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招生为何“火爆”

技校招生为何“火爆”

一、技校招生缘何“火爆”(论文文献综述)

张驰[1](2020)在《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盐城市盐都区为例》文中提出

赵跃[2](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指出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吴少峰[3](2019)在《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节事活动是地方文化活动的集中缩影。近年,随着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实力的提升,传统文化和新兴创意产业都备受重视,节事活动逐渐在公众面前展露视角,成为吸引游客、创造利润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旅游类节事活动近万个,然而真正形成品牌效应,组织生产中的经验技术被共享与传承,有良好口碑的节事活动并不多见。因此,如何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既坚守文化传统又符合时代精神,使节事活动不陷入“快餐化”的困境,思考节事活动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内音乐的日益开放和多元化,年轻人对现代音乐艺术的接受,大型户外音乐节自90年代末20世纪初在国内拉开序幕。近二十年音乐节的探索与壮大,为节事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解空间,也为我们对节事活动文化创新与持续的思考也带来充分观察视角。国内音乐节事的萌芽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转型社会的困惑与反叛情绪,地下与地上空间的市场转变,都让音乐节事活动无法独立于转型社会中困惑、冲突与摸索的宏观语境之外,伯明翰学派在音乐文化研究中的讨论和应用中所呈现出的表征理论正好能对此现象的理解带来新的认知和解释。其次,非持续的音乐节乱象中文化内涵挖掘、创意和传承的忽视也使得我们对节事活动产业的发展需要寻求更多的理论指导。此外,从国内音乐节近年的发展来看,真正有影响力的音乐节仍极少,多数音乐节同样缺乏延续性,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它的发生?是隐藏在节事的市场供求关系下文化的传递产生了脱节,还是技术、管理层面的原因导致的节事活动的文化未能得到更好的传播?进入节事活动的消费者又有怎样的感知和创造?表征理论作为一种“选择、表达、构建和塑造”创造过程的探讨,都将为节事活动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以往旅游研究中对表征,以及表征和身份的讨论,主要关注的是表征过程中的某个方面,较少系统的讨论到表征的过程。与身份相关的旅游研究中,较少研究者尝试从群体的角度去探讨参与者在体验中所构建的身份感知与认同。而涉及表征和身份的研究中,讨论的身份主要是当地居民,较少将游客身份引入表征的研究。此外,以往音乐节相关研究较少以质性研究的方法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节事中与表征相关的研究鲜少出现,音乐节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文化如何被表征和传递,以及参与者的体验情况都还未得到深刻阐述。因此,本研究在对文化表征理论以及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引入了身份对表征过程的参与和体验,对音乐节事活动中的文化表征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迷笛音乐节是本研究的案例地,作为国内标杆性的户外摇滚音乐节,迷笛音乐节的历时长度、举办地的跨度、丰富的节日内容以及规模程度,都为我们对节事活动文化的思考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地。研究结合了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和网络民族志的资料收集方法,文章使用的田野资料来源于在迷笛音乐节连续三年共七届的现场观察和该时期中音乐节前后全过程跟踪观察的网络资料搜查,以及2015年3月至6月持续三个月在北京迷笛学校的田野调查。最终获得的资料包括访谈样本共102个,问卷总样本共1600份,以及网络组织中的文本资料;音乐节历年的媒体报道、宣传册及创办人的访谈资料,另有公司项目总结报告,调研报告以及部分与音乐节的举办相关的会议现场记录等。音乐节相关记录片、照片,以及研究者田野观察记录也作为补充数据为研究带来更完整的理解。网络资料的收集则来源于乐迷及乐迷组织的微信群和QQ群在迷笛音乐节期间的状态跟踪、观察记录和每届音乐节前后组织内的所有聊天导出所形成的文本资料。此外,网络资料还包括近年网络、报纸的媒体数据资料以及BBS乐迷帖等。在分析过程中,研究采用了内容分析法中的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辅助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音乐节事活动通过文化的表征、技术的表征和相关的变化完成了第一表征的过程,最终呈现出相关的概念。正如霍尔认为第一表征是从物到概念的建构,节事的表征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它建立在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基础上,是现实文化中的颠覆、补偿或延长,通过节的形式将文化放大、凝聚,集中的再现出来。对音乐节事活动来说,摇滚文化中的批判和反思,是现实生活中年轻人话语权缺失的精神补偿。被摇滚文化打动进京寻梦的年轻人,在底层对抗中成长为以迷笛音乐学校为中心的摇滚群落,在互帮互助中完成了音乐节的诞生和新体系的建立,是现实的延长。迷笛音乐节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也集中再现了青年人对时代现实中存在问题不断反思和批判的真诚态度。然而仅是文化的诞生并不能将音乐节变成可感知,参与和体验的活动,只有通过技术的形式以物化的手段将其构建成一个具体感知的概念,经由准备阶段、入场阶段、现场阶段、结束阶段以及贯穿全部阶段过程中一系列的运作等技术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可感知的概念,才可能把这种文化通过节日进行表征。此外,节事活动文化的表征不同于物的生产,其生产是非固态的,变化的。在迷笛音乐节中,它通过原生文化的生长与传递,以及技术的摸索和发展,在变化中寻求发展。最终,在前期资料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音乐节事活动中第一表征中所对应呈现的概念。由此,音乐节事的第一表征通过文化、技术和变化完成了从物到具体可感知概念的表征过程,使音乐节事的文化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最终被建构,得以呈现、继承和发展。第二,本研究从“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身份的进入、创造和发展”,“参与者在体验过程中对概念的接收情况和所形成的身份认同”和“参与者在体验中所形成的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了音乐节事活动第二表征中从概念到意义生成的过程。音乐节文化的号召力,吸引了拥有相似兴趣的核心参与者欢聚。他们作为同类人的聚集,暂时逃离确定的规范和主流社会准则的束缚,批判世俗社会中的不合理,释放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形成了与日常状态相区别的阈限空间,并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可分享的符号,成为乐迷相聚时默认的规则和遵从的文化。当音乐节开始举行,参与者进入音乐节中,第一表征中准备就绪的概念才变成第二表征中真正的概念呈现出来,研究结合田野和问卷数据的认知,发现乐迷参与者在对音乐节事活动整体的感受中,对所表征出的概念获得了较高的传递和接收。而音乐节的参与者不仅是被动接收了表征过程中呈现的概念,他们也主动创造了音乐节中新的概念且在参与者中具有高接受度。音乐节阈限中的超越体验和概念的高接收度感知,让参与者形成了自生性共睦态、意识形态的共睦态和规范性共睦态三种群体体验感知,在共睦态的共鸣中获得了身份的认同。当节事中所呈现的这些文化的概念被参与者所接收时,意义也在此时产生。通过对访谈中乐迷在音乐节的体验中所获得的感受进行意义的解读,发现对乐迷参与者来说,在音乐节的体验生成了让乐迷参与者感受到沉醉和分享的“乌托邦”,承载了参与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这个乌托邦也许并未实现,却由年轻人在世俗之外的节日片刻的自我实践中所创造和构建,成为在世俗社会中自我融洽与释放的场所,是世俗社会冲突中的缓和剂,是在路上的乌托邦。第三,迷笛音乐节在多年循环演进的举办过程中,形成了表征的循环。由于音乐节事活动的时期性、一次性和周期性,在不断循环互动过程中,每当进入下一轮举行时,均能通过上一轮举办中的反馈,得到及时的调整,让音乐节的生命力变得可持续,走向专业化和规模化。不仅是作为组织方的音乐节在不断的自我精进,身份方的乐迷参与者也在音乐节历时中所发生的种种不确定事件时进行陆续反馈,在理解、接纳和期待的态度中促进音乐节的改进和完善。最后,研究提出了节事活动文化表征过程的概念性模型,进一步解释了节事活动中第一表征,节事活动中的第二表征以及表征的循环过程。这一概念性模型的提出,不仅拓展了表征理论研究在节事学科的实践,也从节事研究的角度对表征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深化。可以看到,本研究通过文化表征理论为音乐节事活动的生产和消费过程进行解释,以经验性研究对理论做出进一步探索,将表征研究扩展到节事活动中动态体验和感知的传递视角,提出了节事节事活动文化表征过程的概念性模型,拓展了表征理论研究的边界,深化了表征理论的研究。该实践的尝试,跳出了符号传递中的指涉中意义丢失的可能性,为表征理论的研究在动态的节事活动研究提供了新的操作和理解方式,表明了该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的可行性。研究从表征的角度来阐释和理解节事活动的呈现过程,让音乐节事活动的实践回归到文化本身,更新了现实中节事活动生产的理解,弥补了以往节事活动研究中文化的缺位,以及商业运营中对文化内涵的不透彻理解。节事参与者在节事活动表征过程中的引入,也实证了参与者不再作为“被动的观众”,而是为节事活动增添了主动创造的过程。此外,本研究所提供的田野数据为后续相关研究的进入提供了一些田野数据,同时在如何数据获取的方法论的思考方面也带来一定的参考。

