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电子化建设回顾及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魏军[1](2021)在《中国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银行业、保险业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随着两者的不断发展,银保混业经营成为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必然产物,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银保一体化发展成为大势所趋。2019年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味着无论银行业、保险业以何种模式、何种方式融合,必须以高质量为发展方向,而当前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银行和保险机构之间混业经营的深入程度存在显着差异。银行作为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资源优化配置、系统性风险防控中扮演关键角色。因此,本文从微观视角,研究银保融合发展机理、银保融合发展绩效分析、路径的设计和优化、相关主体应对策略的选择等相关问题,对通过银保融合推动银行综合绩效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业、保险业的实际情况,基于生态共生理论、协同熵理论相关理论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理念,综合运用动态网络SBM模型、Malmquist模型、门槛效应模型、Bootstrap方法、固定效应等模型和方法,借助于DEA-slover、Stata等研究工具,对我国银行主导下的银保融合发展机理和路径展开深入研究。首先,构建银保融合发展种群竞争模型,分析二者融合发展机理,界定二者融合发展的共生演化关系,将现阶段银保融合发展划分为资本积累的筹资过程和业务盈利的运营过程;第二,评估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动态网络绩效,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分析银保融合对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绩效的影响,明确促进绩效提升的资本积累、业务运营双重路径的关系,为设计与优化银保融合发展路径提供依据;第三,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基于资本积累和业务盈利的门槛效应,设计、优化银保融合发展路径;最后,基于银保融合双重路径,构建针对银行收益、风险的动态面板模型,探讨银行主体在银保融合双重路径下的策略选择,分析银保融合相关监管政策对银行收益、风险的影响,提出政府部门银保融合监管策略。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运用Lotka-Volterra方法构建银保融合发展种群竞争模型,揭示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共生演化机理。引入生态共生理念,提出银保融合发展共生机理分析框架,基于Lotka-Volterra方法构建银保融合发展种群竞争模型,明确银保融合发展主体间演化效应,揭示银保融合生态共生系统演化规律、共生机理,判定银保融合阶段的形成条件、演化条件及演化方向;基于熵变模型,探究银保融合生态共生系统内主体演化与外界环境变化的协同机制,改进银保融合发展Lotka-Volterra种群竞争模型,揭示银保融合发展主体关系演化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协同机制。(2)构建动态网络SBM模型和DN-Malmquist模型,打开银保融合发展中的银行主体绩效黑箱。针对银保融合发展路径设计与优化需要具有差异化的特性,探讨银行主导的银保融合过程中,兼顾收益和风险的高质量发展绩效的变化趋势特征;针对银行业的资本积累过程和业务运营过程,基于动态网络SBM模型和DN-Malmquist模型,以是否拥有保险牌照作为银行是否推进银保融合发展的标准,对比有无牌照的银行高质量发展绩效间的差异;探讨银行筹资阶段和运营阶段绩效间的差异,厘清推进银行业高质量绩效提升的资本扩张、业务运营双重路径的关系,为设计与优化银保融合发展路径提供依据。(3)运用Hansen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设计、优化银保融合发展路径。针对筹资和运营双重路径,挖掘当银行处于资本合作、业务盈利能力不同阶段时,高质量发展绩效对银行主导的银保融合能力的效应影响;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基于资本合作和盈利能力的门槛效应,估计并检验高质量绩效对于银保融合路径的区间效应影响;设计、优化银保融合发展路径。(4)运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针对银保融合双重路径,提出银保融合发展策略。界定反映业务融合、资本扩张双重路径监管政策的相应指标,提出银保融合发展双路径实现过程中,不同政策监管方式对银行收益、风险的作用机理;构建影响银行收益、风险的动态面板模型,明确特定路径下监管政策发挥作用的方式和作用力度,为进一步实现银保融合中的银行及监管部门策略选择,提供理论支撑。
刘伟岩[2](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张志鹏[3](2020)在《保险科技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农业保险的不断发展,传统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产品粗放、定价粗放、承保粗放、理赔粗放等经营问题彻底地表现出来,由此引发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经营成本高的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农业保险经营发展的难点、痛点,保险科技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保险科技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总结保险科技发展历程及其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应用。保险科技的发展经历了电子化、互联网化、智能化三个阶段。在农业保险领域,保险科技的应用贯穿保险价值链全流程:在产品设计与定价环节,遥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划分农作物风险区域和指数类产品的开发解决了产品粗放的问题。在承保环节,智能识别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不足额投保”问题。在勘损理赔环节,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技术的技术的应用解决了“道德风险”问题。第二,通过“区块链+农业保险”和“卫星遥感技术+农业保险”两个典型案例的介绍,分析了保险科技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应用场景、应用流程、应用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得出保险科技应用与发展的启示:保险科技拓宽了保险可能性边界,增强了风险可保性;保险科技在产品设计环节的应用可以从根源上降低信息不对称,规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保险科技可以解决农业保险市场失灵;商业性农业保险更需要保险科技的应用;保险科技的应用亟需发展规划和应用标准。第三,从保险科技应用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塑造和内部行为优化两个方面提出建议。从保险科技应用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塑造来看,需要塑造保险科技合理合规应用的政策环境,应对新风险、新挑战的监管环境,保险行业间的信息共享环境。从保险科技应用与发展的内部行为优化来看,保险公司需要坚持“风险保障”基本原则,加强保险科技应用宣传,优化农业保险产品体系,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质量,强化保险公司科技属性。
