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论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论文文献综述)
王冬兵,王保弟,潘桂棠,罗亮,唐渊[1](2021)在《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东段早石炭世洋壳残片及其古特提斯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东段是破译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早期演化的重要窗口。在对八宿县怒江大桥-邦达地区嘉玉桥岩群详细野外观察基础上,对赋存其中的玄武岩岩块及其围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并对玄武岩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嘉玉桥岩群具有构造混杂岩的特征,基质主要为板岩、千枚状板岩、薄层状结晶灰岩,岩块主要为玄武岩、结晶灰岩、大理岩。玄武岩岩块锆石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均一的年龄结果显示其为基性岩浆结晶锆石。基性锆石206Pb/238U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338±2Ma,代表玄武岩形成时代。玄武岩的围岩中碎屑锆石U-Pb年龄范围为3157~500Ma,最年轻一组年龄为513~500Ma,限定其原始沉积时代不早于该年龄范围。玄武岩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无异常,εNd(t)值为+7.4~+8.5,这些地球化学特征与N-MORB型玄武岩一致。受海水蚀变影响,Rb、Ba、U、Sr元素和87Sr/86Sr(i)同位素有不同程度的富集。玄武岩岩块是由亏损地幔中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形成,代表洋壳残片。八宿县怒江大桥-邦达地区嘉玉桥岩群是一套俯冲增生杂岩,其基质岩石和岩块主要形成于早石炭世,构造就位时间有待进一步限定。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存在较多前侏罗纪的化石和同位素年龄信息,本研究揭示班公湖-怒江洋在338±2Ma已经具有成熟的洋壳,指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打开时间应早于早石炭世(338±2Ma)。
张博川[2](2021)在《西藏物玛地区始新世流纹岩的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的隆升与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因而一直是国内外地质学家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青藏高原隆升的研究已经持续了近100年,但隆升时间、过程和机制等尚存在争议。本文以青藏高原中部北拉萨地体物玛地区的始新世流纹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详细的锆石U-Pb测年、锆石Lu-Hf同位素、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探讨了他们的岩石成因,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约束了青藏高原中部北拉萨地体始新世阶段的隆升机制。测试结果显示:物玛流纹岩形成于40-39Ma(始新世),具有高的Si O2(68.5-71.5 wt.%)、Al2O3(15.1-16.2 wt.%)、Na2O(1.87-4.01 wt.%)和K2O(5.46-6.81 wt.%)含量,低的Mg O(0.20-0.48 wt.%)、Ti O2(0.36-0.42 wt.%)和P2O5(0.09-0.13 wt.%)含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同时还具有正的锆石εHf(t)(+5.3-+8.5)值和全岩εNd(t)(+0.9-+1.5)值。结合前人报道的北拉萨地体始新世岩浆岩,我们推测物玛流纹岩形成于新生铁镁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岩浆源区残留石榴石和角闪石。与青藏高原中部南中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的始新世中酸性岩浆岩相比,北拉萨地体的始新世流纹岩具有低的(La/Yb)N、Sr/Y和锆石Eu/Eu*值,表明北拉萨地体始新世流纹岩来源的下地壳深度要浅于南中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同时期中酸性岩浆岩来源的下地壳深度,据此我们推测始新世时期北拉萨地体具有比南中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薄的地壳。依据重力均衡假说和前人古地理高程数据,我们得出北拉萨地体始新世时期的古海拔明显低于两侧的南中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基于显着的地形起伏、青藏高原中部始新世岩浆岩相似的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北拉萨地体始新世微弱的中上地壳缩短等资料,我们得出青藏高原中部始新世时期具备下地壳通道流发生的必要条件。由此,我们提出下地壳通道流模型来解释青藏高原中部北拉萨地体始新世时期的隆升。
