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dhesion Force Measurements of Polymer Particles by Detachment Field Method(论文文献综述)
卢治国[1](2021)在《纳米芳香药物治疗神经精神类疾病的研究》文中提出精神神经类疾病一般是由外在的重大应激事件和内在遗传因素共同导致的。神经精神类疾病最初只是情绪障碍。若不加以干预,情绪障碍会逐渐造成脑生理活动改变,并最终发展成神经精神类疾病疾病,从而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精神障碍在情绪障碍阶段,需要舒适且温和的干预手段缓解患者的情绪,尤其是缓解患者外在的应激。芳香疗法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具有显着的缓解应激效果。然而,传统芳香疗法不够便利。并且,芳香药物分子挥发过快,会产生过浓的药气,影响治疗效果。基于此,本论文制备了一系列适用于日用品加香的纳米芳香药物。首先,针对壁纸白天使用而夜晚不使用的特点,本论文分别制备了基于无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和基于有机高分子胶束的光敏纳米芳香药物。另外,针对丝绸贴身使用且表面带负电荷的特点,本论文分别制备了基于阳离子胶束的pH响应纳米芳香药物和基于阳离子脂质体的温敏纳米芳香药物。为了更好地探究纳米芳香药物的神经调节作用,本论文分别从行为学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探究了纳米芳香药物的作用。在行为学水平,本论文通过旷场测试和高架十字迷宫测试评价了纳米芳香药物减压和抗焦虑效果。在组织水平,本论文通过检测特定脑区的生理电位,探究了纳米芳香药物在神经活性方面的作用。在细胞水平,本论文通过免疫荧光切片探究了纳米芳香药物在神经再生方面的作用。在分子水平,本论文通过液相-质谱联用检测了纳米芳香药物在神经递质分泌方面的作用。最终,本论文发现了纳米芳香药物具有更好的神经调节作用,并且这种神经调节作用具有长效性。应激在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产生重要作用。纳米芳香药物具有较好的缓解应激效果,因此具有预防抑郁症的潜力。在纳米芳香药物的设计和制备方面,本课题受壁纸易发霉启发,提出了仿生纳米芳香药物的思路。首先,根据微生物多为棒状,本论文制备了基于棒状MSNs的形貌仿生纳米芳香药物。随后,鉴于多糖类菌外分泌物在粘附方面的作用,本论文在形貌仿生纳米芳香药物表面修饰壳聚糖分子,制备了功能仿生纳米芳香药物。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本论文发现,功能仿生纳米芳香药物可以与壁纸上的纤维素产生大量氢键,并改变纤维素的空间结构,从而显着提高纳米芳香药物的粘附力。最后,本论文为功能仿生纳米芳香药物赋予化学反应能力,使纳米芳香药物可以与壁纸形成共价键。本论文命名为仿生plus纳米芳香药物。通过纳米芳香药物粘附和脱附实验本论文发现,仿生plus纳米芳香药物具有最好的粘附效果。本论文通过给小鼠注射皮质酮诱导构建抑郁症模型小鼠。在抑郁症模型小鼠构建的应激环境中,本论文将芳香药物处理的壁纸粘附在鼠笼壁上。并展现了显着的预防抑郁症效果。当精神障碍发展到脑生理活动改变的程度,则需要从内在的遗传因素和外在的应激因素协同治疗疾病。在本课题中,本论文以抑郁症为例,设计并制备了适用于鼻腔给药的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本论文引入Cysteine-odorranalectin促进递送体系经鼻入脑。另外,本论文引入舍曲林,促进递送体系靶向至病灶细胞。在以内涵体途径进入细胞后,递送体系优异的质子缓冲效应涨破内涵体,实现内涵体逃逸,并释放药物。基因药物siRNA可以下调血清素转运体表达,从而抑制血清素再摄取,提高血清素在病灶的含量,进一步从内在遗传因素治疗抑郁症。芳香药物柠檬醛则可下调应激水平,从外在的应激因素治疗抑郁症。结果表明,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具有优异的抑郁症协同治疗效果。特殊应激环境,如航天员所处的微重力和孤独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焦虑情绪和认知记忆衰退。通过纳米芳香药物缓解应激预期具有较好的效果。然而,航天环境对清洁度要求较高。也就是说,纳米芳香药物应不易脱附。在本课题中,本论文对纳米芳香药物进行活性修饰,制备了反应性纳米芳香药物。反应性纳米芳香药物能够与壁纸形成共价键,从而牢固地粘附在壁纸上。通过后肢去负荷和将鼠笼壁换成毛玻璃,本论文模拟了航天微重力和孤独环境。结果表明,纳米芳香药物在模拟的航天特因环境下具有显着的抗焦虑和提高认知记忆效果。综上,本课题提供了芳香药物纳米化和缓控释平台,并初步探究了纳米芳香药物神经调节作用和机制,为纳米芳香药物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奠定了基础。另外,本课题提出了仿生纳米芳香药物思路,显着提高了纳米芳香药物在壁纸上的粘附,并应用于抑郁症的预防。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本课题提出了基因-芳香药物联合治疗策略,并设计和制备了相应的基因-芳香药物鼻腔药物递送体系。最后,本课题还验证了纳米芳香药物在航天特因环境下抗焦虑和提高认知记忆效果。
张洋[2](2021)在《基于柔性基底的聚合物稳定向列相液晶智能玻璃及其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合物稳定向列相液晶(polymer stabilized nematic liquid crystal,PSNLC)智能玻璃,断电时具有较高的透射率,与普通玻璃窗相当;通电时变为模糊状态,对太阳光有较强的散射能力,可实现对光线的调控,满足办公大厦、家庭住宅和温室大棚等需要长时间维持透明状态的应用场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符合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低能耗建筑发展方向。然而,目前的PSNLC均采用玻璃作为基底,且缺乏力学强度,无法应用于特殊形状的建筑物中,而安装时需要将原有的玻璃窗拆除,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研究如何从材料设计与器件结构出发,在保持PSNLC优异调光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柔性PSNLC智能调光膜,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和市场价值。本论文通过从探索兼容柔性基底的垂直取向层制备方法出发,进一步引入官能团修饰取向层以增强界面与聚合物网络之间的粘附力。此外,通过增加可聚合液晶单体的浓度提升聚合物网络强度,并引入可逆-加成断裂自由基聚合链转移(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RAFT)调控PSNLC聚合物网络结构及调光性能,最终在柔性基底上成功制备了PSNLC智能调光膜,且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潜在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亚胺化温度对PSNLC取向层及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聚酰胺酸(polyamide acid,PAA)膜在不同温度下固化得到的取向层的垂直取向效果及对PSNLC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AA膜在150°C左右的温度部分亚胺化时,分子中的长链烷基便可以形成有效伸展,诱导液晶分子垂直取向,且不存在明显缺陷。通过光聚合形成PSNLC后,由于垂直取向层对液晶分子的束缚能力弱于聚合物网络,未完全亚胺化的PAA膜不会影响PSNLC的光电性能。由此实现了柔性基底上垂直取向层的制备。(2)利用硅烷通过一步法制备垂直取向层并应用于PSNLC。研究了基于长链硅烷和混合硅烷的垂直取向层制备方法,及应用于PSNLC时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合适的一步法制备条件下,长链硅烷含有的甲氧基反应后通过共价键接枝在基底表面,长链烷基可诱导液晶分子垂直取向。在此基础上掺入合适浓度的短链硅烷不会破坏垂直取向的效果,而短链硅烷含有的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团可以参与到自由基聚合过程中,通过形成与聚合物网络的共价键连接,提升了聚合物网络与界面的粘附力,且不影响PSNLC的光电性能。(3)RAFT链转移剂(chain transfer agent,CTA)对PSNLC聚合物网络及性能的影响。研究了CTA、液晶单体和光引发剂浓度对聚合物网络结构及PSNLC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RAFT链转移剂能对聚合反应动力学和聚合物网络结构形成有效调控,最终实现在增强PSNLC中聚合物网络强度的同时兼顾PSNLC的光电性能。当负性液晶、液晶单体、光引发剂和CTA的质量比为91.5:8.0:0.2:0.3时,PSNLC的聚合物网络强度比传统材料体系提升一倍,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且可以在400-1350 nm范围内实现连续调光。(4)基于柔性基底的PSNLC的智能调光应用。对比了PDLC膜和PSNLC膜的光电性能和功耗,并结合光散射理论简述了PSNLC的调光特性。研究表明,PSNLC膜的功耗仅为PDLC膜的一半,且工作电压在人体安全电压范围内。通过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理论可知,PSNLC膜对可见光和红外光均有散射能力,且前向散射能力强于后向散射能力,这使得PSNLC膜应用在建筑中时,PSNLC的前向散射能力能够保证部分光线进入室内,提供一定的光通量;PSNLC的后向散射能力能够阻挡部分可见光和红外光进入,尤其是针对红外光的后向散射能够降低室内温度。
孔雀[3](2021)在《基于Si-O-Si骨架结构疏水性纺织品材料的构筑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活污渍以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甚至危害身体健康,因此研究防污、抗粘附和自清洁材料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受荷叶表面结构与性能的启发,制备出具有低表面能含硅组分以及构造表面粗糙结构的疏水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与二氧化硅(SiO2)都具有典型的Si-O-Si骨架结构,前者POSS顶点硅与有机基团键接后具有较强的设计性,后者SiO2表面含羟基基团同样具有较好的可设计性。本研究选用具有Si-O-Si骨架结构的POSS和SiO2与有机材料聚合,制备具有低表面能疏水POSS嵌段共聚物以及纳米SiO2颗粒。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选用POSS和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为原材料,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合成POSS-(PTFEMA)8嵌段共聚物,并对嵌段共聚物的结构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采用呼吸图案法(BF)将POSS-(PTFEMA)8嵌段共聚物制备成为蜂窝状多孔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多孔表面具有均一、有序的形貌特征;依据Owens-Wendt理论计算得到共聚物膜的表面能为19.5 m N/m。为了进一步提高多孔膜的疏水性能,通过剥离技术处理多孔膜得到针尖状多孔膜,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蜂窝状和针尖状多孔膜的粗糙度分别为70 nm和299 nm。