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矿多媒体安全监视监控系统研究及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付元[1](2020)在《基于L-R算法的矿井监视图像复原装置设计》文中认为矿井视频监控智能化技术是实现煤矿可视化远程干预型智能化无人开采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煤矿井下开采工作面环境恶劣,使得采集的矿井监视图像具有严重的退化现象,影响了煤矿开采智能化的发展。矿井监视图像的采集过程受液压支架、采煤机、破碎机与带式输送机的振动及矿尘、喷雾等因素的随机影响,无法准确获知图像退化的深度、强度、范围等有用信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L-R算法的矿井监视图像复原装置,该装置主要包含取流模块、配置模块、图像复原模块与转发模块。装置通过取流模块获取摄像头的视频流并解码为图像帧;利用配置模块配置复原模块的参数,采用退化函数模型和基于L-R算法的图像复原模块进行图像复原,并输出复原后的图像;利用转发模块将复原后的图像帧以视频流的形式转发至视频监控端,为操作人员远程操作采煤设备提供清晰的视频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提升矿井监视图像的质量,复原后的图像清晰、明亮。
邵磊[2](2020)在《矿井综合信息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煤炭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相关文件制度、现场管理、制定各种安全预案,监测监控、信息化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更需要将所有相关内容、方案和各个环节进行有机组合,建立安全生产管理联控联动体系,提高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的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本课题根据五沟煤矿综合自动化网络控制系统研究需求,以重要车间、工作场所实现信息化控制为目标,对该矿的综合信息化系统进行了设计和研究。通讯网络是信息化系统的基础,本课题首先设计了综合信息网络平台。该设计的目标是建立运行可靠、储存量大、功能较多、方便员工自我维护、系统相对稳定的传输网络,以满足矿区重要场所、车间的各项控制、自动化、无人值守、数据传输、语音交换、员工生活等要求,为矿区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有效的通信保证。然后对信息显示系统进行设计,包括实现调度所对井下各个生产环节、重要场所、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包括作业现场视频图像实时监控画面、管理信息实时数据、系统中历史数据、监控信号源数据和计算机信息等多种数据的显示,以及生产现场各种信号数据和计算机图文信号进行多屏互动显示和分析。可以为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实时和可靠的数据。最后,对通过集控的设计改造,实现压风机房热回收集控系统、井下运输皮带集控系统、井下大泵房集控系统及井下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的集控,地面调度所能够对井下运输皮带、排水设施、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和地面抽风机房、压风机房进行集中控制,井下各生产场所和系统可以实现减人撤人的目的,地面调度所监控中心可根据现场情况起停设备,实现全矿的管控一体化。该论文有图29幅,表11个,参考文献81篇。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郑伟卫[4](2019)在《主井提升机双独立电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井提升系统承担着矿井原煤的提升任务,是矿井的咽喉要道,是制约矿井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先进的提升机电控系统一直都是衡量煤矿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技术已在矿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节能降耗已为全社会所共认,变频调速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节能降耗的有力手段。变频调速技术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理论等的有机结合,其优点有调速范围宽、精度高、响应快、功率因数高、操作使用方便、节能显着等。本文针对城郊煤矿主井提升机电控系统存在的控制系统复杂、功率因数低、发热严重、元器件老化、故障率高、系统故障诊断能力差等问题,分析了功率变换器的研究现状,对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功率变换器和交-交变换器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三电平PWM整流器定频直接功率控制、双绕组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三电平变频器智能故障诊断与保护单元、矿井提升机非线性悬停控制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构建了双独立电控的思路,即采用“交流双绕组同步电机、双三电平交-直-交变频器、数字DSP调节控制、PLC网络控制、上位机诊断和监控、工业以太网互联”的模式,替代ABB交-交变频调速系统。本文基于自动化、信息化、电力电子等技术,对双独立电控主回路进行了选型计算,设计了总体技术方案,安装应用两套同型号的双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两套闸控系统、两套信号系统以及相应的传感器。其中双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主要包括交流双绕组同步电机、双三电平交-直-交变频器、数字DSP调节控制、PLC网络控制、上位机诊断和监控、工业以太网互联等模块,主要设备包括高压柜、低压柜、变压器、调节柜、PLC控制柜、变频柜、励磁柜、操作台、上位机等;对电控系统进行了出厂试验及现场调试运行,进行了各工况试验;对主井提升系统进行了应用效果和效益分析;对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需要研究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主井提升机两套系统互为备用、相互冗余,任何一套电控系统出现故障后,可在5分钟内完成切换,有效减少了主井提升系统的影响时间。双独立电控自投入运行以来,提升系统运行平稳、保护齐全可靠、故障诊断能力强、速度曲线行程跟踪准确、电网谐波低、功率因数高、故障率低、震动小、噪音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该论文有图76幅,表18个,参考文献85篇。
