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家电——上海家电再展雄风的必由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段红辉[1](2015)在《马克思工业化理论视域下重庆市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文中认为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指明了方向。重庆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经济向来发展迅速,特别是直辖以来,重庆工业化更是有了里程碑式的发展。此外,在当前“互联网+”尘嚣日上、“一带一路”亟待破局、“西部大开发”持续深化的契机中,重庆市通过不断深化工业化进程,必将使得重庆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获得长足的进步。然而,从当前的总体上看,重庆工业发展的体量还不够大,实力还不强,后劲还显不足,工业化水平还不高,还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贫富差距增加、城乡差距较大等其他一系列的问题。有鉴于此,面临当前的新形势、新问题,深入推进重庆的新型工业化更显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意见》(2012年)的发布与实施为契机,运用马克思的工业化理论研究重庆新型工业化相关问题。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了具体阐述。其一,就重庆市的工业化发展现状而言,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才是重庆市工业发展的必然向度与现实选择;其二,马克思工业化理论是重庆市工业发展的根本逻辑与理论底色,由此才能坚持重庆工业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三,针对重庆市工业化的制约因素,以马克思工业化理论为指导,论述推进重庆市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及建议对策,包括以科教兴渝为支撑、以城乡统筹为平台、以内陆开放为动力、以信息化和城镇化为条件,推进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同时,还应该发挥老工业基地优势,为新型工业化提供良好环境,加快城镇化建设,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可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互联网+”,深度融合“一带一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特别是加强法治建设,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重庆新型工业化路径的正确选择。
王成[2](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提出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冯德祥[3](2012)在《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冲突协调的实证研究 ——以山东日照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和科技进步的同时,付出了人口过度膨胀、陆地资源日渐枯竭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沉重代价。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加快调整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同时,也努力为扩大经济发展空间,寻求新的资源替代源泉,而地球上只有海洋才可能为人类提供新世纪所需要的一切。发展海洋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点,不论是发展空间,资源和地域安全上都十分重要。我国在海洋上拥有巨大的战略利益,当前我国安全的主要威胁也来自海上。必须高度重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发展权益。“蓝色经济”是开发、利用、保护海洋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各类社会生产活动的总和,是以海洋经济为主体,以海陆统筹发展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型经济形态,具有开放、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日照市成为山东半岛的蓝色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蓝色海洋经济,以日照市为代表,研究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冲突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运用生态经济学、城市生态学、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系统研究了日照市城市现状、发展规划和循环经济市建设实施方案。在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协调发展度模型函数定量分析日照市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日照市目前属于优质协调环境滞后类型并发展趋势良好。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在充分研究分析了日照市的产业结构和重点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日照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为东部沿海中等城市的战略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文章创新思路首次从国家发展蓝色海洋经济的战略高度,探讨了我国沿海地区快速城市化的经济发展必须走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创新方法采用最优化理论与算法进一步优化了协调发展度计算模型,对日照市现状进行了协调发展定量评估和分析,为沿海中等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定量评判参考;在日照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创新应用从低碳经济,碳足迹和水足迹角度,对部分重点产业的发展和邻省相应产业的布局提出具体方案和建议,对日照及周边城市的发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全文共分为十个部分:第一章提出了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介绍了国家发展蓝色海洋经济的战略决策,日照市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重要关键部分,提出了实证研究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第三、四、五章介绍了日照市城市现状、城市发展规划及生态产业规划状况,对城市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环境条件、蓝色经济区空间布局和功能以及生态产业结构布局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第六、七章分析了日照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并提出总体设计思路。第八章收集日照市近几年的经济、环境数据,用协调发展定量评估方法定量分析了日照市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发现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第九章针对上述问题与分析,对日照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容量、排污总量、能量使用权交易、重点产业规模控制以及与周边省市协调发展和低碳经济等进行了实质性的探讨。第十章结论和建议,归纳总结了论文的结论、建议、不足之处以及今后努力方向。
王梦薇[4](2010)在《辽宁省两化融合的困难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党的十七大提出两化融合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大力推进,上海、南京、青岛等八个两化融合试验区基本完成试点任务,部分地区与部分行业在两化融合方面初见成效。辽宁作为具有近百年工业历史的大省,抓住中央加大力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加快辽宁省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大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紧密结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有效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这对于推动辽宁省的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两化融合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对两化融合的定义、融合层次以及融合阶段等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辽宁省工业化、信息化以及两化融合的现状,之后用SWOT分析法剖析了两化融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这为后面对于困难的分析以及对策建议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其次,在以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客观赋值的熵值法,构建了辽宁省两化融合的评价体系,对2003—2008年两化融合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指出影响综合评分值高低的主要因素是科研能力和高新技术产品开发情况。