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 促进学生智育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世铎,于守海[1](2021)在《生活·生长·经验——杜威“教育本质论”的新时代解析》文中提出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育即生活,教育为儿童提供更好的社会化服务;教育即生长,教育应尊重儿童的自然成长;教育即经验持续不断地改组或改造,教育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杜威的"教育本质论"具有强调互动性、凸显社会性和重视心理性等特点:纠正舛错的儿童观,为儿童的自然生长赋能;认清教育的最终目的,即更好地促进个体社会化;个体的发展应周全,即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李白[2](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办好高等教育,把人才培养放在中心地位。而在人才培养中,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丰富学识,不断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提升自己学识水平。如果想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学生本身的学习。为了激励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的提高,国家、高校管理者、教师等激励主体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激励措施,然而对大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却不尽人意,并不能充分发挥教育激励的积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本研究为了了解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现状,选取了陕西省九所大学作为调查对象,对目前的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现状进行了调查,对目前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具体表现以及目前教育激励对学习动力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对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没有发挥激励的最优效果。主要表现在教育激励的过程对学习动力的激励缺乏能动性,教育激励的理念对学习动力的激励缺乏创新性,教育激励的模式对学习动力的激励缺乏系统性,教育激励的方法对学习动力的激励缺乏多样性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样化的,有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大数据网络时代的影响,有高校教育激励机制不完善对激励作用的认知不足,有家庭对成年大学生的学习关心度较低,还有个人对激励的需要以及自我激励程度的不同等诸多原因。因此,本研究旨在为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实践提出优化的各种策略,使激励的对学习动力的影响效果维持时间更长久,以提升教育激励的积极作用,最终达到以激励为保障,提高新时代大学生教育质量的目的,最大限度地调动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发展。
高冬冬[3](2020)在《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之根基,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核心与生命线,义务教育质量则是国家教育之根本。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视作本国教育发展的主旨,积极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提高和保障义务教育质量也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政策要求与现实诉求,推行素质教育也急切需要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世界各国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质量测评实践,以对本国义务教育质量状况进行全面把握,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参考。目前,国内外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教育质量测评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借鉴国际及各发达国家先进的测评理念和测评方法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实践,为保障和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论文尝试对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做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探讨,对我国现阶段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的基础教育质量测评理念、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并对构想的体系框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对义务教育质量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以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以及教育目标分类学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为本研究测评框架及内容的构建、测评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北京市东城区、海淀区、西城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全国首个“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试点单位”的杭州市下城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武汉市武昌区、江岸区以及江夏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孝感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等现状来对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的内容主要为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在内的德、智、体、美及影响因素的测评,测评工具一般由学科能力测评试卷和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两部分构成,通过学科测试卷了解学生达到各个学科教育教学目标的程度,通过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测查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相关因素,针对性地向教育相关部门、学校反馈测评结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通过分析与整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发现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仍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导致测评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就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覆盖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学生测评项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发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发起的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TIMSS)及由IEA主持的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进行分析。