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度相对指标的实质含义和运用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黄智[1](2021)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出口占商品出口比重长期高于90%,为中国对外经济的持续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近几年的现实观察中,一些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制造业出口增长呈放缓趋势,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核心内容,其出口竞争力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分工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出口竞争力,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因此,本文主要聚焦以下问题:当前中国的制造业和制造业出口是否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哪些因素驱动了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在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贸环境中,如何科学地指导制造业提升出口竞争力,最终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解答这些问题,本文将分为七个章节进行详细讨论,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和主要方法,并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本章围绕国际分工理论凝练本文理论脉络,梳理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总结出口竞争力的测度方法,对近年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夯实本文研究基础并拓展研究视角。第三章对中国制造业和制造业出口的现状展开研究。本章从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概况入手,接着分析制造业出口的现状特征和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面临高端产品竞争力不足、国际竞争和贸易摩擦加剧等问题。第四章为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测算和分析。本章分别从规模和质量两个维度测度中国制造业整体和细分行业两个层面的出口竞争力,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整体规模竞争力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而近年整体质量竞争力处于停滞状态,且传统统计模式下放大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增加值贸易统计更适合当前国际分工的实际情况;细分制造业行业的出口竞争力演化趋势具有较大差异,但鲜有兼具规模和质量竞争力的行业,进一步证实了制造业的结构性问题;综上,中国制造业出口距离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第五章为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之一。通过构建经济复杂度和技术创新影响出口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并基于制造业行业数据通过面板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技术创新、经济复杂度和两者的协同效应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六章为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之一。本章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通过构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垂直专业化水平影响出口竞争力的理论模型,通过面板数据模型验证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阻碍作用,垂直专业化水平对出口竞争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但两者共同影响下仍然能够促进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即加深垂直专业化水平可以抵消政策不确定性的负向冲击作用。第七章为结论和建议。在总结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加快技术创新、深化国际分工和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三个方面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整体而言,本文可能在以下两方面形成创新点。第一,理论层面的创新。本文在统一的研究范式下,对影响出口竞争力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首先,本文着重突出了技术创新和经济复杂度的影响,并构建理论机制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拓展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其次,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垂直专业化水平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统筹于一个理论框架内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际分工深化和经贸环境变化之间的两难问题。第二,实践层面的创新。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从规模和质量两个维度综合运用多种指标测度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变化趋势,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在拓展研究边际的同时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并基于全文多个结论,结合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等中国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脉络,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葛晶[2](2021)在《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网络关系与绩效 ——基于创新倾向一致性的调节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地区、企业获取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一系列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的爆发式增长。创新驱动战略落到企业层面主要靠加大研发强度来实现,研发强度高是高科技新创企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高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活动的关键是实施有效的研发(R&D)战略,而研发战略严重依赖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根据社会网络理论,任何企业的研发活动都处于社会网络中。对于高科技新创企业而言,需要获得一系列要素来支撑其发展,为此,许多高科技新创企业都会通过外部网络连接的方式来获得这些关键要素。如何通过构建网络关系进而提高研发效率、研发成功率和研发产出质量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本文对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经由网络关系对绩效的影响问题进行研究。关于企业研发过程、模式及机理的研究,近些年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当前研究大多关注两个方面:第一,从外部创新环境的角度分析政府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第二,基于“结构-行为-绩效”(SCP)的研究范式,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研究某种网络特征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但这些研究范式可能会忽略创新主体在跨组织层面的网络关系构建,网络机会、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经创新主体优化的网络关系更有助于研发投入转化为绩效。在此种机制中,创新倾向一致性积极影响着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网络关系和绩效间的关系。因此,本文以高科技新创企业为主体,打开了研发强度对绩效影响的黑箱,强调了研发投入如何通过网络关系(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的加强来提升研发成果转化的效率。同时有机会吸引更多潜在合作伙伴主动寻求合作,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管理能力。最后通过创新倾向一致性的理念筛选出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创新方向相一致的战略合作伙伴。这时增加研发投入更容易在产品、服务等方面产生突破式创新。合作伙伴间管理理念及价值观的一致性能够促进伙伴间的协同创新,通过长期的合作和规则的制定形成管理模式的协同演化,从而提升整体研发投入、网络关系对绩效的作用效果。本文基于创新倾向一致性视角对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对所研究变量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对创新倾向一致性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定义。之后在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创新倾向一致性调节下的研发强度经由网络关系对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深入挖掘了研发强度对绩效的作用机理,构建了研发强度-网络关系-绩效概念模型。依据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18条假设。随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获取来自京津、珠三角、长三角、东北地区的518份有效问卷。通过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开展了规范的实证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明确了研发活动的基础性作用。强调了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投入对绩效产生的积极影响,在此过程中突出了高科技新创企业通过加大研发力度构建网络关系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网络分析从静态网络分析转向了动态网络分析。2.基于一致性视角构建了“研发强度-网络关系-绩效”的中介关系概念模型,凸显了网络效应的重要性。从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的两个方面解读网络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网络关系(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在研发强度与绩效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打开了研发强度到绩效的黑箱。3.基于资源基础观、社会网络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提出了创新倾向一致性构念,弥补了以往对创新倾向一致性的研究缺失。同时,增加了创新倾向一致性作为调节变量的直接效应研究,提高了其理论的适用范围。创新倾向一致性能够直接调节网络关系(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对绩效的影响,并且强调了创新倾向一致性对网络关系(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中介作用的调节作用,优化了研发强度通过网络关系有效开发网络资源的权变性和关键作用,进一步丰富了社会网络理论。本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创新点:1.采用高科技新创企业作为样本对研发强度、网络关系(中心度、密度)、绩效这几个变量放在一个框架下进行探索。主要研究了研发强度-网络关系、网络关系-绩效,研发强度-绩效的作用机理。现有研究多数表明了研发强度影响绩效的基本逻辑是因研发带来的企业能力与创新产出的提升。即便在开放式创新的背景下,也未能完全厘清网络关系在研发投入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创新一致性的调节效应视角分析了网络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强调了网络关系(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在研发强度对绩效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2.探讨了网络关系在研发强度和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开展有效的研发活动是高科技新创企业重构网络关系的必要条件。