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工科院校学报办刊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杨延麟[1](2021)在《地方理工科高校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背景下,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是期刊主办单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地方理工科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是我国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探讨了地方理工科高校科技期刊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重大机遇,提出创新工作机制、打造办刊特色、加强人才培养、推进融合出版的"四轮驱动"发展策略,以期为地方理工科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借鉴。
郭扬,高宪军[2](2021)在《高校学报出版的困境及发展对策》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学报出版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困难,从内容设置、办刊形式和出版形式等方面给出了高校出版应对新的发展形式可以采取的对策。
王帅[3](2021)在《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学报在特色化研究中的作用——以《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例,分析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学报基于刊物定位、融合院校特色,在内容选择和栏目分布上践行的学报责任与担当。经过40年的持续探索,增强属地文化意识、提升学术品位是《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的一贯坚持,也是该刊紧跟人文社会科学刊物关注现实,以问题为导向办刊的时代特色。
战红岩[4](2021)在《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代美育的历史是伴随着中国近现代激荡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变革而发生和发展的,它既承袭了我国传统美育的精神内涵,同时又受到西方美育思潮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学者一方面广泛地汲取西方美育观念和美育思潮,同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按照自身的需要构筑起自己的美育体系。中国现代美育史的研究要求我们在掌握近现代以来中国美育观念、理论史线索的基础上,将视野拓展、下移到现代的美育制度、美育实践上来。1919年夏,李叔同的弟子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人,创办了现代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颇具规模的艺术师范专科学校——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他们深感艺术教育不应只通过学校进行,更应该通过社会途径和力量传扬美育和培养美育人才,他们希望利用社团组织的形式把各地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切磋交流,共同推进艺术教育。1919年11月,以吴梦非为首的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的教职员工联合爱国女学的教员们,成立了中国现代第一个美育学术团体,即为集美育观念和理论译介、研究和传播,美育制度建设推动,美育实践开展等为一身的着名团体——“中华美育会”。“中华美育会”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建立、发展并不断壮大的,他们在重要历史时期所做的美育实践与探索,内涵是十分丰富和广泛的,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现代美育史的多元面向提供了极具研究价值的资源。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考据研究法、历史和实证的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达成以下目标:首先,考察“中华美育会”团体成立的历史契机和时代背景,还原历史图景,完成“中华美育会”的历史叙事;其次,探析“中华美育会”团体是怎样聚焦“美育”问题并展开活动,以及如何具体开展理论研究和搭建交流平台的,探究“中华美育会”团体共同的志趣追求;再次,阐述“中华美育会”在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与互动关系;最后,简要总结“中华美育会”在现代美育观念传播和理论建构史上的历史经验和收获,为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迪。本文除引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价值和意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等。第一章,阐述研究对象: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本章首先梳理了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对中西交融渗透的新美育观念、西方美育思潮的启蒙性、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发现与传承进行分析。其次,对学制变革和美育制度的形成、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审美取向进行了历史性考察,由此发现艺术教育作为20世纪初中国教育界突出醒目的新星,国家从制度层面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最后,伴随着上述外部条件的成熟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华美育会”顺势而生。通过对“中华美育会”组织方式和运作模式的考察,挖掘凝练其宗旨、观念及社会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归纳出美育在近现代中国的兴起与流布,不仅展现为观念史的事件,还深度楔入彼时中国的教育和文化实践中,对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仍产生深远之影响。第二章,立足“中华美育会”本体进行研究,分别从深度、广度、空间拓展、精神内核等不同维度,探讨其对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问题。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的具体化和理论建构的体系化进行研究,以期从深度、广度上探究其对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其次,系统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刊——《美育》杂志,力求从空间维度对其美育理论和知识的拓展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归纳“中华美育会”的精神内核,即:民众化思潮、实用主义和艺术教育运动,以及美育救国、中西兼容和倡导美育改革的主张和追求。