分的家庭未来对乡镇中学有较高选择需求。在家庭的校外教育投入选择方面,校外教育资金投入选择和校外教育时间投入选择趋势一致,整体呈“中等”状态。第二,家庭的教育选择主要受学生、家长及家庭特征影响。学校教育选择主要受家长和家庭特征影响,校外教育选择主要受家庭和学生特征影响。从“决策制定和执行能力限制”角度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来看,“两类限制”对各教育选择的影响略有差异。整体来看,“最高教育类型选择”和“校外教育时间投入选择”受家庭的教育决策制定能力限制影响较大;而“中学类型选择”和“小学类型选择”受家庭的教育决策执行能力限制影响较大;“校外教育资金投入选择”受家庭的教育决策制定和执行能力限制影响相当。第三,各教育选择间作用关系显着。对于小学生家庭而言,在家庭的教育选择系统内,未来最高教育类型选择显着影响未来中学类型选择,未来中学类型选择显着影响当前小学类型选择,当前小学类型选择显着影响校外教育资金、时间投入选择。概言之,“教育选择目的”影响“教育选择手段”,实证了教育选择间的“手段-目的”链关系假设。此外,当前小学类型选择影响未来中学类型选择,当前校外教育资金投入选择影响未来最高教育类型选择。这说明家庭已执行的教育选择,指导或限制未来的部分教育选择。第四,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不同方面的发展影响各异。最高教育类型选择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和心理韧性发展,未来中学类型选择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当前小学类型选择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发展,校外教育时间投入选择影响学生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发展,校外教育资金投入选择影响学生同伴关系发展。从分析结果看,最高教育类型选择和校外教育时间投入选择对学生发展影响较大。另外,“教育选择、学生发展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间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说明:校外教育投入选择、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发展作用关系显着,而学校教育类型选择对学生发展作用关系不显着。总体而言,本文在研究框架的构建、实证研究的分析过程中,对于理论视角、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的创新进行了有益探索,丰富了家庭的教育选择理论研究,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展抽样范围、扩大样本规模,从更广泛的视角拓展研究主题。
陈逸超[4](2020)在《中蒙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研究》文中指出塔克什肯口岸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塔克什肯镇,是自治区唯一一处全年开放的中蒙口岸。由于开关时间长,交通条件好,塔克什肯口岸的出口贸易一度非常发达:2014年,塔克什肯口岸的出口贸易额达到3.79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占蒙古国对华进口总额的21.44%,是名副其实的中蒙边境第二大口岸。然而从2015年开始,塔克什肯口岸的出口贸易迅速萎缩,当年口岸全年出口贸易额仅为上年的10%;在2018年,口岸全年出口贸易总额更是只有1279万美元,仅为2015年的三分之一强,在我国对蒙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下降到0.64%。如此覆巢之下,镇上的边民互市市场,一处由个体商户组成的颇具规模的日用工业品外贸批发市场,也未能独善其身,其出口额从2013年的6700万美元(占当年口岸出口贸易总额的22%)下降到2017年和2018年的3604.7万元(约合533.89万美元,占比31.08%)及3972.25万元(约合600.27万美元,占比46.9%);市场中边贸商人的人数也因收入下降而大幅减少:在2009年,镇上有430家从事出口边贸的商户,其中370多家商户来自外地;到了2019年,镇上的商户总数只有不到180家(边贸商约120家)。而这些商人的离开——他们普遍有着较强的边疆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常有意地监督外来人员的行迹和言论,并积极参与联防、“反恐处突”演练等活动,也使得塔克什肯边民互市在口岸所在地积聚“人力资源”,实现“边贸戍边”的功能遭到削弱。根据边贸商人们的说法,蒙古国债务危机、图格里克贬值、其它中蒙口岸及第三国对蒙商品输出规模的增长等因素是导致不景气,特别是蒙古国客户人数减少和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但笔者认为,客户人数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反映的正是边民互市及其所售商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事实,其市场竞争力的下降则与经营活动变迁所导致的区位条件变化及边民互市较差的市场环境有关;此外,边民互市中的经营者们较薄弱的经济实力以及某些不良经营习惯和观念,如对购物者,特别是零售消费者的“势利心态”,也对边民互市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在笔者看来,鉴于边民互市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及导致困境的原因的复杂性,若要进一步改善塔克什肯边民互市的发展条件,首先有必要加强对口岸及口岸所在地的行政管理资源的整合,减少以海关、边检为代表的各垂直管理部门与主管口岸工作的口岸管理委员会及地方政府间的职能错位和交叉,提升口岸规划发展及管理工作的统筹程度和协调性。在具体措施层面,上述各部门应以更加整体的视角,采取更为具体的措施,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提升人们参与互市的便利度,降低人们参与互市的中间成本,以及为经营者进行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供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可通过举办会展等方式拉近互市参与者之间的“互惠距离”,以此改善人们对塔克什肯边民互市市场的观感,让他们能够且愿意在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中实现消费的升级,从而使得塔克什肯口岸这个中蒙西部边境的大门,一带一路西通道的重要节点,成为得到国内外消费者认可的商品供应基地和物资流转中心。最后,通过田野调查,笔者也发现,世代居住在塔克什肯口岸所在地(原布尔根村)的当地边民对互市的参与度及从中获益的程度目前仍有待提升,故在边民互市之后的发展中,有必要加强对当地世居少数民族边民参与边民互市的支持力度。
公丕宏[5](2019)在《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时间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从时间维度看,集中体现为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从空间维度看,表现出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态势与不充分状态。本文旨在从空间维度研究中国经济格局演化,基于对经济空间的几何解析,结合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具体形态,从散点尺度研究乡村、从节点簇尺度研究城市群、从轴线尺度研究基础设施、从域面尺度研究区域、从立体尺度研究海洋,运用科学隐喻与归纳综合的方法,提出中国五度经济空间场,作为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顶层设计。第一部分是理论准备。首先对经济空间演化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系统梳理国内、国外、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理论,立足研究现状,确立理论逻辑基点,在明确研究对象、主体框架的基础上,从空间几何要素切入,解析经济空间要素,基于对场理论的科学隐喻,形成经济空间场理论。运用经济空间理论分析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构成,构建以乡村演化散点、城市群演化节点簇、基础设施演化轴线、区域演化域面、海洋演化立体为主体的五维经济空间分析框架,提出建设以经济空间势、经济空间熵、经济空间流、经济空间集、经济空间域为变量的五度经济空间场。第二部分是中国经济空间的多尺度分析。乡村散点、城市群节点簇构成了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微观支撑,从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变轨迹出发,研究乡村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与系统,分析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基于对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总结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规律;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空间演化的轴线,拓展了演化的地理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推进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乡村经济的通道优化;从区域经济空间演化视角来看,四大板块呈现出点线网面的演化态势,京津冀网络型演化、长江经济带联通演化、“一带一路”开放演化正在重塑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海洋经济空间立体演化的两大支撑是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第三部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出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对策建议。把中国经济空间与经济空间场理论相结合,依据五度经济空间场的作用机理,把增强经济空间势、降低经济空间熵、加大经济空间流、丰富经济空间集、拓展经济空间域,作为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实践进路,从提升城市群经济空间势能、降低乡村经济空间熵值两个维度,持续强化城乡经济空间的微观支撑,促进区域经济空间的中观融联,推进陆域、海洋经济空间的宏观统筹。以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现代能源供给体系、现代信息传输体系构建泛在高效的基础设施空间,持续增大经济空间流,贯通微观支撑、中观融联、宏观统筹。第四部分结语,对论文的可能创新点进行简要归纳,主要是构建了五维经济空间分析框架,得出了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的规律,提出了建设中国五度经济空间场的理论与进路,使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历史与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逻辑辩证统一。最后对论文的有待完善之处进行了总结,指出定量分析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与方向。
