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清时期湖北地区商业发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杨鹏,王思明[1](2021)在《二十年来明清两湖地区经济史研究综述》文中提出二十年来(2000—2020年)明清两湖地区经济史研究发展引人注目,在移民与经济开发、农业和农村经济研究、手工业研究、城市和市镇经济研究、商人与商品经济研究、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诸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何进一步开阔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思路,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打破学科藩篱,借鉴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强化问题意识,提升理论深度,应是未来研究关注的重点。
曾毅[2](2021)在《明代医书作者的群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医书是中医学术传承的重要载体,明代编着的医书的数量空前,达一千余种之多,在同时期的世界医学史上也绝无仅有。除了像《本草纲目》这样享誉世界的巨着,明代的许多医书至今仍是中医学医疗、科研、教学的重要参考文献。因此,因此对明代医书进行多方位深入研究,无论对于认识明代医学的历史,还是对现代中医的传承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多关注个体医家及其着作的研究,对于医书整体尤其是对其作者群体的研究缺如。本文试图对明代医书作者的地域、学力、社会身份进行分类,并将作者划分出群体与着作类型特征进行相关性研究,以期通过数据挖掘,勾勒出明代医书作者群体的概貌。本文在广泛收集前任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重要目录文献调研、考证,甄选出812种明代医书,建立《现存明代医书信息数据库》,从中提取442位医书作者信息,逐一考察其籍贯、科考、社会身份等信息,建立《现存明代医书作者信息数据库》,并利用数据库开展了下述研究。1.对现存明代医书的种类、年代分布进行了考察;2.对作者的里籍、功名、职务、社会身份等进行考察,并将作者初步划分为职业医家、兼业医家、和非医家三类群体;3.对不同群体作者的着书数量、着书动机、着作种类与撰着方式、着作影响力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如下结果:1.现存有作者可考的明代医书种类涵盖了《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列所有类目,其数量以临证各科、方书、养生修真导引、本草、医案医话为多。2.医书的产出年代以前期少,中期缓慢增长,后期快速增长的势态,政治动荡等因素对医书的产出数量没有太大影响,经济的发展、商业出版和医学内部的因素是促进医书产出的主要动力。3.医书作者的地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尤以浙、苏、皖、赣为多,其数量依现今区划排序依次为:浙(127)、苏(95)、皖(60)、赣(37)、沪(17)、豫(17)、鄂(16)、闽(15)、鲁(13)、冀(7)、川(7)、陕(5)、湘(5)、晋(4)、粤(3)、桂、贵、滇、辽、琼各1。提示,相比金元时期,冀、豫、鲁名家辈出的景象,明代中国的医学中心南移,北方逐渐衰落。4.可以考察到科考背景,即获取到功名的的医书作者有131位,其中进士 68位,举人16位,武举人4位,生员43位。获取功名者占作者总数的30%。5.医书作者的身份多元,其中,职业医家(包括官医、民间医)215位,占总数的48.6%,接近半数;兼业医家(有其他职业,如官,同时行医者)40人,约占9%;非医家187人,约占总人数42.4%,这其中官员112、儒生26、文人10、僧道25、书商6、藩王2。医书作者中非医家数量庞大,值得关注。6.就医书编撰数量而言,职业医家人均1.96部,兼业医家人均2.5部,非医家群体人均1.6部;编撰有6部以上医书的高产作者18位,其中职业医家11位,兼业医家3位,非医家4位。其中前三位有2位为兼业医家。7.职业医家趋向于撰着综合性着作、伤寒与金匮、诊法、临证各科、针灸推拿、基础理论类书籍;其创作方式以撰着为主,偏向原创,是医学知识的创造者。兼业医家倾向于创作医论、基础理论、医经、伤寒与金匮,撰着方式上倾向于加工、阐释。非医家群体倾向于创作养生修真导引类书籍,文献整理是其撰着特征。8.高影响力的医书主要由职业医家撰着,是医学文本知识的绝对主导者。9.通过对高产出作者、着有高、极高影响力医书的作者调研发现,高产出作者在科考方面,以经过科举考试教育、有一定科考的作者为主。着有高、极高影响力医书的作者亦是相近,也以拥有生员及以上科考者为主。结合这些作者都是职业医家,可以得出着述数量多、能产出高影响力着作的人物是既有文化(科考)又有医家身份(临床实践经历)的人物。
郭立忠[3](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韦秋培[4](2021)在《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 ——以汉中盆地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ICOMOS《文化线路宪章》引领下,2009年俞孔坚等多位学者提出构建中国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长江沿线文化带被界定为国家级线性文化遗产,其中汉江作为长江第一大支流,也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继而开启了从文化线路视角研究汉江的新领域。汉江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大河之一,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产生巨大影响。目前的研究缺少对汉江本体和沿线文化带的遗产关联性方面更细致的研究和梳理。