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关的力量——中国申奥成功揭秘 危机公关的奥妙(论文文献综述)
黄璐[1](2021)在《东京奥运会全景时评》文中研究指明从政治、社会与文化视角,挖掘东京奥运会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体育学理研究提供新认识和新观点。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经历的利益纷争,生动诠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理念演绎反映了日本践行的全球本土化发展战略,这是日本融入世界体系的跨文化传播方式。奥运会空场比赛的文化隐喻在于虚拟场景革命,运动员身体与虚拟场景融为一体,人类站在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转换的历史节点上。东京奥运经济不及预期的事实,日本奥运金牌战略的黯然收场,宣告了"安倍经济学"的理论破产。东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惊艳表现,彰显了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着优势,具体表现在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强大保障作用、奥运会参赛运动员选拔机制创新、奥运备战工作受惠于国家疫情防控举措等方面。
王文钦[2](2021)在《非遗传承视角下大益茶品牌传播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之一,它的传承与发展能够促进我国本土文化的传播并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自2003年起,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推动非遗立项促进非遗传承,并极力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品牌化发展。与此同时,层出不穷的新媒介新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品牌传播提供了丰富的途径,因而在品牌化与媒介化的过程中,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进行非遗传承传播成为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面对当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品牌化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非遗传承主体如何应对繁复的媒介环境,更好的进行品牌传播,从而抢抓品牌传播的机遇,积极应对受众与市场需求的改变,成为解决非遗品牌化发展中的迫切问题。本文以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后文为方便阅读,简写为“大益茶”)非遗品牌传播历史为研究着手点,以此探讨在众多媒介与传播平台之中,大益茶企业如何做到与受众之间实现具有双向共通意义的有效沟通,从而实现企业非遗文化与品牌传播。进一步明确传播媒介在“赋能”的同时也进行着“去魅”的功能,根据建构的“大益茶”品牌传播模式,阐明了传播主体能借助媒介将非遗与品牌文化进行宣传,同时受众也能够通过媒介主动了解品牌背后的非遗文化。
苏超[3](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范天超[4](2014)在《中国公共外交特使制度初探》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和软实力的增强,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中,良好的国际舆论和国际环境对中国和平崛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大力倡导的“和谐发展、共同繁荣”之理念却与国际舆论大行其道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形成强烈反差,如何“向世界说明真实的中国”乃是中国外交的当务之急。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创造性地改进公共外交体制,探索建立中国公共外交特使制度,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公共外交水平,成为当今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设立公共外交特使的理论依据是公共外交“主体多元论”和公共外交“精英效应”论,其时代背景是中国已经由地区性大国、第三世界大国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要实现中国梦,需要赢得世界各国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建立中国公共外交特使制度,有利于扎实推进中国的整体外交战略,创造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从多个层面上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以国际性知名人物为公共外交主体,能够更有效地向他国民众传递本国的价值理念。中国作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拥有足够多的公共外交优秀人才,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有效的公共外交手段,有针对性地设计具备中国特色的名人对外交往活动,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特使制度。本文系统研究了公共外交主体理论和公共外交特使的性质与概念,从理论上定义公共外交特使,厘清了公共外交与公共外交特使之间的关系;从美国公共外交特使的诞生背景、运行和选拔机制以及活动成效评估等多个维度,对公共外交特使的成功实践进行深入剖析:研究了美国公共外交特使案例与中国形象大使案例各自的特点及相互间的异同,认真分析了我国现有公共外交方面的经济、政治、文化资源以及部门资源和人力资源,明确了在中国推行公共外交特使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提出创建中国公共外交特使制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借鉴美国公共外交特使制度,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特使设计了一整套制度,并构建了一个以共产党为领导、外交部为主导、政协为主体、各部门相互支撑的公共外交特使政治支援体系,为我国有效开展公共外交特使活动、切实提升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提供了可循的制度保障。
