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义务教育乡镇管理体制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鲁西娅[1](2021)在《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中小学功能室管理问题研究 ——以s省z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小学功能室类型众多,涉及的科目之广,培养的能力之全,有目共睹。它的高效运转为文化知识与基础实践的合二为一提供了可能性。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把学校功能室的建设数量和发展情况纳入到了相关的督导检查工作之中。本文先对z县的学校功能室进行问卷调查,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学生对学校功能室在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持肯定态度;在使用和管理现状调查中发现,数据多数呈正态分布,存在一定的城镇差异、校间差异。结合教师内部的访谈内容整理,总结发现在功能室的实际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谈及从人力资源、机构建设、制度条例、管理措施、功能使用这五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从管理员的队伍建设、各级主体的关注点、校级管理理念和地域发展四个角度究因,并从人力建设、组织优化、政策制度、管理手段、功能使用五个层面上,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以期功能室发挥其的效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后学生发展兴趣的活动室、学生亲身实践的场地。并降低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水平差距,创设相对平衡的物质环境,加快县域内学校质量水平的均衡建设。
翟磊[2](2020)在《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离不开基层视角;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基层实践。基层是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根基之所在,是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活力源头之所在,也是法治国家建设的薄弱环节之所在。作为最基层一级政府,乡镇政府是国家权力和政府权威的地方代表,承担着落实国家意志,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的重大责任。乡镇政府能否秉公用权、依法行政,直接影响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进程和法治国家建设的整体水平。本文以乡镇(街道)政府为基层法治建设的主要行动者,以基层政府权力为考察对象,立足于乡镇政府权力运行的过程,剖析我国乡镇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法治现状与法治问题,旨在构建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制度框架。本文以“山西洪洞封灶禁煤”“上海市违法群租治理”为例,提出我国乡镇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价值目标悖论和主体角色悖论。在价值目标层面,基层政府权力运行存在“合法性”与“有效性”的价值冲突,合法性和有效性之间存在张力。在主体角色层面,基层政府既是推动基层法治建设的核心力量,同时稍不注意,也往往成为破坏法治建设的关键主体。本文研究重点是聚焦规范约束基层政府权力运行过程,力争在理论上提出实现基层政府权力运行合法性和有效性统一的方案。在规范实证分析基础上,本文认为,基层政府权力存在执行性、非完整性和裁量性;在社会实证分析基础上,基层政府权力运行一定程度上存在滥作为、不作为与慢作为的异化现象。基层政府力异化现象背后,是权力配置失衡、权力行使公共性缺失、权力监督弱化的制度根源以及法律工具主义和行政特权观念的思想根源。聚焦以上问题,本文尝试构建基层政府权力配置、权力行使和权力监督法治化的三维制度架构,为基层政府权力运行合法性和有效性的价值统一提供实现路径。权力配置法治化是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先决条件。为破解基层政府“职权与责任”“财权与事权”“人事权与工作任务”的权力配置失衡问题,“强镇扩权”改革试图回应基层政府的权力需求,提高乡镇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同时,“强镇扩权”改革也存在合法性质疑与有效性困境。本文认为,区县政府与乡镇基层政府权力关系重构应当着眼于结构性改革,为乡镇政府权力配置提供系统完整的法治化路径。乡镇基层政府权力配置法治化须遵循“功能适当原则”“职权法定原则”和“权责一致原则”;以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基层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实现基层政府权力配置法治化的关键是探索制定专门《乡镇政府组织法》。以中央立法形式对乡镇法律地位、组织机构、职权范围、区县与乡镇分权原则、区县与乡镇行政关系、区县与乡镇财权关系、乡镇政府人员编制、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集中行使行政许可权等权力配置核心条款加以明确规定,最终实现基层政府权力配置的法治化。权力行使法治化是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关键环节。基层乡镇政府权力行使具有非独立性、非常规性和责任主导性等现实特征,面临“运动式运行”“压力型运行”和“权责失调型运行”的法治困境。推进基层政府行政规范、行政决策与行政执法的制度建设是破解基层政府权力行使法治困境,实现基层政府权力行使法治化的关键。通过限定“红头文件”规范内容、加强程序规制、建构实施后评估机制以实现基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治化;通过健全决策程序机制、建构跟踪评估机制、建立责任倒查机制以推进基层政府行政决策行为的法治化;通过理顺行政执法体制、优化行政执法资源、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健全执法协调联动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以实现基层政府行政执法行为的法治化。权力监督法治化是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重要保障。基层乡镇政府权力运行存在违反法律规范的“硬腐败”,以及不作为、慢作为和懒政懈怠等“软腐败”现象。实现权力监督的法治化,重点是要将权力运行的廉洁性监督与效能监督结合起来,构建权力运行协同监督制度体系。针对基层政府权力运行廉洁性监督,通过实行“垂直管理制”“任期制”“交流制”“高配制”来完善基层纪检监察监督制度;通过扩大信息公开范围、规范信息公开流程、打造信息公开平台来完善基层政府信息公开机制;通过权责清单制度、分工制约制度、任职限制制度、重大事项申报与公开制度以加强对基层党政“一把手”的监督。针对基层权力运行效能性监督,重点是要回应绩效考核指标内容科学性与考核基础信息失真问题,以及考核过程中基层政府博弈与投机问题,通过基层绩效考核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绩效考核的适度激励与适度问责机制、提升基层政府的法治考核权重,完善基层政府绩效考核与效能监督制度。展望我国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未来前景,本文秉持“法治现实主义”立场,主张践行基层法治建设的渐进式改革与发展之路。基层法治建设需要正视法治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张力。在推进基层法治过程中,既要旗帜鲜明批判“法治虚无主义”,也要警惕“法治浪漫主义”。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背景下,基层法治建设势在必行,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进程等不得。同时,法治也不是万能的,世界上也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层法治建设模式,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也急不得。本文认为,要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背景、秉持法治现实主义的渐进改革立场,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客观地认识和分析基层法治建设之路,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
施静春[3](2019)在《社会治理视域下村规民约的作用与合规性调适研究 ——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国民总人数的绝大部分是农业人口。社会治理中乡村治理是基础和重要环节。中国的乡村治理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源于乡土社会的村规民约一直是乡村治理的基本规范,也是中国传统道德在农村的基本表现形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矛盾呈现新的特点,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乡村治理的理念、方式、内容等需要不断完善,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的历史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法律规范与村规民约之间的对冲关系逐渐显现了出来,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知识运用于这一对冲关系是本文写作的立足点。村规民约主要源于农业社会对伦理关系的调整,是以村社整体利益为目标的社会治理手段,是一种自然契约,它以群体整体利益为出发点,以义务性惩罚性规范为基本特征,规范着村民的日常行为,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村规民约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现代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以界定个人权利义务为基础,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规范性约束,是实现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是社会现代化进步和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两者在社会基础、经济基础、价值理念、产生程序、执行方式、执行效果及社会影响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两者在中国广大农村,特别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中相辅相成,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将传统与现代自然衔接,以法律体系为内容和以村规民约为内容相结合的法德共治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体系的突出特征。研究村规民约的合规范性调适,在从道德上升为法律的历史脉络中,分析村规民约与法律的冲突,研究村规民约与法律调适的方法、路径及目标,有利于促进法治与德治共生共治,共同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依法治国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协调统一,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论文选择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田野调查研究的案例,主要基于西双版纳集边疆、多民族、山区于一身,传统农业社会与现代化发展并存,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织,村寨的相对封闭与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各具特色等多种特点。以该地区行政村、村民小组为对象,通过座谈会、入户访谈、电话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分别对傣、哈尼、瑶、拉祜、基诺、布朗等少数民族村寨村规民约的制定程序、内容及实施情况实地调研,结合傣族、基诺族的历史文化,分析村规民约的社会治理功能,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的冲突表现及根源,提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挥村规民约明村情、识村貌、解民忧的功能,利用村规民约弥补法律的空白,把村规民约的柔性与法律的刚性相结合,以法律规范指导村规民约,引导村规民约发展的方向,探讨民族地区村规民约与法律调适的有效路径,将村规民约进行合规范性调适,促进基层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境安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本文除导论和结论部分,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治理与治理现代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明国家治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深化和发展,对治理的概念、时代价值与意义等做了阐述,进一步阐明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难点,对乡村治理中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引出乡村治理的主要方式是村规民约,该部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村规民约概述。主要从本体论的角度对村规民约的形成过程、存在条件、功能作用进行一般考察,界定本文讨论的核心概念。