周月齐[6](2019)在《松阳县旅游全域化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国内旅游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自助旅游逐渐取代传统的集体参团旅游成为主流旅游方式,国民的旅游需求和品质追求不断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应运而生。近年来,松阳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禀赋和县情实际,深入践行“两山”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全域旅游发展,松阳县旅游经济快速增长,2016-2018年旅游收入增速分别达61.7%、55.1%和46.3%,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2017年,松阳县入围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第一批创建名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工作实践可以为其他具备全域旅游发展条件的地区提供工作经验与教训,也可以就如何有效协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案例参考。本文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研究,界定了全域旅游与政府行为相关概念,基于研究政府行为的相关理论基础,以松阳县作为个案研究,开展实地调查和实证分析。首先阐述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基本表现及取得的成效;其次,研究分析当前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行为问题深入剖析产生原因;最后,结合当地实际,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政府行为的对策及建议。本论文主要研究松阳县政府在全域旅游发展中怎样行使合理化行为,发挥政府与市场的结合力量,推动松阳县全域旅游发展进程,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为其他地区全域旅游发展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张倩[7](2018)在《资源型城市复兴中城市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 ——以广元市旺苍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资源型城市复兴为背景,探讨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方法策略,研究文化空间属性,调查文化空间保护更新需求,得到如下保护更新规划过程:1.基础研究:总结资源型城市空间及文化的现有研究,掌握多数资源型城市分散布局的特征及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得出产业转型、规划引导、生态修复、文化挖掘四条转型路径。分析资源型城市复兴的文化基础,总结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的分级及三种主要模式,树立以文化规划作为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实践手法。2.实地调研:对所研究的城市——广元市旺苍县进行全方位基础资料搜集,梳理城市空间变迁过程,调查城市历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统计县域文化资源以确认发展优势、对城区文化空间进行全盘调查,落实其物质空间的具体存在,选取典型空间进行空间属性调查和空间问题总结。3.需求分析:根据调研阶段的工作,对旺苍县文化空间按照“人、场所、活动”三个构成要素进行需求分析,对使用群体进行主观需求定量分析,对场所进行物质空间层面的客观需求定性分析,对活动进行文化空间非物质层面的客观需求定性分析,三者结合空间属性问题、城市发展目标,得出后续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策略的制定依据。4.规划设计:根据文化规划的相关研究制定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更新的目标、框架及具体内容,以空间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制定保护更新的对策方法。具体包括:(1)立足资源型城市全域整合文化资源,规划并保护文化线路,联动地区发展城市优势资源;(2)立足城区梳理城市文化结构,并融入现有城市规划体系,优化用地布局,对资源型城市空间进行结构重构、调整城区旧工业用地、开发边缘区生态资源;(3)立足空间节点对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进行分类保护与更新,对工业型文化空间创新利用,对历史文化空间进行文脉保护,修复生态文化空间景观环境;(4)加强非物质文化活动及其空间载体的保护更新,丰富活动类型,拓展活动空间形式。
徐军伟[8](2018)在《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恢复高考以来,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经历了三次调整。20世纪80年代初到1999年,以中心城市办大学为主要特征开始了第一次布局调整。从1999年到2008年,以六大高教园区建设、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兴办和高职院校的兴起为标志,进行了第二次布局调整,初步建立了以杭州为中心,宁波和温州为副中心的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自2008年以后,以高等学校“县域办学”为标志,开启了浙江省第三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历程,“县域办学”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新探索。论文按照高校为什么会选择落户县域?落户县域的高校有什么特征?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推动落户县域的高校更好发展这一逻辑主线,在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理论、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理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观照下,做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市场机制与政策因素是推动高校“县域办学”的两大动因,与以往按照计划模式调整高等教育布局不同,市场机制在高校“县域办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进一步优化办学模式、强化办学特色的需要,结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有益经验,论文分析了美国赠地学院、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特点,对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优化学科专业、强化服务面向、完善资源渠道等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论文分析了浙江省高校“县域办学”过程中相关遇阻案例,研究了高校“县域办学”在决策机制、规划布局、办学定位、管理体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帮助政府与高校科学决策,建立了以县域GDP、常住人口、一般公共预算、交通条件为参数的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以办学类型、办学规模、办学时间为参数的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以这两类指数为基础,构建了浙江省高校县域布局的量化分析模型。并从区域高等教育布局规划、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县域高校办学模式、推进高校分类发展、聚焦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社会参与高校内部治理机制等方面入手,对进一步完善高校“县域办学”提出政策建议。