高科技新创企业加大研发强度(研发资金投入、研发人员投入)不仅能够提升其自身的竞争优势,而且能够提高其网络中心度、增强网络密度,进而为其通过网络关系识别、开发、整合、利用机会和资源创造条件。网络关系是高科技新创企业获取外部资源,进而整合内外部资源的基本条件。但不加管控和治理的网络关系,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高科技新创企业通过加大研发力度能够重构网络关系,具体表现在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均得到提高,再通过网络效应提升研发成果转化的效率,获得网络中的多样化知识和资源,从而获得更多提升企业绩效的机会。3.创新倾向一致性能够提升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对绩效的影响。本文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提出了创新倾向一致性的构念,并从合作创新的目标、理念和文化等方面的共识性;在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的研发能力、研发重视程度及资源投入等方面的适配性;在文化价值和管理理念方面的一致性方面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对其在网络关系对绩效的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创新倾向一致性是保证研发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进而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其对高科技新创企业制定创新战略、实施研发计划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中心度的提高和网络密度的增强确实会帮助企业接触到更多的网络资源,但是需要本着一致性原则去优化网络关系,才能有效地识别、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使创新活动更有意义。同时,参照战略管理中的共识性和适配性原则确定和调整创新合作伙伴,有助于降低网络的不确定性,为实现预期绩效做出贡献。创新倾向一致性是优化高科技新创企业创新网络的关键因素,一致性越强,网络关系越有助于新创高科技企业识别、开发和利用网络机会及资源,进而实现预期目标。
杨琴[3](2020)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旅游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经。一方面,旅游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表达,旅游业是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转型而衍生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是实施启动消费、强化投资、稳定出口等供给侧改革的战略举措。另一方面,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和现代农业的价值延伸,乡村旅游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俨然成为新一轮市场投资的热点。其三,乡村旅游业不仅可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然而,经济效益差却使得乡村旅游业呈现出开发火热但成长不足,进而资源开发泛滥、生态环境恶化、利益主体矛盾尖锐等问题。特别是在振兴乡村、建设新农村大背景下,作为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促进乡村旅游业高效、持续、生态与开放协调,已经成为全社会和各级政府的统一共识,研究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律,探究并实证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资源特色和有效投资,这是乡村旅游业供给创造需求的特殊性决定的;但相关文献的理论研究,却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发展阶段、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针对这种关于乡村旅游业的供给行为及其内在机制的研究不足,本文运用半结构的田野实验方法,通过构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结合微观博弈均衡及其拓展分析,我们揭示了乡村旅游业发展必须遵循供给侧改革的投入产出规律,得出了资源特色和投资力度(有效投资)是决定乡村旅游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深入剖析了乡村旅游业成长的深层次理论问题及其微观供给机制,顺着这种逻辑进路,本文深入展开乡村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检验,验证了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抓住资源特色和有效投资的差异化战略,发挥好经济发展、信息化、特色资源和政府保障等四个因素的正向显着性作用。最后,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位理论,本文给出了一个旅游业开发保护的特殊路径的案例分析,试图得出一种关于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景式理论描述。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业与传统产业的供需均衡不同,旅游业拥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犹如优秀作品能够创生自己的观众一样,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业供给也能创造自己的需求。(2)基于乡村旅游业的特殊属性,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需从微观主体合作协调、中观产业效率协同到宏观政府调控等三个层面构建分析框架。(3)乡村旅游产业正处于全面提质、转型的关键期,产业发展面临着重塑社会规范、转换价值结构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大压力,不仅受制传统社会规范的影响,就像乡村生活方式、交往模式乃至不愿被打扰的风俗习惯等;也受制人们思想意识价值观结构转换;更受制资源配置的比较效率,它们均制约着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4)乡村旅游产业因产业集聚、产业融合、公平分配、价值表达、资源获取及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等多方面的利益矛盾,亦制约着乡村旅游业发展。(5)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结论表明,全国仅有浙江省乡村旅游业质量值超过了“及格线”,多达23个省的乡村旅游业高质量测度值还未达到50%。(6)随着各利益主体博弈关系、特别是多方参与人的讨价还价博弈的三类解的动态博弈解得出市场条件、市场预期制约、投资效率以及政府产业政策等四因素,对于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机制有显着性作用。(7)无论是静态效率还是动态效率,都显示省级行政区域之间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关联度并不高,但综合效率呈现空间集聚效应。(8)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水平、特色性资源、政府宏观调控对乡村旅游产业综合效率呈显着性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对乡村旅游产业呈现显着性负向影响。(9)实践中大多数成功的旅游开发与保护项目,本质上一定是跨学科背景的实践探索,而绝非某种单纯管理学的理论规划所能企及,景观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如同乡村旅游业的普遍镜像案例,处理好景观与乡村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让微观主体产生合力,才会有助于乡村旅游业产业效率的提升以及整体评价的提高,才会实现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富含政策含义,为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乡村旅游业高质量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首先,坚持以差异化战略为主线推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挖掘资源优势,寻求差异化主题;注重主题升级,实现差异化价值创新;强化共创共生,营造乡村旅游业氛围。其次,以现代化市场体系为导向实现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倡导政府简政放权;建立组织机构;构建合作平台;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再次,以完善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为保障推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如加快建设资源“权利”保护制度;制定有效的乡村旅游发展布局规划;监督保护乡村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最后,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主线加快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大无形要素的投入;加大社会资本的引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政府税收激励。
王嘉璇[4](2020)在《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绩效评估研究》文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基础研究作为创新的最初源头,在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目前,我国在基础研究的投入不断增强,但仍然没有建立系统的基础研究绩效评估制度,而美、日等科技强国早在上世纪就已经建立了保障基础研究健康发展的绩效评估机制,与之相比,我国基础研究绩效情况不甚清晰。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是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因其科教实力雄厚、大型企业云集,在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分工与作用。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为研究对象,研究其2009~2018年间基础研究的发展现状与绩效水平,一方面从理论上对基础研究绩效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另一方面以期为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建议。首先,从基础研究绩效评估方法、基础研究绩效评估指标与滞后分析三个角度系统的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了本文的绩效评估方法与指标:运用有限分布滞后模型Almon多项式判定基础研究滞后期,使得滞后期的判定更具客观性;综合使用SBM模型和BP神经网络开展基础研究绩效评估,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与互相弥补不足,提升评估结果的精准性;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的结合使用,在扩大指标选取范围的基础上能够选取更具代表性的指标。其次,比较分析长江经济带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基础研究的投入产出水平,以了解其投入产出现状。再次,运用Almon多项式判定基础研究的滞后期为4年,以此选取相应的投入产出数据开展绩效评估。运用SBM模型与SBM指标体系(绝对指标体系)初次评估与分析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的绩效情况;再运用BP神经网络与BP神经网络指标体系(相对指标体系)修正与完善SBM模型的绩效结果,使绩效结果更为精准。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的投入总量较高,但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基础研究经费占GDP比重、基础研究人均经费三项指标与科技强国相比仍然有待提升;(2)由于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的纯技术效率较低,从而导致总体绩效水平不高;(3)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投入冗余程度较为严重,资源利用情况不佳;(4)长江经济带SCI收录数和研究生培养情况较好,发明专利授权数亟须提升,国家级科技奖励是制约基础研究绩效水平的关键指标。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从配置比例与投入强度、科研环境建设、国际合作、人才团队建设和评估制度保障五个方面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的发展提出了有益参考。