李赛[4](2015)在《技工院校职业指导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一世纪是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使技能人才的培养受到广泛重视。2014年以来,我国关于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上习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全国职教会议相关决定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等等,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了明确部署。随着职业教育从“断头教育”发展到构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职业教育占据了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其中,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对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将职业教育的目标向“提高职业技能与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转变。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要以政府推动、市场引导,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为基本原则,重点提高青年的就业能力。而作为职业教育半壁江山的技工院校,如何使技工院校的特色发展好,使学生在就业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全面提升其职业指导服务是本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从技工院校职业指导的内涵为切入点,梳理了国内外学校职业指导研究的现状及职业指导工作的实践经验,以职业选择、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为基础。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立项课题对技工院校职业指导现状的专项调查结果为依据,分析和梳理了技工院校开展职业指导的现状及职业指导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完善职业指导政策法规、激励政策与服务体系,组织协调各行各业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搭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为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学校要完善职业指导机构设置、构建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丰富课程形式,开展多样化职业指导、建立一体化多元主体参与的现代职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三是,学生要提高职业认识,筹划自身职业发展,提升自我职业能力。本研究分析了技工院校职业指导改善的方向,寄希望能为政府部门、技工院校及技工院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有利的帮助,从而为技工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衡[5](2013)在《集体行动与秩序生成 ——高职学制政策变迁的政策网络分析》文中认为“去行政化”时代背景下,政府与高校关系调试成为重心。政策是两者互动的中介,对政策变迁进行研究,有助于明晰这种关系调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可以跳出规范研究,从事实研究层面为问题解决提供政策学的研究进路。研究政策变迁不在于揭示政策“变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变”、“如何变”、“变的效果如何”、“将变向何方”等。换言之,本文虽在研究政策变迁,但更是“在政策变迁中”进行研究。研究对象是政策变迁(主线),研究目的却在于发现政策变迁背后的推动力量,即秩序生成逻辑(隐线)。论文结合政策网络理论,以底层视角、行动立场、主位观点展示了高职相关群体的集体行动是如何推动政策变迁及秩序演化的。发现高职学制政策变迁呈现出“循环往复”特点,集体行动缘起于对现存政策的认同危机,涉及高职群体的身份认同、秩序生成逻辑(“设计”还是“演化”),更是高职群体试图与普教群体、决策层“对话协商”,寻求“承认”的承认政治、抗争政治。同时,指出集体行动“所以可能”,是既有政策安排失序、剥夺感下的怨恨情绪感染、政治机会结构出现、资源动员能力提升,集体认同感/共同信念形成后的意义建构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论文分析了网络治理的现实境遇。亮点是:政策工具运用趋于多元。非官方行动者参与意识、能力、效果显着提高,政策过程开放度加大,政策协同能力提升。问题是:相关网络主体治理能力欠缺,治理结构类型单一(多权威主导式),内部权力不平衡,决策易为强势集团规制俘获,网络管理模式单一,规则制度缺失等影响着网络治理效果。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失灵现象,反映出对高职身份的认识误区——单一身份观(以“类型”否定“层次”,以静态否定动态),更有以视觉美学看待理性秩序产生的“规制自负”。走出规制失灵困境,需反思政策背后的秩序生成逻辑,从计划秩序、自发秩序走向网络合作秩序,综合考虑知识理性、权力/利益、理念认知、历史遗绪等因素的影响,以“过程理性”纠正“目标理性”的偏失。