张帆[5](2012)在《形象传播与组织公关—国家体育总局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体育总局形象对于中国体育乃至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国家体育总局作为中国体育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其形象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受众的结构复杂。另一方面,国家体育总局作为一种公共组织,公共关系是其形象塑造乃至全面提升软实力的主要方式和重要手段。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内容分析法等主要研究方法,考察了国家体育总局形象嬗变的过程和目前的媒体展现情状。研究发现足坛黑幕、审计风波、全运会丑闻、退役运动员的生存危机等话题一次次将国家体育总局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使其遭到舆论的强烈问责,严重影响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形象和公信力。根据政府形象行为特征的编码表,论文从政府形象转变的三个维度“权利——责任”“自利——公共”、“经验——理性”考察国家体育总局形象的媒体建构,研究发现国家体育总局在《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南方周末》等不同媒体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形象。具体表现在从议程设置的角度分析,《人民日报》与《中国体育报》以政府议程为主,因此呈现出了责任、公共和理性的国家体育总局形象;《南方周末》以探究、发现社会问题见长,所有报道中提及的国家体育总局形象不佳,表现为具体事件中的权责不统—以及自利性突出。选择以上媒体为样本分别考察了国家体育总局的自塑形象、媒介形象与公众形象;研究发现国家体育总局形象塑造中的新特征表现为形象的“差异”、“疏离”与“断裂”。在网络传播逐渐由边缘成为主流的传播背景下,聚合民意的网络平台成为公民信息交流与实现政治参与的集散地,从而也构建了有别于传统媒介时代的新的“公共领域”。随着人民群众公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媒体对国家体育总局的理念和行为进行评价,作为多元化的互动平台,《天涯论坛》中的网络民意对国家体育总局的形象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平面媒体的特征。主要体现是选取样本中网民对于国家体育总局的认可度很低。这提示国家体育总局必须实现观念的转变,在开放和互动中重视形象的传播与塑造。文章建议,国家体育总局从宏观角度进行形象定位与规划,并展开形象调查,从政府行为、政府理念、政府视觉形象的整合入手,优化政府形象传播。从微观层面,合理进行议程设置、建立形象危机预案,并进一步完善沟通机制,塑造并传播尊重公共利益、注重权责统一、决策开明理性的国家体育总局形象。
吴立斌[6](2011)在《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中国开始重新崛起为世界性强国。但是,当代中国的崛起更多是经济等硬实力的崛起,而不是文化等软实力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严重缺失,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还相当滞后,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还相当有限,中国的对外舆论力量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还极不相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舆论环境塑造权还掌握在西方媒体的手中。以CNN、BBC、《纽约时报》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它们所传播的中国声音、中国形象,以及它们传播中国声音、形象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受众关于中国舆论的视听和认知,基本上掌握了当今国际涉华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它们将中国发生的事情按照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进行报道传播,形成了涉华舆论传播的强势,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内政外交形成冲击和干预。这样一种发展态势向中国提出一个紧迫性课题:发展软实力,掌握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地对外舆论力量,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性任务。这一战略任务能否完成考验中国能否真正崛起。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只有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时崛起的大国,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崛起的世界性强国。70年代所谓苏联的崛起(军事崛起),以及80年代所谓日本的崛起(经济崛起),都只是硬实力的崛起,都是不全面、不可持续的崛起,最终的结果是“一个解体、一个停滞”。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表现为两个力——媒体国际传播力与媒体国际影响力。当代中国媒体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介质、多层次、全方位的传媒体系。历史看,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有了相当程度地提升。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媒体相比,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还相当欠缺。在国际传播力方面,中国媒体的传播基础实力、传媒产业发展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与世界传媒强国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尽管传播基础实力近年来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传媒产业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两方面仍相当落后。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媒体的国际受众接触率、国际公信力、“走出去”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传媒相比,差距更为明显。