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埃蒙特、利木赞牛三元杂交组合幼牛产肉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沂霖[1](2021)在《澳洲和牛与延边黄牛杂交F1代、F2代生长性能与肉品质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育种方面,肉牛业发达国家以本品种选育为主,肉牛生产性能持续提高。我国牛肉生产主要以本地黄牛和杂交改良群体为主,缺少高档肉牛品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肉牛种业还存在差距。良种覆盖率低,平均胴体重、产肉率、高档肉比率较国外专门化肉牛品种相比差距较大,缺少专门化肉牛品种和自有品牌。通过引进国外优良品种与本地肉牛品种进行杂交育种,是开展新品种培育和商品牛生产等广泛采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试验以澳洲和牛与延边黄牛杂交牛为研究对象,选择杂交牛F1代与F2代,对二者生长性能与牛肉品质进行比较,旨在探索优质高档肉牛品种培育方法,丰富专门化肉牛品种,促进肉牛产业经济繁荣。试验选择9月龄左右的健康未阉割公牛犊F1、F2各12头,共24头,F1为第I组,F2为第II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牛组成1个圈,共分6个圈。所有试验牛均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进行集中育肥试验和屠宰试验,评定分析F1、F2代公牛群体的育肥性能、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试验结果如下:1、育肥性能:在试验周期内,澳洲和牛与延边黄牛杂交F1代与F2代的体重和日增重差异均不显着(P>0.05)。体尺结果显示,F2代的体高体斜长均小于F1代,虽然在10-13月龄和21-26月龄期间F1代与F2代的耗料量存在显着差异,但料重比无差异(P>0.05)。2、屠宰性状方面,杂交F1代与F2代的宰前活重无差异,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眼肌面积,胴体背膘厚无显着性差异。澳洲和牛与延边黄牛杂交F2代的脂色与F1代无差异,但肉色、大理石纹、牛肉等级性状均优于F1代。杂交F1代与F2代的高档肉块里脊、外脊、眼肉、上脑以及优质肉块中黄瓜条、米龙、牛霖、腱子肉的重量无差异。3、肉质方面,与F1代牛相比较,F2代牛的脂肪含量,能量,蛋白质含量均有增加,但差异不显着,钙和磷含量有减少趋势,但同样差异不显着。牛肉中16种氨基酸除精氨酸显着高于F1代牛肉中的含量外(P≤0.05),其余15种均为极显着高于F1代牛肉中含量(P≤0.01)。必需氨基酸显着高于F1代。F2代牛肉中UFA含量,UFA/SFA,极显着高于F1代,而SFA含量,PUFA含量,PUFA/UFA极显着低于F1代。澳洲和牛与延边黄牛杂交F2代牛肉的锌含量均显着高于F1代。杂交F1代与F2代牛肉的能量、蛋白质、脂肪、铁、硒、钴含量无差异。
闫向民[2](2020)在《新疆褐牛肉用功能基因筛选及基于转录组和全基因组的群体选育进程分析》文中认为新疆褐牛是以新疆本地哈萨克牛为母本,先后与瑞士褐牛、阿拉塔乌牛以及科斯特罗姆牛进行杂交,经长期选育而成的乳肉兼用型牛。经过多年改良,其肉、乳产量得以有效提高。目前,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是新疆肉牛生产的主要品种。本研究以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种用群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两个品种的屠宰性状、胴体性状、营养成分、食用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接着,通过转录组测序比较了两个品种牛背最长肌转录组差异,挖掘差异表达基因和潜在影响肉质的生物学通路;最后,通过基因组重测序技术明确了到目前阶段为止新疆褐牛选育过程中受人为选择的基因,并利用转录组及基因组测序结果联合分析的方法明确了新疆褐牛选育过程中有关肉质性状的分子改良进展,主要结果如下:1、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群体间屠宰及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对比分析发现,新疆褐牛产肉性能、体表脂肪沉积、胴体指标优于哈萨克牛;新疆褐牛部位肉剪切力值、蒸煮损失等肉质性状好于哈萨克牛。2、RNA高通量测序表明,哈萨克牛与新疆褐牛背最长肌存在67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在哈萨克牛中高表达的共286个,在新疆褐牛高表达的共387个。