周婧景[6](2013)在《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其一,儿童阶段是人一生中语言、智力、性格和潜能开发之关键期,儿童教育成败直接关系一个民族未来的群体素质及其发展高度。其二,研究显示博物馆记忆重要而持久1,早期正面或负面的经验会继续在记忆中保存、发酵,影响受众与博物馆的长期关系,经营儿童,即经营博物馆的未来。其三,博物馆区别于家庭、学校教育机构,采用新颖活泼的教育形式,摒弃传统的空洞说教,鼓励儿童动手操作并参与探索,以“革新”的方式加入儿童教育之列,成为家庭、学校教育之延伸和补充。其四,我国约3亿儿童,儿童博物馆数量却屈指可数,一般博物馆亦较少为儿童开设专区,教育忽视儿童群体。与美国0.6亿儿童建有300余家儿童博物馆,教育从娃娃抓起,争相推出各种适合儿童的活动2,形成鲜明反差。其五,除国内实务界尚未推广儿童教育外,此领域的系统研究亦属理论界的薄弱一环。基于诸上五点原因,本研究择定开展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欲解决问题为:针对检测出的国内博物馆儿童教育现存问题对症施策。由此,一系列问题摆置面前:儿童教育内容庞杂,研究如何展开?现存问题多样,怎样科学检测?原因浮于表面,内在症结如何发掘?问题呈现纷杂,针对性的改善之策怎样寻绎?本研究提出解决办法:聚焦于博物馆儿童教育,实施分类;构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检测各类型现存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再就各类型抽象出共同核心问题,寻求根本解决之道。思路为:基于博物馆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从广义博物馆教育出发,依实践领域将儿童教育划为两类,构建起本研究论述开展之框架;经由两种类型国内、外案例解析与评估,并结合对比与讨论,窥寻影响其效益之症结,针对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对症施策,同时归结各类儿童教育特征;将研究推至高潮,把国内两类教育“融为一炉”,试图标本兼治地提出根本问题之解决策略;最后,将实务升华至理论,完成本研究总结与前瞻。文分八章节。绪论在于阐明研究动机、意义、范围、方法及相关研究回顾与总结。第一章提出问题,为研究开展之前提,主要进行历史梳理、对象分类及现况分析。第二、三、四章分析问题。第二章进行本研究相关理论的整理及运用,归结之意不在于呈现整理结果,在乎对其巧加运用,据此科学设计本研究之方法。第三、四章施用此法,分别就博物馆两种教育类型进行深入、针对性研究与探讨。先开展问题描述;阐明案例选定因素并依此择定国内外3组计12个案例;再通过案例各要素细致解析,研究者内部评分以及问卷或访谈外部检测,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比,寻绎国内各类型所突显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同时提炼此类型共有特征。第五、六、七章解决问题,分别就检测出的国内各类型问题展开策略研究。第五、六章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现存并影响效益的问题,结合观察、问卷或访谈反馈信息,提出相应的改善之策,并构建不同类型的理想模式。第七章研究转向深入,将两类型合一,发掘根本症结,并提出解决策略——依据先贤研究成果,结合博物馆特性,尝试订立博物馆0——18岁儿童四阶段教育指南。第八章为研究成果总结与升华。从实务到理论,藉由本研究所获研究成果,凝练出具普遍意义的四大理论;就本课题未来的研究作出前瞻性思考和趋势分析。研究成果及其发现:经由国内问题案例与国外先进案例横向对比,及国内案例自身纵向比较,切实地归结出各类型各九大问题并施以对策;为科学检测问题,构建各类型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各类型核心问题,制订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就博物馆儿童教育现象,凝练四大理论;参鉴国际博物馆儿童教育流变,展望博物馆儿童教育未来之路。尽管研究显示国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现今“略胜”一筹,然,国内儿童教育亦逐步呈现发展态势,若能避己之短,互取所长,方可有效提升国内儿童教育效益。同时,依各类型属性差异,主张各类型发展采取阶段性策略。现阶段宜广泛推广儿童教育项目;新馆预留空间、老馆另辟分馆或改陈,逐步试水儿童专区;政府大力援持下,儿童博物馆从个别试点起步。

