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四大优势 姜耀中谈上海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何艳艳[1](2021)在《北部湾港港口物流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自2009年3月北部湾港正式由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整合而成,在一系列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北部湾港就如同沉睡的雄狮正在慢慢觉醒,其港口物流也同样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不仅承载着广西与其他城市、国家物资和信息交换的重任,还在促进北部湾地区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北部湾经济区(本文中指的是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四市)正逐步建设成为投资的热点、多区域合作中心及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实施基地。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北部湾港经济腹地的中心位置,在国家大力发展与支持的背景下,了解其港口物流对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论文以北部湾港港口物流与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选取货物吞吐量与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代表港口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基于VAR模型考察其港口物流对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趋势,进一步构建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各维度层的综合得分,以经济发展维度层的综合得分为参考序列,以港口物流维度层的综合得分为比较序列,计算其港口物流对经济区经济发展各维度的关联度,进而了解其港口物流对经济区经济不同层面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与北部湾经济区GDP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港口物流对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短期内十分显着且为负,长期看来这种负向影响会逐步弱化,朝着正向推动发展;其港口物流规模大小与基础设施水平对经济区经济总量及第三产业产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投资水平,对经济区贸易水平的影响最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有利于促进北部湾港港口物流发展,进而带动北部湾经济区经济更好发展的对策建议。
尹国君[2](2020)在《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驱动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如何合理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首先要完善交通运输体系,畅通物流网络,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其次应加强中小城市与物流通道的连接,形成高效率、低成本、优服务的物流集聚区。实践经验表明,只有畅通物流通道,降低物流成本,才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才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经济的振兴;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区域抗风险能力。物流集聚区内,通过物流企业间的竞合关系、营运优势的互补、价值增值服务的提供、前后向关系的延伸,形成的资源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及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了物流集聚的形成与发展。物流集聚能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加物流收益、促进物流创新。依据人口、经济、土地和社会城镇化的主要指标,采用熵值法计算出区域城镇化率。以2005年至2017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基础,分别从全国整体、东中西分区域和大中小分等级城市进行实证研究表明,物流空间集聚规模、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及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等因素,基本上都促进区域城镇化的发展。通过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影响的门槛效应测度表明,不同区域不同等级的城市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存在不同影响。以城市人口规模、市辖区面积和在岗职工工资水平作为门槛变量,以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多样化、专业化集聚和协同集聚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存在显着的门槛效应。因此,深入分析物流集聚的影响因素、促进物流集聚发展是推动区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一是以物流集聚理论为基础,以物流集聚效应为切入点,以区域城镇化为研究目标,在中国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将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纳入了统一的理论研究框架,重点研究了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影响的机理、方向及大小,并分析了城市的区位差异和等级差异对结论的影响。二是研究了物流空间集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对人口城镇化存在显着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了对区域城镇化影响也非常显着的观点。同时,研究认为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城镇化的作用也非常显着。通过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门槛效应的测算,认为不同城市规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三是运用多方法、多样本开展分类研究。利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历年数据为样本,在整体影响、城市区位和等级差异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检验了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存在的相关关系;在借鉴其它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熵值法测算了各城市历年区域城镇化的水平;运用系统广义矩阵方法,对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进行了动态分析;使用门槛效应模型,测算了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存在的门槛效应。最后从合理扩大物流空间集聚规模,促进物流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强化物流与制造业协同的集聚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区域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季文倩[3](2020)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社会经济发展及政策红利推动下,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攀升,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为了在经济全球化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下继续增强经济活力,物流产业呈现出空间集聚态势。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作为经济“新常态”重要战略之一,恰逢其时地提出为西部9省市区物流产业集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在抓住机遇求发展的重要时刻,如何使得物流产业进一步集聚,发挥经济引擎作用,这一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研究背景和意义,在总结现有研究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丝绸之路经济带9个省市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并运用改进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测度2006-2017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利用Arc Gis进行可视化。其次,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定量分析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情况。最后,运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依次探究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根据实证结果,结合经济带物流产业发展现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呈现“西北高西南低”的分布格局以及阶段性下降的变化趋势,西北地区集聚水平较高但逐年降低,西南地区集聚水平较低但逐年上升。其中,重庆、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市区物流产业发展势头较为良好,已经形成较为明显的物流产业集聚,尤其重庆和陕西集聚平均增长速度为正值,逐年扩展了物流产业集聚规模。甘肃、广西、云南、四川省市区物流产业集聚水平低,仍然处于弱势,而且集聚平均增长速度为负值,产业进一步集聚和深化较难。(2)经济带的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Moran指数呈“U”型变化,空间效应先减弱后增强。(3)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物流信息化水平对物流产业集聚的直接效应显着为正,物流基础设施以及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但不显着,政府行为的直接效应显着为负。消费需求、相关及支持性产业间接效应显着正,可以有效地促进相邻省市区的物流产业集聚,物流基础设施、人力资本间接效应显着为负,抑制着相邻省市区物流产业集聚发展。
