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历史文化名城——镇远

贵州历史文化名城——镇远

一、贵州的历史文化名城──镇远(论文文献综述)

李渌,徐珊珊[1](2021)在《“遗产自觉”与“地方依恋”:历史城镇居民文化延续力研究——贵州镇远古城的实证》文中指出以贵州镇远古城为实证个案,通过"遗产"这一具体物质指向,从遗产认知、遗产情感、遗产实践三个维度建构历史城镇居民的"文化延续力模型"。研究表明:文化延续力是动态的,实现了代际知识传递和社区成员间的横向知识传递;遗产情感是构建居民文化延续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时间越长、年龄越大的人群对古城遗产的认知越全面,延续力也越强,而年轻一代还没有完成从古城遗产使用者向守护者的角色转换。地方政府需通过遗产教育和参与管理等方式引导社区居民参与遗产实践;激发地方精英的文化影响力,调动居民参与遗产管理的热情和智慧;依靠民众对遗产的记忆与情感,创新古城镇遗产旅游的呈现方式,探索出适合当下和未来的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之路。

张克伟[2](2021)在《王阳明谪黔之史迹文踪》文中指出从学术思想的角度上而言,谪官龙场三载是王阳明学说思想体系之奠基时期。王阳明在漫长之居夷处困过程中不断探索生命意义及学术追求,对其所悟出之格物要旨及知行合一学理之提掇,由切近到腾离,由致用到求是;或由事功到学理,由行动到静观,沉潜反思,理论内涵得以渐次完备。本文对王阳明谪黔之史迹文踪进行了梳理阐述。

贾川江[3](2021)在《基于“四层一体”的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初探——以贵州镇远古城为例》文中提出乡土地理教学日渐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但如何选取和高效利用乡土地理教学案例是一个难题。"四层一体"理论为乡土案例开发提供了新思路,认为自然层、生计层、制度层、意识形态层四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本文以镇远古城为例,丰富"四层一体"挖掘乡土地理教学的案例,从而使学生从地方视角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张栩晨[4](2019)在《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重庆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条件的提升与全球化价值观念的传播,历史城镇相对封闭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既有保护体系和思路的指导下,整体多元的历史文化遗产要素面临被侵蚀、被割裂的困境,现有保护思路的不适应性逐渐显现,表现在要素识别、价值认知和保护方法等各方面。传统保护规划理念普遍强调历史城镇客观静态的价值,忽略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探寻,缺乏对动态发展价值的考虑。城市历史景观(HUL)是新时代背景下历史城镇保护的新思路,不仅对整体性保护的范围进行了扩展和更新,还强调各项历史景观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强调历史城镇动态发展过程中多元价值的“层积性”,有助于对历史城镇的全方位认知。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城市历史景观的理念出发,结合历史地图的数字化技术,构建历史景观的层积分析框架,以“关联性”内涵指导历史景观要素的识别转译,以“层积性”内涵指导历史景观价值的动态认知,并以重庆历史城区为例进行实证转译和层积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历史地图转译和层积分析的系统性方法,详细分析和探讨了重庆历史城区的景观层积过程与规律,初步建立了重庆历史城区景观要素数据库,并对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影响因素和模式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基于层积分析的整体性保护方法。具体来讲,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提出问题与理念启示。首先,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并梳理了城市历史景观、历史地图转译与应用、重庆历史城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然后,对既有历史城镇保护规划体系与理念以及目前面临的困境展开分析,发现传统规划理念对新时期历史城镇保护的适用性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念,对其发展历程、理念内涵、要素类型与构成、空间载体四方面内容进行剖析,并总结出该理念对于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包括关联识别与层积分析。第二部分(第3章):方法探索。首先,对历史地图的发展历程、特征与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总结;然后,从城市历史景观理念对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出发,结合其要素类型构成、空间载体形式,构建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历史景观层积分析框架,包括以历史地图为基础的要素关联转译、基于空间载体的叠图分析两个板块,并分别就具体的历史地图转译方法和层积分析方法进行阐述,为下文对重庆历史城区的地图转译和层积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第4章):重庆历史城区地图的具体转译过程。首先,梳理了重庆历史城区的发展历程;然后,按照上文提出的历史地图转译方法,对重庆历史城区九个时期的历史地图依次进行转译,内容组织分为重庆历史地图的收集与转译准备工作、开埠前的历史地图转译、开埠到民国时期的历史地图转译、解放后的历史地图转译四个板块。第四部分(第5章):重庆历史城区景观层积研究。基于第三部分得到的数字化历史地图以及城市历史景观数据库,从城镇格局、道路街巷、特色场所、地标建筑四类空间载体出发,对重庆历史城区的层积过程与规律进行分析。基于此,总结出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影响因素与模式,并从上述四类空间载体出发提出历史城镇的整体性保护方法。

