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蔗糖溶液制取乙炔(论文文献综述)
周春长[1](2020)在《影响植物纤维模拟生物反应器渗透浸润传质MS培养液过程的因素》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实现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愈伤组织细胞规模化培养生产紫杉醇,课题组前期研究发明了帘状锚固培养生物反应器及培养法,培养床网绒纤维的优劣是系统中愈伤组织获得营养和实现由粘附物理锚固生长过渡到生物结合锚固的关键。论文选取了较具代表性的14种植物的韧皮、木材、竹材、秸秆共16种材料自制成纤维,并采用光学显微观测、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检测及模拟帘状锚固培养生物反应器传质过程自主创制的―纤维渗透浸润传质模拟装置‖等,对影响植物纤维渗透浸润传质MS培养液过程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为该系统培养床网绒纤维筛主导考察因素的确定建立了基础。结果与结论如下:16种材料分别采用4种方法进行纤维制取,发现石灰法的纤维产率最高,平均为73.06%,但耗时最长,是其他3种方法的14倍多,且非纤维物质、未分散束状纤维残留较高。白杨树木材纤维产率最高为95.02%。硫酸盐法为52.87%,较适合苎麻韧皮、慈竹、青皮竹、毛竹和甘蔗渣纤维的制取;AS-AQ法和酶法均为50%,前者较适合小构树韧皮和木纤维、苎麻、白杨和马尾松木纤维、荻、小麦、水稻、玉米秸秆纤维的制取,后者较适合芦竹、五节芒秸和马尾松木材纤维的制取。纤维显微观测结果显示:按材料类型,纤维细胞长度依次为韧皮>竹材>秸秆>木材;按种类(mm):苎麻韧皮(48.4)>小构树韧皮(13.2)>芦竹秸秆(3.4)>慈竹竹材(3.3)>毛竹竹材(3.2)>青皮竹竹材(2.8)>五节芒秸秆(2.7)>荻秸秆(2.3)>甘蔗渣(2.0)>玉米秸秆(1.8)>小麦秸秆(1.6)>水稻秸秆、白杨树、马尾松和小构树木材(0.8)>苎麻木材(0.7)。纤维细胞宽度依材料类型为韧皮>竹材>木材>秸秆;按种类(μm):苎麻韧皮(38.7)>甘蔗渣(28.6)>白杨树木材(28.3)>毛竹竹材(25.6)>小构树韧皮(21.9)>青皮竹竹材(21.8)>芦竹和五节芒秸秆(20.3)>玉米秸秆(19.7)>小构树木材(19.2)>慈竹竹材(17.1)>水稻秸秆(13.0)>马尾松木材(12.2)>荻秸秆(11.3)>小麦秸秆(11.1)>苎麻木材(10.4)。壁宽依材料类型为竹材>韧皮>木材>秸秆;按种类(μm):苎麻韧皮和白杨树木材(8.5)>毛竹竹材(5.1)>慈竹竹材(4.8)>甘蔗渣和小构树木材(4.3)>小构树韧皮(3.1)>玉米秸秆(3.0)>青皮竹竹材(2.6)>水稻秸秆(2.6)>荻秸秆(2.3)>五节芒秸秆(1.7)>马尾松木材(1.6)>苎麻木材(1.3)>芦竹秸秆(1.2)>小麦秸秆(1.1)。纤维细胞中腔直径依材料类型为韧皮>竹材和秸秆>木材;按种类(μm):苎麻韧皮(21.7)>甘蔗渣(20.0)>芦竹秸秆(17.9)>五节芒秸秆(16.9)>青皮竹竹材(16.6)>小构树韧皮(15.7)>毛竹竹材(15.4)>玉米秸秆(13.7)>白杨树木材(11.3)>小构树木材(10.6)>马尾松木材和小麦秸秆(9.0)>水稻秸秆(8.0)>苎麻木材(7.8)>慈竹竹材(7.5)>荻秸秆(6.7)。纤维细胞表面结构粗糙复杂程度由高到低为韧皮:苎麻韧皮>小构树韧皮;竹材:青皮竹>毛竹>慈竹;木材:苎麻>小构树>白杨树>马尾松;秸秆:玉米>小麦>水稻>甘蔗渣>荻>芦竹和五节芒。纤维润湿阶段,渗透浸润传质MS培养液的速率依次为:小构树韧皮和水稻秸秆﹥甘蔗渣﹥芦竹秸秆﹥玉米秸秆﹥苎麻木材﹥苎麻韧皮﹥毛竹竹材﹥青皮竹竹材﹥荻秸秆﹥五节芒秸秆﹥小麦秸秆﹥小构树木材﹥白杨树木材﹥慈竹竹材﹥马尾松木材,最高是最低的近8倍,差异非常显着。纤维束中纤维排列方向有序组与无序组间的差异不明显,在0.02~1.06 cm·min-1之间。纤维饱和吸水后,纤维束微观空间形成的连续水柱体系部分抵消了纤维表面差异的作用,导致差异幅度明显降低,但仍很显着,最高是最低的两倍多,排序变为:水稻秸秆﹥小麦秸秆﹥芦竹秸秆﹥五节芒秸秆﹥苎麻木材﹥小构树木材﹥苎麻韧皮﹥毛竹竹材﹥马尾松木材﹥荻秸秆﹥甘蔗渣﹥小构树韧皮﹥玉米秸秆﹥白杨树木材﹥慈竹竹材﹥青皮竹竹材。纤维束中纤维排列方向有序组与无序组间的差异明显增加,为11.56~68.90 m L·h-1·g-1。与显微观测结果相比较,纤维种类差异的排序规律间无对应关系,证明两者间无相关性,影响植物纤维渗透浸润传质过程的主导因素是纤维种类化学组成间的差异和纤维束中纤维排列方向的有序性。根据MS传质液中各成分HPLC和AAS检测分析发现:各成分的浓度在传质开始后约100 min内均存在上下不同幅度的短时波动。16种纤维对6-BA均具有较强吸收作用,初始检出浓度多为零,小构树韧皮、荻、小麦、水稻秸秆与甘蔗渣纤维稍高,为原浓度的1/2左右。NAA的浓度在初始的40~60 min出现大幅上升,苎麻韧皮、毛竹竹材纤达10倍多,慈竹和青皮竹竹材、五节芒秸秆纤维达8倍以上,小构树韧皮、水稻和荻秸秆、甘蔗渣纤维均达7倍以上,芦竹和玉米秸秆纤维达4倍以上,应是纤维在饱和吸水阶段吸附富集了NAA,饱和吸水后被洗脱导致浓度升高。2,4-D的检出浓度出现上下波动,其中苎麻韧皮上下波动幅度达原浓度的2倍多,小构树韧皮、马尾松木材、芦竹和小麦秸秆4种纤维的最低检出浓度均为零,均为瞬时零点。烟酸的浓度也出现短时上下波动,烟酸浓度上下波动以慈竹、青皮竹竹材纤维的较明显,在0.02~2.58 mg·L-1之间,向上波动以苎麻韧皮的最显着,为3.17 mg·L-1,达原浓度的5倍多,其次是小构树韧皮、青皮竹竹材和芦竹秸秆纤维,达3倍多。青皮竹、毛竹竹材纤维传质液中维生素B6的浓度也检出了瞬时零点,苎麻韧皮检出了2倍多的高点,其它种类纤维波动较小。AAS检测发现,传质液中Na、Mg、Ca、Zn、Mn、Mo元素的检出浓度也短时大幅上下波动,最低为零(Zn,小构树韧皮、青皮竹竹材、苎麻木材、荻和玉米秸秆纤维的初始传质液中。Mo,小构树韧皮、五节芒秸秆),最高的达原浓度的8倍以上(Mo,苎麻韧皮和木材、马尾松木材纤维,前者者接近10倍),各种纤维初始传质液中Na和Ca元素均较原浓度高,其中Na普遍高2~6倍,Fe、K浓度的变幅较小。即植物纤维传质液中各成分浓度的短时波动也存在极显着的种类间差异。传质过程中对MS培养液各成分浓度影响最弱的纤维种类是小麦秸秆、甘蔗渣、芦竹秸秆纤维。比较传质速率和传质液各成分浓度短时上下波动的种类间差异与纤维显微观测结果的种类间差异规律,均证明影响植物纤维渗透浸润传质MS培养液过程的主导因素是植物纤维的化学组成和纤维束中纤维排列方向的有序性,与纤维微观尺寸结构间的相关性较弱。因此,植物纤维的化学组成应作为培养床网绒纤维筛选参考的主导因子。
