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英色彩文化的内涵与语义对比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秦煦[1](2021)在《汉英“血”词群隐喻认知对比分析》文中指出
江天祺[2](2021)在《当代汉语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汤晴[3](2021)在《中韩犬类语词对比分析及教学建议》文中指出“狗”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动物之一,中韩两国的十二生肖中都有它一席之地,因此中韩两国的犬类语词在汉韩语词历史发展长河中都呈现出异常的活跃性,不仅词汇数量多,而且日常生活交往中词汇使用频率也较高,所展现的犬文化也有差异。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入手,以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对中韩的犬类语词和犬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从整体出发,以历时的角度入手考察了中韩的犬文化在古籍文献呈现的各自民族历史发展演变的具体情况,民族对待犬这一动物形象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形成了文化形象和文化符号。再以此为基础,界定了中韩里犬类语词的的概念,探究中韩犬类语词的异同。在词汇对比分析上,以语料库和词典中搜集到的词汇为研究对象,从字、词、熟语三方面进行考量,从物质文化背景、社会文化背景和心理文化背景这三个不同角度具体分析了词汇的差异。最后,在中韩犬类语词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和教学策略,帮助韩语为母语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通过词汇的学习,减弱韩语和文化的负迁移的影响,增强正迁移,激发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更好地更深刻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反过来促进汉语词汇和文化的学习。
马倩[4](2021)在《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政治话语研究包含两个基本主题:一是权力主体间基于权力争夺的冲突和对抗,二是权力主体间基于利益协商的合作性社会实践(Chilton&Schaffner2002)。外交话语是政治话语研究的重要领域,关注作为外交实践工具的话语如何反映并塑造外交意识形态和国际政治现实。国际关系中的外交话语实践根据以上两个主题可大致分为对立型外交话语和合作型外交话语。长期以来政治外交话语的研究主要关注话语的对立性特征,而对合作型外交话语的研究和系统性解读不足。从认知语言学的空间概念化视角来看,合作型外交话语应呈现与对立型外交话语不同的空间表征形式,Chilton(2004)话语空间理论以二元分界的空间概念化仅适用于后者而不能解释前者。本研究从话语空间建构视角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对合作型外交话语进行解读。鉴于二元分界式空间概念化的局限性,本研究借鉴Chilton(2004)提出的三维度(空间、时间、价值),并基于Kaal(2012,2015,2017)从政党话语的时空指涉范围反观政党世界观的话语空间分析路径,拓展话语空间的内涵和研究框架;通过分析中国“和合”话语的“空间-时间-价值”(STV)表征形式,探究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模式,以丰富认知视角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本文主要回答三个研究问题:(1)中国“和合”话语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价值维度各有哪些话语表征?(2)中国“和合”话语建构了什么样的话语空间?三个维度之间是什么关系?(3)合作型外交话语和对立型外交话语在话语空间表征上有何差异?为回答上述三个研究问题,本文以中国领导人68篇多边外交演讲为语料,遵循“文本特征→概念化表征→话语空间整体表征”的自下而上的分析步骤,以质性分析为主、量化分析为辅的方法进行语料分析。研究发现主要有三点:第一,中国“和合”话语在空间维度以包容性的空间“满格”表征反映全局视角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与和谐共存,在时间维度以延展性的时间“满格”表征反映广阔的历史视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在价值维度以相应识解策略反映共同价值取向,与时空“满格”相呼应。第二,中国“和合”话语的三维度表征共同形成延展包容的话语空间,以“和合”话语空间模型可视化呈现,三维度之间体现以价值维度为核心的两两交互关系。第三,合作型外交话语和对立型外交话语基于不同的空间概念化呈现不同的话语空间表征,前者在共同价值导向下以整体性、弱界限划分的空间概念化方式建构话语空间,总体上呈现外向扩展的包容性表征;后者在价值对立导向下以内外分界的空间概念化方式建构话语空间,总体上呈现内向压缩的对抗性表征。