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省第十一届房地产博览会展位示意图(论文文献综述)
陈煜琛[1](2021)在《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评价体系和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运河是世界工程的奇迹,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20世纪后半叶,运河工业污染严重及杭州市发展带来的退二进三产业结构的调整,运河杭州段面临污染整治,沿岸空间面临工业区的迁出和衰败,处于工业化向消费服务化的转型阶段,为此急需寻找转型再生模式,构建工业遗产廊道。进入上世纪90年代,杭州市政府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整治,并于本世纪初开始对沿岸工业遗产在内的历史风貌片区进行保护,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丞待解决。本文以构建运河杭州段的工业遗产廊道为研究目标,选取了28个历史文化段与工业遗产相关的节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城市更新及相关实践、理论的研究,结合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和研究对象特性,提出了运河杭州历史文化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的评价要素,并引入了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基于从项目启动、建造到使用全过程视角构建评价体系,通过行内专家评估,计算获得更新评价体系内一级、二级指标的权重数据,由此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的评价模型,并应用此模型评价构建工业遗产廊道目标下的更新实践,通过行业专家和非专业民众两类主体的评价打分,同时对综合评分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运河杭州段滨水工业遗产的转型再生策略。最后以桥西历史街区为例进行了策略应用。国内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工业遗产现状的分析或对未来设计愿景的描述,缺乏对实现路径的梳理分析。本文创新点为:针对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的构建,提出了工业遗产廊道内单节点转型再生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提出依据更新项目的生命周期,分启动、建造、使用3个阶段,由此得出的改进策略可以兼顾愿景与路径。
李强[2](2021)在《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一座世界着名的城市,并以其特殊的历史与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象。雕塑作为一种设置在城市中的艺术表达已有悠久的历史记载,早在建国之前便存在着诸多久负盛名的雕塑作品。然而,“城市雕塑”被定义为一种概念,依法纳入城市建设之中是二十世纪80年代。城市雕塑起初以美化城市、纪念革命、精神导向为理念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上海作为我国城市雕塑的重要试点城市,自建国至今的七十余年中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有如从教化走向美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外化走向客观、从官方走向商业、从精英走向大众等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开放性、包容性、合作性、引领性、国际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这座城市的显着特点,其展现城市精神的城市雕塑也越来越需要经得起各种文化思想的检视。本论文研究基于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在性质上可称之为文化雕塑,通过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对上海城市雕塑进行全面考察。随着文化工业在我国的风起云涌、突飞猛进,上海城市雕塑显现出了其文化现状堪忧,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具理性的效用、拜金主义的观念、功利主义的张扬结合到城市雕塑的建设之中,使得城市雕塑作品在思想内涵上空洞无物,在造型语言上千篇一律,在人文精神上支离破碎,甚至与这座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抗,从而影响着城市精神的追求。为此,需要从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环境与文化构成方面重新探索这种文化雕塑存在的真实本性,通过对城市雕塑现状的批判和城市雕塑实践的分析,在制度性、艺术性、公共性之间阐发城市雕塑未来的向度,以促使城市的管理者、艺术的创作者和文化的享有者形成一种共识,建构起美好城市的意象。在文化批判中产生出创新的进步力量,在公众交流中寻求鲜活的创作题材,在跨界互动中生成共赢的合作方式,让上海的城市建设展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态度,城市文化体现出遏恶扬善的人性品格,城市雕塑表现出美丽动人的理想境界。
刘科[3](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薛睿[4](2020)在《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文中研究表明哈尔滨的大规模城市化发展起源于1898年中东铁路的勘测与修建,百余年的历史相比于国内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并不算久远,但其发展过程较为曲折,造就了哈尔滨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剧烈波动的演化过程。本文以哈尔滨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形态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从时间维度上划分出从前至后的6个形态演化周期,确定了中心城区与典型片区两个尺度层级,融合多种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对哈尔滨相关形态要素特征的演变历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及动因解读。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绪论与第2章城形态学理论解析及研究框架构建,是论文的基础分析部分,论述了论文写作的背景、目的与意义,从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要素等方面为其后论述提供理论及技术上的支撑;第二部分包括第3章近代时期与第4章现代时期的城市形态解析,分别对所确定的6个形态周期中的哈尔滨中心城区及各典型片区的发展背景与形态特征进行的分析与解读;第三部包括第5章城市形态演化规律分析与第6章城市形态演化动因分析,是整个论文的最重要结论部分,将各周期城市形态静态特征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演化的规律,并结合相关背景分析形态特征的生成及演化动因与机制。哈尔滨的中心城区的扩展经历了从以铁路与水路为依托的聚集式扩展,到以公路及产业网络为依托的外延式扩展,其间经历了三次明显的加速过程以及一次明显的降速过程。市区的结构形态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演化过程,从城市生成初期的松散的多中心结构,以及其后几个阶段中单中心结构的整合、迁移与分化过程,并逐渐朝着相对成熟的多核心结构发展,整个过程受到地缘环境不断转化的影响呈现出先“差异式”再“叠加式”的演化特征。较大的阶段性差异使城市结构发展的连续性较差,市区内始终未形成延续性较强的功能轴线。市区内受限于铁路、水系、大面积的工业用地等因素的阻隔,各片区之间的交通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导致市区路网整体联系度较弱,无法对“双极多核心”结构的培育提供有效的交通支撑。