高林琼[2](2020)在《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学会的化学普及工作 ——基于《化学世界》的考察》文中指出化学工业直接影响着国防建设、农业建设以及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等多方面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当代技术与产业的发展革新。近代化学工业在我国起步于晚清洋务运动期间,后来随化学科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近代工业在我国的发展,化学工业在民国时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出现大量的民族化工业,奠定了我国化工业发展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化学工业会学术组织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国首个化学工业学术组织——中华化学工业会于1922年创立,由中国留学生组织发起创立,该学会聚集了国内大量的化工方面专业人才,不仅促进了民国时期高等化学教育体系的形成,还培养了大批化学工业人才,为化工学科和化工业的建制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中华化学工业会除创办会刊《化学工业》外,于1946年创办了《化学世界》,是国内较早的普及化学、化工知识的重要期刊。本文以《化学世界》所载材料为基础和线索,对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化学普及工作进行历史调查,运用文献考证、比较分析以及个案分析进行研究,梳理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及其会刊《化学世界》的创立及发展历程,对《化学世界》中有关该学会的各类活动以及普及化学、化工业知识的资料进行梳理和解读,论述中华化学工业会在普及化学、化工知识和技术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查阅大量研究文献,梳理论述了国内学术界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的现状以及对《化学世界》研究的现状,指出学术界在对1946-1952年这个时段和对《化学世界》研究的缺失,阐述了对这时段及其杂志研究的学术意义,同时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思路及创新之处。(2)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历史调查和梳理,并对该学会会刊的发展情况、年会的开展情况以及抗战胜利前后国内化学、化工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近代化学、化工业在民国时期整体发展状况,为本文的专题研究提供了历史背景。(3)对《化学世界》的创办与发展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着重对《化学世界》所载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其中所载活动与事件进行追踪调查,梳理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化学普及工作。在科普活动方面,包括化学工业新闻的传播、开设化工讲座、翻译外国化工文献等方面;在学术研究方面,《化学世界》成为促进学者交流学习的平台,刊载了学会成员大量化学化工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化学化工实践上,学会成员为化工企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咨询,不仅组织化工学者参与实践学习,还协助化工企业开展了多次化工展览活动,有效促进了科研与实践的结合,体现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对化工产业经济建设方面的贡献。(4)通过《化学世界》对中华化学工业学会在战后经济建设中所工作的考察,发现中华化学工业会所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民国时期高等化学教育体系的构建、化学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为近代化学工业的建制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会对化工科研方面的突出成果较少,但学会成员在会刊上发表的化工类文章对于化学知识的普及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化工学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许浩[3](2020)在《热电池正极材料NiCl2及Cu2V2-xMoxO7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热电池具有激活迅速、储存时间长、优秀的热稳定性以及电化学性能等特点,能适应苛刻的工作环境,因此在武器装备和一些特殊领域拥有其他电池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便是LiSi/硫化物体系。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需要热电池向着微型化、高电压、高比容量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就对高电位正极材料钒酸铜(Cu2V2O7)以及NiCl2进行了研究。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更好导电性能的Cu2V2-xMoxO7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热分析仪(DTA)等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改变Mo含量、正极中电解质和导电剂的添加、等方面的测试条件对单体电池放电性能进行测试,从而得出最佳测试条件。结果表明,在正极材料Cu2V1.85Mo0.15O7中添加25%电解质以及10%导电剂Ag的正极材料放电性能最佳,初始放电电压为2.964 V,高电压放电平台稳定,截止1.0 V时的比容量达到580.2 mA·h/g。采用高温升华工艺对氯化镍材料进行处理,表征结果表明,得到的NiCl2正极材料具有更好的结构。针对NiCl2材料较差的导电性能,对金属和非金属导电剂的添加进行了研究,又对混合导电剂的改性进行探索,发现复配比例镍粉:石墨烯为7:3的混合导电剂的单体电池放电性能最优,初始放电电压为2.43 V,截止1.0 V的比容量为279.5 mAh/g。基于改进NiCl2与电解质的浸融现象,提高放电的稳定性,采用碳包覆法制备了碳包覆NiCl2正极材料,采用10%蔗糖效果最好,初始放电电压为2.46 V,截止1.0 V比容量为308 mAh/g。采用丝网印刷制备了NiCl2薄膜电极,对粘结剂的选择进行研究发现MgO能满足高能量输出的要求,但气相SiO2的粘结性能更好。随后发现共混粘结剂可以兼具二者的优点,最佳的共混比例为MgO:SiO2=90%:10%,此时氯化镍热电池的综合性能最优,截止放电电压1.0 V时的放电比容量为245.7 mAh/g。添加10%活性碳作为导电剂时,初始放电电压为2.4324 V,放电平台电压高且平稳,电压截止1.0 V时,其比容量达到209.3 mAh/g。
