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电场力做功问题的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康贺杰[1](2020)在《基于SOLO理论的近五年陕西高考物理选择题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学生学业质量、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而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命题方式、评价标准也要随之发生变化。SOLO分类理论不仅可以判别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用于分析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可以兼顾在学习中“质”和“量”的检测。因此运用SOLO分类理论分析近五年的陕西物理高考试题,在高考试题的评测方法中占有优势。通过SOLO分类理论,可以将物理高考试题进行思维层次的划分,将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划分为单点结构层次、多点结构层次、关联结构层次、拓展抽象结构层次四个水平层次,再将近五年陕西物理高考选择题模块试题进行知识点的罗列,根据各个分类的标准,划分思维层次,从而掌握高考试题的考察趋势。同时从新版本的教材出发,分析高频考点的分布与考察情况,并对新课改前后的高考命题进行了对比统计分析。研究可知,2015年2019年陕西高考物理试题整体趋势一致,均为主要考察关联结构层次,其次为多点结构层次,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要求逐渐增高。细化于知识模块的考察,陕西高考物理试题对电磁学模块的要求最高,力学模块次之,原子物理学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要求最低。通过对新版本教材的分析,高考物理选择题的主要命题范围在必修2与选择性必修2这两本教材之中。在具体的知识点的考察中,对于必修2教材,主要考察力学与运动学的结合问题,以多点结构层次为主;对于选修2的教材,主要针对电磁学与安培定律、电磁学与电路这样的结合考察,面向学生的关联结构层次和拓展抽象结构层次,即学生的高水平思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次,通过对新课程改革前后的考题对比,可以总结出在课改后的高考试题中,力学模块难度逐渐下降,电磁学模块难度逐渐上升;选修3内容作为核心知识点加入高考选择题部分;考察的知识点由单一逐渐转变为相关知识点的结合考察;关联结构层次的试题大幅度增加等结论,应该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在分析了近五年陕西物理高考试题思维层次的基础上,对高考试题命制、教师教学、学生备考给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中学物理教学带来新的启示。
杨锦悦[2](2020)在《高中学生物理学科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的热点话题,而培养高中生物理学科能力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教学策略的实施,有效地培养、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是本文研究的核心。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了高中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培养策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论文结构与内容以及研究创新点等。第二部分是相关的概念与理论,在辨析了能力与智力、知识、技能、思维的区别与联系后,依次对能力、学科能力、物理学科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主要论述了物理学科能力的内涵、构建了物理学科能力的表现框架。第三部分是高中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分析,对延安城区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合对教师进行的访谈调查掌握了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现状及表现水平。第四部分根据所调查的延安城区学生物理学科能力水平,通过学习理解能力、应用实践能力、迁移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提出高中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培养策略,并例举了具体的案例。最后总结了研究的结论以及不足之处,并对相关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张赫[3](2020)在《高中物理静电场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研究》文中认为学习进阶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围绕少数重要概念进行由浅入深的课程组织,高中物理静电场部分主要是向学生普及基础电学知识,教学内容以概念教学为主,因为静电场的不可见性,建立在静电场基础上的相关物理概念对学生来说就十分抽象、难以理解,需要学生通过静电场外显的宏观现象,以及联想其他物理知识间接地在头脑中构建静电场物理模型。但是由于静电场相关的物理现象与概念间差异很大很难建立联系,从而影响静电场的学习效果。整个静电场部分的各概念之间相互关联,如果某一概念的学习出现问题,则可能影响学生对后期概念的学习。这无疑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更加关注全体学生,了解学生对静电场知识掌握的水平“循序渐进”地教学,把握好教学节奏。学习进阶实际上是对教学中“循序渐进”原则的具体化过程,该过程不仅需要教师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等心理学知识,还要为教学设置一个一个的阶段性小目标。已完成的进阶为教师由浅入深的教学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程序性操作模式,使得教师实施教学的思路更清晰,目标更具体明确。学习进阶对于教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进阶研究能够促进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学习进阶具有具体的、便于实施的阶段性评价模式为教育评价中的终结性评价提供了有力参考。本文期望通过对相关文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各版本教材中的静电场部分内容进行梳理和筛选,阐述静电场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综述目前国内外有关核心概念及学习进阶的研究现状,检索和总结我国高中物理静电场部分核心概念,表述高中物理静电场概念的进阶。并根据高中物理静电场部分核心概念的进阶水平制定教学设计,为一线教师在静电场部分的教学实践提供帮助。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人教版、鲁教版、沪教版教材,梳理出静电场知识概念图,并参考高中物理一线教师的意见,确定构建学习进阶的核心概念为“静电场”,并依据概念图确定初级的进阶水平,同时依据概念图比较分析静电场中重要概念相对应的知识整合程度。与一线教师进行探讨,对初级学习进阶进行调整,以江西省南昌市某普通高中136名高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筛选习题,自制静电场测试卷作为学习进阶测试量表,对调整后的静电场学习进阶进行量化研究。首先通过可靠性分析和效度分析确定静电场测试卷适合作为测试量表,再统计测试数据的正确率和集中度,通过详细比较分析各题组的统计结果最终确定进阶水平。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5点教学策略,并总结反思研究中的不足。
