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与人类生活

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与人类生活

一、建筑内部空间环境与人类生活(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樊强[2](2021)在《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梳理了建筑作为“实物”和影像同构的事实,从建筑的认知、建筑影像与建筑实体之间的相关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建筑实体的原生影像(物像)伴随着建筑过程而产生,与建筑实体同构,不存在独立于原生影像之外的建筑实体。建筑与影像的“同构性”和“共生性”是建筑的重要属性。论文对建筑本体与建筑影像之间创作的产生、互动及其内在联系的分析研判,深入分析了建筑影像的作用、价值、文化属性与媒体属性,以及当建筑物的原生影像被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与记录,成为次生影像,并进入科研、教育、传播等领域的文化形态与意义。研究遵循建筑影像史的发展脉络,对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进行辨析,界定了建筑影像的涵盖范围、表达与记录方式。文章从建筑思想的产生、建筑实体的建造、建筑艺术表达入手,剖析了建筑与影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生关系,明确了影像之于建筑的内在属性和外在表征,建筑影像的界定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继而认为建筑影像展示出来的样态和结构特征既是其本体形像的表达,也是进行建筑艺术理论研究、建筑设计、审美研究和建筑批评的重要依据。研究同时定义了影像建筑(非实体)的概念及涵盖范围,认为建筑的设计和营造过程是思维的逻辑图像的具体体现和现实投影,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建筑从思维到成为实体的形成机制,认为在建筑实体不复存在或“未建成”的情况下,建筑的“思”的过程依然可作为非实体的状态也就是图像的方式持存在和发生。在非实体情况下,建筑影像依托计算机生成图像、VR虚拟现实技术,电影和游戏等方式和途径独立表达,构成虚拟建筑。并成为思想传递、理念传承、美学感受和建筑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建筑设计的阶段性非实体成果。文章通过研究分析了在影像中表达的建筑,即展示建筑师思想的“未建成”建筑、电影中的建筑及游戏中的建筑,研究认为影像建筑终将成为建筑构思展示的重要部分、建筑设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既可以作为实体建筑之前的影像虚拟建筑,也可以彻底的在游戏电影教学等领域成为纯粹的影像建筑。文章通过类比、推演与例证,就建筑和逻辑思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探讨。通过对思维的精神影像、意识之于建筑生成的哲学关系以及思维与影像、超影像的内生关系及其反作用进行了逻辑论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清晰的重新界定了建筑影像学这一研究方向,并新定义了影像建筑学这个研究方向,对两个方向的研究范围、研究主体、相互联系和延伸进行了探索。论文将建筑影像学的研究主体界定为对于建筑实体的影像及其次生影像及其生成媒介与传播。将影像建筑学研究主体主要定位为建筑命题的提出、思维的产生,从建筑思维到影像呈现的可能,以及影像建筑在建筑设计探索过程中发挥的先导作用。研究认为,建筑影像(包括原生影像和次生影像)是建筑师思想、理念的重要载体和传输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建筑实体的终结期,建筑影像仍能够作为建筑信息的重要和有效载体,继续承载、表达并传承建筑的语汇和信息。而影像建筑学已经在建筑设计、效果图、虚拟现实、影视以及游戏领域成为了事实和现象,并将在一定范围影响和推动建筑理念的发展。

邢舒宣[3](2021)在《高铁车站的标识性体系研究 ——以京张高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的形态变得更加复杂,作为铁路与城市空间过渡的高铁车站在辨识信息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如何根据不同类型的人们对于高铁车站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进行相应的建筑设计和标识的提示,如何对这些标识进行体系化和系统化的优化,对于今天的高铁城市实现高效率和人性化的目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这种与时俱进的对高铁车站环境设计的研究同样对深化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试图从建筑学以及环境心理学、行为建筑学等学科的逻辑出发,力求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高铁乘客和相关人员如通勤客、探访客、弱势群体、国际化要求的外籍人士的差异性空间认知要求分析,强化区位感、方向感、空间功能、文化主题等提示要求的相关标识性特征,以实现对于高铁车站特有的标识性体系对方向、区位、功能、文化主题四个基本目的的回应。本文通过对标识性体系的标识内容、分级、设计原则、人群差异等基本元素的剖析,深入挖掘高铁车站标识设计中给乘客指示标识信息的多元手段与方式,探索高铁标识性体系在高铁车站建设过程中的积极意义。通过对标识性体系中最为突出的空间建构设计、色彩设计、符号设计三个要素对标识性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以促进高铁车站标识性的整体提升,对京张高铁所需反映的地域性文化、百年京张、科技奥运等主题进行回应。本文通过对京张高铁车站的调查,并结合笔者亲自体验过的其他高铁车站和大型与小型交通枢纽以及公共建筑时标识性的要求进行分析,对京张高铁的典型车站的标识性体系提出优化建议,力求在理论梳理之外,对高铁车站的标识性问题进行更好地说明。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集中针对高铁车站建成后较容易实施标识性改造和优化的空间建构、色彩、符号部分进行探讨。本文包括图片110张,表格27个,大多数为笔者调研后根据现场感受进行修改后绘制,以求通过现状与优化后的对比强化标识性体系在具体建筑、室内环境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林建鹤[4](2021)在《福州市柴栏厝民居空间适应性探究》文中研究指明福州作为闽越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孕育了风格迥异的建筑形式,这些建筑的建筑材料,空间形态和建造工艺,良好的适应了福州的地域环境特征。柴栏厝是福州地区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它们形制简单,布局灵活,在满足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需求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是福州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这些具有传统与生态特色的建筑物,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居特色的空间特征,良好的适应了文化,气候,社会环境特征,对处理现代建筑与城市发展环境的矛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从空间适应性角度出发,首先对柴栏厝进行分类和论述,并针对规划选址,群体组合,空间尺度,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结构形态和围护构件等空间营建要素进行广泛的调研实测。其次是提取柴栏厝民居的空间要素,建立空间原型,结合森佩尔理论提炼出五种空间原型,探究其空间营建模式。并从社会,文化,气候三个关键要素探究柴栏厝民居的空间模式和适应性特征,利用Phoenics,Ecotect,Dest等软件对柴栏厝民居的风环境,采光,热工性能等进行模拟分析,对比不同空间形态柴栏厝的生态性能,挖掘传统民居在气候适应性方面和现代绿色建筑的契合点。最后,归纳总结柴栏厝民居的空间特征和演变趋势,提出长期发展的适应性策略。在研究基础上,结合现代柴栏厝民居改造案例,分析改造中的优势与不足,将传统营建智慧运用于传统建筑改造中,研究柴栏厝的现代利用价值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从空间适应性的角度,结合现代技术,对柴栏厝民居进行科学的保护与改造,做到物尽其用,让传统民居在现在社会重新展现其价值。

张倩[5](2021)在《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积极转型升级的工业企业因为城市土地更新的需求而搬离城市中心地区,不能够适应经济新形势的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着衰退、破产的困境,基于以上两种原因,城市中心地区大量的工业厂房、仓库等工业设施因此被闲置。城市中大型工业企业除了进行工业生产的生产区域外,还会有完备的住宅、医疗和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它们基本上已经与城市基础设施融为一体,能够履行基本的社会功能。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当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财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拥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建筑群且有独特工业历史风情的区域,所有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建筑、设备都是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工业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理应受到合理地保护。但是在房地产业巨额利润的吸引下,许多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被夷为平地,就算有幸逃过了被拆除的命运,却因内部建筑体量大、占地面积广,而给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造成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成为“烫手的山芋”,因缺乏合理的保护与规划而被荒废,如何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成为许多工业城市面临的难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是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中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潍柴集团2012年完成了主要生产区的搬迁工作,见证了潍柴几十年发展历史的老厂区被整体闲置,直到2014年被山东省政府选入省内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当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潍坊市稀有的工业遗产,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历史与遗产构成,并对其做出价值评价,为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特征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研究理论。