汪敬渊[9](2016)在《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而金融消费者作为金融业直接服务对象,在金融行业的发展历程中作用极大,实现了金融行业在县域之间的基本覆盖,包括了农村地区,在我国县域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金融消费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县域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严重影响了区域金融市场的运行质量,不利于区域金融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金融发展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之间的关系,对于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推动县域金融消费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金融消费侵权行为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县域范围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面临着市场失灵和监管低效等诸多难题为背景,基于金融消费者尚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乡金融二元结构及普通消费者概念,提出了金融消费者及县域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和权利,分析了金融消费者概念的实践意义,并以信息不对称、自然垄断、政府失灵等理论为指导,开展对陕西省定边县金融消费者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详述了县域金融消费领域常见侵权行为及原因,列举了金融产品强制搭售、银行收费、信息披露等方面的侵权现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县域金融消费领域的特征。从法律依据、金融监管、金融市场和金融信息四个角度阐述了我国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困境,从法律制度因素、监管机制因素、金融监管因素、金融机构因素、金融消费者因素等五方面的进行成因阐述。通过分析美英日等发达国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在法、机构设置和金融教育等方面的成熟经验,认为采取金融消费保护单独立法、设立独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建立金融消费教育模式和构建第三方的金融纠纷解决机构等是维护金融市场健康稳定的有效举措,进而提出了构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制度体系、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教育体系、加强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夯实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基础等保护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政策建议。
孙纲[10](2016)在《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正式发布,彰显了新常态下国家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决心。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通篇贯彻了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大新的发展理念,强调了目前“三农”所面临的两大重点问题——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水平。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产区,2014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已达到全国的1/10强,耕地占全国的1/9强,人均与劳均耕地均居国内首位,农业现代化水平国内领先,但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产区和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黑龙江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仍任重道远。为此,2012年发布的《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将发展现代大农业作为黑龙江省的一项重点工作,2013年的《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更提升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权重。《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4(县市卷)》统计显示,黑龙江省66个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2605.05亿元,占全省的9/10强,可见黑龙江县域农业在整个黑龙江省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表明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将决定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因此,有必要对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作认真选择。由于黑龙江县域农业的制度模式普遍存在于中国农村,相关结论对于我国其他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业现代化同样具有借鉴意义。本文研究聚焦在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突破性发展的路径选择上,探索商品粮主产区县域农业现代化突破发展的理论支撑、形成条件、发展路径、推进对策等一系列命题。论文沿着理论综析——理论参照系构建——现实参照系构建——实证支撑——目标确定——路径的现实选择,这样一个研究思路展开,并辅以案例比较分析,以增强实证的说服力。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本文通过理论参照系与现实参照系的构建,为研究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经验借鉴与现实参照。理论参照系方面,进行了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概念界定、相关的基础理论综析,以及在理论层面上明确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现实参照系方面,选择了美国、日本、荷兰和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及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以及国内苏南地区、山西太谷县和山西乡宁县等地区作为参照系,并总结了六点对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启示。其次,本文在全局视角阐述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历程与整体状况,分析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整体状况与优势基础上,结合农业现代化内涵和特征与黑龙江县域农业特点,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可持续水平四个大方面进行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分析,在明确县域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县域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主客观相结合测定基准层和指标层权重,分别采用极值标准化法和目标值标准化法进行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的综合评价,并确定县域农业现代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水平,明确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原则、指导思想及目标,并在厘清存在的基本矛盾与困境基础上,在理论上完成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的选择。结合黑龙江县域农业发展实际,从实际层面对上述理论层面的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的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使路径更加具有操作性,并从宏观层面入手提出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路径实现的政策建议。最后,本文选取资源禀赋相似但农业现代化发展差异较大的两个县域——肇东市与兰西县作为典型案例,开展县域农业现代化路径的实证分析,结合前述的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进行实证比较,探索共性路径下的个体路径的差异化发展。在农业现代化现状与评价对比基础上,提出了肇东市和兰西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宏观路径与具体路径,以及路径实现的政策建议。
二、浅论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贫困治理任务的调整 |
1.1.2 教育发展的脱贫动能 |
1.1.3 绩效评价的现实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标、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教育扶贫 |
2.1.3 深度贫困地区 |
2.1.4 教育扶贫政策绩效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能力贫困理论 |
2.2.2 贫困代际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3E”绩效评价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内涵及贫困现状 |
3.1 新疆发展概况与贫困特征 |
3.1.1 新疆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况 |
3.1.2 新疆经济社会环境的基本概况 |
3.1.3 新疆人口文化环境的基本概况 |
3.1.4 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基本概况 |
3.2 新疆扶贫开发的历史演进 |
3.2.1 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救济扶贫阶段 |
3.2.2 改革开放体制变革下的开发扶贫 |
3.2.3 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八七”扶贫 |
3.2.4 新世纪扶贫开发纲要阶段 |
3.2.5 新时代精准扶贫开发阶段 |
3.3 绩效评价的理论内涵 |
3.3.1 教育扶贫的价值分析 |
3.3.2 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3.3.3 绩效评价指标的逻辑关系 |
3.4 新疆贫困问题现状调查分析 |
3.4.1 研究思路 |
3.4.2 家庭贫困现状调查分析 |
3.4.3 县域贫困现状调查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效果评价 |
