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对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影响和对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磊[1](2020)在《民航“新监管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当前我国的国民经济已经由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当前新时代下,建设民航强国的本质必将是民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如何推动和最终实现民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民航主管当局——交通运输部下属的中国民用航空局(下称:民航局)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更加需要行业内部各级单位和全体从业人员的合力推进。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民航业从无到有,近三十年来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每一次制度改革,均对行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启动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民航局在2016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已经逐步构建起的整体改革发展的架构。早在2015年,民航局决定在行业内开展监管模式的调整改革。在经历了两年多的试点、试用之后,于2017年提出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此后,民航局综合司、政策法规司、运输司等相关管理机关,密集调整和改进了多项监管措施。在《2018年民航法治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中,民航局再次重申简政放权、提升效能、真情服务,并且正式启动民航行业监管执法模式调整改革的全国推广工作,旨在优化监管模式,正式提出“新监管模式”,即:采用“行业自律”监管方式,倡导“诚信管理”,实施“精准监管”,指导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法定自查”,并制定下发了详细方案和具体任务清单。本论文选取了在各个民航行业子行业中体量最大且与广大公众关系最密切的公共航空运输业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行业监管的概念理论,对当前颁行生效的法律、行政法规、民航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选取其中与公共航空运输业相关的“新监管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本论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首先,具体阐述了我国民航行业监管的制度演变和当前现状。其二,围绕行业监管相关问题,详细分析了制度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措施。其三,结合当前公共航空运输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新监管模式”落实的难点。其四,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虽然民航局在行业监管的“新监管模式”制度建设和配套完善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考虑到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举措,在最终改革完成之前,仍有诸多问题不容忽视。以公共航空运输业为例:首先,基于监管主体和监管对象之间立场差异,看待改革的着眼点不同,难以真正形成改革的行动统一。其二,公共航空运输业大多为体量巨大的国有制(集团)企业,长期以来的历史沿革,政企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改革意愿存在不足。其三,因沟通和交流不畅,容易陷入“形式化对标”的误区。其四,因薪酬待遇问题,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的专业人才容易流失,导致改革措施的有效落实存在困难。为此,民航局作为监管主体和改革主导,仍需加强政策宣讲和沟通交流,在现有配套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调控引导和奖惩要求,大力倡行企业单位诚信、自律的重要意义,巩固现有成果,确保“新监管模式”的最终顺利达成。
韦淑楠[2](2020)在《我国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交通强国”建设目标,建设“交通强国”已经由行业愿景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民航运输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民航运输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航空公司普遍具有资金需求大、利润率低、风险高等特征,为维持持续稳定发展,航空公司需要较大数额的资金支持,融资问题是其长期关注的焦点。航空公司具有较高融资效率是在市场资本竞争中吸引投资者、提高融资竞争力和融资成功率的关键。因此,研究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很有必要,有助于我国航空公司认清自身融资过程中的短板、提高融资效率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然后分析了国内外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现状,发现评价现状中存在对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缺乏统一的概念基础、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内容与指标缺少统一标准、缺乏专门针对航空公司特点的融资效率评价体系等问题。再次,结合我国航空公司特点,构建了我国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及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最后基于所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我国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航空公司间融资效率水平相差较大;民营航空公司相较于国有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较高;利息保障倍数、固定资产净利润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四个指标对航空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较大;并据此从提高航空公司抗风险能力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航空公司融资效率提高的对策。
贺大伟[3](2019)在《我国航空仲裁适用限度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学位论文为经济法专业(学科)产业法方向下关于航空仲裁制度的主题研究,以规范、调整航空仲裁的国内法规则、国际法规则及相关实践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于我国现阶段航空仲裁的适用限度法律问题作出清晰阐释,明确我国航空仲裁的适用性命题在学理层面的论证基础和实践层面的实然绩效,在此基础之上,针对我国航空仲裁制度的完善,分析并探讨相应对策。本文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学理层面清晰界定航空仲裁的适用限度,以推动航空仲裁制度的完善?仲裁是我国法律规定的纠纷解决制度,也是国际通行的纠纷解决方式。在航空争议解决领域,仲裁虽然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且在若干维度与航空争议的产业特征高度契合,但这并不意味着仲裁可以适用于航空争议的所有领域,对于这一情形,本文将其归纳为航空仲裁的适用限度。作为航空仲裁理论的基础性问题之一,航空仲裁的适用限度构成了某一类型航空争议能否适用仲裁解决的前置性条件,进而成为航空仲裁机制能否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假设。以航空仲裁适用限度为选题,主要考量基点在于:第一、航空仲裁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近年来,随着航空争议的持续增多,我国实践领域的航空仲裁机制已初步完成构建,航空仲裁已发展为航空争议解决机制的重要法律选项、行业仲裁的重要制度创新、仲裁法与航空法的重要改革实践。第二、对航空仲裁适用限度的界定与论证已构成航空仲裁理论发展与制度完善的前提之一。目前,就航空仲裁的适用性而言,存在着法律规范相对欠缺协同性、机制实践相对欠缺体系性等具体问题,并呈现出航空争议“泛仲裁化”的倾向,为学理层面进一步加强论证进而给予规范性解答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总体而言,从学理层面清晰厘定航空仲裁的适用限度,不仅是实践中航空仲裁规则制定、航空仲裁活动开展的科学基础,更是未来条件具备之时航空仲裁立法的逻辑前提。基于上述考量,本文以我国航空仲裁适用的合理限度为切入点,以航空法和仲裁法等多学科背景为分析视角,结合我国实务界业已开展的独立航空仲裁实践,较为深入地分析了我国日益增多的航空争议类型,并根据可仲裁性、可契约性的分析方法,较为系统地论证了航空仲裁机制在航空财产权益争议、航空商事争议、航空消费争议等领域的适用限度;此外,基于可独立性的评判视角,本文也对我国航空仲裁的实践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就我国航空仲裁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若干不成熟的建议。