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光鱼的饲养与繁殖(论文文献综述)
卓婷,李冬梅,余洋平[1](2021)在《月光鱼科学饲养技术要点》文中研究说明月光鱼又名新月鱼、满鱼、花斑剑尾,是一种在市面上非常受欢迎的小型热带观赏鱼。它玲珑可爱,色彩斑斓,再加上品性温和,容易饲养,十分招人喜欢。月光鱼雄鱼体长为6厘米左右,雌鱼体长可达8厘米,体形短小,腹部稍圆。月光鱼的适应能力和繁殖力都比较强。月光鱼与剑尾鱼杂交,经多年人工培育,目前已育成有多种色彩的月光鱼,如红月光鱼、蓝月光鱼、金头月光鱼、熊猫月光鱼等。
周家辉[2](2021)在《大口黑鲈性别特异性标记开发及性逆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太阳鱼科(Cehtrachidae),黑鲈属(Micropterus)。其原产地为北美洲,是一种着名的竞技垂钓性鱼类,于1983年从台湾引进至中国大陆进行养殖。因其具有肉质鲜美、生长快、抗病力强、起捕率高和适合集约化养殖等诸多优点,2020年年产量达47.8万t,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经济鱼类。良种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本课题组经多年选育的大口黑鲈‘优鲈1号’和‘优鲈3号’新品种,其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大口黑鲈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但仍然无法满足产业快速发展对良种的需求。研究表明,雌性大口黑鲈在第一年养殖的过程中生长快于雄性,适合当年养成商品鱼的养殖模式,而雄性大口黑鲈相比雌性性腺发育消耗能量少、饵料系数低,适合翌年养殖商品鱼的养殖模式。因此,培育单性大口黑鲈对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首先通过重测序技术筛选到了大口黑鲈的性别特异性标记。同时,对大口黑鲈早期性腺发育及其与性别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最后,针对大口黑鲈单性养殖生产需求,通过外源性雌雄激素诱导大口黑鲈性逆转,建立大口黑鲈单性育种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大口黑鲈性别特异性SNP和In Del标记的开发选取大口黑鲈5尾雌鱼和5尾雄鱼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并对雌雄鱼之间的SNP和In Del位点进行了注释。总共从中选择了35个SNP位点和8个In Del位点,在74尾已知性别的大口黑鲈中进行验证。SNP位点验证结果显示,位点S1和S2在雄性个体中为杂合型,基因型分别为CG和AT;在雌性个体中则为纯合型,基因型分别为CC和AA。In Del位点验证显示,位点3394676和位点3496814在雄鱼中均为双带,在雌鱼中为单带。本研究建立了大口黑鲈遗传性别快速鉴定方法,为大口黑鲈单性育种过程中育种亲本的快速挑选提了技术支持。2.大口黑鲈早期性腺发育研究采用组织学技术,对大口黑鲈初孵仔鱼进行了为期60 d的组织切片观察,并对性腺发育相关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口黑鲈的性腺分化类型属于雌雄异体型,雌性性腺分化早于雄性。12 dph(Days post-hatch,孵化出膜后的天数)首次观察到原始性腺。至37 dph时,雌性大口黑鲈性腺分化形成初级卵母细胞;至51 dph雄性大口黑鲈性腺分化形成精原细胞。基因表达显示:雌性大口黑鲈性腺中Foxl2和Cyp19a1a基因在20 dph表达量极具增加,分别在20 dph和50 dph两次达到最高水平。雄性大口黑鲈中,Dmrt1基因在30 dph达到第一个峰值,随后表达量下降,至60 dph时达到第二个峰值,而Gsdf基因随着日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大口黑鲈性腺发育相关基因的高表达早于组织学性别分化。推测雌性大口黑鲈性别分化的关键时期在20 dph之前,雄性大口黑鲈性别分化的关键时期在30 dph之前。3.17α-甲基睾酮对大口黑鲈生长及性腺发育的研究以出膜后15 d(15.1 mm±0.09 mm)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含有0(MT0)、50 mg/kg(MT50)和100 mg/kg(MT100)的17α-甲基睾酮(MT)饲料饲喂60 d。分析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别分化、性类固醇激素含量及性腺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MT50和MT100组大口黑鲈的体长和体重均显着低于MT0组(P<0.05),MT50和MT100组的雄性率均为100%,显着高于MT0组(45%);性腺组织切片显示,MT诱导获得的生理雄鱼性腺结构与MT0组雄鱼相似。性类固醇激素测定结果显示,MT50和MT100组生理雄鱼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均显着低于MT0组雌鱼(P<0.05),MT50组生理雄鱼睾酮的含量显着高于MT100组和MT0组雌鱼(P<0.05)。此外,与MT0组雌鱼相比,MT50和MT100组生理雄鱼性腺中Dmrt1和Gsdf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而Foxl2和Cyp19a1a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综上,MT添加投喂能有效诱导出膜后15 d的雌性大口黑鲈转为生理雄性个体,适宜质量分数为50~100 mg/kg。4.17β-雌二醇对大口黑鲈生长及性腺发育的研究为研究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17β-Estrodiol,E2)添加对大口黑鲈生长、性别分化、性类固醇激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出膜后15 d(15.1±0.09 mm)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含有0(E0)、50 mg/kg(E50)、100 mg/kg(E100)和200 mg/kg(E200)E2的饲料饲喂60 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E2会显着抑制大口黑鲈生长。此外,E50组、E100组和E200组的雌性率均为100%,显着高于对照组(55%)。组织切片显示,E50和E100诱导获得的生理雌鱼性腺结构与E0组雌鱼相似,而E200组诱导获得的生理雌鱼性腺无卵巢腔结构。性类固醇激素测定结果显示,生理雌鱼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随着E2添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而睾酮的含量则呈相反的趋势。此外,与E0组雄鱼相比,生理雌鱼性腺中Foxl2和Cyp19a1a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上调,而Dmrt1和Gsdf基因表达量显着下调。综上所述,E2投喂能有效诱导出膜15 d的雄性大口黑鲈转为生理雌性个体,适宜浓度为50~100mg/kg。
