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的得失与文学理论的知识重构

文化研究的得失与文学理论的知识重构

一、文化研究的得失与文学理论的知识重建(论文文献综述)

于瑞[1](2021)在《中西文论比较视域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文学性”作为一个现代性的文论概念,如今已成为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领域的核心问题。它最早于1921年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雅各布森提出,被认为是“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也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文学性”在西方文论语境中经历了理论建构、意义解构和话语重构的过程,并据此彰显出了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及深远的文论史意义。20世纪80年代之后,“文学性”与中国当代文论语境正式“接合”,伴随“审美论转向”和“文化转向”的发生,“文学性”逐渐关联起当代文艺学的知识构型与研究范式,成为一个涵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域的核心命题。将“文学性”还原为一个基础的文学理论问题,并对其关键的基本问题域做全面研究,有助于在“文化自信”语境下推进“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这一系统性工程。本论文的写作围绕着“文学性”在中西文论史中的嬗变进程而展开,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具体而言:第一章,立足于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化背景,探讨“文学性”发生的历史语境、理论内涵及其文论史意义。雅各布森提出“文学性”,具有一定的文学创作实践作为基础,是对当时文论界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历史学派”的一种反拨。它接续了西方自古希腊至德国古典哲学以来的形式主义美学传统。“文学性”体现为一种学科自主性的理论创构,其生成机制为“陌生化”。“文学性”助推了文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同时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论话语范式。第二章,对“文学性”在西方文论语境中的发展流变展开论述。雅各布森从俄国出走,同时开启了“文学性”在西方世界的“理论旅行”。在俄国形式主义之后,“文学性”经历了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文化研究和后理论转向等一系列的话语变迁。对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展开,可以全面揭示“文学性”作为一个理论命题所具有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这也是我们立足于当下文化语境探讨文论话语建构的重要背景和理论资源。第三章,探讨的是“文学性”与中国当代文论“审美论转向”之间的内在关联。现代意义的“文学性”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正式“介入”到中国当代文论的发展进程之中。不过,作为一个概念表述,“文学性”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出现。“文学性”在中国文论语境中体现出多种面向,对此进行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论的知识构型,同时揭示“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相互渗透与不断建构的理论形态。第四章,结合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当代文论状况,分析“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知识转型所发生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围绕“文学性”问题,90年代到新世纪初的当代文论界出现了“文化转向”的范式转型,具体体现于“文学终结论”“文学性扩张”“反本质主义文艺学”与“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等一系列命题之中。本章主要聚焦于与“文学性”相关的学科反思与理论重构,分析了“文学性”的内涵变迁与外延拓展,进一步探讨“文学性”对于当代文论知识生产及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基础性意义。第五章,立足于“中西文论比较”的视野,对“文学性”在不同文论语境中的范式转型与文论史意义进行总结。具体而言,在西方文论语境中,“文学性”发生了三次重要的理论转向,即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和后理论转向;在当代中国文论语境中,“文学性”同样具有三次重要的转型意义,即审美论转向、文化转向和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二者在言说方式、理论形态、话语体系方面有异有同,共同丰富了“文学性”与当代文论建构的关联性。与此同时,本章还深入分析了古代文论语境中与“文学性”相关的理论资源,以期推进古代文论资源接入“文学性”当中,助力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通过对“文学性”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可以发现,“文学性”在中西文论语境中,一直都处于不断的建构与发展过程当中。作为一个现代性的学科概念,“文学性”虽源起于西方,却直接参与了中国当代文论的理论构建与知识转型。时至今日,“文学性”已突破了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内涵,成为未来探讨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一个核心问题。“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是我国文论界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它既是一种学科话语,也是一种主体话语,既需要体现学科性,也需要体现时代性、本土性和主体性。“文学性”问题关联着文学理论学科的基本问题域,由此,立足于“文学性”问题来探讨“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朱立元[2](2019)在《试论人文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若干理论问题——以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为例》文中提出知识体系问题,是我国人文社科界继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问题之后,一个新开辟的理论研讨领域。后现代思想的双重影响构成我们今天重新提出知识问题的特殊语境。对西方思想史上价值论(德性)知识观和价值中立论(科学)知识观这两种主要的知识论传统进行梳理和考辨,可以为我国文艺理论思考提供参照和借鉴。21世纪以来,我国文论界通过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问题的争论,启动了对知识和知识生产问题的多方面探讨。这其中包含三个比较重要的理论问题:一是类似于西方的无涉价值和包含价值取向的两种知识论的分歧;二是知识与理论的关系;三是知识的体系性与片段性的关系。在知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实现对这些分歧的辩证统一。