莫双任[4](2020)在《CY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物流企业正处在重新定位发展方向的关键期。如何能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在产业转型发展中准确抓住市场机遇,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并有效贯彻实施,成为物流企业能否取得最终成功的关键。CY公司是我国西部地区传统的国有物流企业,本文旨在运用现代企业战略理论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适合该公司的发展战略。基于对物流行业发展趋势的认识,本文运用PEST分析和波特五力分析等方法对CY公司的关键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公司的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和内部因素评价矩阵(EFE和IFE),并对关键内外部因素进行了量化评分。通过分析可以知道:CY公司的外部关键因素的评分之和大于平均值,说明公司在利用有利发展机会、规避外部威胁方面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内部关键因素的评分之和大于平均值,说明公司在发挥内部优势、克服劣势方面同样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Y公司EFE和IFE矩阵的评分结果,通过运用SWOT矩阵将各种可能的备选方案归纳为SO、ST、WO和WT四大类型。进一步运用SWOT四半维平面坐标模型和QSPM分析法对四大类备选方案分析,确定出CY公司的最优发展战略是SO类中的前向一体化战略。根据CY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结果,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可以确定企业的使命与愿景,并给出了大力拓展业务、建设信息平台、布局物流节点、组建战略同盟、打造企业品牌和深度融入地方发展规划等实施方案。同时,本文还提出了管理思维、组织架构、人才培养、财务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保障方案,以保障发展战略能够在企业有效执行。
吕肖娟[5](2020)在《基于三维分析框架的我国物流产业政策文本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家重点鼓励的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且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物流产业已融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与制造业、工业、商贸业等多种产业实现了产业融合和产业联动。随着社会物流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家加大了对物流业的重视,要求大力发展物流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合理和完善的物流产业政策体系是引导和促进物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当前,我国物流产业政策混乱空泛,没有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无法指导和规范物流产业有序推进,从而阻碍了物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构建一个系统完善的物流产业政策体系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物流产业政策体系进行量化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以及结果如下:(1)本文借鉴Rothwell和Zegveld的政策工具分类法,将政策工具分为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三大类,并结合物流产业价值链的投资、研发、加工和消费四大阶段,以及包含八大发展方向的政策导向,构建了“X-Y-Z”三维的物流产业政策文本分析框架。该框架旨在分析评价我国物流产业政策体系在产业价值链、政策工具和政策导向方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为后续研究物流产业政策文本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2)本文共梳理了我国中央层面物流产业政策298篇(2001年-2019年5月),并基于构建的物流产业三维分析框架,对收集的政策文本内容进行编码和量化分析,揭示出我国物流产业政策体系当中存在以下不足:(1)我国物流产业多集中于产业价值链的加工阶段,容易导致产业价值链的畸形发展,不利于物流产业健康的发展;(2)政府在制定物流产业政策时,以供给型政策工具为主,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为辅,且政策工具内部存在使用不均的问题;(3)在物流产业政策导向中,以专业化方向发展为主,忽视了八大政策导向的均衡性发展。(3)完善和优化我国物流产业政策体系。政府在制定物流产业政策文本时,应从产业价值链的整体考虑,加强投资和研发环节的配套政策,并合理的运用三大类政策工具,注重政策工具内部使用的均衡性,加强政策导向全面发展,促进政策导向的多元化均衡发展。本研究丰富了物流产业政策量化研究的分析方法,为后续研究物流产业政策文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本文的研究成果为今后政府在物流产业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了指导方向,有助于构建系统完善的物流产业政策体系。
李平[6](2020)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态文明的稳步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有效突破生态环境的约束,破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难题,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吉林省国土面积的86.43%,是吉林省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急需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与资源承载力允许下的绿色内生发展模式,进而实现限制开发区在保护中有序开发的目标。而绿色发展效率则是在绿色发展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考虑资源能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后的经济发展效率。基于此,本研究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绿色发展效率的测算及分析,探寻绿色发展效率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选择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县作为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理论上丰富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推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转型,科学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科学提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涵,综合归纳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厘清绿色发展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以及主体功能区划理论的关系。(2)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条件、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做以详细分析。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以劳动、资本、技术作为投入要素,经济指标作为期望产出,环境污染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测算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呈现V型演变趋势,区域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差异逐步增大。(3)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从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外动力入手,从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经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政府政策调控等方面探讨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因素、科技创新水平、环境规制等因素关系的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Tobit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不同因素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说部分成立,经济发展水平是绿色发展效率的核心驱动因素。(4)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临江市(森林生态功能区)、梨树县(农产品主产区)、通榆县(草原生态功能区)三个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深入探讨,进而提出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5)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完善政策支持、加快产业升级、强化要素集聚以及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大方面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而增强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内生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王轩[7](2020)在《基于GEM-PCA法的我国省域物流集群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当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国内经济繁荣发展,物流产业集群式生长已经是我国各省域不约而同所要面对的经济发展新诉求,而省域物流集群竞争力不仅体现出某一省域内物流产业的整体实力同时也反映了各省域对于新该诉求的满足程度。此外,明晰我国省域物流集群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及在空间区位的分布尤为重要,而发掘影响竞争力的关键因子是突破地理区位瓶颈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文做了以下工作:第一,运用GEM(Groundings-Enterprises-Markets)模型对各省域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评价,在结合产业集群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GEM模型的三要素六因素基底,即基础—企业一市场,及对应的因素对,建立了包括物流企业集聚区位熵、物流就业密度、货物运输量在内的27个评价指标。第二,以我国31个省域为研究对象,各省2009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数据源,结合PCA(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法构造竞争力水平指数,该指数清晰表明了各省域物流集群竞争力的状况,其后运用熵权法对各省域的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用以解析关键影响因素。第三,运用数据分析及GIS工具依据各省域物流集群竞争力水平指数剖析物流集群竞争力的变迁轨迹和时空演变形势。依据竞争力的变迁轨迹将我国27省域归结为广东省、贵州省、辽宁省、甘肃省为代表的高位稳定型、增长型、衰退型、末端劣势型四大类型省域。时空演变形势上,我国目前还处于东部及东南部地区整体竞争力水平高于中部及西部地区的态势,各区位的区域内竞争力会有变化浮动,但是区域的整体水平变化幅度不大。第四,在各指标熵权的基础上结合关键影响因素,运用数值分析方法,以广东省、贵州省、辽宁省、甘肃省这四类省域为典型代表,对其指标的优劣势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优势及劣势,并提供了指导意见。
