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窝的解剖观察

上颌窝的解剖观察

一、上颌骨牙窝解剖学观测(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丽[1](2021)在《嵌入上颌窦底的上后牙正畸牙移动的CBCT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运用Invivo Dental结合患者矫治前后的CB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测量分析嵌入上颌窦底的上后牙正畸牙移动情况,探索嵌入上颌窦的上后牙在正畸力的作用下是否可以移动及移动后上颌窦底骨皮质的改建情况及牙根吸收情况,指导正畸医生对该类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的方案设计,同时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曲靖医院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正畸患者18例(男性5例,女性13例;年龄10~22岁,平均年龄16.05岁),将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CBCT影像资料,以DICOM格式导入Invivo Dental测量软件,通过骨性标志点建立三维坐标系,测量上颌目标牙矫治前后牙根的移动距离、虚拟牙长轴投影在正中矢状面与冠状面后上交角的角度变化,评估正畸治疗后目标牙牙齿移动情况、牙根吸收情况及正畸治疗后上颌窦窦底的改建情况,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上颌目标牙牙根与上颌窦底壁的位置关系:上颌第1磨牙近中颊根、远中颊根及腭根与上颌窦底接触的比率分别为86.11%、88.89%和94.44%;且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壁分型中,上颌第1磨牙腭根突入上颌窦内的比例为75%,上颌第2前磨牙颊根突入上颌窦内的比例为19.44%;其中上颌第1磨牙近中颊根、远中颊根及腭根突入上颌窦的距离大于根长1/3的比率分别是16.67%、11.11%和38.89%。2.正畸治疗前、后鼻根点 N(Nasion)到 FH 平面(Frankfort Horizontal Plane)的距离无显着差异(P>0.05)。3.正畸治疗前、后目标牙的各牙根尖点及牙冠点到F平面(Frontal plane)的距离变化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上颌第1磨牙及上颌第2前磨牙的根尖点及牙冠点均发生了近中移动。4.正畸治疗前、后目标牙的各牙根尖点与牙冠点连线投影于MSP平面(Mid-Sagittal Plane)与F平面后上夹角的角度变化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角度明显增大,说明牙齿移动方式为倾斜移动,而非整体移动。5.正畸治疗前、后牙齿长度的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正畸治疗后目标牙的牙根吸收以轻度吸收为主,无明显重度和极重度牙根吸收。[结 论]1.矫治前、后鼻根点的位置无明显变化。2.上颌第1磨牙三个牙根中,腭根与上颌窦底壁的关系最密切,腭根突入上颌窦腔内的比率最高。3.嵌入上颌窦底的上颌后牙在正畸矫治过程中可以发生移动,以倾斜移动为主。4.与上颌后牙牙根紧密相关的上颌窦底壁在正畸矫治过程中可以发生改建。

王玉俏[2](2020)在《安氏Ⅲ类偏颌畸形患者下颌硬组织以及解剖学(牙合)平面的三维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研究安氏Ⅲ类偏颌畸形患者下颌骨左右两侧解剖形态、空间位置以及解剖学(牙合)平面的三维特征,分析其与下颌颏部偏斜程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偏颌畸形患者下颌骨的发育趋势,为临床上安氏Ⅲ类偏颌畸形患者的正畸治疗以及正颌手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20例成人颜面不对称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20例正常(牙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选取标准为:(1)正中颌位和息止颌位时颏下点偏离面部正中矢状线大于2 mm且为安氏Ⅲ类错颌畸形;(2)无重度磨耗;(3)无正畸史、不存在导致颜面发育不对称的疾病;(4)无缺失牙;(5)ANB<0°。对照组选取标准:(1)正中颌位和息止颌位时颏下点偏离面部正中矢状线小于2 mm;(2)无重度磨耗;(3)无正畸史、不存在导致颜面发育不对称的疾病;(4)无缺失牙;(5)5°>ANB>0°。所有患者的CBCT数据采集均在正畸治疗前,然后将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建模软件Mimics 17.0,重建颅面骨三维模型。分别测量:下颌骨左右两侧下颌升支的高度、宽度、厚度、下颌体的长度以及下颌的总长度;下颌镜像后同一标志点的三维坐标;下颌解剖学(牙合)平面在三维空间中分别与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的夹角,即rollyawpitch角。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除两组间坐标位点的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其余组间数据分析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下颌骨解剖形态、空间位置以及解剖学(牙合)平面与颏部偏斜程度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α=0.05)。研究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性别构成以及年龄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偏颌畸形患者下颌骨硬组织形态对称性的三维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下颌骨左右两侧硬组织形态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内偏斜侧下颌升支的高度、下颌体的长度以及下颌总长度与颏部的偏斜程度之间呈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728、-0.907、-0.881;颏部的偏斜程度与偏斜侧对侧下颌升支的高度、下颌体的长度以及下颌的总长度之间呈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0.845、-0.953。