武志江[4](2019)在《电石渣用作制备氧化钙原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石渣是电石(CaC2)生产乙炔时产生的以Ca(OH)2为主要成分的固体废弃物,目前电石渣主要应用于建筑原材料、化工产品原料、环保治理材料等领域,利用仅仅是简单处理或直接利用,消耗量有限且排放量逐年增加,电石渣资源化利用迫在眉睫。利用电石渣代替石灰石生产石灰,能够实现“电石渣→石灰→电石→电石渣”的良性循环,但最大的问题是其杂质成分造成石灰产品纯度低,不满足石灰工业产品质量要求,因此电石渣实现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在于将电石渣中杂质成分低成本高效地分离去除。研究了电石渣中矿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嵌布特征,电石渣主矿物有Ca(OH)2与CaCO3两种;Ca(OH)2矿物成簇状堆积分层排列,平均尺寸42×217 nm。CaCO3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形貌,平均尺寸658.7×513 nm,主矿物相晶粒均为纳米级。次要矿物有石英、碳化硅、长石、硅铁;少量矿物成分有莫来石、硅铝酸钙等,次要矿物晶粒均为微米级。研究通过干法机械筛分分析电石渣化学成分的粒级分布特征,以及机械粉碎对Ca(OH)2和CaCO3团聚体形态产生的影响。电石渣原料中杂质成分主要富集于-38μm和+315μm粒径范围内,该粒级范围内CaO含量均低于81%。其余粒径中CaO含量均在85%以上。湿法机械粉磨后粗粒级钙质团聚体有效解聚并向细粒级富集。研究通过湿法球磨及添加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不同掺量制备出稳定的电石渣悬浮液。电石渣经湿法粉磨后悬浮液的聚沉现象明显得到改善,0.2 wt.%Suc+0.5wt.%HPMC100 k及0.1 wt.%Suc+0.4 wt.%HPMC200 k湿法球磨时长为120 s可制备出稳定的电石渣悬浮液。利用水力旋流器并调节不同进料流速对电石渣悬浮液进行分选提纯。18200μm电石渣悬浮液用旋流器分选,溢流钙质料中CaO含量可达到91%,钙质料产率约为90%。优选旋流器分选的技术参数:入口流速4.0 m/s,用黏度为2×105 mPa·s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分散剂掺量为0.1 wt.%蔗糖和0.4 wt.%HPMC200 k。探索化学法提纯细粒级电石渣实验参数制得高纯钙质原料。电石渣浸取反应时,溶液pH值适宜的范围在34之间。浸取溶液pH=4,水浴温度为10℃,搅拌速率为800 r/min时得到的钙质产品的CaO含量达98.1%。
陈富金[5](2019)在《湿法磷酸和钛白副产硫酸亚铁制备磷酸铁锂的研究》文中提出磷酸铁锂由于安全无毒、环境友好、比容量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是研究出性能优良且价格低廉的磷酸铁锂前驱体一直是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难题。本实验以钛白副产硫酸亚铁和湿法磷酸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磷酸铁锂前驱体,前驱体通过煅烧得到磷酸铁锂,不仅降低了合成成本,并且对于解决目前钛白生产的废副硫酸亚铁的回收利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用湿法磷酸作为磷源通过共沉淀法合成前驱体,合成工艺相对简单,易于操作。因此,本实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本论文以分析纯FeSO4·7H2O、H3PO4、LiO H·H2O为原料,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磷酸铁锂前驱体,通过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磷酸铁锂前驱体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锂摩尔投料量为0.084mol,磷摩尔投料量为0.03mol,铁摩尔投料量为0.025mol,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30oC,陈化时间为2h。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前驱体的比例最接近1:1:1。通过XRD、热重、粒径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前驱体为磷酸亚铁和磷酸锂的混合物,在500℃之后前驱体重量损失趋于平稳,体积平均粒径为4.96um。其次,为了制备出性能优良的磷酸铁锂,前驱体在掺杂7%的蔗糖后置于管式炉中煅烧得到LiFePO4/C粉体材料,对前驱体的煅烧时间和煅烧温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优化的煅烧温度是750oC,优化的煅烧时间是8h。最后,用钛白副产硫酸亚铁和湿法磷酸为原料,用蔗糖作为碳源,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磷酸铁锂前驱体,研究表明,制备前驱体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锂摩尔投料量为0.24mol,磷摩尔投料量为0.03mol,铁摩尔投料量为0.025mol。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前驱体的比例最接近1:1:1。再用自制的前驱体通过煅烧制备LiFePO 4/C粉体材料,对制备的材料采用XRD、S EM、电化学性能测试、循环伏安测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出来的材料是完整的球形结构,且与磷酸铁锂标准图谱(81-1173)对比后基本一致。在0.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12.0Ah·k g-1,在经过十次循环后比容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样品的循环伏安曲线是一对对称性很好的氧化还原峰,循环4圈之后的峰基本重合,说明样品内部的极化较小。
