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部分小麦新品种(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静[1](2020)在《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创制及优异种质筛选》文中研究说明根据人工模拟小麦的起源和进化历程,通过使用四倍体小麦(Trilicum turgidum L.,2n=28,AABB)为母本与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 Coss.,2n=14,DD)为父本进行杂交,然后经过染色体加倍过程,最后获得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小麦,便于将硬粒小麦以及粗山羊草中更多的优异基因引入到普通小麦中加以利用,为改良小麦品质和提高小麦产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是使用拥有天然加倍基因的硬粒小麦Langdon为母本与不同的粗山羊草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过幼胚拯救和染色体自然加倍方式,最终获得了新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并对人工合成的双二倍体材料进行抗赤霉病和抗白粉病优良性状的筛选,以及细胞学鉴定和HMW-GS分析。其中,主要的结果如下:1、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过程中,发现有56个组合成功获得了三倍体杂种F1,它们自交能够结实,但平均自交结实率也存在着差异,其中最高的杂交组合结实率为41.86%,最低的杂交组合结实率为2.78%,这表明了杂种F1的自交结实率与杂交组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最终在自交后代中获得了35份新的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小麦。2、为了观察正常双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选用其中一份人工合成小麦DHSDAU026的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观察,经观察发现人工合成小麦DHSDAU026的染色体数目与普通小麦相同,即2n=42,表明了硬粒小麦Langdon与粗山羊草杂交后获得的杂种F1发生了染色体自然加倍的现象。3、通过对18份材料进行苗期离体叶片赤霉病的抗性鉴定,筛选出1份叶片表型为中抗的材料。在对15份双二倍体材料进行穗部赤霉病抗性鉴定,筛选出1份穗部表型为中抗的材料。4、对46份双二倍体材料进行苗期白粉菌E09小种的抗性鉴定,初步筛选出2份高抗材料,1份中抗材料。其中,鉴定其亲本Langdon苗期表现为感病,故根据系谱推测这3份抗病材料中的抗白粉病基因均来自其亲本粗山羊草。5、通过对20份粗山羊草及其合成六倍体小麦进行高分子量谷蛋白分析,发现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小麦中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包含其亲本Langdon与粗山羊草的所有亚基,结果说明了硬粒小麦和粗山羊草的HMW-GS呈共显性遗传,在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小麦中都可以正常表达,并且没有表现出任何变异。
郝浩楠[2](2019)在《中国部分普通小麦核心种质HMW-GS的特点及其与若干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文中指出小麦是世界最重要的口粮作物之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麦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质遗传改良已成为小麦育种家越来越重视的育种目标。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是小麦籽粒贮藏蛋白的重要成分,其含量、类型和组成特点决定着小麦的加工品质。本实验以294份中国核心种质小麦品种(系)和5份华中农业大学自育成小麦品种,种植于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实验田。利用SDS-PAGE方法鉴定了299份材料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利用NIRS DS2500近红外分析仪测定了294份中国核心种质材料的籽粒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降落数值、硬度、容重、弱化度、湿面筋含量和Zeleny沉淀值8个品质指标。系统分析了供试材料的HMW-GS组成及遗传多样性,对HMW-GS组成特点与部分品质性状的关系进行显着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HMW-GS亚基类型:299份小麦供试材料共出现17种HMW-GS亚基类型,在Glu-A1位点出现3种,分别是1(31.10%)、2*(3.68%)、Null(65.22%);在Glu-B1位点出现9种,分别是7(5.69%)、7+8(63.88%)、7+9(20.07%)、6+8(2.34%)、20(2.34%)、13+16(2.01%)、14+15(2.68%)、17+18(0.33%)、22(0.67%);在Glu-D1位点出现5种,分别是2+12(58.19%)、4+12(1.00%)、5+10(11.04%)、2+10(13.04%)、5+12(16.72%)。299份供试材料组成的群体的4个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是:多态位点百分率(P)=1.0000,等位基因平均数(A)=5.6667,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有效数(Ae)=2.2133,遗传多样性指数(H)=0.5423。表明该群体Glu-1位点的遗产多样性高,HMW-GS的变异类型丰富。2.亚基组合类型:299份小麦供试材料中共有49种HMW-GS亚基组合类型其中N/7+8/2+12组合的频率最高,为37.46%。其次分别是1/7+8/5+12(6.02%)、1/7+8/2+12(5.69%)、N/7+8/2+10(5.69%)、N/7+9/2+12(4.35%)和1/7+9/2+12(4.01%)亚基组合类型。其他亚基组合类型出现的频率比较低,频率在0.34%2.68%之间。3.HMW-GS等位基因组合的聚类分析结果:在相似系数为0.73处可以将49种HMW-GS等位基因组合聚为六类,第一类含有4种HMW-GS等位基因组合,分别是Glu-A1a/Glu-B1f/Glu-D1a、Glu-A1a/Glu-B1f/Glu-D1h、Glu-A1c/Glu-B1f/Glu-D1a、Glu-A1c/Glu-B1f/Glu-D1e,该类小麦品种数共6个;第二类仅含有1种HMW-GS等位基因组合Glu-A1c/Glu-B1i/Glu-D1a,该类小麦品种数1个;第三类含有4种HMW-GS等位基因组合,分别是Glu-A1a/Glu-B1d/Glu-D1a、Glu-A1c/Glu-B1d/Glu-D1a、Glu-A1c/Glu-B1d/Glu-D1e、Glu-A1c/Glu-B1d/Glu-D1d,该类小麦品种数共7个;第四类含有20种HMW-GS等位基因组合,该类小麦品种数共214个;第五类含有16种HMW-GS等位基因组合,该类小麦品种数66个;第六类含有4种HMW-GS等位基因组合,分别是Glu-A1a/Glu-B1h/Glu-D1e、Glu-A1a/Glu-B1h/Glu-D1a、Glu-A1a/Glu-B1h/Glu-D1h、Glu-A1b/Glu-B1h/Glu-D1h,该类小麦品种数共5个。4.