3.偏颌畸形患者下颌骨空间位置对称性的三维分析下颌骨左右两侧镜像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同一坐标位点的差值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表现为实验组数据均要大于对照组。实验组内下颌骨左右两侧空间位置相关性分析显示:在非偏斜侧,髁突顶点在Z轴上的变化趋势与颏部的偏斜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7;在偏斜侧,下颌角点在三维方向上的变化均与颏部的偏斜程度呈高度相关,在X和Y轴上,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9、-0.534,在Z轴上,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75。4.偏颌畸形患者下颌解剖学(牙合)平面的三维分析4.1实验组解剖学(牙合)平面在水平向上的变化解剖学(牙合)平面在水平向上主要表现为顺时针的旋转,其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roll角)与颏部偏斜程度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02。4.2实验组解剖学(牙合)平面在冠状向上的变化解剖学(牙合)平面在冠状向上主要表现为上仰状态的改变,其与冠状面形成的夹角(pitch角)与颏部偏斜程度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15。4.3解剖学(牙合)平面在矢状向上的变化解剖学(牙合)平面在矢状向上主要表现为向偏斜侧摆动,其与矢状面形成的夹角(yaw角)与颏部偏斜程度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93。研究结论:1.安氏Ⅲ类偏颌畸形患者下颌骨左右两侧解剖形态、空间位置以及下颌解剖学(牙合)平面与颏部的偏斜程度存在高度相关性。随着颏部偏斜程度的增加,下颌骨前上旋以及(牙合)平面冠状向的逆时针上旋趋势不断加重,这也可能是偏颌畸形患者往往伴随Ⅲ类咬合的原因之一。2.对下颌骨硬组织的形态以及解剖学(牙合)平面的三维分析,为临床正畸医师对轻度偏颌畸形患者的咬合调整以及严重偏颌畸形患者正颌手术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迟敬文[3](2020)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不同附件远移上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应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上颌骨、上颌牙列、牙周膜及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使用不同附件(无附件、水平矩形附件、垂直矩形附件、优化控根附件)远移磨牙时,牙齿位移趋势及牙周膜应力分布的变化,探讨远移磨牙时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不同附件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通过选取一名个别正常志愿者进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图像,应用Mimics将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初步得到上颌骨及上颌牙列的点云结构模型,保存为stl格式,将所得点云模型导入Geomagic中进行后处理,分别得到上颌骨、上颌牙列、牙周膜及隐形矫治器的三维实体模型,通过应用工程软件SolidWorks,在上颌第二磨牙颊侧进行三种不同附件进行设计制作,得到附件的三维实体模型。之后在SolidWorks中进行模型装配,将得到的整体模型根据附件的不同分为四组:模型A-无附件;模型B-传统水平矩形附件;模型C-传统垂直矩形附件;模型D-优化控根附件。在两个中切牙的近中相交处设定坐标系,其中X轴代表水平向,Y轴代表矢状向,Z轴代表垂直向。三维坐标系以咬合平面为基础:X-Y(横切面)、X-Z(前后切面)、Z-Y(垂直面),X、Y和Z的正值分别代表了腭向、远中向和向的位移。记录位移测量标志点:第二磨牙牙冠的近中颊尖点和近中腭尖代表冠方的位移,根方的近中颊根点和腭根点代表根方的位移;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点代表其冠方的位移,根方的近中颊根点代表其根方的位移;前磨牙和尖牙的颊尖点代表了其冠方的位移,根尖点代表了其根方的位移;侧切牙及中切牙的切缘中点代表其冠方的位移,根尖带代表了其根方的位移。对四组模型进行约束定义、材料属性设定及网格划分后,模拟无托槽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移动0.15mm时,观察牙周膜的应力分布及牙齿的位移趋势的变化。结果:1.在水平向上,四组模型中第二磨牙均表现出冠部颊向移动、根部腭向移动的倾斜趋势。冠部位移和根部位移的最大位移量均位于C组,最小位移量位于A组;在矢状向上,D组的冠部和根部位移量为四组最小,C组的冠部位移量最大,但颊侧冠部位移量要远大于腭侧冠部位移量,表示在施加载荷后,C组的第二磨牙发生了近远中向的扭转移动趋势;在垂直向上,最大位移值位于C组的近中颊尖和近中颊侧根尖,最小位移值位于D组的近中腭尖和近中腭侧根尖。2.通过对整体的初始位移趋势观察得出,四组模型的第二磨牙均表现出远中倾斜移动的位移趋势,其中模型A和模型B的第二磨牙的最小位移值(位移旋转中心)位于根分叉处,但位移最大值模型B比模型A大;模型C中第二磨牙的最小位移值位于腭根的根中三分之一处,在模型D中,第二磨牙的最小位移值位于根上三分之一处。3.支抗牙均表现出向近中移动的位移趋势。与其他组相比,模型C中支抗牙的初始位移值最大。4.对第二磨牙的牙周膜应力分布的比较表明,模型B和D比模型A和C更均匀,其中模型D的应力分布最为均匀。结论:不同附件对于牙齿移动的影响是不同的,四组模型中的第二磨牙均表现为冠向远中根向近中的顺时针倾斜移动趋势,优化控根附件组对于牙根的控制相对于传统矩形附件更好;传统垂直矩形附件组的第二磨牙的位移趋势为腭侧扭转倾斜移动;传统水平矩形附件组较无附件组的磨牙移动效率更高。