其中,(1)ABLIM2、ACTB、ARPC1A、DNAAF1、COL12A1、STC1、ITGA7等基因可潜在影响肌纤维形成和分布,进而影响产肉量和肉质;(2)ADCY6、ATP5E、POR、LDHA、ACACB、ACOT2、CPT1A、FADS3等基因可影响能量产生、利用、脂类运输和代谢,从而潜在影响肌间脂肪含量,进而影响肉质;(3)CH1、NMNAT3、PTS、CFB、FBXO32、NAMPT、PANK1、ANXA9、BIN3、CRYAB、SIRT5、DCLRE1C、MCM6、ARNTL、HLX、ADCY10、AOX1、ADAMTS10、ATAD3等基因可影响碳水化合物、辅酶、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和苷酸转运/代谢、转录、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更新和信号转导,进而对细胞基本生物学功能进行调控;除此之外,UBIAD1、C1H21ORF7、CMYA1、CCDC138等大量基因也具有差异表达,但具体生物学功能尚不明确;(4)CFB、GLUL、FBXO32、FUT11、GCNT1、GLCE、ACTB、ARPC1A、STC1、ADCY6、POR、LDHA、ACACB、ACOT2、CPT1A基因在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的股四头肌、腰大肌、斜方肌、半腱肌、肋间肌这5个部位肉中存在差异表达,并可能是影响肉质的候选基因。3、全基因组重测序结果表明,哈萨克牛和新疆褐牛群体间存在500余万个SNP位点和70余万个Small Indel位点;哈萨克牛和新疆褐牛群体所有SNP/Small Indel涉及功能基因10000个以上,生物学通路258个。而全基因组和转录组联合分析表明,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相比,新疆褐牛选育过程中,有4000余个区段受到选择,并调控大量基因进行差异表达,涉及Rap1 signaling pathway、Ras signaling pathway、Chemokine signaling pathway、Fox O signaling pathway、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Protein processing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Regul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Hippo signaling pathway、Focal adhesion、MAPK signaling pathway等85个生物学通路。本研究初步明确了新疆褐牛选育过程中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的变化,探讨了新疆褐牛在基因组和转录水平的选育进程,为下一步新疆褐牛专用品系的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党树璋[3](2019)在《三元杂交肉牛生长与肉质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肉牛生产国,以本地黄牛为主,存栏数近1亿头,但存在体型小,生产性能较低的缺点。为了改变现况,中国许多地区大量引进生长发育快、屠宰率和净肉率高的国外肉牛品种,对本地牛进行杂交改良以提高生产性能。不同的杂交模式,其杂交优势不同,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有差异。为了探究三元杂交牛的杂交效果,同时为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参考。本试验以夏西本三元杂交牛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生长发育指标、屠宰后肉质指标,结果如下:(1)夏西本杂种牛生长性能表现较高,生长速度快,尤其是早期生长速度快,成年公牛体重能达到534.17±45.75kg,体高为129.05±5.95cm,胸围197.63±8.31cm,胸宽45.82±4.71cm,管围21.99±2.03,腿围66.13±8.52。(2)夏西本杂种牛屠宰性能表现优良,胴体重为277.26±35.48kg,净肉重232.6±32.13kg,肉骨比为5.42:1,屠宰率为51.89±4.57,净肉率为43.48±3.97,胴体产肉率为83.84±3.15;而且夏西本杂交牛头、蹄、皮及各种内脏重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夏西本杂种牛肉品质表现较好,尤其是变异系数较小的指标,肌肉pH值为6.59±0.3,肉亮度为29.25±1.9,熟肉率54.47±1.58,背膘厚度为6.94±0.4mm。值得一提的是牛肉的眼肌面积达到了106.17±11.96 cm2,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从理化组成来看,夏西本杂种牛肉质营养丰富,尤其是其粗蛋白含量为22.95%±0.4%,符合人们高蛋白肉质来源的标准,肌纤维直径较小,为49.76±6.45μm,肉质适口性好。(4)夏西本杂种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试验结果显示,肾周脂肪细胞直径为104.41±25.97μm,而皮下脂肪细胞直径为101.51±18.79μm,稍小于肾周脂肪细胞,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夏西本杂交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均含有33种脂肪酸,其中SFA15种,MUFA8种,PUFA10种。而且,皮下脂肪组织中PUFA/SFA和ω-3/ω-6比值均高于肾周脂肪组织,其中PUFA/SFA差异极显着(P<0.01),而ω-3/ω-6差异不显着(P>0.05)。