村规民约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基础,产生于村民的自然生活中,根据行政村、村民小组现实的生活环境,本着村民自愿的原则,由村民共同制定并遵守的契约规范。村规民约具有得天独厚的社会整合力,体现着乡土文化与现代性的融合。村规民约的形成受制于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以村民自治作为基础。发挥了政治参与功能、司法辅助功能和基层管理功能。村规民约在基层的治理作用不应当受到忽视,其在维护乡村秩序,净化风气,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质上,乡村民约与法律之间是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第三部分,以西双版纳村规民约为样本,探讨村规民约的形成过程。西双版纳具有多民族、多宗教、地处边疆、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经济较落后等特点。习惯法长期对各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行为规范、道德教化、风俗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村规民约的形成提供了特殊的生存土壤。随着经济发展,征地拆迁,山林土地纠纷,违法犯罪等问题在西双版纳逐渐凸显出来,而落后的经济基础和薄弱的基层治理力量难以应对边境管理的复杂态势,因此发端于村民自治的乡规民约具有了用武之地。目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市两县32个乡镇(街道办)的222个村(居)委会、2212个自然村98%都有了自己的村规民约。这些村规民约在维护农业经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化解农村矛盾,预防犯罪,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法律规范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社会治理的作用。第四部分,从分析论的角度介绍了西双版纳村规民约与法律的冲突,揭示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实证考察,指出西双版纳村规民约存在与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相冲突的规定,这些冲突性的规定得以在现实生活中发挥替代法律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并干扰了基层组织的法治化进程。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当地薄弱的经济基础形成落后的社会管理机制,而监管上的不力和基层自治组织的不当管理使得村规民约与法律的对立关系受到激化。第五部分,从对策论的角度分析了西双版纳村规民约与法律的调适。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是公平正义,而公平正义的实现重心在人民群众对于司法案件的感受,这就意味着法治的实现也必须建立在基层治理的基础之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法治和德治的理念需要在基层治理中相互融合,村规民约的基层治理手段需要通过规范化调适来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本着这一理论基础,村规民约的调适需要做到形式理性与实质规范性的双重调适,以实现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实用性、通俗性、动态性与参与性。具体而言,应当规范村规民约的制定程序,建立制度运行的监督机制并畅通村民获得申诉与救济的渠道,以基层党员干部作为村规民约制定与执行的主体,通过村规民约引导人民、启发人民,教育人民。论文的几个主要观点:一是村规民约是自然契约,是介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行为规范,具有更多的道德元素。其出发点是从群体的整体利益来设立,忽视个体的利益诉求,并缺少对个体权利的尊重与维护;法律是法治契约,是以界定并尊重保护个人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实现整体利益和社会公共福利的最大化。二是两种不同的契约精神产生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村规民约产生于农业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社会,宗亲关系;法律是随着社会交往社会分工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产生利益冲突和对立的阶级社会,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治理方式,两者的制定程序、适用范围、执行手段、社会影响不同,既有矛盾与冲突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能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三是在正视村规民约与法律存在冲突与矛盾的基础上,对村规民约进行合规范性调适,使其符合依法治理、法治社会的要求,在乡村基层治理中以法律为指导,发挥村规民约灵活性、丰富性和针对性强的作用,用村规民约的柔性弥补法律的刚性,两者互相协调、共生共治,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共同发挥重要的作用是论文探讨的主要问题。四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如何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形成以法律体系为内容和以村规民约为内容相结合的法德共治局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促进边疆和谐、繁荣、稳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也是论文希望解决的主要问题。
卢光辉[4](2015)在《中国农村教育研究:回顾与观察——基于CNKI期刊数据库高被引论文的视角》文中提出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义务教育、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教师专业化发展、"三农问题"与教育、比较与借鉴等6个编码基本映射了645篇高被引论文研究的主题及其旨趣所在。内容分析显示,农村教育研究力量依然薄弱,研究水平亟待提高,所关注的研究领域发展程度并不均衡,其中义务教育领域的研究精细化程度较高,但缺乏长期深入的跟踪研究,且前瞻性研究不够。尽管农村教育研究的跨学科研究特征明显,但基于跨学科视角的研究质量不高。农村教育研究要突破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既要对现有问题开展的长期跟踪研究,又要在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下,积极开展前瞻性研究,不断提高研究质量,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孙广琦[5](2014)在《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以苏州经济发达镇为研究对象》文中提出乡镇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最低一级建制的地方基层政府,乡镇不仅承担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使命,也是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自古以来,我国以农耕文明而着称,与之相对应的是乡镇发育早,历史悠久。从秦汉的乡亭制开始,到隋的保甲制,以及皇权、绅权和族权的长时间稳定共存。新中国成立以后,乡村并存向乡政权制、人民公社制到乡镇政府发展,乡村组织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多次进行了乡镇机构改革,使乡镇政权不断有效地适应了时代和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带动下,我国乡镇的发展明显提速,并出现了分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形成不同的乡镇类型。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和改革发展的先机,一大批乡镇迅速壮大成为经济发达的乡镇,正在向新型小城市方向而迈出坚实的步伐,但是他们又普遍面临着职权、管理体制、机构配置和公共服务等诸多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障碍。创新经济强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苏南地区作为“苏南模式”的发祥地,是全国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其经济强镇的快速崛起,不仅改变了苏南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也对苏南区域增长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选择苏州经济强镇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可以挖掘苏南强镇扩权独创性的做法和个性的价值和成效;另一方面,可为后续的扩权强镇提供可贵的经验,对全国后发达区域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提供启迪和借鉴,甚至还可以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答案,必须在探索中积累经验、研究对策、总结完善。笔者对已有的一些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评述,同时结合自己直接参与强镇扩权改革的实践和探索,认为强镇扩权不仅是要理顺县镇之间的权责关系,消除现有的体制性障碍,更要突出以“善治”为引领,加快推进乡镇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全面提升乡镇治理成效,使乡镇政府成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有限型、责任型和法治型政府。第一部分,导论。这部分主要探讨研究的缘起、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重点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深度分析相关理论,从而得出文章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部分,乡镇与乡镇治理。通过历史分析法,对我国乡镇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梳理了我国乡镇治理模式的演变,揭示了建国以来我国乡镇政权体制的发展变化以及乡镇政府的角色演变,并对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剖析。第三部分,国内外乡镇治理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通过比较研究法,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地方及乡镇治理积累的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其对我国推进乡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借鉴与启示。第四部分,苏南乡镇的发展与治理改革的动因。苏南地区凭借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工业基础,并抢抓开发开放的机遇,崛起了一大批综合实力不凡的“经济强镇”,凸现了经济总量大、人口集聚度高、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特色鲜明等特征。本部分运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角度的因素分析来总体把握苏南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宏观环境和影响因素。并对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动因,从经济动力、政治动力和现实动力三大方面进行作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与苏南经济强镇谋求可持续发展之间形成强烈的冲突,必须要通过重构治理模式,从而拓展发展空间,激发体制活力,提高发展绩效。第五部分,苏南强镇扩权的实践探索。苏南经济强镇根据自身实际,并在国家、省和市等各级政策制度的引领下,围绕扩大管理权限、开展综合执法和便民服务、优化机构编制和人员配置、创新经济强镇的管理体制等方面作了全新的探索。第六部分,苏南强镇扩权后的成就与问题。本部分在论述苏南强镇扩权带来的正效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存在的若干问题和其背后的原因。苏南强镇通过扩权改革,在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等自身体系调整优化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都己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与此同时,在放权的合法性、资源政策倾斜、政策执行、权责匹配、体制障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七部分,推进我国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对策与思考。论文指出,从强镇扩权向扩权强镇延伸和提升,须从思想认识的提升、制度设计的引领,要素功能的完善、权力运用的规制以及城市演进的方面等方面着手,持续推进配套改革,以战略性、整体性、系统性设计与思路,谋求改革的深化,不断释放“改革红利”。第八部分:结论。主要概括出本文的几点基本结论,并提出进一步思考的方向。