吴倩[4](2020)在《附件位置对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关于隐形矫治中附件的研究,大量学者主要集中研究了附件大小、固位力、脱落程度、表面损坏等方面的影响,而关于附件位置对于牙齿移动生物力学方面的影响研究并不多见。通过建立上颌牙槽骨-牙周膜-上颌牙列-隐形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上颌第一磨牙不同位置粘接水平矩形附件,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来探讨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过程中,附件位置对磨牙位移趋势及其牙体、牙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临床上隐形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移动时合理设计附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选取个别正常牙合女性患者一名,上颌两侧第三磨牙均拔除,上颌结节区骨组织完好无损。2对患者颌面部进行CBCT快速扫描,利用所得DICOM数据以及Mimics20.0、Geomagic Studio12.0等建模软件建立上颌牙槽骨-牙周膜-上颌牙列-隐形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3模拟在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不同位置放置水平矩形附件并强迫磨牙向远中移动0.5mm,依据附件位置不同设置四组实验进行分析,A组:对照组,上颌第一磨牙牙齿表面无附件;B组:水平矩形附件置于牙齿颊侧临床冠中心;C组:水平矩形附件置于牙齿腭侧临床冠中心;D组:水平矩形附件置于牙齿颊、腭两侧临床冠中心。4应用Hypermesh10.0软件获取四组实验的牙齿位移以及及牙体、牙周膜应力分布的数据云图,进行结果分析。结果1通过CBCT扫描设备和多种计算机软件建立的上颌牙槽骨-牙周膜-上颌第一磨牙-隐形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其生物学特征和材料属性都较好的模拟了实物本身特性,可以达到实验研究要求。2强迫隐形矫治器推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向远中移动0.5mm时,牙的位移趋势云图结果显示:A组和B组牙齿移动方式主要呈倾斜移动;C组牙齿移动方式为倾斜移动伴有腭向旋转;D组牙齿移动方式趋向于整体移动。3四组实验牙齿位移结果显示磨牙远中移动过程中均有牙齿近中相对伸长,远中相对压低并伴有牙冠颊倾。4牙体应力云图结果显示:附件位置不同,右侧上颌第一磨牙的最大应力值也不同,四组实验牙体应力值大小依次为B>C>A>D。5牙周膜的应力分布云图结果显示:D组实验右侧上颌第一磨牙牙周膜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结论1应用CBCT扫描设备和Mimics20.0、Geomagic Studio12.0等软件建立的上颌牙槽骨-牙周膜-上颌第一磨牙-隐形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其生物学特征和材料属性都较好的模拟了实物本身特性,利于实验分析。2隐形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移动时,水平矩形附件置于牙齿颊、腭两侧临床冠中心,牙齿更倾向于整体移动,有利于牙齿排列稳定。3隐形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移动时,水平矩形附件置于牙齿颊、腭两侧临床冠中心,牙体受力更小且牙周组织受力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牙齿正畸移动。图45幅;表7个;参133篇。

廖建春[5](2019)在《泪前隐窝入路的解剖与手术学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就泪前隐窝入路相关的应用解剖以及该入路的临床应用进行概述,重点介绍泪前隐窝、齿槽隐窝、鼻泪管、筛前动脉鼻外侧支、中鼻甲动脉、下鼻甲动脉、下鼻道动脉、翼腭窝及其内容物、颞下窝及其内容物以及蝶窦外侧隐窝等的临床应用解剖结构,并对泪前隐窝入路在真菌性上颌窦炎、上颌窦囊肿、眼眶眶底骨折、翼腭窝肿瘤、颞下窝肿瘤以及蝶窦外侧隐窝病变中的应用,以及相应解剖结构对手术的影响加以分析,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医师开展此类手术提供参考。

王臻妮[6](2018)在《累及翼腭窝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PPF)位置深在,虽然体积较小,但其解剖结构复杂,有自然的管道和裂隙沟通鼻腔、鼻咽、口腔、眼眶、中颅窝和颞下窝(Infratemporal Fossa,ITF),是鼻眼、鼻颅底沟通性病变常累及的地方。累及翼腭窝的病变以肿瘤多见,良性肿瘤常见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鼻咽纤维血管瘤,恶性肿瘤中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SCC)、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淋巴瘤、肉瘤、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MM)和肌上皮癌(myoepithelial carcinoma,MC)等均有见报道,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肿瘤的主要部位和累及周围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分析患者的不同的临床表现形式一般可提示肿瘤病变的原发部位及可能累及的重要结构。良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恶性肿瘤除对放化疗敏感的肿瘤外主要的治疗方式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因为该部位结构深在,结构复杂,且毗邻颈内动脉和中颅窝底,如何有效切除肿瘤并减少手术并发症,尤其是避免大血管和卢颅神经的损伤,是国内外各学者专家一直关注并讨论的重点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鼻内镜手术的进步,对累及翼腭窝的沟通性病变的诊断和手术入路的经验总结逐渐深入。