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碘子代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研究

缺碘子代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研究

一、缺碘子代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冉龙艳[1](2021)在《NRH:醌氧化还原酶2介导慢性氟中毒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及自噬功能改变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长期摄入过量的氟能够通过血脑屏障沉积在脑组织中,引起中枢神经病理学改变和认知功能障碍,导致慢性氟中毒性脑损伤。其海马区功能和分子水平的变化机制研究,是目前慢性氟中毒脑损伤的研究重点。氧化应激学说对慢性氟中毒引起的机体多系统病理改变能给出较全面的和相对合理的解释,是慢性氟中毒脑损伤机制中较重要的支撑性理论,但仍需继续丰富和进一步证实。近年来,已发现慢性氟中毒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自噬水平改变有关,且自噬在氧化应激产生的细胞信号传导改变和细胞损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NRH:醌氧化还原酶2(NRH:quinone oxidoreductase 2,NQO2)具有高活性分子特征,能够导致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加重氧化应激损伤,也能造成自噬异常改变。但是,在慢性氟中毒脑损伤机制中,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和自噬改变之间是否有相关关系、两者之间是否有关键因子相连接等仍不清楚。本课题主要研究慢性氟中毒导致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域氧化应激和自噬功能的改变,并研究氧化应激和自噬改变之间是否通过NQO2相连接,来探讨慢性氟中毒脑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1、慢性氟中毒大鼠研究:(1)动物模型复制:采用不同含氟浓度饮水(5 ppm,50 ppm和100 ppm)分别饲喂Sprague-Dawley(SD)大鼠3个月和6个月,复制慢性氟中毒动物模型。实验结束时观察大鼠氟斑牙形成,测定大鼠血液、尿液、骨组织和脑组织中含氟量,用以评价模型复制情况。(2)动物行为学研究:使用Morris水迷宫开展定向巡航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以评价长期摄入氟对实验动物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3)脑组织病理学观察: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查大鼠脑组织一般组织形态改变;用神经元尼氏染色法观察动物大脑海马区域神经元尼氏小体的变化。(4)海马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检测:使用流式细胞仪和生化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ROS和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丙二醛(Malonydialdehyde,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5)海马组织自噬水平检测: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域神经元亚显微结构变化以及自噬体数量;蛋白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包括: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自噬相关蛋白5(Autophagy related5,ATG5),微管结合蛋白1A/1B轻链3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s 1A/1B light chain 3B,LC3Ⅱ)和自噬接头蛋白p62(p62/sequestosome-1,p62/SQSTM1)的表达变化;荧光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海马区域自噬相关蛋白m TOR、ATG5和p62的表达。(6)实验动物海马组织转录组和蛋白组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高通量RNA测序(RNA-seq)和串联质谱标签(Tandem-Mass-Tag,TMT)蛋白组学技术对大鼠海马组织进行测序;通过差异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高氟处理对于大脑海马组织基因和蛋白层面的影响;使用相关性分析和交集分析获取在基因和蛋白层面协同变化的分子,并挑选与氧化应激和自噬有关的分子——NQO2进行后续研究;转录组和蛋白组测序数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和平行反应检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靶向蛋白组学技术进行验证。(7)NQO2表达与自噬及氧化应激相关性:蛋白印迹法检测动物脑组织NQO2的蛋白表达,并与自噬相关蛋白和氧化应激指标进行皮尔森相关性分析。2、体外培养SH-SY5Y(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QO2改变相关性机制研究:(1)RNA干扰和小分子药物处理干扰NQO2表达:构建靶向NQO2的干扰慢病毒转染SH-SY5Y细胞,并使用NQO2抑制剂S29434及激活剂Menadione来调控氟处理的SH-SY5Y细胞模型中NQO2的表达;(2)分析靶向调控氟处理的SH-SY5Y细胞模型中NQO2的表达后自噬和氧化应激改变:检测NQO2抑制或活化状态下,氟处理对自噬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结果:1、慢性氟中毒大鼠模型复制成功:染氟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氟斑牙,血液、尿液、骨组织和脑组织中氟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染氟剂量成正相关关系。2、慢性氟中毒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染氟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高于对照组;普遍出现穿台次数减少和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的现象。3、慢性氟中毒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病理改变:HE染色显示,经氟处理后大鼠脑组织海马CA3区未见明显形态学变化;尼氏染色结果显示染氟组大鼠脑组织海马CA3区神经元尼氏小体较对照组数量明显减少,染色变浅。4、染氟组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增高:慢性氟中毒大鼠大脑海马组织MDA和ROS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5、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染氟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细胞出现核型不规则,核膜皱缩、凹陷呈锯齿状、染色质聚集;胞浆内自噬体明显增多,但未见自噬体数量随染氟时间延长而增多的情况。6、慢性氟中毒大鼠海马组织LC3II及p62蛋白水平表达改变:p-m TOR表达降低,ATG5、LC3 II和p62表达升高,提示自噬流阻滞,自噬水平异常。7、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测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认知功能,学习记忆能力,长时程增效以及自噬调控信号通路中。联合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分析发现13个变化趋势一致的差异基因,其中NQO2表达差异性最高。8、慢性氟中毒大鼠脑组织NQO2蛋白表达水平改变: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结果均显示NQO2在慢性氟中毒大鼠海马组织中呈现高表达状态,与染氟剂量呈正相关关系;NQO2表达量与自噬相关蛋白的变化以及氧化应激指标呈显着相关性。9、体外培养细胞NQO2调节机制研究结果:氟处理后,SH-SY5Y细胞NQO2表达升高,p-m TOR表达降低,ATG5、LC3 II和p62表达升高,提示自噬流阻滞,自噬水平异常;细胞MDA和ROS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提示氧化应激水平升高。采用慢病毒干扰和小分子化合物特异性处理调控NQO2表达,结果提示抑制NQO2表达能够降低p62表达,恢复自噬流水平,降低氧化应激影响。结论:1、慢性氟中毒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可能与海马区氧化应激水平升高、自噬功能异常有关:染氟大鼠脑组织ROS及MDA含量增多,SOD活性降低;自噬启动相关蛋白p-m TOR表达降低,自噬体形成相关蛋白ATG5和LC3 II表达增加,自噬溶酶体功能相关蛋白p62积累。2、慢性氟中毒大鼠智力损伤与海马区基因及蛋白水平改变密切相关:差异基因主要出现在富集于与学习、记忆能力和大脑奖赏机制相关的信号通路;部分与认知相关的基因改变持续存在,无法逆转。3、慢性氟中毒大鼠海马组织NQO2增加,可能促进氧化应激水平增加及自噬功能异常:NQO2升高与染氟剂量有关,且与自噬功能异常和氧化应激水平显着相关。4、氟可以促进自噬启动,在一定程度是一种代偿性保护机制;但是随着损伤积累,自噬流不畅,自噬清除功能受阻。而抑制NQO2能够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恢复自噬流通畅,提示NQO2可能是调控自噬流的关键因子。

王颖[2](2021)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双酚A暴露对新生大鼠海马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双酚A(Bisphenol A,BPA)是一种高产量(high production volume,HPV)化学品,常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牙科密封剂、医疗器械和热载体。通过摄入、吸入和皮肤接触BPA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美国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的报告指出,大约超过90%的美国人口的尿液样本可能含有一定含量的BPA。BPA被证明能够通过与多种生理受体相互作用发挥影响,如雌激素受体α/β(estrogen receptorα/β,ERα/β)被证明能够与BPA产生结合、雌激素相关受体γ也被发现可以与BPA相互作用、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被指出能够与BPA结合和甲状腺激素受体也被发现与BPA能够相互作用,BPA可以与他们结合显示出内分泌干扰作用。许多研究调查指出了BPA的生殖毒性,并进行了广泛的审查,以解决有关BPA毒性的具体作用方式以及作用浓度。2006年,由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NIEHS)、国家牙科颅面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dental Craniofacial Research,NIDCR)、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和公益组织组成的专家小组审查了人体在体内和体外暴露于BPA的情况[15]。专注于体内动物研究的专家小组发现,研究结果与调查结果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然而,研究者仍然确信BPA会影响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此外,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BPA暴露可能与激素水平的改变、卵巢和子宫功能的损害以及精子质量的降低有关。实验研究的最新数据表明,在动物模型中,BPA暴露对卵母细胞质量和成熟产生不利影响,精子产量和质量下降,睾丸细胞受损,激素水平紊乱,卵巢功能和子宫形态中断。最近,环境、食品、消费品和人类尿液样本中BPA类似物的流行情况已有报道。由于与BPA在结构上高度相似,所以我们推断这些类似物也可能具有与BPA类似的内分泌干扰能力,这些类似物也并可能对生殖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新的证据表明BPA类似物与各种生理受体相互作用,如雌激素受体α和β、雄激素受体和芳香烃受体。在这里,我们本研究通过在孕期给予孕鼠不同浓度的BPA干预,建立BPA孕鼠模型,研究不同剂量BPA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实验方法:1、实验动物与分组选取Wistar大鼠30只,大鼠选择10周龄左右的雌性成年大鼠,大鼠平均体重200~220g,所有的大鼠购买后在正式饲养前应该适应性的喂养1周。随后将大鼠按体重进行随机分为3组:0 mg/kg/天组、5 mg/kg/天组和50 mg/kg/天组,每组10只雌性大鼠。每组雌性大鼠与正常雄性大鼠按1:2交配,以妊娠0天(gestational day0,GD0)为第一天。从GD0开始,用管饲法将不同浓度的BPA溶解于乙醇(终溶液的1%)中,并用冲洗良好的自来水稀释至规定浓度)。0 mg/kg/天组接受含1%乙醇的水(溶媒)。通过胃给药,喂药持续到子代出生后的第21天(postnatal day 21,PND21)。在子代出生后的第4天(PND4)时,对于每窝仔鼠进行分选,为了保障让每只仔鼠能够从母鼠身上获得更好的营养,确保每只仔鼠能够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状态,每窝保留8~10只仔鼠,以保证尽可能相同的性比。2、孕鼠、子代大鼠及子代大鼠器官重量记录分别于孕早、孕中、孕晚期记录孕鼠体重。记录新生大鼠体重。在PND21天,称重并记录子代的小脑、左海马、右海马、脾脏、甲状腺和胰腺。3、海马长时程突触可塑性的测定大鼠用20%体积分数的乌拉坦进行静脉注射给药麻醉,将麻醉后的大鼠固定于大鼠立体定向仪上。参照Paxions的大鼠脑图谱,将双极刺激电极插入海马CA3区锥体细胞层。记录电极插入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单次刺激诱发群体峰电位。在30分钟的基线记录后,给予相同参数的高频刺激5秒钟。