胡晶[3](2021)在《适合春节养的观赏鱼》文中认为金鱼寓意来年金玉满堂、年年有余。金鱼在鱼市上很普遍,价格中高低档都有,如果只是图个吉利,我们只要买价格较低的就行。需注意的是,饲养金鱼的数量不宜过多,一般养上三五条即可。此外,买鱼前要记得养水,鱼买回来头三天尽量别喂食,新鱼入缸需要适应环境,喂食的话容易使其消化不良导致死亡。因为金鱼是冷水鱼,因此不需要买加热棒。
黄艳[4](2020)在《亲本繁殖与子代发育温度对两种实验鱼仔鱼热适应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表型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是指同一基因型受环境的不同影响而产生不同的表型,受亲本效应和发育可塑性的影响。亲本效应(parental effect)是指双亲除基因之外的其他因素对后代表型的影响。发育可塑性特指个体在发育阶段中外界环境对性状表达的影响。不同繁殖方式(卵生、卵胎生)的鱼类,其亲本效应对子代的影响可能有所不同。热适应性是指鱼类在遭遇不同的温度时,会有一些调节机制以应对外界温度变化。本研究选取卵生鱼类斑马鱼(Danio rerio)和卵胎生鱼类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为实验对象;设置不同的亲本繁殖温度和不同的子代发育温度,并进一步设置斑马鱼不同的胚胎孵化温度和初孵仔鱼发育温度;测定实验鱼仔鱼热适应性指标。(1)以探究亲本效应和发育可塑性对两种实验鱼仔鱼热适应性的影响,以及(2)进一步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探究胚胎孵化温度和初孵仔鱼发育温度变化对后期仔鱼热适应性的影响,以期为鱼类母体效应以及鱼类热适应性及其可塑性研究提供参考。结果发现:(1)亲本繁殖温度和子代发育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历时均影响显着(P<0.05),对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和孵化率均不显着;(2)子代发育温度对斑马鱼仔鱼的体长和孔雀鱼仔鱼的体长、体重均影响显着(P<0.05),亲本繁殖温度、交互作用对斑马鱼仔鱼的体长和孔雀鱼仔鱼的体长、体重均不显着;(3)亲本繁殖温度对斑马鱼仔鱼的偏好温度和冷回避温度影响显着(P<0.05),热回避温度不显着,对孔雀鱼仔鱼的冷回避温度和热回避温度影响显着(P<0.05),偏好温度不显着;子代发育温度对斑马鱼仔鱼和孔雀鱼仔鱼的偏好温度、冷回避温度和热回避温度均影响显着(P<0.05);(4)亲本繁殖温度对斑马鱼仔鱼致死低温(LTmin)影响显着(P<0.05),临界低温(CTmin)、临界高温(CTmax)和致死高温(LTmax)影响不显着;对孔雀鱼仔鱼CTmin、LTmin、CTmax和LTmax影响显着(P<0.05);子代发育温度对斑马鱼仔鱼和孔雀鱼仔鱼CTmin、LTmin、CTmax和LTmax均影响显着(P<0.05);(5)仔鱼发育温度对温度偏好实验体长和热耐受实验体长均影响显着(P<0.05),胚胎孵化温度和交互作用则不显着;(6)胚胎孵化温度、仔鱼发育温度对后期斑马鱼仔鱼偏好温度、冷回避温度和热回避温度均影响显着(P<0.05);交互作用对偏好温度和冷回避温度均影响显着(P<0.05),对热回避温度影响不显着;(7)胚胎孵化温度和仔鱼发育温度对斑马鱼仔鱼所有的CTmin、LTmin、CTmax和LTmax均影响显着(P<0.05);交互作用对斑马鱼仔鱼CTmin和LTmax影响显着(P<0.05),对斑马鱼仔鱼LTmin和CTmax影响不显着。交互作用对斑马鱼仔鱼CTmin和LTmax影响显着(P<0.05),对斑马鱼仔鱼LTmin和CTmax影响不显着。结果表明:(1)斑马鱼仔鱼胚胎发育历时受亲本效应和发育环境的共同调控;仔鱼生长受发育环境调控;(2)斑马鱼仔鱼热偏好受到亲本效应和发育环境的共同调控;孔雀鱼仔鱼热偏好能力受发育环境调控;(3)斑马鱼仔鱼的耐低温能力受亲本效应和发育环境共同调控、耐高温能力受发育环境调控,而孔雀鱼仔鱼耐低温和耐高温能力均受亲本效应和发育环境共同调控;(4)胚胎孵化和初孵仔鱼发育温度对后期斑马鱼仔鱼热偏好、热回避和热耐受性均影响显着。总体而言,斑马鱼和孔雀鱼仔鱼的生长主要受到发育温度的调控,而两种实验鱼热适应性同时受亲本效应和发育环境双重调控。
余露军,李建军,蔡磊,魏远征,苗宗余,黄韧[5](2020)在《实验鱼质量控制标准研制的思考与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验鱼作为重要的实验材料,在生命科学、医学以及水环境安全性评价等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实验鱼生产量和研究队伍发展迅速,实验鱼的使用量也逐年上升,但实验鱼质量良莠不齐,可能对科学实验结果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实验鱼质量控制标准对其生产加以规范和引导。本文就实验鱼质量控制及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实验鱼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提供建议和参考。
