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淫羊藿温运脾阳化生气血(论文文献综述)
唐贺[1](2021)在《运脾扶阳法治疗肥胖型糖尿病前期(脾虚痰湿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以“邪伏散膏”理论为依据,采用运脾扶阳法治疗肥胖型糖尿病前期脾虚痰湿证,验证运脾扶阳、温化痰湿、导邪外出法治疗肥胖型糖尿病前期脾虚痰湿证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肥胖型糖尿病前期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本课题选用临床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糖尿病前期(脾虚痰湿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以严格的饮食运动疗法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理中汤加减,对照组加用阿卡波糖片。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PG)及糖负荷两小时后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指标(TG、LDL-C)、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的变化,4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测3个疗程。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在降低血糖水平和理化指标方面都有疗效(p﹤0.05)。治疗组在降低FPG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2h PG、Hb A1c方面和对照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别(p﹥0.05)。在TG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LDL-C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在改善FINS、HOMA-IR、WHR、BMI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可以证明,在“邪伏散膏”理论指导下,采用运脾扶阳法治疗肥胖型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显着,可以有效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中医症状,减轻体重,降低腰臀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未见肝肾功能损害及低血糖反应,临床上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沙灵汐[2](2021)在《白长川教授从“滞伤脾胃”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白长川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组方规律,深入探析其思辨特色,挖掘其独特见解。并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病案处方,并对药物的使用频率、性味归经、药物分类、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白师治疗该病的组方及用药规律,以期能指导临床并加以推广。资料与方法:1.通过查阅文献及检索相关数据库,深入研究白长川教授“滞伤脾胃”学说的理论渊源及学术思想。2.通过整理白长川教授门诊的就诊记录,将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标准的74例患者病例资料,总计152首方,输入EXCEL表格,双人负责数据源核对;3.运用EXCEL表格将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对患者的症状、舌脉、药物频次、用药分类、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并运用关联规则、用药模式、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组方规律。结果:1.白长川教授临证在“滞伤脾胃”学术思想指导下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提出以“运脾六法”为代表的系列治疗方法。2.本研究中老年组占比最大,中年组其次,青年组最小,结果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男性22例,女性52例,分别占总数29.73%、70.27%。3.本研究中74例患者152次就诊记录中,症状上以胃胀、烧心、嗳气为主,频次分别为106、97、94;舌象上以舌淡红,边有齿痕最多;舌苔上以苔薄白腻最多;脉象上脉细最多。4.本研究152首方中,涉及中药90种,用药总频次2657次,高频药物依次为:姜半夏、党参、木香、茯苓、陈皮、厚朴、枳实、炒白术、鸡内金、浙贝母;药物功效及占比以理气药(33.15%)最多,利水渗湿药与化湿药共占比15.22位居第二,补虚药占比11.95%次之;药性以温性药(46.13%)、平性药(26.24%)、寒性药(23.81%)依次为最;五味以辛味(35.54%)、苦味(32.56%)、甘味(22.08%)为主;归经以归脾经(25.22%)最多,肺经(19.38%)、胃经(14.88%)随其后。5.对组方进行分析(1)“支持度”为0.7,“置信度”为0.9时,得出药对21组,角药11组,核心组方为8味中药:姜半夏、木香、党参、茯苓、枳实、厚朴、炒白术、陈皮。(2)“置信度”为0.9时,点击关联规则,得出11对中药组合。(3)设置聚类个数为“4”,得出4个聚类处方:聚类处方1:姜半夏,党参,浙贝母,茯苓,陈皮,木香;聚类处方2:党参,姜半夏,木香,茯苓,陈皮,枳实;聚类方处3:姜半夏,枳实,厚朴,木香,党参,炮姜;聚类处方4:姜半夏,枳实,厚朴,木香,茯苓,党参(4)在152方中将8味核心药物去除,设定支持度为0.3,置信度为0.93,点击关联规则,得出9组药物组合。结论:白长川教授临证在“滞伤脾胃”学术思想的指导下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并在此思想指导下提出了以“运脾六法”为代表的系列治疗方法。处方多以“姜半夏、党参、木香、茯苓、陈皮、厚朴、枳实、炒白术”为基本组合,理气运脾,祛湿化浊。实际治疗中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辨证论治,兼有湿热滞者以黄连、竹茹、浙贝母等清化中焦湿热;兼有寒滞者以炮姜、桂枝、吴茱萸等温脾暖胃;兼有瘀滞者,则以失笑散、丹参、三七等活血化瘀。临证用药灵活,疗效显着。
黄婷婷[3](2021)在《运脾化浊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比观察,从中医证候表现、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专用生活质量量表等多方面评价运脾化浊方对IBS-D的治疗作用及长期疗效。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及优势,以期能为IBS-D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将所收集的60例就诊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脾胃科门诊,且符合纳入标准、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的IBS-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口服,治疗组予运脾化浊方(炒白术15g、党参10g、茯苓30g、砂仁10g、当归10g、白芍15g、焦神曲10g、陈皮20g、防风10g、车前子15g、炮姜10g、甘草10g)早晚口服。治疗用药4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IBS症状严重程度总积分、IBS专用生活质量总积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并在停药4周后对两组治疗有效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复发情况,分析得出最终结果。结果:(1)中医症候整体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中医症候积分疗效评价:两组治疗后在大便性状、大便次数、腹痛、腹胀、急躁易怒、两肋胀满、食欲减退、乏力、大便结不尽感上治疗效果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在大便性状、大便次数、腹痛、两肋胀满、食欲减退、大便结不尽感、舌象、脉象上两组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在腹胀、急躁易怒、乏力上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腹胀治疗效果差异十分显着(P<0.01)。(3)症状严重程度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症状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4)生活质量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5)远期疗效评价:停药4周后随访,治疗组随访26例,复发3例;对照组随访19例,复发7例。治疗组复发率11.54%,对照组复发率36.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脾化浊方在治疗本病上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在改善患者腹痛、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胀、急躁易怒、乏力、食欲减退等临床症状方面具有优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远期疗效优于马来酸曲美布汀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宋梧桐[4](2021)在《中医脾虚证病机演变过程及辨证论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总结中医古籍脾虚证相关内容,探究脾虚证的内涵以及相关证候分类以及方药。2.在中医上工“知”病的理论基础上研究脾虚证病机演变过程中的阶段分期。3.根据脾虚证病机演变过程,研究脾虚证临床不同分期的证治应用。方法:1.通过重点阅读和理解《黄帝内经》中关于脾脏生理功能、经络理论以及病因病机等相关篇章,根据脾脏的生理以及病理表现,从中医整体观思想对脾虚证的形成过程、病因病机以及证候特征进行解释。2.文献研究从《中华医典》第五版作为文献检索来源,关键词选择“脾气虚”“脾血虚”“脾阳虚”“脾阴虚”,将所检索出来的中医古代着作条文进行阅读,去除与脾虚证无关的文献以及记载不完整文献等,得出脾虚证不同分类的相关文献。基于脾虚证不同分类的文献,总结、归纳脾虚证不同分类以及不同脾虚证在病机演变过程中的证候表现,列出主要证候以及用药,然后对于脾虚证中医古代着作条文进行理论分析,探究脾虚证的本质内涵以及分析在脾虚证发展过程中的证治方法和用药。3.采用临床资料研究的方法:选取符合脾虚证诊断标准的临床病例处方264例,选用Excel2010软件对药物的频数、性味、归经及功效等进行统计,挖掘脾虚证临床不同分期用药性味、功效以及归经规律。然后使用SPSS Statistics 22.0的系统聚类模块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以树状图展示,挖掘脾虚证临床不同分期的核心处方,总结相关治法原则。结论:1.在《黄帝内经》中即已提出上工“知”病的原理。其原理以脏象学说为核心,通过疾病的外在征象,来对内脏的病变程度进行判断,从而“知”所病。中医上工的诊疗优势在于把握疾病的变化趋势,根据疾病的变化趋势先瞻性地使用治疗措施,从而防止疾病趋势的加重。2.根据中医古籍文献整理研究可知,脾气虚证、脾阴虚证、脾阳虚证和脾血虚证在病证发展过程中的轻、中、重期有着相应不同的证候表现及处方用药。根据脾虚证的病机演变过程,临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其一即脾脏功能失调期;其二,脾虚致病期;其三脾脏虚损,累及他脏期。根据不同分期,初期可根据症“知”脾虚功能失调;中期可根据脾虚“知”所形成临床病证;晚期可根据脾虚致病“知”临床相关并发症。3.根据临床不同分期,采取相应的治法方药,可以防范脾虚证的进展和加重,以达到治未病的临床效果。初期时可知脾脏功能失调,此时脾脏本脏正气尚可,功能出现不调,治疗中以调整脾脏功能为主,防范向脾虚致病的阶段进展,以理气、消食、化湿、清热为主,祛除病因则脾脏功能自然恢复协调。在中期时,根据具体临床表现可知脾脏本脏正气已经出现亏损,以脾脏正气受损为本,兼有湿困、气滞、血瘀、痰饮等存在,治疗需以固护脾脏正气为主,恢复脾脏功能,从而防范由脾虚病证向其他脏腑的传变。用药以健脾益气为主,佐以化湿、化瘀、祛痰。在后期时,脾脏正气已经出现较重的虚损,脾虚向他脏传变,导致他脏出现疾病反应,治疗以扶助正气,补益气血为法,兼顾调整他脏功能,以防范所传疾病的进一步加重。用药以补气药、补血药为主,稍加配合活血、理气、化湿药物以达到补而不滞的效果。
