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理论批判”到“实践批判”的转向——对马克思哲学观的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文文[1](2021)在《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批判研究》文中认为民粹主义作为一种非理性、易变性和复发性的西方社会思潮,其思想中不乏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念。尤其是近年来,欧美新民粹主义思潮崛起使得民粹主义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反对全球化、反精英、极端排外等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反马克思主义倾向。因此,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然要防范民粹主义思潮的渗透,深入开展对民粹主义及其错误观点的揭露和批判。本文追溯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对民粹主义的批判,即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以期掌握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这无疑对新时代抵制各种错误思潮、扞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作为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俄国革命和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之中,系统研究这一思想,关键是要解决列宁为什么批判,列宁怎么批判,以及列宁批判的价值等问题。对此,本文侧重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中构建全文。首先从时代背和理论依据,分析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必然性,掌握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的一般批判;然后重点放在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经济观、文化观和历史观的批判上,深入挖掘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理论内容;最后总结了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历史意义和当代启示。全文共四个部分,由六章组成:第一部分(第1章)为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以此确定了本文研究的逻辑基点。其次,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在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相关问题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综述。最后,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第2章)主要分析了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这一部分注重历史背景的说明和历史脉络的梳理。首先,通过回顾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国际国内背景,阐述了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思想形成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理论危机”,同时俄国面临社会转型期文化选择的迷茫、俄国民粹主义泛滥、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时代背景。其次,分析了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批判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历史命运的科学论述,都为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最后,从整体上分析了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思想形成的演进历程。以1905年革命为分界,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经历了从批判否定到辩证扬弃的思想演变。这两个阶段不仅形成了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的一般批判,而且又都贯穿着列宁所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观,因而使得这一批判过程具有独特的历史特点。第三部分(第3章、第4章、第5章)本着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重点选取了在经济观、文化观、历史观三个方面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这一部分主要侧重于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思想中与俄国意识形态构建紧密关联,又具有内在联系的三个层面,进而构成了全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一是从经济观的视角,分析了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村社经济稳固论”“市场缺乏论”“资本主义破坏论”的批判,对应的是列宁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在俄国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可行性、现实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的回答,解决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命运”问题。二是从文化观的视角,分析了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科学文化意识、道德评价、文化遗产和意识形态领导权等错误观点的批判,列宁在这一批评过程中解答了困扰俄国民粹主义的文化与现实的关系、文化与传统的关系、文化与革命的关系。三是从历史观的视角,分析了列宁在俄国革命的理论基础、领导力量、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等问题上对俄国民粹主义这一“冒牌的社会主义”的批判,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实现论”。这三个部分既是相对独立的不同方面,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最终都落脚到俄国社会主义的实现及确定正确的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上。第四部分(第6章)探析了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历史意义和当代启示。这一部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两个层面进行了说明。一是历史意义上,分别从提供了批判社会思潮的观点和方法、对肃清民粹主义在俄国的影响、指导苏维埃国家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摆脱社会思潮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借鉴等四个方面,探究了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在历史上起到的积极作用。二是现实意义上,分别从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各种社会思潮、警惕各种形式的新民粹主义及其危害、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和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和管理权四个方面,探讨了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对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当代启示。
刘健[2](2021)在《实践哲学视域下的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共领域”作为哈贝马斯最为关注的现代性社会问题贯穿其每个思想阶段,作为后形而上学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置身于实践哲学传统之中不断发展和深化对公共领域问题的理解。阿伦特最初提出“公共领域”这一概念,受阿伦特的影响,哈贝马斯回溯了各历史阶段的公共生活,可以说,他的整个理论体系都是以实践哲学为分析框架而展开。众所周知,亚里士多德首先将实践概念提升为哲学问题。亚氏总体上将人的全部活动分为三种:理论、实践和创制。在亚氏看来实践是作为最为“属人”的知识而存在,近神的理论知识是较高的实践,奴隶意义上的创制知识是较低的实践。“实践就是人类活动的全部形式的总称。他试图把人类的全部活动归结为一种终极性的‘善’的统摄。”(1)在这一基础性区分之上,亚氏建构起两套问题关系框架:一是在其整体知识论中,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创制知识之间的关系问题,一般来说,批判理论所指向的一切危机形式都可以在三种知识的不和谐状态中所显露;二是在其实践知识内部,道德伦理学与政治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康德后来又按照自然原则和自由原则对行为因果决定关系的不同,将实践哲学再做处理,划分为技术实践论和伦理政治实践论,而伦理政治实践论是他们共认的正统实践哲学。实践哲学一直以来都兼具这两条演进路线,一条是以伽利略、培根为代表的技术实践论,本文以技术实践论为视域对公共领域危机的根源进行了学理上的分析;另一条是以洛克、卢梭为代表的伦理-政治实践论传统,本文以伦理-政治实践论为视域对公共领域的重建进行相应指导。其中不乏技术实践与伦理政治实践的交叉视域,比如可以再分为两条进路:一条是以马基雅维利、莫尔为代表的政治技术论(政治技术化)和后期以马尔库塞、弗洛姆、阿多诺为代表的技术政治论(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以上的实践哲学传统都是以亚氏的知识论为基础在各条实践哲学进路上的延伸,可以说,亚氏的实践哲学成为哈贝马斯分析现代性问题的元实践哲学视域,他同时也汲取了马克思、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阿伦特等宝贵的思想资源。哈贝马斯将其“公共领域”思想纳入到这一实践哲学框架中考察。首先,公共领域问题作为政治哲学问题是被归为实践知识当中的,哈贝马斯的实践哲学就是以“公共领域”为实践场域而展开,也就是说政治公共领域是相对于理论知识和创制知识而出现的;其次,哈贝马斯在实践哲学这一整体框架之下深刻批判了公共领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危机形态。他认为理论知识、创制知识以及二者之间的非理性结合是导致政治公共领域异化的外因所在;再次,他通过对实践知识内在的分析发现,政治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最终是由于公共政治脱离了道德伦理这一基础性根基而导致,而对公共领域的重建就是将政治学重新复归到道德伦理学之中。作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哈贝马斯庞大的思想体系其实可以看作是对“公共领域”危机的分析与重建,无论从哪个单一视角都无法掌握其思想精髓。所以,只有以哈贝马斯的整个思想体系为考察标的,以实践哲学为分析框架,才能透视出公共领域危机的机理,从而指导公共领域的重建工作。这样,才有可能对“公共领域”这一宏大的现代社会问题进行相应的把握,进而在现代社会中重建“公共领域”,这充分显现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的民主政治理想与实践价值。
