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共聚单体与丙烯腈的共聚合及其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孙锐,王雨松,姜志文,舒晶晶,汪谟贞,葛学武[1](2022)在《丙烯腈/4-乙烯基吡啶辐射溶液共聚合》文中研究说明丙烯腈(AN)与亲水性单体的共聚是制备亲水性聚丙烯腈(PAN)功能材料的有效方式之一。本研究以AN与4-乙烯基吡啶(4-VP)的二甲亚砜(DMSO)溶液为研究对象,开展了γ射线辐射溶液共聚合制备AN/4-VP二元共聚物的研究,并对所合成的二元共聚物的化学结构、相对分子量、热性能和亲水性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γ射线辐照可以在室温下顺利引发AN和4-VP在DMSO中的共聚反应。吸收剂量在25 kGy时,单体转化率即达到90%以上,但所得共聚物相对分子量与剂量率相关。在30 kGy吸收剂量下,采用较低的剂量率(如11 Gy/min)辐照时,可以直接得到黏度为250 Pa·s的P(AN-co-4-VP)二元无规共聚物溶液,所合成的共聚物重均相对分子量约13万,两种单体结构单元组成与投料比一致;当剂量率超过20 Gy/min,所合成的共聚物相对分子量反而下降。当4-VP与AN的相对物质的量比较低(2%)时,辐射溶液聚合合成的P(AN-co-4-VP)二元无规共聚物热性能基本与PAN均聚物一致,并且4-VP并不参与-C≡N侧基的成环或交联反应。但P(AN-co-4-VP)二元无规共聚物的水接触角随着4-VP含量增加而逐渐减小,说明4-VP的引入可以提高PAN的亲水性。本文不仅为聚丙烯腈亲水改性提供了新思路,而且证明采用辐射溶液聚合方式可以直接得到高质量分数(>20%)的丙烯腈均聚物或共聚物的DMSO溶液,拓展了辐射技术在丙烯腈溶液聚合领域中的应用。
赵亚奇,周梦珂,梁浜雷,贾兴胜,雷顺天,朱怡博,高子森,杜玲枝,冯巧[2](2021)在《过硫酸铵引发混合溶剂沉淀法制备丙烯腈/丙烯酰胺共聚物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以单一水溶性无机铵盐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在水/二甲基甲酰胺(H2O/DMF)混合溶剂中,采用沉淀聚合工艺合成了高分子量的丙烯腈/丙烯酰胺(AN/AM)共聚物(即PAN聚合物)。主要探讨了高H2O含量下的混合溶剂配比和单体配比对聚合反应转化率和产物黏均分子量的影响,并采用元素分析仪(E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PAN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混合溶剂中H2O含量增加,PAN聚合物黏均分子量逐渐降低,聚合反应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随喂料中AM共聚单体的含量增加,PAN聚合物黏均分子量和聚合反应转化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同时,PAN聚合物中O元素含量逐渐增加,表明共聚物中AM单元含量增大,且FT-IR谱图中氰基(C≡N)和羰基(CVO)基团伸缩振动峰的存在,表明AN和AM单体发生了共聚合反应。AM单体的引入破坏了PAN共聚物的规整性,其结晶度整体上呈现降低趋势。不同DSC放热峰起始温度(Ti)和放热速率(ΔH/ΔT)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表明,AM单体较好地缓和了PAN聚合物的放热反应。
马芳芳[3](2021)在《利用二氧化碳和硫合成功能性聚合物》文中研究表明废弃物的再利用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研究热点。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导致地球温度不断升高,全球气候变暖。其与环氧化物共聚合生成脂肪族聚碳酸酯材料是最常见的将CO2变废为宝的手段。硫磺作为石油化工工业中石油精炼过程加氢脱硫的副产物,每年产量多达几千万吨,但是其使用范围非常有限。逆硫化工艺为废弃物硫的利用和富硫聚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对于废弃物的再利用迫在眉睫。本论文主要利用废弃物CO2和单质硫作为初始原料,分别进行共聚合反应,从而合成功能性聚合物,以达到废弃物再利用的目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以CO2为主要原料,合成侧链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碳酸酯,再通过硫醇-烯点击反应对其进行功能化改性,合成光敏性的聚合物材料。接下来,研究了废弃物硫的再利用,受到逆硫化工艺的启发,通过硫辛酸和硫单质的共聚合制备稳定的富硫聚合物,并对其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但是该聚合物的溶解性差。最后,本论文在硫和硫辛酸共聚的基础上,引入了第三单体苯乙烯,以达到提高聚合物溶解性的目的。1.考察以废弃物CO2为主要原料合成的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功能化改性及其光敏性探究。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节合成改性聚碳酸酯时的进料比和点击反应时间,有效控制聚碳酸酯侧链所含的光敏性基团肉桂酸酯的含量,当环氧丙烷(PO)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的进料比为2:3时,所得聚碳酸酯PPCAGE中AGE链段的含量可达到48.1%,然后,将其进行1 h的点击反应,可得到分子量Mn为9.0 kg·mol-1,分子量分布指数PDI为1.06的聚合物c26.1-PPCAGE,对所得的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探究了其在365 nm和254 nm的紫外光交替照射下的交联-反交联可逆动力学,通过实验发现,该材料在上述条件下的可逆循环次数可达到4次,说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2.考察以天然存在的小分子物质硫辛酸作为共聚单体,与废弃物硫进行共聚合反应,从而合成可降解的富硫聚合物。首先探究了硫和硫辛酸聚合的最佳反应条件,通过实验发现,在不使用任何外加溶剂的条件下,S和TA的进料比为2:1,在110℃下反应12 h后,可以得到分子量Mn为2.0 kg·mol-1,分子量分布指数PDI为1.00的可以稳定存在且溶解性较好的富硫聚合物,并且该聚合物在Na OH-CH3OH的混合溶液中可以发生降解。同时探究了反应原料比以及反应时间对该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对所得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节两者的进料比和共聚反应时间来控制所得聚合物中各链段的含量,而且在降解实验中,通过调节Na OH和CH3OH的加入量,可以控制降解速率。3.