蜂窝状和针尖状多孔膜对水的接触角分别为117.1°和161.8°。探究了水滴在膜表面的动态润湿性能,表明针尖状多孔膜对水滴具较强的粘附性能。重点研究了平面膜、蜂窝状多孔膜和针尖状多孔膜表面与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的粘附性能,结果表明针尖状多孔膜表面具有抑制细菌粘附的作用。POSS-(PTFEMA)8嵌段共聚物多孔膜具有耐强酸、强碱以及耐高温的特性。通过纳米压痕技术表征了多孔膜具有优异的弹性模量及硬度。研究表明已成功制备出具有疏水抗细菌粘附性能的POSS-(PTFEMA)8嵌段共聚物针尖状有序多孔膜材料。(2)POSS-(PTFEMA)8嵌段共聚物针尖状多孔膜不具有使细菌灭活的作用,为了避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细菌在界面粘附形成生物膜危害人体健康的弊病,制备具有抗细菌粘附以及高效杀菌双重功能的多孔膜材料。首先将3-(2’-氯乙基)-5,5-二甲基海因(CEDMH)与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反应合成N-卤胺单体(HQS),并对结构性能进行表征。采用有机氯化的方法对HQS进行氯化,制备出具有抗菌活性的HQS-Cl,研究其30天的储存稳定性,再次氯化HQS-Cl氯含量达到0.68%。其次,通过滴加或喷涂两种方式将HQS-Cl整理到POSS-(PTFEMA)8针尖状多孔膜表面制备得到N-卤胺基POSS嵌段共聚物抗菌疏水多孔膜,对其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表征。滴加膜和喷涂膜的接触角分别为135.7°和130.2°,探究了水滴在滴加膜、喷涂膜表面的动态润湿性能,表现出优异的疏水性能以及对水滴较强的粘附性能。所制备出的N-卤胺基POSS嵌段共聚物抗菌疏水多孔膜能在30 min内杀死100.0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3)采用呼吸图案法将POSS-(PTFEMA)8嵌段共聚物组装到织物表面,形成一层具有微纳米结构的有序多孔膜,从而制备出蜂窝状多孔结构棉织物。调控POSS-(PTFEMA)8嵌段共聚物的浓度,SEM表征形貌显示当浓度为90 mg/m L时棉织物表面观察到蜂窝状有序多孔图案。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表征棉织物表面的化学元素以及化学基团。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织物的粗糙度由12 nm增加到140 nm。此外,蜂窝状多孔结构棉织物具有优异的疏水性能,其接触角为154.0°,水滴具有超强的粘附性。重点研究了蜂窝状多孔结构棉织物对生活污垢和细菌的粘附性,展示了防污自清洁性能力以及有效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将蜂窝状多孔结构棉织物用作油/水分离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油能力和可重复使用性。研究表明已成功制备出具有抗细菌粘附的疏水性棉织物。(4)为了解决合成POSS嵌段共聚物的工艺复杂、产率较低的问题,影响其实际应用,选择成本较低的PVDF部分取代POSS-(PTFEMA)8,在POSS体系中加入聚偏氟乙烯(PVDF)并采用常规的“浸渍-干燥-固化”的方法制备出具有耐久性的疏水棉织物。探究了棉织物表面形貌、元素组成以及接触角等性能。此外,研究了棉织物表面的动态疏水性,结果表明撞击疏水织物后水滴的弹跳趋势很明显。理论分析了水滴的形态变化,铺展直径,弹跳高度与能量转换的关系,重点提出水滴在棉织物表面粘附和飞溅的模型。织物表现出良好的疏水性和耐久性,甚至在强酸、强碱化学腐蚀处理,刮擦、摩擦和粘贴等物理机械处理后接触角变化较小,疏水性能不受影响。(5)为了有效的提高织物表面粗糙度,使织物具有更高的疏水性能,选择制备具有Si-O-Si骨架结构的SiO2纳米颗粒。以四乙氧基硅烷(TEOS),正十八烷基三乙氧基硅烷(ODTES)为原材料,一步法制备疏水棉织物。通过SEM、EDS分析棉织物的表面形貌、化学元素;FTIR、XPS分析棉织物的化学性质。测试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疏水棉织物的接触角均大于150°,达到超疏水性能,拒水等级为5级。水滴在超疏水棉织物表面撞击出现了“弹跳”的行为,理论分析了水滴弹跳状态与能量转换的关系,揭示了棉织物表面的超疏水性能产生足够大的残余能,是影响“弹跳”出现的关键因素。此外,经过防污、酸碱腐蚀、机械磨损等测试,疏水棉织物表现出优异的自清洁性能以及良好的疏水耐久性。(6)以设计与制备疏水性能的涤纶织物为目的,通过改进的St(?)ber方法合成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O2),然后将SiO2与正十八烷基三乙氧基硅烷(ODTES)反应合成硅烷改性的SiO2纳米球,采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粒径测试表征OD-SiO2结构形态。通过超声辅助“浸渍-干燥”的方法将OD-SiO2纳米颗粒整理到织物表面制备出疏水性涤纶织物。SEM、EDS表征涤纶织物表面负载大量的微/纳米球以及一定量的Si元素分布。疏水涤纶的接触角为141.2°,拒水等级为4级。以水滴对织物的动态疏水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水滴的铺展参数D(t)/D0值和振动参数H(t)/D0值随时间的变化,水滴在疏水涤纶织物表面的动态反弹趋势明显,进一步证实了整理后的涤纶织物具有疏水性能。此外,经过防污、耐摩擦、耐水洗、酸碱腐蚀、机械磨损等测试,织物表现出优异的自清洁性能以及良好的疏水耐久性。
谢超[4](2021)在《高腐蚀地区防腐涂膜对桥墩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目标的推动下,我国的铁路逐渐向西北地区延伸。修建的过程中,以桥代路的建造模式为部分需要跨越河流、湖泊、沟壑等地理环境的铁路提供了便利,桥梁已然成为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大量盐渍土、盐湖以及高含盐量的地下水,该地区的土壤及湖水中存在大量的氯盐、硫酸盐等对水泥基材料有侵蚀作用的盐类,这将对该地区桥墩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出较高的要求。诸多研究表明,通过在桥墩表面涂覆有机涂料形成保护层,可有效地提高其耐久性。但背景工程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高蒸发、大温差、大风沙及季节性干旱等恶劣的气候环境条件,对防腐涂膜的各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防腐涂膜与工程环境匹配性较低,导致涂膜在服役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剥落、起泡、粘结强度不足等问题,这将严重影响防腐涂膜的使用效果和服役寿命。因此,高腐蚀地区防腐涂膜的性能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该研究这对于类似施工环境下的防护工程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涂膜的粘结性能为切入点,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防腐涂膜进行了优化。同时,通过分析涂膜自身性能及涂膜-水泥基材料整体耐久性确定了防腐涂膜的各项技术指标。随后,在工程现场进行了涂膜-混凝土构件原位试验,对改进后的防腐涂膜与实际工程环境的匹配程度进行了研究。最后,在实际桥墩上验证了该防腐涂膜在桥墩防护工程中的适用性。基于上述各项工作,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研究并确定了影响涂膜粘结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将其作为涂膜优化的技术指标。在此基础上,测试了不同技术指标值情况下涂膜的各项性能,综合分析后确定了涂膜施工黏度的参数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涂料黏度的降低,涂膜的粘结强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涂膜的自由体积平均孔径及自由体积分数均随着涂料的减小呈现出先减小后变大的发展趋势,且涂膜的表观平整度逐渐提高。涂膜的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随黏度的减小,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而断后伸长率与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相反,先减小后增大。在本文设计的5组涂膜中,C-20及C-25均表现出优异的耐水性能。此外,提出了新的计算模型,对涂膜吸水的全过程进行了分析,其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关联度更高。最后,采用熵权法综合分析了不同黏度情况下涂膜的各项性能指标后,将黏度指标设定为:初始黏度不应小于221m Pa·s,涂料配制1小时后其黏度保持在303m Pa·s以内。(2)通过室内耐久性加速试验,分析了改进后防腐涂膜在改善水泥基材料耐久性方面的有效性,并确定了涂膜的厚度指标。结果表明,相较于无涂膜试件,涂膜-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渗性增强,侵蚀后试件中的侵蚀产物含量减少,试件各项抗蚀指标开始劣化的时间延后,最后测试龄期的抗蚀指标值增大。同时,建立了考虑外包防腐涂膜影响下的抗折强度预测模型,该模型可较为准确地计算不同测试龄期试件的抗折强度。此外,根据试验研究结果确定了防腐涂膜的另一项主要技术指标——涂膜厚度,并将其最大值设定为90μm。(3)通过研究埋设于工程环境中涂膜-混凝土构件的整体耐久性,验证了改进后防腐涂膜与实际环境的匹配程度。结果表明,工程环境中埋设3年后,各构件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硫酸盐侵蚀作用,主要表现为构件表面有碎块剥落、部分涂膜发生破损,构件中可以检测到侵蚀产物,且其抗压强度及谐振频率相较于测试初值也明显降低。但通过采用改进后的防腐涂膜可明显地改善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设置了防腐涂膜后,混凝土构件的劣化程度明显降低,故本文提出的防腐涂膜与工程环境匹配度较高。同时亦发现,在构件的三个测试区域中,土体-空气交界处的侵蚀情况最为严重。(4)结合前述各项研究,提出了适用于高腐蚀地区的防腐涂膜。同时,在实际桥墩上检验了该涂膜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通过3年的研究观测发现,相较于原始涂膜,本文提出的防腐涂膜耐腐蚀性更高、粘结性能更强、防护效果更好,该防腐涂膜在桥墩防护工程方面的适用性更高,可更好地改善桥墩混凝土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
