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班主任的素质和工作方法

浅析高校班主任的素质和工作方法

一、浅析高校班主任素质和工作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利[1](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的创新与完善,是提高其有效性,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当前,国情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对人才的需求更胜从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为育人工作中最活跃、最重要的一部分,加强对这一主体的管理研究,深入剖析完善和创新对其管理相关问题,对于丰富相关理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包括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身份。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管理问题,首先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管理主体与主体的管理几组概念,并以管理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为理论依据。在管理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相结合、全面协调与可持续性相结合、针对性与全面性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原则,明确管理内容,结合教育现代化和时代要求,有针对性的提出不同主体的管理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管理,作为一项实践活动,由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环境、管理方法四要素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活动,体现为四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管理目标。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管理受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管理主体的服务意识不够强、管理能能力有待提高、激励方式单一、管理环境不够优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思想政治主体的管理仍然存在管理理念的创新性和人文性不够突出、管理方法较为单一、管理目标缺乏针对性、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不稳定等一些问题,使管理成效不足。这就要求管理主体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建立责权明晰的责任清单;对管理对象采用层级管理模式,实现管理与自我管理的有机结合;优化管理环境,充分发挥环境渲染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基本管理方法,引入现代化管理方法,使四要素的相互作用呈良性发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的目标,落实好育人工作。

王雪[2](2020)在《技工院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技工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补充,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社会各行各业输出德技兼备的一线技术人才。技校辅导员是技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日常事务管理者,一方面是技校生管理工作的“辅”助者,另一方面是技校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故他们的职业素养水平与技校生的发展息息相关。通过加强技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对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研究,可以有效推进技工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本研究以马克思人的本质和全面发展理论、社会支持理论、人力资源管理为理论基础,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并结合辅导员岗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情况,提出了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内涵,将技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分为了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知识素养、职业能力素养和身心素养五个方面,并确立了政治素养的核心地位,构建了技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标准体系。为了解技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现状,本研究在第二部分通过问卷对技校辅导员的人员结构、队伍建设、学生评价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及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技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尚不完善,人员稳定性差,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低,辅导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根本不能满足技工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工作需要。第三部分结合调查结果和文献研究,探究技校辅导员在职业素养的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如职业素养的培养缺乏制度保障、社会重视度不高、职业认同感不高以及专业化、职业化不够等。分析其原因,可以深入了解技校辅导员的工作困境,才能实现建立一支高水平技校辅导员队伍的目标。第四部分从辅导员自身能力提升、学校与主管部门协同、整合育人资源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科学型的路径,以期长期有效地提高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技工院校辅导员队伍是技工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中极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现阶段他们的职业素养水平与高校辅导员的差距很大,队伍建设存在很多困境,相关理论和课题研究也不足,尚未能完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但他们也正在处于茁壮成长的阶段,有不少潜力仍待挖掘。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技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让他们成长为一支政治强、立场坚、人格正、有担当、肯付出、能力过硬的队伍,才能为技校生在学校踏进社会的这条道路上保驾护航,将他们培养成为一批能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技能型人才。

刘洋洋[3](2020)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三全育人”理念的不断深入,班主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对于调动班主任育人积极性、提升全员育人实效具有建设性意义。教育生态学为人们观察和认识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思维方式。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切入,以构成要素对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的影响为主线研究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不仅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而且为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的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以及系统分析法,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工具,用生态学的理论视野与思维方式研究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将班主任育人机制看作是由主体、客体、介体以及环体共同构成的具有动态平衡性的统一整体,分析研判育人机制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分析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对高校班主任、负责班主任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大学生进行访谈调研,充分了解现实情况,旨在肯定既有成绩、发现现存问题,推动机制优化,促进班主任作用发挥。