本章主要是以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逻辑结构串联,具体包括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利益相关者三个方面。在新时期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受外在的客观条件还是自身特征的影响,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稀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都需要得到妥善合理的保护与再利用。我们在讨论城市文化遗产的再利用问题时,根本目的是探寻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路径,所以一切改造利用活动都是以保护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可以作为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利用。第二章集中对潍柴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本章以潍坊市地方志与潍坊柴油机厂厂志为基础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梳理了潍坊柴油机厂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和建厂历程。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为保护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历史依据,为更好地认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存现状与价值意义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规划,介绍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内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的基本概况。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调研,基本了解了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与遗产保存状况,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此类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排查时,除了工业建筑物、构筑物等有形的物质遗产外,也不应忽略以工业生产技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城市工业发展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延续城市工业文明的主要承载者,拥有同样重要的保护价值。科学分析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是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第四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意义进行总结。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内容包括街区内的工业建筑、工业生产流程以及工业配套设施,并从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面分析,说明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现实意义。第五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背景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以及潍坊市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这是探寻历史文化街区再利用途径的前提。第六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调整自身结构功能以适应城市发展要求,成为整个社会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除了用于居住、教育等配套设施之外,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的厂房、仓库已经完全丧失了原始功能,成为城市闲置空间,通过工业遗产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商业的植入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也是完善城市产业功能组团中的业态配比的重要途径。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思考。

朱珠儿[6](2021)在《多元共生导向下的湿地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营城市湿地公园石油文化研学基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年人们对“地球之肾”——湿地环境的重视程度提高,湿地公园建设数量也与日俱增。但是目前大多数的湿地建筑偏向于生态建筑的做法,各地湿地公园中的建筑趋现象亦日益加剧。总的来说还是在设计中忽略了人文性对湿地建筑的影响。这使得我们需要从多元共生的视角对湿地环境的建筑设计方法进行认真的思考,提出并建立一套全局视角下的全面系统的设计策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强调在湿地建筑趋同化的背景下,湿地建筑的人文性和地域性该如何与生态性和谐共生。本文首先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延伸为多元共生思想。提出以多元视角分析在多元环境中的湿地建筑,分析了多元共生思想与湿地建筑设计的耦合性。结合黑川纪章的共生思想,分析并确立湿地建筑多元共生的设计目标和整体性、共荣性和地域性的设计原则,提出了湿地建筑多元共生设计的理论策略体系,以实现湿地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次从“建筑与自然环境共生”、“内部与外部公司共生”、“异质文化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四个视角出发,结合国内外大量湿地建筑设计案例的分析论证,分别提出了“创造融于湿地环境的建筑形态”的形态策略、“营造内外共生的互动空间”的空间策略、“满足不同文化的和谐共生”的文化策略以及“整合建筑与湿地能量系统的”能源循环策略并详细阐述了对应的设计手法。最后将归纳出的部分设计策略在东营市城市湿地公园石油文化研学基地的设计中进行实践应用。希望通过本文对湿地建筑的多元共生设计研究,能够为日后湿地建筑的设计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

张斯[7](2021)在《建筑包容性策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策划是建筑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建筑设计思想与工具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在包容性社会发展与包容性设计思潮的共同引领下,针对建筑领域中出现的对弱势群体关注不足和实践难以弥合认识的差距,亟需一种在包容理念注入下而形成的新的建筑设计理论,以对实践进行科学引导。本研究选取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论——建筑策划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建筑策划包含以包容性价值为基础的策划内容,并对包容理念介入下形成的建筑包容性策划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建筑策划的基本原理,重新对社会包容理论、包容性规划理论、包容性设计理论、环境行为心理理论、建筑策划与设计理论进行整合思考,通过对各理论的核心内容与相互关系进行归纳,推理演绎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理论与方法。本研究是基于包容理念对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建筑包容性策划理论研究部分,首先就包容性设计所表达的核心价值进行提炼,并与建筑环境结合,形成建筑包容性的核心概念。对建筑包容性进行深入剖析,建立起二元、多元、多维与相对的价值认知。将建筑包容性与建筑策划再次结合,形成以包容理论中最为核心的包容性价值为基础、以包容性问题、多样使用者、包容性建筑空间环境几方面区别于传统建筑策划的新的建筑策划理论。根据对建筑包容性的理论阐释,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涵义、要素、类型与目标,构建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建筑包容性策划方法研究部分,首先探讨了价值、问题与策划程序建构的关系,提出基于包容性价值的问题搜寻过程。将建筑策划与设计的程序与剑桥包容性设计轮相结合,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与设计的运作时序。再依据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原理,以挪威建筑包容性设计程序模型为原型,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任务与构成框架。针对建筑包容性策划中环境解析、角色描述、问题搜寻等阶段,提出建筑环境信息获取、建筑使用者角色建立、“人-环境”系统中包容性问题研究、空间情境创构的策划方法,以此构建了由包容性问题发现、包容性问题研究至包容性问题解决的建筑包容性策划核心方法体系。本研究将包容性理论与建筑策划理论贯穿融合,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研究探索。首先,本研究构建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研究框架,拓展了基于包容性的建筑策划新领域。