最后基于计算结果,为辽宁省今后两化融合的推进和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徐倩倩[5](2010)在《基于供需网视角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世界经济正向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产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转移,世界制造业正加速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领先国向其他国家转移,中国正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胶东半岛地区如何优化整合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理智地应对国际制造业区域结构的变化,依托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已形成的产业基础,用区域经济的眼光对本区发展进行整体谋划,以带动山东全省经济超常规、高速度和跨越式发展,努力在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走在前面,推动山东蓝色经济的崛起,加快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本文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论文的结构进行概述。通过文献检索,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基于供需网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研究目前是一个空白点。第二部分,通过对供需网相关理论及模型的构建与分析,理论上进一步完善供需网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功能性、开放性的根本特征。同时为下文探讨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多核式网络发展内在规律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对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包括胶东半岛地区制造业的优势以及胶东半岛地区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对影响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的诸因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通过CES函数对青岛市集聚效应进行分析,对基于供需网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聚集度进行研究,运用DEA分析青岛市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构建了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产业集群供需网运行机理框架,探讨建立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科学的供需机制,形成多渠道、立体化、全方位的供需机制。探索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多核式网络发展模式。第五部分,对构建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提出推进策略。论文在论述中采取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对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张东风[6](2006)在《基于湖南交通频道的广播媒体品牌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是信息产业。面对媒体间竞争的日益白热化,从产业经营的角度审视广播的发展,广播电台要在相对过剩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进而做大做强,就必须走品牌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在考察我国广播媒介经营现状、发展特点及趋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广播媒介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如体制不顺导致政企不分,层次过多;机制不活,员工积极性不高,企业缺乏活力;缺乏市场化运作观念,管理水平滞后,人才不足,经济实力不强等等。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广播经营的品牌策略,文章首先对品牌的概念与内涵、传媒品牌的特殊性及经营理念进行了理论探讨,其次从品牌的构建与营运、创新与维护、策略管理三个方面就传媒品牌经营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并结合对广播核心竞争力的分析进一步提出如何形成广播品牌。文章同时以湖南交通频道实施品牌策略的成功个案为典型进行了实证研究。深入考察了湖南交通频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对其品牌节目及经营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出一些基本经验和做法。最后,从湖南交通频道实施品牌策略的成功案例中,发掘其启示与借鉴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广播品牌经营的对策措施:转变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和广播品牌经营理念;适应趋势,准确判断,正确的广播媒介市场定位;打造精品,创建品牌核心价值;经营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延伸品牌价值;不断创新企业文化、管理机制和经营方式,努力提升品牌层次和频道水平,促进广播事业的持续发展。
唐志红[7](2005)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 ——一般理论及中国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特征的研究,初步构建了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模式。论文基于全球化的新背景,界定了产业结构优化的新内涵、优化的路径,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评估的指标系统。利用产业结构优化的新内涵,对美国、日本、印度和巴西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分析。论文针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讨论了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界定了经济全球化下世界各国产业博弈的协调博弈性质,并展开了对中美、中日、中欧产业博弈的战略分析,提出了基于博弈战略的产业选择及产业政策着力点。结合中国特有的大国优势和后发优势分析,论文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基点以及目标展开了讨论。围绕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论文提出新时期的产业政策从发展型向竞争型转变,重视对世界经济规则的应用,考虑与相关产业利益博弈的政策协调,注重利用军用技术的大力发展和民用化,以便在推动安全化战略过程中突破WTO规则的约束,并高度重视技术标准战略对于提升中国国际产业分工地位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大意义。在产业结构优化战略实施中,注意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注重本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作用的结合。积极运用产业组织政策,实现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杨磊[8](2004)在《中国工业化与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探索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路径,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代价和风险。提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20年,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从主要工业品的产量到国际贸易份额等主要发展指标快速增长,但全球产业分工的刚性决定了中国在未来的制造业发展进程中有失去产业发展主导权、陷入产业边缘化的危险。通过国际历史比较和典型案例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制造业发展要主动采用新进口替代战略。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从选题及论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的理论基础、文献综述、研究综述及思路四个方面阐述了为什么选择这一题材、如何研究这一问题、现有的研究成果是什么和研究此问题的理论背景。第二章分析了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和制造业的发展地位。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复杂性体现在它即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主流工业化国家的一般特征,又具有现实的历史特色和中国的发展特点,具有工业化的双位发展形态,从产值和主体人口转移模式的主体人口指标进行考察,中国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发展阶段。