樊一铭[5](2019)在《安顺古城变迁及建筑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安顺地区位于贵州高原中部和黔中腹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素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之称。安顺作为具有价值的古城,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见证,其先后经历了元代军事寨堡阶段,明代军事防御阶段,清代商贸繁荣的高潮阶段等。朝代的更替使城市逐渐由军事重镇转型为商业都市,商路的畅通也离不开朱元璋“开一线以通云南”的举措,因此,安顺古城的研究与探讨非常值得学者探析。本文以安顺古城为研究对象,包含城市演变中的制度更替及古城范围内的历史建筑,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对安顺古城特定历史背景的演变和特殊历史建筑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探究,从而明确其价值的内涵与外延。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对历史脉络的梳理,分时期论述安顺城市性质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骨架、空间格局、功能属性等内容的变化,对其军事化防御和经济商业化功能的此消彼长进行理论化研究;其次,深度挖掘安顺古城几大重要的时代特征展开具体分析,一方面以军事防御要求论证宏观视角下的城池营建策略,另一方面以多元文化融合背景论证微观视角下的建筑形制空间特色,进一步掌握安顺历史变革的时代性、地域性特征;最后,基于上述内容,以当下建筑遗存现状和发展脉络为落脚点,得出古城历史遗存的保留价值及安顺古城的历史意义,从而为日后对城市整体开发及保护修缮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依据。通过本研究的努力,也希望能举一反三,有针对性地评估同时期同类型的其他西南地区古城,提供具有普适的理论支持,从而有据可循地对古城进行保护与发展。

俞敏,曾堃[6](2016)在《山地河谷地区历史城区保护规划策略研究——以贵州镇远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保留与传承的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地位不断提高,其中历史城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重要内容。国家、省与各地均出台了相关法规并编制了各层次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但对于山地河谷地区历史名城保护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历史城区的形成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其空间格局、空间肌理、建筑形态等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历史城区的保护规划不能仅仅停留在某一具体的街区或者建筑的层面,而是应从城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入手,从整体的层面编制保护规划。本文以贵州镇远为对象,从大的自然环境与城区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研究山地河谷地区历史名城保护的特点,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

肖竞[7](2015)在《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文化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景观”作为一种反映人(主体)与自然(客体)相互影响、动态关联的景观对象,其概念最早源自西方文化地理学界。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其作为一种遗产对象纳入世界遗产范畴,强调从价值意涵层面对历史遗产进行文化解读与传承。作为一种新的遗产对象,文化景观突破了传统“自然—人文”、“有形—无形”、“保护—发展”二元认识论的局限,强调以一种综合、整体、动态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去看待和理解历史景观对象,引发了世界遗产界对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问题的重新认识,同时也为我国历史城镇景观的保护、地域特色的塑造以及传统人居环境的持续发展打开了新的视野。本文旨在以文化景观视角切入历史城镇空间文化关系的分析,以应对当前西南地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地域空间文化特色遭受现代化冲击的现实问题,以复合、动态的方式,将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作为一种文化景观对象加以研究,探索创新性的保护方法。针对全文的这一主旨,本文在理论研究、基础研究以及应用研究的三个板块分别提出“建构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城镇空间文化关系分析研究理论框架”、“提炼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文化与景观演进的过程规律与动力机制”、“创新该地域内历史城镇保护更新方法策略”的三方面具体目标,并围绕上述目标形成文章的三个创新点。从研究的地域范围来看,本文所指的西南山地主要聚焦于西南地区以川、渝、云、贵四省为核心范围,直接建设于崎岖山地环境中或丘陵地带以山地环境为背景的城镇对象。研究中,在对该地域范围内45座历史城镇、村寨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文章重点选取了四川阆中、仙市、自贡、罗城,重庆磁器口、西沱,云南大理、丽江、独克宗、诺邓以及贵州镇远、青岩、肇兴侗寨等13座西南历史名城与村镇作为论述的典型案例。在文化景观视角下,这些城镇类似于一种“有机进化景观”。作为历史城镇,它具有“物质”与“文化”的双重属性;作为山地城镇,它又呈现出“人工”与“自然”融合的特征;作为进化中的城镇,村寨与城镇则可归并为时间长河中城镇发展不同阶段的状态。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第二章“文化景观遗产概念的发展与价值启示”是对理论背景与现状问题的综述;第三章“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城镇研究方法探析”是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的建构;第四章“西南山地历史城镇发展背景与文化类型梳理”则是对本文研究地域背景的梳理与案例城镇的筛选;第五、六章节“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景观演进过程分析”与“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文化动力机制提取”则是基于第三、四章节的理论建构与案例选取,对西南山地案例城镇的基础研究;最后,第七章“文化景观视角下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保护方法”则是基于全文理论与基础研究的一种实践应用探索。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历史城镇“文化—空间—时间”的多维分析框架,从理论研究层面创新了历史城镇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共性与特性的分析,文章总结出了西南山地历史城镇“初生聚核、发展分异、成熟组织、衰败退化”的演进规律,以及“人居、职能、历史、精神”文化对城镇景观“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动力机制,丰富了关于该地域中历史城镇建成环境基础内容;最后,基于前述研究,文章提出了“景观—文化”协同演进的历史城镇活态保护策略,将历史城镇景观演进规律与动力机制作为城镇现实与未来发展的方向指引,创新了历史城镇的保护方法,强化了理论与基础研究的现实意义。