于霞[6](2013)在《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三农”问题是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的总称。“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关注的重要问题。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十年,中国共产党连续出台了九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形成了党的“三农”理论创新成果,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处理城乡关系、工农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政策,明确回答了新时期为什么要重视“三农”问题、如何重视“三农”问题、怎样解决“三农”问题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问题的解决之路,为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正确方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对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展开研究。本文构建了十六大以来党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架构;强调了十六大以来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思路和重点问题;阐述了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基本特征、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本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阐释了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背景,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研究的成果,简述了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基础。第一,概述了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理论基础:经典作家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毛泽东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江泽民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第二,分析了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两大历史条件: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不同模式;中国“三农”问题的历史演变。第三,阐释了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两大现实基础: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物质基础;十六大以来中国“三农”问题面临的挑战。第三部分,十六大以来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战略。第一,阐述了“重中之重”的定位与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略的确立。第二,阐释了“两个趋向”的判断与“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两个趋向”的判断;“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第三,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内涵;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和发展。第四部分,十六大以来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政策。第一,梳理了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四大路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第二,归纳了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两大措施:稳定农村上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第三,总结了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五大举措:农村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范围;推进新农合的实施和农村卫生体系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和新农保制度的实施;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第四,概括了维护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四大途径:保障农民工平等就业权利;保障农民工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权益;保障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权利:保障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权益。第五部分,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评析。第一,概括了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五大基本特征:时代性;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协调性。第二,总结归纳了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四大理论意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吗克思主义农业发展道路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一体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维护农民权益的思想。第三,阐析了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三大时代价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第六部分,中国共产党“三农”政策的未来走向。第一,分析了推进要素资源配置机制改革的三大走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人才资源向农村配置;推动金融资源和财政支出向农村配置。第二,分析了健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的三大取向: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第三,分析了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改革的四大趋势:保持特色打造农村文化品牌: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加强农村文化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第四,分析了推进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三大走势:增强农村基层民主自治能力;改乡级政权为派出机构;提高农村基层政府执行能力。
孟文海[7](2013)在《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以上海市T镇为例》文中认为转型是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和城乡发展的最大阶段性特征的概括,而城市化则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助推力。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超过50%,这是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纵观中国城市化的历程,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及工农业两极对峙的二元发展格局。在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的先导作用、辐射作用和中心作用十分明显。大城市所辖的乡镇既具备典型的二元结构特点,又处于大城市强有力的城市化推动之下,由此成为转型时期社会研究的重要场域。社会管理是以维护社会秩序为目的而规范和协调社会组织发展、社会关系、社会问题和社会行为的活动。社会转型时期是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多发期。在转型阶段,抛弃计划经济时代所建立的社会控制模式而建立新的社会控制模式之间需要一段磨合和调试过程,在这种新旧社会控制机制交替期间,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和社会规范所体现的价值和准则往往容易发生混乱和错位。社会转型期又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活跃期,公共管理相对保守的革新精神和繁琐的行政程序使得社会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手段往往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导致社会管理失灵现象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加强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研究,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即成为探讨政府治理的重要议题。乡镇政府在国家行政体系中是最基层的社会管理主体。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T镇具有转型期乡镇所面对的普遍性问题,也具备大城市和改革开放先行区所辖乡镇的特殊性问题。论文将基于T镇所具有的共性和个性的特征,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循着制度变迁与社会管理主客体同步转变的脉络,研究其社会管理职能发挥的真实情况与问题,以此深入探讨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发展现状、基本特点与现实困境,并导出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路径,期冀能够获得理论结合实践的成果。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大城市乡镇政府在转型时期社会管理职能的实然与应然角色进行了分析。一是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资源研究,包括财政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三个方面。财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杠杆和物质基础,在政府与市场的应然关系中天然具有经济资源的基础性配置地位。人力资源开发则对整个政府部门的工作水平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将有助于为公众及政府系统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与服务。在这三个方面,T镇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也面临着与其它乡镇类似的问题与挑战。二是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职能研究。首先,文章研究了转型期乡镇政府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宏观背景:乡村社会控制模式四个方面的转变及挑战,由多元多样多变的经济社会状况所导致的社会心理的多元化、多样化、复杂化,社会转型所包含的秩序的转型和重建的过程。其次,从历史沿革、现状分析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置等方面,结合T镇的实践,进行了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分析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职能分析,对于职能转变中的倾向性问题,如“稳定压倒一切”不等于“维稳压倒一切”、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变化做了分析和阐述。三是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发展社会事业的职能研究。发展社会事业是社会管理的题中之义。推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是完善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研究了社会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社会政策的主要功能是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维护公民基本权益,改善公民生活水平等,文中概括了转型期我国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指出就整体而言,我国社会政策体系仍然是一种存在明显差异性和碎片化的系统。基于T镇的个案调查分析,包括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就业保障的职能、公共卫生和教育保障的职能、社会保障的职能,使我们认识到大城市乡镇社会事业发展在总体上与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较为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还有很大差距。四是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区管理职能研究。创新社会管理以基层社区为起点。国家的正式制度在进入社会基层的过程中,不但结束了乡族自治的传统,而且逐渐地影响、改变和控制民间的非正式制度,直到将它们取而代之。而这一实现过程,在中国社会体制的末梢——乡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本文认为转型期大城市社区管理中乡镇政府的应然角色应是制度设计者、资源供给者、建设规划者、利益协调者、项目监督者。