方清华[5](2020)在《高分子弹性体的表面形貌及其摩擦性能》文中研究指明高分子摩擦材料因其质轻、高强度、耐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而广泛应用于高端制造、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建筑节能、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诸多领域。目前,随着高分子摩擦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高分子摩擦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已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迄今为止,高分子摩擦材料一直是国内外十分重视的发展领域。摩擦是日常生活和工业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它是在运动接触过程中,由在物体薄表面层上发生的过程所支配的。而摩擦学是研究相互作用表面相对运动的科学和技术,因此涵盖了摩擦,磨损和润滑,一个大的话题,对我们所有人都很重要。在本论文中,主要以实现高分子弹性体高效的润滑和低的摩擦磨损为目标,通过对高分子摩擦副材料的表面形貌的调控,润滑剂中高分子链的行为调查,以及对构建的整个摩擦体系的摩擦特性进行研究,得出了在该摩擦体系下摩擦系数降低的原因并推导出理论机理,可以为高分子材料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提供非常有效的指导意见。这些结果将为聚合物材料在摩擦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路线。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通过研究经典高分子共混薄膜,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PMMA)体系薄膜形貌的形成过程,得到了不同尺度的特征耦合,包括作为主要结构的Voronoi微胞分裂和作为次级结构的微胞内非线性分布的分级形貌。通过原位监测发现存在流体扰动时,该形态由小于10微米的均匀沉积转变为尺度大于100微米的自组织微胞形态。阐明了自组织微胞图案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即流场引导相分离过程中时顺序生成沉淀物的选择性沉积,由相分离和流体对流的耦合导致分级形貌的形成。分级形态中微尺度或中尺度的单一调控可以通过调整相作用或相应的对流扰动来实现,并对不同共混比下,具有相应表面形貌的薄膜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率先发现了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人工泪液的主要成分,可用于缓解干眼症)对三嵌段共聚物SEBS弹性体的润滑效果只与其水解度有关,而与分子量等参数无关的现象。发现利用低水解度的聚乙烯醇溶液作为润滑剂时,其摩擦系数相比于高水解度时至少下降一个数量级。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优异的润滑性能,是由于部分水解的聚乙烯醇与SEBS接触时易于被迅速吸附,在表面形成丰富的水分子层,起到承载和降低摩擦的作用。特别研究了与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薄膜表面纳米架构相关的摩擦学行为。在该章节着重讨论了 SEBS表面形貌、SEBS薄膜的弹塑性转变对润滑性能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不锈钢球对SEBSs膜组成的摩擦体系中,去离子水润滑条件下,SEBS弹性体的硬度、模量等参数控制摩擦系数的变化。而在聚乙烯醇水溶液润滑条件下,摩擦系数的变化由基底微观表面形貌参数决定,即这种摩擦现象的发生是由微观纳米形貌主导的,与宏观表面粗糙度没有直接联系。SEBS试样的微观结构对摩擦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两种润滑条件下摩擦性能的逆转主要是由于SEBS基体中软、硬段组成比的差异引起的微观相分离,它决定了 SEBS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分布和摩擦副材料的力学性能。
黄兆岭[6](2020)在《柔性金属纳米结构执行器制造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柔性电子器件主要以柔性材料为基底薄膜层,结合微纳米集成制造工艺设计制造具有传感,数据存储以及能源转化等多种功能的元器件,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信息传感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MEMS微执行器件的医疗器械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柔性医疗器械的关键元件,微电极阵列执行器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微电极阵列(MEAs)作为执行器关键元件,可对神经或肌肉进行电刺激,记录来自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从而实现在活细胞组织和电子设备间的传导。然而,常规微电极器件存在高电阻抗,低粘附以及生物相容性差等缺陷,导致其在医学检测、生物传感、微机器人等应用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其中最主要的是电极在植入体内电阻抗过大,导致刺激和记录过程中需要施加大电流,这种现状不仅将严重损伤接触位置皮肤和组织,而且还将极大的降低其金属和高分子层之间的粘附力,导致微电极器件快速失效。另外由于高分子柔性材料与金属涂层之间的杨氏模量不匹配问题,导致柔性电极在长期植入过程中金属层涂层很容易脱落。因此,为了开发出具有粘附力高,阻抗低的柔性电极器件,针对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工艺进行改进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通过反应离子干法刻蚀以及软光刻中的微接触印刷方法研究如何通过新的工艺方法加工制备具有不同纳米结构的微电极执行器,使其具有低阻抗性能,高粘附性能以及优良的拉伸扭转性能。本文基于神经刺激/记录中重要的执行电子器件柔性微电极阵列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具有纳米结构的柔性电极执行器件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主要目的是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步骤提高具有金属导电层的电极阵列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特别是,高分子柔性材料与金属涂层之间的粘附力以及导电金属层与生物体界面的阻抗性能。基于粘附性力学理论基础,分析金属层在柔性金属基底薄膜表面的分子作用力。主要通过建立柔性高分子材料与导电金属层之间纳米压痕测试模型以及纳米划痕测试模型来表达其表面金属层弹性模量,进一步分析薄膜硬度和摩擦系数以及压痕深度变化。同时,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方法在视网膜模型中进一步研究柔性电极的触点大小与产生的热量关系,为柔性电极的参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基于MEMS工艺制造方法,探索柔性金属电极执行器加工制造工艺过程,制备了10通道和126通道的神经刺激/记录柔性电极器件。而且对MEMS工艺过程中的反应离子刻蚀(干法刻蚀)的参数进行优化,使用刻蚀之后得到的凹凸纳米结构模型提高了金属层与高分子柔性基底的粘附力。为了更进一步优化电极触点的电学性能,通过在电极触点电镀不同3D纳米形貌的结构进一步减小了涂层表面的阻抗,提高了柔性电极涂层界面的电荷存储容量以及接触表面积。通过对薄膜的纳米压痕以及纳米划痕形貌分析,金属层在经历第一阶段至第三阶段的纳米划痕薄膜破坏过程中,柔性基底上的凹凸纳米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薄膜的内聚力破坏。采用微接触印刷(μCP)工艺技术,以聚多巴胺(PDA)仿生涂层为中间缓冲层,铂纳米线(PtNW)为导电金属层,制造了一种新型的可植入式柔性电极执行器件。通过微接触印刷压力的大小,研究了微印刷工艺制造的薄膜厚度以及成型制造之后表界面阻抗性质。基于仿生粘附PDA薄膜材料,在分子水平上改善了基底层与金属层杨氏模量不匹配的问题,并使用机械疲劳寿命测试方法(包括超声波浴实验,扭转疲劳实验)研究其粘附性性能的改善。使用体外测试方法,测试了PI-PDA/PtNW柔性电极器件的电学性能及其与PI-Ti/Pt柔性电极的性能对比。通过使用nano-TiO2颗粒加速PDA仿生薄膜涂层的沉积,这种加工方案为其表面电子在光照下发生电子转移的特性以及对铂金属纳米结构涂层的加速沉积机理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进而通过这种工艺得到了柔性金属涂层电极执行器的快速制造的工艺。通过添加nano-TiO2半导体材料到PDA涂层薄膜的内部和表面,解决PDA仿生涂层材料和铂纳米线的原位生长时间过长的不足,缩短柔性电极器件的制造时间。基于光照条件下纳米TiO2表面电子-空穴分离现象,研究其稳定状态下极化电流性质与紫外光照强度的线性关系。将所制备的柔性电极植入大鼠脑部和视网膜内部分析其检测效果,并与当前商业电极的植入性能作对比。主要从动物实验平台的系统搭建,动物手术实验以及信号采集、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处理和比较三种不同种类的电极信号。通过比较不同刺激阈值下的电极记录神经信号动作电位波形,研究比较柔性PDA/PtNW微电极的体内刺激信号相对Ti/Pt微电极的信噪比以及检测神经信号动作电位的密集度。综上所述,本文首先通过磁控溅射、干法刻蚀、湿法刻蚀等系列工艺方法开发了一种柔性神经电极器件的制造工艺,并通过优化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参数,得到了一种凹凸纳米结构增强金属层与高分子层的一个完整的工艺参数。通过控制甲酸溶液的浓度以及电镀电位的大小得到了一种3D垒晶状纳米密集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将相对粗糙度(RMS)提高到116.5 nm,阻抗降低到0.824 kΩ。使用软光刻工艺制造方法和聚多巴胺粘附性仿生材料在分子领域改善了高分子材料与金属层之间的杨氏模量不匹配问题。进一步通过微接触印刷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的,使用化学自组装工艺方法原位生长铂纳米线导电金属层,获得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涂层。通过紫外光照下纳米二氧化钛的电子转移效应,快速氧化PDA仿生涂层合成以及铂金属导电金属涂层的还原,将制造时间整体缩短至原来的十六分之一。通过搭建动物实验平台,参照当前应用广泛的商业铂铱合金电极,测试了电极在动物神经记录和刺激过程中表现的性能。本研究对未来柔性电极执行器件的制造的关键技术工艺突破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张旭[7](2020)在《中空纤维气体分离复合膜的涂覆工艺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膜分离技术是一种节能高效的分离技术,在21世纪得到飞速的发展。中空纤维气体分离膜拥有能耗少、占地少、投资低、容易安装等优点,在石油、冶金、机械、航天、食品保鲜等领域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从空气中收集氧,从合成氨尾气中回收氢,从石油裂解气中分离氢、一氧化碳,从烟气中收集二氧化碳等。本课题旨在开发一种可以工业化的中空纤维气体分离复合膜。这种分离膜应具备较高的气体通量和较高的气体选择性。首先我们选择亲水性较好的聚丙烯腈采用干-湿相转化法制备中空纤维超滤膜,之后采用浸涂法在膜丝的表面涂覆硅橡胶或Pebax聚合物作为分离层。通过SEM观察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形貌,分析了涂覆液(硅橡胶、Pebax)的浓度、粘度、有机溶剂、膜丝的存放时间等因素对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还通过水接触角、DMA和平板膜的性能测试对增粘剂CRA对复合膜层间黏附性能做了研究。最终得到具备不同N2、O2、CO2气体通量和不同CO2/N2、O2/N2选择性的聚丙烯腈中空纤维复合膜。通过优化配方,得到了 CO2的通量高达超过3000 GPU的单层涂覆复合膜,另外还得到了CO2/N2选择性29.0的复合膜。本文对多丝涂覆做了研究,设计并制作了可以一次性涂覆50 m膜丝的多丝涂覆装置。对膜丝进行了气体性能测试,其性能和单丝涂覆性能接近,实现了大规模制备中空纤维复合膜的目标。