吴若冉[3](2019)在《论雷蒙·威廉斯的文学观》文中指出雷蒙·威廉斯,集文学批评家、文化理论家、马克思主义者等身份于一身,他一生笔耕不辍,着述等身。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威廉斯所作出的巨大的学术贡献与学术界对他的研究形成鲜明的反差:一方面,无论是西方还是国内,和伊格尔顿、詹姆逊等后辈相比,对威廉斯的研究尚不充分;另一方面,学术界对威廉斯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文化理论,对其文学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取得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以威廉斯的文化理论为背景,对他的文学理论进行系统的阐述。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威廉斯文学观念的理论资源。首先简要回溯雷蒙·威廉斯的生平经历,尤其是他的工人阶级出身对其理论取向的影响。作为利维斯的学生,威廉斯抛弃了利维斯的精英主义立场和全盘否定工业文明的态度,而又继承了利维斯激进的人文主义批判精神、文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道德关怀以及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警醒意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雷蒙·威廉斯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威廉斯自觉反省并激烈批评了机械马克思主义传统,对马克思主义中的关键词进行具有鲜明个人特征的解读与阐释,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进行理论建构,提出文化唯物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第二章从文学本质、文学形式以及文学功能三个方面勾勒威廉斯的文学理论。威廉斯首先梳理了文学概念历史语义的发展过程及其原因,认为文学不是独立的概念,而是发展着的历史连续体,文学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其次,威廉斯通过强调写作形式的多样性,提出文学应该扩容、扩界,并主张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考察文学的形式问题,固定的、普适的文学形式是不存在的。最后,在威廉斯看来,文学艺术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审美愉悦,更关键的在于,文学艺术内含物质性变革的力量,能够反抗文化霸权。威廉斯的文学观承载着他的政治意图,政治主题始终隐匿在他的文学研究中,有着特定的政治使命和现实关怀。第三章分析威廉斯文学观的理论特点。其一,文学认识的实践论立场。本节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写作符号即语言的物质实践性和文学形式的物质维度。其二,文学思考的社会历史维度。威廉斯强调文学应被放置于社会历史实践中,处于社会历史活动中的文学才能获取意义。其三,文学观点的系统整体性。威廉斯的文学观在其文化观的影响下,显示出整体性的理论特点。首先,整体性体现在经典文学和大众文学是一个整体,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其次,整体性体现在威廉斯对文学的本质认识。文学是对整体人类社会经验和生活方式的描述,其描写对象包含社会机构、习俗、思想习惯、意图、智性和想象等领域。最后,整体性还体现在威廉斯对社会机制各方面的考量渗透进他的文学研究中,他始终关注文学的意识形态性。第四章概述威廉斯文学观的独特价值与局限性。威廉斯文学观的理论价值体现在:首先,威廉斯解构了对本质主义文学观。其次,威廉斯的文学研究突破精英立场,把文学的触角伸向大众文学,将文学研究置于广阔的社会空间进行考察。最后,威廉斯对文学的研究展现了多重视角,不局限于单一学科体制,跨学科透视文学。然而,威廉斯的文学观并不是不可指摘的。首先,威廉斯在构建文学理论以及从事文学批评时惯常性以他对文化的理解为基础,甚至可以说,威廉斯先验地运用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界定文学。其次,威廉斯强调文学的物质性特征,认为文学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对社会物质活动的反映。也就是说,威廉斯更加关注文学的外部属性,从而忽略了文学的内部特征。最后,威廉斯夸大了文化的政治功用,弱化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要性,因此他的文学观(以及其文化观)不可避免地沾染了激越的理想主义色调。

徐凤秋[4](2017)在《当代中国(1949-2010)外国文论接受史研究》文中指出外国文论是西方世界社会现实、文化思潮和文学实践的共同产物,流派众多,蔚为大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苏俄、德国、美国、英国、法国等为代表的外国文论,以独特的理论方式和社会影响登上历史舞台进入中国,对我国文学理论界、文学批评界、文学创作界和文学教育界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根据“一条主线、多元并取”的新中国外国文论接受整体特征,以国别为经、以时间为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俄国形式主义、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以及美国后殖民主义、生态主义批评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和接受效应进行全面梳理和论述,以期抓住外国文论在当代中国接受的理论、批评、创作和教育重大而特殊的情境、方式、样态和时点,采用历史、文献、文化三位一体的还原阐释方法,总体地把握外国文论在当代中国的接受谱系,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促进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繁荣和提升文学教育质量提供思想史的资源和学术史的参照。

王维玉[5](2017)在《中西美学视域中的中国经验与英雄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随着大国崛起及民族主体意识的复兴,从中国经验或实践出发来建构中国话语似乎在诸多学者那里都达成共识。就文艺学、美学学科而言,中国经验作为起点同样是一条值得深化与细致考量的路径。那么,中国经验、经验及审美如何链接?实际上,作为范式转换意义上的中西方美学发展趋势已有症候。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艺术经验(经由形式)、美感(经由无功利特性之彰显)的形而上提升,直至被纳入哲学体系,因审美与现实的渐趋脱离,现代以来受到西方政治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及神话、宗教美学等经验及其形态回归视角的多重批判。而中国美学从王国维开始,就对西方美学的先验理性表示怀疑,而宗白华对传统审美经验与西方异质性的强调,朱光潜对审美经验之孤立绝缘缺陷的持续修补都令人印象深刻。李泽厚以积淀范畴将康德的先验经验化,其间既有实践理论,也有传统的践行观念,及至结合杜威的“经验”建立“情本体”论,更是彰显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经验形态。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意识及巫性美学、政治美学及生活美学的兴起,尤其是王斑、骆冬青等学者将审美契入中国革命年代中现实经验,探讨情感是如何得以塑造,形象何以崇高,从精神到肉体的诸多路径,让人有很深刻的现实感、情境感与中国经验感,更是为我们的审美经验及其形态研究拓展了思路。