卢晓颖[6](2019)在《杂交石斑鱼及其母本褐点石斑鱼免疫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功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斑鱼(Epinephelus spp.)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成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受欢迎的养殖品种之一。本课题组前期开展了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清水石斑鱼(E.polyphekadion,♂)杂交育种研究,并成功完成杂交石斑鱼子一代的培育。该杂交石斑鱼在免疫应答、抗病力等方面的表现尚不清晰,本研究围绕杂交石斑鱼及其母本褐点石斑鱼在免疫应答方面的差异开展了以下研究:1、杂交石斑鱼和褐点石斑鱼免疫相关组织的转录组测序采用Illumina/Hiseq-2000 RNA-Seq技术对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E.fuscoguttatus,♀)×清水石斑鱼(E.polyphekadion,♂)]和褐点石斑鱼注射polyI:C 24h后的脾脏和头肾进行RNA-seq测序。共得到62,238条高质量unigenes,平均长度为1,150bp,N50为2,499bp。功能注释结果显示,至少有27,305(43.94%)个unigenes在一个数据库中被注释,有11,622(23.07%)个unigenes在4个数据库中都被注释。根据差异基因筛选原则[基因的|log2(倍数变化)|≥1]和错误发现率(FDR)<0.05,筛选出47,92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DEGs)富集到20条免疫相关的信号通路里,如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随机选出9个差异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显示,这9个差异基因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结果一致。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数据,从中挑选出与免疫应答相关的模式受体基因(NLRX1、NLRP1、TLR9、NLRP3、NOD2和TLR5)、白细胞介素IL-1β和IRF3,开展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2、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分析(1)先天性免疫抵抗病原的入侵主要依赖于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对病原的识别,激活免疫反应,从而抵御外界病原的侵入。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由淋巴器官产生,是具有免疫识别功能的细胞系,也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和开展免疫学研究的关键。为了解PRRs基因在杂交石斑鱼和褐点石斑鱼免疫应答中的作用。首先需要采集纯度高且足量的PBL,本研究首先利用不同Percoll浓度(15%、20%、25%、30%、35%)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杂交石斑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通过血涂片的方法对血细胞中的不同细胞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浓度为25%的Percoll分离液收集的杂交石斑鱼淋巴细胞白膜层富集最明显,且PBL数量最多(85.56%),纯度最高(90%),活性最好(95%以上)。(2)为了检测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在PBL应对LPS和PolyI:C免疫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利用LPS和PolyI:C刺激PBL(25%浓度),检测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时序性表达情况。结果显示,LPS和PolyI:C刺激PBL1h后,杂交石斑鱼的TLR2和TLR9基因表达量在LPS刺激后无明显差异;褐点石斑鱼中只有NLRX1基因和IL-1β基因表达量在PolyI:C刺激后无明显区别。(3)为了解IRF3基因在杂交石斑鱼应对外源病毒刺激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克隆了杂交石斑鱼IRF3基因并分析其在PBL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全长为2529bp,包含5’非编码区(5’-UTR)325bp,3’非编码区(3’’UTR)916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377bp,可编码45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包含N-末端DNA结合区(DBD)(1-108aa)、1个C-末端干扰素相关区(IAD)(255-435aa)以及色氨酸富含区(SRD)3个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石斑鱼IRF3与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IRF3聚为一支,亲缘关系较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IRF3基因在杂交石斑鱼肝、胃、鳃、肠、脾脏等9种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IRF3基因在9种组织中均有表达,肝、胃、肠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头肾表达量最低。此外,PBL在PolyI:C刺激1h后,IRF3基因表达量逐渐升高,4h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约为对照组的9.3倍),8h后逐渐下降。3、PolyI:C和LPS刺激对杂交石斑鱼PBL中三种酶活力的影响利用PolyI:C和LPS分别刺激PBL,并在0h、1h、4h、8h和12h分别测定ACP、AKP和CAT的活力。结果显示,PBL经PolyI:C刺激后,ACP和AKP两种水解酶的活力都显着高于对照组(0h),但CAT活力无明显变化;PBL经LPS刺激后,ACP、AKP和CAT三种水解酶的活力都显着高于对照组(0h);
白桂芬,林垚[7](2018)在《LED单色光和双色光对孔雀鱼成鱼的初步试验》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以孔雀鱼成鱼为材料,以LED单色光为光源对孔雀鱼成鱼趋光性、存活率和增重率做初步试验;以LED双色光为光源对孔雀鱼成鱼趋光性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LED单色光下:以蓝光为光源孔雀鱼成鱼趋光率为15.69%;以紫光为光源孔雀鱼成鱼存活率为93.75%;以紫光为光源孔雀鱼成鱼增重率为46.32%.在LED双色光下,以紫蓝光光为光源孔雀鱼成鱼趋光率为11.26%.