袁晓龙[4](2020)在《中国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专业化经营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在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的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与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民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水平,从最初的人身保险、意外险等险种的购买。逐渐提升到对健康保险产品的购买需求中。同时,由于医疗水平的提升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工作强度的增加以及环境污染也导致人民的身体水平下降,疾病触发几率增加,也激发了健康保险的快速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健康险的发展还不成熟,还处于一个不断摸索的阶段,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健康险的完善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以及经济意义。中国人保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作为中国人保集团下属子公司在青岛地区健康险业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本文通过提出专业化经营战略思路,为该公司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论文以企业战略管理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中国人保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的概况,分别运用PEST分析、五力模型、SWOT分析对其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及其内外部竞争情况进行较为深入分析。在一系列环境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专业化经营战略,并根据公司实际,提出立足自身优势,深化创新力度;进行产品创新,谋求新的发展思路等的具体专业化经营战略,并为保障专业化经营战略的成功实施提出了建立风险预警体制等保障措施。
张健康[5](2020)在《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文中指出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度与实体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错配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关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就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迟滞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框架,然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国家力量为主导、以国有企业为依托、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对象的工业化战略全面实施以后,中国金融系统便被赋予了为工业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为国有企业集中和输送廉价资金的政策性任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化事实上逐渐成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但是以银行为主体的中国金融系统仍然没能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职能,而造成此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迟迟未能培育起“自生能力”和融资模式过于单一。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国有企业尽快培育起“自生能力”,同时改革承担着国家战略性负担和社会性负担的国有企业的融资模式,从而使金融系统真正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政策性负担。本文的重点就是描述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金融系统是如何一步步被赋予为国有企业集中和提供廉价资金的职能的。全文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最高决策层进行金融发展模式选择时,面临哪些约束条件。缺资金、缺技术的条件下需要尽快建立起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特别是独立的重工业体系,是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考虑金融发展模式时,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资金从哪里来?如何才能尽可能集中国内有限的资金?如何才能保证集中起来的资金用到国家选定的优先发展的项目中去?由谁来执行?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最终促使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选择了一种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置的体制。第二章主要描述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政权对全国金融体系的整顿。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军事斗争的逐步胜利,新政权对新解放区的金融机构分三大类分步骤进行了整顿:没收官僚资本金融机构壮大充实国有金融机构;运用国家力量推动私人金融机构集中和接受人民政府的领导;取消外国驻华金融机构特权使之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服务;坚决打击私营金融机构的投机行为。经过三年左右的整顿,中国金融市场的秩序快速得以恢复且出现了繁荣的迹象,金融系统的本来功能亦得以初步回归,同时国家借机掌握了金融系统的主导权,事实上为新金融体制的建立创造了基本条件。第三章主要描述各类非公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向国有金融机构靠拢、金融机构决策权是如何一步步向中央集中、金融市场是如何一步步从中国大陆消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金融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和所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被纳入财政系统从而成为财政系统的一个职能部门的。第四章主要描述金融机构被一步步纳入财政系统的同时,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是如何一步步被财政化的。金融系统职能的财政化主要表现为三各方面: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完全服从国家计划安排,成为国家财政的有效补充;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第五章主要是对1953年至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做出评估。总的来说,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给体制下的中国金融系统,表现出了很强的存款动员能力,有力支持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就是集中了大量廉价的资金,遵照政府的意志进行配置,有力支持了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但是该套金融体系和体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诸多问题:资金配置效率不高,贷款使用效率较低;滋生出新的风险,比如财政领域的风险与金融领域的风险相互传递、决策的外部成本提高;金融杠杆基本失去作用,不能发挥促进交易和推动企业改善治理的职能;决策权过度集中和金融系统缺乏起码的独立性,严重影响了金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甚至金融机构存在的连续性。