在篇章结构设置和内容安排方面,本文基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和分析脉络,力争能以较为规范的学术范式对我国航空仲裁的适用限度进行论证。在此目标下,笔者将论文正文分为七个部分(含导言)。在导言部分,本文对论文的选题做了总体性说明,涵盖问题与意义、文献与资料、方法与结构、创新与不足、术语与说明等五个主要模块,涉及内容包括选题缘起、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论文结构、撰写说明等。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具体分为六章:第一章、航空仲裁的基本范畴和既有实践。本章系对我国航空仲裁制度基本范畴的界定,以及对航空仲裁既有实践的归纳。基本范畴界定的目的在于厘定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念,既有实践整理的目标在于阐释航空法、仲裁法与航空仲裁实践的基本关系,以为正式展开论述奠定基础。具体而言,基本范畴主要围绕航空仲裁中“航空”、“仲裁”这两大基本要素进行展开,分别论述了航空活动、航空器、航空法的基本要义,并以西方法治史中仲裁的沿革和我国现代仲裁制度的确立为主线,归纳了我国航空仲裁制度确立的时空背景。既有实践主要围绕国际、国内两大领域现有航空实践而展开,就国际领域而言,与一般类型的国际商事仲裁相似,国际航空仲裁实践虽存在于外国法、国际公约以及若干常设性国际航空组织的仲裁活动之中,但就全球范围内来看,在我国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诞生之前,尚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常设性国际航空仲裁组织;就国内领域而言,尽管《民用航空法》并未涉及仲裁等法律机制,但这并不能否定仲裁在航空争议解决过程中的应有价值,在实践适用中应依《仲裁法》而行,同时,随着我国航空仲裁实践的蓬勃开展,特别是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的设立,标志着国际航空仲裁机制正式引入我国,这不仅有利于我国乃至全球航空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提升中国航空业在国际航空市场的话语权、推动中国由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航空争议引入仲裁机制的缘由与限度。本章系对我国航空仲裁适用的根本动因与限度标准的阐释和论证。研究航空争议引入仲裁机制的具体原因,旨在说明航空仲裁在学理层面的适用合理性;提出航空争议引入仲裁机制的限度问题,旨在阐释问题的意义与本文的分析框架,以为后文正式展开论证奠定方法论基础。在航空争议引入仲裁机制的缘由方面,本文论证了仲裁机制作为一种制度供给被引入航空争议解决领域,既存在必要性,又存有合理性。具体而言,其核心因素无外乎我国《仲裁法》所确立的现代仲裁制度对于航空争议固有特征与解决需求的契合,包括仲裁对航空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的供给、仲裁与航空争议个性化解决需求的契合等。就航空争议引入仲裁机制的限度而言,本文将这一命题定位为某一类型航空争议能否适用仲裁解决的前置性条件,进而成为航空仲裁机制能否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假设,并将其具体缘由概括为法律规范相对欠缺协同性、机制实践相对欠缺体系性这两大问题。在前述问题之上,本部分提出了航空仲裁适用限度的评判维度和分析框架,就其评判维度而言,在航空争议领域合理界定仲裁机制的作用范围,寻找出航空仲裁的制度边界,至少应遵循仲裁法关于仲裁制度启动具有两大刚性要素的标准,以及航空仲裁的已有实践,基于此,本文将争议法律关系的可仲裁性、争议解决方式的可契约性、争议解决机制的可独立性设定为具体判定航空仲裁适用边界的三个维度,由此进一步确立了全文的分析框架,为全文论证确立了方法论基础。第三章、可仲裁性视角下航空争议的类型化区分。本章系根据我国仲裁法中关于争议法律关系可仲裁性的刚性标准,并基于部门法、仲裁法、航空法等多个维度的划分标准,力争通过类型化的方式梳理出符合法理要求和学理规范的航空争议类型,并对其可仲裁性作出论证,以求能厘定航空仲裁机制在可仲裁性层面的适用限度。具体而言,本部分首先论证了可仲裁航空争议类型化的缘由,一方面是基于可仲裁属性为航空仲裁适用范围的论证基础,另一方面是基于类型化标准为航空仲裁适用范围的区分规范。在此基础上,有鉴于航空仲裁属于仲裁法与航空法的交叉学科领域,其制度设计的逻辑链接着国际法与国内法、大陆法与英美法、公法与私法、实体法与程序法等多个维度,内容较为繁杂,且不乏部门法之间的法律冲突,因此,本文根据部门法、仲裁法、航空法的不同维度,从源头梳理了航空争议的基本类型。基于上述考量,结合学理和实践的衔接,本文将航空争议主要归纳为航空财产权益争议、航空商事争议、航空消费争议三种主要类型,并分别就其内涵与外延、具体类型或内容构成、是否具有可仲裁性等问题进行了论证。第四章、可契约性视角下航空仲裁协议的效力纾困。本章系根据我国仲裁法中关于争议解决机制可契约性的刚性标准,并基于航空法上的特有论争,就航空仲裁协议的效力问题进行论证,涉及航空运输总条件的法律属性以及航空仲裁协议引入争议的方式等问题,以求能厘定航空仲裁机制在可契约性层面的适用限度。具体而言,本部分首先论证了仲裁法理与文义对于可契约性的限定,并就可契约性与可仲裁性两大标准并列设置的原因进行了论证,得出了争议事项可仲裁性构成了仲裁机制适用充分条件、争议解决方式可契约性构成了仲裁机制适用必要条件的判断。以此为基础,航空财产权益争议、航空商事争议、航空消费争议的适用虽符合可仲裁性的标准,但在可契约性方面存有两大法理障碍,一为航空法上特有的问题,亦即航空运输领域所面临的运输总条件是否具有合同属性的问题,二为仲裁机制普遍适用过程中常会遇到的一般性问题,亦即仲裁条款引入争议的方式。围绕这两大问题,本部分具体展开了论证,初步得出上述三大类型争议依照可契约性标准的具体适用限度。第五章、可独立性视角下航空仲裁实践的绩效评价。本章系根据我国仲裁实践中关于航空仲裁要素可独立性的柔性标准,并基于行业仲裁理论和制度竞争理论,就航空仲裁机制独立化、专业性实践的绩效进行评估,在为我国航空仲裁制度的完善提供实证样本的同时,希冀能厘定航空仲裁机制在可独立性层面的适用限度。具体而言,本部分以可独立性为探讨目标,汇总了我国独立航空仲裁实践的现状,在具体介绍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的有益探索实践之后,就其在机构定位、受案范围、仲裁规则、竞争优势等领域的发展现状与面临挑战予以论证。此外,基于解释论的视角,以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为代表的独立航空仲裁实践,不仅可以从仲裁法上的行业仲裁理念中寻找到其独立性根源,亦可以从我国正在推进的民航强国战略中软性制度竞争实力构建的角度出发,探寻并“发现”独立航空仲裁机制的现实意义。第六章、完善我国航空仲裁制度的路径展望。本章系对全文研究的回顾,以及对未来制度完善的展望。回顾的目的在于评估研究是否实现了预期确立的目标,包括学术观点、学术方法、论证过程是否符合学理逻辑;展望的方向在于通过对本次研究得失的检测,为将来可能的继续研究矫正方法和方向,并就我国航空仲裁在制度层面的完善提出若干不成熟的建议。具体而言,依据前文的论述,本部分进一步论述了航空仲裁“制度”至少由“机制”和“法律”两部分构成,并论证了航空仲裁制度的完善动因,包括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在经过争议法律关系可仲裁性、争议解决方式可契约性、争议解决机制可独立性分析之后,就航空仲裁的适用限度得出了若干初步结论。此外,基于对我国现行航空仲裁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本部分也就我国航空仲裁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若干不成熟的建议,指出应当从“机制”和“法律”两个层面出发,共同推进航空仲裁制度的完善,为我国航空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提供制度维度的软实力支撑。在研究方法的选取方面,本文主要使用了规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制度分析方法等四种工具。规范分析方法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实在法的概念、要素和逻辑结构的分析、解释与适用,以寻求不同学科视角下法律冲突之间的匹配与调和,进而实现对于航空仲裁法律制度融入我国法律体系结构的关切;实证分析方法的原因在于以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为代表的实践样本,倒逼学术界对航空仲裁实践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提供系统性的解答思路和方案,这也为本文从理论角度展开研究提供了基本遵循;比较分析方法的侧重在于通过对国内外航空仲裁机制的比较,以及对行业仲裁体系内金融仲裁、建筑仲裁等仲裁类型的比较,来进一步探求我国航空仲裁制度的应然时空维度;制度分析方法的引入在于通过把航空仲裁纳入法律制度竞争软实力的范畴,依托于法律制度竞争优势理念的提倡,为我国航空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竞争优势提供制度支撑作出解释论层面的阐释与解读。在研究结论方面,经过本文对于研究命题的系统性论述,本文总体认为,随着我国实践领域具有独特属性的航空争议日益增多,航空仲裁机制的适用成为必然,但是,有鉴于制度与实践因素,对于航空仲裁适用限度的厘定有其学理必要和实际可能。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最终得出了如下具体结论:第一、依照部门法/仲裁法/航空法的区分标准,可以将纷繁复杂的航空争议类型化为航空财产权益争议、航空商事争议、航空消费争议三大主要类型。第二、航空财产权益争议的界定虽符合《仲裁法》关于“其他财产权益争议”仲裁适用的立法精神,但在具体适用领域仍需做进一步区分:首先,基于侵权而生的航空财产权益争议虽具有可仲裁性,但在争议解决机制选择的(争议前)可契约性领域仍属欠缺;其次,基于双方法律行为物权变动类型的航空财产权益争议领域的仲裁适用大体等同于航空商事争议领域的仲裁适用;再次,基于单方法律行为和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因既不具有可仲裁性又不具有可契约性,而无法适用仲裁机制。第三、航空仲裁机制的主要适用领域应限定于航空商事争议领域,且航空商事争议领域的仲裁适用与基于双方法律行为物权变动类型的航空财产权益争议领域的仲裁适用大体等同。第四、航空消费争议领域的争议事项虽具有可仲裁性,但在争议解决机制选择的(争议前)可契约性领域仍属欠缺,加之立法对于航空运输总条件法律属性尚未作出正式界定,进而造成了其适用仲裁机制的法理和现实障碍。第五、通过对以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为代表的独立航空仲裁机制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虽然目前独立航空仲裁机制存在若干发展挑战,但属于“成长的烦恼”,无论是基于行业仲裁的法理定位亦或是基于制度竞争的战略考量,独立航空仲裁机制均有其存在并发展完善的积极意义。