唐辉[8](2020)在《可粘接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在柔性应变传感器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可粘接水凝胶由于同时具备粘接性和水凝胶良好的离子传输能力,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构筑柔性电子器件的理想候选材料之一。然而,目前针对可粘接水凝胶的制备仍存在制备过程复杂、成本高等问题。光接枝技术是一种快速、绿色的表面改性方法,其操作简单,可以在不改变材料本体性质的基础上赋予材料新的表面性能。本研究基于Type Ⅱ光引发剂引发机理,即光引发剂夺取氢供体上的氢,使得氢供体成为自由基引发中心,而引发剂自身不具备引发功能,从而使得引发聚合的高分子最终从氢供体上接枝生长。因此,在水凝胶基体中引入含有氢供体的高分子网络,即可实现在水凝胶表面接枝目标高分子,从而赋予水凝胶需要的性能。由于含有胺基的化合物是良好的氢供体之一,本课题以选用含有氨基官能团的水凝胶作为本体水凝胶,通过TypeⅡ光引发机理在水凝胶表面接枝并引入可粘接层。本课题选择以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和丙烯酰胺(Am)制备的水凝胶为例。首先通过自由基光聚合合成含有氨基的水凝胶,然后根据夺氢型光引发剂的机理,分别在水凝胶的表面接枝丙烯酸异辛酯(2-EHA)和丙烯酸丁酯(BA)。由于光的穿透能力较差,而接枝层中含有引发剂吸收了光,且Type Ⅱ引发剂不溶于水,不会进入水凝胶内部,因此接枝只发生在材料表面。通过该原理和制备方法,我们将传统胶粘剂材料聚丙烯酸异辛酯和聚丙烯酸丁酯接枝到水凝胶表面,从而赋予水凝胶较好的自粘接性能及一定的保水性能。同时,对本实验的经过表面改性的水凝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凝胶拥有较高的拉伸强度(0.28 MPa)和断裂伸长率(800%);在加入氯化钠(NaCl)之后,水凝胶表现出高的导电性,其电导率为0.028 S/cm;经过光照接枝之后,水凝胶的表面的亲疏水性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对于接枝2-EHA的水凝胶,其表面接触角达到120度,对于接枝BA的水凝胶,表面接触角也达到112度。接枝后的水凝胶放置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没有较大的质量损失。此外,接枝后的水凝胶表面表现出对各种基材的粘附性。水凝胶展现出良好的电-机械性能,在低应变下(100%),水凝胶的灵敏系数(GF)为1.92,随着应变增加,传感器的GF逐渐增大,在最大应变时的GF值为4.0。此外,水凝胶还具有较快速的响应时间(180 ms),在300%应变的拉伸下仅有3.58%的滞后,并且在20%应变的重复拉伸卸载实验中,显示出高的可重复性以及良好的稳定性。当水凝胶用作柔性应变传感器时,能够即时监测手指、手腕等人体运动。
熊浩[9](2020)在《粘结颗粒在搅拌槽内功率特性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搅拌是化工、制药和食品等行业的重要操作单元,搅拌反应器已经在许多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搅拌反应器的设计和放大过程中功率消耗是重要参数之一。并且颗粒间的粘结性会对搅拌过程中的功率消耗造成很大影响。为了探究含水率、转速、物料高度及粘结力对功耗的影响,本文在圆柱形搅拌槽内对直径3-4 mm的硅胶颗粒先通过实验研究了相对液体体积、转速和物料高度对粘结颗粒功耗的影响,同时与非粘结性颗粒的含水率、转速和物料高度对无粘结颗粒功耗的影响对比。并用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使用Hertz-Mindlin with JKR模型模拟了不同相对液体体积颗粒的粘结力对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吸水饱和后的具有粘结性的颗粒,随着相对液体体积的增大,功耗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并在相对液体体积为0.0162时达到功耗的最大值。无粘结颗粒的功耗是随含水率增大而线性增大。随着转速增大,粘结颗粒功耗增长变快,但随着相对液体体积的增大,转速对功耗的影响指数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无粘结颗粒功耗是随转速增大而增长的越来越快。对于粘结颗粒,不同物料高度的功耗最大值均为饱和颗粒的1.8倍,不同物料高度的单位质量功耗随相对液体体积的增长速率几乎一致。而无粘结颗粒功耗随物料高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提出新的间接测量颗粒间粘结力的方法,发现功耗与粘结力呈线性关系。
江露瑶[10](2020)在《高通量耐污染PAMAM接枝PAN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污染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次利用聚酰胺-胺型树状大分子(PAMAM)通过原位改性制备了 PAMAM接枝PAN超滤膜(PAN-PAMAM)。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PAN-PAMAM膜进行表面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AT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重(TGA)等对膜进行系统的表征。首先配制不同比例的PAN-PAMAM铸膜液,通过在80℃下加热6h使其反应,然后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得到一系列PAN-PAMAM平板超滤膜,通过对比不同配比膜的结构和性能,获得最优的制膜配比为15 wt.%PAN和0.5 wt.%PAMAM。优化的PAN-PAMAM膜显示出高通量(420 L.m-2·ha-1·br-1)和优异的BSA截留率(99%)。为了提高膜的亲水性,在不同条件下用乙醇胺(ETA)对PAN-PAMAM膜进行了表面改性,分别采用了 ETA/PEG混合溶液和ETA/NaOH水溶液。其中,ETA/NaOH改性PAN-PAMAM膜的水通量下降较少,仍有403 L·m-2·h-1·bar-1,且BSA截留率维持在98%。XPS结果表明,ETA/NaOH改性膜表面生成了羧基,亲水性大大改善,对海藻酸钠(SA)、腐殖酸(HA)、牛血清白蛋白(BSA)均表现出优异的抗污染性能,在BSA/PBS溶液中水通量恢复率(FRR)从61%提高至91%,在SA和HA溶液中的FRR均在93%以上。此外,相比水溶液,改性膜在磷酸盐缓冲(PBS)溶液中显示出更好的抗污染性能。DLS结果表明,在水溶液和PBS溶液中,BSA聚集体的形态不同。结合AFM图像和BSA静态吸附结果,证明了 PBS会降低膜表面吸附BSA的覆盖范围和数量。在BSA/PBS溶液中,ETA/NaOH改性PAN-PAMAM膜对BSA的静态吸附量仅为18 μg/cm2。最后利用表面张力和XDLVO理论定量分析膜污染过程,计算结果显示,ETA/NaOH改性PAN-PAMAM膜的总界面相互作用能△GXDLVO为负值,表明对BSA有较强的排斥作用。此外ETA/NaOH改性大大增加了膜的极性相互作用能△GAB,这有利于BSA的脱附。然而,吸附BSA后,膜的极性相互作用能△GAB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膜的不可逆污染。
二、Adhesion Force Measurements of Polymer Particles by Detachment Field Metho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dhesion Force Measurements of Polymer Particles by Detachment Field Method(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芳香药物治疗神经精神类疾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芳香疗法 |
1.1.1 芳香疗法应用于睡眠障碍 |
1.1.2 芳香疗法应用于阿尔兹海默症 |
1.1.3 芳香疗法应用于高血压 |
1.1.4 芳香疗法应用于精神心理疾病 |
1.2 基因治疗 |
1.2.1 RNA干扰药物 |
1.2.2 mRNA治疗 |
1.2.3 DNA治疗 |
1.2.4 基因编辑 |
1.3 应用于药物缓控释的纳米材料 |
1.3.1 纳米材料负载药物 |
1.3.2 纳米材料靶向输递药物 |
1.3.3 纳米材料缓控释药物 |
1.4 精神神经病征 |
1.4.1 抑郁症 |
1.4.2 躁狂症 |
1.4.3 焦虑症 |
1.4.4 其他精神神经疾病 |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
1.5.1 论文立题依据 |
1.5.2 论文研究目标及策略 |
第2章 缓控释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 |
2.1 实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与样品 |
2.1.2 实验仪器 |
2.1.3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的制备 |
2.1.4 MSNRs的表征 |
2.1.5 空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的制备 |
2.1.6 HMSNRs的表征 |
2.1.7 纳米颗粒的芳香药物包封 |
2.1.8 芳香药物丁香酚的释放检测 |
2.1.9 反应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 |
2.1.10 rMSNs的表征 |
2.1.11 rMSNs包封芳香药物 |
2.1.12 混合精油的释放检测 |
2.1.13 BLEO@rMSNs在壁纸上的粘附 |
2.1.14 BLEO@rMSNs从壁纸上的脱附 |
2.1.15 含偶氮苯结构的硅烷偶联剂的合成与表征 |
2.1.16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 |
2.1.17 光敏MSNs的制备方法 |
2.1.18 光敏MSNs的表征 |
2.1.19 S803@MSNs的制备及表征 |
2.1.20 S803@MSNs在壁纸上的粘附 |
2.1.21 S803@MSNs中芳香药物的释放 |
2.1.22 PEG大分子引发剂(CTA-PEG2000)的合成与表征 |
2.1.23 含1-芘甲基的丙烯酸酯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2.1.24 光敏两亲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25 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检测 |
2.1.26 S803@PPMM-PEG的制备 |
2.1.27 S803@PPMM-PEG的热性能分析 |
2.1.28 S803@PPMM-PEG在壁纸上的粘附 |
2.1.29 S803@PPMM-PEG中芳香药物的释放 |
2.1.30 pH敏感阳离子两亲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31 pH敏感阳离子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 |
2.1.32 pH敏感阳离子纳米芳香药物的表征 |
2.1.33 pH敏感阳离子纳米芳香药物在丝绸的粘附 |
2.1.34 芳香药物从linalool@PHMA-PCB-Arg的释放检测 |
2.1.35 阳离子温敏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
2.1.36 温敏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和表征 |
2.1.37 芳香药物从EG@LC-PNDB的释放 |