第三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活动,强调将美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和全方面。首先,鉴于“中华美育会”是在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的美育团体,且主要会员大都是学校的艺术教师,所以,学校成为了“中华美育会”传播先进、多元、民主的教育观念的重要平台,并以此推动了中国美育新潮的发展。其次,通过研究“中华美育会”创新美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其“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特点、融“德”于“艺术”的审美教育方法,以及改进审美教育效能的手段和策略,推动发展了美育课程改革,进而达到了传播和改进艺术教育的目的。第三,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和运用教材开展美育实践情况,明确他们将各自美育思想与艺术技能实践融合于教材之中的过程,并以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吴梦非与《和声学大纲》等多部音乐教材;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和专着为例,探讨他们通过传播美育观念,真正实现了将艺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第四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本章内容首先从宏观层面,将社会美育对推动社会进步与国民意识自觉养成、接受主体的审美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的特殊和关键效用进行阐释。其次,从微观层面,以“中华美育会”创办的讲习所、暑期学校及其开展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培养优秀师资、凝聚艺术人才的原因所在:与“中华美育会”会员自身的高水平、专业性和影响力有着密切关系。最后,通过考察“中华美育会”演讲、艺术展、参加或创办艺术社团等多种形式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彰显了“中华美育会”会员积极投身社会美育实践,践行以美育人、提升民族创造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理想追求。第五章,分析和论证了“中华美育会”退场的原因、启示,对其兴衰成败的原因进行反思,对“中华美育会”美育思想传播、美育实践探索的努力和贡献做出历史性评价。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的落幕退场原因及启示进行了分析探究,总结了在社会动荡与时局不稳的背景下,“中华美育会”自身组织与管理困境、运行经费紧张、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等原因和问题。其次,通过梳理凝练“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和运行机制的内涵,探究“中华美育会”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结语部分,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美育实践化、制度化历程的考察与反思,总结出我国现代美育不断走向实践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路径,应发挥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从而对涵育人文情怀、塑造国民信仰、养成美好品格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整体以“中华美育会”的诞生背景为出发点,对“中华美育会”的成立过程、理论主张、美育实践、运行概况、解散反思、历史启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对其机关刊物《美育》杂志上发表的美育理论和美育实践等文章进行分析和探讨。在研究现代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孙佳[5](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四川期刊中的数学论文研究(1897-1949)》文中认为四川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十九世纪以前四川数学学术交流较少。自1897年四川第一份近代报刊——《渝报》出版之后,四川期刊上开始发表数学论文,直至1949年,论文数量不少于300篇。现多以期刊史研究为主,对数学论文的研究相对较少。期刊灵魂应是其承载的内容,研究清末和民国时期数学论文的内容,可以呈现同时期四川数学水平,反映四川数学教育研究状况,对寻找数学学科发展线索及数学研究传播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查阅了四川省图书馆和档案馆、四川大学图书馆、重庆市地方文献馆、重庆大学古籍馆、上海图书馆等地馆藏的四川原始期刊文献后,再结合相关专着、现有研究文献,通过对四川期刊原本的统计和分析,本论文重点研究了发表数学论文的期刊背景、数学论文内容、论文作者群体等。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四川期刊的创办背景:四川不同的学术研究团体创办了期刊,办刊方式为官方办刊、私人办刊、学校办刊和学术团体办刊四类。目前搜集到有31种期刊(含合作办刊)发表了数学论文,其类型分为数学专业期刊、数理综合期刊和教育综合期刊三种。研究发现:这一时期发表数学论文的期刊数量多,类型丰富,研究内容多与实际相关,但期刊发行不连续,且持续时间不长,因此期刊的持续影响力不足。(2)数学论文的研究内容:自1897年至1949年的数学论文共有306篇,其中1937年以前只有77篇数学论文。可以发现:其研究主题包括中小学数学问题研究、高等学校数学问题研究、数学教学问题研究。这一时期的数学论文数量由少及多,论文研究主题从单一到丰富,论文水平由浅至深。但是这一时期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中小学数学问题研究,高等数学及数学教育研究的论文较少。(3)数学论文的作者群体:在数学及数学教育学术研究中有三种类型的群体占据重要地位:以中小学校师生为主的初等教育作者群体、以高等院校教授等身份为主的高等教育作者群体,以及以民间数学研究者等身份为主的社会教育作者群体,他们在传播和发展数学教育事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把握数学教育发展动态的核心群体,他们扮演着两类角色——数学学术研究者和数学教育传播者。最后研究结论认为,为促进数学学术研究繁荣发展与广泛传播,应注重期刊专业化,以提升数学研究水平;并挖掘数学研究深度,加强数学研究与其他科学之间的联系;以及建立不同数学研究群体,提倡不同身份的群体进行数学研究。