论文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在“人-环境”系统视角下构建了面向建筑使用者与建筑环境包容关系的建筑包容性策划研究框架。论文将价值思辩作为建筑设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提出了基于包容性价值的建筑策划新论题,并从其提出、原理、程序与方法几方面构建了相应研究框架,为建筑策划理论的创新研究提供参考。其次,本研究构建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建筑策划原理。论文将建筑包容性策划与传统建筑策划相对比,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涵义,即建筑包容性策划是一种以包容性价值为基础、以包容性问题为核心、以多样使用者为主导、以包容性空间环境策划为内容的建筑策划。论文基于建筑策划原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要素、类型与目标,实现了在当代人本设计思潮下对建筑策划基本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再次,本研究提出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与应用方法,为建筑包容性策划提供了技术支撑。论文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程序是基于包容性价值的问题搜寻过程,在传统建筑策划问题搜寻法的基础上,结合剑桥包容性设计轮、挪威建筑包容性设计过程等理论模型,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论文在传统建筑策划方法基础上,融入基于共情的环境认知、体验与评估方法,基于人本设计的使用者角色描述方法,基于建筑师与使用者不同接触程度的包容性问题研究方法与基于软系统分析的空间情境创构方法,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应用方法。论文以案例研究为主要论证方法,选取若干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案例对论文提出的策划方法进行了应用阐释,并得出包容性环境设计导则为环境创构进行指导与建议,论证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理论与方法合理、有效,从方法层面为包容性环境的创构提供技术支持。

王雯悦[8](2021)在《武安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文中认为传统聚落与传统建筑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信息,因地处不同的社会与自然环境,最终呈现形态各异的本土化的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武安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作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近年来,传统聚落中出现了文化冲击,人口老龄化加剧,产业结构落后等多种问题,对传统聚落的传承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传统聚落与建筑的空间形态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融合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解析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探讨其中的建筑文化与保护价值,目的是为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借鉴依据。论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是正文的第一章内容,从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基本理论概念出发,通过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确定研究内容与方法,梳理研究框架,确定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研究背景,是正文的第二章内容,从地理区位、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分析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所处的生成环境。第三部分是核心部分,是正文的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从传统聚落和传统建筑两个方面分析传统聚落没口峪村的空间形态特征。其中,第三章从五个方面研究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分别是聚落选址、空间布局、空间形态形成因素、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空间节点、街巷与水系、山体与耕地),总结层级空间形态特征。第四章重点研究没口峪村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从民居宅院和公共建筑两类建筑出发,分别探讨了建筑空间的构成要素、组织方式,对单体建筑细部特点归纳总结,之后针对重点民居宅院、公共建筑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总结没口峪村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与空间特点。第四部分是拓展部分,基于第一、二、三部分的基础上展开,是正文的第五章。以归纳出的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特征为出发点,结合相应的理论,挖掘保护与更新的实际措施,探讨相关原则,制定详细的保护与更新措施,为未来的武安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方面:首次系统的研究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以研究内容为基础,首次尝试构建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保护与更新的体系;在研究方法上,运用数字软件,使得研究内容得到更清晰、直观的数据支撑,更加具有科学性。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整合等工作,总结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三重围合团状、水平与垂直协同发展的空间形态特征,传统建筑布局灵活、等级分明的空间形态特征,以此建立本地信息库。但是由于相关因素限制,研究内容依旧有缺陷,期望在未来能够得以补充,以期为武安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更有力的帮助,也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提供借鉴。

陈璐露[9](2021)在《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发展及环境变迁中显现出的大量城市问题,许多都是因为各个城市要素之间的关系组织不好,影响到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梳理和整合城市要素以及各个要素和图层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个要素和图层对城市物质空间的影响。传统的城市设计理论侧重于研究外在的城市物质空间要素,而当代城市设计则增加了对于城市内在隐性的生态、文化、人文等要素的研究。同时大数据时代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物质空间等数据信息。城市设计作为一门图示语言,应该将图形信息与数据信息相结合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体系与框架。本文首先提出“城市图层”及“城市图层系统”的概念,进而阐述城市图层和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及内容。本文认为城市图层可以被看作是城市设计的一种动态信息载体,是指城市设计涉及到的各种要素及关系的综合信息,通过叠加或交互等方法处理后形成的成果。研究发现,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出现于“图底关系”理论时期。本文基于已有的城市设计理论和研究,分别从城市物质空间、生态景观和抽象空间3个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中图层思想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为构建城市图层系统提供理论基础。许多影响城市设计发展的认知观中都存在着图层思维。本文从哲学认知观、科学认知观、学理认知观中提取与城市图层系统认知相关的内容,将现象学、符号学与语言学、地理学、地图学、分形学、系统学、城乡规划学、空间美学、建筑类型学中对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应用方面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和内容进行梳理。本文从理论认知、方法认知、应用认知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认知体系,以此来进行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城市图层系统具有多维度、半透明性和复杂关系等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可以厘定城市设计中与城市图层相关的概念,以及城市图层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于角色。本文尝试通过建立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来梳理、整合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城市要素,并通过城市图层的叠加,分析城市要素如何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基于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本文分别从2个逻辑路径,自下而上、自下而上构建实践应用体系。首先,本文根据城市设计的不同时期逻辑——城市选址时期、建城营造时期、城市空间使用时期,来分析城市图层的形成。同时,本文自上而下地从城市设计相关理论与政策入手,将相关的导控要素整合成相应的城市图层。进而,从物质空间、生态空间、抽象空间3个层面,整合图层系统内部的子系统、图层与要素。城市设计是一门可以被量化的学科。基于数字化信息与图示化信息的结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层级的图层对城市设计进行研究和控制。目前已有的图解技术、Mapping技术、叠图技术、城市空间的量化分析和大数据分析等城市设计研究方法中是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密切相关的。对这些方法中与图层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将相关研究方法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的技术路径相结合,共同搭建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研究的技术框架。本文从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3个方面,将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设计的应用体系相结合,构建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路径,用以指导城市设计的实施。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相关内容、图层及要素等进行初步的模型搭建,以及对城市图层系统与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的衔接,来完善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