刘锦辉[8](2017)在《不同体色鲫的体色发育研究》文中指出鱼类具有五彩斑斓的体色,鱼类体色的复杂性可能与鱼类广泛存在的基因组复制有关。鲫和鲤是淡水养殖的两大优良鱼类,经过长期定向选育获得了不少具有重要观赏和经济价值的观赏鱼品种。本论文以白鲫、红鲫和红白花鲫三种不同体色的鲫为材料,对三种鲫体色进行比较观察,掌握三种鲫早期体色发育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克隆了鲫的几种重要体色基因并研究其在不同体色鲫体色形成中的表达,探究了鲫成体色素干细胞及其在色素图式形成中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为进一步解析鱼类体色形成的发育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经济观赏鱼类的选育和品质改良提供理论指导。具体研究结果分述如下:1.结合冰冻切片和超薄切片方法,对三种不同体色鲫皮肤组织色素细胞进行了细胞和亚细胞水平观察。黑色素细胞有树突分枝状和团块状两种形状,电镜下观察,黑色素细胞中分布着大量的高电子密度的黑色素小体;黄色素细胞及红色素细胞呈团粒状,电镜下,黄色素细胞及红色素细胞质中存在着喋啶小泡和类胡萝卜素小泡,比较而言,黄色素细胞喋啶小泡数目较红色素细胞多,而红色素细胞则含有大量的类胡萝卜素小泡;虹彩细胞呈现银白、淡蓝和紫色,电镜下可观察到虹彩细胞内含有丰富的结晶小体。白鲫皮肤中观察到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等色素细胞类型;红鲫皮肤中存在着丰富的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没有观察到黑色素细胞;红白花鲫的白色皮肤中则仅观察到虹彩细胞一种色素细胞类型,其红色皮肤色素细胞组成与红鲫皮肤相似。2.三种不同体色鲫的鳞片及鳍色素细胞组成基本与皮肤组织一致。白鲫鳞片有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和虹彩色素细胞四种类型;红鲫鳞片和花鲫红色鳞片则观察到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和虹彩色素细胞三种类型;花鲫白色鳞片则只有虹彩细胞。鳍是皮肤的衍生物,对三种不同体色鲫鱼鳍色素细胞的观察显示鱼鳍和相邻体位皮肤、鳞片具有一样的色素细胞组成。3.对三种不同体色鲫早期体色形成过程进行了跟踪观察。白鲫、红鲫和红白花鲫胚胎发育期都观察到黑色素细胞的发生,孵化出膜后先后出现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及虹彩细胞。白鲫、红鲫和花鲫早期幼苗体色都呈浅青灰色,2月龄前后,红鲫和花鲫皮肤黑色素细胞逐渐减少,体色发生“青转红”或“青转花”的变化,3月龄时基本形成全红或红白镶嵌的成体体色。4.在对不同体色鲫或鲤体色性状遗传的统计数据分析基础上,建立了鲫和鲤的体色遗传的回归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无论是鲫,还是鲤,亲本黑色表型对后代的红色表型都会产生负相关的影响;对于鲤来看,亲本黑色表型对后代红色表型这种负影响的程度更大于鲫。5.克隆获得了红鲫Mitfa,Slc7a11和Pnp4a体色基因的全长cDNA。红鲫Mitfa cDNA全长1578bp,编码412个氨基酸,与斑马鱼Mitfa基因氨基酸同源性达91.5%;Slc7a11全长1782bp,编码496个氨基酸,与斑马鱼Slc7a11基因氨基酸同源性达93.7%;Pnp4a全长1535 bp,编码291氨基酸,与斑马鱼Pnp4a基因氨基酸同源性达95.1%。6.RT-PCR检测了Mitfa,Slc7a11和Pnp4a在三种不同体色鲫胚胎及成体组织中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Mitfa,Slc7a11和Pnp4a在鲫胚胎中均表达。值得关注的是,黑色素干细胞重要标记基因Mitfa在无黑色素表型的红鲫和花鲫成体皮肤组织中仍有表达,初步认为Mitfa基因不仅参与了黑色素细胞分化和发育,而且可能与鱼类非黑色素细胞的发育也密切关联。7.在1-2月龄鲫的尾鳍基部观察到一条非常明显的“浅色带”。尾鳍再生实验显示,术后尾鳍能够从基部保留的“浅色带”再生并保留了其原有的色素图式。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发现干细胞标记因子Sox2、Oct4以及黑色素干细胞标记因子Mitfa在该“浅色带”的细胞中表达;分离“浅色带”细胞并体外培养,也检测到Mitfa+细胞。研究证实,“浅色带”是鲫尾鳍黑色素干细胞的富集区。Real-time qPCR分析显示,Sox2 mRNA的水平自“浅色带”到尾鳍近端向远端逐渐降低;而Mitfa mRNA的水平尾鳍近端高于浅色素带,远端尾鳍中最低,与再生尾鳍的色素细胞发育基本一致。
姚红伟,姚奕阳,郝金莲,景娜娜[9](2016)在《孔雀鱼家庭养殖与繁育》文中提出孔雀鱼作为一种易于饲养且观赏性较高的小型热带鱼类深受大众喜爱。本文综述了家庭养殖与繁育孔雀鱼的方法,优化了饲养的条件,为家庭小型规模化养殖提供了一定参考。
谭红月[10](2016)在《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Girard),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蝲蛄科,原螯虾属,又名红色沼泽螯虾,俗称淡水龙虾或小龙虾。据报道,克氏原螯虾虾肉中,蛋白质含量为58.5%,而脂肪仅为6.0%。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摄取的食物种类也日益丰富。克氏原螯虾由于具有肉味鲜美、价格低廉以及营养丰富等诸多优点而日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它也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食用虾类,尤其是欧美国家将其视为珍贵的水产经济动物与美味佳肴,堪称国际贸易的重要水产品。诸多食品加工企业将其加工成冷冻虾仁,并向欧美等国家出口,此举广受当地消费者的欢迎。此外,克氏原螯虾虾壳也可用于提取甲壳素、几丁质等重要工业原料,甚至可以代替鱼粉用于水生经济动物的养殖。目前克氏原螯虾基本处于自然繁殖或人工捕捞的状况,尚未有十分成熟的人工育苗经验,故而几乎所有以经营克氏原螯虾出口业务为主的企业都面临着虾源严重不足的窘境。因此,对克氏原螯虾的繁殖生理和发育生物学进行研究,找出其繁殖和发育的内在调控机理,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重视的问题。本研究首先采用正交设计法探讨了水温、养殖密度、饲料中的鱼粉黄豆粉比例这三个因子对克氏原螯虾生长以及卵巢发育的影响,拟为科学地人工养殖克氏原螯虾奠定基础。然后从本研究组前期构建的性早熟和对照组克氏原螯虾卵巢的正反交全长均一化消减杂交文库中选择了 13个可能与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了筛选鉴定。