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珂欣[1](2021)在《基于新型网络药理学策略解析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主要药效成分与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选题依据:肝癌是世界上流行最高的10种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我国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一半以上。目前肝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有外科手术切除及放、化疗等,但患者5年内生存率低于30%。因此,探索肝癌发病机制和防治肝癌药物作用机制,是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和解决临床用药问题的迫切需求。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中国已有超过15年的临床应用历史,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实体肿瘤,尤其是癌肿疼痛和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肝癌。临床研究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症状,且辅助双介入治疗,联合动脉灌注栓塞术,联合化疗均有显着的疗效。实验药理研究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具有抑瘤作用,可显着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且调控细胞周期。然而,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其它肝癌动物模型中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是否具有抑制肝癌转移的作用?除调控凋亡和周期相关信号通路之外,其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转移的具体机制还有哪些?其抗肝癌的药效物质基础是什么?这些关键科学问题仍然不清晰,需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首先从体内外明确了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的作用;其次,采用计算系统药理学模型预测了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的药效成分群;最后,基于定量成分导向的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了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为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临床用药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为进一步开发组分新药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将为其他中药注射剂防治肿瘤研究提供研究思路。目的:(1)明确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药理作用。(2)构建计算系统药理学模型,探寻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的药效成分群。(3)基于定量成分导向的网络药理学方法阐释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肝癌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实验,以及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大鼠肝脏组织的一般和病理学观察及血清生化指标,明确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细胞和大鼠的抑制作用;通过细胞粘附、伤口愈合细胞划痕、Transwell侵袭以及趋化运动实验,明确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2)采用计算系统药理学模型,将代谢组学分析、数据收集、网络算法、生物信息学工具相结合,使用一种称为Dijkstra算法模拟药物靶点对疾病分子网络的传播效应,识别出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药效成分群。(3)通过对复方苦参注射液中高含量成分进行抗肝癌活性筛选,聚焦含量高且活性强的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作用的关键靶点和通路,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对预测关键靶点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进行体内外验证,明确复方苦参注射液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抗肝癌的机制。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差异代谢物的调节作用,阐明复方苦参注射液调节肝癌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最后,整合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作用机制。结果:(1)2 mg/mL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显着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和克隆形成;1.5和3 mL/kg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改善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癌大鼠肝细胞结构的损伤,并不同程度回调肝功能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和γ-谷酰基转肽酶(γ-GT)的水平,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抑制肝癌生长的作用。1和2 mg/mL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显着抑制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和趋化运动能力,能显着增加细胞-细胞粘附和抑制细胞-基质粘附,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抑制肝癌侵袭转移的作用。(2)基于UPLC-MS鉴定出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的21个化学成分,多个数据库预测了复方苦参注射液21个化学成分的作用靶点,构建了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成分-靶点网络。随后整合了复方苦参注射液调节肝癌代谢紊乱的277个基因作为疾病基因,基于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数据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成分-靶点-互作蛋白-疾病基因网络,并应用Dijkstra算法计算成分的靶点传播到疾病分子网络的最短距离链17412条,从而根据传播系数识别出11个药效成分群:槐定碱、9β-hydroxylamprolobine、苦参碱、槐醇、异苦参碱、(-)-乙酰鹰靛叶碱、N-甲基金雀花碱、氧化槐定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醇和(-)-oxylehmannine,并从致病基因和功能通路的覆盖率验证了药效成分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对复方苦参注射液中含量高的5个化合物进行抗肝癌活性筛选,对具有显着肝癌抑制活性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和N-甲基金雀花碱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通过构建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靶点-相关蛋白网络,预测出关键靶点,在肝癌细胞和大鼠上验证,结果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显着增加肝癌细胞和大鼠中CASP3的表达,抑制MMP2,MYC和REG1A的表达。通过对关键蛋白的深入验证发现复方苦参注射液可通过下调细胞和大鼠中Vimentin的表达,增加E-cadherin的表达来抑制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此外,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显着调节细胞和大鼠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β-catenin和GSK-3β及下游蛋白COX2的表达。同时,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显着阻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LiCl所致的肝癌细胞中β-catenin和COX2表达水平的升高和GSK-3β表达水平的降低;可抑制LiCl所致的肝癌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过程、迁移和侵袭作用,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抗肝癌侵袭转移作用。对网络药理学预测的靶点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复方苦参注射液发挥抗肝癌作用可能与调节代谢通路相关。肝癌大鼠血清和肝脏代谢组学结果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均能显着调节两种样本中差异代谢物柠檬酸和乳酸的含量,改善肝癌的代谢紊乱,其机制可能涉及糖酵解过程关键代谢物和代谢酶,且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下游靶点c-Myc可能介导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糖酵解的抑制作用。对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作用机制整合分析,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可能通过调节β-catenin/c-Myc信号通路,进而干预肝癌代谢重编程和抑制EMT过程来发挥抗肝癌作用。结论:(1)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细胞和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大鼠具有抑制作用,具有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2)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的主要药效成分可能为槐定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N-甲基金雀花碱,次要药效成分为槐醇、异苦参碱、(-)-乙酰鹰靛叶碱、氧化槐定碱、氧化槐醇、9β-hydroxylamprolobine和(-)-oxylehmannine。(3)复方苦参注射液可能通过调节β-catenin/c-Myc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进而干预肝癌代谢重编程和抑制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来发挥抗肝癌作用。(4)本研究提出的计算系统药理学模型可用于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定量成分导向网络药理学方法可用于预测成分含量明确的中药复方作用机制。