4.1 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思路 |
4.2.2 研究方法 |
4.2.3 变量及数据说明 |
4.3 实证分析过程 |
4.3.1 描述统计与平稳性检验 |
4.3.2 静态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
4.3.3 动态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
4.3.4 分位数回归估计结果 |
4.3.5 分地区回归估计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效率评价 |
5.1 研究设计 |
5.1.1 研究思路 |
5.1.2 研究方法 |
5.1.3 变量及数据说明 |
5.2 静态效率评价结果 |
5.2.1 静态效率的时序变化 |
5.2.2 静态效率的县域比较 |
5.2.3 规模报酬阶段的县域分布 |
5.3 动态效率评价结果 |
5.3.1 动态效率的时序变化 |
5.3.2 动态效率的县域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公平性评价 |
6.1 研究设计 |
6.1.1 研究思路 |
6.1.2 研究方法 |
6.1.3 指标选取 |
6.2 公平性测度结果 |
6.2.1 新疆教育扶贫政策总体差异及分解 |
6.2.2 县域教育扶贫资源供给类型分析 |
6.3 公平性演变特征及原因分析 |
6.4 公平与效率的政策选择辨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满意度评价 |
7.1 评价模型的理论分析 |
7.2 研究设计 |
7.2.1 研究步骤与方法 |
7.2.2 问卷信息及数据来源 |
7.3 信效度检验 |
7.3.1 探索性因素分析 |
7.3.2 验证性因素分析 |
7.3.3 模型恒等性检验 |
7.4 教育扶贫政策满意度测度结果 |
7.4.1 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基本情况 |
7.4.2 不同贫困程度家庭的政策满意度 |
7.4.3 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优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县域内家庭的教育选择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家庭的教育选择 |
二、家庭的教育投入 |
三、农村教育 |
四、学生发展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路线 |
四、研究思路 |
五、结构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可能的创新 |
一、研究意义 |
二、可能的创新 |
第五节 数据介绍 |
一、数据来源 |
二、主要指标选取、变量测量及定义 |
三、样本基本特征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第一节 文献梳理及述评 |
一、家庭对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选择的理论、政策及相关研究 |
二、家庭对子女最高教育类型选择的相关研究 |
三、家庭对子女校外教育选择和投入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家庭的教育选择研究进展、局限及可拓展的研究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一、家庭教育决策相关理论 |
二、教育投入产出理论 |
三、家庭的教育选择研究框架 |
第三章 家庭对子女学校教育的选择 |
第一节 家庭对子女最高教育类型的选择 |
一、家庭对子女最高教育类型选择的现状分析 |
二、家庭对子女最高教育类型选择的特征分析 |
三、影响家庭对子女最高教育类型选择的因素分析 |
四、结论 |
第二节 家庭对子女未来就读中学类型的选择 |
一、家庭对子女未来就读中学类型选择的现状分析 |
二、家庭对子女未来就读中学类型选择的特征分析 |
三、影响家庭对子女未来中学类型选择的因素分析 |
四、结论 |
第三节 家庭对子女当前就读小学类型的选择 |
一、家庭选择小学类型的现状分析 |
二、家庭选择小学类型的特征分析 |
三、影响家庭选择小学类型的因素分析 |
四、家长对选择小学的评价 |
五、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庭对子女校外教育投入的选择 |
第一节 家庭对子女校外教育资金投入的选择 |
一、家庭对子女校外教育资金投入选择的现状分析 |
二、家庭对子女校外教育资金投入选择的特征分析 |
三、影响家庭校外教育资金投入选择的因素分析 |
四、结论 |
第二节 家庭对子女校外教育时间投入的选择 |
一、家庭对子女校外教育时间投入选择的现状分析 |
二、家庭对子女校外教育时间投入选择的特征分析 |
三、影响家庭对子女校外教育时间投入选择的因素分析 |
四、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学习状态发展的影响 |
一、学生学习状态发展的现状分析 |
二、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学习状态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三、结论 |
第二节 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 |
一、学生同伴关系发展的现状分析 |
二、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同伴关系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三、结论 |
第三节 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心理韧性发展的影响 |
一、学生心理韧性发展的现状分析 |
二、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心理韧性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三、结论 |
第四节 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
一、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现状分析 |
二、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三、结论 |
第五节 教育选择、学生发展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作用机制 |
一、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设计 |
二、数据分析结果 |
三、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家庭的教育选择呈现多元化特征 |
二、家庭的教育选择和学生发展受到学生、家长及家庭特征影响 |
三、家庭的决策制定和执行能力限制对教育选择的影响不同 |
四、家庭各类教育选择之间影响关系显着 |
五、家庭的教育选择对学生发展影响显着 |
第二节 实践启示 |
一、加强优质义务教育在村镇地区的均衡布局 |
二、加强对本科及以上教育的供给,提升家庭的最高教育类型选择 |
三、加强区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引导西部地区家庭的教育选择 |
四、重视“特定群体”家庭的教育选择需求及学生发展 |
五、加强家长的教育选择能力培养,引导家庭合理规划教育选择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蒙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我国古代的“边市”与当代“边民互市” |
二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三 研究理论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意义、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塔克什肯口岸与塔克什肯镇 |
第一节 作为中蒙走廊的布尔根河沿岸 |
第二节 塔克什肯口岸 |
一 口岸概况 |
二 口岸运行情况 |
三 口岸发展规划 |
第三节 塔克什肯镇 |
一 塔克什肯镇概况 |
二 镇区重心的北移 |
三 现在的塔克什肯镇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概况 |
第一节 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的基本情况 |
一 塔克什肯口岸的“边民互市” |
二 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的发展 |
三 边民互市市场的建设 |
第二节 边民互市贸易的参与者 |
一 边民互市市场中的经营者 |
二 市场中的购物者和其他人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的主要发展困境 |
第一节 客户流失 |
第二节 市售商品综合竞争力不足 |
第三节 边民互市市场的经营活动存在无序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影响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的环境因素 |
一 蒙古国宏观经济的动荡 |
二 区位条件、市场环境对边民互市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经营者自身的局限性 |
一 经营者缺乏市场竞争力 |
二 负面经营心态对边民互市发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的反思 |
第一节 当地政府及海关的努力 |
一 在口岸发展规划中更加重视出口边贸的发展 |
二 加强对边民互市市场经营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
三 改善购物者对边民互市市场的观感 |
第二节 促使边民互市经营者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
第三节 加强对世居边民参与互市的支持 |
一 加强对边民参与互市的引导和组织 |
二 明确塔克什肯镇在边贸中的竞争优势和特色加大边境金融机构对互市边民的支持力度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思考 |
(一)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研究的结论 |
(二)对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向的选定 |
二、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
三、经济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 |