杨勇[6](2016)在《氮掺杂介孔炭的制备及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聚氯乙烯(PVC)作为世界五大工程塑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基于我国多煤少气缺油的能源现状,70%以上的氯乙烯单体生产工艺采用基于煤化工的乙炔氢氯化工艺,该工艺目前仍然采用汞催化剂。随着全球限汞法规政策的出台及我国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环保型无汞催化剂成为我国氯乙烯产业生死攸关的技术瓶颈问题。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氮改性炭材料及氮掺杂钌炭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应用,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1.选取了椰壳炭、木质炭、煤质炭和两种不同模板制备的介孔炭,考察了炭材料的性质对乙炔氢氯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单位体积催化剂的初始活性表现为介孔炭(MC)>煤质活性炭>椰壳活性炭>木质活性炭>介孔炭(OMC),其中介孔炭(MC)稳定性较差。但是以单位质量计算的本征活性以MC的介孔炭活性最高,OMC次之,都比活性炭的活性高。煤质活性炭的灰分不是乙炔氢氯化反应活性中心,降低灰分含量,可以提高活性炭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2.采用尿素原位掺杂、尿素及氨气后改性及乙二胺和四氯化碳共聚的方法制备了氮掺杂介孔炭,并考察了氮的掺杂对乙炔氢氯化性能的影响。尿素原位合成法可得到氮含量达3.6wt%,且70%以上为石墨型氮。乙二胺和四氯化碳共聚的方法可以得到1520%的氮含量。氮的掺杂可以提高其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3.通过原位法一步将氮和钌同时掺杂到介孔炭的骨架中,研究了氮的掺杂对钌炭催化剂的乙炔氢氯化反应性能的影响。氮元素的引入可有效提高镶嵌式钌炭催化剂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氮与钌同时作为活性位;对于负载型催化剂,氮的掺杂可以提高钌的分散度,但氮的掺杂对提高负载型钌炭催化剂的乙炔氢氯化反应性能作用有限。
陈思恭[7](2015)在《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分类精编与规律总结》文中研究表明纵观各地的高考试题,化学实验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内容。试题在考查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和处理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题型多变,知识点迁移量较大,对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因此,研究新形势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是备战高考复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对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实验高频考点试题进行解析,旨在帮助学生归纳总结高考实验题的命题方向和特点,
陈思恭[8](2014)在《抓本质 寻规律——化学实验高考试题分类精选与规律总结》文中认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实验在高考复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有效地进行实验复习,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高考成绩,是每位学生必须面对且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并对试题进行对比,找共性和差别,找联系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实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廖旭杲,毛杨林,陆军,林肃浩,周改英,曾国琼[9](2012)在《2012年高考化学复习试题精粹》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廖旭杲(宁波市鄞州中学浙江宁波315101)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方便面的制作过程中常用到纯碱,果汁等液体饮料中常添加苯甲酸钠作防腐剂,葡萄酒中一般加入少量SO2作为添加剂B.我国部分城市已陆续开始推广使用"甲醇汽油"。"甲醇汽油"具有降低排放、节省石油、安全方便等特点
沈彩娣,林肃浩,王春,廖旭果,陆军[10](2010)在《2010年高考化学复习试题精粹》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一、物质的组成与转化1.关于元素和原子的关系有如下各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①若是同种元素,则一定是同种原子;②若是同种原子,则一定是同种元素;③若是不同种元素,则一定是不同种原子;④若是不同种原子,则一定是不同种元素。
二、使用蔗糖溶液制取乙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使用蔗糖溶液制取乙炔(论文提纲范文)
(1)影响植物纤维模拟生物反应器渗透浸润传质MS培养液过程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
1.2 纤维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种类 |
1.2.2 研究与应用领域 |
1.2.3 植物纤维 |
1.2.4 植物纤维制取方法研究 |
1.2.5 植物纤维微观形态结构研究 |
1.2.6 植物纤维与流体间相互作用研究 |
1.2.7 植物纤维化学、物理机械性能研究 |
1.2.8 植物纤维防紫外、抗菌性能研究 |
1.3 质量传递研究进展 |
1.3.1 气液传质 |
1.3.2 液液传质 |
1.3.3 液固传质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14种植物的韧皮、木材、竹材和秸秆纤维制取与显微结构的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1.4 材料预处理 |
2.1.5 植物纤维制取方法 |
2.1.6 产率计算 |
2.1.7 植物纤维显微结构观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制取方法纤维产率的比较 |
2.2.2 不同制取方法纤维质量的比较 |
2.2.3 不同制取方法所需制取时间的比较 |
2.2.4 14种植物4类纤维微观尺寸及结构间的差异比较 |
2.3 小结 |
第3章 影响植物纤维渗透浸润传质MS培养液速率的因素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纤维 |
3.1.2 仪器 |
3.1.3 试剂 |
3.1.4 MS培养基 |
3.1.5 纤维渗透浸润传质模拟实验及传质速率的测定 |
3.1.6 纤维束中纤维排列有序性对渗透浸润传质速率的影响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纤维种类因素 |
3.2.2 纤维束中纤维排列有序性因素 |
3.3 小结 |
第4章 影响植物纤维渗透浸润传质MS培养液有机成分浓度的因素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纤维 |