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主要从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对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测评,关注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分析、推理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解释和解决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境中的问题,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它将学生的素养作为测评的核心。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TIMSS)和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将课程作为测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数学、科学、阅读方面的相关能力进行测评。分析并探寻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对构建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启示。基于以上对国、内外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的整理和分析,本研究提出了由专业教育测评机构负责实施,教育相关职能部门、大学及科研机构、区县中小学协同并监督的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并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辖的3个街道、9个镇、1个乡88所小学(包括农村完小和初小)的四年级学生和20所的八年级学生展开语文阅读、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体育学科测评,并测查学业性非智力因素及其影响因素,以对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想加以实际的考证。
张玲玲[4](2019)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归根结底就是立德树人。高校非智力因素教育是德育的前提和基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时,还要着重突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升高校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力度,围绕理论进行剖析,可以借助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效果,促进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持续性发展。本论文选择西安三所高校进行了相关研究,借助问卷调查法取得了第一手资料,通过研究相关数据与信息,找出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教育过程中隐藏的弊端,摸清症结,有针对性地阐述了此领域工作顺利开展的最佳模式。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写作。首先是提出问题:提出了选题的缘由,从选题背景、研究的目和意义,国内外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状况,研究维度与模式以及研究思路与创新出发。梳理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含义,阐述了非智力因素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以及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其次是分析问题:该部分全面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必要性。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大学生的群体结构特点、心理特点及思想行为三方面分析必要性;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最后是解决问题: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对策。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实际情况,树立高校教育新观念,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软环境,提升教育队伍建设及具体环节如学习动机、兴趣爱好、情感状态、意志品质及性格特征等七个方面提出相关实践策略。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法、调查法、分析归纳法和历史与逻辑紧密结合等方法。所有这些,目的在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即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赵癸萍[5](2017)在《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学风是学习、治学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学风的内核是蕴藏在学习中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学风的外显是人们学习的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群体氛围。学风弥漫于大学生学习全过程,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方式、思想认识和精神面貌都有重要作用。开展大学生学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共同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学风产生于学习过程之中,与教师的教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学校校风的两大核心构成。大学生学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交叉与融合,与学风建设在思维取向、实施主体和衡量方法方面存在差异,可适度区分。探究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须沿着学习、大学生学风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维脉络,层层深入、多维探查。学习的本质观呈现知识习得、意义建构、社会融入和全面发展四个方面。大学生学风的本质,从不同角度归结为学习的氛围、学术的文化和学习的价值三层本质。从不同视角看,大学生学风教育在行为层面是学习行为的规范,在环境层面是学习氛围的营造,在学术层面是学术文化的传承,在精神层面是学习价值的引领,呈现出多维本质,具有导向性、建构性、自主性、互动性、养成性、潜隐性和群体性特征。大学生学风教育具备深厚的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讲求自强不息、勤勉治学、学思结合、诚信笃实和学以致用风气,从传统文化脉络框定了学风教育的部分核心内容,也铸就了我国古代崇尚学习者勤奋刻苦、克服一切困难的主导旨趣,对学习兴趣的启发、学习热情的培养关注不太多。现代西方的学风教育理论中,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讲求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推动学习者的自我实现;社会学习教育理论秉持交互决定论思想,高度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培养,并探讨学习道德的自我开脱;终身学习教育理论将学习作为生存的基本手段,倡导终身学习思想和建设学习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和社会文化环境,提倡协作式学习、情境化学习,都极大扩充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弥补了我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的部分缺陷。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和注重解放思想,奠定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原则,构成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支柱性理论。从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大学生学风呈现主流积极向上,但局部问题较为严重的现状。从积极方面看,大学生群体确立了较高远的学习目标,具备较正确的学习认知,对学习诚信遵守较好,具有较端正的学习态度,总体状况积极良好。从消极方面看,部分大学生学习目的功利性明显,学习价值观尚存在偏差,对学习诚信的立场偏轨,学习行为的自律匮乏。总体而言,大学生学风呈现自发性、分化性、失范性和从众性的特征。针对大学生学风的现实状况,各高校积极开展学风教育活动,呈现积极成果与消极问题共存局面。高校不同教育主体高度重视学风教育,但学工队伍、教务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等不同系统间力量缺乏整合。