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班主任育人机制在制度环境方面有一定保障,作用发挥也有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基本要素的四个方面:主体定位不明确、职业能力待提升,主客体互动难以深入,介体有效性发挥不足,环体问题日益凸显。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顶层设计中生态系统理念待提升、育人机制内部各因子联动不足、大时代环境的影响是班主任育人机制现存问题的原因。对此,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对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进行优化分析:一要强化生态思维,加强顶层设计;二要遵循生态位原理,主体要明确职责,提升认同;三要遵循动态平衡的原则,促进主客体和谐共生;四要遵循生态链法则,改进育人机制介体;五要遵循系统性原则,优化育人机制环体。

马丽云[4](2020)在《新时期高校班主任工作之我见》文中认为高校班主任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力量之一,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管理质量。高校班主任应深入了解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对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高校应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使其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有利于提高高校管理工作质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尚航[5](2019)在《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业指导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中引发诸多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我国高校大学生规模逐步扩大,大学生的个体情况日渐复杂,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个体特征愈发明显,学生自身存在的各类学业问题开始日渐凸显。根据国家教育部所发布的信息显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平均每学年因学业等原因退学的本专科学生人数已经超过十万人,而在我国各高校中每学年因各种学业问题延期毕业与肄业的学生更是不计其数。据本文所做研究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会学、不爱学、学不会等学业问题,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与解决好大学生身上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学业问题与困惑,使每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促进其自身学业发展并使其最终获得学业成功,这些关键性问题应引发我国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足够的思考、关注与重视。虽然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开始逐渐意识到学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人才质量培养的重要,然而,学业指导在我国高校发展与实施的时日尚短,关于学业指导领域的研究还需不断深化。在我国现阶段,学业指导相关概念尚需界定与明晰,学业指导制度尚需制定与确立,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尚待建立与实施。因此,从根本上说,学业指导许多问题亟待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本文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学生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个案研究等分析方法,对高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首先,明确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基本内容;其次,对我国高校学业指导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与研究,明确了我国高校学业指导的历史走向;再次,运用问卷调查、访谈与案例研究法对我国高校学业指导现状进行了定量与质性研究,明确了目前在我国构建高校学业指导体系需要重点关注与解决的问题;此外,将文献资料法与案例研究分析方法相结合,深入分析与研究了美、英两国独具特色的学业指导体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的一般模型。以一般模型为基准,从我国国情以及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实际状况出发,构建了我国高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我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回答了“谁来指导”、“指导什么”、“怎么指导”、“如何保障指导可持续进行”等关键问题,体现了学业指导制度应有的系统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马朝晖[6](2019)在《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研究 ——基于大连理工大学的调研》文中研究表明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课程、科研等十大育人长效机制。“三全育人”理念让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通了育人最后一公里。班主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全员育人的重要载体,能够精准体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班主任发挥育人作用,能够有力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外化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优秀班主任的访谈,针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得到了班主任育人作用提升的知识与技能、态度与意识两个主题下的十七个自由节点,以此来总结出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的影响因素。同时,借助班主任认知、学生满意度模型为研究模型,调研得出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现状。本文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部分,对六位“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优秀班主任进行访谈,通过质性分析,借助Nvivo分析软件,得出他们访谈内容中的影响因素,提出高校班主任育人能力模型。定量分析中,通过问卷调查,借助SPSS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发现了影响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满意度因素以及学生期待,服务于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的对策研究。本文聚焦于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基于“三全育人”理念进行讨论,最终从个人、路径和保障三方面提出了改进对策,分别是提升高校班主任育人能力实现全员育人、优化高校班主任育人路径保证全过程育人、完善高校班主任育人保障助力全方位育人三条对策,每条对策内又分为了数条实施举措,从而保证对策的完整性。高校班主任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本文试图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对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工作对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提出改进对策,以期对高校思政工作有所贡献。

