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兼论古典悲剧中的因果报应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姜游,张良丛[1](2020)在《中国式悲剧:大团圆审美模式再阐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团圆审美模式是中国悲剧的底色。它贯穿传统悲剧和现代悲剧艺术中,深受国人喜爱,体现出中华民族特定的审美心理。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团圆审美模式背后的文化根基。天人合一、中和观念都推动这种审美模式的构造,并积淀成为审美习性流传下来。作为平民世俗审美精神的大团圆审美模式是伦理文化主宰的结果,体现出一种"乡愁乌托邦"的精神,给国人提供了生存的希望。
陈慧琳[2](2020)在《伊格尔顿悲剧理论再探》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英国的主要代表,伊格尔顿的思想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他的悲剧理论也值得重视。对伊格尔顿悲剧理论进行探讨,能完善和补充对西方现代悲剧理论的研究,对我国社会发展也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释伊格尔顿的悲剧理论。第一章从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理论背景、学术渊源四个方面切入,分析伊格尔顿悲剧理论的形成。首先,伊格尔顿悲剧理论是对东欧剧变以及911事件的回应,同时也与伊格尔顿成长的悲剧经历有关。其次,伊格尔顿悲剧理论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低潮、文化论的转向、悲剧衰亡论的辩论等理论氛围的影响,在学术上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雷蒙·威廉斯和本雅明的悲剧理论,并在悲剧人物和冲突、悲剧与革命的关系等方面有所扬弃和突破,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第二章和第三章探讨伊格尔顿悲剧理论的内涵。第二章梳理伊格尔顿基于传统视野的悲剧理论。伊格尔顿所谈的悲剧范围包括悲剧艺术、悲剧现实和悲剧观念,属于文化悲剧理论形态;在悲剧人物方面,伊格尔顿认为悲剧人物出现了平民化的倾向,其中替罪羊这类主角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在悲剧冲突方面,伊格尔顿认为悲剧冲突包括必然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对立以及法律秩序与越界欲望的对立,并将冲突根植于人的肉体和生命之中。第三章阐发伊格尔顿关于悲剧现代意义的理论。伊格尔顿认为悲剧发挥着探寻人生意义、批判启蒙现代性观念和呼吁政治革命的作用,因此悲剧在现代社会仍有重要的意义。第四章探讨伊格尔顿悲剧理论的意义。首先,从悲剧理论建构上说,伊格尔顿的悲剧理论反拨了以斯坦纳为代表的悲剧衰亡论,颠覆了西方悲剧理论的肯定性传统,同时对我国现代悲剧理论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其次,伊格尔顿以悲剧反拨启蒙现代性观念,发掘悲剧与革命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对审美现代性批判和后现代主义批判的补充。再者,伊格尔顿的悲剧理论注重否定、正视负面、蕴含希望,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也有着启示意义。由此,本文建立起从形成到内涵再到意义的伊格尔顿悲剧理论研究体系。
郭楠[3](2020)在《莎剧《麦克白》的昆曲改编研究》文中指出根据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改编的昆曲《血手记》是中国戏曲跨文化改编西方戏剧的成功之作。从1986年“第一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初次搬演到舞台上,开启了莎剧与昆曲的交流,再到2008年上海昆剧团成立三十周年之际重新创排,赋予《血手记》新时代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跨文化改编也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但目前学界对2008年版本的《血手记》的研究还很有限,本论文试图从发展的角度入手,以莎剧《麦克白》的昆曲改编作品《血手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86年和2008年两个版本的戏曲文本和舞台呈现进行对比分析,探寻莎剧的昆曲改编的发展与变化,并从中探求出中国戏曲振兴和寻求现代化的方法,为戏曲的跨文化改编研究拓宽一些角度,为中国戏曲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共分为“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三节。