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00掘进机技术改造

S-100掘进机技术改造

一、S-100型掘进机技术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葛世荣[1](2021)在《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十)——制造商变迁》文中研究指明煤炭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欧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这次工业革命也催生了一批采煤机制造商,为欧洲煤炭产量快速增长提供了关键设备。20世纪50年代之前,全球绝大部分采煤机制造商分布在欧洲国家和美国,亚洲仅有日本小松公司涉足采矿设备,而在我国只有1933年设立的鸡宁机械制作所(鸡西煤矿机械厂前身)。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采煤机及相关装备制造厂,使我国采煤机制造能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外煤矿煤炭开采量下降以及煤矿井型增大,采煤机需求量逐渐萎缩,迫使采煤机制造商走上了并购重组之路,目前的全球五大采煤机制造集团是美国卡特彼勒、日本小松、德国艾柯夫、瑞典山特维克、波兰法姆尔。近10年来,我国采煤机制造企业加快了重组步伐,目前采煤机制造能力聚集到七大煤机集团,它们是中煤装备公司、天地科技公司、太重煤机公司、西安重装集团、郑煤机集团、山能重装集团、晋能装备集团。纵观采煤机150多年的发展历程,高截割性、高可靠性、高智能性一直是采煤机技术创新的核心出发点,采煤机产能与其机能、智能紧密相关,机器人化将是未来采煤机的重要创新方向。

安昶春[2](2019)在《S100型半煤岩掘进机履带传动副的改进》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目前掘进机所使用履带传动副存在的问题,改进设计了掘进机的履带和驱动轮,并将改进后的设计应用于S100型掘进机。现场应用效果表明:改进后的掘进机履带和驱动轮能够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正常工作,其损耗维修费用大大降低,取得了良好生产和维护的经济效益。