臧天天[4](2020)在《基于科学思维素养的高考物理试题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为了应对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更高水平的要求,世界各国都对核心素养展开研究。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2018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称《课程标准》)颁布,正式提出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科学思维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而作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高考引领着基础教育的方向。高考试题如何对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进行考察,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为物理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以2015—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卷(Ⅰ、Ⅱ、Ⅲ)共14套试卷的201道题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析,得出高考试题对科学思维素养的考察情况。首先,通过阅读文献,制定“科学思维”试题筛选标准,按照筛选标准从高考试题中筛选出“科学思维”试题。其次,对“科学思维”试题从分值、题型、考察要素、要素水平以及科学思维的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考试题非常重视对科学思维素养的考察,“科学思维”试题在近五年高考物理试题中的分值比重超过70%;高考物理试题侧重于考察模型建构要素和科学推理要素,对科学论证要素和质疑创新要素考察较少或几乎没有考察;高考物理试题对科学思维构成要素的考察水平主要为学业质量水平四,基本符合《课程标准》在科学思维方面对学生的要求。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从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和质疑创新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秦琦[5](2020)在《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概念学习进阶研究 ——以静电场为例》文中认为物理概念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如何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是物理老师们关心的问题。本研究针对现有概念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研究如何描绘学生在概念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发展阶段;如何划分问题解决的进阶水平并利用它的支架功能实现物理概念的进阶式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概念学习进阶在教学中是否可行,能取得何种程度的教学效果。基于学习进阶理论,论文提出物理概念学习进阶发展层级模型,描述学生概念学习的认知发展阶段;提出问题解决进阶发展层级模型,划分问题解决的进阶水平;将二者整合提出以问题解决为支架的概念学习进阶的理论框架,并在框架的基础上构建教学设计模型,根据教学模型进行教学设计。在上海市C高中进行教学实验,选取高二年级两个互为对照的平行班级,共82名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教学实验。在实验班采用“基于问题解决的静电场概念学习进阶”教学设计,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设计,并在教学开始前、结束后发放静电场概念理解测试卷,对测试结果的数据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高中生在概念学习中,认知呈进阶式发展,理解水平偏低,核心概念体系建构困难。第二,总体上讲,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概念学习进阶相比传统教学更能促进学生的概念理解。第三,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概念学习进阶在教学中的有效性具体体现为:有助于高能力段学生整合概念体系;有助于低能力段学生从事实经验中抽象出本质特征;有助于中等能力段学生建立概念之间的定性联系。据此,提出三条教学建议:概念课堂要以核心概念体系为主干,重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概念学习进阶发展层级为主线,重视问题解决支架的应用;物理概念教学应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刘如楠[6](2020)在《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高二物理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理观念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基础和首要素养,不仅体现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理解程度,更是学生从掌握到应用物理知识的关键。本文对物理观念的内涵、教学价值及学生物理观念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设计物理观念评估标准,对高二学生的物理观念水平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深入研究了当前制约学生物理观念水平培养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物理观念发展的单元教学策略,从而加强物理观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培养效果。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明确了物理观念内涵,同时结合相关研究,将物理观念水平划分成五个水平标准:[1]物理情境观察;[2]初步分析解释物理情境;[3]初步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情境;[4]初步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5]熟练应用物理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同时将物理观念所体现出的能力表现分为三个维度:学习理解能力、应用实践能力、迁移创新能力;进一步细分为:观察记忆、概括论证、关联整合等九个能力。由于物理观念素养是物理能力的综合性体现,而物理能力表现又是物理观念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两者互为表里,因此通过对物理能力表现的分析来实现对物理观念发展状况研究。2.为了深入研究当前学生物理观念现状,本文基于上述物理观念的能力表现,设计了相关的高二学生物理观念水平调查问卷,同时利用Rasch统计模型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重点班学生物理观念水平半数达到水平[4]以上,而中等班学生物理观念水平集中在水平[3]。通过进一步分析学生的能力表现,总结发现学生的关联整合能力以及迁移创新能力较欠缺导致物理观念水平无法提高,在解答物理问题时表现为物理知识零散,缺乏系统性的知识结构。3.基于调查数据结果,本文明确了提升物理观念水平的方向主要为培养学生的关联整合能力,促进物理知识系统化,从而促进物理观念的水平提升。基于此提出了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单元教学策略:以“基本物理知识—物理核心概念—物理观念”为培养物理观念路径,以基于物理观念的单元目标为导向、以任务和问题驱动双线并行进行单元整体规划,凸显出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关联整合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物理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帮助学生提升物理观念水平。4.基于以上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本文对《静电场》一章进行了单元教学设计及分节实施案例分析,以探究对物理观念形成是否具有促进作用。