余翰武[8](2015)在《沅水中上游传统集镇商贸空间研究》文中指出沅水中上游流域处于云贵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区域,也是我国西南与东南两大文化圈交汇的地带,是东西经济技术交流的孔道。自然区域的过渡性和文化圈间的交融性决定了沅水中上游是一个特殊的自然地理区域和人文地理区域,以至该流域的文化具有多元性特征。经济技术上的流通和物资流转使得该流域产生和发展了一大批集镇,历经流觞,至今保留了大量具有较完整历史商业街区的传统集镇,成为该流域具有地域特征的宝贵的人文景观,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构成了“历史五千年,水路一千里”历史文化走廊。文章一方面总结了该流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自然资源情况,认为该流域的山形水势是影响传统集镇商贸空间形态的重要因素,而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是该流域对外进行商品交换和商贸空间形成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通过探讨该流域的地域文化层次现象和地域文化多元性特征,分析了该流域人文背景,认为对沅水中上游地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有两个历史时期:一是战国中晚期的楚文化侵入,二是明清后汉文化的侵入,最终该流域形成了以土着原始文化为潜流,以巴楚文化为干流,以汉文化为主流的多元文化格局。这一格局对该流域传统集镇的空间分布和职能、商贸空间的形态乃至商业建筑的形制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以区域为背景,运用“点——轴”空间理论分析了沅水中上游传统集镇的空间分布状态,归纳了“一主轴,两次轴,多核心”的空间格局的特点,以经济距离为尺度分析了传统集镇与“通京大道”水陆线路的离散特征。分析了历代王朝的统治力度对该流域传统集镇的历史演进的作用,揭示了该流域传统集镇“因兵而起,因商而盛”的历史特征,得出该流域传统集镇演进过程是先四周后中间、先点状深入后线状控制,以及主体呈东西向分布的结论。从军事开边、交通运输、资源条件、移民活动、政治制度五个方面分析了该流域传统集镇商贸空间的形成机制,认为水运条件和元后“通京大道”的开通对该流域集镇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军事开边催生了第一批集镇,并一直对后世产生影响;政治制度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理区段对集镇的形成和发展或是抑制或是促进,影响不一;而明清时期的商贸活动和移民活动促进了该流域传统集镇的长足发展。现留存的传统集镇大多是明清时期的遗物,历史商业街区是其留存的主要空间形态。商贸是传统集镇的主要职能,商贸空间也应是传统集镇的主要空间形式。文章把商贸节点、商业街道、商贸建筑、商业街区归纳为“点、线、块、面”四种商贸空间的形态,分析了其特点;并从空间功能的复合性、商业业态的多样性、空间环境的意象力、行为的自发性等方面探讨了传统集镇商贸空间活力问题。地域文化的差异与传统集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传统集镇商贸空间的经济价值的重要基础条件,可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发展内涵和动力,也能从根本上提升传统集镇商贸空间的活力,并为改善其的生存条件,避免同质竞争,有序地保护和利用传统商业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传统集镇的商贸空间活力提供有力的操作依据。这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保护沅水中上游历史文化遗产和延续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杨宁[9](2013)在《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西方世界价值观主导的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作为物质文明载体的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而地域与国际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保护与更新的矛盾,所带来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建筑文化的国际化与城市空间的趋同化。在这个“环境、历史与文化赋权的时代”里,城市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文化结晶,不仅要保护起来,更应将其环境和精神文化传承下去。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大会正式提出了“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从而将文化遗产关注的主视角由单纯的物质文物古迹或者精神文化传统转移到以“人的活动”为线索的物质与文化上来。在文化景观遗产概念适时诞生的时代背景下,对西南山地典型城镇文化景观的研究,已成为具有国家高度和重要学术价值的科研课题。本论文研究是从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西南山地城镇文化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王权的战争作为城市产生和发展史的最直接的推动力在城市的演进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介入触发了原始村落由自发分散和无组织状态到功能的聚拢。军事防御作为城镇诞生之初的基本功能,以此为研究对象可以更好地分析传统城镇文化景观的演进。通过对文章核心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文章进入主体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西南军事历史影响下的城镇发展。我国西南地区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城镇体系复杂,从而缔造了异质而多元的城镇文化景观,欲分析其复杂而曲折的演进过程就必须对区域历史背景有明确的认知。本章在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时期重要战争攻守路线的梳理,简要概括出因军事战争而兴起的城镇体系规律。而后又分别从地理环境、经济结构、交通格局、社会文化四个方面不同角度探讨西南地区从古至今军事城镇发展的地理文化背景,明确其兴起之因,发展之源。并于最后根据研究需要,筛选出10座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下文分析的典型个案。第二部分为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系统构成。本章我们以明确研究对象为目标,从系统学角度对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整理,包括“物质”与“文化”两大系统,并以实体案例对各系统要素的内涵进行解析。最终通过系统与要素相互关系的论述,将本文的研究对象归纳为三个层级的物质载体,包括形态格局、特色场所与典型地标,然后通过军事城镇典型案例的例证,剖析各物质载体的“文化”与“景观”内涵。第三部分为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演进研究,是本文的核心章节。本章将试图穿越历史时空的人物、事件与场所空间进行关联梳理,构建西南山地城镇文化景观演进过程中的历史图景,并进一步发掘其背后的动因逻辑。文章根据城镇发展的形态特征将演进过程划分为形成起源、发展渐进、完善成熟和衰败没落四个发展阶段。论文纵向上以各阶段城镇发展背景为基础,横向上从思想本源的背景分析到形态格局变迁的宏观解读、特色场所变化的中观描述、典型地标调整的微观记录详细的分析军事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对演进过程的解析以及研究的启示。在历史过程和演进特点已然清楚的基础上,尝试从演进规律和动力机制的角度分析其发展的本质原因,并提出文化作为主导推动力的演进机制,回答了城镇景观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只有把握文化演变的客观规律,才能针对性引导城镇文化景观的持续发展。而后针对当代文化景观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以数个名城保护规划为例分析传统保护方式与文化景观视角保护方式的差异,最后针对军事城镇提出适应性保护策略。