黄建农[3](2016)在《EBH300A型煤矿横轴掘进机截割部结构动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EBH300A悬臂式横轴掘进机是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煤能源、冀中能源联合承担的“煤矿井下采掘装备遥控关键技术”国家高技术项目“863”计划下设2个课题中的课题一:“掘进机远程控制技术及检测系统(课题编号2008AA062201)”要求,由石家庄煤矿机械公司研制的煤矿巷道煤岩掘进机。悬臂式掘进机是煤矿长臂工作面开采巷道掘进的主要装备,分为纵轴式和横轴式两种类型。与现用于山体和地下交通隧道开拓用盾构式掘进机有所不同,盾构式掘进机采用多组盘形刀具切削岩土隧道,具有切削较硬的岩石的能力,如欧洲用于穿越阿尔卑斯山的大型隧道盾构机;而悬臂式掘进机采用旋转滚筒上固定安装的诸多截齿截割煤或半煤岩,适用于煤矿井下煤巷或软岩巷道掘进。由于煤矿井下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是大自然形成的,在臂式掘进机进行煤矿煤巷或软岩巷道掘进过程中常会遇到较硬的煤岩,此时,臂式掘进机会遭遇截割硬岩的冲击载荷,截齿的强度及耐磨性、截割部的抗冲击振动性能变得非常重要,因而成为悬臂式掘进机研究开发的热点及技术关键。目前研究煤矿井下巷道盾构机也在进行中,但由于煤矿井下巷道比铁路隧道狭小曲折,不适于大型装备,而体积质量小的盾构机难以承受切割硬岩的冲击振动。臂式掘进机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仍是煤矿井下半煤岩巷道掘进不可替代的主力装备,而对于坚硬的岩巷掘进,爆破、装岩是唯一的选择。针对悬臂式掘进机研究开发的热点及技术关键问题,本文对EBH300A悬臂式横轴掘进机截割部的结构动态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由于掘进机进行巷道掘进工作过程中截割部在不断改变位置和姿态,驱使截割头做上、下、左、右方向的连续运动,从而截割出要求的巷道断面。截割部位姿改变使掘进机整体位姿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截割部及掘进机进行巷道掘进工作过程中受力状态及结构动态特性变化很大,直接影响截割煤岩的能力和效率。本文通过对掘进机及截割部的位姿、运动特性及结构动态特性的研究,揭示掘进机截割部在工作过程中的结构运动、结构振型动特性规律,为结构优化设计、提高承载能力及强度、状态监测及开发出性能更优的掘进机提供基础依据。本论文工作特色为:(1)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难题相结合,针对掘进机截割部在煤矿井下煤岩掘进工作中面临的问题,通过掘进机截割部有限元动态特性分析,将掘进机截割部的工程技术问题概括为定量的精确的科学问题研究。(2)将掘进机截割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中应用掘进机截割部的实际工作条件相结合,使之符合煤矿生产实际。对掘进机截割部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与生产实践工程相结合,使研究结果更接近工程实际。在综合煤矿巷道掘进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机器理论与机构学知识结合机械动力学分析软件和结构分析有限元软件,对ebh300a型悬臂式横轴掘进机运动学及结构动态特性进行了大量计算和系统分析,详细研究了该掘进机的机构运动规律及截割部结构振动模态。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建立了ebh300a型悬臂式横轴掘进机机械结构三维实体模型,该实体模型包括截割部、装载部、机身及转台、支撑部、行走部及其包所属装配零部件。为该类型掘进机的进一步研发设计提供了基础模型数据。2.构建了ebh300a型悬臂式横轴掘进机虚拟样机,根据工程设计及实际应用功能实现虚拟样机按给定的操作输入及输出运动。为该掘进机运动及动力学分析和数值计算模拟奠定了基础。3.建立了ebh300a型悬臂式横轴掘进机运动位姿的数学模型,提出运动位移方程式。该模型方程表示了掘进机在巷道开拓截割煤岩过程中,掘进机的位置和姿态在工作中是在三维空间内动态变化的,截割头的位置和运动决定了截割巷道的的形状、尺寸及空间位置,而截割头的位置是由掘进机的位置和姿态决定的。4.应用机械动力学分析软件完成了ebh300a型悬臂式横轴掘进机运动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分析计算;综合分析影响截割头的位置和运动的截割臂、转台、铲板、后支撑机构的运动位置、速度、加速度,揭示其中的规律。为ebh300a悬臂式掘进机遥控与监测技术及设计开发提供依据。5.建立了ebh300a型悬臂式横轴掘进机结构有限元模型,为解决这一大型复杂装配结构分析难题,对截割部、转台、机身、铲板、后支撑等完成了大量细致的前处理工作。本模型是在proe三维实体装配模型的基础上,结合ansys的建模功能,将原模型进行细化处理,采用六面体和四面体混合建模的方法,从而有效的控制了网格总数量在计算机能处理的范围内;对于关键部位进行了网格细化,非关键部位进行了简化处理;对于装配零件之间采用了添加接触的方式建立联系,这比直接利用网格相连的方法能更好的模拟实际工况。对于掘进机的重点截割部,网格的密集度要高于其它部位,此处的接触关联采用的都是非线性接触,保证高的计算精度及符合工程实际。建立掘进机机械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以工程图为依据,能够真实反映实际掘进机截割部关键区域的情况,同时科学简化对结构振动冗余的部分,减少网格数量,避免运算量过大而求解不收敛。6.对ebh300a型悬臂式横轴掘进机整体结构进行了振动模态求解计算,分析了截割部十阶低频模态及特性。研究发现,该掘进机整体最低的前十阶频率分别为:第一、二阶频率分别是0.096hz和0.333hz;第五、六阶频率分别是2.336hz和11.98hz;第九、十阶频率分别是15.49hz和17.28hz;第三、四、七、八阶模态振幅较小。通过对截割部截割臂与伸缩筒接触装配结构模态、不同频率及振型的振幅计算分析,揭示了实际工作过程中在截割煤岩冲击力作用下截割部将发生不同形态的振动,由此产生的截割臂与伸缩筒不均匀接触,可能造成润滑不良、发生磨损。7.在“863”项目研制的样机上进行了振动测试,获取切割头以及摇臂结构的振动实验数据,通过对实测数据频谱分析和傅立叶积分得到幅频特性和测点振动速度及位移曲线。为研究横轴式掘进机切割头以及摇臂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振动模态提供参考依据。创新点:1.建立的ebh300a型悬臂式横轴掘进机运动位姿的数学模型及运动位移方程表示了掘进机在巷道开拓截割煤岩过程中位置和姿态在三维空间内动态变化与结构参数的关系,反映了截割头位置和运动与截割巷道的形状、尺寸及空间位置的关系。2.应用机械动力学分析软件完成了ebh300a型悬臂式横轴掘进机转台、截割臂及截割头位移、速度、加速度及其产生惯性力的分析计算,揭示了机构运动变化规律,为ebh300a悬臂式横轴掘进机遥控与监测技术及设计开发提供依据。3.建立了ebh300a型悬臂式横轴掘进机机械结构三维实体模型和有限元结构振动模态分析模型,分别对掘进机整体和截割部完成了结构振动模态有限元求解,得出各阶模态振型数据及云图,分析了主要影响该掘进机动态性能的低阶频率振型变化规律。为研究这种大型重载荷掘进机结构的截割硬煤岩及抗振能力奠定基础。4.在“863”项目研制的样机上进行截割部振动测试,获取切割头以及摇臂结构的振动实验数据,通过对实测数据频谱分析和傅立叶积分得到幅频特性和测点振动速度及位移曲线。综合研究成果得出结论如下:1.建立的ebh300a型悬臂式横轴掘进机机械结构三维实体模型及虚拟样机正确,充分体现了实际掘进机的结构特征及运动特征,可作为ebh300a型悬臂式横轴掘进机研究、设计及开发的基础数据模型。2.建立的ebh300a型悬臂式横轴掘进机运动位姿的数学模型及运动位移方程表示了掘进机在巷道开拓截割煤岩过程中位置和姿态在三维空间内动态变化与结构参数的关系,反映了截割头位置和运动与截割巷道的形状、尺寸及空间位置的关系。3.应用机械动力学分析软件完成的ebh300a型悬臂式横轴掘进机转台、截割臂及截割头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的分析计算揭示了机构运动规律,可以作为ebh300a悬臂式掘进机遥控与监测技术及设计开发的依据。4.对EBH300A型悬臂式横轴掘进机整体结构进行了振动模态求解计算,分析了截割部十阶低频模态及特性。5.在“863”项目研制的样机上进行的振动测试,获取切割头以及摇臂结构的振动实验数据是由安置在测点上的加速度传感器输出信号获取的,该实侧信号与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位置、方向及与掘进机测点接触情况有关,同时传感器及测试系统的误差对信号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故测试数据是实际情况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在本论文工作进行过程中,EBH300A悬臂式横轴掘进机的研制开发工作及煤矿井下工业性试验同期进行。在多家大型矿业集团进行了应用,如新汶矿业集团新巨龙矿、开滦集团钱家营煤矿、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峻德矿、新汶矿业集团华恒矿等等。井下实践证明,EBH300A岩石掘进机适应井下岩石硬度f12以内的岩石巷道掘进工作,近几年内制造完成的该型号掘进机在多个煤矿巷道掘进中成功应用。通过大量系统的研究工作,作者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对EBH300A悬臂式横轴掘进机整体及截割部深入分析结构动态特性国内外鲜有涉及,仍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探索研究。

