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进展和若干概念(论文文献综述)
王天[1](2021)在《五禽戏与拉伸操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通过五禽戏和拉伸练习观察运动干预改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的上肢功能的效果,为制定帕金森病运动处方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及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轻中度帕金森病(H-Y分期为1-3期)患者60人,58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基线测试,分为五禽戏组(n=29)和拉伸组(n=29)两组,其中46名患者完成研究,受试者分为五禽戏组(n=23)和拉伸组(n=23)两组,所有受试者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方案获得上海体育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干预组进行12周运动干预试验,每周在现场集体练习两次,每次练习时长为60分钟。本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为上肢运动功能,包括手功能灵巧度和上肢的功能性体适能,其中手功能(采用普渡钉板测试、易拉罐颠倒测试进行测评)、上肢功能性体适能(采用老年功能性体适能测试进行测评)。所有测试在干预前及12周干预后进行;在干预前后测试基础上,还进行了手功能指标的单次干预前、后测试。所有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夏皮罗-威尔克(Shapiro-Wilk)检验检查数据的正态分布。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ANOVA)对两组运动干预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两组干预前后差值进行分析。P值<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在普渡钉板测试结果方面,五禽戏组的受试者在单次运动干预后的优势手任务、非优势手任务中,30s内的插钉次数有显着提高,在装配任务中,60s内的装配零件总数同样有显着提高(P<0.05);而拉伸组在非优势手任务、双手任务中,30s内的插钉次数有显着提高,在装配任务中同样有显着提高(P<0.05);五禽戏组与拉伸操组两组在单次干预前后的双手插钉任务中,存在显着组间差异(P<0.05)。五禽戏组的受试者在12周运动干预后的优势手任务、双手插钉任务中,30s内的插钉次数有显着提高,在装配任务60s内装配零件总数同样有显着提高(P<0.05);而拉伸操组12周干预前后,受试者在普渡钉板测试的四项测试任务中均无显着提高(P>0.05);两组双手插钉数有显着组间差异(P<0.05),其余三项测试任务均无显着组间差异(P>0.05);2)在易拉罐颠倒测试结果方面,两组受试者的分数均有显着改善(P<0.05),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在上肢功能性体适能结果方面,五禽戏组的受试者在12周运动干预后的右手背抓成绩显着提高,左、右手30s手臂弯举测试的成绩显着提高成绩显着提高(P<0.05);而拉伸组仅右手的背抓测试成绩(P<0.05)显着提高;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结论:12周五禽戏和拉伸操的运动干预均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的上肢功能有一定改善效果;五禽戏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上肢功能精细运动能力和上肢功能性体适能的改善效果更佳。
陈蒋楠[2](2021)在《调神畅志解郁法针刺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采用调神畅志解郁法针刺治疗帕金森病抑郁并与普通针刺进行对比,观察治疗前、治疗6周及治疗12周后HAMD评分、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的变化及治疗后有效率,通过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体征、帕金森病日常生活情况及运动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综合比较,以期寻找疗效更优的针刺方法治疗帕金森病抑郁。方法:本课题遵循纳入标准,将满足其标准的60例帕金森病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组,共2组,各组均30例。2组均采用西药开放性治疗,同时对照组选用普通针刺,治疗组采用调神畅志解郁法针刺治疗。两组均连续观察12周,以治疗之前,6周、12周为节点,分别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及帕金森病症状严重程度评定量表(UPDRS-Ⅱ、UPDRS-Ⅲ)评分进行对比,同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HAMD-17项评分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6周、治疗12周后HAMD-17项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患者组内比较P均小于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可对帕金森病抑郁有治疗作用。两组患者治疗6周、治疗12周HAMD-17项评分组间比较,选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6周,两组比较P=0.003<0.05;治疗12周,两组比较P=0.001<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6周、治疗12周时,治疗效果均有统计学差异;且治疗组HAMD-17项评分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说明调神畅志解郁法针刺治疗组较对照组普通针刺治疗,其改善抑郁程度较明显,治疗方案更优。2.UPDRS-Ⅱ评分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6周、治疗12周后UPDRS-Ⅱ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患者组内比较P均小于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可对帕金森病日常生活活情况有治疗作用。两组患者治疗6周、治疗12周UPDRS-Ⅱ评分组间比较,选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6周,两组比较P=0.607>0.05,提示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两组比较P=0.017<0.05,提示治疗效果有统计学差异;且治疗组UPDRS-Ⅱ评分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说明调神畅志解郁法针刺治疗对PDD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方面作用效果优于普通针刺组。3.UPDRS-Ⅲ评分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6周、治疗12周后UPDRS-Ⅲ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患者组内比较P均小于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可对帕金森病运动症状有治疗作用。两组患者治疗6周、治疗12周UPDRS-Ⅲ评分组间比较,选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6周,两组比较P=0.691>0.05;治疗12周,两组比较P=0.381>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6周、治疗12周后,两组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对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均有效。4.中医证候分值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6周、治疗12周后中医证候分值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除对照组舌脉治疗6周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7>0.05,其余两组患者组内比较P均小于0.05,说明两组方法均可对PDD患者有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组间比较,选用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治疗6周及治疗12周后,患者体态、小便频数及舌脉中P值均大于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情绪分值变化得出P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情绪项分值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说明调神畅志解郁法针刺治疗对PDD患者情绪方面有较优作用。5.疗效评价结果分析本研究结果应用秩和检验方法,Z=-2.793,P=0.005<0.05,说明两组差异明显有意义,根据曼-惠特尼U检验,临床效果为治疗组更优,说明调神畅志解郁法针刺治疗帕金森病抑郁效果较普通针刺治疗更优。结论:1.调神畅志解郁法针刺或者普通针刺对帕金森病抑郁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抑郁情绪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有利于患者提高生活生存质量。2.研究发现调神畅志解郁法针刺后,帕金森病抑郁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功能及抑郁程度的好转程度高于普通针刺,临床可推广使用。