郭建斌[3](2020)在《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玛克辛·格林(Maxine Greene)系美国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曾被媒体称为“当今美国卓越、杰出的教育哲学家”“在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写作者和讲授者之一”。她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杜威主义和欧洲存在主义的交织与融合。格林在学生时代就极为关注劳工问题,基于“左派”立场在批判的基础上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的变革。集教育改革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格林,坚持以坚定的批判意识审视特定历史情境中的文化与社会变迁,探究以改变社会为己任的教育。本文旨在对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缘起。如果说美国动荡的时代背景和格林自我成长的峥嵘岁月奠定了其“左派”的立场,那么,格林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吸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和社会批判思想的借鉴,则奠定了其思想的实践底色和批判的思维方式,使实践成为格林思考社会问题、教育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思维方式。在此过程中,也反映了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对批判教育哲学和美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传统的继承。第二,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点。格林的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第一个基点是人的自由及其实现问题。格林认为人本自由,人的自由在实践中获得。然而,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多重显现,却使人的自由在实践中弱化,甚至消失,继而导致了个体的自我困境,这是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第二个基点。为着人的解放,格林将目光聚焦到教育,试图揭示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唤起人们的意识,通过全面觉醒的教师来培养全面觉醒的个体。由此,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第三个基点应运而生。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第四个基点是基于自我实现的民主社会建构,这也是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最终诉求。第三,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内在关联的三个方面,即批判教育的探索、想象教育的构思与阐释以及实践教育哲学观的建构。就批判教育的探索而言,格林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和弗莱雷的批判教育哲学思想,以及阿伦特所描述的“黑暗时代”的背景,通过批判教育致力于自由的实现和对多元性的追求。在格林看来,批判教育可以释放教师的想象力,可以让教师听到对正义和平等的反复呼吁。而具有批判教育思想的教师,则能让年轻人对所处的生活世界形成自己的理解。同时,格林对想象教育进行了阐释,分析了作为想象教育内容的文学和艺术,进而探索了作为想象教育实施方式的对话教学。在此基础上,格林建构了自己的实践教育哲学观,那就是走向自由实践的教育、实现对人性的洞察和美好的社会愿景、承载双重启蒙的教育使命,追求知识的本真意义并探寻通向真理的民主教学法。第四,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特征。历史性的研究脉络、实践性的理论指向、辩证性的观点表达、整体性的研究视角是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特征。历史性的研究脉络体现在格林的实践教育哲学思想来自于对哲学史、文学和艺术史、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史的研究;实践性的理论指向表现为格林对所处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露和批判,在分析现实问题时,格林选择了实践的思维方式,也表现出了彻底的实践性。辩证法既是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形成的方法论,又是其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格林在她的实践教育哲学中,将对象作为整体去把握,从而实现了主体与客体,历史、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彰显出整体性的研究视角的特征。第五,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启示。基于对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缘起、基点和核心内容的探究与分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寻求启示。其一,教育与实践关系的多维理解。格林以实践的思维方式把握整体的教育,从作为教育本体的实践、作为教育目的的实践、作为教育主体的生命实践、作为教育内容的实践、作为教育方式的实践这五个方面理解教育与实践的多维关系。其二,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内在关联。格林通过实践,赋予教育构建理想社会、培养理想“新人”的使命,以实践为纽带将教育、人和社会关联在一起。其三,教师反思的评价之维。格林的实践教育哲学将教师反思作为一种评价,致力于培养具有批判反思能力的教师。教师反思的本体是评价,作为评价的教师反思是教育者对教育的评价、是走进教育过程的评价、更是立足于教育质量形成的评价。这一功能的实现,需要教师反思的专业化、有意化和常规化。其四,实践教育哲学的理解和诠释。格林将实践哲学与教育哲学相结合,体现了历史性、实践性、辩证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彰显了其教育哲学的实践底蕴。
汪倩怡[4](2020)在《马克思语言观的实践本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的语言观彰显了语言的实践本性,使得语言回归到人们的现实生活当中。然而,思辨哲学将语言抽象地理解为脱离现实生活过程的概念、范畴,或是片面地视之为工具、符号。由于脱离了语言的现实来源与历史性内容,这两种理解方式不自觉地遮蔽了语言的实践本性。如果语言脱离了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那么,它将成为观念世界的毫无意义的“词语”、“概念”或“范畴”。可见,澄清和阐释马克思语言观的实践本性是一项十分紧要的课题。准确理解马克思的语言观要与马克思发动的“哲学革命”联系在一起,经过这场革命,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语言的现实生活根基,反思并修正了思辨哲学语言观的抽象性,雄辩地阐明了语言的实践本性。与思辨哲学家不同,马克思并没有将语言抽象化,而是主张“语言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马克思以唯物史观的“现实的个人”作为探讨语言问题的出发点,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阐明语言观的思想前提,马克思主张语言源于现实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意识”,即人的实践力量的观念表达。由此,马克思断言“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这就清晰地表明了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实践表达。同时,语言也没有脱离实践的独立的历史,任何语言都是特定时代人类实践活动的呈现。可见,马克思语言观的重大理论贡献在于:揭示了语言的社会实践根基,确立了语言的实践本性。正因如此,马克思反对以抽象思辨的语言从事任何理论批判活动,认为语言应当源于社会实践并且展示着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语言天然地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否认历史性与革命性的根本批判,而不是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静态反映。无疑,阐明马克思语言观的实践本性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马克思确立的“实践解释语言”的原则,有助于我们理解语言的本质——来自实践并伴随实践而变化,也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