张雄翔[7](2019)在《基于PDCA理论的高中学生班干部的培养研究 ——以广东省云浮市X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中学生班干部是高中生当中的优秀分子,既是学生工作中的受教育者,又是学校基层工作中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班干部有助于加强班级管理、提高人才培养效率,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需要,是促进中学生协调发展、完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开展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本研究基于PDCA理论和团体动力学的理论视角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云浮市X中学开展调查研究,在对调查现状的数据分析中发现云市X中学学生班干部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班干部培养计划方面:学生班干部培养缺少制度保障,学校班干部选拔模式陈旧;2.学生班干部培养执行方面:学生班干部培养不受重视,班主任学生干部管理水平欠佳;3.学生班干部培养检查方面:学生班干部工作能力有限,学生班干部团结能力较差;4.学生班干部培养总结方面:学校缺少班干部评价考核机制,教师、干部培养经验未能总结成标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班干部培养的策略:1.计划阶段的培养策略:完善学生班干部培养制度体系,建立学生干部选拔机制;2.执行阶段的培养策略:注重学生班干部能力培养,明确学生干部管理职责,提高教师学生干部管理水平;3.检查阶段的培养策略:增强学生干部工作能力,提高学生干部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干部正确“官”念;4.总结阶段的培养策略:建立学生班干部考评机制,教师应及时检查学生工作成效。旨在进一步完善中学生班干部培养的体系,为培养高素质学生干部作出有效参考。

张微[8](2018)在《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文中指出2016年12月8日,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思政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然而,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校的实证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工作面临主体困顿、客体倒逼压力和环境挑战等诸多方面现实问题,这成为了本文探讨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现实动因。接着,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工作与社会工作两者在历史沿革与特点的梳理阐析中发现,在学理层面,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两者存在着耦合性与弥补性统一的内在关联性,这成为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在应然层面的逻辑基础。然而,在实然层面,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作用为何,是在逻辑上需予以进一步回答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多所高校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行动实践的实证研究,发现了社会工作在参与高校学生工作实践中的多种功能实现,这些功能可借助显功能与潜功能的概念工具予以区分。区分后可知,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显功能是行动者事先预见、非隐蔽性的功能实现,表现为具有服务性质作用于高校学生工作服务领域的实践后果,主要包括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的有效提供、弱势大学生的全面关注与帮扶、学生组织内源性的建设与引导等方面。而潜功能则是行动者事先未预见或具有隐蔽性的功能实现,是其在高校学生工作除服务领域外,在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等领域的实践后果,具体显现在促进“全员育人”的操作化、学生管理三级预防体系的建构和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的优化等方面。研究进一步发现,每种功能实现背后均有其发生的必然内在逻辑。在研究逻辑的延续上,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如何实现的问题需予以进一步澄清。对此问题,本文通过提出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予以回应。通过对影响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微观、中观和宏观因素的分析,借助模式划分类型变量,本文尝试提出了原发融入附着型、内驱诱导协助型和外驱嵌入合作型三种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并基于特征分析变量对每种模式的特征予以了明晰,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从适用范围与结构生长探讨了实践模式建构的适用性意义。

田菲菲[9](2017)在《高校学生学业顾问制管理研究 ——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对于高校的学生工作而言,班主任角色的不可替代性与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班主任的工作职能充分发挥不仅是学生管理得以保障与良好运行的重要环节,更是高校育人与学生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大学教育的完整性与学校效能的实现。目前高校的班主任工作在增强班级凝聚力、稳固学生工作管理效果、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普遍现象,主要表现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对学生的专业引导薄弱、班主任队伍构成混乱、内涵界定不清、地位边缘化、班主任工作与教学工作割裂、班主任管理没有形成体系与方法、对班主任工作保障力度不足等实际困难与问题。作者结合多年的学生工作和管理工作经验,从教育学和管理学的视角切入,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为例,提出“学业顾问”这一概念,全面总结分析学生工作背景下学业顾问制管理过程。主要以学校效能理论和学生发展理论为指导,动态研究中发现问题找寻方法,明确了学业顾问制管理内涵与功能定位,确立了学业顾问制管理三大主体参与者与主要工作内容,构建了学业顾问制管理体系,总结了学业顾问制管理中的科学管理方法。学业顾问制管理在创新工作方法、专业品牌活动建设、巩固四个年级学生交流平台、建立学生反馈机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速学业顾问自身成长、提升学院学生工作整体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破与成效。作者对学业顾问制管理在确立管理目标、明确内涵与功能、建立健全组织结构、完善工作内容和建立保障运行相关机制等五大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指出动态运行中的学业顾问制需要步步完善,对有意采用学业顾问制管理的组织有一定借鉴与研究意义。该研究不仅弥补了目前班主任角色研究中的缺失,为班主任工作研究提供更多的素材和启发,使学生工作更加专业化;实践过程中不仅有益于学业顾问自身的成长与专业发展,也更加有利于学业顾问适应新形势下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求。这是一次创新性的研究,具体的研究过程,也是将班级工作进一步梳理的过程,同时这又是一个动态的研究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的进步,它必然也会随之在不断发展,而这种发展无疑会使管理更负有成效,无论对于学生工作还是高校的育人工作都有实际效果与意义。