供试材料的品质性状特点:对294份中国核心种质小麦供试材料的8个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籽粒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降落数值、硬度、容重、弱化度、湿面筋含量、Zeleny沉淀值),其中蛋白质含量大于等于14%的品种数为40个,占比为13.61%,小于13%的品种数为193个,占比为65.64%;湿面筋含量大于等于32%的品种数为30个,占比为10.20%,小于28%的品种数为148个,占比为50.34%;Zeleny沉淀值大于等于45ml的品种数为28个,占比为9.52%,小于30ml的品种数为85个,占比为28.91%;容重大于等于770g/l的品种数为290个,占比为98.64%。同时对这8个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8个品质性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5.亚基类型及亚基组合与部分品质性状的关系:供试材料的HMW-GS主要亚基类型与品质性状有一定的关系,Glu-1位点同一位点不同亚基变异类型的品质性状存在一定变异,且不同品质性状变异程度亦存在差异,14+15、7+9和5+10亚基对面包小麦品质性状的正向效应较高;不同的HWM-GS组合对蛋白质含量、降落数值、容重和湿面筋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显着水平(0.05),1/7+9/2+12和N/7+9/5+10亚基组合的小麦品种,其蛋白质含量、降落数值、容重和湿面筋含量相对较高,N/7/2+12亚基组合的小麦品种,其蛋白质含量、降落数值、容重和湿面筋含量相对较低。
沈业松[3](2018)在《246份小麦品质性状分析及品质相关基因和抗赤霉病基因Fhb1分子选择》文中认为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优质、多抗小麦种质是品种培育的物质保障。应用近红外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结合田间调查等方法对来自陕西、安徽、江苏等四省的246份小麦品种的品质相关性状进行了检测与分析,其结论如下:1)利用近红外技术检测小麦品种籽粒品质,研究表明:在品质性状指标中容重和出粉率等性状变异较小,相对稳定较高;安徽和江苏两省选育的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偏低。在246份小麦品种中强筋优质小麦有32份;其中来自陕西的强筋小麦有西农156;西农1号;西农2000;西农4号;西农585;西农592;西农889;西农品九等8个品种;来自河南的强筋小麦有百农207;百农65;百农69;洛麦29;漯3126;漯6708;新麦19;新麦22;新麦23;新麦25;郑麦9694;郑农16;郑农19;郑州96177;周8911等15个品种,来自江苏保麦2号、淮麦11、淮麦16、淮麦20、淮麦0838、淮麦302、苏北麦1号、徐麦1412、盐麦085等9个品种。2)利用小麦多酚氧化酶的功能性分子标记筛选低PPO活性小麦品种,研究表明在246份小麦品种中Ppo-A 1b/Ppo-D1a的基因型共计44个品种,分别是郑州96177、郑麦111、郑麦0856、郑农16号、郑麦9694、新麦13、新麦19、新麦31、豫展1号、漯8503、中育885、驻麦4号等12个品种来自河南省;徐州541、保麦2号、徐麦6124、徐麦6052、徐麦7227、徐麦6051、徐麦7048、徐麦7086、徐麦8066、徐麦27、淮麦11、淮麦32、淮麦33、保丰10-82、明麦0014、泗11-359、连1008、淮新1108、瑞华0394、徐麦88、徐麦1412、盐麦085、徐麦3084、保麦1466等24个小麦品种来自江苏;西农335、西农156、西农4号、西农品九、西高2号、小偃22等6个小麦品种来自陕西省;安农1208、宿0708等2个小麦品种来自安徽省。3)利用HWM-GS的Dx5、Ax2、By8三个亚基分子标记筛选高分子量蛋白小麦品种,研究表明:同时含有三种亚基小麦品种没有检测到,含有Dx5和By8亚基小麦品种有皖麦38、华成3366、西农622、陕优225、陕农534、淮核14131、淮麦1558、瑞华1588、徐麦88、淮核14087、瑞华0394、宁S-113、华瑞0394、保丰1289、淮麦0458、淮麦39、淮麦32、淮麦21、淮麦18、徐10-170、徐麦7086、博农6号、国麦10号、豫麦34、洛麦24、周黑麦1号、豫麦29、郑育麦9987、郑农16、郑麦111等30个品种,含有Ax2和By8亚基小麦只有一个品种中麦415。4)利用与小麦抗赤霉病基因Fhb1相关分子标记筛选,结合田间鉴定,表明小麦郑州96177、新麦23、中麦875、中麦415、徐麦6124和淮麦17等6个品种含有抗赤霉病Fhb1基因。5)在246份小麦品种中,筛选出强筋、面粉高白色、抗赤霉病的品种郑州96177;含有By8和Dx5两个高分子蛋白亚基、面粉高白色、强筋小麦品种郑农16;含有Ax2和By8两个高分子蛋白亚基、抗赤霉病的品种中麦415。
路建龙,逄蕾,柴守玺[4](2017)在《HMW-GS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及不同亚基评分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明确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HMW-GS)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以及不同亚基评分方法的准确性,对22份春小麦的亚基组成和数目与小麦品质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不同亚基的评分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lu-A1位点Null的小麦品质明显低于2*亚基和1亚基。Glu-B1位点17+18和7+8及7+9亚基的差异对小麦品质影响不大,仅在面筋指数上17+18亚基优于7+8亚基,在延伸度(L)上17+18亚基显着优于7+9亚基。Glu-D1位点等位基因的变异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较大,5+10亚基明显优于2+12亚基,在面筋指数、颗粒度、灰分、P、W、IE、PRMAX、WA上差异显着或极显着。综合评价,Glu-1位点对小麦品质的贡献大小顺序依次为Glu-D1>Glu-A1>Glu-B1。在4种亚基评分方法中Payne评分方法与春小麦的品质相关性最好。本研究结果为春小麦品质的育种早代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朱昱[5](2016)在《小麦品种(系)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小麦品质是最终决定小麦用途和价值的重要经济性状。本研究通过对本单位现有种质资源,168份小麦品种(系)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硬度等品质性状的评价,拟摸清选育的新品系的品质性状,对进一步明确本单位小麦品质改良现状,并针对现有育种现状提出新的改良指标,完善育种目标提供依据。对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冬春小麦组的168份小麦品种(系)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其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硬度进行了检测;对其中15个冬、春小麦品系的理化性质及面团流变学等特性进行鉴定。选取其中58份冬、春小麦品种(系)研究其蛋白质亚基的类型及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关系。1.种质资源中,55个小麦品种(系)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籽粒硬度初步评定为强筋麦,占参试品种数35.9%。另有58个品种(系)为中筋麦,50个为弱筋麦。可见,种质资源中绝大多数仍以中筋麦为主。2.新品系多数品质属于硬质小麦,容重在781802.1g/L,出粉率大多高于70%,湿面筋含量大多高于31.9%,吸水率大多高于66.6%,沉淀值45.864.3ml,蛋白质含量较高12.316.4%,形成时间较普遍2.46.9min,稳定时间偏低,多小于7min,从而不能达到强筋的标准,均为中筋小麦类。3.通过对59份冬、春小麦的品种(系)高分子麦谷蛋白质亚基的检测,谷蛋白亚基的组成主要以1、7+8与7+9、2+12为主,1亚基占37.2%,7+8和7+9亚基分别占54.2%和28.8%,2+12亚基占62.7%。本单位育成品系的品质性状分析表明,绝大多数品系仍以中筋小麦为主,应加强对强筋和弱筋小麦品种的选育为主,同时以后的品种改良中应注重稳定时间的提高,灰分的降低,以适应强筋小麦品质改良的需要。