同时揭示了转型期大城市社区管理中乡镇政府的实然角色:特别是职能履行中出现的几种失当情况,可概括为政府越位、缺位和错位。当然区镇两级政府在实践中的积极探索也是重要的关注点,包括“镇管社区”管理模式、网格化管理模式等有益探索,由此引发了对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区管理的模式分析,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转型期大城市乡镇基层民主自治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本文分析了乡镇基层民主选举中的政府角色,指出转型期我国大城市乡镇基层民主建设依然存在一些困境。作为T镇社区管理实践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本文对大城市乡镇政府流动人口管理与物业管理之困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在结合T镇调研的一手材料,从四方面对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历史与现状、挑战与探索、实然与应然进行了分析研究后,本文从“社会管理创新与政府职能转变”角度对文章做出归纳性结论。理念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社会管理实践和认识上存在的问题概括,提出应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导向、公共治理、依法治理和公平正义理念,以正确的理念指导社会管理创新,同时推进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转变。进而,论文以十八大精神为框架,从建设政府与社会多元协同治理体制、建设社区自治的社会管理模式、建设公共服务体制和建设整合联动的社会参与体系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问题。最后,论文提出社会管理职能转变的四条基本路径:即从“一元主体”到“多中心”转变,突出政府的协调与主导职能;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突出政府信息化管理职能;从偏重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转变,突出政府的社会动员职能;从防范控制型管理到服务型管理转变,突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张传萍[8](2012)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研究》文中指出基本公共服务作为社会公共服务最基本的内容,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其均等化日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教育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均等化的义务教育,为此,政府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政府要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可见均衡配置资源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至关重要。政府当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质就是要均衡配置资源。那么,政府应该以何种标准来配置教育资源,就成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重要问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经历了从成本视角、收益视角、公平视角到充足视角转变的四个阶段。义务教育公共产品的属性,教育成本测量的困难以及教育收益的滞后性,决定了从成本和收益视角来分析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的不适宜性。充足作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需要雄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后盾。我国经济还远未发展到那种程度。基于此,公平视角才比较适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符合我国当前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本研究采用公平视角来进行研究。在比较分析四种公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选择罗尔斯的正义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的研究,应该放在我国社会的时代背景中。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政策经历了两个主要的制度变迁阶段。一是1949-2000年期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政策追求的是效率逻辑,城市教育国家办,农村教育农民办。二是2000年税费改革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政策追求的是公平逻辑,国家实施了免费的义务教育,并对弱势学校和弱势群体实行倾斜政策。影响我国资源配置标准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主要有改善民生的政治政策、均衡协调发展的经济政策以及平等博爱的文化模式。国外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给予我国很多启示。美国义务教育财政资源的配置是以充足为标准,把公平和效率有机结合起来。各州体现了罗尔斯正义论的财政中立原则,还实践了成本函数方法、示范学区设计法和教育专家成本估算法三种财政资源配置模式。日本的教师资源配置突出了罗尔斯正义论中的差异原则,通过制定系列法律法规和定期流动制度,保证偏僻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拥有充足和高质量的教师,缩小了学校之间教师差异,从而缩小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差异。当前,以县为分析单位研究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标准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以县为分析单位,分析W省县域之间的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状况,然后以学校为分析单位,分析县域内部的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状况。通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中位数、极差、限制极差、差异系数、麦克伦指数、沃斯特根指数、生均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与人均财政支出的相关关系,计算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三种公平状况。测算结果发现,普通初中的财政资源配置比普通小学更为公平;县域之间的横向公平的程度比纵向公平高;各个县市基本都遵循从低位均衡到高位均衡的路径行进。本文提出了建构新的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标准的政策建议:按照罗尔斯正义论的财政中立原则,完善财政转移制度;在义务教育不同类型中,更加重视对普通小学的财政投入;在义务教育学校不同地域中,加大对城镇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财政投入。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核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本文以W省为例,按照现有的教师配置标准,计算了W省120个县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超(缺)编状况,发现大部分地市州普通中小学教师处于超编状态,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超编严重。这种超编状况不符合农村小学的现实境遇。本文以罗尔斯《正义论》中的差异原则为理论基础,以班师比和分类班额为依据,设计新的普通小学教师资源配置标准和模型,改变目前只根据在校生数配置教师的做法,从而以保障农村普通小学教学的正常运转。
曹婷[9](2012)在《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校财局管”模式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06年初财政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通知》(财教[2006]3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要按照“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对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实行“校财局管”模式。由此向理论界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客观评价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校财局管”模式,调查分析它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对此,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问题,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现有研究的不足也是非常明显的,主要表现为要么只是简单地介绍“校财局管”模式的主要内容,要么仅从正面阐述该财务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迄今尚没有见到有学者能够深入到学校内部,对校财局管模式及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实地调查和研究。而且,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由此必然导致公用经费“校财局管”模式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运行绩效及其问题,因而对“校财局管”的研究还需要考虑到这一地区差异,这也是现有研究所忽略的地方。据此,本文基于欠发达的江西省为例,采用实地研究方法(含定性和定量调查),对该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校财局管”模式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若干优化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交待了选题的背景和缘由;分析评价了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问题、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对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校财局管”模式的概念、推进的历史背景以及该模式运行过程中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第三部分为实证调查部分。在定性调查方面,作者实地考察了赣北D县三所农村中小学校,对三名校长进行了深度访谈,获得了丰富、细腻的一手访谈资料,为更大规模的问卷制作和调查打下了基础。在定量调查方面,作者在导师的帮助下,遴选到了55位家长系江西省农村中小学校校长的大学本科生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特殊访问员,由此获得了珍贵的53份问卷调查数据。依据这些定性与定量调查资料,文章从“财务管理(自身)”、“对日常教学的影响”、“对特色办学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校财局管”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第四部分承接第三部分,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校财局管”模式存在不足的原因。第五部分针对上述不足及原因,分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文章的核心研究结论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导致了公用经费承担了它本不应承担的激励教学、提高教师福利等功能,从而使它偏离了国家政策限定的“办公”功能并与之相冲突,导致该财务管理模式绩效衰减、负面效应扩散至日常教学和特色办学等方面;要消除这些负面影响,短期内完善相关管理和监督制度只是治标之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胡俊生[10](2011)在《农村教育城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目前城市化水平达到47%左右,正以年平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上城市化率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城市化引发的连锁反应,首先就表现为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流动。据专家估计,现今已经流入城市但尚未在城市扎下根来的“农民工”大概有1.4亿。到203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要达到65%左右,20年时间将会有4亿农村人口由农村转入城市,每年转移2000万人。城市化的提速,导致农村教育问题骤然凸显:农村社区“空巢化”,农村学校“空壳化”。农村教育正在走向衰落,如同整个农村社会的萧条衰落一样,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农村教育秩序因此而出现某种程度的紊乱。