王奕斌[5](2021)在《附子-白芍药对治疗痹证的配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附子、白芍作为治疗痹证临床常用药对之一,两者合用,刚柔互济,生克制化有序,具有散寒止痛,温补脾阳,柔肝养血等功效。用以治疗痹证取得很好的效果。导师善于使用附子-白芍药对,并与其他药物组合,灵活用于治疗各种痹证,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和系统收集、整理分析临床中用以治疗痹证的处方,总结导师运用附子-白芍药对治疗痹证的配伍用药规律和临床经验,更好为痹证的辨证论治、处方用药问题提供依据和思路,丰富痹证的临床内容。方法:1.第一部分通过文献查阅,阐述古今医家对白芍、附子除痹止痛的认识;总结附子-白芍药对的配伍意义;结合导师临床经验,总结导师应用附子-白芍药对治疗痹证的理论依据;总结导师应用附子-白芍药对在各证型中的应用。2.第二部分通过收集整理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就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病风湿科门诊导师应用含附子-白芍药对治疗痹证的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并总结导师应用含附子-白芍药对的方剂论治痹证的配伍用药规律,挖掘附子-白芍药对与其他药物配伍组合,从而更好的归纳附子-白芍药对论治痹证的思路,为临床丰富和提供更多临床治疗痹症的有效方法。结果:第一部分通过文献研究,认识到白芍、附子皆有除痹止痛的功效,二者配伍具有通络止痛、调和营卫、补益肝肾、益气养血、运脾化湿、行滞利水等功效;导师论治痹证,认为此病以肝肾气血亏虚为本,感邪发而为痹;临床辨证为风寒湿痹证、热毒痹阻证、痰瘀互结证、肝肾亏虚证;结合临床症状表现,应用附子-白芍药对,再配伍其他药物,可应用于痹证不同证型中。第二部分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临床处方进行挖掘分析,收录含附子-白芍药对方剂论治痹证的524例处方,研究涉及中药共204味。得出结果如下:1.含附子-白芍药对方剂选用药物的药性多以温、平为主;药味多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归肝、脾经为主。2.药物频次统计前十位的药物依次为附子、白芍、甘草、桂枝、黄芪、防己、当归、茯苓、萆薢、延胡索、土茯苓。3.药物类型统计前五位的依次是补虚类药、清热类药、祛风湿类药、活血化瘀类药、利水渗湿类药。4.挖掘附子-白芍药对高频配伍组合,包括附子-白芍-甘草、附子-白芍-桂枝、附子-白芍-黄芪、附子-白芍-防己、附子-白芍-当归、附子-白芍-茯苓、附子-白芍-萆薢、附子-白芍-延胡索、附子-白芍-土茯苓、附子-白芍-马鞭草等。5.挖掘除附子-白芍药对外,潜在药对有大血藤-黄芩、忍冬藤-败酱草、忍冬藤-萆薢、土茯苓-猫爪草、淫羊藿-桂枝、马鞭草-虎杖、忍冬藤-茜草、土茯苓-干姜、马鞭草-桂枝。结论:1.白芍、附子均具有除痹止痛之功,二者配伍具有通络止痛、调和营卫、补益肝肾、益气养血、运脾化湿、行滞利水等功效;2.导师论治痹证,注重辨寒热、明虚实,并结合临床症状表现,临床辨证为风寒湿痹证、热毒痹阻证、痰瘀互结证、肝肾亏虚证等四种证型;基于痹证以肝肾气血亏虚为本,邪实为标的特点,导师应用附子-白芍药对扶正、祛邪的双向作用,通过配伍补虚类、清热类、祛风湿类、活血化瘀类、利水渗湿类等药物,应用于痹证不同证型中。3.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挖掘附子-白芍药对最常配伍的药物为甘草、黄芪、当归等补虚药,其配伍意义在于相须为用,以增强附子-白芍药对的补益之功。体现了痹证以正虚为本的病机特点。4.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挖掘除附子-白芍药对之外的潜在药对。药物组成主要以清热类、补虚类、温里类药物为主。根据其配伍目的归纳为攻毒祛邪类、扶正祛邪类二种,攻毒祛邪类药对应用于邪毒留滞体内,化瘀化热,意在挫邪毒之势以缓症;扶正祛邪类药对应用于瘀热与正虚并见,意在补益正气、祛邪外出。体现了导师注重“毒邪”在痹证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治疗上注重祛除毒邪。
王彦彦[6](2020)在《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中医学术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网络文献检索系统、广州市各大图书馆、访谈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或后人、跟名老中医出诊学习等四种途径,对岭南中医名家治疗月经病学术思想、诊疗特色及临床经验等进行大规模的收集整理,发掘岭南地区月经病的发病特点和名家调治月经病的诊治规律,初步呈现岭南中医妇科医家治疗月经病的学术思想源流及特色经验集成,为临床继承应用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用参与性研究方法初步验证其中一位名医的经验方的临床疗效,为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思想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依据。为中医妇科后辈学习岭南中医妇科提供指引,为发挥岭南中医妇科优势,继承与发扬岭南中医妇科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本研究工作主要通过广泛收集历代岭南中医妇科名家相关历史记载、发表论文、医案医着、名医弟子的跟师记录、心得、经验总结及其他途径关于名医的一些记录等,搜集其中各岭南名医关于月经病诊治的学术背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有效病案等,通过比较研究的科研方法,归纳整理出岭南名医对于月经病诊治的特色和规律,形成“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同时对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诊疗特色进行整理研究,采用文献收集、名老中医自身总结、名家访谈、弟子访谈、跟诊学习等形式,采用传统及现代的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研究当代岭南妇科名医的学术思想、思辨特点、临床经验、方药特色、典型医案,总结其共性规律和特点,总结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学术思想。在基于上述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特色总结下,选择岭南妇科名家李丽芸的一个经验方药,采用参与性临床研究,从方药、治法入手,凝练形成代表性研究方案,评价临床疗效,为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思想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依据。结果:在岭南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岭南地区中医妇科流派的发展受岭南文化的历史沉淀影响深刻。岭南中医妇科形成因素包括地域、经济文化、体质因素等。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构成代表有罗氏妇科、蔡氏妇科两支妇科派系,还包括以妇科病为专科的岭南医家及兼治妇科病的名家。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特点:(1)传承发扬中医,创新中医理论,培养数代岭南名医;(2)百病生于气,重视调理气机;(3)因地制宜,注重湿热致病,顾护气阴;(4)四诊合参,重视望诊、脉诊;(5)心身同治,调畅情志,重视情志治病;(6)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7)用药轻灵,善用南药花药;(8)结合岭南饮食文化,药食同源,重视药膳。本研究选择岭南妇科名家李丽芸教授经验方之补肾健脾法中药复方,治疗脾肾两虚型经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运用随机对照方法,与地屈孕酮片作为对照,结果如下:两组患者治疗后经行时间延长的主证积分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疗效相当;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组在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方面更为有效。经过三个月经周期的治疗两组H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两组间治疗后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的疗效相当。两组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经治疗后延长,而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延长黄体期时间方面疗效相当。两组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BBT上升6-8天)经治疗后较前显着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均有可能提高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而改善黄体功能。但因两组治疗前后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不具可比性,尚不能证明中药组对提高黄体中期血清孕酮水平的有效性。结论:岭南气候地理的独特性造成了岭南地区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的疾病特点及居民体质,如外邪常夹湿邪入侵人体,月经病患者也多气虚、阴虚及痰湿体质等;岭南地区还有采用当地中草药煲凉茶和煲汤的饮食文化习惯,因此药膳调经也成为岭南中医妇科的一大特色。岭南妇科流派传承特点:以代表性南海罗氏妇科为例,其调经特色在于:(1)崇尚景岳,调经首重阴阳;(2)脾肾为本,气血为用;(3)养阴保津,驱邪扶正,攻补有度;(4)治疗重视地域气候的差异;(5)善用南药,药性平和;(6)重视情志治病。罗元恺教授继承发扬,衷中参西,提出女性肾气—天癸—冲任—子宫轴的概念,这是岭南中医妇科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罗氏的传人欧阳惠卿、李丽芸、罗颂平、王小云等传承罗氏的学术思想,又各有发展创新。欧阳惠卿致力于补肾活血法在妇科领域常见病、难治病的应用研究,其科研成果硕果累累。李丽芸充实了补肾法,提出经典的补肾八法,丰富了补肾调周法的经验。罗颂平立足天人合一,提出月经周期与太阴月节律同步的创新观点。王小云经多年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形成特色明显的中医“心身同治”学术思想,创新以情胜情的情志疗法。同时岭南妇科流派传承人为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研究开创流派工作室,培养人才,为岭南妇科流派作出贡献。潮汕蔡氏妇科其传承以家传为主,兴盛至今的除了其百年不衰的疗效。近现代名医蔡仰高、蔡纯臣刻苦努力传承良好的家风医德,崇仲景学说,重脾肾,博采众长,重视祖方、偏方,又有创新。至现代蔡妙珊教授继承先辈经验,又结合吸收院校中医教学,将蔡氏妇科发扬壮大。临床验证方面,李丽芸教授经验方之8号健脾补肾方对脾肾不足型经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患者是有效的,其疗效与地屈孕酮片改善黄体功能不全型经期延长的疗效相当,而对改善患者脾肾不足型中医症状方面更优于地屈孕酮。此经验方具有临床可行性及可重复性。