以上结果都表明,夏西本杂种牛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达到了国内肉牛生产的先进水平,三元杂交模式能明晰那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为提升我省肉牛育种水平和加速产业化进程奠定基础,对于农民致富和草食畜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杨新月,李耀坤,柳广斌,孙宝丽,刘德武[4](2018)在《引进肉牛品种在中国的杂交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优良肉牛品种对本土牛杂交改良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西门塔尔、安格斯、夏洛莱、利木赞等优良品种与本地牛的杂交后代在生长发育性能、产肉性能、繁殖性能、胴体品质、抗病性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表现,旨在总结中国肉牛的杂交改良工作,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肉牛杂交改良体系的形成提供参考。
黄永震,韩嘉航,文逸凡,徐嘉威,曹修凯,李辉,陈宏,雷初朝[5](2018)在《中国部分地方黄牛遗传改良及其种质资源利用现状》文中指出黄牛作为中国传统的"六畜"之一,对农耕文明的延续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举足轻重。虽然中国本地黄牛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好、肉质细嫩等特点,但其自身存在的生长速度慢、体型发育不佳、胴体产肉少、优质牛肉切块率低等缺点,导致在全球动物种业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我国黄牛产业缺乏核心品种的专业化竞争力的问题也日益严重。为此,本文对我国主要黄牛品种遗传改良方法、种质资源利用现状进行阐述,并对黄牛改良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闫伟,罗玉柱,李少斌,李文彬,宋积锁,朱建勋,胡江[6](2016)在《不同杂交组合肉牛产肉性能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肉牛产肉性能的重要方式,而杂交组合筛选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环节。[方法]本试验选择10-12月龄利杂牛(利木辛♂×秦川牛♀)、西杂牛(西门塔尔♂×秦川牛♀)、南杂牛(南德温♂×秦川牛♀)、秦川牛和秦杂牛(秦川牛♂×本地牛♀)5组共26头牛集中肥育12个月后屠宰,比较分析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生长速度和屠宰性能。[结果]表明,利杂牛和西杂牛全期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76Kg和0.78Kg,高于其它杂种牛和秦川牛但无显着差异(P>0.05)。利杂牛育肥12个月后体高和体斜长显着高于西杂牛,腿臀围显着高于秦川牛(P<0.05)。利杂牛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61.1%和44.4%,在5组肥育牛中最高。秦杂牛骨肉比显着低于利杂和南杂牛,南杂牛胴体产肉率显着低于秦川牛(P<0.05)。5组杂种肉牛胴体产出的高档肉比例无显着差异,而利杂牛、西杂牛优质肉比例最高且显着高于秦杂牛。[结论]综合分析表明,利木辛为父本、秦川牛为母本的利杂牛产肉性能相对最好,可作为较优杂交组合推广利用。
刘远哲[7](2015)在《郏县红牛生长性能测定及产肉性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郏县红牛分布于河南省郏县及周边地区,是经当地劳动人民几千年来选育而产生的优秀地方品种,也是我国八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2006年6月农业部第662号公告把郏县红牛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随后农业部第1058号公告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红牛良种繁育中心确定为国家级郏县红牛保种场(C4102008)。近年来,郏县红牛良种繁育中心的纯繁牛群日渐壮大,郏县红牛种群发展呈良好态势。2011年以来,在保种及本品种选育的基础上,为了提高郏县红牛生产优质牛肉的能力,顺应国内改良选育肉用品种的大趋势,郏县红牛良种繁育中心开始引进红安格斯公牛冷冻精液进行有计划地杂交改良,并为郏县红牛向肉用方向选育奠定基础。本次试验为了解郏县红牛良种繁育中心的郏县红牛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改良效果和产肉性能,分别进行了生长性能测定试验和屠宰试验(即产肉性能研究)。试验一:生长性能测定试验,主要对2012年至2014年间出生的郏县红牛和红杂牛(杂交一代牛)的生长发育性状进行测定,了解郏县红牛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状况,并观察红安格斯牛改良郏县红牛的效果。结果发现:红杂牛在12月龄内,生长性能明显高于郏县红牛;12月龄至18月龄,郏县红牛生长发育速度高于红杂牛,各指标与红杂牛差距缩小,郏县红牛母牛表现较好,但仍低于红杂牛;在24月龄,红杂牛公牛生长发育良好,各个指标提升显着,红杂牛母牛与郏县牛母牛差异不显着,生长性能提升不显着。