李春辉[10](2015)在《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高校班主任是一个学校行政班级中的管理者、领导者和协调者,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以及思想等工作;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班主任作用的发挥,关系着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关系着大学生成长成才,关系着高校稳定、和谐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推进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群体发生着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班主任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认真总结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经验,全面分析高校班主任队伍现状、探寻班主任队伍建设应对之策,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现实课题。论文首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二是高校教师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接着对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全面剖析:取得的初步成效主要是,高校班主任队伍逐步建立起来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还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具体表现为对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班主任数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班主任工作职责不清、素质不足,班主任工作绩效不平衡、有的名存实亡,班主任选拔、聘用、培训、考核等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从提高认识,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做好选拔配备工作,优化班主任队伍结构;明确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完善班主任工作体系;健全班主任工作制度,提高工作绩效;以及建立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加强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具体对策。

二、浅析高校班主任素质和工作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高校班主任素质和工作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相关概念的研究
        (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路径的相关研究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管理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依据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工作
        (二)思想政治教育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辨析
    二、主体、主体性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一)主体
        (二)主体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四)主体、主体性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关系辨析
    三、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一)管理内涵阐释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四、管理主体与主体的管理
        (一)管理主体
        (二)主体的管理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的理论依据
        (一)管理学理论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管理思想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管理概述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构成
        (一)高校党政团干部
        (二)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
        (三)高校辅导员、班主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管理原则
        (一)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相结合原则
        (二)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原则
        (三)针对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原则
        (四)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管理内容
        (一)思想素质
        (二)规范管理
        (三)信息管理
        (四)绩效管理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管理目标
        (一)对高校党政团干部的管理目标
        (二)对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的管理目标
        (三)对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的管理目标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的构成要素分析
    一、管理主体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组织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管理者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组织与管理者的关系
    二、管理对象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对象的涵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对象的三个层次
    三、管理环境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环境的涵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的四个环境
    四、管理方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方法的涵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的五种基本方法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管理取得的成绩
        (一)管理制度初步确立并不断完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数量和质量有所提高
        (三)管理内容更加科学完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主体管理理念创新性和人文性不够突出
        (二)环境育人、环境管人成效不足
        (三)管理方法缺乏多样性
        (四)管理目标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性
        (五)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不稳定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方面
        (二)内部因素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有效性管理路径
    一、从管理主体角度:坚持科学管理理念,建立责权明晰的责任清单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二)明晰各层级管理主体的工作职责
    二、从管理对象角度:采用层级管理模式,实现管理与自我管理的有机契合
        (一)加强对二级学院党政团干部的管理,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加强对思政课教师和哲社科教师的管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三)完善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的双重管理
    三、从管理环境角度:优化管理环境,增强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
        (一)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的物质环境
        (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的精神文化环境
        (三)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四)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网络管理环境
    四、从管理方法角度:充分利用基本管理方法,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一)有的放矢,充分利用基本管理方法