范风英(Fam Foong Yin)[7](2020)在《慢性胃炎新加坡中药疗法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其理论依据,作用机理及中药治疗此类疾病的优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及无副作用的临床疗效。新加坡的气候,人的体质和饮食习惯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三因制宜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根据季节,地区及人体的体质,年龄等不同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法。方法:分为理论研究和临床观察两部分。理论研究包括古今文献,对慢性胃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进行阐述、临床观察是由2010年至2019年就诊于新加坡范氏中医诊所符合慢性胃炎患者,人数60人(慢性萎缩性胃炎58例,浅表性胃炎2例)全部均给于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患者临床表现为恶心、反酸、腹痛、消化障碍、腹胀、嗳气等。根据不同的慢性胃炎类型选用不同的处方来治疗慢性胃炎,并且采取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用药护理措施。处方药:四逆散、半夏泻心汤、沙参麦冬汤、香砂六君子汤、桃红四物汤。新加坡于东南亚的热带国家,靠近赤道,没有四季,气候温暖潮湿,气温变化小。它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其中以华人占大多数,其他的族群有马来人、印度人等。大多数国人生活非常忙碌,压力很大,他们喜肉食、冷饮、辛辣煎炸食物和腌制食品等;而且经常熬夜,因而导致很多人罹患慢性胃炎。印度同胞罹患慢性胃炎病例最少,根据报导这是 由于他们吃的食物大多数含有黄姜粉。因此,黄姜粉可能是预防胃炎的最佳食材,但有待医学界进一步的研究。慢性胃炎可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主要是在脾胃,涉及肝胆等。基本病机为“中焦气机阻滞,胃气失于和降”。细分则以中焦气滞为先,湿热内蕴为主,脾胃虚弱为本,津气受伤为多,寒热互结为变。基本治法为理气通降,具体分为清利湿热、疏肝和胃、补脾益气、益气养阴、寒热平调。根据文献报导,有四季国家慢性胃炎发病规律:一年四季皆发病,以肝胃不和型为多见。但春季、夏季以肝胃不和型和脾胃湿热型多见,冬季以肝胃不和和脾胃虚弱型多见。新加坡是处于温暖而潮湿地带,人们的饮食习惯是喜辛辣和冷饮、熬夜、压力故慢性胃炎以全年是以脾胃湿热型、肝气犯胃、胃阴不足型多见。文献报导胃镜检查显示:胃阴不足、脾胃湿热、肝气犯胃型的CAG于HP感染有关,而脾胃虚弱型的则无统计学意义。在用药方面须辨证论治,根据病情的需要在中药处方上做加减,温暖而潮湿地带为病多湿热,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为阳邪,易伤津液,二者更互为患,互为影响,故其治疗宜兼顾湿热共治,缺一不可,也结合针灸、食疗来改善病情。浅表性胃炎一般比萎缩性胃炎容易治疗;但是它容易反复发作。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治疗比较棘手,是常见的胃癌前疾病。统计数字显示,患者是男人比女人多,老年人比年轻多;其临床表现多样且无明显的特异性,常规检查,化验大多无法提供最终诊断依据。对于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并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典型增生的患者,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预防癌变,原因是幽门螺旋杆菌(HP)是引发胃癌的主要病因。成果:60例慢性胃炎患者做治疗前后做比较,明显好转30例,好转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5%。结论:辩证施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草药来治疗慢性胃炎有效.中医学对CNC的认识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在整体辨证指导下取得较高临床效果,并结合针灸,食疗等综合疗法来提高疗效,减轻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获得病人的认可。讨论:患者由于压力、熬夜、不良的饮食习惯、环境气候等因素而出现了慢性胃炎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而忽略了治疗,一旦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其治疗难度加大。如不及时治疗,可以发展成为胃溃疡或者胃癌,患者因此而焦虑等负面情绪,消化道疾病恶化,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十分重要。结论:用中草药处方结合针灸、食疗、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比用单纯的现代医学疗法其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魏仁贤[8](2020)在《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拟对李家庚教授发表的论文、着作、临床病案研究,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数据挖掘,探讨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治疗脾胃病等疾病的经验,总结临床辨治思路、用药规律及特色,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方法搜集李家庚教授2011年至2018年的门诊医案(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等);研读李家庚教授公开发表的论文、着作;整理有关调摄、药物、方法宜忌、病症等方面的经验;举例分析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胃癌、胃食管反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脾胃病验案,以及内、外、妇、儿、五官科15种疑难杂病临床验案。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进行数据挖掘研究与分析:标准化后的病案数据录入Excel表格,数据清洗整理;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Weka3.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再通过Pajek2.0复杂网络软件对核心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复杂网络图,展示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的临证用药规律等。结果李家庚教授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及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伤寒学术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具体如下。1.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贡献(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编着大量仲景相关的着作,从整体出发,以六经辨治为思想核心,融合寒温,师事百家,从理法方药等方面,宏观上阐发仲景思想;微观上考辨《伤寒论》中“复”、“消息”、“除中”内涵,考证王叔和生平,析辨小柴胡汤证非半表半里证(病位、定性、临床实践),探讨仲景所用虫类药、温燥药(附子、半夏)药物毒效及宜忌,体现学重伤寒,用药平稳,顾护脾胃及阴津,衷中参西等学术思想。(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指出三百九十七法是张仲景辨治精髓,亦是临证辨治的重要思想来源,推崇精研三百九十七法的奥旨,病脉证治为重点进行思考,该法划分标准乃凭仲景原条文。(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从易经角度阐述仲景学说,倡导医学时空数理观的独特思想,阐述生理、病理、症候、辨治、传变及预后等,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思想及恒动观点,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六经辨治为根本,法随证立、药随症变、方因机变、辨病治疗等有机结合。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思想核心。(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随证论治主,将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八纲辨证等有机融合,多法联用。融寒温为一体,师事百家,灵活辨治。(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总结仲景试探法用于疾病诊断、试探性治疗、判断预后;因势利导法分随病情利导、随病位利导、随病性利导;运用救逆法逆转病因、优化治疗及预防传变的治未病思想。并利用这些方法指导临床实践,治疗鼻咽部恶性肿瘤溃烂、血肿等。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1)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急性热病:六经辨证为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与辨病治疗,方以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根据风热犯卫、少阳阳明合并气分热盛、三焦邪热壅盛随证加减;结合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肺炎、肿瘤、中耳炎、鼻炎、淋巴结炎等辨病治疗。