李树林[3](2021)在《外周神经系统α-突触核蛋白的传递在帕金森病病理进程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帕金森病是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1.7%。作为帕金森病典型的病理特征之一,神经元中大量存在的路易小体在帕金森病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些路易体的主要成分是磷酸化的α-突触核蛋白,然而目前的研究对于α-突触核蛋白最早起源于外周神经系统还是中枢神经系统仍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帕金森病的病理过程中某些致病因素导致α-突触核蛋白在肠道黏膜层异常聚集,并以迷走神经纤维为媒介,从外周进入到中枢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本研究拟通过在胃肠道注射不同形式的α-突触核蛋白,探索α-突触核蛋白从外周神经系统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传递过程。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纤维形式的α-突触核蛋白能够在小鼠和猕猴胃肠道神经元中形成不溶性蛋白聚集体,在小鼠中通过迷走神经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突触核蛋白病理;在猕猴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检测到的突触核蛋白病理的存在,也进一步证实了α-突触核蛋白能够通过迷走神经由肠道传递至脑这一假说。在α-突触核蛋白的肠-脑传递研究中,我们第一次在非人灵长类动物迷走神经背核中检测到突触核蛋白病理。同时,我们的小鼠实验结果也表明内源性α-突触核蛋白参与了突触核蛋白病理的传递以及炎症在神经退行性病变中起作用。
王博[4](2020)在《汉族散发性帕金森病候选风险基因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利用MassARRAY质谱测序方法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分析散发性帕金森病(SPD)相关易感基因的多态性,为早期识别易感者及进一步探讨发病机制与治疗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总医院共398例中国汉族SPD,和430例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及外周静脉血,分别提取DNA并行质量检测,结合前期研究及其他相关文献,选择30个SPD最可能相关的候选SNPs,利用质谱MassARRAY平台检测和DNA测序技术进行测序并对其基因型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一步对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进行预测。结果:(1)通过质谱分析及一代测序确认rs863108、rs80315856、rs28499371和rs2270568多态性与汉族血统SPD的发病机制有关。(2)rs863108的T等位基因为SPD的保护性等位基因,其A/T基因型降低了SPD的患病风险;rs80315856的T等位基因是SPD的危险位点,其G/T基因型是增加患SPD的风险;rs28499371的T等位基因为SPD的保护性等位基因,其C/T基因型降低患SPD的风险;rs2270568的T/T基因型增加SPD的风险。(3)这些SPD相关的SNPs参与核受体结合位点、转录因子结合位点、LncRAN的二级结构和结合位点和/或蛋白质结构的改变。结论:1、在中国汉族SPD人群中,验证了rs863108、rs80315856、rs28499371和rs2270568多态性与SPD的发病机制有关;2、进一步验证了我们课题组先前报道的rs863108和rs80315856的SNP;3、这4个SNP多态性的改变可能通过影响性激素的代谢、异常铁离子沉积和缺氧反应,增加神经元细胞凋亡、神经髓鞘缺失,从而在中国汉族人群SPD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刘红喜[5](2020)在《帕金森病中医证候要素提取与分布组合探索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初步探索帕金森病的证候要素及分布、组合特点,为帕金森病辨证规范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1由课题组负责单位统一制定《帕金森病中医证候观察表》,经统一培训后,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医院、河北省泊头市中医院协作进行病例收集,共纳入患者195例,属于临床流行病学的横断面调查。2利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运用因子分析探索帕金森病的常见证候要素,结合临床专家实践经验,初步确定公因子(证候要素)的个数及各个公因子包含的症状,建立函数方程,计算公因子得分,统计证候要素分布特征,并通过聚类分析探索证候要素组合特点。结果1因子分析显示检验变量间偏相关性的KMO统计量为0.662>0.5,说明变量间偏相关程度较强,该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效果较好。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方为6992.230(P<0.001),可知各变量拒绝独立性,具有较强相关性,适于因子分析。2因子分析得到26个初始公因子,通过公因子合并,根据因子得分函数数学模型及方差贡献率,建立9个合并后公因子(9种证候要素)得分函数:fl(气虚)=0.0203×步态慌张+0.0076×视物模糊+0.0075 ×言语謇涩+0.0076 ×肢体疼痛+.0052 ×腰膝酸软+0.0037 ×表情淡漠+0.0083 ×小碎步+0.0061 ×齿摇+0.0188× 乏力+0.0149×神疲+0.0087× 气短+0.0061× 多梦+0.0065× 自汗+0.0168×面色萎黄+0.0135 ×流涎f2(阴虚)=0.0167×潮热盗汗+0.0057×脉弦+0.0164×小便短赤+0.0146×排便无力+0.0136×便干便难+0.0139 × 目涩+.0062 × 口渴+0.0135 × 脉细+0.0119×舌少津+0.0139 ×舌苔少+0.0145 ×舌瘦+0.0055 ×脉数+0.0109 ×善太息f3(阳虚)=0.0184×尿后余沥+0.0170×尿急+0.0137×脉濡+0.0085×面浮肢肿+0.0072 ×畏寒肢冷f4(火)=0.0178×舌苔黄+0.0171 ×失眠+0.0135×多梦+0.0090×头晕+0.0064×急躁易怒+0.0070 ×脉数f5(痰)=0.0116×脉滑+0.0131×咳痰+0.0083×麻木+0.0072× 口黏腻f6(血瘀)=0.0120×舌暗+0.0060×面色晦暗+0.0148×眼眶青黑+0.0100×脉涩+0.0124× 口唇紫暗f7(湿)=0.0057× 大便臭秽+0.0145×舌苔厚+0.0031 ×舌苔腻+0.0128 × 口臭+0.0122 × 口黏腻+0.0076 × 口苦+0.0169 × 肢倦身重+0.0160 × 头重如裹+0.0201 × 舌淡红f8(风)=0.0240X四肢拘急+0.0190×身体僵直+0.0077×表情淡漠+0.0074×步态拖拉+0.0063 ×步态不稳+0.0141 ×脉弦+0.0146 ×肢体震颤+0.0180 ×头晕+0.0048 ×运动迟缓f9(气滞)=0.0175×胸胁胀痛+0.0186×胸闷+0.0169×心悸+0.0114×善太息+0.0109×脉弦+0.0058×耳鸣+0.0058× 口苦3在帕金森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中,以气虚、阴虚、风所占比例最高,所占比例分别为31.8%、28.2%、21.0%;其次为湿、血瘀、气滞、火、痰、阳虚,其中湿比例较高,所占比例为11.79%;涉及的主要脏腑为肝、肾,次要脏腑为脾、心;在整体证候要素分布中,虚证所占比例为60.5%,实证所占比例为39.5%。4女性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中气虚34(32.4%)、阴虚30(28.6%)、风19(18.1%)、湿14(13.3%)所占比例较高;男性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中气虚28(31.1%)、阴虚25(27.8%)、风22(24.4%)、湿9(10.0%)所占比例较高。Pearson卡方检验P=0.702>0.05,显示在本研究中帕金森病证候要素在性别上的分布不存在显着性差异。5年龄与血瘀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172(P<0.05);年龄与气虚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169(P<0.05);年龄与气滞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017(P<0.05)。