第一节首先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血手记》”及研究本对象的意义所在。第二节对“戏曲莎剧跨文化改编”这一论题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血手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阐清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可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三节对本论文研究的具体内容与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概括、梳理。正文部分主要运用文本细读和比较分析分方法,从戏曲文本、舞台和文化差异三个方面对两版《血手记》对原着《麦克白》的改编状况及呈现出的差异进行探讨。第一章主要论述戏曲文本的改编问题,依次分析1986年版本和2008年版本《血手记》的框架、内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从“女巫”和“人性真善美”的角度探求由此差异带来的原着主题内涵的变形,得出《血手记》在文本改编上逐渐成熟,且对原着主题内涵的把握更加精准、深入的观点。第二章主要从舞台方面对两版《血手记》展开论述,通过对昆曲舞台上的人物塑造,昆曲演员的表演技艺及舞台灯光、布景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探求随着昆曲艺术的发展,在表演技艺稍逊于老一辈昆曲表演艺术家的情况下,新时代昆曲作品是如何另辟蹊径,通过舞台表演的巧思和写意性的舞台呈现,弥补了表演上的不足。第三章从文化差异角度入手,从人文传统和悲剧精神两个方面分析莎剧昆曲改编这一戏剧交流活动呈现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并以前文戏曲文本和舞台的比较分析为基础,探寻两个不同时代的改编作品呈现出的文化差异的融合趋势,并进一步从文化交流的视角总结出戏曲对莎剧跨文化改编对中国戏曲振兴和推进“戏曲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意义和启示作用。结语部分对本论文主要阐述的问题作出归纳和总结,并强调跨文化改编对中国戏曲发展的积极意义。
丁瑜[4](2019)在《元悲剧之团圆结局研究》文中指出元杂剧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戏剧史上它的出现既标志着我国戏曲已经发展为成熟的艺术形式,又代表着古典戏曲史上的第一高峰,同时元代也是我国古典悲剧的高峰。“悲剧”作为一美学范畴、文学体裁在中国一直备受关注,中国悲剧的团圆结局问题历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热议。本文以元杂剧这一艺术类型为主,以团圆结局的悲剧为研究对象,论述团圆结局作为悲剧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不是判别剧作是否为悲剧的决定性因素,团圆结局虽会影响剧作悲剧力量的强弱、悲剧性的深浅,但对中国悲剧展现的悲剧力量、悲剧性等问题的讨论是应结合整部剧作的情节结构、悲剧人物、悲剧冲突来讨论,团圆结局作为剧作组成部分之一也应是其讨论的范围。从对元悲剧团圆结局的方式、悲剧力度的显现、悲剧性的彰显等问题的讨论发现,团圆结局是影响剧作悲剧力度表现、悲剧性彰显的因素之一,但并非决定性因素,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剧作受团圆结局的影响所展现的悲剧力度是不一的,团圆结局对悲剧性的影响也并非只是消解,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深化和延续了剧作的悲剧性。并且基于元悲剧文本的研究发现,中西悲剧在文本上的差异表现为悲剧冲突倾向不同、悲剧角色选择不同、结构方式差异等,基于中西文本存在的差异发现,中西悲剧所体现的悲剧价值各异,西方通过力量的积累、冲突的聚集唤起力量美,旨在追求真实、表现理性;中国则是通过展现整个悲剧冲突历程来激发伦理上的感动,旨在传达情感。