李琼英[10](2012)在《传统与跨越:贵州民族地区着名古镇文化资源与建设研究——以青岩、镇远、隆里古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贵州民族地区着名古镇文化以其所具有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古朴的历史遗迹及不可再生的地方民族特色,正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保护好贵州民族地区原生态古镇文化资源是开发建设贵州民族地区古镇旅游文化的前提和条件;开发建设应该在保持古镇原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利用贵州古镇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

二、贵州的历史文化名城──镇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的历史文化名城──镇远(论文提纲范文)

(1)“遗产自觉”与“地方依恋”:历史城镇居民文化延续力研究——贵州镇远古城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一 理论基础及模型构建
    (一)理论基础
        1.遗产自觉。
        2.地方依恋。
        3.文化延续力。
    (二)模型构建
        1.遗产是地方依恋的物质载体。
        2.地方依恋是遗产自觉的情感催化剂。
        3.“地方”视角下的“文化延续力”体系。
二 研究设计
    (一)镇远古城个案地解析
    (二)研究设计
三 研究结果与数据分析
    (一)样本描述统计
    (二)数据处理
    (三)居民文化延续力的总体特征分析
    (四)居民文化延续力的因子分析
        1.遗产认知。
        2.遗产情感。
        3.遗产实践。
    (五)居民文化延续力的差异分析
        1.年龄和居住年限差异。
        2.世居居民与移民差异。
四 结论与启示
    (一) 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1.加强遗产教育是增强居民文化延续力的基础。
        2.培育居民的遗产情感是提升历史城镇文化延续力的重要内容。
        3.遗产旅游的开展成为提升居民文化延续力的重要推手。

(3)基于“四层一体”的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初探——以贵州镇远古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四层一体”的理论概述
二、“四层一体”分析贵州镇远古镇
    (一)镇远古城的兴盛
    (二)镇远古城的衰落
    (三)镇远古城的重振
三、“四层一体”的乡土案例设计