张瑛[6](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以国立西北工学院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抗战爆发以来,国民政府为保存国家实力,在工业和教育领域分别施行“西北工业建设战略”和“高校内迁”政策,由此,带动了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战时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是实现国家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需要,也是解救近代以来陕西工程教育贫瘠的必然选择。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前,陕西工程教育仅有零星探索,发展质量堪忧。“七七”事变后,在国家、社会、学术界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战时陕西高等工程教育得以发展并历经形成与发展两个阶段。其间,工程教育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实施成效,体现了方式上的实践性、内容上的多样性、发展过程的应急性,并且保存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良好基础,弘扬了锐意精进、勇攀高峰的工程精神,奠定了战后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格局。同时,由于经费不足、管理不善等也使其产生了难以避之的局限性。客观分析和评价这一历史事件,有利于为当今“新工科”的探索与改革提供重要参考。除“绪论”外,文章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简要总结抗日战争之前陕西工程教育的历史基础,并着重分析战时工程教育发展的动因。第二部分,按照战时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变化历程,将其分为形成和发展两阶段,并分别陈述每一阶段的产生背景及具体经过。第三部分,归纳战时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实施概况,从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四方面着重展开,并提炼其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特点。第四部分,客观分析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孙艺菱[7](2020)在《四川省立技艺专科学校校刊《技与艺》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初,一批中国设计教育先驱先后从海外留学归国,将日本、法国等国家重要的设计教育体系、教学模式和设计教育思想带入中国。抗战爆发,高校内迁,促使众多工艺美术家和教育家汇集西南地区进行教育实践。这一时期全国知识分子在抗战救亡的浪潮中寻找自我价值,积极探索美术、图案、应用艺术、设计等艺术教育呈现出的复杂交叠关系。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是抗战时代西南地区一所重要的高校,历经中华工艺社、四川省立成都高级工艺职业学校、四川省立技艺专科学校的更名,成为设计教育实践的阵地。设计教育先驱们在这里以振兴中华传统工艺、培养实用设计人才为目标,为中国的设计教育规划了方向。在省立技艺专科学校期间,学校创办校刊《技与艺》,将其作为设计教育思想研究与宣传的阵地。本文旨在通过史料研究还原40年代初四川省立技艺专科学校设计教育实践的面貌,从三期《技与艺》中梳理省立技艺专科学校的设计教育体系及两重学源的背景,找寻设计教育先驱者们的理想与初心。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1章为绪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以校刊《技与艺》为史料依据,还原省立技艺专科学校的设计实践面貌,认为《技与艺》的研究可以填补40年代中国早期艺术高等学校校刊研究的空缺;论文第2章对省立技艺专科学校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并分析三期《技与艺》的基本内容,解读刊名背后的含义并梳理各教员的基本任教情况;第3章从设计教育课程结构、图案教学、民间工艺调查三个方面阐述了省立技艺专科学校的主要设计教育思想;第4章主要讨论省立技艺专科学校设计教育思想的两重学源;第5章从“设计教育之初心”“民族救亡之决心”“自我身份之求证”三个方面讨论省立技艺专科学校“技”与“艺”背后的国家命运与设计理想;第6章集中论述了省立技艺专科学校设计教育思想的后续影响;结语部分,回顾了校刊《技与艺》的内容,确定了其意义与价值。校刊《技与艺》是一份珍贵的办学资料,一幅设计教育实践图,一个师生的交流平台,它记录的点点滴滴体现了省立技艺专科学校的办学态度和办学思想,它所反映的省立技艺专科学校“技”“艺”结合的设计教育宗旨具有现代意义与开拓性价值。透过《技与艺》,可以看见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东方和西方的结合,中国的设计教育在西南地区翻开了新篇章。
贾韬[8](2020)在《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历史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周期性与规律性,找到相似的时空场景与媒介轨迹,进行匹配与对照、筛选与分析,对当下的社会改革、教育创新与文化引领,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价值。研究民国时期的书法教育,从宏观角度看,它包含对整个近代时期书法教育史的脉络提炼,即如何从传统教育形态进入国民教育序列与学校教育体制;从中观角度看,它包含对各种教育改造思潮、艺术教育论说或重要人物思想的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的延伸分析,即书法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再生产”、“民族精神的再塑造”以及“美术育人的合法化”;从微观上看,它涵盖了对民国书法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写实与文本描述,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系列教学活动构成。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始于文字书写、兴于读书明理、盛于以书取仕,在着书立说、立国化民、广育群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伦理教化作用与社会稳定功能,然而正是书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身依附性与制度嵌入性,使书法教育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遭遇了“价值观念”上的肢解与“社会行动”上的剥离。民国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体系开始确立并实施的时期,而在文化艺术领域,则是中国开启正规化艺术教育和美育的肇始时期。书法教育以其根深蒂固的“古典形态”,在二十世纪初的新兴学堂教育中,悄然兴起,潜滋暗长,“不仅完成了自身的‘革命’——从私塾师徒授受转向课堂教育,同时亦完成了社会意义上的‘革命’——从旧式教育体制走向新式教育体制”,书法教育则沿着实用书写教育和美术教育两条路线走进了学制框架体系内。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学校制度中主要有两种表现情形:一种是在初、中等教育中作为“国文科”中的习字课程,以追求实用性、普及性的书写技能而存在,“习字一科,虽为国语教学之一部门,但关系于修学及应用者甚大”;一种是以师范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制度形式,确立了书法向每个社会生活的扩张空间和渗透力量,以达致艺术性、专门性的书法美学而存在,“于艺术学校、大学校中,设书学一系,以培养一班高等书学人才”。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学制化的转型。