安雪[5](2019)在《中国古典悲剧中的人物之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典悲剧中的人物之死是创作者对死亡问题的深刻观照。无论是在文本直接呈现的多类死亡人物及多种死后形态上,还是从间接得出的人物死亡原因及死亡方式的归类中,都可看出潜藏其中的情感意图与传统死亡观念对悲剧的绵延渗透。当将悲剧中的人物之死按时代变迁排成纵向序列又可见出,悲剧中的死亡诉求在各个时代各有侧重,同时人物死亡在悲剧文本中担负如叙事、抒情及性格塑造等多种结构功能,凸显了人物死亡拥有的巨大艺术潜力。悲剧中的人物之死只有经由欣赏者的审美接受才能有艺术价值实现的可能。从审美体验看,人物之死在文学书写和舞台演绎上,都给欣赏者带来了鲜活的死亡体验;从审美情感看,人物之死在悲喜情感的横向对比与痛感快感的纵向转换中,让欣赏者获取横纵交错的直接的死亡情感;从审美效应看,人物之死在还原时代景观、评判伦理道德、征服死亡恐惧等方面,赋予欣赏者深层的死亡感悟。文本的细致考察与欣赏的审美接受推动了死亡更深层审美价值的生发,人物死亡被赋予的深刻意蕴也因此层层开启。悲剧中展现的“人有死”“人不死”“让他死”的情感选择对文本的悲剧性内涵有着开拓与提升意义;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价值抉择也展示并引导着生命的价值取向;人物死亡在人生价值的不朽和灵魂不灭的永恒上表现并建构起对死亡的超越策略。在严肃的悲剧命题下,人物之死背后沉淀的是生存与毁灭间深沉的情感超脱与人生思索。人物之死通过对无边黑暗的温情穿透,最终指向现实之生的生命情结,让人们对生命本身展开应有的深思。
粟海青[6](2018)在《晚明传奇团圆结局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明代万历十五年后、崇祯末年以前的两百多部传奇为研究对象,对晚明传奇出现的大团圆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论文主要由绪论和三章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对“晚明”和“大团圆”的概念进行界定,介绍晚明传奇的发展概况,梳理学界有关大团圆结局的研究成果。第一章主要依据题材内容将晚明传奇分为风情剧、历史剧、仙佛剧、公案剧、时事剧等五种类型,对不同题材的戏曲对应的结局模式进行分类梳理。第二章从自身原因和外力因素对晚明传奇化解矛盾冲突实现团圆的几种途径进行分析研究。第三章探讨晚明传奇团圆书写的原因,从戏曲团圆传统、教化功能、娱乐功能以及民族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马文莹,刘金亮[7](2015)在《中国古典悲剧结局及其文化生态论析》文中提出中国古典戏剧大都以大团圆作为结局,即往往以美战胜丑、正义战胜邪恶终结全剧;即使结局是以主人公失败结束,也会给它构思一个虚幻的形式作为最后的补偿。这种大团圆结局与中国社会文化生态密切相关。受传统的经济模式和特定的社会结构以及儒家教化、中和尚圆思想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大团圆结局。这种结局虽有一些局限,但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悲剧的审美效果,并为民众所喜闻乐见。
陈军[8](2011)在《“中国无悲剧”命题百年回顾与反思》文中研究指明缺类现象是指某个文类或某些文类在这个国家或民族出现而在那个国家或民族阙如。它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文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缺类现象的考察不仅关乎文学自身的诸多特点,还与一定的社会时代关系密切,牵涉面广,头绪复杂,所以长期以来,缺类现象在比较文学研究和文类学研究中一直
杨明贵[9](2010)在《中国近世叙事文学死亡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死亡叙事是中国近世叙事文学文本世界中的重要叙事场域,但是对死亡叙事与审美的考察在中国近世叙事文学的研究领域,还属于一个无人或少人跋涉的理论盲区,本文将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所强调的理论品格组合起来,试图在中国近世叙事文学的范畴中作一番死亡叙事与审美考察的学理探险。为使研究本身能够做到对文本的“有效介入”,本人在论述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大胆还原”与“谨慎求证”相结合的学理原则。在具体地研究过程中,本文以中国近世叙事文学范畴中的经典文本《窦娥冤》、《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牡丹亭》、《林兰香》、《桃花扇》、《红楼梦》等为具体的研究案例,以死亡叙事中死亡场景描写的审美特征、死亡主体的文化属性、死亡叙事中的死亡观、死亡叙事中“死亡”的功能承担、死亡与悲剧文学之间的美学关系等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通过对死亡叙事的基本组成要素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对上述叙事文本中死亡叙事在文化和审美方面的特性作了初步的概括。现将本文中各章的论述要点概述如下:在第一章《<窦娥冤>死亡叙事研究》中,本人通过还原窦娥的文化属性及其走向死亡之前的心路历程,对窦娥这一悲剧典型的悲剧内涵重新进行了阐释。