刘东方[5](2020)在《论马克思自由思想 ——兼评哈耶克自由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自由思想表现为建立在自由劳动基础上所实现的自由个性,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主题,是他致力于实现人类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而终身奋斗的理想诉求。进入20世纪以来,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自由思想受到了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的批评和挑战,但在哈耶克的批评中存在着对马克思的极大误解。因此,通过阐述马克思自由思想,并回应哈耶克对社会主义自由的批评与挑战来证立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科学性、合理性是本文的主题。本文首先梳理了马克思自由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和发展历程。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盛行,无产阶级为了自身解放而努力挣扎的时代,这为其自由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古希腊开始,自由就被作为哲学的中心主题,在整个哲学体系演进、发展过程中,自由成为了人们不断追寻和探索的“价值红线”。在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发展过程中,对自由概念的界定和阐释都表现为抽象性和先验性,忽略了人的主体性,马克思在继承传统自由思想基础上对他们进行了实践论颠倒,把自由从天国拉回到了现实。从马克思第一部哲学着作《博士论文》所阐述的自由对必然性的反叛和现实性出场,到《共产党宣言》中确立的个人自由与全体自由和解的问世,彰显了马克思自由思想从形成到逐渐成熟的发展历程,批判并纠正了传统自由思想的抽象性和资本主义自由的虚假性。通过对马克思经典着作的深刻分析,梳理他对传统自由思想的实践论颠倒所确立的实践哲学基础,总结出了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含义及其相关规定。自由的含义是指建立在自由劳动基础之上实现的自由个性,自由劳动和个性才能是实现自由个性的双重规定。自由个性这一概念是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通过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形态理论所确立的理想社会状态。自由劳动、个性才能、自由个性彼此是相互依存关系,自由劳动是根基,个性才能是条件,自由个性是理想,三者的统一才能实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的理想状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自由含义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人的自由个性状态实现过程中所包含的自身条件和社会条件,自身条件是指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条件是指共同占有社会生产能力,实现这两个前提条件是自由个性得以彰显的基础。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形态规律的揭示和研究,认为人类社会必将超越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既是理论上的预设,也是现实发展过程中社会发展和实现自由个性的必然形态。本文以对比的形式对马克思自由思想与哈耶克自由思想以及资本主义自由思想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梳理。首先,马克思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雇佣劳动、自由竞争所导致的阶级对立状态。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中的自由思想具有严格二重化特征,表现为经济自由制度和政治自由制度两重维度,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自由是满足少数人自由的形式自由,不具有普遍性,同时资本主义这种严格二重化的分立是对人的自由个性的抹杀。其次,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社会主义自由的优越性回应了哈耶克的批评与挑战,马克思社会主义自由的确立是针对世界范围内落后国家的理论指导,落后国家只有以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才能增大整体实力,进而带领人民走向自由之路实现自由个性。本文将在解读马克思原着基础上阐述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理论渊源、发展历程,总结、阐释自由的含义,进而批判资本主义个人自由的弊端和局限,回应哈耶克对社会主义的批评与挑战,以此证立马克思自由思想的深刻性、科学性、合理性。
曹鹏[6](2020)在《论马克思《神圣家族》对鲍威尔思辨唯心主义的批判》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主要对以布鲁诺·鲍威尔为首的思辨唯心主义理论展开深刻的批判。“自我意识”是鲍威尔哲学思想的核心部分,鲍威尔所有的理论都围绕这一范畴展开论证。鲍威尔的哲学思想主要来源于黑格尔和费希特的哲学思想,并将其进行继承和改造,形成自己独特的批判理论。但是由于鲍威尔“自我意识”理论的抽象片面性,否定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并且对人类解放有着错误的认知,导致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与鲍威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哲学的决裂。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主要从实践的观点彰显出人的主体性,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由此作为革命指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马克思用唯物史观的思想揭示历史前进的规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在当代也有着积极的发展。本文主要论述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对以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思辨唯心主义进行批判,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究鲍威尔的哲学理论来源,分析其思想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的是马克思揭示鲍威尔哲学思想的具体缺陷,并提出一系列唯物史观的科学方法去克服鲍威尔的思辨唯心主义;第三部分是在当代意义下,这种批判理论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通过《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彰显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阐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王芹[7](2019)在《南斯拉夫实践派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和演变的整个学术思想版图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无疑占有一席之地。南斯拉夫实践派(以下简称实践派)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中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思想流派,因《实践》杂志和科尔丘拉夏令学园闻名于世。实践派在“复兴马克思”的旗帜下对马克思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解读,深刻反思了苏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缺陷以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不足,并对自治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做了有益探索,思考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本文试图以“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线索,对实践派的理论进行全面阐发,分析其贡献,反思其不足。从总体上看,实践派认为马克思的思想是一种人道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实现了批判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其根本方法是革命的辩证法,基本原则是总体性、历史性、自决、矛盾和超越。在亚里士多德、阿伦特、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实践哲学基础上,实践派对实践概念做了新的阐释,将之理解为人所特有的普遍的、自由的、创造性的和革命的活动。在对人的概念的理解上,实践派把人看成是实践存在物,批判了“经济人”假设、“人是会制造工具的动物”和“人是经济动物”等社会中流行的错误观点,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常见的经济因素决定论进行了反思。实践派对人的概念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的缺陷,揭示了人的本质的双重维度(描述性和规范性),在理论上坚持了批判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实践派全面阐释了人道主义与革命的关系问题。就人道主义而言,他们反对一切抽象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坚持具体的、战斗的、实践的、科学的人道主义。就革命而言,他们反对一切唯暴力论(单一的政治革命),主张将革命扩展至人的革命和社会革命。实践派主张辩证地理解人道主义与革命的关系,认为二者相互影响,谁也离不开谁,没有革命就不可能实现人道主义的社会,而缺少了人道主义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革命。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出发,实践派将理论的出发点设定为现实的人和特定的社会条件,其核心理论关切是现实社会如何阻碍了人的发展以及具体的社会条件可以为人的需要和发展提供哪些可能性。实践派深刻反思了社会决定论与自由的关系问题,区分了经济主义的、自然主义的社会决定论图式和弱化的、人道主义的社会决定论图式,并认为后者更能体现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和批判精神。实践派批判了社会决定论的内在机制和片面观点,在承认必然性和因果性的前提下强调偶然性和可能性。实践派反对把自由看成是对必然性的认识,认为自由的核心是自决。他们区分了个性自由和社会自由,强调二者是相互支撑的关系,因此必须同时得到关注。与自由主义者和新自由主义者片面强调消极自由不同,实践派主张在不放弃消极自由的同时实现积极自由。他们还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文本对自由和平等的关系重新进行了思考。实践派认为苏联是一个官僚制的、国家主义的社会,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异化,因此必须进行彻底的社会主义改革。由此出发,他们认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改革的唯一正确方向是走自治社会主义的道路,让工人自己管理企业和国家。在极为复杂的各种因素共同影响下,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改革尝试最终失败了,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那就是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勇于探索和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关系,一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本立足点。实践派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其他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进行比较便可以发现,尽管实践派对苏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具有一定合理性,在某些方面也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但仍存在片面性,如其实践概念和自治社会主义理论便带有乌托邦色彩。实践派还未能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哲学思想和方法,其批判话语仍是一种宏大叙事和哲学思辨,因而无法揭示那些阻碍人道主义实现的社会机制和因素,更无法洞察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和新现象。