韦春林[7](2012)在《小学生课外补习现象研究 ——以桂林市N小学为例》文中认为接受额外的教育辅导原本属于个人的事,但据新闻报道和个人生活经验,我国城市小学阶段的学生参加课外班已十分普遍,突显为一个见怪不怪的社会现象,并且对正规学校教育产生广泛影响。笔者疑惑:为何小学生参加课外补习行为变得如此的突出呢,小学生们大面积参加课外班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参加这些课外班对学生个体的成长有哪些影响呢;笔者认为关于学生课外补习教育问题很有研究价值。笔者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城市小学生课外补习进行探究,选取对桂林市NXS小学(简称N小学)学生参加课外班进行现状调查分析,认为参加课外班是家庭追求增加文化资本而形成的趋势,小学生报班是为了获取各种形态的文化资本,以期为更好地社会流动增加筹码。在我国优质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时,额外的课外教育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在研究方法上,笔者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对课外补习相关内容进行搜集,结合先前研究者关于课外补习的内涵、成因、规模、支出、供需、政府政策等方面在本文的导论部分进行文献综述。通过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小学生课外补习班教育的规模、强度、支出、形式、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了解到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学业成绩是影响学生参加教育补习可能性的重要因素;此外,学校数量、城市类型、学校层级等因素也会对城市学生参加课外补习产生影响。另外,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桂林市NXS小学学生参加课外班进行现状调查。通过对NXS小学学生的问卷抽样调查,百分之七十左右学生参加了课外补习班:以及通过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访谈反馈情况,了解到城市小学生参加课外班是普遍形象,课外班内容以文化课程和艺术课程为主,学习成绩对学生报班的选择没有显着的影响,“补差”型与“培优”型补习并存;大部分学生认为参加课外班、接受教育补习会提高学习成绩。本文具体的写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呈现关于桂林市N小学学生参加课外班的现状,笔者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调查和了解到包括N小学学生参加课外班的人员情况,学生最早开始参加课外班的年级分布情况,学生参加课外班的个数情况和课程类型情况;以及关于被调查学生的家庭社会背景情况等。第二部分,笔者通过学生报班的行为选择,分析当前城市小学生参加课外班的目的追求,影响小学生参加课外班的直接原因,对于学生家长在小学生报班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思考:学生家庭收入、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学生报班有一定影响,学生家长对小学生报班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以及探究影响家长做出该决定的原因。笔者主要从社会、教育和家庭三个层面探究报班背后的原因,并结合教育社会学理论进行解读,采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来阐释小学生普遍参加课外班的深层原因,并得出结论由于家庭文化资本的不足,需要借助课外班这个外力,以此来增加家庭文化资本,达到在教育领域中更好向上流动的目的。第三部分,笔者对参加课外班辅导对小学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报班会对小学生个体未来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学习习惯的养成。笔者认为辅导班的文化课程有助于小学生个体在同龄人中赢在学习的起跑线上,艺术课程有利于小学生个性的多元化发展;但是跟风型的、不合理的报班会增加小学生个体的学习负担,报班不当容易造成小学生个体形成依赖心理的学习习惯,以及报班之后可能带来的隐忧,诸如小学生之间的“攀比”加重。最后,笔者对我国现在基础教育进行反思:教育并非独立地存在,教育承载了太多的东西:城市与农村的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的教育资源不一样,到日后高考时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教育的公平性受到极大的质疑。然而如何应对课外辅导“热”的存在,找到有效的解决之道,令笔者陷入沉思。

舒玲玲,潘红红,周怡俊[8](2011)在《把好内涵建设第一关——浙江省技工院校破解招生难揭秘》文中研究表明新一轮的新生军训工作相继落下帷幕,皮肤被晒得黝黑的学生们成了校园最抢眼的风景。他们虽未脱去年少的稚气,如今却多了几分小大人的成熟。不久前,他们对技能学习还没有概念,如今穿上工作服却架势十足……当新生入学后的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再回望之前那场看不见硝烟的招生大战,技工院校的校长们可谓个中滋味,甜苦自知。在技工院校招生难的大背景下,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发展目标的浙江省是如何解决技能人才的后续储备难题的呢?本期特别策划采访8所技工院校,探寻浙江省技工院校破解招生难的新思路、新经验。