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理论上对Chilton(2004)的话语空间理论进行改造形成拓展框架以探究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特征,最终得出“和合”话语空间模型,丰富了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外延;实践上将合作型外交话语与对立型外交话语置于平等地位,扩大了话语空间研究范围,克服了前期话语空间研究偏重于关注政治话语对立性特征的局限性。研究结果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语言学话语分析理据支撑,并对政治话语分析实践、外交话语翻译实践、中国价值观传播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郁玮[5](2021)在《《基础中文:听与说》生词释义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别化教材的编写中,如何根据课型特点、基底语的语言和文化特点进行合理的生词释义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基础中文:听与说》,该书由基底语教师顾百里编写,语言形式上汉语全部使用拼音呈现,生词全部用基底语英语进行释义,具有很强的国别化教材特点。本文以翻译相关理论、对比分析理论为基础,以归纳法、对比分析法以及访谈法为研究方法,参考中美相关语言政策和生词释义的一般原则,对教材生词释义的内容及方式进行归纳。内容上,义项选择多为语境义,词性标注强调英汉对比,在同一语义场中进行词汇拓展;方式上,采取直译法、对比法以及情景法,语言释义和非语言释义相结合。在考察了释义内容和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的定量统计,对教材中存在的释义问题进行分类总结,指出教材存在同音异形词混淆、儿化音词语错用、课堂式用语以及释义不准确的问题。本文从语言内部因素和外部编写因素两方面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认为英汉词汇存在词义不对等性、搭配范围不同、文化附加义不同的内部因素,同时教材的编写体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释义的准确性,并且存在校对疏漏的问题。最后结合对本教材的分析,从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两方面为初级汉语生词释义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杨丽莹(SUDSAIJAI SAKUNA)[6](2021)在《基于对比的泰国学生汉语基本颜色词习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颜色不仅是一种色彩符号,还是一种文化符号,可以表达丰富的文化色彩。汉语中表示颜色的词语丰富,表示颜色词汇在书面表达和日常交际中经常使用,汉语基本颜色词是留学生接触较早的现代汉语知识,看似简单易学,但是泰国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经常出现不同类型的偏误。作为泰国留学生,在中国留学期间,对汉语中的基本颜色词非常感兴趣,因此本文以汉泰语言中的颜色词为研究对象,对汉泰基本颜色词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对泰国留学生汉语基本颜色词的习得情况进行考查,深入分析调查问卷结果,据此归纳总结泰国学生产生偏误的类型与原因,继而提出泰汉语教学中基本颜色词教学策略。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和研究综述,并对目前汉语学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第二部分对汉泰基本颜色词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包含汉泰基本颜色词的界定、构成和颜色词语义内涵及文化根源对比,为后文问卷调查设计提供理论支持。第三部分是对泰国留学生汉语基本颜色词常见偏误和成因,设计调查问卷,对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调查过程进行说明,然后结合调查结果,归纳出泰国留学生汉语基本颜色词习得偏误包括两种类型:即词义理解偏误和词义误用偏误,造成偏误的原因主要有文化因素的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母语中颜色词的负迁移、泰汉语颜色词本身的特性和学习策略的影响。第四部分是泰国留学生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教学建议,建议教师利用学生母语环境进行对比教学,构建颜色词知识网络,提高汉语教师文化素养,依据学生水平调整教学方法,采用多元、有趣的教学方法,让泰国留学生在轻松环境中掌握汉语基本颜色词的词汇意义及联想意义。