在局部的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过程中,主要的指导思想从初期的以美学秩序为基础的欧式古典主义规划思想演化为后期的以功能理性为基础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伴随这一过程哈尔滨的片区路网肌理形态从“图形化、内向型”的形式向“均质化、外向型”的形式转化,并体现出一定的“去地域文化性”特征;功能组织形态经历了从“线性组织”到“分区组织”,再到“组团式组织”的演化过程,组织层级上具有从“垂直化”到“扁平化”的演化特征;公共开放空间的类型经历了从“街区主导”到“公园绿地主导”的演化过程,并体现出小型化、带状化、多样化与商业化的趋势特征。哈尔滨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的动因较为复杂,其中主要以地缘环境及自然环境为主要的底层逻辑,以“城市的枢纽地位”及“移民城市及来自于俄国的影响”两条始终保有持续影响力的因素为主线,以经济体制、依托网络、空间门槛、规划思想、形态主导意向等因素的阶段性变化为最直接的动因,并以标志性事件为触发点,通过其对应的城市发展政策与相关规划直接作用在城市形态上。通过本文的研究形成以下创新性成果:提炼出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中的“时间”、“尺度”与“区域”三个核心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了对中观尺度的城市形态的融合型研究平台;通过从静态到动态的形态特征分析,揭示了哈尔滨中心城区的各种形态要素的演化规律,并结合城市发展背景提炼出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的主要动因;结合哈尔滨城市形态演化过程及发展趋势,以片区尺度层面的6个维度及12组变量为基础建立了“肌理指数”的片区形态择优模型及初步的评价体系。
张烨[5](2020)在《天津租界区近代银行建筑研究》文中认为近代天津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自开埠后便迅速成为华北的经济中心。19世纪80年代以后,外国列强纷纷在此设立银行,到20世纪初,中资银行也逐渐崛起,在津成立或设置分行,最多时天津的各类银行数量高达180余家,成为北方的金融中心。这些银行绝大多数位于租界区内,建筑位置相对集中,造型各异,从最初的殖民地外廊式到古典复兴主义、折衷主义、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等典型西方样式,再到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等现代主义萌芽流派,应有尽有。且绝大多数建筑形态优美、装饰精细,是天津近代建筑遗产的重要类型和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实用价值。笔者通过查阅相关历史文献,以文物普查及历年现状调查数据为参考,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最终确定以现存的30座近代银行建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兼顾部分已消失但可查的近代银行建筑。文章首先梳理了天津近代银行业及其实物载体的发展脉络和现状保存情况,总结出其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及原因;又从功能构成、平面布局、空间特征、建筑技术、外观风格、立面形式及细部特征七个方面对现存的近代银行建筑做了细致的分析与归纳,最终得出其所具有的往昔价值及当代价值,并从当代天津城市形象、现代银行建筑设计以及现代建筑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他们对现今的城市与建筑所产生的影响。本文作为中国近代银行建筑研究体系中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对天津此类建筑的研究,进一步发掘其价值,为今后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
王雨彤[6](2020)在《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文中研究说明在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城市化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然而,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城市、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引发更多人的思考和关注。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后现代、解构等多元建筑思潮大量涌入。引进建筑理论晦涩难懂,且快速的城市化建设借鉴更多的是各式符号拼贴,建筑理论与创作实践严重脱节。虽然建设数量与规模空前,但是原有的城市文脉与肌理遭到破坏,千城一面的问题突出。中国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危机,实际上是建筑文化的缺失。在此背景下,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通过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复归,凭借着丰富的理论内涵,给未来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带来启示。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梳理并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建筑思想和多元实践的发展脉络。论文追溯了中国传统山水意象:山水画、山水园林、山水诗文的多元意蕴。在理论维度上,重点研究钱学森的山水城市理论,整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钱学森与建筑界学者的往来书信及相关期刊文献,梳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发展以及逐步深化的历程;20世纪90年代,现代建筑理论学者顾孟潮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引入建筑领域,本文梳理其与钱学森的往来书信以及观点论着,研究其理论成果。如今,面对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重建建筑文化的自信。中国很多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与实践也呈现出山水意象的发扬和传承。在实践维度上,论文选取王澍、马岩松、朱锫三位中国现代建筑师作为代表性研究案例,研究其受教育经历、从业经历以及山水意象下的建筑设计实践。论文经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的梳理提炼和总结研究后,最终提出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与设计思想,以期对当下的建筑实践有一定的参照价值。山水城市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深深影响着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兼顾了城市过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回归,对盲目照搬国外建筑符号的现象有批判意义。另一方面,随着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建筑设计实践不断增多,从实践中归纳出的设计策略与设计思想又进一步丰富并完善山水城市理论。