于明寨[6](2016)在《陇东旱地冬小麦遗传多样性及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冬小麦是陇东旱地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长期以来,冬小麦新品种(系)的选育主要以产量为最首选育种目标,而往往忽视了对其它性状的选择,进而导致部分优异性状的消失。随着育种工作的持续开展,新品种(系)亲本的选择倾向于当地的主栽品种(系),导致育成品种(系)的遗传背景单一,致使其抗性和品质越来越差。因此,在选育冬小麦新品种(系)的过程中,如何既提高产量又保证遗传多样性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深入了解陇东地区冬小麦核心种质资源的遗传丰富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基因的重新组合或变异才能够改良作物的品质并保持其抗性。因此,本研究对陇东旱地冬麦区的56份冬小麦品种(系)基因组的SSR位点的等位变异、自然群体的遗传结构、重要功能基因Glu-1位点的遗传丰富度进行分析;期望在研究冬小麦品种(系)之间的遗传异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北部旱地冬麦区种质资源的分布特性,发掘更多有益基因。研究结果主要如下:1、利用105对引物对56份陇东冬小麦品种(系)进行SSR分析,其中有85对引物扩增结果表现较好的多态性,共检出243个等位变异,变异范围在26之间,平均每个标记2.86个等位变异,其中A基因组有等位变异80个,B基因组等位变异92个,D基因组等位变异为71个。2、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供试品种(系)的多态性平均值为0.4385,多态信息含量(PIC)介于0.03570.7462之间,平均值为0.3824,SSR标记在遗传多样性中表现出的有效性的平均值为93.8%,Shannon指数变幅为0.09221.5622。3、遗传相似性指数(GS)变异幅度在0.50960.7606,平均值为0.6414,以GS=0.6190为阈值,共可分为5个类群;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显示,56份材料被分为2个亚群,每个亚群各包含29、27份材料。4、供试的56份冬小麦品种(系)的Glu-1功能基因的遗传变异相对匮乏,共有10种亚基变异类型。其中Glu-A1位点3种(null、1、2*),Glu-B1位点3种(7+8、7+9、6+8),Glu-D1位点4种(2+12、5+10、5+12、2+10)。Glu-1各位点主要以null、7+8和2+12亚基为主,分别占到78.01%、70.42%和77.75%。5、从亚基的组合类型来看,供试材料中共出现15种亚基组合。其中null、7+8、2+12出现频率达到35.71%,具有绝对优势。其次是null、7+9、2+12(19.64%)和1、7+8、2+12(10.71%)其他各组合类型所占频率均在10%以下,分布比较均匀。优质亚基组合仅有1、7+8、5+12(5.36%),2*、7+8、5+12(1.79%)两种,出现频率普遍偏低。
高华利,王黎明,董普辉,柴军琳,张亚,袁平丽[7](2015)在《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籽粒储藏蛋白质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提出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进行了醇溶蛋白位点特异性检测和高分子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结果表明:41份小麦品种(系),共分离出31条不同迁移率的谱带,绝大多数品种在α、β、γ和ω4个区中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α区共有6条带,β区共有10条带,γ区共有8条带,ω区共有7条带;供试品种在遗传相似系数(GS值)为0.68的水平下可明显聚为6类。45份河南小麦品种(系)共出现了11种亚基和15种亚基组合类型,在Glu-A 1位点,主要亚基是1亚基,其频率达75.6%;在Glu-B 1位点,主要以7+8和7+9为主,分别占33.3%和55.6%;Glu-D 1位点,5+10、2+12和5+12均较多,分别占33.3%、35.6%和28.9%。频率较高的组合形式有1、7+9、5+12和1、7+9、5+10,其频率依次为17.8%和15.6%。说明河南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的遗传变异丰富,遗传基础较为广泛。
麻珊珊[8](2014)在《2013年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黄淮麦区最新培育小麦新品种(系)农艺性状、HMW-GS组成及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2013年参加黄淮麦区南片冬、春小麦预备试验的143份小麦新品种(系),通过田间调查分析主要农艺形状的差异;利用SDS-PAGE方法分析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及品质评分;利用SSR标记对遗传多样性做出评价。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对143份供试小麦材料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材料单株穗数偏少,这一形状存在较大差异;穗粒数大于70的材料极少,主要集中在40-60之间;株高大部分品种均低于80cm,存在的差异较小;穗长主要集中在8-11cm,;千粒重大部分均大于40g,只有4.19%的材料小于40g;小穗数的范围为18-26分布较均匀。可以看出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株单株穗数、穗粒数和穗长具一定遗传差异,且在单株穗数和穗粒数这两个形状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利用SDS-PAGE方法黄淮麦区最新培育的143份小麦新品种(系)HMW-GS组成及品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Glu-1位点共出现10种等位基因变异和15种亚基组合,出现频率高的亚基为1(59.44%),Glu-B1和Glu-D1位点出现频率高的亚基分别为“7+9”和“2+12”;主要的亚基组合类型为“1,7+9,2+12”和“N,7+9,2+12”;其中优质亚基组合“1,7+8,5+10”(8.38%)和“1,14+15,5+10”(2.80%),品质得分为10分的材料有16份,平均分为7.32.。与之前研究结果对比,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HMW-GS品质得到提高,优质亚基“7+8”、“17+18”的比例有所提升,但在Glu-A1位点未检测到亚基2*。3、对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SSR分析,结果表明21对SSR引物共检测到81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变异为3.90个;各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29,所以可以看出黄淮麦区参试小麦新品系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较低;从参试小麦材料的平均等位变异数来看,基因组D>B>A;三个基因组的平均PIC顺序为分别为:B基因组>D基因组>A基因组。由此可以看出B基因组遗传多样性丰富,D基因组其次,A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且A基因组的等位变异在该品种中分布不均匀;通过聚类分析可以把供试材料分为四类,其中127个材料被聚为一类,占总数的88.81%,其他16个品种被聚为三类。本研究显示部分品种存在较好的遗传多样性,但综合来看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的遗传多样性的丰富度较差。
