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丽江古城走“双赢”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赵敏[1](2015)在《旅游挤出效应下的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旅游化的背景之下,中国众多的古城、古镇、古村落正在蜕变、衰落或消失。其中,在旅游发展影响下,可能会引起旅游目的地的原住居民挤出、原有功能挤出和原生文化挤出,形成旅游挤出效应。如何合理利用古城、古镇、古村落,建设特色旅游村镇,既要“望得到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又要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进步,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文化景观是地理学的重要课题,世界各地的学者围绕其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将文化景观和旅游发展相结合,分析文化景观生产,是文化景观和旅游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和新突破。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理论研究方面(1)提出旅游挤出效应概念。在综合旅游社会文化影响主要问题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旅游挤出效应概念,旅游挤出效应是目的地地区因旅游发展引起原住居民挤出、原有功能挤出和原生文化挤出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具有经济转轨性、社会多元性、空间置换性和文化交融性的特征,是在旅游目的地空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2)提出文化景观生产理论。文化景观生产是将所有景观要素纳入到资本生产逻辑中,在各种权力阶层和利益相关主体的参与下,通过复杂的社会关系构建来生产文化景观产品的过程。其运作逻辑包括资本循环、权力干预和社会运动,消费文化是一种外部影响力。旅游挤出效应下的文化景观生产是文化景观生产的特殊情形,是在旅游挤出效应“压力层”和利益相关者博弈“动力层”的作用下进行的。2、实证研究方面(1)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动因演替分为两个阶段。政治主导阶段:1994年以前,政治力量是推动文化景观生产的主导动因,以更迭的政权统治为核心的五大因素影响和控制了古城的文化景观生产。经济主导阶段:1994年以后,经济力量,特别是旅游业发展,是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主导动因,1999年以后,古城文化景观生产表现为旅游挤出效应下的文化景观生产。(2)旅游挤出前,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受五大因素作用:独特的地理环境、更迭的政权统治、和谐的民族关系、多元的文化交融、繁荣的工商经济,其中政权统治是核心力量。在五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奠定了当代丽江古城空间格局和景观风貌的基础。(3)旅游挤出后,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具有三大特征:古城空间扩张化表现为维持古城总体格局基本不变,局部规模扩张和内部空间重构,具有“稳中有变”的特点;用地功能消费化表现为依托古城原有空间形态,植入满足旅游发展需求新功能,具有“稳中求活”的特点;建筑景观符号化表现为既要保持纳西族传统民居的特色符号,又要迎合符号消费取向而求新、求异,具有“稳中求新”的特点。(4)旅游挤出后,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受双重机制作用:古城文化景观生产呈现出多元主体参与的特征,其中政府与旅游开发商和经营商组成了“增长联盟”。权力与资本形成的合力,导致了旅游挤出,并推动着文化景观生产。在权力与资本运作机制的相互制约与平衡下,古城文化景观生产最终形成了“大保护+小突破”、“不变+变”的结果。3、主要创新点(1)针对旅游目的地原住居民挤出、原有功能挤出和原生文化挤出,提出了旅游挤出效应的概念。(2)在空间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文化景观生产的理论框架。(3)以丽江古城为案例,提炼了旅游古镇文化景观生产的运作逻辑。研究对于探求古镇的文化景观生产基本规律、分析基于文化景观生产的旅游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于指导古镇旅游发展、促进世界遗产地文化景观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了进一步完善文化景观生产研究的理论体系,下一步应加强文化景观生产背后的社会关系变迁研究、其他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景观生产研究。
周全慧[2](2013)在《在凝视与被凝视之间 ——丽江古城四方街民族文化创意与旅游发展的人类学透视》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现代工业文明席卷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带动各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向民族文化的延伸,向民族地区的拓展,也是创意产业追求文化异质性的必然结果。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云南丽江古城四方街作为古城纳西王国的代表,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形形色色的游客凝视,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当地产生着巨大的作用力。因此,选择四方街为研究对象,以“游客凝视”理论为研究工具对该地民族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丽江古城的中心四方街地区为考察对象,从该地区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出发,对其民族文化创意因子及民族文化创意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并分析游客凝视与民族文化创意发展两者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探讨作为“凝视”主体的政府、本地人和外来经营者在民族文化创意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最后试图对游客凝视推动下的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归纳,为当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戴前虎[3](2010)在《论衡阳市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问题和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在校大学生是旅游客源市场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文章针对衡阳市高校大学生旅游需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指出了衡阳市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策略和建议。