从工业部门的产值比例考察,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大致相当于中期发展阶段。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劳动力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的逻辑后果是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和挑战并存,劳动力价格优势和其它一些因素造就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技术落后,产业增加值比重低,劳动力素质低的问题非常突出。第三章全面分析了全球产业分工的刚性和风险,论述了全球产业分工的类型和发展新趋势,提出了产业内国际分工的三级链条趋势,并且在全球分工中,发达工业化国际占据并控制着第一和第二级链条,把第三级链条向中国转移的的刚性趋势。最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这种刚性对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潜在危<WP=4>害,并总结了风险的深层含义。第四章以汽车制造业为例,具体地分析了特定产业的产生、发展历程,应用博弈理论,分析中国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本国产业过程中,跨国公司、本土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博弈过程,在经历目前短暂的合作蜜月期后,对产业发展本身的不同要求势必引起博弈的局中人采取不同的策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最终的分道扬镳很有可能,具体的说,在引进外资过程中,汽车产业逐渐放弃自主研发,产业发展主导权发生转移,通过第三个链条的庞大规模解决就业和国家财富的积累不具有可持续性,潜在的危机将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式的变化或早或晚爆发,解决的根本办法是利用产业技术革命的机遇,在重点领域形成突破,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导权。第五章通过世界工厂的历史案例考察,分析了历史上出现过的三个世界工厂——世界上第一个制造业中心英国、最强大的世界工厂美国和后来居上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日本产生、迅速成长的历史环境和背景,以及三个国家成为制造业中心的本质原因。分析发现,制造业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主导权的让度,此外,政治环境、战争冲突和国内体制因素也发挥重要左右。第六章提出了制造业发展的新战略,首先纠正了战略概念在人们头脑中的误区,并综述了战略研究的最新成果,近而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尤其是产业发展战略的利弊,最后提出中国制造业发展要调整战略,走新进口替代战略之路,其战略含义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技术、品牌的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改进相结合,兼容并蓄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在重点领域形成突破,努力提高产业价值链的级层,最终形成独立自主的、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达到掌握国内产业发展主导权目的。
马小红[9](2004)在《信息家电市场分析及营销渠道选择》文中研究指明信息家电是指,将计算机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融入传统的家用电器中,使之智能化并成为具有视听、信息处理、双向网络通讯等功能的家庭信息终端的家用电器,因此也被称为网络家电、数字家电。随着家庭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家电将逐渐成为家电消费的主流。本论文主要对信息家电的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定性、定量预测,并对信息家电市场发展不同阶段的渠道选择问题进行分析。 论文主体内容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系统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国内外对信息家电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内容框架和创新。第二章信息家电市场分析。首先对信息家电的概念进行界定,简单介绍信息家电的发展历程及产品特点;其次,对信息家电的国内外市场现状及市场环境进行分析综合;在此基础上对信息家电的市场需求趋势进行定性分析,并运用Logit组合市场预测模型进行定量预测;最后,基于预测结果给出自己关于信息家电市场营销策略的意见和建议,指出信息家电的市场发展尤其需要选择特色的市场营销渠道。第三章信息家电渠道选择战略。营销渠道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产品更加有效地进入目标市场,本章通过对信息家电目标市场及其消费购物行为的分析,综合影响信息家电营销渠道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给出自己关于信息家电营销渠道战略的规划方案和设想。第四章信息家电渠道策略分析。按照在前一章对信息家电营销渠道选择的战略规划,详细分析了信息家电不同市场发展阶段不同的渠道选择策略。首先分析市场发展初期选择直接营销渠道的优势和必然性,以及进行电子渠道服务型销售的理念;然后分析间接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评价标准和定量选择分销商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陈冬[10](2004)在《可持续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 ——新型工业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重大理论创新。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有关工业化、现代化的论述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研究方法,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相关思想、理论和经验,在全面透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和我们面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我国工业化的道路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系统阐释了新型工业化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评价体系,并把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作为新型工业化的分析框架和核心内容,对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发展路径及其政策选择进行了探讨。本文对新型工业化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指出了新型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相辅相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由半农业半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或者工业一信息社会转化的历史过程。本文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统一、可持续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的统一、质转化与质优化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规定性,提出了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资源集成的工业化、是产业协同的工业化、是城乡互动的工业化、是区域协调的工业化、是全面发展的工业化。在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运用研究成果,以福建省为例,对福建的新型工业化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文认为新型工业化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工业化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重大转换,是可持续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二、信息家电——上海家电再展雄风的必由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家电——上海家电再展雄风的必由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工业化理论视域下重庆市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新型工业化内涵及指标 |
2.1 工业化 |
2.2 传统工业化 |
2.2.1 传统工业化的内涵 |
2.2.2 传统工业化的特征 |
2.2.3 传统工业化的缺陷 |
2.3 新型工业化 |
2.3.1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
2.3.2 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 |
2.3.3 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指标 |
第三章 马克思的工业化理论与指导意义 |
3.1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的形成条件 |
3.1.1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形成的社会条件 |