(4)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重庆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解析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市历史景观(理念视角与实体对象)
        1.2.2 历史地图转译(基础方法)
        1.2.3 重庆历史城区(研究区域)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历史景观相关研究综述
        1.3.2 历史地图转译与应用相关研究综述
        1.3.3 重庆历史城区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理念启示:从保护规划传统理念走向城市历史景观
    2.1 既有历史城镇保护理念与体系
        2.1.1 国际历史城镇保护发展历程概述
        2.1.2 当前我国历史城镇保护体系概述
    2.2 既有体系下我国历史城镇保护的困境分析
        2.2.1 要素识别较为孤立,对地域背景的关注不足
        2.2.2 价值认知较为片面,对多元文化的挖掘不够
        2.2.3 保护方法较为单一,对当代发展的融入不佳
    2.3 城市历史景观的理念引入与内涵剖析
        2.3.1 城市历史景观的理念与发展
        2.3.2 城市历史景观内涵剖析:层积性与关联性
        2.3.3 城镇历史景观要素类型与构成:自然要素、人工要素与人文要素
        2.3.4 城镇历史景观空间载体:城镇格局、道路街巷、特色场所、地标建筑
    2.4 城镇历史景观对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关联识别,层积分析
        2.4.1 引入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念的必要性:层积研究的重要性
        2.4.2 引入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念的现实意义
        2.4.3 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分析新趋势:以历史地图的数字化转译为基础
    2.5 本章小结
3 方法探索:历史地图转译与历史景观层积分析框架
    3.1 历史地图的特征与研究理论基础
        3.1.1 历史地图的产生与发展
        3.1.2 历史地图的特征描述
        3.1.3 相关理论基础
    3.2 城市历史地图的空间转译方法
        3.2.1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原则与难点
        3.2.2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总体思路:“自然-人工-人文”要素的关联转译
        3.2.3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前期准备
        3.2.4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中期过程
        3.2.5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后期表达
        3.2.6 小结
    3.3 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分析框架
        3.3.1 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分析的总体思路:基于空间载体的叠图分析
        3.3.2 城镇格局的层积分析方法
        3.3.3 道路街巷的层积分析方法
        3.3.4 特色场所与地标建筑的层积分析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案例转译:重庆历史城区地图的数字化转译
    4.1 重庆历史城区的发展历程
        4.1.1 开埠前的封建历史时期
        4.1.2 开埠后的城市近代化时期
        4.1.3 解放后的城市现代化时期
        4.1.4 小结
    4.2 重庆历史地图的收集与转译准备工作
        4.2.1 资料收集情况
        4.2.2 重庆历史地图转译的准备工作
    4.3 重庆开埠前的历史地图转译(1891 年以前)
        4.3.1 秦朝到清中期:清乾隆二十六年《重庆城图》(1761 年)
        4.3.2 清末开埠前:张云轩《重庆府治全图》(1886-1890 年)
    4.4 开埠到解放前的历史地图转译(1891-1949 年)
        4.4.1 民国三年《重庆街道新图》(1914 年)
        4.4.2 民国十八年《重庆市区地形图》(1929 年)
        4.4.3 民国二十六年《重庆市街道图》(1937 年)
        4.4.4 民国三十五年《重庆市街道详图》(1946 年)
    4.5 解放后的历史地图转译(1949 年以后)
        4.5.1 西南大区时期之后:《重庆市区街道略图》(1959 年)
        4.5.2 改革开放之后:《重庆市中区交通图》(1981 年)
        4.5.3 重庆直辖之后:2012 年现状矢量地图
    4.6 本章小结
5 层积研究:重庆历史城区的景观层积过程与规律分析
    5.1 重庆历史城区景观层积过程分析
        5.1.1 城镇格局层积分析
        5.1.2 道路街巷层积分析
        5.1.3 特色场所层积分析
        5.1.4 地标建筑层积分析
        5.1.5 小结:不变法则,适变规律
    5.2 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影响因素
        5.2.1 自然地理因素
        5.2.2 政治政策因素
        5.2.3 经济技术因素
        5.2.4 文化习俗因素
    5.3 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模式总结
        5.3.1 持续模式
        5.3.2 覆盖模式
        5.3.3 拼贴模式
        5.3.4 延展模式
        5.3.5 小结
    5.4 基于层积分析的历史城镇整体性保护方法刍议
        5.4.1 城镇格局的完整性保护
        5.4.2 道路街巷的整体性延续
        5.4.3 特色场所的精神重塑与再造
        5.4.4 地标建筑的意义强化与传承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论文总结
        6.1.1 主要结论或创新点
        6.1.2 研究不足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本文涉及的重庆历史城区图片与文字资料一览表
    B.重庆历史城区已消失重要历史景观一览表(不完全统计)
    C.解放后各时期历史景观要素对应名称一览表
    D.重庆历史城区古城门古城墙相关重要历史事件一览表
    E.重庆历史城区道路名称层积属性表
    F.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G.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实际项目与课题
    H.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安顺古城变迁及建筑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阐述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相关概念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关于古城研究综述