基于上述范式转型背景,回到古希腊,“经验”本义是指一种“尝试行为”,并富含“冒险”意味。而“美”可以指一切愉悦、吸引人以及令人赞赏的事物,及“用于对说话、行为和生活等的包含肯定意义的评价”,这里的美与善是可以互相通用的。所以审美经验是指那种冒险性、尝试性且具有肯定性评价的行为及其多种形态。实践与经验在此意义基本一致。沿此界定,我们会发现中国近代以来的中国经验其实就是一种冒险、尝试行为,亦即一种具有创业性质的英雄行为,并呈现多种形态。因而上世纪初梁启超的过渡时代论很值得思考。在梁氏看来,过渡时代的混杂现实亟需或渴望英雄出现,以其勇武与智慧,走出此过渡时代,并为国民别择出“最良合宜之归属地”。以近代以来中国过渡时代发展历程观之,此过渡时代经由政治、经济、文化,至今似乎仍没有完成。在此过程中,英雄经验及其形态乃过渡时代中国经验的集中体现,中国美学的经验重构,我们可由英雄经验及其表现形态考察入手,从经验的理论重构与个案展开两个方面来看:首先就理论重构而言,既然审美经验是一种具有肯定性评价的、冒险的、尝试行为,而此肯定性评价,又包含美与善的双重含义,那么可基于经验及其形态的如何审美展开及正向价值的终极指向两个维度进行考察,故审美经验重构就包括三个问题:经验的内涵界定,形态展开及终极指向。首先,审美经验是一种具有肯定性评价的尝试行为,近代以来中国过渡时代特质及英雄实践的现实,提供了中国美学建构中经验维度重构的前提。就经验的审美展开而言,检视英雄观念变迁,我们会发现近代以来中国英雄观念承续了中西传统影响下的三种英雄形态:神性英雄、才性英雄与凡性英雄,此三类英雄形态既有历时性递变意味,也是一种互渗性的空间化并存。神性英雄主要在革命年代以“人的神化”为核心观念所导致的革命宣传力量,应该说对革命年代的人心激发、氛围营造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到建国后大跃进尤其是文革时期领袖崇拜,却走向了极端,给社会带来极大混乱,对国人造成极大伤害。凡性英雄体现在普通民众的生存情感依托方面,传统人伦世情的坚守在百姓日常生活中仍然起着极大的作用。才性英雄则主要在知识分子和文化思考者那里体现得明显,如何在现实经验基础上,经由实践而达自由之境,值得反思。就价值指向而言,鬼神和宗教信仰的情感与想象寄托,人伦世情的家园感依偎,践行中渐达的自由,乃是当下人们生存的三种价值指向。其次就个案展开而言,新门神画在人的神化观念及现代西方写实性绘画技法等因素影响下,出现了以工农兵人物形象为主角的新门神画,其间彰显出神道设教及其情感激发、信仰催生的审美因素,对革命胜利有促进作用,建国后到达非理性的极端,对国家、社会造成巨大灾难;新时期以来商人与金刚为主角的门神画,则反映了拜物教的新样态,显示出从神道设教、商品拜物教到虚构形象之际对准宗教式自由的渴望。凡性英雄在贾樟柯电影中有所表现:改革初期物质匮乏但坚守道德的底层民众,改革深入时期面对体制应对出现的将传统情义与物质利益获取有效结合的时代新人,再到近年来面对社会不公等具有传统侠义传统及家园伦理观念的人物形象,显示出凡性英雄的多重面相。“千年英雄”苏东坡事件源于世纪之交法国《世界报》的选评,基于不同立场,《世界报》的文人英雄、林语堂《苏东坡传》的快乐天才及我们才性英雄的不同定位,展示出近代以来全球化语境下对英雄苏轼的不同理解,然而也许才性英雄的解读,才是基于近代以来英雄现实与传统互动的合宜阐发。总之,论文考察了近代以来中国英雄及其经验的审美演绎,对经验之冒险、尝试行为的强调,及其间审美展开及价值指向之多重形态的观照,力求做出较有新意的阐发,对中国美学经验维度进行了贴合现实的重构,旨在以中国经验尤其是英雄经验及其形态为研究视角,为中国美学的话语建构提供参照。

贾馥瑞[6](2017)在《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并不是要在中国文学艺术实践中简单地挪用马克思主文艺思想,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实践密切相结合的过程。本文对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实现中国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与反思,在这一过程中,以期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今后在中国的发展做出思考。论文主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的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相关概念进行厘定之后,对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概况进行梳理,并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现状及其历史进程做以分类研究。对于审美意识形态论问题、艺术生产论问题、文化研究问题等话题的聚焦与探讨,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国化研究的学术热点。对学术话语体系建构不足、"如何中国化"的理论描述不够深入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基于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的前景展望中,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问题的探究在当代学界有着重大意义,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道路,肩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重任。

高楠[7](2014)在《社会转型30余年中国文艺思想走向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30余年中国社会转型为中国文艺思想的建构提供了契机和广阔而深厚的实践基础。西方理论资源的大量引入,更使这一建构有声有色。对这一建构的来龙去脉进行合于时代的走向性研究具有现实理论意义。文艺思想建构的走向性体现在这一历史时期出版的各种文论着述中,对其中的代表性着作进行分析,可使走向性研究更具体,更有坚实的基础。这种走向性体现为时代气象与文学经验的应和、文艺思想的规定性与构成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点的重释、对于传统的反思以及批判性地生发既有文论范畴五个方面。

张玲[8](2013)在《在探索中前行 ——新时期以来中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文艺学学科和文学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一直是文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新时期以来的文论教材建设已有逾30年的历史,对其进行阶段性的梳理、总结与反思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大致以1978年--2010年的中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为研究对象,以具体的文论教材为例对该时段的教材建设状况进行考察。新时期以来的中国高校文论教材从编译出版的情况来看,可谓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除本土教材的编着中有国家统编和院校自编、集体编着与个人着述等多种形式外,这种繁荣也离不开对苏俄和欧美等国外文论教材的译介与参考,它们对于中国文学理论教材的体例框架和理论内容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不同于新时期之前,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教材无论在编写理念、体例框架还是理论话语上都具有了一些新元素。以构建宏大完备的体系为主、由文学理论关键词或基本问题切入、将文本阅读和理论阐述相结合的方式使教材的编写理念更多元化;教材的体例框架既有对传统框架的继承与改造,也有在此基础上的创构与突破,继承中有所发展;教材理论话语的革新主要体现为,一是对理论命题、范畴、术语的扬弃与新创,淘汰掉那些不具有言说效力和时代效用的话语,创造一些能够有效回应文学新现实的理论话语;二是理论话语在表述风格上,沉稳平实之外,又有活泼灵动;第三是文学观念的革新,这种革新反映着编着者不同的文学观念。