中国媒体目前面临的一种尴尬局面是:“传而不通”,中国媒体拥有与西方一流媒体相差不大的全球覆盖率,但却只拥有为数不多的国际受众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收听率、收读率;“通而不受”,在为数不多的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背后,更难见有实质性地中国媒体国际公信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的提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所面临的这种“有覆盖率而没接触率,有接触率而没公信度”的情况,将长时期得到维持,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仍亟待提高。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众多交互性因素所产生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仔细梳理制约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深层次、根本性原因,探究问题背后的问题,给出一个客观辩证的问题单。第一,以经济、科技为基础中国综合实力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还不能拿出更多的资源去发展国际传播力。第二,在当代国际传播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中国媒体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国际公信力地国际传播战略。第三,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媒体传播体制,明显落后于国际传播发展现实,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中国媒体的新闻生产力,制约了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活动空间。第四,当代中国媒体所走的发展路线主要还是一种内向型发展路线,而不是一种内向型与外向型并重的发展路线。第五,中国媒体在进行国际传播时缺乏敏锐的机遇意识,面对突发性地重大事件时,还不善于进行危机传播,变危机为契机。鉴于以上五方面原因,笔者认为,中国媒体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需通过两条途径:第一,大力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强化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推动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跨越式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当代中国发展现实和全球视野,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紧密联系经济全球化、传媒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的发展现实,适应当今世界传媒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趋势,适应当今世界信息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潮流,依托现阶段的中国媒体格局、媒体资源分布,以核心、骨干媒体为建设重点、为有效抓手,紧紧围绕骨干媒体,调动各种政治、经济力量进行传媒资源的重新配置与重新整合,坚持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建设并重,中央媒体与非中央媒体并重,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并重,坚持媒体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并重,大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基础设施水平、信息播发能力、产业经营实力、国际竞争力,加大经济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在未来5-10年,构建若干个语种多、技术先进、信息量大、受众广、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跨国传媒集团,使我们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进入千家万户,实现我国重点媒体集团国际传播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第二,实施国际传播新战略,打造中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话语权。不断地改变和创新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观念、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体制和政策,提高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在涉华舆论和国际重要舆论争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着力加强国际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报道、现场报道、首发报道、独家报道、全面报道和权威报道,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独家性、权威性和全面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实现重大国际新闻事件报道“首发有我,首发用我”,创新国际传播艺术和技巧,善用国际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把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时代风貌、价值观念融汇于国际传播内容之中,大力推进传播内容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加大对对象国和本土事务的报道力度,努力推出一大批具有“中国视角、亚洲元素、全球视野”传播力作,积极创新国际传播体制机制建设,打破束缚国际传播能力发展、国际传播能量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塑造中国媒体的灵活性、应变性和机动性,完善媒体报道机制与信息发布体制,加强媒体危机传播体制机制的持久性和柔韧性建设,为中国媒体的危机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郎倩雯[7](2011)在《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尝试对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的媒体策略类型进行界定,分析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策略的特点与经验,探讨其中存在的不足与缺失,从而为中国电影的公关营销提出建议。