观察刺激后海马CA3-CA1区突触可塑性的变化。采用单脉冲实验观察刺激引起的群体棘波幅度或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斜率的变化,并观察这种变化的持续时间。4、免疫荧光在PND7、PND14和PND21,通过心脏灌流的方式处死大鼠,取出大脑。将大脑组织固定于4%的多聚甲醛的固定剂,固定过夜。石蜡包埋,制作5微米冠状切片。进行试验时,首先通过梯度二甲苯和梯度酒精脱蜡至水后,利用微波的方式修复抗原,使用试剂盒中的封闭血清进行封闭,一抗在4℃下培养过夜。在37℃下重新加热30分钟,将PBS浸泡,然后与荧光抗体在无光下培养2小时。PBS洗脱第二抗体,滴入含DAPI的抗猝灭封片。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采集典型照片。5、TUNEL分析对于TUNEL,载玻片也脱蜡,再水化,在95°水浴中放入p H值为6的10m M柠檬酸盐中30分钟进行渗透,并在37°下用1μg/ml蛋白酶K进一步消化10分钟。接下来,根据制造商的说明,将罗氏原位细胞死亡检测试剂盒中的TUNEL试剂荧光素应用于载玻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6、逆转录和定量实时PCR根据制造商的方案,用TRIzol分离不同因子处理24小时后的组织总RNA。使用RT反应试剂盒通过反转录总RNA合成互补DNA。定量实时PCR用于根据前面描述的程序,使用按需分析Taqman基因表达分析测定m RNAs水平。结果在至少五个独立实验中进行了三次。SYBR Premix Ex Taq用作DNA特异荧光染料。所有反应至少重复三次。软件计算目标蛋白表达含量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7、蛋白质印迹将匀浆液进行超声破碎,随后进行离心,通过BCA试剂盒测定蛋白浓度。电泳分离,转移至PVDF膜。5%脱脂奶粉密封1小时。一抗培养过夜。二抗室温下孵育1h,ECL化学发光反应。以GAPDH为内参照进行分析蛋白浓度。8、统计分析本研究中所有实验重复3次,3次独立实验研究的结果都通过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达,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中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代表存在差异。实验结果:1、BPA对孕鼠和仔鼠生理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对孕鼠施用5mg/kg/d BPA和50mg/kg/d BPA,并在不同时期测定孕鼠体重。结果表明,BPA对孕鼠体重无影响。为了确定BPA暴露是否会通过抑制器官发育而影响后代的生物学行为,我们称重并记录了后代的小脑、左海马、右海马、脾脏、甲状腺和胰腺的重量。结果表明,BPA对仔鼠体重无显着影响。结果表明,BPA对子代器官重量无显着影响。不同浓度BPA暴露前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出现典型的场电位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BPA对雌性和雄性后代均无LTP发生。高浓度BPA暴露后,雄性仔鼠海马CA1区PS波幅和f-EPSP斜率的增加均低于对照组。提示高浓度BPA暴露可引起雄性后代LTP损伤。2、BPA对仔鼠海马神经元增殖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高浓度BPA可抑制雄性仔鼠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元Nestin的表达。但雌性后代没有明显变化。Western-blot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BPA在50mg/kg/d时,雄性仔鼠海马Nestin和cyclin d1的表达显着下调,而在5mg/kg/d时则不明显。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也显示,与PND7相比,PND14和21的Nestin表达略有下调。此外,BPA对雌性仔鼠海马Nestin和cyclin d1的表达没有显着影响。3、BPA对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Tunel分析结果显示,高浓度BPA可促进雄性仔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而对雌性仔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影响不大。Western-blot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BPA 50mg/kg/d时,雄性仔鼠海马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而BPA 5mg/kg/d时则不表达。对于雌性后代,BPA对海马bcl-2和bax的表达没有显着影响。4、BPA对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元Rho A/Rac-1表达的影响由于Rho A和Rac-1在海马神经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我们研究了BPA对海马神经元Rho A和Rac-1的影响。荧光染色结果显示,50mg/kg/d BPA可显着上调雄性仔鼠海马CA1区Rho A的表达,下调Rac-1的表达。低浓度BPA对雌性后代的影响不显着。Western-blot和real-timepcr结果显示,BPA在50mg/kg/d作用下,雄性仔鼠海马Rho A表达上调,Rac-1表达下调,而在5mg/kg/d BPA作用下则不明显。westernblot和real-timepcr结果显示BPA对雌性仔鼠海马Rho A和Rac-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1、高浓度BPA暴露后,雄性仔鼠海马CA1区PS波幅和f-EPSP斜率的增加均低于对照组。2、孕期和哺乳期BPA暴露可通过影响海马神经元的生长和凋亡而损害雄性后代的海马的学习与记忆功能。3、高浓度BPA可抑制雄性仔鼠Nestin、cyclin d1、bcl-2和Rac-1的表达,促进bax和Rho A的表达。

秦玮珣[3](2020)在《基于自噬和炎症探讨“智三针”改善HIBD大鼠认知障碍分子机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智三针”改善宫内窘迫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模型大鼠认知行为障碍的内在机制。探讨智三针对HIBD大鼠脑部海马区受损神经元病理变化的影响;从NLRP3炎症体活化机制切入,阐明智三针通过调控HIBD大鼠神经元自噬流的强度从而抑制NLRP3炎症体活化,改善神经元损伤的作用通路,为针刺治疗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延迟10分钟剖宫产方法复制宫内窘迫HIBD新生大鼠模型。在新生大鼠出生后第15天给予针刺干预(“智三针”包括神庭穴、双侧本神穴),每天干预1次,每次留针10分钟,连续14天。本研究共分为四部分:(1)第一部分实验评价针刺对HIBD大鼠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包括体重测定和mN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第二部分实验应用旷场试验、新物体识别实验和物体位置识别实验评价针刺对HIBD新生大鼠行为认知能力的影响;通过测定大脑湿重和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的直径评价HIBD大鼠脑部水肿与萎缩变化及针刺对其的影响;应用HE染色、Nissl染色观察针刺对HIBD大鼠海马形态和神经元结构的影响;应用TUNEL荧光染色观察针刺对HIB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观察针刺对HIBD大鼠神经元标志物NeuN和NF200的平均光密度值的影响,初步阐明针刺改善HIBD大鼠行为认知能力的病理学机制;(3)第三部分实验应用ELISA技术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ROS、MDA、SOD、GSH-px和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1β、IL-18的表达,探讨针刺对HIBD大鼠血清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在PND1、PND3、PND7、PND14(针刺前)和PND28(针刺后)五个时间节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Lampl、Cathepsin D、Beclin 1 和 NLRP3 炎症体相关蛋白 NLRP3、ASC、Caspase-1、IL-1β、GSDMD的表达,探讨宫内窘迫HIBD大鼠脑部自噬与炎症反应随着缺血后再灌注的变化以及针刺对HIBD大鼠脑部自噬与NLRP3炎症体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4)第四部分实验添加了自噬激活剂RAPA(雷帕霉素)和抑制剂 CQ(氯喹),应用时序记忆测试和情景记忆测试观察针刺对HIBD大鼠行为认知能力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针刺对HIBD大鼠海马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Lamp1、mTOR、p-mTOR和NLRP3炎症体活化相关指标NLRP3、ASC、Caspase-1、IL-1β、GSDMD的表达的影响;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针刺对HIBD大鼠相关基因Map1lc3a、Lampl、Khdrbs1、Nlrp3、Pycard、Gsdmd对应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进一步在分子基因层面阐明智三针通过调控自噬流的强度抑制NLRP3炎症体的活化从而减轻细胞死亡保护受损神经元的机制作用。结果:1.第一部分实验结果延迟10分钟剖宫产方法复制宫内窘迫HIBD新生大鼠模型。分别在各组大鼠PND3、PND7、PND14、PND21和PND28比较各组大鼠体重,结果显示在PND3,HIBD造模导致的缺血缺氧使新生大鼠体重减轻;在PND7和PND14,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加,HIBD大鼠生长速度明显弱于正常分娩的大鼠;在PND21,HIBD导致新生大鼠体重增长缓慢,针刺干预7天后无显着变化;在PND28,HIBD模型大鼠体重增长缓慢,生长受到限制,而针刺干预14d有利于HIBD大鼠体重增长。各组大鼠改良后的mN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HIBD造模的大鼠神经功能明显受损,模型制作成功;针刺能有效改善HIBD模型大鼠的受损神经功能。2.第二部分实验结果(1)旷场实验结果在针刺干预7d后,HIBD模型鼠的旷场探索能力无明显改善作用。在针刺干预14d后,结果显示针刺可以显着提高HIBD模型鼠的旷场水平运和中央区探索能力,但无法明显改善HIBD大鼠旷场垂直探索能力且对HIBD大鼠的情绪影响不明显。(2)新物体识别实验和物体位置识别实验结果各组大鼠均可以识别新旧物体和物体位置。针刺可显着提升HIBD大鼠的新物体辨别能力和对物体位置的识别能力。(3)各组大鼠大脑湿重及各切面直径HIBD造模并未对使大鼠大脑产生明显水肿或萎缩;针刺对HIBD模型鼠的大脑大小和重量无明显影响。(4)各组大鼠脑部海马区HE染色结果正常组大鼠海马锥体细胞结构清晰,呈多角形,排列紧密整齐,胞核饱满,核仁深染清晰可见;模型组大鼠海马的锥体细胞排列散乱,间隙变宽,细胞肿胀导致形态改变,边界不清,大部分神经元坏死形成空泡,核仁固缩;针刺组大鼠海马锥体细胞排列较整齐致密,少部分神经元肿胀坏死,部分核仁清晰可见,边界较清晰,提示针刺有助于改善HIBD受损神经元的形态与结构。(5)各组大鼠脑部海马区Nissl染色结果正常组大鼠海马区锥体细胞排列整齐规律,部分细胞质着色不全,有少量尼氏体在锥体层两侧,部分核仁有固缩现象;模型组大鼠海马锥体细胞排列散乱,间隙明显变宽,胞体肿胀形成空泡,着色不深,核仁明显固缩;针刺组大鼠海马锥体细胞排列较整齐致密,部分核仁清晰可见,边界较清晰。提示HIBD导致新生大鼠海马区神经元肿胀坏死,针刺可有效缓解HIBD大鼠海马区的病理形态。(6)各组大鼠脑部海马Tunnel荧光染色结果宫内窘迫缺氧缺血可引起新生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从而引起脑损伤;针刺可明显改善HIBD大鼠的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现象。(7)各组大鼠脑部海马区免疫组化结果缺氧缺血导致大鼠海马NeuN表达下降,神经元受损,模型组和假针刺组细胞着色较正常组浅,且细胞排列明显散乱,间距增大;针刺14d可以有效改善大鼠受损海马区NeuN的表达。缺氧缺血导致大鼠海马神经元受损或坏死,NF200表达量显着降低;针刺可以有效改善大鼠受损海马区NF200的表达。3.第三部分实验结果(1)各组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结果:HIBD造模导致大鼠机体释放大量活性氧引起氧化应激反应;针刺可以有效减少血清ROS和MDA浓度,降低氧化应激反应。HIBD造模导致大鼠机体SOD浓度下降;针刺可以有效升高血清SOD和GSH-Px浓度,促进清除氧化应激反应产生的氧离子自由基,减轻细胞损伤。HIBD造模导致大鼠机体释放大量细胞炎性因子使机体受损;针刺可以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IL-18的浓度,减轻细胞受损程度。(2)HIBD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流与焦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在PND1,HIBD造模导致机体缺血缺氧,自噬作用被激活清楚受损细胞器,同时激活了大鼠海马区NLRP3炎症体的合成和焦亡作用。在PND3,HIBD导致的机体自噬流降解作用继续增强,同时NLRP3炎症体介导的焦亡作用在继续增强。在PND7,HIBD导致的机体自噬流降解作用继续增强,同时NLRP3炎症体持续活化。在PND14,HIBD大鼠海马自噬诱导持续增强,降解作用无明显改变,同时炎症反应继续增强,脑损伤加重。(3)智三针对HIBD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与NLRP3炎症体活化的影响针刺干预后,模型组大鼠海马LC3Ⅱ表达明显升高、P62表达明显降低、LAMP1的表达升高;针刺组大鼠海马LC3Ⅱ、P62、LAMP1的表达明显升高,而假针刺组无明显变化,提示针刺干预抑制HIBD大鼠海马过量自噬流。此外,模型组大鼠海马NLRP3、pro-caspase-1、caspase-1、ASC、IL-1β、GSDMD 表达明显升高;针刺组大鼠海马NLRP3、pro-caspase-1、caspase-1、ASC、IL-1β、GSDMD 表达明显降低,提示针刺干预可有效抑制HIBD大鼠海马神经元焦亡反应,保护受损细胞。4.