刘皎皎[2](2021)在《“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方法观察“补肾生髓成肝”法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的疗效机制,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采用随机分组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肝病科的入选晚期肝癌患者共126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成3组,即西医对照组42例(以下简称西医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方案;补肾生髓成肝单独治疗组42例(以下简称中医组),采用地五养肝方、抗毒软坚方、左归丸合方化裁,辨证加减治疗方案;补肾生髓成肝综合治疗组42例(以下简称中西医组),采用西医治疗组方案基础上加上地五养肝方、抗毒软坚方、左归丸合方化裁,辨证加减。入选后有10例患者脱落(中医组6例,3例因失访脱落,3例因不能坚持治疗脱落;西医组4例,2例因异地就医不便退出,2例因不能坚持治疗脱落),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病例资料的共116例,西医对照组(西医组)38例、补肾生髓成肝综合治疗组(中西医组)42组、补肾生髓成肝单独治疗组(中医组)36例。该研究通过湖北省中医院伦理审查,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平台一级注册机构)完成临床试验注册,注册号:Chi CTR-IOR-17011439。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比三组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的生存率及生存期,对比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常规、粪常规加潜血、肝功、血糖、血脂、肾功等指标,对比三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并对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2.依据治疗方案治疗3个月后分别收集中医组、西医组、中西组每组20名患者血清,共60份,正常人群血清18份。收集的血清-80℃冻存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肝病实验室。通过悬液芯片系统检测患者血清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Factor,G-CS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6/8/18(Interleukin-6,IL-6,Interleukin-8,IL-8,Interleukin-18,IL-18)、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观察体现“补肾生髓成肝”的中药对这些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率及生存期比较: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中西医组、中医组和西医组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88.10%VS72.22%VS52.63%)、(71.43%VS58.33%VS34.21%)(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西组和西医组患者生存期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3.86±17.55VS20.08±19.86VS15.95±16.44)(P<0.05)。(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大小比较:中西医组、中医组和西医组组间比较及前后测量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指标比较:中西医组患者治疗后直接胆红素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组治疗后胆碱酯酶水平较治疗前显着升高,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中西医组及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其他生化指标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水平,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肌酐水平比较,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以时间因素为源的主体内差异及以组别为源的主体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医组显着低于西医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量表积分比较:三组患者生理机能积分方面治疗后积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的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三个维度的积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组间比较后中西医组与中医组、西医组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三个维度的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HGF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明显高于中西医组、中医组及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2255.17VS1097.76VS1072.39VS882.67)(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GF的过度表达。(8)IL-6表达水平比较:中医组、中西医组及西医组均低于正常人群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638.03VS5166.45VS12842.5VS24559.34)(P<0.05)。中西医组、中医组IL-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IL-6的过度表达。(9)IL-18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及中医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20.345VS82.61VS78.58)(P>0.05),但均较正常人群组升高(75.16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同样可以促进IL-18的表达。(10)PDGF-BB表达水平比较:中医组相对中西医组、西医组降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677.18VS6140.6VS5534.885)(P>0.05)。但中医组低于西医组及中西医组,且更接近正常人群组(4401.67)。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可以抑制PDGF-BB的过度表达。(11)TNF-α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中医组及正常人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35.955VS244.93VS573.46VS1037.25)(P>0.05)。中西医组TNF-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可以更好的抑制TNF-α的过度表达。结论:“补肾生髓成肝”治疗晚期肝癌能够显着提高晚期肝癌患者3个月及6个月的生存率及生存期,改善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改善患者各种生化指标。明显降低晚期肝癌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补肾生髓成肝”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晚期肝癌患者HGF、PDGF-BB、TNF-α、IL-6的过度表达,同时升高晚期肝癌患者IL-18的表达,改善肝癌的肝再生微环境及其相关的炎症微环境、免疫微环境、血管新生微环境等。