李冬[10](2021)在《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校建设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的背景下,针对老校区中的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成为建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建成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保留有建校前留存的营房以及其他旧建筑。然而,整体校园面临空间布局单一、场所记忆流失等问题,需要进行适度的改扩建以满足使用需求。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研究、相关案例分析与太平园校区现状调研为基础,提出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案,并总结设计经验。首先,通过对当下老校区改扩建现状、规划与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以及老校区旧建筑价值认知等研究背景的阐述,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以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相关的理论为基础,以价值认知与建筑现象学为依据,建构了包含空间布局、场所重塑以及技术支持三个主要方面的改扩建设计策略框架。此外,选取以老校区中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设计经验的总结。同时,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历史沿革、现状建筑与环境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明确改扩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扩建设计目标与指导思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设计策略包含外部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布局、空间形式表达以及相关技术支撑四大方面,设计内容从外部空间的整合、旧建筑空间的整合、航空限高下新建筑设计、环境场所重塑以及相关技术运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总结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再利用的设计经验以期为相似案例提供参考,并进行反思与展望。

二、建筑内部空间环境与人类生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内部空间环境与人类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相关研究
        1.3.1 哲学层面的研究
        1.3.2 电影建筑与建筑影像传播的研究
        1.3.3 思维、影像与建筑间联系的探索
2.语言、建筑与影像记录
    2.1 “影像”及“建筑影像”的涵盖
    2.2 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
    2.3 被记录和转译的建筑
3.建筑影像与机械复制
    3.1 机械复制时代的开启
    3.2 动态影像——“这一段”的影像呈现
    3.3 声音记录及“超文本”影像
    3.4 建筑影像是维系建筑记忆的重要途径
    3.5 建筑影像的标志性意义及其纪念碑性
4.哲学思维与建筑影像
    4.1 建筑影像、想象与空指谓建筑
    4.2 以影像思维创作的逻辑图像
    4.3 思维的摄影机机制与思维投影
    4.4 建筑的共时性影像和历时性影像
5.建筑影像空间与影像呈现
    5.1 建筑空间及其影像空间
    5.2 建筑影像的表皮与影像特性
    5.3 在影像中“视为等同”
    5.4 影像技术的演进与影像修改
6.“未建成”与影像建筑
    6.1 建筑之“未建成”——机械生成作为原生影像
    6.2 影视领域的影像建筑实践
    6.3 影视城与影像建筑
    6.4 电子游戏与影像建筑
    6.5 线性与非线性——从影像建筑到建筑实体
7.建筑影像及影像建筑实践
    7.1 建筑影像的拟仿
    7.2 “被动给予”与“主动获取”的建筑影像
    7.3 方兴未艾的影像建筑
8.建筑影像学与影像建筑学的提出——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3)高铁车站的标识性体系研究 ——以京张高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国内外高铁建设的高速发展
        1.1.2 高铁车站标识导向需求的不断提升
        1.1.3 京张高铁的建设
        1.1.4 课题研究目的
        1.1.5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提出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对象
        1.3.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1.4 课题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相关学科理论
        1.4.4 研究内容
2 标识性体系概述
    2.1 标识性体系历史发展
    2.2 标识性体系概念分析
        2.2.1 标识性体系的目的
        2.2.2 标识性体系的标识内容
        2.2.3 标识性体系的信息区分度
        2.2.4 标识性体系的设计原则
        2.2.5 标识性体系的使用人群差异
    2.3 标识性体系的特性归纳及评价
    2.4 标识性体系与高铁车站
        2.4.1 高铁车站的特点
        2.4.2 高铁标识性体系的研究重点
        2.4.3 标识性体系与空间建构的适配
        2.4.4 标识性体系与建筑色彩的组合
        2.4.5 标识性体系与建筑符号学的协调
    2.5 本章小结
3 高铁车站空间建构的标识性研究
    3.1 高铁车站空间环境组成
        3.1.1 高铁车站空间
        3.1.2 高铁车站功能分区
        3.1.3 高铁车站客流分析
        3.1.4 标识性体系与高铁车站空间的相互关系
    3.2 高铁车站中影响标识性的空间建构元素
        3.2.1 空间的形式
        3.2.2 建筑光环境
    3.3 目前高铁车站空间建构设计中的标识性问题
    3.4 高铁车站空间建构中的标识性示意
        3.4.1 方向性的示意
        3.4.2 区位性的示意
        3.4.3 功能性的示意
        3.4.4 文化主题性的示意
    3.5 高铁车站标识性体系的空间建构设计建议
        3.5.1 构建明确的分区
        3.5.2 采用变化的建构手法
        3.5.3 营造一定秩序的建筑光环境
    3.6 本章小结
4 高铁车站色彩设计的标识性研究
    4.1 高铁车站中的色彩设计
        4.1.1 色彩学的发展与建筑领域应用实践
        4.1.2 影响因素
    4.2 高铁车站中影响标识性的色彩要素
        4.2.1 色彩的对比调和
        4.2.2 着色面积的大小
        4.2.3 色彩的隐喻含义
    4.3 目前高铁车站色彩设计中的标识性问题
    4.4 高铁车站色彩设计中的标识性示意
        4.4.1 方向性的示意
        4.4.2 区位性的示意
        4.4.3 功能性的示意
        4.4.4 文化主题性的示意
    4.5 高铁车站标识性体系的色彩设计建议
        4.5.1 突出重要节点
        4.5.2 划分色彩系统等级
        4.5.3 区别外部环境
        4.5.4 营建色彩秩序
    4.6 本章小结
5 高铁车站符号设计的标识性研究
    5.1 符号学相关理论
        5.1.1 符号学的内涵
        5.1.2 符号学的分类
        5.1.3 符号学的意义
    5.2 高铁车站中影响标识性的符号元素
        5.2.1 建筑造型中的符号
        5.2.2 建筑小品中的符号
        5.2.3 建筑构件中的符号
        5.2.4 公共艺术品中的符号
        5.2.5 标牌与标识中的符号
        5.2.6 商业标识中的符号
    5.3 目前高铁车站中符号设计的问题
    5.4 高铁车站符号设计中的标识性示意
        5.4.1 方向性的示意
        5.4.2 区位性的示意
        5.4.3 功能性的示意
        5.4.4 文化主题性的示意
    5.5 高铁车站标识性体系的符号设计建议
        5.5.1 调整符号的识别性
        5.5.2 增强符号设计的艺术感
        5.5.3 塑造不同地域的标识符号
        5.5.4 形成多元多维的文化主题
    5.6 本章小结
6 京张高铁线车站标识性体系分析与改进
    6.1 京张高铁清河站现有标识性体系调研分析
        6.1.1 现状分析
        6.1.2 问题总结
        6.1.3 改进建议
    6.2 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现有标识性体系调研分析
        6.2.1 现状分析
        6.2.2 问题总结
        6.2.3 改进建议
    6.3 京张高铁太子城站现有标识系统调研分析
        6.3.1 现状分析
        6.3.2 问题总结
        6.3.3 改进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与展望