边静[9](2011)在《《中国青年报》1995—2009年大学毕业生媒介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自1978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批27万大学毕业生于1981年走出校门,到2010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已达631万,我国高等教育在这三十年完成了大踏步式的前进。尤其是1999年全国高校迈开了大规模扩张的步伐,此后高等教育逐步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化。由于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加之大学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就业市场的变化等新形势,大学毕业生问题开始变得日渐突出,在2009年金融危机的激化下,大学毕业生问题显得格外严重。近几年,北大才子卖猪肉、大学毕业生掏粪、收破烂、当服务员,甚至犯罪等报道频频见诸媒体。2009年9月,一项由北大博士后廉思带领课题组和访谈队对当前大学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所进行的社会调查首次提出“蚁族”这一概念,用以代表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此后,全国各地媒体对“蚁族”争相报道,曾经的“天之骄子”在这一年以“蚁族”的形象强势登陆媒体,大学毕业生的诸多问题被空前放大。当下,“蚁族”一词已成为大学毕业生最具代表性的名词之一。然而,经历了教育精英化到教育大众化这一历史变革的大学毕业生真的已经由曾经的“天之骄子”沦为“蚁族”了吗?果真如此,那么这一过程在媒体当中是怎样呈现出来的?本研究将使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展示1999年扩招前后15年内(19952009年)大学毕业生媒介形象变迁的清晰、完整的图像,揭示媒体在塑造建构这一群体形象的过程中,哪些因素参与其中,并探讨大学毕业生的媒介形象发生变迁的深层社会历史原因,从而使得经历了教育精英化到教育大众化的大学毕业生的媒介形象研究上升到一个具有全景意义的高度,为当下及今后媒体真实再现大学毕业生形象、决策者准确把握大学毕业生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臧兴兵[10](2011)在《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源地助学贷款在我国正方兴未艾,其政策流变过程中充满了多方的博弈。随着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不断汇集,新的政策窗口终于在2007年徐徐打开。以此为分水岭,这一制度经历了“农信社时代”、“国开行时代”两个发展阶段,目前国开行模式已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主流。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国际上相对成熟的学生贷款方案对其可持续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相对于校园地助学贷款,该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目前贷款供求矛盾还相当突出,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困难很多。这既有制度设计本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甘肃、湖北等省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发现,生源地助学贷款逐渐成为高校贷款学生的“第二财政”;其规模与普通中学毕业人数、生源地人口、乡村从业人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GRP显着相关;但银行放贷意愿仍然是决定贷款规模的最主要因素,而且贷款审批发放的“计划色彩”还相当浓厚。影响该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环境、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等。其中,家庭经济状况反映了学生的贷款需求,银行放贷意愿决定了贷款供给,而且“供给决定需求”现象很明显,但其前提是市场机制十分健全。因此政府必须减少干预和管制,还市场主体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促其多元化发展,提高银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社会制度约束主要表现为法制不健全、行政的不当干预等方面;文化背景中突出的影响因素是信用文化建设滞后。在其内部运行规律中,杠杆原理起着核心作用。从宏观上看,中央政府运用财政—金融杠杆,加大先富者、地方政府、学生及其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确保地方财政及居民收入投入到高等教育,实现“以轻拔重”的杠杆功效。生源地助学贷款涉及学生(家庭)、银行(国开行或农信社)、各级政府、高校以及保险公司等,多元主体间存在着动态博弈。只有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博弈的均衡。实践表明,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资助效果与激励作用均比较明显。笔者提出,正如物质世界的“波粒二象性”一样,教育也同时具有生产功能和信号功能。生源地助学贷款既能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也有助于贷款学生外在教育信号的增强,从而可能实现人力资本的跃迁,促使学生摆脱“次要劳动力市场”。关于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理念与文化。需要强化市场化、多元化等发展理念,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弘扬信用文化,加强诚信教育,树立人本思想。国开行更要加快金融创新和市场开发步伐,在战略定位中更多地关注民生、关心人的发展。二是制度设计。首先要突破现有社会制度的不利约束,切实加强法制建设;其次要完善操作管理流程,加快资助中心建设,尤其要引导保险、证券化等中介机构和市场机制的充分参与,使得贷款可以如期回收,现金流能够良性循环,违约与呆坏账损失可控,贷款资金流通顺畅,存量有保证,金融生态链不至于中断;再次,要划定金融与政府行政的边界,防止行政对金融的不正当干预。三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持续繁荣,弱势群体收入水平才能逐渐提高,毕业学生才会有足够收入用于还款,公共教育投入及生源地助学贷款中的政府补贴才能持续增加,贷款覆盖面、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才能持续扩大。

二、技校招生缘何“火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技校招生缘何“火爆”(论文提纲范文)