尽管经过数次大的村校撤并和结构布局的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给予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农村学校教育的整体颓势仍难根本扭转。农村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是继续坚守和巩固农村教育阵地,努力提升农村教育办学质量呢,还是顺应城市化潮流,校随人走,推进农村教育的城镇化进程?这就是本论文所要讨论的中心议题。这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在理论上廓清中国社会变迁的整体趋势、农村教育的现实处境与未来走向,从而为应对农村教育的当下困局、谋划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大计建言献策。本文围绕“农村教育城镇化”这一中心命题展开可行性论证。为了避免纸上谈兵,笔者曾于2010年1-2月间,组织人员分赴陕北延安、榆林两市8县(区)的27所农村中学和12所城区中学进行实地调查走访,调查对象包括农村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城区学校的农村籍学生及其家长、教师、县教育局的官员等,共发放并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000余份。就目前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农村初中进城的认识和意愿,以及城区学校的办学状况等进行实地调查。以调查所得的第一手材料为依据,依次分析了农村教育面临的困难处境、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现实基础、理论依据、国际经验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目标指向、路经选择、指导原则、方法步骤及政策保障等政策性建议。本研究所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农村教育城镇化,是城市化的伴随物,是社会变迁的必然过程。由于中国城市化过程的不彻底性,土地城市化和劳动力城市化的速度远远快于举家迁移式的人口城市化进程,结果导致中国特色的“半城市化”或“伪城市化”现象的长期存在。数以千万计的城市“流动儿童”就像他们进城打工的父母一样,成为似城非城、似乡非乡“边缘人”。城市“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都是“半城市化”所结出的苦果,特殊的身份和处境,使他们的正常学习与身心健康无不受到很大影响。因此,适时推进教育的城镇化进程,首先可以使这两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受益,继而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城市高质量教育。这不仅符合大多数民众的意愿,也对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基于我国城市化提速、农村教育走向萧条的大势,农村教育的文章要在城里做,基础教育的经费应往城镇花,农村中学教育的主阵地要逐步往城里挪,振兴农村教育的希望不在乡村在城镇。农村教育城镇化的近期目标,是农村初中县城化;长远目标,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唯其如此,才是消解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使广大农村孩子公平分享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学业与心智得以全面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已经取得成功经验。但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均衡等实际,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实施必须强调因地制宜,分步推进,东西有别,尊重民意,千万不可盲目冒进、一刀切。当下主要拟在西部贫困山区或生态脆弱地区试行。
二、义务教育乡镇管理体制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义务教育乡镇管理体制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中小学功能室管理问题研究 ——以s省z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及关系阐述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s省z县中小学功能室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设计 |
三、调查对象 |
四、调查实施 |
第二节 中小学功能室现状的调查结果 |
一、学校功能室的满意程度方面 |
二、学校功能室的思想认识方面 |
三、学校功能室的使用情况方面 |
四、学校功能室的管理情况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中小学功能室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中小学功能室管理的问题 |
一、制度建设层面 |
二、机构组建层面 |
三、队伍建设层面 |
四、功能使用层面 |
五、管理措施层面 |
第二节 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中小学功能室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地域发展不均衡 |
二、思想认识有分歧 |
三、管理理念未深入 |
四、队伍建设不完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中小学功能室管理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政策制度层面的均衡发展策略 |
一、制定功能室管理的具体政策 |
二、完善功能室管理的相关制度 |
第二节 机构优化层面的均衡发展策略 |
一、学校成立专门化的管理中心 |
二、区域内形成统一的主管方式 |
第三节 人力建设层面的均衡发展策略 |
一、任用专职的功能室管理员 |
二、增强功能室管理员的培训 |
三、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
第四节 功能使用层面的均衡发展策略 |
一、提高主体的思想认识 |
二、改变功能单一的现状 |
第五节 管理手段层面的均衡发展策略 |
一、缩小功能室的设施差距 |
二、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手段 |
三、引入先进技术进行管理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基层法治离我们有多远? |
二、基层治理的法治悖论 |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四、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限定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现实困境与发展方向 |
第一节 基层政府的职能与职权 |
一、基层政府职能与职权的规范分析 |
二、基层政府职权的法律特征 |
第二节 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现状分析 |
一、基层政府失灵与政府权力异化 |
二、基层政府权力运行异化之根源 |
第三节 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价值塑造 |
一、基层政府治理的理念误区与极端倾向 |
二、合法性: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价值底线 |
三、有效性: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价值重塑 |
四、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三维架构 |
第三章 基层政府权力配置的法治化 |
第一节 基层政府权力配置失衡及其解决路径 |
一、问题意识:纵向权力配置失衡 |
二、制度性根源:法定职权与管理的错位 |
三、关于基层乡镇政府地位的理论主张 |
第二节 强镇扩权:基层政府赋权改革探索与反思 |
一、改革历程与实践样本 |
二、行政性分权:强镇扩权改革的路径反思 |
第三节 基层政府赋权的法治化路径 |
一、确立基层政府权力配置的基本原则 |
二、明确基层政府权力配置的法治目标:建设基层服务型政府 |
三、健全基层政府权力配置的法治保障 |
第四章 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法治化 |
第一节 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实践图景——以上海群租治理为例 |
一、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现实——群租治理的真实场景 |
二、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依据——群租治理的政策推进 |
三、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过程——群租治理中的街镇角色 |
第二节 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现实特征 |
一、基层政府权力的“运动式运行”困境 |
二、基层政府权力的“压力型运行”困境 |
三、基层政府权力的“失调型运行”困境 |
第三节 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法治化建构 |
一、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法治框架 |
二、基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法治化 |
三、基层政府行政决策的法治化 |
四、基层政府行政执法的法治化 |
第五章 基层政府权力监督的法治化 |
第一节 基层政府权力腐败的表象与根源 |
一、基层政府权力腐败:硬腐败与软腐败 |
二、基层政府权力廉政监督与效能监督的统一 |
第二节 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廉洁性监督 |
一、基层政府权力腐败的危害性 |
二、基层政府权力运行腐败的根源分析 |
三、价值导向:从事后惩戒转向事前预防 |
四、基层政府权力监督的制度化构建 |
第三节 基层政府权力效能监督的法治化 |
一、基层政府效能监督的实证分析:以2019年D区街镇考核为例 |
二、基层政府效能监督的法治困境 |
三、基层政府效能监督法治化的改进路径 |
第六章 余论: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未来展望 |
第一节 基层政府权力运行过程中的法治虚无主义批判 |
一、基层治理中法治虚无主义的新变异 |
二、基层法治虚无主义的形态与后果 |
第二节 警惕基层政府权力运行过程中的法治浪漫主义 |
一、法治浪漫主义思潮的形成 |
二、法治浪漫主义的迷惑性与危害性 |
第三节 坚持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法治现实主义 |
一、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背景 |
二、秉持法治现实主义的渐进改革立场 |
三、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渐进实现路径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兼怀人生四十 |
(3)社会治理视域下村规民约的作用与合规性调适研究 ——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价值 |
二、选题的地域意义 |
(一)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难点及薄弱环节聚焦于农村少数民族地区 |
(二) 西双版纳州集边疆、民族、开发开放于一体 |
三、选题的理论意义 |
(一) 为构建现代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
(二) 深化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道德与法制的认识 |
(三)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证支撑 |
(四) 有利于探索出基层社会治理中民主协商制度发展途径 |
(五) 强化基层社会治理中法制观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 |
(六) 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实证依据 |
四、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一) 关于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论述 |
(二) 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论述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调查研究法 |
(三) 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治理与治理现代化 |
第一节 国家治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
一、从阶级统治、政治管理到国家治理 |
二、国家治理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及要求 |
一、治理现代化及基本特征 |
二、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及要求 |
第三节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乡村治理 |
一、中国乡村的传统治理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治理 |
三、乡村治理中的实践问题与理论探索 |
第二章 村规民约:由传统到现代的治理方式 |
第一节 村规民约的历史渊源及特征 |
一、村规民约的历史渊源及变迁 |
二、村规民约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村规民约的存在条件 |
一、村规民约存在的理论基础 |
二、村规民约存在的现实依据 |
三、村规民约存在的空间条件 |
四、村规民约存在的时间条件 |
五、村规民约存在的内部条件 |
第三节 村规民约的功能 |
一、政治参与功能 |
二、国家司法补充功能 |
三、基层群众自治的管理功能 |
第四节 村规民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