2020年,在《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编制工作中首次从文化线路视角分析汉江两岸的密集古迹分布带及沿汉江呈现文化传播的现象,并提出“汉江水路”概念及“汉江水路”系列遗产保护目标,但对其遗产构成和价值识别等工作尚未深入展开。因此本文将从文化线路视角对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遗产构成和价值进行识别和研判,这对推动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及“汉江水路”遗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次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研究,“汉江水路”作为一个新的遗产保护对象,需根据《文化线路宪章》等国际宪章和文件,借鉴“水路遗产”和“水路文化遗产”等概念,梳理“汉江水路”的命名和内涵;依托“汉江水路”的历史发展研究,梳理汉江水路历史演变过程和历史线路;在此基础上,从文化线路视角,对“汉江水路”满足“文化线路”定义、具备“文化线路”特征等方面进行认知。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基于案例借鉴和相关文件解读探讨文化线路遗产构成和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构建相应的技术路线。第三部分为实践研究,实践研究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识别和遗产资源调查,基于构建的技术路线和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历史功能,建立汉江水路遗产体系,并基于遗产构成要素识别原则,确认属于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构成要素清单,并对已确定的遗产构成要素进行资源现状调查;其二为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研究和判断,借鉴Attributes(价值特征要素)的认定逻辑建立了遗产要素与遗产价值的联系,通过分析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各类遗产要素与线路功能相关的价值特征,从而归纳总结各类型遗产要素共有的价值内容,选择《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价值体系作为遗产要素共有的价值转化为整体价值的框架,继而从历史、艺术、科学、文化和社会五方面总结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整体价值。本文基于文化线路视角,梳理了“汉江水路”命名和概念内涵,构建了文化线路遗产构成和价值研究的技术路线,并以汉江水路汉江盆地段为例,厘清了其遗产构成要素与遗产价值。本研究为类似的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与价值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框架,同时为“汉江水路”遗产名录及保护与利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罗挺[5](2021)在《明清时期襄阳地域文化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钱恒生[6](2021)在《移民、垦荒与米谷:明清时期湘鄂赣米粮业区域化形成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
易正阳[7](2021)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代长江中游水运史研究综述》文中指出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因为全国性市场商品流通的转向而逐渐崛起,长江中游地区亦凭借着其"上承天府,下引江南"的地理优势,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而水路运输在其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相比前代,清代长江中游水运具有更明显的商业化特征,特别是国门开启后,列强进入长江水道,加快了长江中游传统水运行业的近代化转型,对中国水运业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对长江中游水运史的关注开启于清末民初,是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经世致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价值的论着是其主流。20世纪80年代前,整体研究过于零碎,尚未得到学术界的重视。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大批水运史研究的专着,同时研究的方向也逐渐向纵深发展,由宏观的制度史、经济史、对外关系史下移到微观层面的区域社会经济史方向。进入新世纪后,该领域的研究持续深化,以城市史、对外关系史、商业史等角度为切入点介绍水路运输与贸易市场、行政机构、船帮会馆等方面的关系与互动,是相关研究的新趋势与热点。
黄宸[8](2021)在《两淮藩篱:划界行盐与宜昌府地方社会(1735-1911)》文中认为划界行盐是一种通过行政手段划定食盐产销区域的制度。据此,清代宜昌府分属四川、两淮两个盐区,其中改土归流的鹤峰州、长乐县属四川盐区,食川盐,是宜昌府的“川界”;其余州县则属两淮盐区,食淮盐,是宜昌府的“淮界”。川盐较淮盐味美价廉,更符合当地的市场需求,因而不断侵入“淮界”以及湖广其它的淮盐销区,造成严重的“川私”问题。然而,由于淮盐盐课明显高于川盐,清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盐课收入,并未按照市场需求将“淮界”划入四川盐区,而是视之为抵御川盐的前线藩篱,将其留在两淮盐区,“淮界”居民因此不得不食用价昂质劣的淮盐。这种牺牲当地居民利益,且不符合市场导向的政策,使代表国家力量的官员与符合市场需求的川盐,在宜昌府展开了一场缉私与走私的博弈。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后,淮盐无法沿长江上运,清政府只得批准将川盐运往湖广淮盐口岸销售。这一被称为“川盐济楚”的政策打破了划界行盐制度对销区的限制,大量运送川盐的船只得以经停宜昌府,附郭东湖县的转口贸易迅速兴起,社会经济面貌为之一变,为当地的商业化与近代化奠定了基础。然而这种社会经济变革也伴随着缺乏腹地支持、经济结构单一的弊端,不具备现代财经观念的清政府未能对其进行积极调整,为日后宜昌社会经济的畸形发展埋下伏笔。