    7.1 结语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福州市柴栏厝民居空间适应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建筑的发展
        1.1.2 生态建筑的趋势
        1.1.3 柴栏厝现状
    1.2 研究范围及对象的界定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柴栏厝民居研究
        1.4.2 建筑适应性研究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柴栏厝民居实态调研
    2.1 柴栏厝民居概述
        2.1.1 形态特征
        2.1.2 柴栏厝分类
    2.2 经济人文背景
        2.2.1 产业结构
        2.2.2 建造观念
        2.2.3 文化信仰
    2.3 规划布局
        2.3.1 单体式布局
        2.3.2 群组式布局
        2.3.3 临街式布局
        2.3.4 山地式布局
    2.4 空间组织
        2.4.1 街巷空间
        2.4.2 天井空间
        2.4.3 使用功能
    2.5 材料构造
        2.5.1 建筑材料
        2.5.2 建筑结构
    2.6 空间形态
        2.6.1 空间单元
        2.6.2 空间尺度
    2.7 本章小结
3 柴栏厝民居空间营建模式研究
    3.1 柴栏厝民居空间原型
        3.1.1 柴栏厝民居单体原型
        3.1.2 柴栏厝民居原型的组织方式
    3.2 柴栏厝民居空间营建要素
        3.2.1 空间组织与楼梯
        3.2.2 场地改造与地形
        3.2.3 结构体系与洞口
        3.2.4 围护结构与材料
        3.2.5 屋顶形式与遮蔽
        3.2.6 外部空间与环境
    3.3 本章小结
4 柴栏厝民居空间适应性研究
    4.1 适应性阐释及其影响因素
        4.1.1 适应性的阐释
        4.1.2 建筑的适应性
        4.1.3 建筑适应性基本要素
    4.2 社会适应性
        4.2.1 人地关系
        4.2.2 家庭结构
        4.2.3 建造技术
        4.2.4 经济特征
        4.2.5 政策方针
    4.3 文化适应性
        4.3.1 儒家文化
        4.3.2 闽越文化
        4.3.3 宗族文化
        4.3.4 海洋文化
        4.3.5 宗教文化
    4.4 气候适应性
        4.4.1 福州气候分区与适应性策略
        4.4.2 防雨防潮
        4.4.3 防风与通风
        4.4.4 保温隔热
        4.4.5 遮阳与采光
    4.5 长效发展的适应性策略
        4.5.1 系统认知
        4.5.2 技术引导
        4.5.3 自我发展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空间适应性的柴栏厝民居改造
    5.1 历史建筑保护策略
        5.1.1 福州历史建筑保护原则
        5.1.2 传统民居的适应性再利用
    5.2 隆平路7 号空间适应性改造案例评析
        5.2.1 建筑概况
        5.2.2 建筑保护设计
        5.2.3 空间适应性改造策略
        5.2.4 建筑生态设计
        5.2.5 改造评析
    5.3 龙岭顶14,15,16 号空间适应性改造设计
        5.3.1 建筑概况
        5.3.2 建筑保护设计
        5.3.3 空间适应性改造策略
        5.3.4 建筑生态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的结论
        6.1.1 柴栏厝民居空间营建模式
        6.1.2 柴栏厝民居适应性
        6.1.3 柴栏厝民居现代适应性改造设计
    6.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课题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项目和设计竞赛
致谢

(5)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
    第二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发展要求
        二、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契机
        五、工业文化传承的历史要求
        六、保护工业设计遗产的内部需求
    第三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相关者
        一、公共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
        二、精英阶层的代表--专家学者
        三、群众利益的代表--社会公众
        四、市场主体的代表--企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探寻
    第一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
        一、国内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二、山东省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发展历史
        一、前身: 聚焦军工生产
        二、迁址: 探寻发展之路
        三、变更厂名: 发展步入正轨
        四、改制: 迈入国际舞台
        五、搬迁: 奋斗奔腾不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地理范围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配套设施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文化遗产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的重要性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内容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特征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价值
        三、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价值
        四、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精神价值
        五、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美学价值
        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技术价值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的意义
        一、延续潍坊市的工业历史
        二、带动潍坊市的经济振兴
        三、促进潍坊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现有基础
    第一节 潍坊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繁荣奠定基础
        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繁荣提供可能
    第二节 政府对历史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一、政策先行
        二、资金保证
        三、智力支撑
    第三节 地方文旅产业市场逐渐成熟
        一、潍坊市文旅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二、文创产业代表--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
        三、旅游产业代表--坊茨小镇
    第四节 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一、过度依赖公共资金的投入
        二、政府与企业的职责划分不明
        三、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探索
    第一节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成功范例—德国鲁尔区的转型
        一、德国鲁尔区转型的背景
        一、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历程
        三、德国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及教训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原则
        一、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保存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需求
        四、协调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实践
        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
        二、展示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三、发展文化产业传承工业文化
        四、打造以商业为主的空间利用模式
    第四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保护工作应放在首位
        二、利益相关者需共同参与
        三、健全行政制度与法律法规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A: 潍柴大事记(1946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多元共生导向下的湿地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营城市湿地公园石油文化研学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研究基础
        1.3.1 共生理论的研究现状
        1.3.2 湿地建筑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1.5.1 研究框架