(2)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四、谁的“乌托邦”?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四、“乌托邦”的“破碎”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本章小结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三、自觉的“错位”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二、从“链接”到“跨界”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本章小结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一、“小时代”的“落幕”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本章小结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一、宋庄的新机遇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一、符号里的时代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一、品质、创作、生活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本章小结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六、创造是一张网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餐化”节事旅游的乱象
        1.1.2 音乐节的壮大与新生
        1.1.3 文化表征在音乐节事研究中的延伸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路线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重点
        1.3.2 研究难点
        1.3.3 创新之处
    1.4 研究意义
        1.4.1 现实意义
        1.4.2 理论意义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文化表征的理论基础及在旅游中的相关研究
        2.1.1 表征的界定
        2.1.2 什么是文化表征
        2.1.3 旅游中文化表征的研究
    2.2 消费者的身份研究
        2.2.1 身份的界定
        2.2.2 身份的思辨之路
        2.2.3 旅游中身份的研究
    2.3 旅游中“表征”与“身份”关系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音乐节的研究综述
    3.1 音乐节概念的定义
    3.2 西方音乐节相关的研究
        3.2.1 医学角度的人文关怀
        3.2.2 管理和经济相关的研究
        3.2.3 文化方面及心理学的角度
    3.3 迷笛音乐节及相关文献
        3.3.1 迷笛音乐节:媒体报道和参与方记忆
        3.3.2 迷笛音乐节:学术观点与言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质的研究:方法论的指导
    4.2 研究方法
        4.2.1 个案研究
        4.2.2 资料收集
        4.2.3 资料分析
    4.3 研究伦理
        4.3.1 研究现场的可进入性
        4.3.2 研究者的主体间性
        4.3.3 研究者的取舍
第五章 迷笛音乐节的概况
    5.1 迷笛音乐节的介绍
        5.1.1 迷笛音乐节是什么
        5.1.2 迷笛音乐节的音乐类型
    5.2 迷笛音乐节所属的时代回溯
        5.2.1 英美摇滚音乐发源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5.2.2 摇滚音乐在国内传播及音乐节发源的时代背景
    5.3 迷笛音乐节的发展历程简介
        5.3.1 音乐节的开始,班子的源头
        5.3.2 初试牛刀,走出校园的迷笛音乐节
        5.3.3 商业扩张,一路南下的五年
        5.3.4 无序到有序:团队相对标准化的音乐节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迷笛音乐节中第一表征的解构与建构
    6.1 田野中第一表征的观察建构
    6.2 音乐节中表征的迷笛文化
        6.2.1 迷笛音乐节中的音乐文化的源头
        6.2.2 文化和情结的来源:共同的根
    6.3 迷笛音乐节管理运营中的技术表征
        6.3.1 迷笛音乐节运作的技术架构
        6.3.2 迷笛音乐节中运作过程的技术解构
    6.4 迷笛音乐节的发展与变化
        6.4.1 原生文化的生长与传递
        6.4.2 技术的摸索与发展
    6.5 迷笛音乐节中第一表征的概念呈现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迷笛音乐节中第二表征的传递与延展
    7.1 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身份的进入、创造与发展
        7.1.1 核心受众的聚集:参与者的进入
        7.1.2 音乐节现场集体符号的创造与共享
        7.1.3 日常之外的阈限空间
        7.1.4 参与者文化身份的发展变化
    7.2 第二表征概念的完成,迷笛音乐节中的身份认同
        7.2.1 音乐节中第二表征概念的接收与延展
        7.2.2 共睦态,音乐节空间中的身份认同
    7.3 意义的生成:构建中的“乌托邦”,分享与沉醉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的循环
    8.1 “不确定”事件发生在循环中的态度呼应
    8.2 主办方在表征中的自我精进
    8.3 并未解决的困扰:报批与安全的标准化
    8.4 循环中的理解、接纳与期待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迷笛音乐节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访谈者基本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技工院校职业指导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技工院校
        1.3.2 职业指导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职业指导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第2章 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础
    2.1 职业选择理论
        2.1.1 帕森斯人格特性——职业因素匹配理论
        2.1.2 霍兰德(Holland)人格类型理论
    2.2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2.2.1 金兹伯格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2.2.2 萨帕(Donald E.Super)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技工院校职业指导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技工院校职业指导的总体情况
        3.1.1 技工院校职业指导教学实施的现状
        3.1.2 职业指导师资的现状
        3.1.3 职业指导实施对象的现状
        3.1.4 技工院校就业服务现状
    3.2 技工院校职业指导问题分析
        3.2.1 职业指导教学实施的问题
        3.2.2 职业指导师资的问题
        3.2.3 职业指导实施对象存在的问题
        3.2.4 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3.3 小结
第4章 技工院校职业指导的发展对策
    4.1 政府方面
        4.1.1 完善职业指导政策法规与服务体系
        4.1.2 搭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
    4.2 学校方面
        4.2.1 健全职业指导机构设置
        4.2.2 培养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
        4.2.3 丰富课程形式,开展多样化职业指导
        4.2.4 建立现代职业指导服务体系
        4.2.5 加强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4.3 学生方面
        4.3.1 提高专业认知,筹划职业发展
        4.3.2 促进职业能力养成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Ⅰ 技工院校职业指导现状和学生需求调查问卷(学生用表)
附录Ⅱ 技工院校职业指导现状和学生需求调查问卷(学校问卷)
附录Ⅲ 技工院校职业指导现状和学生需求调查问卷(用人单位问卷)
附录Ⅳ 技工院校职业指导现状和学生需求调查问卷(教师用表)