刘璇[9](2021)在《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清朝时期的水环境记录》文中提出洪涝灾害是当今世界严重的灾害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都会出现很多不同程度的洪水的灾害,尤其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是最为严重。清朝时期的水环境记录大多都是通过史料记载的方式,进行清朝气候记录。如何模拟清朝时期的水旱灾害空间结构并分析赣江下游流域的水患灾害的洪水高度是当前环境规划与设计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主要难题。赣江下游流域是我国典型的汇水盆地区,是鄱阳湖入长江流域的重要水陆交通命脉。其研究赣江下游流域清朝时期的水环境,复原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的水系、湖泊、洪水高程对当今水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显着意义。然而,在当今清朝时期的水环境研究中,大多都处于明清时期历史文献记载,分析明清时期的气候环境。本文以万寿宫为研究点,通过分析万寿宫的文化功能和环境功能,以文化功能分析了以治水英雄“许真君”的典型案例,以及万寿宫分布的发展历程。按照3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解析了万寿宫遗址的高程、坡度、河网密度等环境功能。依据现存万寿宫遗址识别了万寿宫空间分布规律,得出万寿宫临水特征。基于历史气候资料,运用综合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方法,系统地解析了依据万寿宫遗址清朝时期水环境记录的时空演化特征。识别了以万寿宫作为洪水高程到达点的空间洪涝灾害模拟,探讨了基于水神庙为古代水文站在清朝时期水环境记录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清朝时期水环境记录研究方法建议,为研究清朝气候和清朝水环境记录提供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支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其万寿宫文化功能的梳理,得出万寿宫作为水神庙的结论。从万寿宫文化角度,分析了许真君作为“为民除水患,镇蛟斩蛇”治理水患的人物事迹。分析了许真君其人生平治水的事迹,以及万寿宫建成的起源、历史、功能、文化。以许真君为“为民除水患水神”慢慢转变成“江西福主”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以许真君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万物有道,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通过田野的调查获得万寿宫遗址的基础数据,万寿宫作为水神庙大多都建立在治理水患的区域和水患频发的地区,其空间分布规律具有“临水”之特征,万寿宫遗址主要分布在临水的赣江下游流域。通过万寿宫遗址的环境功能分析得出三个结论:其一,万寿宫水神庙是古代水陆交通的航标。其二,出于文化景观的作用,万寿宫作为水神庙的代表性寺庙建筑。其三,万寿宫作为水文站具有古代水患灾害标记之作用。(2)通过实地考察,获取了万寿宫水神庙建成的地形、地貌、高程、坡度、河网密度等基础数据。经过27座万寿宫遗址的环境功能解析,得出万寿宫遗址大多处于低海拔冲积平原地区。万寿宫遗址高程大多都分布在20-30m。万寿宫遗址坡度范围大多都是适合人类生产生活的15°以内。基于河网密度值计算,万寿宫遗址分布大多在4-30 km/km2区间。(3)运用柯本气候分类法,从空间上分析得出赣江下游流域处于Cfa温暖带常湿温暖气候。基于历史气候资料,综合运用统计分析,运用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流域各地区气候特征相关性R2为0.7182,表示赣江下游流域的各地区被解释变量的水旱灾害具有较高的可信程度。同时说明赣江下游流域各地区的气候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赣江下游流域都处于Cfa温暖带常湿温暖气候,清朝时期各地区的水旱灾害对临近地区影响较高。(4)通过历史资料统计法收集赣江下游流域水旱灾害数据,运用滑动平均法、水患灾害等级法。结果表明:从1644年-1704年,大致是清朝初年至康熙前期,这一时期水旱灾害较为频繁,以旱灾为主,是清朝旱灾最为密集的时期。第二时间段是从1704年-1824年,康熙四十三年至道光四年,约120年时间,这一时间段赣江下游流域的城市又是水旱灾害多发期,水灾的频率高于旱灾。第三时间段为1824年-1911年,道光四年至宣统三年,约有84多年时间。这一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旱灾害频发期,水灾频率明显大于旱灾频率。(5)基于史料量化数据运用小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流域水旱灾害小波分析的结果表明:0-5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2.82a、4.75a。50-10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2.82a、4.75a。100-15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4a、4.475a。150-20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4.75a、8a。