文章大体通过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简单介绍选题的缘起并进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对电影公关营销的基础理论与研究背景进行梳理,并介绍了美国电影公关营销的成功经验;第三部分:根据克尔科·哈拉翰的“整合公关媒体模型”提出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的媒体策略类型,分为大众媒体策略、公关活动策略及自建媒体策略,并对每种策略的具体运作形式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探讨了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策略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并将中国电影分为商业电影与非商业电影两类分析其在不同电影公关营销媒体策略类型上的表现;第五部分:根据前文的分析总结出中国电影公共营销策略存在公关过度与公关缺位两方面的不足,并从分阶段扩散信息、传达高概念信息、发挥影响者力量、向双向实践的互动模式转变四个层面尝试构建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策略的蜂鸣效应。
汤锋[8](2008)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公关与国家形象塑造》文中认为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中“硬权力”作用日益得到消解,而“软权力”作用则日益得到彰显。作为“软权力”重要组成的国家形象在全球化时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成为了摆在各国面前的重要难题。政府具有合法性与权威性,在国际社会中,代表本国行使国家主权。由于政府的特殊地位,政府公关在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上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政府公关与国家形象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政府公关是塑造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而国家形象对政府公关又具有反作用。全球化加深了各国间的联系,改变了国际格局,并使国际关系复杂与网络化。全球化与国家形象塑造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全球化呼唤国家形象的塑造,而国家形象塑造是主权国家对全球化的必然反应。本文着眼于全球化的大背景,简要介绍了政府公关与国家形象的内涵。同时指出,政府公关与国家形象是有机整体中的两个互相影响的因素。政府公关塑造国家形象是通过开放系统模式与双向对称交流模式来完成的。政府公关在塑造国家形象时应注意把握度,过度与度的不够都不能使政府公关在塑造国家形象时产生最佳效果。在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过程中,高效的政府公关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此例子的介绍,更突出了政府公关是塑造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
洪潇楠[9](2007)在《论公关与广告的协同》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营销在促进销售中的作用就越加重要,作为促销手段的广告和公关的地位也随之突出。《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的出版,在营销界掀起了一股巨浪,公关和广告属轻孰重成了业内广泛讨论的话题。不同的人士秉持不同的观点。我认为公关和广告就像是人的左右手一样,缺一不可,也不能区分到底是左手重要还是右手重要。公关与广告作为一种营销利器,应针对不用的阶段,不用的产品和不同的情况之下加以使用,才能达成最后的营销目的。本文从广告的作用及公关的作用入手探讨了广告与公关在传播过程中传播效果和传播目的上的不同。分别从公关与广告的互补性,公关与广告协同传播的模式,公关与广告可协同的方面以及国内公关与广告的矛盾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公关广告最为现代营销中常用的一种传播手法,本文也进行了讨论,主要从公关广告常用的表现形式和公关广告的以情制胜入手论述了公关广告做为公关与广告融合的一种方式,其特殊的表现手法和传达效果。进而着重讨论了广告与公关如何协同。
贺泽江[10](2004)在《体育专业开设现代礼仪学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体育的公关效能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同时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中 ,礼仪已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体育专业开设现代礼仪学选修课的学校并不多 ,而体育专业类学生踏入社会无论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工作 ,还是从事其他相关工作都离不开最基本的礼仪 ,体育类学生学习现代礼仪学是势在必行 ,意义重大。
二、公关的力量——中国申奥成功揭秘 危机公关的奥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关的力量——中国申奥成功揭秘 危机公关的奥妙(论文提纲范文)
(1)东京奥运会全景时评(论文提纲范文)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诠释: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的利益纷争 |
2 融入世界体系: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理念演绎 |
3 虚拟场景革命:奥运会空场比赛的文化隐喻 |
4 竞技大国的转型:东京奥运会日本金牌战略布局 |
5 制度显着优势与比较竞争优势的共振:东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惊艳表现 |
(1)国家疫情防控成果惠及中国奥运备战工作。 |
(2)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强大保障作用。 |
(3)全球新冠危机背景下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制度显着优势与比较竞争优势的共振影响作用。 |
(4)奥运会参赛运动员选拔机制创新的突出成果。 |