王典[8](2019)在《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多经历了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的总趋势是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收入水平的增加、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等,社会上开始涌现出一批有别于传统服务业的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比重大小已经成为衡量其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的核心标志。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理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和产业发展与政府作用的理论,地方政府应该在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发挥作用。重庆两江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第三个、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是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九年的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推动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如何更好地高效地发挥政府作用,对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和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综述现代服务业和政府作用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结合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实际,对两江新区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发挥的政府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在对比研究其他典型国家和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经验上,提出两江新区在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发挥政府作用的建议。
叶萌[9](2019)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代,我国流通业进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体制,构建现代化的商品流通体系已成为极为迫切的任务。当今世界,标准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其已成为一个国家、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技术要素,成为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所普遍遵守的技术规则,而标准化作为一种技术制度,是管理和规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乃至综合实力的强弱,其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果说流通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那么标准化则是流通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技术导向和战略依据,是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这一“硬实力”战略目标的重要“软实力”战略手段。当前,尽管部分专家学者已从管理学角度对于流通业标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然而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有关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则相对较少,故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将标准推向国际商品流通市场竞争的前沿”和“我国流通业发展新时代、新常态对标准化提出的战略需求”的两个大背景下,深入系统地研究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为切入点,提出以下4个需要在研究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标准化究竟是如何通过其经济作用来影响流通业发展的?二是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的程度效果如何?三是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如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有哪些?四是基于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经济影响程度的结果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启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推动我国流通业发展的经济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标准化经济效应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流通业标准化相关概念、核心问题等基本原理的阐释,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首先从宏观视角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从微观视角分析了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标准化无论是对流通业的整体发展和还是对流通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过程而言均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文选取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作为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5个方面,在就标准化对上述5个方面的影响机理进行简要阐释后,运用我国流通业发展及其标准化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经济数据,分别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扩展后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异方差检验、自相关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从中观层面对定性理论分析进行了定量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的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成本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将会下降0.208384%,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可以降低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技术创新水平的专利申请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增强可以减少其技术创新活动的重复性,并加速相关创新成果的传播和扩散;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以专利为代表的丰富技术创新成果可以为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提供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市场结构情况的市场集中度之间同样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的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流通业的市场结构,尽管我国流通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但标准化可以强化执行相关标准流通企业的市场势力,同时提高商品流通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其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我国流通企业的市场地位可以通过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同时为强化这一市场地位需要更多优质、保证良性竞争的标准来支撑引导。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增长的人均产出将会增加(或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0.187583%,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产出增长。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水平的对外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将分别增加0.036979%和0.054960%,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随后,本文基于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梳理,分析了其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建设发展现状、成功经验与特点的比较,从中总结了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发展的启示。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业的标准化建设中仍在标准本身、标准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弊端,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及其作用的认知有偏差和误区、观念亟需转变,与流通业标准化有关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流通业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僵化,流通业标准化的运行机制滞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机制仍不健全;而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实行自愿性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体系、拥有多层次的商品流通领域技术法规体系、具备完善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实施监督体系、制定规范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由检验机构参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起草和审查、通过政府授权民间机构主导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管理体制、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均遵循市场化原则、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服务呈现信息化趋、得到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且流通业标准化经费的来源呈现多元化、将本国流通业国家标准的战略定位转向国际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在标准体系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战略定位等层面具有借鉴意义。