本人认为,当文本世界中的窦娥意识到残酷的生存困境已经在道德和现实层面剥夺了自己生存的希望,对道德的坚守也已经失去意义之后,死亡作为反抗生的绝望、挣脱生存困境的唯一方式,就成了窦娥的一种期待。在第二章《民间审美情趣支配下的死亡叙事——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例》中,本人通过举例分析《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文本中死亡叙事的审美特征,认为在元明之交这一历史断裂期的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以奇为美”和“以惨为乐”这两种典型的民间审美情趣,对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代表的中国近世通俗文学文本中死亡叙事的操作过程产生了深刻地影响。而民间审美情趣的强烈渗入,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文本世界中的死亡叙事在美学品格方面区别于“文人独创型”文本中死亡叙事的根本原因。在第三章《<金瓶梅>与<红楼梦>死亡叙事之比较》中,通过在死亡场景描写与死亡意象设置的审美特征、死亡叙事的意义指向等层面上对《金瓶梅》和《红楼梦》文本中的死亡叙事展开比较分析,本人总结指出,《金瓶梅》死亡叙述中丑陋而恐怖的死亡,是道德沦丧、法纪废弛的晚明乱世的一声丧钟,是惊现于仍在人欲之海中放纵自我的世俗男女头顶的一道暗示惩罚的闪电。而在《红楼梦》中,死亡本身不再只是充当一种具有道德惩戒意味的符号。一个个诗意而悲怆的死亡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一座座带有强烈的悲剧意蕴的雕像,他们在把我们引向对民族历史的反思性批判的同时,也把我们引向了对生存本身的一种悲剧性体验。在第四章《<牡丹亭>死亡叙事研究中》,本人认为,杜丽娘的“慕色而亡”,在中国的古典戏曲舞台上是一则极富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在精神分析学的视域中又是一个极其罕见的研究个案。在文化史的层面上,经由思想巨人兼文学天才的汤显祖塑造出来的杜丽娘,其在《牡丹亭》文本世界中的“非正常”死亡,在本质上讲是对“人性解放”的一次献祭,是汤显祖本人为自己的“言情”理论所作的一个具象化的注解。通过杜丽娘这位呻吟挣扎于礼教文化罗网中的女性的梦中爱情和伤情而死,剧作者以极大的道德勇气赋予了男女之间的原始生命冲动以灿烂、圣洁的色彩,使历代读者在情欲的奔放中感受到了源自于生命本源处的美丽和庄严。在第五章《<林兰香>死亡叙事研究》中,本人认为,将中国近世世情小说从“艳情”和“才子佳人”的泥潭中拯救出来的《林兰香》,其文本叙述的感伤意蕴深处充盈着强烈的悲剧精神,而凝结和传导悲剧精神的载体就是大量出现于文本的死亡叙事。通过对消解了“死”的恐惧和无奈的死亡场景和死亡意象的建构,《林兰香》不仅具有了以“死亡”作为救赎途径的悲剧精神,也使《林兰香》获得了优于“艳情”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的美学品性。在对悲剧形象进行文化解读的过程中,本人认为,当文本中的燕梦卿清醒地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悖论性的的生存处境只能在自己的生命永远停歇之后宣告终结时,燕梦卿也认识到自己的确需要一死。也就是说,当燕梦卿感觉到死亡的影子在向自己逼近的时候,她完全没有作出本能性的生的挣扎,相反,她是带着即将自我解脱的欣喜等候死亡的。在第六章《<红楼梦>死亡叙事研究》中,本人认为,凝结着文本创作者生命体验的死亡叙事,不仅建构起了《红楼梦》文本世界中最具诗化意味的生存场景,而且,在文本叙述的层面上起了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内驱力的作用。要在研究的过程中实现对《红楼梦》文本中死亡叙事的有效阐释,就必须突破传统的理论视域的限制和束缚。本章借鉴叙事学及西方死亡哲学中的相关理论,通过解析《红楼梦》文本中死亡叙事的操作机制、哲学指向,以及贾宝玉的“死亡”原因,试图对《红楼梦》文本中的死亡叙事作一番相对比较系统的研究。在第七章《佛教视域下的死亡叙事研究》中,本人认为,根植于世俗文化土壤中的明清小说,其作为一种具有新的美学品格的文学样式,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佛教文化的浸润和改造。尤其是在明清小说死亡叙事的具体操作方面,来自佛教文化的影响更是明显。本章以佛教的死亡观为参照,通过分析明清小说中死亡叙事的在文化层面上的功能承担,试图揭示出这种影响的客观存在。本章通过举例论述指出,在佛教文化的视域下,就文化功能的承担而言,明清小说死亡叙事中的“死亡”,既是今世显报的确证,又是转世显报的完成,同时,“死亡”又是文本创作者实施“色空教育”的经典案例。在第八章《死亡情结与悲剧文学的美学关联——兼论<桃花扇>的悲剧美学品格》中,本人认为,对真正的悲剧文学而言,其悲剧精神的内核中不能彻底剥离死亡的成分。