4.1.2 仪器 |
4.1.3 MS培养基 |
4.1.4 检测用试剂 |
4.1.5 纤维渗透浸润传质MS液体培养基中有机溶质成分特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
4.1.6 单位质量纤维传递MS液体培养基中成分浓度规律的测定方法 |
4.1.7 6-BA、NAA、2,4-D HPLC同步检测方法的建立 |
4.1.8 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 HPLC同步检测方法的建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6 种植纤维对6-BA、NAA、2,4-D渗透浸润传质浓度的影响 |
4.2.2 16种植纤维对烟酸和维生素B6渗透浸润传质浓度的影响 |
4.2.3 14种植物的4类纤维渗透浸润传质MS培养液中成分浓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
4.3 小结 |
第五章 影响植物纤维渗透浸润传质MS培养液矿质营养成分浓度的因素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纤维 |
5.1.2 仪器 |
5.1.3 MS培养基 |
5.1.4 检测用试剂 |
5.1.5 纤维渗透浸润传质MS液体培养基中有机溶质成分特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
5.1.6 单位质量纤维传递MS液体培养基中有机溶质成分规律的测定方法 |
5.1.7 钠、铁、猛、锌、钼、镁、钙、钾AAS检测方法的建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6 种植纤维对Na、Fe、Mn渗透浸润传质浓度的影响 |
5.2.2 16纤维对Zn、Mo渗透浸润传质浓度的影响 |
5.2.3 16种纤维对Mg、Ca、K渗透浸润传质浓度的影响 |
5.2.4 14种植物的4类纤维渗透浸润传质MS培养液中矿质营养成分浓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 |
6.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缩略词 |
附录 B 图版说明 |
(2)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学会的化学普及工作 ——基于《化学世界》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研究 |
1.3.2 对《化学世界》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5.3 创新之处 |
2 中华化学工业会及其会刊的发展历程 |
2.1 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创立与发展 |
2.2 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刊的创办与发展 |
2.2.1 早期创刊阶段(1923-1925年) |
2.2.2 战前顺利发展阶段(1929-1936年) |
2.2.3 抗战期间的艰难阶段(1937-1945年) |
2.2.4 抗战胜利后维持阶段(1946-1952年) |
2.3 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学术年会状况 |
2.3.1 学会初期的年会 |
2.3.2 北伐胜利后至抗战前的年会状况 |
2.3.3 抗战期间年会状况 |
2.3.4 抗战胜利后的年会状况 |
2.4 抗战时期与抗战胜利后中国化学、化工状况 |
2.4.1 抗战时期化学研究情况 |
2.4.2 抗日战争时期化学研究成果 |
2.4.3 抗战胜利后的化学研究概况 |
3 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会对化学化工知识的普及 |
3.1 《化学世界》的创办及发展 |
3.2 《化学世界》中化学、化工知识普及的内容 |
3.2.1 介绍普及化工知识与技术 |
3.2.2 开辟化工知识的专门讲座:讲座的专题性 |
3.2.3 翻译外国化工着作,引进化工技术 |
3.2.4 国外化工业发展概括与新技术的介绍 |
3.2.5 介绍化学化工史知识 |
3.3 小结 |
4 从《化学世界》看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 |
4.1 《化学世界》对战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的总结 |
4.2 《化学世界》对大陆地区化工企业及其技术的报道和介绍 |
4.3 《化学世界》对台湾地区化工企业及其技术的报道和介绍 |
4.4 小结 |
5 中华化学工业会战后服务于中国化工业发展 |
5.1 普及农业化工知识与技术,促进农业发展 |
5.2 普及材料知识与技术,促进材料工业的发展 |
5.3 普及“医药新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热电池正极材料NiCl2及Cu2V2-xMoxO7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热电池的发展历史 |
1.3 热电池的特点及分类 |
1.3.1 热电池的特点 |
1.3.2 热电池的分类 |
1.4 热电池的结构 |
1.5 热电池的应用 |
1.6 热电池的正极材料 |
1.6.1 氧化物正极材料 |
1.6.2 氯化物正极材料 |
1.6.3 金属硫化物正极材料 |
1.7 热电池的负极材料 |
1.8 热电池的电解质 |
1.9 热电池的导电剂 |
1.10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10.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0.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Cu_2V_(2-x)Mo_xO_7 正极材料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放电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热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 |
2.2.4 材料表征 |
2.2.5 单体电池的装配及测试 |
2.2.6 单体电池放电标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u_2V_(2-x)Mo_xO_7 材料的XRD表征 |
2.3.2 Cu_2V_(2-x)Mo_xO_7 材料的SEM表征 |
2.3.3 Cu_2V_(2-x)Mo_xO_7 材料的EDX谱图 |
2.3.4 Cu_2V_(2-x)Mo_xO_7 材料的差热分析 |
2.3.5 电解质材料的差热分析 |
2.3.6 单体电池的静置曲线 |