王丽斐[7](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分为四个时期,采用历时语用学的研究方法,从这四个时期的当代文学作品中共搜集社交招呼语语料2156条,以此作为语料来源,将静态描写与历时梳理相结合,探讨社交招呼语的历时演变。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主要从选题缘起、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语料来源方面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其中,研究现状部分,主要对国外研究现状和国内研究现状分别作出介绍。国内研究现状又是主体,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对招呼语的研究状况作出梳理,指出不足。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第一章,社交招呼语概述。该部分首先对社交招呼语的相关概念作出说明,包括招呼语、问候语和寒暄语概念的区分与社交招呼语的界定两个方面的内容。另外,对社交招呼语的基本类型、社交招呼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历史分期也作了介绍。这一部分是全文研究的基础。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二、三、四、五章,各个时期的研究主要包括使用情况与使用特点两个部分。使用情况主要从社交招呼语的类型、在作品中的分布以及使用频率三个方面作出分析,并归纳出各个时期的总体使用情况。使用特点是从使用情况中提取出来的相对特殊、相对普遍的部分,也即主要的使用特点,这一部分将从“语场”和“语旨”角度探究情景语境对社交招呼语使用的影响,并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分析社会特征以及原因,对呈现出的使用特点进行解释。此部分是对各个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作共时的静态描写。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第六章,在前文各个时期研究的基础上,作历时梳理。该部分主要从社交招呼语的消亡与出现、变更以及沿用三个方面对演变情况进行归纳。“消亡与出现”主要表现在使用类型上,“变更”主要表现在从使用情况的归纳中提取出来的各个时期的主要使用特点上,而“沿用”则是纵观各个时期使用情况中除归属于变更之外的这部分进而得出的结论,归纳之后也对不变的原因作出解释。这一部分是立足于四个时期的使用作历时的归纳。第五部分是结论。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刘晗[8](2021)在《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天文一学自古有之。它源于哲学,应用算数,杂糅政治,融入社会,在实学导向下,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探求天意、编写历法的工具。西方天文科学自明末入华以来,与中国本土天文思想发生激烈碰撞。经过两个半世纪的博弈,直至晚清,二者在以《谈天》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天文学着作的翻译中达成会通,成为中国近代天文学的萌芽。本研究在翻译文化史观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翻译与文化互构互彰的观点,构建翻译摄动论。作者以《谈天》1859和1874版译本,及其1851和1869版底本Outlines of Astronomy(直译为《天文学纲要》)为一手资料,通过文本细读、比对,从译法选择、概念理解和译名废立,研究西方天文学概念的引入和科学思想的容受,分析西方天文学的翻译如何使中国古代天文思想偏离其原有轨道,进入近代天文学新轨道,并探讨其中的翻译摄动作用。研究发现,中西天文思想的博弈经历了激烈对垒、反复较量、吸收融会三个阶段。阻碍其翻译和传播的原因,有学科差异产生的天文知识的断层、西方科学理念与中国天人关系的矛盾、西学中源和夷夏之辨等主流社会思潮的抵制。即使在18世纪译有《崇祯历书》等着作,天文仍仅作修改历法之用,无法摆脱皇权的辖制。直至晚清,敏感于新学的士大夫与崇尚科学的新教传教士延续并发展了自明末以来的“西译中述”翻译模式,以李善兰为代表的秉笔华士调节儒学价值观与西方文明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删述的方式,提纲挈领地将西方近代天文学集大成之作Outlines of Astronomy译成适于国人了解新天文学前沿的《谈天》。在新概念的翻译上,译者沿袭旧词或创立新词,在天算、天官、天文、天学等与astronomy的意义有所交叉的词语中选择“天文”为译名,以除旧立新;又新译nebulae为“星林”、gravitation为“摄力”,引入恒星天文学和天体力学两门新学问。本文认为,以《谈天》为中心的近代天文学译作体现了晚清学者在中西天文博弈和中国新旧天文思想承接上审慎的批判和选择。译者以翻译为媒介,引入新的研究范式,细化学科分类,在理论上满足重建天文学科的必要条件;在关键译名的确立上,以客观实体的“天”取代天人映射的研究主题,一方面解构实学,改变天文的学科性质,另一方面动摇天道观的哲学传统,在思想上为学科建设奠定基础。此后,官民合力兴建学堂普及天文教育,在物质上符合现代教育体制下对于开设新学科的要求。晚清译介西方近代天文学,借它山之石,使中国天文学思想发生了近代转向。
张锴[9](2021)在《《中医各家学说》(节选)英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医疗技术,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高质量的中医汉语教材传递着中医理论与临证经验,奠定了中医人才培养的基石,而中医教材的英译则推动了中医国际化发展的进程。本次翻译材料为中医第五版教材之一的《中医各家学说》。此书作为中医学相关专业后期拔高的教材,具体阐述我国医学家的学术流派及其临证经验,反映了历代中医药的成就。笔者主要节选了其总论部分以及各论里中医八大学派中每个学派的概述部分。本文通过对文本语言特点的解析,选择语言国情学视角来指导词汇和句子翻译,并综合使用中医翻译现有的研究成果,重点对文中大量出现的中医名词术语、古籍书名、典籍原文引用以及医家观点内容的引用方面进行详细地案例分析,探讨对应的翻译策略。并且运用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探讨篇章翻译中的语法衔接和语义连贯。本文旨在丰富中医类教材的英译本,领悟历代着名医家学术争鸣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展现民族意识,传播中医理论与中国文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此类文本的翻译研究提供借鉴。