吴昊天[3](2020)在《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依据及启发。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诊治研究标准确定为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将其分成两组,具体为TACE组(28例,患者行单一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A组(36例,患者行TACE+阿帕替尼联合治疗,口服阿帕替尼);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期间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 RECIST进行相关疗效评价分析。具体项目如下:两组患者一般社会学资料分析(性别、身高、体重、最大瘤径、肝功能Child-Pugh及基础性疾病等);不良反应: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发热、恶心、呕吐、胸腹水发生率及肝硬化程度等;两组患者AFP水平分析;术后12个月内两组患者PFS生存曲线分析;Cox回归模型分析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并且对其独立危险因子做出统计分析。结果一般社会学资料: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Child-Pugh分级、肿瘤个数、主瘤直径、乙肝、KPS评分、BCLC分期、基础性疾病研究分析,p均大于0.05,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ACE次数比较分析,p=0.0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FP水平分析:两组患者AFP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阿帕替尼干预组降低的幅度更加明显,在各个时间段比较均低于TACE组,在术后1周及术后1月的分析中,p=0.034及0.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及生存率分析:在术后3个月的统计分析中,阿帕替尼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高于单独TACE治疗组,DCR比率分别为39.29%与66.67%,统计学数据p值为0.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阿帕替尼干预组患者明显高于单独TACE治疗组,DCR比率分别为35.71%与55.56%,统计学数据p值为0.034(p<0.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分析阿帕替尼干预组患者依然明显高于单独TACE治疗组,DCR比率分别为21.42%与38.89%,统计学数据p值为0.029(p<0.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逐渐降低,阿帕替尼组要明显高于单独TACE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无进展生存期进行了比较分析。在随访的12~18个月内,单独TACE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为(6.15±1.23)个月,阿帕替尼干预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为(9.45±3.08)个月,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57,p=0.015,<0.05)不良反应统计分析:在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发生率方面,两组数据比较,阿帕替尼干预组数据比例明显较高,统计学数据p值分别为0.010,0.023,0.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皮疹、消化道出血、肝功能障碍、发热、腹痛、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及乏力的统计分析中,p值均大于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预后高危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肿瘤直径、TACE次数以及阿帕替尼干预等项目数据分析提示p值分别为0.045,0.045,0.038,0.029,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高血压、Child-Pugh分级、评分、基础性疾病、AFP水平等项目数据分析p值均大于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TACE手术干预可以较好的降低血清AFP的表达含量,阿帕替尼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性作用,降低炎性反应及患者的复发率,提高康复的可能性。(2)阿帕替尼干预组术后3个月、6个月及9个月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非干预组;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逐渐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逐渐减弱。阿帕替尼干预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要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3)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高危因素为患者年龄及肿瘤的直径;患者年龄越大,肝癌肿瘤的直径越大,患者TACE术后预后的良好性越差;而其TACE次数及阿帕替尼的干预是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保护性因素,减少TACE次数以及阿帕替尼的干预均可以有效的提高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良好性,值得临床借鉴。
沈健[4](2020)在《循环肿瘤细胞及循环肿瘤DNA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评估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循环肿瘤细胞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目的:本课题对不可行切除术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患者进行 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并通过检测上皮细胞粘附分子阳性的循环肿瘤细胞(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positive circulating tumor cell,EpCAM-positive CTC)数量,评价 CTC 在 HCC 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ellSearch系统检测了 97例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不可手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CTC数量。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来评价每个CTC计数截断值(1-10)对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的影响,基于风险比率,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低水平CTC组(CTC计数0/1,计为0组)、中水平CTC组(CTC计数2-5,计为1组)以及高水平CTC组(CTC计数≥6,计为2组)。采用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价CTC数量与患者生存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入排标准,97例中8例患者达到排除标准而被剔除,最终共有89例HCC患者纳入本研究。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C数量是肝癌患者TACE术后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的独立预测因素,P值分别为0.049和0.007。经调整混杂因素之后,高水平CTC组和中水平CTC组患者的死亡风险分别比低水平CTC组升高2.819倍(95%可信区间:1.218-6.526;P=0.016)和1.301倍(95%可信区间:0.630-2.685;P=0.477)。高水平CTC组和中水平CTC组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分别比低水平CTC组升高3.705倍(95%可信区间:1.628-8.433;P=0.002)和 1.648 倍(95%可信区间:0.843-3.223;P=0.144)。结论:高水平CTC数量(CTC≥6)提示行TACE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明显增加,预示较差的预后。第二部分 索拉非尼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与生存预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目的:观察索拉非尼对TACE治疗肝细胞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数量及生存预后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研究,观察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根据入排标准,共纳入66例患者,其中36例接受单用TACE治疗,30例接受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以及治疗前后的CTC数量。采用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价影响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TC数量的变化。同时通过缺氧培养HepG2细胞系模拟TACE术后肿瘤局部缺氧微环境,采用CCK-8、Transwell以及划痕试验评价索拉非尼对HepG2细胞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blot检测索拉非尼对HepG2细胞E-cadherin、VE-cadherin以及Vimentin表达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差异的显着性。结果: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组患者的中位OS相比单用TACE治疗组明显延长(16.3 vs.11.2个月;P=0.016),中位PFS相比单用TACE治疗组也明显延长(10 vs.4.5个月;P=0.001)。TACE联合索拉非尼组患者治疗后CTC数量明显下降(2.6±0.6 vs.1.2±0.2个;P=0.01),而单用TACE组患者治疗后CTC数量无显着下降(2.4±0.5 vs.1.6±0.3个;P=0.08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P=0.003)以及BCLC分期(P=0.006)两项指标是影响肝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HepG2细胞缺氧培养后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观察到EMT相关的蛋白表达改变。索拉非尼可以抑制HepG2缺氧后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以及EMT现象。结论:索拉非尼可明显降低TACE治疗肝癌患者CTC数量,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索拉非尼可能通过抑制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而减少CTC的产生。第三部分 循环肿瘤DNA与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索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与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cell,CTC)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TACE近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TACE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检测CTC数量,并纯化提取血浆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P53突变的ctDNA含量。