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精神仍是内心的支柱(论文文献综述)
张锡[1](2015)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研究》文中认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对大学师生思想政治建设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文化认同理论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理论这三种学说为依据,密切联系当前我国当代大学精神建设的现实情况,通过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建设从而最终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新青年。本文分为六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内容大致为:本文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研究方法等,总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统领全文。第二章详细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以及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概述及其本质内容。前者探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与其重要作用以及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精神之间的关系。首先表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在我国政治思想建设战线上的主体地位及其显要特征。然后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三个层面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发展过程的积极作用。从二者关系入手,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精神的指导意义以及大学精神的反哺作用。后者分别从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内涵、本质、特征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并大学精神内涵并对当代中国培育大学精神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第三章主要主要研究了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演变过程,取得的成绩,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通过历史的脉络梳理出了本文为何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的原因。第四章主要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当代大学精神的路径。首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大学精神的实践径向。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教职工团队从而引领大学精神。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大学风气从而引领大学精神。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是对文章的脉络重新梳理与总结。
吴铭[2](2012)在《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缺失的伦理思考》文中指出21世纪,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化,以及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的快速发展,带来社会基本结构和社会关系急剧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当代中国大学出现人文精神的滑坡,办学趋向功利化和商业化;官僚化气息和官本位思想侵袭校园,造成学风教风浮躁,表现在学术研究造假,有的教师育人意识淡薄等,高校的道德建设已经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近日,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说:“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已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今天,我国的一些大学暴露出的诸如此类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偏离了大学精神。我们探讨这个热门话题,就是试图找到重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一条路径,使大学焕发出自身独特的魅力,更好地发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职能,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今,中国大学精神出现迷失,客观地说,棒子不能打在莘莘学子和教书育人的老师身上,而是社会处在一个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的状态。无论社会出现多少浮躁,但是人们对清风正气的大学精神仍充满期待,内心保留着对崇高、责任等行为的尊重和信仰。我们坚信,尽管今天的大学还有不少弊端,但还有坚守并勇于积极向上的智者,这是我们重新寻回大学精神的希望。对于这些现象,我们从伦理的角度加以阐释并提出道德教化,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提供理论和方法方面的见解,我们相信它对重塑今天的中国大学精神会有一定的借鉴和现实意义。当代中国大学要想科学健康发展,应该寻找到一条道德规范原则,方能寻求大学各方面改革,我们满怀信心对重塑今天的中国大学精神充满希望。本篇论文介绍了大学精神的内涵及伦理价值;阐述了重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伦理的迫切性及其依据;探讨了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缺失的伦理表现,集中表现在教师职业道德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学生道德水平下降。大学校园文化精神出现“虚脱”;进一步分析了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缺失的原因,具体反映在受市场经济制约,有的高校办学理念产生异化。受世俗观念影响,有的高校办学方向发生偏离。受腐朽文化干扰,有的高校办学风气不正等。由此,本文提出了重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伦理路径,就是要完善大学德育和制度体系建设、强化高校的伦理约束机制,这为伦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路径,也可以赋予大学精神新的内涵,为构建和谐的大学育人环境,重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提供一定的帮助。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需要每一位青年人肩负并承担起任重而道远的责任。今天,时代浪潮风起云涌,我们更需要学子们具备一颗赤子之心,重塑具有当今时代特色的大学精神。
