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C的负面影响与债转股风险

AMC的负面影响与债转股风险

一、AMC的负作用及债转股风险(论文文献综述)

李珊珊[1](2020)在《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时期。但由于结构性、体制性和周期性因素,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仍存在供需不平衡、债务负担过重和杠杆率高等问题。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债转股作为一种维系金融市场稳定的手段就应运而生。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新一轮债转股正式拉开帷幕。相较于上一轮债转股,本轮债转股强调法制化、市场化原则,转股对象不仅包括国企和央企,民企也进入到债转股范围中。之后相关部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以推动债转股的实施,但市场化债转股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制度设计和市场条件两方面的制约,存在签约多,落地少、标的选择难、定价难、参与公司治理难等问题。基于这一现状,本文选取重庆钢铁债转股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债转股的应用影响,期望可以为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提供路径借鉴。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新一轮债转股的实施进行详细的梳理,总结其定义并分析其实施背景和模式。案例分析部分,着重分析重庆钢铁陷入债务危机的原因,分析债转股方案形成的驱动因素,并通过梳理债转股方案对本次债转股路径进行具体分析,最后,重点从资本市场反应、公司治理、管理能力和财务绩效综合分析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效果。通过分析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效果,发现其潜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作为首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债转股重整,同时是目前涉及债务规模最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债转股案例,重庆钢铁的债转股案例具有深远意义,为今后优化实施模式、改革制度缺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铭哲[2](2020)在《云锡控股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债务处置的方式中,债转股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处置方式。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国开始广泛地使用债转股的方式,在2016年时,我国正式推出市场化债转股,从而在政策层对这种处置方式给予了支持。但是投资人作为股东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转股后的股权软约束性会招致道德风险,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市场化债转股进程并不十分顺利。2016年10月,云锡控股和建设银行签订了市场化债转股协议,这是我国一个此类协议。本次债转股的总额为100亿元,双方共同成立特殊目的载体,通过特殊目的载体分两期以不同的形式将资金给到云锡控股及关联方。在本文中,将我们国家第一个债转股案例作为自身的分析和研究对象,以权衡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对云锡控股案例的交易要素、交易流程、交易的实施效果进行介绍,深入分析本案例中运用的产业投资基金债转股模式,总结该模式下市场化债转股的优越性以及存在的风险,从而对市场化债转股的开展和实施给出一些建议。在新一轮债转股的创新中,产业投资基金债转股模式通过市场化手段,顺利脱离新一轮债转股困境,推进项目落地。与此同时,该交易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合规性风险、信用风险等。最后建议我国相关法规对该模式的一些具体问题做适当修正和完善;市场参与者可以借助大数据手段实时评估债转股企业的信用情况;对于逃废债行为,应加大惩罚力度。

王文铎[3](2018)在《中国重工债转股模式与效应研究》文中认为金融危机后国内企业杠杆逐步增加,在国有企业中尤其明显。近两年来部分制造领域国有企业负债率保持在70%以上,需求降低的大环境下,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过去债务扩张的副作用显现。2016年后,债转股又被提出,这种国有企业的去杠杆手段在上一轮债转股中效果不明显,被认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时特殊经济情况下对国有企业的援助。然而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企混改方案接连提出、逐步引导部分国有企业打破刚性兑付都表明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态度相比之前发生很大变化。现在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上一轮债转股时有显着差别,那么这次的债转股和上次的有哪些差别?是否适应了现阶段的经济形式并解决国有企业发展中的矛盾?先前学者对债转股模式和效应的研究较少,客观原因在于债转股方案披露程度较差,研究角度局限于财务比率指标的变动。当企业间在财务和经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时,财务指标通常不能准确反应企业间的差异,另外债转股对企业的影响会最先反映在营运资本上,同一企业内财务比率指标分析法直接得出结论方式过于简单,结论也过于绝对。本文选取第一家实施债转股的重点军工央企中国重工作为案例分析,中国重工债转股方案披露完整且较为透明,企业的经营报告披露程度较其他企业较好,对于债转股方案细节研究比其他企业更具优势,方便了从企业财务会计角度对债转股效应进行研究。文章按顺序介绍中国重工债转股方案、债转股的短期和长期效应来揭示本次债转股从方案设计到效果的不同之处。首次尝试使用利用静态、动态营运资本测算模型和改进杜邦分析核心公式对债转股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债转股的意义并不在于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通过引入投资者降低资产负债率,短期内降低营运资本缺口的同时长期能使企业走出依靠举债来弥补利息缺口的恶性循环,长期来看能够改变中国重工融资决策,帮助企业走出高负债困境。