(2)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或痰、水、瘀等停聚,或经络脏腑气血津液及阴阳失调为主要病机;提倡六经辨证为主,经、时方配合葛根、钩藤,随证加减。葛根20g、钩藤15g作为对药配合使用,通治诸多眩晕,安全有效。(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1)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内外因素交攻致精气血津液变化影响耳部;以气滞血瘀、精气不足为主要病机,病涉五脏;填精、调气、和血、和津液为主要治法;治疗以经验方随证加减,并根据随年龄、性别等适宜用药。(2)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发病与脏腑精气血津液密切相关,尤以脾肾肺三脏为甚。治以调理脾肾肺为本。方选六味地黄汤、右归丸加减填补肾精;八珍汤加减补益脾胃气血、健运中州;银翘散、麻黄汤等解表以散邪;配合疏肝理脾、补血养心、通利三焦和膀胱等法。(3)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外邪侵袭、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或阴虚阳亢络脉失养为主要病因病机;祛邪通络、调和气血阴阳为基本治法;柴胡疏肝散、四物汤合牵正散为常用方剂。(4)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病机与邪气外袭、脾胃虚弱、肾阳亏虚等脏腑气血不足关系密切;温补脾肾、升阳清热为主要治法;麻黄升麻汤配合六味地黄汤、八珍汤加减为主方。(5)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肝郁气滞、气血瘀阻,或寒凝血瘀,或因虚致瘀为主要病机;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为主要治法;当归芍药散、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主方。(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内外多种因素致热、湿、痰、瘀、郁互结为主要病机。发病以湿热、气郁为先;日久可致气虚、阴虚、血瘀、痰阻。清热袪湿,化瘀除痰为主要治法。肺结节以清肺热为重,常以银翘散或五味消毒饮加减;乳房肿块以清中焦湿热为要,常以半夏泻心汤加减。随证配合化痰、温阳、散结、解郁、化瘀等法治疗。(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1)和调五脏法治疗基因缺陷等所致不孕不育:五脏六腑皆可致不孕不育,非独肾也;中药可以治愈部分基因缺陷、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所致的不孕不育。治疗上常根据患者体质灵活变通,各有侧重。或以治肾为主,或疏肝为要,或健运脾胃为核心,或肺肾同治、脾肾同治等。如解表散邪治肺;清热除湿、益气健脾、理气和胃以治脾;疏肝解郁、养血调经以治肝;补益阴阳治肾;补血、清火以治心等。(2)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冠心病以气血阴阳亏虚本,湿、热、寒、痰、郁瘀阻心脉为标;消补温三法为主要治法,分温心阳、补气阴、消痰瘀和郁气;随证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生脉饮、二陈汤、五苓散、血府逐瘀汤等加减。(3)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中气下陷、肝郁气滞或寒凝肝脉为主要病机;益气升阳,健脾养血为主要治法;补中益气丸合保和丸为主要方剂。(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1)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热毒瘀阻鼻咽为鼻咽部肿瘤等恶性病变的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灵活运用试探法、救逆法、因势利导法;“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乃自创验方,治疗鼻咽部恶性溃烂疗效较好。(2)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热、毒、湿、瘀、滞为主要病理因素;热毒湿瘀互结,气滞血瘀,肝失疏泄,胆汁分泌与排泄异常而发黄疸为主要病机;泄热、解毒、利湿、化瘀、行气为主要治法;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辨病治疗联合辨治;李氏退黄汤为有效经验方。(3)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热毒瘀阻肢体关节为根本病机;解毒化瘀,清热祛湿为主要治法;经验方“解毒化瘀汤”加减为主要处方,疗效明显。(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1)精选方剂,经时方合用,提高疗效。(2)用药当轻灵平稳,忌滥用温补,过补即毒,如人参等;也不要因噎废食,某些性烈或带毒性药物适量使用也能为补,如附子、细辛适量可以补阳。斟酌使用,增效减毒。(3)病症经验:小方专药适宜运用,增效减毒。(4)调摄适宜,减少疾病产生及复发。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经验举隅:(1)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气痰瘀毒互结为主要病机。早期肝经气郁、脾胃阳虚多见;中期湿浊内生、血瘀痰凝为多;晚期胃热津伤、气血双亏、瘀毒内阻为主。治疗扶正与袪邪同用,清热祛湿,解毒化瘀为主要治法,方选李氏退黄汤加减。(2)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辛开苦降为主要治法,方以半夏泻心汤合藿香正气散、丹参饮等加减。(3)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正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火郁为标;扶正祛邪为主要治法,随证(症)加减。(4)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阴虚液涸,气虚血亏,阳虚阴凝,胃肠燥热,气郁食滞通降受阻为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治分清虚热、清湿热、补阴、补阳、补气、补血、消瘀血、消食积、消郁气。(5)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湿热壅滞肠道,脾胃虚弱,瘀血内生形成虚实夹杂为主要病机;清热祛湿、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方法;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加减为主要方剂。(6)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初起热毒瘀滞肠道,日久正气亏虚,气血阴阳不足。清热解毒、化瘀祛湿为主要治法;配合调理脏腑气血津液阴阳等。常用方剂有乌梅丸、白头翁汤、十灰散等经时方结合。(7)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病机可由情志、饮食、劳倦、寒湿、湿热等导致肠道气机紊乱,传导失司;治疗以疏肝理脾、益气养血、除湿清热为常用治法;乌梅丸、藿香正气散、痛泻要方、柴胡疏肝散等为常用方剂。(3)慢性胃炎数据挖掘结果(1)719例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2)脘胀、胃脘痛、反酸、嗳气等症为常见主诉;(3)舌红、苔黄、脉弦为主要舌脉;(4)气滞、血瘀、湿热、血虚、气虚等为主要病因证素;(5)核心证型分为六型,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证最多见。(6)常用方剂:半夏泻心汤,藿香正气散;二陈汤,黄连温胆汤;丹参饮;柴胡疏肝散,旋覆代赭汤;当归芍药散等。(7)常用中药:生甘草、茯苓、茯神、黄连、黄芩、藿香、佩兰、法半夏、丹参、赤芍、白芨、川芎、延胡索、海螵蛸等。(8)核心药对:佩兰→藿香、白芨→海螵蛸、炒麦芽→炒谷芽、香橼→佛手、白芍→赤芍、茯神→茯苓、黄连→法半夏、黄芩→黄连等。(9)核心药物聚类成6个新处方:如藿香-佩兰-法半夏-炒白术-茯苓-茯神;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海螵蛸-白芨;葛根-钩藤-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藿香-法半夏等。(10)证-症关系,证-方关系,证-药关系:如脾胃湿热为例,以胃脘痛、脘胀、嗳气、胃脘灼热等为主症;常以半夏泻心汤加藿香、佩兰等治疗;主要使用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等。(4)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与生活、饮食因素、生理规律影响、心理因素、疾病传变因素等有关。(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总结了脾胃病验方: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赤芍、白芍、丹参、川芎、白芨、海螵蛸、陈皮、佛手等。结论1.伤寒学术思想(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5)伤寒杂病,圆机活法;(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2.临证辨治思想(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要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验方加减,药随证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总结了李家庚教授将伤寒、易经结合的时空数理观;试探救逆,因势利导等伤寒学术思想。(2)多角度总结了临证辨治思想,及秘验方等临证经验。如“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李氏退黄汤”等,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李家庚教授辨治特色及用药特点。(3)总结了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注重粘膜修复等脾胃病辨治特点;(4)数据挖掘出慢性胃炎用药规律,如核心药物聚类的6个新处方;总结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以和助通,以消为补等辨治特点。