“教育”和“文化”构成了民国书法教育的两大维度,作为勾勒民国书法教育“全景式”文本图像的前提,必须从“文化”角度阐释和反思民国社会大环境与书法教育之间的互动逻辑,提供书法教育在社会思想结构中的宏观视野。当时书法的“本体危机”主要体现在“汉字革命”对汉字的简化与注音,颠覆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书写内容、书写文本与书写方式,带来了书法哲学“本体论”上的危机与困惑。而“美术革命”对中国绘画摹古不化之风、石谷之流弊的批判——“革王画的命”,亦规约了书法创作的美学形式、艺术类型与个性趣味,解构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美学体格与道德功用,带来了书法哲学“价值论”上的冲击与失落。于是,在异域教育理论的审视与参照下,在其他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与比对下,书法教育需要学科逻辑的支撑与教育原理的基础,其核心与特征是“地道的逻辑思维——课程分布、课时分配、授课内容的环节安排、教学手段、教学思想、基本观念……,这一切都必须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才能获得确立”,书法教育活动过程被程序化、模式化与预设化,以舍弃各种异质性因素去构建具有普适性与标准性的学科教学体系。为了追求书写的标准化与效率化,围绕写字学习材料、写字教学方法、写字工具等,书法教育开展了各种心理化、科学化的实证研究,促进了书法教育在教学原理、学习原理上的设计与实践、探究与应用。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科学化的转型。在民国充满变革的浪潮中,“更新与改良是流行话语,同时,保存国粹更是国人关心的课题”,这就决定了书法艺术发展的社会规约力要比其“自律”大得多。书法教育“现代”的发展总是与危机意识和终极关怀紧密相扣,以中国文字之特有价值和民族精神,启发民众思想觉悟,塑造社会革新品格,通过平民教育、民众学校使书法从精英到大众,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借助艺术或者美术的身份加持,在“美育救国”、“艺术救国”等民族使命的话语体系中改变遭际、重获价值,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民国书法教育的成长及其背后折射出了知识范式的生产、文明观念的辐射、思想文化的变迁,书法教育的诸种知识通过出版的“崭新诞生”与思想的“人物引领”,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下逐渐形成,并通过报章杂志、着作、教科书等各种形式传播,从而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公众知识与生活体验。同时,民国特殊的战乱背景使书家群体呈现出“聚集”和“流动”的时空特征,从雅集到社团构成了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中国书学会标志着传统书法艺术的复兴与书法普及教育的推广,各种学生书法社团则见证这个时代书法社团的繁荣和现代学制内的书法影响;从内陆到粤港形成了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在香港移民社会的国族想象和乡邦情结中,书法以保存国粹与发扬民族精神为重,书法教育则扮演了身份认同与民族抗争的重要功能。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正在不断抽离日常书写的工具、文本与机会,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实际上又一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然而,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书法教育无疑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书法教育的价值、前途等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我国书法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已在书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就目前来看,“应用化”与“艺术化”依然是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书法基础教育正在从写字转向审美,书法大众教育则面临着从功利走向情怀。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学科”建构之路,“科学化”与“专业化”仍然是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命题,既要解决“身份危机”,又要争取纳入现代学科的框架体系中。“本土化”与“国际化”则是书法教育时代复兴的责任担当,书法作为东方文化在国际艺术语境中的身份显现,既面临着以输出中国书法文化理念来重建东方书法形象的历史重任,又需要以中国元素与国际审美形式相融合而获得审美普世化。
吴婷[9](2019)在《“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实施,对我国一流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亦对建设一流文科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因此,本论文综合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SWOT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学界对一流理工科大学和文科的界定,对我国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历史回顾、诉求和现状、问题与原因以及环境分析(即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并利用SWOT矩阵进行剖析)。同时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一流理工科高校文科发展路径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归纳出“小而精、交叉型”模式、“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灵活式、精品化”模式、“大而全、突重点”模式等文科建设路径,立足于“双一流”建设背景,提出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优化路径为“小而精、交叉型”模式和“依托式、应用型”模式,并对两种模式进行全面分析,以期能总结出能为其他院校文科发展提供借鉴的模式。最后,根据“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设路径,结合SWOT分析方法,提出了实施SO、ST、WO、WT四大策略。SO策略即利用“品牌效应”和“后发优势”,建设“精、准、特色”型文科;依托理工学科优势,发展运用型文科;利用多学科交叉平台,有机融合文、理、工融合。ST策略即加强跨学科合作,实行学科帮扶;利用后发优势,扶优扶强;发挥“品牌效应”,加强就业创业指导。WO策略即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学科增长点;引育并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建立完善机制,实现文、理、工协调发展。WT策略即优化顶层设计,精准定位文科;建立优势特色,改变“木桶结构”;突出多学科交叉平台优势,拓展文、理、工交叉领域。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10](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二、地方工科院校学报办刊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方工科院校学报办刊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理工科高校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方理工科高校科技期刊面临的困难与机遇 |