        (二)与时俱进,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技工院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理论依据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相关基础理论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
        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第二节 技校辅导员的基本特征
        一、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
        二、技校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
        三、技校辅导员的职责特点
    第三节 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概念界定
        一、界定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概念的必要性
        二、界定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概念的依据
        三、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概念的内涵
    第四节 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标准体系的构建
        一、政治素养标准
        二、职业道德素养标准
        三、专业知识素养标准
        四、职业能力素养标准
        五、身心素养标准
第二章 技工院校辅导员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研方案设计
        二、调查问卷分析
    第二节 技校辅导员现状分析
        一、学历水平偏低
        二、专业知识匮乏
        三、队伍稳定性差
        四、工作指导性文件少
第三章 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提升制度不健全
        二、社会对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技工院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不高
        四、缺失职业认同感
    第二节 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技校教师用人制度的局限性
        二、缺乏辅导员工作规范和管理机制
        三、缺乏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理念
        四、存在“保姆式”工作误区
第四章 提升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路径
    第一节 提升技校辅导员履职能力
        一、明确角色定位
        二、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理念,增强政治素养
        三、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节 提升技校辅导员专业化素养
        一、构建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
        二、加强专业化导向的系统培训
        三、搭建多元化的成长发展平台
    第三节 提升技校辅导员职业化素养
        一、完善人才选聘制度
        二、规范培训考评制度
        三、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四、改革人才晋升制度
    第四节 提升育人资源的整合能力
        一、合理利用朋辈辅导与互助
        二、全面发挥辅导员的主导作用
        三、积极推动“三全育人”常态化
        四、对接思政课程,统合课程育人
        五、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调查问卷(辅导员版)
附录2 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3 技校辅导员访谈提纲
后记

(3)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高校班主任的研究现状
        1.2.2 高校育人机制研究现状
        1.2.3 教育生态学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的理论架构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校班主任
        2.1.2 育人机制
        2.1.3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
        2.1.4 教育生态学
    2.2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2.2.1 人本性原则
        2.2.2 系统性原则
        2.2.3 动态平衡性原则
    2.3 教育生态学基本原理及其在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中的体现
        2.3.1 限制因子定律
        2.3.2 教育节律
        2.3.3 教育生态位原理
        2.3.4 花盆效应
        2.3.5 一潭活水效应
        2.3.6 教育生态链法则
    2.4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基本要素分析
        2.4.1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主体
        2.4.2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客体
        2.4.3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介体
        2.4.4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环体
        2.4.5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3章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现状分析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2 近年来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的成效
        3.2.1 制度环境有保障
        3.2.2 作用发挥有实效
    3.3 当前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主体定位不明确、职业能力待提升
        3.3.2 主客体互动难以深入
        3.3.3 介体有效性发挥不足
        3.3.4 环体问题日益突显
    3.4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顶层设计中生态系统理念有待提升
        3.4.2 育人机制内部各因子联动不足
        3.4.3 大时代环境的影响
第4章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优化
    4.1 强化生态思维,加强顶层设计
        4.1.1 坚持党的领导
        4.1.2 提高对班主任育人机制的重视
        4.1.3 健全班主任队伍建设运行机制
    4.2 遵循生态位原理,明确职责,提升认同
        4.2.1 促进生态位特化,明确定位发挥优势
        4.2.2 提升职业能力,推动“态”“势”结合
    4.3 遵循动态平衡原则,促进主客体和谐共生
        4.3.1 以平等为前提,重视引导
        4.3.2 以情感为纽带,促进理解
        4.3.3 以媒体为平台,增进交流
    4.4 遵循生态链法则,改进育人机制介体
        4.4.1 教育内容要“新”,提升育人实效
        4.4.2 教育方式要“活”,拓宽教育渠道
    4.5 遵循系统性原则,优化育人机制环体
        4.5.1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4.5.2 提升对社会环境的重视
        4.5.3 增进家校互动联系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班主任访谈提纲
附录二: 部门负责人访谈提纲
附录三: 大学生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4)新时期高校班主任工作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班主任工作方法
    1.1 主动了解学生,做好学生教育的导师
    1.2 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加强班风和学风建设
    1.3 关注特殊学生,加强工作针对性
    1.4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1.5 正确指导就业与考研