6赫雅分级与风、气虚、气滞、阴虚、血瘀、火呈正相关,其中与风正相关,相关系数0.502(P<0.01);与气虚正相关,相关系数0.341(P<0.01);与气滞正相关,相关系数0.237(P<0.01);与阴虚正相关,相关系数0.188(P<0.01)。7病程早期中医证候要素中气虚46(31.1%)、阴虚40(27.0%)、风30(20.3%)、湿20(13.5%)所占比例较高;病程中晚期中医证候要素中气虚16(34.0%)、阴虚15(31.9%)、风11(23.4%)所占比例较高。Pearson卡方检验P=0.571>0.05,显示在本研究中帕金森病证候要素在病程分期上的分布不存在显着性差异。8震颤型的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中阴虚17(29.8%)、气虚13(22.8%)、湿11(19.3%)所占比例较高;运动分型为少动-强直型的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中阴虚10(43.5%)、气虚9(39.1%)所占比例较高;运动分型为混合型的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中气虚40(34.8%)、风35(30.4%)、阴虚28(24.3%)所占比例较高。Pearson卡方检验P=0.002<0.01,显示在本研究中帕金森病证候要素在运动分型上的分布存在显着性差异,即证候要素气虚、阴虚、风在混合型帕金森病患者所占比例较高,证候要素湿在震颤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据比例较高。9将80个症状信息条目作为变量纳入聚类分析,结合临床实际,截取聚类结果为7类,分别为肝肾亏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湿浊阻滞证、风火内动证、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证。结论1帕金森病主要涉及9类证候要素,主要证候要素为气虚、阴虚、风,其后依次为湿、血瘀、气滞、火、痰、阳虚,病性属虚实夹杂,以虚证表现较为突出,涉及的主要脏腑为肝、肾,次要脏腑为脾、心。2证候要素气虚、阴虚、风、湿贯穿疾病全程,气虚、阴虚、风在混合型帕金森病患者所占比例较高,证候要素湿在震颤型帕金森病患者所占比例较高。3帕金森病的证候要素虚实夹杂,聚类组合成证型的情况:肝肾亏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湿浊阻滞证、风火内动证、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证。本病证候要素虚实并见,证候要素组合主要表现为肝肾、气虚、阴虚、湿浊相兼错杂。
郑晓彤[6](2020)在《Salsolinol合成酶及其产物导致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死亡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人类最常见的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其主要临床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肌僵直、行动迟缓和姿势异常等。P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路易小体的出现和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和死亡。PD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病因学研究显示,PD的发病是年龄老化、环境毒素、遗传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环境毒素在PD的后天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自从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被发现能够诱导机体出现帕金森病类似的症状以来,其结构类似物儿茶酚异喹啉类化合物(CTIQs)与PD的相关性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CTIQs属于内源性神经毒素,由脑内氧化应激导致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生成的活性醛与多巴胺经生物酶催化生成;CTIQs经过氮甲基化和氧化后生成的产物能够与线粒体复合物I结合,造成能量代谢障碍的同时也加剧了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在此恶性循环过程中,催化CTIQs生成的生物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含量少、纯化困难等因素,使得内源性神经毒素导致PD发病的机制研究停滞不前。Salsolinol合成酶(Sal合成酶)是CTIQs合成和代谢过程中的首个关键酶,它能够催化多巴胺(DA)和乙醛生成Sal,并加剧后续相关产物的生成和代谢,与PD的致病机制关系密切。迄今为止,国际上关于该酶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课题组长期致力于该酶的研究工作,前期已经从鼠脑中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并进行了初步的酶学性质研究,然而该酶的确切生物学功能仍然未知。Sal合成酶生物学功能的实现依赖其催化产物Sal,近年来关于Sal的神经毒性存在争议,其导致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死亡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本课题主要围绕Sal合成酶及其产物展开相关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构建PD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探究PD模型中Sal合成酶的活性、分布及产物等的生成情况。结果显示Sal合成酶在细胞和大鼠纹状体、中脑、海马、皮层中均有活性分布,且在细胞模型组和动物模型组纹状体中酶的活性升高。成功检测了大鼠脑区中Sal的含量,且模型组中脑区Sal的含量升高。2、构建Sal合成酶过表达的细胞模型和Sal合成酶转基因小鼠,从细胞水平和活体水平揭示Sal合成酶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影响。细胞水平的研究显示,Sal合成酶是一种胞浆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Sal合成酶在细胞内过表达48 h后活性增强,CTIQs类神经毒素Sal和NM-Sal的含量显着上升。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Sal合成酶过表达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提示细胞进入凋亡早期阶段,细胞凋亡情况的检测结果与之相符。对相关细胞凋亡因子的研究显示,Sal合成酶能够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并促进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并且这一结果在Sal体外诱导实验中得到验证。在活体水平方面,繁育了Sal合成酶的FVB转基因小鼠,从行为学和病理学检测Sal合成酶的过表达与PD的关系。结果显示,13月龄的Sal合成酶转基因小鼠在爬杆实验中出现运动迟缓的症状,然而黑质致密部的免疫组化染色中没有发现显着差异,由此推测,Sal合成酶在活体中导致的神经毒性需要时间的累积,该酶单独作用不足以直接导致动物机体中PD症状的发生,符合PD发病因素复杂的特点。3、在Sal合成酶导致细胞凋亡发生的进程中,其催化产物Sal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了阐明Sal导致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筛选出了Sal诱导后发生显着变化的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测序结果发现,与RNA甲基化(FTO/Mettl3/Mettl23)、凋亡(Bad)和转录因子(Foxa3)等相关基因在内的740个基因表达上调,与自噬(Atp264/Atg1611)、DNA甲基化(Dnmt3a/Dnmt1)和转录因子(FoxO1)等相关基因在内的1665个基因表达下调。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定位在线粒体内膜、溶酶体腔、高尔基体等细胞组分中,改变离子结合能力和酶的催化活性等功能。miRNA的调控、自噬和细胞极性的调节等生物过程受到影响。KEGG富集结果显示Sal影响Akt、TOR和FoxO等信号通路,为后续的Sal毒性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和靶点。4、基于RNA-seq分析结果,从Akt-mTOR信号通路和自噬的角度揭示Sal诱导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发生凋亡的分子机制。Sal诱导降低了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细胞发生凋亡。通路研究显示,Sal诱导使Akt和mTOR磷酸化水平升高,LC3Ⅱ/Ⅰ下降,说明Sal通过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内的自噬水平。Sal诱导也降低了细胞内Ca2+浓度、钙通道相关蛋白NMDAR1和多巴胺受体基因Drd3的表达水平,表明Sal诱导后细胞膜上和内部信号传导能力变弱。细胞内去甲基化酶FTO的表达水平在Sal诱导后也降低,导致RNA甲基化修饰6-甲基腺嘌呤(m6A)的水平升高。除此之外,Sal还能够部分逆转6-OHDA引起的FTO和NMDAR1表达的升高,是一种潜在的去甲基化酶和NMDAR1受体拮抗剂,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上述研究,本课题明确了Sal合成酶及其产物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毒性作用。Sal合成酶通过催化Sal的生成损害线粒体,促进凋亡,最终导致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死亡。体外诱导试验表明Sal通过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内自噬流,最终引起细胞的死亡。在该过程中,NMDAR1-Ca2+信号传导途径和RNA甲基化修饰发挥了调节。综上所述,Sal合成酶和Sal是导致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死亡的关键因子。