陆锋[7](2020)在《通佑电梯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大量的利用了竞争战略的相关理论,充分的结合通佑电梯公司目前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对其发展战略的选择和竞争力优劣势进行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并设计出一套适合其自身发展的竞争战略。首先,通过文献法搜索大量有关竞争战略的学术论文和文献资料,以便掌握最新的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并作为研究通佑电梯公司竞争战略的理论基础;其次,灵活运用PEST分析和波特五力模型等诸多的模型,深入分析得出外部环境对通佑电梯公司的实际影响,并对其在目前电梯市场的影响力进行定位;再次,大量采取比较分析法对本行业主要竞争对手进行精细的财务数据和经营数据横向比较,了解自身的真是的竞争力情况;最后,利用SWOT分析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通佑电梯公司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寻求相应的对策并确定最终竞争战略的选择。本文最终确定“差异化竞争战略”最为适合通佑电梯公司的发展现状,从产品、服务、品牌三个角度阐述差异化竞争战略,并制定确保实施的措施。通佑电梯公司通过错位竞争的方式避开充满血腥竞争的主力市场,并发掘细分新的市场空间;通过维保服务先行的创新型渠道发展方式,通过价格让利促进销售量的提升;通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品牌推广和宣传,树立“亲民的”大众电梯品牌形象。通佑电梯公司作为中国非常典型的中小型电梯制造企业,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竞争战略,抓住外部机会、优化内部资源、利用自身优势、借助成熟的大数据平台实施独辟蹊径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必定会在市场有所作为。同时,对于国内其他中小型电梯企业,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邱凌峰[8](2020)在《良渚文化影响力提升传播方案 ——“环良渚遗址”区域现场教学基地主题提炼与传播》文中提出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使得良渚文化的关注度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的契机,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同时,良渚文化也面临着传播影响范围有限,缺乏有效的互动传播机制,受众认知程度较低等问题。近年来,为了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许多培训中加入了现场教学课程。拥有五千年文脉的良渚,不仅是展示古老而璀璨的中华文明的文化窗口,在现代化社会建设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能够承担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作为大遗址保护的典范、创新发展的样板,成为可供考察、学习的现场教学基地。本策划案基于对“环良渚遗址”区域各方面资源和传播现状的全面分析,结合良渚区域现阶段对于提升客流量、深化良渚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的需求,选定前往杭州参加高校干部教育培训课程的学员为主要传播目标,与杭州高校继续教育中心的建立合作,将“环良渚遗址”区域打造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现场教学基地。通过实地走访良渚区域、与杭州高校干部教育培训负责人和干部教育参训学员进行访谈调研以及深度的竞品分析,对“环良渚遗址”区域建设现场教学基地进行了 SWOT分析,提炼了环良渚遗址区域现场教学基地的教学主题和基地建设初期的传播方案。方案中提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绿色发展教育”和“蓝色创新教育”三个方向的教学主题和对应的教学活动。传播方案则结合了数字化展厅建构、事件传播、垂直媒体和社会化媒介传播、设置二次传播场景等多种传播形式,为扩大良渚现场教学基地知名度,提升良渚文化影响力提供了切实路径。
李韧[9](2020)在《会展建筑展览空间多功能设计研究 ——以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为例》文中指出在全球范围内,会展产业与经济效益直接关联,会展业的发展逐渐朝高程度专业化、高程度市场化等方向发展。在我国,会展活动起步较晚,自建国初期会展中心这类建筑才开始逐渐出现在建筑领域,在近三十年才得到一些发展[9]。近些年来,中国会展业快速上升,随着北京设计周、上海世博会、成都双年展等等重要的国际展览活动,以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信峰会等会议在我国的成功举办[9],我国会展建筑的发展速度逐步提升,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现存既有会展中心大多依托旧有模式进行设计,即以多功能应用为导向,会展建筑的主要核心是其展览空间,其中展览单元的建筑空间布局大多采用模块化的形式,即一座大型或特大型会展建筑由多个统一形态的展览单元所组成,此类会展中心的功能以全面适应为主,再加上技术的落后,必然会导致空间的浪费、舒适程度低等问题。回顾会展建筑的发展与建设历程,再结合当前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会展建筑周边社区乃至城市的发展都对原有的会展方式产生了冲击,会展建筑应当有全新的多功能化展览空间来满足现代功能应用、经济效益、体验舒适度等需求,因此展览空间的适应性转变势在必行。本文选取了国内外不同时期的多座会展建筑,以展览空间为研究对象,研究展览空间的基本功能、延伸功能,以及空间的多功能适应性应用所需的建筑策略,应用了如下研究方式:针对会展建筑总体布局、功能应用,及其相关的空间要素进行调研,整理建筑基本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展览单元的布局,同时访问、咨询、观察现有展览空间的使用过程以及日程安排,记录不同展会以及延伸功能的内容及其空间使用模式,了解和统计现状会展建筑展览空间的布置情况,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展览空间的多功能化进行研究后,其空间的基本功能可以划分为轻型展、中型展、重型展三种类型,另外还有诸如体育活动、文娱活动、聚会活动、应急场所等四种延伸功能类型,作者会针对这些不同功能所对应的展览空间单元的总体布局、单元数量、组合方式,以及空间构成要素进行描述。用上述方法对展览空间不同功能的不同适应性空间要素进行研究分析之后,总结出适应周边社区乃至城市的发展趋势所做出的多功能策略与应用方式。了解现状条件下展览空间的多功能适应需求,同时分析不足之处,总结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展望会展建筑设计时展览空间的多功能化应用,从而适应城市与社会的发展。通过对上述展览空间的调研和分析,总结出多功能化展览空间的总体设计原则、基本设计要求、多功能化功能设定、建筑影响要素,最后,对作者在实习期间所参与的“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项目进行应用与分析。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会展建筑展览空间的现代化多功能适应性策略提出建议,并且通过实际项目进行佐证与应用,完善会展建筑设计理论内容,为实际设计策略提出建议。
郭腾飞[10](2020)在《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时空谱系及其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防风氏神话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流传的区域神话,是长三角地区的文化源头之一。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对防风氏神话资源进行书写。第一部分介绍了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有关概念、内容和特点。防风氏因迟到会稽(一说涂山)之会被大禹斩杀而名载史籍,是与大禹同时期守封禺之山的神。在历史文献中,关于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的内容延绵不绝。在与文献并行的防风氏口承神话中,防风氏是当地的先民首领、治水英雄、血脉始祖和文化初祖。第二部分从时间维度把握防风氏神话的流变,结合长三角地区在五个不同时期发展的时代背景,构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时间谱系。东汉以前,长三角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都不突出,使得地方文化话语相对缺失,防风氏神话形态较为单一,以防风氏之死和异人叙事为主,这是防风氏神话的萌芽时期。魏晋至唐代,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地方政治势力亦时有抬头,防风氏神话逐渐兴起,关于防风氏的遗迹叙事开始涌现。五代十国至宋代,长三角地区不但迎来了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更有政治中心南移的历史机遇,防风氏神话作为长三角地方文化话语的代表也进入了繁盛期,防风氏祭祀和防风氏的祖先叙事是这个时期的重要表征。元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更加明显,长期的经济积累也促进了地方文化的繁荣,明洪武四年,防风氏之神被中央政府敕封,防风氏神话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认可,完成了正统地位的跃升。