王国兵[8](2019)在《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理论与现实的对立是哲学史的中心问题之一。以往学者在对理论为什么与现实对立和理论为什么总是在忽略现实的研究中,对理论与现实做了偏颇式诠释。这种诠释导致理论与现实的对立和紧张,并表现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常识性悖谬”,但是如何更好揭示这个悖谬导致的疑惑。以往不同学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而马克思把它引向了人类的具体实践和总体实践的视域中,并通过揭示实践在竞合同进内的历史性张力来解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绝对性对立和紧张,其原因是历史性张力是实践概念生成的原始动力。如何理解马克思用实践的竞合同进解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对立和紧张,这个问题实际就是如何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生成问题。针对以上难题,马克思实际上提出了四个问题。在对这四个问题的研究中,运用理论与现实竞合同进的实践历史性方法揭示实践概念生成的逻辑。然而,如何理解这四个问题之间的逻辑生成关系,成为本论文的重要问题。我认为这四重关系之间既有认识论层次的问题递进逻辑,又有历史唯物主义自身的实践逻辑,同时也具有马克思哲学史的整体性逻辑。这意味着这四个问题的转换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式罗列,而是递进式的综合和继承性的综合,必须要清楚这种逻辑必然,因为罗列式的理解并不是我自已的想法。马克思从时代哲学问题属性的论辩中抽象出感性与理性之间何谓本性的哲学问题,并从时代现实中证实了理性逻辑与现实逻辑之间的对立问题。首先,马克思按照哲学史中“理论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批判了思辨竹学构造的虚假现实,并用竞合同进的实践逻辑生成了感性的实践现实,并把它作为实践概念生成的奠基性范畴。其次,马克思紧扣时代现实的在场性特征,指出时代的现实形态实际上指向宗教化的现实交互性关系,或者说,基督教的宗教现实。他从宗教现实和抽象理论中提出了“人与宗教的关系”,并指出这个关系是时代问题的聚焦。他批判了基督教的根本观念即“上帝创造人”,肯定了费尔巴哈的“人创造了上帝”的观点,并指出费尔巴哈关于“现实的人”困乏和欠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一自然性”进行了结构性的批判,指出“现实的人-实践”属性,并在这个基础上屮成了实践性的“现实的人”。再次,马克思在强调的“现实的人”的实践属性过程中,发现费尔巴哈式的“现实的人-自然性”和黑格尔的“现实的人-理性”实际是脱离实践的,或者说是用理论对现实的强制性符合。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人”的实践指向现实的生活世界,并对实践的现实生活世界进行分析后,批判黑格尔的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思想,发现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思想。通过批判提出实践的“现实的人”的时代现实性问题指向“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马克思重点研究了市民社会现实属性即“私有关系”,并在批判市民社会本质属性中生成了“人类社会范畴”。最后,马克思在资本生产逻辑和价值生产逻辑的研究中,发现现实的人的社会规定性呈现为“劳动-生产”,但是在资本生产逻辑中的劳动并不是劳动本质规定的实现,而是异化。他就指出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研究“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围绕这个问题精细化地研究了资本生产逻辑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对资本生产逻辑导致劳动的异化进行了批判,并在这种批判中生成“实践劳动”的范畴。总之,马克思通过运用批判与生成的实践竞合同进推动“四个问题”的转换,并且每一次转换都综合着前面范畴的意涵,从而生成新的实践概念。具体说,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就是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中生成的,同时还是伴随着人类世界自身的辩证法逻辑不断地生成,并在这种实践中对人类-世界命运问题给出历史性和现实性的回答。这种回答的启示就是理论和现实是在实践竞合同进中根据历史内在的多元张力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在现实的人类的革命创造中生成实践的多元共生形态。
邓妍[9](2019)在《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汤一介(1927-2014)是当代中国着名的学者、哲学史家和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领军人物,为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当代转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哲学之路并不平坦,经历了一个从“哲学工作者”到真正的“哲学问题思考者”的艰难转变。汤一介不仅对中国哲学有着精深独到的研究,对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颇为熟悉与了解;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与海外学术界接触与交流的学者,他深知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必要性,故始终致力于中西方哲学和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他有着敏锐的哲学问题意识和极为深刻的反思精神,是思想转型时期的探索者,是推动传统哲学复苏的重要人物,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引领者。改革开放以来,汤一介的哲学研究始于哲学史方法论的突破。他从“哲学史是认识史”的观点出发,提倡以概念范畴研究法研究中国哲学。他首先从宏观上为传统哲学建构了一套概念范畴体系,展示了中国哲学作为一种认识史的演变过程及其内在逻辑,随后又在《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具体运用了这一研究方法,理清了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深化了人们对郭象及整个玄学哲学体系的认知。概念范畴法促进了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也是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一次尝试,但其逻辑化特征与中国传统哲学非逻辑化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汤一介受到西方解释学的启发,将解释学方法与概念范畴法结合,重新研究郭象哲学,由此提出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构想。从理论内涵看,汤一介提出的中国解释学包括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创建中国的“解释学”三个层次,但目前学界研究大多处于第一层次,甚至对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也存在争议。在以上方法论的影响下,汤一介就“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对传统哲学现代化展开了研究。他采取体系化的建构与阐释方式,以知识论和价值论合一的“真善美”问题为研究视角,并凸显了“天人”关系问题在传统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推导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三个基本命题,并分别阐释了其理论内涵,确立起传统哲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汤一介由三大基本命题又推导出普遍和谐观念、内在超越精神、内圣外王之道三套重要理论,完成了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深化。汤一介建构的传统哲学理论体系不仅彻底摆脱了教条式马克思主义的负面影响,回归了传统文化的立场,而且从整体上凸显了传统哲学的核心精神和现代价值,但其局限性在于囿于理论体系的宏观性而难以继续深入。在思考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汤一介从传统哲学转向文化哲学的研究。对于如何面对传统文化的问题,处于“文化热”中的汤一介秉持客观中立的学术态度。他由此提出“文化演进合力论”,认为转型期中国文化需在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三派力量的合力中才能实现发展,但他尤为注意保守主义的作用,体现了他的传统文化立场。在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问题上,汤一介以佛教中国化问题为鉴,提出了“文化双向选择论”,主张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开放、双向互动、实现融合。尽管这一理论面临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困境,但汤一介对冯契和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的强调可被视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在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汤一介持“文化多元共存”的观点,以“新轴心时代”为其理论基础,对“和而不同”作出了文化学阐释,将之视为文化多元共存的理论原则。此外,汤一介还为跨文化对话提出了“负”的方法论及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具体方法。