参照郏县红牛地方标准(DB41/012-1997,河南省技术监督局):良种繁育中心的郏县红牛可评为二等牛,由于良种繁育中心建成至今不过4年,选育时间过短,效果并不明显,预计再过几年,经过几代牛的选育,良种繁育中心的郏县红牛等级将会有所提升;同样的饲养条件下,红杂牛母牛可评为一等,公牛可评为特等,同月龄的红杂牛在体尺和体重方面的数据均高于纯繁的郏县红牛,表现出优良的生产性能,说明红安格斯牛改良郏县红牛效果良好,可选择红安格斯牛培育郏县红牛的肉用新品系。实验二:产肉性能研究,在30头处在育肥期的公牛和阉牛中随机选出10头牛进行屠宰试验,测量、计算胴体性状的各个主要指标,并进行胴体分割称重。结果发现:郏县红牛产肉性能的主要指标:郏县红牛公牛宰前体重548.38kg,热胴体重325.75kg,屠宰率59.4%,净肉重181.23kg,净肉率33.1%,骨重54.11kg,胴体产肉率77.01%,肉骨比3.41:1,高档牛肉率21.33%,优质肉块比率41.00%,阉牛的数据分别是477.58kg、279.60kg、58.5%、160.70kg、33.4%、50.73kg、76.01%、3.17:1、21.42%、42.19%。与18月龄的夏南牛公牛相比,郏县红牛公牛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低了3.2、19.2个百分点,优质肉块比率、高档牛肉率分别高了5.9、3.7个百分点,说明郏县红牛出产优质牛肉和高档牛肉的效率更高。郏县红牛可以利用优质肉块比率、高档牛肉率高的优势生产高档牛肉,增加经济效益。
王杏龙,王军,毛永江[8](2012)在《如何选择肉牛》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食品的消费上,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吃饱要求,而是在质量上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提供优质高蛋白质的肉类食品。在肉类食品消费中,牛肉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主要肉类食品,牛肉消费量不断增加。由于人们膳食结构的不断改善,食用牛肉的越来越多,国内牛肉消费市场十分看好。什么品种肉牛有较好的肥育效果,选择什么样的肉牛品种,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养殖效益,是每个养殖户都关心的问题。
闫伟[9](2010)在《肉牛杂交组合筛选及牦牛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分析》文中提出杂交组合筛选是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依托甘肃陇东地区秦川牛及早胜牛资源,筛选适于该地区生产条件的肉牛杂交组合,为肉牛杂交利用提拱技术支持。试验选择10月龄利杂牛(利木赞♂×秦川牛♀F1代)、西杂牛(西门塔尔♂×秦川牛♀F1代)、南杂牛(南德温♂×秦川牛♀F1代)、秦川牛和秦杂牛(秦川牛♂×本地牛♀F1代)5组共26头牛集中育肥,24月龄统一屠宰,比较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生长和屠宰性能。结果表明,利杂、西杂、南杂、秦川和秦杂牛全期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88、0.91、0.77、0.73和0.87㎏,西杂牛最高、秦川牛最低,但日增重在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利杂牛24月龄体高和体斜长显着高于西杂牛,南杂牛胸围显着低于秦杂牛,利杂牛腿臀围显着高于秦川牛(P<0.05),管围和尻长在5组肉牛间无显着差异(P﹥0.05)。利杂牛屠宰率和净肉率均最高,但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和净肉率与其它组差异均不显着(P﹥0.05),秦杂牛骨肉比显着低于利杂和南杂组。胴体产肉率也显着高于南杂组(P﹤0.05)。利杂、西杂牛相对于其它组表现出良好的生长和屠宰性能,是当地饲养管理条件下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关键词:肉牛;杂交组合;筛选
刘利[10](2009)在《延边黄牛和德延F1牛的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研究德延F1牛(德国黄牛♂×延边黄牛♀)的改良程度,本试验选择21月龄,平均体重为336.59kg的延边黄牛(公)和德延F1牛(公)各4头,在试验日粮相同、饲养条件一致的条件下,进行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120天的育肥试验,德延F1牛的平均体重为525.83kg,显着大于延边黄牛的平均体重(P<0.05),德延F1牛的总增重和日增重分别为183.43kg、1.53kg,比延边黄牛分别相对提高20.94%、21.43%(P<0.05);德延F1牛每增重1kg消耗的粗饲料、精饲料、总饲料量分别为2.55kg、4.47kg、7.02kg,比延边黄牛相对降低18.79%、15.02%、16.43%(P<<0.05)。表明德延F1牛生长发育较延边黄牛快,增重效果明显,饲料利用率高。2.体尺测定结果表明,德延F1牛的体长、胸深、髋宽、尻长分别为150.63cm、74.33cm、44.83cm、53.67cm,显着大于延边黄牛的体长、胸深、髋宽、尻长(P<0.05),其他指标除胸宽外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3.