李卫杰[10](2021)在《对外汉语“身物互喻”词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国际交流文化学院汉语教学为例》文中指出“身物互喻”指“身”与“物”的互相比喻,即:用人的身体比喻某一事物,或用某一事物比喻人。“身物互喻”词是所有语言中的基础词汇,本文结合“斯瓦迪士核心词表”考察现代汉语中的“身物互喻”词,并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面的思考和研究。本文研究,分三个层面,具体内容如下:绪论,解释“身物互喻”词,提出本选题的意义,分析本论文的重点、难点,对语料分析、研究方法等进行说明。从传统语言学与现代语言学着手对“身物互喻”词引申的隐喻、转喻成果进行梳理。第一层面,将“身物互喻”词分为“以身喻物”词和“以物喻身”词两大类,并分别对两类词进行本体研究及教学思考。具体词的考察,先逐一详析各义项,再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归总。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词的个性特点及“身物互喻”词的共性特征,进行相关教学问题的讨论。第二层面,进行“身物互喻”词课堂教学的探讨。根据“身物互喻”词的特征,本部分选择适合“身物互喻”词教学的“语义场”教学法理论、语境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的教案设计与方法讨论,并延伸至对“身物互喻”词文化教学问题的讨论。第三层面,进行“身物互喻”词课外教学的探讨。将“身物互喻”词的课外教学聚焦在预习、课后练习、活动设计这三个大环节之上,各环节用较为丰富的内容、形式为“身物互喻”词设计相应的课外教学练习与活动。结语,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相关研究做出展望。
二、中英色彩文化的内涵与语义对比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英色彩文化的内涵与语义对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3)中韩犬类语词对比分析及教学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
二 韩国学者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韩犬文化对比 |
第一节 中国的犬文化 |
第二节 韩国的犬文化 |
第三章 犬文化在中韩语中的体现 |
第一节 汉语犬类语词的文化内涵 |
一 汉字及字义 |
二 汉语词语 |
三 汉语熟语 |
第二节 韩语犬类语词的文化内涵 |
一 “狗”的字义 |
二 犬类词语 |
三 犬类成语 |
四 犬类俗语 |
第三节 中韩犬类语词文化内涵对比 |
第四节 中韩犬文化及犬类语词文化内涵差异成因分析 |
一 物质文化背景 |
二 社会文化背景 |
三 心理文化背景 |
第四章 中国犬类语词的文化教学策略 |
第一节 韩国汉语学习者犬类语词习得容易出现的问题 |
第二节 汉语的犬类语词教学策略 |
第三节 汉语的犬类语词教学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重要概念定义 |
2.1.1 外交话语:对立型VS.合作型 |
2.1.2 话语空间 |
2.1.3 中国“和合”话语 |
2.2 政治话语研究 |
2.2.1 话语与政治 |
2.2.2 政治话语研究视角 |
2.2.3 认知视角的政治话语研究 |
2.3 话语空间研究 |
2.3.1 话语空间理论形成、发展及引介 |
2.3.2 相关研究 |
2.3.3 适用性和局限性 |
2.4 合作型外交话语研究 |
2.4.1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领域 |
2.4.2 语言学领域 |
2.5 现有研究局限及本研究创新点 |
2.5.1 现有研究的局限 |
2.5.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中国传统“和合”哲学思想 |
3.1.1 源流与内涵 |
3.1.2 对中国外交话语的影响 |
3.1.3 对话语空间研究的观照 |
3.2 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拓展 |
3.2.1 话语空间三维度 |
3.2.2 话语空间分析路径 |
3.2.3 本研究话语空间分析拓展框架 |
3.3 认知识解 |
3.3.1 认知识解理论概览 |
3.3.2 认知识解与话语空间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语料构成 |
4.3 分析步骤 |
4.4 分析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维度表征 |
5.1 空间指示 |
5.1.1 空间范畴表达 |
5.1.2 空间指示的“满格”表征 |
5.2 人称指示 |
5.2.1 自我中心指称VS.异我中心指称 |
5.2.2 指示中心——“我们 |
5.2.3 人称指示的空间“满格 |
5.3 空间性隐喻 |
5.3.1 容器隐喻 |