各高校的大学生学风教育体制机制在逐步建立,但长效机制建设严重不足,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学风教育的活动较为丰富,学生总体感受与评价中等偏上,但缺乏对大学生学习内在价值的引领,教育方法难脱呆板陈旧的嫌疑。从内容构成角度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依据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全国131所高校学风内容的语义归纳,本研究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培养大学生的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科学发展教育和竞争态势教育是进取学风的主要教育内容。诚信价值教育、诚信品质教育、诚信法制教育和诚信实践教育是诚信学风的主要内容。求是精神教育、科学态度教育和严谨风格教育构成了严谨学风的主要内容。开拓意识教育、创造精神教育和质疑精神教育构成了创新学风的主要内容。大学生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的广阔思想内涵,凸显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主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从途径拓展看,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教学相长的主体互动,实现对大学生学习价值的外在启发与内在反思;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协同一致,实现教育者的力量整合,改善教育力量分散的不良教育现状;通过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结合,扩展教育形式和覆盖面;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避免学校孤军作战的不良局面。从机制创新看,要建立和健全学业指导机制、学业评价机制、学业激励机制、学业预警机制和学业淘汰机制,建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长效机制,增强教育制度的执行力。从教育方法看,可以采用启迪法、示范法、规范法、竞争法和渗透法等多种方法,削弱大学生的抗拒心理,丰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运用。从环境优化看,大学生学风教育要重点优化宿舍、班级、校园和社会四大区域,提升学风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和融入度,阻断不良学习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构建良性的学习外部环境。
张冬梅[6](2013)在《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现状及职业教育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影响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中职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仅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还存在种种问题,阻碍了中职生的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影响了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本研究通过大量的调查访谈分析,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理论基础入手,根据中职生的特殊性,以及非智力因素对中职生的作用和意义,指出中职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必要性,分析目前中职生非智力因素影响导入工作过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从而促使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得到重视,中职生能够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进而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本文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提出了选题的缘由,国内外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状况,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是界定基本概念,分析非智力因素对中职生的作用和意义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出影响中职生导入工作过程的非智力因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出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根据影响中职生导入工作过程的非智力因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中职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职业教育原则和途径;第五部分提出中职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职业教育方法及对策;第六部分分析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后续研究的展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笔者期望对中职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提供一些可行的策略,提高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促进中职生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中职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中职技能人才。
莫喻然[7](2012)在《德育在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培养中的功能研究》文中认为非智力因素在人的一切活动,特别是学习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日益突显,非智力因素对未成年人的学习、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过程中,加强学习非智力因素培养是德育的内在必然要求。而实践中,传统的教育方式与当前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相悖。学校利用德育对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本文在分析了当前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方面还存在学习动机模糊、学习热情及兴趣不稳定、学习情感脆弱、学习意志薄弱、人格发展不完善等问题之后,提出了德育对个体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正是通过德育过程对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培育达到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德育在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培养与调适中的功能,遵循智力因素与学习非智力因素相统一、个性与共性相统一、培养目标与培养手段相统一的原则,以及掌握运用德育培养和调适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具体方法。