一、维护村民团结和乡村安宁 |
二、推动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勤劳致富 |
三、促进村务公开和改善干群关系 |
四、弘扬良好道德风尚和净化社会风气 |
五、调节利益矛盾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第五节 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的关系 |
一、社会规范多元化与法律 |
二、民间法与国家法 |
三、村规民约是介于法律及道德之间的行为规范 |
第三章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社会治理与村规民约 |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社会治理历史沿革 |
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社会发展历史简况 |
二、新中国成立后西双版纳社会的变革 |
三、各民族风俗及乡村治理简况 |
第二节 西双版纳社会治理的现状分析 |
一、当前西双版纳乡村治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西双版纳社会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西双版纳村规民约的现状 |
一、村规民约的总体情况 |
二、村规民约的制定情况 |
三、村规民约的内容 |
四、村规民约的执行 |
第四节 西双版纳村规民约社会实践效应分析 |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
三、有效解决农村社会治安问题 |
四、积极预防和惩治毒品犯罪 |
五、切实维护边境安全 |
六、维护家庭和睦 |
七、破除成规陋习 |
八、保障义务教育 |
九、协调民族宗教问题 |
十、维护民族团结 |
十一、保护生态环境 |
第四章 西双版纳社会治理中村规民约与法律的冲突 |
第一节 村规民约与法律冲突的表现 |
一、村规民约与法律规定相冲突 |
二、村规民约主要以罚款作为处罚手段 |
三、村规民约缺乏保护公民权益所需的必要程序 |
四、村规民约的适用性往往割裂了法治化的进程 |
第二节 村规民约与法律冲突的根源 |
一、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分析 |
二、村规民约与法律的产生基础不同 |
三、村规民约与法律的产生程序不同 |
四、村规民约与法律的适用手段存在差异 |
五、村规民约的内容往往受政策的影响较大 |
六、基层政权的不当行为加大了村规民约与法治的对立 |
七、村规民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问题 |
第五章 村规民约与法律的调适 |
第一节 构建村规民约与法律调适的依据 |
一、道德、规范与国家法律之间的互补 |
二、坚持法律多元理论的治理思想 |
三、内部规则论 |
四、法德共治论 |
五、村规民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六、村规民约的生命力在于乡土气息 |
第二节 村规民约与法律调适的要求与原则 |
一、村规民约与法律调试的要求 |
二、村规民约与法律调适的原则 |
第三节 村规民约与法律的互构 |
一、国家从立法层面汲取村规民约合理成分 |
二、与《民族区域自治法》及自治条例有效衔接 |
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制定、实施及执行村规民约 |
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针对性 |
第四节 村规民约与法律调适的具体举措 |
一、规范制定程序 |
二、建立监督制度 |
三、建立村规民约的效力确认及村民救济机制 |
四、加强引导指导 |
五、以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为执行主体 |
六、加大村规民约的宣传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农村教育研究:回顾与观察——基于CNKI期刊数据库高被引论文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设计与方法 |
(一)文献来源 |
(二)样本选取 |
(三)分析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一)农村教育研究高被引论文的基本情况分析 |
1. 发表农村教育研究高被引论文的主要期刊分布 |
2. 发表农村教育研究高被引论文的主要机构分布 |
3. 发表农村教育研究高被引论文的主要作者分布 |
4. 农村教育研究高被引论文高频关键词的编码结果 |
(二)农村教育研究高被引论文的历史回顾:基于三级编码体系的视角 |
1. 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嬗变:消解二元对立思维下的“离农”和“为农”两种悖论,在农村和城市“和而不同”的公平发展中培养合格公民 |
2. 农村义务教育的“全景图”:基于开放编码的透视 |
3. 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亟待提升 |
4.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发展机制缺失,素质、信念不容乐观 |
5.“三农”问题与农村教育:常谈常新的“关系”范畴 |
6. 比较与借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三、讨论与展望 |
(一)农村教育研究力量仍然薄弱,研究水平亟待提高 |
(二)农村教育研究的关注点并不均衡,义务教育领域的研究精细化程度较高 |
(三)农村教育缺乏长期深入的跟踪研究,研究的前瞻性不够 |
(四)农村教育研究的跨学科研究特征明显,但跨学科视角的研究质量不高 |
(五)农村教育发展研究的展望:从“增量”的研究转向对“效能”的研究 |
(5)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以苏州经济发达镇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视角 |
五、研究方法与论文思路 |
六、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乡镇与乡镇治理 |
第一节 我国乡镇发展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以前的乡村组织体系 |
二、建国以后农村基层组织的制度变革 |
第二节 我国乡镇治理模式的演变 |
一、建国以来乡镇政权体制的发展变化 |
二、建国以来我国乡镇政府的角色演变 |
第三节 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目前我国的乡镇治理模式 |
二、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乡镇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的地方(基层)治理 |
一、国外地方(基层)治理的实践 |
二、国外地方(基层)治理的教训 |
三、国外地方(基层)治理对我国乡镇治理的启迪和借鉴 |
第二节 国内乡镇治理改革的探索 |
一、广东省的“简政强镇” |
二、浙江省的“强镇扩权” |
三、山东省的“扩权强镇” |
四、吉林省的“百镇建设” |
第三节 我国港台地区的基层治理 |
一、香港基层治理的经验与借鉴 |
二、台湾基层治理的实践和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南乡镇的发展与治理改革的动因 |
第一节 苏南乡镇的发展之路 |
一、苏南乡镇的发展演变 |
二、苏南乡镇发展的历史社会基础和现实自然条件 |
第二节 苏南乡镇的总体特征 |
一、经济总量大,人口集聚度高 |
二、城镇化水平高,产业特色鲜明 |
第三节 苏南经济强镇发展呼唤治理改革 |
一、苏南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背景 |
二、苏南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动因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南强镇扩权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
一、苏南乡镇治理的创新实践 |
二、苏南强镇扩权的政策依据 |
三、苏南强镇扩权的制度设计 |
四、苏南强镇扩权的政府定位 |
第二节 苏南强镇扩权的具体措施 |
一、下放权力,赋予强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 |
二、重赋功能,打造强镇治理新型服务平台 |
三、优化结构,重组强镇资源配置方式 |
四、再造流程,优化强镇政府运行方式 |
五、尊重基层,因地制宜推进扩权试点 |
第三节 苏南强镇扩权实践中的若干创新 |
一、扩大经济强镇的管理权限 |
二、开展综合执法和便民服务 |
三、优化机构编制和人员配置 |
四、创新经济强镇的管理体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南强镇扩权后的成就与问题 |
第一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取得的成就 |
一、产生了经济强镇扩权改革的“四大效应” |
二、实现了经济强镇运行和管理机制的“三大转变” |
三、促进了经济强镇公共治理和经济社会的“两大提升” |
第二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产生的若干困惑 |
一、放权和用权的合法性问题 |
二、资源政策倾斜不力问题 |
三、政策执行问题 |
四、权责匹配问题 |
五、部门协调问题 |
六、体制障碍问题 |
第三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产生困惑的原因分析 |
一、路径依赖导致阶段性的合法性缺失 |
二、思想认识不一致、不统一 |
三、制度设计不周全、不系统 |
四、利益博弈影响改革进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推进我国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对策与思考 |
第一节 注重思想认识的提升 |
一、提升领导思想认识,支持强镇扩权 |
二、加快干部理念更新,推进强镇扩权 |
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共享强镇扩权 |
第二节 注重制度设计的引领 |
一、突出上层设计的首要性 |
二、突出制度设计的配套性 |
三、突出制度汲取的广泛性 |
第三节 注重要素功能的完善 |
一、营造有利环境 |
二、夯实物质基础 |
三、强化要素保障 |
四、加强组织领导 |
第四节 注重权力运用的规制 |
一、确权须明确,风险重监控 |
二、用权要规范,执行须有效 |
三、绩效重测评,违规必问责 |
第五节 注重城市演进的方向 |
一、创新城镇建设理念 |
二、突出规划引领发展 |
三、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致谢 |
(6)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三农”问题是党始终关注的问题 |
1.1.2 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不断创新 |
1.1.3 十六大以来我国“三农”实践成绩斐然 |
1.1.4 当代和未来中国发展需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
1.2 “三农”与“三农问题”的内涵 |
1.2.1 “三农”的内涵 |
1.2.2 “三农”问题的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三农”问题的研究 |
1.3.2 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研究 |
1.3.3 关于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研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章 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基础 |
2.1 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理论基础 |
2.1.1 经典作家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 |
2.1.2 毛泽东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 |
2.1.3 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 |
2.1.4 江泽民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 |
2.1.5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
2.2 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历史条件 |
2.2.1 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不同模式 |
2.2.2 中国“三农”问题的历史演变 |
2.3 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现实基础 |
2.3.1 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物质基础 |
2.3.2 十六大以来中国“三农”问题面临的挑战 |
第3章 十六大以来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战略 |
3.1 “重中之重”的定位与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 |
3.1.1 “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 |
3.1.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略的确立 |
3.2 “两个趋向”的判断与“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
3.2.1 “两个趋向”的判断 |
3.2.2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
3.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乡一体化 |
3.3.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内涵 |
3.3.2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和发展 |