邹建波[4](2019)在《物流业技术进步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技术进步作为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学者已分别就全国及不同省份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以具体行业为研究对象的技术进步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较少,而针对物流行业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我国物流业49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其2009-2017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物流业技术进步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本文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及理论。在此基础上,利用技术进步与就业结构的相关统计数据从多个角度对我国物流业技术进步和就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给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且对就业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创造效应,使得就业总量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我国物流业在就业结构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制约着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包括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年龄偏大、高学历人员占比较少等。因此分析物流业技术进步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影响程度,探究出现当前现状背后的深层原因,找出技术进步与就业结构之间的最佳匹配关系,对于物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其次,通过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我国物流业技术进步指数,并以此替代技术进步,然后分别从细分行业和企业的角度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航空运输业和道路运输业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会有效促进行业的发展,增加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而水上运输业则呈现出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特征,技术进步水平较弱,对高技能人员的需求没有显着的影响。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首先从总体上基于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构建计量回归模型,然后进行了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为一阶单整,且不存伪回归。基于此,采用Hausman检验确定模型应选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物流业技术进步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企业规模的扩大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员工工资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增加对高学历人员的吸引力水平。然后,考虑到技术进步这一核心变量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因此通过将自变量滞后一期的方法进行回归,发现其并不受当期解释变量与当期残差项之间相关所引致的内生性问题的影响。最后,本文分别从细分行业的角度分别对航空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进行回归分析。
甘甜[5](2019)在《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效率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航空运输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年增加。在航空运输业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民航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国际民航组织的全球碳抵消和减排机制等背景下,如何平衡企业发展与低碳目标成为航空运输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航空运输企业的碳排放效率为研究对象,对碳排放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效率的测度模型,并研究了碳排放效率的两个核心要素的变动情况。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碳排放效率的相关理论及测度方法进行梳理,提出了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效率的测度方法,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算方法、碳排放静态效率的测度模型、碳排放动态效率的测度模型;本文对我国航空运输企业的碳排放量进行了计算,运用Global DEA-SBM模型进行碳排放静态效率的测度,并运用Bootstrap方法对测度结果进行偏差修正,运用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进行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动态效率的测度和分解,应用脱钩模型对我国航空运输企业的脱钩效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运用Global DEA-SBM模型并借助Bootstrap方法,能较准确地进行静态效率评价;应用GML生产率指数法保证了动态效率评价结果的客观性。(2)整体碳排放静态效率存在起伏,考察期内碳排放效率均值分别为0.736、0.753、0.826、0.820、0.784,2011年13家航空运输企业的碳排放效率均值最高;南航、国航、海航、春秋航空及长安航空表现为有效率,新华航空和吉祥航空也有较高的效率,其他航空公司的碳排放效率则有较大的改善空间,主要受到运输总周转量、航线结构、票价设置、营业收入等因素的影响。(3)整体的碳排放效率呈现倒U型的变化趋势,变动原因主要是技术效率的变动;南航、国航、海航和天津航空四家企业均呈现效率改善的趋势,东航、川航、山航、新华航空、深航和祥鹏航空在考察期内均表现为碳排放效率的先改善后恶化,吉祥航空、春秋航空和长安航空在考察期内的效率变化相对上述企业较为复杂,各企业碳排放效率变化的原因不尽相同,既有技术变化因素带来的,也有效率变化因素造成的,也存在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情况。(4)航空运输企业的脱钩状态不稳定,现阶段的理想状态是弱脱钩状态。
邓洪波[6](2018)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的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高速铁路对传统铁路和航空运输业在特定的交通走廊或者区域产生了较大竞争。通过合理有效的高铁和航空线路组织安排,可以弱化这种不适竞争,综合交通枢纽是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的交通运输体系组织模式。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规划建设了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德国法兰克福机场等综合交通枢纽。在全面支持综合交通一体化衔接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综合交通枢纽已经应用到了实际项目中,有建成运营的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即将完工的北京第二国际机场等。综合交通枢纽整合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枢纽的要素凝聚能力更强,枢纽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已经成为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和运输经济学等学科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本文基于企业数据,根据节点—场所模型、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等理论基础,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研究技术路线,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为案例地,对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的演化以及机理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利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企业数据,分析枢纽地区产业结构的特征及转变。