防风氏祭祀国家叙事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在方志当中。民国时期至当代,政治上的风云变幻,民族命运的跌宕起伏,直接造成了防风氏神话在这一时期的不同际遇。改革开放之前,防风氏神话持续的衰微。至80年代,防风氏神话在宽松的政治文化环境下逐渐复苏。2005年开始,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重视,防风氏神话走上了快速的复兴之路。第三部分根据田野调查的资料,对当代防风氏神话资源的存续情况进行整理,构建当代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空间谱系。浙江省德清县拥有丰富的防风氏神话资源和高度的防风氏神话认同,同时也是防风氏神话资源开发的前哨,是防风氏神话的核心区。德清附近的杭州、湖州、东阳、绍兴、上海等周边地区也都有防风氏神话资源的遗存和口承神话传说,但历史中的防风氏庙和祭祀都已被毁,对防风氏的认同呈现复杂多元的立场,是防风氏神话的扩散区。安徽蚌埠地区虽有防风氏神话遗迹和口承神话传说流传,但对防风氏呈现出明显的不认同,是防风氏神话的周边区。由此可见,防风氏神话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了防风氏文化圈。第四部分对当代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考察,目前对防风氏神话资源开发的地区仅有浙江省德清县一地。本文在田野调查中也发现了开发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为景观内容的失真、符号的滥用、祭典独立性的丧失、民间力量的消退和开发整体性不足。而后也提出了具体建议,即立足长远,统筹规划;民间主导,政府参与;谱系串联,整体开发。防风氏神话资源的合理开发能更好地助力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这是时代赋予防风氏神话的历史机遇和重大任务。防风氏神话与鲧禹神话交融,既是长三角地区文化向中华文化主动融合的生动写照,也是长三角地区保持文化独特性的现实策略。防风氏神话历经千年而不衰,正是长三角地区拼搏进取、改革创新的精神象征。
二、浙江省第十一届房地产博览会展位示意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第十一届房地产博览会展位示意图(论文提纲范文)
(1)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评价体系和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概念解读与对象界定 |
1.2.1 概念解读 |
1.2.2 研究目标 |
1.2.3 研究范围 |
1.2.4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 |
1.3.1 国外现状 |
1.3.2 国内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章节安排 |
第2章 杭州市工业遗产历史与现状 |
2.1 近现代产业发展概况 |
2.2 近现代代表性工业企业 |
2.3 工业遗产地域分布及建筑概况 |
2.4 保护与发展的辨证关系 |
2.5 保护管理方法 |
2.5.1 政策法规 |
2.5.2 更新、运作模式和经营主体 |
2.5.3 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
2.5.4 审批主体 |
2.5.5 价值评估标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运河杭州段滨水工业遗产现状分析 |
3.1 滨水工业遗产更新的驱动因素 |
3.1.1 城市发展需要 |
3.1.2 历史价值 |
3.1.3 审美价值 |
3.1.4 滨水价值 |
3.1.5 运河申遗 |
3.2 运河沿岸工业生产历史及建筑 |
3.3 沿岸土地利用规划与工业遗产保护现状 |
3.3.1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
3.3.2 基本成熟段 |
3.3.3 发展规划段 |
3.4 研究节点保护与转型分析 |
3.4.1 保护整治政策与实践 |
3.4.2 地理位置分析 |
3.4.3 经营模式分析 |
3.4.4 转型模式分析 |
3.4.5 代表性案例现状 |
3.5 现状反思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评价体系 |
4.1 城市更新案例分析 |
4.2 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评价体系建立的考虑 |
4.2.1 评价系统的建立方法 |
4.2.2 评价主体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 |
4.3.1 评价体系基本框架 |
4.3.2 因子集的确定 |
4.3.3 评价体系 |
4.3.4 评价体系权重因子的确定 |
4.4 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系统的评价 |
4.4.1 单因子评分规定 |
4.4.2 专业主体评价 |
4.4.3 非专业使用者评价 |
4.5 评价结果及分析 |
4.5.1 专业群体反馈及分析 |
4.5.2 非专业使用者反馈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策略及应用 |
5.1 廊道构建整体考虑 |
5.1.1 建立更新区法规导则 |
5.1.2 搭建与社会力量合作平台,激活工业遗产项目 |
5.1.3 科学确定转型定位,动态调整 |
5.1.4 应对房地产化产生的负面效应 |
5.1.5 重视规划发展段,加强东西岸联系 |
5.1.6 分段、分组织、分目标渐进式更新 |
5.2 廊道构建策略 |
5.2.1 统筹与法规策略 |
5.2.2 空间与规划策略 |
5.2.3 业态与定位策略 |
5.2.4 建筑与场所策略 |
5.3 桥西街区策略应用举例 |
5.3.1 概况 |
5.3.2 现状与问题 |
5.3.3 改进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反思与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公众调查问卷样例 |
2.运河杭州工业遗产廊道构建关于评价因子的专家评分表 |
3.专家评分样表(以“A统筹与法规”调查为例) |
作者简历及其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 |
(2)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城市雕塑 |
1.1.2 上海城市雕塑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研究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其主要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观点 |
第二章 从雕塑到城市雕塑的兴起 |
2.1 雕塑的起源及历史形态 |
2.2 雕塑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3 城市雕塑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
2.3.1 从实践活动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外延 |
2.3.2 从城市管理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内涵 |
2.3.3 从雕塑创作中建立城市雕塑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类型 |
3.1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前期 |
3.1.1 上海的古代雕塑遗存 |
3.1.2 晚清时期的上海雕塑 |
3.1.3 民国时期的上海雕塑 |
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时期 |
3.2.1 上海美术教育院校的建设 |
3.2.2 上海美术社团与研究机构 |
3.2.3 上海雕塑创作与雕塑建设 |
3.3 上海城市雕塑的发展时期 |
3.3.1 上海城市雕塑的管理建制 |
3.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建设概况 |
3.3.3 上海城市雕塑的类型特征 |
第四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结构 |