第四部分实验结果(1)行为学检测结果各组大鼠均可以识别物体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及是否与背景匹配。时序记忆测试结果显示:HIBD造模严重降低了大鼠对物体出现顺序的识别能力,抑制自噬流可以显着改善这一现象;经过RAPA干预后的HIBD模型鼠产生了过量的自噬流,而此时针刺已经无法使其下降,脑损伤在不断加重从而导致大鼠的记忆能力始终处于较低水平;CQ组抑制过量自噬流有缓解大鼠的记忆力低下的趋势。情景记忆测试结果显示:HIBD造模严重降低了大鼠识别物体是否与环境匹配的能力,抑制自噬流可以显着改善这一现象;RAPA干预后的HIBD模型鼠产生了过量的自噬流,针刺后自噬流受到抑制,脑损伤减轻从而使大鼠的记忆能力提升;CQ抑制了过量的自噬流可以有效提升大鼠的物体辨别及记忆能力。(2)各组大鼠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LC3Ⅱ表达明显增高、P62表达降低、LAMP1表达升高、P-mTOR/totalmTOR值降低,提示HIBD造模导致的缺氧缺血激活大鼠神经元自噬作用;针刺组大鼠LC3Ⅱ表达升高、P62表达升高、LAMP1表达降低、P-mTOR/otal mTOR值升高,提示针刺抑制自噬流的降解;RAPA组大鼠的LC3IⅡ表达明显升高、P62表达降低、P-mTOR/total mTOR值降低,LAMP1呈升高趋势,提示自噬流被持续过量促进,而CQ组大鼠的LC3Ⅱ、P62、LAMP1、P-mTOR/total mTOR值均升高,提示自噬流降解被抑制;针刺+RAPA组LC3 Ⅱ、P62表达升高,针刺+CQ组LC3Ⅱ、P62表达降低,提示针刺抑制HIBD大鼠的过量自噬流作用。(3)各组大鼠NLRP3炎症体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 NLRP3、ASC、pro-caspase-1、caspase-1、IL-1β、GSDMD 表达升高,提示HIBD造模导致的缺氧缺血使大鼠神经元NLRP3炎症体活化,焦亡反应加重;针刺组大鼠海马 NLRP3、ASC、pro-caspase-1、caspase-1、IL-1β、GSDMD 表达降低,提示针刺抑制HIBD大鼠神经元NLRP3炎症体活化;RAPA组大鼠海马ASC、pro-caspase-1、IL-1ββ表达升高,提示自噬流增强促使炎症反应加重,CQ组大鼠海马NLRP3、ASC、pro-caspase-1、GSDMD表达降低,提示降低过量自噬流可抑制神经元炎症。针刺+RAPA组大鼠海马ASC、pro-caspase-1、IL-1β、GSDMD表达降低,提示针刺可适量降低HIBD大鼠神经元过量自噬流从而抑制细胞炎症。(4)各组大鼠Real-time PCR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LC3、P62、LAM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升高;针刺组大鼠LC3、LAM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升高,P62降低,提示针刺干预抑制HIBD大鼠产生的过量自噬流;RAPA组大鼠LC3、P62、LAM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升高,提示RAPA促进HIBD大鼠自噬流增强;CQ组大鼠P62mRNA的相对表达量降低,提示CQ通过抑制自噬底物的生成进而抑制自噬。针刺+RAPA组P62 mRNA的相对表达量降低,提示针刺通过抑制自噬底物的生成抑制过量自噬流。此外,模型组大鼠海马NLRP3、ASC、GSDMD mRNA的相对表达量升高,针刺组大鼠海马NLRP3、ASC、GSDMD mRNA的相对表达量降低,提示针刺干预抑制HIBD大鼠细胞焦亡;RAPA组大鼠海马NLRP3、GSDMD mRNA的相对表达量升高,提示自噬流增强加重HIBD大鼠细胞焦亡;CQ组大鼠海马NLRP3、ASC、GSDMD mRNA的相对表达量降低,提示阻断自噬降解可以有效降低HIBD大鼠的焦亡反应。针刺+RAPA组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针刺+CQ组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提示针刺抑制NLRP3的生成进而抑制NLRP3炎症体活性,减弱HIBD大鼠的神经元焦亡反应。结论:本研究证实“智三针”改善宫内窘迫HIBD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是:通过调控大鼠海马区因缺氧缺血产生的自噬流,进而抑制神经元中NLRP3炎症体的活化,减少细胞死亡,保护受损神经元。

于志强[4](2020)在《孕大鼠暴露于七氟醚对子代大脑发育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动物研究表明,新生儿暴露于全麻药物可导致神经退行性病变及以后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全麻药物的神经毒性同样可发生在胎儿。目前关于母体暴露于全麻药物对子代大脑发育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孕中期的动物研究,孕晚期的研究较少。孕晚期(人类:孕28周到分娩;大鼠:孕17天到分娩)是大脑发育的高峰期,此阶段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更容易受到药物和外界环境影响。2016年美国FDA指出,孕晚期及小于3岁的儿童重复或长时间(大于3小时)暴露于全麻药物可能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尤其当手术复杂,麻醉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应权衡利弊方能实施全身麻醉。孕期非剖宫产急诊手术、以及近些年广泛开展的胎儿手术均可导致胎儿长时间暴露于全麻药物。但关于孕晚期母体暴露于全麻药物对子代大脑发育的影响,目前研究较少,且结论不一。因此明确孕晚期母体暴露于全麻药物对子代神经发育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海马属于大脑边缘系统,是学习、记忆中心。七氟醚是产科全身麻醉常用药物,为脂溶性,可迅速透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新生鼠或孕中期胎鼠暴露于较高浓度的七氟醚,可引起海马突触可塑性改变,并持续到成年期。多种动物模型发现,丰富的环境可改善七氟醚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恢复异常的突触可塑性。大鼠七氟醚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值约为2.5%。本研究拟观察孕晚期大鼠暴露于2.5%七氟醚对子鼠大脑发育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评价出生后丰富的生存环境锻炼是否有利于改善子鼠受损的认知能力,期待为孕晚期母体或者胎儿手术麻醉安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孕18天的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暴露于2.5%七氟醚1小时组、3小时组、6小时组(n=8)。待所有大鼠自然分娩,随机分为出生后第1天(Postnatal day 1,P1)组和第35天(P35)组。取P1和P35子鼠的双侧海马组织,检测神经元凋亡水平,观察成熟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ture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m BDNF)、突触后密度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 95,PSD-95)、乙酰化组蛋白(Acetylated histone,Ac-H)、组蛋白脱乙酰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的蛋白表达水平。评价P35幼鼠的认知能力,观察幼鼠海马神经元树突棘的形成和CA1区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6只孕18天的SD大鼠暴露于2.5%七氟醚6小时,待所有大鼠自然分娩,子鼠出生后随机分为丰富环境(Enriched environment,EE)组和标准环境(Standard environment,SE)组。检测幼鼠海马m BDNF、Ac-H3、Ac-H4、HDAC2、HDAC3的表达,观察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和LTP的形成,评价子鼠的认知能力。结果:P1时,与对照组、1小时组相比,3小时、6小时组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增加(P<0.01),m BDNF、PSD-95、Ac-H3、Ac-H4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HDAC2、HDAC3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1);与3小时组相比,6小时组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增加(P<0.05);m BDNF、PSD-95、Ac-H3、Ac-H4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HDAC2、HDAC3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1)。P35时,与对照组、1小时组、3小时相比,6小时组幼鼠八臂迷宫中错误的发生率增加(P<0.05);海马m BDNF、PSD-95、Ac-H3、Ac-H4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HDAC2、HDAC3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1);神经元树突棘的形成减少(P<0.05);海马CA1区突触的LTP被抑制(P<0.05)。与SE组相比,EE组P35幼鼠八臂迷宫中错误的发生率减少(P<0.05),海马神经元树突棘的密度增加(P<0.05),海马CA1区的LTP增强(P<0.05)。结论:孕晚期大鼠暴露于2.5%七氟醚3小时,增加P1新生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水平,增加m BDNF和PSD-95的蛋白表达水平,减少乙酰化组蛋白的表达;伴随着子鼠的生长发育,受损神经元可逐渐恢复,不影响P35幼鼠的认知功能。当暴露时间达6小时,可引起子代大脑神经元长期损伤,抑制P35幼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和树突棘的形成,损害幼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孕晚期大鼠暴露于2.5%七氟醚6小时导致的子代幼鼠神经发育异常和认知功能受损,可被出生后的EE缓解。

佟冬怡[5](2020)在《七氟醚通过NF-κB/自噬调节幼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凋亡途径影响晚期前体神经元分化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许多研究报道七氟醚对发育期啮齿类动物海马齿状回神经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认知和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七氟醚麻醉后齿状回晚期前体颗粒细胞的神经发育情况,以及颗粒细胞的大量凋亡是否影响未成熟和成熟颗粒细胞的存活并不明确。本研究拟探讨3%七氟醚4h麻醉对存活的晚期前体颗粒细胞的神经分化影响,以及大量的神经凋亡在神经分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同时拟对七氟醚麻醉后海马齿状回神经自噬变化进行观察研究,进而探讨神经自噬和神经凋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两者是否共同参与调控晚期前体细胞的神经分化进程,并深入研究具体机制。方法:拟进行荧光双染的大鼠于七氟醚麻醉前13,14,15天皮下注射5-溴-2-脱氧尿苷(Brd U)标记晚期前体颗粒细胞。生后21天大鼠(P21)接受3%七氟醚麻醉4h。根据麻醉或空气暴露后取材时间点(2h,24h,4d和7d)不同进行不同的随机分组:1)取材在麻醉或空气暴露后的2小时,24小时和7天的大鼠被随机分为2组:分为对照组(ctl组)和七氟醚组(3%sev组)(N=24,每个时间点n=8,共48只);2)取材在麻醉或空气暴露后4天的大鼠被随机分为8组,分为:(1)生理盐水对照组(ctl组);(2)caspase-3抑制剂对照组(ctl+Q-VD-OPh组);(3)LC3B抑制剂对照组(ctl+3-MA组);(4)NF-κB抑制剂对照组(ctl+BAY 11-7085组);(5)生理盐水七氟醚组(3%sev组);(6)caspase-3抑制剂七氟醚组(3%sev+Q-VD-OPh组);(7)LC3B抑制剂七氟醚组(3%sev+3-MA组);(8)NF-κB抑制剂七氟醚组(3%sev+BAY 11-7085组)。8组大鼠于麻醉前1小时侧脑室分别根据分组注射caspase-3抑制剂Q-VD-OPh,LC3B抑制剂3-MA,或NF-κB抑制剂,或等容积生理盐水。(n=8,共64只)。每组取3只(3个样本)大鼠海马齿状回用于Western Blot蛋白测定(测定指标包括LC3BII,P62/SQSTM1,Caspase-3,P65,P-P65,IκB),取5只(5个样本)大鼠海马脑组织用于免疫荧光切片染色(染色指标包括Tunel,LC3B,和Brd U/Neu N或Brd U/DCX双染);3)拟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1)生理盐水对照组(ctl组);(2)生理盐水七氟醚组(3%sev组);(3)caspase-3抑制剂七氟醚组(3%sev+Q-VD-OPh组);(4)LC3B抑制剂七氟醚组(3%sev+3-MA组);(5)NF-κB抑制剂七氟醚组(3%sev+BAY 11-7085组)。大鼠生后21天(P21)接受3%七氟醚麻醉4h,生后28天(P28)开始,大鼠接受Morris水迷宫测试,以测定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n=10,共计50只)。