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左岸电站发电机定子母线主要绝缘技术特性综述

三峡左岸电站发电机定子母线主要绝缘技术特性综述

一、三峡左岸电站发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技术特点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孙永鑫[1](2020)在《高压电机定子线棒绝缘结构优化与电寿命快速评估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定子线棒是高压电机电、热、机械和环境等多重应力集中的核心部件之一。据统计,绝缘故障占水轮发电机故障的56%,而定子绝缘故障占绝缘故障的三分之二,定子线棒性能对发电机的稳定运行有很大的影响。定子线棒一旦发生问题,会导致发电机停机,甚至引起定子绕组损毁事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提高高压电机定子线棒的电性能,是保证发电机稳定运行和提高寿命的重要手段。本文系统研究高压电机定子线棒绝缘结构的优化方法,建立评判定子线棒性能的电寿命快速评估方法,有效提高定子线棒及绕组的电性能和运行稳定性。对高压电机定子线棒槽部主绝缘结构优化进行系统研究。建立圆角电极结构下内圆角半径与电场不均匀系数的新经验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定子线棒主绝缘厚度的计算方法,得到主绝缘结构参数与线棒电寿命的关系。以电寿命为目标函数、线棒尺寸和槽满率为约束条件,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一种线棒绝缘结构优化方法,得到了最优线棒主绝缘的结构参数,有效优化主绝缘内部电场,提高定子线棒电寿命。通过有限元方法与Nelder-Mead优化算法相结合,建立一种新型主绝缘双层优化结构,线棒内部电场进一步优化。制备两种主绝缘材料和模拟线棒进行试验,验证了所提双层主绝缘复合结构优化方法的正确性。对高压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电场进行分析和结构改进。得到同相和异相绕组的斜边电场解析式,提出定子线棒端部新型主绝缘结构:端部主绝缘减薄结构和主绝缘外圆角增大结构,分析两种新型结构对定子线棒内部电场和外部电场的影响,在不影响线棒性能的情况下大幅降低绕组端部外电场,提高绕组起晕电压水平。通过搭建1000MW、24kV等级水轮发电机模拟绕组试验平台,进行紫外电晕试验,端部主绝缘减薄线棒的起晕电压提高了 20%,外圆角半径增大线棒的起晕电场提高了 45%,有效改善真机绕组起晕电压水平,提高高压电机定子绕组的稳定性。对定子线棒的端部防晕结构优化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不同防晕材料和结构的优化效果,得到两段防晕结构非线性系数的优化范围。基于传统防晕结构的局限性,提出基于阻值连续变化的新型防晕优化方法,该防晕优化方法能够在现有多段非线性防晕优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线棒端部电场。提取防晕材料的非线性系数,设计优化防晕结构,通过定子绕组的起晕试验,验证绕组起晕电压提高了 15%,防晕优化效果显着。建立电机线棒电应力试验寿命预测的通用数学模型,得到电老化试验、电击穿试验和阶梯击穿试验的寿命评估方法,对阶梯击穿试验的击穿电压和时间进行了预估和试验验证,通用性很好。在分析IEC标准和威布尔分布方法基础上,得到两组同类试验、电老化和电击穿试验的威布尔分布参数关系,进一步得到两种试验威布尔概率直线的关系,建立新型定子线棒电寿命快速评估方法和评估流程,试验时间仅为传统评估时间为2.6%左右,实现对不同类型试验电寿命和分布状态的快速评估。通过模拟线棒电性能试验,对预估数据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电寿命快速评估方法的正确性。