陈默[5](2020)在《主体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一定地理范围内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类企业的空间协同布局,能够为打破地方发展路径困境,实现生态重负减压的碎片路径整合提供动力。然而,由于制造类企业与生产性服务类企业存在着经济、技术的关系强弱差异,且企业集聚地区的地方政府间亦存在着“政绩观”强弱比较动机,因此以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中布局促进地方绿色技术创新提升的路径存在着不确定性。结合当前依然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也为更好实现“经济”、“生态”与“人文”的三维统一,由此能否从产业主体间与地方政府主体间强弱关系视角切入,探究以产业协同集聚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效应产业布局方针与政策引导战略,对当前升级要素动能,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区别于既有研究路线,本文以主体关系强弱为重要切入点,并将其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融合,以绿色技术创新作为考察标准,分别基于产业间主体经济关系、产业间主体技术关系、地方政府间主体协同关系三种情景,利用2004至2017年中国内地261个城市的样本数据,实证探讨了主体关系强弱影响背景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差异性影响。(1)产业主体间经济关系视角的估计结果表明:在较强的产业间主体经济关系引领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更能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发生;(2)产业主体间技术关系视角的估计结果表明:无论是强关系亦或是弱关系的主体间技术联系,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都很显着,但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差异性表明直接参与“污染排放输出”以及“技术创新贡献”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绿色创新效应更加突出。(3)地方政府主体间强弱关系情境下的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结果表明:当地方政府间主体关系由强链接(强协同、弱竞争)转向弱链接(弱协同、强竞争)关系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出现了下降。(4)基于不同地方间政府主体关系强弱下,以及最优绿色技术创新产出与产业协同集聚规模的匹配计算可以发现:当地方政府间主体关系由强链接转向弱链接的过程中(表现为地方政府间由强协同转向弱协同,弱竞争转向强竞争一种现实趋势),为了实现区域内最优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地区内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布局规模呈现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U字形”关系。结合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在一定区位布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布局,实现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应提升的过程之中,产业主体间经济与技术关联强弱,地方政府间关联强弱都会对这一过程造成影响,并造成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结果的差异。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既要因地制宜,灵活处理产业间强关系与弱关系对绿色生产绩效的影响,实现既有资源下的产出最大化,同时中央政府亦因谨慎对待地方政府间的强竞争关系问题,多元化地方绩效考察制度设计,引导地方政府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减少要素错配与经济效率损失问题。
李亚杰[6](2019)在《研发投资、技术并购与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文中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兴起,引致全球性经济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亦使得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出现了调整与重构的发展态势。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技术革新对企业的存续发展影响的深度与广度空前加大,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发复杂,特别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牵引力,也是我国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和安全保障。所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质量与发展潜力不仅决定着“中国制造”能否转变成“中国智造”,也担负着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因此,装备制造企业如何获取和保持竞争力,并在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产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技术创新是获取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源泉,而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是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最重要方式。因此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受到理论界与企业界的重点关注。但已有的大量研究文献主要聚焦研发投资、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财务绩效、企业成长影响等方面的实证检验,或者把技术创新作为持续竞争力一个构成要素进行规范研究,而研发投资、技术并购与持续竞争力之间关系的规范研究与实证检验既有研究明显不足,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本文在梳理与评价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研发投资、技术并购和持续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以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资源、技术、市场三要素的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持续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基础理论分析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对企业持续竞争力的作用机理,进而构建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双轮”驱动的持续竞争力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选择2007—2017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方法系统地考察研发投资、技术并购对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影响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采用类分位回归法进一步地讨论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在追求创新成长、保持持续竞争力的过程中,研发投资应选择的合理适度投资规模区间范围。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第一,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持续竞争力不高并呈现波动状态。尤其是2012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持续竞争力总体水平呈现动态波动下降趋势。第二,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强度不高,不能对企业持续竞争力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对于资本技术均密集的装备制造企业来说,研发投资强度平均在5.4%的水平上是偏低的,所以研发投资强度对企业持续竞争力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即研发投资强度显着抑制了持续竞争力。第三,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强度对持续竞争力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呈现倒“N”形态,并且存在适度规模区间范围。类分位回归结果显示,研发投资强度的适度规模区间范围为5.43%—7.46%,在适度规模区间内的研发投资强度显着促进持续竞争力,否则显着抑制持续竞争力。第四,装备制造上市公司的技术并购强度偏低,对持续竞争力的影响不显着,即技术并购对企业持续竞争力没有显着促进作用。第五,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交互作用存在显着的协同效应,无论是研发投资强度、研发人员密度,还是研发投资费用化率与技术并购的交互项系数均为正数,且在1%水平上显着,说明协同效应的存在,实现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协同作用能显着提升企业持续竞争力。本文通过考察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以及二者的共同作用对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持续竞争力的具体影响,在一定层面上弥补了持续竞争力来源缺乏实证检验的不足,丰富了研发投资、技术并购与持续竞争力关系的理论成果。同时,所得研究结论为企业创新投资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政府部门制定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投资、技术并购的技术创新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卢宗亮[7](2019)在《生态位视角下的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时空重构》文中研究说明低效建设用地是城市扩张的不经济表现之一,如何更好地盘活城镇低效建设用地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研究问题。许多学者研究了重构低效建设用地上的物质及生态空间的理论与方法,希望能够提高低效建设用地的综合利用效率。然而,一方面,多数研究重点关注一种功能导向的空间重构,并不能反映一种功能空间“侵占”另一种功能的空间所需付出的代价,另一方面,在地块内部,各种空间要素在重构过程中如何联动、用何种方式引导空间要素的联动,仍有待进一步深化。为引导城市建设者,在实施再开发时,实现局部低效建设用地内部物质和生态空间的“重生”与“共生”,本研究选取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大湛江城市群”的核心以及规划定位为“生态型港湾”的湛江市中心城区为实证区,尝试在深入分析低效建设用地特征的基础上,从时、空两个维度,探讨均衡低效建设用地内部社会经济功能用地,和生态功能用地结构及空间布局的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首先,提出“双面判别法”,辨识低效建设用地的空间格局,然后分析其方向和集聚特征等,并辨识低效建设用地格局形成的关联因素,定性、定量分析其成因;其次,实现低效建设用地“自然-经济位”的量化;再者,以低效建设用地的“自然-经济位”为核心参数,实现空间重构。最后,将低效建设用地的“自然-经济位”视作其再开发的“压力”,结合“推力”、“摩擦力”和“支持力”,优化再开发的时间序列;最后,分类型提出再开发的实施模式和政策建议。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低效建设用地的总量较少,经营性用地比非经营性用地低效。其分布方向与重要主干道的走向一致,整体呈现向心性不强、整体离散、局部依赖。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建筑体量和平均建筑层数是其形成的显着关联因子。低效建设用地的成因为:早期或当前能够满足人们生产预期的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地利用效率,在宏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转变的情况下,无法在中短期满足人们的预期,而在人们主观或客观效率指标上反映出来的一个“由高转低”的过程。经济学上,可解释为“土地在不同用途和区位之间配置的边际效益不相等”及“土地再开发的强度未满足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的要求”。(2)低效建设用地的自然生态位呈现边缘和穿插分布的趋势,经济生态位沿重要的交通干线轴向分布,集聚程度从城市内部向城市边缘递减;“自然-经济位”与经济生态位负相关,城市中心的低效建设用地应提升社会经济功能,其余地区的应承载更多生态功能。(3)将“自然-经济位”作为空间结构重构的参数,可以引导城市建设者分别将城市中心、城市周边的“宜再开发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为生态功能用地和社会经济功能用地;此过程中,部分经济价值较大的“宜再开发低效建设用地”可能损失经济效益,但生态功能用地面积的增加可以提高生态效益,进而使局部的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后的土地用途,可达到最高最佳利用状态。(4)实现时序优化的过程中,将“自然-经济位”视作实施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的“压力”,并不会过于扰动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的合理时间序列,反而有利于均衡“宜再开发低效建设用地”上和区域两种空间功能的格局。主要由于“推力”和“摩擦力”在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的实施中发挥主导作用,“压力”和“支持力”只是调节“推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因素。(5)本研究根据低效建设用地的类型分别提出“反向规划”模式、“正向规划模式”、“先反向规划,再正向协调”模式、“品质提升”模式。有效的“激励”和“管控”措施将有利于推进再开发的实施。(6)研究结果具有合理性,研究的观点和结论有利于指导与研究区区位条件相似的、希望以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城市中心区。