采用改良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RECIST)评估患者 TACE 术后临床疗效,比较 TP53突变ctDNA与CTC之间相关性,以及TP53突变组与非突变组之间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并分析ctDNA与TACE近期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0例患者中11例TP53基因突变检测为阳性,突变率为36.7%。TP53突变组和非突变组中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数目、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CLC分期)、血管侵犯以及肝外转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53突变组与非突变组CTC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TACE术后六个月,TP53突变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12.5%和25%,明显低于非突变组的60%和73.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8和P=0.037)。突变组11例患者中有7例进行了 TACE术后第二次ctDNA检测,显示7例患者中有6例TACE前后ctDNA含量的变化与近期疗效相符,一致率为85.7%。结论:TP53突变ctDNA与CTC无明确相关性,TP53突变可能是影响近期疗效的危险因素。TACE前后ctDN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近期疗效有较高一致性,有望成为监测TACE近期疗效的可靠指标。
李凤尧[5](2020)在《TACE术中应用三氧化二砷载药微球治疗兔VX2肝肿瘤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TACE术中应用载药栓塞微球(CalliSpheres Beads,CB)加载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治疗兔VX2肝肿瘤的疗效分析。材料和方法:将成功建模后的120只实验兔随机平均分为4组:空白微球栓塞组(CB组),术中注入不加载药物的空白载药微球;三氧化二砷载药微球栓塞组(CBATO组),术中注入加载三氧化二砷的载药微球;三氧化二砷碘油栓塞组(cTACE组),术中注入三氧化二砷碘油乳化剂;对照组(Control组),TACE术中注入适量生理盐水。每组在术后12h、3d、7d、14d同时处死实验兔5只,取正常肝脏组织和肿瘤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以及肿瘤细胞凋亡和增殖检测,各组均留存10只实验兔用于生存期观察。结果:术后14d,CBATO组肿瘤总体积(CV)和肿瘤转移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CBATO组荷瘤兔生存时间较其他三组明显延长。术后3d、7d、14d,CBATO组残瘤区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epatocyte growth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以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均不同程度低于 CB 和 cTACE 组。术后 7d、14d,CBATO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明显低于其他三组。术后7d、14d,CBATO组肿瘤区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而术后各个时间点,CBATO组肿瘤细胞增殖指数(PI)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术后7、14d,CBATO组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表达量较CB组与cTACE组显着增多,而CBATO组Twist蛋白、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量较CB组与cTACE组显着减少。结论:三氧化二砷载药微球可以明显提高兔肝VX2肝肿瘤的坏死率,抑制兔肝VX2肝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延长实验动物的生存期。
樊周沛[6](2020)在《TACE联合索拉非尼或阿帕替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占全球的50%以上,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肝癌具有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的特点,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了外科手术机会。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肝癌的治疗方案愈加趋于多样化、复合化,但仍旧难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预后较差,中位总生存时间往往不到1年。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目前非手术肝癌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TACE通过栓塞肿瘤供血血管和灌注化疗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但TACE治疗往往并不能完全阻塞肿瘤血管,肿瘤细胞在缺氧时会大量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新生血管的形成,导致TACE治疗仍有较高的复发性和转移率,因此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对改善TACE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索拉非尼(Sorafeni)和阿帕替尼(Apatinib)是目前临床常用VEGFR相关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protein kinase inhibitor,TKI),可以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它们联合TACE治疗理论上可以更有效地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预后。目的回顾性分析TACE联合索拉非尼与TACE联合阿帕替尼这两种治疗方案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中晚期肝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优化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病历资料完整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信息,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分析,采取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来检测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是否有统计学差异。通过秩和检验比较两组之间不良反应的差异。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方法。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进行,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中进行多因素分析。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疗效:近期疗效:TACE联合索拉非尼组(以下简称索拉非尼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9.4%,疾病控制率(DCR)为84.8%;TACE联合阿帕替尼组(以下简称阿帕替尼组)ORR为28.6%、DCR为77.1%,两组患者的ORR、D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46、P=0.419)。远期疗效:索拉非尼组和阿帕替尼组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10.32个月、8.2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0个月、7.0个月,平均总生存期为24.03个月、23.9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7.0个月、14.0个月,两组患者OS和PFS均无统计学差异(P=0.508、P=0.371)。治疗后两组患者AFP水平均显着下降,且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但无4级不良反应发生,无药物相关死亡事件。阿帕替尼组手足综合征、高血压发生率较高于索拉非尼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P=0.030),其余药物相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不良反应在经过对症处理或调整药物剂量后均获得临床缓解。3.影响因素:与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有年龄、BCLC分期、Child Pugh分级、AFP水平、HBV病毒复制。将单因素分析得出的预后相关因素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总生存期相关的影响因素有BCLC分期、HBV病毒复制,即乙肝病毒复制和血管侵犯、远处转移与死亡风险正相关。4.经济效益:本研究中两种方案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CMA)进行比较。口服索拉非尼费用380元/天、阿帕替尼345元/天。在疗效相近、安全性相似情况下阿帕替尼组成本略低于索拉非尼组。结论1.TACE联合索拉非尼或阿帕替尼均可有效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预后,但两种联合治疗方案之间疗效并无明显差异,索拉非尼组治疗成本略高于阿帕替尼组。2.两种治疗方案均有较好的安全性。手足综合征和高血压在TACE联合阿帕替尼组中发生几率更高,其余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3.年龄、BCLC分期、Child Pugh分级、AFP水平、HBV病毒复制均可影响患者预后,此外乙肝病毒复制、血管侵犯或远处转移与死亡风险正相关。