考察了在废弃物硫和硫辛酸的聚合反应体系中引入第三单体苯乙烯的三元共聚合反应,以期达到提高富硫聚合物溶解性能的目的。首先探索了硫、硫辛酸和苯乙烯共聚的最佳反应条件,通过实验发现,当三者的进料比为0.5:1:1时,在130℃下反应6 h后,可以得到分子量Mn为177.6 kg·mol-1,分子量分布指数PDI为1.56的可稳定存在且溶解性较好的富硫聚合物,且该条件下苯乙烯的转化率可达到67.9%。同时探究了反应时间对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对所得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共聚反应时间可以控制所得聚合物中各链段的含量,同时,该三元共聚物相比较于硫和硫辛酸的二元共聚物来说,溶解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洪昌文[4](2021)在《后过渡金属催化乙烯聚合及其共聚合研究》文中认为聚乙烯由于优异的力学性能、低廉的价格和便于加工的特点得到广泛的应用。全球对聚乙烯的需求超过1亿吨。但由于聚乙烯非极性的特质,其表面性能、染色性及与其他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表现较差,目前还无法满足一些高端的应用场景。在聚乙烯中引入一些极性的基团可大幅改善上述问题。后过渡金属催化的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合是在聚乙烯中引入极性基团最直接、经济、最具有工业前景的方法。但至今,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性能尚未达到工业化的需求。本文就后过渡金属催化剂领域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得到性能更为优异的催化剂和聚乙烯材料,具体内容如下:1.α-二亚胺钯催化剂在催化乙烯与乙烯基醚共聚时,会由于乙烯基醚自身的阳离子聚合等一系列副反应导致催化剂的失活。在第一个工作中,我们利用α-二亚胺钯催化的乙烯基醚二聚先将乙烯基醚转化为β,γ-不饱和缩醛,再利用α-二亚胺钯催化的乙烯共聚合,成功将缩醛基团引入聚乙烯链中。聚乙烯链中的缩醛基团还可以通过一系列有机反应转化为醛基、羧基、羟基、氰基、腙、取代芳基等基团。该工作为制备极性聚烯烃材料提供了一条高效的新途径。2.其次,我们合成了一系列带三氟硼酸钾强供电子基团的α-二亚胺镍催化剂Ni和Ni2,并研究催化剂的乙烯聚合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经典的α-二亚胺镍催化剂Ni1-A和Ni2-A,带三氟硼酸钾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得到的聚乙烯分子量升高,支化度降低。此外,该类催化剂还能很好的负载在无机载体上,得到负载型催化剂。催化剂负载后,活性、热稳定性、聚乙烯分子量等参数均进一步提高(活性最高达6.53 × 107g mol-1h-1,聚合物分子量最高达百万),且还可以催化乙烯与6-氯-1-己烯、10-十一烯酸甲酯等极性单体的共聚合。3.最后,我们合成了一系列膦-膦酰亚胺镍催化剂,并考察了其乙烯聚合和共聚合性能。结果表明,常用的的二溴化镍和烯丙基镍前驱物在本体系中没有活性,而氯化苯基镍前驱物在助催化剂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钠的作用下,表现出很高的活性和热稳定性。此外,该膦-膦酰亚胺镍催化剂还可催化乙烯与10-十一烯酸甲酯、6-氯-1-己烯、4-戊烯-1-乙酸酯等极性单体的共聚合。意外的是,该类催化剂还可催化1-己烯甚至6-氯-1-己烯的寡聚。
吕强[5](2020)在《DMSO溶剂中路易斯碱引发丙烯酸酯均聚合及与丙烯腈共聚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极性乙烯基单体聚合研究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一方面是由于此类单体所制备聚合物具有特殊功能性,在工业和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另一方面,在温和条件下实现极性乙烯基单体活性可控聚合一直是学术界追求的重要目标。本文在温和条件下,以DMSO作为溶剂,无金属路易斯碱作为引发剂,进行了丙烯酸酯均聚合研究、丙烯酸甲酯和丙烯腈共聚合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丙烯酸酯均聚合研究。在各类极性溶剂(THF、DMF、DMSO等)中,DBU仅可在DMSO中引发丙烯酸甲酯聚合。通过对聚合影响因素及其规律的详细研究,发现较低的温度和单体浓度有助于抑制聚合副反应发生,在反应温度15℃、单体浓度25 wt.%时,MA转化率达到25%,Mn=5000 g/mol,PDI=1.17。通过 NMR、FT-IR、MALDI-TOF 等手段进行的机理研究表明,DMSO对MA有活化作用;LB通过对活化的MA发生迈克尔加成产生链引发;活性链主要通过碳负离子回咬羰基而终止。在此基础上,对LB/DMSO引发其他多种丙烯酸酯单体的聚合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取代基的空间位阻和电子效应对单体转化率有明显影响,EA>MA>BA,MMA不能聚合;含有强吸电子基团的4-乙烯基吡啶(4-VP)、偏氯乙烯不聚合。2.丙烯酸甲酯和丙烯腈共聚合研究。研究发现DMSO溶剂中DBU可以引发AN和MA共聚合。共聚合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AN和MA两种单体可以相互引发。共聚因素研究发现,较低的反应温度和单体浓度有助于降低聚合物支化度和提高产率,在反应温度15℃、单体浓度22 wt.%时,共聚产率达到 63%,共聚物的[MA]/[AN]=1.5/98.5,Mw=70×104 g/mol,PDI=1.84。共聚物可以通过静电纺丝且具有良好的可纺性。DSC/TGA研究表明,相比于商用聚丙烯腈,AN-MA共聚物预氧化环化温度低,温域宽,高温残炭率达56-61%,在制备高性能碳纤维中具有潜在优势。3、1,2-二苯基-1,3-丁二烯(1,2-DPB)的阴离子聚合研究。采用强亲核性的烷基锂引发二芳基丁二烯聚合,对实验条件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THF-CHX混合溶剂可以有效抑制副反应发生并提高聚合效率,转化率达到99%、P(1,2-DPB)的Mn=21000 g/mol,PDI=1.05。同时发现P(1,2-DPB)的微观结构主要受到温度影响,1,4-结构含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游婷[6](2020)在《预氧纤维化学结构径向分布及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预氧化阶段是高性能碳纤维制备长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此阶段PAN原丝会在热场环境下,由有机线性大分子链转变为具有基础六元环的梯形结构,从而使纤维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为后续的碳化处理奠定结构基础。