第4章 十六大以来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政策 |
4.1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政策 |
4.1.1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
4.1.2 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
4.1.3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4.1.4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
4.2 维护农民上地权益的政策 |
4.2.1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长久不变 |
4.2.2 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
4.3 探索城乡一体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政策 |
4.3.1 农村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范围 |
4.3.2 推进新农合的实施和农村卫生体系建设 |
4.3.3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4.3.4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和新农保制度 |
4.3.5 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
4.4 维护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 |
4.4.1 保障农民工平等就业权利 |
4.4.2 保障农民工享有均等的公共服务权益 |
4.4.3 保障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权力 |
4.4.4 保障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权益 |
第5章 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评析 |
5.1 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基本特征 |
5.1.1 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时代性 |
5.1.2 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科学性 |
5.1.3 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人民性 |
5.1.4 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实践性 |
5.1.5 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协调性 |
5.2 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理论意义 |
5.2.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基础地位思想 |
5.2.2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道路思想 |
5.2.3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一体化思想 |
5.2.4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维护农民权益的思想 |
5.3 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时代价值 |
5.3.1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
5.3.2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 |
5.3.3 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三农”政策的未来走向 |
6.1 推进要素资源配置机制改革 |
6.1.1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6.1.2 推进人才资源向农村配置 |
6.1.3 推动金融资源和财政支持向农村配置 |
6.2 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
6.2.1 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 |
6.2.2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6.2.3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
6.3 深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改革 |
6.3.1 保持特色打造农村文化品牌 |
6.3.2 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 |
6.3.3 加强农村文化体制机制建设 |
6.3.4 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6.4 深入推进乡村治理结构改革 |
6.4.1 增强农村基层民主自治能力 |
6.4.2 改乡级政权为派出机构 |
6.4.3 提高农村基层政府执行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以上海市T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引入性问题思考 |
一、研究背景的确立:转型期 |
二、研究内容的确立:社会管理职能 |
三、研究范畴的确立:大城市乡镇政府 |
四、研究个案的确立:上海市T镇 |
第二节 相关文献观点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三节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概念、研究范式和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大城市 |
二、乡镇政府 |
三、社会管理 |
第二节 研究范式 |
一、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制度分析 |
二、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历史研究 |
三、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实证调查 |
第三节 基本理论 |
一、市民社会理论 |
二、公共政策过程理论 |
三、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二章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资源研究 |
第一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财政资源分析 |
一、公共财政的功能定位 |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财政资源描述 |
第二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人力资源分析 |
一、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 |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人力资源描述 |
第三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信息资源分析 |
一、政府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管理 |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信息资源描述 |
第三章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职能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控制、社会心理和社会秩序 |
一、转型期乡村社会控制模式的转变 |
二、转型期乡村社会心理特征描述 |
三、转型期乡村社会管理与社会秩序 |
第二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分析 |
一、“稳定压倒一切”的逻辑分析 |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维护社会稳定:“闹大”与“不出事”的悖论 |
三、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举措分析 |
第三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职能分析 |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沿革 |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现状分析 |
第四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职能分析 |
一、转型期大城市乡镇突发事件的类型与特征 |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现状分析 |
第四章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发展社会事业的职能研究 |
第一节 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 |
一、理解社会政策 |
二、转型期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发展社会事业:社会管理的题中之义 |
一、社会事业的内涵与分类 |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社会事业发展的现状描述 |
第三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发展社会事业的具体职能 |
一、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就业保障的职能分析 |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公共卫生和教育保障的职能分析 |
三、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保障的职能分析 |
第五章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区管理的职能研究 |
第一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的社区管理职能 |
一、转型期大城市乡镇社区管理的价值之维 |
二、转型期大城市社区管理中乡镇政府的应然角色 |
三、转型期大城市社区管理中乡镇政府的实然角色 |
四、“镇管社区”:命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网格化管理: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区管理的模式分析 |
一、大城市乡镇政府网格化管理的内涵 |
二、大城市乡镇政府网格化管理的实施现状 |
三、大城市乡镇政府网格化管理的模式评析 |
第三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基层民主自治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
一、行政权与自治权的边界 |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基层民主选举中的政府角色 |
三、转型期大城市乡镇基层民主自治的实践困境 |
第四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流动人口管理的职能研究 |
一、流动人口管理的政策变迁 |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流动人口的特征描述 |
三、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流动人口管理的方式及评析 |
第五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的物业管理:“政府退出”还是“政府介入”? |
一、作为准公共产品的“物业管理” |
二、转型期大城市乡镇物业管理的现状描述 |
三、“物业居委一体化”改革:“前进”抑或“倒退”? |
第六章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与职能转变 |
第一节 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的价值导向 |
一、社会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小结 |
二、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认识误区 |
三、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
一、创新政府与社会多元协同治理体制 |
二、创新社区自治的社会管理模式 |
三、创新公共服务体制,不断满足公众新需求 |
四、创新整合联动的社会参与体系 |
第三节 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转变的具体路径 |
一、从“一元主体”转向“多中心”:提升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 |
二、从“被动应对”转向“积极参与”:提升乡镇政府信息化管理能力 |
三、从“防范控制”转向“疏导协调”:提升乡镇政府化解社会矛盾能力 |
四、从“管制为重”转向“公共服务”:提升乡镇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
参考文献 |
(8)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重要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 |
1.4 研究设计与论文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研究的视角与理论基础:公平与罗尔斯的正义论 |