许立坡[4](2015)在《显德汪矿掘进机电控系统改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随着煤炭相关工业的快速发展,煤炭的需求量快速增加且高位运行。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巷道掘进成为制约煤炭开采的一个难点,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资料,结合显德汪矿现有掘进机使用过程中的情况,即在生产中出现的故障情况,以及维护维修实际,对现有型号为EBZ100型掘进机进行电控系统改造,实现其安全高效运行。在本课题中,由于掘进机改造类似于坦克的升级改造,设备本身较重都在30吨以上,造价在300万元以上,不能随意淘汰。而多数掘进机的落后都表现在电控系统上,所以改造电控系统就成为一种必然,而且改造电控系统成本较低。显德汪矿经过两年对掘进机的论证,决定对电控系统进行全面改造。通过实际工作调研总结出:掘进机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多种情况影响掘进速度,例如电机温度检测元件损坏、保护故障无法启车、电气元件由于振动无法检测电压电流等,这些情况多为电气方面保护的不可靠和掘进机电控系统元件参差不齐所致。通过研究显德汪矿掘进机的使用情况,依据7台掘进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点等问题,此次改造主要对电控系统信号的采集、处理、转换和输出做了更改,增加了精度的检测器件,主要体现在硬件方面,相关软件由石家庄煤机厂完成。改造方案主要体现在:采用触摸显示屏和BH9综合保护器,替换原有的数码显示管和电机综合保护器,实现了电控系统的集约化,显示直观保护全面;采用FX2N-4AD模块来转换电压电流信号,提高了电控系统的可靠性和控制精度,满足了显德汪矿对掘进机使用的要求。