目的通过探讨累及翼腭窝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资料、手术入路及经验、预后,为临床诊疗翼腭窝肿瘤性病变提供一定的经验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7年1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经影像学诊断、手术切除及术后病理确诊的30例累及翼腭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患者临床症状较单一,以头痛为主诉者2例,以颌面部肿物逐渐增大就诊者2例,以颌面神经分布区感觉异常及鼻塞1例,以渐进性鼻塞伴或不伴反复鼻出血6例,以耳闷为主要症状者1例;另有18例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与肿瘤不同程度侵犯上颌窦各壁而导致的临床表现类似。30例患者术前均经鼻窦鼻咽部CT平扫+增强检查,其中16例患者行MRI平扫+增强扫描,3例加行CTA检查,6例加行DSA检查,证实为翼腭窝不同程度受累的占位性病变:5例考虑为神经源性肿瘤,瘤体主要位于翼腭窝、颞下窝;6例瘤体主要位于鼻咽鼻腔,向外侧不同程度累及翼腭窝,术前诊断为鼻咽纤维血管瘤;19例术前诊断为恶性肿瘤,其中18例原发于上颌窦,1例原发于颞下窝,均侵袭翼腭窝。手术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式麻醉,根据瘤体原发部位、侵犯范围以及距离体表的远近选择合适手术入路,经鼻内镜入路14例(其中2例怀疑神经源性肿瘤,因瘤体巨大且侵犯中颅窝者,术中应用影像导航仪),上颌骨部分或扩大切除入路14例,下颌下入路1例,下颌骨劈开入路1例,鼻内镜联合耳前颈侧入路1例。术后通过电话随访、鼻内镜复查及影像学检查,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3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大出血(大于1000ml的出血)等重大并发症出现。11例良性患者均彻底切除肿瘤。19例恶性患者除1例黑色素瘤颅内部分无法全切外,其余患者均肉眼全切。手术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良性肿瘤11例,恶性肿瘤19例,符合术前大体评估;分别为神经鞘瘤5例,血管纤维瘤6例,鳞状细胞癌8例,腺样囊性癌3例,上皮-肌上皮癌2例,肌上皮癌1例,平滑肌肉瘤1例,软骨肉瘤1例,黑色素瘤3例(见图1)。术后随访4个月至64个月不等,平均随访22个月,至随访终末时间,良性肿瘤患者无复发,2例患者有颌面神经分布区麻木感,其中1例术后半年恢复,1例患者有患侧口角略歪斜。19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均进行放化疗,其中13例至今生存,3例放疗后出现口鼻漏。2例黑色素瘤患者术后半年死亡,1例鳞状细胞癌及1例黑色素瘤患者术后8个月死亡,1例腺样囊性癌患者术后2年死亡,1例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4年死亡。结论1、累及翼腭窝的肿瘤以多部位沟通性肿瘤多见,早期累及翼腭窝的良性肿瘤,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累及翼腭窝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上颌神经分布区感觉或功能异常多见。2、CT及MRI是诊断翼腭窝肿瘤的主要方法,CTA可很好的显示卢颅内血管与瘤体的关系,脑血管造影(DSA)及超选择性供血动脉栓塞可有效诊断纤维血管瘤并减少瘤体血供。3、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的原发部位及受累范围,选择距离肿瘤径路较短、功能性结构破坏较少的手术入路。其中鼻内镜入路适用于原发肿瘤主要位于近颅底中线者,如上颌窦后壁、鼻腔后段及鼻咽腔或肿瘤累及中颅窝的翼腭窝神经鞘瘤和鼻咽纤维血管瘤、翼腭窝和颞下窝局限性恶性肿瘤,且具有损伤小、术后无面部瘢痕形成、恢复快等优点。颈侧、下颌下或下颌骨劈开入路主要适用于瘤体接近体表、远离颅底及中线者,如颞下窝原发性肿瘤累及翼腭窝者。上领骨切开入路:适用于上颌窦原发恶性肿瘤侵袭翼腭窝、颞下窝者。术中应用影像导航仪、多学科合作及术者的精确操作可有效切除翼腭窝巨大良性肿瘤并预防周围重要结构(颈内动脉、视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对于累及咀嚼肌、颅神经、眶内的患者,功能性结构的破坏有时不可避免;累及颅内者,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术后需辅助放/化疗。

吴连俊[7](2017)在《结合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定位的血管化腓骨皮瓣在颌骨成釉细胞瘤术后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评价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定位的血管化游离腓骨皮瓣(free fibula flap,FFF)在颌骨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M)术后缺损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11月因颌骨AM行根治性切除同期血管化FFF重建缺损的患者22例,其中15例术前行下肢CTA定位腓动脉及其穿支,排除下肢血管变异或畸形,测量并统计腓动脉(Peroneal artery,PA)及其穿支的起源、走行、管径大小等相关检查结果,以术中解剖探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探讨CTA用于腓动脉及其穿支术前评估的准确性;同时术前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died designing and computer adied manufacturing,CAD/CAM)模拟颌骨切除与重建,制作患者个性化颌骨模型及手术导板,对其同期行FFF重建。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5年,通过临床复查,电话随访,影像学检查,患者主观等级评价等方法,了解术后受区及供区功能美观等情况。结果:(1)本组22例FFF术后全部成活,存活率100%,移植的腓骨段长度7.5-21.5cm,平均长度为13.4cm,其中4例携带皮岛,皮岛大小分别为3.O×5.0cm、3.O×4.0cm、3.5×4.5cm、6.5×3.0cm。