周盛荣[7](2020)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生活习惯数据库的建立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越来越影响人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病等与年龄相关性较高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研究。治未病的医学理论使得生活方式医学近年来被重视和实践起来。因此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活习惯研究尤为重要。本课题首先构建一个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生活习惯数据库NDDLD(A Lifestyle Database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首先从 MESH 主题词数据库中检索出所有神经退行性疾病分类,然后在PubMed中依次对其进行与生活习惯的配对检索,最后确定了有生活习惯数据的八个神经退行性疾病,从6543篇文献中根据纳入删除标准筛选出496篇原始文献,从中挖掘有1232条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生活习惯数据。第二部分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同时影响几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活习惯因素包括吸烟、饮酒和运动等进行Meta分析,实现因素的综合分析和验证。结果显示:吸烟对帕金森病具有保护作用,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却能增加疾病发生风险,对阿尔兹海默病的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的新证据支持;饮酒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和帕金森病的发生都无明显影响关系,而能降低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风险。运动能有效降低帕金森病和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风险,并是阿尔兹海默症的预后保护因素,却有可能增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发生风险。本课题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活习惯数据构建了一个方便的检索平台,并对同一因素对不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进行分析,有利于实现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的深入研究,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预防和预后提供新思考。
籍炀飞[8](2020)在《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肌张力障碍的疗效及程控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之一。发病率位列于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之后,为第三大运动障碍疾病[1]。它的定义是:由于主动肌和拮抗肌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的锥体外系疾病。患者表现为持续或间歇性以颈、躯干、四肢、面部肌肉的强烈、扭转样不自主运动或姿势异常。肌张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随疾病的进展下降明显。目前国际上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方法主要是口服药物及注射肉毒毒素,但疗效往往并不理想[2]。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新方法,很可能成为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最有潜力的治疗手段之一[3]。DBS是利用了立体定向的技术,外科手术的方法,寻找到脑内支配运动的相应的神经核团,将电极植入进去。电极产生刺激作用在神经核团从而影响患者的运动。术后通过调节电极刺激靶点位置以及三个参数,达到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目的[4]。因其各个靶点及参数是可调节的,从而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近年来国外许多医生已开始尝试应用于肌张力障碍的治疗中,取得了明显的疗效[5]。2016年我院开始开展DBS手术。神经内科全程参与,在术前及术后做了大量的工作。为评价DBS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效果,寻找手术适应证,探讨术后程控的技巧,我们收集了 65例在我院手术或调控的肌张力障碍患者,术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研究。研究目的为研究DBS在肌张力障碍治疗中应用,我们通过65例接受DBS手术的肌张力障碍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的肌张力障碍术后改善率,以及不同手术靶点(丘脑底核STN和苍白球内侧部GPi)的治疗效果,从而找到更适合DBS手术的肌张力障碍类型,以及更适合的手术靶点。通过术后程控及随访,探讨肌张力障碍程控的技巧。为神经内科医生进一步把握手术适应症以及提高术后程控的效率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一、收集病人: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行DBS手术且在本中心进行程控的65例肌张力障碍患者(其中在我院手术并程控的患者37例,另外28例为外院手术但在我院开机并程控)。入选标准:患者均符合肌张力障碍的诊断标准,病程在1年以上,术前均曾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或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治疗效果不佳。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肌张力障碍基因检测。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37例,女性28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43土 8.2岁)。排除标准:1.主观或客观上不能配合该项研究的患者;2.头颅MRI提示有器质性病变;3.有明显精神症状的患者。二、采用单中心,回顾性临床病历研究方法,将纳入的65例肌张力障碍患者,术前及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本课题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统计65例患者不同时期即术前、开机(即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进行肌张力障碍评分量表(Burke-Fahn-Marsden dystonia rating scale,BFM)评分中的运动评分(Movement scale,BFM-M)与残疾评分(Disability scale,BFM-D)两部分评分,比较不同时间点评分的差异。从而评价DBS手术对肌张力障碍的效果。对65例肌张力障碍患者分为三组:①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分为原发型和继发型;②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分为全身型和节段型,对比不同类型肌张力障碍患者在不同时期的BFM评分及改善率的对比,总结改善率最显着的肌张力障碍类型。③根据手术靶点不同分为STN组和GPi组,对比不同靶点手术的BFM评分,评价不同靶点对于肌张力障碍治疗效果的不同。第二部分,选取第一部分实验中的45例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患者,进行第二部分试验即DBS术后随访及程控分析,不同时期的程控参数的统计分析。