结果:P21 3%七氟醚麻醉4h后,3%sev 4d和7d组,与ctl组比较,齿状回(DG)区晚期前体颗粒细胞向新生未成熟和成熟颗粒细胞神经分化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28开始,与ctl组相比,3%sev组大鼠在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和第四天的逃避潜伏期无明显差异,第五天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tl组相比,3%sev组大鼠平台穿越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tl组相比,3%七氟醚4h麻醉后2h,24h,4d和7d,DG区神经细胞凋亡和神经自噬均明显增加,各时间点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sev组比较,3%sev+Q-VD-OPh组和3%sev+3-MA组DG区晚期前体颗粒细胞向新生未成熟和成熟颗粒细胞神经分化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sev组相比,3%sev+3-MA组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3%sev组比较,3%sev+Q-VD-OPh组LC3BII蛋白和P62水平无明显差异;与3%sev组比较,3%sev+Q-VD-OPh组和3%sev+3-MA组大鼠在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和第四天的逃避潜伏期无明显差异,第五天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tl组比较,3%七氟醚4h麻醉后2h,24h,4d DG区P65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d无明显变化;与ctl组比较,3%七氟醚4h麻醉后2h,24h,4d和7d DG区P-P65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κB的表达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sev组比较,3%sev+BAY 11-7085组DG区晚期前体颗粒细胞向新生未成熟和成熟颗粒细胞神经分化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sev组比较,3%sev+BAY 11-7085组DG区LC3BII和capase-3水平显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62水平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sev组比较,3%sev+BAY11-7085组大鼠在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和第四天的逃避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第五天上述两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3%sev组相比,3%sev+BAY 11-7085组大鼠平台穿越次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七氟醚4h麻醉可抑制DG区新生晚期前体细胞向未成熟和成熟神经元分化,并造成近期空间记忆功能损伤;2)3%七氟醚4h麻醉引起DG区颗粒细胞凋亡增加,凋亡抑制剂Q-VD-OPh可逆转晚期前体细胞向未成熟和成熟神经元分化下降;3%七氟醚4h麻醉引起DG区颗粒细胞自噬增加,自噬抑制剂3-MA可逆转晚期前体细胞向未成熟和成熟神经元分化下降;3%七氟醚4h麻醉后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自噬增加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增加,颗粒细胞自噬增加间接通过影响神经细胞凋亡增加从而降低晚期前体细胞的神经分化;3%七氟醚4h暴露引起DG区颗粒细胞凋亡和颗粒细胞自噬的增加均参与影响大鼠近期空间记忆功能异常。3)IκB/NF-κB/P65通路影响海马齿状回晚期前体细胞的向新生未成熟和成熟神经元的分化;3%七氟醚4h引起的颗粒细胞自噬和颗粒细胞凋亡的增加由IκB/NF-κB/P65信号通路参与介导;IκB/NF-κB/P65通路参与七氟醚引起幼年大鼠空间记忆功能的降低。

张斌[6](2019)在《自噬在高碘诱导SH-SY5Y细胞及大鼠海马组织凋亡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高碘对智力的影响及具体机制目前依然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阐明高碘的神经毒性效应以及自噬和凋亡在高碘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相结合的办法,分别建立高碘染毒细胞模型和饮水型高碘暴露动物模型。使用不同浓度的高碘(0、10、20、30 mmol/L KI)作用于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运用细胞活性实验(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SH-SY5Y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SH-SY5Y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使用荧光双标检测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的形成情况,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小体和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SH-SY5Y细胞自噬和凋亡相关标志物的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检测了使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和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mycin)与高碘共同处理后SH-SY5Y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情况。选择Sprague-Dewley(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分设对照组(自来水)和3个碘酸钾(KIO3)染毒剂量组(500、2500、5000μg/L),将雄鼠和雌鼠按1:2的比例合笼,仔鼠出生后针对子代雄鼠分为高碘染毒组和自噬抑制剂3-MA干预组。染毒2个月后称量体重和脑组织重量,计算脑脏器系数,然后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和记忆能力,利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实验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高碘染毒后海马组织自噬和凋亡相关标志物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使用自噬干预剂3-MA与高碘共同处理后,检测学习记忆能力以及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自噬调控高碘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1)与对照组相比,一定浓度的高碘可以引起SH-SY5Y细胞形态的异常改变,细胞间隙增大,细胞存活率显着降低,还可显着降低SH-SY5Y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水平(P<0.05);2)高碘可引起SH-SY5Y细胞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数量的增加以及自噬关键分子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3,LC3)、Beclin1和p62/SQSTM1(p62)水平的升高(P<0.05),高碘可引起SH-SY5Y细胞凋亡小体数目和凋亡率的增加,上调凋亡关键分子剪切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leaved Caspase-3)、细胞色素c、P53和凋亡底物分子核糖修复酶PARP的水平(P<0.05);3)自噬抑制剂3-MA和高碘共同处理SH-SY5Y细胞能够显着上调凋亡关键分子Cleaved Caspase-3的水平,而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和高碘共同处理能够显着下调凋亡分子Cleaved Caspase-3的水平(P<0.05)。抑制自噬对高碘诱导的子代雄鼠海马组织凋亡的作用:1)与对照组相比,高碘长期暴露可明显增加子代大鼠到达平台的潜伏期和游泳路径,并显着降低其在目标象限的时间比例和路径比例,导致子代大鼠的体重、脑组织重量和脑脏器系数降低,高碘可上调大鼠血清丙二醛的表达水平,并能明显下调SOD和GSH的水平(P<0.05);2)高碘可引起大鼠海马组织自噬关键分子LC3基因表达水平以及LC3、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P<0.05),高碘可上调凋亡关键基因Caspase-3的表达水平,引起Cleaved Caspase-3和P53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水平(P<0.05);3)自噬抑制剂3-MA和高碘共同处理能明显下调大鼠海马组织自噬关键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凋亡关键分子标志物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与高碘组相比,3-MA和高碘联合处理组大鼠寻找并到达平台的潜伏期和游泳距离均显着降低,在平台所处象限的时间比例和路径比例均显着升高(P<0.05)。结论:1)高碘对SH-SY5Y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可导致该细胞发生氧化应激,高碘可诱导SH-SY5Y细胞发生自噬和凋亡,且自噬可以调控高碘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2)高碘暴露可引起子代雄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引起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高碘可干扰子代雄鼠的生长发育,尤其对脑组织影响显着;3)高碘暴露导致子代雄鼠海马组织发生自噬和凋亡,且自噬性死亡和凋亡参与了高碘对子代雄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损伤,自噬对高碘诱导的大鼠海马组织凋亡具有潜在的抑制作用。

米鹏[7](2019)在《高氟对儿童智力影响及程序性死亡在大鼠神经毒性中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天津市暴露水源性高氟对学龄儿童的智力影响目的通过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探究天津市涉农区相对较高饮水型氟中毒地区(水氟>2 mg/L)和对照地区(0.5<水氟<1 mg/L)的儿童尿氟浓度和智商水平(IQ)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尿氟浓度和智商水平两者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在天津市涉农区水源性含氟浓度不同的地区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收集了2260名7-12岁学龄儿童,其中对照组1139人,饮水型高氟地区1121人。根据《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CRT-C2图册》(农村版),对学龄儿童IQ进行测试和评分;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氟浓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水源性高氟地区和对照地区儿童的基线资料、尿氟以及智商分数进行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智商分数和尿氟浓度的关系,并探究两者剂量反应趋势。结果高氟地区和对照地区的基线资料情况比较,仅仅身高存在差异(P<0.05);高氟地区和对照地区的儿童尿氟浓度和IQ比较,高氟地区儿童尿氟浓度高,智商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校正年龄、身高、体重后,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儿童尿氟浓度每增加1mg/L,儿童IQ降低0.708;随着尿氟浓度的增加,儿童的IQ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结论长期饮用含高氟浓度(水氟>2 mg/L)的饮用水,可能对儿童智商有负面影响。从人群整体角度分析,儿童的IQ随着尿氟浓度增加,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第二部分:孕哺期及成年期饮用高氟水对子代大鼠神经毒性的影响及凋亡和自噬作用的研究目的探究高氟水对大鼠动物模型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探究高氟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以及凋亡和自噬在高氟致海马组织损伤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的24只SD大鼠,分成四组:对照组(自来水,氟含量0.344 mg/L)和10 mg/L、50 mg/L、100 mg/L三个NaF剂量组,自由饮水一周,雌雄按2:1合笼。判定母鼠受孕后,单独饲养,受孕期间继续按照设定的剂量染毒至子代鼠出生后第21天断乳,子代鼠在断乳前通过母乳暴露于NaF。断乳后,将所有子代鼠按性别和剂量分开,继续暴露与亲代相同的染毒处理,至出生后第60天全部氟暴露处理结束,并称体重,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水迷宫试验结束后,全部处死子代大鼠,用负压采血管从股动脉取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取甲状腺组织和海马组织,称重并-80℃保存以备用,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蛋白)以及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mTOR、LC3-II和p6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0 mg/L和50 mg/L NaF染毒组的子代雌、雄大鼠尿氟浓度,均明显上升(P<0.05);和对照组相比,子代雄性大鼠100 mg/L NaF染毒组到达平台的潜伏时间和路径距离明显增加(P<0.05);和对照组相比,子代雌性大鼠100 mg/L和50 mg/L NaF染毒组到达平台的潜伏时间和路径距离也明显增加(P<0.05);和对照组相比,子代雌、雄大鼠100 mg/L NaF染毒组在撤掉平台的象限内的时间比值和路径比值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同的NaF浓度组的子代雌、雄大鼠体重、甲状腺重量、脑重量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子代雌、雄大鼠血清中的FT3浓度总体趋势是上升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 mg/L NaF染毒组子代雌、雄大鼠血清中TSH浓度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 mg/L NaF染毒组子代雌、雄大鼠血清中的FT4浓度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 mg/L和50 mg/L NaF染毒组中子代雌、雄大鼠海马组织中Bax、Beclin-1和LC3-II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相反,100 mg/L和50 mg/L NaF染毒组中子代雌、雄大鼠海马组织中Bcl-2、mTOR和p62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在本研究的氟暴露的剂量和方式作用下,高氟可以导致子代大鼠血清中TSH和FT4分泌减少,FT3有分泌增加的趋势;高氟可致子代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海马组织自噬作用增强有关,同时可能伴随细胞凋亡的发生。