薛晓丽[9](2012)在《小偃麦渗入系HMW-GS等位变异及分子标记》文中研究指明麦谷蛋白是小麦种子中含有的一种特有的贮藏蛋白,它是组成小麦籽粒面筋蛋白的主要成分。而组成小麦贮藏蛋白的主要成份是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 HMW-GS),其组成和数量对于小麦面粉加工品质的好坏起着关键作用。比普通小麦相比,小麦近缘种属中含有更为丰富的亚基变异类型,是小麦品质改良优质基因的重要来源。偃麦草属(Elytrigia intermidla Nevski)的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是小麦中的一个多年生近缘野生物种,因其含有大量可用于小麦品种改良的优质性状,一直被广泛应用。从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人们就开始了普通小麦与中间偃麦草的杂交工作,并已将许多中间偃麦草的有益基因导入普通小麦中,获得了丰富的遗传种质资源。为发掘其特有的优异HMW-GS基因,利用其优质亚基基因进行小麦品质改良,本研究主要对311份新育成的源于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渗入系的HMW-GS的亚基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如下研究结果:1、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311份新育成的源于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渗入系进行了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结果如下:在311份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不同的亚基类型有16种。在Glu-Al位点有3个等位变异类型,分别是亚基Null、2*和1,以优质亚基1和2。为主要类型,占测试材料71.1%;Glu-Bl位点有7、7+8、7+9、6+8、13+16、13+19、14+15、17+18等8个等位变异类型,以17+18为主要类型,其次为7。优质亚基对7+8、13+16、14+15和17+18的出现频率共计62.1%;Glu-Dl有2+12、5+10、2+10、2+12、5+12亚基5个等位变异类型,以2+12为主要类型,占53.7%。其次为5+10,占38.9%。在311份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32种HMW-GS亚基组合类型,其中以“2*,17+18,2+12”的出现频率最高,为13.2%;其次为“1,17+18,5+10”,占10.6%。品质得分为8-10分的材料有164份,占全部供试材料52.73%。2、利用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业基特异性PCR标记对80份已知亚基的源于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渗入系材料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Glu-Al位点上,特异性引物UMN19在部分参试材料中扩增出344bp的条带,表明这些材料具有Ax2*亚基;剩下的材料中扩增出362bp的条带,表明这些材料含有Axl或者Ax-Null亚基;并且优质亚基Ax2*出现的频率为31.2%。在Glu-Dl位点上,特异性引物UMN25在部分材料中扩增出281bp的条带,表明这些材料具有Dx5亚基;部分材料中扩增出299bp的条带,表明这些材料含有Dx2亚基;并且优质亚基Dx5出现的频率为34.3%;特异性引物UMN26在部分材料中扩增出397bp的条带,表明这些材料具有Dy10亚基;在部分材料扩增出415bp的条带,表明这些材料含有Dy12亚基;并且优质亚基Dy1O出现的频率为32.7%。在Glu-Bl位点上,特异性引物cauBx642与cauBx752在部分材料中分别扩增出642bp与752bp的条带,表明这些材料含Bxl4亚基,Bxl4亚基出现的频率为20%;同时在部分材料中分别扩增出534bp与337bp的条带,表明这些材料具有Bxl7亚基,Bxl7亚基出现的频率为34%,远高于中国小麦品种的频率。特异性引物ZSBy9aF1/R3在部分材料中扩增出662bp的条带,表明这些材料含有By9亚基,其出现频率为6.2%。在80个参试材料中,共检测到同时具有5+10优质亚基的材料占参试材料的31%;有2+12亚基的占37%,并发现了新的组合类型5+12与2+10亚基,分别占2.5%与3.75%;这进一步确定了SDS-PAGE电泳获得的结果。利用PC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更快、更准确、更方便的鉴定出小麦HMW-GS优质亚基基因,对于快速选育具有优质亚基组合的小麦优质品系,加快小麦品质改良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程西永[10](2010)在《不同区域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麦种质资源是小麦品种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品种改良的效果。由于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品种改良目标和人们对产品的要求等方面存较大差异,小麦在不同区域内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了相对独特的遗传特点。研究不同区域间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特点和遗传差异,有针对性地从不同区域引进所需材料,是改良本区域小麦品种和拓宽本区域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的有效途径。不同时期的种质资源由于育种目标和创造变异方法的改变及定向选择的影响,种质资源的性状特点及遗传基础也会发生不同变化,探明影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因素,有利于制定相应育种策略,并拓宽现有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对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墨西哥、智利及中国黄淮麦区不同年代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遗传特点及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品质性状的效应及1BL/1RS易位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区域小麦种质资源的主要性状具有明显差异。中国小麦的生育期短、植株低、粒重高、单株成穗数较少、旗叶较宽、穗子较小且不育小麦数多、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短;澳大利亚小麦的生育期较短、植株较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长、单株成穗数较少、旗叶窄、粒重和蛋白质含量低;俄罗斯小麦的生育期较长、植株高、穗粒数少、粒重低、单株成穗数多、旗叶窄、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长;荷兰小麦的生育期较长、植株较低、单株成穗数多、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较长、小穗数少、粒重偏低;墨西哥小麦的生育期短、粒数较多、粒重较高、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较长、单株成穗数和小穗数少;智利小麦的生育期长、植株较高、叶面积大、穗大、成穗数较多、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高、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较长单株穗数和小穗数多但粒重低。