通过分组(①原发-全身型和继发-全身型;②STN-全身型和GPi-全身型)的程控参数统计学分析比较,对比观察不同类型的肌张力障碍以及不同靶点的患者程控时参数的差异。结果第一部分1.术后不同时期BFM评分对比,术后6M和术前BFM-M和BFM-D评分对比,p<0.01,说明术前和手术6M得分差异显着,术后12M和术前对比,p<0.01,说明术前和手术12个月后得分也有差异显着。6M和12M对比,p<0.01,说明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同样也有着显着差异。2.分组: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术前与术后12M BFM-M和BFM-D评分对比,p<0.05,说明术前与术后评分有显着差异;而继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BFM运动评分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术前与术后12M对比,p>0.05,没有显着差异,提示DBS可能对于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缓解较慢或疗效有限。两组术后12M评分对比,t=-4.365,p<0.05,两者也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原发型肌张力障碍组的改善更显着;全身型和节段型肌张力障碍分组,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患者术前与术后12MBFM-M和BFM-D评分对比,p<0.05;而节段型肌张力障碍患者BFM运动评分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术前与术后12M评分对比,P>0.05,改善程度不显着,提示DBS可能对于节段型肌张力障碍作用有限。两组术后12M运动评分对,t=-4.653,p<0.05,两者也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全身型肌张力障碍组的改善更显着;不同靶点(STN和GPi)分组两两比较发现,STN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2MBFM-M和BFM-D评分的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GPi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M评分对比,p<0.05提示STN-DBS和GPi-DBS对于肌张力障碍均有明显效果。两组术后12M评分对比,t=-1.437,p>0.05,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3.随访各组不同时期改善率,发现各组随着时间推移,改善率均有明显提高。第二部分1.术后6个月与开机时三个参数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得分均高于基线期,术后12个月与开机时三个参数对比,也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对比,3个参数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参数调整的幅度较少。2.不同分组中,电压、频率在不同时期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宽的对比变化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靶点手术的参数对比没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DBS治疗肌张力障碍效果明显,且随时间推移效果更加显着。2.原发型和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治疗效果更显着,不同靶点的手术均得到良好的效果,DBS手术副作用小,对认知没有明显影响。3.术后6个月后参数调整幅度小,说明半年后病情相对稳定。原发型和继发型,STN组和GPi组程控参数基本一致,无明显区别。4.程控困难者,我们可以通过交叉电脉冲、变频刺激等特殊程控方式解决。
姚福芝[9](2019)在《PNF技术联合功能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执行功能损害在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表现中普遍存在,提高患者执行功能是康复领域的一个重点。探讨PNF技术结合功能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为临床上寻求一种有效、综合的康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七名符合纳入标准并装有脑起搏器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8周一对一的PNF技术联合功能训练的运动干预。在训练的前后进行执行功能三个维度、认知水平和运动功能的测试:采用Stroop词色测验、2-back任务及TMT连线测验分别测试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及认知灵活性;运用MoCA量表记录患者整体认知功能的变化;同时采用秒表记录三项运动功能;观察干预前后各项测试指标的变化。结果:1.执行功能:(1)干预后,抑制控制维度Stroop词色测验显示,准确率增加和反应时减少,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工作记忆维度2-back任务测验显示,准确率增加和反应时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认知灵活性维度TMT连线测验显示,反应时有减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整体认知功能:干预后,MoCA总分、视空间/执行功能、延迟记忆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能力、定向力,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运动功能:干预后,患者的10m步速、TUG、单脚站立时间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NF技术联合功能训练,对置入脑起搏器的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八周的运动干预:(1)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工作记忆,但对抑制控制及认知灵活性没有改善。(2)可以提高患者整体认知功能。(3)帕金森病患者执行功能提高的同时,运动功能也有改善。
薛艳青[10](2013)在《融合结构关联信息的帕金森病靶区自动识别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帕金森病是一种以肢体震颤、肌肉僵直、运动启动困难、姿势反射丧失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因其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致残率,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神经立体定向技术、计算机技术、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联合应用,使得脑立体定向手术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优点有无需开颅、无需全麻、创伤性小、安全性高、康复快等。实施脑立体定向手术首先要进行靶区定位,确定靶区在立体定向仪框架的坐标值,然后钻孔进行刺激或毁损,因此靶区的准确定位是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手术疗效。本论文针对帕金森病靶区自动识别技术进行研究,依照脑深部结构间关联信息建立了识别帕金森病靶区的依赖树模型,该模型共包含五个关键子结构和三个帕金森病靶区结构,对各结构进行逐一识别。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套帕金森病靶区识别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基于Amira的帕金森病靶区分割和三维重建基于手工分割的方法,利用法国TGS公司研制的三维可视化软件Amira3.1完成了帕金森病关键子结构及靶区的分割和三维重建,对分割流程和可视化流程进行了初步探究。(2)基于模糊连接度的帕金森病靶区自动识别算法研究由于帕金森病关键子结构及靶区多为体积较小且结构边界不明显的核团,在MRI影像中不易准确分辨,严重影响分割精度。临床上通常采用手工方法对核团进行识别,但手工方法耗时费力,且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使得分割结果因人而异。本文探索了用于自动识别帕金森病关键子结构及靶区的新方法,利用改进的模糊连接度方法对关键子结构及靶区进行分割,与传统的模糊连接度相比提高了分割精度。经与医院专家分割金标准进行对比,分割相似率大于80%,可应用于临床。(3)帕金森病靶区识别系统设计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在VC++6.0平台下结合MITK医学影像算法平台工具包完成了帕金森病靶区识别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集多种格式医学图像的读取显示、分割及三维可视化功能于一体,操作简便,交互性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实现了帕金森病关键子结构及靶区的分割和三维重建,重建结果形象逼真,并且可计算靶区的中心坐标,达到了辅助医生进行术前靶区定位的目的。本文研究实现了手术治疗帕金森病关键子结构及靶区的分割和三维可视化,将为医生提供更加科学、直观的影像学定位参考依据,对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进展和若干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进展和若干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1)五禽戏与拉伸操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假设 |