胡清旻[4](2009)在《乡村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初探 ——以丽江古城区新农村建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丽江周边乡村富有特色的自然风景、人文资源为依托,以目前大范围新农村建设为研究背景,调查研究国内外关于新农村建设中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相关原则、对策及实施情况,总结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对于风景资源的破坏行为,并归纳总结出符合丽江周边农村区域风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方法,结合案例诠释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分成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对乡村风景资源的概念和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的介绍,并对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丽江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介绍丽江乡村风景资源的基本概况,包括其乡村自然风景资源及乡村人文风景资源的内容和特色,概括乡村风景资源的价值。第三部分:通过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整理,主要对丽江乡村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风景资源的保护进行探讨,提出乡村风景资源的保护原则、策略以及实施办法。第四部分:基于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探讨,提出新农村建设中丌发和利用乡村风景资源的原则、方法,并结合丽江现有的开发实例提出保护利用的模式,最后结合丽江古城区金山乡发展乡村旅游实例加以阐述。最后提出:丽江的新农村建设只有建立在完整的乡村风景资源保存和独特人文资源传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资源特点来开发和利用,其开发建设才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结论。
罗冰清[5](2007)在《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认为着名的旅游目的地——丽江古城拥有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独具特色,悠久古老。这些资源为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极具开发价值。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利用对增强丽江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提高丽江旅游的知名度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使丽江旅游业保持独特个性、提升文化品位及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说,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丽江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丽江古城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文章主要采用了实地考察法、资料收集与文献综合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运用旅游学、哲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原理与知识,从丽江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情况出发,对丽江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和利用从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文章首先对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的概括,阐明了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属类型,分析了丽江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宗教性、多样性、历史悠久性、民族性等特点。并对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产品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进行了讨论。根据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利用现状,并指出丽江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之间存在一种互动的机制。针对现阶段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程度,探讨了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丽江古城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初步构想:在开发中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保护性开发原则、市场化原则、社区参与原则、创新性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要将生态旅游理念、文化旅游产业观和力求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等思想贯彻到整个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针对丽江古城各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具体的旅游开发利用思路。最后,文章对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利用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段松廷[6](2002)在《丽江古城走“双赢”之路》文中研究说明 近年来,深藏在滇西北横断山脉之中的丽江古城因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名利双收”、一鸣惊人。2000年游客量达258万人,其中外国游客9.2万人,旅游综合收入13.44亿元。 以文化遗产为基础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交通、通信、市政设施、旅游设施建设,也增强了丽江人的开放意识和文化保护意识,更新了观念,使丽江进入了全面繁荣的时期。