发现传统服务业高占比,现代服务业占比相对较低,并且具有一定的制造业。枢纽地区产业具有圈层结构,不同圈层具有独自的产业结构特征,内圈层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中圈层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外圈层主要是制造业、传统运输业与现代服务业交织融合。通过对比分析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运营前后枢纽地区产业结构演变,探究枢纽地区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特征。枢纽地区逐渐从制造业经济转型为服务业经济,现代服务业增长势头强劲,但是现阶段仍然以传统服务业引领服务业发展为主。解析了枢纽地区产业演化的动力因素,明确了虹桥枢纽地区产业演化方向。运用灰色定权聚类分析法对枢纽地区进行产业选择,确定枢纽地区将形成以总部经济、国际贸易为主导业态,以航空物流、会展旅游为功能业态,以专业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教育培训、医疗服务、文化创意为配套业态的多元现代服务经济体系。其次,运用热点分析、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空间演变过程,探索产业空间分异的机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空间结构异于单类型交通枢纽地区,有独特的空间格局。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空间演化呈现出点线面演变、空间累积、空间置换三个特征,产业空间结构从枢纽极化结构到线性分化结构,再到圈层结构演变,呈现出中心明确、圈层分布、网络蔓延的特点。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空间演化过程划分为产业空间形成阶段、产业空间生长阶段和产业空间涌现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吸引产业类型、产业发展规模、运行方式以及阶段性主体都在发生改变,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在配套设施建设、要素集聚与流动、城市功能形成与发展、区域品牌形成等方面不断深化,造就不同的空间结构。第三,论文依据节点—场所模型,探索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节点功能和场所功能的特征,揭示其复杂性。选取枢纽日均客流量和枢纽地区企业数量分别作为节点功能和场所功能的表征指标,利用节点—场所模型图展示枢纽地区客流与产业协同发展状态。最后动态分析虹桥枢纽地区“可达性品质”、“场所品质”、“交通流”以及“业态”之间的相互关系,透视出枢纽地区产业发展潜能。依据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未来升级发展以及枢纽地区空间圈层结构的拓展趋势,凝练出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布局模式。本文对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研究是一个初步探索,存在的创新点有:揭示了综合交通枢纽经济的内涵,归纳总结了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演化过程及机理,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节点—场所模型引入枢纽地区产业发展研究当中。期望对我国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以及枢纽地区的产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为国内即将或已经开始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提供规划控制思路及参考。
谢乐馨[7](2018)在《我国上市航空公司财务风险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航空运输随着科学经济的发展渐渐变成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的运输方式。中国的航空运输业较快地发展起来,在世界航空运输市场占据着较大的比例。但当前,中国的航空运输业仍然有着很多严峻的问题和挑战。近年来,国内航空公司面临着许多财务风险问题,但由于他们忽视了财务风险管理,因此经常遭受严重的打击。因此,提高我国上市航空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对于有效防范风险非常重要。本文在阅读大量的航空公司年报和国内外财务风险文献等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航空公司的财务风险种类做识别研究,运用预警模型做我国上市航空公司财务风险的长短期预警,并提出能够有效防范风险的对策。本文以近五年(2012-2016年)的航空局民航公告为基础分析我国航空业的发展状况。采用2012-2016年近五个年度我国上市航空公司的年报数据分析其营运、筹资、收益分配和投资风险,识别我国上市航空公司的财务风险种类,分析产生这些风险的原因。文中用海南航空公司作为例子分析了我国上市航空公司的财务风险。用功效系数法短期预警我国上市航空公司2016年的财务风险,用Z计分模型法和F分数模型法长期预警我国上市航空公司2012-2016年五年的财务风险。从筹资、投资、营运、收益分配和内部控制五个方面分析我国上市航空公司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并提出能够有效防范风险的对策。本文在分析我国上市航空公司财务风险后,得出了以下结论:我国的上市航空公司存在着许多财务风险,其中投资和筹资风险最严重。我国上市航空公司的偿债风险过高,汇率风险较大和过度使用财务杠杆,使得我国上市航空公司的筹资风险较大。投资方式单一、投资规模较大和投入产出效率低使得我国上市航空公司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此外,应收账款风险、航油风险和存货风险等使得我国上市航空公司存在营运风险。我国上市航空公司由于较少分配收益,存在收益分配风险。本文根据其存在的财务风险提出完善措施:控制负债规模,优化资本结构;扩大债券融资比例,增加融资方式;提高资产投入产出的效率,控制投资规模;减小航油和汇率风险以及加强内控等。
武杰[8](2018)在《航空联盟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航空运输市场开放融合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各国的社会、经济交流日益增多,对于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创新需求也日趋强烈。在市场区域化和竞争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航空业面临着市场快速增长与供给不平衡的矛盾,同时也迎来了深化改革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作为重要的企业发展战略,航空联盟对于航空公司而言影响深远,是广大航空公司实现快速扩张、加速国际化进程、与国际发展接轨的重要途径。航空联盟的出现与发展彻底改变了最初航空公司单打独斗的竞争态势,对国内及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竞争均产生了重大影响。简而言之,航空联盟是世界各国各大航空公司加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经营能力、扩大市场份额、推动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联盟抱团式的经营策略也导致航空运输市场的集中度变高,使得相关竞争法律问题凸显。因此,就研究层面而言,对航空联盟进行反垄断规制旨在发挥竞争法的法治保障作用,实现航空联盟的规范发展,保障航空运输业的公平竞争环境,保护旅客的合法权益,研究这一论题在选题上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实践中也极具价值。本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章为导论,此章主要阐述航空联盟反垄断法规制这一选题的研究意义。除了丰富反垄断法的理论价值外,研究航空联盟的反垄断法规制具有保护旅客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航空运输业快速健康发展以及提高我国航空运输业国际产业竞争力等的实践意义。同时,本文对论文写作过程中搜集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回顾了之前学者对航空联盟的产生背景、竞争效应、法律规制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航空联盟的反垄断法规制这一议题至今没有系统深入的探讨,从而突出本文选题的理论及实践价值。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综合运用了比较分析法、经济学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利益平衡法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搭建了航空联盟反垄断法律规制的完整研究框架和研究体系。第二章为反垄断语境下的航空联盟。首先,阐述了航空联盟的成因,其受外部环境的推动以及内部自身利益的驱动所产生。其次,对航空联盟的概念及法律属性进行界定,航空联盟是航空公司之间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利益共同体,在反垄断法框架下应归属于垄断协议。最后,分析了航空联盟依据不同类型的合作协议所作出的不同行为,主要包括:代码共享、航线联营、股权投资、CRS合作、常旅客计划互认。第三章为航空联盟反垄断规制的逻辑路径。首先,阐述航空联盟反垄断规制的法制基础,只有反垄断法适用于航空运输业,航空联盟才能够成为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其次,明确航空联盟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垄断协议,应遵循垄断协议的基本规制思路即“一般禁止,例外豁免”。然后是分析航空联盟违法性判定方法。考虑到航空联盟的正负的双重效果,通常使用合理原则对其个案分析,但对于借联盟之名的核心卡特尔仍不排除对本身违法原则的适用。