对文学理论教材的描述与透视,是为了理性地总结成绩、发现问题,在反思中探寻教材建设的理想路径。新时期以来的高校文学理论教材建设成绩与问题共生。面向未来的文学理论教材建设,应从优化教材内容、突出实践品格、开发“立体化教材”和完善教材评价体系及监管机制等方面着手,使文学理论教材在内容上,体现文艺学学科发展的新成果,观照文学发展的现实及趋势;在坚守理论性的同时,突出实践品格,使文学理论教材能够反映文学理论课程改革的理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通过开发“立体化教材”以丰富教材的编写形式;并从完善教材评价体系及监管机制上下功夫,从而改变低水平重复出版的不良现象,规范教材出版发行的渠道。这些设想以期能为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不断前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李自雄[9](2011)在《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文中研究说明我们对文学本质观的研究,很大程度上,缘于对这一问题的当代思考,而对这一问题的当代思考,又缘于当代中国文论界一个不容忽视的概念的出现,那就是反本质主义文学观念。那么,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应该反的是什么意义上的本质主义呢?一切文学的本质观,都是以一定的哲学本质观为基础的,只有从历史与哲学维度(特别是在中西比较基础上)加以揭示,才能正确把握中西文学本质观之所由生而各自相异的哲学基础与根由,从而甄别这种哲学基础的差异所在,厘清其对中西各自文学本质观念及叙事模式的影响,以免将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真正症结,简单等同于西方哲学基础的那种形而上学传统的元叙事模式的本质主义观念及其思维方式,造成理论语境的“误置”,而不利于,甚至有碍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走出困境,并进行理论重建。从上面的这种思考出发,也就构成了我们进行文学本质观研究所要着力探讨的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对它的历史审视与在当代的理论重建,但很明显,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又是互为关联而密不可分的:对文学本质观的历史审视,是它在当代重建必须弄清楚的理论前提;而文学本质观在当代的重建,则是对它进行历史审视的理论目的。具体来说,又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第一章至第二章)、对西方传统文学本质观进行历史观照,并考察反本质主义文学观念从现代到后现代的颠覆走向。明确西方传统文学本质观的哲学基础,即认知理性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传统,对柏拉图以降的西方传统文学本质观的影响,并结合模仿论、表现论、审美论等为代表的西方传统的文学本质观念作出具体的理论分析;对西方反本质主义文学观念,进行从现代到后现代的源流分析、梳理与考察,明确反本质主义作为西方一种从现代贯穿到后现代的思潮,它发端于现代西方哲学的非理性转向,并经存在主义、解构主义、分析哲学、新实用主义等的推波助澜,在对传统本质观的颠覆走向中,包括在哲学及文艺理论上,在解构西方传统认知理性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观念的同时,又都无不是在重构着他们自己的“元叙事”,并以此进行着他们各自的理论重建。二(第三章至第四章)、对中国文学本质观进行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观照。考察中国传统文学本质观的哲学基础,即政治伦理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对中国传统文学本质观的影响,并结合它们“正统”与“异端”的身份辨别及边缘文类的合法身份诉求,进行具体的理论分析;明确现代语境下的中国文学,由于政治救亡的需要,从其最初发端,在卸掉旧载之道的同时,又有了新的政治“道义”担当,政治伦理意义上的“载道”说,尽管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与历史意义,但其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主流的文学本质观的合法性认同表述及其主导地位,并没有发生变化,进而对中国现代文学本质观念,进行从表现论、反映论,到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历史扫描,并结合“反传统”与“未变的传统”这一颇为吊诡的事实,作出理论剖析,分析其利弊得失。三(第五章至第六章)、对中国当下的反本质主义文学观及引发的探讨进行说明与评析,并分析它的“洞见”与“盲视”。交代在当代中国文论界反本质主义批判的缘起及其所采用的文本批判的策略;并就它的批判所引起的理论探讨及相关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说明;分析其不容抹杀的理论启示意义,并对它进行理论重建前的必要的再清理,明确对当代中国文学理论本质主义观念及其思维方式的反思,不是也不应只停留在反本质主义者那样的批判与清理,否则,不仅是不彻底的,而且容易导致将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真正症结,简单混同于西方哲学基础的那种形而上学传统的元叙事模式,亦所谓“真理”意识形态元叙事模式(以认知理性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为基础)的本质主义观念及其思维方式,而造成对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真正症结,即政治意识形态元叙事模式(以政治伦理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为基础,尽管也获得西方“知识论”的“逻辑”支持)的本质主义观念及其思维方式的“盲视”,甚至“遮蔽”,而不利于对其进行深刻的解构,并从根本意义上,无益于当代中国的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现状的彻底改观及其理论重建。四(第七章)、通过对几种重建思路的评析及其问题分析,探讨文学本质言说的必要性,并对理论重建的可能方式与应有尺度进行说明。明确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在反本质主义之后,也应该有所构建,不是也不应走向极端解构,而应通过“个人写作模式”进行开放而多元的本质个性化言说及本质观的理论重建,并有利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走出政治意识形态元叙事模式(以政治伦理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为基础)的本质主义观念及其思维方式,而为文学本质的重新言说拓展更为广阔的个人话语空间。而这种本质个性化言说及本质观的理论重建,也并不意味着走向另一个“怎么都行”的相对主义极端,而要保持必要的理论反思与价值尺度及其张力,即:要坚持应有的理论反思立场,避免以这样或那样的面目出现的“本质主义”理论话语及其思维方式的重新出现,并造成新的思维桎梏;保持应有的现实关怀,重新建立起它与现实纬度不可或缺的应有联系,从而对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现实问题,作出有力而有效的理论应答;坚持应有的人学基点,通过对文学存在的意义与精神价值进行理论阐发与申张,来寻找人的精神家园,为人“诗意地栖居”,更加合乎人性的生存提供文学上的理由,从而推进当代中国的社会文明进步;实现由立法者向阐释者的转变,建立一种以他者为对话对象的理论阐释关系,把自己的理论阐释建立在与他者对话的语境中,而不是要求对方能符合自己的理论阐释,也不是让自己符合对方的理论阐释,从而在双向交互过程中达成某种理解与沟通,而不是也不应在封闭自守中造成新的隔绝,形成新的思维僵化,而不利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在其理论重建中的创新发展。