(2)非遗传承视角下大益茶品牌传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对象选择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非遗研究概况 |
二、品牌传播研究概况 |
三、大益茶研究概况 |
第四节 关键概念界定 |
一、复媒体 |
二、品牌传播模式 |
三、文化再发明 |
第二章 大益茶品牌传播分析 |
第一节 非遗传播现状与问题 |
一、非遗生存的文化空间 |
二、非遗传承传播的途径 |
三、非遗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大益茶品牌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 |
一、师徒“演示——口授”式传承 |
二、企业传播人文与产品并重 |
三、受众传播多媒介精准化宣传 |
第三节 大益茶传播中的文化隐喻 |
一、非遗传承内涵 |
二、文化经济表象 |
三、文化政治内核 |
第三章 模式提出:大益茶品牌传播依托文化再发明 |
第一节 品牌传播文化土壤生成 |
一、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 |
二、人口地理环境 |
三、传播的原生态与次生态 |
第二节 品牌传播变迁中的文化生产 |
一、品牌时空变化 |
二、传播媒介更迭 |
三、生成文化传播主体转变 |
第三节 品牌传播模式的建构 |
一、非遗品牌传播现状 |
二、大益茶品牌传播模式 |
第四章 模式分析:复媒体环境下塑造品牌文化传播力 |
第一节 大益茶品牌维稳与发展 |
一、非遗工艺革新与传承 |
二、复媒体环境实现精准传播 |
第二节 大益茶品牌传播核心 |
一、品牌文化传播 |
二、复媒体环境媒介传播思路 |
第三节 品牌文化权力建成 |
一、国家对非遗保护的主流意识 |
二、地方政府与企业联动共生 |
第五章 研究个案的现实意义与总结反思 |
第一节 大益茶对手工艺类非遗传承的借鉴意义 |
一、深挖文化价值 |
二、选用合适的传播媒介 |
三、传播仪式 |
四、媒介文化 |
第二节 大益茶品牌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一、受众面有待拓宽 |
二、传播套路化是否长久计 |
第三节 研究个案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近半年大益茶官方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内容与数据对比 |
(3)“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中国公共外交特使制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构建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 |
二、在他国创造有利于我国的外交决策氛围 |
三、创建有效传递中国声音的良好条件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公共外交特使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
一、关于公共外交特使的研究综述 |
二、关于公共外交主体作用的研究及争论 |
三、关于公共外交特使运行制度的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难点和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公共外交特使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公共外交理论辨析 |
一、公共外交定义和特征 |
二、公共外交与政府外交概念区别 |
三、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公共外交特使理论辨析 |
一、公共外交特使定义和性质 |
二、公共外交特使的作用 |
三、公共外交特使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三章 美国公共外交特使制度研究 |
第一节 美国公共外交特使的运作机制 |
一、美国公共外交特使的诞生背景 |
二、美国公共外交特使的运行机构 |
三、美国公共外交特使的选拔机制 |
第二节 美国公共外交特使案例剖析 |
一、“冰上皇后”美籍华人关颖珊 |
二、美国本土棒球明星卡尔·瑞普金 |
第三节 美国公共外交特使成效评估 |
一、传播和矫正美国形象,加深他国对美国的理解 |
二、推广美国主流价值观,增加他国民众对美国的喜好度 |
三、积极培植大众舆论,增强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
第四章 创建中国公共外交特使的现实基础 |
第一节 设立中国公共外交特使的现实性 |
一、中国公共外交特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 |
二、中国公共外交特使的部门资源 |
三、中国公共外交特使的人力资源 |
第二节 中国公共外交特使的实践基础 |
一、中国现有形象大使案例分析及其与美国公共外交特使比较 |
二、形象大使对公共外交特使的探索意义 |
第五章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特使制度 |
第一节 设立中国公共外交特使的原则和策略 |
一、设立公共外交特使的基本原则 |
二、设立公共外交特使的基本策略 |
第二节 选拔中国公共外交特使的依据和办法 |
一、选拔公共外交特使的依据 |
二、选拔公共外交特使的标准 |
三、选拔公共外交特使的办法 |
第三节 建立中国公共外交特使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
一、确定公共外交特使的管理和运行部门 |
二、建立健全公共外交特使运行机制 |
三、建立公共外交特使活动成效评估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形象传播与组织公关—国家体育总局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选题的形成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形象学的相关研究 |
2.2 国家形象的研究 |
2.3 政府形象的研究 |
2.4 组织形象的研究 |
2.5 公共关系学的相关研究 |
2.5.1 政府公共关系 |
2.5.2 政府危机公关 |
2.6 体育领域的形象研究 |
2.6.1 代表团形象 |
2.6.2 运动员形象研究 |
2.7 理论基础 |
2.7.1 拟态环境理论 |
2.7.2 议程设置理论 |
2.7.3 公共关系学理论 |
2.7.4 组织行为学 |
2.8 主要概念界定 |
2.8.1 形象、组织形象、政府形象 |
2.8.2 政府形象管理、政府形象塑造 |
2.8.3 政府公共关系、政府媒体公关 |
2.8.4 建构主义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3.2 内容分析法 |
3.3 专家访谈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国家体育总局形象嬗变 |
4.1.1 调整职能与形象震荡(1998-2000年) |