王华宾[8](2019)在《媒体监督、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私利行为问题是中国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对企业价值乃至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该问题的内部治理机制中,有制衡能力第二大股东的作用逐渐得到实务界的重视,例如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制衡大股东的引入被赋予重要地位,而学术界的研究目前也逐渐增多,普遍认为以第二大股东为关键要素的股权制衡,即“第二大股东制衡”,是对私利行为的治理重要甚至关键的制度安排。同时,媒体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信息中介和外部公司治理机制,也时常发挥对控股股东的监督作用,是改善投资者保护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公司治理领域重点关注的新兴研究方向。因此,对媒体监督、第二大股东制衡如何影响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该问题所涉及的制度背景和研究现状分析,本研究对媒体治理研究方法进行改进,以多角度全面、深入分析媒体对样本公司监督水平,收集了2006-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15879个样本数据,提出并验证了媒体监督、第二大股东制衡影响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主要结论包括:(1)总体而言,第二大股东制衡,即因第二大股东存在而形成的制衡式产权安排,能够通过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产生治理作用,促进企业价值提升,而媒体监督虽然对私利行为并无直接的事后治理作用,但是能够通过增强第二大股东制衡的治理作用,实现对私利行为的间接治理,最终对企业价值产生正面影响。(2)强监管背景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倾向于优先通过关联担保尤其是为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等形式上合法的交易方式获取私利,其次才会考虑通过资金占用或由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的方式,不再普遍选择通过关联产品和劳务交易方式获取私利。(3)对强监管背景下已经发生变化的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第二大股东以监督和制衡为主,具有明显的治理作用,这种治理作用会传导到企业价值,对私利行为的治理是第二大股东制衡这一产权安排对企业价值发挥正面影响、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二大股东制衡是外部制度环境或者内部公司治理质量较差时,市场应对私利行为问题所内生出的产权层面的重要制度安排。(4)媒体监督对企业价值具有正面作用,对私利行为则不具有直接的事后治理作用,并不通过直接事后治理私利行为而是通过其他途径改善企业价值。这种改善企业价值的作用主要来自于政策性媒体。(5)媒体监督能够增强第二大股东制衡的治理作用,从而实现对私利行为的间接治理,最终对企业价值产生了正面影响。媒体监督是制度环境较差时市场内生的外部治理机制,其治理作用主要来自于政策性媒体,受国有产权性质、政治关联背后政府力量的负面影响,也受分析师跟踪的负面影响。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从企业价值出发,检验强监管下控股股东私利行为方式选择,有助于加深对私利行为决策逻辑的理解,提高私利行为研究的可靠性。国内现有私利行为研究多直接沿用文献指标,忽视了2005年以来私利行为强监管政策的影响,缺乏指标适用性检验,本研究克服这一不足,从细分类型关联交易和资金占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出发,推测私利行为的方式选择,发现与之前研究相比,在强监管政策影响下,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和资金占用获取私利的方式已经发生变化。(2)通过研究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治理作用,丰富了中国情境下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的研究。国内现有私利行为治理机制的研究多将第二至第五(或第十)股东视为整体考察股权制衡,对股东关系和产权执行能力考虑不足,本研究深入分析股东关系和产权执行能力,发现强监管背景下,在控股股东私利行为问题上,第二大股东更倾向于选择制衡而非合谋,由其存在所形成的制衡式产权安排对私利行为具有治理作用,因此对企业价值产生了正面作用,表明第二大股东制衡通过治理私利行为这一路径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了重要作用,丰富了科斯第二定理在中国情境下的应用研究。(3)将媒体因素纳入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的研究框架,从第二大股东制衡的视角研究媒体监督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治理作用,拓展了媒体公司治理路径的研究,丰富了媒体治理理论以及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的研究。国内现有媒体视角私利行为治理的研究主要考察媒体直接的事后治理作用,忽视了媒体监督通过影响第二大股东制衡这一潜在重要治理机制的治理作用,从而发挥间接治理作用的重要路径,并且对私利行为和媒体监督的考察不够深入。本研究基于对媒体治理研究方法的较大改进,在深层次考察媒体监督与私利行为的基础上,从第二大股东制衡的角度研究媒体监督对私利行为的间接治理作用,发现了媒体监督能够通过影响第二大股东产权执行影响其治理作用,实现间接治理,同时发现第二大股东的行为选择和治理作用会因交易费用而发生变化。(4)对现有媒体治理研究方法进行了较大改进,为媒体治理研究深入分析媒体监督水平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持,有助于提高研究的一致性和复现性:对目前财务和会计领域权威的、基于中文语境的专业领域情感词典进行拓展,提出研究所忽略的、从公司层面进行媒体报道情感分析的方法,对从语句层面衡量语境影响的方法进行了较大改进,同时增加了研究所忽略的、从篇章层面对语境影响的考虑。
陈广玉[9](2018)在《中国制造业能源效率和节能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过去的40年间,中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能回避的是,虽然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已经居世界第一位,但产业发展水平以及能源效率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制造业在一方面是助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引擎,同时也是中国能源消耗最大的经济部门。根据2018年BP石油公司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2017年中国能源消费增量占世界三分之一左右,而中国制造业的能源消费在中国则占到三分之一多。因此,研究中国制造业的能源效率对中国和世界的能源问题解决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现有文献对于制造业能源效率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而且对于分区域的制造业能源效率探讨不够。针对现有文献的不足,本文克服了数据上的困难,分别从单要素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效率对分省制造业的能源效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讨论。单要素能源效率中,本文选取了应用最为广泛和实用的能源强度作为研究指标。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中,本文分别计算了静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和动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利用Malmquist指数对动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分解成技术进步效应、技术效率变化效应和追赶效应三个部分。研究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能源效率存在差异,而且东部能源效率表现要优于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的动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在样本期内均值大于1,表明三大地区的能源效率在样本期内得到了改善。此外,分解分析的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于制造业能源效率的改善起主要的影响,各省市的制造业能源效率对前沿面存在“追赶效应”。在构建了一个全面客观的制造业能源效率评价体系之后,本文进而探究了影响制造业能源效率的因素、技术进步带来的节能效果以及具体节能量等问题。第四章中我们首先从分省的角度研究了产业集聚和制造业能源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产业集聚和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技术进步会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但是技术进步导致的能源效率提高是否能达到预期的节能减排效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第五章中,本文从反弹效应的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的反弹效应为44.2%。技术进步导致的能源效率提高可以促进节约能源,但是由于反弹效应的存在,会抵消部分能源节约效果。在第六章中,本文对制造业能源消费和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能源价格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这四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最后,本文利用长期均衡关系对制造业未来的能源消费进行了分情景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30年中国制造业的最大节能潜力能达到395.69百万吨标准煤。综上,本文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的能源效率在逐年改善,但是仍然具有较大的节能空间。而且三大区域之间的能源效率表现存在较大差距,在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倾斜更多政策资源去促进技术和资本向中西部转移,提高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更好地改善后发展地区的制造业能源效率。此外,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反弹效应需要通过能源总量控制和能源价格更加市场化等手段来进行对冲,以期能达到一个更好的节能效果。在不牺牲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能源价格也能有效降低中国制造业的能源消费。
林洁[10](2018)在《公平实现巴黎温升控制目标的各国减排贡献分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签订的《巴黎协定》建立了各国自主贡献的全球气候治理模式,但是目前各国提出的NDC与实现2℃和1.5℃目标的减排要求存在较大的排放差距。公平的减排贡献分担机制仍然是未来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基础,但是国际社会对各国的减排贡献分担仍然存在严重的分歧。如何保障巴黎气候目标实现,推动各国强化自主贡献,是当前全球气候治理的焦点和难点。这一核心问题包括,为各国评价其NDC贡献力度设立参考标杆,引导各国强化减排贡献;寻找弥合国际社会分歧矛盾的可能性途径,避免陷入减排贡献分担机制的争议僵局;识别国家之间在未来气候谈判领域的合作机遇和分歧风险,拓宽国家之间的多边务实合作。研究建立1542套分配方案下的各国未来排放路径分配数据集,并利用最优化方法、数据挖掘技术、运筹学多学科方法,基于公平原则和贡献力度均匀原则定量确定各国减排贡献的参考标杆,系统分析未来排放分配路径与分配方案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全球分配格局情景分析识别国家之间未来合作机遇,对于引导各国在增强未来行动上有效服务于巴黎协定的温升目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作用。研究发现,(1)2℃目标下,2030年128个国家需要提升其NDC,中、印、美、欧需要在当前NDC基础上进一步减排44.9-59.1,3.8-17.8,13.9-15.2以及6.8亿吨CO2eq;1.5℃目标下,全球195个国家都需要强化NDC。从2℃到1.5℃,中国弥补全球排放差距份额由31%下降至26%。(2)2℃目标下,发展中国家集团需要在2020年达峰,2030年回到2010年水平,2050年降至2010年的65%。2020年的达峰压力主要发生在中国,比2010年增加10.4%的排放;发达国家集团2030年需要比2010年减少50%的排放,2050年比2010年继续完成33%的削减量。(3)对1542套分配方案多个年份的聚类分析发现,不同原则下分配方案之间存在相似性,而同一分配方案下不同子方案之间却存在异质性,验证了 2℃目标下各国排放分配路径与分配方案之间的非对应性,因此未来气候谈判中应当提高谈判的结果导向性,而不是继续纠结于减排贡献分担机制的选择。(4)多种分配情景分析发现,对于中国而言,基于一致的配额变化关系,应当继续重点与印度形成更强谈判合力;基于相反的配额变化方向,应当密切关注巴西、南非和小岛屿国家在谈判立场上的动态变化;考虑到石油输出国在责任能力以及补偿人均分配情景中并不受影响、俄罗斯在人均分配情景中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分化,可以争取与石油输出国和俄罗斯形成合作,最终与这些国家拓宽在气候领域的多边务实合作。