四、经济空间演化的分析框架 |
五、中国经济空间的分维研究 |
六、结论与展望 |
第一章 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经济空间演化的文献分析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研究述评 |
一、马克思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的发轫 |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代表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的深化与实践 |
第三节 西方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经典区位理论 |
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 |
三、新经济地理学 |
第四节 国内空间经济学中的经济空间演化研究述评 |
一、经济空间演化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
二、运用经济空间演化相关理论进行综合性分析 |
三、经验性研究某一区域的经济空间演化 |
四、研究某一产业的经济空间演化 |
第二章 经济空间演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主体框架 |
一、研究对象 |
二、主体框架 |
第二节 几何分析 |
一、空间的基本要素 |
二、经济空间的界定与属性 |
三、经济空间的要素解析 |
第三节 经济空间场理论 |
一、空间场相关理论 |
二、经济空间场作用机理 |
第三章 中国经济空间尺度层级与经济空间场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空间层级结构 |
一、乡村演化散点 |
二、城市群演化节点簇 |
三、基础设施演化轴线 |
四、区域演化域面 |
五、海洋演化立体 |
第二节 五度经济空间场 |
一、经济空间势 |
二、经济空间熵 |
三、经济空间流 |
四、经济空间集 |
五、经济空间域 |
第四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散点尺度:乡村 |
第一节 乡村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轨迹 |
一、传统乡村经济空间的均质性分析 |
二、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乡村经济空间 |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经济空间 |
第二节 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化分析 |
一、乡村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 |
二、乡村经济空间的系统解析 |
三、土地制度跃迁的演化影响 |
第三节 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化机制 |
一、需求导向下的市场机制 |
二、政府调控下的空间演化 |
三、乡村主体的空间区位选择 |
第五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节点簇尺度:城市群 |
第一节 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特征与模式 |
一、城市群概念演化 |
二、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本质特征 |
三、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
第二节 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的演化机制 |
一、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 |
二、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政策变迁解析 |
三、全球化与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关系 |
第三节 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特征 |
一、城市群是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主体 |
二、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负外部性 |
三、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异质性 |
第六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轴线尺度:基础设施 |
第一节 经济空间中基础设施的属性与功能 |
一、基础设施的内涵界定 |
二、基础设施的属性特征 |
三、基础设施的重要功能 |
第二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的拓展 |
一、基础设施对经济地理空间的拓展 |
二、基础设施对经济生产空间的延展 |
三、基础设施对经济生活空间的扩展 |
第三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优化 |
一、基础设施供给与经济空间结构优化 |
二、基础设施与城市群经济空间优化 |
三、基础设施与乡村经济空间优化 |
第七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域面尺度:区域 |
第一节 区域经济空间的演进历程 |
一、西部经济空间的开发演化 |
二、东北经济空间的振兴演化 |
三、中部经济空间的崛起演化 |
四、东部经济空间的率先演化 |
第二节 区域经济空间的点-轴-网-面演化 |
一、东部经济空间的多极网络演化 |
二、中部经济空间的轴线-网络演化 |
三、东北经济空间的节点-轴线演化 |
四、西部经济空间的多中心节点演化 |
第三节 中国全域经济空间的融合联通 |
一、京津冀经济空间的网络型演化 |
二、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的联通演化 |
三、“一带一路”重塑经济开放空间 |
第八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立体尺度:海洋 |
第一节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宏观构成 |
一、中国的海洋国土 |
二、中国海洋经济区空间格局 |
三、中国海洋经济空间的延展 |
第二节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演化布局 |
一、海洋经济空间的演化基础 |
二、海洋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
三、海洋经济空间的区域演化 |
第三节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
一、完善海洋经济产业体系 |
二、建立海洋经济创新体系 |
三、促进海洋经济对外开放 |
第四节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
一、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 |
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现实困境 |
三、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优化路径 |
第九章 中国高质量经济空间场建设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空间与经济空间场理论 |
一、五度经济空间场的建设 |
二、中国经济空间场建设的顶层设计 |
第二节 强化城乡演化节点的微观支撑 |
一、提升城市群经济空间势 |
二、降低乡村经济空间熵 |
第三节 构建泛在高效的基础设施空间 |
一、完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
二、建设现代能源供给体系 |
三、构筑现代信息传输体系 |
第四节 推进区域经济空间的协调融联 |
一、多维推进区域融联 |
二、构建协调制度体系 |
第五节 陆海统筹拓展海洋经济空间 |
一、陆海统筹的顶层设计 |
二、陆海统筹的主要内容 |
三、陆海统筹的制度创新 |
四、推进海洋治理现代化 |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
一、可能创新之域 |
二、有待完善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松阳县旅游全域化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地方政府行为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地方政府行为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全域旅游的概念 |
2.1.2 政府行为的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选择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市场失灵理论 |
第3章 松阳县旅游全域化发展中政府行为的基本表现 |
3.1 旅游规划与政策方面 |
3.1.1 建立健全旅游规划体系 |
3.1.2 制定全域旅游产业政策 |
3.2 项目建设与产品开发方面 |
3.2.1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
3.2.2 引入社会参与机制 |
3.3 旅游营销与招商方面 |
3.3.1 开展市场营销推介 |
3.3.2 盘活资产,拓宽投融资渠道 |
3.4 旅游公共服务方面 |
3.4.1 组织村居梳理,改善人居环境 |
3.4.2 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
3.5 行业管理与市场秩序方面 |
3.5.1 推进旅游行业品质提升 |
3.5.2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
第4章 松阳县旅游全域化发展中政府行为的问题及原因 |
4.1 松阳县旅游全域化发展中政府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涉旅部门各自为政,协调配合不足 |
4.1.2 规划统筹欠缺,旅游产品开发不力 |
4.1.3 政策执行、项目监管不到位 |
4.1.4 市场定位不够精准,营销缺乏战略性和系统性 |
4.1.5 旅游配套服务供给相对需求滞后 |
4.2 松阳县旅游全域化发展中政府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 |
4.2.1 行政观念有偏差 |
4.2.2 法律法规不完善 |
4.2.3 制度约束乏力 |
4.2.4 旅游人才短缺 |