二、丽江古城走“双赢”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丽江古城走“双赢”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挤出效应下的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 |
1.1.2 旅游产业发展 |
1.2 研究进展与述评 |
1.2.1 文化景观形成和变迁 |
1.2.2 文化景观感知和解释 |
1.2.3 文化景观保护和利用 |
1.2.4 文化景观生产和管理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基础与典型性 |
1.3.1 研究基础 |
1.3.2 典型性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化景观生产理论研究 |
2.1 空间生产理论要点 |
2.1.1 空间内涵 |
2.1.2 空间属性 |
2.1.3 空间生产辩证关系 |
2.1.4 空间生产运作逻辑 |
2.2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文化景观生产 |
2.2.1 文化景观 |
2.2.2 文化景观生产基础 |
2.2.3 文化景观生产与旅游发展 |
2.3 旅游挤出效应 |
2.3.1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挤出现象 |
2.3.2 旅游挤出效应内涵与特征 |
2.3.3 旅游挤出效应作用机理 |
2.4 旅游挤出效应下的文化景观生产 |
2.4.1 旅游挤出效应下的文化景观生产内涵 |
2.4.2 旅游挤出效应下的文化景观生产模式 |
第三章 旅游挤出前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 |
3.1 丽江概况 |
3.1.1 丽江历史沿革 |
3.1.2 丽江自然与人文环境 |
3.1.3 丽江古城形成与发展 |
3.2 丽江古城主要发展时期的文化景观生产 |
3.2.1 明代木府时期的文化景观生产 |
3.2.2 清代流官时期的文化景观生产 |
3.2.3 清末及民国时期的文化景观生产 |
3.3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运作机制与结果 |
3.3.1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运作机制 |
3.3.2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结果 |
第四章 旅游挤出后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动因 |
4.1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动因演替 |
4.1.1 政治主导阶段(1994年以前) |
4.1.2 经济主导阶段(1994年以后) |
4.2 丽江旅游发展概况 |
4.2.1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 |
4.2.2 丽江旅游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4.2.3 丽江旅游发展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
4.2.4 丽江旅游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
4.3 丽江古城旅游挤出效应的调查 |
4.3.1 1999年旅游挤出效应开始显现 |
4.3.2 2005~2010年旅游挤出效应达到高峰 |
4.3.3 2011年以后旅游挤出效应趋缓 |
4.4 丽江古城旅游挤出效应的特征与作用机理 |
4.4.1 丽江古城旅游挤出效应的特征 |
4.4.2 丽江古城旅游挤出效应的作用机理 |
第五章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特征之一:古城空间扩张化 |
5.1 旅游业推动下的城镇发展 |
5.1.1 丽江城镇化与旅游业发展 |
5.1.2 丽江坝区的城镇扩张 |
5.1.3 旅游挤出效应下的古城空间扩张 |
5.2 古城扩张中的空间生长规律 |
5.2.1 空间句法的原理与技术 |
5.2.2 大研古镇:小规模更新式的有机生长 |
5.2.3 束河古镇:大规模开发式的变异生长 |
5.2.4 白沙古镇:乡村居住社区型的缓慢生长 |
5.2.5 古城空间生长规律总结 |
5.3 古城扩张后的空间重构特征 |
5.3.1 大研古镇的空间重构特征 |
5.3.2 束河古镇的空间重构特征 |
5.3.3 白沙古镇的空间重构特征 |
5.3.4 古城空间重构特征总结 |
第六章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特征之二:用地功能消费化 |
6.1 旅游挤出效应下的空间消费 |
6.1.1 丽江古城空间消费的逻辑 |
6.1.2 丽江古城空间消费的主体与客体 |
6.1.3 丽江古城消费空间的构成 |
6.2 古城用地结构消费化特征 |
6.2.1 大研古镇用地结构的高消费化特征 |
6.2.2 束河古镇用地结构的高消费化特征 |
6.2.3 白沙古镇用地结构的低消费化特征 |
6.2.4 古城用地结构消费化的总体特征 |
6.3 古城消费空间分布特征 |
6.3.1 古城大类消费空间分布特征 |
6.3.2 古城小类消费空间分布特征 |
6.3.3 古城消费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 |
第七章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特征之三:建筑景观符号化 |
7.1 旅游挤出效应下的符号消费 |
7.1.1 建筑景观消费的价值转变 |
7.1.2 建筑景观的符号消费取向 |
7.2 古城整体建筑景观符号现状 |
7.2.1 院落类型符号现状 |
7.2.2 建筑风貌符号现状 |
7.2.3 建筑类型符号现状 |
7.2.4 古城整体建筑景观符号的现状特征 |
7.3 古城建筑景观要素符号化特征 |
7.3.1 传统民居建筑景观要素的特征 |
7.3.2 建筑内部空间的符号化特征 |
7.3.3 建筑立面色彩的符号化特征 |
7.3.4 建筑外部装饰的符号化特征 |
7.3.5 建筑景观要素符号化特征总结 |
第八章 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的作用机理 |
8.1 文化景观生产的主体与行为 |
8.1.1 文化景观生产的多元主体 |
8.1.2 文化景观生产的复杂行为 |
8.2 文化景观生产的运作机制 |
8.2.1 文化景观生产的权力运作机制 |
8.2.2 文化景观生产的资本运作机制 |
8.2.3 文化景观生产的社会运动机制 |
8.2.4 文化景观生产的运作逻辑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1.1 论研究结论 |
9.1.2 实证研究结论 |
9.2 主要的创新点 |