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同时注意吸纳传统文化作为思想资源,展示了他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汤一介以“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为哲学研究的使命,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学术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学术自由与独立,为转型期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肖凯峰[10](2019)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文中认为本文主要是以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所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章为文本依据,研究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超越了当时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思想,从社会的维度对宗教进行批判,不仅揭示宗教的社会根源,阐释宗教的本质,而且指出宗教在阶级社会当中的作用,指明了克服宗教的正确方向。马克思从人的维度分析宗教的本质,集中对宗教的产生、作用和批判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马克思从现实生活世界的维度去分析宗教和现代政治的关系时,把宗教批判的重心转移到现实世界,这个现实世界是不同于传统世界的现代世界。本文阐述了《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对宗教的理解,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以及马克思由宗教批判转向其他批判的逻辑性分析。正确认识马克思对宗教批判的价值、积极对待宗教在社会中作用、正确认识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对当今国家繁荣、社会和谐以及民族团结具有促进作用。
二、从“理论批判”到“实践批判”的转向——对马克思哲学观的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理论批判”到“实践批判”的转向——对马克思哲学观的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逻辑与历史统一法 |
1.3.3 比较归纳法 |
1.3.4 理论与实践结合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 |
2.1 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时代背景 |
2.1.1 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国际国内背景 |
2.1.2 俄国民粹主义思潮的产生及泛滥 |
2.1.3 俄国民主革命运动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 |
2.2 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
2.2.2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批判理论 |
2.2.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历史命运的科学论述 |
2.3 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演进历程 |
2.3.1 批判否定阶段:19 世纪90 年代到1905 年革命 |
2.3.2 辩证扬弃阶段:1905 年革命到20 世纪20 年代 |
2.3.3 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特点 |
第3章 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经济观的批判 |
3.1 批判民粹主义的俄国“村社经济稳固论” |
3.1.1 把“村社”与资本主义发展对立是荒谬的 |
3.1.2 俄国“资本的统治已成事实” |
3.2 批判民粹主义的俄国“市场缺乏论” |
3.2.1 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形成了资本主义国内市场 |
3.2.2 生产消费的增长扩大了资本主义国内市场 |
3.3 批判民粹主义的“资本主义破坏论” |
3.3.1 正视“人民工业”的发展以否认“对立论” |
3.3.2 利用资本主义与发展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 |
第4章 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文化观的批判 |
4.1 批判民粹主义科学文化上的极端功利主义 |
4.1.1 俄国贫乏的思想界离不开文化教育工作 |
4.1.2 文化浪漫主义倾向不能反映现实生活 |
4.2 批判民粹主义文化立场上的狭隘道德主义 |
4.2.1 科学的道德评价具有客观性 |
4.2.2 “旧的民族文化”的消解是社会发展趋势 |
4.3 批判民粹主义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虚无主义 |
4.3.1 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是忠实的遗产保存者 |
4.3.2 保存遗产不等于局限于遗产 |
4.4 批判民粹主义者是“糊涂的无党性分子” |
4.4.1 无产阶级应当坚持文化创作的党性原则 |
4.4.2 无产阶级政党要做科学思想的领导者 |
第5章 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社会历史观的批判 |
5.1 批判民粹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攻击 |
5.1.1 米海洛夫斯基的主观社会学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
5.1.2 以物质生活变革分析俄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5.2 批判民粹主义虚假的人民观 |
5.2.1 人民群众在社会进步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科学理解 |
5.2.2 历史活动中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需要正确看待 |
5.3 批判民粹主义是“冒牌的社会主义” |
5.3.1 无产阶级批判超阶级的国家观 |
5.3.2 民粹主义“远景论”是对社会主义理想的空想描绘 |
第6章 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历史意义和当代启示 |
6.1 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历史意义 |
6.1.1 提供了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
6.1.2 肃清了民粹主义在俄国的影响 |
6.1.3 为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
6.1.4 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摆脱错误思潮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借鉴 |
6.2 列宁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当代启示 |
6.2.1 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各种社会思潮 |
6.2.2 警惕各种形式的新民粹主义及其危害 |
6.2.3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 |
6.2.4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和管理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实践哲学视域下的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四、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难点和解决方法 |
五、论文的独创性、新颖性 |
第一章 理论背景——公共领域思想溯源 |
第一节 理论兴趣与政治实践的关联 |
一、海德格尔事件之思 |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启示 |
三、对社会运动的反思 |
第二节 古希腊城邦中的公共生活 |
一、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基本解读 |
二、城邦生活——从伦理学到政治学 |
第三节 近现代公共生活的理论形态 |
一、契约精神——卢梭的非程序性政治理想 |
二、启蒙精神——康德的“大写主体”政治 |
三、相互作用——早期黑格尔主体间性思维 |
四、行动场域——阿伦特对公共领域的察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公”与“私”关系的历史类型学重释——伦理与政治间的张力 |
第一节 私人领域——公共领域之伦理基础 |
一、规范伦理学回望德性伦理学 |
二、德性即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知识 |
三、“德性是否可教”的题域转换 |
四、私人领域:道德伦理学的出场 |
第二节 公域与私域关系的历史类型学重释 |
一、中世纪——道德伦理与政治的分离 |
二、代表型——“公”对“私”的统摄 |
三、文学公共领域:重构“公”与“私” |
四、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公私”平衡 |
五、政治公共领域的若干基本规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共领域危机的底层逻辑渐探——以技术实践论为视域 |
第一节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危机的初级阶段 |
一、“国家”与“社会”界限的模糊 |
二、“公众”向“大众”方向的转化 |
三、福利国家:转型中的技术性补偿手段 |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政治公共领域 |
一、技术实践论:理论与创制的重叠 |
二、技术政治论:科技的意识形态化 |
三、政治技术论:科学化的政治与公共领域 |
第三节 公共领域危机的现象学分析 |
一、社会系统:“专业化”的困境 |
二、生活世界:原初公共领域预设 |
三、合法化危机:文化认同的虚无 |
四、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理论新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共领域的规范性重建——以伦理政治实践论为视域 |
第一节 语言交往——公共领域的实践要素 |
一、交往理性:拯救现代性 |
二、言语:语言的实践向度 |
三、言语行为与交往实践 |
第二节 道德规范——公共领域的交往背景 |
一、真与善:“共认”的两种表达 |
二、道德意识的形成与自我同一 |
三、哈贝马斯对伦理与道德的区分 |
第三节 商谈伦理——公共领域的伦理架构 |