付建[8](2019)在《胚胎期可卡因暴露影响子代大鼠海马CA1锥体神经元突触传递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胚胎期可卡因暴露(prenatal cocaine exposure,PCE)可能会改变子代的奖赏特性和动机,如成瘾易感性的改变。以往的动物实验表明:在胚胎中晚期接触可卡因可能降低或不影响子代形成可卡因诱导条件位置偏好(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的能力,但其机制还没有被阐明;药物成瘾被认为是一种异常的学习过程,Morris水迷宫或Barnes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出生前接触可卡因的子代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被破坏,放射臂迷宫实验也表明了出生前接触可卡因可削弱子代的工作记忆能力。由此我们推测PCE引起子代动物空间记忆及空间定位导航能力受损,导致PCE子代动物在CPP实验过程中不能正确建立起给予可卡因的条件与对应空间位置之间的联系,这可能是PCE降低子代形成可卡因诱导的CPP能力的机制。海马体被普遍认为是学习和记忆的重要神经结构基础,尤其是背侧海马与空间记忆和工作记忆密切相关。我们推测,出生前接触可卡因导致子代空间和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可能是缘于背侧海马功能的破坏,且背侧海马的功能变化将导致其神经元电活动的改变。此外,腹侧海马也与中间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表现出紧密的双向联系,而mPFC是奖赏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成瘾形成的对药物渴求增加往往会使奖赏环路中的神经元表现出兴奋性的增高。且既往有实验证明,PCE可使mPFC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从而易化mPFC锥体神经元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产生。因此,我们推断PCE导致的mPFC的兴奋性变化将影响到腹侧海马神经元兴奋性,从而导致CPP实验中PCE子代动物经可卡因诱导训练后整体活跃程度增高的表现,这种活跃程度的增高也反映出动物对可卡因渴求度的增高。以往实验均证明PCE可导致子代动物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受损,而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被认为是动物及人类形成学习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另外,神经元兴奋性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神经元突触后电活动的改变,而突触后电活动的变化往往反映突触连接本身功能和/或结构的改变,其基础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突触可塑性的变化。因此,我们将揭示PCE影响子代动物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CPP实验中PCE子代动物表现的活跃程度增强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聚焦到突触可塑性的变化上,并具体研究其突触可塑性功能及形态上可能发生的变化。为验证以上推测,本研究拟从PCE引起的背侧和腹侧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突触后电活动及突触可塑性的变化角度,阐明PCE引起的空间学习记忆损害的机制以及突触可塑性变化的具体分子机制。通过这些发现将为揭示PCE引起的子代动物神经发育及认知功能改变的细胞机制提供新的见解和依据。方法1.首先采用整体行为学方法,通过条件位置偏好实验验证胚胎期可卡因暴露对子代大鼠形成可卡因诱导CPP的能力所产生的影响,以确定PCE引起的CPP变化是否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损害存在联系,并分析CPP实验中PCE子代动物在给予可卡因诱导训练前后整体活跃程度的变化。2.然后采用神经电生理实验方式记录PCE组子代大鼠及生理盐水对照组背侧海马和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ini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mEPSC),以及急性给予可卡因暴露后PCE组及对照组子代大鼠背侧和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mEPSC的变化,以急性可卡因暴露模拟CPP实验中可卡因诱导训练过程,研究训练后动物行为学表现与海马神经元兴奋性之间的联系。3.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PCE组及对照组子代大鼠背侧和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AMPA/NMDA突触后电流比率(AN比率)以分析PCE引起的子代大鼠海马CA1锥体神经元突触后可塑性变化,并记录急性可卡因暴露后PCE和对照组子代大鼠背侧和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AN比率的变化。4.记录PCE组及对照组子代大鼠背侧及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成对刺激比率(paired-pulse ratio,PPR)以分析PCE对子代动物海马CA1锥体神经元引起的突触前可塑性变化;记录并分析急性可卡因暴露后PCE组及对照组子代大鼠腹侧和背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PPR的变化。5.最后采用Golgi染色方法研究PCE对子代大鼠背侧及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密度的影响,并比较急性可卡因暴露后与未接受急性暴露的相同预处理动物之间背侧和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密度的变化。结果1.CPP实验结果显示:胚胎期可卡因的暴露明显延长了子代大鼠形成可卡因诱导CPP的时间,但不影响子代经可卡因诱导训练后总运动时间和距离的增加,并且减少了子代大鼠在pretest中的总运动时间及运动距离。2.mEPSC的结果显示:胚胎期可卡因暴露不影响子代海马CA1锥体神经元mEPSC,但PCE可抑制子代大鼠急性给予可卡因后背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mEPSC振幅的变化,且PCE对子代大鼠经急性可卡因暴露后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mEPSC的振幅及频率均不产生明显影响。3.AN比率的结果显示:胚胎期可卡因暴露不影响基础状态下子代大鼠背侧及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AN比率,但经可卡因急性复燃后PCE组较对照组子代大鼠背侧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AN比率降低,且PCE抑制急性可卡因暴露引起的子代大鼠背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AN比率增高。4.PPR的结果显示:胚胎期可卡因暴露不影响基础状态下子代大鼠背侧和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PPR,经急性可卡因暴露后,不论PCE组还是对照naive组子代大鼠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PPR均增高,且增幅没有显着差异。5.树突棘密度结果显示:胚胎期可卡因暴露减少背侧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密度,急性可卡因暴露使PCE组和naive组子代大鼠背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密度都降低,但PCE组降幅不及naive组;胚胎期可卡因暴露减少腹侧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密度,但急性可卡因暴露后只有出生后4周的PCE子代大鼠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密度有显着变化,而naive组和出生后7周的PCE组子代大鼠较未接受急性可卡因暴露的相同预处理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1.行为学实验证明了胚胎期可卡因暴露确实减弱了子代大鼠形成可卡因诱导CPP的能力,明显延长了CPP形成的时间。且PCE并不影响子代对可卡因的渴求程度。2.阐明了PCE引起的子代大鼠空间记忆受损是导致PCE降低子代大鼠形成可卡因诱导CPP能力的重要原因,PCE抑制子代大鼠经急性可卡因暴露后背侧海马CA1mEPSC振幅的增加,且减少背侧海马CA1树突棘密度。3.首次发现PCE对子代大鼠背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突触后膜上,对突触前膜没有明显影响。PCE影响子代大鼠背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AN比率,但对PPR无显着影响。4.发现经急性可卡因暴露2小时后即造成naive组和PCE组子代大鼠腹侧海马CA1锥体神经元PPR均显着增加,且增幅无差异。

张祖山[9](2019)在《凋亡和自噬流紊乱在高碘致SD大鼠神经毒性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碘是人体所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但人体碘摄入过量会导致许多疾病。大量的研究表明,摄入高碘可损害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引发很多甲状腺疾病。近年来,高碘对智力的不利影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高碘与神经毒性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模拟人群高碘暴露方式构建的大鼠高碘饮水染毒模型探讨高碘摄入是否会导致神经毒性及凋亡和自噬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6只健康成年SPF级Sprague-Dawley(SD)大鼠,雌雄比为2:1,体重210250 g。各性别的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1个对照(自来水)组和3个碘酸钾(Potassium iodate,KIO3)染毒组(500、2 500、5 000μg/L KIO3)。大鼠自由饮水进食。将各组大鼠按雌雄比2:1合笼配对,将孕鼠放置在单独的笼子中,并保持染毒方式和剂量不变至仔鼠断乳(出生后第21天)。断乳后将亲代和子代分开,从每组随机挑选10只雌性仔鼠,保持染毒方式和剂量不变至仔鼠出生后第4个月末。定期记录大鼠的体重。应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4月龄雌鼠尿碘浓度,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MWM)检测4月龄雌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应用尼氏染色(Nissl staining)检测4月龄雌鼠的海马组织病理结构变化,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检测4月龄雌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应用检测DNA断裂碎片的原位末端标记实验(TUNEL)检测4月龄雌鼠海马组织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实验(IHC)检测凋亡关键分子Caspase-3、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肿瘤抑制基因蛋白P53、B淋巴细胞瘤基因-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 c)以及自噬标志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β(LC3)、自噬体形成关键蛋白Atg7和Beclin1、自噬选择性底物蛋白P62的表达水平。结果:KIO3暴露4个月后,尿碘检测结果显示,3个KIO3染毒组4月龄雌鼠尿碘浓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体重结果显示各组4月龄雌鼠体重无显着差异,但3个KIO3染毒组雌鼠的脑组织脏器系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水迷宫前4天的定位航行实验(PNT)结果表明各组4月龄雌鼠的逃避潜伏期在第2-4天,3个KIO3染毒组的4月龄雌鼠逃避潜伏期均长于对照组(P<0.05);在第2-4天,3个KIO3染毒组4月龄雌鼠游离固定平台的距离均长于对照组(P<0.05)。第5天的空间探索实验(SPT)结果显示,2500和5000μg/L KIO3染毒组的4月龄雌鼠平台穿越次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2500和5000μg/L KIO3染毒组的4月龄雌鼠在目标象限中花费的游泳时间/游泳距离和总的游泳时间/游泳距离的百分比显着降低(P<0.05)。尼氏染色结果显示,各KIO3染毒组4月龄雌鼠尼氏体数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KIO3染毒剂量的升高,4月龄雌鼠海马CA3区中观察到甲苯胺蓝染色的尼氏体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TEM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个KIO3染毒组4月龄雌鼠海马超微结构显示出多种异常特征,包括核染色质的均质化和边缘化,线粒体损伤(肿胀、膜以及嵴的消失),内质网扩张,出现许多自噬体和神经纤维的脱髓鞘改变。TUNEL试验检测结果显示2500和5000μg/LKIO3染毒组的4月龄雌鼠海马CA3区TUNEL阳性发生率显着高于对照(P<0.05),并且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阳性率也呈现升高的趋势。Western blot和IHC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500和5000μg/LKIO3染毒组4月龄雌鼠海马中凋亡相关蛋白PARP,P5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2500和5000μg/LKIO3染毒组海马中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Bax和Cyt c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而2500和5000μg/L KIO3染毒组4月龄雌鼠海马中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2500和5000μg/LKIO3染毒组4月龄雌鼠海马中自噬形成关键蛋白Atg7、Beclin1和自噬体标志蛋白LC3-II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2500和5000μg/LKIO3染毒组4月龄雌鼠海马中自噬底物蛋白p62表达水平也显着升高(P<0.05)。结论:高碘暴露会导致4月龄雌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下降,损伤大鼠海马组织结构。同时,高碘暴露会导致大鼠海马发生凋亡和自噬流紊乱;线粒体凋亡途径参与了高碘诱导的细胞凋亡,而自噬流紊乱是由自噬体形成的增加和降解的减少所诱导。综上,凋亡和自噬流紊乱参与了高碘致SD大鼠神经毒性的损伤过程。