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德延F1牛日粮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的消化率分别为72.33%、69.23%、67.57%、70.04%、45.65%、73.66%,与延边黄牛差异不显着(P>0.05)。4.血液指标测定中,德延F1牛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血清葡萄糖、尿素氮含量,血清钙、无机磷含量,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和延边黄牛没有明显差别(P>0.05),均在正常范围之内。5.屠宰试验结果表明,德延F1牛的胴体重、净肉重分别为285.45kg、237.29kg,比延边黄牛相对提高18.97%、22.36%,差异显着(P<0.05);德延F1牛的屠宰率、净肉率分别为56.34%、46.83%,比延边黄牛相对提高8.16%、11.26%,差异显着(P<0.05);肉骨比、眼肌面积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表明德延F1牛增加了延边黄牛的产肉量和经济性能。6.德延F1牛和延边黄牛的肌肉颜色、脂肪颜色均较好,处于正常颜色范围,大理石花纹较少,可能与试验牛月龄较小有关。经检验,德延F1牛和延边黄牛的肌肉颜色、脂肪颜色、大理石花纹的等级评定差异不显着(P>0.05);肌肉一般成分分析中,德延F1牛背最长肌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与延边黄牛差异不显着(P>0.05)。7.德延F1牛背最长肌的pH值、色泽、失水率、熟肉率等一些理化指标和延边黄牛没有显着差别(P>0.05);德延F1牛和延边黄牛背最长肌中各种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其中赖氨酸、谷氨酸含量较高;德延F1牛和延边黄牛背最长肌中各种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较高。说明德延F1牛没有改变延边黄牛的肉质风味,保持了原有的品质。
二、皮埃蒙特、利木赞牛三元杂交组合幼牛产肉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皮埃蒙特、利木赞牛三元杂交组合幼牛产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澳洲和牛与延边黄牛杂交F1代、F2代生长性能与肉品质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1 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 肉牛品种杂交改良应用 |
3 肉牛产业发达国家肉牛品种现状 |
4 我国肉牛产业发展趋势 |
第2章 优质牛肉生产特点与研究进展 |
1 育肥性能 |
2 产肉性能 |
3 肉质评价 |
第3章 澳洲和牛与延边黄牛杂交育种进展 |
1 F1 代本地黄牛改良背景 |
2 F1 代本地黄牛改良繁殖方式——胚胎移植 |
3 进一步研究计划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澳洲和牛与延边黄牛杂交F1 代、F2 代育肥性能测定与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2章 澳洲和牛与延边黄牛杂交F1 代、F2 代屠宰性能测定与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3章 澳洲和牛与延边黄牛杂交F1 代、F2 代肉质性状测定与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新疆褐牛肉用功能基因筛选及基于转录组和全基因组的群体选育进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新疆褐牛遗传改良进展 |
1.1 无序杂交的改良阶段(20世纪初-1949年) |
1.2 有序导入的选育阶段(1950年至1976年) |
1.3 品种形成的登记阶段(1977-1986年) |
1.4 选育提高的扩群阶段(1987-2006年) |
1.5 专用品系的培育阶段(2007年至今) |
第2章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牛生产中的应用 |
2.1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牛业生产与研究中的应用 |
2.2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牛业生产与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新疆褐牛产肉能力及肉品质综合评价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与分析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不同部位肉功能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全基因组测序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利用基因组及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新疆褐牛选育进程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三元杂交肉牛生长与肉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主要肉牛品种现状及简介 |