徐诗颖[6](2020)在《TC保险公司发展战略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已逐步成长为新兴的保险大国。其中就财产保险市场来看,市场集中度比较高,中小财产保险公司仍只占有微小的份额。随着我国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保险公司将进入中国市场,行业寡头垄断的特征将会发生变化,国内保险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将发生新变化,传统的保险行业发展模式将受到新挑战。本文研究对象TC保险公司,在成立之初,曾是全国财产保险行业的主要公司之一。由于政策变化、新兴财险公司崛起、行业竞争加剧,TC保险公司的发展出现了机遇与挑战并存局面。公司实施发展战略转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及主线是转型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以及转型方案设计及实施,其中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是转型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如果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满足转型的基本条件,环境和条件又适宜转型发展,则公司可以考虑实施战略转型,提出转型方案。为此,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及主线,实行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本文首先通过对TC保险公司近5年经营和财务数据进行纵向分析,对公司和同行业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以及宏观环境和相关条件的分析,揭示了TC保险公司发展战略转型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然后提出一个转型方案、转型方案的实施及措施。根据其中的逻辑,围绕TC保险公司发展战略转型,首先,对研究背景进行分析,对相关进行概念界定,同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以明确论文的研究主线,揭示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及价值。接着,分别对现行发展战略下TC保险公司的经营和财务进行系统、深入的评价性分析,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揭示TC公司发展战略转型在经营与财务方面的条件与合理性。然后,利用PEST和SWOT工具系统分析TC公司发展战略转型所面临的宏观环境与相关条件,揭示有利环境与条件,以及需要应对的不利因素。再接着,立足于前面的研究结果,实行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内容完整、系统、操作性强的公司发展战略转型方案,其中涵盖目标定位、业务、市场、营销、服务等基本构成要件。最后,提出一个完整、系统、针对性突出、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以确保设计出来的战略转型方案得到有效推进和实施。
杨志莹[7](2020)在《需求导向视角下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其他一切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农业保险是支持保护农业的重要金融产品和政策手段,利于防范化解风险,维护农业生产稳定,进而维护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陕西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也是重要的农业大省,农业对于陕西省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多重农业风险威胁下,响应国家要求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于促进陕西省农业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自2007年以来,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不断推进。经过十余年的探索,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保险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一定的分散风险、稳定生产的成效。然而,目前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仍然存在供需不足、保障不足等问题,运营依然存在管理不顺、效率不高等种种困境。因此,客观全面地评价当前运营绩效并探索优化路径,对于促进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持续运营进而实现农业蓬勃发展具有重大价值。本文在现有理论成果基础上,梳理对比目前国内外典型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的实践探索,通过比较分析法总结基本经验。文章立足于陕西省当前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对农业保险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考察,梳理探讨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具体运营路径,基于现有数据从多角度选取成效性指标构建绩效评价模型对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营绩效进行量化性分析,深入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在需求导向视角下对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提出优化建议。为推进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快速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了总体的优化目标和优化原则,并从政府投入优化、市场环境优化、风险防范水平优化及监督机制优化四个优化路径对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提出建议,具体措施包括:完善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更有效的发挥政府支持力量;大力解决政策性农业保险“供需双冷”的市场缺陷,努力提高保险有效需求,完善市场供给体系,优化市场环境;通过设立风险管理专业机构及建立巨灾风险防范基金形成完善的巨灾风险防范机制,并且运用再保险分散农业风险,提高全省农业风险防范水平;完善财政补贴绩效考核评价工作,壮大农业保险监管力量,促进市场良性竞争,提高市场管理水平,全方位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管理机制。
姚琦[8](2019)在《社区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应用性的提高,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大量的手机软件应运而生,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为了提高社会事业部、社区的办公效率研究并实现了社区管理APP系统。社区管理系统将极大地方便社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改善社区基层职能机构的工作条件,提高社区基层职能机构的办公效率,从长远看会减少街道、社区居委会的开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有助于提升政府形象、提高街道、社区整体水平,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区机构由政府职能向社会职能转变,协助政府进行宏观决策。并给予了社区建设崭新的物质条件和服务手段,超远了传统的社区建设模式,实现了质的飞越。掌上社区是运行在安卓手机的APP,其主要服务于高湾管委会社会事业部、社区以及辖区居民的一款功能完整、性能优越、操作方便快捷的办公软件。实现社区管理系统主要通过一下途径完成设计并实现。首先,根据系统开发过程和开发原则,进行需求调研;其次是后台进行主题设计,主要是软件功能的概要设计,再一进步进行系统的详细设计,根据功能模块进一步完成分支模块的实现;最后进行详细编码,编码和测试混合的流程,还包含自测,以及组内测试等。该APP的主要功能包括居民信息录入,居民信息线上/线下保存,居民信息查询,居民信息修改,居民信息excel表格导出,便民服务等。居民信息表格中包含了社会事业部成员、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表格,能够生成社会事业部成员需要的信息表格并导出。该APP基于Android原生开发,应用主流的页面设计,使APP的操作性简单、便捷。应用使用Java语言,在安卓手机上进行研发,让用户使用流畅度高,内存经过严格控制,确保不会出现ANR现象。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Android sqlite数据库、Android操作系统和Java程序语言开发实现的社区管理系统,着重讲述了该APP的开发实现过程。