最后,对相关市场和市场力量进行界定。各反垄断执法机构通常将联盟成员内的所有航线网络作为整个相关市场进行审查,再辅之对特定航线市场的细分,通常需考虑消费群体、服务类型、地理位置、其他运输方式等方面的因素。通过市场界定确定竞争范围后,再结合其所拥有的市场力量,进而才能判断其作出的某具体行为是有益于或有损于竞争,从而才能评价该行为对竞争的影响是否应当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第四章为航空联盟行为的反垄断分析。在梳理清晰规制路径后有必要结合反垄断法的基础理论对各种行为的合作特性以及对竞争的影响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首先,航空联盟行为是各大航空公司通过履行签订的联盟协议而做出的行为,其形式多样不一。其次,实践中,航空联盟最为典型的合作方式是代码共享、航线联营、股权投资、CRS合作,这些也是直接能够侵犯旅客利益的行为。每个行为基于其特性,对竞争影响的基理不同。最后,在确认各种行为的竞争影响后,还要考察其是否存在效率提升的抗辩。第五章为航空联盟的反垄断规制模式。首先,考虑到航空联盟对竞争影响的正负效果,各国执法机构对其的规制态度通常是认可其在公共利益及效率实现方面的作用,除非其结盟的目的是赤裸裸的排除或限制竞争。其次,监管程序方面,各国执法机构对垄断协议的规制一般采取事后监管,即市场主体根据法律规定的情形自行判断。但在美国,由于航空运输业具有公共交通属性,美国运输部则要求所有联盟协议必须经其申报批准,同时,联盟也可一并向运输部申请免除反垄断法适用的豁免权,司法部则会依职权对申请豁免权的联盟协议进行反垄断事前审查,并就相关竞争问题向运输部提供意见,运输部通常会综合考量司法部意见后作出限制性的批准。而欧盟则采用了传统的事后监管模式,联盟无需提前申报,但是否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则需通过委员会的调查,最终做出对其处罚或免责的认定。为了限制航空联盟的反竞争效果,欧盟委员会在对其免责的同时要求联盟成员承诺履行一定限制性的救济措施,将其对竞争的影响减至最低。最后,通过对比两大司法辖区的法律制度阐述对我国航空联盟反垄断规制的借鉴意义。第六章为我国航空联盟反垄断规制的现状及完善。首先,从立法和执法层面对航空联盟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现状进行阐述。从目前现行的法律规定以及公开的执法情况来看,存在法律规定操作性弱和执法缺位的问题。其次,分析造成执法缺位的执法困境。具体包括执法资源受限及垄断行为识别难度高。最后,结合前述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反垄断规制中立法和执法的对策建议,以助力解决航空联盟所引发的一系列竞争问题。第七章为结论。此章是对本文涉及到的航空联盟反垄断规制中的问题进行结论性总结,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航空联盟反垄断规制框架。
邓晓燕[9](2018)在《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我国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研究》文中认为未来我国将成为全球航空市场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如何充分利用这一契机,使我国航空运输业的经济贡献进一步提升,相关部门和学者虽有关注,但缺乏对其效用机制的深度挖掘及多维度的对比研究。本文首先结合航空运输业投入产出的相关研究成果,以产业关联理论、港产城理论、第五波理论为基础,提出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的概念,并探究构成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的各系数所代表的航空运输业与区域经济或其他产业之间的各种经济联系。其次,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2002-2012年我国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四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经济贡献度、四个典型省市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进行测算,对十年间我国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的变化趋势进行多维度的对比和研究。最后,以我国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及其构成系数为基础,分析其在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经济贡献及可能影响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的因素,以此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的建议及举措。通过测算,2002-2012十年间我国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呈上升趋势,且在四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中经济贡献度最高,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驱动。四个典型省市的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存在差异,通过分析,本文认为这与不同省市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有关,并相应分析了各省市航空运输的产业关联情况。
树中叶[10](2018)在《国际租赁会计准则改革对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租赁是当代经济中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在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伴随着租赁行业的迅速发展,为了获取更加真实的财务信息,租赁会计准则亦不断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2016年1月,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IFRS 16),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生效。IFRS 16的出台,可谓旷日持久,好事多磨。早在2006年2月,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就签署备忘录。2009年3月,两委会联合发布租赁会计准则讨论稿,并提出了使用权资产的思想。又在2010年8月和2013年6月,两次联合发布了租赁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最终于2016年初发布了IFRS 16。为呼应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要求,我国财政部于2018年1月28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修订)(征求意见稿)》。本文从国际租赁会计准则不断修订的改革历程出发,围绕IFRS 16这条主线,采用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研究国际租赁会计准则改革后对我国的预期影响。首先介绍国内外租赁研究现状以及国际租赁会计准则改革背景和原因;接着从租赁定义、租赁范围、租赁期、租赁分类等方面具体分析IFRS 16改革内容以及其与CAS 21的区别;其次,以三大航空公司披露的真实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模拟三大航空公司若实施IFRS 16后的具体变化,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三大航空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都上升,各期的租赁费用会呈现前期高后期低逐渐下降的趋势,所有者权益逐年降低,同时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相应减少,现金流量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其结构发生变动;与此同时,三大航空公司的偿债能力减弱、营运能力降低、盈利能力变差,对外融资难度增加,财务风险加大。最后,从国家宏观应对策略和企业微观应对策略两大方面各提出几条建议,期望有助于同IFRS 16趋同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修订)(征求意见稿)》在我国顺利过渡实施。
二、“入世”对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影响和对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对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影响和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民航“新监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行业监管和自律管理的基础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相关基础概念 |
一、监管 |
二、政府监管 |
三、行业监管 |
四、自律 |
五、自律管理 |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 |
一、公共利益规制理论 |
二、利益集团规制理论 |
三、放松规制理论 |
四、激励性规制理论 |
五、相关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民航行业监管改革的历程和现状 |
第一节 民航行业监管改革的历程 |
一、民航行业监管改革的提出 |
二、民航行业监管改革的目标 |
三、监管模式改革 |
四、安全服务监管的改革 |
五、公共资源分配的改革 |
第二节 民航行业监管改革的现状 |
一、民航行业新监管模式 |
二、自律管理机制 |
第三章 新监管模式的开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新监管模式的开展 |