第四节 话语民主——公共领域的政治实现 |
一、法律:伦理——道德通向伦理——政治 |
二、审议民主:人权与人民主权的兼容 |
三、双轨制:强公共领域与弱公共领域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的对勘 |
第一节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的两种批判 |
一、国家决定市民社会: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 |
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 |
三、“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 |
第二节 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的两种实践规范基础之比较 |
一、马克思:劳动实践决定市民社会 |
二、哈贝马斯:交往实践决定公共领域 |
三、评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批判 |
第三节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哲学的发展 |
一、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 |
二、简评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对实践哲学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玛克辛·格林的成长经历与学术生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一)格林的学术定位 |
(二)格林的哲学思想 |
(三)格林的民主社会思想 |
(四)格林的教师哲学思想 |
(五)格林的课程哲学思想 |
(六)格林的学习哲学思想 |
(七)格林的教育影响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缘起 |
1.1 美国动荡的时代背景 |
1.2 马克思实践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借鉴 |
1.2.1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借鉴 |
1.2.2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借鉴 |
1.3 批判教育哲学和美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传统的继承 |
1.3.1 批判教育哲学的继承 |
1.3.2 美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继承 |
1.4 小结 |
第二章 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点 |
2.1 基于实践的人本自由 |
2.1.1 人本自由的理解 |
2.1.2 人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自由 |
2.2 基于社会问题的自我困境 |
2.2.1 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多重显现 |
2.2.2 社会问题导致的个体自我困境 |
2.3 基于意识唤起的全面觉醒 |
2.3.1 基于意识的现实揭露和批判 |
2.3.2 基于批判性反思意识的现存幻象 |
2.3.3 全面觉醒的教师培养全面觉醒的个体 |
2.4 基于自我实现的民主社会构建 |
2.4.1 理性与道德并重的自我实现 |
2.4.2 正义的民主社会建构 |
2.5 小结 |
第三章 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
3.1 打破沉默:批判教育的探索 |
3.2 想象教育的阐释与构思 |
3.2.1 关于想象教育的阐释 |
3.2.2 聚焦文学与艺术的想象教育 |
3.2.3 发展于对话教学中的想象教育 |
3.3 实践教育哲学观的建构 |
3.3.1 走向自由实践的教育 |
3.3.2 洞察人性与理想社会愿景的实现 |
3.3.3 承载双重启蒙的教育使命 |
3.3.4 追求知识的本真意义 |
3.3.5 探寻通向真理的民主教学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特征 |
4.1 历史性的研究脉络 |
4.2 实践性的理论指向 |
4.3 辩证性的观点表达 |
4.4 整体性的研究视角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启示 |
5.1 教育与实践关系的多维理解 |
5.1.1 作为教育本体的实践 |
5.1.2 作为教育目的的实践 |
5.1.3 作为教育主体的生命实践 |
5.1.4 作为教育内容的实践 |
5.1.5 作为教育方式的实践 |
5.2 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内在关联 |
5.2.1 培养理想社会的理想“新人” |
5.2.2 以实践为纽带的三维关联 |
5.3 教师反思的评价之维 |
5.3.1 教师反思的本体是评价 |
5.3.2 教师反思之评价的立足点 |
5.3.3 教师反思之评价功能的实现 |
5.4 实践哲学与教育哲学关系的理解与诠释 |
5.4.1 历史视野中的实践及实践哲学 |
5.4.2 实践哲学与教育哲学的联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格林学术成果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马克思语言观的实践本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选题的基本内容 |
1.3.1 主要思想 |
1.3.2 重点和难点 |
1.3.3 创新之处 |
1.4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马克思语言观的哲学背景及其内涵 |
2.1 马克思语言观的哲学背景 |
2.1.1 思辨哲学的语言观 |
2.1.2 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 |
2.2 马克思语言观的前提 |
2.2.1 现实的个人是语言主体 |
2.2.2 现实生活决定语言 |
2.3 马克思语言观的基本内涵 |
2.3.1 语言与自然: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 |
2.3.2 语言与意识:语言是感性的意识 |
2.3.3 语言与历史:语言具有历史性 |
第三章 马克思对思辨哲学语言观的反思和拨正 |
3.1 思辨哲学语言观的演进脉络 |
3.1.1 源于抽象理念的语言 |
3.1.2 语言与抽象概念的一致性 |
3.2 马克思对思辨哲学语言观的反思 |
3.2.1 思辨性语言源于对“观念的独立性”的依附 |
3.2.2 作为“独立力量”的思辨性语言 |
3.2.3 颠倒了物质与精神关系的思辨性语言 |
3.3 马克思对思辨哲学语言观的拨正 |
3.3.1 语言起源于人类劳动 |
3.3.2 语言是社会交往的产品 |
第四章 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语言的反思和拨正 |
4.1 语言与意识形态相关联 |
4.1.1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 |
4.1.2 语言是意识形态的载体 |
4.2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语言的反思 |
4.2.1 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语言 |
4.2.2 被资本物化的语言 |
4.2.3 意识形态语言对现实的遮蔽 |
4.3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语言的拨正 |
4.3.1 语言批判维度的彰显 |
4.3.2 以革命的实践扬弃语言异化 |
第五章 马克思语言观的当代价值 |
5.1 破除思辨哲学语言观的抽象性 |
5.2 确立生活诠释语言的基本原则 |
5.3 阐明语言是建构现实世界的力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论马克思自由思想 ——兼评哈耶克自由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2章 马克思自由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和发展历程 |
2.1 马克思自由思想的时代背景 |
2.2 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理论来源 |
2.2.1 伊壁鸠鲁哲学的自由思想 |
2.2.2 康德道德法则原理下的自由行为 |
2.2.3 黑格尔辩证理性中的精神自由 |
2.2.4 费尔巴哈感性自由的唯物论倾向 |
2.3 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发展历程 |
2.3.1 《博士论文》中自由对绝对必然性的反叛 |
2.3.2 《论犹太人问题》明确了政治自由与人的自由的界线 |
2.3.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实现的自由 |
2.3.4 《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中通过改变社会关系达到的自由 |
第3章 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基本内涵 |
3.1 实践是马克思超越传统自由思想的哲学基础 |
3.1.1 马克思对康德实践理性观的超越 |
3.1.2 马克思对黑格尔精神自由的实践论颠倒 |
3.1.3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的肯定与超越 |
3.2 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含义及其相关规定 |
3.2.1 自由是自由劳动基础上所实现的自由个性 |
3.2.2 自由劳动是发挥人的个性才能的普遍途径 |
3.2.3 自由劳动是人本身生活的第一需要 |
3.3 自由个性得以实现的条件 |
3.3.1 自身条件:人的全面发展 |
3.3.2 社会条件:共同占有全部社会生产能力 |
3.4 自由个性实现的必然形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
第4章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批判以实现自由 |
4.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的批判 |
4.1.1 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 |
4.1.2 对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批判 |
4.1.3 对自由竞争下市场经济制度的批判 |
4.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批判 |
4.2.1 从抽象的政治自由到现实的人的自由 |
4.2.2 从抽象的法权自由到具体的人的自由 |
第5章 回应哈耶克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与挑战 |
5.1 回应哈耶克自由思想的当代意义 |
5.2 哈耶克的自由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与挑战 |