方向,宋扬,唐菊兴,王嘉星,李海峰[3](2020)在《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商旭金矿成矿时代探讨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造山型金矿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找矿潜力,也是西藏班公湖-怒江铜多金属资源基地的主攻矿床类型之一。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近十年来识别和建立的我国最重要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矽卡岩型铜金成矿带。商旭金矿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是该成矿带上首例造山型金矿床。矿体产于中-下侏罗统木嘎岗日群沉积岩,由石英脉、碳酸盐+石英脉和蚀变岩构成,呈透镜状、块状、条带状、鞍状、浸染状、角砾状等产出,受北西西向的区域断裂构造控制。热液蚀变发育碳酸盐化、白云母化、绿泥石化和硫化物蚀变等。矿物学研究和含矿脉体特征表明,早期热液活动发育于挤压应力环境,后期挤压应力逐渐消失,对应了变形晚期的构造环境。含金石英流体包裹体的Rb-Sr同位素测试获取的等时线年龄为135.6±2.7Ma,87Sr/86Sr平均初始比值为0.713,预示成矿作用发生于早白垩世,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综合研究认为,商旭金矿形成于早白垩世初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的闭合期,地块间挤压应力致使木嘎岗日群发生构造变形,在挤压变形晚期构造环境发生转换的过程,围岩中应力释放促成了区域的金矿化。对比研究显示,商旭金矿化与世界大型、超大型造山型金矿在矿床地质、热液蚀变特征、成矿流体性质、成矿构造环境、动力学背景等方面具有相似性,进一步表明班-怒带具备寻找造山型金矿的潜力。
潘桂棠,王立全,耿全如,尹福光,王保弟,王冬兵,彭智敏,任飞[4](2020)在《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带时空结构——特提斯大洋地质及演化问题》文中研究指明班公湖—双湖—怒江(中北段)—昌宁—孟连对接带广泛出露特提斯大洋岩石圈俯冲消减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时代、不同构造环境、不同变质程度、不同变形样式的洋板块构造地层系统、增生混杂的构造—岩石组合体,可识别出增生的远洋沉积岩、海沟浊积岩、古生代—中生代蛇绿岩、蛇绿混杂岩、洋岛-海山消减增生楔、洋底沉积增生杂岩,基底残块以及以蓝片岩、榴辉岩为代表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记录了青藏高原原古特提斯大洋形成演化的地质信息。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带是青藏高原中部一条重要的原古特提斯大洋自北向南后退式俯冲消亡的巨型增生杂岩带,构筑了冈瓦纳大陆与劳亚-泛华夏大陆分界带。
朱同兴,冯心涛,王晓飞,张予杰,安显银[5](2020)在《青藏高原晚三叠世构造-古地理综述》文中研究表明遵循刘宝珺院士提出的"构造控盆、盆地控相"指导思想,在系统厘定地层格架和构造单元划分基础上,确定青藏高原巨型造山带晚三叠世构造-古地理从北往南依次发育:羌塘-三江多岛海、班公湖-双湖-怒江洋、冈底斯-喜马拉雅多岛海和若干次级构造-古地理单元。班公湖-双湖-怒江洋是分隔冈瓦纳大陆和欧亚大陆的特提斯大洋,南羌塘地块是漂浮在特提斯大洋中的块体。本次重点对北羌塘前陆盆地和北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沉积相带展布和古地理进行了研究。造成两个盆地沉积序列及古气候差别的主要因素是构造地质事件。构造事件决定了盆地性质,盆地性质又控制了沉积相带的空间展布。北喜马拉雅盆地位于冈瓦纳构造域,晚三叠世盆地基底南浅北深,继承了古生代构造离散型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印支造山作用不发育;北羌塘盆地位于泛华夏构造域,晚三叠世发育印支挤压造山作用及其前陆盆地沉积记录。盆地分析研究表明,北羌塘南部江爱达日那和热觉茶卡等地下三叠统康鲁组底部均发现灰紫色中厚层复成分砾岩、含砾粗砂岩、细砂岩组成向上变细的海侵型地层结构,沉积相为滨岸三角洲;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群沉积相为含煤盆地边缘三角洲。从沉积相展布型式和北东向古水流方向分析,三叠纪北羌塘沉积盆地的物源主要来自羌塘中部双湖造山剥蚀区或"中央隆起带"。
吴福元,万博,赵亮,肖文交,朱日祥[6](2020)在《特提斯地球动力学》文中认为特提斯是地球显生宙期间位于北方劳亚大陆和南方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巨型海洋,它在新生代期间的闭合形成现今东西向展布的欧洲阿尔卑斯山、土耳其-伊朗高原、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根据演化历史,特提斯可划分为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个阶段,分别代表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期间的大洋。大约在500Ma左右,冈瓦纳大陆北缘发生张裂,裂解的块体向北漂移,并使其与塔里木-华北之间的原特提斯洋在420~440Ma左右关闭,产生原特提斯造山作用,与北美-西欧地区Avalonia地体与劳伦大陆之间的阿巴拉契亚-加里东造山作用基本相当。原特提斯造山带之南、早古生代即已存在的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古特提斯洋在380Ma向北俯冲,使早期闭合的康西瓦-阿尼玛卿洋重新张开,并由于弧后扩张形成金沙江-哀牢山洋。330~360Ma左右,特提斯西部大洋由于南侧非洲板块和北侧欧洲板块的碰撞而关闭,形成欧洲华力西造山带。