一、新监管模式的总体目标 |
二、新监管模式的具体内容 |
三、监管对象的诚信和自律 |
第二节 新监管模式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立场差异 |
二、工作惯性 |
三、对标误区 |
四、人才流失 |
第四章 针对新监管模式的建议 |
第一节 给民航监管单位的建议 |
一、加强新监管模式的宣讲 |
二、深化法定自查工作的指导 |
三、进一步完善监管事项库 |
四、协助企业培养专业人才 |
第二节 给被监管单位的建议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做好政策宣贯 |
三、防范系统风险 |
四、制定长期规划 |
五、重视分子公司 |
六、开展交叉检查 |
七、重视人才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我国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融资效率评价概念界定 |
2.1.1 企业融资效率概念界定 |
2.1.2 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内涵 |
2.2 融资效率评价理论 |
2.2.1 融资效率评价内容 |
2.2.2 融资效率评价方法 |
2.2.3 融资效率评价体系 |
第三章 国内外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现状分析 |
3.1 国外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现状分析 |
3.1.1 国外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基本情况 |
3.1.2 国外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可借鉴的经验 |
3.2 我国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现状分析 |
3.2.1 我国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基本情况 |
3.2.2 我国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四章 我国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体系构建 |
4.1 我国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体系构建目标及原则 |
4.1.1 我国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体系构建目标 |
4.1.2 我国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2 我国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内容 |
4.2.1 资金的利用效率 |
4.2.2 资金的配置效率 |
4.2.3 融资风险 |
4.3 我国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资金的利用效率指标 |
4.3.2 资金的配置效率指标 |
4.3.3 融资风险指标 |
4.3.4 指标体系确立 |
4.4 我国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
4.4.1 我国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采用的方法 |
4.4.2 熵值法基本原理 |
4.4.3 熵值法评价步骤 |
4.5 我国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
第五章 我国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 实证分析过程 |
5.2.1 样本数据平均化 |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3 熵值法评价过程 |
5.2.4 实证结论与分析 |
5.3 提高我国航空公司融资效率的对策 |
5.3.1 多措并举,提高航空公司抗风险能力 |
5.3.2 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航空公司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 |
5.3.3 加强内部积累,提高航空公司内源融资比例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存在的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我国航空仲裁适用限度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与意义 |
二、文献与资料 |
三、方法与结构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术语与说明 |
第一章 航空仲裁的基本范畴和既有实践 |
第一节 航空仲裁的基本范畴 |
一、航空 |
二、仲裁 |
第二节 航空仲裁的既有实践 |
一、国际航空仲裁的既有实践 |
二、国内航空仲裁的既有实践 |
第二章 航空争议引入仲裁机制的缘由与限度 |
第一节 航空争议引入仲裁机制的缘由 |
一、基于仲裁对航空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的供给 |
二、基于仲裁与航空争议个性化解决需求的契合 |
第二节 航空争议引入仲裁机制的限度 |
一、航空仲裁适用限度的问题缘由 |
二、航空仲裁适用限度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可仲裁性视角下航空争议的类型化区分 |
第一节 可仲裁航空争议类型化区分的缘由 |
一、可仲裁属性:航空仲裁适用范围的论证基础 |
二、类型化标准:航空仲裁适用范围的区分规范 |
第二节 多维视角下航空争议的类型化区分 |
一、部门法维度 |
二、仲裁法维度 |
三、航空法维度 |
第三节 可仲裁航空争议的初步厘定 |
一、航空财产权益争议 |
二、航空商事争议 |
三、航空消费争议 |
第四章 可契约性视角下航空仲裁协议的效力纾困 |
第一节 可契约性视角下航空仲裁协议的效力困境 |
一、可契约性的基本要义 |
二、可契约性视角下航空仲裁协议的效力困境 |
第二节 航空运输总条件合同属性的证成 |
一、航空运输总条件合同属性的初步厘定 |
二、“特别条款”适用困境的消解 |
第三节 航空仲裁条款引入争议的方式 |
一、航空财产权益争议中仲裁机制的可契约性 |
二、航空消费争议中仲裁条款订入协议的效力认定 |
第五章 可独立性视角下航空仲裁实践的绩效评价 |
第一节 我国独立航空仲裁实践的现状 |
一、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的有益探索 |
二、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的发展挑战 |
第二节 行业仲裁理念下独立航空仲裁实践的学理定位 |
一、行业仲裁的基本理念 |
二、行业仲裁的发展实践 |
三、行业仲裁理念下航空仲裁的定位 |
第三节 制度竞争语境中独立航空仲裁实践的现实意义 |
一、“法律制度竞争优势”理念的提倡 |
二、独立航空仲裁、民航强国战略与全球航空业竞争 |
第六章 完善我国航空仲裁制度的路径展望 |
第一节 基本结论:完善我国航空仲裁制度的学理依据 |
一、航空仲裁制度的完善动因 |
二、航空仲裁制度的适用限度 |
第二节 研究展望:完善我国航空仲裁制度的可行路径 |
一、航空仲裁机制的完善路径 |
二、航空仲裁法律的完善路径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后记 |
(4)物流业技术进步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1 物流行业 |
2.1.2 就业结构 |
2.1.3 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 |
2.2 技术进步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
2.2.1 产业结构视角 |
2.2.2 偏向型技术进步视角 |
2.2.3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视角 |
2.2.4 失业率上升视角 |
第3章 上市物流企业技术进步指标测度 |
3.1 DEA-Malmquist指数法 |
3.2 技术进步测度的投入产出指标确定 |
3.3 全要素生产率及各指数变化情况分析 |
3.3.1 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情况 |
3.3.2 细分行业角度技术进步变化 |
3.3.3 企业角度技术进步变化 |
第4章 我国物流业技术进步对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
4.1 回归模型的构建 |
4.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2 研究样本说明 |
4.3 实证分析 |
4.3.1 单位根检验 |
4.3.2 协整检验 |
4.3.3 模型回归分析 |
4.3.4 内生性问题的处理 |
4.4 细分行业视角的实证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效率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关于航空运输的碳排放研究 |
1.2.2 关于碳排放效率测度的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碳排放效率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效率 |
2.1.2 碳排放效率 |
2.2 碳排放效率的相关理论 |
2.2.1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2 低碳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2.5 脱钩理论 |
2.3 碳排放效率的测度方法 |
2.3.1 碳排放静态效率的测度方法 |
2.3.2 碳排放动态效率的测度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效率的测度方法 |
3.1 航空运输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方法 |