2 地方理工科高校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策略 |
2.1 创新工作机制,激发编辑活力,发挥管理机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
2.1.1 实施栏目负责制,提升编辑责任感和工作自由度 |
2.1.2 实施特约编委制,邀请专家学者深度参与办刊 |
2.1.3 实施审稿人遴选制,增加审稿人与期刊的互信度 |
2.1.4 实施编校研讨会制,注重团队内部工作经验交流和优质资源分享 |
2.2 依托优势学科,打造专业特色,发挥高质量内容的支撑作用 |
2.2.1 以特色栏目为引领,形成期刊特色 |
2.2.2 利用优势资源,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 |
2.3 重视人才培养,锤炼编辑队伍,发挥高质量编校的支撑作用 |
2.3.1 重视编辑人员政治素质的提升 |
2.3.2 重视编辑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 |
2.3.3 重视编辑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 |
2.4 推进融合出版,增强传播效能,发挥高质量传播的支撑作用 |
2.4.1 借助平台网络首发,提高传播时效 |
2.4.2 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展传播渠道 |
2.4.3 利用即时通信工具,扩大交流途径 |
3 结语 |
(2)高校学报出版的困境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学报出版现状 |
2 高校学报出版面临的主要挑战 |
2.1 面临学报持续发展的挑战 |
2.2面临阅读模式的挑战 |
2.3 面临编辑队伍不稳定的挑战 |
3 高校学报持续发展对策 |
3.1 突出特色化出版 |
3.2 加快融合化发展 |
3.3 提供个性化服务 |
4 结语 |
(3)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学报在特色化研究中的作用——以《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刊物的定位与特色 |
1.结合院校特色,打造主题栏目 |
2.凸显属地文化,主办地方栏目 |
3.观照教育现实,打造精品栏目 |
二、刊物的教育学刊文分布 |
1.立足专栏设计的分析 |
2.基于教育主题的考察 |
3.围绕刊文内容的阐释 |
三、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学报的未来发展之路 |
1.立足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特色 |
2.打造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科平台 |
3.强化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责任担当 |
(4)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
(一)历史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 |
(一)“中华美育会”及其会员研究 |
(二)中国近现代美育史相关研究 |
(三)美育基础理论相关研究 |
(四)美育制度与美育实践相关研究 |
(五)近代以来美育相关制度的历史沿革 |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 |
一、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 |
(一)新美育的“兼容意识”:中西交融渗透 |
(二)中国现代新美育思想的觉醒与生成 |
(三)方兴未艾的现代美育 |
二、学制变革与美育制度的形成 |
(一)“壬寅学制”与美育实践的展开 |
(二)“壬子癸丑学制”与美育的制度化及其实践保障 |
三、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美育取向 |
(一)文化艺术创造主体的身份转变 |
(二)文化艺术体制的更新 |
(三)新兴艺术社团的美育指向性 |
四、顺势而生的“中华美育会” |
(一)“中华美育会”的诞生 |
(二)“中华美育会”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 |
(三)“中华美育会”的宗旨观念与社会影响 |
第二章 “中华美育会”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
一、美育观念的具体化与理论建构的体系化 |
(一)艺术家编辑群体与“艺术教育”的美育方法论 |
(二)《美育》杂志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案的落实 |
(三)“中华美育会”对“壬戌学制”的实践 |
二、美育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的空间拓展 |
(一)新文化与新型知识分子:“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现代美育的新特征 |
(二)新组织与新形式:“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新型美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 |
(三)《美育》杂志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
三、“中华美育会”美育精神内核 |
(一)美育民众化——平民教育思潮 |
(二)美育现实指向性——实用主义学说和艺术教育运动 |
(三)“美育救国”——“教育救国” |
(四)借鉴西方,立足本国——中西兼融 |
(五)倡导美育改革——顺应艺术改革潮流 |
第三章 “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 |
一、“中华美育会”学校美育实践的学校、地域分布 |
(一)师范学校和专科艺术学校:以美育培养美育师资 |
(二)沪上与江浙:现代美育场域的形成 |
二、“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及教育理念 |
(一)培育“完全之人物”的教学理念 |
(二)实践为先的教学观念 |
(三)以美树人的艺术教育实践 |
三、“中华美育会”的美育课程与教学模式 |
(一)“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 |
(二)融“德”于“艺”的审美教育方法 |
(三)审美教育效能的考量 |
四、“中华美育会”与美育和艺术教育教材编纂 |
(一)吴梦非与多部音乐教材 |
(二)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 |
(三)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 |
(四)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 |
(五)“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的其他教材和专着 |
第四章 “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 |