200-25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4.75a、8a。由此得出,在250年的时间段内赣江下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周期为2a-8a。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周期是2-7a。说明清朝洪涝灾害周期性和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周期性大体一致。(6)基于清朝时期史料量化数据通过功率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清朝时期新干县水旱灾害的周期性为8.40a、2.50a、4.13a、3.58a、3.03a。清朝时期南昌市水旱灾害的周期性为8.33a、5.09a、4.14a。清朝时期南昌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13a、2.49a、5.06a、4.02a、3.95a、3.68a。清朝时期湾里区水旱灾害周期性为2.50a、5.03a、4.17a。清朝时期新建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13a、3.09a、4.14a。清朝时期安义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2.50a、4.17a、2.82a。清朝时期进贤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33a、5.03a、2.50a、3.64a。清朝时期樟树市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33a、5.03a、4.26a、4.15a、3.68a、2.70a、2.54a、2.27a。清朝时期丰城市水旱灾害周期性为5.08a、4.55a、4.41a、4.26a、2.68a。清朝时期永修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55a、7.14a、5.10a、4.41a、4.20a、3.97a、3.45a、2.25a。也就是说赣江下游流域洪涝周期性灾害和厄尔尼诺现象2a-7a出现的周期性大体相近。(7)清朝时期气候变化对万寿宫遗址研究实证分析,得出清朝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对万寿宫遗址影响显着。因古代并没有水文站进行水文历史记录,故以万寿宫水神庙的高度作为水文站标高,运算Arc GIS空间智能计算,在不同的降雨条件下,进行了无源分析,计算了18次洪水灾害模拟,得出18种情景模拟下研究区洪水影响情况。在不同情景条件下,得出万寿宫遗址淹没区范围及受到影响的遗址的数量、受灾面积及空间分布。以最低水位吴城万寿宫黄海高程1米情景下进行空间模拟,得出淹没区面积184197hm2,占研究区总面积6.45%。以钱塘万寿宫黄海高程78米情景下进行空间模拟,得出淹没区面积2231949hm2占研究区总面积78.17%。并通过运用Arc Scene软件,进行水淹没演进模拟分析。(8)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的清朝赣江下游水系复原。通过对古地图进行整理,通过其空间定位运用投影转换、赋予同名点以现代坐标的方法,对空间地图进行地图校正。基于WGS84地理坐标系,叠加1820年清朝江西省地图,矢量化提出赣江流域湖泊水系系统。通过的Arc GIS空间分析法,得出当今鄱阳湖面积缩小的结论,以及赣江下游流域弯曲处河流演变的研究结果。综上分析,本文基于原有洪涝灾害与现代降雨量拟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提出基于空间上,以万寿宫水神庙为古代水文站标志站点进行水环境记录的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是新型研究理论机制创新。
杨夏薇[10](2021)在《宋代铜镜纹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铜镜是古代日用品,在中国古代既用于鉴容,也用于辟邪等场合,因流传两千多年以上,在物质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铜镜的形式相对简单,平板状,多为圆形,偶有方形,间有菱花形、椭圆等形状者,极个别有柄。其正面平或微凸,是实现其基本功能面,其背面有多种多样的纹饰和装饰,成为古代艺术的主要载体。因铜镜的基本功能是鉴容,所以镜面需要光亮、致密,中国古代铸工在长期实践中,发现高锡青铜可达此效果,其材质的锡含量往往在20%以上,甚至有30%者,但高锡青铜镜坚硬质脆,坠落即碎。而镜背面的纹饰或装饰,应当本源于商周青铜礼乐器,并随时代不同而有变化,工艺也如青铜礼乐器一样多种多样,所以,铸工铜镜的制作,同样沿袭青铜礼乐器生产的路径,早期都是以泥范块范法成形的。青铜器的装饰工艺,多移借自青铜容器,包括镶嵌、错、鎏、镀、绘和包金银等,其中镀锡工艺在装饰镜背的基础上,铸工逐步认识到也是处理镜面、使之白亮的加工工艺。随着这种工艺的普及,铜镜合金的锡含量可以不必很高,使其依然保持相当的韧性。中国铜镜可上溯到河西走廊的齐家文化,中原出现最早的是商代,西周只是零星发现,这些具有铜镜形象的器物,究竟是否全部用于鉴容,还不能肯定,至少其中某些是用于装饰。真正作为日用鉴容的铜镜,大概从春秋晚期才开始逐步增多,侯马铸铜做法发现有铸镜模范,反映出铸镜和其他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甚至装饰纹样一致。经过战国时代的发展,一些特种工艺镜颇为突出,如漆背镜、彩绘镜、双背镜等,表现出高度的工艺技巧。秦汉是青铜镜大大发展阶段,王室和戈地方都会都是青铜镜的重要产地,商品性强故纹样类型多。汉之后的连年动乱对青铜镜生产打击较大,但随着佛教东传和道教的兴起,宗教题材成为铜镜纹样的主要内容。隋唐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多种精美形式、装饰手法多样、纹饰题材丰富的青铜器,表明铜镜生产臻至高峰。唐宋社会的巨变在史学界已有不少研究和讨论,艺术史也有涉及。通观两个时代的青铜镜,差别突出。宋代青铜镜因普通和寻常,往往被忽视,页成为研究较少、留下诸多空白的流域。