最后,本文从将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上升到产业战略和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我国实施流通业的标准化战略与促进其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对策,主要包括:在指导思想上,应把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作为核心要务,应把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作为根本原则,应把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在发展导向上,应把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作为今后发展导向,应把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积极参与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作为流通业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导向,应把以自愿性标准为基础的体制作为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的发展导向,应把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作为发展导向;在发展目标上,应按“两阶段”和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分别确定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在发展重点上,应把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重点在覆盖商业、物流业两个主要行业领域的基础上,还要包括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重要产品追溯、居民服务、商务服务以及其他与商品流通相关行业等领域的标准;在主要措施上,应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焦林申[10](2019)在《豫东传统农业地区县域城乡空间转型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虞城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自然资源部成立,空间规划从国家治理体系的相对边缘位置走向了中心位置。县域空间规划编制正在研究之中,因此亟需加强相关基础研究。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均需县域城乡空间通过转型予以回应。传统农区的城乡空间问题最为突出,但研究却相对较少。再者,我国城镇化中的收缩问题长期被增长掩盖,存量时代已至,增长型规划的单一范式必须改变,且应利用城镇化后发优势,提前防治、规避城镇收缩。豫东地区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和典型的收缩区域。近年来,其城镇化因乡村居民住房观念转变出现新局面,城乡空间亟需进行相应的转型、调整。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田野调查、问卷访谈、质性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卫星影像、视频影像、大数据、统计年鉴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ArcGIS、ENVI、Excel、SPSS等软件展开县域城乡空间格局和其动力机制的研究。本研究以豫东传统农业地区的县域城乡空间为研究对象,以虞城县为实证案例。首先,分析豫东农区城乡三生空间的空间特征和现存问题,发现城乡生活空间方面存在村庄聚落空废化、乡镇建设过剩化、县城房屋空置化三化问题;城乡生产空间方面存在农田零散破碎规模小、乡镇企业分布零散效益低、产业园区数量少规模小等问题;城乡生态空间方面存在河道污染加重水质较差、林地破碎度高生境单一、农田面源污染严重、坑塘面积减少生态效能低等问题。其次,从自然条件、生产效率、产业转型、人口流动、公服设施和政策制度共6各方面阐述了影响城乡空间转型的因素。从“城乡差距的拉动力”、“现代农业的外推力”、“政府市场的调控力”、“空间本底的承载力”和“家庭和个体的城镇化行为决策”5个方面阐述了县域城乡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再次,根据国内外城乡空间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和多种城乡空间转型模式的对比,结合虞城县城乡收缩问题研究启示,提出虞城县城乡空间转型模式为“精明收缩模式”。该模式具体包括“城乡生活空间精明收缩”、“城乡生产空间集聚发展”和“城乡生态空间提量增效”。最后,基于前述模式提出县域城乡空间转型发展的规划策略。其中,城乡生活空间优化策略包括“乡村聚落精明收缩”、“乡镇镇区理性发展”、“中心城区精明增长”、“城乡居民点体系优化”、“采用适宜的城镇化模式”;城乡生产空间提升策略包括“优化三次产业空间布局”、“推进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加快现代农业体系发展”、“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强化现代交通支撑体系”;城乡生态空间保护策略包括“设立生态保育专区”、“构建农田防护林网”、“划分生态管制区划”、“区域生态协调规划”、“加强环境保护规划”;空间规划实施保障策略包括“明确空间规划地位”、“加强国土空间管理”、“构建引导和协调机制”、“建立实施和监管机制”和“切实推进公众参与”。第一部分“点题”,为第1章。介绍研究背景、意义、对象和相关概念:豫东地区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其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县域城乡空间亟需通过转型回应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新形式。第二部分“联系”,为第2章。通过综述相关研究的进展和国内外典型案例,明确了国内外城乡空间的变化趋势:人居空间的扩张和收缩与生产空间、生态空间构成此消彼长的耦合关系;另外,城镇化初期,人居空间收缩主要发生在乡村,城镇化中后期,收缩主要发生在中小城市,空间规划应提前做好应对。第三部分“分析”,包括第3、第4章。首先,对城乡空间进行分类,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按形态要素将其分为基质空间、廊道空间和斑块空间;根据空间主体功能将其分为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以田野调查、大数据、统计年鉴、高分卫星影像等为研究数据分析不同城乡空间的空间特征和现存问题,并重点阐述了县域生活空间中有关精明收缩的研究启示。其次,除从社会宏观影响因素外,重点利用问卷访谈数据,从家庭和个体视角分析乡村居民城镇化行为以及决策逻辑,据此归纳总结城乡空间转型的动力机制。第四部分“结论”,为第5章。通过分析理想型城乡空间的构成要素,对比不同的城乡空间转型模式,提出适宜豫东地区的城乡空间转型模式为“精明收缩”,具体为城乡生活空间精明收缩、城乡生产空间集聚发展和城乡生态空间提量增效。然后从三类城乡空间各自的变化趋势、结构调整和县域空间规划的实施保障层面提出虞城县域城乡空间转型的空间规划应对策略。第五部分“展望”,为第6章。首先从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和其他方面归纳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其次,总结本文研究方法、内容、结论与不足,包括1)未能就县域城乡空间在时间维度上进行纵向分析;2)因缺少更细粒度的数据,未对三类县域空间进行多维评价;3)实证研究对象未能覆盖更多研究区域。进而指出未来可通过获取更细粒度数据、扩充实证对象等方式优化现有研究。
二、上海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四大优势 姜耀中谈上海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四大优势 姜耀中谈上海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北部湾港港口物流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特色与创新之处 |
1.2.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特色与创新之处 |
1.3 文献综述 |
1.3.1 港口物流研究 |
1.3.2 经济区经济发展研究 |
1.3.3 港口物流对经济区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相关理论综述 |
2.1.1 港口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
2.1.2 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
2.1.3 增长极理论 |
2.1.4 集聚经济理论 |
2.1.5 规模经济理论 |
2.2 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
2.2.1 港口物流的支撑和乘数效应 |
2.2.2 港口物流的集聚和扩散效应 |
2.2.3 港口物流的出口竞争效应 |
第三章 北部湾港港口物流与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 |
3.1 北部湾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
3.1.1 北部湾港港口整体发展概况 |
3.1.2 北部湾港年吞吐量和泊位数 |
3.1.3 北部湾港运输集散网络 |
3.2 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 |
3.2.1 北部湾经济区经济总量 |
3.2.2 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 |
3.2.3 北部湾经济区贸易水平 |
3.2.4 北部湾经济区投资水平 |
第四章 北部湾港港口物流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基于VAR模型的北部湾港港口物流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4.1.1 VAR模型简介 |
4.1.2 VAR模型分析 |
4.1.3 结果分析 |
4.2 北部湾港港口物流与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指标权重的测算 |
4.2.3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北部湾港港口物流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5.2.1 优化港口功能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形式 |
5.2.2 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5.2.3 加强北部湾港港口物流区域合作 |
5.2.4 加快落实北部湾国际枢纽港的规划 |
5.2.5 积极引进物流人才 |
5.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2)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的相关文献 |
1.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
1.2.2 文献简评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
2.1 区域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
2.1.1 传统城镇化理论 |
2.1.2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论发展 |
2.1.3 以区域为基础的区域城镇化理论界定 |
2.2 物流集聚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2.2.1 物流集聚的内涵 |
2.2.2 运输成本与物流集聚 |
2.2.3 产业区位与物流集聚 |