        1.3.2 国内关于西南地区研究综述
        1.3.3 国内关于贵州地区研究综述
        1.3.4 国内关于安顺地区研究综述
        1.3.5 小结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安顺古城历史演变进程的相关研究
    2.1 土司政权下安顺的早期发展(元代至明初)
        2.1.1 西南土司制度
        2.1.2 安顺区划更替
        2.1.3 土司制度与卫所制度“双轨”进行
    2.2 军事卫所下的军事防御重镇(明中期)
        2.2.1 明代卫所制度与西南军事卫所防御体系
        2.2.2 以普定卫城为中心的黔中地区防御体系
        2.2.3 普定卫城城池防御体系
    2.3 军事卫城向郡县的转变(明中后期到清初)
        2.3.1 一境之内两个军民府设立
        2.3.2 安顺“州卫同城”策略
        2.3.3 安顺卫所制度的变革
    2.4 黔腹滇喉之区的商贸之都(清末到民国)
        2.4.1 改土归流的实施
        2.4.2 以安顺府为中心商业化进程
        2.4.3 移民思潮带来的城市商机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基于军事防御的安顺城池营建策略
    3.1 整体防御体系
        3.1.1 整体防御
        3.1.2 城廓防御
        3.1.3 防御策略
    3.2 水路防御体系
        3.2.1 路网防御系统
        3.2.2 水网防御系统
    3.3 军事防御下城市形态分析
        3.3.1 建筑可达性分析
        3.3.2 军事建筑分析
        3.3.3 建筑空间分布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基于多元文化融合下的建筑特色探析
    4.1 以文武庙表现中央官署建筑的同化
        4.1.1 城市格局
        4.1.2 空间秩序
        4.1.3 院落关系
    4.2 以信仰建筑表现地域文化交融
        4.2.1 移民会馆
        4.2.2 宗祠庙宇
        4.2.3 宗教建筑
    4.3 以住宅建筑变现江南民居特征
        4.3.1 院落空间格局
        4.3.2 民居尺度分析
        4.3.3 结构材料多样化
        4.3.4 地方性融合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保护原则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文化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快速城镇化对历史城镇空间与文化的冲击
        1.1.2 理论背景——遗产保护价值转向对历史城镇研究的启示
        1.1.3 总体思路——将历史城镇作为一种文化景观对象进行研究
    1.2 概念解析与研究对象界定
        1.2.1 文化景观(理论视角)
        1.2.2 西南山地(地域界定)
        1.2.3 历史城镇(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文化景观领域的研究动态
        1.3.2 历史城镇及其保护相关研究
        1.3.3 西南地区山地、历史城镇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文化景观遗产概念的发展与价值启示
    2.1 文化景观概念的酝酿与发展
        2.1.1 东西方历史景观保护的传统渊源
        2.1.2 人文地理学界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2.1.3 遗产保护界文化景观概念的形成
        2.1.4 文化景观概念的理论主旨
    2.2 文化景观遗产体系与历史城镇
        2.2.1 世界遗产体系中的文化景观
        2.2.2 文化景观遗产的类型划分
        2.2.3 文化景观体系中的历史城镇
    2.3 文化景观视角对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
        2.3.1 我国的历史城镇遗产体系
        2.3.2 既有体系下城镇保护的问题分析
        2.3.3 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城镇保护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城镇研究方法探析
    3.1 历史城镇文化景观的呈现特征与研究框架
        3.1.1 物质与文化的合一(形意相关性)
        3.1.2 空间与时间的并进(动态演进性)
        3.1.3“文化—空间—时间”分析框架的建构
    3.2 景观的物质要素
        3.2.1 建、构筑物
        3.2.2 空间
        3.2.3 环境
        3.2.4 人群行为
    3.3 景观的价值内涵
        3.3.1 人居文化
        3.3.2 职能文化
        3.3.3 历史文化
        3.3.4 精神文化
    3.4 景观的载体层次
        3.4.1 城镇格局
        3.4.2 簇群地段
        3.4.3 街巷场所
        3.4.4 地标节点
    3.5 景观的演进阶段
        3.5.1 初生阶段
        3.5.2 发展阶段
        3.5.3 成熟阶段
        3.5.4 衰败阶段
    3.6 本章小结
4 西南山地历史城镇发展背景与文化类型梳理
    4.1 西南地区自然地理背景与城镇发展
        4.1.1 地理格局与西南文明区划
        4.1.2 资源分布与产业城镇萌芽
        4.1.3 水陆交通与商贸城镇发展
    4.2 西南地区历史人文背景与城镇发展
        4.2.1 政治经略与城镇体系结构
        4.2.2 战争更迭与军事城寨兴衰
        4.2.3 民族迁徙与氏族聚居分布
        4.2.4 宗教传播及其文化辐射
    4.3 基于文化脉络的历史城镇类型梳理
        4.3.1 历史城镇类型划分的一般方式
        4.3.2 基于城镇文化特征的类型划分
    4.4 本章小结
5 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景观演进过程分析
    5.1 初生阶段有机灵动的景观特征
        5.1.1 依山傍水、因地制宜的城镇格局
        5.1.2 均质同构、松散模糊的簇群地段
        5.1.3 开敞通透、随机可塑的街巷场所
        5.1.4 借势成形、实用为先的地标节点
    5.2 发展阶段多元平衡的景观特征
        5.2.1 功能复合、区块分化的城镇格局
        5.2.2 大小参差、聚团紧凑的簇群地段
        5.2.3 界面围合、尺度多变的街巷场所
        5.2.4 人工修饰、仪礼凸显的地标节点
    5.3 成熟阶段井然繁盛的景观特征
        5.3.1 系统完善、天人合一的城镇格局
        5.3.2 高低错落、主次分明的簇群地段
        5.3.3 序列清晰、空间丰富的街巷场所
        5.3.4 规模宏大、风格融合的地标节点
    5.4 衰败阶段破败凌乱的景观特征
        5.4.1 秩序瓦解、关系混乱的城镇格局
        5.4.2 规模缩减、肌理破碎的簇群地段
        5.4.3 空间残缺、风貌萧条的街巷场所
        5.4.4 边缘废弃、坍塌损毁的地标节点
    5.5 典型城镇演进过程及景观特征分析
        5.5.1 盐业城镇:贡井镇
        5.5.2 商贸城镇:大研古镇
        5.5.3 军事城镇:镇远古城