2 文献综述 |
2.1 帕金森病研究现状 |
2.1.1 帕金森病流行病学 |
2.1.2 帕金森病病理变化与发病机制 |
2.1.3 帕金森病主要症状 |
2.1.4 帕金森病治疗方法 |
2.2 上肢功能障碍研究现状 |
2.2.1 帕金森病患者上肢功能研究现状 |
2.2.2 上肢功能对帕金森病患者的意义 |
2.2.3 上肢功能康复方法 |
2.3 五禽戏的研究现状 |
2.3.1 五禽戏概念 |
2.3.2 五禽戏功效 |
2.4 拉伸操研究现状 |
2.4.1 拉伸操概念 |
2.4.2 拉伸操功效 |
2.5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方案设计 |
3.2.2 运动干预方法 |
3.2.3 运动强度监控 |
3.2.4 测试指标 |
3.2.5 统计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受试者基本信息 |
4.2 上肢运动功能干预结果 |
4.2.1 手功能干预结果 |
4.2.2 上肢功能性体适能干预结果 |
5 分析与讨论 |
5.1 两种干预方式对帕金森病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
5.1.1 单次运动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手功能的急性效果 |
5.1.2 12 周运动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手功能的效果 |
5.2 两种干预方式对帕金森病患者上肢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 |
5.2.1 两种干预方式对帕金森病患者上肢力量的影响 |
5.2.2 两种干预方式对帕金森病患者上肢柔韧性的影响 |
6 结论 |
7 不足与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 附录 |
(2)调神畅志解郁法针刺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帕金森病抑郁的研究进展 |
1.中医学对帕金森病抑郁的认识 |
1.1 中医学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抑郁的认识 |
1.3 帕金森病抑郁病因病机的认识 |
1.4 中医治疗 |
2.现代医学对帕金森病抑郁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影响因素 |
2.3 发病机制 |
2.4 临床治疗 |
临床观察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具体方案 |
2.2 疗效及结果观察 |
2.3 疗效评价标准 |
2.4 统计学方法 |
2.5 研究质量控制与保证 |
2.6 盲法的实施 |
研究结果 |
1.基线分析 |
2 治疗结果比较 |
讨论 |
1.选题依据 |
2.支持理论依据 |
3.治疗手段依据 |
4.治疗腧穴依据: |
5.采用评分标准探讨 |
6.结果与分析 |
7.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介 |
(3)外周神经系统α-突触核蛋白的传递在帕金森病病理进程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的意义与实用价值及本实验研究范围和目的 |
1.1.1 神经退行性疾病与人类健康 |
1.1.2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现状 |
1.1.3 本研究的范围和目的 |
1.2 帕金森病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
1.2.1 帕金森病的病理特征研究 |
1.2.2 α-syn的特征及传递的研究 |
1.2.3 帕金森病肠道功能研究 |
1.2.4 啮齿类动物模型α-syn病理肠-脑传递相关研究现状 |
1.2.5 非人灵长类类动物模型α-syn病理肠-脑传递研究现状 |
1.3 本实验关于α-syn病理肠-脑传递研究的实验设计 |
第二章 小鼠病理性α-syn的肠-脑传递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所用器械、耗材 |
2.1.2 实验所用试剂 |
2.1.3 实验所用抗体 |
2.1.4 实验所用各种溶液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Alpha-synuclein蛋白验证 |
2.2.2 动物及饲养 |
2.2.3 动物手术 |
2.2.4 肠道功能变化 |
2.2.5 动物处死及组织处理 |
2.2.6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
2.2.7 组织病理显微镜观察 |
2.2.8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小鼠病理性α-syn的肠-脑传递实验结果 |
3.1.1 注射hα-syn PFF能够引起小鼠肠道磷酸化α-syn聚集 |
3.1.2 肠道注射hα-syn PFF引起的肠道磷酸化α-syn聚集具有与路易小体相似的性质 |
3.1.3 内源性α-syn参与了肠道突触核蛋白病理的形成 |
3.1.4 小鼠肠道注射α-syn PFF能够引起延髓DMV和中间侧束突触核蛋白病理 |
3.1.5 小鼠肠道注射人α-syn PFF能够引起中脑突触核蛋白病理 |
3.1.6 迷走神经是肠到脑突触核蛋白病理的传递通路 |
3.1.7 肠道注射hα-syn PFF引起较强肠道炎症反应,但对小鼠胃肠道功能无显着影响 |
3.2 猕猴病理性α-syn的肠-脑传递 |
3.2.1 肠道注射hα-syn PFF能够引起猕猴肠道磷酸化α-syn聚集 |
3.2.2 猕猴肠道注射hα-syn PFF能够引起的肠道不溶性磷酸化α-syn聚集 |
3.2.3 肠道注射hα-syn PFF能够引起多个脑区突触核蛋白病理 |
3.2.4 在猕猴肠内注射hα-syn PFF可引起DMV突触核蛋白病理 |
3.2.5 猕猴肠道功能未出现变化,也未表现出运动障碍 |
第四章 讨论与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汉族散发性帕金森病候选风险基因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引言 |
1.1 帕金森病概述 |
1.2 帕金森病临床表现 |
1.3 帕金森病发病机制 |
1.3.1 DA及性激素与PD相关 |
1.3.2 异常铁沉积与PD发病相关: |
1.3.3 神经营养因子、线粒体功能与PD发病相关: |
1.4 帕金森病目前诊断研究热点 |
1.4.1 帕金森病目前生物标志物研究热点 |
1.4.2 帕金森病目前影像诊断研究热点 |
1.4.3 帕金森病目前基因诊断研究热点 |
1.5 帕金森病治疗的发展 |
1.5.1 帕金森病的传统治疗 |
1.5.2 帕金森病的基因治疗 |
1.6 帕金森病遗传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实验对象来源及分组收集 |
2.2 单核苷酸(SNPs)的选择 |
2.2.1 功能区域SNP的筛选 |
2.2.2 有效或热点SNP的筛选 |
2.2.3 对候选SNP进一步优化 |
2.3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
2.3.1 主要试剂 |
2.3.2 主要实验设备和仪器 |
2.3.3 主要使用的数据库及软件 |
2.4 DNA的提取 |
2.5 Massarray SNP分型实验流程 |
2.5.1 引物设计及合成 |
2.5.2 引物稀释及注意事项 |
2.5.3 PCR扩增反应 |
2.5.4 产物碱性磷酸酶处理 |
2.5.5 单碱基延伸反应 |
2.5.6 树脂纯化 |
2.5.7 芯片点样 |
2.5.8 质谱检测及数据输出 |
2.5.9 利用Sequenom平台分析单核苷酸的基因分型 |
2.6 DNA Sanger测序 |
2.7 rs863108,rs28499371,rs2270568 and rs80315856 的功能预测 |
2.7.1 rs80315856 |
2.7.2 rs863108 内含子突变点研究方法 |
2.7.3 rs28499371 错义突变点分析研究方法 |
2.7.4 rs2270568 同义突变点分析研究方法 |
2.8 临床资料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运用质谱MassARRAY平台检测技术分析30 个单核苷酸与sPD之 间的基因关联 |
3.2 运用DNASanger一代测序技术确认质谱MassARRAY平台检测的结论 |
3.3 rs863108,rs28499371 and rs2270568 的功能预测 |
3.3.1 rs863108 的一般突变信息,核受体结合位点预测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 |
3.3.2 rs28499371 的一般突变信息、致病性预测、结构域分析、蛋白家族进化分析和结构建模分析 |
3.3.3 rs2270568 突变的一般信息、致病性预测及结构建模 |
第4章 讨论 |