闫听[10](2011)在《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文中研究指明以陶东风为代表,针对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本质主义”症结的分析和批判在当下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积极的响应者,认为“本质主义”式的思维方式实在要不得;也有彰明本质式的理论思维所应有的优势的反思者。但是无论如何,大家就立足中国现实积极促进文学理论知识生产,防止任何“主义化”的专断认识这一点是达成共识的。无论是维护本质式的文学研究方式的学人(这主要表现在对于传统的审美自律论文学研究的坚守),还是报以警惕姿态来谨慎地吸收“反本质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学者,大家对知识生产的专制化和僵化等均予以拒斥。大家对于基本问题的讨论仍是遵循学理立场的严肃审视和考察,如果说存在一些较大分歧的话,笔者认为大致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本质”、“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等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一些差异。许多商榷文章都针对这一问题而来,直接地衍生出下列提问:“本质”之于文学认识是否是必须的?我们研究文学是否一定要追问文学的本质为何?对于文学现象的归纳、考察式的研究是否必然导向“本质主义”?中国文艺学教材以及当下所谓文学研究的危机是否就是“本质主义”式的知识生产方式?等等。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必然导向于对基本概念的批判性考察。第二,出于对以上理解上的分歧,直接导致对于文学理论教材编写反思的分析。文学理论教材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者说,文学理论教材应该展现和建构什么样的文学?关于文学的理论应该怎样讲述出来?这些问题在“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框架中构成热议的焦点。第三,当下中国,在文化研究与文学理论对峙并共存的背景下和各种理论思潮多元交错互渗的生态格局中,文学理论知识生产也呈显出对多元对等、综合创新的理念的推崇。如何使文学理论的建构在多元语境和多元价值中凸显出自我的独特本性而又能平衡宏大叙事和个体小叙事,使文学理论在多元的张力中找到新的生长点,这是一个难题。对于以上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构成了本文写作的主要关涉点,也同时奠定了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但是,本文并不是对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理论思潮的全面梳理与评析,更不是哲学意义上的研究,而是将“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思想在文学理论的框架内来讨论。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反思语境与“反本质主义”的历史出场。主要立足于上世纪末人文社会科学的反思大潮对于文学理论知识建构的影响,来看待新世纪反思“本质主义”思路的历史出场问题。主要以陶东风为代表来阐述其对于“本质主义”思维与文艺学学科的反思问题。第二章:“反本质主义”旗帜下文学理论疆域的拓展。本章阐述“反本质主义”思路对于文学理论知识建构的创新启示:一是对于“政治”概念的重新厘定,彰显文学理论的公共性品格;一是破除文学审美自律论,强调历史性的理解文学场的生成。第三章:“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西方语境与中国问题。首先立足西方语境梳理“本质”(本质思维)的生成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参照现代主义(性)与后现代主义(性)的承接关系来辨析“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区隔性和继承性。其次,梳理西方语境中“反本质主义”之于文学认识的影响。最后,回到中国当下问题域中,辨析陶东风对于“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的理解。阐明在文学研究危机与文化研究崛起这样的语境中,“反本质主义”作为文化研究的政治策略性。第四章: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关系主义。本章主要涉及:1、“反本质主义”究竟“反”什么?2、中国当代文艺学的症结在哪?是“威权主义”还是“本质主义”?3、何为“关系主义”?“关系主义”是克服“本质主义”的一条坦途还是“本质主义”的变体?4、“反本质主义”给文学理论的真正启示是什么?最后,文章认为应该把“反本质主义”理解为“本质主义”自我反思的结果,只有在这样“旧中新”的思路中方才能理解其“开放性”所在。

二、文化研究的得失与文学理论的知识重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研究的得失与文学理论的知识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文论比较视域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学性”问题的历史生成与理论内涵
    一 “文学性”发生的历史语境
        (一)“文学性”与未来派的文学实践
        (二)“文学性”对社会历史派的反拨
        (三)“文学性”与传统理论资源的接续
    二 “文学性”的理论内涵
        (一)“文学性”与文学学科自主性的确立
        (二)“文学性”的生成机制:语言的“陌生化”
        (三)“文学性”与审美化的艺术取向
    三 “文学性”问题的文论史意义
        (一)“文学性”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文论话语范式
        (二)“文学性”助推了西方文论的“语言学转向”
        (三)“文学性”彰显出广义的政治性蕴涵
    小结
第二章 “文学性”在西方文论语境中的流变
    一 结构主义文论对“文学性”的理论建构
        (一)语言的“结构”: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视角
        (二)从“作品”到“文本”:“文学性”的结构主义路径
        (三)对文学文本“意义”的生成机制进行探讨
    二 解构主义文论对“文学性”的意义解构
        (一)对文学学科“建制”的消解
        (二)对“文学性”边界的拓展
        (三)提出意义创造的批评观念
    三 文化研究转向与“文学性”的话语重构
        (一)作为“后学科”的文化研究
        (二)文学研究的“向外转”
        (三)对“文学性”的话语重构
    四 后理论转向与“文学性”的审美重启
        (一)从“文学理论”到“理论”
        (二)“后理论”对于“理论”的反思
        (三)后理论对“文学性”的言说新途
    小结
第三章 “文学性”与当代中国文论的变革转型
    一 “文学性”溯源:从概念表述到理论探讨
        (一)作为本质特性的“文学性”
        (二)形式主义文论的早期译介与评析
        (三)当代文论中的“文学性”理论话语
    二 “文学性”与当代文论“接合”的动因
        (一)审美主义文论传统的历史接续
        (二)从功利化向审美化转型的现实背景
        (三)当代“纯文学”创作的实践探索