二、强度相对指标的实质含义和运用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度相对指标的实质含义和运用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2.1 研究范式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概念界定 |
1.3.1 高质量发展 |
1.3.2 制造业及制造业出口 |
1.3.3 出口竞争力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综述 |
2.1 出口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2.1.1 古典贸易理论 |
2.1.2 新古典理论 |
2.1.3 新贸易理论 |
2.1.4 竞争优势理论 |
2.2 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2.1 直接影响因素 |
2.2.2 间接影响因素 |
2.3 出口竞争力的测度方式及相关应用研究 |
2.3.1 规模竞争力测度指标 |
2.3.2 质量竞争力测度指标 |
2.4 中国制造业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
2.4.1 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
2.4.2 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环境的研究 |
2.4.3 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路径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和制造业出口的现状研究 |
3.1 中国制造业发展概况 |
3.1.1 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
3.1.2 中国制造业现实特征 |
3.2 中国制造业出口现状 |
3.2.1 中国制造业出口总体情况 |
3.2.2 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 |
3.2.3 制造业国际市场份额 |
3.3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
3.3.1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冲击 |
3.3.2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贸易摩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测度和评价 |
4.1 出口规模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价 |
4.1.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4.1.2 贸易竞争力指数 |
4.2 出口质量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价 |
4.2.1 出口技术复杂度 |
4.2.2 垂直专业化指数和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复杂度、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5.1 经济复杂度的测算与评价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技术创新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5.2.2 经济复杂度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5.2.3 两者的协同效应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5.3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 |
5.3.1 实证模型构建 |
5.3.2 变量设定及数据处理 |
5.4 实证分析 |
5.4.1 实证回归结果及分析 |
5.4.2 中介效应的检验 |
5.4.3 考虑内生性的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垂直专业化水平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6.1.2 垂直专业化水平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6.1.3 两者的协同效应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6.2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 |
6.2.1 实证模型构建 |
6.2.2 变量设定及数据处理 |
6.3 实证分析 |
6.3.1 平稳性和协整检验 |
6.3.2 面板模型的选择和回归 |
6.3.3 结果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未来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以加快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 |
7.2.2 高质量深化国际分工以形成制造业国内国际“良性循环” |
7.2.3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制造业创造高质量的国际发展环境 |
7.3 研究创新和未来展望 |
7.3.1 研究创新 |
7.3.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本文行业分类、中国工业行业分类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对照表 |
附件2 2019 年中国、美国、日本产品国际市场份额(按HS1992 分类) |
附件3 1992-2018年13 个制造业行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
附件4 1992-2018年13 个制造业行业贸易竞争力指数(TC) |
附件5 1992-2018年13 个制造业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PRODY) |
附件6 1995-2014年13 个制造业行业垂直专业化指数(VSS) |
附件7 1995-2014年13 个制造业行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网络关系与绩效 ——基于创新倾向一致性的调节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总体思路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理论基础 |
2.1.1 资源基础理论 |
2.1.2 社会网络理论 |
2.1.3 知识管理理论 |
2.2 文献回顾 |
2.2.1 研发强度研究回顾 |
2.2.2 网络关系研究回顾 |
2.2.3 创新倾向一致性相关研究 |
2.2.4 绩效的相关研究回顾 |
2.3 变量间关系研究述评 |
2.3.1 研发强度与绩效的相关研究 |
2.3.2 研发强度、网络关系在创新管理中的相关研究 |
2.3.3 研发强度、网络关系、绩效与创新倾向一致性关系的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与绩效:探索性案例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逻辑与研究问题 |
3.1.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1.3 案例选择 |
3.1.4 数据收集 |
3.2 案例分析 |
3.2.1 信度和效度 |
3.2.2 数据处理与呈现 |
3.3 分析结果 |
3.3.1 基于理论回顾和案例研究的核心构念界定 |
3.3.2 基于案例研究的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与绩效: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 假设提出 |
4.1.1 研发强度与绩效 |
4.1.2 研发强度与网络关系 |
4.1.3 网络关系与绩效 |
4.1.4 网络关系的中介作用 |
4.1.5 创新倾向一致性的调节作用 |
4.2 理论模型构建与假设总结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
5.1 问卷设计的原则 |
5.2 问卷设计的流程 |
5.3 样本选取 |
5.4 变量度量 |
5.4.1 研发强度的度量维度及方法 |
5.4.2 网络关系的度量维度及方法 |
5.4.3 创新倾向一致性的测量 |
5.4.4 高科技新创企业绩效的维度与测量 |
5.5 选择控制变量 |
5.6 预调研及问卷修正 |
5.6.1 预试问卷的信度分析 |
5.6.2 预试问卷的效度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
6.1 正式调研问卷的样本描述性统计 |
6.2 正式问卷的信度分析 |
6.3 正式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6.4 正式问卷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5 相关性分析 |
6.6 假设检验 |
6.6.1 主效应检验 |
6.6.2 中介效应检验 |
6.6.3 调节效应检验 |
6.6.4 创新倾向一致性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7.1 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对绩效影响的讨论 |
7.2 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对网络关系影响的讨论 |
7.3 网络关系的中介作用讨论 |
7.4 创新倾向一致性的调节作用讨论 |
7.5 创新倾向一致性对网络关系中介作用的调节作用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性 |
8.3 实践启示 |
8.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科技新创企业运营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大纲 |
附录3 变量简写(缩写)表 |
附表4 图目录 |
附录5 表目录 |
致谢 |
(3)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乡村旅游业 |
1.2.2 高质量发展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回顾及述评 |
2.1 关于乡村旅游业的经济属性研究 |
2.1.1 供给决定需求的特殊性 |
2.1.2 乡村旅游资源的稀缺性 |
2.2 关于乡村旅游业的产业关联研究 |
2.2.1 乡村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2.2 乡村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2.2.3 乡村旅游业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
2.2.4 乡村旅游业对制度演进的作用 |
2.3 关于乡村旅游业的优化升级研究 |
2.3.1 旅游产业成长的演进因素 |
2.3.2 乡村旅游产业政策的研究 |
2.3.3 乡村旅游业的成长路径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
3.1 高质量产业发展的理论兴起 |
3.1.1 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源头 |
3.1.2 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 |
3.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 |
3.2.1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
3.2.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3.2.3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
3.3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
3.3.1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经济机制 |
3.3.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中观产业效率 |
3.3.3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府保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4.1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
4.1.1 乡村旅游业阶段划分的原由 |
4.1.2 假日休闲的萌芽阶段(2002年以前) |
4.1.3 农村观光的起步阶段(2002年—2007年) |
4.1.4 农家乐旅游的成长阶段(2008年—2016年) |
4.1.5 投资带动的转型阶段(2017年至今) |
4.2 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
4.2.1 中西部乡村旅游业开发不足 |
4.2.2 中部乡村旅游业的塌陷分布 |
4.3 乡村旅游业的问题与实验分析 |
4.3.1 半结构法访谈实验 |
4.3.2 访谈说明及其理论分析 |
4.3.3 实验呈现的三大发展压力 |
4.4 乡村旅游业的利益与矛盾分析 |
4.4.1 乡村旅游业的多主体利益矛盾 |
4.4.2 资源利用效率的利益冲突 |
4.4.3 一种产权理论的矛盾分析 |
4.4.4 “反公地悲剧”的经验例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5.1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 |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
5.1.2 构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算 |
5.2.1 权重的确定 |
5.2.2 指标评分标准 |