而特提斯东段的上述三条古特提斯洋在250Ma左右基本同时关闭,华北、华南、印支等块体聚合形成华夏大陆。该大陆与冈瓦纳大陆、劳亚大陆和华力西造山带一起围限形成封闭的古特提斯残留洋,并一直到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海水才全部退出。此后,南侧冈瓦纳大陆在三叠纪晚期重新裂解形成新特提斯洋,该洋盆在新生代初期由于印度和亚洲的碰撞而关闭。原、古、新特提斯三次造山作用基本代表了中国大陆显生宙期间的地质演化历史,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色的特提斯域金属成矿作用。广布的被动陆缘和赤道附近的古地理位置,以及后期的造山作用同时也成就了特提斯域内巨量油气资源的形成;塑就的地貌与海陆分布格局,也对当时的古气候与古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与原、古、新特提斯洋消亡相关的三次弧岩浆活动与显生宙地球历史上三次温室地球向冰室地球的转变,在时间上高度吻合。上述演化历史同时还表明,特提斯地质演化以南侧冈瓦纳大陆不断裂解、块体向北漂移并与劳亚大陆持续聚合为特征,其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俯冲板片的拖拽力,而地幔柱是否对大陆的裂解与漂移有所贡献,则有待进一步评价。
张伟杰[7](2020)在《拉萨地块北缘下白垩统去申拉组古地磁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认为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的碰撞是青藏高原演化以及特提斯构造域演化的重要中间阶段,但是目前相关研究依然还存在很多争议。拉萨地块白垩纪的精细古地理重建工作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之一,本研究对拉萨地块北缘尼玛县城东侧去申拉组火山岩及沉积岩地层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与古地磁学综合研究,获得了具有精确年代限定的古地磁学结果,为确定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演化过程提供了依据。年代学结果显示研究区去申拉组地层的形成年龄为114Ma~112Ma。古地磁学结果(通过了褶皱检验)显示这一时间段研究区(31.8°N,87.7°E)的古纬度为20.3°N。对比白垩纪拉萨地块、羌塘地块的古地磁学研究结果,得到120Ma~100Ma拉萨地块北缘稳定于20°N,羌塘地块南缘稳定于27.6°N,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尚未接触碰撞,可能是以弧-弧“软碰撞”模式发生碰撞,120Ma~100Ma弧-弧“软碰撞带”的纬向宽度稳定在7.6°。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与弧-弧“软碰撞带”的规模,得到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初始碰撞的时间约为163Ma。对比120Ma以来欧亚大陆、羌塘地块、拉萨地块及印度板块的古纬度变化曲线得到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造成青藏高原约20°的纬向构造缩短量具体包括两部分:(1)110Ma~60Ma欧亚大陆与其南侧各地块相背运动引起欧亚大陆南部各个地块之间及其内部产生可能大于10°的纬向构造伸展的消亡,(2)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之间约纬向7.6°的弧-弧“软碰撞带”的消亡。
胡懿灵[8](2020)在《藏北赞宗错地区地质特征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碰撞造山过程指示意义》文中认为研究区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赞宗错地区,横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缘和南羌塘地体南缘。研究区内的中生代造山作用研究,对理解特提斯域以及青藏高原的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前人在该区域的研究主要从某沉积体系或者岩浆事件单向出发,该区域也较缺乏系统的构造解析工作。因此,本文选择赞宗错地区作为研究区,通过沉积-岩浆-构造的综合分析,以三位一体的方式探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地区,在白垩纪拉萨地体-羌塘地体碰撞造山过程中的沉积记录、岩浆响应和构造变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发展与联系。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运用沉积相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和构造解析理论,将沉积-岩浆-构造紧密结合,以夹层火山岩将沉积-岩浆事件有机结合在一起,以物质基础和构造变形结合的分析体系为纲要将沉积-岩浆的物质存在和构造运动的物质改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沉积相分析、夹层火山岩测年对陆相红层重新厘定,新识别出研究区内的白垩系竟柱山组磨拉石建造,将拉萨-羌塘碰撞事件的最晚时代约束在早白垩世晚期约115 Ma;通过对早白垩世夹层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分析,推断其是加厚下地壳条件下,拆沉作用发生的结果,代表了白垩纪时期青藏高原早期隆升的岩浆响应,表明拉萨-羌塘地体碰撞造山事件对于高原早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详细调查和年代学、地球化学分析,识别出一套晚白垩世约72 Ma的木地姜雅双峰式火山岩组合,是拉萨-羌塘地体碰撞造山过程的尾声,标志着此时已经进入造山后伸展演化阶段;通过详细的构造解析,建立了不同构造层次变形特征以及地质体的构造样式,划分出4期构造变形。通过沉积-岩浆-构造耦合分析,从物质基础和构造重构两方面,首次提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造山作用具有增生-碰撞二阶段复合造山模式。