    三 “文学性”话语与当代文论的审美化建构
        (一)“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的学科反思
        (二)“文学性”与文学审美特征论的建构
        (三)“文学性”与文学研究方法的开掘
        (四)“文学性”与文学价值的重估
    小结
第四章 “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的知识生产
    一 “文学性扩张”与文学理论的危机
        (一)大众文化兴起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二)“文学性”的两种维度: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三)“文学性”的第三种维度
    二 “文学性”问题反思及其理论重构
        (一)“文学性”反思的几个关键问题
        (二)当代文论中的“文学性”重构路径
        (三)“文学性”与文论重构的关联性
    三 “文学性”与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
        (一)文学研究的本位立场
        (二)文学实践的中国经验
        (三)文学价值的“人学”意义
    小结
第五章 中西文论语境中的“文学性”问题比较
    一 当代西方文论语境中的“文学性”问题
        (一)语言学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二)文化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三)后理论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二 当代中国文论语境中的“文学性”问题
        (一)审美论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二)文化转向中对“文学性扩张”的讨论
        (三)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中的“文学性”问题
    三 “文学性”与中国传统文论资源的“接合”
        (一)“文”在古代的言说方式与存在形态
        (二)古代文论中的“文辞”艺术及其审美特征
        (三)“文学性”与古代文论“接合”的当代价值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3)论雷蒙·威廉斯的文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威廉斯的学术经历及其文学观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威廉斯的学术历程
    第二节 利维斯的学术影响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传统的馈赠
第二章 威廉斯文学观的核心观点
    第一节 非本体的文学本体观
    第二节 作为社会系统表征的文学形式观
    第三节 多元复合的文学功能观
第三章 威廉斯文学观的理论特色
    第一节 文学认识的实践论立场
    第二节 文学思考的社会历史维度
    第三节 文学观点的系统整体性
第四章 威廉斯文学观的价值反思
    第一节 对本质主义文学观的解构
    第二节 激越的理想主义色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当代中国(1949-2010)外国文论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场域生成:建国后马恩经典文论的接受历程
    第一节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的官方译介和传播
        一、延安时期到建国初期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译介
        二、建国后至文革前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译介
        三、新时期以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译介
    第二节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的选择性生成过程
    第三节 人民性——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接受过程的重大成果
        一、“人民性”概念引入我国的历史溯源
        二、“人民性”概念的初步形成
        三、“人民性”文论话语体系的最终确立
        四、新时期以来“人民性”文论话语体系的崭新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苏联社会主义文论的引进与创立:建国后俄苏文论的接受历程
    第一节 俄国别车杜文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接受历程
        一、别车杜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译介过程
        二、国内文论界对别车杜文学理论的现实主义倾向的确认与接受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文论在当代中国的接受
        一、建国后对苏联领导人文艺思想的译介和接受
        二、建国后对苏联文论家文艺思想的译介和接受
        三、季莫菲耶夫和毕达可夫等人文学教材的译介与普及
        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核心理论的接受与嬗变
    第三节 俄国形式主义及巴赫金文艺思想的接受历程
        一、俄国形式主义的译介和影响
        二、巴赫金文艺思想的译介和传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会批判话语的传播承继:建国后德国文论的接受历程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文学理论的接受历程
        一、新时期以来国内法兰克福学派接受概况
        二、国内法兰克福学派文论接受的主要特征
        三、国内法兰克福学派文论接受的主要不足
    第二节 德国古典美学的接受历程
        一、建国后德国古典美学接受概况
        二、十七年期间德国古典美学及欧美文论接受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德国“接受美学”理论的国内旅行
        一、德国“接受美学”的国内译介过程
        二、德国“接受美学”对我国文学研究的主要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后工业化社会文化的理论潮声:新时期以来美国文论的接受历程
    第一节 以全球化理论为代表的世纪之交美国文论接受热潮
        一、国内关于詹姆逊全球化理论的译介与争论
        二、国内关于阿里夫·德里克和霍米·巴巴全球化理论的译介
        三、全球化理论中的美国空间文学批评译介
    第二节 美国后殖民主义文论的译介热潮与国内回响
        一、美国后殖民主义文论的本质特征与国内早期译介
        二、世纪末美国后殖民主义文论的研究热潮
        三、国内学界对美国后殖民主义文论的反思
    第三节 美国生态批评文论的接受译介
        一、美国生态批评的发展概况
        二、国内对美国生态批评的译介与研究
        三、国内理论界对美国生态研究范式的实践尝试
    第四节 弗莱文论思想与新时期的原型批评热潮
        一、弗莱在新中国的译介概况