5.3.2 空间隐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时间维度表征 |
6.1 时间指示 |
6.1.1 时间范畴表达 |
6.1.2 时间“满格 |
6.2 时间性隐喻 |
6.2.1 旅程隐喻 |
6.2.2 潮流隐喻 |
6.2.3 建筑隐喻 |
6.3 情态的时间植入 |
6.3.1 “要”的时间植入 |
6.3.2 “将”的时间植入 |
6.3.3 “应该”的时间植入 |
6.3.4 情态时间植入的未来导向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价值维度表征 |
7.1 价值性隐喻 |
7.1.1 色彩/画卷隐喻 |
7.1.2 游戏隐喻 |
7.1.3 关系隐喻 |
7.2 图式化 |
7.2.1 行动链图式 |
7.2.2 平衡图式 |
7.3 凸显 |
7.3.1 句型凸显 |
7.3.2 语义凸显 |
7.4 转喻 |
7.4.1 部分代整体 |
7.4.2 整体代部分 |
7.4.3 行为代行为体 |
7.5 级阶调整 |
7.5.1 详略度 |
7.5.2 变焦 |
7.6 观察点 |
7.6.1 引用 |
7.6.2 客观化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和合”话语的话语空间 |
8.1 “和合”话语空间建构 |
8.1.1 空间“满格”:“包容互鉴、和谐共处” |
8.1.2 时间“满格”:“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
8.1.3 共同价值表征:“互利共赢” |
8.1.4 “和合”话语空间模型 |
8.2 三维度互动关系 |
8.2.1 时间-空间 |
8.2.2 价值-空间 |
8.2.3 价值-时间 |
8.3 本章小节 |
第九章 两类话语空间建构对比讨论 |
9.1 两类话语空间对比 |
9.1.1 空间维度对比 |
9.1.2 时间维度对比 |
9.1.3 价值维度对比 |
9.1.4 总体差异 |
9.2 话语空间建构与国际话语权 |
9.2.1 中国当代外交话语变迁:对立型话语空间转向合作型话语空间为主 |
9.2.2 西方霸权话语:对立型话语空间作为合法化工具 |
9.2.3 话语空间建构——透视话语议程设置 |
9.3 本章小节 |
第十章 结论与启示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启示 |
10.3 局限与展望 |
参引文献 |
附录 |
(5)《基础中文:听与说》生词释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理论基础 |
1.3.1 翻译相关理论 |
1.3.2 对比分析理论 |
1.4 研究综述 |
1.4.1 英汉翻译研究 |
1.4.2 释义与偏误研究 |
1.4.3 生词释义对策与建议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础中文:听与说》概况及生词释义的一般原则 |
2.1 整体概况 |
2.1.1 作者及教材基本概况 |
2.1.2 生词概况 |
2.2 生词释义相关政策及一般原则 |
2.2.1 相关政策 |
2.2.2 一般原则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础中文:听与说》生词释义内容及方式 |
3.1 生词释义内容 |
3.1.1 生词义项选择 |
3.1.2 词性标注 |
3.1.3 同一语义场生词拓展 |
3.2 生词释义方式 |
3.2.1 直译法 |
3.2.2 对比法 |
3.2.3 情景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础中文:听与说》生词释义问题及原因 |
4.1 生词释义问题 |
4.1.1 同音异形词混淆 |
4.1.2 儿化音和课堂式用语问题 |
4.1.3 释义不准确 |
4.2 释义问题原因分析 |
4.2.1 英汉语言差异 |
4.2.2 编写方式与校对疏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初级汉语生词释义的启示 |
5.1 教材编写 |
5.1.1 针对性原则 |
5.1.2 多维度设计 |
5.1.3 跨文化交际性 |
5.2 教学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同音异形词对照表 |
附录二:儿化音词汇表 |
附录三:顾百里访谈记录 |
(6)基于对比的泰国学生汉语基本颜色词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汉语颜色词研究现状 |
(二)泰语颜色词研究现状 |
(三)汉泰颜色词对比分析研究 |
第二章 汉泰基本颜色词对比分析 |
一、汉泰基本颜色词界定 |
(一)汉语基本颜色词的界定 |
(二)泰语基本颜色词的界定 |
二、汉泰基本颜色词的构成 |
(一)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构成 |
(二)泰语基本颜色词的构成 |
三、汉泰基本颜色词语义内涵及文化根源对比分析 |
(一)汉泰基本颜色词语义内涵 |
(二)文化根源对比分析 |
第三章 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基本颜色词的常见偏误和原因分析 |
一、泰国学生学习汉语颜色词的常见偏误调查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三)设计调查问卷 |
(四)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五)泰国学生习得汉语颜色词的常见偏误 |
二、泰国学生学习汉语颜色词产生偏误的原因 |