李彦振[5](2014)在《悬臂式掘进机装运机构虚拟样机建模及仿真》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掘进机的重要工作机构,装运机构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掘进机的整机适用性、生产效率、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研究装运机构的工作性能及各工况下的动态特征,对提高掘进机的综合性能有着重大意义。为考虑重要结构及关键零部件的振动特性,利用ANSYS软件对第一运输机机身、星轮、铲板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前六阶固有频率及描述了对应的振型特点。通过ADAMS软件对链传动模型的动力学仿真,研究了在启动和稳定工况下链轮与平环之间、链环与链环之间的啮合特性和接触力曲线规律,并分析了平环与链轮、立环接触力曲线的关系;同时,利用ANSYS做了链传动模型在启动或卡链工况下的瞬态动力学分析,测出了链轮、链环的动态特征。利用ADAMS软件对铲板装配模型进行仿真,测出铲板的运动轨迹、速度等运动学结果,为优化活塞杆速度和铲板下摆角提供依据;同时,为研究铲板结构随载荷变化的动力学响应,利用ANSYS对铲板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到了不同载荷下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且测出了易产生应力集中的位置,为铲板主梁、支架的优化提供依据。通过利用ANSYS对刮板组件在重载下的静力学分析,得到了圆弧链和连接环等效应力的分布规律,并对刮板进行优化。基于星轮的静力学分析,利用Fatigue Tool疲劳模块对星轮进行了疲劳寿命计算,预测出其寿命及薄弱位置。在ANSYS中对第一运输机的张紧装置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了弹簧、丝杠、锁紧螺母等动态特征,确定出弹簧的预压量。为得到啮合区域花键键齿的啮合特点及单个花键齿的等效应力分布特征,利用ANSYS对花键轴、链轮装配模型在重载工况下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将驱动装置改进为双马达驱动,经仿真分析,并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正确性。本课题不再采用传统的设计理念,而是采用虚拟样机技术,仅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掘进机装运机构零部件建模及装配,经机械系统动力学软件、有限元软件的仿真准确地得出结构及关键零部件的分析数据及特征,找出缺陷及薄弱环节,为合理的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王川[6](2014)在《EBZ260掘进机大倾角作业稳定性分析及部分结构改进》文中提出从经济性出发,规避人工改造巷道坡度和动用专门大坡度掘进机二者在解决大坡度巷道机掘问题中分别具有生产率不高和成本高、适应性差的缺点,本文对普通掘进机在大坡度上作业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对部分结构进行改善。以某国产EBZ260型掘进机为研究对象,对其在25°倾角巷道上掘进稳定性进行分析,应用Matlab软件拟合曲线将分析过程可视化,找到对稳定性影响较大的两个重要设计参数:履带宽度B和后支撑腿的纵向接地中心位置b。对其作业工况下的动态静力学分析,研究两个参数与巷道倾角之间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在Matlab中对模型进行可视化数值分析。研究发现,机器若在25°坡上工作,悬臂摆角小于等于14.95°时其动态稳定被打破,即动态附着力与下滑力处于临界平衡;而当摆角等-24°时二者差值达到最大,即处于最不稳定状况。在曲线中找出将爬坡倾角提升到25°时能够使掘进机在1.5的安全系数下稳定工作的参数B与b的最优值:0.7342m和3.7370m,并提出与参数b调整相应的后支撑腿的布置方式。为提升EBZ260的爬坡倾角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对改进后的稳定性提升幅度加以验证,数据表明,改进后可以实现后倾稳定性、横摆稳定性以及下滑稳定性的提升。改进履带机构,使其对坡度和恶劣工况的适应性更强。着重链节的结构探讨,在传统设计的八字形地筋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优化。主要从履带对巷道底板附着力的提升和清泥地筋的角度作了详述,提出可能策略,然后将每种方案代入到整机装配中进行碰撞仿真,选出a=45°的地筋布置方案,并阐释其优点。

侯健[7](2014)在《掘进机机载钻孔机械手动态特性分析与控制》文中指出煤矿综掘自动化是现代化煤矿的基础,也是影响现代化煤矿生产产量的重要因素,而掘锚联合技术正是综掘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所以研究掘进机机载锚杆钻孔机械手的动态特性和控制方法,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以我国煤矿巷道实际情况作为研究背景,以EBZ-160型掘进机作为掘锚机的载体,研究设计了机载双臂型锚杆钻孔机械手及其控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同类产品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工作如下:采用数值方法建立机械手的推移机构、起卧机构、伸展机构的几何特性方程,并进行稳健性优化设计,再根据优化结果对机械手的结构进行相应的改进。采用D-H法,建立机械手、掘进机的运动学方程,并首次考虑掘进机姿态的影响,建立了掘进机位姿影响下的锚杆钻孔机械手运动学模型,以及机械手的速度、加速度的雅克比矩阵,研究了掘进机在不同仰角、摆角、滚角条件下,机械手执行钻头的运动学特性。以掘锚整机的运动学方程为基础,分别求解掘进机在不同姿态条件下钻孔机械手的运动学特性,针对巷道的实际工况及锚杆支护工艺,提出采用分段划分法,对机械手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建立掘锚整机振动模型,并对机械手工作过程中,整机的时域、频域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钻头工作过程中,振动的传动途径及整机的振动规律;并研究了关节刚度影响下,钻头的稳定性。采用了一种多维小波神经网络,将神经网络的定量学习能力和小波基函数优异的局部控制性能相结合,构造一个小波神经网络辨识的钻孔机械手的模型,并对机械手的各关节运动误差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静、动态特性。最后,根据本文所设计的机构制造了机械手样机,并在井下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械手能够实现巷道的锚杆支护工作,与原有支护工艺相比,大大提高了支护效率、减小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苏畅[8](2009)在《EBZ160型掘进机内伸缩截割臂有限元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EBZ 160型掘进机及其内伸缩臂为对象,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分析了EBZ 160型掘进机的主要结构、基本参数、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和典型工况;对整机进行了受力和稳定性分析,对内伸缩式截割臂进行了典型工况的受力分析,得到了典型工况下整机和截割臂主要力学参数的计算公式;利用SolidWorks建立了截割臂的三维模型、有限元分析模型;使用COSMOS软件对掘进机伸缩截割臂的伸缩保护筒、伸缩内筒、伸缩外筒、浮动密封架、截割头轴、花键套等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获得了主要零件的应力和变形。分析结果表明:截割臂的设计基本是合理的,但也存在薄弱环节。伸缩保护筒与前推油缸相连接销孔处变形量过大。利用已建立的实体模型对液压油缸接耳进行改进设计,并再次进行有限元计算,表明改进后的设计解决了变形过大的问题。上述研究工作为掘进机分析和内伸缩臂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为截割臂结构的改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叶仿拥,马永辉,徐晋勇,向家伟[9](2009)在《掘进装备在我国煤矿中的发展及趋势》文中认为介绍了煤矿掘进装备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概括说明了国内外煤矿掘进装备的研究现状和最新成果,提出了我国掘进装备应用高科技实现积木式设计、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实现掘进机的工况监控是未来掘进机技术的发展方向。