        1.5.2 创新点
第2章 湿地建筑相关概念解析
    2.1 湿地环境的概述及特征
    2.2 湿地建筑的分类及特征
        2.2.1 湿地建筑的分类
        2.2.2 湿地建筑的特征
        2.2.3 湿地建筑与湿地要素的关系
    2.3 湿地公园及其景观
        2.3.1 湿地公园的分类及其特征
        2.3.2 湿地景观的分类及其构成要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元共生导向下湿地建筑设计的理论建构
    3.1 一般性共生理论解析
        3.1.1 黑川纪章的共生思想
        3.1.2 共生的构成要素及共生模式
        3.1.3 一般性共生与多元共生的对比解析
    3.2 多元共生作为研究基础的原因阐述
        3.2.1 多元共生主导思想与湿地建筑设计思想的耦合性
        3.2.2 多元共生研究方法对于湿地建筑研究的适用性
        3.2.3 多元共生主导的湿地建筑营建的必要性
    3.3 湿地建筑的多元共生设计内涵
        3.3.1 多元共生的湿地建筑设计特征
        3.3.2 多元共生的湿地建筑设计目标
        3.3.3 多元共生的湿地建筑设计原则
    3.4 湿地建筑的多元共生设计策略构成
        3.4.1 多元共生设计策略的操作机制
        3.4.2 建筑—自然环境共生的形态设计策略
        3.4.3 内部—外部共生的空间设计策略
        3.4.4 异质—文化共生的特色表征设计策略
        3.4.5 部分—整体共生的能源循环设计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元共生导向下湿地建筑的设计策略
    4.1 创造融于湿地环境的建筑形态
        4.1.1 基于人类活动和湿地保护的选址
        4.1.2 建筑形体于湿地地形的弱化
        4.1.3 建筑界面与湿地景观的互动
        4.1.4 建筑材料对湿地环境的描摹
    4.2 营造内外共生的互动空间
        4.2.1 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界限的模糊
        4.2.2 内部序列对整体湿地肌理的延续
        4.2.3 建筑空间对动植物需求的满足
    4.3 满足不同文化的和谐共生
        4.3.1 湿地文化于特色建筑的物化表现
        4.3.2 地域文化于符号隐喻的原型衍生
        4.3.3 现代文化于时间空间的交替演替
    4.4 建筑与湿地环境的能源一体化
        4.4.1 水的净化处理
        4.4.2 能源系统循环
        4.4.3 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营城市湿地公园石油文化研学基地的多元共生设计研究实践
    5.1 设计背景
        5.1.1 设计用地区位
        5.1.2 用地自然资源
        5.1.3 用地旅游资源
        5.1.4 公园整体规划
    5.2 多元共生引导设计理念的生成
        5.2.1 功能性与景观性的共生
        5.2.2 人文性与生态性的共生
        5.2.3 普遍性与地域性的共生
    5.3 建筑选址和功能与湿地环境的多元共生
        5.3.1 尊重湿地公园规划的选址
        5.3.2 多元共生方式的功能设置
        5.3.3 顺应自然的建筑平面演化
        5.3.4 接近湿地景观的界面处理
        5.3.5 适应东营特色的结构材料
    5.4 建筑内部空间对湿地多元要素的引用
        5.4.1 渗透湿地环境
        5.4.2 再现自然光影
        5.4.3 引入湿地动植物
    5.5 建筑形式对湿地和地域文化的多元表征
        5.5.1 石油城市工业符号的生活化转译
        5.5.2 湿地植物形态的抽象描绘
        5.5.3 顺应现代文化的时空变化
    5.6 建筑局部与整体的一体化
        5.6.1 构筑物与主体建筑的协调
        5.6.2 建筑与湿地能源系统的循环
第6章 结语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7)建筑包容性策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建筑策划的研究
        1.2.2 包容性策划与设计的研究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简析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社会包容理论
        1.3.2 包容性规划理论
        1.3.3 包容性设计理论
        1.3.4 环境行为心理理论
        1.3.5 建筑策划与设计理论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提出
    2.1 包容性设计价值及辨析
        2.1.1 包容性设计的雏形:无障碍与通用设计
        2.1.2 包容性设计的价值原则
        2.1.3 包容性设计价值的辨析
    2.2 建筑包容性的价值认知论
        2.2.1 建筑包容性的概念
        2.2.2 建筑包容性的二元论
        2.2.3 建筑包容性的多元论
        2.2.4 建筑包容性的多维论
        2.2.5 建筑包容性的相对论
    2.3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涵义
        2.3.1 以包容性价值为基础的建筑策划
        2.3.2 以包容性问题为核心的建筑策划
        2.3.3 以多样使用者为主导的建筑策划
        2.3.4 以包容性空间环境策划为内容的建筑策划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原理
    3.1 建筑包容性策划与建筑策划的关系
        3.1.1 理论层面的关系
        3.1.2 操作层面的关系
    3.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要素
        3.2.1 多方参与的策划主体
        3.2.2 空间层化的策划客体
        3.2.3 关注弱势的策划受体
        3.2.4 直观易读的策划载体
    3.3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类型
        3.3.1 根据建筑使用者类型划分
        3.3.2 根据建筑类型划分
        3.3.3 根据建筑使用者与建筑类型划分
    3.4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目标层次
        3.4.1 保障环境正义
        3.4.2 引导健康生活
        3.4.3 促进社会交往
        3.4.4 提高生活幸福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
    4.1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建构基础
        4.1.1 价值在程序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4.1.2 基于包容性价值的问题领域
        4.1.3 基于包容性价值的问题搜寻过程
    4.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建构
        4.2.1 建筑包容性策划与设计的整合
        4.2.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任务与构成框架
    4.3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解析
        4.3.1 环境解析·初识建筑环境
        4.3.2 角色描述·拓展服务对象
        4.3.3 问题搜寻·探索空间情境
    4.4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特点
        4.4.1 包容性价值融入与多利益主体认同
        4.4.2 建筑师共情体验与多样使用者参与
        4.4.3 问题具体性陈述与多维度情境演绎
        4.4.4 策略建筑化转译与多学科技术融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方法
    5.1 建筑包容性策划方法概述
        5.1.1 在场与不在场兼顾的调查方法
        5.1.2 小数据为主大数据为辅的分析方法
        5.1.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5.2 建筑环境信息获取方法
        5.2.1 建筑环境认知
        5.2.2 建筑环境体验
        5.2.3 建筑环境评估
    5.3 建筑使用者角色建立方法
        5.3.1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包容性立方体构建
        5.3.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OGVPT模型生成
        5.3.3 建筑使用者角色描述
    5.4 “人-环境”系统中包容性问题研究方法
        5.4.1 低度接触式研究方法
        5.4.2 中度接触式研究方法
        5.4.3 高度接触式研究方法
    5.5 空间情境创构方法
        5.5.1 使用者旅程法
        5.5.2 切片叙事法
        5.5.3 综合创构法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武安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层面
        1.1.2 时代层面
        1.1.3 学术层面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1.3.1 传统聚落
        1.3.2 空间形态
        1.3.3 保护与更新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现状
        1.4.2 建筑空间研究现状
        1.4.3 乡村遗产保护与更新研究现状
        1.4.4 武安没口峪村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1.7 论文创新点
    1.8 本章小结
第2章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的生成环境
    2.1 区位分析
        2.1.1 武安市区位分析
        2.1.2 没口峪村区位分析
    2.2 自然资源
        2.2.1 地形地貌