9.2.1 提出了旅游挤出效应概念 |
9.2.2 构建了文化景观生产的理论框架 |
9.2.3 提炼了旅游古镇文化景观生产的运作逻辑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3.1 文化景观生产背后的社会关系变迁研究 |
9.3.2 其他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景观生产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在凝视与被凝视之间 ——丽江古城四方街民族文化创意与旅游发展的人类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关于旅游人类学的研究 |
二、 关于民族文化创意的研究 |
三、 关于凝视、游客凝视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相关概念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相关概念 |
第二章 被凝视对象:四方街 |
第一节 丽江古城概况 |
一、 地理环境 |
二、 人文环境 |
三、 发展沿革 |
第二节 四方街概况 |
一、 基本情况 |
二、 主要街道 |
三、 四方街的功能变迁 |
第三节 四方街民族文化创意因子 |
一、 纳西族文化 |
二、 茶马古道文化 |
三、 民族节庆文化 |
四、 民族手工艺品 |
五、 酒吧一条街 |
第三章 被凝视历程:四方街民族文化创意的发展 |
第一节 四方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四方街民族文化创意的发展 |
一、 起步阶段(从 1993 年到 1997 年) |
二、 快速发展阶段(从 1998 年到 2001 年) |
三、 稳固发展阶段(从 2002 年至 2008 年) |
四、 转型发展阶段(从 2009 年至今) |
第三节 游客凝视与民族文化创意的关系 |
一、 游客凝视是民族文化创意发展的源动力 |
二、 民族文化创意发展为游客凝视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
第四章 凝视相关者:凝视主体凝视的结果 |
第一节 政府凝视下的四方街 |
一、 民族文化创意发展定位及制度保障 |
二、 基础设施建设 |
三、 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和宣传 |
第二节 本地人凝视下的四方街 |
一、 本地人的基本生活状态 |
二、 本地人对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态度 |
三、 早期参与者 |
第三节 外来经营者凝视下的四方街 |
一、 外来经营者经营状况 |
二、 外来经营者对民族文化创意的态度 |
三、 新丽江人 |
第五章 凝视的推动——四方街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
第一节 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特点 |
一、 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选择性和前瞻性 |
二、 民族文化创意与旅游业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
三、 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具有风险性,运作要求高 |
第二节 四方街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
一、 用创意挖掘民族文化资源 |
二、 用创意开发旅游产品 |
三、 用创意进行旅游营销 |
第三节 四方街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 |
一、 立足民族文化,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意的契合 |
二、 培养和引进创意人才 |
三、 鼓励本地居民参与 |
四、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论衡阳市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问题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大学生旅游市场的主要特征 |
(一) 旅游消费水平较低 |
(二) 旅游时间比较充裕 |
(三)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以短期、邻近地区为主 |
(四) 出游方式呈现多样性 |
(五) 大学生旅游不成团, 以散客居多 |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大学生旅游市场被忽视, 产品不符合大学生的需求 |
(二) 资金有限, 消费水平低, 旅行社的推广方式不被大学生接受 |
(三) 一些小旅行社非法操作使得大学生对旅游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信任度低 |
(四) 对旅行社的产品价格接受度小 |
三、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对策 |
(一) 根据大学生需求的不同, 制定出多种符合其需要的旅游产品 |
(二) 根据人数的多少采取灵活而合理的定价策略 |
(三) 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 |
(四) 开发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旅游产品, 以争取高校对大学生旅游给予政策支持 |
(五) 确定营销的层次, 提高品牌影响力 |
(4)乡村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初探 ——以丽江古城区新农村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绪论 |
1.1 认识乡村风景资源 |
1.1.1 乡村及风景资源的解释 |
1.1.2 乡村风景资源与城市景观的区别 |
1.2 新农村建设中乡村风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必要性 |
1.2.1 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要求保护和利用乡村风景资源 |
1.2.2 乡村风景资源是对城市游憩资源的有效补充 |
1.2.3 提高农村环境品质的有效手段,满足城乡人口不同的需求 |
1.2.4 乡村风景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 |
1.3 片面理解新农村建设导致的问题 |
1.3.1 农村建设城市化,改变了原有的空间格局 |
1.3.2 片面的新农村建设破坏了原有的自然风景 |
1.3.3 新农村建设不是新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文化氛围 |
1.3.4 片面的新农村建设破坏了地域特色 |
1.4 古城区新农村建设实践的背景 |
1.4.1 古城区概况 |
1.4.2 古城区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
1.4.3 古城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