侯昌竹[4](2018)在《基于基金化模式的国有企业债转股效果研究 ——以锡业股份债转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后期,为处理大量银行不良资产,我国开展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性债转股。2015年,面对国有企业产能过剩,高杠杆率以及供给侧改革推进的困难,债转股再次启动。本轮债转股是以市场化为核心,具体的开展过程由市场主体自行协商决定,包括转股的条件及价格等。政府只作为宏观政策的制定者与引导者。由于新旧两轮债转股的导向不同,因此在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债转股的模式上,其中基金化的模式是当前债转股的主流。本文基于基金化模式,选取了A股第一家直接参与市场化债转股的上市公司锡业股份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究基金化模式下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效果。本文首先对债转股运用到的理论做了论述,然后将新旧债转股进行了对比,主要通过市场化的各方面体现两轮债转股的差异,接着对目前债转股的四种模式进行了分析对比,论述了基金化模式的优势,再将基金化模式下细分的模式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比论述,不同的企业可根据具体可行的情况进行选择。在案例分析部分对锡业股份高负债原因从内外部进行分析。从锡业股份基金化模式,出资的的条件,承诺事项介绍了此次债转股方案。重点分析了锡业股份债转股后的市场反应,分别从股价走势的变化以及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债转股前后企业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变动情况。分析了资本结构的变化;债务指标的变化,如偿债能力,财务费用的变化;在经营管理上做出的改变。根据以上方面的变化以此评价锡业股份债转股的初步效果,并从锡业股份债转股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最后得出锡业股份此次债转股的初步积极效果,从债转股企业的角度,提出企业可建立债转股各阶段评价体系;遵循债转股政策,坚持市场化导向;利用政策支持及基金化的优势开展债转股;对资产管理公司加强监督并保障其权利;同时将债转股与企业改善治理结构相结合;注意债转股后资本成本及税务成本的增加,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及做好税务管理。

陈俊安[5](2018)在《南钢股份债转股的财务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下行期,债务肿瘤的恶化引发了一系列并发症,危及市场经济健康。面对企业高杠杠的危情,我国政府开出了市场化债转股的药方。但这并不是我国债转股的首次创举,更不是第一轮债转股简单的复制粘贴,两者同方但不同药。如果用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与两次债转股进行类比,第一轮债转股就是政府出钱让专门的医生为其指定的病人治疗。而在此轮的市场化债转股中,政府充分尊重医生与病人自主意愿,实现医生与病人的双向选择,不强加干预医患关系,同时不再出面支付“医疗费”。不管两次债转股形式如何迥异,政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恶病缠身”的企业恢复健康。钢铁行业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一直是高杆杠的重灾区。而债转股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以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妥、有效的帮助企业去杠杆,因此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债转股算是利好消息,把握住机会有可能实现大翻身。但是这辆债转股的“便车”并不是任何企业都可随意搭乘的,而且搭乘有风险,需要警惕风险。本文以南钢股份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对比分析等方法来研究南钢股份债转股的财务影响。南钢股份在钢铁行业中属于第一梯队,且成为了首单民企债转股,为其他民企提供了参考的样本。本文在绪论部分主要先概述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内容与方法,同时也叙述了国内外债转股的研究现状。随后详尽阐述了债转股相关的两个理论,为回答债转股为什么会对企业产生影响这个问题夯实理论基础。然后再叙述了此次市场化债转股的制度背景,着重比较分析两轮债转股。在文章主体案例分析部分,先对公司的基本情况进行铺垫式的展开,介绍了南钢股份概况和债务成因。而债务成因则是从两个维度进行深挖,一个是经营负债维度,另一个是金融负债维度,逐个击破。随后对债转股的动因、实施方案和风险进行详细论述。在对于南钢股份财务数据分析部分,基于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向,探讨债转股对南钢股份产生了何种财务影响。最后,以分析得出的结果为依据,提出进一步改善南钢股份财务状况的个人意见。通过辅以改进的杜邦分析和雷达图分析为手段,本文得出南钢股份债转股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企业的杠杆得到了有效控制,及时拉住企业在债务沼泽里进一步深陷。从短期看,债转股是改善了企业的资本结构。但是企业的长期逆袭依赖于提升盈利能力,而盈利能力的提升可以靠创新发力驱动,实现双主打业务-钢铁业和新产业。

万佳兴[6](2017)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中钢集团债转股案例分析》文中提出债转股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往往伴随着经济结构性改革运行。债转股的首次出现是1980年左右,作为拉丁美洲政府的一项宏观引导工具,债转股被用来解决外部债务问题。1998年,中国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资本金不足问题,与此同时盲目扩张和债务问题也渐渐展现出来。政府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其目的就是对大量不良债务进行重组。事实证明,这次政策的实施,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债转股作为其中的一种金融工具,对企业负债率的下降、利润的增加、对银行的摆脱困境有着极大的帮助。2010年以来,传统钢铁煤炭行业由于产能过剩,转入长时间的衰退周期。在我国经济再次陷入困境时,习近平总书记了提出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旨在提高产能质量,解决生产力过剩问题。