叶一非[9](2019)在《F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公募基金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已有超过20年的发展历史,作为面向公众提供投资理财服务的金融业务,公募基金已成为各大金融机构竞相布局的战略要地。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代表的保险机构,借助其保险投资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在近年来依托行业开放政策,逐步推进公募基金业务,已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在公募基金行业内形成一定影响力。本文以F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F公司)为例,对其近2年开展的公募基金业务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在已基于事业部机制运作公募基金业务,并取得一定发展成效的基础上,如何在新时代有效面对公募基金行业的环境变化、跟随保险系公募基金机构的上升势头、满足自身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是F公司公募基金业务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目前,事业部制存在的局限已成为直接影响因素,需要从发展战略角度进行审视,论证是否采用设立独立法人机构专门运作公募基金业务,并提出这一解决方案的实施路径等相关重点工作建议。在本文的分析层面,主要借助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等理论及分析工具,对国家政治经济、公募基金行业和保险机构公募基金业务等外部环境,以及F公司自身及其公募基金业务等内部环境加以分析梳理,结合重点开展的内部访谈,明确提出目前F公司公募基金业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于事业部制。在本文的实施层面,按照问题导向,对F公司公募基金业务发展战略选择方向明确具体意见,即,公司层面基于现有事业部,采用发起设立公募基金公司成长型战略;业务层面借助保险资源优势打造“具有保险特色的公募基金业务”的差异化战略。同时,对公司制发展需要关注的风险、经营管理重点和理念、任务目标等内容进行阐述。本文还对F公司设立公募基金公司的发展情况进行测算,就后续工作提出相应建议。综上,本文认为,F公司公募基金业务已具备独立运作基础,应在发展战略上通过发起设立公募基金公司的方式,借助保险资源优势,形成合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其公募基金业务持续提升。
向晴[10](2019)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文中研究指明电子图书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拥有版权并正式出版、发行,经过法律允许,以销售和服务为手段,最终实现阅读的一种非连续性出版物的文献。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使汉字得以被计算机处理,并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产生了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自90年代以来,我国互联网、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中国电子图书的形式在数据库商、图书馆、平台商、馆配商等的共同推动下几经变化,其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完善,逐渐改变了读者的信息获取方式和阅读习惯。但是,对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的梳理与总结不论在出版史,还是数字资源史中都较为欠缺。论文针对这一薄弱领域,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研、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将中国电子图书的每个阶段和特定社会背景加以联系,旨在从源头开始,梳理其发端与形成过程,展现其丰富精彩的发展史。论文一方面阐述了电子图书的含义、类型及其相关概念,有助于明确什么是电子图书,为深入研究打好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从中国电子图书产业链中的主要角色入手,通过调查其生产、发行与使用环节等情况,有利于把握电子图书当前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参考建议。文章综合运用文献分析、网络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研究。从纵向上,根据中国电子图书每个阶段的特征并结合标志性事件,确认其产生于1991年,并将1991-2018年这一时期的发展情况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起源阶段(1991-1999)、兴起阶段(2000-2008年)、繁荣阶段(2009-2014)和转型阶段(2015-2018);在横向上,从社会背景、各阶段主要角色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不同时期电子图书的特征和发展状况。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绪论部分明确研究背景、意义和基本概念,概括电子图书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并阐述论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2)梳理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历史,共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电子图书溯流求源(1991-1999)时期,通过对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分析,认为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与我国计算机存储介质变化、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等密不可分,是我国书籍形式不断演变的结果。并以1991年1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将《国共两党关系通史》以软盘形式连同其印刷版同时正式发行,成为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产生的标志,伴随其产生,相应的制作工具、技术手段等为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奠定基础;2)电子图书在机构市场兴起(2000-2008)时期,数据库商不断研发新技术、积极提出版权解决方案,推动电子图书不断进步。以2000年1月超星数字图书馆在互联网上正式开通为划分依据,此后逐渐形成以超星、方正Apabi、书生之家主要数据库商为代表,成为这一时期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兴起的重要力量;3)用户需求促使电子图书繁荣(2009-2014)时期,以2009年1月3G正式发牌为划分依据,加速了智能手机的普及,扩宽了用户规模,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电子图书的用户范围从以图书馆机构用户为主逐渐向个人用户过渡;4)电子图书行业转型与挑战(2015-2018)时期,为出版社、馆配商的转型阶段,以2015年5月北京人天书店正式面向全国推出“畅想之星”馆配电子书为划分依据。该平台的问世填补了馆配电子书领域的空白,使产业链上游出版商认识到这是未来的重要业务,并开始推出电子图书业务。与此同时,电商平台将业务拓展到馆配领域,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方式,也刺激了出版商、馆配商的竞争。(3)总结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和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以及在梳理其历史过程中所引起的思考与对中国电子图书未来趋势的展望。当前电子图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渐渐成为读者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图书馆用于购买电子图书的经费占比也越来越重,同时也引起生产、发行行业的互相竞争。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与周围事物相互联系着,论文中几大数据库商、馆配商、出版社、读者、图书馆,甚至是刚刚涉足的新秀电商,皆是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缩影。有了他们的参与才会不断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历史发展的巨轮,促使其不断完善与进步。