丁珂[7](2020)在《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科学思维要素分析及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中物理电学基本知识是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学习电磁学课程内容的基础,又蕴含着培养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丰富材料。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根据该部分知识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加以组织、编排并且进行教学实施,以更大限度得落实体现课程总目标,势必是物理教学研究面临的新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核心素养目标下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课程和教学研究。第一,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我国新近颁布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思维各个要素的内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与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围绕科学教育进行的长期、广泛的研究,确定了在高中物理基本内容与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思维要素分析与落实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为高中物理重要内容的选择、编排以及教学实施提供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在对科学思维及其相关理论一般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新近颁布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有关科学思维方面的要求,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在传统的以知识逻辑为主要分析视角进行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和质疑创新等要素视角对高中物理电学基本知识进行整体分析,为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分析提供一种新思路,也为教学内容的选编打下基础。第三,在对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整体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及相关研究,对新颁布的课程标准相对应的代表性教科书和我国现行其他版本教科书中电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选择、编排以及体现科学思维要素的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为新理念下高中物理电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教学实施奠定基础。第四,在对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有对学生学习该部分内容存在困难的研究,对这些案例及相关知识的学习情况作了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并且,以在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凸显科学思维各要素为指导思想对这些案例进行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为在新时期下高中物理电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教学提供一些新的途径或方法。
段熊刚,许文[8](2019)在《用Excel探讨一道物理试题》文中研究说明在2019年1月某市高三调研测试中,有一道关于带电小球在电场中运动的原创试题,该题从力与运动的关系、功与能的角度设置问题,考查的物理知识有摩擦定律、库仑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变力做功、电势能、内能、功能关系与能量守恒定律等,运用到的思维方法有整体法、对称法、临界分析法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问题角度设置新颖,但个别选项值得商榷.
陈曦[9](2019)在《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习题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物理习题教学是指以解答物理习题为主要形式的一切课内、外的教与学的活动。它具有形成物理观念、发展科学思维能力、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等价值。当前,随着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和新课标的发布,落实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也为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带来了新方向。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教育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全面理解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先对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及分析,寻找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接着,针对调查结果,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理论指导,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努力探寻改进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相关策略。从形成物理观念、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提出了习题教学的策略。其中,对形成物理观念的习题教学策略,提出了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和针对性、注重习题的组合性和互补性三个教学策略。对发展科学思维能力的习题教学策略,提出了注重习题的挑战性和多变性、注重对解题模型的建立、注重对易错习题的训练、注重用数学工具辅导习题教学四个教学策略。对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习题教学策略,提出了注重对习题探究空间的拓展、注重用探究实验来辅导习题教学、注重对习题教学和解题过程的反思、注重对习题教学效果的评价四个教学策略。对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的习题教学策略,提出了注重强化解题规范、注重在习题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注重在习题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注重对学生解题的激励四个教学策略。随后,运用相关教学策略设计了相应的教学设计方案。最后,分析指出了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许文[10](2019)在《对一道原创试题的一点探讨》文中认为利用Excel分析一道原创试题,探讨问题条件与修改方案.