3.2 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静态效率的测度方法 |
3.3 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动态效率的测度方法 |
3.3.1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 |
3.3.2 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效率的分析 |
4.1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 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静态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
4.3 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动态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
4.4 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脱钩效应分析 |
4.4.1 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脱钩效应评价方法 |
4.4.2 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脱钩效应评价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效率改善的对策建议 |
5.1 技术变动提升的对策建议 |
5.2 效率变动提升的对策建议 |
5.3 具体企业碳排放效率改善的对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相关概念 |
2.1 综合交通枢纽 |
2.2 综合交通枢纽地区 |
2.3 综合交通枢纽的空间效应 |
3 理论基础 |
3.1 节点—场所模型 |
3.2 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 |
4 国外经典案例分析与研究区域概况 |
4.1 国外经典案例分析及启示 |
4.2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 |
5 思路、方法与章节安排 |
5.1 研究思路 |
5.2 研究方法 |
5.3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交通枢纽相关研究进展 |
1 航空枢纽研究 |
1.1 临空经济概念研究 |
1.2 临空经济的产业及空间布局研究 |
1.3 区域经济影响研究 |
1.4 临空经济形成机理及动力机制 |
2 高铁枢纽研究 |
2.1 区域层面研究 |
2.2 城市尺度研究 |
2.3 高铁站区研究 |
3 综合交通枢纽研究 |
3.1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
3.2 综合交通枢纽研究 |
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结构演化 |
1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
1.1 虹桥枢纽地区整体产业结构分析 |
1.2 虹桥枢纽地区不同圈层产业结构对比 |
1.3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结构特征 |
2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结构演化 |
2.1 虹桥枢纽运营前后枢纽地区产业结构对比 |
2.2 虹桥枢纽运营前后枢纽地区不同圈层产业结构对比 |
2.3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结构演化特征 |
2.4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演化动力因素与演化方向 |
3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选择 |
3.1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备选池 |
3.2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选择分析 |
3.3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发展路径 |
4 小结 |
第四章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空间演化 |
1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空间现状 |
1.1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圈层分布特征 |
1.2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集聚特征 |
2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运营前后枢纽地区产业空间比较 |
2.1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圈层分布特征比较 |
2.2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空间集聚特征比较 |
3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空间演化过程及机理 |
3.1 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空间演化过程 |
3.2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空间演化阶段 |
3.3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空间演化机理 |
4 小结 |
第五章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发展方向 |
1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功能特征 |
1.1 虹桥枢纽地区节点功能特征 |
1.2 虹桥枢纽地区场所功能特征 |
1.3 虹桥枢纽地区发展问题的复杂性 |
2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发展解析 |
2.1 虹桥枢纽地区客流—产业发展状况 |
2.2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发展潜力评估 |
3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布局模式 |
3.1 虹桥枢纽地区产业升级转型 |
3.2 虹桥枢纽地区圈层结构拓展 |
3.3 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
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与建议 |
1.1 主要结论 |
1.2 发展建议 |
2 讨论与展望 |
2.1 论文创新点 |
2.2 论文不足 |
2.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表名索引 |
图名索引 |
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我国上市航空公司财务风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和不足 |
1.3.1 创新 |
1.3.2 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和概念 |
2.1.1 风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
2.1.2 财务风险的定义 |
2.1.3 财务风险的分类 |
2.1.4 财务风险的预警分析 |
2.1.5 财务风险管理的特点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3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我国上市航空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
3.1 我国航空公司发展概况 |
3.1.1 我国航空运输业规模 |
3.1.2 国内航空公司基本情况 |
3.2 我国上市航空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
3.2.1 筹资风险 |
3.2.2 投资风险 |
3.2.3 营运资金风险 |
3.2.4 收益分配风险 |
3.3 我国上市航空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
3.3.1 偿债风险的原因 |
3.3.2 投资风险的原因 |
3.3.3 营运风险的原因 |
3.3.4 收益分配风险的原因 |
3.3.5 内部控制风险的原因 |
第四章 我国上市航空公司财务风险案例分析——以海南航空公司为例 |
4.1 筹资风险 |
4.1.1 融资方式及其风险 |
4.1.2 偿债风险 |
4.2 投资风险 |
4.2.1 公司并购风险 |
4.2.2 土地投资风险 |
4.2.3 飞机投资风险 |
4.3 营运风险 |
4.3.1 航油风险 |
4.3.2 经营租赁风险 |
4.4 收益分配风险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市航空公司财务风险预警 |
5.1 短期预警 |
5.1.1 功效系数法简述 |
5.1.2 实证分析 |
5.1.3 财务风险预警 |
5.2 长期预警 |
5.2.1 Z计分模型 |
5.2.2 F分数模型 |
5.2.3 Z计分模型和F分数模型的比较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上市航空公司财务风险防范对策分析 |
6.1 偿债风险防范对策 |
6.1.1 减小汇率风险 |
6.1.2 减小利率风险 |
6.1.3 控制债务规模 |
6.1.4 丰富融资方式 |
6.2 投资风险防范对策 |
6.2.1 丰富投资方式 |
6.2.2 控制投资规模 |
6.2.3 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
6.3 营运风险防范对策 |
6.3.1 降低航油劣势 |
6.3.2 提高营业外收入 |
6.4 收益分配风险防范对策 |