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电子化建设回顾及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电子化建设回顾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银行业与保险业作用关系的相关研究 |
2.1.1 银行业与保险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研究 |
2.1.2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网络协同研究 |
2.1.3 文献评述 |
2.2 银保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路径相关研究 |
2.2.1 银行业高质量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 |
2.2.2 银保融合路径的门槛效应研究 |
2.2.3 文献评述 |
2.3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监管政策的相关研究 |
2.3.1 银保融合发展收益风险的研究 |
2.3.2 面向风险收益的银保融合发展监管政策的研究 |
2.3.3 文献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共生机理分析 |
3.1 银行业与保险业混业经营的发展实践 |
3.1.1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混业经营 |
3.1.2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及定位 |
3.2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的共生关系分析 |
3.2.1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融合发展主体 |
3.2.2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特征 |
3.2.3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共生关系分析 |
3.2.4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共生机理分析框架 |
3.3 银保融合发展主体间演化效应分析 |
3.3.1 银保融合发展两种群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 |
3.3.2 银保融合发展系统平衡点、稳定性分析 |
3.4 银保融合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同效应分析 |
3.4.1 银保融合发展共生系统的熵变过程 |
3.4.2 考虑系统熵变的Lotka-Volterra模型改进及系统稳定性分析 |
3.5 银保融合发展生态系统的共生框架分析 |
3.5.1 符合我国现阶段需求的银保融合发展生态系统共生框架构建 |
3.5.2 银保融合发展生态系统主体间作用及共生关系演化 |
3.5.3 银保融合生态系统发展质量提升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银保融合视角下的银行业动态网络绩效分析 |
4.1 银行业高质量绩效的机理分析及模型选择 |
4.1.1 银行业高质量生态系统的设定 |
4.1.2 银行高质量发展绩效模型的构建 |
4.2 基于动态网络SBM模型的银行高质量绩效的测度 |
4.2.1 银行高质量发展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
4.2.2 银行高质量发展阶段绩效的比较分析 |
4.3 基于DN-MALMQUIST模型的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
4.3.1 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阶段分析 |
4.3.2 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与阶段分析 |
4.4 银行业高质量动态网络绩效的对比分析 |
4.4.1 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绩效对比分析 |
4.4.2 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筹资阶段绩效对比分析 |
4.4.3 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运营阶段绩效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
5.1 银保融合路径门槛模型的选择 |
5.1.1 银保融合路径影响机理分析 |
5.1.2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的模型设定 |
5.2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影响因素的选取 |
5.2.1 样本与数据选取 |
5.2.2 变量的设定与说明 |
5.3 银保融合总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
5.3.1 资本积累视角下银保融合总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
5.3.2 运营能力视角下银保融合总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
5.4 银保融合分阶段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
5.4.1 银保融合筹资阶段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
5.4.2 银保融合运营阶段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下的应对策略分析 |
6.1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影响银行绩效的机理分析 |
6.1.1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选择对银行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
6.1.2 银保融合发展中监管政策对银行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
6.2 研究设计 |
6.2.1 模型选择 |
6.2.2 变量选取与说明 |
6.2.3 模型设定 |
6.2.4 数据来源 |
6.3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3.1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下银行业应对策略选择 |
6.3.2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下监管部门应对策略选择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门槛模型STATA代码 |
附录 B 固定效应模型STATA代码 |
附录 C 银行高质量绩效数据结果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保险科技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保险科技概念界定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理论 |