预氧化过程中形成的结构缺陷,会在后续的碳化石墨化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最终影响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在预氧化过程中,由于传质传热在纤维径向上的差异,导致纤维形成结构上的径向分布不均,成为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目前预氧化过程的径向结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形貌等方面,而对预氧纤维径向结构分布产生的化学反应本质特征,由于测试分析方法尚未建立,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分析预氧化过程中纤维径向上化学结构的差异及演变机理,对于揭示预氧化过程中纤维径向结构形成的根本机制,以及外部因素对径向结构分布和演变的影响,从而提高碳纤维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建立了一系列预氧纤维径向化学结构表征的方法体系,使用电子探针对预氧纤维的横截面进行氧、氮元素含量分布扫描,以分析纤维截面氧化程度和含氮结构的分布,同时进一步通过纳米红外对纤维截面的C=N、C=N、CH2、CH等官能团分布进行分析,可以直观看出纤维截面官能团在直径方向上的分布差异。在此基础上,使用电子探针和纳米红外对纤维径向进行元素及官能团的线扫描,建立纤维径向化学元素及官能团的差异的定量表征方法。在所建立的表征方法的基础上,论文研究了 PAN原丝预氧化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效应对于纤维径向化学结构分布的影响。最后,论文研究采用纳米压痕的方法对纤维径向模量分布进行表征,以确立径向化学结构分布与模量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1)预氧纤维径向上氧化程度差异随着预氧化温度的升高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受氧化反应及热量扩散的影响,纤维内脱氢和环化反应最初在皮芯交界处进行,之后在反应热的促进下集中在芯部进行反应,最后受表皮较高氧含量的影响,在皮部迅速发生反应,以最终实现皮芯均一化。(2)预氧化时间对于纤维的径向化学结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不同预氧化时间条件下纤维径向环化脱氢反应程度的差异,预氧化时间较长的条件下,纤维的环化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就开始进行,且预氧化结束后纤维径向化学结构差异更小。(3)通过对纤维径向模量与化学结构的关联性分析,可以看出纤维径向模量的变化趋势与环化反应的进程变化趋势接近,但模量的径向差异程度较之更缓,因此在预氧化过程中形成的有效环化结构是纤维模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魏子行[7](2020)在《丙烯腈共聚工艺过程优化及其阻燃改性研究》文中认为聚丙烯腈(PAN)是以丙烯腈为主要单体聚合而成的一种性能优异的纤维级聚合物,通过引入功能基团共聚单体进行原位共聚,调控聚合物链段组成与结构,可有效改善纤维可纺及阻燃等性能。本课题以氯酸钠-亚硫酸氢钠为引发体系,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方法,研究了丙烯腈的共聚合过程,考察了引发体系、链转移剂对聚合物分子链组成和分子量特性等的影响,获得了高分子量聚丙烯腈的较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与链转移剂用量的减少,单体转化率下降,聚合物平均分子量提高,相应分子量分布变宽;在优化的条件O/M=0.56%,β-ME/M=0.29%,R/O=3.46时,聚丙烯腈的重均分子量达5.5×104,分子量分布为3.9。随后,通过引入脂肪结构与杂菲环结构的反应型磷系功能单体,原位共聚制备了阻燃改性聚丙烯腈,并详细研究了改性PAN的链段结构及其热稳定性和燃烧行为,获得了阻燃性能优良的改性聚丙烯腈,结果表明:反应型含磷化合物物原位共聚改性聚丙烯腈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显着提升,燃烧后的炭层表面致密、平滑,结构完整,符合凝聚相阻燃机理;较脂肪结构含磷化合物,具有杂菲环结构的DOPO基改性聚丙烯腈在气相中也起到了关键的阻燃作用,较低的磷含量即可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能,即PAN/DOPOAA中磷含量为1.90%时,相应的700℃残炭量可比纯聚丙烯腈提升30.6%,极限氧指数达25.1%,阻燃效果优于同样磷含量的脂肪结构含磷化合物改性的聚丙烯腈。
刘士禹[8](2020)在《衣康酸二甲酯改善聚丙烯腈热氧稳定化反应能效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纤维的缺陷结构是影响碳纤维性能的最主要因素。碳纤维径向结构的不均匀性即皮芯结构是成品纤维的主要结构缺陷之一。为了消除皮芯结构,可以从分子设计出发,优化聚合物结构,选用一种可促进氧扩散,同时又不会对环化反应产生不良影响的单体对PAN进行改性。在我们之前的探究中发现衣康酸二甲酯(DMI)具有上述功能。本文采用DMI对PAN进行改性,进一步研究了DMI改善热氧稳定化的作用机理,同时讨论了DMI含量对氧化反应的影响。(1)采用溶液聚合制备了聚(丙烯腈/衣康酸二甲酯)(P(AN/DMI))共聚物,通过差热扫描量热法(DSC)、热失重(TG)、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手段分别对共聚物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与热行为进行了分析,详细地研究了DMI在P(AN/DMI)热处理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侧基效应,DMI的两个酯基为氧气向结构内部扩散提供了通道,减小了氧分子的运动阻力,可以有效地促进氧化反应与环化反应,并且随着DMI含量的增加,环化反应程度与含氧基团浓度随之增加。(2)采用水相沉淀聚合制备了聚(丙烯腈/衣康酸/衣康酸二甲酯)(P(AN/IA/DMI))共聚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FTIR等测试手段对共聚物热处理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结构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DMI的加入可以促进摄氧反应的进行与更长的环状结构生成,从而有效改善PAN共聚物薄膜截面均质性,减缓皮芯结构现象。