4.1 rs863108与SPD的关系 |
4.2 rs80315856与SPD的关系 |
4.3 rs28499371与SPD的关系 |
4.4 rs2270568与SPD的关系 |
第5章 总结 |
5.1 结论 |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远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5)帕金森病中医证候要素提取与分布组合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帕金森病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 |
1 古代文献论述 |
2 病因病机阐述 |
3 证候临床分型 |
4 证候名家经验 |
5 证候临床研究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数理统计方法在证候学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
1 数理统计方法 |
2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流程 |
3 研究对象 |
4 研究方法 |
结果 |
第一部分 患者一般情况及中医四诊信息频次分布 |
1 一般资料 |
2 分级分期分型 |
3 中医四诊信息的频次分布 |
第二部分 证候要素提取与分布研究 |
1 证候要素提取 |
2 证候要素与一般资料的相关性研究 |
3 证候要素得分与赫雅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
4 证候要素与病程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
5 证候要素与运动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
第三部分 证候要素组合研究 |
1 中医四诊信息聚类分析 |
2 证素归类及证型判定 |
讨论 |
1 一般资料 |
2 疾病的分级分期分型 |
3 中医四诊信息分布 |
4 证候要素的提取与分布 |
5 证候要素的组合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Salsolinol合成酶及其产物导致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死亡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 |
第1章 绪论 |
1.1 帕金森病概述 |
1.1.1 PD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
1.1.2 PD的病因 |
1.1.3 PD的治疗策略 |
1.1.4 PD的致病机制 |
1.1.5 PD的氧化应激促进儿茶酚异喹啉类神经毒素的生成假说 |
1.2 Sal的合成与功能 |
1.2.1 Sal的来源和合成 |
1.2.2 Sal的生物学功能 |
1.2.3 Sal的两面性 |
1.3 Sal合成酶的研究进展 |
1.3.1 Sal合成酶的发现 |
1.3.2 Sal合成酶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第2章 PD模型中Sal合成酶活性及其产物含量的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动物和细胞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药品和试剂的配制 |
2.3.2 细胞培养 |
2.3.3 细胞存活率的检测 |
2.3.4 大鼠脑立体定位手术 |
2.3.5 阿扑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检测 |
2.3.6 鼠脑冰冻切片的制备 |
2.3.7 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的免疫组织化学实验 |
2.3.8 HPLC-MS/MS法检测PD模型中Sal的含量 |
2.3.9 PD模型中Sal合成酶活性检测 |
2.3.10 数据统计说明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PD模型的构建 |
2.4.2 PD模型中Sal合成酶活性的检测 |
2.4.3 PD模型中Sal含量的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Sal合成酶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细胞和动物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试剂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药品和试剂的配制 |
3.3.2 细胞培养 |
3.3.3 Sal合成酶重组质粒的构建 |
3.3.4 细胞转染 |
3.3.5 HPLC-MS/MS法检测Sal的含量和Sal合成酶的活性 |
3.3.6 流式法检测细胞凋亡 |
3.3.7 流式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
3.3.8 蛋白的提取和浓度测定 |
3.3.9 免疫印迹 |
3.3.10 Sal合成酶转基因小鼠的繁殖与基因型鉴定 |
3.3.11 Sal合成酶转基因小鼠的行为学测定 |
3.3.12 Sal合成酶转基因小鼠脑冰冻切片的制备 |
3.3.13 Sal合成酶转基因小鼠黑质致密部免疫组化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Sal合成酶载体的构建 |
3.4.2 Sal合成酶的胞内定位 |
3.4.3 Sal合成酶过表达后细胞内Sal合成酶的活性变化 |
3.4.4 Sal合成酶代谢产物Sal和 NM-Sal的生成情况 |
3.4.5 Sal合成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3.4.6 Sal合成酶对线粒体的损伤情况 |
3.4.7 Sal合成酶产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3.4.8 Sal合成酶转基因小鼠的基因型鉴定 |
3.4.9 Sal合成酶转基因小鼠的行为学检测 |
3.4.10 Sal合成酶转基因小鼠的TH染色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al诱导的转录组学变化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细胞培养和药物处理 |
4.3.2 Trizol法提取总RNA |
4.3.3 mRNA的提取 |
4.3.4 转录组测序技术 |
4.3.5 转录组测序质量控制和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RNA和测序文库质量控制 |
4.4.2 表达差异基因筛选结果 |
4.4.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分析 |
4.4.4 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Sal诱导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细胞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试剂与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RNA的提取 |
5.3.2 RNA的反转录 |
5.3.3 定量PCR实验 |
5.3.4 点杂交(Dot Blot)实验 |
5.3.5 钙离子浓度检测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Sal诱导后PC12细胞的形态变化 |
5.4.2 Sal对细胞内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
5.4.3 Sal对自噬的影响 |
5.4.4 Sal对细胞内Ca~(2+)浓度和NMDAR1 表达的影响 |
5.4.5 Sal对细胞内m6A的含量和去甲基化酶FTO表达的影响 |
5.4.6 Sal的相对保护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7)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生活习惯数据库的建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概念 |
1.1.2 生活习惯因素和生活方式医学 |
1.1.3 Meta分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神经退行性疾病生活习惯研究现状 |
1.2.2 神经退行性疾病或生活习惯数据库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生活习惯数据库的建立 |
1.3.2 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生活习惯的Meta分析 |
1.3.3 论文框架和组织结构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的创新性 |
第二章 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生活习惯数据库的构建 |
2.1 数据库及其网站设计概述 |
2.2 开发环境与工具 |
2.3 数据的收集 |
2.3.1 检索来源 |
2.3.2 数据的检索与收集 |
2.4 数据库设计 |
2.4.1 需求分析 |
2.4.2 概念结构设计 |
2.4.3 逻辑结构设计 |
2.4.4 物理结构设计 |
2.4.5 实施运行 |
2.5 网页开发 |
2.5.1 网页开发概述 |