2.2.3 保险价值链理论 |
3 保险科技发展历程及其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应用 |
3.1 保险科技的发展历程 |
3.1.1 保险科技推动保险业务电子化 |
3.1.2 保险科技推动保险营销互联网化 |
3.1.3 保险科技推动保险服务智能化 |
3.2 保险科技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应用 |
3.2.1 保险科技在农业保险产品设计与定价环节的应用 |
3.2.2 保险科技在农业保险承保环节的应用 |
3.2.3 保险科技在农业保险勘损理赔环节的应用 |
3.3 保险科技在农业保险领域应用的成效 |
3.3.1 保险科技的应用促进保险公司核保核损技术手段升级 |
3.3.2 保险科技的应用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 |
3.3.3 保险科技的应用提升了农业保险业务的精细化程度 |
4 保险科技应用案例分析及启示 |
4.1 “区块链+农业保险”案例分析 |
4.1.1 案例介绍 |
4.1.2 案例分析 |
4.1.3 案例总结 |
4.2 “卫星遥感技术+农业保险”案例分析 |
4.2.1 案例介绍 |
4.2.2 案例分析 |
4.2.3 案例总结 |
4.3 案例启示 |
5 保险科技在农业保险领域应用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塑造与内部行为优化 |
5.1 保险科技在农业保险领域应用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塑造 |
5.1.1 保险科技合理合规应用的政策环境塑造 |
5.1.2 应对保险科技新风险、新挑战的监管环境塑造 |
5.1.3 保险行业的信息共享环境塑造 |
5.2 保险科技在农业保险领域应用与发展的内部行为优化 |
5.2.1 坚持“风险保障”基本原则 |
5.2.2 加强科技类农业保险产品宣传 |
5.2.3 优化农业保险产品体系 |
5.2.4 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质量 |
5.2.5 强化保险公司科技属性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国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专业化经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战略理论 |
2.2 战略分析 |
2.3 商业健康险 |
第3章 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战略环境的分析 |
3.1 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概况 |
3.2 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3.3 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
3.4 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SWOT分析 |
第4章 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经营战略选择和制定 |
4.1 公司经营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
4.2 专业化经营战略内容的制定 |
4.3 专业化经营战略风险评价 |
第5章 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专业化经营战略的实施及保障策略 |
5.1 立足自身优势,深化创新力度 |
5.2 进行产品创新,谋求新的发展思路 |
5.3 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5.4 健全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专业化经营保障策略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不足 |
6.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企业员工调查问卷 |
附录2 企业战略管理状况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表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金融发展模式时面临的约束条件 |
第一节 单纯依靠国家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确立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金融遗产:国家垄断金融体制 |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金融实践:政府严格控制金融系统 |
第二章 从市场金融体制到计划金融体制 |
第一节 新政权对金融业的整理 |
第二节 有管理的金融市场的短暂繁荣 |
第三节 金融系统功能的初步回归 |
第四节 计划金融体制的基本确立 |
第三章 金融机构财政机关化 |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
第二节 交通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率先纳入财政部体系 |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业务边缘化与机构被纳入财政部体系 |
第四章 金融机构日常业务财政化 |
第一节 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 |
第二节 银行存贷款业务成为财政预算的有效补充 |
第三节 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 |
第五章 对1953-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的评估 |
第一节 存款动员能力评估 |
第二节 资金配置效果评估 |
第三节 风险管理能力评估 |
第四节 产品流通促进能力评估 |
第五节 企业治理能力促进价值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TC保险公司发展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保险公司 |
1.2.2 保险公司业务 |
1.2.3 战略与公司发展战略 |
1.2.4 转型与公司发展战略转型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2章 现行发展战略下TC保险公司经营分析 |
2.1 TC保险公司基本情况 |
2.1.1 我国保险业发展情况 |
2.1.2 我国财产保险发展演变 |
2.1.3 TC保险公司发展情况 |
2.2 TC保险公司的经营分析 |
2.2.1 公司业务的总量增长 |
2.2.2 公司业务的结构变化 |
2.2.3 公司业务的省市分布 |
2.3 TC保险公司的行业地位分析 |
2.3.1 财产保险行业形态 |
2.3.2 TC保险公司行业地位 |
2.4 小结 |
第3章 现行发展战略下TC保险公司财务分析 |
3.1 资产负债关系及水平分析 |
3.1.1 资产负债率水平 |
3.1.2 资产总量与结构 |
3.1.3 负债总量与结构 |
3.1.4 所有者权益增长 |
3.2 盈利能力与盈利水平分析 |
3.2.1 利润收入增长 |
3.2.2 净资产收益率水平 |
3.2.3 资产的盈利水平 |
3.3 现金获取能力与水平分析 |
3.3.1 整体的现金流量 |
3.3.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3.3.3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3.3.4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3.4 小结 |
第4章 TC保险公司发展战略转型的环境与条件分析 |
4.1 环境(PEST)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条件(SWOT)分析 |
4.2.1 公司的优势 |
4.2.2 公司的劣势 |
4.2.3 公司面临的机会 |
4.2.4 公司面临的威胁 |
4.3 小结 |
第5章 TC保险公司发展战略转型方案的内容设计 |
5.1 企业形态的转型 |
5.2 主营业务的转型 |
5.2.1 加强农业保险业务的开拓 |
5.2.2 加快寿险财险健康险新业务开发 |
5.2.3 促进人寿保险与财险健康险联合联动 |
5.3 市场布局的转型 |
5.3.1 以二三线城市为主向涵盖各级城市转型 |
5.3.2 以东部为主向东中西部地区相对均衡发展转型 |