3.1.2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形成的科学条件 |
3.1.3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形成的理论条件 |
3.2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的科学内涵 |
3.2.1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关于工业化的认识 |
3.2.2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关于工业化与科技、教育的认识 |
3.2.3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对于工业化产生根源的认识 |
3.2.4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对于工业化作用的分析 |
3.3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的指导意义 |
3.3.1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
3.3.2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
第四章 重庆市工业化历程回顾及评价 |
4.1 重庆市老工业基地简介 |
4.2 重庆市工业化的主要历程 |
4.3 重庆市工业化的总体评价 |
第五章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 |
5.1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背景及现状 |
5.1.1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的背景 |
5.1.2 重庆工业化的现状 |
5.2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的有利条件 |
5.2.1 拥有良好的基础 |
5.2.2 资源丰富 |
5.2.3 地理条件优越 |
5.2.4 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
5.2.5 有利的历史机遇 |
5.3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的制约因素 |
5.3.1 资本稍显不足 |
5.3.2 高新技术人才缺乏 |
5.3.3 工业结构不合理 |
5.3.4 后发趋势的影响严重 |
5.3.5 劳动力的困扰 |
5.3.6 生态环境的制约 |
第六章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指导下的重庆市新型工业化路径 |
6.1 重庆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 |
6.1.1 以科教兴渝为支撑 |
6.1.2 以城乡统筹为平台 |
6.1.3 以内陆开放为动力 |
6.1.4 以信息化和城镇化为条件 |
6.2 重庆新型工业化的对策建议 |
6.2.1 发挥优势,招商引资 |
6.2.2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
6.2.3 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6.2.4 加快城镇化建设,提升劳动力素质 |
6.2.5 发展可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
6.2.6 创新驱动“互联网+”,深度融合“一带一路” |
6.2.7 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2)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
二、区位特点 |
三、交通状况 |
第二节 资源基础 |
一、农牧业资源 |
二、矿能资源 |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
第三节 历史渊源 |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
二、手工业的嬗变 |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
一、煤炭产量 |
二、煤矿基本建设 |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
二、政策支持 |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冲突协调的实证研究 ——以山东日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相关因子研究 |
1.3.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的现状 |
1.4.3 理论与应用研究展望 |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对象和研究样本的选取 |
1.5.4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发展蓝色海洋经济是我国战略决策 |
2.1 当今世界海洋发展的基本态势 |
2.1.1 人类对海洋价值的认识过程 |
2.1.2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
2.2 现代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建立及走向 |
2.2.1 海洋权益的国际争端日益加剧 |
2.2.2 全球海洋科技发展呈加速趋势 |
2.2.3 海洋科技革命的新动向、新趋势 |
2.2.4 全球产业向沿海转移的加快趋势 |
2.2.5 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
2.3 我国海洋发展的新形势与面临的新挑战 |
2.3.1 我国海洋发展的新态势 |
2.3.2 沿海地区海洋开发方兴未艾 |
2.3.3 海洋开发与保护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
2.4 开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必要性 |
2.4.1 开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作用 |
2.4.2 开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
2.4.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内涵和战略功能定位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日照市现状分析 |
3.1 自然环境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水文与水资源 |
3.1.4 气候资源 |
3.1.5 土壤类型 |
3.1.6 植被分布 |
3.1.7 海洋与海岸带 |
3.2 资源条件 |
3.2.1 土地资源 |
3.2.2 水资源 |
3.2.3 森林和生物资源 |
3.2.4 海洋资源 |
3.2.5 湿地资源 |
3.2.6 能源资源 |
3.2.7 矿产资源 |
3.2.8 旅游资源 |
3.2.9 历史文化资源 |
3.3 行政区划 |
3.4 产业发展概况 |
3.5 产业空间布局 |
3.6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7 中国沿海新一轮开放开发简述 |
3.8 “开”字形中国国土开发新格局 |
3.9 “三主六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框架 |
3.10 “海上山东”战略实施 |
3.11 “一体两翼”与鲁南发展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日照市发展规划简介 |
4.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
4.2 日照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
4.2.1 规划的战略定位和空间布局 |
4.2.2 主要蓝色产业发展数据 |
4.2.3 存在问题及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生态产业发展规划 |
5.1 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
5.1.1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5.1.2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
5.1.3 第二产业(工业)结构调整规划 |
5.1.4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
5.2 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
5.2.1 生态农业的循环链接模式 |
5.2.2 畜牧业——种植业型生态农业模式 |
5.2.3 林果-桑蚕-畜牧联合发展型生态农业模式 |
5.2.4 畜牧业-蔬菜大棚型生态农业模式 |
5.2.5 水产养殖业循环模式 |
5.2.6 城郊型生态农业模式 |
5.3 生态工业发展规划 |
5.3.1 重点发展领域 |
5.3.2 循环链接模式 |
5.4 生态服务业发展规划 |
5.4.1 生态旅游 |
5.4.2 现代物流 |
5.4.3 会展经济 |
5.4.4 科技教育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日照市循环经济建设的必要性 |
6.1 海岸生态特点 |
6.2 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冲突分析 |
6.3 协调冲突的思路和途径—循环经济 |
6.4 日照市环境质量状况 |
6.4.1 水环境状况 |
6.4.2 环境空气状况 |
6.4.3 环境噪声状况 |
6.4.4 固体废物状况 |
6.5 循环经济市建设的优势条件 |
6.5.1 显着的区位优势,便利的港路交通 |
6.5.2 辽阔的经济腹地,较大的发展空间 |
6.5.3 独特的气候条件,典型的生物资源 |
6.5.4 优越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 |
6.5.5 优美的生态环境,朴素的环境意识 |
6.5.6 扎实的产业基础,良好的发展潜力 |
6.5.7 快速的城市发展,卓越的投资环境 |