刘扬[8](2009)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目标的演进研究》文中认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起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学生的最终目的。适逢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阶段基础教育改革方兴未艾,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然而教育的改革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上来完成,教学目标又是教学的灵魂,指导着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三十年来,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研究旨在梳理三十年教学目标的变化,并且力图从政策层面与研究层面两个层面共同分析教学目标的变化以及政策层面与研究层面上教学目标的关系。本研究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中学)的整体教学目标进行梳理和分析。本文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三十年来义务教育阶段政策制定者眼中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确立了本研究教学目标的时段划分依据,分析了五个教学目标阶段的具体内容,并且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政策制定者眼中教学目标的变化趋势。第三部分着眼于政策制定者眼中的教学目标,从研究者的关注程度,研究者研究的教学目标的内容和研究者的研究特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三部分重在探讨研究层面与政策层面教学目标的关系,从研究者眼中的教学目标发展超前,政策制定者眼中教学目标的推动作用和政策与研究互为前提互相促进三个维度进行讨论。研究教学目标的演进意义重大,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直接的指向作用,能使教和学目标一致,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较好地统一起来。而梳理三十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目标的演进,则更是着眼于历史,不仅可以梳理历史中教学目标在政策层面与研究层面的发展变化过程,还可以借鉴前人在厘定教学目标方面的经验,从而能够更成熟地制定教学目标。而分析教学目标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则是把教学目标放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我们可以了解教学目标与哪些因素息息相关,这也为以后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虽然,鉴于笔者能力有限,梳理与分析亦有可能颇有疏漏,然而,这毕竟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对教学目标变化的分析必将继续深入进行下去。
韩迎春[9](2006)在《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建立在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应当积极投入到实践活动当中去,活动才会富有成效,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实践活动也不例外。并且形形色色的心理因素对活动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有些对完成活动任务起直接作用,其彼此之间还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即组成了实践活动中一定的心理结构。它们是活动中的“执行——操作”系统,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并最终在个体身上具体地形成和表现为各种智力因素;另一些对完成活动任务起间接作用,其彼此间虽有联系,但较松懈,即构成活动中一定的心理条件。它们是活动中的“动力——调节”系统,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意向过程,并最终在个体身上具体形成和表现为各种非智力因素。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心理结构与心理条件的结合,实质就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只有良好的心理结构,没有良好的心理条件相配合,任何实践活动的任务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不可能有效完成的;反之亦然。过去,由于非智力因素即心理条件的缺失,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我们应当凸现非智力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其价值,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在导论部分,本文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非智力因素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将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划分为广义的、狭义的、具体的非智力因素三个层次加以考察。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指除智力因素(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注意)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指需要、态度、动机、兴趣、气质、性格、情感、信念、意志九种;具体的非智力因素指理想信念、爱国情感、道德情操;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十五种。并且比较与分析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异同。 第一章论述了非智力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价值效应。在承认和肯定智力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地位之上,从“静态”看,非智力因素是个体思想品德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动态”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主要是培育和养成非智力因素的过程;并且良好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凸现非智力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素养、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第二章将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态度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非智力因素“需要”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将“社会需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所倡导的行为规范)转化为“个人需要”,促使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矛盾的转化,实现
杨杰[10](2006)在《论美育在教育结构体系中的价值》文中认为美育的价值问题一直众说纷纭。由于不能正确把握美育的价值,导致难以真正准确界定美育在教育结构体系中的地位,以致出现美育名重位轻,在现实整个教育体系中没有自己应有的位置,有时甚至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美育的价值应该是工具性价值与未来性价值、社会性价值与人的主体性价值的统一。
二、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 促进学生智育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 促进学生智育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生活·生长·经验——杜威“教育本质论”的新时代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内涵 |
(一)教育即生活:教育为儿童提供更好的社会化服务 |
(二)教育即生长:教育应尊重儿童的自然成长 |
(三)教育即经验持续不断地改组或改造:教育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
二、杜威“教育本质论”的特色 |
(一)强调互动性 |
(二)凸显社会性 |
(三)重视心理性 |
三、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启示 |
(一)纠正舛错的儿童观,即为儿童的自然生长赋能 |
(二)认清教育的最终目的,即更好地促进个体社会化 |
(三)个体的发展应周全,即同样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
(2)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调查研究法 |
1.3.3 归纳总结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时代 |
2.1.2 学习动力 |
2.1.3 激励 |
2.1.4 教育激励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教育激励理论 |
2.2.2 自我价值理论 |
2.2.3 归因理论 |
3.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现状调查 |