余磊[10](2008)在《复杂条件下S100型综掘机的应用》文中提出针对云驾岭煤矿一水平四采区顶板破碎、底板低、两帮移近量大、巷道顶板坡度变化大、上帮易片帮等复杂条件,提出了S100综掘机试验和掘进施工方案。

二、S-100型掘进机技术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100型掘进机技术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十)——制造商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采煤机制造商发展
    1.1 欧洲采煤机制造商
        1.1.1 德国威斯特伐利亚公司变迁
        1.1.2 瑞典山特维克公司变迁
        1.1.3 德国艾柯夫公司变迁
        1.1.4 苏联戈尔洛夫工厂变迁
        1.1.5 波兰格里尼克钻井机械厂变迁
        1.1.6 英国安德森公司变迁
        1.1.7 德国哈尔巴赫·布朗公司变迁
        1.1.8 波兰皮奥特罗维卡机械制造公司变迁
        1.1.9 奥地利奥钢联公司变迁
        1.1.10 波兰乔沃兹尼科-米科洛煤机修理厂变迁
    1.2 美国采煤机制造商
        1.2.1 比塞洛斯公司变迁
        1.2.2 鲍林·哈尼斯弗格公司变迁
        1.2.3 美国久益公司变迁
        1.2.4 卡特彼勒公司变迁
    1.3 日本采煤机制造商
        1.3.1 日本小松公司变迁
        1.3.2 日本三井三池制作所变迁
2 我国采煤机制造商发展
    2.1 早期的采煤机制造商
        2.1.1 鸡西煤矿机械厂变迁
        2.1.2 张家口煤矿机械厂变迁
        2.1.3 太原矿山机器厂变迁
        2.1.4 太原重型机器厂变迁
        2.1.5 西安煤矿机械厂变迁
        2.1.6 北方重型汽车公司变迁
        2.1.7 郑州煤矿机械厂变迁
        2.1.8 中煤科工集团上海公司变迁
        2.1.9 石家庄煤矿机械厂变迁
        2.1.10 辽源煤矿机械厂变迁
        2.1.11 无锡煤矿机械厂变迁
    2.2 改革开放之后的采煤机制造商
3 国外采煤机制造商并购
4 我国采煤机制造商重组
5 结束语
6 后记
    (1)简单采煤机时期(1870-1928年)。
    (2)综合采煤机时期(1929-1948年)。
    (3)高效采煤机时期(1948-1975年)。
    (4)自动采煤机时期(1976-2005年)。
    (5)智能采煤机时期(2005年至今)。

(2)S100型半煤岩掘进机履带传动副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目前所使用履带传动副存在的问题
    1.1 环节过多的驱动力
    1.2 容易磨损的驱动轮齿部
    1.3 结构复杂且难以拆装组合式履带
2 改进措施
    2.1 啮合方式的改进
    2.2 履带板结构的改进
    2.3 履带副结构的改进
3 现场应用
4 结论