2 高校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2.1 完美的人格魅力
    2.2 高度的责任感
    2.3 良好的身心素质
    2.4 懂得管理艺术
3 加强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
    3.1 重视班主任工作,优化班主任队伍结构
    3.2 建立健全班主任工作制度
    3.3 加大培训、交流力度,提高班主任专业化管理水平
    3.4 建立健全高校班主任考核和激励制度
4 结语

(5)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学业指导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 国外学业指导研究的主要内容
        1.2.3 关于现有研究的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法
        1.4.2 问卷调查与访谈法
        1.4.3 个案分析法
2 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2.1 理论基础
        2.1.1 以学生为中心理论
        2.1.2 学生发展理论
        2.1.3 理论分析
    2.2 核心概念
        2.2.1 学业
        2.2.2 学业指导
        2.2.3 学业指导体系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学业指导的历史研究
    3.1 我国学业指导历史发展中的相关制度辨析
        3.1.1 本科生导师制
        3.1.2 高校班主任与辅导员制度
        3.1.3 “辅导答疑”与朋辈指导制度
    3.2 我国学业指导的历史进程梳理
        3.2.1 中国近代大学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
        3.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改革开放(1978年)
        3.2.3 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
    3.3 本章小结
4 我国学业指导的现状研究
    4.1 我国高校学业指导的整体状况调查
        4.1.1 样本数据质量分析
        4.1.2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4.1.3 高校本科生学业指导的现状分析
        4.1.4 高校本科生学业指导的满意度分析
        4.1.5 高校本科生学业指导的期望值分析
    4.2 我国高校学业指导的案例分析
        4.2.1 清华大学学业指导个案分析
        4.2.2 复旦大学学业指导个案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国外学业指导的经验与借鉴
    5.1 美国学业指导的经验与借鉴
        5.1.1 美国高校学业指导的组织模式
        5.1.2 美国高校学业指导的指导模式
        5.1.3 美国高校学业指导的个案分析
        5.1.4 美国高校学业指导的特点与问题
    5.2 英国学业指导的经验与借鉴
        5.2.1 英国高校学业指导的组织模式
        5.2.2 英国高校学业指导的指导模式
        5.2.3 英国高校学业指导的个案分析
        5.2.4 英国高校学业指导的特点与问题
    5.3 本章小结
6 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的一般模型
    6.1 学业指导体系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6.1.1 目标
        6.1.2 基本原则
    6.2 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的一般模型
        6.2.1 一般模型的三个维度
        6.2.2 三个维度的解读
        6.2.3 学业指导体系:三个维度的耦合关系
7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建构
    7.1 组织维度
        7.1.1 学业指导组织与组织网络
        7.1.2 学业指导人员
        7.1.3 学业指导制度保障
    7.2 技术维度
        7.2.1 学业指导内容建设
        7.2.2 学业指导方法建设
        7.2.3 特殊学生群体的学业指导建设
    7.3 文化维度
        7.3.1 学业指导制度文化
        7.3.2 学业指导行为文化
        7.3.3 学业指导精神文化
    7.4 政策和建议
        7.4.1 完善大学生支持服务体系
        7.4.2 建立学业指导的专业学术组织
        7.4.3 将学业指导纳入质量保障体系
        7.4.4 学校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完善学业指导体系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校本科生学业指导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B 学业指导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研究 ——基于大连理工大学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点
2 高校班主任发挥育人作用的理论概述
    2.1 高校班主任工作
        2.1.1 高校班主任
        2.1.2 高校班主任育人职责
        2.1.3 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协同机制
    2.2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理论基础
        2.2.1 “三全育人”理念
        2.2.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3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外化理论
    2.3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重要意义
        2.3.1 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的外部环境优势
        2.3.2 高校班主任队伍是“全员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2.3.3 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能够精准体现“全过程育人”
        2.3.4 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助力“全方位育人”体系构建
3 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影响因素及现状分析
    3.1 优秀高校班主任案例质性分析
        3.1.1 案例节点编码
        3.1.2 案例节点分类
        3.1.3 高校班主任个人育人影响因素主题提炼
    3.2 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现状
        3.2.1 模型构建及问卷设计与发放
        3.2.2 班主任育人作用发挥情况
        3.2.3 学生与高校班主任的交流情况
        3.2.4 学生对高校班主任的期待
        3.2.5 学生对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的满意度回归分析
    3.3 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中的问题
        3.3.1 高校班主任育人制度不全
        3.3.2 高校班主任育人能力不足
        3.3.3 高校班主任育人路径模糊
        3.3.4 高校班主任育人配合不强
    3.4 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中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高校兼职班主任角色冲突
        3.4.2 高校班主任制度建设不够
        3.4.3 高校班主任工作职责不够明晰
        3.4.4 高校育人队伍协调性发挥不强
4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改进对策
    4.1 明确高校班主任育人职责
        4.1.1 明确高校班主任课程育人职责
        4.1.2 明确高校班主任科研育人职责
        4.1.3 明确高校班主任全过程育人职责
    4.2 提升高校班主任育人能力保证提升全员育人效果
        4.2.1 构建高校班主任育人能力模型
        4.2.2 加强高校班主任育人知识培训
        4.2.3 完善高校班主任实践技能培训
        4.2.4 发挥高校班主任榜样典型作用
    4.3 构建班主任育人制度体系保证班主任育人能力发挥
        4.3.1 完善高校班主任选聘标准
        4.3.2 完善高校班主任考评体系