由于产能过剩,价格不断的下降,钢铁行业长期低迷,每年都以增速加大亏损。同时,大型国企债务缠身,在经营不善的基础上,每年都有着巨大利息的负担,多重因素造成了整个行业运营困难重重。此时提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配套的债转股政策,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成功。中钢集团作为第一个债转股的央企,并且采取的是可转债与留债的形式进行债转股,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其他债转股企业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债转股相关概念,以及研究对象企业的情况和所处行业周期变化。然后对中钢集团债转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财务数据和经营情况,与钢铁行业进行横向对比,与非债转股企业进行纵向对比,自我对比,对已有数据进行梳理、分析,得出可转债票面价值与期权价值之和,在宏观周期背景下以企业发展情况为依据,对债转股的可转债形式进行分析,通过二叉树分析债转股的定价。在债转股的情况下分析企业EVA的变化,通过检验EVA和超额收益率的相关性,来评判中钢集团的股价表现,从而进一步得出债转股运行是否顺利,以及相关调整建议。最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评估金融工具去杠杆对宏观经济复苏起到的作用,得出相关结论,对债转股的形式、对象和深度提出自己的建议。

马雪彬,王晓丽[7](2017)在《博弈论视角下的商业银行债转股决策分析》文中提出本文通过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和无限期讨价还价博弈,对商业银行的债转股企业选择以及股权转让折扣率进行分析,发现博弈存在均衡。商业银行的债转股企业选择受债转股后企业利润增长率、企业利润总额等因素的影响;股权转让折扣率受商业银行与实施机构的谈判成本、银行和实施机构的预期限价等因素的影响。

冯佩璇[8](2017)在《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债转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正面临诸多挑战,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首当其冲。统计数据表示,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企业的高杠杆率问题也逐步凸显。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不良贷款和企业杠杆率过高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如今的经济形势下,如果经济发展的速度减缓,与此同时企业高杠杆率也发生,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就会爆发。企业高负债、银行巨额不良贷款正在威胁国家金融安全,也有损国民经济。去年两会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市场化债转股可以逐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在2017年两会上,大家仍旧关注债转股。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报告中肯定了去年实施债转股的成绩。工业企业负债率有所下降。今年继续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积极稳妥去杠杆,减少不良贷款。然而在债转股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会阻碍其有效实施。因此需要正确的政策措施来辅助其有效推进。本专题研究在阐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结构、规模、行业分布现状以及各方面成因的基础上,浅析本轮债转股的具体措施、特点及优势等等,针对债转股存在的各类风险提出政策建议以辅助其顺利推进。政策实施妥当将会对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健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长远来看,债转股运作得当可以为日后银行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道阻且艰,行则将至。本专题研究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阐述论文研究课题、研究对象,开门见山阐明研究的相关背景、现实意义、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等,并附带分析本课题国内外研究之发展现状。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包括对不良贷款的定义、分类、形成理论以及债转股的一系列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重点研究我国实施债转股的背景,包括不良贷款的具体情况、各方面成因等,并阐述将其处置对各方的意义,对处置的必要性进行深入研究。第四部分论述本轮债转股推行情况,分析本轮债转股实施的具体措施、特点与优势。第五部分对债转股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有预见性、全局性、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以推进债转股有序进行。第六部分为结论。

章红兵,杨宁,徐碧帆[9](2017)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处置影响分析和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债转股作为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手段,在上一轮不良资产处置中发挥重大作用。本轮重启的债转股是中国首次推行市场性债转股,债转股因为自身的特点,在具体实践中可能会产生减低企业财务杠杆、化解银行风险以及实现产融结合的三大正面作用,也可能会有加大银行资产风险、实际提高企业杠杆和引发道德风险三大负面作用,需要在具体实施中明确相关原则,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来化解潜在的负面作用,同时要积极对债转股进行改革与创新,拓展债转股的应用空间。