悲剧文学文本世界中的死亡叙事,尤其是死亡叙事中的死亡情结,对文本悲剧精神的生成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文本创作者或文本世界的中心主人公主体意识中的“死亡情结”,在悲剧文本中又有三种存在形式:在感性体验的层面上,指呈现于话语叙述中的一种浸润了生的焦虑的悲感色彩;在精神分析的层面,指的是存在于生命价值指向中的一种虚无情绪;在人物塑造的层面上,指的英雄人格的消亡和犬儒主义的盛行。本章通过解析《桃花扇》的悲剧美学品格,试图对死亡情结与悲剧文学之间存在的美学关联进行举例说明。通过还原上述文本中的主人公在文本世界中的生存处境、文化属性,以及其死亡前的生命煎熬和死亡对其生存本身的意义,本文试图对死亡叙事中的死亡主体所所承载的社会文化信息和个体生命的精神焦虑作出比较完整的揭示。最后,通过考察死亡叙事与所选文本的“形而上的性质”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指出,文学文本中的死亡言说、死亡叙事在精神内涵和意义指向上的蜕变,不仅标志着中国文学开始真正具有了对人实施精神拯救的美学力量,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近世的作家阵营内出现了真正的诗人哲学家——他们创造了使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变的可能。
何丽丽[10](2009)在《元杂剧悲剧的“大团圆”结局探因》文中研究说明"大团圆"的喜剧结局是中国古典悲剧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元杂剧悲剧也不例外。本文分析了元杂剧悲剧"大团圆"结局的原因有四个:古代阴阳气论的影响,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影响,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和元代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浅论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兼论古典悲剧中的因果报应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兼论古典悲剧中的因果报应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伊格尔顿悲剧理论再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和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创新点和方法 |
第一章 伊格尔顿悲剧理论的形成 |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
一、时代背景 |
二、个人经历 |
第二节 理论背景与学术渊源 |
一、理论背景 |
二、学术渊源 |
第二章 基于传统视角的思考——伊格尔顿悲剧理论之一 |
第一节 悲剧范围 |
第二节 悲剧人物 |
一、悲剧人物的民主化 |
二、替罪羊 |
第三节 悲剧冲突 |
第三章 悲剧现代意义的探讨——伊格尔顿悲剧理论之二 |
第一节 人生意义的昭示 |
第二节 启蒙现代性的批判 |
一、悲剧构成批判的原因 |
二、“悲剧性现代性”的内容及局限 |
三、“悲剧性现代性”局限的解决 |
第三节 政治革命的效应 |
一、替罪羊与悲剧的关联 |
二、悲剧替罪羊的革命象征意义 |
三、悲剧替罪羊与社会主义革命 |
第四章 伊格尔顿悲剧理论的意义 |
第一节 对悲剧理论构建的价值 |
一、反拨西方悲剧衰亡论 |
二、反拨悲剧理论肯定性传统 |
三、启示我国现代悲剧理论发展 |
第二节 对资本主义批判的深化 |
一、对审美现代性批判的补充 |
二、对后现代主义批判的补充 |
第三节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莎剧《麦克白》的昆曲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戏曲文本的改编 |
第一节 框架的确立 |
一、改编的基础:相同的故事题材依托 |
二、在中国背景前提下确立框架 |
第二节 内容的择选及其合理性问题 |
一、内容与情节的择选 |
二、逻辑合理性的缺失与弥补 |
第三节 主题立意的传承与新变 |
一、女巫功能的表达 |
二、对人性“真、善、美”的关注 |
第二章 莎剧昆曲改编的舞台探索 |
第一节 人物角色定位 |
一、86年版:莎剧人物昆曲化的初步探索 |
二、08年版:回归原着,打破善恶界限 |
第二节 昆曲表演程式与技法的运用 |
一、86年版:细腻精湛的表演技艺呈现 |
二、08年版:人物色彩转变下的行当转换与表演技艺创新 |
第三节 舞台语汇的丰富与更新 |
一、86年版:写意性的舞台呈现 |
二、08年版:新时代舞台语汇的丰富与更新 |
第三章 戏曲跨文化改编的文化差异融合与意义 |
第一节 莎剧昆曲改编中呈现的文化差异 |
一、中西人文传统的差异 |
二、悲剧精神的差异 |
第二节 文化差异的融合 |
一、中西人文传统的融合 |
二、中西戏剧精神的融合 |