        2.2.2 土地资源
        2.2.3 气候特点
        2.2.4 水资源
    2.3 人文环境
        2.3.1 历史沿革
        2.3.2 社会经济
        2.3.3 宗族概念
        2.3.4 文化习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3.1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的选址
        3.1.1 传统聚落选址形成过程
        3.1.2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选址及其形成因素分析
    3.2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的空间布局
        3.2.1 空间布局的构成分析
        3.2.2 水平与垂直的空间布局
        3.2.3 空间布局的发展演进
    3.3 影响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因素
        3.3.1 外部因素
        3.3.2 内部因素
    3.4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3.4.1 “点”要素分析——空间节点
        3.4.2 “线”要素分祈——街巷和水系
        3.4.3 “面”要素分析——山体与耕地
        3.4.4 “点”、“线”、“面”要素之间的联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没口峪村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4.1 河北省武安传统聚落建筑空间形态历史发展概述
        4.1.1 武安传统聚落建筑空间形态基本构成
        4.1.2 武安没口峪村传统建筑独特性特征体现
    4.2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民居宅院空间形态分析
        4.2.1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民居宅院空间构成要素
        4.2.2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民居宅院空间组织方式
    4.3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民居单体建筑空间形态
        4.3.1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民居单体建筑空间构成要素
        4.3.2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民居单体建筑细部特点
    4.4 没口峪村传统居住建筑空间形态案例分析
        4.4.1 一进宅院
        4.4.2 二进宅院
        4.4.3 水平组合宅院
        4.4.4 垂直组合宅院
    4.5 没口峪村传统公共建筑空间形态案例分析
        4.5.1 概述
        4.5.2 土地庙
        4.5.3 遇虎岭庙
    4.6 没口峪村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综合分析
        4.6.1 空间形态
        4.6.2 空间特点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5.1 没口峪村现状分析
        5.1.1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现状分析
        5.1.2 价值评估
        5.1.3 没口峪村面临的主要问题
    5.2 保护与更新理论基础与实际策略
        5.2.1 基于演化博弈论的理论基础与实际策略
        5.2.2 基于最佳景观视距法的理论基础与实际策略
    5.3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保护与更新的方法
        5.3.1 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原则
        5.3.2 没口峪村聚落整体发展规划
        5.3.3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的信息库生成分析
    5.4 理论论证与案例设计
        5.4.1 损毁的传统建筑的修缮
        5.4.2 自发更新的传统建筑的改善
        5.4.3 现代建筑的传统复苏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1 图片目录
附录2 表格目录
附录3 武安没口峪村建筑编号
附录4 武安没口峪村族谱

(9)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设计是一种图示化与数据化结合的语言
        1.1.2 当代城市设计研究需要整合性的理论支撑
        1.1.3 城市各个要素间的关系组织问题产生城市矛盾
        1.1.4 城市设计已经出现图层思想与技术方法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城市图层概念释义
        1.4.1 图层及图层思想
        1.4.2 城市图层与城市图层系统
        1.4.3 城市图层相关概念厘定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2.1.1 地图叠加及景观设计学
        2.1.2 城市主题地图及数字化城市设计
        2.1.3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2.2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2.2.1 城市结构及空间分层
        2.2.2 城市空间及要素图解
        2.2.3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2.3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2.3.1 心理认知
        2.3.2 社会空间
        2.3.3 历史文脉
        2.3.4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辨识与框架
    3.1 哲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3.1.1 现象学下的图层思维
        3.1.2 符号学与语言学下的图层思维
    3.2 科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3.2.1 地理学下的图层思维
        3.2.2 地图学下的图层思维
        3.2.3 分形学下的图层思维
        3.2.4 系统学下的图层思维
    3.3 学理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3.3.1 城乡规划学下的图层思维
        3.3.2 空间美学下的图层思维
        3.3.3 建筑类型学下的图层思维
    3.4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框架
        3.4.1 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认知
        3.4.2 城市图层系统的方法认知
        3.4.3 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认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
    4.1 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起源
        4.1.1 图底关系的产生
        4.1.2 图底关系的再思考
    4.2 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
        4.2.1 多维度的城市图层系统
        4.2.2 半透明性的城市图层系统
        4.2.3 复杂关系的城市图层系统
    4.3 城市图层及要素的生成逻辑
        4.3.1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的形成
        4.3.2 城市图层系统中的导控要素整合
    4.4 城市图层系统的构成
        4.4.1 城市生态空间图层系统
        4.4.2 城市物质空间图层系统
        4.4.3 城市抽象空间图层系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方法体系
    5.1 城市设计中图层相关的技术方法
        5.1.1 城市图层系统的图示化技术方法
        5.1.2 城市图层系统的信息化处理方法
    5.2 城市设计中城市空间的抽象化和要素化
        5.2.1 抽象逻辑思维的介入
        5.2.2 城市设计中抽象空间的解构
        5.2.3 城市设计要素的筛选和隔离
    5.3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内信息的梳理与表达
        5.3.1 图层框架的梳理
        5.3.2 要素信息的收集
        5.3.3 图层要素信息的表达
    5.4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内的动态交互与叠加
        5.4.1 图层内的厚度化信息处理
        5.4.2 图层间的动态关系交互
    5.5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框架整合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路径
    6.1 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中的应用
        6.1.1 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6.1.2 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6.1.3 专项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6.2 城市设计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中的应用
        6.2.1 用途管制引导中的应用
        6.2.2 特殊地块精细化研究中的应用
        6.2.3 在规划许可中的强化应用
    6.3 城市设计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中的应用