2.1.38 EG@LC-PNDB在丝绸上的粘附 |
2.1.39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基于空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的纳米芳香药物研究 |
2.2.2 基于反应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棒的纳米芳香药物研究 |
2.2.3 基于MSNs的光敏纳米芳香药物研究 |
2.2.4 基于胶束的光敏纳米芳香药物研究 |
2.2.5 pH敏感纳米芳香药物的研究 |
2.2.6 温敏纳米芳香药物的研究 |
2.3 小结 |
第3章 纳米芳香药物的神经调节作用 |
3.1 实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样品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含偶氮苯结构的硅烷偶联剂的合成与表征 |
3.1.4 MS-R的制备方法 |
3.1.5 光敏MS-R的制备方法 |
3.1.6 光敏MS-R的表征 |
3.1.7 S803@MS-R的制备及表征 |
3.1.8 纳米芳香药物应用于壁纸 |
3.1.9 壁纸形貌分析 |
3.1.10 芳香药物释放分析 |
3.1.11 动物实验 |
3.1.12 行为学评价 |
3.1.13 电生理学测试 |
3.1.14 免疫荧光切片 |
3.1.15 神经递质的表达 |
3.1.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S803@MS-R的表征 |
3.2.2 S803@MS-R-W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3.2.3 S803@MS-R-W对小鼠脑生理电位的影响 |
3.2.4 S803@MS-R-W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
3.2.5 S803@MS-R-W对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仿生纳米芳香药物用于抑郁症的预防 |
4.1 实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与样品 |
4.1.2 实验仪器 |
4.1.3 棒状MSNs的制备 |
4.1.4 形貌仿生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 |
4.1.5 反应性壳聚糖的制备 |
4.1.6 功能仿生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 |
4.1.7 仿生plus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 |
4.1.8 纳米芳香药物在壁纸上的粘附 |
4.1.9 纳米芳香药物在壁纸上的脱附 |
4.1.10 分子动力学模拟 |
4.1.11 实验动物 |
4.1.12 悬尾测试 |
4.1.13 强迫游泳测试 |
4.1.14 新环境进食抑制测试 |
4.1.15 旷场测试 |
4.1.16 免疫组化切片 |
4.1.17 尼氏染色切片 |
4.1.18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仿生纳米芳香药物的制备 |
4.2.2 仿生纳米芳香药物与壁纸之间的动力学模拟 |
4.2.3 纳米芳香药物在抑郁症预防中的作用 |
4.3 小结 |
第5章 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用于抑郁症协同治疗 |
5.1 实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与样品 |
5.1.2 实验仪器 |
5.1.3 H-Lys(Z)-OH羧基-环内酸酐盐酸盐的合成方法 |
5.1.4 C18-p(H-Lys(Z)-OH)的合成 |
5.1.5 C18-PLys的合成 |
5.1.6 C18-PLys-Mal的合成 |
5.1.7 C18-PLys-sertraline的合成 |
5.1.8 SPIONs的合成 |
5.1.9 基因-芳香药物NDDSs的制备 |
5.1.10 细胞培养 |
5.1.11 内涵体逃逸 |
5.1.12 实验动物 |
5.1.13 抑郁症模型小鼠的治疗 |
5.1.14 强迫游泳测试 |
5.1.15 新环境进食抑制测试 |
5.1.16 糖水偏好测试 |
5.1.17 三箱社交测试 |
5.1.18 免疫组化切片 |
5.1.19 尼氏染色切片 |
5.1.20 抗BrdU染色 |
5.1.21 抗BDNF染色 |
5.1.22 IF/FISH双染 |
5.1.23 Western blot检测 |
5.1.2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的制备与表征 |
5.2.2 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细胞水平表征 |
5.2.3 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的病灶富集和安全性评价 |
5.2.4 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的抗抑郁效果评价 |
5.2.5 基因-芳香药物递送体系的抗抑郁机制探究 |
5.3 小结 |
第6章 反应性纳米芳香药物用于改善航天特因环境下身心健康 |
6.1 实验方法 |
6.1.1 实验材料与样品 |
6.1.2 实验仪器 |
6.1.3 MSNs-CYC的制备 |
6.1.4 LE@MSNs-CYC的制备 |
6.1.5 LE@MSNs-CYC应用于壁纸附药 |
6.1.6 柠檬烯释放的检测 |
6.1.7 动物实验 |
6.1.8 航天特因环境模拟 |
6.1.9 高架十字迷宫测试 |
6.1.10 明暗箱测试 |
6.1.11 新物体识别测试 |
6.1.12 水迷宫测试 |
6.1.13 神经递质及皮质酮和皮质醇的检测 |
6.1.14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IL-6和IL-β的检测 |
6.1.15 神经相关蛋白含量检测 |
6.1.16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LE@MSNs-CYC处理壁纸的制备与表征 |
6.2.2 LE@MSNs-CYC在航天特因环境下的抗焦虑作用 |
6.2.3 LE@MSNs-CYC在航天特因环境下的缓解身体损伤作用 |
6.2.4 LE@MSNs-CYC在航天特因环境下的提高认知记忆的作用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建立了芳香药物纳米化与缓控释平台 |
7.1.2 建立了释药-嗅药-神经响应评价平台 |
7.1.3 仿生纳米芳香药物具有优异的抑郁症预防效果 |
7.1.4 芳香-基因药物递送体系具有优异的抑郁症治疗效果 |
7.1.5 反应性纳米芳香药物航天特因条件下提高身心健康 |
7.2 今后工作建议 |
7.2.1 芳香药物纳米化和缓控释平台的拓展 |
7.2.2 基因药物负载方式的改进 |
7.2.3 基因-芳香治疗所应用疾病的拓展 |
7.2.4 基因治疗方法的改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基于柔性基底的聚合物稳定向列相液晶智能玻璃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智能玻璃 |
1.2.1 温控智能玻璃 |
1.2.2 光控智能玻璃 |
1.2.3 电控智能玻璃 |
1.3 基于液晶/聚合物体系的智能玻璃 |
1.3.1 聚合物分散液晶 |
1.3.2 聚合物稳定液晶 |
1.4 聚合物稳定向列相液晶 |
1.4.1 垂直取向层 |
1.4.2 聚合物网络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PSNLC智能玻璃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PSNLC智能玻璃的工作原理 |
2.3 PSNLC智能玻璃的性能表征 |
2.3.1 垂直取向性能的表征 |
2.3.2 PSNLC智能玻璃光电性能的表征 |
2.3.3 聚合物网络性能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亚胺化温度对PSNLC取向层及性能影响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
3.3 样品制备及表征 |
3.3.1 液晶盒制备流程 |
3.3.2 PSNLC制备流程 |
3.3.3 PSNLC器件的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聚酰胺酸的亚胺化过程 |
3.4.2 亚胺化温度对PSNLC性能的影响 |
3.4.2.1 亚胺化温度对垂直取向效果的影响 |
3.4.2.2 亚胺化温度对PSNLC光电性能的影响 |
3.4.3 柔性基底上制备PSNLC智能玻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步法制备基于硅烷的取向层及在PSNLC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
4.3 样品制备及表征 |
4.3.1 液晶盒制备流程 |
4.3.2 PSNLC制备流程 |
4.3.3 PSNLC器件的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一步法制备基于长链硅烷的取向层及在PSNLC中的应用 |
4.4.1.1 一步法制备基于长链硅烷的取向层的垂直取向效果 |
4.4.1.2 一步法制备基于长链硅烷的取向层在PSNLC中的应用 |
4.4.2 一步法制备基于混合硅烷的取向层及在PSNLC中的应用 |
4.4.2.1 一步法制备基于混合硅烷的取向层的垂直取向效果 |
4.4.2.2 一步法制备基于混合硅烷的取向层在PSNLC中的应用 |
4.4.3 基于一步法在柔性基底上制备PSNLC智能玻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RAFT链转移剂对PSNLC聚合物网络及性能影响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
5.3 样品制备及表征 |
5.3.1 链转移剂合成方法 |
5.3.2 液晶盒制备流程 |
5.3.3 PSNLC制备流程 |
5.3.4 PSNLC器件的表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CTA材料分析 |
5.4.2 CTA浓度对PSNLC聚合物网络结构的影响 |
5.4.3 液晶单体浓度对PSNLC聚合物网络结构的影响 |
5.4.4 光引发剂浓度对PSNLC聚合物网络结构的影响 |
5.4.5 柔性基底上制备PSNLC智能玻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柔性基底的PSNLC的智能调光应用 |
6.1 引言 |
6.2 PDLC与 PSNLC的性能对比分析 |
6.3 PSNLC的调光特性分析 |
6.4 PSNLC在建筑中的潜在应用 |
6.5 PSNLC在温室大棚中的潜在应用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Si-O-Si骨架结构疏水性纺织品材料的构筑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固体表面润湿现象、理论和制备 |
1.2.1 生物固体表面存在的润湿现象 |
1.2.2 固体表面的润湿理论 |
1.2.3 疏水材料界面的制备 |
1.3 POSS基嵌段共聚物和卤胺抗菌材料 |
1.3.1 POSS简介和性质 |
1.3.2 POSS基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
1.3.3 含氟POSS嵌段共聚物 |
1.3.4 POSS材料在疏水方面的研究 |
1.3.5 卤胺抗菌材料 |
1.4 呼吸图案法 |
1.4.1 呼吸图案法简介 |
1.4.2 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和机理 |