李志军[10](2013)在《债转股治理效应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有企业和金融改革长期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核心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以“放权让利”为主旋律的国有企业改革已将绝大多数的生产经营决策权从政府转移至企业,并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1998年金融危机中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和银行信贷巨额不良资产推动政府实施了以债转股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改革和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政策。1999年国务院公布《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的若干意见方案》,并推荐601户债转股企业,建议金额达4596亿元。债转股作为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重大配套措施,其对信贷资源配置和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效应受到政府各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极大关注。本文以1999-200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观察样本,从理论和经验上系统研究债转股对公司治理的效应,全文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如下:本文首先概述了与公司治理相关的代理理论、投资理论、融资理论和激励理论等,为后文分析债转股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思路;然后基于投资效率、融资结构和高管激励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和检验了债转股的公司治理效应,既为债转股对公司治理和信贷配置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债转股是如何影响公司治理的路径提供了证据;最后则以公司价值(财务指标和市场指标)这一综合指标来检验了债转股影响公司治理的综合结果,同时也检验债转股影响公司价值的途径。通过研究,本文发现:(1)债转股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程度均要低于非债转股企业,即债转股企业的投资效率要高于非债转股企业。结果表明,债转股有利于缓和股东-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提高投资行为的理性决策;(2)债转股企业更多依赖银行债务融资,且债务融资与投资效率的敏感度高于非债转股企业;同时,债转股企业债务融资对投资效率的约束作用大于非债转股企业。结果表明,虽然债转股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债务融资,包括在中央银行紧缩型货币政策时,但并不表明银行股东对债转股公司的贷款是预算软约束的表现,相反,债转股公司的债务融资在约束非效率投资行为方面体现了更高的约束作用,即债转股改善了债务融资与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3)相对于非债转股企业来说,债转股企业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较高,而且,债权转股权后,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也得到了提高;(4)债转股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提高,市场投资者也获得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股权结构的改善和代理成本的降低,相比于非债转股企业,债转股企业的投资效率和债务融资与投资效率的敏感度较高,且债务融资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较大;同时债转股提高了公司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度,改善了盈利能力和投资者的市场回报,提高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综合概而言之,由于股权结构的改善和代理成本的降低,相比于非债转股企业,债转股企业的投资效率和债务融资与投资效率的敏感度较高,且债务融资对投资效率的影响较大;同时债转股提高了公司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度,改善了盈利能力和投资者的市场回报率,提高了企业价值。本文是基于中国国有企业改制背景的一项关于上市公司债转股的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弥补了债转股改革的实证检验文献,深入挖掘了债转股对公司价值变化的具体驱动因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之改革提供初步的经验证据。上述研究发现具有如下启示作用:(1)银行直接持有企业股权作为一种与企业形成长期交易稳定型的银企关系的重要方式,可以为银行信贷决策所需信息的生产和利用提供较为持续便捷的渠道,有利于提高信贷配置与公司行为的敏感性;(2)银行直接持有企业股权可以为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相机治理作用提供更有效的保障。大股东控制、内部人控制等是我国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若银行持股,则既有助于改变债权人无权的状况,又可以平衡公司治理结构较为单一的问题。

二、AMC的负作用及债转股风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MC的负作用及债转股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论文结构框架图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论文结构框架图
        1.2.3 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债转股的国外研究
        2.1.2 债转股的国内研究
    2.2 债转股的理论基础
        2.2.1 激励理论
        2.2.2 控制权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3 相关概念和制度背景
    3.1 债转股定义
    3.2 国内两轮债转股比较
    3.3 本轮债转股实施现状
        3.3.1 债转股的背景
        3.3.2 债转股模式
4 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案例概况