6.6 循环经济建设的制约因素 |
6.6.1 区位优势受钳制,交运体系不健全 |
6.6.2 腹地城市欠发达,区域竞争压力大 |
6.6.3 产业结构待优化,骨干辐射带动弱 |
6.6.4 要素资源不充足,资源保证程度低 |
6.6.5 治污设施不齐备,局部环境压力大 |
6.6.6 城市化水平较低,保障体系不完善 |
第7章 日照市循环经济总体设计思路 |
7.1 设计原理 |
7.2 战略定位 |
7.3 循环经济市建设框架 |
7.3.1 结构框架 |
7.3.2 空间框架 |
7.3.3 时间框架 |
7.4 一、二、三产业循环方案 |
参考文献 |
第8章 协调发展定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
8.1 协调度 |
8.1.1 协调度的定义 |
8.1.2 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 |
8.2 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8.3 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 |
8.3.1 指标数值标准化 |
8.3.2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函数 |
8.3.3 确定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 |
8.3.4 确定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 |
8.3.5 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类型及判断标准 |
8.4 日照市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 |
8.4.1 指标的选取 |
8.4.2 指标的指数计算 |
8.4.3 指标的权重计算 |
8.4.4 综合效益指数的计算 |
8.4.5 协调度的计算 |
8.4.6 协调发展度的计算 |
8.4.7 计算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9章 日照市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
9.1 发展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
9.1.1 近几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
9.1.2 环境容量和排放总量 |
9.1.3 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 |
9.2 重点产业规模控制建议 |
9.2.1 海洋产业及规模 |
9.2.2 港口建设和规模 |
9.2.3 日照钢铁有限公司的规模和环保要求 |
9.2.4 山东亚太森博浆纸有限公司规模和环保要求 |
9.2.5 华能日照电厂规模和环保要求 |
9.3 和连云港协调发展问题 |
9.4 低碳经济—碳足迹和水足迹 |
9.4.1 能源总量和发展经济的矛盾 |
9.4.2 发展太阳能,潮汐能和风能初探 |
参考文献 |
第10章 结论和建议 |
10.1 结论和建议 |
10.1.1 良好的协调发展现状有利于发展蓝色海洋经济 |
10.1.2 实施能耗、排污总量控制,实施能耗量和排污量交易制度 |
10.1.3 对日照市重点产业及企业提出规模控制指标和建议 |
10.1.4 日照市自然条件和现状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 |
10.1.5 提出与江苏省连云港协调发展建议 |
10.2 不足之处和建议 |
博士期间完成的文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1 2007年日照市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统计表 |
附表2 2008年日照市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 |
附表3 日照市2009年近岸海域监测结果统计表 |
附表4 2010年日照市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统计表(注:pH无量纲,盐度单位为‰,其余单位为mg/L) |
(4)辽宁省两化融合的困难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两化融合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工业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外信息化研究概况 |
1.3.3 国内外两化融合的研究概况 |
1.3.4 辽宁省两化融合的研究概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两化融合的相关理论 |
2.1 工业化的相关理论 |
2.1.1 工业化的定义 |
2.1.2 工业化的特征 |
2.2 信息化的相关理论 |
2.2.1 信息化的定义 |
2.2.2 信息化的发展层次 |
2.2.3 信息化的发展目标 |
2.3 两化融合的相关理论 |
2.3.1 两化融合的含义 |
2.3.2 两化融合的层次 |
2.3.3 两化融合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辽宁省两化融合的现状分析 |
3.1 辽宁省工业化发展的概况 |
3.1.1 产业结构概况 |
3.1.2 劳动力就业结构概况 |
3.1.3 人均生产总值概况 |
3.2 辽宁省信息化发展的概况 |
3.3 辽宁省两化融合发展的概况 |
3.3.1 在产品上的融合情况 |
3.3.2 在工业设计上的融合情况 |
3.3.3 在生产过程控制中的融合情况 |
3.3.4 与物流、供应链的融合情况 |
3.3.5 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融合情况 |
3.4 辽宁省两化融合的SWOT分析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劣势分析 |
3.4.3 机会分析 |
3.4.4 威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辽宁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两化融合指标体系构建 |
4.1.1 两化融合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两化融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3 指标体系的特点 |
4.2 基于熵值法赋权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建立 |
4.2.1 评价模型的建立思路 |
4.2.2 基于熵值法的指标赋权 |
4.2.3 基于熵值法赋权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
4.3 辽宁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实证分析 |
4.3.1 样本的选取 |
4.3.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3 基于熵值法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 |
4.4 两化融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困难所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推进辽宁省两化融合的实现途径及对策选择 |
5.1 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辽宁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
5.2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
5.3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开发 |
5.4 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
5.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5.6 加强对两化融合工作的扶持政策和投入力度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于供需网视角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及意义 |
1.2 文献检索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回顾 |
1.3.2 国内外制造业基地研究现状 |
1.3.3 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结构框架 |
第二章 供需网相关理论及结构模型分析 |
2.1 供需网研究综述 |
2.2 供需网相关理论及结构模型分析 |
2.2.1 供需网特性分析 |
2.2.2 供需网结构模型分析 |
2.2.3 供需网结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现状及相关理论研究 |
3.1 半岛制造业基地产业发展现状 |
3.1.1 半岛制造业基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1.2 我国制造业发达地区的模式比较 |
3.2 基于钻石理论的半岛制造业基地研究 |
3.2.1 生产要素 |
3.2.2 产业的需求条件 |
3.2.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
3.2.4 企业 |
3.2.5 机遇 |
3.2.6 政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供需网视角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模式研究 |
4.1 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集聚效果分析—以青岛市为例 |
4.1.1 产业集聚效果模型分析 |
4.1.2 基础数据和计算结果 |
4.2 供需网视角下的立体多核式发展模式的构建与分析 |
4.2.1 立体多核式网络分析 |
4.2.2 基于供需网的立体多核式网络发展模式构建 |
4.2.3 供需网成员企业合作关系博弈分析 |
4.2.4 耦合性分析 |