1.4.3 多孔膜功能化及应用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1.6 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章 POSS-(PTFEMA)_8疏水多孔膜的制备及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2.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2.2 POSS-(PTFEMA)_8的合成方法 |
2.2.3 POSS-(PTFEMA)_8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
2.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2.3.1 POSS嵌段共聚物结构表征 |
2.3.2 表面能计算 |
2.3.3 表面形貌分析 |
2.3.4 接触角分析 |
2.3.5 水滴撞击实验测试 |
2.3.6 细菌粘附实验 |
2.3.7 耐酸碱和耐高温性能 |
2.3.8 机械性能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POSS-(PTFEMA)_8嵌段共聚物结构表征 |
2.4.2 POSS-(PTFEMA)_8嵌段共聚物膜的表面能 |
2.4.3 POSS-(PTFEMA)_8多孔膜的形貌结构 |
2.4.4 POSS-(PTFEMA)_8多孔膜粗糙度的表征 |
2.4.5 POSS嵌段共聚物膜的疏水性能 |
2.4.6 多孔膜对细菌的吸附性能 |
2.4.7 多孔膜的稳定性 |
2.4.8 多孔膜的力学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QS/POSS-(PTFEMA)_8抗菌疏水膜的制备及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2.2 季铵/烯烃类卤胺单体(HQS)的合成 |
3.2.3 HQS的氯化和含氯量测定 |
3.2.4 抗菌疏水多孔膜的制备 |
3.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3.3.1 HQS性能表征 |
3.3.2 HQS-Cl的储存稳定性测试 |
3.3.3 表面形貌及元素分析 |
3.3.4 疏水性能分析 |
3.3.5 抗菌性能测试 |
3.3.6 细菌粘附实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HQS的结构表征 |
3.4.2 HQS-Cl的储存稳定性能 |
3.4.3 多孔膜的表面形貌及元素分析 |
3.4.4 抗菌疏水多孔膜的静态疏水性能 |
3.4.5 抗菌疏水多孔膜的动态疏水性能 |
3.4.6 抗菌疏水膜的杀菌性能 |
3.4.7 抗菌疏水膜的细菌粘附性能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棉织物POSS-(PTFEMA)_8多孔表面的设计及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4.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4.2.2 棉织物蜂窝状多孔表面的制备 |
4.2.3 吸油量和可重复使用性 |
4.2.4 细菌粘附实验 |
4.2.5 透气透湿性能测试 |
4.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蜂窝状多孔结构棉织物的表面形貌 |
4.4.2 蜂窝状多孔结构棉织物的化学结构及性能表征 |
4.4.3 蜂窝状多孔结构棉织物的疏水性能 |
4.4.4 蜂窝状多孔结构棉织物的自清洁性能 |
4.4.5 蜂窝状多孔结构棉织物的油水分离性能 |
4.4.6 蜂窝状多孔结构棉织物的细菌吸附性能 |
4.4.7 蜂窝状多孔结构棉织物的耐水洗性能 |
4.4.8 蜂窝状多孔结构棉织物的物理性能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POSS-(PTFEMA)_8/PVDF对棉织物疏水整理及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5.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5.2.2 疏水棉织物的制备 |
5.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5.3.1 棉织物表面性能分析 |
5.3.2 棉织物接触角测试 |
5.3.3 棉织物的淋水实验 |
5.3.4 棉织物的动态疏水性能测试 |
5.3.5 棉织物的疏水稳定性能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疏水棉织物的表面形貌和表面元素分析 |
5.4.2 棉织物的静态疏水性能 |
5.4.3 棉织物的拒水等级 |
5.4.4 棉织物的动态疏水性能 |
5.4.5 棉织物疏水稳定性表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硅烷改性SiO_2疏水棉织物制备及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6.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6.2.2 疏水棉织物的制备 |
6.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疏水棉织物的表面形貌及元素分布 |
6.4.2 疏水棉织物化学性能 |
6.4.3 棉织物的疏水性能分析 |
6.4.4 疏水棉织物的自清洁性能 |
6.4.5 织物疏水性能的耐久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硅烷改性SiO_2疏水涤纶织物制备及性能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7.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7.2.2 OD-SiO_2的合成方法 |
7.2.3 OD-SiO_2对织物的整理方法 |
7.3 结构和性能测试与表征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OD-SiO_2结构表征 |
7.4.2 疏水涤纶织物的表面形貌及化学元素 |
7.4.3 涤纶织物的疏水性能 |
7.4.4 疏水涤纶织物的自清洁性能 |
7.4.5 疏水涤纶织物的牢度和稳定性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4)高腐蚀地区防腐涂膜对桥墩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防腐涂膜粘结性能的研究 |
1.2.2 防腐涂膜性能的研究 |
1.2.3 防腐涂膜对混凝土结构物耐久性影响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实验设计 |
2.1 原材料 |
2.1.1 防腐涂料及稀释剂 |
2.1.2 水泥 |
2.1.3 矿物掺合料 |
2.1.4 细骨料 |
2.1.5 粗骨料 |
2.1.6 化学外加剂 |
2.1.7 水 |
2.2 试件制备 |
2.2.1 涂膜试件 |
2.2.2 砂浆试件 |
2.2.3 混凝土试件 |
2.2.4 现场混凝土构件 |
2.2.5 现场试验桥墩 |
2.3 试验侵蚀制度 |
2.3.1 涂膜浸水老化试验 |
2.3.2 室内硫酸盐侵蚀试验 |
2.3.3 现场混凝土构件及试验桥墩侵蚀试验 |
2.4 试验检测指标及方法 |
2.4.1 涂料的黏度 |
2.4.2 涂膜力学性能 |
2.4.3 涂膜粘结强度 |
2.4.4 抗折强度 |
2.4.5 抗压强度 |
2.4.6 动弹模量及谐振频率 |
2.4.7 电通量 |
2.4.8 硫酸根离子含量测试 |
2.4.9 现场混凝土构件钻芯取样 |
2.4.10 原子力显微镜(AFM) |
2.4.11 正电子湮没寿命谱(PALS) |
2.4.12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RT) |
2.4.13 蔡司体视显微镜 |
2.4.14 扫描电镜(SEM) |
2.4.15 X射线衍射(XRD) |
2.5 本章小结 |
3 涂膜性能及技术指标优化分析 |
3.1 涂膜的粘结性能 |
3.1.1 涂膜的机械锚固作用 |
3.1.2 涂膜的微观粘附作用 |
3.1.3 涂膜的粘结强度 |
3.1.4 粘结强度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2 涂膜的微观性能 |
3.2.1 涂膜的微观结构 |
3.2.2 涂膜的微观形态 |
3.3 涂膜的力学性能 |
3.3.1 涂膜的抗拉强度及断后伸长率 |
3.3.2 涂膜的应力-应变曲线 |
3.3.3 涂膜的弹性模量 |
3.4 涂膜的耐水性能 |
3.4.1 浸水老化对涂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2 涂膜的抗水渗入性能 |
3.5 涂料黏度参数的优选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涂膜—水泥基复合材料室内耐久性研究 |
4.1 涂膜—水泥基试件的抗渗性分析 |
4.2 涂膜—水泥基试件的表观形态分析 |
4.3 涂膜—水泥基试件的微观形态分析 |
4.4 涂膜—水泥基试件的物相分析 |
4.5 涂膜—水泥基试件的抗蚀指标分析 |
4.5.1 抗折强度 |
4.5.2 抗压强度 |
4.5.3 相对动弹模量 |
4.6 涂膜—水泥基试件的抗折强度预测模型 |
4.7 涂膜—水泥基试件的涂膜厚度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涂膜—混凝土构件现场耐久性研究 |
5.1 涂膜—混凝土构件的表观形态分析 |
5.2 涂膜—混凝土构件的物相分析 |
5.3 涂膜—混凝土构件的硫酸根离子浓度分析 |
5.4 涂膜—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分析 |
5.5 涂膜—混凝土构件的谐振频率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防腐涂膜在实际桥墩中的应用 |
6.1 防腐涂膜的关键技术指标 |
6.2 防腐涂膜在桥墩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高分子弹性体的表面形貌及其摩擦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摩擦磨损机制 |
1.2.1 粘附:粘着键的形成和分解 |
1.2.2 外部因素对聚合物摩擦的影响 |
1.2.2.1 载荷的影响 |
1.2.2.2 滑动速度的影响 |
1.2.2.3 温度的影响 |
1.3 水基润滑机理 |
1.3.1 水在有限膜中的流动性 |
1.3.2 水溶液中的水化作用 |
1.4 粘附力的接触理论模型 |
1.4.1 Johnson-Kendall-Roberts (JKR)模型 |
1.4.2 Derjaguin-Muller-Toporov (DMT)模型 |
1.5 表面力的测量 |
1.5.1 表面力仪 |
1.5.2 原子力显微镜 |
1.5.3 接触粘附计 |
1.6 含高分子表面相互作用 |
1.7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对流驱动溶剂蒸发引起的聚合物共混膜的分级形态与摩擦性能 |
2.1 本章引论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样品制备 |
2.2.3 实验设备与表征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分层形貌和自组织Voronoi结构 |
2.3.2 中尺度在形态和组成上的不均匀性 |
2.3.3 对流引导的沉积和侧向胞质转移 |
2.3.4 分级形貌的多维度调控 |
2.3.5 PS/PMMA共混体系摩擦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乙烯醇水解度对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润滑性能影响 |