何群娥(Ho Kwan Ngor)[9](2019)在《精神情志疾病经方辨治规律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社会的急速步伐,令精神障碍相关疾病的发生有增无减,引起大众的关注,全球现时已有超过三至五亿的精神障碍患者,数字继续持续上升,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将会成为最严重的疾病,造成医疗的沉重负担,亦影响到病患者与及其身边家人朋友的生活质素,危害身心健康。精神障碍的发生可涉及任何年龄、性别,且可因郁致病,或因病致郁,除了精神症状外,还可出现一系列的躯体症状,身心同病,令病患饱受煎熬,更甚者会因为情绪未得到适当疏导而产生轻生念头,造成不能挽回的悲剧。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刻不容缓的。目前,西方医学为精神障碍患者处方的药物,仍有未能尽善的不足处,例如并非所有患者皆适宜服用,一般而言,青少年及孕妇是不建议处方抗抑郁药,又如乳癌患者病后焦虑,假使服用抗焦虑药物可能导致刺激乳腺不当分泌或处在相对提高血中泌乳素浓度的副作用。即使合适处方相应的治疗情绪病药物,却又有可能出现药物依赖和药物残留的问题,躯体症状包括疲倦乏力、便秘、心悸、睡眠障碍、食欲紊乱等,令病患者产生抗拒依从的负担。现代医学对治疗情绪相关疾病的疗效,已到了瓶颈的位置,面临挑战。祖国医学讲求整体观与辨证论治,身心同治,经方治疗情志病经过历史的验证,行之有效,多条名方皆出自仲景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历久不衰,在临床应用上有较好的疗效。透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探讨以经方辨治情志病及相关躯体症状,为临床找出理法方药的依据,别具意义。《伤寒论》、《金匮要略》成书于一千八百年前,书中对各类情志相关的症状、证候及病症有丰富的描述。如烦证、躁证遍及六经。烦躁虽然在现代医学并非独立成病名,但其临床表现犹似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在甲亢导致的精神障碍中所见的症状亦以烦躁为多见,足见烦躁可视为不能忽视的症候群。烦证与躁证发生的病因病机多种多样。辨病位,可在心,在肝,在脾,在肺,在肾。辨病性可有寒有热,有虚有实,寒者有太阳变证心阳虚、太阴虚寒、少阴寒化、厥阴肝寒,热者有外邪郁闭、内热炽盛、有兼水湿水热互结、湿热内蕴、阳明腑实燥屎内结,总括而言以热多寒少,三阳经出现较多,三阴经较少。热证又当区分虚热实热,虚热内生阳浮于外,出现烦、躁。辨病机,气机郁滞可见阳气郁闭、热郁、食痰之郁、湿郁,津伤又可致烦渴。辨病势,可见正复邪去如少阴病阳气来复的“自烦”、正未胜邪余邪未了的“复烦”、邪长正消的传经入里、药力未见效的“反烦不解”、正不胜邪的太阴病“不烦而躁者死”、厥阴病的“躁无暂安时”等等。辨“虚烦”,仲景在不同章节的条文中皆有提到虚烦,以方测证,虚烦可指栀子豉汤证热邪未有与实邪相结,故为虚,有指黄连阿胶汤证的肝血不足肝郁化火,虚火上扰,故为虚。临床必须明确辨清,再根据实际的证候遣方用药。如邪入太阳,则解表清热除烦,邪入阳明未入腑实清热生津,既入腑实则攻下泻热,少阳郁热和解枢机,清热除烦;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安神除烦,心血不足补益心脾,宁心安神,阴虚烦躁养阴润燥。对睡眠障碍的论述,有失眠的“不得卧”、“不得眠”,有嗜睡的“嗜睡”、“嗜卧”、“但欲寐”,有欲眠不得眠、卧起不安。《伤寒论》太阳病与阳明病篇,出现睡眠障碍可因郁热内扰、津伤、阳浮、胃不和卧不安。少阳病篇睡眠障碍,因枢机不利热扰心神,或湿热内蕴,清气不升。少阴病篇睡眠障碍,阴寒内盛神失所养,或阴虚火旺虚阳上扰。《金匮要略》涉及有关睡眠障碍的条文有《百合狐惑病篇》、《血痹虚劳病篇》、《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五脏风寒积聚病》、《痰饮咳嗽病篇》、《水气病篇》、《黄疸病篇》、《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及《妇人杂病篇》等。其病因病机,有虚有实,虚者有血失所养、肝血不足、心气不足、心肺阴虚、心脾两虚、阴阳两虚、虚阳上浮等。实者有水饮内停、湿热内蕴、热扰心神。又有他病累及,如咳喘肺系病等。临床病因病机各异,因此亦有不同遣方用药和代表方剂。热邪扰心者清热安神,阴虚阳亢者滋阴潜阳,阳虚神浮者温阳安神,总之,根据临床辨证施治,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脉证治》提到惊悸一证。有关“惊”的论述尚有“烦惊”、“惊狂”、“怵惕”、“惕而不安”等。“惊悸”是一种心无所倚、惶恐不安、伴有不能自控的心慌心跳、心律失常的状态,可以理解为因为受惊致出现恐慌的心脏急剧跳动,在现代医学所掌握的临床经验,急性焦虑障碍(亦即是惊恐障碍)就以心动过速为首要的表现。仲景论述因惊恐得之的“奔豚气病”,有从小腹而起的气上冲胸,犹如现代医学认识的惊恐障碍,可突然出现不能预测的惊恐体验,同样是伴有一股气上冲咽喉的窒息濒死感和失控感,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伴心动过速,胸闷气急,竟正与“奔豚气病”不谋而合。“嘿嘿”一词,出现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只有6处,包括少阳病篇、厥阴病篇、百合病和狐惑病。“嘿嘿”是一种情志不舒的表现,犹如现代医学抑郁状态。“嘿嘿”相关条文中,有证有方的有小柴胡汤证、百合病的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狐惑病的甘草泻心汤等,在治疗抑郁障碍的应用上,可供参考。百合病表现为“欲食不能食”、“欲眠不能眠”、“欲行不能行”,犹如现代医学的抑郁、焦虑、睡眠障碍、饮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仲景用了9条条文,共七方,计有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黄汤等,七方药仅八味,易一味易一方,可见仲景用药之精当。“咽中如有炙脔”,后世称之为“梅核气”。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癔病、咽异感症等,临床上许多精神障碍患者都有咽喉异物感的表现,其主方半夏厚朴汤被广泛应用在各种抑郁或焦虑障碍中。“奔豚气病”从惊而引起,病在下焦累及上焦,其表现为“气上冲胸”“发作欲死”,与现代医学的惊恐障碍的濒死感相类似,其病机为气机逆乱。本病有三方,视病位在肝在肾,在寒在热在水饮,不同病机而施方用药。“脏躁”,“喜悲伤欲哭,如有神灵,数伸欠”。临床表现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邪哭”,表现为“魂魄不安”、“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有认为两者病机相同,“脏躁”为轻症,“邪哭”为重症。六经铨百病,通过六经辨证体系,先辨阴阳,再辨六经。六经各有不同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如六经的烦躁各有不同。又如糖尿病抑郁症者,病至少阴,多表现为全身性的虚弱,并已出现重要的脏器病变。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喜静恶动、思维及认知能力减退,神疲肢冷,脉微细,但欲寐,或渴,或见心烦,不得眠的睡眠障碍。病在厥阴,症见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呕吐,腹痛、下之利不止等寒热错杂症状时。病在太阴,见情绪低落,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病在少阳,见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病在阳明,内热躁烦,烦躁不得眠,腹满,大便乍难乍易等胃肠功能紊乱。病在太阳,头项强痛而恶寒、烦躁不得眠。再如睡眠障碍,病在太阳,症见营卫不和,四肢麻痹、汗出或无汗,口渴、麻木或烦躁以致入睡困难、或眠浅疲倦。病在阳明,扰胸膈,表现为舌干烦渴,大汗出,烦躁至极,辗转难眠。热迫大肠,热与糟粕互结,表现为大热不解,烦渴郁闷,腹胀嗳气臭秽,大便干结,四肢困重,严重者可出现神志上异常,幻视幻听。病在少阳,症见心烦喜呕、口干口苦、舌红苔黄或白腻、脉弦等,睡眠障碍以难入睡或多梦为主。病在太阴,症见情绪低落,心悸失眠,腹部冷痛,喜温喜按,月经失调,唇干,气短,纳差,便溏或肠鸣下利,舌淡胖嫩,苔白水滑,脉沉弱或缓。病在少阴,表现为症见精神困倦,“但欲寐”,四肢逆冷,小便清长;或是症见心烦失眠,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盗汗,小便短赤,舌红而瘦少苔,脉细数。病在厥阴,表现为症见上焦有难耐的热象,自觉一股热气上冲,心烦口渴欲饮;中焦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见胃气虚弱,则有饥而不欲食,胃中嘈杂不适,食后呕吐;下焦有寒见脾肾不足,则兼有下利。再如肠易激综合征,病在太阴,症见腹满而吐、下利、食不下、腹痛。久病累肾,则见下利清谷、手足厥冷、腰膝畏寒、小便清长、尺脉沉细;邪陷太阴,病情迁延日久,络脉瘀滞,见下利腹满时痛,脘腹拘急疼痛时作时止。病在少阴,症见四肢不温,腹痛下利;心肾阳虚,见下利清谷,精神萎靡,畏寒肢冷,喜卧嗜睡,面色晦暗,脉微细沉。病在厥阴,症见腹胀,腹痛,腹泻,大便稀溏,泻下如水样便或完谷不化。唇红干,渴喜饮。胃灼热,自觉气从少腹向上冲逆,饥而不欲食,下肢畏寒,小便清长。舌尖红,苔黄或白,脉弦细。至于甲亢导致精神障碍,病在初可见阳明热盛,病在后久病累及脾肾,则见太阴少阴合病。辨寒热虚实,三阳多为热,为实;三阴多为寒,为虚。如烦躁一证,以热为多,以实为多,以三阳病为多。肠易激综合征以虚为多,以三阴病为多。其虚者可以是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其实者可以为实热,可以为腑实。辨气血津液。百病始于气。气机逆乱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因惊悸而起的奔豚气病,其病机在“气”,在阴盛或水饮基础上,复加上受情志的刺激,气机逆乱,上冲于胸或于咽喉,造成呼吸困难的窒息濒死感;又如“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的“梅核气”,病机亦可见于“气”上,在痰湿基础上,情志不舒,气机逆乱,上冲于咽喉,痰气交阻而为病。病在血虚不足的有妇人“脏躁”和“邪哭”。尚有心肝血不足“虚烦不得眠”的酸枣仁汤证;比血虚更进一步的心肺阴虚、表现为“意欲食而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的百合病等。气机失畅,湿浊内生,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仲景又重视津液的有无,作为疾病转归的依据,如阳明热盛津伤,津伤又可至腑实,不能忽视。仲景经方,以六经辨证为框架,有是证用是方,只要在四诊合参、方证相应的前提下处方用药,就能取效。临床上多首经典名方皆广泛应用,在本文第四章偶拾得多种精神情志疾病的治疗病案,同一病症因应不同六经分型有不同处方,同一处方又可用治于不同的精神情志疾病,体现中医学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特色。如治疗抑郁障碍,可见于甘麦大枣汤、半夏厚朴汤、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焦虑障碍,可见于柴胡桂枝汤、甘麦大枣汤、大柴胡汤、半夏泻心汤、附子理中汤、酸枣仁汤;治疗惊恐障碍,可见于柴胡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奔豚汤;治疗睡眠障碍,可见于厥阴病睡眠障碍之乌梅汤和酸枣仁汤、少阳病睡眠障碍之柴胡桂枝汤和小柴胡汤、阳明病睡眠障碍之核桃承气汤和栀子豉汤、少阴病睡眠障碍之四逆汤、太阴病睡眠障碍之附子理中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可见于乌梅汤、小柴胡汤、四逆散、半夏厚朴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附子理中汤。导师李赛美教授临证以六经辨证为纲,辨治多种精神情志相关疾病,本文第九章,偶拾李教授医治失眠症三例,依据六经病发病过程中邪正进退转归,李教授合共选用了十五方化裁加减,计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温胆汤、真武汤合方化裁、小柴胡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加减、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附子汤、四逆散合方、桃核承气汤、四逆散、四君子汤、四逆汤合方、附子理中汤、四君子汤、肾四味合方加减、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当归芍药散等等。三例十五方,连同第四章同为治疗睡眠障碍未有重叠的四方,在本文撷取辨治睡眠障碍之病案中,共见十九方之多。由此验证并揭示了通过灵巧活用,六经为纲,治病求本,观其脉证,知犯何逆,方证相应,调节阴阳气血,以平为期,即能取效。由此亦可引伸,只要方证相应,合理处方,方方皆可成为治疗各种精神情志疾病的良方。综上所述,经方辨治情志病,是在六经辨证的框架下,透过四诊合参,进行综合、归纳。首辨阴阳,再辨六经,辨病因病机、病性的寒热虚实、辨气血津液的输布。最后尚要符合方证相应的原则,则立方施药,自能真正取效。