4.1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 |
4.2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要素 |
4.2.1 上海城市雕塑的制度性文化 |
4.2.2 上海城市雕塑的艺术性文化 |
4.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物态性文化 |
第五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批判 |
5.1 城市雕塑与文化批判 |
5.2 对创作方式标准化与伪个性的文化批判 |
5.2.1 上海城市雕塑“标准化”的表现及其批判 |
5.2.2 上海城市雕塑“伪个性”的表现及其批判 |
5.3 对创作题材仿造性与照搬化的文化批判 |
5.3.1 上海城市雕塑“国内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
5.3.2 上海城市雕塑“国外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
第六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实践分析 |
6.1 编制城市雕塑规划推动城市雕塑建设 |
6.2 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城市雕塑建设 |
6.2.1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
6.2.2 上海“雕塑公园”建设 |
6.3 借助国际活动进行城市雕塑建设 |
6.3.1 2007 世界夏季特奥会主题雕塑园建设 |
6.3.2 中国2010 上海世界博览会园雕塑建设 |
第七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未来向度 |
7.1 文化批判意识的内化与审美霸权的解构 |
7.2 地缘性经验的建构与跨学科平台的认知 |
7.3 参与角色的互动合作与社会评价的制衡 |
7.3.1 城市雕塑的管理与委托 |
7.3.2 城市雕塑的创作与合作 |
7.3.3 城市雕塑的评审与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社会项目 |
致谢 |
(3)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4)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发展转型 |
1.1.2 中观尺度的城市形态演化梳理 |
1.1.3 哈尔滨总体城市设计专题 |
1.2 研究意义和目标 |
1.2.1 研究的意义 |
1.2.2 研究的目标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城市形态学 |
1.3.2 城市结构形态 |
1.3.3 城市功能布局形态 |
1.3.4 路网形态量化研究 |
1.3.5 城市形态演化 |
1.3.6 哈尔滨城市形态发展 |
1.3.7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形态学理论解析及研究框架构建 |
2.1 相关理论及基本研究思路 |
2.1.1 概念解析 |
2.1.2 相关理论解析 |
2.1.3 基本研究思路 |
2.2 框架基础分析 |
2.2.1 研究周期划定 |
2.2.2 尺度层级划定 |
2.2.3 研究区域划定 |
2.3 研究要素及研究方法 |
2.3.1 研究要素 |
2.3.2 中心城区研究内容 |
2.3.3 典型片区研究内容 |
2.4 论文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时期城市形态解析 |
3.1 沙俄主导及中东铁路影响时期(1898-1932) |
3.1.1 城市发展背景—中东铁路影响下的城市初创 |
3.1.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俄国人眼中的理想城市 |
3.1.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
3.1.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
3.2 日伪占领时期(1932-1945) |
3.2.1 城市发展背景—强权统治下的城市整合 |
3.2.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 |
3.2.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
3.2.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代时期城市形态解析 |
4.1 解放初期及计划经济时期(1945-1979) |
4.1.1 城市发展背景—工业城市转型及发展 |
4.1.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社会主义工业城市 |
4.1.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
4.1.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
4.2 改革开放初期(1979-2004) |
4.2.1 城市发展背景—改革与转型压力下的调整 |
4.2.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国内规划的新启蒙时期 |
4.2.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
4.2.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
4.3 改革深化推进时期(2004-2015) |
4.3.1 城市发展背景—增长主义下的高速发展 |
4.3.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经营城市与多核心结构 |
4.3.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
4.3.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
4.4 新型城镇化时期(2015- ) |
4.4.1 新时期国内城镇化发展趋势 |
4.4.2 哈尔滨城市发展机遇与问题 |
4.4.3 中心城区形态发展 |
4.4.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
4.4.5 相关规划的形态发展趋势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形态演化规律分析 |
5.1 城市扩展形态演化规律 |
5.1.1 扩展强度演化 |
5.1.2 扩展的空间分异 |
5.1.3 从“聚集式扩展”到“外延式扩展” |
5.1.4 扩展轴的政策带动倾向 |
5.2 城市路网拓扑形态演化规律 |
5.2.1 网络整体集成度分布演化 |
5.2.2 路网联系度与合理程度演化 |
5.3 城市结构形态演化规律 |
5.3.1 结构的“差异式”与“叠加式”演化 |
5.3.2 “单中心”与“多中心”相互交替 |
5.3.3 公共轴线缺乏延续性 |
5.4 片区形态类型演化规律 |
5.4.1 街道街廓系统形态类型演化 |
5.4.2 功能组织形态类型演化规律 |
5.4.3 公共开放空间构成及形态类型演化 |
5.5 片区形态相关变量演化规律 |
5.5.1 街道街廓形态相关变量演化 |
5.5.2 功能组织形态相关变量演化 |
5.5.3 公共开放空间相关变量演化 |
5.5.4 肌理指数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形态演化动因分析 |
6.1 地缘及自然环境动因 |
6.1.1 地缘环境引发的城市定位转向 |
6.1.2 依水而起、顺势生长 |
6.1.3 枢纽地位及俄国影响 |
6.2 经济及技术动因 |
6.2.1 经济因素的转换 |
6.2.2 技术经济进步引发的依托网络的转化 |
6.2.3 发展的空间门槛 |
6.3 社会及文化动因 |
6.3.1 典型的近代移民城市 |
6.3.2 规划思想中文化与技术的主从关系 |
6.3.3 形态主导意向的迭代 |
6.4 政策及规划动因 |
6.4.1 标志性事件及政策驱动 |
6.4.2 政体关系与规划干预 |
6.4.3 城市设计的实施与引导 |
6.5 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优化探讨 |
6.5.1 政策层面 |
6.5.2 中心城区层面 |
6.5.3 典型片区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天津租界区近代银行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范围界定 |
1.2.3 相关概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结构 |