    4.1 重庆钢铁基本情况
        4.1.1 重庆钢铁公司简介
        4.1.2 公司经营情况
        4.1.3 案例典型性分析
    4.2 重庆钢铁债务危机成因
        4.2.1 行业发展状况
        4.2.2 公司内部原因
    4.3 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方案
        4.3.1 实施方案分析
        4.3.2 重庆钢铁成本收益情况分析
    4.4 债转股方案形成的驱动因素
5 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分析
    5.1 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资本市场反应
    5.2 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5.2.1 股权结构多元化
        5.2.2 董事会结构更合理
    5.3 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对管理能力的影响
        5.3.1 提升债务融资能力
        5.3.2 减少不合理投资行为
        5.3.3 经营能力获得提升
    5.4 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对财务比率的影响
        5.4.1 偿债能力
        5.4.2 成长能力
        5.4.3 盈利能力
        5.4.4 财务风险
    5.5 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中存在的风险点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2)云锡控股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债转股文献综述
        1.2.1 国内债转股研究现状
        1.2.2 国外债转股研究现状
        1.2.3 文献综评
    1.3 研究框架及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概念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权衡理论
        2.1.2 代理成本理论
        2.1.3 企业绩效理论
    2.2 产业投资基金概述
        2.2.1 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
        2.2.2 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标的选择
        2.2.3 “股+债”有限合伙型产业基金的交易结构
第3章 债转股历程及新一轮轮债转股现状
    3.1 债转股概述
    3.2 债转股历程
        3.2.1 上一轮政策性债转股阶段(1995至2015)
        3.2.2 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阶段(2016至今)
    3.3 新一轮债转股亮点
    3.4 新一轮债转股前景分析
第4章 云锡控股债转股案例
    4.1 债转股双方基本情况介绍
        4.1.1 云锡控股简介
        4.1.2 建设银行简介
    4.2 债转股案例动因分析
        4.2.1 云锡控股动因分析
        4.2.2 建设银行动因分析
    4.3 云锡控股债转股交易流程
        4.3.1 债转股案例的背景
        4.3.2 债转股案例的交易要素
        4.3.3 债转股案例的交易结构及步骤
    4.4 债转股的实施效果
        4.4.1 对云锡控股影响分析
        4.4.2 对建设银行影响分析
    4.5 其他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对比分析
第5章 云锡控股债转股产业投资基金模式分析
    5.1 现有市场化债转股模式对比分析
    5.2 云锡控股债转股产业投资基金模式的优越性
    5.3 云锡控股债转股产业投资基金模式面临的风险
    5.4 案例启示
第6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相关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重工债转股模式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
        1.5.2 不足
2 债转股概述
    2.1 首轮债转股的问题
        2.1.1 转股后企业治理问题
        2.1.2 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退出问题
    2.2 本次债转股动因
        2.2.1 从银行角度分析
        2.2.2 从企业角度
3 债转股案例介绍
    3.1 中国重工背景
    3.2 债转股原因
        3.2.1 国际船舶行业周期性低迷
        3.2.2 国内债务环境紧缩
        3.2.3 财务结构失衡
    3.3 转股模式介绍
        3.3.1 目前债转股模式
        3.3.2 债转股方案
4 债转股模式特点分析
    4.1 方案的股权性质突出
    4.2 投资者的国有性质明显
    4.3 形成一致行动人
    4.4 投资者分工明确
    4.5 长期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相结合
5 债转股效应分析
    5.1 债转股短期效应
    5.2 债转股长期效应
        5.2.1 改善企业经营战略
        5.2.2 提升企业治理
6 启示及建议
    6.1 强化公司债务约束
    6.2 强化企业内源融资能力
    6.3 完善配套制度建设
    6.4 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基金化模式的国有企业债转股效果研究 ——以锡业股份债转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1.5.1 选题角度的创新
        1.5.2 研究视角的创新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基金化模式文献综述
        2.1.2 债转股文献综述
        2.1.3 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资本结构理论
        2.2.3 信号传递理论
3 债转股模式比较
    3.1 债转股含义
    3.2 新旧债转股比较
    3.3 债转股模式比较