1.5 小结 |
2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概述 |
2.1 丽江乡村自然风景资源的内容与特色 |
2.1.1 丽江乡村自然风景资源的特色 |
2.1.2 丽江乡村自然风景资源的内容 |
2.2 丽江乡村人文风景资源的内容与特色 |
2.2.1 丽江乡村人文风景资源的特征 |
2.2.2 丽江的地域文化特色 |
2.2.3 丽江的民族文化特色 |
2.3 小结:丽江乡村风景资源的价值 |
2.3.1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的生态价值 |
2.3.2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的生产价值 |
2.3.3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的旅游价值 |
3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的保护 |
3.1 保护的必要性 |
3.2 丽江新农村建设中乡村风景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 |
3.2.1 地形地貌破坏严重 |
3.2.2 乡村景观破坏严重 |
3.2.3 地域乡村文化慢慢消失 |
3.2.4 乡村空间结构的改变 |
3.2.5 古城周边地区的旅游房地产热潮 |
3.2.6 乡村景观规划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
3.3 造成丽江乡村风景资源破坏的主要原因 |
3.3.1 目的不明确,缺失保护风景资源原生性意识 |
3.3.2 政府无规划、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及建设 |
3.3.3 重视古城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忽视对周边乡村环境资源的保护 |
3.3.4 缺乏保护意识,经营理念落后 |
3.4 国外相关建设中乡村风景资源保护的经验借鉴 |
3.4.1 从韩日"新村运动"中保护乡村风景资源实践得到的启示 |
3.4.2 欧盟的农村发展计划中保护乡村风景资源的经验 |
3.5 乡村风景资源保护发展原则 |
3.5.1 整体性与差异性并重原则 |
3.5.2 地域性与时代性并重原则 |
3.5.3 现实性与持续性原则 |
3.5.4 因地制宜原则 |
3.5.5 系统统筹原则 |
3.5.6 长效机制原则 |
3.6 乡村风景资源保护的策略: |
3.6.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
3.6.2 保护乡村环境的质量 |
3.6.2 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3.6.3 保护乡土文化多样性 |
3.6.4 完善风景资源保护制度建设,构筑制度保障体系 |
3.6.5 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整合资源,全民参与保护利用 |
3.7 乡村风景资源保护的实施 |
3.7.1 村落整体环境的保护 |
3.7.2 风水格局的保护 |
3.7.3 乡村结构的保护 |
3.7.4 乡土植被的保护和利用 |
3.7.5 园林空间营造 |
3.7.6 纳西族传统民居的保护 |
3.7.7 建筑风貌整治 |
3.7.8 典型风景及民俗活动的恢复和传承 |
3.7.9 宣传教育引导,提高保护意识 |
4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的利用 |
4.1 乡村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
4.1.1 良好的乡村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4.1.2 风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反向促进风景资源的保护工作 |
4.2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劣势分析 |
4.2.1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分析 |
4.2.2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开发利用的劣势分析 |
4.3 丽江风景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
4.3.1 以生态性、民俗性为主题塑造原则 |
4.3.2 以综合性为开发导向原则 |
4.3.3 以循序渐进为开发效益原则 |
4.3.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4 乡村风景资源可持续开发策略 |
4.4.1 在开发中保护 |
4.4.2 乡村风景资源本身的可持续性开发 |
4.4.3 配套服务的可持续开发 |
4.4.4 可持续的资金支持 |
4.4.5 其他环节的可持续发展支持 |
4.5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开发的模式探讨 |
4.5.1 依托独特的风景资源 |
4.5.2 利用丽江旅游品牌优势 |
4.5.3 政府主导发展方向 |
4.5.4 企业积极推动利用发展 |
4.5.5 农民自发组织推动开发利用 |
4.5.6 丽江乡村风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
4.6 开发实例研究:丽江古城区金山乡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
4.6.1 基本情况 |
4.6.2 金山乡乡村风景资源保护的重点 |
4.6.3 金山乡乡村民俗旅游规划 |
4.6.4 贵峰三元村发展东巴民俗体验旅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表格目录及来源 |
图片目录及来源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特征 |
1.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
1.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
1.2.2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 |
1.2.3 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研究综述 |
1.3 本选题的目的意义 |
1.4 本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本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思路框架 |
2 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与利用适宜性分析 |
2.1 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2.1.1 丽江古城概况 |
2.1.2 丽江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2.2 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及其特征 |