1.1.1 我国黄牛品种资源现状及部分品种简介 |
1.1.2 国外肉牛品种资源现状及部分品种简介 |
1.2 肉牛杂交生产现状及趋势 |
1.2.1 肉牛杂交生产现状 |
1.2.2 肉牛杂交的趋势 |
1.3 肉牛生产性能研究现状 |
1.4 本试验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 |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1 测定指标 |
2.2.2 测定方法 |
2.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夏西本杂种牛体尺体重性状分析 |
3.2 屠宰性能测定 |
3.3 肉质性能测定结果 |
3.3.1 夏西本杂种牛的肉品质结果 |
3.3.2 夏西本杂种牛肌肉理化性状 |
3.3.3 夏西本杂种牛胴体分割结果 |
3.4 夏西本杂种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3.4.1 夏西本杂种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质量和组织学差异分析 |
3.4.2 夏西本杂种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3.4.3 夏西本杂种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中33项脂肪酸的主成分分析 |
4 讨论 |
4.1 夏西本杂种牛体尺体重性状 |
4.2 夏西本杂种牛屠宰性状 |
4.3 夏西本杂种牛肉质性状测定 |
4.4 夏西本杂种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引进肉牛品种在中国的杂交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杂交育种理论 |
2 引进肉牛品种的杂交应用情况 |
2.1 西门塔尔牛 |
2.2 安格斯牛 |
2.3 夏洛莱牛 |
2.4 利木赞牛 |
2.5 其它引入肉牛品种 |
7 结语及展望 |
(5)中国部分地方黄牛遗传改良及其种质资源利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优质地方黄牛现状 |
2 中国地方黄牛改良方法与进程 |
2.1 多品种杂交和横交固定对黄牛改良的研究与实践 |
2.2 级进杂交对黄牛改良的研究和实践 |
2.3 不同杂交组合对黄牛的繁殖性能和生长性能的研究与实践 |
3 本地黄牛杂交改良后的特点 |
3.1 西门塔尔杂交牛 |
3.2 夏洛莱杂交牛 |
3.3 利木赞杂交牛 |
4 中国肉牛全产业链的建立 |
5 存在的问题 |
5.1 体系与配套设施不完善 |
5.2 落后的育种选择与生产选择 |
5.3 政策支持力度小 |
6 建议与对策 |
6.1 健全黄牛改良体系 |
6.2 完善黄牛人工授精技术 |
6.3 提高黄牛的地方竞争优势 |
6.4 拓展黄牛良种推广利用 |
6.5 利用现代技术完善种质资源遗传材料 |
(6)不同杂交组合肉牛产肉性能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牛只 |
1.2试验地点 |
1.3育肥牛饲养管理 |
1.4生长测定 |
1.5屠宰性能测定与计算 |
1.6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不同杂交组合肉牛阶段体重 |
2.2各组试验牛日增重比较 |
2.3不同杂交组合肉牛体尺比较 |
2.4屠宰性能 |
2.5胴体分割测定 |
3讨论 |
3.1西杂牛和利杂牛肥育期有较高的生长速度 |
3.2利杂牛有较好的屠宰性能杂种优势 |
(7)郏县红牛生长性能测定及产肉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1 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
1.1 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1.2 我国肉牛产业的前景 |
1.3 制约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因素 |
2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概述 |
2.1 肉牛生产性能的定义 |
2.2 实施肉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原则: |
2.3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内容 |
3 肉牛生长性能测定与产肉性能研究试验进展 |
3.1 肉牛生长性能测定试验进展 |
3.2 肉牛产肉性能研究的试验进展 |
试验1 郏县红牛生长性能测定 |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用牛 |
1.2 试验方法 |
二、实验步骤 |
2.1 体尺及体重测量 |
2.2 数据统计及分析 |
三、结果与分析 |
3.1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四、讨论 |
4.1 郏县红牛选育与保种 |
4.2 引进红安格斯牛的改良效果 |
试验2 郏县红牛产肉性能分析 |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用牛 |