(一)文化因素的负迁移 |
(二)目的语知识的过度泛化 |
(三)泰汉语颜色词本身的特性 |
(四)学习策略的影响 |
(五)学习环境的影响 |
第四章 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教学策略 |
一、引导学生利用文化对比策略学习颜色词 |
二、构建颜色词知识网络 |
(一)构建词汇网络 |
(二)构建语义网络 |
三、创设具体情境学习颜色词 |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
(一)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的研究 |
(二)了解泰国文化,加强文化对比意识 |
五、依据学生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 |
(一)针对初级水平学生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
(二)针对中级水平学生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
(三)针对高级水平学生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汉语颜色词习得情况调查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7)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六节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社交招呼语概述 |
第一节 社交招呼语的相关概念说明 |
一、招呼语、问候语和寒暄语的区分 |
二、社交招呼语的界定 |
第二节 社交招呼语的基本类型 |
第三节 社交招呼语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四节 社交招呼语的历史分期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旧式招呼的遗留与使用 |
二、平等性质招呼的使用 |
第三章 文革时期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文革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文革时期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同志”在不同场合的慎用 |
二、语录式社交招呼语的特有使用 |
第四章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反映经济发展的招呼语的使用 |
二、反映文化交流的招呼语的使用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的社交招呼语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社交招呼语的使用情况 |
一、社交招呼语的类型 |
二、社交招呼语在作品中的分布 |
三、社交招呼语的使用频率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社交招呼语的使用特点 |
一、网络用语生活化 |
二、西式招呼语在中国的使用 |
第六章 社交招呼语的历时演变 |
第一节 社交招呼语的消亡与出现 |
一、社交招呼语的消亡 |
二、社交招呼语的出现 |
第二节 社交招呼语的变更 |
一、使用特点及影响因素 |
二、“性别”“年龄”在使用特点中的凸显 |
第三节 社交招呼语的沿用 |
一、代表社会平等的招呼语的使用 |
二、代表基本礼仪的招呼语的使用 |
三、代表“官本位”思想的招呼语的使用 |
四、以“事件”为核心的招呼语的使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本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译史研究:文史学的贡献 |
2.1.1 专着类 |
2.1.2 期刊类 |
2.2 译者研究:宗教学的贡献 |
2.3 译文研究:天文学的贡献 |
2.4 问题和缺憾 |
第3章 理论框架 |
3.1 基础:翻译文化史观 |
3.2 新解:科学翻译与文化互构互彰 |
3.3 建构:翻译摄动论 |
第4章 中西天文博弈历程 |
4.1 钩沉:域外天文入华 |
4.1.1 印阿天文中译 |
4.1.2 西方天文中译 |
4.2 冲突:天文传统对垒 |
4.2.1 中国天文 |
4.2.2 西方天文 |
4.3 较量:明末接受与拒斥 |
4.3.1 概述 |
4.3.2 《崇祯历书》 |
4.3.3 拒斥之因 |
4.4 会通:晚清翻译终成 |
4.4.1 概述 |
4.4.2 《西国天学源流》 |
4.4.3 《谈天》 |
4.4.4 其他译作 |
4.5 小结 |
第5章 《谈天》翻译研究 |
5.1 译者剖析 |
5.1.1 新教传教士译者 |
5.1.2 秉笔华士 |
5.1.3 翻译模式 |
5.2 译介动机 |
5.2.1 最初原因:“道”“器”之辩 |
5.2.2 最终原因:时代因素 |
5.2.3 形式原因与效率原因:译者的使命 |
5.3 译法探究 |
5.3.1 预翻译 |
5.3.2 七条基本规则 |
5.3.3 删述 |
5.4 小结 |
第6章 核心译名与概念建构 |
6.1 译名的沿用与创立 |
6.1.1 沿用旧词 |
6.1.2 创译新词 |
6.2 学科名称翻译:定义中国近代天文 |
6.2.1 术语的历史考察 |
6.2.2 “天学”与“天文” |
6.2.3 “天文”的学科意义 |
6.3 学科名词翻译:搭建天文话语空间 |
6.3.1 星林词群:恒星天文学诞生 |