        4.3.3 优化高校班主任激励机制
        4.3.4 建立高校班主任实践机制
    4.4 建立高校班主任同其他育人队伍协同育人机制
        4.4.1 构建高校班主任与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制度
        4.4.2 增强高校班主任与高校导师队伍协同育人效果
        4.4.3 建立高校班主任与高校行政人员协同育人体系
        4.4.4 完善高校班主任与高校党团队伍协同育人体系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班主任访谈提纲
附录 B 班主任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 C 班主任考核量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基于PDCA理论的高中学生班干部的培养研究 ——以广东省云浮市X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缘起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学生班干部培养研究述评
    四、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工具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一)干部
        (二)学生干部
        (三)班干部
        (四)学生班干部培养
    二、理论基础
        (一)PDCA理论
        (二)团体动力学理论
第二章 云浮市X中学学生班干部现状及其培养分析
    一、广东省云浮市X中学的基本情况
        (一)云浮市X中学学校概况
        (二)云浮市X中学学生班干部基本情况
    二、云浮市X中学学生班干部培养现状分析
        (一)学生班干部培养计划(P)阶段
        1.学校班干部培养的目标计划
        2.学生班干部的选拔方式
        (二)学生班干部培养执行(D)阶段
        1.学生班干部培养重视程度
        2.班主任的班干部管理水平
        (三)学生班干部培养检查(C)阶段
        1.学生班干部的品德
        2.学生班干部的综合能力
        3.学生班干部的工作能力
        (四)学生班干部培养总结(A)阶段
        1.学校学生班干部的评价考核情况
        2.总结班干部培养经验情况
    三、云浮市X中学学生班干部培养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班干部培养计划方面
        1.学生班干部培养缺少制度保障
        2.学校班干部选拔模式陈旧
        (二)学生班干部培养执行方面
        1.学生班干部培养不受重视
        2.班主任学生干部管理水平欠佳
        (三)学生班干部培养检查方面
        1.学生班干部工作能力有限
        2.学生班干部团结能力较差
        (四)学生班干部培养总结方面
        1.学校缺少班干部评价考核机制
        2.教师干部培养经验未能总结成标准
第三章 学生班干部培养的策略
    一、计划阶段的培养策略
        (一)完善学生班干部培养制度体系
        (二)建立学生干部选拔机制
    二、执行阶段的培养策略
        (一)注重学生班干部能力培养
        (二)明确学生干部管理职责
        (三)提高教师学生干部管理水平
    三、检查阶段的培养策略
        (一)增强学生干部工作能力
        (二)提高学生干部团队意识
        (三)培养学生干部正确“官”念
    四、总结阶段的培养策略
        (一)建立学生班干部考评机制
        (二)教师应及时检查学生工作成效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与创新之处
        1.2.1 研究综述
        1.2.2 本文创新之处
    1.3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1.3.1 理论基础:马克思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与对象的选取
第2章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主体的困顿
        2.1.1 学生工作价值理念的异化
        2.1.2 学生工作内容偏离、泛化与悬浮
        2.1.3 学生工作者的职业化与专业性困境
    2.2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客体的倒逼压力
        2.2.1 常规工作路径实效性下降
        2.2.2 传统组织形式的整合度下降
        2.2.3 学生与学生工作者的关系疏远
    2.3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环境挑战
        2.3.1 社会转型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2.3.2 信息化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2.3.3 高等教育改革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第3章 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及内在关联
    3.1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沿革与特点
        3.1.1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沿革
        3.1.2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
    3.2 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与特点
        3.2.1 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
        3.2.2 社会工作的特点
    3.3 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在关联性
        3.3.1 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耦合性
        3.3.2 社会工作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弥补性
第4章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显功能
    4.1 成长发展指导的有效提供
        4.1.1 助人自助:社会工作参与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的价值基础
        4.1.2 社会工作参与提供各种成长发展指导的行动实践
        4.1.3 理念耦合与方法专业:社会工作促进成长发展指导的内在逻辑
    4.2 弱势大学生的全面关注与帮扶
        4.2.1 对弱势大学生关注与帮扶的全面性: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
        4.2.2 社会工作参与弱势大学生全面关注与帮扶的行动实践
        4.2.3 去标签化、关注情绪、聚焦优势:社会工作促进弱势大学生关注与帮扶的内在逻辑
    4.3 学生组织的内源性建设与引导
        4.3.1 自组织化:社会工作参与学生组织建设与引导的行动策略
        4.3.2 社会工作参与学生组织建设与引导的行动实践
        4.3.3 学生组织的内源性建设:社会工作促进学生组织建设与引导的内在逻辑
第5章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潜功能
    5.1 “全员育人”的操作化
        5.1.1 社会工作的“人在环境中”:全员育人操作化的行动选择
        5.1.2 “人在环境中”指导下全员育人操作化的行动实践
        5.1.3 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论的具体化、明确化:社会工作促进“全员育人”操作化的内在逻辑
    5.2 学生管理三级预防体系的构建
        5.2.1 预防性: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与基本功能
        5.2.2 社会工作预防性行动框架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行动实践
        5.2.3 三级预防体系的构建:社会工作提升高校学生管理预防功能的发生逻辑
    5.3 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的优化
        5.3.1 核心素质结构与内容要素的耦合:社会工作促进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优化的逻辑基础
        5.3.2 理念、能力、思维的优化: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优化的实践后果
        5.3.3 社会工作促进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优化的内在逻辑