(5)集体行动与秩序生成 ——高职学制政策变迁的政策网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陈述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内容
第一章 文本分析:高职教育学制政策变迁的历史
    第一节 类型与层次:高职教育政策变迁的两大主题
    第二节 高职教育“类型”政策的变迁
    第三节 高职教育“层次”政策的变迁
    小结
第二章 政策网络:高职教育政策变迁研究的新途径
    第一节 政策研究的新维度
    第二节 政策网络理论基础、价值及应用
    第三节 高职教育政策变迁的政策网络分析途径
    小结
第三章 高职教育政策网络特征分析
    第一节 高职教育政策网络环境、网络类型结构与互动行为
    第二节 决策层行动者的资源、立场、策略
    第三节 资政层行动者的资源、立场、策略
    第四节 影响层行动者的资源、立场、策略
    小结
第四章 网络集体行动缘起及“类型”政策变迁集体行动
    第一节 高职学制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缘起
    第二节 高职“分流”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
    小结
第五章 “层次”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初步探索期)
    第一节 层次提升的网络倡导博弈
    第二节 “本科院校办技术应用本科”与“高职院校试办长学制”
    小结
第六章 “层次”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严格规制期)
    第一节 推行“两年制”中的政策网络互动
    第二节 “颁布升格禁令”后的政策网络互动
    小结
第七章 “层次”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全面改革期)
    第一节 “分级制”试点中的政策网络互动
    第二节 “转型”与“长学制”试点中的政策网络互动
    小结
第八章 政策变迁中的集体行动与网络治理
    第一节 动力机制: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何以可能”
    第二节 政策变迁中网络治理的现实境遇与未来路向
    小结
第九章 政策变迁背后的秩序生成逻辑
    第一节 高校组织身份的认识误区
    第二节 政策规制神话的破灭
    第三节 秩序生成的逻辑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6)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意义
        (一) 研究动机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范围
    三、研究回顾与总结
        (一) 国内研究回顾与小结
        (二) 国外研究回顾与小结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框架
    注释
第一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与现况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二、儿童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一、博物馆教育的分类依据
        二、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第三节 中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现况
        一、儿童展览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二、儿童教育项目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三、其他
    注释
第二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运用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评估的相关研究与运用
        一、展览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二、教育项目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第二节 政策法规依据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三、《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
    注释
第三章 国内儿童展览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第一节 儿童博物馆展览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注释
第四章 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第一节 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第二节 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项目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第三节 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人体漫游记”项目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第四节 问题分析与讨论
        一、儿童教育项目案例特征之小结
        二、儿童教育项目案例评估之小结
        三、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的问题与分析
    注释
第五章 儿童展览类型之策略研究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一、影响展览效益的症结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第二节 两种儿童展览之理想模式总论
        一、儿童博物馆展览之理想模式
        二、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之理想模式
    第三节 小结
    注释
第六章 儿童教育项目类型之策略研究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一、影响项目效益的症结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第二节 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总论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
        二、小结
    第三节 小结
    注释
第七章 两类儿童教育核心问题之策略研究
    第一节 儿童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一、儿童教育学的相关研究
        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构建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
        一、适用于0——3岁儿童
        二、适用于3——6、7岁儿童
        三、适用于6、7——11、12岁儿童
        四、适用于11、12——18岁儿童
    第三节 小结
        一、0——3岁教育指南
        二、3——6、7岁教育指南
        三、6、7——11、12岁教育指南
        四、11、12——18岁教育指南
    注释
第八章 总结与前瞻
    第一节 研究总结
        一、思路与成果
        二、理论之凝练
    第二节 论文局限与新意
        一、研究课题之新颖
        二、研究方法具针对性
        三、全方位搜集一手资料
        四、广采博取研究对象
        五、跨越国内外开展研究
        六、跨学科的创造性探索
    第三节 研究问题前瞻
        一、研究展望
        二、前瞻未来
    注释
附录一 观众调查问卷
附录二 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三 观众访谈提纲
附录四 上海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跨越距离、触摸未来’主题科学”一层展区)
附录五 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恐龙馆——现在你就在它们的世界”展区)
附录六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儿童历史”展区)
附录七 “请体验”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城市一角”展区)
附录八 四川博物院“儿童活动区”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附录九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活动区”展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附录十 北京自然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附录十一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附录十二 儿童展览各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比较
附录十三 儿童展览两两同类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差异分析
附录十四 博物馆0———3岁儿童教育指南
附录十五 博物馆3——6、7岁儿童教育指南
附录十六 博物馆6、7——11、12岁儿童教育指南
附录十七 博物馆11、12——18岁儿童教育指南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7)小学生课外补习现象研究 ——以桂林市N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相关文献的综述
    (三)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
        2.理论基础
    (四)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五) 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1.研究的方法
        2.研究过程
        3.研究思路
一、N小学学生参加课外班的现象扫描
    (一) 桂林N小学的基本情况
    (二) N小学学生参加课外班的现实状况
        1.N小学学生参加课外班的人员情况
        2.学生最早开始参加课外班的年级分布情况
        3.学生参加课外班的个数情况
        4.学生参加课外班的课程类型情况
    (三) 关于被调查学生的社会背景情况
        1.报班小学生家长职业
        2.报班小学生家庭年收入情况
        3.报班小学生的父亲受教育程度
二、小学生参加课外班的原因透析
    (一) 直接动力:考上好中学
    (二) 深究城市小学生积极报班的背后
        1.社会竞争的需求
        2.学校教育价值的异化
        3.追求文化资本的积累
    (三) 异化的基础教育乎
三、课外辅导“热”的功能审视
    (一) 正向功能
        1.促进学习效果
        2.奠定多元化发展基础
    (二) 负向功能
        1.增加个体学业负担
        2.形成依赖性学习习惯
        3.隐忧:小学生之间的“攀比”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8)把好内涵建设第一关——浙江省技工院校破解招生难揭秘(论文提纲范文)