5.2.3 指标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4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主体博弈分析 |
6.1 乡村旅游业的合作性质:核、联盟与解 |
6.2 乡村旅游业微观主体合作博弈的逻辑框架 |
6.3 公理化模型与均衡解 |
6.3.1 基本假设和变量设定 |
6.3.2 三类静态博弈最优解 |
6.4 基本模型的拓展分析 |
6.4.1 .市场内生分配率 |
6.4.2 .市场预判准确性 |
6.4.3 .项目投资效率参数 |
6.4.4 .政府产业政策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效率实证分析 |
7.1 研究设计 |
7.1.1 样本区选择 |
7.1.2 乡村旅游产业效率测度方法选择 |
7.1.3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7.2 乡村旅游业效率测度结果 |
7.2.1 静态效率分析 |
7.2.2 动态效率分析 |
7.3 乡村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
7.3.1 基本回归模型 |
7.3.2 影响因素选取 |
7.3.3 数据说明 |
7.3.4 回归结果及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 |
8.1 路径分析的案例式方法论 |
8.2 社区参与资源保护开发的生态特征 |
8.2.1 社区参与的资源新定位 |
8.2.2 社区参与的空间依存性 |
8.2.3 社区参与的结构动态性 |
8.2.4 社区参与的演化变异性 |
8.3 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影响因子 |
8.3.1 需求因子 |
8.3.2 资源因子 |
8.3.3 技术因子 |
8.3.4 制度因子 |
8.4 社区参与资源保护开发的“四权”模型 |
8.4.1 基本假设与模型 |
8.4.2 最优解及其相关推论 |
8.5 案例——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开发 |
8.5.1 培育生态位主体 |
8.5.2 完善生态位定位 |
8.5.3 强化生态位扩展 |
8.5.4 产业生态位协调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促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
9.2.1 以差异化战略为主线推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9.2.2 以现代化市场体系为导向实现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9.2.3 以完善制度创新体制为保障推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9.2.4 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主线加快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数据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4)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绩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础研究绩效评估方法的研究 |
1.2.2 基础研究绩效评估指标的研究 |
1.2.3 滞后分析的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与方法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基础研究的概念 |
2.1.2 绩效及绩效评估的概念 |
2.1.3 基础研究绩效评估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政府绩效评估 |
2.2.3 投入产出分析 |
2.2.4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2.3 相关方法 |
2.3.1 滞后分析方法 |
2.3.2 绩效评估方法 |
2.3.3 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绩效评估方法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础研究绩效评估模型的设计 |
3.1 Almon多项式 |
3.1.1 方法原理与操作步骤 |
3.1.2 适用性 |
3.1.3 局限性 |
3.2 DEA——SBM模型 |
3.2.1 方法原理 |
3.2.2 适用性 |
3.2.3 局限性 |
3.3 BP神经网络方法 |
3.3.1 方法原理与建立步骤 |
3.3.2 适用性 |
3.3.3 局限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础研究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1 客观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科学性原则 |
4.1.4 独立性原则 |
4.1.5 可行性原则 |
4.1.6 目的性原则 |
4.2 评估指标的使用统计 |
4.3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SBM指标体系构建 |
4.3.2 BP神经网络指标体系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 |
5.1 长江经济带背景概述与基础研究现状分析 |
5.1.1 长江经济带背景概述 |
5.1.2 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投入现状 |
5.1.3 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产出现状 |
5.2 基于Almon多项式的基础研究滞后分析 |
5.2.1 标准化处理 |
5.2.2 ADF检验 |
5.2.3 滞后分析 |
5.3 基于SBM模型的基础研究绩效评估 |
5.3.1 SBM模型的绩效结果 |
5.3.2 SBM模型的投影分析 |
5.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基础研究绩效评估 |
5.4.1 参数设置 |
5.4.2 绩效计算 |
5.5 基于SBM模型和BP神经网络的绩效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绩效评估发现与对策建议 |
6.1 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绩效评估发现 |
6.1.1 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发展优势分析 |
6.1.2 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发展劣势分析 |
6.2 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绩效评估的对策建议 |
6.2.1 提升基础研究的配置比例和投入强度 |
6.2.2 营造良好的基础研究环境氛围 |
6.2.3 开展国际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
6.2.4 重视“高精尖”人才的培养与创新团队的建设 |
6.2.5 建立与完善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绩效评估体系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主体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产业协同集聚与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 |
1.3.2 产业协同集聚与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3 产业协同集聚与绿色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1.6.1 论文研究重点及难点 |
1.6.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主体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协同集聚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2.1.1 产业协同集聚的相关概念 |
2.1.2 产业协同集聚的成因与发展 |
2.1.3 产业协同集聚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 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与测度 |
2.2.1 绿色技术创新的相关概念 |
2.2.2 绿色技术创新的度量 |
2.3 主体关系内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主体的经济学内涵 |
2.3.2 关系的经济学内涵 |
2.3.3 主体关系在产业集聚经济运用中的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主体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机制分析 |
3.1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作用机制 |
3.1.1 创新类要素的集聚规模效应 |
3.1.2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互动效应 |
3.1.3 集聚经济外部性效应 |
3.2 合作网络下主体关系强弱嵌入引致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差异的反馈机制 |
3.2.1 主体强弱关系嵌入下引致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差异的反馈机制 |
3.2.2 主体强弱关系嵌入取舍下引致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差异的思考 |
3.3 主体关系强弱引致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差异的作用机制 |
3.3.1 产业主体间关系强弱引致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差异的机制脉络 |
3.3.2 地方政府主体间关系强弱引致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差异的机制脉络 |
3.4 本章小结 |
4 主体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特征分析 |
4.1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测度与特征 |
4.1.1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测度 |
4.1.2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程度的特征事实 |
4.2 绿色技术创新的测度与特征事实 |
4.2.1 绿色技术创新的测度 |
4.2.2 绿色技术创新的特征事实 |
4.3 主体关系的测度与特征事实 |
4.3.1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主体间经济关系的测度与特征事实 |
4.3.2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主体间技术关系的测度与特征事实 |
4.3.3 地方政府间主体关系强弱的测度与特征事实 |
4.4 本章小结 |
5 主体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模型构建 |
5.1.1 主体间经济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检验模型 |
5.1.2 主体间技术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检验模型 |
5.1.3 地方政府间主体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检验模型 |
5.2 实证模型变量的选取 |
5.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5.4 平稳性分析 |
5.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1 产业主体间经济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分析 |
5.5.2 异质城市视角下主体间经济关系强弱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分析 |
5.5.3 产业主体间技术关系强弱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分析 |
5.5.4 地方政府主体间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分析 |
5.5.5 进一步讨论:最优协同集聚规模与地方政府主体间关系强弱适配性的探讨 |
5.5.6 稳健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2.1 积极发挥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积极性 |
6.2.2 把握所在城市资源禀赋,规避产业协同集聚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消极效应 |
6.2.3 重视产业间主体经济关系在协同集聚绿色技术创新中的运用与探索 |
6.2.4 把握产业间技术强弱关系特征,因势利导实现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最大化 |
6.2.5 多元化地方政绩评价体系,审慎对待地方政府间的强竞争关系问题 |
6.2.6 削弱地方政府间竞争需要地方政府由生产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
(6)研发投资、技术并购与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持续竞争力 |
2.1.1 持续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 |
2.1.2 持续竞争力构成要素多重视角 |