第6章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
    6.1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因素
        6.1.1 微观因素
        6.1.2 中观因素
        6.1.3 宏观因素
    6.2 实践模式类型变量与分析变量的建构
        6.2.1 变量建构的基本思路
        6.2.2 实践模式划分的类型变量
        6.2.3 实践模式特征的分析变量
    6.3 实践模式的类型、特征与适用性
        6.3.1 原发融入附着型模式
        6.3.2 内驱诱导协助型模式
        6.3.3 外驱嵌入合作型模式
        6.3.4 三种实践模式划分的适用性意义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附录 A 高校学生工作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 B 高校学生工作现状访谈提纲

(9)高校学生学业顾问制管理研究 ——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高校学生学业顾问制管理相关理论
    (一)高校学生学业顾问制管理内涵及功能定位
    (二)高校学生学业顾问制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二、高校学生学业顾问制管理必要性
    (一)高校班主任工作现状分析
    (二)高校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
    (三)高校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三、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学业顾问制管理分析
    (一)教育学院学业顾问制管理背景
    (二)教育学院学业顾问制管理基本做法
    (三)教育学院学业顾问制管理成效
    (四)对学业顾问制管理调查分析
    (五)学业顾问制管理经验总结与启示
四、高校学生学业顾问制管理对策与建议
    (一)确立管理目标
    (二)明确内涵与功能定位
    (三)建立健全组织结构
    (四)完善工作内容
    (五)建立保障运行相关机制
五、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学生学业顾问制管理调查问卷
附录B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学生学业顾问制管理访谈题纲
致谢
作者简介

(10)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的意义
    (二) 相关研究综述
        1. 班主任历史沿革及涵义研究
        2. 班主任角色定位、工作职责及素质研究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研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一、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 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
        1. 高校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2. 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 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师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1. 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应有之义
        2. 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要求
    (三) 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
        1. 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2. 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有利于维护高校稳定、和谐发展
二、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一) 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
        1. 高校班主任队伍在高校逐步建立起来
        2. 高校班主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3. 高校班主任工作及队伍建设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二) 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对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2. 高校班主任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
        3. 高校班主任工作职责不清,素质不高
        4. 高校班主任工作绩效不平衡,有的名存实亡
        5. 高校班主任选聘、培训、考核、激励等机制尚不健全
三、加强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 提高认识,重视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
        1. 加强高校领导对高校班主任的认识
        2. 提高高校班主任自身的认识
    (二) 做好配备工作,优化高校班主任队伍结构
        1. 优化高校班主任队伍年龄结构
        2. 优化高校班主任队伍职称结构
    (三) 明确高校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
        1. 明确高校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2. 明确高校班主任的工作职责
        3. 正确处理高校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关系
    (四) 健全高校班主任工作制度,提高工作绩效
        1. 主题班会制度
        2. 与学生谈心谈话制度
        3. 进学生宿舍制度
        4. 学习研究制度
    (五) 健全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1. 健全高校班主任队伍选聘机制
        2. 建立高校班主任队伍培训机制
        3. 完善高校班主任队伍考核机制
        4. 加强高校班主任队伍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浅析高校班主任素质和工作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管理研究[D]. 刘利. 大理大学, 2020(05)
  • [2]技工院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研究[D]. 王雪.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3]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研究[D]. 刘洋洋.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4]新时期高校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 马丽云. 科技视界, 2020(07)
  • [5]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研究[D]. 尚航.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6]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研究 ——基于大连理工大学的调研[D]. 马朝晖.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7]基于PDCA理论的高中学生班干部的培养研究 ——以广东省云浮市X中学为例[D]. 张雄翔.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 [8]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D]. 张微.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9]高校学生学业顾问制管理研究 ——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为例[D]. 田菲菲. 兰州大学, 2017(02)
  • [10]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春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浅析高校班主任的素质和工作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