一、社会美育实践传播美育观念 |
(一)启蒙心智的社会美育 |
(二)面向大众的社会美育 |
二、以讲习所、暑期学校培养艺术师资和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
(一)依托讲习所培养艺术师资 |
(二)依托暑期学校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
三、以演讲推广美育思想 |
(一)傅彦长的演讲 |
(二)丰子恺的演讲 |
(三)刘质平的演讲 |
(四)“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的演讲 |
四、以艺术展践行社会美育 |
(一)刘海粟与展览会 |
(二)丰子恺与画展 |
(三)“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与展览会 |
五、其他形式的美育实践活动 |
(一)通过创办和参加艺术社团推行社会美育 |
(二)通过艺术鉴赏、教育考察、舞台表演等形式传播社会美育 |
第五章 “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及其历史启示 |
一、“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原因 |
(一)社团组织和管理中的困境 |
(二)经费紧张 |
(三)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 |
二、“中华美育会”之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 |
(一)“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内涵及启示 |
(二)“中华美育会”运行机制及启示 |
结语 走向实践的中国现代美育 |
一、美育从观念走向实践 |
(一)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现代品格 |
(二)中国现代美育主体的现代特质 |
(三)中国现代美育实践中的传播媒介与社会团体 |
(四)各类艺术社团与学术组织的美育实践 |
二、美育不断走向制度化 |
(一)美育制度化的观念基础 |
(二)美育制度化的多元路径 |
(三)当今美育的问题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华美育会”会员地域、学校及学科分布统计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清末民国时期四川期刊中的数学论文研究(189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期刊数据库创建 |
1.2.2 相关专着及地方志 |
1.2.3 相关期刊论文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的与问题 |
1.5 研究方法和过程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过程和论文结构 |
1.6 创新点 |
2 四川期刊的创办背景 |
2.1 四川期刊出版概况 |
2.1.1 创刊起源 |
2.1.2 四川期刊由萌芽至发展:1897-1936 |
2.1.3 四川期刊由繁荣至衰退:1937-1949 |
2.2 期刊创办团体 |
2.2.1 官方办刊 |
2.2.2 私人办刊 |
2.2.3 学校办刊 |
2.2.4 学术团体办刊 |
2.3 期刊类型 |
2.3.1 数学专业期刊 |
2.3.2 数理综合期刊 |
2.3.3 教育综合期刊 |
2.4 小结 |
3 四川期刊中的数学论文内容 |
3.1 以中小学数学问题为主的研究论文 |
3.1.1 数学论文类型及数量 |
3.1.2 数学论文中的算术及初等代数研究 |
3.1.3 数学论文中的几何研究 |
3.1.4 数学论文中的三角学问题研究 |
3.1.5 数学论文中的初等微积分研究 |
3.2 以高等数学问题为主的研究论文 |
3.2.1 数学论文类型及数量 |
3.2.2 内迁四川的期刊上的高等数学论文 |
3.2.3 四川本土期刊上的高等数学内容 |
3.3 以数学教学问题为主的研究论文 |
3.3.1 数学教学论文类型及数量 |
3.3.2 数学课程论文 |
3.3.3 数学教学论文 |
3.3.4 数学习题论文 |
3.3.5 数学文化论文 |
3.4 小结 |
4 期刊中数学论文的作者群体构成 |
4.1 作者群体背景及发表数学论文数量概况 |
4.1.1 作者群体教育背景 |
4.1.2 不同时期作者群体及发表数学论文概况 |
4.2 作者群体的身份概况 |
4.2.1 以中小学校师生等身份为主的作者群体 |
4.2.2 以高等院校教授等身份为主的作者群体 |
4.2.3 以民间数学研究者等身份为主的作者群体 |
5 期刊论文中呈现的数学教育与数学研究之传播及发展关系 |
5.1 数学教育和数学学术研究的传播与发展相互促进 |
5.1.1 数学学术研究的传播推动了数学教育的发展 |
5.1.2 数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数学学术研究的传播 |
5.2 数学教育和数学学术研究的传播与发展相互制约 |
5.3 论文作者作为数学研究者与数学教育者之双重身份的作用与意义 |
6 研究结论及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四川近代期刊之数学论文篇目汇录(1897-1949) |
附录2:1897 年-1949 年四川出版的数学及数学教育相关的报刊目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6)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以国立西北工学院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三) 概念界定 |
1. 全面抗战时期 |
2. 高等工程教育 |
3. 国民党统治区的陕西高等工程教育 |
(四) 文献综述 |
1. 关于全面抗战时期高等工程教育与高校内迁的研究 |
2. 关于全面抗战时期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研究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 创新与不足 |
一、全面抗战时期陕西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基础与动因 |
(一) 全面抗战爆发前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基础 |
1. “新学制”颁布前实科教育的办理情况 |
2. “新学制”颁布后工程教育的零星探索 |
(二) 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动因 |
1. “抑文重实”高教政策的推行 |
2. “西北工业建设战略”的实施 |
3. “高校内迁”政策的直接推动 |
二、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
(一) 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形成 |
1. 应急之下的“简单拼合” |
2. 组织与结构初具雏形 |
(二) 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
1. 发展之中的“融合重构” |
2. 组织与结构趋于完善 |
三、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实施概况 |
(一) 建立严格的管理体制 |
1. 严格规范的教学及考核评价制度 |
2. 详尽完善的招生及毕业制度 |
3. 合理有效的惩戒制度 |
4. 专业规范的教师管理制度 |
(二) 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
1. 全面开展本科教育 |
2. 积极创办研究生教育 |