        二、原型批评在国内学界的研究热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古典诗论与文化研究的理论旅行:建国后英国文论的接受历程
    第一节 英国浪漫主义文论的接受与影响
        一、英国浪漫主义文论在新中国的译介历程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论接受中的核心问题
        三、英国浪漫主义文论对我国文学界的主要影响
    第二节 英国“新批评”的引介热潮
        一、英国“新批评”在新中国的译介历程
        二、英国新批评接受的各阶段特征
        三、“新批评热”与“韦勒克现象”——英国新批评的接受影响
    第三节 英国“新左派”文论在当代中国的命运
        一、雷蒙·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和关键词研究的译介和传播
        二、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范式与国内译介热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艺理论生产大国的思想震荡:建国后法国文论的接受历程
    第一节 法国存在主义文论的传播与接受
        一、新时期以来至80年代中期对存在主义文论的接受译介
        二、80年代中期以来对法国存在主义文论的译介接受
        三、法国存在主义文论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
    第二节 法国结构主义文论的传播与接受
        一、新时期初期对法国结构主义文论的译介接受
        二、80年代中期以来对法国结构主义文论的译介接受
        三、法国结构主义文论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影响
    第三节 法国解构主义文论的传播与接受
        一、新时期以来对法国解构主义文论的接受与评介
        二、互文性理论——法国解构主义文论代表的接受历程
        三、法国解构主义文论在当代中国文论界的回响
    本章小结
结语 “理论之后”——中国外国文论接受的当下反思
    第一节 症结: 当代中国文论失语症讨论之延续
    第二节 出路: 外国文论接受过程中批判思维之建构
    第三节 希冀: 重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的核心诉求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中西美学视域中的中国经验与英雄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西美学:经验扬抑与当代回归
    第一节 西方美学:经验浮沉与范式转换
        一、艺术、美感与哲学:经验的形上提升
        二、现代反思:经验的现实回归
    第二节 中国美学:西学调试与经验坚守
        一、经验坚守:西学影响及三种应对
        二、实践美学:经验维度的突显
        三、后现代及审美经验拓展
第二章 经验的理论重构:英雄形态与审美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三重基点
        一、基于经验的审美
        二、基于中国经验的审美
        三、基于中国英雄经验及形态的审美
    第二节 过渡时代:英雄观念与时代情状
        一、中西英雄观念及其形态流变
        二、文化的发现:变局、创局与过渡时代
        三、理性的反拨:现代、后现代与反现代
    第三节 阶段突显:英雄形态与审美
        一、神性英雄的激情与迷狂
        二、凡性英雄的人情之美
        三、才性英雄的超越与自由
    第四节 英雄形态的价值指向:经验与终极
        一、经验与先验:英雄、圣贤与宗教
        二、经验的终极:三种指向
第三章 经验的个案呈现:多重形态
    第一节 神性英雄:鬼神、宗教中的政治、信仰与自由
        一、门神画与神性观念:传统与现代
        二、战士门神画:神道设教与政治叙事
        三、商人与金刚门神画:拜物中的虚拟与真实
    第二节 凡性英雄:情义与欲望
        一、物质缺失与底层尊严
        二、体制应对与时代新人
        三、精神缺失与情义传统
    第三节 才性英雄:自由与境界
        一、文人英雄:西方视角下的笔墨自由
        二、快乐天才:现代反思下的“近情”与尊严
        三、才性英雄:当下语境下的经验与自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概况
    (一) 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现状
    (二) 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的历史过程
二、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问题聚焦
    (一) 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问题
    (二) 关于艺术生产论问题
    (三) 关于文化研究问题
三、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反思
    (一) 对研究的反思
    (二) 对前景的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社会转型30余年中国文艺思想走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艺思想建构的时代气象
二、社会转型对于文艺思想的规定性与构成性
三、理论基点提法依旧但风光不同
四、传统文论的父亲般的幽灵
五、文论范畴老树新花

(8)在探索中前行 ——新时期以来中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中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编译情况的描述
    一、 本土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
        (一) 国家统编与院校自编
        (二) 集体编着与个人着述
    二、 国外文学理论教材的译介
        (一) 苏俄教材的借鉴与吸收
        (二) 欧美教材的引进与参考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中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编撰的多维透视
    一、 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理念的多元
        (一) 以建构宏大完备的体系为主
        (二) 由文学理论关键词或基本问题切入
        (三) 文本阅读和理论阐述相结合
    二、 文学理论教材体例框架的承继与发展
        (一) 传统框架的继承与改造
        (二) 新型框架的创构与突破
    三、 文学理论教材理论话语的革新
        (一) 命题、范畴、术语的清理与新创
        (二) 理论话语表述风格的不同
        (三) 文学观: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中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路径思考
    一、 优化理论内容
        (一) 体现文艺学学科发展的新成果
        (二) 观照文学发展的现实及趋势
    二、 突出实践品格
        (一) 反映文学理论课程改革的理念
        (二)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并重
    三、 开发“立体化教材”