姜北[10](2019)在《《景岳全书·妇人规》组方用药特点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系统整理《景岳全书·妇人规》所载治疗妇人病方剂,对常用药物、药对等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期全面、深入地阐释景岳治疗妇人病的组方用药特点,归纳其学术思想,以供临证参佐。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妇人规》中九类疾病中所附的方剂,对照《八阵方》进行汇总整理,将符合纳排标准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分析,以探析其用药规律。利用频次统计方法研究《妇人规》药物性味归经、高频药物,利用关联规则的方法挖掘常用药物组合,运用文献研究方法,结合《妇人规》中的论述,及《本草正》中药物记载,对妇人方的组方用药进行分析,探析其方剂的组方用药特点。结果:1.本研究共整理方剂509首,包括经脉类106首、胎孕类98首(其中同名方3首)、产育类48首(其中同名方剂1首)、产后类75首、带浊遗淋类48首、乳病类15首、子嗣类19首、症瘕类73首(其中外用方3首)、前阴类26首(其中外用方4首),不同类方剂之间经剔重处理后,共得方剂305首,其中82首为景岳自创方,其余223首皆为前人方剂,经方剂考源证实多出自《妇人大全良方》《局方》《医统》《校注妇人大全良方》《千金方》等医籍。2.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到景岳治疗妇人病的九个类别及总方剂的性味、归经、常用药物及常用药对情况。(1)总方中,用药以甘,温为最多,多归脾经,其次是肝、心、肾经。常用药物有当归、炙甘草、人参、茯苓、熟地黄、白术、白芍、川芎、陈皮、肉桂,多为补益阴血,益气健脾之品,辅以活血行气之品。常用的药对有熟地配当归、白芍配当归、川芎配当归、人参配熟地、人参配白术、肉桂配当归等。(2)经脉类方剂中,用药以甘,温为主,多归脾、肝经,常用药物多是益气生血之品,又有养阴清热,活血理气之品。常用的药对有熟地配当归、川芎配当归、白芍配当归、山药配山茱萸、山药配熟地等,以滋阴养血为主,又有健脾益肾,温经活血之组合。(3)胎孕类方剂中,用药亦是甘,温为主,多归脾经,常用药物多为健脾益气之品,辅以养血和血、清热安神、和胃降逆之品。常用的药对有人参配白术、当归配白芍、白术配茯苓、熟地配当归、陈皮配白术等,以益气为主,其次为养血和血、理气健脾之组合。(4)产育类方剂中,用药以甘、辛,温之品为多,脏腑归经以归肝、脾、心经为主,常用药物多为补血益气、活血化瘀之品,辅以行气止痛之品。常用的药对有川芎配当归、当归配白芍、熟地配当归、牛膝配肉桂、人参配当归等,以补血活血为主,其次养血益气之组合。(5)产后类方剂中,用药以甘,温为主,归经以归脾经为最多,其次是肝、心两经,常用药物多是益气补血之品,其次是温通行滞、清热滋阴、发散外邪之品。常用药对有熟地配当归、当归配白芍、人参配当归、肉桂配当归、干姜(炮)配炙甘草等,以滋阴养血为主,又有益气生血、温通活血之组合。(6)带浊类方剂中,用药以甘,温为多,归经以归脾、肾、心经为主,常用药物多为补气健脾渗湿之品,其次是宁心安神、收敛固摄之品。常用药对有人参配茯苓、远志配人参、人参配白术、酸枣仁配远志、泽泻配茯苓等,多以益气健脾渗湿为主,其次为宁心安神、利水渗湿之组合。(7)乳病类方剂中,用药以甘,温为多,归经以归脾、心、肝三经为主,常用药物有白术、炙甘草、当归、茯苓、人参、白芍、熟地黄、甘草、黄芪等,用药多为补益气血之品,佐以疏肝行气、通经下乳之品。(8)子嗣类方剂中,用药仍是甘,温为主。归经以归肝、肾经为主,常用药物有熟地、当归、茯苓、川芎、人参、香附、白芍、白术、山茱萸、菟丝子等,多为补益气血之品,再加补肾之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杜仲等。(9)症瘕类方剂中,用药以甘,温为多,归经以归脾经为最多,常用药物多为益气补血之品,辅以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破气消积之品。常用药对有人参配白术、熟地配当归、当归配肉桂、干姜(炮)配炙甘草、人参配当归等,以益气健脾为主,又有健脾养血、健脾利湿之组合。(10)前阴类方剂中,用药以甘,温为多,脏腑归经以归脾、肝经为主。常用药物有当归、炙甘草、茯苓、人参、熟地黄、白芍、白术、山药、肉桂、泽泻,多为补气健脾之品,其次是清利湿热之品。结论:通过对《妇人规》中方药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妇人规》组方配伍特点为:1.总体上,景岳治疗妇人病方用药精专不芜杂;重视后天善气阴两顾;培补先天重阴阳互生;善于温养,喜用归、地、桂;调气血活用“四君”、“四物”;温中、理气、利湿,有规有权;注重温补,但不废清泻。2.针对病证,圆机活法,经脉类组方用药常用滋阴养血与益气健脾配伍,补土生血;胎孕类方药创清胎与滋阴配伍,凉胎保胎;产育类方药多以补益气血与通行血瘀配伍,下胎催产;产后类方药喜用温养气血与温通行滞配伍,温润行瘀;带浊类方药多以健脾益气与宁心安神配伍,权在固涩;乳病类方药多为补益气血与疏肝通络配伍,补中兼疏;子嗣类方药中补血养血与益肾填精配伍,有子之道;症瘕类方中常是理气行气与活血祛瘀配伍,兼以利水;前阴类方中,阴挺多以健脾固摄;阴痒多以清泄湿热;阴冷多为温阳散寒。3.法有定法,药无定药,承古不泥,创制新方,补古未备。
二、淫羊藿温运脾阳化生气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淫羊藿温运脾阳化生气血(论文提纲范文)
(1)运脾扶阳法治疗肥胖型糖尿病前期(脾虚痰湿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一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前期的研究 |
1 流行病学 |
2 危险因素 |
3 发病机制 |
4 药物治疗 |
5 干预策略 |
二 传统医学对糖尿病前期的研究 |
1 脾瘅的病名 |
2 脾瘅的病因 |
3 脾瘅的病机 |
4 脾瘅的辨证论治 |
5 脾瘅的疗法 |
三 问题与展望 |
临床试验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受试者的选择与排除 |
3 试验设计 |
4 观测指标 |
5 判定标准 |
6 统计方法 |
试验结果 |
1 完成情况 |
2 研究结果 |
3 典型病例 |
讨论 |
1 伏邪与散膏 |
2 立法思想 |
3 方药分析 |
4 研究结果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症状体征量化标准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白长川教授从“滞伤脾胃”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白长川教授“滞伤脾胃”学术思想研究 |
1 “滞伤脾胃”理论渊源 |
2 集众家所长,立脾胃新论 |
3 治疗原则 |
4 经典药对 |
5 病案赏析 |
6 小结 |
第二部分 白长川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运脾化浊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 |
1.6 试验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观察指标 |
2.5 疗效评价标准 |
2.6 安全指标评价标准 |
2.7 统计方式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被观察者一般情况比较 |
3.2 疗效比较 |
3.3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关于病因病机 |
2 临证经验 |
2.1 脾虚不运,浊邪丛生 |
2.2 气血调和,脾运胃纳 |
2.3 运脾化浊,调畅三焦 |
3 运脾化浊方的组方遣药分析及药理研究 |
3.1 运脾化浊方组方遣药分析 |
3.2 药理研究 |
4 疗效与评价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诊疗进展概述 |
1 中医病名探析 |
2 病因病机 |
3 中医内治法 |
3.1 经方治疗 |
3.2 验方治疗 |
4 中医外治法 |
5 联合治疗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医脾虚证病机演变过程及辨证论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脾脏中医上工“知”病理论依据 |
第二部分 脾虚证中医古籍病机演变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文献检索 |
2.1 文献来源 |
2.2 文献筛选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脾气虚证 |
4.2 脾阳虚证 |
4.3 脾阴虚证 |
4.4 脾血虚证 |
讨论 |
1 脾脏功能失调期 |
2 脾虚致病期 |
3 脾脏虚损,累及他脏期 |
第三部分 临床资料研究 |
1 资料收集 |
1.1 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证候严重程度评估 |
2.2 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2.3 方药数据规范 |
2.4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3.1 脾虚证初期用药 |
3.2 脾虚证中期用药 |
3.3 脾虚证晚期用药 |
讨论 |
1 根据症“知”脾虚 |
2 根据脾虚“知”病 |
3 根据脾虚致病“知”并发症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脾虚证主要症状量化分级评分表 |
综述 中医脾虚证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
1 脾藏象理论 |
2 脾虚证病因 |
3 脾虚证分类 |
4 脾虚形成并发症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附子-白芍药对治疗痹证的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附子白芍配伍治疗痹证的理论研究 |
1.古今医家对于白芍、附子除痹止痛功用的认识 |
1.1 古代医家应用白芍除痹止痛的历史沿革 |
1.2 古代医家应用附子除痹止痛的历史沿革 |
1.3 现代对白芍、附子除痹止痛功效的药理研究 |
2.白芍-附子药对治疗痹证的配伍意义 |
2.1 通络止痛 |
2.2 调和营卫 |
2.3 补益肝肾 |
2.4 益气养血 |
2.5 运脾化湿 |
2.6 行滞利水 |
3.导师应用白芍附子药对治疗痹证的理论依据 |
3.1 正虚为本 |
3.2 邪实为标 |
4.导师应用附子-白芍药对治疗各证型痹证的经验 |
4.1 风寒湿痹证 |
4.2 热毒痹阻证 |
4.3 痰瘀互结证 |
4.4 肝肾亏虚证 |
第二部分 附子-白芍药对治疗痹证的配伍规律研究 |
1.研究目的 |
2.资料与方法 |
2.1 处方来源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规范中药名 |
2.5 分析软件 |
2.6 录入及核对 |
2.6.1 性味,归经 |
2.6.2 方药 |
2.7 统计分析 |
2.7.1 提取数据源 |
2.7.2 药物性味,归经分析 |
2.7.3 组方规律分析 |
结果 |
1.药物四气五味及归经分析 |
2.药物频次分析 |
3.组方药类分析 |
4.组方规律 |
5.含附子-白芍药对方剂药物不同支持度的关联规则网络图 |
6.基于熵方法的组方规律分析 |
讨论 |
1.性味归经分析 |
2.附子-白芍药对配伍药类分析 |
3.附子-白芍药对高频核心组合分析 |
3.1 白芍,附子,甘草 |
3.2 白芍,附子,黄芪 |
3.3 白芍,附子,当归 |
3.4 白芍,附子,桂枝 |
3.5 白芍,附子,防己 |
4.潜在药对分析 |
5.白芍-附子药对治疗痹证常见配伍药类分析 |