陈亚栋[7](2019)在《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与单纯TACE治疗相比,观察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治疗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证属肝郁脾虚型患者的生物标记物、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10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予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予单纯TACE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浆VEGF/PDGF-AB表达水平、近期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血清AFP表达水平、KP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VEGF水平:对照组VEGF表达水平变化为先降低后升高(P<0.05),试验组则表现为持续下降(P<0.05),且在术后3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PDGF-AB水平:两组术后PDGF-AB表达水平变化为先升高后降低(P<0.05),但试验组在术后3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近期疗效:试验组客观缓解率28.26%,疾病控制率84.78%;对照组客观缓解率22.73%,疾病控制率79.55%,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4)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能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P<0.05),总有效率试验组73.91%,对照组22.73%,试验组在中医证候总积分及疗效评价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PFS:试验组中位PFS 5.7个月,对照组5.0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6)AFP水平:两组均能降低TACE术后AFP表达水平(P<0.05),但各时间点对比均无明显差别(P>0.05)。(7)KPS评分:两组均能提高术后3月KPS评分(P<0.05),试验组有效率54.35%,稳定率93.48%;对照组有效率25.00%,稳定率79.5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8)安全性:两组均未有与试验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试验组在发热发生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比无显着变化。结论:与单纯TACE治疗中晚期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相比,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治疗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安全有效;且能下调术后3月血浆VEGF及PDGF-AB表达水平,值得进一步研究。
仲茂凤[8](2019)在《解毒方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探索解毒方(Jiedu Fang,JDF)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并明确JDF与TACE术前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的关系,同时对其部分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1.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于长海医院行TACE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JDF组与单纯行TACE术的对照组,通过安德森症候评分表评估患者术前24小时、术后24小时、术后72小时的生存质量,分析JDF能否缓解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并于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2个月抽取外周血检测血常规、肝功能、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等炎症因子水平,分析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及基于炎症评分系统分数的变化,通过单变量分析筛选出JDF作用的敏感因子。2.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解JDF组与对照组的术后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tion free survival,PFS)的差别,同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TACE术后6个月PFS的可能预后因素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筛选出独立影响因子。3.通过MTT检测JDF对Huh 7细胞及EA.hy 926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并通过血管生成实验检测JDF对缺氧条件下血管生成的作用。通过PCR实验探索JDF作用于缺氧条件下Huh 7细胞的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IL-8 m RNA表达水平,并进一步通过ELISA验证对IL-8表达的作用。采用人重组IL-8细胞因子干预,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JDF对IL-8作用下HIF-1α及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4.建立基质胶血管形成模型,在体内验证IL-8对基质胶组织血红蛋白浓度、VEGF及血管生成标志物CD31和v WF的影响以及JDF的拮抗效应。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88例HCC患者,其中对照组47例,JDF组41例。纳入患者TACE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Prognostic Score,GPS)及改良评分m GPS评分高于术前,中性粒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由术前(2.56±2.48)上升到术后的(8.50±4.40),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由术前的(110.66±49.46)上升到术后的(136.26±78.04),IL-1β、IL-2R、IL-6、IL-8均上调。与对照组相比,JDF能有效改善TACE术后HCC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以疼痛、呕吐、便秘等症状改善最为明显。JDF组对于TACE术后栓塞综合症的完全缓解率优于对照组,可能与降低IL-8、PLR、NLR等炎症因子及炎症分数有关,其中以抑制IL-8效果最为明显。2.为期2个月的近期疗效评价中,JDF组客观缓解率ORR为41%,疾病控制率DCR为71%,对照组ORR为13%,DCR为68%,JDF组优于对照组。为期6个月的随访JDF作用术后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优于对照组。单因素COX生存分析发现,术前PLR、术后第3天的IL-2R、术后2个月的m GPS、GPS、PLR是其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m GPS、PLR及IL8,术后第3天的NLR、IL-2R、AFP,以及术后2个月的PLR均是影响PFS的因素。3.MTT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JDF作用24 h及48 h后,EA.hy 926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但抑制率<20%。RT-PCR实验结果显示,缺氧诱导Huh 7细胞中IL-8、HIF-1α及VEGF的m RNA表达,JDF能拮抗该效应,ELISA实验提示JDF能抑制缺氧条件下IL-8的高表达。缺氧条件及IL-8均能诱导血管生成,而JDF能拮抗该效应,提示JDF可能通过抑制缺氧条件下IL-8的表达进而抑制血管生成,发挥抗肝癌的效应。4.体内基质胶血管形成模型结果显示,IL-8能促进基质胶组织血管生成,提高血红蛋白的表达浓度,HE染色结果提示JDF能拮抗IL-8诱导的血管生成。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8组VEGF、CD31及v WF的表达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而IL-8+JDF组较IL-8组其VEGF、CD31及v WF的表达阳性率均下降,提示JDF对IL-8的拮抗作用。结论:1.JDF联合TACE术能明显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炎症因子的表达,在改善HCC患者生活质量、延长PFS等方面优于单纯使用TACE术。2.JDF在体外能抑制肝癌细胞Huh 7的增殖,同时抑制缺氧条件下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8、HIF-1α及VEGF的表达相关。在体内,JDF能有效抑制IL-8诱导的血管生成。
周晨[9](2019)在《载阿帕替尼温敏纳米凝胶经肝动脉栓塞肝癌及抑制肝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经肝动脉栓塞术是中晚期肝癌重要的治疗方法,但仍存在栓塞材料是否栓塞到肿瘤末梢血管及术后肿瘤缺氧,引起残存肿瘤血管新生导致肿瘤复发、转移这两方面的问题,也是影响TAE中远期疗效的关键因素。我们前期研发的温敏纳米凝胶具有优异的末梢血管栓塞性能;同时阿帕替尼具有高效抑制VEGF/VEGFR通路从而达到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本研究旨在观察载阿帕替尼温敏纳米凝胶经介入栓塞治疗后VX2肝癌的治疗效果及栓塞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探索分子靶向药物原位靶向给药的新方式。阐明其对VEGF/VEGFR通路抑制的可能机制;并着重探讨其在缺氧及常氧状态下的抗血管生成特性及其对肝癌的作用,为肝癌介入栓塞治疗提供新型载药栓塞剂及新的治疗思路。【材料和方法】:我们在体外和体内模拟了TAE前后肿瘤微环境的变化。在体内研究中,65只载VX2肝癌的家兔被随机分为5组进行治疗,分别为:载阿帕替尼温敏纳米凝胶(PA组),0.4ml(n=13);温敏纳米凝胶(P组),0.4ml(n=13);单纯碘油(I组),0.4ml(n=13);单纯阿帕替尼灌注(A组),0.4ml(n=13);经肝动脉注射生理盐水(NS组),0.4ml(n=13)。其中阿帕替尼剂量为2mg/kg。然后于术前1天及术后7天行增强CT扫描,测量得到术前体积V1和术后体积V7,计算肿瘤变化率来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记录载瘤动物的生存时间(每组8只)。