贾李应[5](2019)在《煤矿多媒体安全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文中指出介绍了煤矿多媒体安全监测系统的组成架构,分析了煤矿计算机多媒体监视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技术改造措施,以有效降低误报警的产生,实现主、备机的数据同步自动化,从而增强对多媒体新技术的应用。
黄河[6](2018)在《煤矿计算机监视监控系统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尤其是近年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深入到各个产业链,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监视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变得非常广泛,在煤矿开采的传统工业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确保在无人监视的情况下保障工程安全性,对煤矿的各项指标进行监督,做好风险的预防工作,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分析了煤矿计算机监视监控系统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尤凯明[7](2018)在《煤矿井下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矿安全生产对环境监测、无线语音通信和无线视频监视有迫切的需求。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MSNs)是在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础上引入了音频、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应用的新型传感器网络。WMSNs具有方便快捷的无线接入、灵活多变的拓扑结构和丰富的多媒体感知能力。为此,提出在煤矿井下构建WMSNs,以进一步提高煤矿井下环境监测、无线语音通信和无线视频监视的能力,保障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本文围绕煤矿井下WMSNs中的MAC层、路由层和应用层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内容涵盖了区分服务的QoS-MAC协议、区分服务的路由协议、单摄像机视频定位算法以及多摄像机视频协作定位算法等几个方面。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归纳了煤矿井下传感数据业务、语音业务和视频业务的发送频次、带宽、时延和方向等特点以及对网络服务质量保障的要求,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WMSNs区分服务的QoS-MAC协议。通过为传感数据业务、语音业务和视频业务设计不同的竞争窗口,实现了 3种多媒体业务的区分服务,可保障3种多媒体业务不同的服务质量需求。建立了 3种多媒体业务退避级数和退避时间计数器的Markov链模型,分析了区分服务的QoS-MAC协议的饱和吞吐量和MAC层接入时延方面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低负载状态下和高负载状态下,所提出的煤矿井下区分服务的QoS-MAC协议可以通过减小视频业务的吞吐量来增加传感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的吞吐量,通过增大视频业务的时延来减小传感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的时延。2、针对煤矿井下传感数据业务、语音业务和视频业务对传输时延、传输丢包率和传输能耗不同的服务质量需求,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WMSNs区分服务的路由协议。通过采用线性加权法在传输时延、传输丢包率和传输能耗归一化子服务质量评价函数上设置不同的权重,分别构建3种多媒体业务的总服务质量评价函数。依次按照传感数据业务最先、语音业务次之和视频业务最后的顺序,通过采用标记法分别利用改进差分进化算法优化3种多媒体业务总服务质量评价函数,来获得3种多媒体业务的传输路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煤矿井下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区分服务的路由协议,获得了 3条节点不相交路径,实现了煤矿井下3种多媒体业务的区分服务,保障了 3种多媒体业务对传输时延、传输丢包率和传输能耗不同的服务质量需求。3、针对煤矿井下光照强度低和井下巷道狭长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煤矿井下带状结构巷道场景的WMSNs单摄像机视频定位算法。摄像机沿着带状结构巷道纵向部署,各自独立监测井下巷道的不同区域。在光照强度低的井下巷道,摄像机通过形态学图像处理的方法来检测井下作业人员头部,并计算井下作业人员头部在巷道地面上的映射点,建立映射点与摄像机在巷道地面垂直投影所构成的直线。基于三角形相似原理,根据映射点与摄像机在巷道地面垂直投影的距离,摄像机距离巷道地面的高度以及井下作业人员的身高,计算井下作业人员距离摄像机在巷道地面垂直投影的距离。最后根据井下作业人员所在直线以及井下作业人员距离摄像机在巷道地面垂直投影的距离,计算井下作业人员的位置信息,从而实现在光照强度低的带状结构巷道中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定位。在实际巷道的测试结果表明,单摄像机视频定位算法对井下作业人员定位的平均误差为0.37 m。4、针对煤矿井下光照强度低和井下巷道狭长且具有较多分岔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煤矿井下巷道岔道口场景的WMSNs矿灯多节点视频协作定位算法。