4.3 半岛制造业基地多核式发展模式的分析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
4.3.1 DEA模型分析法 |
4.3.2 青岛市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
4.3.3 多核式产业集群的构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保障措施 |
5.1 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做好人才保障工作 |
5.2 实施承接日韩制造业转移的"双辐射"战略 |
5.3 多渠道融资,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
5.4 促进消化吸收创新,参与国际竞争 |
5.5 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及科研情况 |
(6)基于湖南交通频道的广播媒体品牌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摘要 |
Abstract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我国广播媒介行业背景分析 |
2.1 我国广播媒介现状分析 |
2.1.1 现状考察 |
2.1.2 发展特点 |
2.2.3 发展趋势 |
2.2 我国广播媒介经营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分析 |
2.2.1 体制不顺 |
2.2.2 机制不活 |
2.2.3 缺乏市场观念 |
2.2.4 管理滞后 |
2.2.5 人才不足 |
2.2.6 经济实力不强 |
第3章 广播媒介品牌策略的相关理论分析 |
3.1 品牌概念与内涵 |
3.1.1 品牌概念 |
3.1.2 品牌内涵 |
3.2 传媒品牌策略 |
3.2.1 传媒品牌的特殊性 |
3.2.2 传媒品牌理念 |
3.2.3 传媒品牌策略 |
3.3 广播媒介的品牌策略分析 |
3.3.1 广播媒介核心竞争力 |
3.3.2 广播媒介品牌形成 |
第4章 湖南交通频道品牌经营观察 |
4.1 交通频道发展概述 |
4.2 “平安小精灵”的个案观察 |
4.3 交通频道品牌经营经验总结 |
4.3.1 频道的准确定位和特色节目 |
4.3.2 品牌的亮化 |
4.3.3 品牌的传播 |
4.3.4 品牌的宣传 |
4.3.5 品牌忠诚度的培养 |
第5章 湖南交通频道品牌策略的启示与借鉴 |
5.1 树立品牌经营理念 |
5.2 科学确定品牌定位 |
5.3 创建品牌核心价值 |
5.4 延伸品牌价值 |
5.4.1 发挥品牌效应,提高品牌价值 |
5.4.2 延伸品牌价值 |
5.4.3 实施品牌带动策略 |
5.5 创新品牌 |
5.5.1 频道文化创新 |
5.5.2 管理机制创新 |
5.5.3 经营方式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 ——一般理论及中国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0篇 导论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提出 |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是全球产业体系大重组的时代 |
二、当代全球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
三、全球化与中国新世纪经济战略 |
四、本文选题的切入点 |
第二节 一国产业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优化已做的研究: 回顾与评述 |
一、关于产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
二、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构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结构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1篇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间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认识 |
一、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 |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
三、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
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区域化和边缘化 |
一、经济全球化中的区域化 |
二、经济全球化中的边缘化 |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的开放性与互动性: 模型与机制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的开放和互动的内涵与模型 |
一、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的开放和互动内涵界定 |
二、产业结构开放与互动分析的主要内容及模型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开放与互动机制 |
一、全球市场机制作用于一国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的基本过程 |
二、经济全球化下影响一国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的市场机制之一: 国际贸易 |
三、经济全球化下影响一国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的市场机制之二: 资本流动 |
四、经济全球化下影响一国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的市场机制之三: 跨国公司 |
五、国际性经济组织及其协议对一国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的作用 |
六、结论 |
第2篇 经济全球化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及其评估 |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下的产业结构优化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
一、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产业经济系统优化 |
二、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
三、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路径 |
二、外向性优化 |
三、内生性优化 |
第五章 产业结构优化与国际直接投资 |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全球化 |
一、国际直接投资基本理论 |
二、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直接投资新趋势 |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一国产业结构优化 |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关系 |
二、国际直接投资推动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 |
三、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条件 |
四、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推动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局限 |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估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结构优化评估系统的设计 |
一、产业结构优化评估系统设计的原则 |
二、产业结构优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评估系统 |
一、产业经济系统开放化评估指标 |
二、产业经济系统中的集聚化评估指标 |
三、产业经济系统结构的合理化评估指标 |
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评估指标 |
五、产业结构安全化评估指标 |
六、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结构优化评估的指标系统 |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践 |
第一节 美国产业结构优化下的新经济增长 |
一、美国的新经济增长 |
二、产业结构优化与美国新经济增长 |
三、美国新经济增长下的产业结构优化政策 |
第二节 日本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经济发展 |
一、日本经济增长之谜 |
二、新时期日本产业结构优化的停滞与经济低迷 |
三、新时期日本产业结构优化的推进与经济低迷的走出 |
第三节 印度、巴西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 |
一、印度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 |
二、巴西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 |
三、结论 |
第3篇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 |
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结构问题 |
一、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
二、以结构调整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三、国际产业体系重组影响下的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结构调整 |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及现状 |