第2章 天津租界区近代银行建筑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 |
2.1 天津租界区近代银行业产生的历史背景 |
2.1.1 银行的起源 |
2.1.2 天津传统金融建筑的发展历程 |
2.1.3 天津外资银行的开设背景分析 |
2.1.4 天津中外合资银行的开设背景分析 |
2.1.5 天津华资银行的开设背景分析 |
2.2 天津租界区近代银行及建筑的发展概况 |
2.2.1 天津近代外资银行的发展历程分析 |
2.2.2 天津近代中外合资银行的发展历程分析 |
2.2.3 天津近代华资银行的发展历程分析 |
2.2.4 天津租界区近代银行的发展分期 |
2.2.5 天津租界区近代银行建筑的发展分期 |
2.3 天津租界区近代银行建筑的现状分析 |
2.3.1 近代银行建筑的保存情况分析 |
2.3.2 现存近代银行建筑的地理分布分析 |
2.3.3 现存近代银行建筑的功能分析 |
2.3.4 现存近代银行建筑的周边环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天津租界区近代银行建筑的形制特征及建筑技术 |
3.1 功能构成 |
3.1.1 主要功能组成 |
3.1.2 功能组合形式 |
3.2 平面布局 |
3.2.1 总体布局形式 |
3.2.2 平面布局形式 |
3.2.3 空间流线组织 |
3.3 内部空间 |
3.3.1 对外营业区域的空间特征 |
3.3.2 内部办公区域的空间特征 |
3.3.3 交通区域的空间特征 |
3.4 建筑技术 |
3.4.1 建筑材料 |
3.4.2 建筑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津租界区近代银行建筑的风格及细部特征 |
4.1 风格类型 |
4.1.1 古典复兴主义 |
4.1.2 折衷主义 |
4.1.3 现代主义 |
4.1.4 建筑风格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4.2 立面形式 |
4.2.1 立面划分 |
4.2.2 比例关系 |
4.3 细部及装饰特征 |
4.3.1 屋顶 |
4.3.2 柱式 |
4.3.3 门 |
4.3.4 窗 |
4.3.5 外墙装饰 |
4.3.6 露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津租界区近代银行建筑的价值探讨及当代影响 |
5.1 天津租界区近代银行建筑的价值探讨 |
5.1.1 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的演变 |
5.1.2 近代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 |
5.1.3 天津近代银行建筑的价值分析 |
5.2 天津租界区近代银行建筑的当代影响 |
5.2.1 对当代天津城市形象的影响 |
5.2.2 对现代银行建筑设计的影响 |
5.2.3 对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天津近代华资银行一览表(部分) |
附录2 天津近代主要银行的建设与发展历程 |
致谢 |
(6)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城市建设现状 |
1.1.2 山水意象与建筑的渊源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1.7 框架 |
第2章 山水意象的多元意蕴 |
2.1 山水意象的特质 |
2.1.1 “比德·畅神”的精神特质 |
2.1.2 情景交融的表现特质 |
2.2 山水画 |
2.2.1 拟形法 |
2.2.2 构图法 |
2.3 山水园林 |
2.3.1 因借法 |
2.3.2 造景法 |
2.3.3 时空融合法 |
2.3.4 园林与园林建筑 |
2.4 山水诗文 |
2.4.1 象征法 |
2.4.2 诗语结构法 |
第3章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 |
3.1 山水意象思想概述 |
3.1.1 自然山水的复归(1980-1989) |
3.1.2 山水象征与隐喻(1990-1999) |
3.1.3 山水意象新模式的探索(2000-2009) |
3.1.4 山水意象结合高新科学技术(2010-2019) |
3.1.5 总结 |
3.2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念 |
3.2.1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缘起 |
3.2.2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1980-1989) |
3.2.3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发展(1990-2019) |
3.2.4 总结 |
3.3 顾孟潮对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建筑学转译 |
3.3.1 顾孟潮与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渊源 |
3.3.2 山水城市理论的建筑科学研究体系 |
3.3.3 山水城市理论建筑思想的哲学概括 |
3.3.4 山水城市理论建筑思想的基础研究 |
第4章 三位建筑师的山水意象设计实践 |
4.1 马岩松 |
4.1.1 个人经历 |
4.1.2 设计策略 |
4.1.3 设计思想 |
4.2 王澍 |
4.2.1 个人经历 |
4.2.2 设计策略 |
4.2.3 设计思想 |
4.3 朱锫 |
4.3.1 个人经历 |
4.3.2 设计策略 |
4.3.3 设计思想 |
4.4 总结 |
第5章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与思想 |
5.1 现代山水意象的多元表达 |
5.2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 |
5.2.1 自然人文脉络的双重修补 |
5.2.2 人工模拟自然的空间操作 |
5.2.3 传统诗意人居环境的创造 |
5.2.4 因时立形的时空融合组织 |
5.2.5 高新与传统建筑技术并举 |
5.3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思想 |
5.3.1 自然和谐的生态哲学 |
5.3.2 传统山水的意境传承 |
5.3.3 天人相应的人本思想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钱学森 |
附录B 顾孟潮 |
附录C 王澍 |
附录D 马岩松 |
附录E 朱锫 |
附录F 1980年以来山水意象建筑设计思想与实践文献统计一览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通佑电梯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分析工具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论文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战略管理层次 |
2.1.1 公司层战略 |
2.1.2 业务层战略 |
2.1.3 职能层战略 |
2.2 基本竞争战略理论 |
2.3 关于制造业的竞争战略研究 |
2.3.1 国外制造业竞争战略研究 |
2.3.2 国内制造业竞争战略研究 |
3 通佑电梯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环境 |
3.2.1 行业现状 |
3.2.2 行业趋势 |
3.2.3 行业结构 |
3.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4 机会与威胁 |
3.4.1 面临的机遇 |
3.4.2 面临的威胁 |
3.5 外部环境因素评价(EFE)矩阵的建立 |
4 通佑电梯内部环境分析 |
4.1 公司介绍 |
4.1.1 产能规模 |
4.1.2 研发及测试条件 |
4.1.3 经营现状 |
4.1.4 公司成长历程 |
4.2 价值链分析 |
4.2.1 内向物流 |
4.2.2 运营 |
4.2.3 外向物流 |
4.2.4 市场及营销 |
4.2.5 售后服务 |
4.2.6 公司基础 |
4.2.7 人力资源 |
4.2.8 产品研发 |
4.2.9 采购管理 |
4.3 优势与劣势分析 |
4.3.1 优势 |
4.3.2 劣势 |
4.4 内部环境要素评价(IFE)矩阵的建立 |
5 通佑电梯竞争战略制定和实施 |
5.1 愿景、使命与目标 |
5.2 SWOT表分析 |
5.3 三种竞争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
5.3.1 总成本领先战略 |
5.3.2 差异化战略 |
5.3.3 集中化战略 |
5.4 竞争战略确定 |
6 竞争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