2.3.7 钼的掺杂量对单体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
2.3.8 测试温度对单体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
2.3.9 正极中电解质添加量对单体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
2.3.10 正极中导电剂的添加对单体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NiCl_2 粉末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NiCl_2 粉末正极材料的制备 |
3.2.4 碳包覆NiCl_2 粉末正极材料的制备 |
3.2.5 单体电池的组装及测试 |
3.2.6 材料表征 |
3.2.7 单体电池放电标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解质的差热分析 |
3.3.2 高温处理NiCl_2 材料的XRD表征 |
3.3.3 高温处理NiCl_2 材料的SEM表征 |
3.3.4 NiCl_2 材料单体电池的静置曲线 |
3.3.5 不同升华温度下NiCl_2 材料的放电性能 |
3.3.6 单一导电剂添加对NiCl_2 材料单体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
3.3.7 导电剂复配添加对NiCl_2 材料单体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
3.3.8 碳包覆NiCl_2 材料的放电性能研究 |
3.3.9 正极中电解质添加量对NiCl_2 材料单体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
3.3.10 不同放电温度下NiCl_2 材料单体电池的放电性能 |
3.3.11 不同电流密度下NiCl_2 材料单体电池的放电性能 |
3.3.12 不同负极对NiCl_2 材料单体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NiCl_2 薄膜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工艺流程 |
4.2.4 NiCl_2 正极薄膜片的制备 |
4.2.5 电解质隔膜的制备 |
4.2.6 单体电池的组装及测试 |
4.2.7 差热分析 |
4.2.8 单体电池放电标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电解质的差热分析 |
4.3.2 NiCl_2 正极薄膜单体电池的静置曲线 |
4.3.3 粘结剂对NiCl_2 薄膜正极的性能影响 |
4.3.4 不同导电剂对NiCl_2 正极薄膜的性能影响 |
4.3.5 载体泡沫镍不同厚度对NiCl_2 正极薄膜的性能影响 |
4.3.6 不同电解质隔膜对NiCl_2 正极薄膜的性能影响 |
4.3.7 不同放电温度对NiCl_2 正极薄膜的性能影响 |
4.3.8 不同负极材料对NiCl_2 正极薄膜的性能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电石渣用作制备氧化钙原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电石渣来源及环境危害 |
1.2 电石渣资源化利用及研究现状 |
1.2.1 化工产品原料 |
1.2.2 建筑原材料 |
1.2.3 环境治理材料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电石渣的基本性质 |
2.1 实验原料、仪器与测试方法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2 电石渣的化学成分 |
2.3 电石渣的矿物成分 |
2.4 电石渣的粒度分布 |
2.5 电石渣矿物成分的热分析 |
2.6 微观形貌分析 |
2.6.1 钙质矿物的形貌 |
2.6.2 次要矿物的形貌 |
2.7 电石渣的煅烧特征 |
2.7.1 烧制温度确定 |
2.7.2 物料比热容测定 |
2.7.3 烧成料的粒度分布 |
2.7.4 原料的烧失量 |
2.8 本章小结 |
3 电石渣化学成分的粒级分布特征 |
3.1实验 |
3.1.1 原料制备 |
3.1.2 化学成分测定 |
3.2 原料化学成分的粒级分布特征 |
3.3 粉磨料化学成分各粒级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电石渣稳定悬浮液的制备 |
4.1 悬浮液的基础理论 |
4.1.1 悬浮体的稳定性 |
4.1.2 表面活性剂对悬浮液体的主要作用 |
4.2 实验原材料、仪器和方法 |
4.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球磨时间对浆体稳定性的影响 |
4.3.2 分散剂种类与掺量 |
4.3.3 悬浮液Zeta电位 |
4.4 本章小结 |
5 电石渣悬浮液的分选提纯 |
5.1 实验仪器与方法 |
5.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1.2 筛分分选 |
5.1.3 水力旋流分选 |
5.2 筛分分选结果与分析 |
5.3 水力旋流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进料流速的标定 |
5.3.2 流体流速与分选效果 |
5.3.3 分散剂类型、原料种类和粉磨分散作用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化学法制备高纯钙质原料 |
6.1 实验原料、仪器及实验方案 |
6.1.1 实验原料 |
6.1.2 实验仪器 |
6.1.3 实验方案 |
6.2 浸取反应的pH值 |
6.3 浸取反应的搅拌速率 |
6.4 浸取反应的温度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湿法磷酸和钛白副产硫酸亚铁制备磷酸铁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锂离子电池的概述 |
1.1.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进程 |
1.1.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结构 |
1.1.3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1.1.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简介 |
1.2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磷酸铁锂的结构特点 |
1.2.2 磷酸铁锂的充放电机理 |
1.2.3 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研究 |
1.2.4 磷酸铁锂的改性研究 |
1.3 湿法磷酸的概述 |
1.3.1 湿法磷酸的发展 |
1.3.2 湿法磷酸生产工艺 |
1.3.3 湿法磷酸的应用 |
1.4 钛白粉的生产以及钛白副产的利用 |
1.4.1 钛白粉生产工艺 |