王珊珊[3](2012)在《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研究》文中提出生活方式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范畴,广义的生活方式是指由生产方式决定的,为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制约的人们在主观因素的指导下,所形成的全部生活活动的形式和行为特征的综合模式,它包括人们在日常衣食住行、政治、文化、宗教等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等广阔领域的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狭义的生活方式限指人们在日常生活领域,如衣食住行乐等领域的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研究生的生活方式是指研究生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形成的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包括日常生活方式、学习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婚恋生活方式等。作为高校中具有更高学历的群体,研究生肩负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对研究生的生活方式进行深入地研究,认识和了解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本文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校研究生的生活方式总体呈现积极健康态势,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日常生活方面,熬夜现象普遍,吃早餐频率偏低;学习方面动力不足,功利性强,自主性差,缺少问题意识,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合作意识;消费方面具有超前性,经济独立意识较差;闲暇时间安排不合理,主观追求与实际行为不协调;交往方面具有功利性色彩,主动性不够;人际交往活力不足,恋爱动机不纯,恋爱观呈现功利化倾向,性观念和性行为开放,婚前同居问题突出。本文从研究生自身、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社会环境方面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出分析,并对研究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构建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从个人来说,研究生自身要树立高尚的生活目标,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从高校来说,要加强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培养研究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社会来说,要强调主流文化的导向,营造研究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闵斌[4](2011)在《和谐校园建设视域下大学精神塑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系统梳理和谐校园建设、大学、大学精神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和谐校园建设与大学精神塑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阐述大学精神塑造对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影响和作用;分析和谐校园建设与大学精神塑造的内涵;提出和谐校园建设与大学精神塑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大学精神是和谐校园植根与成长的土壤,大学精神的塑造是大学特色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同时校园文化承载的文化和精神气质又是影响并推动和谐校园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要健康的发展大学文化,构建和谐校园,必须重视和关注大学精神的塑造,发掘大学精神塑造过程中利于和谐校园建设的元素并与之深入融合,在大学精神塑造的过程中汲取丰富营养,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大学文化,最终形成特色大学精神和学校特色发展的比较优势。本文第一部分对研究的背景、意义等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对和谐校园、大学和大学精神等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基本特征等进行阐述,为研究作好铺垫;第三部分对和谐校园建设和大学精神塑造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探索在和谐校园建设视域下发挥高校大学精神塑造作用的路径;第四部分在研究大学精神塑造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和谐校园建设的路径;第五部分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和谐校园建设视域下大学精神塑造的途径,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践价值;第六部分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展示了“胡杨”精神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在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大学精神塑造的推动作用,体现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胡金平[5](2005)在《学术与政治之间: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的历史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和社会为学校提供了舞台,也力图控制它的表演。国家和社会的结构特征直接影响到大学的存在,使学校形成了官场型、剧场型和单位型三种类型的场域,相应地规定了学官、学人和干部三种不同类型的教师身份。大学因知识的传承而产生,大学更因政治的需要而延续。大学自古以来的双重职能,影响到中国大学教师自觉地以政治人与知识人为他们所应扮演的最主要的社会角色。 传授知识、研究学术是教师的本业,知识人当然是教师扮演的最主要的社会角色。中国自古便是一个“知识社会”,知识不仅帮助教师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获取了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同时也使他们拥有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精英身份,并获得了在社会生活中的“优先”话语权。 在古代中国,由于教育知识所具有的伦理性和政治性特征,使大学教师们只是将知识的传授和研究作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工具和手段,同时其介于统治集团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被统治的统治者”身份,使其一直以社会精英自居,自觉地将“社会良心”的代表的重任担在肩头,因而政治人也成为大学教师扮演的主要社会角色;近代社会尤其是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教师群体从制度层面上割断了与政治的关联,专业知识的传播和学术研究成为“新”大学教师们的职业,然而,面对国家的危亡、社会时局的混乱,政治人的情结同样难以释怀。然而,政治人与知识人两者又存在着角色冲突,于是,有的行走于政治人与知识人之间,有的以政治为志业,托政治于学术,有的选择扮演纯粹的知识人,以此作为实现自己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有的努力消解其精英意识,投身于大众社会之中。 在中国社会之中,两种角色的自由扮演是艰难的。大学教师们完全脱离政治而成为知识人难以实现;同时做一个独立自由的政治人也很困难。虽然根据与权力关系的远近,大学教师所扮演的政治人角色可分为立法者、阐释者、批评者、反叛者等不同类型。但无论是与权力婚媾时的依附,还是游离于权力之外的独立,教师对于政治的过度介入,不仅影响到知识人角色的扮演,而且常常以悲剧结束。
二、大学精神仍是内心的支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精神仍是内心的支柱(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1.3.2 文化认同理论 |
1.3.3 高等教育发展理论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难点、重点、创新点 |
第2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概述 |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
2.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
2.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作用 |
2.2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概述 |
2.2.1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主要内涵 |
2.2.2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基本特征 |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精神之间的关系 |