4.2.5 旅游发展资金匮乏 |
第5章 优化松阳县旅游全域化发展中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 |
5.1 转变思想观念,协调各方力量 |
5.1.1 以新的考核标准引导政绩观 |
5.1.2 建立部门协调管理机制 |
5.2 科学规划布局,优化旅游产品体系 |
5.2.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
5.2.2 挖掘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品转型开发 |
5.3 健全制度机制,强化行政监管效能 |
5.3.1 完善地方性规章制度 |
5.3.2 加大制度执行力度 |
5.4 改进营销方式,打造成熟市场体系 |
5.4.1 加强与专业营销策划团队合作 |
5.4.2 精准定位,提高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参与度 |
5.5 加大投入,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 |
5.5.1 合理分配财政资金,引进民间资本共同参与 |
5.5.2 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资源型城市复兴中城市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 ——以广元市旺苍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文化复兴是资源型城市复兴的有效措施 |
1.1.2 资源型城市复兴依托城市文化空间建设 |
1.1.3 “城市双修”提出新要求 |
1.1.4 旺苍县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的契机 |
1.2 研究范围、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 |
1.3.1 资源型城市 |
1.3.2 城市文化空间 |
1.3.3 文化规划 |
1.3.4 城市更新、城市复兴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空间发展的基础性研究 |
2.1 现状研究综述 |
2.1.1 国内研究综述 |
2.1.2 国外研究综述 |
2.2 资源型城市空间形态分类与特征 |
2.2.1 集中团块型 |
2.2.2 连片带状型 |
2.2.3 双城结构型 |
2.2.4 一城多镇型 |
2.2.5 多中心组团型 |
2.3 资源型城市发展特点及空间问题 |
2.3.1 城市缺乏统一规划,二元结构明显 |
2.3.2 城市结构布局分散,空间活力不济 |
2.3.3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功能恶化 |
2.3.4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物品不足 |
2.4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路径及适用条件 |
2.4.1 产业转型路径 |
2.4.2 规划引导路径 |
2.4.3 生态修复路径 |
2.4.4 文化挖掘路径 |
2.4.5 各转型路径的适用条件 |
2.5 旺苍县文化挖掘转型路径的适应特征 |
2.5.1 工业文化历史悠久 |
2.5.2 传统文脉保存完整 |
2.5.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
2.5.4 区域竞争优势明显 |
2.6 小结 |
第三章 旺苍县资源型城市特征及文化空间调研 |
3.1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分级与主要模式 |
3.1.1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分级 |
3.1.2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的三种模式 |
3.2 旺苍县资源型城市特征分析 |
3.2.1 旺苍县矿产资源特征 |
3.2.2 旺苍县城市主体构成特征 |
3.2.3 旺苍县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
3.3 旺苍县域:文化资源统计与分析 |
3.3.1 县域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 |
3.3.2 旺苍县文化资源分布特征分析 |
3.4 旺苍城区:文化空间调查与确定 |
3.4.1 旺苍县城区空间发展脉络梳理 |
3.4.2 问卷及访谈的基本情况 |
3.4.3 文化空间归类整理 |
3.5 旺苍县城区典型文化空间分析 |
3.5.1 旺苍县典型文化空间调查设计 |
3.5.2 典型文化空间属性分析 |
3.6 文化空间调查的问题总结 |
3.6.1 历史型文化空间活力不济 |
3.6.2 工业型文化空间闲置废弃 |
3.6.3 生态型文化空间环境破败 |
3.7 小结 |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需求分析 |
4.1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构成三要素 |
4.1.1 人:文化空间的需求主体 |
4.1.2 活动:文化事件的结构节点 |
4.1.3 场所:文化空间的结构节点 |
4.2 人——使用群体的主观需求分析 |
4.2.1 文化认同度 |
4.2.2 精神文化需求 |
4.2.3 空间使用需求 |
4.3 场所——文化空间物质层面的客观需求分析 |
4.3.1 文化空间完整性保护 |
4.3.2 文化空间原真性传承 |
4.3.3 文化空间系统性构建 |
4.3.4 文化空间活态化更新 |
4.4 活动——文化空间非物质层面的客观需求分析 |
4.4.1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活动 |
4.4.2 建立文化活动的社会支撑 |
4.4.3 制定文化活动的政策支持 |
4.5 小结 |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复兴中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策略——以广元市旺苍县为例 |
5.1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内容 |
5.1.1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更新的理论基础 |
5.1.2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更新的目标 |
5.1.3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更新的框架 |
5.1.4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更新具体内容 |
5.2 市域/县域:文化资源整合 |
5.2.1 整合绘制全域文化资源 |
5.2.2 全域文化线路的保护 |
5.2.3 跨地区发展城市优势资源 |
5.3 城区:文化结构梳理,用地布局优化 |
5.3.1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梳理 |
5.3.2 融入现有城市规划体系 |
5.3.3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构 |
5.3.4 资源型城市旧工业用地调整 |
5.3.5 资源型城市边缘区生态资源开发 |
5.4 节点: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分类保护与更新 |
5.4.1 工业文化空间的创新利用 |
5.4.2 传统历史空间的文脉保护 |
5.4.3 生态文化空间的景观修复 |
5.5 非物质文化活动及空间载体保护更新 |
5.5.1 丰富文化活动类型 |
5.5.2 拓展文化活动空间形式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一)结论 |
(二)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界定 |
一、县域 |
二、高等学校 |
三、县域办学 |
四、第三次布局调整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
二、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理论 |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浙江省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 |
一、第一次布局调整的背景 |
二、第一次布局调整的概况 |
三、第一次布局调整的成就 |
四、第一次布局调整的特点 |
第二节 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次高等教育布局调整 |
一、第二次布局调整的背景 |
二、第二次布局调整的概况 |
三、第二次布局调整的成就 |
四、第二次布局调整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三次布局调整的背景与特征 |
第一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背景分析 |
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 |
二、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 |
第二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类型分析 |
一、县域校园的建设时间分类 |
二、县域校园的功能性质分类 |
三、县域校园的建设出资分类 |
第三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特征分析 |
一、市场化: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主要特征 |
二、应用型: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群体特征 |
三、多元化: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显着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县域办学”高校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我国早期“县域办学”高校 |
一、基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县域办学”高校 |
二、基于区域发展特定需求的“县域办学”高校 |
第二节 浙江省“县域办学”高校 |
一、浙江省本科高校县域校区 |
二、浙江省独立学院县域校区 |
三、浙江省高职院校县域校区 |
第三节 高校“县域办学”遇阻案例分析 |
一、案例一: A校义乌分校建设遇阻 |
二、案例二: B校迁建慈溪方案遇阻 |
三、案例三: C校迁建岱山方案未获批准 |