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1.1 问卷设计的目的 |
3.1.2 问卷设计的原则 |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 |
3.2.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3.2.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2.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
3.3 调查数据的分析 |
3.3.1 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状况 |
3.3.2 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励状况 |
3.3.3 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总体概况分析 |
4.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1 学生未能充分参与激励过程的问题及原因 |
4.1.1 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
4.1.2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严重不足 |
4.1.3 学生个人需求发展中缺乏自我激励 |
4.2 应试教育仍主导激励理念的问题及原因 |
4.2.1 教育激励理念固化 |
4.2.2 教育激励理念存在偏差 |
4.3 激励模式长效性不足的问题及原因 |
4.3.1 忽视了不同教育激励模式的相互转化 |
4.3.2 教育激励模式缺乏系统的长效机制 |
4.4 激励方法中偏重物质激励的问题及原因 |
4.4.1 轻视精神激励在物质激励中的效能 |
4.4.2 激励客体获得的情感激励水平较低 |
4.4.3 忽略了精神激励的仪式感 |
5.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优化策略 |
5.1 保障激励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
5.1.1 激励学生合理构建学习目标 |
5.1.2 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激励作用 |
5.1.3 促使学生实现自我激励 |
5.2 树立评价标准科学化的激励理念 |
5.2.1 明确激励的阶段目标及时进行激励 |
5.2.2 强化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激励理念 |
5.3 优化大学生教育激励模式的作用 |
5.3.1 发挥目标激励模式的导向性 |
5.3.2 加强荣誉激励模式的认同度 |
5.3.3 确立榜样激励模式的引领性 |
5.3.4 激发情感激励模式的调控性 |
5.4 合理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
5.4.1 发挥物质激励中精神激励的作用 |
5.4.2 提高激励主体对激励客体的情感激励 |
5.4.3 注重精神激励仪式感的作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旨 |
1.1.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是全面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的政策要求 |
1.1.3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构建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义务教育质量 |
1.4.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 |
1.4.3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 |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的思路 |
1.5.2 研究的方法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的重点 |
1.6.2 研究的难点 |
1.6.3 研究的创新点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经典测量理论 |
2.2 项目反应理论(IRT) |
2.3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 |
2.4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3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及分析 |
3.1 北京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1.1 东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1.2 海淀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1.3 西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2 杭州市下城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2.1 组织模式 |
3.2.2 测评内容及工具 |
3.2.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
3.3 武汉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3.1 武昌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3.2 江岸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3.3 江夏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4 孝感市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 |
3.4.1 组织模式 |
3.4.2 测评内容及工具 |
3.4.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
3.5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分析 |
3.5.1 组织模式单一,缺乏社会参与 |
3.5.2 测评内容不全,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
3.5.3 数据分析缺乏科学性,结果应用存在局限性 |
4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
4.1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评现状 |
4.1.1 组织模式 |
4.1.2 阅读素养 |
4.1.3 数学素养 |
4.1.4 科学素养 |
4.2 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趋势研究测评现状 |
4.2.1 组织模式 |
4.2.2 测评内容及工具 |
4.2.3 测评结果描述 |
4.3 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测评现状 |
4.3.1 组织模式 |
4.3.2 测评内容及工具 |
4.3.3 测评结果描述 |
4.4 国际基础教育质量测评项目对我国的启示 |
4.4.1 测评内容重情境与应用 |
4.4.2 测评工具多样化 |
4.4.3 测评结果重能力描述 |
5 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构想 |
5.1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组织框架 |
5.2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内容及指标 |
5.2.1 学业性非智力因素及其影响因素测评 |
5.2.2 学业成就水平测评 |
5.3 测评结果反馈与应用 |
5.4 测评的元评价 |
6 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实施 |
6.1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义务教育质量测评组织框架 |
6.2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中小学生学业性非智力因素状况及影响因素测评及分析 |
6.2.1 测评对象 |
6.2.2 测评内容 |
6.2.3 测评工具 |
6.2.4 测评结果分析 |
6.3 语文阅读测评 |
6.3.1 测评基本情况 |
6.3.2 测评结果分析 |
6.3.3 建议 |
6.4 数学学科测评 |
6.4.1 测评基本情况 |
6.4.2 测评结果分析 |
6.4.3 建议 |
6.5 英语学科测评 |
6.5.1 测评基本情况 |
6.5.2 测评结果分析 |
6.5.3 建议 |
6.6 科学学科测评 |
6.6.1 测评基本情况 |
6.6.2 测评结果分析 |
6.6.3 建议 |
6.7 品德与社会学科测评 |
6.7.1 测评基本情况 |
6.7.2 测评结果分析 |
6.7.3 建议 |
6.8 体育学科测评 |
6.8.1 测评结果分析 |
6.8.2 建议 |