6.1 差异化产品 |
6.1.1 绿色 |
6.1.2 超节能 |
6.1.3 超高速 |
6.1.4 黑科技 |
6.1.5 超清洁 |
6.1.6 定制化 |
6.2 差异化服务 |
6.2.1 服务全球化 |
6.2.2 服务优先化 |
6.2.3 服务数据化 |
6.2.4 服务标准化 |
6.2.5 服务市场化 |
6.3 差异化品牌 |
6.3.1 小型项目专业化 |
6.3.2 销售价格平民化 |
6.3.3 基建招标多元化 |
6.4 重设组织结构,保障战略实施 |
6.4.1 重设战略组织职能 |
6.4.2 权利和职责 |
6.4.3 战略规划的流程 |
6.4.4 战略规划主要内容 |
6.4.5 组织结构设置与调整。 |
6.5 塑造企业文化,改善管理模式 |
6.5.1 借助传统文化,提高管理水平 |
6.5.2 实行激励管理,落实企业文化 |
6.6 全面启用ERP,规范审批流程 |
6.6.1 搭建协同工作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 |
6.6.2 优化核心流程,严控过程结果 |
6.7 提高人才储备,确保战略实施 |
6.7.1 明晰职能和职权 |
6.7.2 多渠道吸纳优秀人才 |
6.8 做好渠道开发,支持战略实施 |
6.8.1 经销商关系管理 |
6.8.2 打造世界一流品牌 |
6.8.3 销售人员培训 |
6.8.4 经销商激励政策 |
6.9 建立采购联盟,共享数据管理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问卷调查表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良渚文化影响力提升传播方案 ——“环良渚遗址”区域现场教学基地主题提炼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后申遗时代良渚文化面临的问题 |
1.1.2 杭州城市影响力提升的现实需求 |
1.1.3 干部教育培训中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的实际需求 |
1.2 策划目标 |
1.2.1 根本目标 |
1.2.2 具体目标 |
1.3 文化遗产传播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策划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策划思路 |
2 良渚文化及环良渚遗址区域资源分析 |
2.1 良渚文明基因解读 |
2.1.1 良渚文化概况 |
2.1.2 良渚遗址的遗产要素 |
2.2 环良渚遗址区域资源分析 |
2.2.1 区位情况 |
2.2.2 政策资源 |
2.2.3 现场资源 |
2.2.4 产业发展规划 |
2.3 良渚文化传播现状分析 |
2.3.1 现有传播渠道和成果 |
2.3.2 主要传播内容 |
2.3.3 传播活动形式 |
2.3.4 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3 干部教育培训市场分析 |
3.1 杭州高校干部教育培训与现场教学情况调研 |
3.1.1 杭州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办学情况 |
3.1.2 现场教学点建设的要求 |
3.2 参训干部学员需求洞察 |
3.2.1 现场学习的诉求 |
3.2.2 媒介使用习惯 |
3.2.3 总体特征 |
3.3 典型案例分析 |
3.3.1 嘉兴南湖:红船精神传承圣地 |
3.3.2 梦想小镇:浙江特色小镇建设范例 |
3.3.3 安吉余村:“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
3.4 环良渚遗址区域现场教学基地建设SWOT分析 |
3.4.1 优势 |
3.4.2 劣势 |
3.4.3 机遇 |
3.4.4 威胁 |
4 环良渚遗址区域现场教学基地主题提炼 |
4.1 项目设计说明 |
4.2 项目设计理论基础 |
4.2.1 STP市场细分理论 |
4.2.2 接触点管理理论 |
4.3 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
4.3.1 总体目标 |
4.3.2 阶段性目标 |
4.4 现场教学主题提炼 |
4.4.1 红色爱国主义历史文化教育 |
4.4.2 绿色发展教学 |
4.4.3 蓝色创新教育 |
5 环良渚遗址区域现场教学基地传播方案 |
5.1 传播策略 |
5.1.1 传播目标 |
5.1.2 传播对象 |
5.1.3 传播路径 |
5.2 传播实施方案 |
5.2.1 针对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安排负责人的传播设计 |
5.2.2 主要面向参训学员的传播设计 |
6 项目效果预估 |
7 总结 |
7.1 创新价值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干部教育培训参训对象访谈提纲 |
(9)会展建筑展览空间多功能设计研究 ——以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研究背景与来源 |
1.1.1.研究背景 |
1.1.2.研究来源 |
1.2.项目概况 |
1.2.1.项目的建设背景 |
1.2.2.项目的基本情况 |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研究目的 |
1.3.2.研究意义 |
1.4.研究范围、对象与内容 |
1.4.1.研究范围 |
1.4.2.研究对象 |
1.4.3.研究内容 |
1.5.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国内研究现状 |
1.5.2.国外研究现状 |
1.6.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多功能化展览空间功能理论与需求研究 |
2.1.当前会展理念——多功能化展览空间 |
2.1.1.不同年代所建会展建筑展览空间案例对比 |
2.1.2.当前城市发展环境下的会展建筑的定位 |
2.1.3.“以展为本,多种功能并置” |
2.2.多功能化展厅的空间适应性相关理论 |
2.2.1.“形式追随功能”理论 |
2.2.2 建筑功能动态理论 |
2.2.3.相关理论的总结与启示 |
2.3.多功能化展厅的建筑功能构成 |
2.3.1.功能结构的组合原则 |
2.3.2.展厅功能的构成类型 |
2.4.多功能化展厅的可行性分析 |
2.4.1.建筑空间的可行性 |
2.4.2.建筑技术的可行性 |
2.4.3.经济效益的可行性 |
2.5.兰州地区会展中心多功能化展览空间的外部需求研究 |
2.5.1.国家政策与兰州新区的发展需求 |
2.5.2.兰州会展中心发展需求 |
2.6.基于使用者现状需求的调查研究 |
2.6.1.使用者特点研究 |
2.6.2.问卷结果统计 |
2.6.3.问卷结果分析 |
2.7.本章小结 |
3 会展建筑展览空间多功能化案例调研 |
3.1.多功能化展览空间总体布局案例调研 |
3.1.1.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
3.1.2.东京国际展览中心 |
3.2.轻型展展览空间案例调研 |
3.2.1.万州三峡会展中心 |
3.2.2.德化国际陶瓷艺术城 |
3.3.中型展展览空间案例调研 |
3.3.1.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 |
3.3.2.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
3.4.重型展展览空间案例调研 |
3.4.1.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
3.4.2.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
3.5.本章小结 |
4 多功能化展览空间的设计研究 |
4.1.多功能化展览空间设计目标和原则 |
4.2.总体布局与功能设定 |
4.3.多功能化展览空间建筑影响要素 |
4.3.1.平面形态 |
4.3.2.空间净高与层数 |
4.3.3.采光照明 |
4.3.4.地面荷载与顶棚设计 |
4.3.5.结构与细部设计 |
4.4.附属用房多功能化设计策略 |
4.4.1.按空间灵活性分类,提升适应性 |
4.4.2.利用夹层空间潜力,提升利用率 |
4.5.轻型展展览空间设计策略 |
4.5.1.轻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特征 |
4.5.2.轻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布局 |
4.6.中型展展览空间设计策略 |
4.6.1.中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特征 |
4.6.2.中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布局 |
4.7.重型展展览空间设计策略 |