本文即是针对这一空白而设计的研究,宋代手工业商品化有关,大批量的铜镜以工业化模式生产出来,其纹饰装饰性更强。如表现宋代女性文化的花卉纹镜和凤鸟纹镜,也有人物故事纹镜中展现宋代士人隐逸之情的许由巢父镜、王质观弈镜,还有展现宋代铜镜商品化的商标牌记镜,再有反映与道教、佛教有关的铜镜。宋代铜镜纹饰在艺术上呈现出丰富的装饰化、世俗化表现内容。纹饰的世俗化表现与佛、道教世俗化有关,佛道教义逐渐世俗化,广纳信众,与社会风俗相结合,形成特殊的民间风俗礼仪。铜镜参与了宋人的生活,照容或是民间信仰中用镜祭祀、婚丧喜庆事中都见有铜镜的使用,铜镜纹饰就是反应这些风俗的图像。本文采用图像与空间的讨论方法,将宋代铜镜中的部分纹饰作为单一图像来看,与周围的墓葬壁画、器物形成一个研究场域,应属于墓葬器物研究的一种方法。通过铜镜的功能与图像产生的交互关系,更好的理解宋代铸镜工匠在铜镜装饰上对于纹饰内容、题材的选择,从而进一步探究宋人在物质文化上对铜镜的设计与构思,并探讨纹饰除装饰意义以外的思想内涵,从而进一步展现宋人的造物与装饰思想。
二、明清时期湖北地区商业发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清时期湖北地区商业发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年来明清两湖地区经济史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移民与经济开发 |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研究 |
三、手工业研究 |
四、城市、市镇经济研究 |
五、商人与商品经济研究 |
六、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 |
(2)明代医书作者的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明代医书的搜集与整理研究 |
2 关于医书作者的研究 |
3 有关医家群体的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1 究范围的界定 |
2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3 分类标准 |
第三节 内容、结构、创新性 |
1 内容与结构 |
2 创新性 |
第二章 明代医学发展概述 |
第一节 明代的医学的成就与特色 |
第二节 明代医事制度 |
第三节 明代刻书业与医书刊刻 |
第四节 明代医药学家与医药学着作 |
小结 |
第三章 现存明代医书调研与数据库建立 |
第一节 相关医书目录及所录明代医书 |
1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及其所录明代医书 |
2 《宋以后医籍年表》及其所收明代医书 |
第二节 现存明代医书及作者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
1 医书的甄选 |
2 数据库的建设 |
第三节 现存明代医书的种类与年代分布 |
1 现存明代医书的种类 |
2 现存明代医书的年代分布 |
小结 |
第四章 作者信息调研的与群体的划分 |
第一节 作者的地域调查与分布 |
1 浙江 |
2 江苏与上海 |
3 安徽 |
4 江西、河南、湖北、福建、山东等地 |
5 作者地域分布图 |
第二节 作者科考情况调查与分布 |
1 进士、举人、生员作者 |
2 无功名作者 |
3 科考情况不明的作者 |
4 作者的科考分布 |
第三节 作者的身份考察与群体划分 |
1 身份界定与群体划分的标准 |
2 职业医家群体 |
3 兼业医家群体 |
4 官员、文人与隐士、僧道等非医家群体 |
小结 |
第五章 作者群体与其着述关系 |
第一节 作者群体与着书数量 |
1 高产作者 |
2 职业医家着述数量 |
3 兼业医家的着述数量 |
4 官员、乡绅、书商等非医家群体的着述数量 |
第二节 作者群体与着述种类 |
1 职业医家的着述种类与撰着方式 |
2 兼业医家的着述种类与撰着方式 |
3 官员、文人与隐士、僧道等非医家群体的着述种类与撰着方式 |
第三节 作者身份与着述动机 |
1 职业医家的着述动机 |
2 兼业医家的着述动机 |
3 官员、文人与隐士、僧道等非医家群体的着述动机 |
第四节 作者群体与其着作的影响力 |
1 关于医书影响力的判断与划分问题 |
2 职业医家着述的影响力 |
3 兼业医家着作的影响力 |
4 官员、文人与隐士、僧道等非医家群体着作的影响力 |
5 高影响力医书的作者 |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现存明代医书表 |
2. 现存明代医书作者信息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3)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4)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 ——以汉中盆地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解析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相关概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汉江相关研究 |
1.4.2 文化线路相关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解析 |
2.1 “汉江水路”概念由来 |
2.1.1 “汉江水路”名称解析 |
2.1.2 “汉江水路”概念解读及特征分析 |
2.2 “汉江水路”历史研究 |
2.2.1 汉江及汉江流域基本概况 |
2.2.2 “汉江水路”历史演变 |
2.2.3 “汉江水路”线路梳理 |
2.3 从文化线路的角度对“汉江水路”进行认知 |
2.3.1 “汉江水路”历史作用总结 |
2.3.2 辨析“汉江水路”是否符合文化线路定义 |
2.3.3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的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识别理论研究 |
3.1.1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 |