2.2.4 规模经济与物流集聚 |
2.2.5 循环累积与物流集聚 |
2.3 物流集聚直接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
2.3.1 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
2.3.2 物流专业化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
2.3.3 物流多样化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
2.4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
2.4.1 协同集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高区域城镇化质量 |
2.4.2 协同集聚通过产业关联效促进区域城镇化质量提升 |
2.4.3 协同集聚通过就业效应促进区域城镇化扩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物流集聚发展水平的测度 |
3.1 中国物流空间集聚规模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
3.1.1 物流空间集聚规模的测度方法 |
3.1.2 中国省域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发展现状 |
3.1.3 中国主要城市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发展现状 |
3.1.4 中国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
3.2 中国物流专业化集聚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物流专业化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 |
3.2.2 中国省域物流专业化集聚发展现状 |
3.2.3 中国主要城市物流专业化集聚发展现状 |
3.2.4 中国物流专业化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
3.3 中国物流多样化集聚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物流专业化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 |
3.3.2 中国省域物流多样化集聚发展现状 |
3.3.3 中国主要城市物流多样化集聚发展现状 |
3.3.4 中国物流多样化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熵值法的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 |
4.1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状 |
4.1.1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整体水平 |
4.1.2 东中西部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
4.1.3 大中小城市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
4.2 应用熵值法测度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 |
4.2.1 熵值法测度步骤 |
4.2.2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实证研究 |
5.1 变量测算与数据说明 |
5.1.1 被解释变量 |
5.1.2 解释变量 |
5.2 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5.2.1 相关程度分析 |
5.2.2 单位根检验 |
5.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实证模型构建 |
5.4 物流空间、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实证结果分析 |
5.4.1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整体实证结果分析 |
5.4.2 东中西部城市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实证结果分析 |
5.4.3 大中小城市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实证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实证研究 |
6.1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1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测度方法 |
6.1.2 中国省域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现状 |
6.1.3 中国主要城市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现状 |
6.1.4 中国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2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实证结果分析 |
6.2.1 变量的选取 |
6.2.2 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模型构建 |
6.2.3 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整体实证结果分析 |
6.2.4 东中西部城市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实证结果分析 |
6.2.5 大中小城市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实证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门槛效应研究 |
7.1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门槛效应的初步分析 |
7.2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构建与估计方法 |
7.2.1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门槛模型分析方法 |
7.2.2 面板门槛效应实证估计方法 |
7.3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7.3.1 以人口数量作为门槛变量的实证结果分析 |
7.3.2 以市区面积作为门槛变量的实证结果分析 |
7.3.3 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作为门槛变量的实证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政策建议 |
8.1 优化物流空间集聚规模促进区域城镇化 |
8.1.1 中央政府主导物流发展规划 |
8.1.2 地方政府协调物流发展规划 |
8.2 推动物流专业化集聚促进区域城镇化发展 |
8.2.1 物流企业合作促进物流专业化集聚 |
8.2.2 人才培养与引进提升物流专业化集聚 |
8.2.3 创新趋动加速物流专业化集聚 |
8.3 促进物流多样化集聚引领区域城镇化 |
8.3.1 政府角色转变助力物流多样化集聚 |
8.3.2 宽松的发展环境优化物流多样化集聚 |
8.3.3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物流多样化集聚 |
8.4 鼓励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促进区域城镇化 |
8.4.1 制造业物流部门的优化 |
8.4.2 引导新建园区制造业集聚与物流集聚同步发展 |
8.4.3 完善物流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 |
8.5 实行差异策略促进物流集聚推动区域城镇化 |
8.5.1 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城市促进物流集聚的差异策略 |
8.5.2 大中小不同规模城市促进物流集聚的差异策略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
(3)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 |
1.3.2 物流产业集聚的研究 |
1.3.3 物流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和研究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和战略意义 |
2.1.1 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 |
2.1.2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意义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物流 |
2.2.2 物流产业 |
2.2.3 物流产业集聚 |
2.3 产业集聚经典理论 |
2.3.1 外部经济理论 |
2.3.2 工业区位理论 |
2.3.3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4 影响因素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概况及集聚水平分析 |
3.1 丝绸之路经济带基本概况 |
3.2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概况 |
3.3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测度与分析 |
3.3.1 物流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选择和改进 |
3.3.2 物流产业集聚测度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空间统计分析 |
4.1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
4.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
4.2.1 全局空间自相关 |
4.2.2 局部空间自相关 |
4.3 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
4.3.1 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
4.3.2 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
5.1.1 变量选取 |
5.1.2 描述性统计 |
5.2 模型的建立和选择 |
5.2.1 普通面板模型 |
5.2.2 空间面板模型 |
5.2.3 模型选择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普通面板模型结果分析 |
5.3.2 空间面板模型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6.2.2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
6.2.3 重视人力资本投入,优化物流人才结构 |
6.2.4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扩大物流市场需求 |
6.2.5 加强工业引导力度,推动产业联动发展 |
6.2.6 减少政府干预行为,营造良好集聚环境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CY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物流行业发展概述 |
1.2.1 行业发展的现状 |
1.2.2 行业发展的趋势 |
1.2.3 CY公司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 |
第二章 CY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 CY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治环境分析(P) |
2.1.2 经济环境分析(E) |
2.1.3 社会及文化环境分析(S) |
2.1.4 技术环境分析(T) |
2.2 CY公司产业环境分析 |