        3.3.1 完全市场化的模式
        3.3.2 金融负债转股模式
        3.3.3 经营性负债转股模式
        3.3.4 基金化模式
    3.4 不同类型基金化模式比较
        3.4.1 合作主体不同的基金化模式
        3.4.2 减少负债方式不同的基金化模式
    3.5 小结
4 案例分析
    4.1 锡业股份公司简介
    4.2 锡业股份高负债原因
        4.2.1 外部原因
        4.2.2 内部原因
    4.3 锡业股份债转股方案
        4.3.1 锡业股份基金化模式
        4.3.2 债转股出资的主要条件
        4.3.3 债转股出资的承诺事项
        4.3.4 小结
    4.4 锡业股份债转股效果分析
        4.4.1 初步市场反应
        4.4.2 资本结构变化
        4.4.3 债务指标变化
        4.4.4 经营管理变化
        4.4.5 小结
    4.5 锡业股份债转股中存在的风险
        4.5.1 企业盲目选择债转股的风险
        4.5.2 相关政策对债转股实施的约束风险
        4.5.3 基金化模式存在的风险
        4.5.4 企业治理结构难以优化的风险
        4.5.5 资本成本及税务成本增加的风险
        4.5.6 债转股失败的风险
        4.5.7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5.2.1 建立债转股各阶段的评价体系
        5.2.2 遵循债转股政策并坚持市场化导向
        5.2.3 利用基金化模式优势与政策支持
        5.2.4 加强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督并保障其权利
        5.2.5 将债转股与改善企业治理结构相结合
        5.2.6 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与税务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5)南钢股份债转股的财务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背景概述
    2.1 债转股的基础理论
        2.1.1 债转股的含义
        2.1.2 债转股理论分析
    2.2 债转股的政策背景
        2.2.1 债转股的背景
        2.2.2 债转股的政策
    2.3 国内外债转股情况
        2.3.1 国内两轮债转股的比较分析
        2.3.2 国外债转股情况
    2.4 债转股对于影响企业财务指标的影响
        2.4.1 财务状况指标
        2.4.2 经营成果指标
        2.4.3 现金流量
第三章 南钢股份债转股方案的介绍
    3.1 南钢股份基本情况
        3.1.1 南钢股份公司概况
        3.1.2 南钢股份债务成因分析
    3.2 债转股动因
    3.3 债转股实施方案
    3.4 债转股的风险
第四章 南钢股份债转股后财务分析
    4.1 财务表现
        4.1.1 资产负债率
        4.1.2 债务期限结构
        4.1.3 现金流量状况
    4.2 短期财务影响分析
        4.2.1 基于管理用财务报表的财务影响分析
        4.2.2 基于雷达图分析法的财务后果分析
    4.3 长期财务影响分析
第五章 进一步改善财务状况的建议
    5.1 变单一主业务为双主业务
    5.2 提高周转率,增强流动性
    5.3 继续优化资本结构
    5.4 优化组织结构,实现扁平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中钢集团债转股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债转股总体情况
    2.1 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总体情况
        2.1.1 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降
        2.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
    2.2 债转股的概念与历史发展
        2.2.1 债转股的几种类型
        2.2.2 债转股的历史发展
        2.2.3 我国两轮债转股的回顾与异同比较
        2.2.4 本轮债转股实施情况
3 中钢债转股案例介绍
    3.1 钢铁行业改革大背景
        3.1.1 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3.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措施
    3.2 中钢集团债务危机
        3.2.1 中钢集团简介
        3.2.2 黑色系资源价格持续下跌
        3.2.3 中钢盲目扩张产业
        3.2.4 中钢合伙企业套牢资金
        3.2.5 “10中钢债”违约危机
    3.3 中钢集团债转股的特点
        3.3.1 首家市场化债转股央企
        3.3.2 潜力巨大符合“非僵尸企业”
    3.4 中钢集团债转股具体方案
4 中钢集团债转股案例分析
    4.1 中钢债转股动因分析
        4.1.1 配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1.2 改善银行现状
        4.1.3 降低企业人工成本
    4.2 债转股模式分析
        4.2.1 银行发起间接参与
        4.2.2 推进国企改革引入民间资本
        4.2.3 中钢可转债型债转股优劣分析
    4.3 债转股风险因素
        4.3.1 经营风险影响因素
        4.3.2 宏观经济波动影响
    4.4 债转股效果评估
        4.4.1 企业财务状况与社会效益评价
        4.4.2 可转债可行性评估
        4.4.3 横向纵向业绩对比分析
        4.4.4 债转股企业超额收益率与EVA相关性分析
        4.4.5 总体评价
5 中钢债转股案例启示
    5.1 相关法规完善
        5.1.1 立法规范
        5.1.2 监管机构适当监管
    5.2 优化债转股方案
        5.2.1 优化债转股转股结构
        5.2.2 设立合理债转股转股数量标准
        5.2.3 利率选择与转股价格
    5.3 更好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
        5.3.1 创造改革时间与空间
        5.3.2 加快产能置换与释放