1.4.2 钛白副产的利用 |
1.5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设备、原料及试剂 |
2.1.1 实验设备 |
2.1.2 实验试剂 |
2.2 工艺流程图 |
2.3 实验方法 |
2.3.1 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
2.3.2 钛白副产和湿法磷酸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 |
2.3.3 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 |
2.3.4 模拟电池的组装 |
2.4 分析方法 |
2.4.1 磷含量的分析方法 |
2.4.2 铁含量的分析方法 |
2.4.3 锂含量的分析方法 |
2.5 产品性能分析检测与表征 |
第三章 共沉淀法制备磷酸铁锂前驱体的研究 |
3.1 概述 |
3.2 合成前驱体的单因素实验 |
3.2.1 锂摩尔投料量对合成前驱体的影响 |
3.2.2 磷摩尔投料量对合成前驱体的影响 |
3.2.3 铁摩尔投料量对合成前驱体的影响 |
3.2.4 终点pH值对合成前驱体的影响 |
3.2.5 pH值调整剂对合成前驱体的影响 |
3.2.6 反应时间对前驱体结构的影响 |
3.2.7 反应温度对前驱体结构的影响 |
3.2.8 陈化时间对前驱体结构的影响 |
3.3 合成前驱体的表征 |
3.3.1 前驱体的XRD及分析 |
3.3.2 前驱体的热重分析 |
3.3.3 前驱体的粒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前驱体制备磷酸铁锂的煅烧工艺条件研究 |
4.1 概述 |
4.2 煅烧温度工艺条件研究 |
4.2.1 不同煅烧温度条件下产物的XRD及分析 |
4.2.2 不同煅烧温度条件下产物的SEM及分析 |
4.2.3 不同煅烧温度条件下产物的粒度分布 |
4.2.4 不同煅烧温度条件下产物的电导率测试 |
4.2.5 不同煅烧温度条件下产物的振实密度测定 |
4.2.6 不同煅烧温度条件下产物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4.2.7 不同煅烧温度条件下产物的循环伏安测试 |
4.2.8 不同煅烧温度条件下产物的交流阻抗测试 |
4.3 煅烧时间工艺条件研究 |
4.3.1 不同煅烧时间条件下产物的XRD及分析 |
4.3.2 不同煅烧时间条件下产物的SEM及分析 |
4.3.3 不同煅烧时间条件下产物的粒度分布 |
4.3.4 不同煅烧时间条件下产物的电导率测试 |
4.3.5 不同煅烧时间条件下产物的振实密度测定 |
4.3.6 不同煅烧时间条件下产物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7 不同煅烧时间条件下产物的循环伏安测试 |
4.3.8 不同煅烧时间条件下产物的交流阻抗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湿法磷酸和钛白副产硫酸亚铁制备磷酸铁锂的研究 |
5.1 原料化学成分分析 |
5.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2.1 终点pH值对制备前驱体的影响 |
5.2.2 锂摩尔投料量对制备前驱体的影响 |
5.2.3 磷摩尔投料量对制备前驱体的影响 |
5.2.4 铁摩尔投料量对制备前驱体的影响 |
5.3 LiFePO_4/C的合成与表征 |
5.3.1 前驱体及LiFePO_4/C的 XRD表征 |
5.3.2 LiFePO_4/C的 SEM表征 |
5.3.3 LiFePO_4/C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氮掺杂介孔炭的制备及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氮掺杂炭材料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应用 |
1.2.1 氮掺杂炭材料的结构 |
1.2.2 氮掺杂炭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3 氮掺杂炭材料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应用 |
1.3 钌炭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应用 |
1.3.1 钌炭催化剂的制备 |
1.3.2 钌炭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应用 |
1.4 选题意义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及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介孔炭的制备 |
2.2.2 氮掺杂炭材料(N-OMC)的制备 |
2.2.3 负载型及镶嵌式钌炭催化剂的制备 |
2.2.4 活性炭的灰分处理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2.3.1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测定(BET) |
2.3.2 程序升温脱附(TPD-MS) |
2.3.3 热重分析(TG) |
2.3.4 扫描电镜(SEM)与X射线能谱仪(EDS) |
2.3.5 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XRD) |
2.3.6 透射电镜(TEM) |
2.3.7 CO静态化学吸附 |
2.3.8 CHNS元素分析 |
2.3.9 灰分含量的测定 |
2.4 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三章 炭材料的性质对乙炔氢氯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炭材料的表征及乙炔氢氯化反应性能 |
3.3.1 炭材料的孔结构 |
3.3.2 炭材料的表面性质 |
3.3.3 不同炭材料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
3.4 活性炭的灰分对乙炔氢氯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3.4.1 处理对活性炭结构、表面性质及灰分含量的影响 |
3.4.2 灰分对煤质活性炭催化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氮掺杂介孔炭的制备及其乙炔氢氯化反应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介孔炭(OMC)的制备 |
4.2.2 氮掺杂介孔炭的制备 |
4.3 尿素为氮源,原位合成氮掺杂介孔炭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应用 |
4.3.1 尿素为氮源,原位合成氮掺杂介孔炭的结构及性质 |
4.3.2 尿素为氮源,原位合成氮掺杂介孔炭的乙炔氢氯化反应性能 |