在巷道岔道口沿巷道纵向方向面相巷道分岔区域交叉布置多个摄像机节点,所布置的摄像机以无线的方式自组织形成簇。将矿灯作为井下作业人员的特征识别物,多个摄像机同时检测到矿灯并计算矿灯在各自摄像机成像平面上的映射点。所有检测到矿灯的摄像机通过摄像机自身的位置与矿灯在摄像机成像平面上的映射点,建立摄像机与矿灯映射点所构成的直线表达式,簇头节点融合各个摄像机与映射点所构成的直线,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取所有摄像机与映射点所构成的直线的最优交叉点获得矿灯的三维位置坐标,实现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定位。通过摄像机对运动状态下的矿灯进行连续定位,可估计并预测井下作业人员的运动轨迹,实现对井下作业人员的跟踪。在走廊和地下巷道场景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矿灯视频协作定位算法在井下巷道实际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有效性,鲁棒性和定位精度。
张年英[8](2013)在《分析煤矿计算机监视监控系统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现在很多行业都离不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其中就有煤矿的监视和监控系统。本文旨在介绍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煤矿监视监控系统中具体应用。
胡省三,成玉琪,孙继平,李大恕[9](2009)在《煤炭工业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文中研究指明一、煤炭工业与信息化(一)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概况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煤炭工业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全国原煤产量由2002年的14.15亿t增加到2007年的25.5亿t,增长了80.21%,年均煤炭产量增长12.5%;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76%和69%。截至2007年10月1日,我国煤矿有18611处。
袁小平[10](2008)在《数字视频监控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首先介绍了煤矿工业电视监视监控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比较了几种典型的应用方案,提出了一种全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方案,最后对煤矿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其中的关键技术。
二、煤矿多媒体安全监视监控系统研究及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矿多媒体安全监视监控系统研究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L-R算法的矿井监视图像复原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基于L-R算法的图像复原模型建立 |
2 装置设计 |
2.1 装置硬件设计 |
2.2 装置软件设计 |
2.2.1 取流模块 |
2.2.2 配置模块 |
2.2.3 复原模块 |
2.2.4 转发模块 |
3 装置实验验证 |
4 结语 |
(2)矿井综合信息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系统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系统设计目标 |
2 设计规划 |
2.1 结合矿井自动化设计需求规划系统配置 |
2.2 系统设计范围 |
2.3 统一的软件集成平台设计 |
2.4 管控一体化中心机房装备及设计 |
3 网络传输平台及信息显示设计 |
3.1 概述 |
3.2 综合信息网络平台结构模式 |
3.3 矿井工业局域网络设计方案 |
3.4 大屏幕显示系统 |
3.5 工业电视系统 |
4 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设计 |
4.1 压风机房热回收集控系统 |
4.2 井下皮带集控系统 |
4.3 井下泵房集控系统 |
4.4 井下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 |
5 总结与发展策略 |
5.1 总结 |
5.2 发展策略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4)主井提升机双独立电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本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2 主井提升系统概况及双独立电控总体思路 |
2.1 主井提升系统概况 |
2.2 依据的标准 |
2.3 双三电平变频调速功能概述 |
2.4 双三电平四象限高压变频器工作原理 |
2.5 双三电平变频器功率回路结构设计 |
2.6 三电平变频器优化控制策略 |
2.7 双独立电控思路 |
2.8 本章小结 |
3 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 |
3.1 NPC三电平变频器损耗分析 |
3.2 多CPU多总线协同工作控制器研制 |
3.3 变频器系统优化设计 |
3.4 三电平PWM整流器定频直接功率控制 |
3.5 双绕组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
3.6 三电平变频器智能故障诊断与保护单元 |
3.7 矿井提升机非线性悬停控制器 |
3.8 本章小结 |
4 双独立电控主回路选型计算及实施方案 |
4.1 主回路选型计算 |
4.2 总体设计方案 |
4.3 实施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5 出厂试验及现场调试运行 |
5.1 出厂试验 |
5.2 现场调试运行 |
5.3 本章小结 |
6 应用效果及效益分析 |
6.1 应用效果 |