4.7.1.重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特征 |
4.7.2.重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设计 |
4.8.展览空间延伸功能设计策略 |
4.8.1.体育活动 |
4.8.2.文娱活动 |
4.8.3.聚会活动 |
4.8.4.应急避难 |
4.9.展览空间多功能设计策略总结 |
4.10.本章小结 |
5 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推演设计研究 |
5.1.项目基地概况 |
5.1.1.地理区位 |
5.1.2.项目区位 |
5.1.3.兰州新区发展优势 |
5.2.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方案推敲过程 |
5.2.1.整体规划与空间雏形的多功能化策略 |
5.2.2.展览空间的多功能化策略 |
5.2.3.选定方案分析 |
5.3.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主要功能单元设计研究 |
5.4.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流线组织 |
5.5.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立面设计 |
5.6.本章小结 |
6 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空间的多功能设计研究 |
6.1.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空间的多形态组合模式 |
6.1.1.小型展会模式 |
6.1.2.中型展会模式 |
6.1.3.大型展会模式 |
6.2.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空间的多样化空间特征 |
6.2.1.层数与高度设计的多样化 |
6.2.2.采光与通风设计的多样化 |
6.2.3.结构与细部设计的多样化 |
6.3.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空间的多层次展会类型 |
6.3.1.轻型展展览空间的布局与应用 |
6.3.2.中型展的布局与应用 |
6.3.3.重型展的布局与应用 |
6.4.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空间的多用途运营模式 |
6.4.1.文娱活动的布局与应用 |
6.4.2.体育活动的布局与应用 |
6.4.3.聚会活动的布局与应用 |
6.4.4.应急避难的布局与应用 |
6.5.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论文研究的结论 |
7.2.论文研究的局限 |
7.3.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任务书 |
附录 :关于会展中心使用体验和意向的调查问卷(访客版) |
附录 :关于会展中心使用体验和意向的调查问卷(工作人员) |
附录 :关于会展中心使用体验和意向的调查问卷(展商版) |
致谢 |
(10)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时空谱系及其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现有研究成果的启示和借鉴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概述 |
第一节 防风氏神话的概念及其起源 |
一、文献中的防风氏 |
二、口承叙事中的防风氏 |
三、防风氏神话的起源 |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内容 |
一、防风氏与鲧禹叙事 |
二、防风氏之死叙事 |
三、防风氏治水叙事 |
四、防风氏的创造叙事 |
五、防风氏的神迹叙事 |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特点 |
一、长三角防风氏神话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 |
二、长三角防风氏神话具有多元的叙事立场 |
三、长三角防风氏神话与鲧禹神话紧密交融 |
四、长三角防风氏神话是中华创世神话的有机组成部分 |
小结 |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时间谱系 |
第一节 东汉以前防风氏神话的萌芽 |
一、防风氏之死叙事 |
二、防风氏异人叙事 |
第二节 魏晋至唐时防风氏神话的兴起 |
一、防风氏之死叙事 |
二、防风氏异人叙事 |
三、防风氏遗迹叙事 |
第三节 五代十国至宋时防风氏神话的繁盛 |
一、防风氏遗迹叙事 |
二、防风氏姓氏叙事 |
三、防风氏其他叙事 |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防风氏神话的地位跃升 |
一、防风氏遗迹叙事 |
二、防风氏祭祀国家叙事 |
第五节 民国时期至当代防风氏神话的衰落与复兴 |
一、民国时期防风氏神话的延续 |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防风氏神话的衰落 |
三、20世纪80年代至2005年防风氏神话的复苏 |
四、2005年至今防风氏神话的复兴 |
第三章 当代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空间谱系 |
第一节 核心区:防风古国——浙江省湖州市 |
一、核心区防风氏神话语言文字叙事资源 |
二、核心区防风氏神话仪式行为叙事资源 |
三、核心区防风氏神话景观图像叙事资源 |
四、核心区防风氏神话数字叙事资源 |
第二节 扩散区:太湖流域 |
一、扩散区防风氏神话语言文字叙事资源 |
二、扩散区防风氏神话景观图像叙事资源 |
第三节 周边区:其他长三角地区 |
第四章 当代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时空谱系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其问题 |
第一节 德清县防风氏神话资源开发现状 |
一、防风氏神话传说的数字化和再利用 |
二、防风古国文化区的旅游开发 |
三、防风氏祭典的复兴与传承 |
第二节 德清县防风氏神话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一、防风氏神话景观内容失真 |
二、防风氏名称及其符号滥用 |
三、祭典独立性的丧失 |
四、民间力量的消退 |
五、开发整体性不足 |
第三节 防风氏神话资源的开发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
一、防风氏神话资源的合理开发有助于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 |
二、未来的开发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口承防风氏神话基本信息表 |
附录2 口承防风氏神话文本36篇 |
四、浙江省第十一届房地产博览会展位示意图(论文参考文献)
- [1]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评价体系和策略研究[D]. 陈煜琛. 浙江大学, 2021(01)
- [2]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D]. 李强. 上海大学, 2021
- [3]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4]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D]. 薛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5]天津租界区近代银行建筑研究[D]. 张烨.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6]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D]. 王雨彤. 天津大学, 2020
- [7]通佑电梯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陆锋. 山东大学, 2020(05)
- [8]良渚文化影响力提升传播方案 ——“环良渚遗址”区域现场教学基地主题提炼与传播[D]. 邱凌峰. 浙江大学, 2020(02)
- [9]会展建筑展览空间多功能设计研究 ——以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为例[D]. 李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时空谱系及其开发研究[D]. 郭腾飞.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