        5.3.3 保障银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7)博弈论视角下的商业银行债转股决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企业杠杆率迅速攀升, 债务风险加剧。为支持有较好发展前景但遇到短期经营困境的优质企业渡过难关, 有必要通过债转股等方式提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能力。2016年10月,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明确此次商业银行债转股的基本原则———市场化、法制化, 强调债转股涉及的各个过程必须注重风险隔离, 债转股的对象企业选择、转股价格确定、转股资金筹集以及股权退出都必须由市场决定, 政府不强制企业、银行及其他机构参与, 不搞拉郎配, 坚持依法依规有序开展债转股。对商业银行而言, 债转股是一种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方式, 有助于商业银行减少不良贷款, 提高资本流动性, 降低信用风险。对于企业来说, 债转股却并非“巧克力糖”, 企业债转股之后资产负债率下降, 债务风险得以缓解, 为企业转型发展赢得喘息之机;但股权融资要求更高的回报率, 这无形中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1]。因此, 是否进行债转股, 需要企业与商业银行进行利益权衡。此外, 《意见》规定商业银行不得直接进行债转股, 即银行只能通过向实施机构转让债权的方式进行。一般情况下, 商业银行在转让债权时, 并非根据债权的账面价值进行出售, 而是要给予实施机构一定的折扣, 怎样的折扣率才能让银行与实施机构都获益达到双赢, 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博弈分析对商业银行与企业及实施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剖析, 为商业银行债转股行为提供决策依据。
二、文献回顾
三、商业银行债转股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 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1.模型的假设[11]
        2.模型建立
        3.模型求解
    (二) 基于讨价还价博弈模型
        1.模型的假设[11]
        2.模型建立
        3.模型求解
四、结论

(8)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债转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发展研究
        1.2.2 国内发展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2.不良贷款及债转股的相关理论
    2.1 不良贷款的相关理论
        2.1.1 不良贷款的定义
        2.1.2 不良贷款的分类
        2.1.3 不良贷款的形成理论
    2.2 债转股的相关理论
        2.2.1 债转股的定义
        2.2.2 债转股的几种方式
        2.2.3 债转股的业务模式
3.国有商业银行债转股背景分析
    3.1 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
        3.1.1 规模分析
        3.1.2 区域结构分析
        3.1.3 行业分析
    3.2 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
        3.2.1 经济制度政策原因
        3.2.2 银行外部原因
        3.2.3 银行内部原因
    3.3 不良贷款处置的意义
        3.3.1 对银行自身的意义
        3.3.2 对国民经济的意义
        3.3.3 对金融安全的意义
4.本轮债转股的推行情况分析
    4.1 本轮债转股的实施原则和实施程序
        4.1.1 实施原则
        4.1.2 实施程序
    4.2 本轮债转股的具体实施措施
        4.2.1 明确提出企业降杠杆的七大路径
        4.2.2 依市场化原则确定债转股企业
        4.2.3 债转股定价、资金筹集及退出机制更加市场化
        4.2.4 银行不得直接债转股
    4.3 本轮债转股的特点分析
        4.3.1 两轮背景与成因的不同
        4.3.2 两轮主体与治理形式的不同
        4.3.3 两轮目标与作用的不同
    4.4 本轮债转股的优势分析
    4.5 当前市场化债转股进程
        4.5.1 本轮市场化债转股的项目概况
        4.5.2 武钢集团债转股案例
5.债转股实施的风险分析及政策建议
    5.1 实施债转股的风险分析
        5.1.1 债转股企业选择风险和经营风险
        5.1.2 相关法律不完善
        5.1.3 银行面临定价风险
        5.1.4 道德风险
    5.2 有序推进债转股的政策建议
        5.2.1 提高债转股企业准入门槛
        5.2.2 完善法律监管,获得法律支持
        5.2.3 科学合理定价
        5.2.4 防范与控制债转股中的道德风险
6.结论
    6.1 本研究得到的结论
        6.1.1 我国本轮债转股环境比以往成熟
        6.1.2 债转股存在风险需要政策保障保驾护航
    6.2 本文的研究价值
    6.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处置影响分析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不良资产债转股的概述
三、不良资产债转股处置对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债转股对经济发展的可能产生的正面作用
        1. 降低公司的债务杠杆,优化公司的财务支出结构
        2. 可以化解银行的债务风险,拓展银行的信贷投放
        3. 可以推动产融结合,化解产能,实现供给侧改革的目标
    (二)债转股对经济发展的潜在的负面作用
        1. 可能会引发诸多道德风险,破坏市场经济诚信体系
        2. 银行资产风险系数上升
        3. 加大企业的实际杠杆,延缓经济发展的转型
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对策研究
    (一)明确债转股的基本原则
        1. 市场运作,政策引导――防控道德风险,构建良好市场秩序
        2. 遵循法治、防范风险――降低银行资产风险系数
        3. 重在改革,协同推进――加快经济转型
    (二)制定债转股的配套制度