2不同区域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及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等位变异数量、类型和各亚基出现的频率存在明显差异。6个国家种质资源的22个性状多样性指数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为:中国(1.968)>墨西哥(1.963)>俄罗斯(1.914) >智利(1.901)>澳大利亚(1.899)>荷兰(1.861)。聚类分析表明,区域间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明显大于区域内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Glu-A1、Glu-B1、Glu-D1、Glu-A3和Glu-B3 5个变异位点上,中国种质资源分别有3、9、5、5和7种等位变异,主导亚基分别为1、7+8、2+12、GluA3a、GluA3d和GluB3j,对品质性状具有较大正向效应的1、14+15和7+8亚基出现的频率较高;澳大利亚小麦分别有3、7、3、5和6种等位变异,主导亚基分别为1、7+8、2+12、GluA3c和GluB3b,对品质性状具有较大正向效应的亚基1、17+18、7+8和GluB3b出现的频率较高;俄罗斯小麦分别有3、6、4、5和6种等位变异,主导亚基分别为1、7+9、5+10、GluA3f和GluB3g,对品质性状具有较大正向效应的5+10、GluA3f、GluB3b和GluB3g亚基出现的频率较高;荷兰小麦的5个变异位点上分别有3、7、2、5、6种等位变异,主导亚基分别为N、7+9、5+10、GluA3c和GluB3g,对品质性状具有较大正向效应的亚基5+10、GluA3f、GluB3f和GluB3g出现的频率较高;墨西哥小麦分别有3、6、4、5和6种等位变异,主导亚基分别为1、7+9、5+10、GluA3d和GluB3j,对品质性状具有较大正向效应的亚基1、5+10和GluB3f出现的频率较高;智利小麦分别有3、7、2、5和6种等位变异,主导亚基分别为N、1、17+18、2+12、GluA3d和GluB3g,对品质性状具有较大正向效应的亚基17+18、GluA3f和GluB3g出现的频率较高。3各位点上不同等位变异对品质性状的效应存在显着差异,对品质性具有较大正向效应的亚基分别为1、17+18、7+8、14+15、5+10、GluA3f、GluA3c、GluB3g、GluB3f和GluB3b,对品质性状正向效应较小的亚基分别为6+8、13+16、2.2+12、GluA3a和GluB3j。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1、17+18、2+12,1、17+18、5+10和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GluA3c、GluB3g,GluA3d、GluB3g和GluA3f、GluB3b对品质性状的正向效应显着优于其它亚基组合,而含有亚基组合N、14+15、2+12或GluA3b、GluB3j品种的品质性状明显偏差。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为1、7+8、5+10、GluA3d、GluB3d,1、7+9、5+10、GluA3c、GluB3f,1、7+9、5+10、GluA3c、GluB3g,2*、7+9、2+12、GluA3c、GluB3j,1、17+18、5+10、GluA3c、GluB3j品种的品质性状较优,而含有1、7+9、5+10、GluA3b、GluB3d,2*、7+9、5+10、GluA3f、GluB3j,2*、7+9、5+10、GluA3f、GluB3g亚基组合品种的品质性状较差。4 1BL/1RS易位显着降低了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1BL/1RS易位和非1BL/1RS易位条件下各亚基对品质性状的相对效应发生了明显变化,相对而言,2*亚基对蛋白质含量、17+18亚基对湿面筋含量、7+9亚基对湿面筋含量和面团形成时间、GluA3b亚基对面团稳定时间以及GluA3c和GluA3f亚基对品质性状的综合效应在1BL/1RS易位系中所起的作用大于非1BL/1RS易位系;而1亚基对面团稳定时间、GluA3b亚基对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在非1BL/1RS易位系所起的作用明显大于1BL/1RS易位系。总的来说,各亚基在非1BL/1RS易位系中对品质性状能发挥更大的正向效应。5中国黄淮麦区小麦种质资源随着品种改良的进展,旗叶宽、小穗数、不育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穗粒重和单株粒重的平均值呈增加趋势,株高、倒一节长、旗叶长和单株成穗数的平均值呈降低趋势,生育期、旗叶面积、穗长、蛋白质含、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及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等位变异数均呈波动性变化。在地方品种和蒲头的GluB-1位点,检测到一种新的连锁亚基20/8。
二、我国部分小麦新品种(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部分小麦新品种(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创制及优异种质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小麦的起源与进化 |
1.1.1 小麦的起源 |
1.1.2 小麦的近缘植物 |
1.2 小麦赤霉病概述 |
1.2.1 小麦赤霉病的病害特征 |
1.2.2 赤霉病菌的来源、发生和传播 |
1.2.3 小麦赤霉病的抗性研究进展 |
1.2.4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措施 |
1.3 小麦白粉病概述 |
1.3.1 小麦白粉病的病害特征 |
1.3.2 小麦白粉病发病原因 |
1.3.3 小麦白粉病的抗性研究进展 |
1.3.4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
1.4 粗山羊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1.4.1 粗山羊草的分类 |
1.4.2 粗山羊草的遗传多样性 |
1.4.3 粗山羊草在小麦育种中作用 |
1.5 双二倍体的合成及应用 |
1.5.1 双二倍体的人工合成 |
1.5.2 双二倍体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
1.6 远缘杂交后代的HMW-GS研究进展 |
1.6.1 HMW-GS基因染色体定位 |
1.6.2 远缘杂交后代的HMW-GS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双二倍体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观察 |
2.3 禾谷镰刀菌悬浮液的制备 |
2.4 双二倍体种质赤霉病抗性鉴定 |
2.4.1 叶片鉴定方法 |
2.4.2 穗部鉴定方法 |
2.5 双二倍体种质赤霉病抗性评价 |
2.5.1 叶片评价方法 |
2.5.2 穗部评价方法 |
2.6 双二倍体种质苗期白粉菌E09小种的抗性鉴定 |
2.7 双二倍体合成 |
2.7.1 去雄杂交 |
2.7.2 配置培养基及灭菌、分装 |
2.7.3 幼胚拯救 |
2.7.4 幼胚培养、壮苗及幼苗移栽 |
2.7.5 N6培养基配方 |
2.8 小麦HMW-GS的鉴定分析 |