二、关于电场力做功问题的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电场力做功问题的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OLO理论的近五年陕西高考物理选择题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SOLO分类理论基础 |
2.1 SOLO分类理论概述 |
2.1.1 SOLO分类理论的起源 |
2.1.2 SOLO分类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 SOLO分类理论在试题分析中的层次划分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物理试题中思维层次划分具体标准 |
2.2.3 高考物理试题中SOLO理论的评价模型 |
第三章 物理高考试题的SOLO层次划分范例 |
3.1 单点结构层次(U)试题划分范例 |
3.2 多点结构层次(M)试题划分范例 |
3.3 关联结构层次(R)试题划分范例 |
3.4 拓展抽象结构层次(E)试题划分范例 |
第四章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SOLO层次结构统计分析 |
4.1 近五年陕西高考试题SOLO思维层次结构统计分析 |
4.1.1 2015年陕西高考物理选择题的SOLO层次分类统计 |
4.1.2 2016年陕西高考物理选择题的SOLO层次分类统计 |
4.1.3 2017年陕西高考物理选择题的SOLO层次分类统计 |
4.1.4 2018年陕西高考物理选择题的SOLO层次分类统计 |
4.1.5 2019年陕西高考物理选择题的SOLO层次分类统计 |
4.2 近五年陕西高考物理选择题在必修课程中的考点分析 |
4.2.1 必修1中相关考点的考频与掌握程度 |
4.2.2 必修2中相关考点的考频与掌握程度 |
4.2.3 必修3中相关考点的考频与掌握程度 |
4.3 近五年陕西高考物理选择题在选修课程中的考点分析 |
4.3.1 选修1中相关考点的考频与掌握程度 |
4.3.2 选修2中相关考点的考频与掌握程度 |
4.3.3 选修3中相关考点的考频与掌握程度 |
4.4 新课程改革前后陕西省高考物理选择题的总结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2.1 对高考物理试题的命题建议 |
5.2.2 针对教师教学的相关建议 |
5.2.3 针对学生备考的相关建议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高中学生物理学科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3 总结 |
1.3 论文结构与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能力与智力 |
2.1.2 能力与知识 |
2.1.3 能力与技能 |
2.1.4 能力与思维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能力与学科能力 |
2.2.2 学科能力与物理学科能力 |
2.3 物理学科能力的内涵和表现框架 |
2.3.1 学习理解能力 |
2.3.2 应用实践能力 |
2.3.3 迁移创新能力 |
第三章 高中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学生测试 |
3.1.1 问卷的设计 |
3.1.2 测试的内容 |
3.1.3 测试的结果 |
3.2 教师访谈调查 |
3.2.1 访谈调查的设计 |
3.2.2 访谈调查的题目 |
3.2.3 访谈调查的结果 |
第四章 高中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培养策略 |
4.1 学习理解能力 |
4.1.1 观察记忆 |
4.1.2 概括论证 |
4.1.3 关联整合 |
4.2 应用实践能力 |
4.2.1 分析解释 |
4.2.2 推理预测 |
4.2.3 综合应用 |
4.3 迁移创新能力 |
4.3.1 直觉联想 |
4.3.2 迁移与质疑 |
4.3.3 建构新模型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与建议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3)高中物理静电场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学习进阶的研究意义 |
1.2.2 静电场部分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基础 |
2.1 学习进阶的研究 |
2.1.1 “学习进阶”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学习进阶的概念 |
2.1.3 学习进阶的特点 |
2.1.4 学习进阶的构成因素 |
2.1.5 学习进阶的构建方法 |
2.2 核心概念的研究 |
2.2.1 “核心概念”的定义 |
2.2.2 物理核心概念的界定 |
2.3 科学概念理解发展层级 |
3 高中物理静电场概念梳理 |
3.1 高中物理教科书中静电场概念的梳理 |
3.2 静电场概念的关系图 |
3.3 对一线教师关于静电场核心概念的访谈 |
4 静电场学习进阶框架构建 |
4.1 进阶水平划分准备 |
4.1.1 进阶变量的选择 |
4.1.2 进阶水平划分的依据 |
4.1.3 构建进阶框架的流程 |
4.2 进阶框架水平划分 |
4.2.1 进阶起点划分 |
4.2.2 进阶终点划分 |
4.2.3 中间水平的确定 |
4.3 初始进阶框架 |
4.4 进阶框架效度检验 |
4.4.1 一线教师意见调查 |
4.4.2 框架调整 |
4.4.3 学生认知情况调查 |
4.4.4 调查数据分析 |
4.4.5 静电场学习进阶 |
5 教学策略 |
5.1.树立学习进阶的教学观念 |
5.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结构 |
5.3.关注概念理解发展层级 |
5.4.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
5.5.巧用“类比法”教学法,配合多媒体教学 |
6 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设计 |
7 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4)基于科学思维素养的高考物理试题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关于科学思维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关于科学思维的研究现状 |
1.3.3 高考试题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统计分析法 |
1.5.3 对比研究法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核心素养 |
2.1.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2.1.3 科学思维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2 教育测量理论 |
2.2.3 皮亚杰的思维发展理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范围界定 |
3.2 “科学思维”试题筛选标准 |
3.3 试题筛选方法 |
4 2015-2019年高考物理“科学思维”试题分析 |
4.1 2015-2019年“科学思维”试题筛选结果统计 |
4.2 2015年高考物理“科学思维”试题呈现情况 |
4.3 2016年高考物理“科学思维”试题呈现情况 |
4.4 2017年高考物理“科学思维”试题呈现情况 |
4.5 2018年高考物理“科学思维”试题呈现情况 |
4.6 2019年高考物理“科学思维”试题呈现情况 |
4.7 2015-2019年高考物理“科学思维”试题综合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教学建议 |
5.2.1 模型建构要素方面 |
5.2.2 科学推理要素方面 |
5.2.3 科学论证要素方面 |
5.2.4 质疑创新要素方面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概念学习进阶研究 ——以静电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2 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学习进阶 |
1.4.2 问题解决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实验研究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1.7 研究思路 |