        (一) “平面教材”与“立体化教材”
        (二) 文学理论教材“立体化”的拓展
    四、 完善教材评价体系及监管机制
        (一) 改变低水平重复出版现象
        (二) 规范教材出版发行的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西方传统文学本质观的历史观照
    一、西方传统文学本质观的哲学基础之追问
        1. 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分析
        2. 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对文学本质观的影响
    二、西方传统文学本质观的理论分析
        1. 模仿论
        2. 表现论
第二章 西方反本质主义文学观:从现代到后现代
    一、现代“非理性”转向引发的反本质主义思潮
        1. 叔本华、尼采对“理性”本质的质疑
        2. 海德格尔对“误设”本质的清理
    二、反本质主义的后现代转向
        1. 反本质主义进程中的另一种文学本质观:形式论
        2. 从德里达到罗蒂的“解构”
    三、另一种重建
        1. 关于重建的几种看法
        2. 一点必要的说明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学本质观的历史观照
    一、中国传统文学本质观的哲学基础之追问
        1. 中国形而上学传统分析
        2. 中国形而上学传统对文学本质观的影响
    二、中国传统文学本质观的理论分析
        1. “正统”与“异端”
        2. 边缘文类与合法身份诉求
第四章 中国现代文学本质观的历史观照
    一、中国现代文学本质观的历史扫描
        1. 表现论
        2. 反映论
        3. 审美反映论
        4. 审美意识形态论
    二、中国现代文学本质观的理论分析
        1. 吊诡的事实:“反传统”与“未变的传统”
        2. 优长与缺失
第五章 中国当下的反本质主义文学观及引发的探讨
    一、反本质主义的批判
        1. 批判的缘起
        2. 文本的批判
        3. 批判的洞见与盲视
    二、批判引发的回应与讨论
        1. 批判引发的回应及思考
        2. 批判引发的讨论及评析
第六章 文学本质观重建的前提:必要的再清理
    一、一个重建的前提问题
        1. 必要的追问
        2. 必要性分析
    二、再清理
        1. 形而上学传统的清理
        2. 批判的再清理
第七章 文学本质观重建的思路探寻与理论设想
    一、重建思路探寻
        1. 几种重建思路的评析及其问题分析
        2. 文学本质言说的必要性
        3. 理论重建的可能方式
    二、理论重建应有的尺度
        1. 应有的反思立场
        2. 应有的现实关怀
        3. 应有的人学基点
        4. 应有的阐释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10)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反思”语境与“反本质主义”的历史出场
    第一节 “反思”语境
    第二节 “反本质主义”文学理论的历史出场
第二章 “反本质主义”旗帜下文学理论疆域的拓展
    第一节 辨析“政治”概念,重建“政治批评”——彰显文学理论的公共性品格
    第二节 反思审美文论:历史性地理解“文学场”的生成
第三章 “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西方语境与中国问题
    第一节 西方语境中的“本质”与“本质主义”
        1、“本质”词源学与“本质思维”的生成
        2、两种“本质主义”及其与“反本质主义”的关系
    第二节 西方语境中“反本质主义”文学认识的两个向度
        1、从尼采、海德格尔到德里达:颠覆形而上学的“摹仿论”文学本质
        2、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观与“家族相似”性的本质理解
    第三节 “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中国问题剖析
        1、“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文学认识在中国理论场域中的理解
        2、“反本质主义”的中国脸谱:一个文化研究的策略性问题
第四章 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关系主义
    第一节 “反本质主义”所招致的悖谬处境:“反本质主义”究竟“反”什么?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艺学的症结在哪?“威权主义”还是“本质主义”?
    第三节 何为“关系主义”?“关系主义”能克服“本质主义”吗?还是其不过是“本质主义”的一个变体?“关系主义”与“本质主义”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第四节 “反本质主义”给文学理论的真正启示何在?——兼及文学理论中“事实陈述”与“价值判断”的关系
结语“反本质主义”作为“本质主义”的自我“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含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四、文化研究的得失与文学理论的知识重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文论比较视域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D]. 于瑞.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试论人文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若干理论问题——以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为例[J]. 朱立元. 文艺研究, 2019(09)
  • [3]论雷蒙·威廉斯的文学观[D]. 吴若冉.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1)
  • [4]当代中国(1949-2010)外国文论接受史研究[D]. 徐凤秋. 黑龙江大学, 2017(06)
  • [5]中西美学视域中的中国经验与英雄形态研究[D]. 王维玉.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6]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问题研究[D]. 贾馥瑞. 西北民族大学, 2017(08)
  • [7]社会转型30余年中国文艺思想走向性研究[J]. 高楠.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 [8]在探索中前行 ——新时期以来中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研究[D]. 张玲. 沈阳师范大学, 2013(10)
  • [9]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D]. 李自雄. 江西师范大学, 2011(05)
  • [10]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D]. 闫听. 河北师范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文化研究的得失与文学理论的知识重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