3.1.2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案例借鉴 |
3.1.3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的相关研究 |
3.1.4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识别技术路线 |
3.2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理论研究 |
3.2.1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案例借鉴 |
3.2.2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的相关研究 |
3.2.3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体系比较分析 |
3.2.4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技术路线 |
3.3 本章小结 |
4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识别 |
4.1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背景概述 |
4.1.1 汉中及汉中盆地区域概况 |
4.1.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线路走向及其自然地理环境 |
4.1.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重要地位 |
4.2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分析 |
4.2.1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体系构建 |
4.2.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识别原则 |
4.2.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清单 |
4.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资源调查 |
4.3.1 交通设施资源调查 |
4.3.2 自然环境要素调查 |
4.3.3 与军事战略相关要素资源调查 |
4.3.4 与文化影响相关要素资源调查 |
4.3.5 与商业贸易相关要素资源调查 |
4.3.6 非物质遗产要素资源调查 |
4.4 本章小结 |
5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研判 |
5.1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研判方法 |
5.1.1 价值特征要素的识别 |
5.1.2 遗产价值的梳理 |
5.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特征要素分析 |
5.2.1 线路本身价值特征要素分析 |
5.2.2 其它基本要素的价值特征要素分析 |
5.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解析 |
5.3.1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各类型遗产要素共有的价值分析 |
5.3.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整体价值阐述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一: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物质遗产要素现状调查表 |
附录二: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非物质遗产要素现状调查表 |
附录三: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数量统计表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两淮藩篱:划界行盐与宜昌府地方社会(1735-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1.制度史层面的意义 |
2.社会史层面的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1.宜昌盐史研究 |
2.宜昌社会史研究 |
三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川盐济楚”前的宜昌地方社会 |
第一节 行政沿革与自然地理 |
第二节 农业 |
第三节 商业 |
第四节 风俗 |
小结 |
第二章 划界行盐与宜昌府的“淮界”“川界” |
第一节 两淮盐区与宜昌府“淮界” |
一 宜昌府“淮界”在淮南盐区中的位置 |
二 宜昌府“淮界”的食盐运销制度——“纲法” |
第二节 四川盐区与宜昌府“川界” |
一 本省计岸与黔滇边岸的建立 |
二 宜昌府“川界”的形成与其中的督催、经征问题 |
三 宜昌府“川界”的产地分配问题 |
第三节 宜昌府川淮二界中的市场与国家 |
一 宜昌府川淮二界中的市场化倾向 |
二 宜昌府川淮二界中的国家考量 |
小结 |
第三章 宜昌府的川盐贸易与商业发展 |
第一节 川私流通与政府缉私——兼谈清代私盐分类问题 |
一 民人走私与政府应对 |
二 藉官走私与政府应对 |
第二节 “川盐济楚”及其背后的政治博弈 |
一 “川盐济楚”的实行 |
二 政府内部的楚岸之争 |
第三节 “川盐济楚”后宜昌府的经济与社会变革 |
小结 |
结语 |
1.自然与政治共同作用下的宜昌府地方社会 |
2.各方力量博弈下的划界行盐制度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清朝时期的水环境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万寿宫遗址研究现状 |
1.2.2 清朝时期气候研究现状 |