随访期间,除6例(27.3%)出现小腿功能减退外,其余患者受区形态、咬合关系及功能均较为理想,术后复查三维CT,显示受区钛板钛钉固位良好,移植骨断端与下颌骨残端结合良好,重建的下颌骨形态基本与健侧对称。(2)本研究15例CTA共检测到30侧(左侧15例,右侧15例)腓动脉,检出率为100%。PA起始处外径为4.41±0.81mm,PA起始处至腓骨头(Fibulahead,FA)外侧尖的垂直距离为41.91±6.59mm,穿支起始处至FA外侧的垂直距离为79.06±17.56mm。PA起始处管径与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5例PA共检测到穿支27支,其中5例(33%)穿支为1支,6例(40%)穿支为2支,3例(20%)穿支为3支,1例(7%)未显示分支;在27例穿支中,肌间隙(myocutaneous perforator,MP)穿支共 17 支(62.96%),皮支(septocutaneous perforator,SP)共 10 支(37.03%)。术前 CTA 显示 PA 起源Ⅰ型有 13 例(86.7%),Ⅱ型 1 例(6.7%),Ⅳ型1例(6.6%)。术中解剖探查发现15例中PA起源Ⅰ型者12例(80%),Ⅱ者1例(6.6%),Ⅳ型者2例(13.4%)。在PA起源类型方面,CTA检查结果与术中解剖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以术中探查有无腓动脉穿支为金标准,CTA检测穿支血管有无的准确率为80%,敏感度为86.7%,与术中探查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颌骨成釉细胞瘤因其具有局部侵袭性及浸润性生长的特点,术后易复发。临床上应根据AM临床病理类型、年龄、病程等综合考虑选择治疗手段,术后应密切随访观察。(2)游离腓骨皮瓣骨量足骨质高、可根据颌面部缺损大小形态进行截骨塑性,具有血供充足、抗感染能力强以及成骨愈合快等优点,是目前成釉细胞瘤根治性切除术后颌骨及软组织缺损重建较为理想的方法。(3)术前CTA可较为准确地显示腓动脉及其穿支的起源、走行等情况,排除下肢血管解剖变异及病变,对术前设计游离腓骨肌皮瓣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CTA在腓动脉及其穿支管径及类型方面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应王君子[8](2014)在《唇腭裂患者正颌术后上颌骨短期稳定性的三维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尝试建立一种基于三维CT且适用于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上颌骨的三维测量方法,以期对唇腭裂患者正颌术后上颌骨的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估。方法:1.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25例,并选取正颌术前2周(T0)、术后1周(T1),术后3月(T2)、术后6月(T3)时拍摄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利用Nemotec Studio NX头影测量分析软件对纳入患者不同时间点获取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描记与测量,记录其中反映上颌骨特征的8个指标,利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各时间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评估上颌骨术后短期二维稳定性。2.选取T0、T2、T3时患者拍摄的全头颅螺旋CT资料,利用Simplant Pro软件建立上颌骨的三维测量方法并验证定点可重复性;设定13个描述上颌骨内部结构的测量指标并进行分析,以排除正畸因素对于实验的干扰;设定22个描述上颌骨空间位置的指标,并将本实验纳入患者按照裂隙侧分为左侧、右侧及双侧完全性唇腭裂三组,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T2、T3时所测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以评估上颌骨术后短期三维稳定性。结果:1.通过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头影测量分析发现,本组25例唇腭裂患者正颌术后较术前上颌骨∠SNA增大2.858°,A点在矢状向前移3.025mm,上颌骨顺时针旋转3.408°,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至术后3月,上颌骨主要发生矢状向上的复发,A点复发率为13.32%;术后3月至术后6月,上颌骨在矢状向无明显复发,在垂直向有一定程度复发,A点复发率为52.13%,上颌骨存在逆时针旋转,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通过三维CT测量分析发现,本组25例唇腭裂患者正颌术前至术后6月上颌骨内部结构较稳定;术后3月至6月,发生向上的平移型复发和前部上抬的后仰型复发,上颌骨前部牙骨段向上总体复发率为7.46%,其中左侧、右侧、双侧完全性唇腭裂各组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0.95%,8.01%,34.76%,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上颌骨在矢状向无明显复发;在左右向上,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组均出现整体向健侧的平移型复发,且存在前部偏向健侧、而后部偏向患侧的偏转型复发。结论:1.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在正颌术后上颌骨在三维方向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复发;2.本实验所建立的三维测量方法能较为有效地反映唇腭裂患者正颌术后上颌骨在各个方向的复发趋势,较传统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头影测量更为全面,为定量研究唇腭裂患者上颌骨在三维内的术后稳定性提供了参考。