贺飞[2](2020)在《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电晕现象机理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单机容量和额定电压的不断增加,如即将投产的白鹤滩发电机已达到1000MW、24k V,大型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电晕问题,特别是端部电晕问题,日益突出。发电机是水电站的重要设备,定子绕组是发电机的核心部件,其绕组绝缘是保证发电机可靠运行和决定发电机寿命的关键部件。发电机定子绕组电晕会加速绝缘老化,从而危及发电机安全运行并降低其使用寿命。本文在介绍发电机绝缘系统的基础上,总结了发电机局部放电的热效应、机械损伤、化学损伤及功率损失等四方面的危害,在理论上对发电机主绝缘内部放电、槽部电晕及端部电晕三种局部放电类型进行机理分析,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阐述了发电机局部放电的各种影响因素。本文论述了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槽部和端部防晕的各类措施。槽部防晕的主要措施包括绕组槽部表面的低阻防晕处理和半导体槽衬弹性固定工艺,端部防晕主要措施包括电阻分压法、电容均压法和增加附加绝缘。随着水轮发电机额定电压和容量的不断提高,端部防晕结构及其参数的优化配置备受关注,端部防晕一般采用非线性高阻两级或多级的外屏防晕结构,部分厂家增加了内屏防晕结构,针对24k V及以上电压等级大型水轮发电机还提出了“端部全防晕结构”。目前大容量、高电压水轮发电机定子端部防晕是热点问题,相关防晕技术已趋成熟,但对某一确定额定电压的大型发电机如何通过优化定子绕组接线来降低其端部电晕的问题却考虑不充分。本文以小湾发电机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并结合其它文献得出了大型水轮发电机通过优化定子绕组接线来降低定子端部电晕的两种通用方法,交换法和夹心法。为评估此方法的可行性,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小湾发电机采用“交换法”进行绕组接线优化后的影响,包括发电机定子端部接线、电磁参数、主保护配置方案和定子绕组单相接地保护,其中主保护配置方案对比采用了基于全面内部短路分析计算基础上的定量化设计方法。结果表明,上述优化方法是可行的,实现了现场改造工作量及相关影响的最小化,在其它大型水轮发电机中具备可推广性。考虑到水轮发电机“大容量、高电压”的发展趋势,定子绕组端部相间线棒之间的电位差将随着发电机额定电压的升高而同步提升。因此,通过优化发电机定子绕组接线来降低端部电晕也越来越有必要,其效果也将越来越明显。建议发电机设计阶段,在开展定子线棒端部防晕结构和参数设计优化的同时,一并考虑定子绕组接线优化问题。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因设计造成的发电机端部电晕问题,不但可以提高发电机投产后的运行可靠性,而且可以降低发电厂后期维护检修成本。