那银娜[9](2020)在《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制备功能化聚烯烃材料》文中研究表明聚烯烃年产量巨大,在塑料、纤维、弹性体等方面均有应用。然而为了适应人们对聚烯烃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仍需扩大其应用领域,其中一个局限便是聚烯烃的非极性。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在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方面表现突出,调整配体的骨架结构即可得到不同微结构的聚烯烃。本文侧重于研究功能性聚烯烃材料的制备,以及不同微结构、不同极性单体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选用适合骨架结构的磷磺酸钯(PO-Pd)与二亚胺钯(NN-Pd)为催化剂合成了一系列的功能性聚烯烃材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首先,我们在两个不同的催化体系下,将一系列含氮的极性单体分别引入到聚烯烃链中,并对不同结构及极性的共聚物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在选用的NN-Pd催化体系中,因配体位阻小,共聚单体插入比高;而大位阻的PO-Pd体系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与高的聚合物分子量。通过对聚合物宏观特征、熔点及支化度的分析比较,发现两种体系下的共聚物微结构差异较大。另外,极性单体的引入明显改变了材料的表面性能,水接触角(WCA)最低降至88°;同时,引入不同种类及含量的极性单体对共聚物的力学性能也有不同程度的调整。2.其次,我们利用PO-Pd与NN-Pd催化体系的特点,分别合成了一系列极性的LLDPE(P-LLDPE)与极性的LDPE(P-LDPE)类似物。PO-Pd催化乙烯均聚可得到高度线性的聚乙烯,催化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即可得到LLDPE类似物。因此,选用极性α-烯烃为共聚单体,以PO-Pd为催化剂,调整单体配比,即得到了 P-LLDPE类似物。另外,选用一种特殊结构的NN-Pd*催化剂,均聚乙烯的性质与LDPE相近。故利用NN-Pd*催化乙烯与极性α-烯烃共聚,可得到P-LDPE的类似材料。我们对所得材料的表面性能及力学性能做了细致研究,并通过交联反应进一步对聚合物性能进行了改善或调整。3.另外,我们应用可再生生物质单体丁香酚,合成了一类多功能性的聚烯烃材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利用生物质来源的共聚单体制备高性能聚烯烃材料极具吸引力。通过PO-Pd催化二元或三元共聚的方式,将源于生物质资源的丁香酚或其衍生物引入到聚烯烃链中,经简单后处理得到高分子量的含邻苯二酚的功能化聚烯烃。邻苯二酚的引入,使这类材料的性能(如表面性能、粘附性能、相容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更有趣的是,这类材料中引入不同金属离子后,不同程度的改善了力学性能,并同时具备了自修复性能。
郭雯静[10](2020)在《混合溶剂法制备碳纤维用高品质聚丙烯腈》文中认为聚丙烯腈(PAN)是制备碳纤维重要的前驱体,由丙烯腈(AN)和少量共聚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品质PAN聚合物是提高碳纤维力学性能的重要条件之一。优异的PAN纺丝原液是制备优质PAN原丝的前提,采用合适的聚合方法是制备高性能PAN纺丝原液的关键。以水和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的混合溶剂法制备PAN共聚物,兼具均相溶液聚合和水相聚合的优点,能够制备出具有高分子量和合适分子量分布的PAN共聚物,有利于获得高品质的PAN原丝。现已有关于采用不含碱金属离子的单一水溶性引发剂,即过硫酸铵(APS)和偶氮二脒盐酸盐(V50),引发AN单体的水相沉淀共聚合研究,而关于以APS或V50引发混合介质中AN共聚合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采用引发剂V50和APS,有机溶剂和水为混合反应介质,研究各聚合反应因素对混合溶剂法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对PAN聚合物的物化结构表征分析,探究各聚合工艺参数与最终PAN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对PAN基碳纤维的工业化提供理论指导。(1)在改进型混合溶剂沉淀聚合体系中,引入过渡金属卤化物FeCl3作为催化剂和有机酸丁二酸作为配体组成三元引发体系,同时以V50为引发剂,采用丙烯酸甲酯(MA)为共聚单体。通过研究加料方式、混合溶剂比、共聚单体含量、配体含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二甲基甲酰胺(DMF)与水组成的混合反应介质,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时,制得的PAN共聚物分子量高;采用催化体系先络合、后加引发剂,滴加单体的方式进行聚合时,得到的PAN共聚物黏均分子量高且分布合适;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转化率和分子量均不断的增大;随着共聚单体含量MA的增加,转化率先增后减小。转化率在MA含量为2wt%时最大;随着引发剂含量的增加,黏均分子量逐渐下降;随着配体丁二酸含量的增加,转化率和黏均分子量均先增加后减小;随着催化剂含量增加,转化率和黏均分子量在不断的下降。当FeCl3和丁二酸配比为1:2时,反应催化效果较好,制得黏均分子量21.6万,分子量分布为2.9的PAN聚合物。AN/MA共聚反应的结构性能受到共聚单体MA的影响,聚合物中氧(O)元素的含量随着共聚单体MA的增加而增加,表明MA在分子链中的含量增大,FTIR图中代表MA链节的1735 cm-1处的C=O基团的峰强度不断的增强,和元素分析结果相同。加入共聚单体后起始放热温度较低温方向移动,放热峰宽度增加,缓和放热反应速率。(2)采用V50和APS作为引发剂,分别在少水混合体系(水的含量不超过10wt%)中进行聚合。结果表明:①对于采用V50引发少水均相混合体系中,当有机溶剂为DMF时,分子量明显较低,因此采用DMSO为溶剂;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转化率先增加后减少,黏均分子量处于18~20万之间,当混合溶剂比为94:6时,制得转化率58.6%、黏均分子量18.6万、分子量分布1.6的高品质PAN聚合物;随着共聚单体IA含量增加,转化率和黏均分子量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转化率升高,黏均分子量下降;随着引发剂浓度的升高,转化率上升,黏均分子量下降;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转化率上升,但黏均分子量没有太大变化。②在APS引发聚合的少水均相混合体系中,当只有溶剂DMSO时,反应体系黏度较大,随混合溶剂体系的水含量增加,聚合反应时间延长,引发剂浓度变大,聚合体系容易产生凝胶,得到聚合物原液成膜性变差,加入DMF后,使得反应体系黏度变小,成膜性变好,随着DMF含量的减少,转化率没有明显变化,分子量则逐渐上升;随着共聚单体中IA用量增加,聚合产物分子量和转化率先增加后减小;随着引发剂浓度增大,聚合物的分子量减小,转化率增加;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转化率增大,分子量减少;随着聚合反应时间增加,聚合物分子量基本不变,单体转化率增加。对少水均相聚合制得PAN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表明,随着IA用量的增加,PAN聚合物中O元素含量增加,说明IA在分子链中含量增加。同时,FTIR图中代表IA链节的1735 cm-1处的C=O基团的峰强度增大。与PAN均聚物相比,PAN共聚物的放热峰宽度变大,IA的加入缓和了环化反应。