5.1 配伍补虚药 |
5.2 配伍清热药 |
5.3 配伍活血药、利水渗湿药 |
医案举隅 |
1.肝肾亏虚证 |
2.热毒痹阻证 |
3.风寒湿痹证 |
结语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白芍附子类配伍治疗痹证的研究进展 |
1 文献研究 |
2 实验研究 |
3 白芍-附子药对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
4 相关制剂研究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源流 |
第一节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形成的背景 |
一、岭南中医妇科的形成因素 |
二、岭南中医妇科的源流 |
第二节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特点 |
一、传承发扬中医,创新中医理论 |
二、百病生于气,重视调理气机 |
三、因地制宜,注重湿热致病,顾护气阴 |
四、四诊合参,重视望诊、脉诊 |
五、心身同治,调畅情志,重视情志治病 |
六、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 |
七、用药轻灵,善用南药花药 |
八、结合岭南饮食文化,药食同源,重视药膳 |
第三节 岭南中医妇科与国内其他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特色比较 |
第二章 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经验 |
第一节 研究纳入标准 |
一、岭南中医妇科名家研究的纳入标准 |
二、流派研究的纳入标准 |
三、排除标准 |
四、纳入结果 |
第二节 清代岭南中医妇科名家 |
一、何梦瑶 |
二、刘渊 |
三、何守愚 |
四、潘名熊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医妇科名家 |
一、吕楚白 |
二、吕安卿 |
三、谢泽霖 |
四、郭梅峰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岭南妇科医家 |
一、罗氏妇科 |
二、蔡氏妇科名家 |
三、其他妇科名家 |
第三章 名家及传承人的访谈 |
第一节 访谈法研究概述 |
一、访谈方式 |
二、访谈的研究步骤 |
第二节 访谈名家 |
一、访谈中医名家李丽芸教授 |
二、访谈中医名家王小云教授 |
三、访谈中医名家蔡妙珊教授 |
第三节 访谈中医名家传承人 |
一、采访题目 |
二、采访时间地点 |
三、采访目的 |
四、访谈概要 |
第四节 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传承主线 |
一、罗氏妇科的主要学术传承思想 |
二、蔡氏妇科学术思想传承 |
三、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四章 李丽芸教授经验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致经期延长的临床疗效观察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实验方案 |
四、观察指标 |
五、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临床资料观察 |
二、疗效标准及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7)慢性胃炎新加坡中药疗法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西医学对慢性胃炎的认识 |
1.1.1 对慢性胃炎的认识 |
1.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3 对萎缩性胃炎治疗的认识 |
1.2 中医对慢性性胃炎的认识 |
1.2.1 浅表性胃炎 |
1.2.2 萎缩性胃炎 |
1.2.2.1 本虚标实,以脾胃气虚为本 |
1.2.2.2 本虚标实,以胃阴虚为本 |
1.2.2.3 本虚标实,以脾胃气阴虚为本 |
1.2.2.4 从脾胃升降认识本病 |
1.2.2.5 从虚,津,浊,毒,淤认识本病 |
1.2.2.6 从情志认识 |
第二章 古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感受外邪 |
2.2 饮食疏忽 |
2.3 肝气不舒 |
第三章 近代医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第四章 古方加减治疗 |
第五章 专方治疗 |
5.1 化浊解毒,根除HP |
5.2 中西合并,辨病辨证相结合 |
第六章 其他方法 |
第七章 治疗方法 |
7.1 寒因寒用 |
7.2 通因通用 |
第八章 病例分型 |
8.1 脾胃湿热(慢性萎缩性胃炎14个病例,浅表性胃炎2例) |
8.2 瘀阻胃络5个病例 |
8.3 胃阴不足 15病例 |
8.4 肝气犯胃-17个病例 |
8.5 脾胃虚弱-7个病例 |
结语 |
第九章 其他疗法 |
9.1 针灸疗法 |
9.2 食疗法 |
第十章 慢性胃炎综合护理 |
第十一章 注意事项 |
第十二章 养生专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8)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李家庚教授伤寒学术思想及贡献 |
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 |
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 |
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 |
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 |
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 |
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 |
第二章 李家庚教授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
1.重六经及脏腑,广经方应用 |
1.1 小柴胡汤加减六经辨治为主治疗急性热病 |
1.2 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 |
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 |
2.1 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 |
2.2 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 |
2.3 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 |
2.4 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
2.5 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 |
3.内外合邪理论经时方复用辨治肺结节、乳腺肿块 |
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 |
4.1 和调五脏法辨治基因缺陷等不孕不育 |
4.2 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 |
4.3 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 |
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 |
5.1 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 |
5.2 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 |
5.3 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 |
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 |
6.1 方法宜忌 |
6.2 药物运用 |
6.3 病症治验 |
6.4 关于调摄 |
第三章 李家庚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
1.李家庚教授辨治脾胃病的理论渊源 |
1.1 宗《内经》以脾胃为本,保护脾胃是治未病关键 |
1.2 遵仲景六经辨治,重视脾胃调理 |
1.3 从《金匮要略》杂病辨治,顾护脾胃 |
1.4 融后世百家学说,多维辨治脾胃病 |
1.5 参考现代诸论,衷中参西 |
2.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传承中的运用 |
2.1 频数分析 |
2.2 聚类分析 |
2.3 关联规则 |
2.4 贝叶斯网络 |
3.李家庚教授脾胃病辨治思路及特点 |
3.1 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 |
3.2 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 |
3.3 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 |
3.4 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 |
3.5 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 |
4.脾胃病经验举隅 |
4.1 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 |
4.2 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 |
4.3 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 |
4.4 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 |
4.5 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 |
4.6 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 |
4.7 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 |
第四章 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经验的数据挖掘 |
1.资料来源 |
2.资料筛选 |
3.诊断标准 |
4.纳入标准 |
5.排除标准 |
6.疗效评价标准 |
7.研究方法 |
7.1 病案资料筛选和整理 |
7.2 病案术语的标准化 |
7.3 数据录入 |
7.4 数据清洗 |
7.5 数据挖掘和分析 |
8.研究结果 |
8.1 慢性胃炎分类及伴发疾病频数分析 |
8.2 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
8.3 主症频数分析 |
8.4 刻下症状频数分析 |
8.5 舌诊、脉诊频数分析 |
8.6 中医病因证素频数分析 |
8.7 患者证型分布 |
8.8 方剂使用频数统计 |
8.9 药物频数分析 |
8.10 慢性胃炎病案核心药对关联规则分析 |
8.11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症关系分析 |
8.12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药关系分析 |
8.13 基于聚类分析的慢性胃炎新处方分析 |
8.14 慢性胃炎高频药物复杂网络分析 |
8.15 李家庚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证规律 |
9.讨论 |