罗远林[3](2019)在《水轮发电机局部放电信号传播特性与去噪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发电机朝着高电压、大容量的方向发展,单机24kV、1000MW的巨型水轮发电机即将投入运行,我国水电事业已经进入了由工程建设到管理运行的关键转型期。同时,在能源互联网建设及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风电和光伏发电等间歇性新能源容量增长迅速,水轮发电机组在电网中的调峰调频任务更加繁重,机组的运行方式和运行环境愈加恶劣。大型水轮发电机的安全稳定运行日益重要,这对状态监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局部放电监测通过检测定子绕组内局部放电脉冲,获取绝缘缺陷和故障信息,结合模式识别和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实现定子绕组绝缘的故障诊断和事故预防,是提高大型水轮发电机状态监测水平和安全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国内外已经对发电机局部放电监测开展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应用实践和成果。然而,随着工程实践的深化,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监测不全面、无法定位放电源和难以标定放电量的问题日益突出,局部放电监测课题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应就当前的普遍关切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就新的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开展攻关。本文着眼应对工程实践中暴露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就大型水轮发电机局部放电监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展开了研究。首先,局部放电监测应在对定子绕组绝缘结构和故障机理深入研究,对局部放电机理和放电特征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展开。为此,首先对定子绕组结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绕组连接方式辨识规则;随后,结合热、机械、环境和电应力对绝缘的破坏作用,对绝缘故障机理进行了归纳研究;之后,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需要,对局部放电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扩展,提出了新的局部放电定义,并就局部放电的机理、部位、脉冲频谱和危害性进行了全面详实的综述;最后,总结并构建了绝缘故障与局部放电类型间清晰的对应关系。其次,局部放电准确监测的实现建立在全面有效地获取放电信号的基础上。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是一个复杂的分布式结构,放电信号从放电点传播到检测点,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幅值衰减和波形畸变。对局部放电信号在定子绕组中的传播规律进行研究,可以为合理选择放电检测点和传感器频带,有效去除噪声和干扰,定位局部放电源及标定放电量提供理论依据。根据绕组结构特点和局部放电特性,规划了定子绕组传输特性实验研究方案。通过真机侵入式实验,对局部放电脉冲在定子绕组中的传播模式和交叉耦合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分析,并结合定子线棒传导、线棒槽部耦合和线棒端部耦合实验进行辅助研究,以详实的实验结果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矛盾进行了剖析和讨论,同时验证了课题组中性点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的全绕组覆盖检测能力。最后,面向通用建模方法研究,提出了基于常规测量的绝缘参数辨识方法。第三,局部放电监测中亟待攻克的放电源定位和放电量标定均依赖于准确有效的定子绕组模型。因此,亟需建立一个足够准确且覆盖局部放电脉冲频谱的定子绕组宽频模型。为此,本文研究了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理论的定子绕组多段多导体传输线级联模型。针对定子绕组结构的非均匀性,提出了多段级联模型以对模型进行均匀化处理,并研究了对应的模型分段级联规则和方法。就宽频带下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引起的模型参数频变特性,结合有限元法和磁阻网络法提出了全频带参数求解方法,并引入等效磁导率表征铁心叠片结构对模型参数的影响。针对频变参数模型复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频率响应混合仿真法以降低模型复用的时间复杂度。在此基础上,结合规范化绕组连接关系表,研究了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的模型自动降维方法。最后,从理论层面对局部放电脉冲极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最后,在线监测中面临严重的噪声和干扰,不仅会导致监测系统误报、漏报,降低监测结果可靠性,而且使基于放电分布的模式识别理论不适用,难以识别放电类型。为此,开展了噪声和干扰快速消减方法研究。结合噪声和干扰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层分步式信号去噪方法,首先针对幅值大、持续时间长的离散谱干扰,提出了一种结合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和频谱校正的快速消减方法。其次沿袭课题组采用的小波阈值法研究了白噪声消减方法,就分解层数确定中存在的随机性和阈值对采样参数敏感的问题,分别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分解层数确定依赖于有效频率分布,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有效累积能量分布的有效下限频率辨识方法。针对阈值敏感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滤波的自适应阈值计算方法,使用迭代滤波循环剔除滑动能量窗识别的系数中的脉冲成分,并用假设检验推断剩余系数是否满足正态分布,并以此作为迭代停止条件,以实现噪声阈值的准确估计。课题组研发的发电机中性点局部放电监测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三峡、葛洲坝、水布垭、隔河岩和三板溪等电厂的四十多台大型水轮发电机,现场监测数据验证了本文所提去噪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有效促进了电厂的状态检修和智能电站建设。

张秋寒,潘延明,孙永鑫[4](2019)在《白鹤滩水轮发电机绝缘系统研制》文中认为本文重点针对白鹤滩水轮发电机组整机绝缘系统的研制进行了介绍,包括定子绕组绝缘结构、防晕结构、制造工艺及试验研究,还包含了定子绕组配套绝缘材料、转子绝缘结构、铁芯绝缘结构的研发与设计。

邹祖冰[5](2017)在《23kV发电机定子绝缘论证与试验》文中研究说明向家坝电站单机额定功率800MW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设计、生产者根据分析选定额定电压23kV,也是水轮发电机最高的电压等级,目前尚没有其绝缘系统及定子线棒设计制造和运行经验,属于全新开发设计。根据对定子线棒结构设计的论证和发电机定子线棒相关的各项试验等验证,23kV发电机出口电压选择是合理的。

史晓雷[6](2016)在《梁维燕院士的机电人生》文中研究说明梁维燕院士是我国着名发电工程与设备制造专家。每次和他通电话,他总是声如洪钟地说:"你好,我是梁维燕!"梁院士已经87岁了,尽管走起来略有蹒跚,视力也不如从前,却还经常到哈电集团办公大楼去处理文件。有人说,梁维燕是哈电集团的"宝"。的确如此,从1951年北洋大学毕业分配到东北,他的事业便