第三节 跨文化改编的意义与启示 |
一、跨文化改编的意义所在 |
二、戏曲跨文化改编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元悲剧之团圆结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元悲剧的研究现状 |
(一) 关于元代悲剧鉴别标准的探讨 |
(二) 关于元悲剧特点的研究 |
(三) 围绕元悲剧团圆结局的争论 |
三、现有研究的成就与局限 |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范畴界定 |
第一节 悲剧 |
第二节 悲剧性 |
第三节 悲剧的鉴定标准 |
第二章 元悲剧团圆式结局概况 |
第一节 影响元悲剧团圆结局形成的社会因素 |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团圆结局”的影响 |
二、蒙古族文化对元悲剧团圆结局的影响 |
第二节 元悲剧团圆结局的方式 |
一、“梦圆式”团圆结局 |
二、“鬼魂伸冤式”团圆结局 |
三、“外力帮助转危为安式”团圆结局 |
第三章 元悲剧团圆结局对悲剧力度的影响 |
第一节 团圆结局的偶然性因素削弱悲剧力度的展现 |
第二节 团圆结局深化悲剧冲突、突显剧作力度 |
一、反抗力量由柔弱变柔韧,反抗之力化柔为强 |
二、反抗力量的主动进攻,悲剧力量由悲到壮 |
第三节 元悲剧团圆结局方式对剧作力度的显现 |
一、“梦圆式”结局增强悲剧感受 |
二、“鬼魂伸冤式”结局对人物反抗意识的升华 |
三、“外力帮助转危为安式”结局对悲剧力度的影响 |
第四章 元悲剧团圆结局彰显悲剧性 |
第一节 团圆结局与现实生活对比凸显悲剧性 |
第二节 团圆结局揭露统治阶级的强大 |
第三节 揭露内心理念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
第五章 中西悲剧价值异同 |
第一节 中西悲剧价值的文本基础 |
一、中西悲剧文本结构的不同 |
二、中西悲剧冲突倾向各异 |
三、中悲剧结局方式异同 |
第二节 中西悲剧价值 |
一、西方悲剧旨在表现理性 |
二、中国悲剧旨在传达情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古典悲剧中的人物之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基本概念与关系概述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本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国古典悲剧中人物之死的文本表达 |
第一节 死亡人物类型与死亡形态 |
一、死亡人物的三种类型 |
二、人物死后的两种形态 |
第二节 死亡原因与致死方式 |
一、外力毁灭型 |
二、内因致死型 |
第三节 死亡诉求与死亡的结构功能 |
一、死亡的诉求变化 |
二、死亡的结构功能 |
第二章 中国古典悲剧中人物之死的审美接受 |
第一节 鲜活的死亡体验 |
一、死亡书写的形象性 |
二、舞台演绎的直观性 |
第二节 直接的情绪感发 |
一、悲哀的同情和喜悦的憎恶 |
二、死亡痛感夹杂悲剧快感 |
第三节 深层的审美感悟 |
一、时代景观的还原重审 |
二、伦理道德的价值评判 |
三、死亡恐惧的审美转换 |
第三章 中国古典悲剧中人物之死的审美价值 |
第一节 开拓并提升了文本的悲剧性内涵 |
一、“人有死”的死亡事实增强了作品的悲剧性强度 |
二、“人不死”的死亡虚构加深了作品的悲剧性深度 |
三、“让他死”的死亡安排提升了作品的悲剧性高度 |
第二节 展示并引导着生命的价值取向 |
一、社会价值的弘扬 |
二、自我价值的凸显 |
第三节 表现并建构起死亡的精神超越 |
一、以人生价值的不朽超越死亡 |
二、以灵魂不灭的永恒超越死亡 |
结语“先行到死中去” |
附录 中国古典悲剧中含有人物死亡的文本简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晚明传奇团圆结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晚明传奇团圆结局模式 |
第一节 风情剧:金榜题名,洞房花烛 |
第二节 历史剧:锄奸卫道,功成名就 |
第三节 仙佛剧:看破红尘,白日飞升 |
第四节 公案剧:沉冤得雪,喜结良缘 |
第五节 时事剧:惩凶除恶,正罪锄奸 |
第二章 晚明传奇化解冲突实现团圆的途径 |
第一节 金榜高中 |
第二节 清官帮助 |
第三节 侠士援手 |
第四节 神力庇佑 |
第五节 机缘巧合 |
第三章 晚明传奇团圆书写原因探讨 |
第一节 对戏曲团圆写作传统的继承 |
第二节 对戏曲教化功能的维护 |
第三节 对戏曲娱乐目的的认同 |
第四节 乐天向善民族心理的体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古典悲剧结局及其文化生态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团圆结局是不争的事实 |
二、大团圆结局形成的文化生态 |
三、大团圆结局的得与失 |