(3)EBH300A型煤矿横轴掘进机截割部结构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煤矿煤岩巷道掘进中的问题
    1.2 煤矿巷道悬臂掘进机特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内外悬臂式掘进机技术发展及研究状况
        1.3.2 国内外掘进机发展趋势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主要工作量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3 主要工作
第二章 EBH300A型掘进机三维实体建模及结构分析
    2.1 EBH300型掘进机结构组成及功能特性
        2.1.1 EBH300A型掘进机结构组成
        2.1.2 EBH300型掘进机功能特性
    2.2 EBH300型掘进机三维实体建模
        2.2.1 截割部三维建模
        2.2.2 其它几大机械部件三维建模
        2.2.3 整体三维建模
    2.3 EBH300型掘进机虚拟样机
        2.3.1 零部件三维模型不同软件环境文件格式转换
        2.3.2 部件三维模型组成及运动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EBH300型掘进机位姿及运动特性分析研究
    3.1 EBH300A型掘进机位姿数学模型
    3.2 EBH300A型掘进机运动模拟
        3.2.1 运动参数的设定
        3.2.2 转台运动及惯性力分析
        3.2.3 截割臂运动及惯性力分析
        3.2.4 截割头运动及惯性力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BH300型掘进机截割部结构有限元建模
    4.1 有限元法概述
    4.2 有限元法及模型前处理
    4.3 EBH300A型掘进机有限元三维实体模型
    4.4 截割部有限元模型前处理
    4.5 机体转台及液压缸有限元模型前处理
    4.6 铲板有限元模型前处理
    4.7 后支撑有限元模型前处理
    4.8 截齿有限元模型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EBH300型掘进机截割部结构动态特性分析
    5.1 机械结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5.1.1 模态分析目的
        5.1.2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5.2 掘进机整体装配结构模态有限元求解
    5.3 截割臂内外伸缩套模态及结构振动特性
        5.3.1 截割臂内外伸缩套接触部分模态分析
        5.3.2 截割臂内外伸缩套接触面振动作用分析
        5.3.3 截割臂内外伸缩套接触面圆周上节点振动作用分析
    5.4 掘进机截割部结构模态有限元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EBH300A掘进机截割部振动测试实验及应用研究
    6.1 EBH300A掘进机截割部振动测试实验
        6.1.1 实验设备及仪器
        6.1.2 实验内容
        6.1.3 实验过程
        6.1.4 实验数据分析
    6.2 EBH300A掘进机研制及应用研究
        6.2.1 EBH300(A)掘进机技术设计参数及性能特点
        6.2.2 EBH300A掘进机应用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4)显德汪矿掘进机电控系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改造情况及改造动态
        1.2.1 国内改造现状及发展动态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 文章结构安排
第2章 显德汪矿EBZ100型掘进机
    2.1 EBZ100型掘进机概述
    2.2 电机技术参数
    2.3 EBZ100型掘进机整机构造组成
        2.3.1 截割部
        2.3.2 装运部
        2.3.3 液压系统
        2.3.4 喷雾冷却系统
    2.4 小结
第3章 电控系统及外围功能
    3.1 EBZ100型电控总述
    3.2 电控系统中四台电机型号和技术参数
        3.2.1 电机名称及参数
        3.2.2 操作箱安全要求
    3.3 电控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3.3.1 控制箱
        3.3.2 操作箱
        3.3.3 联锁功能
        3.3.4 电气主回路
        3.3.5 保护功能
        3.3.6 电控系统上腔接线
    3.4 原有电气控制系统在工作中出现的故障点
    3.5 小结
第4章 显德汪矿掘进机电控系统改造方案及实施
    4.1 总体方案
        4.1.1 改造内容
        4.1.2 改造目标
        4.1.3 改造中解决的问题
    4.2 改造方案
        4.2.1 信号采集
        4.2.2 信号转换
        4.2.3 信号处理
        4.2.4 信号输出
    4.3 改造后电气系统组成
        4.3.1 控制箱
        4.3.2 操作箱
        4.3.3 联锁功能
    4.4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5)悬臂式掘进机装运机构虚拟样机建模及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掘进机装载机构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掘进机第一运输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装运机构关键零件的仿真分析
    2.1 引言
    2.2 铲板的结构特点
    2.3 铲板的运动学仿真
        2.3.1 铲板部装配模型的建立
        2.3.2 铲板部载荷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2.3.3 铲板部运动学结果分析
        2.3.4 铲板部优化分析
    2.4 铲板的模态分析
        2.4.1 铲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4.2 铲板边界条件的确定
        2.4.3 铲板模态及振型描述
    2.5 铲板的动力学分析
        2.5.1 铲板载荷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2.5.2 铲板动力学结果分析
        2.5.3 铲板的优化分析
    2.6 星轮的模态分析
        2.6.1 星轮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6.2 星轮边界条件的确定
        2.6.3 星轮模态及振型描述
    2.7 星轮的静力学分析
        2.7.1 星轮的受力分析
        2.7.2 星轮载荷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2.7.3 星轮静力学分析结果
    2.8 星轮的疲劳分析
        2.8.1 材料的S-N曲线
        2.8.2 疲劳参数的设置
        2.8.3 星轮疲劳结果分析
    2.9 第一运输机机身模态分析
        2.9.1 第一运输机机身的有限元模型
        2.9.2 第一运输机机身边界条件的确定
        2.9.3 第一运输机机身模态及振型描述
    2.10 小结
第三章 链传动虚拟样机的仿真分析
    3.1 引言
    3.2 第一运输机的特征
        3.2.1 第一运输机的结构特点
        3.2.2 第一运输机运行阻力的计算
    3.3 链轮与链接触力计算
        3.3.1 链传动数学模型的建立
        3.3.2 数学模型的总结分析
    3.4 链传动的ADAMS动力学仿真
        3.4.1 链传动的动力学仿真分析目标
        3.4.2 链传动模型的参数设置
        3.4.3 链传动模型载荷的分析
        3.4.4 链传动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
    3.5 链传动的动力学结果总结
    3.6 小结
第四章 链传动及刮板组件的仿真分析
    4.1 引言
    4.2 卡链下链轮与链的瞬态动力学仿真
        4.2.1 卡链工况的分析
        4.2.2 链轮与链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3 链轮与链载荷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4.2.4 链轮与链动力学结果分析
    4.3 链条启动或卡链时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4.3.1 链条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2 链条载荷与边界条件的确定
        4.3.3 链条动力学结果分析
    4.4 刮板组件的静力学分析
        4.4.1 刮板组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4.2 刮板组件载荷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4.4.3 刮板组件静力学结果分析
        4.4.4 刮板的结构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张紧装置的仿真分析
    5.1 引言
    5.2 张紧装置的结构及特点
    5.3 张紧装置的静力学仿真
        5.3.1 张紧装置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3.2 张紧装置载荷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5.3.3 张紧装置静力学结果分析