吴子怡[10](2019)在《母体运动对孕中期大鼠七氟醚吸入所致子代认知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随着麻醉理念的更新及麻醉技术的进步,麻醉已不局限于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保障患者术中安全,全麻药物神经毒性这一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由于生育政策的调整,我国孕妇数量剧增,同时高龄产妇的构成比上升,胎儿发育不良及致畸率明显增高。得益于胎儿宫内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部分胎儿疾病能够在出生前得到干预和治疗,而孕妇妊娠期间行非产科手术麻醉的病例越来越多。目前研究发现,各类全身麻醉药物对脑发育期中枢神经系统均具有潜在神经毒性作用,因此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有效减轻全身麻醉药物所致的脑发育期神经毒性。临床研究表明孕妇怀孕期间常规的运动锻炼有益于子代脑发育。多项啮齿类动物实验也证实生理状态下妊娠期跑台训练、游泳、自由转轮等多项母体运动有利于提高子代认知功能。其可能的机制涉及多个层面:促进神经发生、促进神经因子表达、促进长时程增强、提高抗氧化能力等。然而目前,母体运动对妊娠期麻醉暴露所致子代神经毒性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清楚。表观遗传修饰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可遗传改变,是机体普遍存在的基因调控方式之一。表观遗传修饰在神经科学领域,特别是脑发育和神经退行性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脑发育过程中,基因组容易受到外部环境、药物等因素的刺激,导致其在大脑皮层、海马等部位发生表观遗传修饰(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等)异常,影响学习记忆相关基因的表达,干扰神经突触可塑性和认知功能。组蛋白乙酰化是组蛋白修饰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松散染色质内部结构促进学习记忆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进而增强突触可塑性和学习记忆功能。组蛋白乙酰化通过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HATs)催化完成。HATs可以通过促进基因转录表达对突触可塑性发挥正调控作用。目前发现,p300为参与学习记忆功能调节的HATs,并且已有研究证实p300在海马依赖性空间学习记忆中起着关键作用。多种组蛋白乙酰化位点中,H3K9、H3K14及H3K27位点的乙酰化水平与突触可塑性及学习记忆有着密切联系。在多种参与调控认知功能的学习记忆相关基因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的转录在以往研究中已经被证实接受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的调控。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 B,Trk B)为BDNF的高亲和力受体,结合后通过激活下游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促进神经元树突棘的发育。综上,本课题首先明确孕中期大鼠单次与多次七氟醚吸入麻醉对子代脑发育的影响,初步探究七氟醚诱导脑发育期神经毒性的可能机制是否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异常及BDNF表达下调有关;其次,探究母体跑台训练对孕中期大鼠多次七氟醚吸入麻醉所致子代认知损伤的改善作用及与BDNF/Trk B信号通路的关系;最后,探究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介导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在母体运动改善孕中期大鼠七氟醚吸入所致子代认知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1、实验动物选择SD大鼠,进行合笼,孕鼠于G14天接受一次3%七氟醚麻醉2 h或分别在G13、G14和G15天连续三天每天接受一次3%七氟醚麻醉2 h。麻醉结束后6 h、24 h及子代出生后0天(P0)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ce-H3K9/14/27和BDNF表达变化,出生后25天(P25)开始进行旷场试验、平衡木试验、悬吊试验、Morris水迷宫测试等检测子代大鼠神经行为学变化,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变化,高尔基染色观察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突触相关蛋白PSD95和GAP43表达变化。2、采用孕中期大鼠多次七氟醚吸入麻醉模型。孕鼠在整个孕期接受跑台训练,跑台训练的同时注射Trk B受体阻断剂ANA-12,其余组注射空白溶剂。子代大鼠P0天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ce-H3K14/27和BDNF表达变化;P28天Morris水迷宫测试检测子代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变化,高尔基染色观察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突触相关蛋白PSD95和GAP43表达变化。3、采用孕中期大鼠多次七氟醚吸入麻醉模型。孕鼠在整个孕期接受跑台训练,跑台训练的同时注射p300抑制剂Garcinol,其余组注射空白溶剂。子代大鼠P0天采用p300/Neu N、Ace-H3K14/Neu N、Ace-H3K27/Neu N免疫荧光双染分别检测子代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中p300、Ace-H3K14、Ace-H3K27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300、Ace-H3K14/27、BDNF/Trk B/Akt信号通路变化;P28天Morris水迷宫测试检测子代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高尔基染色观察神经元树突棘密度,Western Blot检测突触相关蛋白PSD95和GAP43表达变化。结果:1、孕中期大鼠多次七氟醚吸入麻醉降低子代脑组织或海马Ace-H3K14/27和BDNF表达,子代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伴随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降低,树突棘密度降低,突触相关蛋白表达降低。而单次七氟醚吸入麻醉后上述指标未见明显改变。2、母体跑台训练能够改善多次七氟醚吸入麻醉所致子代海马BDNF表达下降,激活Trk B/Akt信号通路,改善子代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增加,树突棘密度增加,突触相关蛋白表达升高。母体跑台训练的同时注射Trk B受体阻断剂ANA-12,ANA-12阻断了母体运动的脑保护作用。3、母体跑台训练能够改善七氟醚所致子代海马p300及Ace-H3K14/27表达下降,激活BDNF/Trk B/Akt信号通路,改善子代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增加,树突棘密度增加,突触相关蛋白表达升高。母体跑台训练的同时注射p300抑制剂Garcinol,Garcinol阻断了母体运动的脑保护作用。结论:1、孕中期大鼠多次七氟醚吸入麻醉能够通过降低子代脑组织或海马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和BDNF表达,导致子代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伴随海马CA1区神经元丢失及树突棘密度下降。单次七氟醚吸入麻醉后上述指标未见明显改变。2、母体运动通过激活BDNF/Trk B/Akt信号通路,改善子代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元发育障碍。3、母体运动通过促进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表达,促进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激活BDNF/Trk B/Akt信号通路,改善子代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元发育障碍。

二、缺碘子代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缺碘子代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NRH:醌氧化还原酶2介导慢性氟中毒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及自噬功能改变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自噬与脑损伤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妊娠期和哺乳期双酚A暴露对新生大鼠海马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孕期及哺乳期BPA暴露对孕鼠和仔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仪器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动物与分组
        2.3 孕鼠、子代大鼠及子代大鼠器官重量记录
        2.4 海马长时程突触可塑性的测定
        2.5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BPA对孕鼠体重的影响
        3.2 孕期接触BPA对于仔鼠体重的影响
        3.3 BPA对子代鼠器官重量的影响
        3.4 孕期BPA刺激对仔鼠海马CA1 区长时程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孕期和哺乳期BPA暴露对新生大鼠海马功能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仪器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动物与分组
        2.3 免疫荧光
        2.4 TUNEL分析
        2.5 逆转录和定量实时PCR
        2.6 蛋白质印迹
        2.6.1 蛋白样品制备
        2.6.2 配胶
        2.6.3 蛋白凝胶电泳
        2.6.4 转膜
        2.6.5 丽春红染色
        2.6.6 抗体孵育与成像
        2.7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BPA对仔鼠海马神经元增殖的影响
        3.2 BPA对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3.3 BPA对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元Rho A/Rac-1 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BPA 的暴露对人体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3)基于自噬和炎症探讨“智三针”改善HIBD大鼠认知障碍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一、HIE的流行病学现状、诊断和预后
        二、HIE的病理学机制研究进展
        三、HIE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第二节 自噬流与NLRP3炎症体介导的焦亡参与HIBD发生发展
        一、自噬流参与调控HIBD神经元死亡
        二、NLRP3炎症体介导的焦亡参与调控HIBD神经元死亡
        三、自噬作用介导NLRP3炎症体活化的机制
    第三节 针灸治疗HIE的研究进展
        一、针灸治疗HIE的临床疗效研究进展
        二、针刺治疗HIE的机制研究进展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智三针对HIBD新生大鼠一般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一、实验用品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二节 智三针对HIBD新生大鼠行为学和脑部病理形态的影响