4.1.2 筹办奥运与形象完善(2001-2008年) |
4.1.3 强国战略与形象转换(2008-2011年) |
4.1.4 本章小结 |
4.2 国家体育总局形象的媒体展现 |
4.2.1 《人民日报》国家体育总局报道的议题建构 |
4.2.2 《中国体育报》国家体育总局报道的议题建构 |
4.2.3 《南方周末》建构的国家体育总局形象 |
4.2.4 《天涯论坛》呈现的国家体育总局形象 |
4.3 当前国家体育总局形象危机 |
4.3.1 国家体育总局形象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
4.3.2 国家体育总局形象传播的典型案例 |
4.3.3 本章小结 |
4.4 影响国际体育总局形象的多因素分析 |
4.4.1 主体因素 |
4.4.2 媒体因素 |
4.5 国家体育总局形象建构对策 |
4.5.1 宏观层面的策略——形象定位与规划 |
4.5.2 微观层面的对策——形象传播与塑造 |
4.5.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后续研究建议 |
5.2.1 国家体育总局形象定位与策划的研究 |
5.2.2 国家体育总局形象与其它国家体育机构形象的对比研究 |
5.2.3 国家体育总局的媒体公共关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文献回顾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问题 |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 |
一、时代转换:冷战结束与信息全球化 |
二、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空间的变化 |
三、国际舆论战:当代国际政治博弈的一种重要形式 |
第二节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 |
一、什么是国际话语权 |
二、国际话语权的作用 |
三、当代国际话语权格局 |
第三节 国际话语权的实现机制 |
一、国际话语权与硬实力 |
二、国际话语权与软实力 |
三、国际话语权与外交力 |
四、国际话语权与传播力 |
第二章 国际话语权与国际传播 |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与国际话语权 |
一、国际传播的内涵 |
二、国际传播实现国际话语权的法则 |
第二节 当代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 |
一、国际传播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
二、国际传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
三、国际传播的商业化发展趋势 |
四、国际传播的本土化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
一、当代跨国传媒集团的形成 |
二、当代跨国传媒集团出现的原因 |
三、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
第三章 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 |
第一节 冷战结束后国际舆论环境发展态势 |
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
二、“中心-外围”的国际舆论态势 |
三、美国的全球舆论战略 |
第二节 中国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的处境 |
一、中国成为国际舆论热点 |
二、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西方媒体的塑造 |
三、中国国内舆论环境的嬗变 |
第三节 西方主流媒体涉华舆情分析 |
一、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题及态度分析 |
二、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角及态度分析 |
三、西方主流媒体的中国形象特点 |
第四节 国际舆论安全——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战略任务 |
一、什么是国际舆论安全 |
二、当代中国保障国际舆论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三、谋划国际舆论安全需要认识与处理的四大关系 |
四、中国的国际舆论战略 |
第四章 国际传播中的中国媒体 |
第一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简介 |
一、印刷媒体 |
二、国际广播媒体 |
三、电视媒体 |
四、通讯社 |
五、互联网 |
第二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的地位与作用 |
一、中国媒体与政府的机制联系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媒体外交实践 |
三、当代中国媒体的对外功能及其表现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三代中央领导人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一、邓小平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二、江泽民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三、胡锦涛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第五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议程设置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什么是议程设置 |
一、议程设置的内涵 |
二、影响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
三、议程设置的传播效果 |
四、议程设置的原则与方法 |
第二节 中国新闻的议程设置 |
一、选择对象、时段说明与考察问题 |
二、《人民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三、《中国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四、两报中国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
第三节 国际新闻的议程设置 |
一、选择对象、时段选择与考察问题 |
二、《人民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 |
三、《中国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四、两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