1.2 试验方法 |
二、试验步骤 |
2.1 屠宰与胴体分割 |
2.2 数据统计及分析 |
三、结果与分析 |
3.1 屠宰试验结果 |
3.2 结果分析 |
四、讨论与小结 |
4.1 小结 |
4.2 讨论 |
结论与创新点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9)肉牛杂交组合筛选及牦牛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肉牛杂交组合筛选 |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1 中国肉牛杂交改良进展 |
1.1 中国肉牛杂交改良的现状与趋势 |
1.2 杂交改良中的肉用良种选育 |
1.3 通过经济杂交方式,加快中国肉牛的改良 |
1.4 中国肉牛杂交改良存在的问题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长性能 |
3.2 屠宰性能 |
4 讨论 |
4.1 不同杂交组合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 不同杂交组合对肉牛屠宰性能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牦牛瘦素受体基因(LEPR)多态性分析 |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1 瘦素(Leptin)及瘦素受体基因(LEPR)概述 |
1.1 体脂沉积与肥胖 |
1.2 体重和体脂含量的恒稳态 |
1.3 体脂过度沉积的遗传基础 |
1.4 瘦素(Leptin)研究进展 |
1.5.L EPR(Leptin 受体)基因研究进展 |
1.6 遗传多态性研究的常用技术方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LEPR 基因PCR-SSCP 检测及序列比对 |
3.2 群体遗传学分析 |
4 讨论 |
4.1 影响SSCP 检测因素 |
4.2 牦牛LEPR 基因的SNPs 分析 |
4.3 牦牛群体LEPR 基因多态性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延边黄牛和德延F1牛的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肉牛业发展前景 |
1.2 世界肉牛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1.3 我国肉牛业发展现状 |
1.4 我国肉牛业的发展趋势—品种改良 |
1.5 本试验的提出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 |
2.2 试验时间与地点 |
2.3 日粮组成及饲喂方式 |
2.4 饲养管理 |
2.5 试验项目和方法 |
2.6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增重效果 |
3.2 体尺变化 |
3.3 采食量与饲料报酬 |
3.4 消化试验结果 |
3.5 血液指标测定结果 |
3.6 胴体品质测定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延边黄牛和德延F_1牛的增重效果与饲料报酬的比较 |
4.2 延边黄牛和德延F_1牛的体尺变化的比较 |
4.3 延边黄牛和德延F_1牛的血液指标测定结果的比较 |
4.4 延边黄牛和德延F_1牛的胴体品质的比较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皮埃蒙特、利木赞牛三元杂交组合幼牛产肉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澳洲和牛与延边黄牛杂交F1代、F2代生长性能与肉品质的比较[D]. 刘沂霖.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疆褐牛肉用功能基因筛选及基于转录组和全基因组的群体选育进程分析[D]. 闫向民. 吉林大学, 2020
- [3]三元杂交肉牛生长与肉质性能研究[D]. 党树璋.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4]引进肉牛品种在中国的杂交应用研究进展[J]. 杨新月,李耀坤,柳广斌,孙宝丽,刘德武. 家畜生态学报, 2018(12)
- [5]中国部分地方黄牛遗传改良及其种质资源利用现状[J]. 黄永震,韩嘉航,文逸凡,徐嘉威,曹修凯,李辉,陈宏,雷初朝. 中国牛业科学, 2018(02)
- [6]不同杂交组合肉牛产肉性能比较分析[J]. 闫伟,罗玉柱,李少斌,李文彬,宋积锁,朱建勋,胡江. 中国牛业科学, 2016(01)
- [7]郏县红牛生长性能测定及产肉性能分析[D]. 刘远哲. 河南农业大学, 2015(08)
- [8]如何选择肉牛[J]. 王杏龙,王军,毛永江.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2(04)
- [9]肉牛杂交组合筛选及牦牛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分析[D]. 闫伟. 甘肃农业大学, 2010(02)
- [10]延边黄牛和德延F1牛的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比较研究[D]. 刘利. 延边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