(三) 形成完整的科研环节 |
1. 实验成果、发明创造 |
2. 着作论文、刊物创办 |
(四) 肩负积极的社会服务职能 |
1. 支援战时军需民用 |
2. 指导企业、动员社会 |
(五) 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特点 |
1. 工程教育的方式——实践性 |
2. 工程教育的内容——多样性 |
3. 工程教育的作用——应急性 |
四、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评析 |
(一) 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意义 |
1. 保存与延续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实力 |
2. 实现工业救国的远大初衷 |
3. 奠定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基础 |
4. 促进陕西工业和经济发展 |
(二) 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四川省立技艺专科学校校刊《技与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相关概念说明 |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选题研究意义 |
第2章 《技与艺》与四川省立技艺专科学校 |
2.1 三期《技与艺》的基本内容 |
2.2 从“工艺”到“技与艺”——《技与艺》的刊名解读 |
2.3 《技与艺》与省立技艺专科学校 |
2.3.1 《技与艺》中的省立技艺专科学校 |
2.3.2 《技与艺》中的技专教员 |
第3章 《技与艺》中的设计教育思想 |
3.1 讲授与实习——设计教育课程的转变 |
3.2 省立技艺专科学校的图案教育 |
3.2.1 图案学课程设置 |
3.2.2 雷圭元的图案教学 |
3.3 到民间去——民间工艺的调查与研究 |
第4章 《技与艺》中设计教育思想的两重学源 |
4.1 来自世界的影响:留学群体归来 |
4.2 取道日本:“便化法”图案教育的引进 |
4.2.1 从工艺教育到图案教育 |
4.2.2 “便化”与“便化法”图案教育 |
4.3 留学巴黎:开启设计教育新道路 |
第5章 “技”与“艺”背后的国家命运与设计理想 |
5.1 设计教育之初心:美化人生 |
5.2 民族救亡之决心:工艺与国防 |
5.3 自我身份之求证:设计职业的意义 |
第6章 “技”与“艺”的交锋:早期设计教育思想的影响 |
6.1 设计教育的分科 |
6.2 写生教学的升华 |
6.3 漆艺专业的发展 |
结语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习字崇文——古代书法教育的学校形态 |
一、作为常识的小学书法教育 |
二、作为专业的书学专门教育 |
第二节 以书取仕——高等书法教育的政治依附 |
一、学以养士:书法教育的政治嵌入 |
二、书判取士:书法教育的权力依附 |
第三节 启蒙晨曦——晚清书法教育的形态转捩 |
一、普及识字:书法教育课程形态的初现 |
二、推广新知:书法教育艺术形态的萌芽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凄风苦雨——民国时期政治经济的秩序危机 |
一、民国时期政治的革命多样化诉求 |
二、民国时期经济的资本多元化干预 |
第二节 波澜横生——民国时期文化艺术的新旧递嬗 |
一、民国时期文化的意识形态革命 |
二、民国时期艺术的观念形态涤荡 |
第三节 多元竞进——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革故鼎新 |
一、民国时期教育近代化的多元探索 |
二、民国时期教育合法化的制度实践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学制序接 |
第一节 私塾与学堂之争——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学制化序曲 |
第二节 习字与国文之争——民国时期中小学书法教育定型 |
一、国文初定启新生:书法教育“国文化”的科目归属 |
二、乱世飘摇书低落:书法教育“习字化”的功能式微 |
第三节 师范与专科之争——民国时期专业化书法教育衍生 |
一、薄艺在身:书法技能训练在师范教育中的映射 |
二、敬惜字纸:书法文化素养在艺术教育中的嵌入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内核危机 |
第一节 尊今与疑古——汉字存废的娓娓道来 |
一、废除汉字: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
二、简化汉字:调和解决之折衷解决 |
第二节 标准与大众——书法危机的自我救赎 |
一、书虽小道,国魂所系 |
二、字字标准,笔笔皆活 |
第三节 争锋与迷思——书画革命的观念分化 |
一、“善”与“美”:“美术革命”翻转书写审美 |
二、“新”与“旧”:“艺术革命”重塑书法教育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科学逻辑 |
第一节 体系化与程式化——书法教育科学化肇始 |
一、书法教学体系的规范化建构 |
二、书法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设计 |
第二节 标准化与效率化——书法教育科学化实证 |
一、书法教育的学科知识“心理化” |
二、书法教育的教学实践“科学化” |
第三节 人本化与个性化——书法教育科学化改良 |
一、书法教育教学原理的设计与实践 |
二、书法教育学习原理的探究与应用 |
第六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功用 |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塑造民众——书法教育的政治现代性 |
一、从精英到大众: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 |
二、从守护到拓进: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 |
第二节 建造常识与大众传播——书法教育的知识现代性 |
一、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出版的“崭新诞生” |
二、民国时期书法教育思想的“人物引领” |
第三节 颠沛之路与精神存扬——书法教育的民族现代性 |
一、从雅集到社团: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 |
二、从内陆到粤港: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 |
第七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回眸展望 |
第一节 “应用化”与“艺术化”——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 |
一、书法基础教育:从写字转向审美 |
二、书法大众教育:从功利走向情怀 |
第二节 “科学化”与“专业化”——书法教育的学科审思 |
一、“书法学”的身份迷雾:历史交互与文化邂逅 |
二、“书法学”的学科建制:现实透视与理想期待 |
第三节 “本土化”与“国际化”——书法教育的时代复兴 |
一、书法教育的寻根弘道:从守正到创新 |
二、书法教育的西方传播:从输出到重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 |
(9)“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思路 |
1.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创新之处和可行性论证 |
1.3.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2 创新之处 |
1.3.3 可行性论证 |