闫浩瑜[9](2020)在《青藏高原南拉萨亚地体晚白垩世-中新世岩浆岩成因机制及深部动力学过程》文中指出印度和欧亚大陆自新生代以来的持续挤压碰撞导致了世界上最年轻和最壮观的青藏高原陆-陆碰撞造山带的形成,且这个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一直是国际地球科学领域研究最热的问题之一。拉萨地体位于欧亚大陆的最南端,是欧亚大陆与印度大陆距离最近的构造单元,也是受陆-陆碰撞影响最大的地体。在拉萨地体中,尤其是南拉萨分布的晚白垩世-中新世的冈底斯花岗岩基和古新世-始新世的林子宗火山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因为这些岩浆岩记录了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前-中-后的复杂过程,所以它们是揭示新特提斯大洋板片俯冲消减、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以及高原隆升机制等过程的关键。然而,迄今为止对于南拉萨出露的晚白垩世-中新世的冈底斯花岗质岩石和古新世-始新世的林子宗火山岩的成因机制及深部动力学过程仍然存在较多的争议,阻碍了我们对新特提斯大洋板片俯冲消减过程,以及随后持续的陆-陆挤压碰撞过程形成的岩浆岩的物质来源及岩浆过程的理解。本文结合野外地质和室内整理的资料,选择出露在南拉萨碰撞前的南木林晚白垩世闪长岩、碰撞后的日喀则中新世埃达克质岩墙和碰撞过程中的林周盆地古新世典中组火山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和同位素地球化学(Sr-Nd-Mo),并结合已发表的数据,揭示了这些碰撞前-中-后形成的不同类型岩浆岩的岩石成因和深部动力学过程,且取得了如下进展:(1)碰撞前的南木林闪长岩形成时代为94.3~92.3 Ma,这些年龄结果与前人在该地区报道的辉长岩-辉长闪长岩锆石U-Pb年龄是一致的。南木林晚白垩世辉长岩、辉长闪长岩和闪长岩是正常的弧岩浆岩,具有几乎一致的Sr-Nd同位素组成,区域上部分同期的埃达克质岩石也具有相对一致的Sr-Nd-Hf同位素组成。本文通过元素和同位素分析认为这些(辉长岩-闪长岩和埃达克质岩石)同期但不同类型的岩浆岩是来自混杂岩在弧下地幔楔区的不同深度下熔融形成,而非来自交代地幔楔熔融形成。混杂岩(包含大洋玄武岩、大洋沉积物以及地幔楔橄榄岩组分)首先在俯冲隧道即俯冲板片和地幔楔接触界面进行均匀的物理混合,然后部分以底辟的形式上升到浅的地幔楔区经熔融形成不具有埃达克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南木林晚白垩世辉长岩-闪长岩,部分被运输到较深的俯冲隧道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石。晚白垩世这些不同类型弧岩浆岩的形成是由于新特提斯大洋板片向南回撤导致,在大洋板片回撤的过程中上涌的热的软流圈地幔以及热的角流为混杂岩提供热源促使其熔融。(2)碰撞后的日喀则岩墙形成时代为中新世,其锆石U-Pb年龄为14.8~10.3 Ma,具有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并显示典型的埃达克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主要为增厚且年轻的拉萨镁铁质下地壳熔融的产物。根据Na2O、K2O含量以及Na2O/K2O比值,这些岩墙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富钾的岩墙和富钠的岩墙。两类岩墙Na2O、K2O含量的不同和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说明其形成的过程中有古老的印度大陆地壳的物质不同程度参与。此外,富钠的岩墙显示高的MgO、Cr、Ni和Na2O含量,指示软流圈地幔物质在其形成过程中也参与它们的形成。综合文献资料和本文研究,指示了壳-幔物质不同程度的参与导致区域上晚渐新世-中新世埃达克质岩石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后碰撞岩浆岩受南北向的断裂控制以及地球物理等证据,本文认为南拉萨亚地体出露的晚渐新世-中新世岩浆岩的形成是由印度大陆板片撕裂所造成的(3)碰撞过程中的林周盆地林子宗火山岩系列中典中组火山岩形成时代为62.1~60.9 Ma,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目前对于林子宗火山岩典中组安山岩存在不同的岩石成因认识,以Mo et al.(2007,2008)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们认为典中组火山岩来源于新特提斯洋壳及其上覆的远洋沉积物在角闪岩相的熔融形成。但是我们的元素和同位素(Sr-Nd-Mo)的证据却指示该套火山岩很可能来自于混杂岩的底辟熔融。混杂岩在俯冲隧道即俯冲板片和地幔楔界面混合均匀,然后以底辟的形式上升到较浅的地幔楔区,在热的软流圈地幔和地幔楔角流的作用下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典中组安山岩,该动力学过程受控于新特提斯大洋板片在古新世期间向南的回转或回撤。(4)这三期岩浆岩形成的深部动力学过程是不同的,记录了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造山的复杂过程,在这些岩浆岩形成的过程中不同的物质以及不同的岩浆过程参与它们的形成。