刘如月[9](2014)在《成人上、下颌骨的CT三维重建与标本对照观测及临床意义》文中提出背景牙种植术是一种修复牙缺损的新技术,为牙缺失患者提供了一种功能良好、外形美观的修复方法,但在牙种植术操作过程中,尤其是一些牙槽嵴萎缩的老年患者,由于操作者对颌骨内下颌管的位置、走行和上颌窦的解剖特点,以及牙根与下领管、上颌窦的位置关系不清晰,常导致下颌牙根损伤下牙槽神经引起下颌部麻木或感觉消失,上颌牙根误入上颌窦引起上颌窦瘘及感染等并发症,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牙种植术的开展及应用。目的利用螺旋CT的三维重建技术和标本,观察颌骨内下颌管的走行及其内的下牙槽神经、血管的排列关系和上颌窦的解剖特点,测量牙槽窝的深度和各牙根尖至下颌管、上颌窦的距离,为牙种植术等提供形态学基础。材料和方法收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施行颌面部螺旋CT扫描的成年人,且无颌骨及牙病变者100例,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20-50岁。选取成人上、下颌骨陈旧标本各20例和新鲜标本各10例,牙无缺失,第三磨牙萌出。将被检查者的原始影像数据输入CT三维重建工作站,使用ADW4.2重建软件的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技术(MPR)、曲面重组技术(CPR)等重建软件进行影像重建。在标本上解剖出下颌管、上颌窦和下颌管内的下牙槽血管、神经。测量牙槽窝深度和牙根尖至下颌管、上颌窦的距离。结果1.在VR重建影像上,可清晰显示上颌骨、下颌骨及其下颌管的颏孔、下颌孔形态。在CPR重建影像上,下颌管壁由一薄层骨密质构成,长64.55+1.30mm;新鲜标本下颌管内的下牙槽血管位于下牙槽神经的上方。新鲜标本的上颌窦呈锥形腔隙,65.0%上颌窦的下壁呈平坦状,35.0%呈不规则状;自上颌窦下壁向上有凸起的骨隔,将上颌窦分隔为数个腔,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的骨隔较多见。60.0%黏膜隔的深面无骨隔存在。2.在CPR重建影像和标本上,下颌牙槽窝深度以下颌第二前磨牙最深,左、右侧分别为12.79±1.20mm和12.70±1.15mm,由深到浅为下颌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一磨牙和下颌第三磨牙,其中第三磨牙远中根牙槽窝最浅,左、右侧分别为9.94±1.20mm和9.88±1.21mm。3.在MPR重建影像和标本上,上颌牙槽窝深度以上颌第二前磨牙最深,左、右侧分别为13.31±0.89mm和13.01±0.91mm,由深到浅为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和上颌第三磨牙,其中第三磨牙远中颊根牙槽窝最浅,左、右侧分别为7.13±1.05mm和6.91±1.17mm。4.在CPR重建影像和标本上,下颌磨牙远中根尖距下颌管上壁距离均较近中根尖近,下颌牙根尖至下颌管上壁的距离以第二磨牙最近,由近及远为下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和下颌第一前磨牙。5.在MPR重建影像和标本上,上颌磨牙的近中颊根至上颌窦距离均较舌根和远中颊根近,由近及远为近中颊根、舌根和远中颊根;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颊根至上颌窦距离较舌根近,但其颊、舌根均较上颌第二前磨牙牙根远;上颌牙根尖至上颌窦下壁距离以第一磨牙最近,由近至远为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三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和上颌第一前磨牙。结论1.下颌管走行、上颌窦下壁结构、牙槽窝深度和各牙根尖至下颌管、上颌窦距离,对选择适宜长度的牙种植体,避免牙种植体损伤下牙槽神经和误入上颌窦等具有临床意义。2.螺旋CT三维重建与标本的牙槽窝深度和牙根尖至下颌管、上颌窦的距离呈一致性,但具体测量数值存在差异,在临床上选择牙种植体时应注意其长度,防止牙种植体过长而导致相应并发症的发生。

彭浒,邓彬华,纪振华,彭渝,刘环海,万安云,刘海斌,万锋,朱秋蓓,刘新,周先伟,廖建春[10](2013)在《上颌窦区的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为经上颌窦入路翼腭窝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15例成人尸头标本中观察并测量眶下孔至上颌窦重要结构之间的距离。结果: 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稍内侧,至眶下缘的垂直距离为(6.72±2.98)(4.30~11.90)mm,至上颌窦底壁的距离为(18.56±3.14)(14.60~27.20)mm,至上颌窦最后壁的距离为(36.08±3.61)(30.30~42.40)mm,至蝶腭动脉起始处的距离为(37.59±3.75),(30.50~44.10)mm,至翼腭神经节的距离为(40.47±2.74)(36.10~44.90)mm,至翼管的距离为(48.12±3.21)(42.20~54.40)mm,至上颌神经出圆孔处的距离为(43.24±3.32)(38.90~49.70)mm;筛上颌窦板长径为(8.96±2.87)(4.10~13.10)mm,宽径为(5.28±1.38)(2.90~8.70)mm。结论: 本研究可为经上颌窦入路翼腭窝手术提供解剖学参数。

二、上颌骨牙窝解剖学观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颌骨牙窝解剖学观测(论文提纲范文)

(1)嵌入上颌窦底的上后牙正畸牙移动的CBCT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嵌入上颌窦底的上后牙正畸牙移动的CBCT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安氏Ⅲ类偏颌畸形患者下颌硬组织以及解剖学(牙合)平面的三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下颌硬组织形态以及空间位置的三维测量分析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实验设备
        3 数据采集
        4 建立三维模型
        5 参考坐标系的确定
        6 测量项目
    数据处理
    结果
        1 下颌骨左、右两侧硬组织形态对称性的三维分析
        2 下颌骨解剖学标志点空间位置对称性的三维分析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下颌解剖学牙合平面的三维测量分析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实验设备
        3 数据采集
        4 建立三维模型
        5 测量内容