5.2.1 哈耶克自由思想的含义 |
5.2.2 哈耶克认为社会主义是通往奴役之路 |
5.3 对哈耶克批评与挑战的回应 |
5.3.1 马克思自由思想比哈耶克自由思想的优越性表现 |
5.3.2 对哈耶克社会主义批判的回应 |
5.3.3 社会主义是通往自由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论马克思《神圣家族》对鲍威尔思辨唯心主义的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国外研究成果 |
0.2.2 国内研究成果 |
0.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3.1 研究方法 |
0.3.2 创新点 |
1 鲍威尔思辨唯心主义的理论概述 |
1.1 鲍威尔思辨哲学的理论来源 |
1.1.1 费希特的“自我”概念 |
1.1.2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
1.2 鲍威尔哲学的内在逻辑线索 |
1.2.1 鲍威尔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和改造 |
1.2.2 鲍威尔的批判思维 |
1.2.3 鲍威尔的宗教批判理论 |
1.3 马克思与鲍威尔思辨唯心主义的“扬弃”关系分析 |
1.3.1 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鲍威尔痕迹 |
1.3.2 马克思与鲍威尔哲学思想的决裂 |
2 马克思对鲍威尔思辨唯心主义实质的揭露与批判 |
2.1 马克思对鲍威尔思辨唯心主义本质的揭露 |
2.1.1 鲍威尔“自我意识”的抽象片面性 |
2.1.2 鲍威尔英雄史观对人民群众的否定性理解 |
2.1.3 鲍威尔对人类解放的错误认知 |
2.2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对鲍威尔思辨唯心主义的克服 |
2.2.1 马克思《神圣家族》中的实践转向 |
2.2.2 马克思《神圣家族》中人的主体觉醒 |
2.2.3 马克思《神圣家族》中的革命理论 |
2.3 马克思批判思维的历史前进 |
3 马克思批判鲍威尔思辨唯心主义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
3.1 马克思批判鲍威尔思辨唯心主义的理论意义 |
3.1.1 标志着马克思对鲍威尔哲学理论的彻底清算 |
3.1.2 新世界观的理论意蕴 |
3.1.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关键作用 |
3.2 马克思批判鲍威尔思辨唯心主义的时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南斯拉夫实践派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南斯拉夫实践派概述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基本框架 |
四、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实践派对马克思思想的当代图绘 |
第一节 实践派对马克思思想的总体理解 |
一、马克思主义与斯大林主义的对立 |
二、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连续性 |
三、作为批判社会理论的马克思哲学 |
第二节 人道主义与辩证法的联姻 |
一、黑格尔辩证法与马克思辩证法的关系 |
二、实践派关于“自然辩证法”的不同理解 |
三、马克思辩证法的人类学假定和基本原则 |
第二章 实践派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 |
第一节 对实践概念的厘定 |
一、亚里士多德和阿伦特的实践概念 |
二、康德和黑格尔的实践概念 |
三、实践派对实践概念的阐释 |
第二节 实践派的人的概念 |
一、彼得洛维奇对马克思人的概念的理解 |
二、马尔科维奇对人的本质概念的解读 |
第三章 人道主义与革命的双重变奏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及其伦理学基础 |
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与伦理学 |
第二节 人道主义视域中的革命概念 |
一、实践派对革命概念的阐释与辩护 |
二、人道主义与革命的关系 |
三、马克思主义革命观再审视 |
第四章 决定论与自由的关系考辨 |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与决定论 |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两种图式”及其内在张力 |
二、社会决定论的内在机制 |
三、社会决定论的片面观点 |
第二节 实践派的自由观 |
一、自由概念的内涵 |
二、个性自由和社会自由的辩证关系 |
三、自由和平等的关系 |
第五章 实践派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批判及社会主义的改革探索 |
第一节 社会主义与异化问题 |
一、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关系之辨 |
二、自我异化与劳动异化 |
三、社会主义的异化 |
第二节 苏联官僚制与国家主义批判 |
一、实践派对官僚制的批判 |
二、打碎国家主义的神话 |
第三节 走向自治的社会主义 |
一、自治观念的内涵及其实现条件 |
二、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 |
第六章 实践派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与缺陷 |
第一节 实践派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
一、凸显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维度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批判 |
三、理论的独特性:与东欧(西方)马克思主义比较 |
第二节 实践派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足 |
一、对苏俄马克思主义的片面批判 |
二、陷入理论上的乌托邦主义 |
三、忽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哲学思想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问题证明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和不足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及其不足 |
第2章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哲学史缘起与实践结构的总逻辑 |
2.1“实践”范畴在哲学史上的本质追溯 |
2.1.1 “存在”与“实践”的哲学义理追溯 |
2.1.2 “实践-现实”和“实践-伦理”的哲学语义学发问 |
2.1.3 “实践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发展演进 |
2.2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哲学史论理根据和实践的逻辑证成 |
2.2.1 马克思哲学中“实践”范畴的哲学史“论理根据” |
2.2.2.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现实问题证成及申认 |
2.3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实践问题的结构总逻辑 |
2.3.1 从哲学问题中引绎出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问题及其路向 |
2.3.2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现实出发点与总逻辑 |
2.3.3.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现实-主体-社会-劳动的生成逻辑 |
第3章 重思哲学问题—从哲学问题中生成实践的现实范畴 |
3.1 在批判哲学思想中重新确立哲学的性质及其问题域 |
3.1.1 对古希腊哲学史中的哲学性质及思想的批判 |
3.1.2 对黑格尔哲学及其黑格尔派思辨哲学的批判 |
3.1.3 对费尔巴哈哲学中自然唯物-直观和唯心历史观的批判 |
3.2 从哲学问题中生成实践世界的“现实范畴” |
3.2.1 从现实世界的实践指向中还原“存在的现实” |
3.2.2 从抽象感性的实践活动中生成人的现实 |
第4章 从批判宗教化的人的分裂中生成目的性的主体范畴 |
4.1 批判宗教思想对现实世界的构想 |
4.1.1 “人创造了上帝,而不是上帝创造了人” |
4.1.2 宗教观念中人的世界与上帝世界的颠倒 |
4.2 宗教世界观异化出权力化-社会化意识 |
4.2.1 宗教社会化意识对自我独立意识的强制“规制” |
4.2.2 宗教化的社会化意识使人的现实存在与精神存在发生着“结构性分离” |
4.3 从批判宗教观念到批判现实世界的抽象逻辑中生成实践主体 |
4.3.1 从批判宗教观念的普遍化公共意识中生成实践的现实的人 |
4.3.2 从批判直观感性的抽象逻辑规定走向独立实践现实的人 |
第5章 批判封建制国家—从市民社会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范畴 |
5.1 澄清哲学史中的政治社会思想-共同体价值的总体审视 |
5.1.1 对哲学史中国家与社会理论-思想继承性综合的追溯 |
5.1.2 对黑格尔法哲学中共同体价值的思辨逻辑揭示 |
5.2 对封建国家中现实关系的现实性和本真性的批判性分析 |
5.2.1 对哲学的同时代人与历史的同时代人对立的批判 |
5.2.2 对基督教封建国家的法权关系及其社会结构的批判 |
5.3 从市民社会的政治批判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范畴 |
5.3.1 从国家政治制度批判中确立起市民社会 |
5.3.2 从市民社会本身的关系批判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 |
第6章 从批判资本生产逻辑和资本价值逻辑中生成实践的劳动范畴 |
6.1 “需求”和“生产”之间本质属性的政治经济学诠释 |
6.1.1 “需求体系”与“劳动体系”的事情本质性关系追问 |
6.1.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具体路径诠释 |
6.2 从传统政治经济学揭示资本生产逻辑导致的异化劳动 |
6.2.1 从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揭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本质 |
6.2.2 对现代资本生产逻辑导致的全面异化进行批判 |
6.3 从对资本价价逻辑的批判中生成现实的人的实践劳动范畴 |
6.3.1 对资本价值逻辑的核心枢纽-私有制的革命性批判 |
6.3.2 从私有制的实践革命性批判中生成社会性的实践劳动范畴 |
第7章 从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的生成到实践哲学范式的生成 |
7.1 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的生成以及引起的实践哲学变革 |
7.1.1 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生成的问题式阐释 |
7.1.2 马克思从实践范畴群生成到实践哲学-新哲学观的生成 |
7.2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的新挑战 |