2.1.3 企业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
2.1.4 企业持续竞争力测度与实证检验 |
2.2 研发投资与企业持续竞争力关系 |
2.2.1 研发投资与企业成长 |
2.2.2 研发投资与企业技术绩效 |
2.2.3 研发投资与企业财务绩效 |
2.2.4 研发投资与企业价值 |
2.3 技术并购与企业持续竞争力关系 |
2.3.1 技术并购动机 |
2.3.2 技术并购的影响因素 |
2.3.3 技术并购效果 |
2.4 研发投资与技术并购交互作用对企业持续竞争力影响 |
2.5 文献述评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础理论、作用机理与研究假设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研发(R&D)投资 |
3.1.2 技术并购 |
3.1.3 企业持续竞争力 |
3.2 基础理论 |
3.2.1 资源基础理论 |
3.2.2 动态能力理论 |
3.2.3 研发(R&D)投资理论 |
3.2.4 技术并购理论 |
3.3 作用机理与研究假设 |
3.3.1 概念模型 |
3.3.2 作用机理分析与假设提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1.1 样本选择 |
4.1.2 数据来源 |
4.2 变量选取与测度 |
4.2.1 因变量的测度 |
4.2.2 自变量的选择 |
4.2.3 控制变量的确定 |
4.3 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1 持续竞争力的演化趋势与异质性分析 |
5.1.1 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持续竞争力的计算 |
5.1.2 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持续竞争力动态比较 |
5.1.3 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持续竞争力“惯性”分析 |
5.1.4 国有与非国有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持续竞争力异质性分析 |
5.1.5 不同行业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持续竞争力异质性分析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研发投资、技术并购与持续竞争力关系 |
5.3.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3.2 研发投资与企业持续竞争力关系分析 |
5.3.3 技术并购与企业持续竞争力关系 |
5.4 研发投资与技术并购交互作用对持续竞争力的影响 |
5.5 模型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持续竞争力水平不高并呈现动态波动性 |
6.1.2 研发投资抑制了企业持续竞争力 |
6.1.3 研发投资强度存在适度规模 |
6.1.4 技术并购强度低对持续竞争力影响不显着 |
6.1.5 研发投资与技术并购交互作用显着促进持续竞争力 |
6.1.6 企业规模大、托宾Q值高、流动性强促进持续竞争力 |
6.1.7 负债水平越高越抑制持续竞争力 |
6.2 对策建议 |
6.2.1 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强度 |
6.2.2 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依据研发投资的合理适度规模进行投资 |
6.2.3 提高技术并购强度,增强技术并购转化效率 |
6.2.4 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双向并举以发挥协同效应 |
6.3 研究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生态位视角下的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时空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问题提出 |
1.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相关研究及实践进展 |
1.2.2 国内相关研究及实践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1.6.1 研究的重难点 |
1.6.2 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提出 |
2.1 基本理论 |
2.1.1 生态位理论 |
2.1.2 土地多功能理论 |
2.1.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4 地租理论 |
2.1.5 节约集约用地理论 |
2.2 基础理论的分析和探索 |
2.2.1 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及其形成的理论解释 |
2.2.2 低效建设用地的生态位分析 |
2.2.3 生态位视角下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时空重构的目标分析 |
2.3 生态位视角下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时空重构的分析框架 |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数据来源 |
3.2.1 统计数据 |
3.2.2 土地利用与建设状况数据 |
3.3 研究地块划分 |
3.3.1 研究地块划分的原则 |
3.3.2 研究地块划定的原理和步骤 |
3.3.3 研究地块划分结果 |
3.4 其他数据处理 |
3.4.1 开发强度 |
3.4.2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程度 |
3.4.3 人口密度 |
3.4.4 居住和商服地价实现水平 |
3.4.5 地块固定资产总额及工业总收入 |
3.4.6 行政办公人员数 |
3.4.7 学生数 |
3.4.8 村庄人均建设用地规模 |
3.4.9 适宜性评价指标确定 |
3.5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3.5.1 建设用地利用结构分析 |
3.5.2 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分析 |
3.5.3 投入产出状况 |
3.5.4 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4 低效建设用地的空间格局辨识及成因分析 |
4.1 低效建设用地空间格局辨识 |
4.1.1 低效建设用地空间格局辨识的研究现状 |
4.1.2 低效建设用地空间格局辨识技术体系的构建 |
4.1.3 低效建设用地的辨识结果及分析 |
4.2 低效建设用地形成的关联因素辨识 |
4.2.1 关联因素选择 |
4.2.2 模型构建 |
4.2.3 回归过程及结果分析 |
4.3 低效建设用地的成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低效建设用地的“自然-经济位”(NEEN)的量化和分析 |
5.1 宜再开发低效建设用地(LSR)的定义 |
5.2 宜再开发低效建设用地“自然生态位”的量化 |
5.2.1 宜再开发低效建设用地自然生态位的量化模型 |
5.2.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模型构建 |
5.2.3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过程 |
5.2.4 LSR上 NEN的量化参数 |
5.3 宜再开发低效建设用地的经济生态位量化 |
5.3.1 宜再开发低效建设用地的经济生态位量化模型 |
5.3.2 建设用地区位适宜性评价 |
5.3.3 LSR上 EEN的量化参数 |
5.4 宜再开发低效建设用地的“自然-经济位”量化 |
5.5 结果及分析 |
5.5.1 LSR的 NEN和 EEN的结构和格局 |
5.5.2 LSR的 NEEN的结构和格局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NEEN的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空间重构 |
6.1 重构单元定义及计算前提设定 |
6.1.1 重构单元定义 |
6.1.2 计算前提设定 |
6.2 空间结构重构 |
6.2.1 空间结构重构的思路 |
6.2.2 重构的模型和工具 |
6.2.3 模型求解方法 |
6.2.4 结果及分析 |
6.2.5 结果检验 |
6.3 空间布局重构 |
6.3.1 空间布局重构的思路 |
6.3.2 局地单元NEEN的量化和修正 |
6.3.3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
6.3.4 结果分析及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NEEN的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时序优化 |
7.1 时序优化思路 |
7.2 时序优化单元界定 |
7.3 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时序优化的PTFS力学模型 |
7.3.1 推力(Thrust) |
7.3.2 摩擦力(Force of friction) |
7.3.3 支持力(Support force) |
7.3.4 压力(Pressure) |
7.3.5 合力 |
7.4 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时序优化的PTFS力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4.1 指标选取原则 |
7.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权重赋值 |
7.4.3 评价指标量化 |
7.5 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时序优化的PTFS合力求解 |
7.5.1 求解思路 |
7.5.2 求解原理 |
7.5.3 结果分析和验证 |
7.6 本章小结 |
8 生态位视角下的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优化调控实施 |
8.1 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时空重构实施的目标和原则 |
8.1.1 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时空重构实施的目标 |
8.1.2 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时空重构实施的基本原则 |
8.2 实施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时空重构的分类模式 |
8.2.1 落实“用途转换型”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时空重构的模式 |
8.2.2 落实“内涵挖潜型”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时空重构的模式 |
8.2.3 落实“强度提升型”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时空重构的模式 |
8.2.4 落实“生态改善型”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时空重构的模式 |
8.3 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时空重构实施的建议 |
8.3.1 “激励”建议 |
8.3.2 “管控”建议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期间科研情况 |
(8)媒体监督、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概念界定 |
1.3.1 企业价值 |
1.3.2 控股股东 |
1.3.3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 |
1.3.4 第二大股东制衡 |
1.3.5 媒体监督 |
1.3.6 情感分析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权与交易费用理论 |
2.1.2 媒体治理理论 |
2.2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文献回顾 |
2.2.1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本质和动机 |
2.2.2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识别和衡量方法 |
2.2.3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影响因素 |
2.2.4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经济后果 |
2.3 第二大股东制衡的文献回顾 |
2.3.1 其他股东整体的治理作用 |
2.3.2 第二大股东制衡的治理作用 |
2.4 媒体治理的文献回顾 |
2.4.1 媒体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监督作用 |
2.4.2 媒体对公司治理状况的改善作用 |
2.4.3 媒体发挥治理作用的机制 |
2.5 媒体治理研究方法——新闻报道情感观点分析方法的研究 |
2.5.1 情感分析方法的研究 |
2.5.2 情感分析法在财务和会计领域的应用 |
2.6 文献评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背景与概念模型 |
3.1 制度背景 |
3.1.1 股权分置改革 |
3.1.2 监管政策变革 |
3.1.3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3.1.4 媒体行业的历史与现状 |
3.2 概念模型 |
3.2.1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治理机制 |
3.2.2 私利行为的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3.2.3 总概念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媒体治理研究方法的改进——基于语境的财经新闻情感分析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情感词典的拓展 |
4.2.1 基于LM词典的财经新闻领域中文情感词典拓展 |
4.2.2 情感词强度确定 |
4.2.3 小结 |
4.3 评价对象的识别 |