2. 物理概念学习进阶和问题解决的理论概述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学习进阶的界定 |
2.1.2 问题解决的界定 |
2.2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概念学习进阶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
2.2.4 布鲁纳知觉归类理论 |
2.3 物理概念学习进阶发展层级模型 |
2.4 物理问题解决进阶发展层级模型 |
3.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概念学习进阶的教学探讨 |
3.1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概念学习进阶的理论分析 |
3.1.1 物理概念学习进阶和问题解决进阶的整合发展 |
3.1.2 构建以问题解决为支架的物理概念学习进阶理论框架 |
3.1.3 构建理论框架指导下的进阶式概念学习轨迹 |
3.2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学习进阶教学设计模型 |
3.2.1 结构中心设计模型 |
3.2.2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学习进阶教学设计模型 |
3.3 基于问题解决的静电场学习进阶教学设计案例 |
3.3.1 构建静电场核心概念体系 |
3.3.2 “电荷”教学设计案例 |
3.3.3 “库仑力”教学设计案例 |
3.3.4 “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教学设计案例 |
3.3.5 “电势能、电势、等势面”教学设计案例 |
4.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概念学习进阶的教学实验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对象 |
4.3 实验工具 |
4.4 实验步骤 |
4.5 概念理解水平的测试工具 |
4.5.1 前测试卷构成 |
4.5.2 后测试卷构成 |
4.6 数据分析 |
4.6.1 前后测测试卷效度分析 |
4.6.2 正式测试卷数据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5.3 教学改进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静电场前测测试题 |
附录 2 静电场概念后测测试题 |
附录 3 对照班教案 |
致谢 |
(6)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高二物理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2.1.2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
2.2 相关概念论述 |
2.2.1 观念 |
2.2.2 科学观念 |
2.2.3 物理观念 |
第三章 高二学生物理观念水平相关调查研究 |
3.1 调查内容与目的 |
3.1.1 调查内容 |
3.1.2 调查目的 |
3.2 高二学生物理观念水平量表的测试调查 |
3.2.1 测试试题编制 |
3.2.2 调查对象 |
3.2.3 物理观念水平测试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3.2.4 调查结果分析 |
3.3 高中物理教师对物理观念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
3.3.1 问卷内容分类 |
3.3.2 教师对物理观念培养问卷结果分析 |
3.4 调查结论分析总结 |
3.4.1 研究结果总结 |
3.4.2 研究问题归因分析 |
第四章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单元教学策略 |
4.1 单元教学理论 |
4.1.1 单元教学设计 |
4.1.2 单元教学设计与物理观念形成的契合性 |
4.2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单元教学设计原则 |
4.3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单元教学设计模式 |
4.3.1 把握物理观念,科学制定单元教学目标 |
4.3.2 紧扣物理观念形成路径,凸显单元知识结构的整体规划 |
4.3.3 依据物理观念形成路径,合理设计单元驱动任务与问题 |
4.3.4 显化物理观念,设计单元学习活动 |
4.4 单元教学设计的分节实施 |
第五章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单元教学案例分析 |
5.1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静电场单元教学目标制定 |
5.1.1 静电场单元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
5.1.2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静电场单元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分析 |
5.1.3 高二年级学生学情分析 |
5.1.4 明确静电场单元教学目标 |
5.2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静电场单元教学整体规划 |
5.2.1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构建静电场单元结构性知识框架 |
5.2.2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静电场单元任务与问题设计 |
5.3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单元教学设计下分节安排 |
5.4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
5.4.1 单元核心活动设计 |
5.4.2 分节活动设计 |
5.5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静电场单元教学分节实施案例分析 |
5.5.1 教学案例《电场强度》 |
5.5.2 教学案例《电容器的电容》第一课时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本研究完成的工作及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6.2.1 本研究的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物理观念水平测试卷双向细目表 |
附录B 物理观念水平测试卷 |
附录C 高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物理观念培养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D 教学案例《电势能与电势》 |
致谢 |
(7)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科学思维要素分析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课题研究背景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高中物理基本内容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科学思维的基本要素及其内涵 |
第二节 高中物理基本内容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的指导思想 |
第三节 高中物理教学中体现科学思维要素的要求和方法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特点及其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一节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特点及要素分析方法 |
第二节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中的“模型建构”要素分析 |
第三节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中的“科学推理”要素分析 |