陈金秀,阮琳,顾国彪[7](2017)在《发电-电动机定子线棒启停过程中的热应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电-电动机频繁启停、变换运行工况的工作特性带来了电机内部频繁变化的温度与热应力,对电机的安全可靠性不利。电机的冷却方式与电机内部温度与热应力直接相关。该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有限元仿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发电-电动机由停机冷态启动至额定运行的过程中,空冷与蒸发冷却两种冷却方案下电机定子线棒上的温度与热应力。为确保仿真结果的可信度,作者对国内某300MW发电-电动机运行数据进行了调研,并补充测定了真空压力浸渍绝缘的材料性能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将蒸发冷却技术应用于发电-电动机中,可以有效降低电机负荷变化给电机定子线棒所带来的温度与热应力波动,有利于提高发电-电动机长期安全运行可靠性。

顾国彪,阮琳[8](2014)在《蒸发冷却技术在水轮发电机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文中认为回顾电机向大型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冷却技术的改进对于电机的大型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机大型化的历程同时也是冷却技术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该文首先对水轮发电机3种冷却方式的特点逐一做了简要分析;其次,重点介绍了各种冷却方式的选型依据,并提出基于可靠性、可维护性和经济性的新的选型理念;然后,介绍了蒸发冷却技术现有的工业应用情况;最后,结合蒸发冷却技术的特点和工业应用现状提出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为丰富我国电气装备冷却解决方案提供参考。

赵海军[9](2013)在《溪洛渡左岸电站定子绕组安装技术》文中研究表明详细介绍了溪洛渡左岸首台770 MW发电机定子绕组安装工艺。在借鉴三峡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安装经验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溪洛渡左岸电站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定子绕组的结构设计及安装特点,同时,对安装遇到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措施。经试验表明,安装后的机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这次成功的安装为百万千瓦机组定子绕组的安装积累了可行借鉴经验。

付新星,饶保林,韦衍乐,曾栢顺[10](2012)在《多胶模压线棒与少胶VPI线棒的冷热循环对比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多胶模压和少胶VPI两种线棒进行了冷热循环处理,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对比了这两种线棒的耐热性和耐冷热循环能力。

二、三峡左岸电站发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技术特点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左岸电站发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技术特点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高压电机定子线棒绝缘结构优化与电寿命快速评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定子线棒槽部主绝缘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1.2.2 定子线棒端部主绝缘结构研究现状
        1.2.3 定子线棒端部防晕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1.2.4 定子线棒电寿命快速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高压电机定子线棒槽部主绝缘结构优化
    2.1 定子线棒的绝缘结构
    2.2 确定主绝缘厚度的方法
        2.2.1 内圆角半径对电场的影响
        2.2.2 主绝缘厚度的影响因素
        2.2.3 主绝缘厚度的计算方法
    2.3 主绝缘结构对电寿命的影响
    2.4 单层主绝缘结构优化
        2.4.1 主绝缘截面结构简化
        2.4.2 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
        2.4.3 优化模型初始化
        2.4.4 优化模型求解结果
    2.5 新型双层主绝缘结构优化
        2.5.1 圆角电极双层结构的电场分布
        2.5.2 圆角电极双层结构的最大电场
        2.5.3 双层主绝缘优化方法
        2.5.4 双层主绝缘优化结果
    2.6 双层主绝缘结构优化试验
        2.6.1 主绝缘材料制备
        2.6.2 线棒制备和试验方法
        2.6.3 双层结构试验结果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压电机定子线棒端部新型主绝缘结构
    3.1 定子绕组端部电场分析
        3.1.1 同相绕组电场分析
        3.1.2 异相绕组电场分析
    3.2 线棒端部新型主绝缘减薄结构
        3.2.1 主绝缘减薄对内部电场的影响
        3.2.2 主绝缘减薄对外部电场的影响
    3.3 线棒端部主绝缘外圆角增大结构
        3.3.1 外圆角增大对内部电场的影响
        3.3.2 外圆角增大对外部电场的影响
    3.4 端部新型主绝缘结构试验
        3.4.1 端部主绝缘减薄结构试验
        3.4.2 端部外圆角增大结构试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压电机定子线棒端部防晕结构优化
    4.1 定子线棒端部防晕模型
    4.2 两段非线性阻值防晕结构优化
        4.2.1 基于电场最小的优化
        4.2.2 基于损耗最小的优化
    4.3 基于阻值连续变化的防晕优化
        4.3.1 阻值连续变化的防晕优化原理
        4.3.2 阻值连续变化的防晕优化结果
    4.4 端部防晕结构优化试验
        4.4.1 防晕材料试验
        4.4.2 防晕结构试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压电机定子线棒电寿命快速评估方法
    5.1 通用电寿命评估模型
        5.1.1 威布尔分布方法
        5.1.2 通用电寿命模型
        5.1.3 电老化试验寿命
        5.1.4 电击穿试验寿命
        5.1.5 阶梯击穿试验寿命
    5.2 不同试验威布尔分布关系
        5.2.1 两组同类试验威布尔分布关系
        5.2.2 电老化和电击穿威布尔分布关系
    5.3 新型电寿命快速评估方法
        5.3.1 电寿命快速评估流程
        5.3.2 电寿命快速评估试验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的行业、省市奖项
致谢