3.1 本章引论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原料 |
3.2.2 SEBS薄膜和聚乙烯醇水溶液的制备 |
3.2.3 PVA在水溶液中的链结构 |
3.2.4 流变学表征 |
3.2.5 摩擦性能的评估 |
3.2.6 接触角测角术 |
3.2.7 界面吸附黏附行为的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摩擦学系统中相关组成部件的形貌和结构 |
3.3.2 在摩擦学体系中实现优异的润滑表面 |
3.3.3 表面物理吸附有助于实现超低摩擦和磨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米级架构决定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薄膜的摩擦行为 |
4.1 本章引论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聚合物SEBSs基底膜和聚乙烯醇水溶液的制备 |
4.2.3 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光学轮廓仪测试 |
4.2.4 聚合物SEBSs膜的硬度和模量 |
4.2.5 摩擦学性能的评估 |
4.2.6 液滴与SEBS膜表面接触的接触角分析 |
4.2.7 界面黏附测量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三嵌段共聚物SEBSs |
4.3.2 静态接触角测试 |
4.3.3 原子力显微镜对纳米级相分离结构的观测 |
4.3.4 嵌段共聚物SEBSs摩擦特性曲线研究 |
4.3.5 在宏观和微观尺度下SEBSs表面粗糙度 |
4.3.6 SEBSs表面吸附黏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内容与结论 |
5.1.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5.1.2 论文的主要结论 |
5.2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亮点 |
5.3 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研究成果 |
(6)柔性金属纳米结构执行器制造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柔性微电极执行器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柔性植入式假体执行器的结构及应用发展 |
1.2.1 植入式神经假体执行器作用下的生理基础 |
1.2.2 植入式神经假体执行器的应用 |
1.2.3 植入式假体中微电极的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
1.3 电极阵列的微加工技术及其材料性能现状 |
1.3.1 电极阵列的微加工技术 |
1.3.2 软光刻电极阵列的微加工技术 |
1.3.3 柔性电极执行器件基底材料及其粘附性研究现状 |
1.3.4 柔性电极导电纳米结构及其性能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拟解决的问题 |
1.5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和论文安排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内容和论文安排 |
第2章 柔性金属纳米结构微执行电极设计与理论 |
2.1 表界面粘附性力学检测模型及其理论 |
2.1.1 纳米压痕测试原理 |
2.1.2 纳米划痕测试原理 |
2.2 电极表面的电阻抗模型及其理论 |
2.2.1 电化学的电阻抗测试方法 |
2.2.2 电容性机理 |
2.2.3 电极在体外测试和体内测试的电荷传递 |
2.3 柔性电极的设计材料及其性能测试 |
2.3.1 柔性神经电极执行器制造材料的选择 |
2.3.2 柔性电极执行器电刺激结构的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柔性微电极执行器件的制造与工艺改进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 柔性微电极执行器的设计及其MEMS加工工艺 |
3.2.1 柔性电极结构的设计要求 |
3.2.2 柔性电极的设计过程 |
3.2.3 制造柔性电极的材料选择 |
3.2.4 微电极执行器件的工艺设计过程 |
3.3 柔性微电极设计制造的结果及其性能 |
3.3.1 电极器件的表面形貌表征 |
3.3.2 柔性电极的阻抗及相位测试 |
3.3.3 柔性电极器件的导通率测试 |
3.4 基于干法离子刻蚀的柔性微电极制造工艺改进及其性能 |
3.4.1 基于硅基片的PI薄膜刻蚀及其工艺 |
3.4.2 RIE离子刻蚀对材料表面的亲疏水影响 |
3.4.3 柔性神经微电极的稳定性测试 |
3.4.4 金属层与高分子薄膜的纳米压痕和划痕测试 |
3.5 基于柔性微电极的铂纳米结构电化学镀层修饰 |
3.5.1 氯铂酸电镀液及其电镀工艺的设计 |
3.5.2 电极阵列电镀表面形貌 |
3.5.3 还原剂浓度对镀层形貌的影响 |
3.5.4 电位高低引起的涂层表面积的变化 |
3.5.5 不同结构修饰电极的阻抗和相位 |
3.5.6 不同纳米结构的循环伏安特性 |
3.5.7 不同纳米结构涂层的安全电荷注入能力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聚多巴胺仿生材料的PtNW电极的制造工艺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 柔性微电极执行器件的设计及其MEMS加工工艺 |
4.2.1 柔性电极结构的设计要求和设计过程 |
4.2.2 过程和制造工艺方法 |
4.3 柔性微电极设计制造的结果及其性能 |
4.3.1 电极器件的表面形貌表征 |
4.3.2 基于MEMS工艺制造的对比微电极制造 |
4.3.3 柔性电极测试过程 |
4.3.4 柔性电极软光刻工艺的原理及过程 |
4.3.5 微接触纳米压印对电极涂层厚度的影响 |
4.3.6 柔性PI-PDA/Pt NW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和阻抗性能 |
4.3.7 机械附着力试验 |
4.3.8 电极扭转性能测试 |
4.4 不同材料表面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PDA涂层和铂纳米结构的柔性电极快速制造的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 PDA仿生涂层及其金属铂涂层的柔性微电极器件的构建 |
5.2.1 PDA仿生涂层的加速聚合过程 |
5.2.2 铂金属柔性块电极的制备及其测试过程 |
5.3 涂层制造原理及其结果 |
5.3.1 PDA涂料的快速聚合原理 |
5.3.2 PDA薄膜沉积的表面形貌 |
5.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SEM表征 |
5.3.4 电极表面涂层材料的高分辨图像 |
5.3.5 不同纳米Ti O2浓度对PDA涂层材料的影响 |
5.3.6 纳米TiO2对金属涂层沉积的影响 |
5.4 涂层电化学性能分析 |
5.4.1 电极形貌及其阻抗性能 |
5.4.2 柔性电极的极化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柔性电极执行器件在大鼠体内的植入应用 |
6.1 动物实验平台的系统搭建及前期准备 |
6.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1.2 系统的搭建及其实体结构 |
6.2 动物实验信号刺激及采集 |
6.3 动物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6.3.1 信号的采集及其高通滤波 |
6.3.2 动作电位的检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参与的课题及获得的奖励情况 |
(7)中空纤维气体分离复合膜的涂覆工艺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膜分离 |
1.1.1 膜分离技术特点 |
1.1.2 膜分离技术发展过程 |
1.1.3 膜分离技术的分类与应用 |
1.1.4 气体膜分离技术的原理 |
1.1.5 气体分离膜的评价参数 |
1.2 膜材料 |
1.2.1 聚醚砜 |
1.2.2 聚二甲基硅氧烷 |
1.2.3 聚砜 |
1.2.4 聚酰亚胺 |
1.2.5 Pebax |
1.3 中空纤维纺丝 |
1.3.1 熔融纺丝-拉伸法 |
1.3.2 热致相分离法 |
1.3.3 溶液纺丝法 |
1.4 表面涂覆技术 |
1.4.1 电镀 |
1.4.2 喷涂 |
1.4.3 气相沉积技术 |
1.4.4 热喷涂 |
1.4.5 浸涂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单层和双层涂覆研究 |
2.1 简介 |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3 PAN中空纤维膜支撑体的制备 |
2.4 PAN/PDMS中空纤维复合膜的研究 |
2.4.1 硅橡胶涂覆液的制备 |
2.4.2 PDMS致密膜的制备 |
2.4.3 PAN/PDMS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 |
2.4.4 硅橡胶溶液的浓度对膜丝性能的影响 |
2.4.5 硅橡胶溶液的粘度对膜丝性能的影响 |
2.4.6 存放时间对膜丝性能的影响 |
2.5 PAN/PDMS/Pebax中空纤维复合膜的研究 |
2.5.1 PDMS/CRA复合涂层的研究 |
2.5.2 Pebax溶液与其致密膜的制备 |
2.5.3 PAN/PDMS/Pebax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 |
2.5.4 Pebax溶液的浓度对膜丝性能的影响 |
2.5.5 溶剂对膜丝性能的影响 |
2.6 中空纤维膜的SEM电镜扫描图像 |
2.7 中空纤维复合膜的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PAN中空纤维膜支撑体和PDMS涂覆后的气体渗透性能 |
3.2 PAN中空纤维膜和PDMS (Sylgard 184)涂覆后的SEM结构 |
3.3 硅橡胶溶液的粘度对膜丝性能的影响 |
3.4 硅橡胶(Sylgard 184)溶液的浓度对膜丝性能的影响 |
3.5 PAN/PDMS复合膜的存放时间对膜丝性能的影响 |
3.6 PDMS、Pebax和PDMS/CRA平板膜的气体渗透性能分析 |
3.7 PDMS/CRA致密平板膜的水接触角测试 |
3.8 PDMS/CRA致密平板膜的表面粘附性测试 |
3.9 PAN/PDMS/Pebax中空纤维复合膜的气体渗透性能 |
3.10 Pebax溶液的浓度对膜的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 |
3.11 有机溶剂对膜的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 |
3.12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中空纤维膜的多丝涂覆 |
4.1 简介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3 问题与目的 |
4.4 涂覆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
4.5 中空纤维膜的多丝涂覆 |
4.6 中空纤维膜的多丝涂覆性能 |
4.7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8)可粘接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在柔性应变传感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可粘接水凝胶 |
1.1.1 可粘接水凝胶的制备 |
1.1.1.1 基于贻贝多巴胺的可粘接水凝胶的制备 |