(8)“中国无悲剧”命题百年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无悲剧”命题百年 |
(一) 20世纪第一个10年:命题的提出 |
(二) 20世纪第二个10年:命题的扭曲 |
(三) 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命题的发展 |
(四)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命题的高潮 |
(五) 20世纪90年代至今:命题的停滞 |
二、“中国无悲剧”是个伪命题 |
三、余论:“中国无悲剧”命题的现代反思 |
(9)中国近世叙事文学死亡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中国近世文学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叙事学视域下中国近世叙事文学的研究模式及成果举例 |
第三节 论题提出的学理依据及研究预期 |
第一章 《窦娥冤》死亡叙事研究 |
第一节 窦娥的文化属性 |
第二节 窦娥的死亡原因 |
第二章 民间审美情趣支配下的死亡叙事——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例 |
第一节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文本世界中的民间色彩 |
第二节 以“奇”为美 |
第三节 以“惨”为乐 |
第三章 《金瓶梅》与《红楼梦》死亡叙事之比较 |
第一节 死亡场景描写之比较 |
第二节 死亡意象设置之比较 |
第三节 死亡叙事的意义指向之比较 |
第四章 《牡丹亭》死亡叙事研究 |
第一节 《牡丹亭》文本世界中的爱情发生模式 |
第二节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杜丽娘之死 |
第五章 《林兰香》死亡叙事研究 |
第一节 《林兰香》在世情小说史上的地位和美学品格 |
第二节 《林兰香》死亡叙事的文化意蕴 |
第三节 燕梦卿之死的悲剧内涵 |
第六章 《红楼梦》死亡叙事研究 |
第一节 死亡情结驱动下的悲剧叙事 |
一、极具悲感色彩的意象群的塑造 |
二、贾宝玉的死亡言说及其死亡观 |
第二节 贾宝玉“死亡”原因分析 |
一、有材却被弃,无缘去补天 |
二、众美皆凋亡,温柔梦难续 |
第七章 佛教视域下的死亡叙事研究 |
第一节 佛家的死亡观概述 |
第二节 死亡——今世显报的确证 |
第三节 死亡——转世显报的完成 |
第四节 死亡——实施“色空”教育的经典案例 |
第八章 死亡情结与悲剧文学的美学关联——兼论《桃花扇》的悲剧美学品格 |
第一节 悲剧与死亡略论 |
第二节 悲剧发生的宿命色彩 |
第三节 悲剧结局的精神幻灭 |
第四节 英雄绝迹的悲剧舞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元杂剧悲剧的“大团圆”结局探因(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代阴阳气论的影响 |
二、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影响 |
三、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 |
四、元代社会环境的影响 |
四、浅论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兼论古典悲剧中的因果报应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式悲剧:大团圆审美模式再阐释[J]. 姜游,张良丛.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0(02)
- [2]伊格尔顿悲剧理论再探[D]. 陈慧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
- [3]莎剧《麦克白》的昆曲改编研究[D]. 郭楠. 河南大学, 2020(02)
- [4]元悲剧之团圆结局研究[D]. 丁瑜. 云南大学, 2019(03)
- [5]中国古典悲剧中的人物之死研究[D]. 安雪.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6]晚明传奇团圆结局研究[D]. 粟海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7]中国古典悲剧结局及其文化生态论析[J]. 马文莹,刘金亮.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8]“中国无悲剧”命题百年回顾与反思[J]. 陈军. 中华戏曲, 2011(01)
- [9]中国近世叙事文学死亡叙事研究[D]. 杨明贵. 陕西理工学院, 2010(03)
- [10]元杂剧悲剧的“大团圆”结局探因[J]. 何丽丽.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