4.4 乙二胺为氮源,原位合成氮掺杂介孔炭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应用 |
4.4.1 乙二胺为氮源,原位合成氮掺杂介孔炭的结构及性质 |
4.4.2 乙二胺为氮源,原位合成氮掺杂介孔炭的乙炔氢氯化反应性能 |
4.5 不同方法制备氮掺杂炭材料的乙炔氢氯化反应性能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氮的掺杂对钌炭催化剂乙炔氢氯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载体OMC和N-OMC的制备 |
5.2.2 氮掺杂钌炭催化剂的制备 |
5.3 氮掺杂钌炭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应用 |
5.3.1 氮掺杂钌炭催化剂的结构及性质 |
5.3.2 氮掺杂钌炭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炭材料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性能 |
6.1.2 氮掺杂介孔炭的制备及乙炔氢氯化反应性能 |
6.1.3 氮的掺杂对钌炭催化剂乙炔氢氯化性能的影响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分类精编与规律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无机化学部分】 |
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高考题回放】 |
【新题速递】 |
二、实验用品的选择 |
【高考题回放】 |
【新题速递】 |
三、常见气体的制取、净化、收集 |
【高考题回放】 |
【新题速递】 |
四、物质的鉴别、鉴定 |
【高考题回放】 |
【新题速递】 |
五、物质的分离、除杂 |
【高考题回放】 |
【新题速递】 |
六、化学工艺流程 |
【高考题回放】 |
【新题速递】 |
七、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 |
【高考题回放】 |
【新题速递】 |
八、化学实验探究 |
【高考题回放】 |
【新题速递】 |
【有机化学部分】 |
一、有机物的鉴别和鉴定 |
【高考题回放】 |
【新题速递】 |
二、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 |
【高考题回放】 |
【新题速递】 |
三、新型有机物的制备 |
【高考题回放】 |
【新题速递】 |
四、课本实验的延伸 |
【高考题回放】 |
【新题速递】 |
参考答案: |
【无机化学部分】 |
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二、实验用品的选择 |
三、常见气体的制取、净化、收集 |
四、物质的鉴别、鉴定 |
五、物质的分离、除杂 |
六、化学工艺流程 |
七、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 |
八、化学实验探究 |
【有机化学部分】 |
一、有机物的鉴别和鉴定 |
二、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 |
三、新型有机物的制备 |
四、课本实验的延伸 |
(8)抓本质 寻规律——化学实验高考试题分类精选与规律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无机化学部分】 |
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二、实验仪器和药品的选用 |
三、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的综合考查 |
四、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
五、物质的鉴定与鉴别 |
六、实验装置的选用与连接 |
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
八、探究性实验试题 |
【有机化学部分】 |
一、有机物的区分与鉴别 |
二、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
三、课本实验的拓展和延伸 |
四、新有机物的制备 |
参考答案: |
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二、实验仪器和药品的选用 |
三、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的综合考查 |
四、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
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
八、探究性实验试题 |
四、新有机物的制备 |
五、物质的鉴定与鉴别 |
六、实验装置的选用与连接 |
四、使用蔗糖溶液制取乙炔(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响植物纤维模拟生物反应器渗透浸润传质MS培养液过程的因素[D]. 周春长. 吉首大学, 2020(02)
- [2]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学会的化学普及工作 ——基于《化学世界》的考察[D]. 高林琼. 东华大学, 2020(01)
- [3]热电池正极材料NiCl2及Cu2V2-xMoxO7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许浩.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4]电石渣用作制备氧化钙原料的研究[D]. 武志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湿法磷酸和钛白副产硫酸亚铁制备磷酸铁锂的研究[D]. 陈富金.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氮掺杂介孔炭的制备及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应用[D]. 杨勇.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5)
- [7]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分类精编与规律总结[J]. 陈思恭. 试题与研究, 2015(05)
- [8]抓本质 寻规律——化学实验高考试题分类精选与规律总结[J]. 陈思恭. 试题与研究, 2014(05)
- [9]2012年高考化学复习试题精粹[J]. 廖旭杲,毛杨林,陆军,林肃浩,周改英,曾国琼.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2(Z1)
- [10]2010年高考化学复习试题精粹[J]. 沈彩娣,林肃浩,王春,廖旭果,陆军.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