最后从筛选出的关键候选基因中,选择C1q-like基因借助RNAi等技术进行了更深入的功能探讨,旨在丰富甲壳动物卵巢发育相关的分子机制及其调控机理。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环境和营养因子对克氏原螯虾生长以及卵巢发育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8.97g±0.07g的克氏原螯虾青壳虾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设计法探讨了水温(A)、养殖密度(B)、饲料中的鱼粉黄豆粉比例(C)这三个因子对克氏原螯虾生长以及卵巢发育的影响,每个因子设3个水平。结果表明:结合成活率、增重率、卵巢发育指数以及成熟率这4个指标综合考虑,选择A1B2C2(A因子1水平、B因子2水平、C因子2水平)作为最优克氏原螯虾饲养组合方案,即水温为22℃、养殖密度为20只/箱(水箱水体体积为65×45×22cm3)、饲料中鱼粉和黄豆粉比例为1:1;对于9g左右的小规格克氏原螯虾而言,25℃即可诱导其卵巢的提前成熟发育,其最适生长水温在22-25℃之间;饲料中动物蛋白含量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动物蛋白含量过低时,克氏原螯虾营养摄入不足,使得生长不佳,而当动物蛋白过高时致使氨基酸过量累积,并由此转入性腺中,促使克氏原螯虾卵巢过早、过快发育成熟,即造成性早熟。2.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相关基因的筛选鉴定:为了从课题组前期构建的性早熟和对照组克氏原螯虾卵巢文库中筛选出与卵巢发育相关的基因,我们首先对13个潜在候选基因进行了 qRT-PCR验证,检测了其在性早熟及对照组克氏原螯虾卵巢中的差异表达情况,接着对潜在候选基因进行了时空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R1-2、F68-4、R50、R11、F25-3、F42-4这6个基因在性早熟组中的表达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且均在卵巢中高表达,而其他组织中不表达或表达量低,在卵巢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R28-4、F14-6、R54、R9这4个基因在性早熟组的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但在在卵巢中均具有较高的表达,且在卵巢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R5-5和R64-4在性早熟组的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在卵巢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在卵巢中的表达量较低;R51-2在性早熟组中的表达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卵巢中高表达,除了在Ⅲ期卵巢的表达量显着高于Ⅴ期之外,其在卵巢其他发育时期的表达量无显着差异。因此,初步推测这13个基因均与卵巢发育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R5-5和R64-4基因在卵巢中的表达量较低,可能与卵巢发育的关系不是很大,因此认为,R1-2、F68-4、R50、R11、F25-3、F42-4、R51-2、R28-4、F14-6、R54和R9这11个关键候选基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3.克氏原螯虾C1q-like基因在卵子发生过程中的功能分析:序列比对显示,R1-2和淡水枝角类蚤状蚤的补体系统C1蛋白q样亚基编码序列C1q-like protein具有同源性,序列一致性达37%,因此将该基因初步命名为C1q-like。首先对克氏原螯虾C1q-like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具有典型的C1q结构域,进化树构建结果显示其与淡水枝角类蚤状蚤的C1q-like聚为一支。然后利用qRT-PCR技术对C1q-like的组织表达谱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其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接着采用RNAi等方法对其进行敲降,发现C1q-like敲降后,卵巢孕酮含量显着下调(P<0.05),肝胰腺卵黄蛋白原(Vg)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卵黄蛋白原受体(VgR)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说明C1q-like与卵黄积累、孕酮合成相关;孕酮注射结果显示,注射6h后,C1q-like基因的表达量发生极显着下降(P<0.01),12h和24h后呈显着上升状态(P<0.05)。而孕酮注射48h后,VgR的表达量也发生极显着下调(P<0.001),推测孕酮过高,又会抑制C1q-like、VgR的表达,起到反馈调节的作用;此外,C1q-like干扰后,包绕卵母细胞的滤泡细胞形态异常,发生融合,说明C1q-like对滤泡细胞形态与功能的维持也具有重要作用。以上结果表明,C1q-like在卵子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既可能通过刺激孕酮的合成而促进卵黄蛋白的合成,进而促进卵子的发生,又参与了滤泡细胞正常形态与功能的维持。
二、月光鱼的饲养与繁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月光鱼的饲养与繁殖(论文提纲范文)
(1)月光鱼科学饲养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饲养鱼缸 |
二、沙砾的选择 |
三、水草的选择 |
四、鱼缸设施 |
五、饲养要点 |
1. 月光鱼的挑选 |
2. 水温要求 |
3. 酸碱度要求 |
4. 饵料要求 |
5. 投喂要求 |
6. 溶氧要求 |
7. 换水要求 |
8. 光照要求 |
六、月光鱼雌雄鉴别 |
七、繁殖方法 |
(2)大口黑鲈性别特异性标记开发及性逆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鱼类性别决定类型 |
1.1 遗传决定型 |
1.2 环境决定型 |
2 鱼类性别决定基因研究进展 |
2.1 Dmrt1 基因 |
2.2 Cyp19a1 基因 |
2.3 Foxl2 基因 |
2.4 Gsdf基因 |
3 鱼类性别控制育种 |
3.1 外源激素诱导性逆转 |
3.2 种间杂交 |
3.3 人工诱导雌核发育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大口黑鲈性别特异性标记开发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及DNA提取 |