    数据处理
    结果
        1 解剖学牙合平面在矢状向上的分析
        2 解剖学牙合平面在水平向上的分析
        3 解剖学牙合平面在冠状向上的分析
    讨论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3)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不同附件远移上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上颌牙列-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的三维有限元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设备
        1.3 数据采集
        1.4 建立上颌牙列-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1.4.1 建立上颌骨、牙列及牙周膜的三维实体模型
        1.4.2 无托槽矫治器及附件的建立和转配
        1.5 模型分组
        1.6 材料参数设定和单元网格划分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不同附件远移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设备和有限元模型
        1.2 定义不同材料的接触条件及约束
        1.3 建立模型参考坐标系
        1.4 设定位移标志点
        1.5 观察和分析指标
    结果
        2.1 第二磨牙X轴(水平向)的初始位移趋势变化
        2.2 第二磨牙Y轴(近远中向)的初始位移趋势变化
        2.3 第二磨牙Z轴(垂直向)的初始位移趋势变化
        2.4 第二磨牙整体初始位移趋势
        2.5 支抗牙的初始位移位移趋势
        2.6 牙周膜Von-Mises应力分布及大小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4)附件位置对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上颌牙槽骨-牙周膜-上颌牙列-隐形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对象
        1.1.2 实验设备
        1.1.3 CBCT扫描和图像数据采集
        1.1.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1.5 边界条件和载荷
    1.2 结果
        1.2.1 参数定义
        1.2.2 网格划分
    1.3 讨论
        1.3.1 研究对象确定的标准
        1.3.2 CBCT扫描快速建模的优势
        1.3.3 三维有限元模型建模软件的选取
        1.3.4 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 Mesh的特点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附件位置对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对象与设备
        2.1.2 模型的建立
        2.1.3 网格划分
        2.1.4 边界条件和载荷
        2.1.5 研究内容
    2.2 结果
        2.2.1 右侧上颌第一磨牙远中向位移趋势
        2.2.2 参考坐标系及参考点
        2.2.3 右侧上颌第一磨牙远中向X轴位移
        2.2.4 右侧上颌第一磨牙远中向Y轴位移
        2.2.5 右侧上颌第一磨牙远中向Z轴位移
        2.2.6 通过牙齿位移图直观观察牙周膜位移图
        2.2.7 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应力分布
        2.2.8 上颌第一磨牙牙周膜应力分布
    2.3 讨论
        2.3.1 隐形矫治器附件的设计
        2.3.2 右侧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的位移趋势分析
        2.3.3 强迫上颌第一磨牙向远中移动距离的选择
        2.3.4 右侧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时牙体应力分析
        2.3.5 右侧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时牙周膜应力分析
    2.4 小结
    2.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第3章 综述 三维有限元分析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3.1 三维有限元的发展史
    3.2 有限元分析在口腔内科领域的应用研究
    3.3 有限元分析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研究
    3.4 有限元分析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研究
    3.5 有限元分析在口腔解剖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3.6 三维有限元分析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6)累及翼腭窝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及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结合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定位的血管化腓骨皮瓣在颌骨成釉细胞瘤术后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注释表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5.参考文献