6.9 测评体系修正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4)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探索维度与模式 |
1.3.1 研究视角 |
1.3.2 探究采用模式 |
1.4 写作思路及创新点 |
1.4.1 写作思路 |
1.4.2 创新点 |
2 非智力因素研究简述 |
2.1 相关概念的梳理 |
2.1.1 智力因素 |
2.1.2 非智力因素 |
2.1.3 思想政治教育 |
2.2 非智力与智力因素的区别与联系 |
2.2.1 二者之间的区别 |
2.2.2 二者之间的联系 |
2.3 非智力因素与思想品德教育的联系 |
2.3.1 非智力因素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2.3.2 两者过程相同 |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必要性 |
3.1 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要求 |
3.1.1 非智力因素教育是德育的前提 |
3.1.2 非智力因素教育是智育的源泉 |
3.1.3 非智力因素教育是体育的重要内容 |
3.1.4 非智力因素教育对美育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
3.1.5 非智力因素对劳育具有重要影响 |
3.2 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3.2.1 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预见性 |
3.2.2 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
3.2.3 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3.3 符合大学生群体特点的要求 |
3.3.1 大学生群体构成新特点的要求 |
3.3.2 大学生心理特点的要求 |
3.3.3 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要求 |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现状分析 |
4.1 调查概述 |
4.1.1 调查对象方法 |
4.1.2 调查结果概述 |
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结果分析 |
4.2.1 需求、动机模糊 |
4.2.2 兴趣度低且不稳定 |
4.2.3 情绪不稳定、情感脆弱 |
4.2.4 意志力薄弱 |
4.2.5 性格中的不良特征 |
4.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的原因分析 |
4.3.1 大学生自身心智尚未完全成熟 |
4.3.2 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 |
4.3.3 教育改革的影响 |
4.3.4 教育机制不完善 |
4.3.5 相关部门不够重视 |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对策分析 |
5.1 树立高校教育新观念 |
5.1.1 树立立德树人根本使命观念 |
5.1.2 在“破”与“立”中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观念 |
5.2 在教育内容中完善非智力因素成分 |
5.2.1 完善心理教育环节 |
5.2.2 增强教育内容的时代性 |
5.2.3 紧抓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
5.3 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 |
5.3.1 实施因材施教方法 |
5.3.2 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 |
5.4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软环境 |
5.4.1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
5.4.2 积极利用网络教学 |
5.5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
5.5.1 要提高辅导员的非智力因素水平 |
5.5.2 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非智力因素水平 |
5.6 从具体环节中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 |
5.6.1 树立正确的动机 |
5.6.2 培养良好的兴趣 |
5.6.3 培养健康的情感 |
5.6.4 磨练坚毅的意志 |
5.6.5 塑造完善的性格 |
5.7 发挥高校社团活动及示范影响力 |
5.7.1 积极运用榜样的示范作用 |
5.7.2 发挥社团活动的影响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5)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意义 |
(一)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
(二) 增强大学德育实效的内在需要 |
(三)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
(四) 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客观需要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路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特征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概念体系 |
(一) 学习与学风 |
(二) 学风与教风 |
(三) 学风与校风 |
(四) 大学生学风教育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体系 |
(一) 学习的本质 |
(二) 大学生学风的本质 |
(三)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基本特征 |
(一) 导向性 |
(二) 建构性 |
(三) 自主性 |
(四) 互动性 |
(五) 养成性 |
(六) 潜隐性 |
(七) 群体性 |
第二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 |
(一) 自强不息 |
(二) 勤勉治学 |
(三) 学思结合 |
(四) 诚信笃实 |
(五) 学以致用 |
二、现代西方学风教育理论 |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 社会学习教育理论 |
(三) 终身学习教育理论 |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 |
(一) 理论联系实际 |
(二) 坚持实事求是 |
(三) 注重解放思想 |
第三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证调查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卷设计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调查实施 |
二、大学生学风的现状和特点 |
(一) 大学生学风的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的特点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和成因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施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题成因 |
第四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进取之风教育 |
(一) 理想信念教育 |
(二) 社会责任教育 |
(三) 科学发展教育 |
(四) 竞争态势教育 |
二、诚信之风教育 |
(一) 诚信价值教育 |
(二) 诚信品质教育 |
(三) 诚信法制教育 |
(四) 诚信实践教育 |
三、严谨之风教育 |
(一) 求是精神教育 |
(二) 科学态度教育 |
(三) 严谨风格教育 |
四、创新之风教育 |
(一) 开拓意识教育 |
(二) 创造精神教育 |
(三) 质疑精神教育 |
第五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途径拓展 |
(一) 教师教育、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相结合 |
(二)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相结合 |
(三) 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 |
(四)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机制创新 |
(一) 建立学业指导机制 |
(二) 完善学业评价机制 |
(三) 改进学业激励机制 |
(四) 运用学业预警机制 |
(五) 引进学业淘汰机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探索 |