        1. 制定保证债转股后的股东权益保护制度
        2. 完善债转股的股权的退出机制
    (三)推动债转股的创新与发展
        1. 适当开放银行直接债转股
        2. 优化债转股中的债权与股权的形式
        3. 拓展专门的债转股中间服务机构
五、结语

(10)债转股治理效应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负债融资、投资行为与公司价值
        1.2.2 融资结构、高管薪酬与公司价值
        1.2.3 债转股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代理理论与中国国有公司治理问题
        2.1.1 代理理论概述与分析范式
        2.1.2 代理理论与两类公司治理代理问题
    2.2 投资理论与投资行为的扭曲
        2.2.1 代理理论与投资行为扭曲
        2.2.2 人力资本理论与投资行为扭曲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投资行为扭曲
    2.3 融资理论与资本结构的选择
        2.3.1 静态权衡理论与资本结构决策
        2.3.2 优序融资理论与资本结构决策
        2.3.3 动态权衡理论与资本结构选择
    2.4 激励理论与高管薪酬设计
        2.4.1 代理问题与高管激励
        2.4.2 人力资本理论与高管激励
        2.4.3 锦标赛理论与高管激励
第3章 债转股的投资决策优化效应
    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3.2 检验模型和研究变量界定
        3.2.1 投资效率的估计
        3.2.2 检验模型的设计
        3.2.3 控制变量的界定
    3.3 样本选择和分布描述
        3.3.1 样本选择过程与数据来源
        3.3.2 样本年度分布描述
        3.3.3 样本行业分布描述
    3.4 描述性统计
        3.4.1 基本描述统计与均值比较
        3.4.2 相关矩阵分析
    3.5 回归结果
        3.5.1 全样本回归分析
        3.5.2 子样本回归分析:基于银行进入样本
        3.5.3 子样本回归分析:基于银行退出样本
        3.5.4 稳健性检验
    3.6 实证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4章 债转股、投资效率与融资结构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1.1 债转股与融资结构
        4.1.2 债转股、投资效率与债务融资
        4.1.3 债转股、债务融资与投资效率
    4.2 检验模型和研究变量界定
        4.2.1 检验模型的设计
        4.2.2 控制变量的界定
    4.3 描述性统计
        4.3.1 基本描述统计与比较分析
        4.3.2 相关矩阵分析
    4.4 回归结果
        4.4.1 债转股与融资结构的回归分析
        4.4.2 债转股、投资效率与债务融资的回归分析
        4.4.3 债转股、债务融资与投资效率的回归分析
        4.4.4 稳健性检验
    4.5 实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5章 债转股的高管激励效应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5.2 检验模型与研究变量界定
        5.2.1 检验模型的设计
        5.2.2 控制变量的界定
    5.3 描述性统计
        5.3.1 基本描述统计
        5.3.2 相关矩阵分析
    5.4 回归结果
        5.4.1 全样本回归分析
        5.4.2 子样本回归分析:银行进入样本
        5.4.3 子样本回归分析:银行退出样本
        5.4.5 稳健性检验
    5.5 实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6章 债转股与公司价值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6.2 检验模型与研究变量界定
        6.2.1 检验模型与因变量设计
        6.2.2 控制变量的界定
    6.3 描述性统计
        6.3.1 基本描述统计与均值比较
        6.3.2 相关矩阵分析
    6.4 回归结果
        6.4.1 全样本回归分析
        6.4.2 子样本回归分析:基于银行进入样本
        6.4.3 子样本回归分析:基于银行退出样本
        6.4.4 稳健性检验
    6.5 实证结论与政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AMC的负作用及债转股风险(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钢铁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效果研究[D]. 李珊珊.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2]云锡控股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分析[D]. 刘铭哲. 南华大学, 2020(12)
  • [3]中国重工债转股模式与效应研究[D]. 王文铎. 广东财经大学, 2018(07)
  • [4]基于基金化模式的国有企业债转股效果研究 ——以锡业股份债转股为例[D]. 侯昌竹. 广东财经大学, 2018(05)
  • [5]南钢股份债转股的财务影响研究[D]. 陈俊安. 广东工业大学, 2018(12)
  •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中钢集团债转股案例分析[D]. 万佳兴. 广东财经大学, 2017(05)
  • [7]博弈论视角下的商业银行债转股决策分析[J]. 马雪彬,王晓丽. 海南金融, 2017(04)
  • [8]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债转股研究[D]. 冯佩璇. 河北经贸大学, 2017(02)
  • [9]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处置影响分析和对策研究[J]. 章红兵,杨宁,徐碧帆. 浙江金融, 2017(02)
  • [10]债转股治理效应的问题研究[D]. 李志军. 湖南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AMC的负面影响与债转股风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