于术后7天留取肿瘤标本(每组5只)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各组动物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在体外实验中,我们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与肝癌Hep G2细胞系共培养的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梯度Apatinib(0、1、10、50μmol/L,24 h),并分为常氧或缺氧组来模拟TAE前后肿瘤微环境。通过相关测定方法来探讨阿帕替尼的作用机制:用CCK-8法测定阿帕替尼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阿帕替尼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体外迁移的影响;基于Matrigel的成管测定来观察阿帕替尼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凋亡技术进行验证。此外对其PI3K-AKT、Raf-MEK-ERK和P38MAPK通路进行了检测,并用免疫荧光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PA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其他四组(P=0.000<0.01),且生存时间显着延长(P=0.000<0.01),CCK-8法实验进一步证实阿帕替尼在缺氧环境下具有抑制肝癌生长的能力。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载阿帕替尼温敏凝胶栓塞(PA)组的肿瘤标本CD31染色明显减少(P=0.00<0.01),组织病理学结果则显示栓塞后可见大片肿瘤坏死区形成。更深入的治疗机制研究我们发现阿帕替尼在缺氧环境下有着更强的抑制HUVEC小管形成以及及迁徙的能力,并随浓度的增加其抑制能力也越强。用阿帕替尼处理后,HUVEC中p-ERK,p-AKT,p-PI3K和p-P38的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并且在缺氧环境下抑制更强。【结论】:载阿帕替尼温敏纳米凝胶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液体栓塞材料用于VX2肝癌的介入治疗。阿帕替尼通过温敏纳米凝胶靶向运输到肝癌组织,并实现药物在肿瘤局部的缓慢释放作用;通过下调PI3K-AKT、Raf-MEK-ERK和P38MAPK信号通路,阿帕替尼阻滞了介入栓塞后缺氧环境下引起的血管生成和迁徙,并具有良好的延长生存时间和抗肿瘤生长的效果。本研究有望为肝癌介入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治疗策略,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万铭浩[10](2019)在《阿帕替尼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及PI3K通路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阿帕替尼(apatinib)是否能对PI3K信号通路产生影响并且抑制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及促进细胞的凋亡。方法:在体外对hepG-2肝癌细胞进行培养,取对数期生长的细胞接种至96板中,用浓度为0、1、2、4、6、8、16μmol/L的阿帕替尼处理细胞24小时后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率,了解阿帕替尼浓度与细胞凋亡的关系;CCK8试剂盒检测阿帕替尼对细胞增殖的作用,计算出药物IC50(半抑制浓度)。用IC50阿帕替尼处理细胞0、12、24、48小时,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了解药物作用时间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用IC50及大于、小于IC50共三组浓度的阿帕替尼处理细胞24小时,并设置空白对照,后用WB(Western-blot)检测凋亡基因Bax和抗凋亡基因Bcl-2以及信号通路蛋白PI3K及p-PI3k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并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出凋亡基因Bax和抗凋亡基因Bcl-2的RNA表达水平。结果:1.CCK8结果示: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各浓度组的OD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OD值与浓度呈负相关。同时通过计算得到阿帕替尼对细胞作用的IC50为13.228μmol/L。2.流式结果示: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各组凋亡率均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凋亡率与浓度呈正相关。以IC50(取整后为13μmol/L)阿帕替尼处理细胞0、12、24、48小时后,与对照组(0小时)相比,各组凋亡率均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凋亡率与浓度呈正相关。3.Western Blot结果示: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各组Bax的表达量均上升而Bcl-2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各组p-PI3K的蛋白表达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3K的蛋白表达量变化幅度不明显,且变化无方向性。4.PCR结果示: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各组Bax的RNA相对表达量均上升,而Bcl-2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阿帕替尼能在体外促进hepG-2肝癌细胞的凋亡;2.阿帕替尼可能通过上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及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3.阿帕替尼可能通过抑制hepG-2肝癌细胞内PI3K通路蛋白的活化达到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二、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新型网络药理学策略解析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主要药效成分与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肝癌研究现状 |
2.1 肝癌的发生机制 |
2.2 肝癌的治疗 |
2.3 肝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2.4 结语 |
3 复方苦参注射液应用与研究 |
3.1 复方苦参注射液化学成分研究 |
3.2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肿瘤药理作用 |
3.3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肿瘤作用机制 |
3.4 结语 |
4 网络药理学概述 |
4.1 网络药理学的理论基础 |
4.2 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 |
4.3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
4.4 结语 |
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作用研究 |
第一节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肝癌SMMC-7721 细胞的作用 |
1.1 引言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1.3.1 细胞培养 |
1.3.2 细胞存活率测定 |
1.3.3 克隆形成实验 |
1.3.4 细胞粘附实验 |
1.3.5 伤口愈合细胞划痕实验 |
1.3.6 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 |
1.3.7 细胞趋化运动能力实验 |
1.3.8 数据处理 |
1.4 实验结果 |
1.4.1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SMMC-7721 细胞活力的影响 |
1.4.2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L02 细胞活力的影响 |
1.4.3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SMMC-7721 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 |
1.4.4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SMMC-7721 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 |
1.4.5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SMMC-7721 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1.4.6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SMMC-7721 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
1.4.7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SMMC-7721 细胞趋化运动能力的影响 |
1.5 讨论与小结 |
1.5.1 小结 |
1.5.2 讨论 |
第二节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药理作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动物分组、造模及给药 |
2.3.2 样本收集 |
2.3.3 病理组织分析 |
2.3.4 血清生化测试 |
2.3.5 数据处理 |
2.4 实验结果 |
2.4.1 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模型的动态变化研究 |
2.4.2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作用研究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小结 |
2.5.2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计算系统药理学模型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主要药效成分群研究 |
第一节 复方苦参注射液中主要化学成分UPLC-MS定性分析 |
1.1 引言 |
1.2 材料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5 小结与讨论 |
1.5.1 小结 |