2.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形成 |
2.3.2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 |
2.3.3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 |
第3章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演变、成绩、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演变 |
3.1.1 清朝末年以及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国大学精神 |
3.1.2 新中国建立至“文革”时期的中国大学精神 |
3.1.3 自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大学精神 |
3.2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培育中所取得的成绩 |
3.2.1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培育载体日益多样化 |
3.2.2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培育方向日益明显化 |
3.2.3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受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
3.3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培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大学精神培育中价值偏离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2 大学精神培育中的形式化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3 大学精神培育中的趋同化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路径分析 |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校园思想文化建设从而引领当代中国大学精神 |
4.1.1 统筹规划,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 |
4.1.2 结合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到校园文化中来 |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师生团队建设从而引领当代中国大学精神 |
4.2.1 充分发挥高校各级党组织在大学精神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
4.2.2 积极调动教职员工在传承与创新大学精神中的积极作用 |
4.2.3 大力催动大学生在培育和践行大学精神中的主体作用 |
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风气建设从而引领当代中国大学精神 |
4.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学风建设 |
4.3.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教风建设 |
4.3.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管风建设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缺失的伦理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大学精神及其伦理价值 |
一、 大学起源与理念 |
(一) 大学起源 |
(二) 大学定义 |
(三) 大学理念 |
二、 大学精神的内涵 |
(一) 科学精神是大学精神的主体 |
(二)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 |
(三) 自由精神是大学精神的灵魂 |
(四) 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的生命 |
三、 大学精神的伦理价值 |
(一) 诚信对大学精神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
(二) 公正对大学精神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
(三) 人道对大学精神的感染和熏陶作用 |
第二章 重塑中国大学精神的迫切性及其依据 |
一、 中国大学精神的时代要求 |
(一)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 科学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
二、 重塑中国大学精神的伦理依据 |
(一) 道德教育为社会服务的马克思主义伦理观 |
(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为核心的儒家教育伦理观 |
(三) 强调对人的教育和改造的新教伦理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缺失的伦理表现 |
一、 教师职业道德出现一定程度滑坡 |
(一) 道德诚信缺失严重 |
(二) 育人意识日显淡薄 |
二、 学生道德水平下降 |
(一) 道德意识退化令人担忧 |
(二) 尊师重教传统逐渐丢弃 |
三、 大学校园文化精神出现“虚脱” |
(一) 偏重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力 |
(二) 校园文化建设仅局限于学生管理和空洞说教层面 |
(三) 网络文化的冲击给校园文化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缺失的原因 |
一、 受市场经济制约,高校办学理念产生异化 |
(一) 社会科研环境不纯洁 |
(二) 科研评价体系功利化 |
(三) 科研监督体制薄弱 |
二、 受世俗观念影响,高校办学方向发生偏离 |
(一) 大学体制趋向行政化 |
(二) 官本位思想意识较浓 |
(三) 考评机制缺乏公正 |
三、 受腐朽文化干扰,高校办学风气不正 |
(一) 道德追求出现迷茫 |
(二) 道德教育比较低效 |
第五章 重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伦理路径 |
一、 要完善大学德育体系建设 |
(一) 应重视德育理论的指导作用 |
(二) 应重视德育与实践相互结合 |
二、 要完善大学制度体系建设 |
(一) 建立一套规范的大学行政伦理体系 |
(二) 制定诚信的大学学术制度伦理体系 |
三、 强化高校伦理约束机制 |
(一) 构建和完善科学规范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二) 构建和完善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奖惩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3)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一章 研究生生活方式的内涵 |
一、生活方式的内涵 |
(一) 生活方式的理论渊源 |
(二) 生活方式的概念界定 |
二、研究生生活方式的内涵 |
第二章 我国高校研究生生活方式的现状 |
一、研究生健康生活方式的表现 |
(一) 日常生活方式 |
(二) 学习生活方式 |
(三) 消费生活方式 |
(四) 闲暇生活方式 |
(五) 人际交往方式 |
(六) 婚恋方式 |
二、研究生不良生活方式的表现 |
(一) 日常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 |
(二) 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 |
(三) 消费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 |
(四) 闲暇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 |
(五) 人际交往方式存在的问题 |
(六) 婚恋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影响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生活方式的因素分析 |
一、价值观因素的影响 |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
(一) 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 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
(三) 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 |
(四) 网络媒体导向的影响 |