四、案例四:D校落户县域方案两次遇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美高校面向区域的办学特征 |
第一节 美国赠地学院办学特征 |
一、赠地学院的发展背景 |
二、赠地学院的办学理念 |
三、赠地学院的办学特点 |
第二节 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办学特征 |
一、多科技术学院产生背景 |
二、多科技术学院办学特点 |
三、多科技术学院对英国高教的价值 |
第三节 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特征 |
一、“相互作用大学”的产生背景 |
二、“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思想 |
三、“相互作用大学”的基本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问题分析 |
一、高校“县域办学”的决策机制 |
二、县域高等教育的宏观布局 |
三、落户县域高校的办学定位 |
四、高校落户县域的管理体制 |
五、县域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高等学校县域布局分析模型建构 |
一、构成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的参数 |
二、构成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的参数 |
三、高等学校县域布局分析模型建构 |
第三节 完善高等学校“县域办学”的对策建议 |
一、优化高校“县域办学”整体布局 |
二、推进县域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
三、加快县域高校办学模式转变 |
四、建立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机制 |
五、县域高校聚焦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 |
六、建立社会参与的高校内部治理模式 |
结语 |
论文附件 |
附件一: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与现状指数对比表 |
附件二: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指数汇总表 |
附件三: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指数汇总表 |
附件四: 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汇总表 |
附件五: 浙江省高校校区分布统计表 |
附件六: 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情况调查的通知 |
附件七: 浙江省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基本办学条件情况调查表 |
附件八: 分析模型指标参数权重判定问卷 |
附件九: 浙江省领导对高校“县域办学”情况统计与分析报告的批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金融消费者的具体定义 |
2.1.2 金融消费者的相关权利 |
2.1.3 金融消费者概念的实践意义 |
2.1.4 权益保护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自然垄断理论 |
2.2.3 政府失灵理论 |
第三章 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及特征分析 |
3.1 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 |
3.1.1 县域金融消费常见侵权行为 |
3.1.2 金融产品强制搭售侵权类现状 |
3.1.3 银行收费侵权类现状 |
3.1.4 信息披露侵权类现状 |
3.2 县域金融消费特征分析 |
3.2.1 金融消费处于初级阶段,消费交易不规范 |
3.2.2 金融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投诉处理效果欠佳 |
3.2.3 金融消费者风险识别能力不足,金融消费弱势地位明显 |
3.2.4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不足,消费者合法权益长期被忽视 |
第四章 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
4.1 困境分析 |
4.1.1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不完善,缺乏法律依据 |
4.1.2 金融监管资源配置不足,保护机制不完善 |
4.1.3 金融消费市场垄断严重,消费者权益被忽视 |
4.1.4 金融消费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维权能力较弱 |
4.1.5 金融服务水平低,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差 |
4.2 成因分析 |
4.2.1 法律制度因素 |
4.2.2 监管机制因素 |
4.2.3 金融监管因素 |
4.2.4 金融机构因素 |
4.2.5 金融消费者因素 |
第五章 国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经验及启示 |
5.1 美国 |
5.1.1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情况简介 |
5.1.2 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设置 |
5.1.3 金融消费者保护发展趋势 |
5.2 英国 |
5.2.1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情况简介 |
5.2.2 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设置 |
5.2.3 金融消费者保护发展趋势 |
5.3 日本 |
5.3.1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基本情况 |
5.3.2 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设置 |
5.3.3 金融消费者保护发展趋势 |
5.4 美英日成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5.4.1 建立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体系 |
5.4.2 设立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专门机构 |
5.4.3 我国金融消费教育模式的研究探析过程 |
5.4.4 构建三方机构来实现纠纷解决 |
第六章 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 |
6.1 建立有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
6.1.1 针对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 |
6.1.2 健全相关保护机构以及保护组织 |
6.2 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教育体系 |
6.2.1 金融消费者教育计划及协调机制 |
6.2.2 先进教育队伍及教材资料 |
6.2.3 拓宽金融教育平台的授课方式 |
6.3 强化基层人民银行对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6.3.1 加强县域机构的体系建设 |
6.3.2 做好县域金融消费权益纠纷的调解者角色 |
6.3.3 落实县域金融消费者自身素质提升的教育者角色 |
6.3.4 强化县域金融机构保护消费者的监督者角色 |
6.4 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夯实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础 |
6.4.1 理解普惠金融思想 |
6.4.2 促进县域金融业软硬件整体建设,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现代化水平 |
6.4.3 整合普惠金融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提升政策的“共振”效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业现代化内涵与特征研究 |
1.2.2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素及关系研究 |
1.2.3 农业现代化指标评价与程度测算研究 |
1.2.4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5 县域农业现代化相关研究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理论参照系: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 |
2.1 现代化内涵及相关理论分析 |
2.1.1 现代化内涵与特征 |
2.1.2 现代化理论的发展与内容 |
2.1.3 现代化指标的评价体系 |
2.2 农业现代化内涵及相关理论分析 |
2.2.1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
2.2.2 农业现代化理论发展与内容 |
2.2.3 农业现代化指标的评价体系 |
2.3 路径依赖:有关路径选择的理论基础 |
2.3.1 路径依赖理论的内涵与发展 |
2.3.2 路径依赖理论的评介 |
2.3.3 路径依赖理论的启示 |
2.4 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现实参照系:农业现代化典型经验的分析与借鉴 |
3.1 发达国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总结 |
3.1.1 美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
3.1.2 日本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
3.1.3 荷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
3.1.4 以色列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
3.1.5 其他发达国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
3.2 发展中国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总结 |
3.2.1 印度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