(2)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电晕现象机理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电晕研究的意义
        1.1.1 水电发展趋势
        1.1.2 发电机额定电压与定子电晕水平的关系
        1.1.3 电晕对发电机的危害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大型发电机防晕结构的发展
        1.2.2 大型发电机端部防晕结构优化分析方法的发展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发电机定子电晕机理分析及影响因素
    2.1 引言
    2.2 发电机绝缘介绍
    2.3 发电机绝缘局部放电及其危害
    2.4 发电机绝缘局部放电机理分析
        2.4.1 主绝缘内部放电机理分析
        2.4.2 槽部电晕机理分析
        2.4.3 端部电晕机理分析
    2.5 局部放电的影响因素
        2.5.1 内部因素
        2.5.2 外部因素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定子电晕的应对措施
    3.1 引言
    3.2 槽部防晕措施
        3.2.1 低阻防晕处理
        3.2.2 半导体槽衬弹性固定工艺
    3.3 端部防晕常用措施
        3.3.1 电阻分压防晕处理
        3.3.2 电容均压防晕处理
        3.3.3 附加绝缘防晕处理
        3.3.4 端部全防晕结构
        3.3.5 防晕结构的成型工艺
    3.4 定子绕组接线优化降低端部电晕措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接线优化降低电晕分析
    4.1 引言
    4.2 小湾发电机电晕问题介绍
    4.3 直连接与斜连接
    4.4 小湾发电机电晕原因分析
    4.5 小湾发电机定子绕组接线优化
    4.6 与乌东德定子绕组优化方法对比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发电机定子绕组接线优化的影响分析
    5.1 引言
    5.2 对发电机端部接线的影响
    5.3 对发电机电磁参数的影响
    5.4 对发电机主保护配置方案的影响
        5.4.1 优化后内部短路故障统计
        5.4.2 优化后主保护配置可选方案
        5.4.3 优化后可选方案对比
        5.4.4 优化前后主保护方案性能对比
    5.5 对定子绕组单相接地保护的影响
        5.5.1 对三次谐波电压比率定子接地保护的影响
        5.5.2 对零序电压定子接地保护的影响
        5.5.3 对注入式定子接地保护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水轮发电机局部放电信号传播特性与去噪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发电机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研究现状
    1.3 定子绕组传输特性研究现状
    1.4 发电机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的研究框架
2 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故障及局部放电机理
    2.1 引言
    2.2 定子绕组结构特点分析
    2.3 定子绕组绝缘故障机理
    2.4 局部放电机理及特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传输特性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规划与设计
    3.3 现场真机绕组传输特性实验
    3.4 实验室线棒传输特性实验
    3.5 基于常规测量的绝缘参数辨识
    3.6 本章小结
4 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4.1 引言
    4.2 定子线棒传输线级联模型
    4.3 定子绕组传输线级联模型
    4.4 脉冲极性变化规律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发电机局部放电信号分层分步式去噪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结合数学形态学滤波和频谱校正的窄带干扰消减
    5.3 基于迭代滤波自适应阈值的白噪声消减
    5.4 全绕组局部放电监测系统应用实践
    5.5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4)白鹤滩水轮发电机绝缘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定子绕组绝缘技术研究
    2.1 工艺路线选择
    2.2 主绝缘材料的选择
    2.3 导线绝缘结构的研究
        2.3.1 电磁线的选择
        2.3.2 定子线棒等电位层处理
    2.4 定子绕组防晕技术
        2.4.1 2.4.1单根线棒防晕结构优化
        2.4.2 整机绕组防晕结构验证试验
    2.5 定子线棒主绝缘性能试验
        2.5.1 定子线棒介质损耗
        2.5.2 主绝缘热稳定性试验
        2.5.3 主绝缘介电强度
        2.5.4 电老化试验
        2.5.5 电热老化试验
        2.5.6 冷热循环试验
3 定子绕组固定用配套绝缘材料
4 定子铁芯绝缘研制
5 转子绝缘结构研制
6 结束语