1.2.3 气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
1.3 基于万寿宫遗址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的研究方法 |
1.3.1 清朝时期水环境记录的研究现状 |
1.3.2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的模式和方法概念 |
1.3.3 基于万寿宫遗址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的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结构框架 |
1.4.4 研究创新点 |
1.4.5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概况及相关概念 |
1.5.1 研究区概况 |
1.5.2 万寿宫的概念 |
第二章 万寿宫的起源、历史及建设形成的环境要素 |
2.1 万寿宫起源及发展史 |
2.1.1 万寿宫的起源 |
2.1.2 万寿宫的发展史 |
2.2 万寿宫祭拜主要的人物——许真君 |
2.2.1 许真君生平 |
2.2.2 许真君传说 |
2.2.3 许真君信仰由来 |
2.2.4 许真君的民间崇拜 |
2.3 万寿宫内的宗教仪式及主要活动 |
2.3.1 许真君崇拜活动——庙会 |
2.3.2 纪念许真君的朝圣活动 |
2.4 许真君为代表道家思想观点 |
2.4.1 “万物有道”观点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2.4.2 道家思想对当今的社会意义 |
2.5 万寿宫建设形成的环境要素 |
2.5.1 地形地貌特征 |
2.5.2 水文特征 |
2.5.3 气候特征 |
2.6 万寿宫建设形成的人文要素 |
2.6.1 交通活动 |
2.6.2 人类活动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遗址分布特征及环境功能分析 |
3.1 万寿宫的主要分布及特征 |
3.1.1 信仰万寿宫的族群发展过程 |
3.1.2 江西省内万寿宫分布 |
3.1.3 江西省外万寿宫分布 |
3.1.4 国外万寿宫分布、联系和特征 |
3.2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遗址分布 |
3.2.1 新干县万寿宫遗址 |
3.2.2 永修县万寿宫遗址 |
3.2.3 丰城市万寿宫遗址 |
3.2.4 樟树市万寿宫遗址 |
3.2.5 进贤县万寿宫遗址 |
3.2.6 南昌市万寿宫遗址 |
3.3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时间序列分布 |
3.4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空间序列分布 |
3.5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遗址与安义古道的关系 |
3.6 赣江下游万寿宫遗址高程分析 |
3.7 赣江下游万寿宫遗址坡度分析 |
3.8 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河网密度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朝小冰期水旱灾害时空演化规律 |
4.1 清朝时期的气候特征 |
4.1.1 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 |
4.1.2 清朝的历史 |
4.1.3 清朝温度和降水基本特征 |
4.1.4 清朝时期极端气候事件 |
4.1.5 清朝后期社会动荡 |
4.2 柯本气候空间类型区划 |
4.2.1 全球柯本气候空间类型区划 |
4.2.2 赣江下游流域柯本气候空间类型区划 |
4.3 清朝时期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分布规律 |
4.3.1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旱涝指数数据来源 |
4.3.2 水旱灾害等级序列 |
4.3.3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各地区旱涝指数分析 |
4.3.4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总体旱涝指数分析 |
4.3.5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地区旱涝指数相关性分析 |
4.4 清朝时期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小波分析 |
4.4.1 小波分析应用于气候的原理 |
4.4.2 1644-1911 赣江下游流域小波分析结果 |
4.5 清朝时期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周期分析 |
4.5.1 功率谱分析的原理 |
4.5.2 基于史料数据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分析的结果 |
4.6 清朝时期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空间分布规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朝小冰期水旱灾害对万寿宫遗址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 |
5.2 基于万寿宫遗址高程赣江下游流域淹没区分析 |
5.3 基于万寿宫遗址高程赣江下游流域淹没区空间分析 |
5.4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毁灭的原因 |
5.4.1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位 |
5.4.2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冷与热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的水环境复原 |