(一) 启迪法 |
(二) 示范法 |
(三) 规范法 |
(四) 竞争法 |
(五) 渗透法 |
四、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环境优化 |
(一) 优化宿舍环境 |
(二) 优化班级环境 |
(三) 优化校园环境 |
(四) 优化社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论文写作的故事 |
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一: 全国高校学风汇总 |
附录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调查问卷 |
(6)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现状及职业教育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培养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职业教育意义及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及培养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职业教育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影响中职生导入工作过程的非智力因素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 |
第二节 调查结果 |
第三节 影响中职生导入工作过程的非智力因素所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原因分析 |
第四章 中职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职业教育原则与途径 |
第一节 培养中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职业教育原则 |
第二节 中职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职业教育途径 |
第五章 中职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职业教育方法及对策 |
第一节 中职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职业教育方法 |
第二节 中职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职业教育策略 |
第六章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的局限 |
第二节 研究的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德育在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培养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德育与学习非智力因素关系概要 |
第一节 德育与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
一、德育和学习非智力因素具有逻辑内在一致性 |
二、学习非智力因素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
三、德育过程也是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的过程 |
第二节 德育在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培养中功能的理论依据 |
一、德育原理的方法论 |
二、教育价值理论 |
三、人格的特点和教育目标理论 |
四、激励理论 |
第三节 德育在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培育中功能的现实依据 |
一、利用德育开发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是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 |
二、利用德育培养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
三、利用德育培育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 |
第二章 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现状的总体分析 |
一、中学生不良学习非智力因素的表征 |
二、学困生的不良学习非智力因素比例明显高于学优生 |
三、学困生比例随年级升高呈现递增趋势 |
第二节 中学生长期自我忽视培养学习非智力因素 |
一、忽视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 |
二、忽视学习情感的培育 |
三、忽视学习意志力的磨练 |
四、忽视学习品格的修养 |
第三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一、学生学习动机的引导不够 |
二、未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三、课堂中学生学习意志力的培养欠关注 |
四、部分班主任忽视与学生日常的学习情感交流 |
第三章 德育在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培育中的功能特点及类型 |
第一节 德育在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培育中的功能 |
一、解读德育功能的真谛 |
二、破译德育在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培育中的功能 |
第二节 德育在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培育中的功能特点 |
一、协调稳定性 |
二、发展性 |
三、层次性 |
第三节 德育在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培育中的功能类型 |
一、德育在学习非智力因素培养中的引导功能 |
二、德育在学习非智力因素培养中的激发功能 |
三、德育在学习非智力因素培育中的协调功能 |
第四章 德育在培育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中的运用策略 |
第一节 德育在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培养中运用的原则 |
一、突出中心与协调发展相统一的原则 |
二、学习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统一的原则 |
三、个性与共性统一的原则 |
四、培养手段与培养目标统一的原则 |
第二节 运用德育开发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具体方法 |
一、利用德育有效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
二、通过德育培养学生广阔的兴趣爱好 |
三、利用德育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情感状态 |
四、通过德育推动学生塑造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 |
五、利用德育完善学生学习中的人格特征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录 |
致谢 |
(8)改革开放三十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目标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三十年思潮回顾的影响 |
(二) 居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 |
(三) 相关研究的缺失 |
(四) 个人的旨趣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 相似概念的辨析 |
四、研究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及选题意义 |
(一) 研究方法 |
(二) 选题意义 |
第一部分 政策制定者的关注--教学目标三十年 |
一、教学目标具体阶段划分依据 |
二、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发展 |
(一) 1978-1982年:方向变革 |
(二) 1983-1987年:初见丰富 |
(三) 1988-1992年:再次丰富 |
(四) 1993-2000年:深化发展 |
(五) 2001-2008年:多元整合 |
三、教学目标的变化趋势 |
(一) 政治色彩的由浓转淡 |
(二) 目标内容的丰富多元 |
(三) 对"人"关注的持续升温 |
第二部分 研究者的研究--教学目标三十年 |
一、研究者的关注程度 |
二、研究者研究的内容 |
(一) 1979-1982年:传授知识、发展能力与美育 |
(二) 1983-1987年:非智力因素、个性与创造力的出现 |
(三) 1988-1992年:个性与非智力因素的规模探讨 |
(四) 1993-2000年:主体性与各种能力的探讨 |
(五) 2001-2008年:人文素养目标 |
三、研究者研究的特点 |
(一) 研究的核心主题 |
(二) 研究的变化趋势 |