3.2.2 巴西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
3.3 国内其它省市与地区的经验总结 |
3.3.1 苏南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
3.3.2 山西省太谷县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
3.3.3 山西省乡宁县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
3.3.4 其他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
3.4 黑龙江农垦的经验 |
3.5 对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启示 |
3.5.1 以资源禀赋为根本开展农业现代化 |
3.5.2 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手段开展农业现代化 |
3.5.3 以农业技术为支持开展农业现代化 |
3.5.4 以农业合作组织为纽带开展农业现代化 |
3.5.5 以培育职业农民为主体开展农业现代化 |
3.5.6 以地方政府为引导和保障开展农业现代化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评价研究 |
4.1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历程与整体状况 |
4.1.1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历程 |
4.1.2 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整体状况与优势 |
4.2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 |
4.2.1 黑龙江县域农业基本情况 |
4.2.2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现状 |
4.3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评价分析 |
4.3.1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3.2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 |
4.3.3 县域农业现代化指标权重测定 |
4.3.4 县域农业现代化评价方法与阶段划分标准 |
4.3.5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的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困境、矛盾与路径分析 |
5.1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原则与目标 |
5.1.1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思路 |
5.1.2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原则 |
5.1.3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
5.2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困境 |
5.2.1 困境之一——高产穷县 |
5.2.2 困境之二——粮丰民穷 |
5.2.3 困境之三——结构失衡 |
5.2.4 困境之四——认识偏失 |
5.3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矛盾 |
5.3.1 技术创新与农业现代化间的矛盾 |
5.3.2 人力资本与农业现代化间的矛盾 |
5.3.3 组织管理与农业现代化间的矛盾 |
5.3.4 财政支持、金融服务与农业现代化间的矛盾 |
5.3.5 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间的矛盾 |
5.4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锁定 |
5.4.1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宏观路径 |
5.4.2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具体路径 |
5.4.3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路径实现的主体格局 |
5.5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路径的现实选择 |
6.1 农业科技创新与投入的路径选择 |
6.1.1 明确农业科技创新与投入的重点 |
6.1.2 加快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 |
6.1.3 加强农业科技教育与研究 |
6.1.4 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
6.1.5 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管理体制 |
6.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路径选择 |
6.2.1 提升农民参与职业培训意愿 |
6.2.2 培育专业化的新型职业农民 |
6.2.3 提高职业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
6.2.4 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 |
6.2.5 完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支持体系 |
6.3 组织管理职能完善的路径选择 |
6.3.1 増强县域政府服务职能 |
6.3.2 赋予县域政府适当权力 |
6.3.3 实现规则法治化 |
6.3.4 构建大农业管理部门 |
6.3.5 农业合作组织构建 |
6.4 财政支持与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
6.4.1 构建财政支农资金运行机制 |
6.4.2 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 |
6.4.3 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发展 |
6.4.4 创新金融机构服务方式 |
6.4.5 创新农村信贷产品 |
6.5 ±地流转模式与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
6.5.1 发展多主体融合的土地流转模式 |
6.5.2 推动土地流转合作社发展 |
6.5.3 土地信托政策与制度支持 |
6.5.4 发展互联网+的土地流转模式 |
6.5.5 完善土地流转配套政策 |
6.6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路径实现的政策建议 |
7.1 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7.2 资源整合制定县域农业产业化的总体方案 |
7.3 健全与完善农业现代化主体的服务能力 |
7.4 调整与优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政策的空间布局 |
7.5 全面部署和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
7.6 注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四化同步” |
7.7 本章小结 |
8 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 |
8.1 肇东市与兰西县的基本特征 |
8.1.1 区位特征 |
8.1.2 自然特征 |
8.1.3 农牧资源 |
8.2 肇东市与兰西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 |
8.2.1 综合状况对比 |
8.2.2 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对比 |
8.3 肇东市与兰西县的农业现代化评价对比 |
8.3.1 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对比 |
8.3.2 农业现代化基准层水平对比 |
8.3.3 农业现代化指标层水平对比 |
8.4 肇东市与兰西县的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
8.4.1 农业现代化的宏观路径 |
8.4.2 农业现代化的具体路径 |
8.5 肇东市与兰西县的路径实现的对策建议 |
8.5.1 肇东市农业现代化路径实现的对策建议 |
8.5.2 兰西县农业现代化路径实现的对策建议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四、浅论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D]. 黄晋生. 石河子大学, 2021(01)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县域内家庭的教育选择实证研究[D]. 刘纪蕊.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4]中蒙塔克什肯口岸“边民互市”发展困境研究[D]. 陈逸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5]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D]. 公丕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松阳县旅游全域化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周月齐. 湘潭大学, 2019(02)
- [7]资源型城市复兴中城市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 ——以广元市旺苍县为例[D]. 张倩.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8]县域办学:浙江省高等教育第三次布局调整研究[D]. 徐军伟. 厦门大学, 2018(12)
- [9]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D]. 汪敬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10]黑龙江县域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研究[D]. 孙纲.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