刘海永[10](2017)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尼组”火山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不仅是一条重要的构造界线,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对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深入研究,可以为认识和反演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以及青藏高原早期的形成和发展等提供重要依据,也可寻找更多矿产资源储备,服务国民经济。火山岩能够反映出岩浆活动的特点,使我们了解板块构造演化历程。区内早白垩世火山岩的成因和动力学背景研究是解析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地质演化的关键所在。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南的冈底斯北缘。通过野外地质调研、剖面测量,区内“多尼组”火山岩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地质年代测定研究,本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研究区内革吉-拉果错一带多尼组为一套滨-浅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火山岩建造,经历两个以上的沉积构造旋回,形成由三元结构层序为代表的基本层序,底部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主体,中部主要为中砾岩、细砾岩、含砾粗砂岩、石英粗砂岩、长石石英细砂岩、粉砂岩等呈不等厚韵律互层产出,顶部主要为安山质-流纹岩组合。在多尼组火山岩中获得锆石U-Pb年龄为112±2 Ma和112.3±1.4Ma,并且在下部生物碎屑灰岩中采集到多种生物化石,主要包括固着蛤、圆笠虫、介形虫、有孔虫、层孔虫、海百合、双壳类、腕足类、藻类、海绵骨针、介壳、螺类等,其中球形假暗螺Pseudamaura bulbiformis(Sowerby)的生物时代与火山岩形成时代一致,为早白垩世,经过区域对比,确定多尼组形成时代为巴雷姆阶(Barremian)阿尔布阶(Albian)。革吉-格仁错分区“多尼组”在建造组合上与北侧班戈-八宿分区多尼组、南侧措勤-申扎分区则弄群均有明显不同,而且该区早白垩世在时间上具有三分的特点,以上述特征为依据认为冈底斯北缘在空间上具有三分的构造格架。
二、初论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论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论文提纲范文)
(1)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东段早石炭世洋壳残片及其古特提斯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野外地质及岩石特征 |
3 分析方法 |
4 分析结果 |
4.1 锆石U-Pb年龄 |
4.2 全岩元素组成 |
4.3 全岩Sr-Nd同位素 |
5 讨论 |
5.1 玄武岩形成时代 |
5.2 玄武岩岩石成因 |
5.2.1 蚀变及地壳同化混染评估 |
5.2.2 岩石成因 |
5.3 嘉玉桥岩群时代及其属性 |
5.4 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早期演化 |
6 结论 |
(2)西藏物玛地区始新世流纹岩的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拉萨地体 |
2.1.2 羌塘地体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美苏组流纹岩 |
第3章 实验测试方法 |
3.1 锆石U-Pb定年 |
3.2 锆石Lu-Hf同位素测试 |
3.3 全岩地球化学测试 |
3.4 全岩Sr-Nd同位素测试 |
第4章 实验测试结果 |
4.1 锆石U-Pb定年 |
4.2 锆石Lu-Hf同位素 |
4.3 全岩地球化学 |
4.4 全岩Sr-Nd同位素 |
第5章 物玛始新世流纹岩的岩石成因 |
5.1 青藏高原中部始新世岩浆岩分布 |
5.2 物玛始新世流纹岩岩石成因 |
第6章 物玛始新世流纹岩构造背景:下地壳通道流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商旭金矿成矿时代探讨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 |
2 矿床地质 |
2.1 控矿地层 |
2.2 控矿构造 |
2.3 矿化与蚀变 |
3 成矿流体特征 |
3.1 脉体期次划分 |
3.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 商旭金矿成矿时代 |
4.1 采样和实验方法 |
4.2 测试结果 |
4.3 成矿时代 |
5 讨论 |
5.1 成矿物质来源 |
5.2 成矿构造环境 |
5.3 成矿地质背景探讨 |
5.4 与世界造山型金矿对比 |
6 对区域勘探的启示 |
7 结论 |
(4)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带时空结构——特提斯大洋地质及演化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龙木错-双湖俯冲增生杂岩带 |
1.1 托和平错-查多岗日洋岛增生杂岩带(C2-P2) |
1.2 龙木错—双湖俯冲增生杂岩带(Pz—T2) |
2 南羌塘—左贡增生弧盆系 |
2.1 多玛增生弧盆系(Pz2) |
2.2 扎普—多不杂增生弧(J3—K1) |
2.3 南羌塘残余盆地(T3-K) |
2.4 左贡楔顶盆地 |
3 班公湖—怒江俯冲增生杂岩带 |