2.8.1 实验药品的配置 |
2.8.2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的提取方法 |
2.8.3 SDS-PAGE的制备和电泳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双二倍体的合成 |
3.2 双二倍体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观察 |
3.3 双二倍体种质赤霉病抗性鉴定 |
3.3.1 苗期叶片的赤霉病抗性鉴定 |
3.3.2 穗部的赤霉病抗性鉴定 |
3.4 双二倍体种质苗期白粉菌E09小种的抗性鉴定 |
3.5 双二倍体的HMW-GS分析 |
4 讨论 |
4.1 双二倍体的HMW-GS分析 |
4.2 双二倍体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4.3 染色体自然加倍 |
4.4 双二倍体的抗病性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部分普通小麦核心种质HMW-GS的特点及其与若干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籽粒贮藏蛋白的组成和分类 |
1.2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研究进展 |
1.2.1 小麦HMW-GS编码基因的定位和组成 |
1.2.2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命名 |
1.2.3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基因的克隆和结构 |
1.2.4 普通小麦HMW-GS的分子结构 |
1.2.5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等位变异 |
1.2.6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鉴定方法 |
1.2.7 普通小麦的HMW-GS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8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在小麦品质改良育种中的应用 |
1.3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与小麦品质关系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小麦籽粒蛋白质提取 |
2.2.2 SDS-PAGE电泳方法 |
2.2.3 小麦品质测定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299份小麦品种(系)的HMW-GS组成 |
3.2 299份小麦品种(系)的HMW-GS组合类型 |
3.3 299份小麦品种(系)的HMW-GS等位基因组合的聚类分析 |
3.4 中国部分核心种质小麦品种(系)的品质性状特点及相关分析 |
3.4.1 中国部分核心种质小麦品种(系)品质性状特点 |
3.4.2 中国部分核心种质小麦品种(系)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5 中国部分核心种质小麦HMW-GS亚基类型及亚基组合与部分品质性状的关系 |
3.5.1 中国部分核心种质小麦HMW-GS的亚基变异类型的部分品质性状 |
3.5.2 中国部分核心种质小麦不同HMW-GS亚基类型与部分品质性状的关系 |
3.5.3 中国部分核心种质小麦不同HMW-GS组合与部分品质性状的关系 |
4 讨论 |
4.1 中国部分核心种质资源小麦HMW-GS组成特点及其遗传多样性 |
4.2 小麦HMW-GS特点与若干品质性状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246份小麦品质性状分析及品质相关基因和抗赤霉病基因Fhb1分子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品质性状的检测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基因的分子检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麦高分子蛋白相关基因的分子检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麦赤霉病抗病基因Fhb1的检测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应用价值或前景分析 |
6.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取得的实践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图 |
附表 |
(4)HMW-GS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及不同亚基评分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HMW-GS分析 |
1.2.2面粉制备 |
1.2.3 面粉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1.2.4 干、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测定 |
1.2.5 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分析 |
1.3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高分子谷蛋白亚基对其理化特性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2.2 小麦高分子谷蛋白亚基数目对其理化特性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2.2.1 小麦高分子谷蛋白亚基数目对小麦理化特性的影响 |
2.2.2 小麦高分子谷蛋白亚基数目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2.3 不同HMW麦谷蛋白亚基评分体系与小麦品质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5)小麦品种(系)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国内小麦品质研究进展 |
1.3 国内外小麦品质研究现状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籽粒品质性状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 数据与分析 |
2.3 讨论 |
附表 1 153 份小麦种质籽粒品质指标检测结果 |
附表 2 153 份小麦品质性状聚类分析 |
第三章 15份自育新品系品质分析与评价 |
3.1 试验方法 |
3.2 数据与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6)陇东旱地冬小麦遗传多样性及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分子标记技术 |
1.1.1 形态标记 |
1.1.2 细胞标记 |
1.1.3 生化标记 |
1.1.4 分子标记 |
1.1.4.1 RFLP标记 |
1.1.4.2 RAPD标记 |
1.1.4.3 AFLP标记 |
1.1.4.4 SSR标记 |
1.1.4.5 SNP标记 |
1.2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 |
1.2.1 麦谷蛋白与面粉品质的关系 |
1.2.1.1 HMW-GS遗传变异研究 |
1.2.1.2 HMW-GS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
1.2.1.3 HMW-GS的品质评分 |