第三部分 教学目标的政策变革与教学目标的研究发展 |
一、政策制定的教学目标与研究者研究教学目标的关系 |
(一) 教学目标的研究发展超前 |
(二) 教学目标的政策变革促进研究的繁荣 |
(三) 教学目标之政策变革与研究发展相辅相成 |
二、教学目标演进历史的启示 |
(一) 教学目标应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 |
(二) 教学目标应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三) 教学目标应该体现教师的发展 |
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及研究价值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一) 心理学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现状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现状 |
(三) 非智力因素研究的得与失 |
三、本文的基本框架、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 基本框架 |
(二) 研究视角 |
(三) 研究方法 |
四、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梳理 |
(一) 智力因素概念论争 |
(二) 非智力因素概念界说 |
(三)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之异同 |
第一章 凸现非智力因素,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
一、非智力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
(一) 智力因素:思想政治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
(二) 非智力因素的“静态”透析 |
(三) 非智力因素的“动态”解读 |
(四) 非智力因素与“人的全面发展” |
二、非智力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作用 |
(一) 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
(二)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三)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
(四)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五)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六)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素养 |
(七)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第二章 需要、态度与思想政治教育 |
一、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一) 需要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中的位置 |
(二) 需要的表征及两种属性 |
(三) 将“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人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
二、态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
(一) 态度对“需要—动机—行为”链条的统摄 |
(二) 态度形成变化的理论及其启示 |
(三) 端正态度——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之特征 |
第三章 动机、兴趣、气质、性格与思想政治教育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原则及其心理学依据 |
(一) 疏导原则的历史流变 |
(二) 疏导原则的基本内容 |
(三) 疏导原则的心理学依据 |
二、个性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丰富展示 |
(一) 心理特征:气质与性格 |
(二) 心理倾向性:动机与兴趣 |
三、把握个性差异,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原则 |
(一) 准确掌握心理特点 |
(二) 正确对待心理特征 |
(三) 积极疏导心理倾向 |
第四章 情感、信念、意志与思想政治教育 |
一、情感、信念、意志概念的理论诠释 |
(一) 情感的内容及其体验形式 |
(二) 道德信念的意蕴及其与道德信仰的关系 |
(三) 道德意志的内涵及其重要品质 |
二、情感、信念、意志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功能效应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 |
(二) 道德情感的强化功能 |
(三) 道德信念的内控作用 |
(四) 道德意志的整合效应 |
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情、信、意协调统一发展 |
(一) 陶冶道德情感 |
(二) 浇铸道德信念 |
(三) 砺励道德意志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融入非智力因素的内容 |
(一) 孕育理想信念、爱国情感、道德情操 |
(二) 培育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 |
(三) 养成“三心”: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 |
(四) 强化“三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 |
(五) 打造“三性”: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基本路径 |
(一) 转换家庭教育模式 |
(二) 锤炼校园小环境 |
(三) 优化社会大环境 |
(四) 尊重个体主体性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操作原则 |
(一) 突出中心与协调发展的统一 |
(二)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统一 |
(三)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
(四) 手段与目标的统一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论美育在教育结构体系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育服务于智育、德育的工具性价值 |
二、美育独特的未来性工具 |
三、美育是工具性价值与未来性价值、社会性价值与人的主体性价值的统一 |
四、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 促进学生智育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活·生长·经验——杜威“教育本质论”的新时代解析[J]. 王世铎,于守海.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 [2]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激励策略研究[D]. 李白.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我国区县义务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研究[D]. 高冬冬. 武汉大学, 2020(03)
- [4]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研究[D]. 张玲玲.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5]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D]. 赵癸萍. 武汉大学, 2017(06)
- [6]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现状及职业教育培养策略研究[D]. 张冬梅.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3(10)
- [7]德育在中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培养中的功能研究[D]. 莫喻然. 广西师范学院, 2012(10)
- [8]改革开放三十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目标的演进研究[D]. 刘扬. 首都师范大学, 2009(10)
- [9]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D]. 韩迎春.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2)
- [10]论美育在教育结构体系中的价值[J]. 杨杰. 阴山学刊,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