2.1 从公平视角研究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 |
2.2 有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的公平理论 |
2.3 罗尔斯的正义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建构的理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3 从追求效率到追求公平: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的政策变化 |
3.1 制度变迁的历程描述:从追求效率到追求公平 |
3.2 政策的理论解释: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 |
3.3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政策变迁的行动者的理性选择 |
3.4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政策的自身变迁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及其启示 |
4.1 美国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标准的现状 |
4.2 美国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标准对我国启示 |
4.3 日本教师资源配置标准的现状 |
4.4 日本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标准给我国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5 财政中立: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标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
5.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
5.2 县域之间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三种公平 |
5.3 县域内部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三种公平 |
5.4 实施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新标准的政策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6 差异原则: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配置标准及其重构 |
6.1 数据来源及研究目的 |
6.2 当前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标准的现状 |
6.3 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标准的重构 |
6.4 实施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新标准的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语: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研究的前瞻 |
7.1 前瞻 |
7.2 创新 |
7.3 本文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9)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校财局管”模式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缘由 |
1.2 文献述评与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方法和理论支撑 |
1.3.1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1.3.2 理论支撑:委托代理理论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其逻辑框架 |
1.5 论文创新与不足 |
2 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校财局管”模式的推进及其效果 |
2.1 什么是“校财局管” |
2.1.1 “校财局管”的概念 |
2.1.2 “校财局管”的基本职能 |
2.1.3 “校财局管”的属性:特殊的委托代理 |
2.2 “校财局管”推进的历史背景 |
2.2.1 “校财校管”阶段 |
2.2.2 “校财乡管”阶段 |
2.2.3 “校财局管”阶段 |
2.3 当前“校财局管”模式取得的成效 |
2.3.1 从财力上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正常运转 |
2.3.2 有效扼制了前期校长大面积乱花钱的现象 |
2.3.3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
3 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校财局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
3.1 还没有完全达到财务管理的民主化和精细化 |
3.1.1 没有完全达到民主化管理的要求 |
3.1.2 没有完全达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
3.2 对学校日常工作有一些负面影响 |
3.2.1 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影响校长抓教学管理 |
3.2.2 学校公用经费有时入不敷出,影响校长的工作积极性 |
3.2.3 规定公用经费不能用于发放课酬和教学奖,对激励教学不利 |
3.2.4 规定公用经费不能用于发放教师福利,对激励教师不利 |
3.3 对激励校长创新办学模式没有什么积极影响 |
3.3.1 对校长办学自主性的影响不大 |
3.3.2 对校长创新办学模式的影响不大 |
3.3.3 对校长追求办学特色的积极性影响不大 |
4 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校财局管”模式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4.1 学校财务管理中委托代理结构没有实质性改善 |
4.1.1 没有改变校长一支笔审批办法 |
4.1.2 学校财务内部监督流于形式 |
4.1.3 增加了委托代理成本和风险 |
4.2 公用经费承担了绩效工资本应承担的激励功能 |
4.3 严管公用经费用途,挤占了校长自主作为的空间 |
4.4 上级主管部门有时会拖欠克扣学校的公用经费 |
5 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校财局管”模式优化对策 |
5.1 适当放宽学校公用经费管理自主权,优化委托代理结构 |
5.2 改善公用经费校内外监管机制,降低委托代理风险 |
5.2.1 真正落实学校财务校内公开制度,强化民主化理财 |
5.2.2 重大投入实行校内一事一议制度,强化教职工监督 |
5.2.3 建章立制,赋予学校对县乡公用经费管理有关领导的监督权 |
5.2.4 制定科学规范的经费预算监管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5.3 国家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投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农村教育城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一、城市化的提速导致农村教育问题骤然凸显 |
二、农村学校走向“空壳化” |
三、对农村教育政策及农村教育根本出路的质疑与关切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学者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研究 |
二、国内学者关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 |
三、国内学者关于教育统筹的研究 |
四、国内学者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研究 |
五、国内学者关于农村教育城镇化研究 |
六、国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
第五节 文章的框架结构 |
第二章 农村教育现状:困顿中的坚守与火爆中的隐忧 |
第一节 困顿中的坚守 |
一、乡村学校遭遇三大阵痛:学生外流、教师不稳、阵地失守 |
二、是坚持留守,还是顺势撤离? |
第二节 火爆中的隐忧 |
一、城区学校普遍承受“超大班”重压 |
二、城区学校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
三、城区学校同样面临名校“挖人”、生源外流的尴尬局面 |
第三节 挥不去的城梦与乡愁 |
一、为升学进城 |
二、为生计担忧 |
三、为身份烦恼 |
第三章 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动因、趋势及理论解读 |
第一节 大趋势:传统村落的衰落与城市社会的崛起 |
一、乡村社会的变迁 |
二、城市中国的崛起 |
三、政府与村民对教育的诉求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要素转移三步曲 |
一、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
二、中国特色的城市化 |
三、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 |
第三节 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理论阐释 |
一、“推拉理论” |
二、“迟发展效果”与示范效应 |
三、社会流动与教育选择 |
第四章 农村教育城镇化: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做法与经验 |
一、英国的“普劳顿报告书”及“教育优先区”政策 |
二、美国的“科尔曼报告”及补偿教育方案 |
三、韩国的城市化与公平教育 |
四、几点启示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做法及其教训 |
一、“拉美陷阱”反思 |
二、亚洲近邻管窥 |
第五章 农村教育城镇化:目标指向与路径选择 |
第一节 目标定位 |
一、概念内涵 |
二、目标定位 |
三、思维逻辑 |
四、动力机理 |
五、关系辨析 |
第二节 路径选择 |
一、柯城模式:城区名校下乡 |
二、“平原模式”:农村孩子进城 |
三、综合改革模式 |
四、路径选择的现实考量及绩效预测 |
第三节 指导原则 |
一、宏观指导思想 |
二、中观行动原则 |
三、微观注意事项 |
第六章 农村教育城镇化:困难阻碍成功样本及政策保障 |
第一节 困难阻碍 |
一、认同阻碍 |
二、钱从哪来 |
三、来自学生家长的心理顾虑 |
四、来自学校和教师的阻力 |
第二节 实践探索中的成功案例分析 |
一、“本土化”样态 |
二、“半城镇化”样态 |
三、“城镇化”样态 |
四、来自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思考与大胆探索 |
第三节 政策保障 |
一、拆除户藉制度樊篱 |
二、通过安置“教育移民”实现“完全城市化” |
三、把教育园区建设纳入市政建设整体规划 |
四、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 |
五、修建“助学廉租房”,抚育教育三产 |
六、农村学校布局与“大农村社区建设”构想相联系 |
七、教育移民与扶贫移民、生态移民相结合 |
余论:几个尚存争议有待深究的问题 |
一、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理想性与现实性、必然性与或然性之辨 |
二、“好上学”与“上好学”、方便眼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问题 |
三、关于“农民的终结”、“农村的消亡'、“农村教育体系土崩瓦解”的质疑 |
四、农村教育阵地的失守与乡村文化“精神场域”倾覆的关联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谢辞 |
四、义务教育乡镇管理体制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中小学功能室管理问题研究 ——以s省z县为例[D]. 鲁西娅.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问题研究[D]. 翟磊.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3]社会治理视域下村规民约的作用与合规性调适研究 ——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D]. 施静春. 云南大学, 2019(09)
- [4]中国农村教育研究:回顾与观察——基于CNKI期刊数据库高被引论文的视角[A]. 卢光辉. 2015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加澳三国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2015
- [5]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以苏州经济发达镇为研究对象[D]. 孙广琦. 苏州大学, 2014(09)
- [6]十六大以来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研究[D]. 于霞. 大连海事大学, 2013(10)
- [7]转型期大城市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以上海市T镇为例[D]. 孟文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4)
- [8]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研究[D]. 张传萍.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9]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校财局管”模式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曹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12(03)
- [10]农村教育城镇化研究[D]. 胡俊生.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