1.1.1.2 基于微观结构的可粘接水凝胶的制备 |
1.1.1.3 其他方法制备自粘附水凝胶 |
1.1.2 可粘接水凝胶的表征 |
1.1.3 可粘接水凝胶在柔性传感器中的应用 |
1.2 表面光接枝反应 |
1.2.1 表面光接枝反应的特点 |
1.2.2 表面光接枝反应的化学原理 |
1.2.3 光接枝反应的实施方法 |
1.2.4 光接枝改性的影响因素 |
1.2.4.1 聚合物基材对接枝体系的影响 |
1.2.4.2 单体对接枝体系的影响 |
1.2.4.3 光引发剂对接枝体系的影响 |
1.2.4.4 实验条件对接枝体系的影响 |
1.2.5 光接枝的应用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3.1 课题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原理 |
2.4 实验方法 |
2.4.1 水凝胶基体的制备 |
2.4.2 水凝胶的表面接枝 |
2.5 测试与表征 |
2.5.1 实时红外测试 |
2.5.2 力学性能测试 |
2.5.3 接触角测试 |
2.5.4 粘接性能测试 |
2.5.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2.5.6 水凝胶接枝率计算 |
2.5.7 透过率测试 |
2.5.8 电导率测试 |
2.5.9 传感器性能测试 |
第三章 可粘接水凝胶的制备及其作为柔性应变传感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实时红外分析 |
3.2.2 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分析 |
3.2.2.1 单体配比对水凝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2.2 交联剂含量对水凝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2.3 水含量对水凝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3 水凝胶表面接触角分析 |
3.2.3.1 接枝BA后表面接触角变化 |
3.2.3.2 接枝2-EHA后表面接触角变化 |
3.2.4 水凝胶形貌分析 |
3.2.4.1 接枝BA后水凝胶表面及断面形貌变化 |
3.2.4.2 接枝2-EHA后水凝胶表面及断面形貌变化 |
3.2.5 水凝胶接枝率分析 |
3.2.6 水凝胶粘接性能测试 |
3.2.7 水凝胶透过率分析 |
3.2.8 水凝胶在空气中稳定性分析 |
3.2.9 水凝胶导电性能研究 |
3.3 小结 |
3.4 水凝胶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应用 |
3.4.1 DMAEMA/Am-g-2-EHA@NaCl水凝胶应变传感器的组装 |
3.4.2 水凝胶应变传感器电-机械性能研究 |
3.4.2.1 水凝胶应变传感器灵敏度研究 |
3.4.2.2 水凝胶应变传感器响应时间研究 |
3.4.2.3 水凝胶应变传感器的滞后性研究 |
3.4.2.4 水凝胶应变传感器的稳定性研究 |
3.4.3 水凝胶应变传感器对人体运动的检测 |
3.4.3.1 水凝胶应变传感器对手指弯曲的检测 |
3.4.3.2 水凝胶应变传感器对人体手腕弯曲的检测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9)粘结颗粒在搅拌槽内功率特性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绪论 |
1.2 颗粒间的粘结力 |
1.2.1 颗粒间粘结力的组成 |
1.2.2 颗粒之间的粘结力理论模型 |
1.3 研究方法 |
1.3.1 搅拌槽内功耗的测量方法 |
1.3.2 粘结颗粒的数值模拟研究 |
1.3.3 粘结力的测量方法 |
1.4 前人的研究成果 |
1.4.1 粘结颗粒的搅拌功率实验研究进展 |
1.4.2 粘结颗粒的模拟研究进展 |
1.4.3 多相搅拌槽的研究进展 |
1.5 结语 |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2 功率消耗 |
2.3 实验物料 |
2.3.1 干物料的处理 |
2.3.2 硅胶颗粒饱和点的确定 |
2.3.3 硅胶颗粒的相对液体体积 |
第三章 颗粒搅拌功率的实验研究 |
3.1 含水率对功耗的影响 |
3.1.1 颗粒吸水饱和前含水率对功耗的影响 |
3.1.2 颗粒吸水饱和后含水率对功耗的影响 |
3.2 转速对功耗的影响 |
3.2.1 颗粒吸水饱和前转速对功耗的影响 |
3.2.2 颗粒吸水饱和后转速对功耗的影响 |
3.3 物料高度对功耗的影响 |
3.3.1 颗粒吸水饱和前物料高度对功耗的影响 |
3.3.2 颗粒吸水饱和后物料高度对功耗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EM模拟参数测量 |
4.1 DEM模拟模型 |
4.2 DEM参数设置 |
4.2.1 弹性恢复系数的测量 |
4.2.2 滚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 |
4.2.3 表面能参数 |
4.3 模拟结果与讨论 |
4.3.1 干物料颗粒模拟和实验扭矩对比 |
4.3.2 湿物料颗粒模拟和实验扭矩对比 |
4.3.3 粘结力对功耗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10)高通量耐污染PAMAM接枝PAN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污染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超滤膜 |
1.2.1 超滤过程简介 |
1.2.2 超滤膜材料与制备方法 |
1.3 超滤过程的膜污染 |
1.3.1 污染机理 |
1.3.2 超滤膜污染的影响因素 |
1.4 超滤膜改性方法 |
1.4.1 共混改性 |
1.4.2 共聚改性 |
1.4.3 表面改性 |
1.5 树状大分子 |
1.5.1 树状大分子简介 |
1.5.2 PAMAM在分离膜中的应用进展 |
1.6 XDLVO理论 |
1.6.1 XDLVO理论简介 |
1.6.2 XDLVO理论在膜污染中的应用 |
1.7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PAN-PAMAM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PAN-PAMAM超滤膜的制备 |
2.3 PAN-PAMAM膜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
2.3.1 铸膜液粘度 |
2.3.2 纯水通量和BSA截留率 |
2.3.3 动态接触角 |
2.3.4 抗污染性能 |
2.3.5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6 红外光谱仪 |
2.3.7 热重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铸膜液粘度 |
2.4.2 纯水通量和截留率 |
2.4.3 动态接触角和抗污染性能 |
2.4.4 扫描电镜图 |
2.4.5 红外光谱全反射 |
2.4.6 热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PAN-PAMAM超滤膜的表面改性方法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PAN-PAMAM超滤膜的表面改性 |
3.3 改性膜的表征和性能测试 |
3.3.1 纯水通量和截留率 |
3.3.2 孔隙率和平均孔径 |
3.3.3 动态接触角 |
3.3.4 原子力显微镜 |
3.3.5 抗污染性能 |
3.3.6 污染物静态吸附 |
3.3.7 动态光散射 |
3.3.8 石英晶体微天平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纯水通量和BSA截留率 |
3.4.2 孔隙率和平均孔径 |
3.4.3 动态接触角 |
3.4.4 AFM图像 |
3.4.5 抗污染性能 |
3.4.6 BSA的静态吸附量 |
3.4.7 动态光散射 |
3.4.8 石英晶体微天平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ETA/NaOH改性PAN-PAMAM膜的表征及污染机理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ETA/NaOH改性PAN-PAMAM膜的制备 |
4.3 ETA/NaOH改性PAN-PAMAM膜的表征和性能测试 |
4.3.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4.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4.3.3 膜表面Zeta电位 |
4.3.4 抗污染稳定性 |
4.3.5 原子力显微镜 |
4.3.6 动态接触角 |
4.3.7 XDLVO理论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扫描电镜图 |
4.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4.4.3 Zeta电位 |
4.4.4 抗污染稳定性 |
4.4.5 吸附BSA后改性膜的分离性能 |
4.4.6 吸附BSA后改性膜的AFM图像 |
4.4.7 膜的不同液体接触角 |
4.4.8 XDLVO理论分析 |
4.4.9 文献对比 |
4.4.10 改性膜的HA和SA过滤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小结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情况 |
四、Adhesion Force Measurements of Polymer Particles by Detachment Field Method(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芳香药物治疗神经精神类疾病的研究[D]. 卢治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
- [2]基于柔性基底的聚合物稳定向列相液晶智能玻璃及其特性研究[D]. 张洋.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Si-O-Si骨架结构疏水性纺织品材料的构筑及应用研究[D]. 孔雀. 江南大学, 2021(01)
- [4]高腐蚀地区防腐涂膜对桥墩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影响研究[D]. 谢超.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5]高分子弹性体的表面形貌及其摩擦性能[D]. 方清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柔性金属纳米结构执行器制造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黄兆岭. 贵州大学, 2020
- [7]中空纤维气体分离复合膜的涂覆工艺与性能研究[D]. 张旭.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8]可粘接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在柔性应变传感器中的应用[D]. 唐辉.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9]粘结颗粒在搅拌槽内功率特性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 熊浩.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10]高通量耐污染PAMAM接枝PAN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污染机理研究[D]. 江露瑶.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