    5.4 张紧装置瞬态动力学仿真
        5.4.1 张紧装置载荷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5.4.2 张紧装置动力学结果分析
        5.4.3 弹簧预压量的确定
    5.5 小结
第六章 花键轴和链轮的静力学分析
    6.1 引言
    6.2 重载时花键轴和链轮的静力学分析
        6.2.1 重载时工况分析
        6.2.2 花键轴和链轮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6.2.3 重载时静力学结果分析
    6.3 优化链轮的驱动方案
    6.4 优化后的驱动方案验证
    6.5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1.1 主要研究成果
        7.1.2 主要结论
        7.1.3 主要创新点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EBZ260掘进机大倾角作业稳定性分析及部分结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掘进机的总体介绍
        1.1.1 掘进机的种类
        1.1.2 国外掘进机发展情况
        1.1.3 我国掘进机发展情况
        1.1.4 我国煤矿主力机型简介
        1.1.5 悬臂式掘进机发展的趋势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课题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EBZ260掘进机的总体结构、技术参数及工作原理
    2.1 EBZ260掘进机概述
    2.2 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2.3 主要技术参数
    2.4 本章小结
3 EBZ260掘进机大坡度作业的稳定性分析
    3.1 瞬时合力矩法
    3.2 上山稳定性数学模型
        3.2.1 “lowering”模式下的稳定性分析
        3.2.2 “overcutting”模式下的稳定性分析
        3.2.3 “lifting”模式下的稳定性分析
        3.2.4 “undercutting”模式下的稳定性分析
    3.3 下山稳定性
    3.4 上、下山稳定性分析的MATLAB可视化
        3.4.1 上山稳定性输出曲线
        3.4.2 下山稳定性输出曲线
    3.5 本章小结
4 履带宽度优化与后支腿布置方式改进
    4.1 履带宽度与后支撑腿的接地中心到机器重心水平距离对巷道坡度的影响
        4.1.1 受力分析
    4.2 履带及后支撑腿的附着力确定
    4.3 模型的数值分析与优化方案
    4.4 稳定性提升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履带链节的结构改善
    5.1 原链节的形式
    5.2 改进方案的探讨
        5.2.1 从提高附着力角度改进
        5.2.2 牵引力的验证
        5.2.3 从清岩泥角度改进
        5.2.4 牵引力的验证
    5.3 改进后链节的确定
        5.3.1 改进后链节的啮合力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掘进机机载钻孔机械手动态特性分析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掘进机及其辅助装置
    1.2 钻孔机械手应用
        1.2.1 国外钻孔机械手应用
        1.2.2 国内钻孔机械手应用
    1.3 掘锚联合机国内外发展状况
    1.4 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机载钻孔机械手结构设计
    2.1 掘进机机载钻孔机械手主要技术规格
    2.2 掘进机机载钻孔机械手关键技术处理
    2.3 钻孔机械手运动过程
        2.3.1 打巷道顶部锚杆孔时钻孔机械手运动过程
        2.3.2 打巷道侧壁锚杆孔时钻孔机械手运动过程
    2.4 钻孔机械手运动学分析与优化
        2.4.1 起卧机构运动学模型
        2.4.2 伸展机构运动学模型
    2.5 机械手稳健优化理论
        2.5.1 稳健性优化目标函数
        2.5.2 约束条件确定
        2.5.3 固定容差稳健模型优化
    2.6 本章小结
3 掘锚联合机几何特性设计
    3.1 钻孔机械手空间运动自由度分析
        3.1.1 坐标系建立
        3.1.2 钻孔机械手运动学分析
        3.1.3 钻孔机械手逆运动学分析
        3.1.4 钻孔机械手的雅克比矩阵
    3.2 掘进机在巷道中位姿描述与确定
    3.3 钻孔机械手与掘进机整机运动学分析
    3.4 本章小节
4 钻孔机械手在实际工况下定位策略
    4.1 机械系统动力学理论基础
    4.2 巷道类型及其支护要求
    4.3 巷道工况影响下机械手定位策略
        4.3.1 掘进机处于理想状态下机械手定位
        4.3.2 钻孔机械手打顶部锚杆孔定位
    4.4 实际工况下机械手运动学反解法分析
    4.5 本章小节
5 钻孔机械手动态特性与钻头工作稳定性
    5.1 液压钻孔机械手系统三维建模
    5.2 模型转换
    5.3 基于ADAMS机载钻孔机械手动态特性仿真
    5.4 机械手动态特性仿真分析
    5.5 机械手振动特性分析与研究
    5.6 机械手各关节对钻孔稳定性影响
    5.7 本章小结
6 钻孔机械手控制方法
    6.1 小波变换理论
        6.1.1 连续小波变换
        6.1.2 离散小波变换
    6.2 神经网络理论
        6.2.1 神经网络模型
        6.2.2 神经网络学习和训练
        6.2.3 神经网络分类
    6.3 锚杆钻孔机械手控制
    6.4 小波神经网络控制
        6.4.1 小波神经网络结构形式
        6.4.2 小波神经网络学习方法分析
        6.4.3 多变量小波神经网络控制与仿真
    6.5 本章小结
7 工业性实验与应用
    7.1 实验条件与方案
        7.1.1 实验条件
        7.1.2 实验过程
        7.1.3 实验结果分析
    7.2 掘锚机组综合技术评价
    7.3 本章小节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EBZ160型掘进机内伸缩截割臂有限元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掘进机国内外的研究
        1.1.1 我国掘进机的发展概况
        1.1.2 国外掘进机的研究概况
    1.2 我国悬臂式掘进机的发展趋势
        1.2.1 截割功率的不断提高
        1.2.2 行走、装载、截割设计方面的发展方向
        1.2.3 电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1.2.4 努力提高截割效率
        1.2.5 提高机组的稳定性
        1.2.6 悬臂式掘进机新技术的发展
    1.3 我国煤矿主力机型简介
    1.4 将有限元分析法用于研究掘进机截割伸缩机构的意义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EBZ 160 型掘进机基本结构和工作模式
    2.1 掘进机伸缩臂的基本结构
    2.2 EBZ 160 掘进机主要结构及技术参数
        2.2.1 EBZ 160 掘进机主要结构
        2.2.2 EBZ 160 掘进机技术参数
    2.3 EBZ 160 掘进机工作原理及典型工况分析
        2.3.1 工作原理
        2.3.2 典型工况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EBZ 160 掘进机受力分析
    3.1 整机受力分析
        3.1.1 轴向钻进情况下受力分析
        3.1.2 向上摆动截割情况下受力分析
        3.1.3 向下摆动截割情况下受力分析
        3.1.4 左右摆动截割情况下受力分析
    3.2 内伸缩截割臂的受力分析
        3.2.1 向上摆动截割情况下受力分析
        3.2.2 向下摆动截割情况下受力分析
        3.2.3 左右摆动截割情况下受力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掘进机截割臂的的实体建模和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
        4.1.1 有限元法的概述
        4.1.2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4.1.3 有限元法软件的结构及分析流程
        4.1.4 有限元法在掘进机设计中的应用
    4.2 SolidWorks 软件简介
        4.2.1 SolidWorks 三维设计软件简介
        4.2.2 SolidWorks 软件的特点
    4.3 掘进机悬臂的三维建模
        4.3.1 伸缩内筒建模
        4.3.2 截割头轴建模
        4.3.3 花键套建模
        4.3.4 浮动密封架建模
        4.3.5 伸缩外筒的建模
        4.3.6 伸缩保护筒建模
        4.3.7 总装配图
    4.4 有限元分析
        4.4.1 伸缩外部有限元分析
        4.4.2 伸缩内部有限元分析
    4.5 伸缩截割臂结构改进
    4.6 本章结论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掘进装备在我国煤矿中的发展及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煤矿巷道掘进装备的发展
    1.1 国外煤矿巷道掘进装备发展情况
    1.2 国外煤矿巷道掘进装备技术水平
2 国内煤矿巷道掘进装备的发展
    2.1 国内煤矿巷道掘进装备的发展情况
    2.2 国内煤矿巷道掘进装备技术水平
3 我国煤矿巷道掘进装备的发展趋势