        一、实验用品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三节 智三针修复HIBD新生大鼠海马区受损神经元的相关分子机制
        一、实验用品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四节 智三针调控自噬流抑制HIBD新生大鼠NLRP3炎症体活化的机制
        一、实验用品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4)孕大鼠暴露于七氟醚对子代大脑发育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孕晚期大鼠暴露于2.5%七氟醚对子代新生鼠大脑发育的影响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2.5%七氟醚对母鼠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
        1.2.2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 2.5%七氟醚加速新生鼠海马神经元凋亡
        1.2.3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 2.5%七氟醚减少新生鼠海马 PSD-95、m BDNF 蛋白的表达
        1.2.4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 2.5%七氟醚减少新生鼠海马 Ac-H3、Ac-H4 的表达,增加 HDAC2、HDAC3 的表达
    1.3 讨论
        1.3.1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2.5%七氟醚对新生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1.3.2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2.5%七氟醚对新生鼠海马PSD-95蛋白表达的影响
        1.3.3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 2.5%七氟醚对新生鼠海马 mBDNF 蛋白表达的影响
        1.3.4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2.5%七氟醚对新生鼠海马Ac-H3、Ac-H4、HDAC2、HDAC3蛋白表达的影响
    1.4 小结
二、孕晚期大鼠暴露于2.5%七氟醚对子代幼鼠大脑发育的影响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 2.5%七氟醚不增加幼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水平
        2.2.2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 2.5%七氟醚增加幼鼠海马 PSD-95、mBDNF 蛋白的表达
        2.2.3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2.5%七氟醚减少幼鼠海马Ac-H3、Ac-H4 的表达,增加HDAC2、HDAC3 的表达
        2.2.4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2.5%七氟醚减少幼鼠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
        2.2.5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2.5%七氟醚损害幼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2.2.6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2.5%七氟醚降低幼鼠海马CA1区的LTP
    2.3 讨论
        2.3.1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 2.5%七氟醚对 P35 幼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2.3.2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 2.5%七氟醚对 P35 幼鼠海马 PSD-95 蛋白表达的影响
        2.3.3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 2.5%七氟醚对 P35 幼鼠海马 mBDNF 表达的影响
        2.3.4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 2.5%七氟醚对 P35 幼鼠海马 Ac-H3、Ac-H4、HDAC2、HDAC3表达的影响
        2.3.5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 2.5%七氟醚对 P35 幼鼠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的影响
        2.3.6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 2.5%七氟醚损害 P35 幼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2.3.7 孕晚期大鼠暴露于 2.5%七氟醚降低 P35 幼鼠海马 CA1 区的 LTP
    2.4 小结
三、出生后丰富的生活环境对认知功能受损幼鼠大脑发育的影响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EE 增加 6h 组幼鼠海马 mBDNF、Ac-H3、Ac-H4 的表达,降低 HDAC2、HDAC3的表达
        3.2.2 EE 增加 6h 组 P35 幼鼠海马树突棘的密度
        3.2.3 EE 缓解 6h 组 P35 幼鼠受损的认知功能
        3.2.4 EE 增强 6h 组 P35 幼鼠海马 CA1 区 LTP
    3.3 讨论
        3.3.1 EE 对 6h 组 P35 幼鼠海马 m BDNF 表达的影响
        3.3.2 EE 对 6h 组 P35 幼鼠海马 Ac-H3、Ac-H4、HDAC2、HDAC3 表达的影响
        3.3.3 EE对6h组幼鼠海马树突棘密度的影响
        3.3.4 EE对6h组幼鼠受损认知功能的影响
        3.3.5 EE对6h组幼鼠海马CA1区LTP的影响
    3.4 小结
四、关于人类产科全麻用药的意见和建议
    4.1 全麻剖宫产对子代大脑发育影响的研究现状
    4.2 产科病人非产科手术全麻对子代大脑发育影响的研究现状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全麻药物对发育中大脑影响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七氟醚通过NF-κB/自噬调节幼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凋亡途径影响晚期前体神经元分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七氟醚对幼年大鼠海马齿状回晚期前体颗粒细胞神经分化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分组
        2.2.2 研究方法
        2.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3%七氟醚麻醉对大鼠海马DG区新生晚期前体颗粒细胞向未成熟细胞分化的影响
        3.2 3%七氟醚麻醉对大鼠海马DG区新生晚期前体颗粒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的影响
        3.3 3%七氟醚麻醉对大鼠逃避潜伏期的影响
        3.4 3%七氟醚麻醉对大鼠平台穿越次数的影响
        3.5 3%七氟醚麻醉对大鼠空间探索活动轨迹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七氟醚对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凋亡和神经自噬的影响以及两者对晚期前体颗粒细胞分化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分组
        2.2.2 研究方法
        2.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3%七氟醚麻醉增加DG区颗粒细胞凋亡
        3.2 凋亡抑制剂Q-VD-OPh改善3%七氟醚致晚期前体颗粒细胞分化的降低
        3.3 3%的七氟醚麻醉增加DG区颗粒细胞自噬
        3.4 自噬抑制剂3-MA改善3%七氟醚致晚期前体颗粒细胞分化的降低
        3.5 3%七氟醚引起的DG区颗粒细胞自噬增加诱导颗粒细胞凋亡增加,而颗粒细胞凋亡增加未影响颗粒细胞自噬增加
        3.6 凋亡抑制剂Q-VD-OPh或自噬抑制剂3-MA改善3%七氟醚麻醉对大鼠逃避潜伏期的影响
        3.7 凋亡抑制剂Q-VD-OPh或自噬抑制剂3-MA改善3%七氟醚麻醉对大鼠平台穿越次数的影响
        3.8 凋亡抑制剂Q-VD-OPh或自噬抑制剂3-MA改善3%七氟醚麻醉对大鼠空间探索活动轨迹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七氟醚通过自噬调节海马DG颗粒细胞凋亡对DG晚期前体颗粒细胞神经分化影响的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分组
        2.2.2 研究方法
        2.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3%七氟醚激活IκB/NF-κB/P65 信号通路
        3.2 IκB/NF-κB/P65 通路参与介导3%七氟醚麻醉对DG区晚期前体颗粒细胞神经分化的影响
        3.3 3%七氟醚通过IκB/NF-κB/P65 通路影响DG区颗粒细胞自噬和凋亡
        3.4 NF-κB/P65通路抑制剂BAY11-7085 改善3%七氟醚麻醉对大鼠逃避潜伏期的影响
        3.5 NF-κB/P65通路抑制剂BAY11-7085 改善3%七氟醚麻醉对大鼠的平台穿越次数的影响
        3.6 NF-κB/P65通路抑制剂BAY11-7085 改善3%七氟醚麻醉致大鼠空间探索活动轨迹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6)自噬在高碘诱导SH-SY5Y细胞及大鼠海马组织凋亡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自噬调控高碘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主要仪器
        1.1.3 常用试剂
        1.1.4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高碘降低SH-SY5Y细胞存活率
        1.2.2 高碘引起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升高
        1.2.3 高碘对SH-SY5Y细胞自噬体生成的影响
        1.2.4 高碘对SH-SY5Y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1.2.5 高碘对SH-SY5Y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1.2.6 高碘对SH-SY5Y细胞凋亡小体生成的影响
        1.2.7 高碘对SH-SY5Y细胞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1.2.8 3-MA对 KI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蛋白的影响
        1.2.9 Rapamycin对 KI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蛋白的影响
    1.3 讨论
        1.3.1 高碘的流行病学现状和剂量选择依据
        1.3.2 高碘的神经毒性作用研究
        1.3.3 自噬在高碘诱导SH-SY5Y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1.3.4 凋亡在高碘诱导SH-SY5Y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1.3.5 自噬在高碘致SH-SY5Y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1.4 小结
二、抑制自噬对高碘诱导的子代雄鼠海马组织凋亡的作用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高碘对2 月龄子代雄鼠尿碘、体重和脑脏器系数的影响
        2.2.2 高碘对2 月龄子代雄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2.2.3 高碘对2 月龄子代雄鼠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2.2.4 高碘对2 月龄子代雄鼠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2.2.5 高碘对2 月龄子代雄鼠海马组织自噬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2.2.6 高碘对2 月龄子代雄鼠海马组织自噬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2.2.7 高碘对2 月龄子代雄鼠海马组织凋亡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2.2.8 高碘对2 月龄子代雄鼠海马组织凋亡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2.2.9 3-MA对高碘诱导的子代雄鼠自噬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2.2.10 3-MA对高碘诱导的子代雄鼠凋亡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2.3 讨论
        2.3.1 高碘饮水暴露动物模型的剂量选择依据
        2.3.2 高碘染毒动物模型的神经毒性研究
        2.3.3 高碘暴露引起子代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异常改变
        2.3.4 高碘暴露可引起大鼠海马组织发生自噬