        5.5.4 政教城镇:大理古城
        5.5.5 民族城镇:肇兴侗寨
    5.6 本章小结
6 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文化动力机制提取
    6.1 动力机制及其研究框架
    6.2 城镇景观的影响因素
        6.2.1 自然地理因素
        6.2.2 政治经济因素
        6.2.3 社会人文因素
        6.2.4 文化动力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6.3 城镇演进的阶段性规律
        6.3.1 初生阶段的聚核
        6.3.2 发展阶段的分异
        6.3.3 成熟阶段的结构
        6.3.4 文化动力的阶段性影响能力
    6.4 载体演进的过程性规律
        6.4.1 城镇格局的延续
        6.4.2 簇群地段的调节
        6.4.3 街巷场所的适变
        6.4.4 地标节点的更新
        6.4.5 文化动力与空间载体的作用关系
    6.5 综合视角下的文化动力机制
        6.5.1 人居文化潜移默化
        6.5.2 职能文化主导推动
        6.5.3 历史文化濡染牵引
        6.5.4 精神文化内在渗透
    6.6 本章小结
7 文化景观视角下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保护方法探索
    7.1“景观—文化”协同演进的活态保护思路
        7.1.1“景观”与“文化”的统一
        7.1.2“保护”与“发展”的结合
    7.2 文化内涵延续
        7.2.1 人居文化的传承
        7.2.2 职能文化的演替
        7.2.3 历史文化的展示
        7.2.4 精神文化的传播
    7.3 景观载体协同
        7.3.1 城镇格局的整体延续
        7.3.2 簇群地段的有机更新
        7.3.3 街巷场所的氛围协调
        7.3.4 典型地标的活化利用
    7.4 典型保护案例应用分析
        7.4.1 古镇保护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7.4.2 古镇文化价值内涵的梳理
        7.4.3 景观与文化协同的活态保护
    7.5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论文的研究基础与过程
        8.1.1 论文的研究基础
        8.1.2 论文的资料收集
    8.2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8.2.1 论文的创新点
        8.2.2 论文的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沅水中上游传统集镇商贸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概念梳理及研究范围界定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3 研究对象的限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传统集镇的相关研究
        1.5.2 商贸(业)空间的相关研究
        1.5.3 沅水中上游湘、黔两省的相关研究
    1.6 论文框架及内容
第二章 流域传统集镇商贸空间区域背景分析
    2.1 自然环境背景
        2.1.1 气候特征——温湿多雨,润物利殖
        2.1.2 山形山态——重岗复陇,屏障环溪
        2.1.3 水情水势——曲水回滩,源泉喷石
        2.1.4 自然资源——矿林并蕴,物丰产饶
        2.1.5 自然环境质量
    2.2 人文环境背景
        2.2.1 地域文化的文化层级现象
        2.2.2 地域文化的多元性
        2.2.3 民族地理空间格局
    2.3 小结
第三章 流域传统集镇空间格局及历史演进
    3.1 流域传统集镇空间的“点——轴”结构特征
        3.1.1“点——轴”空间结构理论
        3.1.2 水轴
        3.1.3 节点
        3.1.4 空间结构
    3.2 流域传统集镇空间的离散结构特征
        3.2.1 传统集镇与水道的离散特征
        3.2.2 传统集镇与“通京大道”(陆路)的离散特征
    3.3 流域传统集镇的职能结构特征
        3.3.1 商贸职能
        3.3.2 交通职能
        3.3.3 军事职能
        3.3.4 行政职能
    3.4 流域传统集镇的山水空间格局
        3.4.1 水之关联——水依镇,镇伴水,水镇相亲
        3.4.2 山之关联——山融镇,镇融山,山镇共生
    3.5 流域传统集镇空间格局的历史演进
        3.5.1 史前时期
        3.5.2 春秋战国、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3.5.3 唐宋时期
        3.5.4 元明清时期
        3.5.5 近代至民国时期
    3.6 小结
第四章 流域传统集镇商贸空间的形成机制
    4.1 军事开边,以商资军
        4.1.1 开边屯守
        4.1.2 资军商贸
    4.2 交通畅达,物货顺捷
        4.2.1“线”的能力——水道的通航度
        4.2.2“点”的疏通——河道的整治
        4.2.3“网”的构建——水陆联运
    4.3 资源支撑,因商而盛
        4.3.3 流通商品丰富,市场繁荣
        4.3.4 商人形式多样,规模较大
    4.4 移民迁徙,因人成市
        4.4.1 军屯移民
        4.4.2 商贸移民
        4.4.3 生产移民
    4.5 制度迭替,制衡不一
    4.6 小结
第五章 流域传统集镇商贸空间形态及特点
    5.1 中国传统社会的商贸空间发展历程
        5.1.1“在井之说”与“在野之说”
        5.1.2 里坊之制
        5.1.3 街巷之制
        5.1.4 街区的开放性与交混性
    5.2 商贸空间的构成
    5.3 “点”——商贸节点
        5.3.1 码头(水埠)空间
        5.3.2 城口空间
        5.3.3 井台空间
        5.3.4 亭桥空间
    5.4 “线”——商业街道
        5.4.1 与水道的依存——关联性
        5.4.2 虚实同构——连续性
        5.4.3 宜人的尺度——认同感
        5.4.4 业态的发展——行业化
    5.5 “块”——商贸建筑
        5.5.1 街市型——商铺
        5.5.2 货贸型——商行(商号)
        5.5.3 会馆
    5.6 “面”——商业街区
        5.6.1 受控型商业街区——以黔阳镇为例
        5.6.2 自发型商业街区——以洪江镇为例
    5.7 小结
第六章 流域传统集镇商贸空间活力分析
    6.1 活力缘由
    6.2 商业业态的多样性
    6.3 商贸空间功能的复合性
    6.4 行为的自发性
        6.4.1 人的自发行为
        6.4.2“城”的自发行为
    6.5 商贸空间环境的意象力
        6.5.1 标志的可识别性
        6.5.2 节点的可及性
        6.5.3 广告标识的信息性
    6.6 活力的文化述求
        6.6.1 对历史记忆的追溯
        6.6.2 对文化习俗的交流与传承
        6.6.3 对文化价值差异空间的认同
        6.6.4 对经济价值的体现
    6.7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解析与研究范围界定