1.2 小片段文库构建及测序 |
1.3 重测序数据分析 |
1.4 SNP位点验证 |
1.5 In Del位点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重测序结果 |
2.2 雌雄特异性SNP标记的开发 |
2.3 雌雄特异In Del标记的开发 |
2.4 基于PCR的大口黑鲈遗传性别快速鉴定方法 |
3 讨论 |
第三章 大口黑鲈早期性腺发育及性腺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鱼培育 |
1.2 遗传性别鉴定 |
1.3 组织切片样品采集及组织切片 |
1.4 性腺RNA样品采集及Real-time PCR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雌性大口黑鲈早期性腺发育 |
2.2 雄性大口黑鲈早期性腺发育 |
2.3 性腺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 |
3 讨论 |
3.1 大口黑鲈性腺分化方式 |
3.2 雌性和雄性大口黑鲈性别分化时间 |
3.3 性腺分化过程中性腺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第四章 17α-甲基睾酮对大口黑鲈性别分化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鱼准备 |
1.2 实验饲料配制及饲养过程 |
1.3 样品采样 |
1.4 组织切片 |
1.5 血清雌二醇和睾酮含量测定 |
1.6 RNA样品提取及基因表达分析 |
1.7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MT对大口黑鲈生长的影响 |
2.2 性别比和性腺组织学 |
2.3 血清中雌二醇和睾酮含量变化 |
2.4 性腺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3 讨论 |
3.1 日粮中添加MT对大口黑鲈生长的影响 |
3.2 日粮中添加MT对大口黑鲈性别比和性腺结构的影响 |
3.3 投喂MT对性类固醇激素及性腺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五章 17β-雌二醇对大口黑鲈性别分化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鱼准备 |
1.2 实验饲料配制及饲养过程 |
1.3 采样采集 |
1.4 组织切片 |
1.5 血清雌二醇和睾酮含量测定 |
1.6 RNA样品提取及基因表达分析 |
1.7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E_2对大口黑鲈生长的影响 |
2.2 性别比和性腺组织学 |
2.3 血清中雌二醇和睾酮含量变化 |
2.4 性腺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3 讨论 |
3.1 日粮中添加E_2对大口黑鲈生长的影响 |
3.2 日粮中添加E_2对大口黑鲈性别比和性腺结构的影响 |
3.3 投喂E_2对性类固醇激素及性腺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致谢 |
(4)亲本繁殖与子代发育温度对两种实验鱼仔鱼热适应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鱼类表型可塑性研究概况 |
1.1.1 亲本效应对鱼类子代表型的影响研究进展 |
1.1.2 鱼类发育可塑性研究进展 |
1.2 鱼类热适应性研究概况 |
1.2.1 亲本效应对鱼类热适应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2 发育可塑性对鱼类热适应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1 科学问题与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亲本繁殖和子代发育温度对两种实验鱼仔鱼热适应性的影响 |
2.1.1 孵化表现 |
2.1.2 生长表现 |
2.1.3 偏好温度和回避温度 |
2.1.4 热耐受性 |
2.2 胚胎孵化和初孵仔鱼发育温度对后期仔鱼热适应性的影响 |
2.2.1 生长表现 |
2.2.2 偏好温度和回避温度 |
2.2.3 热耐受性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亲本繁殖和子代发育温度对两种实验鱼仔鱼热适应性的影响 |
3.1.1 孵化表现 |
3.1.2 生长表现 |
3.1.3 偏好温度和回避温度 |
3.1.4 热耐受性 |
3.2 胚胎孵化和初孵仔鱼发育温度对后期仔鱼热适应性的影响 |
3.2.1 生长表现 |
3.2.2 偏好温度和回避温度 |
3.2.3 热耐受性 |
4 讨论 |
4.1 亲本繁殖和子代发育温度两种实验鱼仔鱼热适应性的影响 |
4.1.1 孵化表现 |
4.1.2 生长表现 |
4.1.3 偏好温度和回避温度 |
4.1.4 热耐受性 |
4.2 胚胎孵化和初孵仔鱼发育温度对后期仔鱼热适应性的影响 |
4.2.1 生长表现 |
4.2.2 偏好温度和回避温度 |
4.2.3 热耐受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附录B: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成员 |
致谢 |
(5)实验鱼质量控制标准研制的思考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1 我国实验鱼质量控制现状 |
1.2 国内外实验鱼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现状 |
2 实验鱼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的思考 |
2.1 种质 |
2.1.1 种质鉴定的必要性 |
2.1.2 种质鉴定方法 |
2.2 遗传质量管理 |
2.3 微生物和寄生虫 |
2.3.1 斑马鱼病原控制指标与要求 |
2.3.2 剑尾鱼病原控制指标与要求 |
2.3.3 虾虎鱼病原控制指标与要求 |
2.4 饲料质量要求 |
2.5 环境指标及要求 |
2.5.1 饲养间环境指标 |
2.5.2 水环境指标 |
3 展望 |
(6)杂交石斑鱼及其母本褐点石斑鱼免疫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杂交机制研究进展 |
1.1.1 显性假说 |
1.1.2 超显性假说 |
1.1.3 上位性假说 |
1.2 杂交石斑鱼的研究进展 |
1.2.1 石斑鱼的介绍 |
1.2.2 石斑鱼杂交优势的初步探究 |
1.3 转录组技术及其在硬骨鱼类中的应用 |
1.3.1 转录组的概念 |
1.3.2 转录组技术的建立 |