2.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2.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2.2.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2.2.4 替代品的威胁 |
2.2.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2.3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
第三章 CY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
3.1 CY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
3.1.1 有形资源 |
3.1.2 无形资源 |
3.2 CY公司综合能力分析 |
3.2.1 组织管理能力 |
3.2.2 商业运营能力 |
3.2.3 市场拓展能力 |
3.3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
第四章 CY公司战略选择与制定 |
4.1 CY公司的SWOT分析和QSPM分析 |
4.1.1 SWOT分析矩阵 |
4.1.2 SWOT四半维平面坐标分析 |
4.1.3 QSPM分析矩阵 |
4.2 CY公司战略选择结果 |
第五章 CY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 |
5.1 公司使命和愿景 |
5.2 拓展前向一体化的物流业务 |
5.3 构建服务一体化战略的物流信息平台 |
5.4 布局支撑一体化战略的物流节点 |
5.5 联合强化一体化战略的合作伙伴 |
5.6 打造匹配一体化战略的企业品牌 |
5.7 深度融入地方发展规划 |
第六章 CY公司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6.1 转变经营管理思维 |
6.2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
6.3 挖掘人力资源优势 |
6.4 强化财务管理水平 |
6.5 打造活力创新的企业文化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基于三维分析框架的我国物流产业政策文本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流产业政策研究现状 |
1.2.2 政策文本量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章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物流产业政策 |
2.1.1 产业政策 |
2.1.2 物流产业政策 |
2.2 内容分析法 |
2.3 产业价值链理论 |
2.4 政策工具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物流产业政策三维分析框架及政策编码 |
3.1 我国中央层面物流产业政策文本的选择 |
3.2 物流产业三维分析框架 |
3.2.1 物流产业政策三维分析框架的维度 |
3.2.2 二维交叉分析的政策含义 |
3.2.3 三维分析框架的政策含义 |
3.3 内容分析单元编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三维分析框架的我国物流产业政策量化分析 |
4.1 我国物流产业政策总体统计分析 |
4.1.1 我国物流产业政策的发布时间分析 |
4.1.2 我国物流产业政策的发布机构分析 |
4.1.3 我国物流产业政策文本类别分析 |
4.2 我国物流产业政策文本量化单维度分析 |
4.2.1 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物流产业政策量化分析 |
4.2.2 政策工具视角下的物流产业政策量化分析 |
4.2.3 政策导向视角下的物流产业政策量化分析 |
4.3 我国物流产业政策文本量化二维交叉分析 |
4.3.1 物流产业价值链中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分析 |
4.3.2 物流产业价值链当中政策导向的运用情况分析 |
4.3.3 物流产业导向当中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分析 |
4.4 我国物流产业政策文本量化三维综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物流产业政策研究结论与优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6)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区域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
1.2.2 限制开发区域研究进展 |
1.2.3 绿色发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限制开发区 |
2.1.2 绿色发展 |
2.1.3 绿色发展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2.5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
3.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与条件 |
3.1.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类型和范围 |
3.1.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 |
3.1.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演变与现状分析 |
3.1.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环境发展态势分析 |
3.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方法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3.2.3 绿色发展效率测算 |
3.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特征 |
3.3.1 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现V型演变趋势 |
3.3.2 不同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演变趋势不同 |
3.3.3 绿色发展效率时间变化差异特征 |
3.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演变特征 |
3.4.1 绿色发展效率整体相对较好,但内部呈两极分化态势 |
3.4.2 绿色发展效率相对低值区以资源型城市为主 |
3.4.3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分异特征 |
3.4.4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关联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4.1.1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
4.1.2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外生动力 |
4.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存在非线性关系 |
4.2.2 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3 科技创新水平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4 城镇化水平提升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5 环境规制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1 Tobit模型 |
4.3.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4.3.3 数据来源 |
4.3.4 测算结果 |
4.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
4.4.1 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2 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3 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4 城镇化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5 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 |
5.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 |
5.1.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目标 |
5.1.2 模式选择的原则 |
5.1.3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 |
5.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2.1 典型案例(临江市) |
5.2.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3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
5.3.1 典型案例(梨树县) |
5.3.2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
5.4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4.1 典型案例(通榆县) |
5.4.2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体制机制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1.1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
6.1.2 发挥目标评价导向作用,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
6.1.3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机制 |
6.2 加快产业升级推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2.1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
6.2.2 优化产业配置,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 |
6.3 强化要素集聚保障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3.1 加强科技支撑,推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
6.3.2 加大绿色投入,加强金融资金支持力度 |
6.3.3 集聚优秀人才,激发绿色发展活力 |
6.4 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4.1 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提高生态环境容量 |
6.4.2 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权责明确的环境污染治理制度 |
6.4.3 强化节能降耗,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GEM-PCA法的我国省域物流集群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流集群研究 |
1.2.2 物流集群竞争力研究 |
1.2.3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基础理论 |
2.1 产业集群基本理论 |
2.1.1 产业集群概念 |
2.1.2 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及评价方法 |
2.3 物流集群理论 |
2.3.1 物流集群的概念 |
2.3.2 省域物流集群竞争力内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省域物流集群竞争力分析体系 |