第四节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中的“科学论证”要素分析 |
第五节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中的“质疑创新”要素分析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科学思维要素案例分析 |
第一节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案例选择及分析方法 |
第二节 “库仑定律”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三节 “电场电场强度”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四节 “电势能和电势”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五节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六节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七节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八节 小结 |
第四章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案例教学研究 |
第一节 “库仑定律”一节内容分析和教学研究 |
第二节 “电场电场强度”一节内容分析和教学研究 |
第三节 “电势能和电势”一节内容分析和教学研究 |
第四节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一节内容分析和教学研究 |
第五节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一节内容分析和教学研究 |
第六节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一节内容分析和教学研究 |
第七节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一 本课题研究总结 |
二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获奖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学生电学基础知识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
附录三 “电场电场强度”教学设计 |
附录四 “电势能和电势”教学设计 |
附录五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教学设计 |
附录六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
附录七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
致谢 |
(8)用Excel探讨一道物理试题(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题与解析 |
1.1 题目 |
1.2 解析 |
1.3 答案 |
2 思考与讨论 |
3 结论与建议 |
(9)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习题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物理核心素养的研究 |
1.3.2 国内外对物理习题教学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核心素养 |
2.1.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
2.1.3 物理习题 |
2.1.4 物理习题教学 |
2.1.5 教学策略 |
2.2 理论基础 |
2.2.1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
2.2.2 物理习题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3.1 学生问卷调查研究 |
3.1.1 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3.1.2 问卷的数据分析 |
3.2 教师访谈调查研究 |
3.2.1 访谈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3.2.2 访谈的结果及分析 |
3.3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策略 |
4.1 形成物理观念的习题教学策略 |
4.1.1 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 |
4.1.2 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和针对性 |
4.1.3 注重习题的组合性和互补性 |
4.2 提升科学思维能力的习题教学策略 |
4.2.1 注重习题的挑战性和多变性 |
4.2.2 注重对解题模型的建立 |
4.2.3 注重对易错习题的训练 |
4.2.4 注重用数学工具辅导习题教学 |
4.3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习题教学策略 |
4.3.1 注重对习题探究空间的拓展 |
4.3.2 注重用探究实验来辅导习题教学 |
4.3.3 注重对习题教学和解题过程的反思 |
4.3.4 注重对习题教学效果的评价 |
4.4 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的习题教学策略 |
4.4.1 注重强化解题规范 |
4.4.2 注重在习题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 |
4.4.3 注重在习题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 |
4.4.4 注重对学生解题的激励 |
第5章 教学案例 |
5.1 《共点力的平衡》习题教学设计 |
5.2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习题教学设计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6.2.1 存在的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对一道原创试题的一点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题与解析 |
2 思考与讨论 |
四、关于电场力做功问题的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OLO理论的近五年陕西高考物理选择题分析研究[D]. 康贺杰. 延安大学, 2020(12)
- [2]高中学生物理学科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D]. 杨锦悦. 延安大学, 2020(12)
- [3]高中物理静电场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研究[D]. 张赫.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4]基于科学思维素养的高考物理试题分析研究[D]. 臧天天.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概念学习进阶研究 ——以静电场为例[D]. 秦琦.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6]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高二物理教学策略研究[D]. 刘如楠.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科学思维要素分析及教学研究[D]. 丁珂.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8]用Excel探讨一道物理试题[J]. 段熊刚,许文.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9(03)
- [9]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习题教学策略研究[D]. 陈曦.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对一道原创试题的一点探讨[J]. 许文. 中学物理,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