3.1 班公湖—怒江蛇绿混杂岩带(D—K1) |
3.2 聂荣增生弧(Pt,J) |
3.3 嘉玉桥增生弧(Pz-J) |
4 昌宁—孟连俯冲增生杂岩带(Pz2-T2) |
5 结语 |
后记 |
(5)青藏高原晚三叠世构造-古地理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思路与研究特色 |
2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
3 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
3.1 羌塘-三江多岛海(I) |
3.1.1 金沙江造山剥蚀区(Ⅰ-1) |
3.1.2 江达-维西火山岛弧(Ⅰ-2-1) |
3.1.3 鲁春-催依比裂谷盆地(Ⅰ-2-2) |
3.1.4 昌都-兰坪弧后前陆盆地(Ⅰ-2-3) |
3.1.5 若拉岗日-竹卡火山岛弧(Ⅰ-2-4) |
3.1.6 北羌塘弧后前陆盆地(Ⅰ-3-1) |
(1)双湖-土门格拉三角洲 |
(2)菊花山台地 |
(3)半岛湖-雀莫错浅海 |
(4)藏夏河-明镜湖深水盆地 |
3.1.7 那底岗日-各拉丹东火山岛弧(Ⅰ-3-2) |
3.2 班公湖-双湖-怒江洋(Ⅱ) |
3.2.1 龙木错-双湖残留盆地(Ⅱ-1) |
3.2.2 南羌塘-左贡边缘海(Ⅱ-2) |
(1)肖茶卡浅海 |
(2)日干配错台地 |
(3)南羌塘南缘-左贡半深海 |
3.2.3 班公湖-怒江洋(Ⅱ-3) |
3.3 冈底斯-喜马拉雅多岛海(Ⅲ) |
3.3.1 冈底斯弧-盆区(Ⅲ-1) |
(1)北冈底斯弧前盆地(Ⅲ-1-1) |
1)色林错半深海 |
2)班戈-嘉黎浅海 |
3)措勤-申扎台地 |
(2)中冈底斯岩浆弧(Ⅲ-1-2) |
(3)南冈底斯弧后盆地(Ⅲ-1-3) |
1)林周-林芝台地 |
2)拉萨-谢通门浅海-半深海 |
3.3.2 雅鲁藏布江洋(Ⅲ-2) |
3.3.3 北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盆地(Ⅲ-3) |
1)康马-隆子半深海 |
2)普兰台地 |
3)北喜马拉雅滨浅海 |
4)高喜马拉雅造山剥蚀区 |
4 主要结论 |
5 问题与建议 |
(6)特提斯地球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提斯概述 |
2 特提斯演化的基本特征 |
2.1 西昆仑造山带 |
2.2 阿尔金山早古生代造山带 |
2.3 祁连-柴达木-东昆仑造山带 |
2.4 秦岭造山带 |
2.5 金沙江-哀牢山-松马缝合带 |
2.6 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缝合带 |
2.7 班公湖-怒江-腾冲缝合带 |
2.8 雅鲁藏布-印缅缝合带 |
3 若干重要问题讨论 |
3.1 特提斯的划分与对比 |
3.2 冈瓦纳大陆的属性判定 |
3.3 原特提斯及其与欧洲的对比 |
3.4 古特提斯形成时代 |
3.5 古-新特提斯共存问题 |
4 特提斯演化的资源环境效应 |
4.1 特提斯域成矿作用 |
4.2 特提斯域能源矿产 |
4.3 特提斯演化及其环境效应 |
4.4 特提斯演化与显生宙重大生命事件 |
5 特提斯地球动力学 |
5.1 大洋形成的弧后扩张机制 |
5.2 地幔柱与大陆裂解 |
5.3 俯冲带的形成与跃迁 |
5.4 单向裂解与聚合机制 |
5.5 增生、碰撞与造山 |
5.6 特提斯深部动力学 |
6 结语 |
(7)拉萨地块北缘下白垩统去申拉组古地磁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班公湖-怒江(洋)缝合带研究现状 |
1.2.2 拉萨地块古地磁学研究现状 |
1.2.3 羌塘地块古地磁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锆石U-Pb年代学 |
1.4.2 古地磁学 |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特色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采样 |
2.1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2 采样概况 |
第三章 年代学实验与结果 |
3.1 锆石年代学实验 |
3.2 锆石年代学结果 |
第四章 古地磁学实验与结果 |
4.1 岩石磁学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 热退磁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热退磁实验结果 |
4.2.2 低温剩磁分量 |
4.2.3 特征剩磁分量 |
4.2.4 古地磁极位置 |
4.2.5 可靠性检验 |
第五章 讨论 |
5.1 拉萨地块白垩纪古地磁学结果 |
5.1.1 拉萨地块早白垩世古地磁学研究及其意义 |
5.1.2 拉萨地块晚白垩世古地磁学研究及其意义 |
5.2 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白垩纪古地磁学结果对比 |
5.3 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碰撞过程 |
5.4 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运动过程 |
5.5 青藏高原的构造缩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藏北赞宗错地区地质特征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碰撞造山过程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班怒带的演化过程 |
1.3.2 班怒带碰撞造山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1.5 研究成果与论文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南羌塘地体 |