二、产业结构优化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立足点 |
第九章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产业博弈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产业选择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产业博弈 |
一、博弈论在国际经济学中的应用 |
二、国际经济博弈基本类型 |
三、国际经济区域的产业博弈 |
四、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的产业博弈 |
第二节 中美欧日产业博弈 |
一、美日欧产业发展及博弈策略 |
二、中国与美日欧之间的产业博弈 |
三、国际产业博弈对中国产业选择的影响 |
第十章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
第一节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基点 |
一、基于经济全球化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的SWOT分析 |
二、充分发挥大国优势和后发优势是中国基于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基点 |
三、发挥比较优势、创造竞争优势是基于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的主轴 |
第二节 确定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必须处理的重大问题 |
一、发展劳动密集产业与资本密集产业,重化工业化与轻型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
二、三次产业间的关系 |
三、渐进式推进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 |
四、制造业的优先发展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开放化目标 |
二、产业经济系统的集聚化目标 |
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目标 |
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目标 |
五、产业结构安全化目标 |
第十一章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政策 |
第一节 中国基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产业政策 |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产业政策 |
二、中国的产业政策实践 |
第二节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中国产业政策的改进和完善 |
一、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的指导思想 |
二、《产业政策法》的制定及实施 |
三、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完善 |
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产业适度超前优先发展 |
五、主导产业的扶植 |
六、弱质产业的适当保护 |
七、先导产业培育策略 |
八、衰退产业的调整 |
九、国际投资政策 |
十、产业组织政策 |
参考文献 |
在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汇总 |
声明 |
后记 |
(8)中国工业化与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上 篇 |
第一章 导 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选题的理论工具 |
一、 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
二、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三、 “中心-外围”理论 |
四、 对工业化阶段的描述 |
第三节 本文选题的文献综述和研究思路 |
一、 文献综述 |
二、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中国工业化态势和制造业的发展地位 |
第一节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态势 |
一、 中国工业化的发展现状 |
二、 中国工业化的人口压力 |
三、 中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地位 |
一、 制造业的组成 |
二、 我国制造业发展地位 |
三、 中国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全球产业分工构架的刚性和风险 |
第一节 全球产业分工构架分析与现实趋势 |
一、 当代全球产业分工的发展 |
二、 全球产业分工的链条结构 |
第二节 链条结构的吸引和刚性 |
一、 链条结构的动力 |
二、 链条结构的吸引 |
三、 链条结构的刚性 |
第三节 产业主导权转移的代价与风险 |
一、 产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递减 |
二、 产业发展的边缘 |
三、 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减弱 |
四、 “智能”产业的缺位 |
第四章 汽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
第一节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概要 |
一、 中国汽车的起步 |
二、 封闭式的发展 |
三、 进口替代 |
四、 全面的国际合作 |
第二节 中国汽车产业的博弈 |
一、 国际汽车产业的战略重组 |
二、 中国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再现 |
三、 中国参与博弈的利弊得失 |
第三节 中国汽车产业可能性趋势 |
一、 非自主发展模式的延续 |
二、 发展模式的选择 |
下篇 |
第五章 世界工厂:历史案例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英国--全球第一个世界工厂 |
一、 英国制造业兴起的学术讨论 |
二、 英国制造业的兴起 |
三、 英国制造业的衰落 |
四、 英国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
第二节 美国--现代经济最强大的世界工厂 |
一、 美国成为现代经济最强大的国家 |
二、 美国制造业的迅速扩张 |
三、 美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成因 |
第三节 日本--后来居上的世界工厂 |
一、 日本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
二、 日本制造业的强大 |
三、 日本制造业发展的原因 |
第四节 历史模式的可能性 |
一、 技术革命 |
二、 制度变革 |
三、 农业改造 |
四、 国际政治环境 |
第六章 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 |
第一节 战略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背景 |
一、 战略发展的背景因素 |
二、 制造业发展战略的思想理念 |
第三节 新进口替代战略的提出 |
一、 关于传统的进口替代战略 |
二、 新进口替代战略的可能性 |
参考文献 |
(9)信息家电市场分析及营销渠道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内容 |
1.2 论文综述 |
1.3 研究框架和创新 |
1.3.1 论文框架 |
1.3.2 论文创新 |
第二章 信息家电市场分析 |
2.1 信息家电简介 |
2.1.1 信息家电的产生 |
2.1.2 信息家电的发展 |
2.1.3 信息家电的特点 |
2.2 信息家电市场现状 |
2.2.1 信息家电国外市场现状及分析 |
2.2.2 信息家电国内市场现状及分析 |
2.2.3 市场环境逐渐成熟 |
2.3 信息家电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 |
2.3.1 信息家电市场需求定性分析 |
2.3.2 信息家电需求的Logit组合预测 |
2.4 对信息家电市场营销策略的思考 |
第三章 信息家电渠道选择战略 |
3.1 营销渠道定义及结构 |
3.1.1 营销渠道含义和职能 |
3.1.2 营销渠道的结构 |
3.2 信息家电渠道结构分析及战略 |
3.2.1 信息家电目标市场 |
3.2.2 信息家电渠道结构与选择战略 |
第四章 信息家电渠道选择策略分析 |
4.1 直接营销渠道分析 |
4.1.1 直接渠道模式及其优势 |
4.1.2 海尔网络家电电子商务渠道分析与建议 |
4.2 间接营销渠道选择分析 |
4.2.1 分销商选择因素 |
4.2.2 分销商评价标准 |
4.2.3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分销商选择中的应用 |
4.3 多渠道整合模式 |
4.3.1 多渠道整合的思想 |
4.3.2 多渠道整合优势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独创性声明 |
致谢 |
(10)可持续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 ——新型工业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二、 本文的逻辑结构与基本思路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工业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业化思想 |
一、 马克思的工业化思想 |
二、 列宁的工业化思想 |
三、 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中的工业化理论 |
一、 霍夫曼定理 |
二、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三、 钱纳里的发展型式理论 |