5.4 市场营销的转型 |
5.4.1 主动削减低效的存量营销方式和手段 |
5.4.2 加快建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营销模式 |
5.4.3 建立寿险财险健康险联合联动营销渠道 |
5.5 客户服务的转型 |
5.5.1 加快建成比较完善的线上智能服务体系 |
5.5.2 加快公司服务创新 |
5.5.3 大幅度提升服务能力 |
第6章 TC保险公司发展战略转型方案的实施及措施分析 |
6.1 改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6.2 加快先进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 |
6.3 改进公司激励约束机制 |
6.4 适时适度地对外增资扩股和发行企业债 |
6.5 以人才引进利用为核心改进人力资源管理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及启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需求导向视角下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目标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保险与农业保险 |
2.1.2 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农业保险 |
2.2 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农业风险管理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第3章 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的经验考察 |
3.1 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经验 |
3.1.1 美国的政府主导参与型 |
3.1.2 日本的社会互助型 |
3.1.3 欧洲的民办公助型 |
3.1.4 亚洲的国家重点性扶持型 |
3.2 国内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经验 |
3.2.1 上海“安信”模式 |
3.2.2 吉林“安华”模式 |
3.2.3 浙江的“共保体”模式 |
3.2.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保”模式 |
3.2.5 江苏“联办共保”模式 |
3.2.6 黑龙江“相互制”模式 |
3.3 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的比较分析 |
3.3.1 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共性 |
3.3.2 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差异 |
3.4 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的经验借鉴 |
3.4.1 因地制宜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 |
3.4.2 实践探索要与农业发展阶段相适应 |
3.4.3 依据财政实力量力而行探索农业保险运营 |
3.4.4 实现政府和市场机制配合发挥作用 |
第4章 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需求、运营现状与绩效评价 |
4.1 陕西省农业保险需求状况 |
4.1.1 陕西省农业发展情况 |
4.1.2 陕西省农业保险的需求考察 |
4.2 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现状 |
4.2.1 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历程 |
4.2.2 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基本原则 |
4.2.3 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具体运营机制 |
4.3 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绩效评价 |
4.3.1 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绩效的内涵界定 |
4.3.2 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3 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
4.3.4 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绩效评价结果 |
第5章 需求导向下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问题 |
5.1.1 政府财政支持与宣传力度不足并存 |
5.1.2 农业保险产品种类与保障水平不足并存 |
5.1.3 承保率低与有效需求不足并存 |
5.1.4 运营绩效不佳与可持续性低并存 |
5.2 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农业保险自身风险高 |
5.2.2 存在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 |
5.2.3 地方政府财力不足 |
5.2.4 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制度不完善 |
第6章 需求导向下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优化思路 |
6.1 优化目标 |
6.1.1 总体目标 |
6.1.2 阶段目标 |
6.2 优化原则 |
6.2.1 普适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
6.2.2 协调性与效率性相结合 |
6.2.3 稳定性与持续性相结合 |
6.2.4 先行试点与稳步推广相结合 |
6.3 优化思路 |
6.3.1 政府投入优化 |
6.3.2 市场供给体系优化 |
6.3.3 风险防范优化 |
6.3.4 监督机制优化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陕西省农业保险问卷调查表 |
(8)社区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背景 |
1.1.2 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2 相关技术 |
2.1 Android系统介绍 |
2.1.1 Android系统架构 |
2.1.2 Android的优势与发展趋势 |
2.2 Android Studio开发工具 |
2.2.1 Android Studio简介 |
2.2.2 Android Studio发展趋势与优缺点 |
2.3 Android 编码流程与目录结构 |
2.3.1 Android Studio编码流程 |
2.3.2Android Studio 目录结构 |
3 系统需求分析 |
3.1 可行性分析 |
3.2 社区管理现有业务及需求概述 |
3.2.1 社会事业部现有业务及需求概述 |
3.2.2 社区工作业务及需求概述 |
3.2.3 居民需求概述 |
3.3 功能性需求 |
3.3.1 居民基本信息管理需求分析 |
3.3.2 计划生育管理需求分析 |
3.3.3 社会保障管理需求分析 |
3.3.4 文件管理需求分析 |
3.3.5 系统管理需求分析 |
3.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1 性能需求 |
3.4.2 可靠性需求 |
3.4.3 易用性需求 |
3.4.4 安全性需求 |
4 系统概要设计 |
4.1 技术架构设计 |
4.2 系统功能结构图 |
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1 居民基本信息管理 |
4.3.2 计划生育管理 |
4.3.3 社会保障管理 |
4.3.4 文件管理 |
4.3.5 系统管理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E-R图 |
4.4.2 创建表 |
5 系统详细设计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登录注册模块 |
5.3 信息导入模块的实现 |
5.4 新闻资讯界面 |
5.5 天气界面 |
5.6 一键搜索模块 |
5.7 居民信息导出生成Excel表格 |
5.8 自定义表格导出模块 |
5.9 信息推送模块 |
6 系统测试 |
6.1 测试方法 |
6.2 系统测试环境 |
6.3 功能测试用例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