9.1 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 |
9.2 病位在胃,涉及诸脏 |
9.3 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 |
9.4 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 |
9.5 以和助通,以消为补 |
9.6 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 |
9.7 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 |
9.8 验方加减,药随证变 |
10.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验案举隅 |
结语 |
1.伤寒学术思想 |
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
3.脾胃病辨治经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脾胃病的中医辨治及数据挖掘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三 李家庚教授撰写着作大要 |
致谢 |
(9)精神情志疾病经方辨治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释义 |
1.1 经方 |
1.2 情志 |
1.2.1 七情五志的认识 |
1.2.2 情志病建立沿革 |
第二章 《伤寒论》《金匮要略》情志相关的病、症、方证 |
2.1 烦、躁 |
2.1.1 辨病性 |
2.1.2 辨病机 |
2.1.3 辨病势 |
2.1.4 辨虚烦 |
2.1.5 辨烦躁与躁烦 |
2.1.6 辨六经之烦的病理特点 |
2.1.7 小结 |
2.2 瞑、卧、眠 |
2.2.1 《伤寒论》太阳病篇 |
2.2.2 阳明病篇 |
2.2.3 少阳病篇 |
2.2.4 少阴病篇 |
2.2.5 厥阴篇 |
2.2.6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
2.2.7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
2.2.8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
2.2.9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
2.2.10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
2.2.11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
2.2.12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
2.2.13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
2.2.14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
2.2.15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
2.2.16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
2.2.17 小结 |
2.3 惊悸 |
2.3.1 “惊” |
2.3.2 “悸” |
2.3.3 “惊”、“悸”、“怵惕”、“惕而不安” |
2.3.4 小结 |
2.4 嘿嘿 |
2.5 百合病 |
2.5.1 病因病机 |
2.5.2 临床表现 |
2.5.3 治则治法 |
2.5.4 方药 |
2.5.5 何任治百合病病案 |
2.6 咽中如有炙脔(梅核气) |
2.6.1 病因病机 |
2.6.2 临床表现 |
2.6.3 治则治法 |
2.6.4 方药 |
2.6.5 梅核气病案 |
2.7 奔豚气病 |
2.7.1 历代医家对奔豚气病情志相关的认识 |
2.7.2 病因病机 |
2.7.3 临床表现 |
2.7.4 治则治法 |
2.7.5 方药 |
2.7.6 小结 |
2.8 脏躁 |
2.8.1 “脏”的争议 |
2.8.2 “躁”的争议 |
2.8.3 病因病机 |
2.8.4 临床表现 |
2.8.5 治则治法 |
2.8.6 方药 |
2.8.7 小结 |
2.9 邪哭 |
2.9.1 病因病机 |
2.9.2 临床表现 |
2.9.3 治则治法 |
2.9.4 方药 |
2.9.5 小结 |
第三章 六经铨百病 |
3.1 太阳病与情志病 |
3.2 阳明病与情志病 |
3.3 少阳病与情志病 |
3.4 太阴病与情志病 |
3.5 少阴病与情志病 |
3.6 厥阴病与情志病 |
3.7 小结 |
第四章 经方辨治情志相关疾病 |
4.1 抑郁障碍 |
4.1.1 病理机制 |
4.1.2 临床表现 |
4.1.3 中医学辨治抑郁障碍 |
4.1.4 经方治抑郁障碍病例 |
4.1.5 糖尿病抑郁症 |
4.1.6 小结 |
4.2 广泛性焦虑障碍 |
4.2.1 病理机制 |
4.2.2 临床表现 |
4.2.3 中医学辨治焦虑障碍 |
4.2.4 经方治广泛性焦虑障碍病例 |
4.2.5 小结 |
4.3 惊恐障碍 |
4.3.1 病理机制 |
4.3.2 临床表现 |
4.3.3 中医辨治惊恐障碍 |
4.3.4 经方治惊恐障碍病例 |
4.3.5 小结 |
4.4 睡眠障碍 |
4.4.1 病理机制 |
4.4.2 临床表现 |
4.4.3 中医辨治睡眠障碍 |
4.4.4 小结 |
4.5 肠易激综合征 |
4.5.1 病理机制 |
4.5.2 临床表现 |
4.5.3 中医学辨治肠易激综合征 |
4.5.4 经方治肠易激综合征病例 |
4.5.5 小结 |
4.6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甲亢 |
4.6.1 病理机制 |
4.6.2 临床表现 |
4.6.3 中医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 |
4.6.4 小结 |
第五章 经方辨治情志相关疾病之理 |
5.1 四诊合参 |
5.1.1 望诊 |
5.1.2 闻诊 |
5.1.3 问诊 |
5.1.4 切诊 |
5.2 首辨阴阳 |
5.3 再辨六经 |
5.4 辨寒热虚实 |
5.5 辨气血津液 |
5.6 方证相应 |
第六章 经方辨治情志相关疾病之法 |
6.1 汗法 |
6.2 下法 |
6.3 和法 |
6.4 温法 |
6.5 清法 |
6.6 补法 |
第七章 经方辨治情志相关疾病之方 |
7.1 柴胡桂枝汤 |
7.2 黄连阿胶汤 |
7.3 甘草小麦大枣汤 |
7.4 栀子厚朴汤 |
7.5 小柴胡汤 |
7.6 大柴胡汤 |
7.7 四逆散 |
7.8 桃核承气汤 |
7.9 半夏厚朴汤 |
7.10 柴胡龙骨牡蛎汤 |
7.11 三承气汤 |
7.12 桂枝汤 |
7.1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
7.14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
7.15 小结 |
第八章 经方辨治情志相关疾病之药 |
8.1 桂枝 |
8.2 柴胡 |
8.3 半夏 |
8.4 甘草 |
8.5 茯苓 |
8.6 黄连 |
8.7 黄芩 |
8.8 栀子 |
8.9 厚朴 |
8.10 枳实 |
8.11 知母 |
8.12 阿胶 |
8.13 当归 |
8.14 百合 |
8.15 龙骨 |
8.16 牡蛎 |
8.17 人参 |
8.18 生姜 |
8.19 大枣 |
8.20 酸枣仁 |
8.21 生地黄 |
第九章 当代经方名师辨治精神情志疾病经验 |
9.1 李赛美教授治神志及情志病的经验 |
9.1.1 六经辨治糖尿病抑郁症 |
9.1.2 六经辨治糖尿病失眠症 |
9.1.3 六经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情志失调 |
9.1.4 立法燮阴阳,多从少阳论治,善用柴胡剂 |
9.1.5 调枢机,理气血,袪痰瘀,定神志 |
9.1.6 遣方用药规律 |
9.1.7 病例赏析 |
9.1.8 小结 |
9.2 郝万山教授辨治情志病经验 |
9.2.1 疗心肝胆,重阳气 |
9.2.2 自拟柴胡桂枝温胆定志汤 |
9.2.3 病例赏析 |
9.2.4 小结 |
9.3 黄煌辨治情志病经验 |
9.3.1 论半夏厚朴汤 |
9.3.2 论黄连阿胶汤 |
9.3.3 论四逆散 |
9.3.4 八味除烦汤病例 |
9.3.5 小结 |
9.4 小结 |
第十章 病案偶拾 |
10.1 病案1 |
10.2 病案2 |
结语 |
讨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10)《景岳全书·妇人规》组方用药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张景岳生平着作简介 |
2.张景岳学术思想浅析 |
3.《妇人规》概述 |
4.妇人病组方用药的历史沿革 |
第二部分 《妇人规》方剂分类整理及分析 |
1.研究资料 |
2.方剂整理 |
3.整理结果 |
4.方剂八阵分布探析 |
5.方源考证及探析 |
第三部分 《妇人规》方药频次分析 |
1.研究资料 |
2.数据规范 |
3.数据录入 |
4.数据结果 |
5.结果分析 |
第四部分 《妇人规》方药配伍分析 |
1.经脉类方药分析 |
2.胎孕类方药分析 |
3.产育类方药分析 |
4.产后类方药分析 |
5.带浊类方药分析 |
6.乳病类方药分析 |
7.子嗣类方药分析 |
8.症瘕类方药分析 |
9.前阴类方药分析 |
第五部分 《妇人规》组方用药特点讨论 |
1.方简力专,纯投为要,重在变化 |
2.药多甘温,补益为主,活用补法 |
3.五行互藏,五脏互补,尤重补脾 |
4.喜用当归,重用熟地,善用肉桂 |
5.调和气血,多从四物、配以四君 |
6.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互生 |
7.治血行气,治气活血,行不忘利 |
8.常附加减,重煎服法,巧用药引 |
第六部分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附录 |
四、淫羊藿温运脾阳化生气血(论文参考文献)
- [1]运脾扶阳法治疗肥胖型糖尿病前期(脾虚痰湿证)的临床研究[D]. 唐贺.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白长川教授从“滞伤脾胃”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研究[D]. 沙灵汐.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运脾化浊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黄婷婷.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中医脾虚证病机演变过程及辨证论治研究[D]. 宋梧桐.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附子-白芍药对治疗痹证的配伍规律研究[D]. 王奕斌.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D]. 王彦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7]慢性胃炎新加坡中药疗法临床研究[D]. 范风英(Fam Foong Yi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7)
- [8]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D]. 魏仁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精神情志疾病经方辨治规律探讨[D]. 何群娥(Ho Kwan Ngor).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6)
- [10]《景岳全书·妇人规》组方用药特点研究[D]. 姜北.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