6.5 内部控制风险防范对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8)航空联盟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比较分析法 |
1.3.2 经济学分析法 |
1.3.3 实证分析法 |
1.3.4 利益平衡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反垄断语境下的航空联盟 |
2.1 航空联盟的成因 |
2.1.1 外部环境推动 |
2.1.2 内部利益驱动 |
2.2 航空联盟的法律内涵 |
2.2.1 航空联盟的规范内涵 |
2.2.2 航空联盟的法律属性 |
2.3 航空联盟的行为类型 |
2.3.1 代码共享 |
2.3.2 航线联营 |
2.3.3 股权投资 |
2.3.4 CRS系统合作 |
2.3.5 常旅客计划互认 |
第3章 航空联盟反垄断规制的逻辑路径 |
3.1 航空联盟反垄断规制的法制基础 |
3.2 航空联盟反垄断规制的一般思路 |
3.2.1 航空联盟反垄断分析的法律框架 |
3.2.2 航空联盟违法性判断规则 |
3.2.3 合理分析的考量因素 |
3.3 航空联盟相关市场的界定 |
3.3.1 航空联盟相关服务市场 |
3.3.2 航空联盟相关地域市场 |
3.3.3 相关市场界定个案分析 |
3.4 航空联盟市场力量的评估 |
3.4.1 基于市场份额的初步评估 |
3.4.2 市场准入状况 |
第4章 航空联盟行为的反垄断分析 |
4.1 代码共享行为分析 |
4.1.1 代码共享合作模式分析 |
4.1.2 代码共享竞争影响分析 |
4.1.3 代码共享卡特尔案例分析 |
4.2 航线联营行为分析 |
4.2.1 航线联营的“类集中”属性分析 |
4.2.2 单边效应 |
4.2.3 协调效应 |
4.3 股权投资行为分析 |
4.3.1 股权投资竞争影响原理 |
4.3.2 对投资双方竞争动力的影响 |
4.3.3 增加共谋的可能性 |
4.4 CRS合作行为分析 |
4.4.1 CRS合作基理分析 |
4.4.2 代码共享航班显示歧视 |
4.5 效率的抗辩 |
4.5.1 经济效率的提升 |
4.5.2 旅客福利的提高 |
第5章 航空联盟的反垄断规制模式 |
5.1 航空联盟反垄断规制的美国模式 |
5.1.1 规制立场 |
5.1.2 双规制机构 |
5.1.3 事前审查制 |
5.2 航空联盟反垄断规制的欧盟模式 |
5.2.1 规制立场 |
5.2.2 单规制机构 |
5.2.3 事后调查制 |
5.3 救济措施 |
5.3.1 放弃部分航班时刻 |
5.3.2 与竞争对手开展必要合作 |
5.3.3 CRS的法律规制 |
5.4 欧美模式对我国航空联盟反垄断规制借鉴意义 |
5.4.1 两种规制模式的比较评析 |
5.4.2 两种规制模式的借鉴意义 |
第6章 我国航空联盟反垄断规制现状及完善 |
6.1 我国航空联盟反垄断规制的现状及问题 |
6.1.1 相关法律法规操作性弱 |
6.1.2 未对航空联盟进行反垄断审查 |
6.2 我国航空联盟反垄断规制的执法困境 |
6.2.1 无充足的执法资源 |
6.2.2 垄断行为的违法性认定困难 |
6.3 我国航空联盟反垄断规制的完善及对策 |
6.3.1 制定及完善相应指南 |
6.3.2 适用承诺制度改善执法困境 |
6.3.3 完善执法的相关对策建议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我国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思路 |
1.3 本篇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关联理论 |
2.2.2 港产城理论 |
2.2.3 第五波理论 |
第三章 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评估模型构建 |
3.1 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概念内涵 |
3.2 投入产出模型 |
3.3 数据处理 |
3.3.1 投入产出表预处理 |
3.3.2 技术系数计算 |
第四章 我国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多维度比较分析 |
4.1 我国航空运输业整体经济贡献度分析 |
4.2 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经济贡献度分析 |
4.3 典型省市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分析 |
4.3.1 河南省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分析 |
4.3.2 浙江省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分析 |
4.3.3 云南省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分析 |
4.3.4 天津市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分析 |
第五章 我国航空运输业对区域经济和产业贡献分析 |
5.1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
5.2 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分析 |
第六章 提升我国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的关键举措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举措 |
第七章 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国际租赁会计准则改革对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国际及我国租赁会计准则改革概述 |
2.1 租赁会计准则改革相关理论 |
2.1.1 租赁会计理论 |
2.1.2 经济后果理论 |
2.2 国际租赁会计准则发展历程及修订 |
2.2.1 国际租赁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
2.2.2 国际租赁会计准则的修订原因 |
2.2.3 国际租赁会计准则IFRS16 的内容 |
2.3 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发展历程及修订 |
2.3.1 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
2.3.2 我国《租赁准则修订征求意见稿》的修订原因 |
2.3.3 我国《租赁准则修订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变化 |
第3章 航空运输业及其租赁业务分析 |
3.1 航空运输业及其租赁业务发展现状 |
3.1.1 国际航空运输业发展现状 |
3.1.2 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现状 |
3.1.3 我国航空运输业租赁业务发展现状 |
3.2 航空运输业租赁业务会计处理新旧变化 |
3.3 案例公司选取及分析思路 |
3.3.1 案例公司的选取 |
3.3.2 案例分析思路 |
第4章 国际租赁会计准则改革对我国航空运输业的预期影响 |
4.1 国际租赁会计准则改革对公司财务报表的预期影响 |
4.1.1 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
4.1.2 对利润表的影响 |
4.1.3 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
4.2 国际租赁会计准则改革对公司财务指标的预期影响 |
4.2.1 对偿债能力指标的影响 |
4.2.2 对营运能力指标的影响 |
4.2.3 对盈利能力指标的影响 |
4.3 国际租赁会计准则改革对公司经营的预期影响 |
4.3.1 对飞机购入方式的影响 |
4.3.2 税收的影响 |
4.3.3 其他的影响 |
第5章 我国对国际租赁会计准则改革的应对建议 |
5.1 国家宏观应对策略 |
5.1.1 财政部统筹安排好实施工作 |
5.1.2 税务部门应促进“税会一致”并完善优惠政策 |
5.1.3 法律部门应完善相关法规并加强监管 |
5.2 企业微观应对策略 |
5.2.1 提前评估,做好准备工作 |
5.2.2 重新规划资产组合方式 |
5.2.3 调整租赁合同及业务模式 |
5.2.4 完善企业控制系统 |
第6章 结论 |
6.1 本文研究结论及展望 |
6.2 本文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入世”对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影响和对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民航“新监管模式”研究[D]. 孙磊.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2]我国航空公司融资效率评价研究[D]. 韦淑楠. 中国民航大学, 2020(01)
- [3]我国航空仲裁适用限度法律问题研究[D]. 贺大伟.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4]物流业技术进步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 邹建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5]航空运输企业碳排放效率的实证研究[D]. 甘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6]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的演化研究[D]. 邓洪波. 安徽师范大学, 2018(01)
- [7]我国上市航空公司财务风险问题研究[D]. 谢乐馨. 福州大学, 2018(03)
- [8]航空联盟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D]. 武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9]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我国航空运输业经济贡献度研究[D]. 邓晓燕. 中国民航大学, 2018(10)
- [10]国际租赁会计准则改革对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影响研究[D]. 树中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