6.典型病例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8)唇腭裂患者正颌术后上颌骨短期稳定性的三维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及符号表
绪论
第一部分 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正颌术后上颌骨稳定性的二维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设备
        1.1.1 实验对象
        1.1.2 实验设备
        1.2 实验方法
        1.2.1 X线侧位片拍摄时间选择
        1.2.2 X线侧位片拍摄要求
        1.2.3 X线侧位片的获取
        1.3 测量方法
        1.3.1 骨性标志点及参考平面
        1.3.2 测量指标
        1.3.3 可重复性检验
        1.4 数据获得与统计学处理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二部分 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正颌术后上颌骨稳定性的三维评价
    实验一 唇腭裂患者上颌骨的三维测量方法的建立
        1.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对象、设备
        1.1.1 实验对象
        1.1.2 实验设备
        1.2 实验方法
        1.2.1 CT资料获取时间点
        1.2.2 CT扫描基本要求
        1.2.3 三维CT图像资料重建
        1.2.4 Simplant结合CT资料重建患者头颅硬组织模型
        1.3 测量方法
        1.3.1 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
        1.3.2 硬组织标志点的选取及姿势平面的定义
        1.3.3 测量项目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实验二 三维测量方法的可重复性实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和设备
        1.2 方法
        1.2.1 三维CT资料获取
        1.2.2 三维重建模型获取
        1.2.3 测量获得及统计学处理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实验三 唇腭裂患者正颌术后上颌骨短期自身稳定性的三维评价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和设备
        1.2 方法
        1.2.1 获取三维CT资料
        1.2.2 三维重建模型获取
        1.2.3 数据获得及统计学处理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实验四 唇腭裂患者正颌术后上颌骨短期空间稳定性的三维评价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和设备
        1.2 方法
        1.2.1 获取三维CT资料
        1.2.2 三维重建模型获取及测量指标
        1.2.3 数据获得及统计学处理
        2.结果
        3.结果说明
        4.讨论
        4.1 唇腭裂患者正颌术后上颌骨在垂直向的稳定性
        4.2 唇腭裂患者正颌术后上颌骨在矢状向的稳定性:
        4.3 唇腭裂患者正颌术后上颌骨在左右向的稳定性
        4.4 二维与三维稳定性的比较
        4.5 本实验的不足
        5.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成人上、下颌骨的CT三维重建与标本对照观测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上颌骨牙窝解剖学观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嵌入上颌窦底的上后牙正畸牙移动的CBCT研究[D]. 张旭丽.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2]安氏Ⅲ类偏颌畸形患者下颌硬组织以及解剖学(牙合)平面的三维分析[D]. 王玉俏. 青岛大学, 2020(01)
  • [3]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不同附件远移上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迟敬文. 青岛大学, 2020(01)
  • [4]附件位置对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吴倩.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5]泪前隐窝入路的解剖与手术学意义[J]. 廖建春.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03)
  • [6]累及翼腭窝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的分析[D]. 王臻妮. 山东大学, 2018(11)
  • [7]结合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定位的血管化腓骨皮瓣在颌骨成釉细胞瘤术后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应用[D]. 吴连俊. 浙江大学, 2017(01)
  • [8]唇腭裂患者正颌术后上颌骨短期稳定性的三维评价[D]. 应王君子.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3)
  • [9]成人上、下颌骨的CT三维重建与标本对照观测及临床意义[D]. 刘如月. 新乡医学院, 2014(01)
  • [10]上颌窦区的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J]. 彭浒,邓彬华,纪振华,彭渝,刘环海,万安云,刘海斌,万锋,朱秋蓓,刘新,周先伟,廖建春. 解剖与临床, 2013(06)

标签:;  ;  ;  ;  ;  

上颌窝的解剖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