第三节 我国工业化理论的演变 |
一、 毛泽东的工业化理论 |
二、 邓小平的工业化理论 |
第四节 工业化理论的认识与思考 |
一、 两种工业化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
二、 马克思工业化思想的启示 |
第三章 工业化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工业化的先行者 |
一、 早期工业化的基本特性 |
二、 英国的工业化模式 |
三、 英国工业化的传播及影响 |
第二节 工业化的赶超者 |
一、 美国模式 |
二、 日德模式 |
三、 前苏联模式 |
第三节 后起国(地区)的工业化 |
一、 后起国(地区)的现实困境与工业化路径 |
二、 拉美国家的工业化 |
三、 东亚国家(地区)的工业化 |
第四节 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
一、 资源禀赋、历史条件与工业化模式的多元化 |
二、 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干预与经济政策 |
三、 工业化与技术进步 |
四、 制度创新与工业化 |
五、 开放的环境与工业化进程 |
六、 工业化中结构性因素 |
七、 工业化与社会发展 |
第四章 新型工业化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工业化 |
一、 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
二、 经济全球化及其特征 |
三、 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历史新机遇 |
第二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业化 |
一、 知识经济的概念及其特征 |
二、 知识经济的主要内容 |
三、 知识经济时代对工业化的影响 |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工业化 |
一、 我国的基本国情 |
二、 我国工业化的基本条件 |
三、 工业化道路的战略转变 |
第五章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指标 |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的概念界定 |
一、 新型工业化概念的提出 |
二、 新型工业化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
一、 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 |
二、 资源集成的工业化 |
三、 产业协同的工业化 |
四、 城乡互动的工业化 |
五、 区域协调的工业化 |
六、 全面发展的工业化 |
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指标 |
一、 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结构 |
二、 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指标 |
三、 新型工业化进程监测方法 |
第六章 新型工业化的结构创新 |
第一节 结构优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 |
一、 经济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二、 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结构创新的必要性 |
三、 经济结构创新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工业内部结构创新 |
一、 机械工业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
二、 装备制造业成为新增长点 |
三、 中国机械工业与发达国家的结构性差距 |
四、 机械工业现代化的目标与战略选择 |
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中的“三农”问题 |
一、 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
二、 新型工业化的题中之义 |
三、 统筹解决工业化与“三农'问题 |
第四节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 |
一、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
二、 传统工业化与中国城市化 |
三、 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融合 |
第五节 新型工业化的区域结构创新 |
一、 区域结构创新的必要性及其目标 |
二、 区域结构创新的原则 |
三、 区域结构创新的主要思路 |
第六节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创新 |
一、 中产阶级的崛起 |
二、 中国中产阶层的兴起 |
三、 促进中产阶层成长的政策选择 |
第七章 新型工业化的技术创新 |
第一节 技术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 |
一、 技术创新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可能 |
二、 技术创新为跨越式发展提供可能 |
三、 技术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
四、 技术创新是新型工业化重要支撑 |
五、 技术创新应对国际竞争 |
六、 技术创新重塑企业竞争优势 |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方向 |
一、 技术创新的原则 |
二、 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 |
三、 我国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 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
第三节 信息化推动新型工业化 |
一、 信息化的主导力量 |
二、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
三、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任务 |
四、 推进信息化的对策 |
第四节 完善新技术成长机制 |
一、 科技资源的市场配置 |
二、 企业为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 |
三、 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建设 |
第八章 新型工业化的制度创新 |
第一节 制度创新与经济持续增长 |
一、 制度及制度创新的基本内涵 |
二、 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 |
三、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制度创新 |
第二节 产权制度创新 |
一、 产权制度的基本内涵 |
二、 现代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持续有序发展的基础 |
三、 我国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创新 |
第三节 组织创新 |
一、 组织创新的基本内涵 |
二、 新型工业化的组织保障 |
三、 组织创新的要点 |
第四节 文化创新 |
一、 文化创新的基本内涵 |
二、 新型工业化的文化支持 |
三、 文化创新的要点 |
第五节 政府制度创新 |
一、 政府制度创新的基本内涵 |
二、 实现经济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的制度保障 |
三、 政府制度创新的要点 |
第九章 福建新型工业化的实证研究 |
一、 福建工业化现状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优劣势 |
二、 福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与着力点 |
三、 加快推进福建新型工业化的对策建议 |
结语: 科学发展观观照下的工业化道路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信息家电——上海家电再展雄风的必由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工业化理论视域下重庆市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D]. 段红辉. 重庆交通大学, 2015(04)
- [2]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3]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冲突协调的实证研究 ——以山东日照为例[D]. 冯德祥. 东华大学, 2012(05)
- [4]辽宁省两化融合的困难及对策分析[D]. 王梦薇. 大连交通大学, 2010(03)
- [5]基于供需网视角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研究[D]. 徐倩倩. 山东理工大学, 2010(11)
- [6]基于湖南交通频道的广播媒体品牌策略研究[D]. 张东风. 湖南大学, 2006(12)
- [7]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 ——一般理论及中国的应用[D]. 唐志红. 四川大学, 2005(03)
- [8]中国工业化与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D]. 杨磊.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4)
- [9]信息家电市场分析及营销渠道选择[D]. 马小红. 广东工业大学, 2004(03)
- [10]可持续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 ——新型工业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 陈冬.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4)
标签:两化融合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