●萧山区技工学校
    以质盘活实力取胜
    政策壁垒, 技校招生三面临虎
    退而求稳, 练好内功引凤来仪
    生源优势, 高素质成就好口碑
●宁海县技工学校
    让社会重新认识技工教育
    整体布局, 变生源竞争为优质合作
    硬件提升, 变环境优势为生源优势
    以德育人, 强学生素质树教育品牌
●建德市工业技术学校
    以龙头地位换生源优势
    现象:企业厚爱, 家长青睐
    危机:内忧外患, 生源分流
    举措:鼓励留乡, 明确定位
●长兴技师学院
    口碑为品牌加冕质量为数量护航
    家长:投资回报比奖牌更重要
    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宜早不宜迟
    口碑:素质与就业是最重要的因素
●杭州市余杭区技工学校
    德育智育两促进招生不再是难题
    多重因素干扰导致招生寒流
    抓教育重管理追求知行合一
    引进来走出去沟通铺路搭桥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
    创教学品牌解招生难题
    内外交困, 技校生源锐减
    筑巢引凤, 打造金字招牌
    展望未来, 技校前景乐观
●浙江省机电高级技工学校
    以市场谋略抢生源先机
    步步谋划, 早行动赢生源
    立足自身, 可持续性招生
    优质“出口”, 带动良好“进口”
●海宁市技工学校
    内涵建设强品牌多措并举巧宣传
    内涵建设, 精品专业聚人气
    管理创新, “两基”建设树形象
    宣传造势, 招生难迎刃而解

(9)《中国青年报》1995—2009年大学毕业生媒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学毕业生有关问题的界定与媒体的选择
    2.1 大学毕业生有关问题界定
        2.1.1 大学毕业生概念及内涵
        2.1.2 大学毕业生问题
        2.1.3 大学毕业生的媒介形象
    2.2 为什么选择《中国青年报》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1995——2009年大学毕业生媒介形象的内容分析
    3.1 内容分析的设计
        3.1.1 时间范围选取
        3.1.2 分析单位选取
        3.1.3 分析类目的采集
    3.2 宏观层面的数据统计
        3.2.1 报道数量
        3.2.2 形象倾向
    3.3 微观层面的内容分析
        3.3.1 就业
        3.3.2 综合能力
        3.3.3 人生观
        3.3.4 精神面貌
        3.3.5 社会适应情况
        3.3.6 道德品质
        3.3.7 消费状况
        3.3.8 犯罪
    3.4 大学毕业生媒介形象总结
第四章 大学毕业生媒介形象变迁社会动因分析
    4.1 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
        4.1.1 教育体制改革
        4.1.2 高等教育大众化
    4.2 社会转型的影响
        4.2.1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4.2.2 社会分层结构的定型化
        4.2.3 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多元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生源地助学贷款发展历程与政策流变
    2.1 生源地助学贷款演变历程
    2.2 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流变
    2.3 国际经验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教益
    2.4 小结
3 生源地助学贷款实施现状与特征
    3.1 生源地助学贷款实施现状调查
    3.2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特征与优势
    3.3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困境与问题
    3.4 小结
4 影响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外因分析
    4.1 生源地考察
    4.2 生源地助学贷款外部影响因素探析
    4.3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金融生态环境
    4.4 小结
5 影响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内因分析
    5.1 生源地助学贷款运行成本
    5.2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内部运行规律
    5.3 生源地助学贷款与人力资本跃迁
    5.4 小结
6 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路径
    6.1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6.2 可持续的制度设计
    6.3 可持续的经济基础
    6.4 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与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及访谈提纲
    附录2 1997~2008年生源地助学贷款具体演变历程表
    附录3 全国各省(市/区)生源地助学贷款具体开展情况表
    附录4 本研究实地调查的案例(样本地区)情况
    附录5 生源地助学贷款规模与其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量表
    附录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四、技校招生缘何“火爆”(论文参考文献)

  • [1]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盐城市盐都区为例[D]. 张驰. 东南大学, 2020
  • [2]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3]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D]. 吴少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7)
  • [4]技工院校职业指导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李赛.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15(07)
  • [5]集体行动与秩序生成 ——高职学制政策变迁的政策网络分析[D]. 张衡.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6]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D]. 周婧景. 复旦大学, 2013(03)
  • [7]小学生课外补习现象研究 ——以桂林市N小学为例[D]. 韦春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12(09)
  • [8]把好内涵建设第一关——浙江省技工院校破解招生难揭秘[J]. 舒玲玲,潘红红,周怡俊. 职业, 2011(27)
  • [9]《中国青年报》1995—2009年大学毕业生媒介形象研究[D]. 边静. 西北大学, 2011(08)
  • [10]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研究[D]. 臧兴兵.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9)

标签:;  ;  ;  ;  

技校招生为何“火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