1.5.2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计算系统药理学模型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药效成分群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核磁备样方法、检测条件 |
2.3.2 细胞液质代谢组学备样方法、液相质谱条件及数据处理 |
2.3.3 统计分析 |
2.3.4 复方苦参注射液调节肝癌代谢紊乱的代谢酶预测 |
2.3.5 复方苦参注射液靶点预测 |
2.3.6 复方苦参注射液成分-靶点-互作蛋白-疾病基因网络构建 |
2.3.7 传播模型计算 |
2.3.8 数据处理 |
2.4 实验结果 |
2.4.1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表型数据的整合及分析 |
2.4.2 复方苦参注射液靶向基因型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
2.4.3 基于基因型-表型数据传播模型的构建 |
2.4.4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药效成分群的预测 |
2.4.5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药效成分群验证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小结 |
2.5.2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定量成分导向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定量成分导向网络药理学预测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机制 |
1.1 引言 |
1.2 材料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活性成分筛选和验证 |
1.3.2 靶点收集 |
1.3.3 网络构建和分析 |
1.3.4 通路预测 |
1.4 实验结果 |
1.4.1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活性成分筛选和验证 |
1.4.2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网络分析 |
1.4.3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通路分析 |
1.5 讨论与小结 |
1.5.1 小结 |
1.5.2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Western Blot实验 |
2.3.2 免疫荧光测定 |
2.3.3 伤口愈合细胞划痕实验 |
2.3.4 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 |
2.3.5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网络药理学预测的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 |
2.4.2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上皮间质转化过程蛋白表达的影响 |
2.4.3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
2.4.4 复方苦参注射液抑制LiCl诱导的SMMC-7721细胞Wnt/β-catenin通路激活 |
2.4.5 复方苦参注射液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LiCl诱导的SMMC-7721 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迁移和侵袭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小结 |
2.5.2 讨论 |
第三节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调节肝癌代谢紊乱的作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肝脏核磁备样方法及检测条件 |
3.3.2 血清核磁备样方法及检测条件 |
3.3.3 数据处理 |
3.3.4 代谢物和代谢酶测试 |
3.3.5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核磁图谱分析 |
3.4.2 寻找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
3.4.3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大鼠代谢轮廓的调节作用 |
3.4.4 柠檬酸和乳酸含量变化定量分析 |
3.4.5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糖酵解中关键酶活性的作用 |
3.4.6 c-Myc介导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糖酵解的抑制作用 |
3.5 小结与讨论 |
3.5.1 小结 |
3.5.2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工作总结 |
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致谢 |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
(2)“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名称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剔除标准 |
2.4 退出标准 |
2.5 中止标准 |
2.6 观察指标:包括安全性观察指标和疗效性观察指标 |
2.7 疗效判断 |
3 治疗方法 |
4 统计学分析 |
5 结果 |
5.1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5.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率及生存期比较 |
5.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大小比较 |
5.4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
5.5 三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5.6 三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
5.7 观察指标对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
讨论 |
1 “补肾生髓成肝”对晚期肝癌患者生存率及生存期的影响 |
2 肝癌肝再生微环境及“补肾生髓成肝”的改善作用 |
3 “补肾生髓成肝”对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
4 “补肾生髓成肝”对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机制研究 |
1 研究样本及方法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实验操作流程 |
2 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正态性检验结果 |
3.2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在各组人群中表达的差异性 |
3.3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补肾生髓成肝”疗法相关研究进展 |
2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再生微环境防治肝癌的疗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一 肝癌微环境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中医药影响肝癌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医证候评分量表 |
SF-36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AFP水平分析 |
3.3 治疗效果及生存率分析 |
3.4 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
3.5 两组患者预后高危因素Logistics多因素分析 |
4 讨论 |
5 研究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介入综合治疗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现状研究分析 |
参考文献 |
(4)循环肿瘤细胞及循环肿瘤DNA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评估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循环肿瘤细胞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结果 |
1. 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结果 |
2. 循环肿瘤细胞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
3. 肝癌患者TACE术前和术后CTC的比较 |
4. 肝癌患者TACE前后CTC变化与生存期的相关性 |
5. 肝癌患者TACE术前CTC对总生存期的影响 |
6. 影响总生存期的CTC截断值确定与CTC风险分组 |
7. CTC风险组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分析 |
8. 循环肿瘤细胞与患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9. 影响总生存期的临床特征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10. 循环肿瘤细胞与患者疾病进展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11. 影响无进展生存期的临床特征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索拉非尼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与生存预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结果 |
1. TACE组及其联合索拉非尼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比较 |
2. TACE及其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 |
3. TACE及其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 |
4. TACE及其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总生存期(OS)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
5. TACE及其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前后CTC比较 |