2.5.2 网页工具开发 |
第三章 NDDLD数据库的访问和统计分析 |
3.1 NDDLD数据库的访问 |
3.1.1 数据浏览与检索 |
3.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1.3 数据上传与下载 |
3.2 数据统计 |
第四章 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生活习惯数据的Meta分析 |
4.1 概述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文献检索 |
4.2.2 研究筛选 |
4.2.3 数据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 |
4.2.4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研究统计 |
4.3.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4.3.3 生活习惯因素的风险评估 |
4.3.4 亚组分析 |
4.4 讨论 |
4.4.1 吸烟与AD、ALS和PD的关系 |
4.4.2 饮酒与AD、ALS和PD的关系 |
4.4.3 运动与AD、ALS和PD的关系 |
4.4.4 其他因素与NDDs的关系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课题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肌张力障碍的疗效及程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第一部分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肌张力障碍的疗效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肌张力障碍术后程控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肌张力障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PNF技术联合功能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本体感觉神经促进法(PNF) |
2.1.1 PNF的概念 |
2.1.2 PNF的基本原理 |
2.1.3 PNF模式和技术 |
2.1.4 PNF的应用 |
2.2 功能训练 |
2.3 帕金森病患者执行功能研究 |
2.3.1 帕金森病 |
2.3.2 执行功能概述 |
2.3.3 帕金森病患者执行功能障碍 |
2.4 运动干预与帕金森病患者的执行功能 |
2.4.1 运动功能与执行功能相关情况 |
2.4.2 运动强度与执行功能相关情况 |
2.4.3 不同种类运动与帕金森病患者的执行功能相关研究 |
2.4.4 运动干预改善执行功能的可能机制 |
2.5 小结 |
3 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病例来源 |
3.1.2 受试者入选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 |
4.1 受试对象的临床资料 |
4.2 运动强度的监控 |
4.3 PNF技术联合功能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
4.3.1 帕金森病患者执行功能的比较 |
4.3.2 帕金森病患者整体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
4.4 PNF技术联合功能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
5 分析与讨论 |
5.1 PNF技术联合功能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
5.1.1 PNF技术联合功能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 |
5.1.2 PNF技术联合功能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整体认知功能的影响 |
5.2 执行功能的提高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 |
6 结论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知情协议书 |
附录2 整体认知量表(MoCA) |
附录3 TMT-A/B |
附录4 PNF技术 |
附录5 患者感谢信 |
致辞 |
(10)融合结构关联信息的帕金森病靶区自动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靶区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
1.2.2 帕金森病关键子结构分割方法研究 |
1.2.3 帕金森病靶区核团可视化系统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目标 |
1.4 课题各章节安排 |
第2章 基于 Amira 的帕金森病靶区分割及三维重建 |
2.1 三维可视化软件 Amira |
2.1.1 Amira 简介 |
2.1.2 Amira 常用功能介绍 |
2.2 脑磁共振原始数据的获取 |
2.3 基于 Amira 的帕金森病靶区分割 |
2.3.1 原始数据读取 |
2.3.2 三维图像分割 |
2.4 基于 Amira 的帕金森病靶区三维重建 |
2.4.1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方法概述 |
2.4.2 基于 Amira 的帕金森病靶区三维重建结果及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模糊连接度的帕金森病靶区自动识别算法研究 |
3.1 帕金森病靶区分割方法 |
3.1.1 模糊连接基本理论 |
3.1.2 帕金森病靶区分割难点 |
3.2 基于模糊连接度的图像分割 |
3.2.1 脑部磁共振图像预处理 |
3.2.2 基于模糊连接度的图像分割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基于改进的模糊连接度算法 |
3.3.1 自适应模糊连接度 |
3.3.2 基于自适应模糊连接度的图像分割 |
3.3.3 分割结果技术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帕金森病靶区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结构设计 |
4.1.1 基本设计思想 |
4.1.2 功能模块设计 |
4.2 软件系统实现 |
4.2.1 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算法研发平台 |
4.2.2 系统界面设计 |
4.2.3 数据读取及显示 |
4.2.4 图像分割 |
4.2.5 图像后处理 |
4.2.6 三维重建 |
4.2.7 重建模型分析 |
4.3 系统性能测试 |
4.3.1 系统工作流程 |
4.3.2 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测试 |
4.3.3 帕金森病靶区模型分析测试 |
4.4 系统性能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进展和若干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五禽戏与拉伸操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D]. 王天.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2]调神畅志解郁法针刺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疗效观察[D]. 陈蒋楠.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21(02)
- [3]外周神经系统α-突触核蛋白的传递在帕金森病病理进程中的作用[D]. 李树林.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汉族散发性帕金森病候选风险基因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研究[D]. 王博. 南昌大学, 2020(08)
- [5]帕金森病中医证候要素提取与分布组合探索性研究[D]. 刘红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
- [6]Salsolinol合成酶及其产物导致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死亡的机制研究[D]. 郑晓彤.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7]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生活习惯数据库的建立与分析[D]. 周盛荣. 苏州大学, 2020(02)
- [8]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肌张力障碍的疗效及程控研究[D]. 籍炀飞. 郑州大学, 2020(02)
- [9]PNF技术联合功能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研究[D]. 姚福芝.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10]融合结构关联信息的帕金森病靶区自动识别技术研究[D]. 薛艳青. 北京工业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