4.3.1 段落的评价对象提取 |
4.3.2 语句的评价对象提取 |
4.3.3 小结 |
4.4 语句层面基于语境语义规则的建立 |
4.4.1 语句的主客观性判断 |
4.4.2 主观语句的语境影响分析和情感强度计算 |
4.4.3 质疑语句的判断和处理 |
4.4.4 小结 |
4.5 篇章整体层面基于语境语义规则的建立 |
4.5.1 相关度判断 |
4.5.2 转折关系考虑 |
4.5.3 题材的影响 |
4.5.4 小结 |
4.6 方法的实现与测评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二大股东制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中介作用 |
5.1 引言 |
5.2 研究假设 |
5.2.1 关联交易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5.2.2 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影响 |
5.2.3 第二大股东制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作用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2 变量定义与度量 |
5.3.3 计量模型设定 |
5.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相关性分析 |
5.4.3 关联交易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
5.4.4 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 |
5.4.5 第二大股东制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媒体监督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研究假设 |
6.2.1 媒体监督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6.2.2 媒体监督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影响 |
6.3 研究设计 |
6.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2 变量定义与度量 |
6.3.3 计量模型设定 |
6.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相关性分析 |
6.4.3 媒体监督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
6.4.4 媒体监督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 |
6.4.5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媒体监督对第二大股东制衡与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关系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研究假设 |
7.2.1 媒体监督对第二大股东制衡治理控股股东私利行为作用的影响 |
7.2.2 媒体监督间接治理作用的影响因素 |
7.3 研究设计 |
7.3.1 样本选取、数据来源、变量定义与度量 |
7.3.2 计量模型设定 |
7.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7.4.1 媒体监督对第二大股东制衡治理控股股东私利行为作用的影响 |
7.4.2 媒体监督间接治理作用的影响因素 |
7.4.3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研究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研究启示 |
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本媒体报道情感分析方法的词典 |
附录2 本媒体报道情感分析方法的程序算法和代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中国制造业能源效率和节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能源效率的定义及指标 |
2.2 能源效率研究回顾 |
2.3 制造业能源问题研究回顾 |
2.4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理论框架的提出 |
2.4.1 现有研究的不足 |
2.4.2 本研究的切入点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的能源效率评价 |
3.1 引言 |
3.2 单要素能源效率评价 |
3.2.1 指标说明 |
3.2.2 数据来源和处理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 |
3.3.1 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区域差异分析 |
3.3.2 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下的制造业能源效率分析 |
3.3.3 制造业动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分解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能源效率分析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
4.3 数据来源和处理 |
4.4 实证分析及结果讨论 |
4.4.1 空间布局 |
4.4.2 制造业的行业集聚状况 |
4.4.3 制造业的能源效率 |
4.4.4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是否真的节能——来自反弹视角的探讨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
5.3 数据来源和处理 |
5.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5.4.1 价格弹性分析 |
5.4.2 引入非对称能源价格的反弹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制造业的节能潜力估计 |
6.1 引言 |
6.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 实证分析 |
6.3.1 时间序列分析 |
6.3.2 省际面板分析 |
6.3.3 能源需求预测与节能潜力情景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10)公平实现巴黎温升控制目标的各国减排贡献分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现巴黎目标的各国NDC分担参考 |
1.1.2 NDC参考标杆的协商一致原则内涵 |
1.1.3 进一步强化各国NDC面临分歧挑战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结构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际碳排放权分配方案评述以及综合分配模型构建 |
2.1 公平原则的分类 |
2.2 公平原则的主要维度 |
2.2.1 排放责任(Responsibility)原则 |
2.2.2 减排能力(Capability)原则 |
2.2.3 人均主义(Equality or Egalitarianism)原则 |
2.2.4 国家主义(Sovereignty)原则 |
2.3 责任和能力相关方案的量化表征及其操作性参数 |
2.3.1 历史责任方案(又称巴西案文) |
2.3.2 支付能力方案(雅克比方法) |
2.3.3 责任与能力方案 |
2.3.4 温室气体发展权方案 |
2.3.5 南非方案 |
2.4 人均主义相关方案的量化表征及其操作性参数 |
2.4.1 等人均排放方案(立即相等) |
2.4.2 紧缩与趋同方案(逐渐趋同) |
2.4.3 共同但有区别的趋同方案 |
2.4.4 人均累计排放相等方案(两个趋同) |
2.5 国家主义相关方案的量化表征及其操作性参数 |
2.5.1 祖父法方案 |
2.5.2 偏好打分方案 |
2.5.3 碳排放强度趋同方案 |
2.5.4 多指标方案 |
2.6 多原则混合方案的量化表征及其操作性参数 |
2.6.1 多阶段参与方案 |
2.6.2 南北对话方案 |
2.7 综合分配模型MeA构建 |
2.7.1 分歧的三个层次 |
2.7.2 综合分配模型MeA构建 |
2.7.3 MeA模型的参数输入 |
2.7.4 实现巴黎温控目标的全球排放路径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各国分配总体分析以及减排贡献参考标杆的确立 |
3.1 MeA总体分配结果中方案之间的差异分析 |
3.1.1 类间差异:基础分配方案之间的三元分歧 |
3.1.2 类内差异:不同参数设置对配额的影响 |
3.2 从分歧到行动:额外减排相对压力分布评估 |
3.2.1 构造候选配额矩阵 |
3.2.2 构造额外减排压力矩阵 |
3.2.3 标准化相对压力成对矩阵 |
3.2.4 净相对压力矩阵 |
3.2.5 利用PCA技术投影净相对压力矩阵 |
3.3 利用PRES模型确立各国减排贡献参考标杆及合理性分析 |
3.3.1 各候选标杆配额所导致的净相对压力分布格局对比 |
3.3.2 统计上的科学性 |
3.3.3 公平上的平衡性 |
3.3.4 现实合作的可行性 |
3.4 标杆分配模式下各国排放路径以及弥补排放差距启示 |
3.4.1 未来排放标杆路径对比分析 |
3.4.2 NDC与减排贡献参考标杆之间的排放差距 |
3.4.3 NDC与减排贡献参考标杆之间的公平差距 |
3.5 与代表性综合分配研究的对比分析 |
3.5.1 与Hohne N等人(2014)的研究对比 |
3.5.2 与Meinshausen M等人(2015)的研究对比 |
3.5.3 与Robiou du Pont Y等人(2017)的研究结果对比 |
3.6 重要参数对于MeA模型的影响分析 |
3.6.1 符合2℃温控目标的全球排放路径的影响 |
3.6.2 各国基准情景排放预测水平的影响 |
3.6.3 土地利用变化排放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利用聚类分析研究分配方案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
4.1 引言 |
4.2 方法学讨论 |
4.2.1 研究视角:综合分配系统 |
4.2.2 研究方法:聚类分析 |
4.3 本章聚类分析的方法与过程 |
4.3.1 聚类对象:分配模式矩阵 |
4.3.2 度量数据对象的距离或相似性 |
4.3.3 聚类算法:层次法、k-means、神经网络 |
4.3.4 评估聚类结果的指标 |
4.3.5 聚类算法的参数设置 |
4.4 国际碳排放权分配方案的聚类分析 |
4.4.1 聚类分析实施方案 |
4.4.2 2020年碳排放权分配方案聚类结果分析 |
4.4.3 2030年碳排放权分配方案聚类结果分析 |
4.4.4 2050年碳排放权分配方案聚类结果分析 |
4.5 本章气候政策启示 |
4.5.1 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
4.5.2 弥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歧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球分配格局情景分析以及各国合作与分歧的识别 |
5.1 引言 |
5.2 本章方法学讨论 |
5.2.1 代表性分配模式在各国之间分配安排的一致性 |
5.2.2 刻画分配模式对于各国的相对优先关系 |
5.3 全球分配格局情景分析方法:PROMETHEE-ALL模型 |
5.3.1 度量各分配模式对于各国的相对优先关系 |
5.3.2 系统量化不同分配情景中全球分配格局的变化 |
5.3.3 PROMETHEE-ALL模型的验证 |
5.3.4 确定参数λ的取值 |
5.4 不同分配情景下各国配额变化方向和幅度 |
5.4.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配额变化特点 |
5.4.2 中国和印度的配额变化特点 |
5.4.3 美国和欧盟的配额变化特点 |
5.5 未来排放参考路径和NDC目标参考区间 |
5.5.1 未来排放参考路径的对比分析 |
5.5.2 NDC与减排贡献参考区间的差距分析 |
5.6 不同分配情景下各国之间配额联动变化关系 |
5.6.1 祖父模式下的全球分配格局变化 |
5.6.2 人均模式下的全球分配格局变化 |
5.6.3 责任与能力模式下的全球分配格局变化 |
5.6.4 补偿人均模式下的全球分配格局变化 |
5.6.5 不同分配情景的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强度相对指标的实质含义和运用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D]. 黄智. 广西大学, 2021(12)
- [2]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网络关系与绩效 ——基于创新倾向一致性的调节效应研究[D]. 葛晶. 吉林大学, 2021(01)
- [3]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D]. 杨琴.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4]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绩效评估研究[D]. 王嘉璇.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 [5]主体关系视角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研究[D]. 陈默. 江苏大学, 2020(05)
- [6]研发投资、技术并购与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D]. 李亚杰. 辽宁大学, 2019(10)
- [7]生态位视角下的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时空重构[D]. 卢宗亮.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8]媒体监督、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 王华宾.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中国制造业能源效率和节能路径研究[D]. 陈广玉. 厦门大学, 2018(12)
- [10]公平实现巴黎温升控制目标的各国减排贡献分担研究[D]. 林洁. 清华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