7.2.1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着新思想和新理论的挑战 |
7.2.2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着现代性问题的挑战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汤一介家学渊源与学思历程 |
第一节 家学渊源 |
第二节 早期知识积累与哲学启蒙 |
一、早年知识积累 |
二、早期哲学启蒙 |
第三节 北大时期的哲学探索 |
第四节 青年时期“哲学工作者”的转向 |
第五节 80年代以来的学术历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汤一介对哲学史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
第一节 概念范畴研究法的理论与实践 |
一、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思想背景:“哲学史是认识史” |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理论概述:“认识必然要使用概念和范畴”. |
(一)“概念”、“范畴”及其研究的理论溯源 |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内容和层次 |
三、实践一:建构中国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
(一)汤一介的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特点——与张岱年、葛荣晋、张立文的比较 |
(三)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评价 |
四、实践二:《郭象与魏晋玄学》中的具体运用 |
(一)对玄学作概念范畴研究的原因 |
(二)理清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 |
(三)对郭象哲学理论体系的重新认知 |
(四)对玄学家研究方法演变认知的深化 |
五、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学术意义及局限性分析 |
(一)促进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 |
(二)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尝试 |
(三)与传统哲学非逻辑化进路的不对称性问题 |
第二节 中国解释学的发掘与弘扬 |
一、从概念范畴研究法向解释学的转向:对郭象哲学方法的诠释学洞见. |
二、中国解释学的思想来源 |
三、中国解释学的理论内涵 |
(一)中国解释学理论内涵辨析 |
(二)层次一: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 |
(三)层次二: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 |
(四)层次三:创建中国的“解释学” |
四、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论争 |
第三节 汤一介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阐释 |
第一节 问题意识:“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 |
第二节 传统哲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真善美”问题 |
一、“真善美”问题的理论溯源 |
二、汤一介对“真善美”问题的价值论认知 |
三、“真善美”视角下“天”、“人”概念的凸显及其问题 |
第三节 传统哲学理论框架的建构:三个“合一”命题的推演与阐释 |
一、从“天”、“人”概念到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推演 |
二、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阐释 |
(一)“天人合一”的概念分析、易学诠释与价值阐发 |
(二)“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论分析 |
(三)“情景合一”的美学分析 |
三、由三个“合一”命题看传统哲学的特点 |
第四节 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深化:三套核心理论的价值阐发与论争 |
一、宇宙人生论:“普遍和谐观念” |
(一)“普遍和谐观念”对现代天人关系的启发 |
(二)“普遍和谐观念”的泛道德化倾向 |
二、境界修养论:“内在超越精神” |
(一)汤一介对儒释道“内在超越精神”的全面阐发 |
(二)“内在超越精神”的中西之争 |
三、政治教化论:“内圣外王之道” |
(一)对“内圣开出新外王”的质疑 |
(二)“内圣”与“外王”关系新论 |
第五节 对汤一介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评价 |
一、传统哲学现代价值的凸显 |
二、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宏观性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理论 |
第一节 文化演进合力论 |
一、“文化热”的理论背景 |
二、汤一介的文化立场:走出“中西古今”之争,融会“中西古今”之学 |
三、理论主旨:激进、自由、保守主义的“文化合力” |
四、文化学视野下的反思 |
第二节 文化双向选择论 |
一、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
二、核心要旨:文化开放与融合 |
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困境 |
(一)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可能性 |
(二)现实困境:双向选择前景的两种“提法” |
四、哲学例证:冯契与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 |
第三节 文化多元共存论 |
一、对文明冲突论的驳斥:儒家的“仁学”与道家的“道论” |
二、理论基础:“新轴心时代” |
(一)“新轴心时代”的成立依据与理论特点 |
(二)质疑与诘问:“新轴心时代”之说的合法性问题 |
三、理论原则:“和而不同”的文化学阐释 |
四、跨文化对话方法论探讨 |
(一)“负的方法”论对跨文化对话边界的论说 |
(二)跨文化对话中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方法 |
第四节 汤一介文化哲学理论的特点 |
一、文化哲学的现实关怀 |
二、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发掘 |
三、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汤一介哲学思想简评 |
一、哲学使命——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 |
二、致思特征——“在非有非无之间” |
三、思想价值——“自由即创造力” |
四、人生境界——“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
附录一 :汤一介先生学术年表 |
附录二 :汤一介思想研究文献及索引 |
附录三: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攻博期间(2015.9-2019.6)主要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 |
致谢 |
(10)《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的宗教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宗教批判的背景 |
第一节 马克思宗教批判的时代背景 |
一、16-19 世纪的基督教改革 |
二、德国的宗教革命 |
三、基督教的世俗化 |
第二节 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理论背景 |
一、近代的宗教批判 |
二、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对宗教批判的具体内容 |
第一节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宗教批判 |
一、宗教对现实苦难的彰显 |
二、宗教的二重性 |
三、宗教批判与德国人解放 |
第二节 《论犹太人问题》中的宗教批判 |
一、犹太教的双重性 |
二、宗教对市民社会分裂的体现 |
三、宗教解放与政治解放、人类解放 |
第三节 马克思宗教批判的双重逻辑 |
一、异化的逻辑 |
二、解放的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以宗教批判为中介的社会批判 |
第一节 马克思对人的存在状况的批判 |
一、宗教对人的异化 |
二、真正的人与现实的人的分裂 |
三、作为“社会症结”的无产阶级 |
第二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
一、对现代政治国家本质的揭示 |
二、对市民社会的批判 |
三、对货币拜物教的批判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宗教批判的价值 |
第一节 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理论价值 |
一、宗教批判是马克思介入现实的切入点 |
二、宗教批判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中介 |
第二节 现实价值 |
一、正确对待宗教的社会作用 |
二、正确认识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从“理论批判”到“实践批判”的转向——对马克思哲学观的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批判研究[D]. 徐文文. 辽宁大学, 2021(02)
- [2]实践哲学视域下的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研究[D]. 刘健.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研究[D]. 郭建斌. 山西大学, 2020(12)
- [4]马克思语言观的实践本性研究[D]. 汪倩怡. 江南大学, 2020(01)
- [5]论马克思自由思想 ——兼评哈耶克自由思想[D]. 刘东方. 辽宁大学, 2020(01)
- [6]论马克思《神圣家族》对鲍威尔思辨唯心主义的批判[D]. 曹鹏. 辽宁大学, 2020(01)
- [7]南斯拉夫实践派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 王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8]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D]. 王国兵.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D]. 邓妍. 武汉大学, 2019(08)
- [10]《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的宗教批判[D]. 肖凯峰. 黑龙江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