1、单位名称预置表 |
附录 2 |
2、抚顺市中直单位名称预置表 |
附录 3 |
3、抚顺市省直单位名称预置表 |
致谢 |
(9)F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公募基金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及主要分析工具 |
2.1.1 理论发展概况 |
2.1.2 重要文献和分析工具 |
2.2 公募基金发展概况及主要理论 |
2.2.1 公募基金发展概览 |
2.2.2 以美国为代表的公募基金运作理论 |
第3章 F公司公募基金业务现状 |
3.1 F公司基本情况 |
3.2 F公司公募基金业务情况 |
3.3 F公司公募基金业务的突出问题 |
第4章 F公司公募基金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行业环境分析 |
4.2.1 业务规模及产品 |
4.2.2 投资业绩及客户 |
4.2.3 经营主体 |
4.2.4 竞争能力 |
4.3 保险机构运作公募基金业务情况 |
4.3.1 政策法规 |
4.3.2 主体情况 |
4.3.3 发展情况 |
4.4 外部因素评价 |
4.4.1 外部机遇 |
4.4.2 外部威胁 |
4.4.3 外部因素评价结果 |
第5章 F公司公募基金业务内部环境分析 |
5.1 业务资源分析 |
5.1.1 资金和设备 |
5.1.2 人力资源 |
5.1.3 组织资源 |
5.2 业务价值链分析 |
5.2.1 主要活动 |
5.2.2 支持活动 |
5.3 内部访谈分析 |
5.3.1 围绕企业层面的访谈 |
5.3.2 围绕业务层面的访谈 |
5.4 内部因素评价 |
5.4.1 内部优势 |
5.4.2 内部劣势 |
5.4.3 内部因素评价结果 |
第6章 F公司公募基金业务发展战略选择 |
6.1 SWOT矩阵 |
6.2 企业层面应选择成长型战略 |
6.2.1 具备的条件 |
6.2.2 愿景与使命 |
6.2.3 应关注的风险 |
6.3 业务层面应采用差异化战略 |
6.3.1 市场选择 |
6.3.2 业务选择 |
6.3.3 业务理念和阶段目标 |
第7章 F公司公募基金业务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障措施 |
7.1 成长型战略的保障措施 |
7.1.1 组织结构 |
7.1.2 人力资源 |
7.1.3 企业财务 |
7.1.4 企业文化 |
7.2 差异化战略的保障措施 |
7.2.1 产品体系 |
7.2.2 营销销售 |
7.2.3 客户服务 |
7.2.4 运作支持 |
7.3 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
7.3.1 应重点强化的工作 |
7.3.2 应长期坚持的工作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内部访谈提纲 |
致谢 |
(10)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电子图书发展史的研究意义 |
1.2 电子图书的概念辨析 |
1.2.1 国内外电子图书的概念考据 |
1.2.2 电子图书的含义与类型 |
1.2.3 相关概念辨析 |
1.3 电子图书研究的现状 |
1.3.1 年代分布 |
1.3.2 主题词分析 |
1.3.3 电子图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电子图书溯流求源(1991-1999) |
2.1 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 |
2.1.1 书籍的演变 |
2.1.2 电子载体的出现 |
2.1.3 汉字的数字化进程 |
2.2 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 |
2.2.1 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 |
2.2.2 早期的电子图书制作 |
3 电子图书在机构市场兴起(2000-2008) |
3.1 互联网开创阅读新时代 |
3.1.1 我国的互联网时代背景 |
3.1.2 电子图书的新面貌 |
3.2 锐意创新和不断进取的超星集团 |
3.2.1 数字化开创时期 |
3.2.2 版权建设时期 |
3.2.3 资源服务时期 |
3.3 立足数字出版实力雄厚的方正APABI |
3.3.1 起步阶段 |
3.3.2 快速发展阶段 |
3.3.3 缓慢进展阶段 |
3.4 以自主研发技术领先的书生集团 |
3.4.1 书生数字图书馆之路 |
3.4.2 调整战略转型 |
4 用户需求促使电子图书繁荣(2009-2014) |
4.1 个人市场开始形成 |
4.1.1 网络文学风靡 |
4.1.2 移动阅读终端的普及 |
4.1.3 电子图书阅读平台兴起 |
4.2 机构市场持续升温 |
4.2.1 馆藏电子图书来源 |
4.2.2 电子图书整合方式 |
4.2.3 电子图书服务方式 |
5 电子图书行业的转型与挑战(2015-2018) |
5.1 出版社寻求转型 |
5.1.1 出版模式变化 |
5.1.2 主要出版社的电子图书发展概况 |
5.1.3 传统出版社的困境 |
5.2 馆配商服务创新 |
5.2.1 馆配电子书市场新格局 |
5.2.2 北京人天“畅想之星”的电子图书发展 |
5.2.3 主要馆配电子书平台及特点 |
5.3 京东进军馆配电子书市场 |
5.3.1 从零售市场到机构市场 |
5.3.2 京东阅读的优势和不足 |
6 主要问题与解决方式 |
6.1 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的重要力量 |
6.2 主要问题 |
6.2.1 电子图书长期受到版权制约 |
6.2.2 电子图书资源重复建设 |
6.2.3 纸电同步效果不佳 |
6.2.4 电子图书市场不成熟 |
6.2.5 馆配电子书产业链割裂 |
6.3 解决方式 |
6.3.1 利用区块链技术创新解决思路 |
6.3.2 用户、出版社积极转变观念 |
6.3.3 共同构建电子图书产业链生态 |
6.3.4 政府发挥监管和引导的作用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启示 |
7.1.1 读者需求是影响电子图书的主要因素 |
7.1.2 技术是推动电子图书发展的根本动力 |
7.1.3 电子图书的社交化值得重视 |
7.1.4 电子图书行业需要合作才能共赢 |
7.2 未来展望 |
7.2.1 新技术催生电子图书的变革 |
7.2.2 电子图书将脱离纸书模式 |
7.2.3 电子图书行业将重新洗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超星集团访谈记录 |
D.畅想之星访谈记录 |
E.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大事记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电子化建设回顾及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D]. 魏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3]保险科技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应用研究[D]. 张志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4]中国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专业化经营战略研究[D]. 袁晓龙.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5)
- [5]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D]. 张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6]TC保险公司发展战略转型研究[D]. 徐诗颖.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7]需求导向视角下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营优化研究[D]. 杨志莹. 西南大学, 2020(01)
- [8]社区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姚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9]F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公募基金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叶一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10]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D]. 向晴. 重庆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