二、不同共聚单体与丙烯腈的共聚合及其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共聚单体与丙烯腈的共聚合及其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丙烯腈/4-乙烯基吡啶辐射溶液共聚合(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原料与试剂 |
1.2 AN/4-VP辐射溶液共聚合 |
1.3 表征方法 |
1.3.1 产率和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
1.3.2 聚合物溶液黏度的测定 |
1.3.3 聚合物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
1.3.4 红外光谱测定 |
1.3.5 核磁共振波谱测定 |
1.3.6 热失重分析(TGA) |
1.3.7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1.3.8 聚合物膜静态水接触角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剂量率对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 |
2.2 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溶液黏度随吸收剂量的变化 |
2.3 总单体质量分数对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 |
2.4 共聚单体相对物质的量比对单体转化率、溶液黏度以及共聚物亲水性的影响 |
3 结论 |
(2)过硫酸铵引发混合溶剂沉淀法制备丙烯腈/丙烯酰胺共聚物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材料 |
1.2 混合溶剂沉淀共聚合反应制备聚丙烯腈聚合物 |
1.3 聚丙烯腈聚合物的测试和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不同混合溶剂配比对AN/AM共聚合反应的影响 |
2.2 不同单体配比对AN/AM共聚合反应的影响 |
2.3 FT-IR分析 |
2.4 WAXD分析 |
2.5 DSC分析 |
3 结论 |
(3)利用二氧化碳和硫合成功能性聚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脂肪族聚碳酸酯的概述 |
1.2.1 聚碳酸酯简介 |
1.2.2 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合成 |
1.2.3 CO_2基聚碳酸酯的结构及物性 |
1.2.4 CO_2基聚碳酸酯的性能 |
1.3 PPC概述 |
1.3.1 PPC的结构与性能 |
1.3.2 PPC的改性 |
1.4 富硫聚合物的制备 |
1.4.1 硫化法制备富硫聚合物 |
1.4.2 逆硫化法制备富硫共聚物 |
1.5 富硫聚合物的应用 |
1.5.1 富硫聚合物在Li-S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应用 |
1.5.2 富硫聚合物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1.5.3 富硫聚合物在离子吸附领域的应用 |
1.5.4 富硫聚合物在红外光学领域的应用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光敏性聚碳酸酯的制备与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试剂与药品 |
2.2.2 表征测试 |
2.2.3 实验操作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合物表征 |
2.3.2 CO_2、PO和 AGE的三元共聚合 |
2.3.3 PPCAGE与 SH-肉桂酸酯的点击反应 |
2.4 光敏性能测试 |
2.4.1 不同进料比所得c_x-PPCAGE的光敏性 |
2.4.2 点击不同时间所得c_x-PPCAGE的光敏性 |
2.5 小结 |
第3章 硫单质和硫辛酸共聚合制备富硫聚合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 |
3.2.2 表征测试 |
3.2.3 实验操作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物表征 |
3.3.2 S和TA的共聚合反应 |
3.3.4 P(S-TA)的降解实验 |
3.4 小结 |
第4章 硫单质、硫辛酸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合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 |
4.2.2 表征测试 |
4.2.3 实验操作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合物表征 |
4.3.2 S、TA和苯乙烯的三元聚合反应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A 主要聚合物的测试表征图谱 |
(4)后过渡金属催化乙烯聚合及其共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概述 |
1.2 几种典型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2.1 α-二亚胺钯/镍催化剂 |
1.2.2 水杨醛亚胺镍催化剂 |
1.2.3. 膦磺酸钯/镍催化剂 |
1.2.4. 膦酚镍催化剂 |
1.2.5 其他后过渡金属催化体系 |
1.3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负载化 |
1.4 选题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缩醛官能团化聚烯烃的合成及其后修饰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试剂及测试方法 |
2.2.2 配体及催化剂的合成及表征 |
2.2.3 乙烯基醚二聚、乙烯共聚、后修饰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乙烯基醚二聚催化剂的合成 |
2.3.2 (α-diimine)PdCl~+催化的乙烯基醚二聚反应研究 |
2.3.3 二聚产物与乙烯的共聚合 |