2.2.1 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 |
2.2.2 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
2.3 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的适宜性分析 |
2.3.1 不适宜旅游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2.3.2 适宜旅游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3 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 |
3.1 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现状 |
3.1.1 象形文字的开发 |
3.1.2 乐舞的开发 |
3.1.3 纳西族传统节日的旅游开发 |
3.2 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旅游开发的影响 |
3.2.1 积极影响 |
3.2.2 制约影响 |
3.3 旅游开发对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分析 |
3.3.1 有利影响 |
3.3.2 不利影响 |
3.4 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4.1 旅游开发利用还不足,且缺乏可观性和参与性 |
3.4.2 旅游开发利用缺少规范的管理体制 |
3.4.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古城居民的人口置换现象较为严重 |
3.4.4 旅游产品开发程度还不够 |
3.4.5 旅游从业人员总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理解还不够 |
4 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的初步构想 |
4.1 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应遵循的原则 |
4.1.1 保护性开发原则 |
4.1.2 市场化原则 |
4.1.3 社区参与原则 |
4.1.4 创新性原则 |
4.1.5 “以人为本”原则 |
4.2 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的主要理念 |
4.2.1 贯彻生态旅游理念 |
4.2.2 树立文化旅游产业的观念 |
4.2.3 力求三大效益协调发展 |
4.3 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思路 |
4.3.1 口头传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开发利用思路 |
4.3.2 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开发利用思路 |
4.3.3 民俗活动、礼仪和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开发利用思路 |
4.3.4 传统手工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开发利用 |
4.3.5 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丽江古城旅游中的利用 |
5 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的对策分析 |
5.1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挖掘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 |
5.1.1 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辩证地看待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
5.1.2 深入挖掘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为旅游产品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
5.2 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传统的投资模式 |
5.2.1 加强和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
5.2.2 加大资金投入,并转变传统的投资模式 |
5.3 加快相关法律的制定进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5.3.1 加快相关法律的制定进程,保障合理开发利用 |
5.3.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
5.4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加强旅游文化教育功能 |
5.4.1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的需求结构 |
5.4.2 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教育功能,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方式 |
5.5 鼓励并发展社区参与,优化古城管理机制 |
5.5.1 鼓励并发展社区参与,建立适合当地的文化行为及管理模式 |
5.5.2 优化管理机制,设立专门的非物质遗产保护与开发机构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丽江古城走“双赢”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挤出效应下的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生产研究[D]. 赵敏. 云南大学, 2015(09)
- [2]在凝视与被凝视之间 ——丽江古城四方街民族文化创意与旅游发展的人类学透视[D]. 周全慧. 广西民族大学, 2013(S1)
- [3]论衡阳市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问题和对策[J]. 戴前虎. 中国集体经济, 2010(19)
- [4]乡村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初探 ——以丽江古城区新农村建设为例[D]. 胡清旻.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5]丽江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研究[D]. 罗冰清. 云南师范大学, 2007(S1)
- [6]丽江古城走“双赢”之路[J]. 段松廷. 小城镇建设, 2002(01)
标签:丽江古城论文; 风景论文; 文化景观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