1.2.2 小麦HMW-GS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二章 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SSR标记分析 |
2.2.2 群体结构分析 |
2.2.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4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陇东地区冬小麦资源HMW-GS组成与遗传变异分析 |
3.2.1 冬小麦资源HMW-GS等位变异分析 |
3.2.2 冬小麦资源HMW-GS组成分析 |
3.2.3 冬小麦资源HMW-GS组合类型及品质得分 |
3.3 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籽粒储藏蛋白质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 1 材 料 |
1. 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醇溶蛋白的 A-PAGE 分析 |
2. 1. 1 醇溶蛋白带型多态性分析 |
2. 1. 2 遗传相似性分析 |
2. 1. 3 聚类分析 |
2. 2 HMW-GS 的 SDS-PAGE 分析 |
2. 2. 1 供试材料中单个亚基的组成及等位变异 |
2. 2. 2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及其出现频率 |
3 讨 论 |
3. 1 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籽粒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 |
3. 2 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籽粒谷蛋白遗传多样性 |
(8)2013年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淮麦区小麦生产概况 |
1.2 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概况 |
1.2.1 形态学标记 |
1.2.2 细胞学标记 |
1.2.3 生化标记 |
1.2.4 DNA 分子标记 |
1.3 论文设计 |
1.3.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2 试验材料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农艺性状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表型和籽粒性状调查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与品质预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HMW-GS 的组成及评分 |
3.2.2 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HMW-GS 的等位变异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黄淮麦区参试小麦新品系遗传多样性 SSR 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参试材料的 SSR 多态性分析结果 |
4.2.2 小麦基因组间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
4.2.3 国内外小麦材料的聚类结果 |
4.3 讨论 |
4.3.1 SSR 引物的多态性 |
4.3.2 不同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 |
4.3.3 聚类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小偃麦渗入系HMW-GS等位变异及分子标记(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研究进展 |
1.1.1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命名 |
1.1.2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结构 |
1.1.3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基因定位 |
1.1.4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等位基因变异 |
1.1.5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遗传特点 |
1.1.6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分布 |
1.1.7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与小麦品质的关系 |
1.1.8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
1.2 偃麦草属植物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应用 |
1.2.1 中间偃麦草的分布 |
1.2.2 中间偃麦草的生物学特性 |
1.2.3 中间偃麦草在小麦品质育种上的利用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小偃麦渗入系HMW-GS的组成分析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麦谷蛋白提取及电泳所用试剂配制 |
2.2.2 样品谷蛋白的提取 |
2.2.3 制胶及电泳 |
2.2.4 亚基命名和品质评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供试材料中HMW-GS亚基组成及等位基因变异 |
2.3.2 不同亚基组合在311份小偃麦渗入系中的分布及品质评分 |
2.4 讨论 |
第三章 小偃麦渗入系HMW-GS的分子标记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HMW-GS分子标记所用试剂配制 |
3.2.2 样品DNA的提取 |
3.2.3 PCR引物合成 |
3.2.4 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 |
3.2.5 扩增产物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Glu-A1位点等位基因的PCR检测 |
3.3.2 Glu-D1位点等位基因的PCR检测 |
3.3.3 Glu-B1位点等位基因的PCR检测 |
3.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不同区域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麦种质资源 |
1.1 种质资源概况 |
1.2 中国小麦种质资源的特点 |
2 影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因素 |
2.1 种质资源的搜集和保存 |
2.2 区域环境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
2.3 作物遗传改良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
3 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及其进展 |
3.1 基于形态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3.2 基于细胞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3.3 基于生化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