        2.3.5 高碘暴露可引起大鼠海马组织发生凋亡
        2.3.6 自噬对高碘致大鼠海马组织凋亡的作用
        2.3.7 自噬作为死亡方式参与高碘的神经损伤作用
    2.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自噬与凋亡在神经系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高氟对儿童智力影响及程序性死亡在大鼠神经毒性中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天津市暴露水源性高氟对学龄儿童的智力影响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实验方法
        1.1.3 尿氟标准
        1.1.4 智商水平标准
        1.1.5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学龄儿童基本信息
        1.2.2 不同地区尿氟暴露、智商情况
        1.2.3 尿氟与儿童智商的剂量反应关系
    1.3 讨论
        1.3.1 不同地区的学龄儿童体内尿氟情况
        1.3.2 不同地区学龄儿童的智商情况
        1.3.3 尿氟浓度和智商的剂量反应关系
    1.4 小结
二、孕哺期及成年期饮用高氟水对子代大鼠神经毒性的影响及凋亡和自噬作用的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不同的NaF浓度组的雌、雄子代大鼠体重的影响
        2.2.2 不同的NaF浓度组的雌、雄子代大鼠甲状腺重量的影响
        2.2.3 不同的NaF浓度组的雌、雄子代大脑重量的影响
        2.2.4 NaF对子代SD大鼠的内暴露指标..尿氟浓度的影响
        2.2.5 不同NaF浓度组对子代S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2.2.6 不同NaF浓度对子代SD大鼠甲状腺相关激素的影响
        2.2.7 不同NaF浓度对子代SD大鼠海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2.3 讨论
        2.3.1 高氟对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
        2.3.2 高氟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2.3.3 高氟神经毒性与海马组织的自噬和凋亡的关系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氟致神经毒性的研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胚胎期可卡因暴露影响子代大鼠海马CA1锥体神经元突触传递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实验一 胚胎期可卡因暴露改变子代大鼠形成可卡因诱导的CPP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实验二 胚胎期可卡因暴露对子代大鼠海马CA1 锥体神经元mEPSC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实验三 大鼠胚胎期接触可卡因导致海马CA1 锥体神经元AN比率改变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实验四 胚胎期可卡因暴露改变子代大鼠海马CA1 锥体神经元PPR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实验五 胚胎期可卡因暴露导致子代大鼠海马CA1神经元树突棘变化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凋亡和自噬流紊乱在高碘致SD大鼠神经毒性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1.1 主要仪器
        1.1.2 主要试剂
    1.2 方法
        1.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1.2.2 动物饲养及处理
    1.3 大鼠尿碘浓度的测量
    1.4 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MWM实验)
    1.5 大鼠海马组织结构的观察(尼氏染色)
    1.6 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观察(TEM)
    1.7 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检测(TUNEL实验)
    1.8 大鼠海马组织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Western blot实验)
    1.9 大鼠海马组织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IHC实验)
    1.10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鼠的一般情况
    2.2 高碘对大鼠尿碘浓度的影响
    2.3 高碘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
        2.3.1 高碘对大鼠学习能力的影响
        2.3.2 高碘对大鼠记忆能力的影响
    2.4 高碘对大鼠海马组织中尼氏体数量的影响
    2.5 高碘对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2.6 高碘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
    2.7 高碘对大鼠海马组织凋亡关键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2.8 高碘对大鼠海马组织凋亡关键蛋白定位表达水平的影响
    2.9 高碘对大鼠海马组织自噬关键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2.10 高碘对大鼠海马组织自噬关键蛋白定位表达水平的影响
3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母体运动对孕中期大鼠七氟醚吸入所致子代认知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孕中期大鼠单次与多次七氟醚吸入对子代神经发育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动物模型
        2.2.1 实验动物
        2.2.2 动物合笼
        2.2.3 实验分组
        2.2.4 麻醉处理
        2.3 Western blot蛋白分析
        2.3.1 蛋白提取
        2.3.3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及蛋白变性
        2.3.3 配胶及电泳
        2.3.4 转膜、封闭及一抗孵育
        2.3.5 二抗孵育及显影
        2.4 神经行为学测试
        2.4.1 旷场试验(Open field test,OFT)
        2.4.2 悬吊试验(Suspension test)
        2.4.3 平衡木试验(Beam balance test,BBT)
        2.4.4 Morris 水迷宫测试(Morris water maze tests, MWM)
        2.5 海马病理学观察
        2.5.1 尼氏染色(Nissl staining)
        2.5.2 高尔基染色(Golgi staining)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孕鼠及仔鼠一般状况的观察
        3.2 孕中期七氟醚吸入对子代脑组织或海马组蛋白乙酰化水平、BDNF表达的影响
        3.3 孕中期七氟醚吸入对子代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
        3.3.1 对自主活动能力和焦虑情绪的影响
        3.3.2 对感觉运动的影响
        3.3.3 对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3.4 孕中期七氟醚吸入对子代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及树突棘密度的影响
        3.5 孕中期七氟醚吸入对子代大鼠海马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母体运动对孕中期大鼠七氟醚吸入所致子代认知损伤的改善作用及与BDNF/TrkB信号通路的关系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动物模型
        2.2.1 实验动物
        2.2.2 动物合笼
        2.2.3 实验分组
        2.2.4 麻醉处理
        2.2.5 跑台训练
        2.2.6 药物注射
        2.3 Western blot蛋白分析
        2.3.1 蛋白提取
        2.3.2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及蛋白变性
        2.3.3 配胶及电泳
        2.3.4 转膜、封闭及一抗孵育
        2.3.5 二抗孵育及显影
        2.4 Morris水迷宫测试(Morris water maze tests,MWM)
        2.5 海马病理学观察
        2.5.1 尼氏染色(Nissl staining)
        2.5.2 高尔基染色(Golgi staining)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母鼠跑台训练期间体重变化
        3.2 母体跑台训练减轻七氟醚所致子代大鼠认知损伤及ANA-12 的逆转作用
        3.3 母体跑台训练减轻七氟醚所致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ANA-12 的逆转作用
        3.4 母体跑台训练减轻七氟醚所致子代大鼠海马突触相关蛋白降低及ANA-12 的逆转作用
        3.5 母体跑台训练激活BDNF/TrkB/Akt信号通路减轻七氟醚致子代大鼠神经毒性作用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p300介导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在母体运动改善孕中期大鼠七氟醚吸入所致子代认知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动物模型
        2.2.1 实验动物
        2.2.2 动物合笼
        2.2.3 实验分组
        2.2.4 麻醉处理
        2.2.5 跑台训练
        2.2.6 药物注射
        2.3 Western blot蛋白分析
        2.3.1 蛋白提取
        2.3.2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及蛋白变性
        2.3.3 配胶及电泳
        2.3.4 转膜、封闭及一抗孵育
        2.3.5 二抗孵育及显影
        2.4 免疫荧光
        2.5 Morris水迷宫测试(Morris water maze tests,MWM)
        2.6 海马病理学观察
        2.6.1 尼氏染色(Nissl staining)
        2.6.2 高尔基染色(Golgi staining)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p300 抑制剂对子代大鼠p300、Ace-H3K14/27及BDNF/Trk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3.2 p300 抑制剂阻断母体运动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的改善作用
        3.3 p300 抑制剂阻断母体运动对子代大鼠神经元损伤的改善作用
        3.4 p300 抑制剂阻断母体运动对子代大鼠突触可塑性损伤的改善作用
    4 讨论
    5 结论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缺碘子代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NRH:醌氧化还原酶2介导慢性氟中毒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及自噬功能改变的机制研究[D]. 冉龙艳. 贵州医科大学, 2021(02)
  • [2]妊娠期和哺乳期双酚A暴露对新生大鼠海马功能的影响[D]. 王颖.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3]基于自噬和炎症探讨“智三针”改善HIBD大鼠认知障碍分子机制[D]. 秦玮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孕大鼠暴露于七氟醚对子代大脑发育影响的研究[D]. 于志强.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七氟醚通过NF-κB/自噬调节幼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凋亡途径影响晚期前体神经元分化的机制研究[D]. 佟冬怡. 中国医科大学, 2020
  • [6]自噬在高碘诱导SH-SY5Y细胞及大鼠海马组织凋亡中的作用研究[D]. 张斌.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7]高氟对儿童智力影响及程序性死亡在大鼠神经毒性中作用研究[D]. 米鹏.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8]胚胎期可卡因暴露影响子代大鼠海马CA1锥体神经元突触传递的机制研究[D]. 付建.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9]凋亡和自噬流紊乱在高碘致SD大鼠神经毒性中的作用研究[D]. 张祖山.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10]母体运动对孕中期大鼠七氟醚吸入所致子代认知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吴子怡. 中国医科大学, 2019

标签:;  ;  ;  ;  ;  

缺碘子代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