2.1.2 班怒带 |
2.1.3 拉萨地体 |
2.2 赞宗错地区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变质岩 |
2.2.4 构造 |
3 碰撞造山的沉积记录 |
3.1 竟柱山组磨拉石野外地质特征 |
3.2 竟柱山组磨拉石沉积相分析 |
3.3 竟柱山组磨拉石的时代及物源 |
3.3.1 竟柱山组的时代 |
3.3.2 竟柱山组的物源 |
3.4 小结 |
4 碰撞造山的岩浆响应 |
4.1 野外观察和样品采集 |
4.1.1 早白垩世阿萨尔庞火山岩 |
4.1.2 早白垩世阿隆郝布姜火山岩 |
4.1.3 晚白垩世木地姜雅火山岩 |
4.2 测试分析方法 |
4.2.1 LA-ICPMS锆石U-Pb |
4.2.2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4.2.3 Sr-Nd-Pb同位素分析 |
4.2.4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4.3 测试结果 |
4.3.1 早白垩世阿萨尔庞火山岩 |
4.3.2 早白垩世阿隆郝布姜火山岩 |
4.3.3 晚白垩世木地姜雅双峰火山岩 |
4.4 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
4.4.1 阿萨尔庞-阿隆郝布姜早白垩世火山岩 |
4.4.2 木地姜雅晚白垩世双峰火山岩 |
4.5 小结 |
5 研究区构造解析 |
5.1 构造层划分 |
5.2 构造样式组合 |
5.2.1 J_(1-2)构造层构造样式 |
5.2.2 J_3-K_1构造层构造样式 |
5.2.3 K_1-K_2构造层构造样式 |
5.2.4 E_(1-2)构造层构造样式 |
5.2.5 E_3-N构造层构造样式 |
5.3 构造层次与构造期次 |
5.3.1 构造层次 |
5.3.2 构造期次 |
5.4 小结 |
6 讨论 |
6.1 碰撞造山的时限 |
6.1.1 碰撞造山的时限 |
6.1.2 造山期结束的时限 |
6.2 拉萨-羌塘碰撞与高原早期隆升 |
6.3 沉积-岩浆-构造综合造山过程 |
6.4 增生-碰撞二阶段复合造山模式 |
6.4.1 造山带内的物质基础 |
6.4.2 造山带的构造变形的叠加改造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锆石U-Pb测年数据表 |
附录2 全岩地球化学主量测试数据表 |
附录3 全岩地球化学微量元素测试数据表 |
附录4 全岩地球化学稀土元素测试数据表 |
附录5 全岩Sr-Nd-Pb同位素测试数据表 |
附录6 锆石Hf同位素测试数据表 |
附录7 主要软件使用声明 |
附录8 个人简介 |
(9)青藏高原南拉萨亚地体晚白垩世-中新世岩浆岩成因机制及深部动力学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历史和现状 |
1.2.1. 冈底斯岩基 |
1.2.2. 林子宗火山岩 |
1.3. 科学问题 |
1.3.1. 南拉萨亚地体碰撞前晚白垩世岩浆岩的岩石成因问题 |
1.3.2. 南拉萨亚地体碰撞后晚渐新世-中新世埃达克质侵入体岩石成因问题 |
1.3.3. 南拉萨亚地体碰撞过程中古新世林子宗火山岩岩石成因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案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实验分析测试方法 |
2.1.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测试方法 |
2.2.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测试方法 |
2.3.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测试方法 |
2.4. 全岩Mo同位素分析测试方法 |
第三章 地质背景 |
3.1. 区域构造格架 |
3.2. 青藏高原南拉萨亚地体 |
第四章 碰撞前南拉萨亚地体晚白垩世不同类型弧岩浆岩成因机制及深部动力学过程 |
4.1. 地质背景 |
4.1.1. 火山-沉积地层 |
4.1.2. 侵入岩 |
4.1.3. 构造单元 |
4.2. 南木林县闪长岩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岩相学 |
4.2.2. 锆石U-Pb年代学 |
4.2.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 岩石成因 |
4.3.1. 地壳混染和分离结晶 |
4.3.2. 俯冲的大洋沉积物在弧岩浆岩中的印记 |
4.3.3. 混杂岩熔融形成碰撞前南木林晚白垩世的辉长岩、辉长闪长岩和闪长岩 |
4.4. 混杂岩在不同深度下熔融产生不同的弧岩浆岩 |
4.5. 深部动力学过程 |
第五章 碰撞后日喀则中新世埃达克质岩墙成因机制及深部动力学过程 |
5.1. 地质背景 |
5.1.1. 火山-沉积地层 |
5.1.2. 蛇绿岩单元 |
5.1.3. 构造单元 |
5.1.4. 侵入岩 |
5.2. 日喀则岩墙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
5.2.1. 岩相学 |
5.2.2. 锆石U-Pb年代学 |
5.2.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3. 岩石成因 |
5.3.1. 富钾的岩墙 |
5.3.2. 富钠的岩墙 |
5.4. 壳-幔物质不同程度参与晚渐新世-中新世埃达克质岩石形成 |
5.5. 深部动力学过程 |
第六章 碰撞过程中林周盆地古新世典中组安山岩成因机制及深部动力学过程 |
6.1. 地质背景 |
6.1.1. 火山-沉积地层 |
6.1.2. 侵入岩 |
6.1.3. 构造单元 |