(10)复杂条件下S100型综掘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2 巷道的支护参数材料
3 试验的主要设备
4 实施方案
    4.1 风动工具的选择
    4.2 施工工序
    4.3 后路运输系统的改造
    4.4 其它现场问题的解决

四、S-100型掘进机技术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十)——制造商变迁[J]. 葛世荣. 中国煤炭, 2021(03)
  • [2]S100型半煤岩掘进机履带传动副的改进[J]. 安昶春. 机械管理开发, 2019(01)
  • [3]EBH300A型煤矿横轴掘进机截割部结构动态特性研究[D]. 黄建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7)
  • [4]显德汪矿掘进机电控系统改造[D]. 许立坡. 华北电力大学, 2015(05)
  • [5]悬臂式掘进机装运机构虚拟样机建模及仿真[D]. 李彦振.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5)
  • [6]EBZ260掘进机大倾角作业稳定性分析及部分结构改进[D]. 王川.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4(03)
  • [7]掘进机机载钻孔机械手动态特性分析与控制[D]. 侯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4(02)
  • [8]EBZ160型掘进机内伸缩截割臂有限元分析研究[D]. 苏畅. 安徽理工大学, 2009(06)
  • [9]掘进装备在我国煤矿中的发展及趋势[J]. 叶仿拥,马永辉,徐晋勇,向家伟. 煤炭科学技术, 2009(04)
  • [10]复杂条件下S100型综掘机的应用[J]. 余磊. 中国煤炭, 2008(05)

标签:;  ;  ;  ;  ;  

S-100掘进机技术改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