6.3.2 摄力词群:天体力学的萌芽 |
6.4 小结 |
第7章 天文学译介的影响 |
7.1 学界接受考察 |
7.2 知识体系:学科重心转移 |
7.3 治学理念:实学传统解构 |
7.4 哲学基础:天道观念嬗变 |
7.5 物质资源:台站仪器投建 |
7.6 教育准备:教材科普编译 |
7.7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研究贡献 |
8.1.1 译史梳理 |
8.1.2 史料发现 |
8.1.3 译本分析 |
8.1.4 译名挖掘 |
8.2 研究创新 |
8.2.1 扩展翻译史研究范畴 |
8.2.2 提出翻译摄动论假说 |
8.2.3 增添学科史研究视角 |
8.3 后续研究 |
附录1.《谈天》沿用的中国古代汉语词 |
附录2.《谈天》借用古汉语词形构建的新词 |
附录3.《谈天》创建的新词 |
附录3.1 《谈天》新创译名中发生更改的部分 |
附录3.2 《谈天》新创译名中延续使用的部分 |
参考文献 |
(9)《中医各家学说》(节选)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项目背景 |
1.2 项目现状 |
1.3 项目意义 |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
2.1 译前阶段 |
2.1.1 平行文本查阅 |
2.1.2 术语表制定 |
2.1.3 翻译原则制定 |
2.2 译中质量管控 |
2.3 译后审校与反馈 |
第三章 文本特点分析 |
3.1 抽象性与模糊性 |
3.2 科学性与专业性 |
3.3 衔接性与连贯性 |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
4.1 词汇翻译 |
4.1.1 中医名词术语 |
4.1.1.1 流派名称 |
4.1.1.2 病因病机术语 |
4.1.1.3 治则治法术语 |
4.1.2 中医古籍书名 |
4.1.2.1《黄帝内经》篇名 |
4.1.2.2 《伤寒论》相关着作名称 |
4.1.2.3 其他古籍书名 |
4.2 句子翻译 |
4.2.1 文言文风格句式 |
4.2.2 学派阐述类长句 |
4.3 语篇翻译 |
4.3.1 语法衔接 |
4.3.2 语义连贯 |
第五章 结语 |
5.1 经验与体会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原文及译文 |
附录Ⅱ 术语表 |
致谢 |
(10)对外汉语“身物互喻”词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国际交流文化学院汉语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前人的研究成果 |
三、选题意义 |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 |
五、方法与语料说明 |
第一章 “以身喻物”词的考察与教学思考 |
一、肢体部位词 |
二、内脏器官词 |
三、面部器官词 |
第二章 “以物喻身”词的考察与教学思考 |
一、植物的“喻身”分析 |
二、动物的“喻身”分析 |
第三章 “身物互喻”词课堂教学探讨 |
一、“身物互喻”词的语义场教学法探讨 |
二、“身物互喻”词的语境教学法探讨 |
三、“身物互喻”词的文化教学探讨 |
第四章 “身物互喻”词课外教学探讨 |
一、课前预习 |
二、课后练习 |
三、活动设计 |
第五章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斯瓦迪士核心词列表 |
二、“身物互喻”词教学片段式设计 |
致谢 |
四、中英色彩文化的内涵与语义对比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英“血”词群隐喻认知对比分析[D]. 秦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当代汉语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研究[D]. 江天祺. 西南大学, 2021
- [3]中韩犬类语词对比分析及教学建议[D]. 汤晴. 烟台大学, 2021(12)
- [4]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D]. 马倩.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5]《基础中文:听与说》生词释义研究[D]. 郁玮.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6]基于对比的泰国学生汉语基本颜色词习得研究[D]. 杨丽莹(SUDSAIJAI SAKUNA).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交招呼语的历时研究[D]. 王丽斐.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8]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D]. 刘晗.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9]《中医各家学说》(节选)英译实践报告[D]. 张锴.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10]对外汉语“身物互喻”词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国际交流文化学院汉语教学为例[D]. 李卫杰. 兰州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