(五) 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因素的影响 |
(六) 研究生自身素质的影响 |
第四章 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
一、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健康生活方式培养的目标 |
(一) 文明的生活方式 |
(二) 健康的生活方式 |
(三) 科学的生活方式 |
(四) 终身探索的生活方式 |
二、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健康生活方式培养的原则 |
(一) 以人为本的原则 |
(二) 系统性和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
(三) 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 |
(四) 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 |
(五) 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原则 |
(六) 同质性与独特性相统一原则 |
三、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健康生活方式培养的途径 |
(一) 研究生自身要树立高尚的生活目标,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
(二) 高校要加强教育与管理,培养研究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
(三) 强调主流文化的导向,营造研究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和谐校园建设视域下大学精神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
1.2.1 研究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阐述 |
2.1 和谐校园 |
2.1.1 和谐校园的概念 |
2.1.2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意义 |
2.1.3 和谐校园目标体系的构建 |
2.2 大学精神 |
2.2.1 大学释义 |
2.2.2 大学精神的概念 |
2.2.3 大学精神的作用 |
2.2.4 大学精神塑造的主体 |
2.3 塑造大学精神的意义 |
2.3.1 塑造大学的文化之风 |
2.3.2 塑造大学的崇学与尚理之风 |
2.3.3 塑造大学的人文之风 |
2.3.4 塑造大学的创新之风 |
2.4 塑造大学精神与和谐校园建设之间的关系 |
2.4.1 塑造大学精神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 |
2.4.2 塑造大学精神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基石 |
2.4.3 和谐校园建设是大学精神塑造的体现形式 |
3 和谐校园建设视域下大学精神塑造的现状分析 |
3.1 和谐校园建设的现状 |
3.1.1 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
3.1.2 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问题对策 |
3.2 大学精神塑造的现状 |
3.2.1 大学精神塑造的特点 |
3.2.2 大学精神塑造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
4 大学精神塑造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4.1 包容传承精神维系校园历史与现实的和谐兼容 |
4.2 批判精神维系校园道德与智慧的和谐凝铸 |
4.3 创造精神维系校园生存与发展的和谐续延 |
4.3.1 创造精神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思想基础 |
4.3.2 创造精神是大学文化的重要成果 |
4.4 关怀精神维系校园生活与氛围的和谐唯美 |
5 和谐校园建设视域下大学精神塑造的途径 |
5.1 现代办学理念和管理制度是大学精神塑造的保障 |
5.2 以人为本是大学精神塑造的基本原则 |
5.3 德育是大学精神塑造的力量之源 |
5.4 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精神塑造的重要内容 |
5.5 坚持内涵发展之路是大学精神塑造的内在要求 |
6 和谐校园建设视域下大学精神塑造的实践探索 |
6.1 西安科技大学的概况 |
6.2 西安科技大学的基本精神 |
6.2.1 "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 |
6.2.2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坚韧校风 |
6.2.3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威严校训 |
6.3 西安科技大学精神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的作用探究 |
6.3.1 "胡杨"精神对和谐校园建设的熏陶与导向作用 |
6.3.2 坚韧校风对和谐校园建设的凝聚作用 |
6.3.3 威严校训对和谐校园建设的激励作用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学术与政治之间: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的历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问题的缘起:教师是知识分子吗 |
二、相关研究扫描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及结论 |
五、论文的基本内容 |
第一章 舞台与角色:国家、社会视域下的学校与教师 |
第一节 社会、国家与学校 |
一、传统社会中的学校 |
1、早期学校:政治、伦理与驯化 |
2、古代学校存在的“合法性” |
二、现代国家:国家意识、民主思想与学校教育 |
第二节 学校组织与教师身份的变迁 |
一、官场型组织与学官身份 |
二、剧场型学校与学人身份 |
三、“单位”型学校与教师的“干部”身份 |
第二章 经世致用:教师政治人角色的扮演 |
第一节 立法者与阐释者 |
一、从“代天立言”到“代圣人立言” |
二、“社会代言人” |
三、“新社会”下被赋予的社会责任感 |
第二节 批评者与反叛者 |
一、理念与现实的冲突 |
二、体制内外:三种类型的异类 |
1、体制内的穿孔者 |
2、体制外的“诤臣”、“诤友” |
3、权力的反叛者 |
三、两种思维路径 |
1、“过去式”理想国的构想 |
2、“将来式”鸟托邦的设计 |
第三节 教师政治角色的边缘化 |
一、传统“师”的政治边缘化 |
二、教师职业的政治人角色的“消解” |
第三章 立身之本:教师知识人角色的卫护 |
第一节 知识与“知识社会” |
一、传统社会中的知识与知识人 |
二、“知识社会”的形成 |
三、中国“知识社会”的特点 |
第二节 知识人与教育知识的控制 |
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教育知识的选择与控制 |
二、大学知识人称谓及其知识结构的变迁 |
第三节 以学术为志业 |
一、“学术社会”的建构 |
二、学术背后的意义 |
三、通过知识获得“资本” |
第四章 学术与政治:两种角色之间的艰难抉择 |
第一节 徘徊于两种角色之间:以胡适为例 |
一、知识人角色的“向往” |
二、特殊的政治人角色 |
三、边际人的“苦恼” |
第二节 走入象牙之塔:以熊十力为例 |
一、从政治人到知识人的转变 |
二、体制内外:象牙塔中的自由独立精神 |
三、象牙塔中的政治情怀 |
第三节 政治人角色的眷恋:以张申府为例 |
一、政治人角色意识的形成 |
二、作为副业的知识人 |
三、政治人的困顿 |
第四节 精英角色的颠覆:以陶行知为例 |
一、依附性政治精英人角色的解构 |
二、真理的持有者和代言人角色的颠覆 |
三、新知识人角色的扮演 |
结束语:敢问路在何方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大学精神仍是内心的支柱(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研究[D]. 张锡.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9)
- [2]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缺失的伦理思考[D]. 吴铭.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
- [3]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研究[D]. 王珊珊. 山东理工大学, 2012(12)
- [4]和谐校园建设视域下大学精神塑造研究[D]. 闵斌. 西安科技大学, 2011(05)
- [5]学术与政治之间: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的历史分析[D]. 胡金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