2 文献综述、概念诠释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文献综述 |
2.1.2 文献评述 |
2.2 概念诠释 |
2.2.1 一流理工科大学 |
2.2.2 文科 |
2.3 理论基础 |
2.3.1 自组织理论 |
2.3.2 自然淘汰理论 |
2.3.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3 “双一流”背景下我国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综合分析 |
3.1 我国理工科大学文科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回顾 |
3.2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诉求 |
3.2.1 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 |
3.2.2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
3.2.3 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必然途径 |
3.2.4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
3.3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现状 |
3.3.1 文科专业及学院设置情况 |
3.3.2 学生及师资情况 |
3.3.3 科学研究情况 |
3.4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1 文科的定位和功能认识不足 |
3.4.2 文科教师面临新的困境 |
3.4.3 文科发展机制不健全 |
3.4.4 文科生存危机加剧 |
4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环境分析 |
4.1 内部环境分析(SW) |
4.1.1 优势分析 |
4.1.2 劣势分析 |
4.2 外部环境分析(OT) |
4.2.1 机会分析 |
4.2.2 威胁分析 |
4.3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建设SWOT相关矩阵分析 |
4.3.1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建设SWOT分析 |
4.3.2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建设的IFE矩阵 |
4.3.3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建设的EFE矩阵 |
4.4 本章小结 |
5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路径分析 |
5.1 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的综合分析 |
5.2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 |
5.2.1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的内涵 |
5.2.2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的优势 |
5.2.3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的案例分析 |
5.2.4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的成效 |
5.3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 |
5.3.1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的内涵 |
5.3.2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的优势 |
5.3.3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的案例分析 |
5.3.4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的成效 |
5.4 结论 |
6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实施SO策略 |
6.1.1 利用“品牌效应”和“后发优势”,建设“精、准、特色”型文科 |
6.1.2 依托理工学科优势,发展运用型文科 |
6.1.3 利用多学科交叉平台,有机融合文、理、工 |
6.2 实施ST策略 |
6.2.1 加强跨学科合作,实行学科帮扶 |
6.2.2 利用后发优势,扶优扶强 |
6.2.3 发挥“品牌效应”,加强就业创业指导 |
6.3 实施WO策略 |
6.3.1 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学科增长点 |
6.3.2 引育并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
6.3.3 建立完善机制,实现文、理、工协调发展 |
6.4 实施WT策略 |
6.4.1 优化顶层设计,精准定位 |
6.4.2 建立优势特色,改变“木桶结构” |
6.4.3 利用多学科背景优势,拓展交叉学科,培植应用新文科 |
7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地方工科院校学报办刊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理工科高校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J]. 杨延麟. 科技与出版, 2021(12)
- [2]高校学报出版的困境及发展对策[J]. 郭扬,高宪军.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1(12)
- [3]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学报在特色化研究中的作用——以《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例[J]. 王帅. 出版广角, 2021(16)
- [4]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D]. 战红岩.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清末民国时期四川期刊中的数学论文研究(1897-1949)[D]. 孙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10)
- [6]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陕西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以国立西北工学院为中心的考察[D]. 张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四川省立技艺专科学校校刊《技与艺》研究[D]. 孙艺菱. 四川美术学院, 2020(03)
- [8]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D]. 贾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9]“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D]. 吴婷. 重庆大学, 2019(09)
- [10]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