6.2 效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煤矿多媒体安全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目前煤矿多媒体安全监测系统的组成架构 |
1.1 光纤在安全监察中的应用 |
1.2 多媒体安全监测网络子系统 |
2 煤矿计算机多媒体监视系统存在的问题 |
2.1 关于监控系统的误报警 |
2.2 主机和备用机监测数据不同步的问题 |
3 煤矿多媒体安全监视系统的技术改造 |
4 改造后解决的问题 |
4.1 有效降低误报警的产生 |
4.2 实现主备机的数据同步自动化 |
4.3 多媒体新技术的增强和应用 |
4.3.1 图象增强技术的应用 |
4.3.2 动画的应用 |
4.3.3 多媒体声音设备的应用 |
5 结语 |
(6)煤矿计算机监视监控系统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矿监视监控系统组成原则与监控系统的组成 |
1.1 煤矿监视监控系统的组成原则 |
1.2 煤矿监视监控设备的组成 |
2 煤矿多媒体监视监控系统在煤矿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
2.1 多媒体监视监控系统对施工情况进行统一管理以及实时图像数据查询和调阅 |
2.2 多媒体监视监控系统的中心录像以及权限管理 |
2.3 多媒体监视监控系统推动远程管理, 增强施工现场的控制和情况的诊断 |
2.4 多媒体监视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出警告信息, 简化了报警程序 |
3 结语 |
(7)煤矿井下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 煤矿井下WMSNs区分服务的QoS-MAC协议 |
2.1 引言 |
2.2 区分服务MAC协议的相关工作 |
2.3 煤矿井下WMSNs结构和业务需求 |
2.3.1 煤矿井下WMSNs结构 |
2.3.2 传感数据业务 |
2.3.3 语音业务 |
2.3.4 视频业务 |
2.4 WMSNs区分服务的QoS-MAC协议 |
2.4.1 算法描述 |
2.4.2 系统模型 |
2.4.3 饱和吞吐量分析 |
2.4.4 MAC层接入时延分析 |
2.5 实验及分析 |
2.5.1 仿真模型 |
2.5.2 低负载状态下区分服务QoS-MAC协议性能分析 |
2.5.3 高负载状态下区分服务QoS-MAC协议性能分析 |
2.6 本章小节 |
3 煤矿井下WMSNs区分服务的路由协议 |
3.1 研究背景 |
3.2 井下WMSNs结构和业务QoS需求 |
3.2.1 煤矿井下WMSNs结构 |
3.2.2 多媒体业务QoS保障需求 |
3.3 WMSNs路由模型和QoS评价函数 |
3.3.1 WMSNs路由的模型 |
3.3.2 路径QoS评价函数 |
3.4 DE路由优化算法 |
3.4.1 网络初始化 |
3.4.2 种群初始化 |
3.4.3 变异操作和交叉操作 |
3.4.4 选择操作 |
3.5 实验及分析 |
3.5.1 仿真模型 |
3.5.2 实验结果分析 |
3.5.3 最大通信距离对网络QoS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煤矿井下WMSNs单摄像机视频定位 |
4.1 引言 |
4.2 煤矿井下WMSNs单摄像机视频定位 |
4.2.1 煤矿井下单摄像机视频定位场景 |
4.2.2 井下作业人员目标检测 |
4.2.3 单摄像机视频定位算法 |
4.3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
4.3.1 走廊实验 |
4.3.2 井下巷道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矿井下WMSNs多摄像机协作视频定位 |
5.1 引言 |
5.2 矿灯视频协作定位 |
5.2.1 灯煤矿井下视频协作定位场景 |
5.2.2 背景差分法检测矿灯 |
5.2.3 摄像机视觉成像模型 |
5.2.4 矿灯视频协作定位 |
5.3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
5.3.1 走廊实验 |
5.3.2 井下巷道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分析煤矿计算机监视监控系统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多媒体计算机监控系统在煤矿工业中的地位 |
1.1 电视监视系统的弊端 |
1.2 煤矿工业电视系统和计算机监视系统的相互作用 |
2 监视系统中动画的作用 |
3 监视系统中语音的作用 |
4 计算机监视监控系统的组成 |
5 结语 |
四、煤矿多媒体安全监视监控系统研究及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L-R算法的矿井监视图像复原装置设计[J]. 付元. 工矿自动化, 2020(08)
- [2]矿井综合信息化设计[D]. 邵磊.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主井提升机双独立电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郑伟卫.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5]煤矿多媒体安全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J]. 贾李应. 机械管理开发, 2019(04)
- [6]煤矿计算机监视监控系统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 黄河. 科技资讯, 2018(18)
- [7]煤矿井下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 尤凯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18(11)
- [8]分析煤矿计算机监视监控系统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 张年英. 煤炭技术, 2013(07)
- [9]煤炭工业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A]. 胡省三,成玉琪,孙继平,李大恕.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上册), 2009
- [10]数字视频监控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 袁小平. 电视技术,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