3.3.1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
3.3.1.1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多态性 |
3.3.1.2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及其编码基因的分子结构 |
3.3.1.3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
3.3.1.4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的遗传变异 |
3.3.2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
3.3.2.1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多态性和命名 |
3.3.2.2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及其编码基因的结构 |
3.3.2.3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与品种性状的关系 |
3.3.2.4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的遗传变异 |
3.3.3 醇溶蛋白 |
3.3.3.1 编码醇溶蛋白基因位点及其等位变异的多态性 |
3.3.3.2 醇溶蛋白的结构 |
3.3.3.3 醇溶蛋白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
3.3.3.4 醇溶蛋白控制位点等位基因的遗传变异 |
3.4 基于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
3.4.1 分子标记的类型 |
3.4.1.1 RFLP 标记 |
3.4.1.2 AFLP 标记 |
3.4.1.3 SSR 标记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农艺性状调查方法 |
1.3 品质分析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1.4.1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
1.4.2 聚类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
2.2 穗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
2.3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
2.4 聚类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遗传构成及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SDS-PAGE 分析 |
1.2.1 麦谷蛋白的提取 |
1.2.2 醇溶蛋白的提取 |
1.2.3 SDS-PAGE 电泳分析 |
1.2.3.1 制胶 |
1.2.3.2 电泳 |
1.2.3.3 染色与脱色 |
1.2.3.4 记录结果 |
1.3 品质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
2.1.1 单个亚基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
2.1.2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
2.1.3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
2.1.4 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对品质性状影响 |
2.2 1BL/1RS 易位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
2.2.1 1BL/1RS 易位系与非1BL/1RS 易位系品质性状间的差异 |
2.2.2 单个亚基在1BL/1RS 易位系与非1BL/1RS 易位系中对品质性状的相对效应 |
2.2.3 各亚基对1BL/1RS 易位系和非1BL/1RS 易位系品质性状的影响 |
2.3 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的组成与分布 |
2.3.1 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的等位变异 |
2.3.2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类型及其分布 |
2.3.3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类型及其分布 |
3 讨论 |
第四章 黄淮麦区小麦种质资源的演变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农艺性状的遗传演变 |
2.2 品质性状的遗传演变 |
2.3 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组成的遗传演变 |
2.3.1 亚基位点的遗传变异 |
2.3.2 亚基组合的构成及其分布 |
2.4 种质资源的利用 |
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试验材名称、料来源及高、低分子量麦蛋白亚基 |
附表2 黄淮麦区不同年代小麦种质资源选育年代、系谱及高、低麦谷蛋白亚基 |
附表3 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对品质性状的效应 |
四、我国部分小麦新品种(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创制及优异种质筛选[D]. 刘文静.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2]中国部分普通小麦核心种质HMW-GS的特点及其与若干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D]. 郝浩楠.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3]246份小麦品质性状分析及品质相关基因和抗赤霉病基因Fhb1分子选择[D]. 沈业松. 安徽科技学院, 2018(05)
- [4]HMW-GS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及不同亚基评分比较[J]. 路建龙,逄蕾,柴守玺. 核农学报, 2017(01)
- [5]小麦品种(系)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D]. 朱昱. 石河子大学, 2016(05)
- [6]陇东旱地冬小麦遗传多样性及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D]. 于明寨.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7]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籽粒储藏蛋白质遗传多样性分析[J]. 高华利,王黎明,董普辉,柴军琳,张亚,袁平丽. 种子, 2015(02)
- [8]2013年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遗传多样性研究[D]. 麻珊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9]小偃麦渗入系HMW-GS等位变异及分子标记[D]. 薛晓丽. 山西大学, 2012(10)
- [10]不同区域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 程西永. 河南农业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