3.1 基于GEM模型的的指标体系构建 |
3.1.1 GEM模型 |
3.1.2 GEM物流集群竞争力模型 |
3.2 物流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
3.2.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省域物流集群竞争力水平的判断 |
3.3.1 PCA法介绍 |
3.3.2 物流集群竞争力的计算 |
3.3.3 各省域2009年-2018年物流集群竞争力水平指数 |
3.4 应用熵权法辨析关键指标 |
3.4.1 熵权法 |
3.4.2 熵权法计算熵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省域物流集群竞争力水平结果分析 |
4.1 省域物流集群竞争力水平指数分析 |
4.1.1 物流集群竞争力水平变迁轨迹分析 |
4.1.2 物流集群竞争力水平时空演变分析 |
4.2 关键指标因子识别 |
4.2.1 熵权分布分析 |
4.2.2 关键指标因子识别及解读 |
4.3 典型省域分析及建议 |
4.3.1 高位稳定型省域数据分析及建议 |
4.3.2 增长型省域数据分析及建议 |
4.3.3 衰退型省域数据分析及建议 |
4.3.4 末端劣势型省域数据分析及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代服务业研究现状 |
1.2.2 政府在发展服务业上的作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分析 |
2.1 现代服务业的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 |
2.2.2 产业发展与政府作用的理论 |
2.3 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政府作用分析 |
2.3.1 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要性 |
2.3.2 政府在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发挥作用的必要性 |
3 重庆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
3.1 重庆两江新区的基本情况概述 |
3.2 重庆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
3.2.1 服务业发展情况 |
3.2.2 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情况 |
3.3 重庆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和问题 |
3.3.1 重庆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具备的优势 |
3.3.2 重庆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 重庆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政府作用分析 |
4.1 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政府作用发挥现状分析 |
4.1.1 确定重点发展方向 |
4.1.2 引导产业区域集聚 |
4.1.3 争取创新试点助力 |
4.1.4 出台扶持政策支持 |
4.1.5 引进一批招商项目 |
4.1.6 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 |
4.2 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不足 |
4.2.1 规划定位不够明晰 |
4.2.2 扶持政策不够完善 |
4.2.3 统筹联动机制不够通畅 |
4.2.4 统计体系不够健全 |
4.2.5 服务管理不够到位 |
5 典型国家和地区政府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验 |
5.1 新加坡政府在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经验分析 |
5.1.1 新加坡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
5.1.2 新加坡政府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举措 |
5.2 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在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分析 |
5.2.1 上海浦东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
5.2.2 上海浦东新区政府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举措 |
6 完善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规划引领作用 |
6.1.1 制定科学的服务业规划 |
6.1.2 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
6.2 加强政策引导作用 |
6.3 加强统筹联动作用 |
6.4 加强统计支撑作用 |
6.5 加强要素培育作用 |
6.5.1 提升资金要素 |
6.5.2 提升人力要素 |
6.5.3 提升科研要素 |
6.5.4 提升基础设施和其他配套功能要素 |
6.6 加强服务优化作用 |
6.6.1 建立良好的政务体系 |
6.6.2 建立良好的市场体系 |
6.6.3 建立良好的金融体系 |
6.6.4 建立良好的社会体系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3.1 流通业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流通业标准化对象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3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产生经济影响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说明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资料说明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流通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及其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商品流通及其过程 |
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与特征 |
2.2.1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 |
2.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特征 |
2.3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与形式 |
2.3.1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 |
2.3.2 流通标准化的形式 |
2.4 流通标准化与流通差异化的关系 |
2.5 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宏观作用机制研究 |
3.1 标准化对促进流通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 |
3.1.1 标准化在规范商品流通市场运行秩序中的作用 |
3.1.2 标准化在推动流通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3.1.3 标准化在维护流通业发展安全中的作用 |
3.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业经济效益和全社会福利水平的作用分析 |
3.2.1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
3.2.2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业整体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
3.2.3 商品流通领域内标准化的实施在提升全社会福利水平中的作用 |
3.3 标准化对推进商品贸易流通现代化的作用分析 |
3.3.1 标准化在协调和促进商品贸易流通中的作用 |
3.3.2 标准化在处理商品贸易流通纠纷中的作用 |
3.3.3 标准化在建立国际商品贸易流通优势地位中的作用 |
3.4 标准化对推动流通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作用分析 |
3.4.1 标准化在加速商品流通领域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
3.4.2 标准化在带动流通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中的作用 |
3.5 标准化对加快流通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作用分析 |
3.5.1 标准化在流通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
3.5.2 标准化在流通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
3.6 标准化对提升流通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
3.6.1 标准化在流通企业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
3.6.2 标准化在构筑流通企业竞争优势中的作用 |
3.6.3 标准化在影响流通业市场结构中的作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 |
4.1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的贡献分析 |
4.1.1 标准化对降低流通企业成本的贡献 |
4.1.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企业竞争力的贡献 |
4.1.3 标准化对维护流通企业客户关系的贡献 |
4.1.4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贡献 |
4.1.5 标准化对减少流通企业风险责任的贡献 |
4.2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领域分析 |
4.2.1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数量变化的影响 |
4.2.2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价格变化的影响 |
4.2.3 标准化对生产经营成本变化的影响 |
4.2.4 标准化对交易成本变化的影响 |
4.2.5 标准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变化的影响 |
4.3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活动的影响分析 |
4.3.1 流通企业的价值创造链 |
4.3.2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主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
4.3.3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次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
5.1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1 标准化对流通业成本影响的机理分析 |
5.1.2 研究假设 |
5.1.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1.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1.5 实证检验结论 |
5.2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标准化与流通业技术创新的互动机理分析 |
5.2.2 标准专利化趋势对流通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