        6.3.1 工作方法中的应用
        6.3.2 编制成果中的表达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因素作用下高校建设呈持续增长态势
        1.1.2 老校区优势与劣势并存
        1.1.3 老校区中旧建筑改扩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4 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的改扩建需求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界定
        1.2.1 高校老校区
        1.2.2 旧建筑与新建筑
        1.2.3 校园环境
        1.2.4 改扩建与再利用
        1.2.5 研究内容的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校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文献综述
        1.3.2 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综述
        1.3.3 我国近代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
        1.3.4 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的价值认知
    1.4 研究意义、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理论研究与策略体系建构
    2.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理论依据
        2.1.1 可持续的发展观
        2.1.2 有机更新理论——循序渐进的小规模更新
        2.1.3 共生理论——新旧元素共生
        2.1.4 强调文化性与场所性的设计理论
    2.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2.2.1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原则
        2.2.2 设计策略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2.2.3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建筑现象学
        2.2.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2.3 本章小节
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相关案例研究
    3.1 四川藏语佛学院改扩建
        3.1.1 藏语佛学院的空间布局
        3.1.2 藏语佛学院的形式表达
        3.1.3 藏语佛学院的技术支持
    3.2 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改造
        3.2.1 休梅克绿地的空间布局
        3.2.2 休梅克绿地的形式表达
        3.2.3 休梅克绿地的技术支持
    3.3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化雨书斋改造
        3.3.1 化雨书斋的空间布局
        3.3.2 化雨书斋的形式表达
        3.3.3 化雨书斋的技术支持
    3.4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馆改造
        3.4.1 人类系馆的空间布局
        3.4.2 人类系馆的形式表达
        3.4.3 人类系馆的技术支持
    3.5 本章小结
4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调研分析
    4.1 太平园校区整体分析
        4.1.1 校区区域位置
        4.1.2 校区发展历史
        4.1.3 校园整体形态
    4.2 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查分析
        4.2.1 校园周边环境现状
        4.2.2 校园整体空间秩序分析
        4.2.3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
    4.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调查分析
        4.3.1 现状建筑平面特征
        4.3.2 现状建筑立面特征
        4.3.3 现状建筑结构特征
        4.3.4 现状建筑功能用房指标分析
    4.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4.4.1 校园外部空间缺乏系统性布局
        4.4.2 建筑空间布局单一
        4.4.3 场所记忆的流失
        4.4.4 规划条件的限制
    4.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目标
        4.5.1 空间优化,寻求新旧整合
        4.5.2 场所重塑,再现场地记忆
    4.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指导思想
        4.6.1 选择较小的建设规模
        4.6.2 最大化利用旧建筑及其环境
        4.6.3 适度开发地下空间
    4.7 本章小结
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研究
    5.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外部空间布局策略
        5.1.1 梳理新旧空间秩序
        5.1.2 融合新旧文脉肌理
        5.1.3 延续原有场地特征要素
    5.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建筑空间布局策略
        5.2.1 织补建筑外部空间
        5.2.2 重组建筑内部空间
        5.2.3 整合新旧建筑空间
    5.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空间形式表达策略
        5.3.1 协调新旧形式关系
        5.3.2 延续建筑界面特征
        5.3.3 场景再现与场所暗示
    5.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支持策略
        5.4.1 结构与材料技术
        5.4.2 生态与节能技术
    5.5 本章小节
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
    6.1 太平园校区外部空间整合设计
        6.1.1 空间构架的调整
        6.1.2 交通流线的更新
        6.1.3 节点空间的优化
    6.2 太平园校区空间形式表达设计
        6.2.1 原有树木利用下的氛围塑造
        6.2.2 景观小品营造下的场所暗示
        6.2.3 色彩与构图要素的延续
        6.2.4 材质肌理的延续
        6.2.5 新旧尺度的协调与统一
    6.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空间整合设计
        6.3.1 场地空间的围合修补
        6.3.2 平面组织与空间重塑
        6.3.3 建筑卫生服务空间改造
        6.3.4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优化
    6.4 太平园校区新建建筑空间设计——以新建食堂为例
        6.4.1 设计目标的建立
        6.4.2 场地流线更新与肌理融合
        6.4.3 功能复合下的平面空间设计
        6.4.4 航空限高下的竖向空间设计
    6.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选择
        6.5.1 建筑原有结构的加固
        6.5.2 建筑新结构体系的引入
        6.5.3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
        6.5.4 外部空间改造相关技术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归纳与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附录
附录
    附录 Ⅰ:2001 年太平园校区地形图
    附录 Ⅱ:太平园校区现状建筑调研情况汇总表
    附录 Ⅲ: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研情况汇总表
    附录 Ⅳ:本文改扩建设计方案相关图纸

四、建筑内部空间环境与人类生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D]. 樊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高铁车站的标识性体系研究 ——以京张高铁为例[D]. 邢舒宣.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福州市柴栏厝民居空间适应性探究[D]. 林建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D]. 张倩. 山东大学, 2021(11)
  • [6]多元共生导向下的湿地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营城市湿地公园石油文化研学基地为例[D]. 朱珠儿.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7]建筑包容性策划研究[D]. 张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8]武安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D]. 王雯悦.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9]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D]. 陈璐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10]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D]. 李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与人类生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