2.3.4 缩醛官能团化聚乙烯的后修饰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一种负载型α-二亚胺镍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试剂及测试方法 |
3.2.2 配体及催化剂合成步骤及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膦-膦酰亚胺镍催化的烯烃聚合反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试剂及测试方法 |
4.2.2 配体及催化剂的合成、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膦-膦酰亚胺镍催化剂的合成 |
4.3.2 膦-膦酰亚胺镍催化乙烯聚合及共聚合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
(5)DMSO溶剂中路易斯碱引发丙烯酸酯均聚合及与丙烯腈共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阴离子聚合研究 |
1.1.1 阴离子聚合的发展 |
1.1.2 负离子聚合的影响因素 |
1.1.3 阴离子聚合应用 |
1.2 受阻Lewis酸碱对研究 |
1.2.1 Lewis酸碱的强度和空间位阻 |
1.2.2 受阻Lewis酸碱对在小分子领域的应用 |
1.2.3 Lewis酸碱对催化聚合应用 |
1.3 极性单体的聚合研究 |
1.3.1 聚丙烯酸酯 |
1.3.2 聚丙烯酸酯的应用 |
1.3.3 聚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
1.3.3.1 丙烯酸酯自由基聚合 |
1.3.3.2 丙烯酸酯负离子聚合 |
1.4 丙烯腈/丙烯酸酯共聚合研究 |
1.4.1 丙烯腈均聚物及其共聚物的应用 |
1.4.2 丙烯腈聚合方法 |
1.4.3 丙烯腈/丙烯酸酯共聚合 |
1.5 课题的立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原料试剂 |
2.2 溶剂与单体精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准备工作 |
2.3.2 1,2-二苯基-1,3-丁二烯的合成 |
2.3.3 1,2-二苯基-1,3-丁二烯的阴离子聚合 |
2.3.4 路易斯碱催化丙烯酸酯聚合 |
2.3.5 路易斯碱催化丙烯酸甲酯与丙烯腈共聚合 |
2.3.6 丙烯酸甲酯与丙烯腈共聚合动力学研究 |
2.3.7 丙烯酸甲酯与丙烯腈共聚物静电纺丝 |
2.4 表征与测试 |
2.4.1 单体转化率(Conv./%) |
2.4.2 核磁共振波谱(NMR) |
2.4.3 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 |
2.4.4 凝胶渗透色谱(GPC) |
2.4.5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2.4.6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2.4.7 热分析(TGA) |
2.4.8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路易斯碱引发丙烯酸甲酯聚合研究 |
3.1.1 聚丙烯酸甲酯的表征分析 |
3.1.2 丙烯酸甲酯聚合溶剂体系选择 |
3.1.3 丙烯酸甲酯路易斯碱引发剂选择 |
3.1.4 实验条件对丙烯酸甲酯聚合的影响 |
3.1.4.1 活化时间对聚合的影响 |
3.1.4.2 反应温度对聚合的影响 |
3.1.4.3 单体浓度对聚合的影响 |
3.1.4.4 DBU含量对聚合的影响 |
3.1.5 丙烯酸甲酯聚合机理分析 |
3.1.5.1 PMA分子链结构分析 |
3.1.5.2 丙烯酸甲酯与DMSO之间相互作用分析 |
3.1.5.3 Lewis碱与DMSO之间相互作用分析 |
3.1.5.4 丙烯酸甲酯聚合机理推测 |
3.2 路易斯碱引发其他丙烯酸酯聚合 |
3.2.1 丙烯酸乙酯聚合研究 |
3.2.1.1 聚丙烯酸乙酯的表征分析 |
3.2.1.2 反应温度对聚合的影响 |
3.2.1.3 DBU含量对聚合的影响 |
3.2.2 丙烯酸正丁酯聚合研究 |
3.2.2.1 聚丙烯酸正丁酯的表征 |
3.2.2.2 丙烯酸正丁酯路易斯碱引发剂选择 |
3.2.2.3 实验条件对丙烯酸正丁酯聚合的影响 |
3.2.2.4 其他极性乙烯基单体聚合可行性研究 |
3.3 DBU引发丙烯腈和丙烯酸甲酯共聚合 |
3.3.1 丙烯腈共聚物的表征分析 |
3.3.2 加料方式对共聚合的影响 |
3.3.3 丙烯腈共聚合动力学研究 |
3.3.4 实验条件对丙烯腈共聚合的影响 |
3.3.4.1 单体浓度对于共聚合的影响 |
3.3.4.2 反应温度对于共聚合的影响 |
3.3.4.3 引发剂浓度对于共聚合的影响 |
3.3.4.4 单体比例对共聚合结果影响 |
3.3.4.5 引入路易斯酸对于共聚合的影响 |
3.3.5 丙烯腈共聚物的纺丝性能分析 |
3.3.6 丙烯腈共聚物的热性能分析 |
3.4 1,2-二苯基-1,3-丁二烯阴离子聚合研究 |
3.4.1 实验条件对1,2-DPB结果的影响 |
3.4.2 聚1,2-DPB的核磁表征及结构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附件 |
(6)预氧纤维化学结构径向分布及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碳纤维的发展现状及生产工艺 |
1.2 预氧化过程中纤维结构的转变和影响因素 |
1.2.1 预氧化过程中纤维结构的转变 |
1.2.2 预氧化工艺对预氧化结构的影响 |
1.3 预氧化过程中的纤维径向结构及模量的分布 |
1.3.1 预氧化过程中的纤维径向结构的分布 |
1.3.2 预氧化过程中的纤维径向模量的分布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研究对象 |
2.1.1 实验原料 |
2.1.2 样品制备 |
2.2 相关测试表征手段 |
2.2.1 电子探针(EPMA) |
2.2.2 纳米红外光谱(Nano-IR) |
2.2.3 光诱导力显微镜(PiFM) |
2.2.4 纳米压痕(Nano indentation)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PAN预氧单丝径向化学结构研究方法的建立 |
3.1.1 预氧纤维径向化学元素分析 |
3.1.2 预氧纤维径向官能团分析 |
3.1.3 预氧纤维模量的径向分布 |
3.1.4 小结 |
3.2 预氧纤维径向化学结构差异及其演变的温度效应 |
3.2.1 预氧化纤维径向上元素的分布 |
3.2.2 不同预氧化程度纤维径向上官能团分布的差异 |
3.2.3 小结 |
3.3 时间效应对预氧纤维化学结构的影响 |
3.4 纤维径向化学结构的演变 |
3.5 纤维径向化学结构对模量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附件 |
(7)丙烯腈共聚工艺过程优化及其阻燃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腈纶共聚体系 |