第四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和变化趋势 |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 |
二、影响中国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
三、中国媒体议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变化趋势 |
第六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
第一节 国际传播力的内涵及评估指标体系 |
一、国际传播力的内涵 |
二、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模型 |
三、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
一、从传播基础角度评估媒体的国际传播力 |
二、从信息生产力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
三、从传媒产业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 |
二、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存在的问题 |
三、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的原因 |
第七章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
第一节 什么是媒体国际影响力 |
一、媒体国际影响力的内涵 |
二、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模型 |
三、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
一、从受众接触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二、从国际公信力角度评估媒体国际影响力 |
三、从媒体开放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 |
二、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
三、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存在问题 |
四、制约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
第八章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传媒集团 |
第一节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 |
一、战略目标和任务 |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第二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步骤 |
一、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工作原则 |
三、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步骤 |
第三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布局 |
一、中央级媒体通过国家的力量大力扩张,形成跨国超级媒体群 |
二、非中央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形成庞大传媒集团群 |
第四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手段 |
一、传媒体制机制改革 |
二、传媒转变增长方式 |
三、传媒“引进来” |
四、传媒“走出去”——如何进行海外并购 |
第五节 完善政府保障服务职能 |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统筹协调能力 |
二、加强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
四、实施人才工程 |
五、提供技术支撑 |
六、开展战略研究 |
第九章 跨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如何增强国际传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
第一节 形成新的国际传播理念和思想 |
一、牢固树立以国际公信力取胜的国际传播理念 |
二、“以我为主”的传播原则与受众“针对性”相结合 |
三、新闻传播的专业性与中国视角的特殊性相结合 |
四、传播的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趋势相结合 |
五、国际传播与国内传播相结合 |
第二节 国际传播对象、路径的选择 |
一、国际传播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
二、“先国内、后周边、再国际”的国际传播路径 |
第三节 创新国际传播内容 |
一、新闻报道题材的创新 |
二、新闻报道视角的创新 |
三、新闻报道基调的创新 |
四、新闻报道形态的创新 |
五、新闻报道风格的创新 |
第四节 改进国际传播方式 |
一、首发报道、现场报道、独家报道 |
二、运动式传播与常态式传播 |
三、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 |
第五节 整合各种国际传播渠道 |
一、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相配合 |
二、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
三、政府媒体与市场媒体相配合 |
四、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相配合 |
第六节 改革传播体制机制 |
一、加强媒体传播自主权 |
二、完善传媒报道机制 |
三、危机时期的新闻传播体制机制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附表清单 |
插图清单 |
1 研究综述 |
1.1 研究动机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2 电影公关营销的基础理论与研究背景 |
2.1 电影公关营销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关营销的概念界定 |
2.1.2 电影公关营销的概念界定 |
2.2 电影公关营销的地位与意义 |
2.3 美国电影公关营销策略的特点与经验 |
3 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的媒体策略类型 |
3.1 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的媒体策略类型 |
3.2 基于大众媒体的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策略 |