(5)23kV发电机定子绝缘论证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发电机额定电压的选择
3 发电机定子线棒的结构设计
4 发电机定子线棒试验[2-3]
    4.1 工厂试验
        4.1.1 交流工频耐压试验和电晕试验
        4.1.2 介质损耗测量试验
        4.1.3 工频击穿试验
    4.2 现场试验
    4.3 机组运行试验
5 结论

(8)蒸发冷却技术在水轮发电机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发电机的冷却技术
    1.1 现有的冷却技术及其特点
        1.1.1 水轮发电机的冷却方式
        1.1.2 全空冷方式的主要特点
        1.1.3 半水冷方式的主要特点
        1.1.4 蒸发冷却技术及其特点
    1.2 冷却方式的选型依据
2 蒸发冷却技术的应用现状
3 蒸发冷却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3.1 巨型水电
    3.2 小水电的应用开发
    3.3 抽水蓄能机组的应用开发
    3.4 在电力电子器件领域的拓展应用
4 结论

(9)溪洛渡左岸电站定子绕组安装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溪洛渡定子结构特点及安装流程
2 具体实施方案及难点分析
    2.1 半导体硅橡胶槽衬绕包工艺
    2.2 上下层线棒嵌装工艺
    2.3 波纹板弹簧结构槽楔安装
    2.4 铜环引线装配
3 结语

(10)多胶模压线棒与少胶VPI线棒的冷热循环对比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试验
    1.1 试验样品
    1.2 冷热循环试验
    1.3 性能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冷热循环对线棒主绝缘介电损耗、损耗增量的影响
    2.2 冷热循环后主绝缘导热系数、密度和胶含量的变化
    2.3 主绝缘的热失重和热降解机理
    2.4 冷热循环对主绝缘力学性能的影响
3 结语

四、三峡左岸电站发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技术特点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压电机定子线棒绝缘结构优化与电寿命快速评估方法[D]. 孙永鑫.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4)
  • [2]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电晕现象机理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D]. 贺飞.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3]水轮发电机局部放电信号传播特性与去噪方法研究[D]. 罗远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4]白鹤滩水轮发电机绝缘系统研制[J]. 张秋寒,潘延明,孙永鑫.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19(01)
  • [5]23kV发电机定子绝缘论证与试验[J]. 邹祖冰. 水电与新能源, 2017(02)
  • [6]梁维燕院士的机电人生[J]. 史晓雷. 今日科苑, 2016(12)
  • [7]发电-电动机定子线棒启停过程中的热应力分析[J]. 陈金秀,阮琳,顾国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03)
  • [8]蒸发冷却技术在水轮发电机领域的应用和发展[J]. 顾国彪,阮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29)
  • [9]溪洛渡左岸电站定子绕组安装技术[J]. 赵海军. 黑龙江电力, 2013(05)
  • [10]多胶模压线棒与少胶VPI线棒的冷热循环对比试验[J]. 付新星,饶保林,韦衍乐,曾栢顺. 大电机技术, 2012(06)

标签:;  ;  ;  ;  ;  

三峡左岸电站发电机定子母线主要绝缘技术特性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