2.1.1 聚合工艺方法 |
2.1.2 共聚单体 |
2.1.3 引发剂体系 |
2.2 水相沉淀聚合过程影响因素及聚合反应行为 |
2.2.1 单体浓度 |
2.2.2 引发体系 |
2.2.3 体系pH值 |
2.3 聚丙烯腈的链段结构与性能 |
2.3.1 共聚单体 |
2.3.2 大分子链结构 |
2.3.3 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 |
2.4 聚丙烯腈的热氧降解及其阻燃改性 |
2.4.1 聚丙烯腈的燃烧特性及阻燃机理 |
2.4.2 聚丙烯腈的热降解过程 |
2.4.3 聚丙烯腈阻燃改性方法 |
2.4.4 聚丙烯腈用共聚型阻燃剂研究进展 |
2.4.5 DOPO基阻燃剂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丙烯腈三元共聚工艺过程优化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装置 |
3.1.3 丙烯腈三元水相沉淀聚合实验 |
3.2 测试与表征 |
3.2.1 产品收率 |
3.2.2 核磁共振氢谱测试 |
3.2.3 粘均分子量测试 |
3.2.4 凝胶渗透色谱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引发体系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3.3.2 链转移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3.3.3 聚合物单体组成分析 |
3.3.4 连续聚合实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乙烯基膦化物共聚改性聚丙烯腈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 |
4.1.2 脂肪结构乙烯基膦化物的合成 |
4.1.3 原位共聚改性聚丙烯腈的制备 |
4.2 测试与表征 |
4.2.1 核磁分析测试 |
4.2.2 产品收率测试 |
4.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
4.2.4 热稳定性测试 |
4.2.5 极限氧指数测试 |
4.2.6 扫描电镜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乙烯基膦化物阻燃剂的结构表征 |
4.3.2 改性腈纶聚合物结构分析 |
4.3.3 PAN以及乙烯基阻燃PAN的热稳定性分析 |
4.3.4 PAN以及乙烯基阻燃PAN的燃烧性能分析 |
4.3.5 燃烧炭层表面形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磷杂菲结构DOPO衍生物共聚改性聚丙烯腈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原料 |
5.1.2 乙烯基DOPO衍生物的制备 |
5.1.3 阻燃腈纶的制备 |
5.2 测试与表征 |
5.2.1 核磁分析测试 |
5.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
5.2.3 产品收率测试 |
5.2.4 热稳定性测试 |
5.2.5 极限氧指数测试 |
5.2.6 扫描电镜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阻燃剂的结构表征 |
5.3.2 改性腈纶聚合物组成分析 |
5.3.3 PAN以及DOPO基阻燃PAN的热稳定性分析 |
5.3.4 PAN以及DOPO基阻燃PAN的燃烧性能分析 |
5.3.5 燃烧炭层表面形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 |
(8)衣康酸二甲酯改善聚丙烯腈热氧稳定化反应能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PAN原丝的制备方法与过程 |
1.1.1 聚合方法 |
1.1.2 共聚单体 |
1.1.3 纺丝工艺 |
1.2 PAN原丝的热处理 |
1.2.1 热氧稳定化机理 |
1.2.2 热氧稳定化中的皮芯结构 |
1.3 PAN预氧丝的碳化 |
1.3.1 低温碳化 |
1.3.2 高温碳化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DMI对 PAN热氧稳定化反应及热性能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溶液聚合法制备P(AN/DMI) |
2.2.3 NMR测试 |
2.2.4 GPC测试 |
2.2.5 TG测试 |
2.2.6 DSC测试 |
2.2.7 FTIR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共聚物结构表征 |
2.3.2 PAD共聚物热氧稳定化过程中结构演变 |
2.3.3 PAD共聚物的热行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AN/IA/DMI三元共聚物结构演变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水相沉淀法制备P(AN/DMI) |
3.2.3 NMR测试 |
3.2.4 GPC测试 |
3.2.5 FTIR测试 |
3.2.6 WAXD测试 |
3.2.7 SEM测试 |
3.2.8 Reman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AID共聚物在热氧稳定化过程中的结构演变 |
3.3.2 热处理后PAID膜的横截面断裂形态 |
3.3.3 PAID薄膜的拉曼光谱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制备功能化聚烯烃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略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功能化聚烯烃概述 |
1.2 非极性烯烃与极性乙烯基单体的直接共聚合法 |
1.2.1 自由基催化共聚合 |
1.2.2 前过渡金属催化共聚合 |
1.2.3 稀土金属催化共聚合 |
1.2.4 后过渡金属催化共聚合 |
1.3 选题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引入含氮极性单体调节聚烯烃材料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试剂和方法 |
2.2.2 催化剂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乙烯与极性单体的二元共聚 |
2.3.2 乙烯与两种单体三元共聚的研究 |
2.3.3 聚合产物的性能 |
2.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直接合成功能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试剂和方法 |
3.2.2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LLDPE的合成 |