        1.2.1 “文化景观”及“演进”的内涵诠释
        1.2.2 传统文化景观演进的时空界定
        1.2.3 军事城镇的界定及案例的选取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文化景观”研究状况
        1.3.2 西南山地地域文化研究状况
        1.3.3 西南山地城市发展史研究状况
        1.3.4 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保护研究状况
        1.3.5 相关研究评价
    1.4 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内容组织及框架
2 西南军事历史影响下的城镇发展
    2.1 历史时期西南山地军事城镇发展格局概况
        2.1.1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战争不断
        2.1.2 隋唐至蒙元时期:周期混战
        2.1.3 明清时期:相对安定
        2.1.4 古代西南山地军事地理概述
    2.2 传统军事城镇形成发展的背景
        2.2.1 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2.2 农耕为主的经济结构
        2.2.3 水陆纵横的交通格局
        2.2.4 多元发展的社会文化
    2.3 传统军事城镇的案例选取、类型及发展趋势
        2.3.1 传统军事城镇的典型案例选取
        2.3.2 传统军事城镇的类型
        2.3.3 传统军事城镇的演变趋势
    2.4 本章小结
3 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系统构成
    3.1 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总体特征概述
        3.1.1 军事特征
        3.1.2 山水特征
        3.1.3 移民特征
    3.2 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要素分析
        3.2.1 物质系统构成要素
        3.2.2 文化系统构成要素
        3.2.3 物质系统与文化系统之间的关系
    3.3 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研究载体
        3.3.1 形态格局
        3.3.2 特色场所
        3.3.3 典型地标
    3.4 本章小结
4 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的演进
    4.1 形成起源期:拼贴融合、雏形初现
        4.1.1 朴素自守、专制主导的思想本源
        4.1.2 辗转易址,据险围城的形态格局
        4.1.3 城墙突出、军政氛围的特色场所
        4.1.4 工事四起,府衙为重的典型地标
        4.1.5 文化景观的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4.2 发展渐进期:自主多样、初具格局
        4.2.1 谨遵传统、多元萌芽的思想本源
        4.2.2 四塞为固,稳步盈城的形态格局
        4.2.3 高墙深壕,以军兴商的特色场所
        4.2.4 城楼据首,多核兴起的典型地标
        4.2.5 文化景观的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4.3 完善成熟期:自由发展、渐臻完善
        4.3.1 因势利导、自主活跃的思想本源
        4.3.2 内城外廓,关厢越城的形态格局
        4.3.3 据城开店,军商共荣的特色场所
        4.3.4 寺苑会馆,多点核心的典型地标
        4.3.5 文化景观的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4.4 衰败没落期:发展停滞、被迫转型
        4.4.1 新旧嬗替、突破牢笼的文化本源
        4.4.2 文化景观的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4.5 本章小结
5 文化景观演进解析及对当代城市保护和更新的启示
    5.1 文化景观演进解析
        5.1.1 文化景观演进的一般规律
        5.1.2 文化景观演进的影响因素
        5.1.3 文化景观演进的动力机制
    5.2 文化景观演进研究对当今城市发展的启示
        5.2.1 当代文化景观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
        5.2.2 文化景观视角保护与传统保护方式的差异
        5.2.3 文化景观视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策略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论文总结
        6.1.1 论文的创新点
        6.1.2 论文的不足之处
    6.2 论文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传统与跨越:贵州民族地区着名古镇文化资源与建设研究——以青岩、镇远、隆里古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四、贵州的历史文化名城──镇远(论文参考文献)

  • [1]“遗产自觉”与“地方依恋”:历史城镇居民文化延续力研究——贵州镇远古城的实证[J]. 李渌,徐珊珊.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 [2]王阳明谪黔之史迹文踪[J]. 张克伟.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21(02)
  • [3]基于“四层一体”的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初探——以贵州镇远古城为例[J]. 贾川江.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21(05)
  • [4]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重庆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D]. 张栩晨. 重庆大学, 2019(01)
  • [5]安顺古城变迁及建筑空间研究[D]. 樊一铭. 东南大学, 2019(05)
  • [6]山地河谷地区历史城区保护规划策略研究——以贵州镇远为例[A]. 俞敏,曾堃. 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山地城乡规划), 2016
  • [7]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文化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 肖竞. 重庆大学, 2015(01)
  • [8]沅水中上游传统集镇商贸空间研究[D]. 余翰武.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9]西南山地传统军事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研究[D]. 杨宁. 重庆大学, 2013(04)
  • [10]传统与跨越:贵州民族地区着名古镇文化资源与建设研究——以青岩、镇远、隆里古镇为例[J]. 李琼英.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标签:;  ;  ;  ;  ;  

贵州历史文化名城——镇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