6. 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
7. 索拉非尼在肝癌细胞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循环肿瘤DNA与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结果 |
1. 肝癌患者的TACE治疗 |
2. TP53基因突变检测及相关因素分析 |
3. TP53突变组与非突变组血浆游离DNA浓度比较 |
4. TP53突变与循环肿瘤细胞的相关性 |
5. TP53突变与肝癌TACE疗效的相关性 |
6. 循环肿瘤DNA与肝癌患者疗效的相关性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综述 循环肿瘤细胞与循环肿瘤DNA在肝细胞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缩略词表 |
致谢 |
(5)TACE术中应用三氧化二砷载药微球治疗兔VX2肝肿瘤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1.1.1 实验动物 |
1.1.2 药物与试剂 |
1.1.3 器械与仪器 |
1.2 实验动物的分组 |
1.3 兔VX2肝肿瘤模型的选择和建立 |
1.4 实验兔TACE介入手术方法 |
1.4.1 载药微球加载三氧化二砷过程 |
1.4.2 兔VX2肝肿瘤模型TACE治疗 |
1.5 组织标本收集 |
1.6 肿瘤相关指标检测 |
1.6.1 HE染色与免疫组化检测 |
1.6.2 实时定量PCR (RT-PCR) |
1.6.3 肿瘤细胞凋亡与增殖检测 |
1.7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2.1 术后CBATO组病理学及大体表现 |
2.2 术后各组肝肿瘤疗效、转移与生存期的对比 |
2.3 残瘤区HIF-1α mRNA、VEGF mRNA、HIF-1α、VEGF与MVD表达 |
2.4 残瘤细胞MMP-9的表达 |
2.5 残瘤区Twist、E-cadherin和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和阳性细胞比变化及其mRNA表达 |
2.6 术后各组残瘤细胞凋亡百分比、增殖指数的对比 |
附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TACE在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癌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TACE联合索拉非尼或阿帕替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TACE及全身用药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
1.1 肝癌流行病学 |
1.2 肝癌TACE治疗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3 现代医学对肝癌TACE术后血管新生的认识 |
2.祖国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
2.1 肝癌TACE治疗的祖国医学研究进展 |
2.2 祖国医学对肝癌TACE术后血管新生的认识 |
3.敷和备化方概述 |
3.1 敷和备化方的立方依据 |
3.2 敷和备化方的方解 |
3.3 敷和备化方的相关药理学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样本量估算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疗效观察指标 |
2.4 安全性观察指标 |
3.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基线资料 |
2.促血管生成因子对比 |
2.1 VEGF表达水平对比 |
2.2 PDGF-AB表达水平对比 |
3.近期疗效对比 |
4.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
4.1 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
4.2 中医证候总积分对比 |
4.3 中医证候疗效对比 |
5.PFS对比 |
6.AFP水平对比 |
7.KPS评分对比 |
7.1 KPS评分值对比 |
7.2 KPS评分疗效对比 |
8.安全性评价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1.一般资料分析 |
2.观察指标分析 |
2.1 促血管生成因子分析 |
2.2 近期疗效分析 |
2.3 中医证候分析 |
2.4 PFS结果分析 |
2.5 AFP水平分析 |
2.6 KPS评分分析 |
3.安全性分析 |
4.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中药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解毒方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部分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基线资料 |
3.2 临床疗效 |
3.3 临床检测指标 |
3.4 近期疗效 |
3.5 无进展生存期 |
3.6 术后随访的其他情况 |
4 分析与讨论 |
4.1 TACE是 HCC治疗的重要手段,术后栓塞综合征等副作用影响其疗效 |
4.2 TACE提高炎症因子及炎症分数影响HCC患者预后 |
4.3 JDF能有效抑制TACE引起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实验动物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试剂 |
1.5 试剂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MTT实验 |
2.3 类毛细血管生成实验 |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
2.5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
2.6 Western blot实验 |
2.7 体内基质胶血管形成实验 |
2.8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JDF对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 增殖的影响 |
3.2 JDF对缺氧条件下血管生成的影响 |
3.3 JDF对缺氧条件下HIF-1α、VEGF及 IL-8m RNA表达的影响 |
3.4 ELISA检测JDF对缺氧条件下Huh7 细胞IL-8 表达的影响 |
3.5 Western blot检测JDF对 IL-8 作用下HIF-1α及 VEGF表达的影响 |
3.6 IL-8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及JDF的拮抗效应 |
3.7 体内检测IL-8对基质胶组织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及JDF的拮抗效应 |
3.8 HE染色检测IL-8 对基质胶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及JDF的拮抗效应 |
3.9 免疫组化法检测IL-8对不同标志蛋白的影响及JDF的拮抗效应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抑制血管生成是肝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
4.2 JDF能抑制缺氧条件下肝癌血管的生成 |
4.3 JDF抑制血管生成与下调HIF-1α及 VEGF的表达相关 |
4.4 JDF通过抑制缺氧条件下IL-8的表达而抑制血管生成 |
创新点 |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述 不同炎性标志物预测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已发表文章 |
附录3 评分标准表 |
附录4 伦理委员会批准文件 |
(9)载阿帕替尼温敏纳米凝胶经肝动脉栓塞肝癌及抑制肝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肝癌系统治疗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目录 |
致谢 |
(10)阿帕替尼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及PI3K通路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索引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章 实验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撰写论文 |
致谢 |
四、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新型网络药理学策略解析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肝癌主要药效成分与作用机制[D]. 王珂欣. 山西大学, 2021(01)
- [2]“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D]. 刘皎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
- [3]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分析[D]. 吴昊天.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4]循环肿瘤细胞及循环肿瘤DNA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评估价值[D]. 沈健. 苏州大学, 2020(06)
- [5]TACE术中应用三氧化二砷载药微球治疗兔VX2肝肿瘤疗效分析[D]. 李凤尧. 郑州大学, 2020(02)
- [6]TACE联合索拉非尼或阿帕替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比较[D]. 樊周沛. 郑州大学, 2020(02)
- [7]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D]. 陈亚栋.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解毒方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D]. 仲茂凤.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载阿帕替尼温敏纳米凝胶经肝动脉栓塞肝癌及抑制肝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D]. 周晨.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阿帕替尼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及PI3K通路作用的研究[D]. 万铭浩. 南华大学, 2019(01)
标签:肝癌论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论文; 复方苦参注射液论文; 阿帕替尼论文; 肝癌晚期治疗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