6.1 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的清朝赣江下游水系复原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6.1.3 研究结果:基于GIS地理配准的清朝水系复原 |
6.1.4 万寿宫遗址在赣江下游流域的3D空间分布 |
6.2 鄱阳湖古代近代对比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清朝1820 年鄱阳湖水系面积 |
6.2.3 2002 年鄱阳湖水系面积 |
6.2.4 古今鄱阳湖水系对比 |
6.3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水系复原 |
6.3.1 赣江下游流域的河道提取 |
6.3.2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的水系复原 |
6.3.3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古今水系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的研究结论 |
7.1.1 基于田野考察提出万寿宫遗址数据 |
7.1.2 提出基于万寿宫遗址分布的空间形式 |
7.1.3 基于万寿宫遗址进行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模式的可行性 |
7.2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对当今生态环境治理的意义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宋代铜镜纹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宋代铜镜纹饰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宋代铜镜纹饰考古学分期与特征 |
一、考古学研究中宋代铜镜纹饰的分期 |
二、考古学研究中宋代铜镜形制的分期 |
第二节 宋代铜镜纹饰的特征 |
一、宋代铜镜纹饰的题材特征 |
二、宋代铜镜纹饰的构图特征 |
三、宋代铜镜纹饰的装饰特征 |
第二章 花卉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花卉纹 |
一、牡丹纹 |
二、莲花纹 |
三、梅花纹 |
第二节 花卉纹的图式结构 |
一、缠枝花式结构 |
二、折枝花式结构 |
三、“小品”式结构 |
第三节 花卉纹对宋代花鸟画的模仿 |
第三章 凤鸟纹与龙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凤鸟纹 |
一、凤鸟纹 |
二、凤鸟纹的图式结构 |
第二节 龙纹 |
一、龙纹的图像形式 |
二、龙纹的图像内容 |
第四章 人物故事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仙人故事纹 |
一、龟鹤仙人纹 |
二、仙人斩蛟龙纹 |
三、达摩渡江纹 |
第二节 历史人物故事纹 |
一、许由巢父纹 |
二、王质观弈纹 |
三、唐明皇游月宫纹 |
第三节 民间故事纹 |
一、柳毅传书纹 |
二、牛郎织女纹 |
第四节 世俗生活类纹饰 |
一、海舶纹 |
二、婴戏纹 |
第五章 其他类型纹饰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几何纹 |
一、球路纹与龟背纹的发展演变 |
二、球路纹、龟背纹的仿藻井式结构 |
三、球路纹、龟背纹镜与建筑纹饰的关系 |
第二节 八卦纹 |
一、八卦纹的图像形式 |
二、八卦纹的符号化演变 |
第三节 牌记铭文镜 |
一、宋镜“牌记”的发展与形式 |
二、牌记铭文的内容 |
三、牌记中铸镜城镇的分布情况 |
第六章 宋代铜镜纹饰的“图像功能” |
第一节 墓葬中铜镜“使用空间”的界定 |
一、宋代墓葬中铜镜的使用特殊性 |
二、宋代铜镜的“使用空间”界定 |
第二节 墓顶挂镜的纹饰功能与意义 |
一、墓顶挂镜的基本情况与地域分布 |
二、墓顶铜镜纹饰的特殊性 |
三、铜镜纹饰与“访仙”隐喻 |
第三节 生活空间中铜镜的功能与意义 |
一、墓葬中的生活用镜 |
二、铜镜与日常生活 |
三、铜镜与镜像 |
第四节 宗教仪式中铜镜的功能与意义 |
一、铜镜纹饰与道教 |
二、铜镜纹饰与佛教 |
第五节 铜镜纹饰的“图像功能” |
一、装饰性 |
二、隐喻性 |
结语 |
附录1 宋代铜镜图录 |
附录2 宋代纪年墓出土铜镜表 |
参考文献 |
一、古代文献 |
二、现代文献 |
三、图录 |
四、考古发掘报告 |
五、期刊及硕博士学位论文 |
致谢 |
四、明清时期湖北地区商业发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年来明清两湖地区经济史研究综述[J]. 杨鹏,王思明. 湖南社会科学, 2021(04)
- [2]明代医书作者的群体研究[D]. 曾毅.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4]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 ——以汉中盆地段为例[D]. 韦秋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明清时期襄阳地域文化认同研究[D]. 罗挺.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6]移民、垦荒与米谷:明清时期湘鄂赣米粮业区域化形成与发展[D]. 钱恒生. 南昌大学, 2021
- [7]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代长江中游水运史研究综述[J]. 易正阳. 社会科学动态, 2021(05)
- [8]两淮藩篱:划界行盐与宜昌府地方社会(1735-1911)[D]. 黄宸.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清朝时期的水环境记录[D]. 刘璇.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10]宋代铜镜纹饰研究[D]. 杨夏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