1.3.3 转录组技术在鱼类中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杂交石斑鱼和褐点石斑鱼的转录组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杂交石斑鱼和褐点石斑鱼组织的收集 |
2.2.2 RNA提取和文库的构建 |
2.2.3 测序和从头组装de novo |
2.2.4 Unigenes的功能注释 |
2.2.5 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筛选和富集分析 |
2.2.6 qRT-PCR验证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转录组测序和de novo |
2.3.2 Unigenes的功能注释 |
2.3.3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和富集分析 |
2.3.4 转录组qRT-PCR验证 |
2.4 讨论 |
2.4.1 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通路 |
2.4.2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 |
2.4.3 Wnt信号通路 |
3 模式受体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及IRF3 基因的克隆 |
3.1 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和模式受体基因的表达分析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结果 |
3.1.4 讨论 |
3.2 IRF3基因的克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结果 |
3.2.4 讨论 |
4 PolyI:C和LPS刺激对杂交石斑鱼外周血淋巴中三种酶活力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LED单色光和双色光对孔雀鱼成鱼的初步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材料: |
2.1.2 仪器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不同颜色LED单色光和双色光对孔雀鱼成鱼趋光率试验 |
2.2.2 不同颜色LED单色光对孔雀鱼成鱼存活率和增重率的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颜色LED单色光和双色光对孔雀鱼成鱼趋光性的影响 |
3.1.1 不同颜色LED单色光对孔雀鱼成鱼趋光率的影响 |
3.1.2 不同颜色LED双色光对孔雀鱼成鱼分布的影响 |
3.2 不同颜色LED单色光对孔雀鱼成鱼存活率与增重率的影响 |
3.2.1 不同颜色LED单色光对孔雀鱼成鱼存活率的影响 |
3.2.2 不同颜色LED单色光对孔雀鱼成鱼的增重的影响 |
4 结论 |
5 本试验不足之处 |
(8)不同体色鲫的体色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动物体色研究进展 |
1.1.1 动物体色形成及研究意义 |
1.1.2 动物体色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1.2 鱼类体色发育研究进展 |
1.2.1 鱼类体色的细胞学基础 |
1.2.2 鱼类体色遗传规律的研究 |
1.2.3 鱼类体色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
1.3 观赏鱼及其体色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三种不同体色鲫的体色观察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鱼鳍与鱼鳞的取样与观察 |
2.1.3 皮肤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 |
2.1.4 皮肤组织的透射电镜切片的制作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三种不同体色鲫皮肤组织的色素细胞观察 |
2.2.2 鱼鳍及鱼鳞色素细胞的观察 |
2.2.3 鲫皮肤组织的色素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三种不同体色鲫体色形成及AG抑制剂对早期体色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鲫受精卵及孵育 |
3.1.3 AG抑制剂处理实验 |
3.1.4 透射电镜制样方法参照2.1.4 |
3.2 实验结果 |
3.2.1 三种不同体色鲫的体色形成观察 |
3.2.2 两种不同形态黑色素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
3.2.3 AG抑制剂对鲫早期体色发育影响的观察 |
3.3 讨论 |
第四章 鲫鲤杂种体色发育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鲫鲤杂交及其后代培育 |
4.1.3 鲫鲤杂交后代的体色观察 |
4.1.4 鲫鲤体色遗传回归模型建立 |
4.2 实验结果 |
4.2.1 普通鲤、红白锦鲤和黄金锦鲤的体色形成观察 |
4.2.2 三种不同倍性鲫鲤的体色形成观察 |
4.2.3 红鲫与红白锦鲤和黄金锦鲤杂交后代的体色形成观察 |
4.2.4 鲫鲤体色遗传规律回归模型的建立 |
4.3 讨论 |
第五章 体色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不同体色鲫的表达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总RNA的提取及cDNA第一链的获得 |
5.1.3 红鲫Mitfa基因编码区片段克隆 |
5.1.4 红鲫Mitfa基因cDNA的末端克隆 |
5.1.5 红鲫Pnp4a和Slc7a11基因克隆 |
5.1.6 成体组织及胚胎总RNA的提取参照5.1.2的方法进行 |
5.1.7 RT-PCR反应 |
5.2 实验结果 |
5.2.1 红鲫Mitfa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5.2.2 红鲫Pnp4a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5.2.3 红鲫Slc7a11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5.2.4 Mitfa,Slc7a11和Pnp4a基因在不同体色鲫的表达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鲫尾鳍基部“浅色带”在尾鳍色素图式发育中的作用 |
6.1 实验材料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尾鳍再生实验 |
6.1.3 免疫组织化学 |