6.2. 林周盆地安山岩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
6.2.1. 岩相学 |
6.2.2. 锆石U-Pb年代学 |
6.2.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6.3. 岩石成因 |
6.3.1. 蚀变、分离结晶以及地壳混染的影响 |
6.3.2. 判别俯冲的大洋沉积物加入 |
6.3.3. 典中组安山岩的岩石成因 |
6.3.4. 变化的Mo同位素指示了典中组安山岩是由混杂岩熔融形成 |
6.4. 深部动力学过程 |
第七章 南拉萨亚地体晚白垩世-中新世岩浆演化的深部动力学过程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
8.1. 主要结论 |
8.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尼组”火山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地质矿产调查概况 |
1.2.2 科学研究概况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1.4.1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4.2 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班戈-八宿地层分区 |
2.2.2 狮泉河-拉果错-纳木错构造-地层分区 |
2.2.3 革吉-格仁错地层分区 |
2.2.4 措勤-申扎地层分区 |
2.3 构造单元划分及依据 |
第3章 多尼组火山岩地层学约束 |
3.1 多尼组火山岩地质特征 |
3.1.1 班戈-八宿分区多尼组 |
3.1.2 措勤-申扎分区则弄群 |
3.1.3 革吉-格仁错分区“多尼组” |
3.2 多尼组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第4章 多尼组火山岩年代学特征 |
4.1 锆石年代学的理论和方法 |
4.1.1 锆石U-Pb定年方法概述 |
4.1.2 样品处理与测试分析 |
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5章 多尼组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1 元素测试分析方法 |
5.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班戈-八宿分区多尼组火山岩主量元素 |
5.2.2 革吉-格仁错分区多尼组火山岩主量元素 |
5.2.3 措勤-申扎则弄群火山岩主量元素 |
5.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3.1 班戈-八宿分区多尼组火山岩稀土元素 |
5.3.2 革吉-格仁错分区多尼组火山岩稀土元素 |
5.3.3 措勤-申扎分区则弄群火山岩稀土元素 |
5.4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第6章 讨论 |
6.1“多尼组”形成时代 |
6.2“多尼组”层位空间分布及区域对比 |
6.3 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 |
6.3.1 玄武安山岩 |
6.3.2 酸性岩 |
6.4 班公湖-怒江洋盆演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初论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论文参考文献)
- [1]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东段早石炭世洋壳残片及其古特提斯意义[J]. 王冬兵,王保弟,潘桂棠,罗亮,唐渊. 岩石学报, 2021(10)
- [2]西藏物玛地区始新世流纹岩的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D]. 张博川. 吉林大学, 2021(01)
- [3]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商旭金矿成矿时代探讨及其地质意义[J]. 方向,宋扬,唐菊兴,王嘉星,李海峰. 地质学报, 2020(11)
- [4]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带时空结构——特提斯大洋地质及演化问题[J]. 潘桂棠,王立全,耿全如,尹福光,王保弟,王冬兵,彭智敏,任飞.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20(03)
- [5]青藏高原晚三叠世构造-古地理综述[J]. 朱同兴,冯心涛,王晓飞,张予杰,安显银.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20(03)
- [6]特提斯地球动力学[J]. 吴福元,万博,赵亮,肖文交,朱日祥. 岩石学报, 2020(06)
- [7]拉萨地块北缘下白垩统去申拉组古地磁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 张伟杰. 西北大学, 2020(02)
- [8]藏北赞宗错地区地质特征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碰撞造山过程指示意义[D]. 胡懿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9]青藏高原南拉萨亚地体晚白垩世-中新世岩浆岩成因机制及深部动力学过程[D]. 闫浩瑜. 西北大学, 2020(01)
- [10]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尼组”火山岩研究[D]. 刘海永.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