5.2.3 研究假设 |
5.2.4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2.5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2.6 实证检验结论 |
5.3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1 标准化对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
5.3.2 研究假设 |
5.3.3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3.4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3.5 实证检验结论 |
5.4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标准化对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机理分析 |
5.4.2 研究假设 |
5.4.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4.4 基于扩展后C-D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4.5 实证检验结论 |
5.5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5.5.1 标准化对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机理分析 |
5.5.2 研究假设 |
5.5.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5.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和主成分法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5.5 实证检验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与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 |
6.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
6.1.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
6.1.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总体状况与成就 |
6.1.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 |
6.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6.2.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6.2.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问题的成因 |
6.2.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影响 |
6.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分析 |
6.3.1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概况 |
6.3.2 发达国家流通业的标准化体制 |
6.3.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与特点 |
6.4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对我国的借鉴启示 |
6.4.1 流通业标准体系建设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2 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3 流通业标准化运行机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4 流通业标准化战略定位层面的借鉴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与对策 |
7.1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指导思想 |
7.1.1 以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要务 |
7.1.2 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为根本原则 |
7.1.3 以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 |
7.2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导向 |
7.2.1 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 |
7.2.2 有效采用流通业国际标准并积极参与商品流通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 |
7.2.3 向建立以自愿性流通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 |
7.2.4 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 |
7.3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目标 |
7.3.1 总体目标 |
7.3.2 具体目标 |
7.4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重点 |
7.5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
7.5.1 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 |
7.5.2 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 |
7.5.3 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 |
7.5.4 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 |
7.5.5 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 |
7.5.6 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
7.6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附录B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附录C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豫东传统农业地区县域城乡空间转型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虞城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社会背景 |
1.1.3 经济背景 |
1.1.4 区域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地理对象 |
1.3.2 内容对象 |
1.3.3 研究对象选择的依据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资料研究法 |
1.6.2 典型案例分析法 |
1.6.3 田野调查研究法 |
1.6.4 定量定性分析法 |
1.6.5 质性研究法 |
1.7 相关概念界定 |
1.7.1 传统农业地区 |
1.7.2 三生空间 |
1.7.3 人居空间 |
1.7.4 乡村聚落 |
1.7.5 乡镇镇区 |
1.7.6 小城市 |
1.7.7 永久基本农田 |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文献 |
2.1.2 国内文献 |
2.1.3 研究启示 |
2.2 相关理论分析 |
2.2.1 城镇化理论 |
2.2.2 区域经济理论 |
2.2.3 城乡空间理论 |
2.3 典型案例 |
2.3.1 苏南:苏南模式 |
2.3.2 韩国:新村运动 |
2.3.3 德国:土地整治 |
3 虞城县城乡空间现状及问题 |
3.1 基本概况 |
3.1.1 城乡社会 |
3.1.2 城乡经济 |
3.1.3 城乡文化 |
3.1.4 城乡生态 |
3.2 城乡空间要素 |
3.2.1 形态要素 |
3.2.2 功能要素 |
3.3 生活空间 |
3.3.1 乡村聚落生活空间 |
3.3.2 乡镇镇区生活空间 |
3.3.3 中心城区生活空间 |
3.4 生产空间 |
3.4.1 农田生产空间 |
3.4.2 乡镇企业生产空间 |
3.4.3 产业园区生产空间 |
3.5 生态空间 |
3.5.1 河道生态空间 |
3.5.2 林地生态空间 |
3.5.3 农田生态空间 |
3.5.4 坑塘生态空间 |
3.6 本章小结 |
4 虞城县城乡空间转型的动力机制分析 |
4.1 城乡空间转型的必要性 |
4.1.1 价值取向 |
4.1.2 迫切要求 |
4.2 城乡空间转型的影响因素 |
4.2.1 自然条件因素 |
4.2.2 生产效率因素 |
4.2.3 产业转型因素 |
4.2.4 人口流动因素 |
4.2.5 公服设施因素 |
4.2.6 政策制度因素 |
4.3 虞城县城乡空间转型的动力机制 |
4.3.1 基于城乡差距的拉动力 |
4.3.2 基于现代农业的外推力 |
4.3.3 基于政府市场的调控力 |
4.3.4 基于空间本底的承载力 |
4.3.5 家庭和个体的城镇化行为决策 |
4.4 本章小结 |
5 虞城县城乡空间转型的适宜性模式和空间规划策略 |
5.1 县域城乡空间转型目标及模式对比 |
5.1.1 城乡空间转型的理想目标 |
5.1.2 城乡空间转型模式对比 |
5.2 城乡收缩问题研究启示 |
5.2.1 精明收缩理论启示 |
5.2.2 乡镇新建街道空间品质研究启示 |
5.2.3 乡村生活空间收缩解释 |
5.2.4 精明收缩与乡村振兴和收缩区域地区公平 |
5.3 虞城县城乡空间转型模式构建 |
5.4 县域空间规划策略 |
5.4.1 城乡生活空间优化策略 |
5.4.2 城乡生产空间提升策略 |
5.4.3 城乡生态空间保护策略 |
5.4.4 空间规划实施保障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调研概况 |
四、上海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四大优势 姜耀中谈上海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北部湾港港口物流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 何艳艳. 北部湾大学, 2021(08)
- [2]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D]. 尹国君. 湖南大学, 2020(12)
- [3]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D]. 季文倩.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6)
- [4]CY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莫双任. 广西大学, 2020(07)
- [5]基于三维分析框架的我国物流产业政策文本量化研究[D]. 吕肖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D]. 李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7]基于GEM-PCA法的我国省域物流集群竞争力研究[D]. 王轩.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8]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王典. 重庆大学, 2019(05)
- [9]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D]. 叶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10]豫东传统农业地区县域城乡空间转型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虞城县为例[D]. 焦林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物流产业论文;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