3.2.1 基于传统媒体的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策略 |
3.2.2 基于新媒体的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策略 |
3.3 基于公关活动的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策略 |
3.3.1 仪式节庆公关 |
3.3.2 专题会议公关 |
3.3.3 危机公关 |
3.3.4 跨国公关 |
3.4 基于自建媒体的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策略 |
4 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策略的制定与运作 |
4.1 影响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策略制定的环境因素分析 |
4.1.1 影响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策略制定的宏观因素分析 |
4.1.2 影响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策略制定的微观因素分析 |
4.2 中国商业电影公关营销策略的运作 |
4.2.1 中国商业电影公关营销的媒体策略 |
4.2.2 中国商业电影公关营销策略的特点 |
4.3 中国非商业电影公关营销策略的运作 |
4.3.1 中国非商业电影公关营销的媒体策略 |
4.3.2 中国非商业电影公关营销策略的特点 |
5 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策略的不足与建议 |
5.1 中国电影公关营销过度的问题表现与解决途径 |
5.1.1 公关营销过度的问题表现 |
5.1.2 公关营销过度的解决途径 |
5.2 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缺位的问题表现与解决途径 |
5.2.1 公关营销缺位的问题表现 |
5.2.2 公关营销缺位的解决途径 |
5.3 构建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的蜂鸣效应 |
5.3.1 分阶段扩散公关信息 |
5.3.2 传播高概念公关信息 |
5.3.3 发挥影响者的力量 |
5.3.4 向双向互动模式转变 |
5.4 总结与展望 |
5.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4.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4.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
(8)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公关与国家形象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绪论 |
1 选题的背景、意义及研究现状综述 |
2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 |
1 政府公关与国家形象 |
1.1 政府公关概述 |
1.2 国家形象概述 |
1.3 政府公关与国家形象的关系 |
1.4 本章小结 |
2 在全球化背景下,政府公关塑造国家形象 |
2.1 全球化背景下政府公关塑造国家形象的原理 |
2.2 全球化背景下政府公关塑造国家形象的历史分析 |
2.3 全球化背景下政府公关塑造国家形象的新方式 |
2.4 本章小节 |
3 从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看政府公关塑造中国国家形象 |
3.1 政府公关在北京成功申奥中的运作 |
3.2 从北京申奥政府公关中得出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论公关与广告的协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一、引言 |
二、广告与公关 |
(一) 广告及广告的作用 |
(二) 公关及公关的作用 |
(三) 公关与广告的区别 |
三、广告如何与公关进行协同 |
(一) 公关与广告的互补性 |
(二) 公关与广告协同传播的模式 |
(三) 广告与公关协同的方面 |
(四) 国内企业公关与广告的矛盾 |
(五) 小结 |
四、 公关广告 |
(一) 公关广告与商业广告的区别 |
(二) 公关广告常用的表现形式 |
(三) 公关广告的以情制胜 |
(四) 公关广告在运用时应注意的方面 |
五、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0)体育专业开设现代礼仪学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体育专业开设现代礼仪学的必要性 |
1.1 它是社会进步、体育发展的需要 |
1.2 它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
1.3 它是体育专业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
2 体育专业开设现代礼仪学选修课的意义 |
2.1 有助于维护体育专业大学生良好的形象 |
2.2 有助于体育专业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
2.3 有助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 |
2.4 有助于发挥体育强大的公关效能, 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 |
四、公关的力量——中国申奥成功揭秘 危机公关的奥妙(论文参考文献)
- [1]东京奥运会全景时评[J]. 黄璐.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21(06)
- [2]非遗传承视角下大益茶品牌传播模式研究[D]. 王文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4]中国公共外交特使制度初探[D]. 范天超. 复旦大学, 2014(04)
- [5]形象传播与组织公关—国家体育总局形象建构研究[D]. 张帆. 北京体育大学, 2012(10)
- [6]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 吴立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7]中国电影公关营销策略研究[D]. 郎倩雯. 浙江大学, 2011(12)
- [8]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公关与国家形象塑造[D]. 汤锋. 暨南大学, 2008(03)
- [9]论公关与广告的协同[D]. 洪潇楠. 吉林大学, 2007(04)
- [10]体育专业开设现代礼仪学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J]. 贺泽江.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