6.1.4 细胞培养与转染 |
6.2 实验结果 |
6.2.1 尾鳍再生过程观察 |
6.2.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浅色素带色素干细胞 |
6.2.3 细胞培养转染Mitfa-EGFP结果 |
6.2.4 RT-qPCR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间撰写、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9)孔雀鱼家庭养殖与繁育(论文提纲范文)
1孔雀鱼生物学特征 |
2孔雀鱼的养殖 |
2.1设备 |
2.2水质条件 |
2.3饵料 |
2.4分缸 |
2.5病害防治 |
3孔雀鱼的繁育 |
4展望 |
(10)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甲壳动物卵黄合成 |
1.1.1 卵黄蛋白原的合成部位 |
1.1.2 卵黄蛋白原的合成方式 |
1.1.3 卵黄蛋白原合成的调控机制 |
1.2 甲壳动物卵巢发育相关基因 |
1.2.1 vasa基因 |
1.2.2 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
1.2.3 周期蛋白B(cyclinB) |
1.2.4 热休克蛋白(HSP) |
1.2.5 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g) |
1.2.6 围食膜因子(Peritrophin)、细胞外模体蛋白(TSP)和皮质棒蛋白(CRP) |
1.2.7 其它 |
1.3 甲壳动物卵巢发育调控 |
1.3.1 神经内分泌调控 |
1.3.2 神经递质调控 |
1.3.3 外界环境因子的调控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环境和营养因子对克氏原螯虾生长以及卵巢发育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用虾 |
2.1.2 实验饲料 |
2.1.3 实验设计 |
2.1.4 实验指标的测定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水温、养殖密度、鱼粉黄豆粉比对克氏原螯虾成活率的影响 |
2.2.2 水温、养殖密度、鱼粉黄豆粉比对克氏原螯虾增重率的影响 |
2.2.3 水温、养殖密度、鱼粉黄豆粉比对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指数的影响 |
2.2.4 水温、养殖密度、鱼粉黄豆粉比对克氏原螯虾卵巢成熟率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水温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卵巢发育的影响 |
2.3.2 养殖密度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卵巢发育的影响 |
2.3.3 鱼粉和黄豆粉比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卵巢发育的影响 |
2.4 结论 |
3 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相关基因的筛选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克氏原螯虾潜在卵巢发育相关候选基因在性早熟组和对照组卵巢中的表达情况 |
3.2.2 克氏原螯虾潜在卵巢发育相关候选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
3.3 讨论 |
4 克氏原螯虾C1q-like基因在卵子发生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C1q-like的序列片段分析 |
4.2.2 C1q-like的qRT-PCR组织表达谱分析 |
4.2.3 C1q-like RNAi的效果检测 |
4.2.4 克氏原螯虾卵巢不同发育时期孕酮含量的检测 |
4.2.5 C1q-like RNAi对克氏原螯虾卵巢孕酮含量的影响 |
4.2.6 C1q-like RNAi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Vg和卵巢VgR表达量的影响分析 |
4.2.7 孕酮注射对克氏原螯虾卵巢C1q-like和VgR表达的影响 |
4.2.8 C1q-like RNAi对克氏原螯虾卵巢形态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克氏原螯虾C1q-like基因的序列分析 |
4.3.2 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过程中C1q-like基因、孕酮以及卵黄合成三者之间的关系 |
4.3.3 C1q-like基因在维持克氏原螯虾卵巢滤泡细胞形态及功能中的作用分析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四、月光鱼的饲养与繁殖(论文参考文献)
- [1]月光鱼科学饲养技术要点[J]. 卓婷,李冬梅,余洋平. 科学养鱼, 2021(11)
- [2]大口黑鲈性别特异性标记开发及性逆转研究[D]. 周家辉.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3]适合春节养的观赏鱼[J]. 胡晶. 老友, 2021(02)
- [4]亲本繁殖与子代发育温度对两种实验鱼仔鱼热适应性的影响[D]. 黄艳.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5)
- [5]实验鱼质量控制标准研制的思考与建议[J]. 余露军,李建军,蔡磊,魏远征,苗宗余,黄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20(01)
- [6]杂交石斑鱼及其母本褐点石斑鱼免疫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功能分析[D]. 卢晓颖.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 [7]LED单色光和双色光对孔雀鱼成鱼的初步试验[J]. 白桂芬,林垚.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1)
- [8]不同体色鲫的体色发育研究[D]. 刘锦辉.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9]孔雀鱼家庭养殖与繁育[J]. 姚红伟,姚奕阳,郝金莲,景娜娜. 河北渔业, 2016(08)
- [10]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的影响因素研究[D]. 谭红月.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