3.3.2 P-LDPE的合成 |
3.3.3 聚合物的性能研究 |
3.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邻苯二酚功能化的聚烯烃材料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试剂和方法 |
4.2.2 单体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二元/三元共聚反应的研究 |
4.3.2 二元/三元共聚物及Fe~(3+)-功能化材料的性能研究 |
4.3.3 不同金属离子-邻苯二酚相互作用的研究 |
4.3.4 表面性能、粘附性及共混性能的研究 |
4.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
(10)混合溶剂法制备碳纤维用高品质聚丙烯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PAN基碳纤维原丝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PAN基碳纤维原丝国外研究现状 |
1.1.2 PAN基碳纤维原丝国内研究现状 |
1.2 PAN基碳纤维及PAN原丝的制备工艺 |
1.2.1 PAN碳纤维的制备工艺 |
1.2.2 PAN原丝的制备工艺 |
1.3 PAN聚合过程与原丝和碳纤维性能的关系 |
1.3.1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1.3.2 分子量分布 |
1.3.3 共聚单体的选择和序列分布 |
1.4 PAN聚合方法 |
1.4.1 常用聚合方法 |
1.4.2 新型聚合方法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技术路线 |
2.4 PAN的测试与表征 |
2.4.1 转化率的测定 |
2.4.2 PAN聚合物的黏均分子量Mv |
2.4.3 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
2.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
2.4.5 元素分析(EA) |
2.4.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3 改进型混合溶剂沉淀法制备PAN |
3.1 引言 |
3.2 PAN共聚物的合成 |
3.3 聚合反应因素对AN/MA混合溶剂沉淀聚合反应的影响 |
3.3.1 原料加料方式对AN/MA混合溶剂沉淀聚合反应的影响 |
3.3.2 不同共聚单体对AN/MA混合溶剂聚合反应的影响 |
3.3.3 不同溶剂对AN/MA混合溶剂聚合反应液的影响 |
3.3.4 溶剂配比对AN/MA混合溶剂沉淀聚合反应的影响 |
3.3.5 共聚单体配比对AN/MA混合溶剂沉淀聚合反应的影响 |
3.3.6 引发剂含量对AN/MA混合溶剂沉淀聚合反应的影响 |
3.3.7 FeCl_3含量对AN/MA混合溶剂反应的影响 |
3.3.8 丁二酸含量对AN/MA混合溶剂沉淀聚合反应的影响 |
3.4 改进型混合溶剂沉淀法产物聚丙烯腈的表征 |
3.4.1 EA |
3.4.2 FTIR |
3.4.3 DSC |
3.5 小结 |
4 少水混合溶剂均相溶液法制备PAN |
4.1 引言 |
4.2 少水混合溶剂体系合成PAN |
4.3 V50对少水/DMSO混合溶剂聚合反应体系的影响 |
4.3.1 不同单体对V50少水AN/IA聚合反应的影响 |
4.3.2 有机溶剂对V50少水AN/IA聚合反应的影响 |
4.3.3 混合溶剂配比对V50少水AN/IA聚合反应的影响 |
4.3.4 共聚单体配比对V50少水AN/IA聚合反应影响 |
4.3.5 反应温度对V50少水AN/IA聚合反应的影响 |
4.3.6 引发剂浓度对V50少水AN/IA聚合反应的影响 |
4.3.7 聚合时间对V50少水AN/IA聚合反应的影响 |
4.4 APS对少水/DMSO混合溶剂聚合反应的影响 |
4.4.1 混合溶剂比例对APS少水AN/IA聚合反应的影响 |
4.4.2 引发剂含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4.4.3 聚合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4.5 APS对少水/DMSO/DMF混合溶剂体系聚合反应的影响 |
4.5.1 混合溶剂比例对APS少水AN/IA共聚反应的影响 |
4.5.2 共聚单体配比对APS少水AN/IA聚合反应的影响 |
4.5.3 引发剂含量对APS少水AN/IA聚合反应的影响 |
4.5.4 反应温度对APS少水AN/IA聚合反应的影响 |
4.5.5 反应时间对APS少水AN/IA聚合反应的影响 |
4.6 少水混合溶剂AN/IA聚合产物表征 |
4.6.1 FTIR |
4.6.2 EA |
4.6.3 DSC |
4.7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攻读硕士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不同共聚单体与丙烯腈的共聚合及其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 [1]丙烯腈/4-乙烯基吡啶辐射溶液共聚合[J]. 孙锐,王雨松,姜志文,舒晶晶,汪谟贞,葛学武.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22(01)
- [2]过硫酸铵引发混合溶剂沉淀法制备丙烯腈/丙烯酰胺共聚物及性能研究[J]. 赵亚奇,周梦珂,梁浜雷,贾兴胜,雷顺天,朱怡博,高子森,杜玲枝,冯巧. 化工新型材料, 2021(11)
- [3]利用二氧化碳和硫合成功能性聚合物[D]. 马芳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后过渡金属催化乙烯聚合及其共聚合研究[D]. 洪昌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DMSO溶剂中路易斯碱引发丙烯酸酯均聚合及与丙烯腈共聚合研究[D]. 吕强.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预氧纤维化学结构径向分布及演变[D]. 游婷.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7]丙烯腈共聚工艺过程优化及其阻燃改性研究[D]. 魏子行.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8]衣康酸二甲酯改善聚丙烯腈热氧稳定化反应能效的研究[D]. 刘士禹.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9]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制备功能化聚烯烃材料[D]. 那银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10]混合溶剂法制备碳纤维用高品质聚丙烯腈[D]. 郭雯静. 郑州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