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强烈反对土耳其对我42类纺织品实施保障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聂世坤[1](2021)在《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遭受的全球范围内“双反”,即“反倾销”“反补贴”贸易摩擦频次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呈同方向变化,故而国内学界将以规避双反调查、绕开贸易壁垒为代表的市场寻求视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第一大动机。不过,近年来对外投资的出口替代效应正在悄然变化。2016年以来美国不断加大对华“双反”调查力度,导致我国对美主要产品出口虽在总量上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相较之前大幅下滑。可以预见,受美方“双反”调查频频光顾的某些产业未来对美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甚至有可能出现负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受阻并没有像2007~2010年那般推动赴美投资的增加,相反,近三年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骤降62.16%。更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除对美以外的对其他国家的直接投资也在持续萎缩。国内学界对这一现象给出的解释是,对美投资的减少是因为特朗普以“公平贸易”为由发起对华贸易战,导致对美投资风险激增,抑制了我国企业赴美实施跨国并购的动机。而对非美国家直接投资的减少,主要是因中国政府加大投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力度所致。问题是,我国政府选择在这一敏感时间收紧审批权限,遏制非理性投资,未尝没有对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考量。中美贸易摩擦是否抑制了国内企业国际化经营步伐?倘若存在负面影响,这其中的作用机制又是什么?显然,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没法给出有效的解释。为此,参考已有文献,借鉴国际政治经济学有关理论,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体系——国家——企业”三个层次的整合性理论框架,用以阐释霸权国与崛起国的战略博弈会使第三国对崛起国的引资政策表现出特定的政治倾向,进而影响企业跨国投资行为。其次,以该理论框架为指导,依据提取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与中美贸易摩擦的特征事实,在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引入金融契约和企业异质性对企业对外投资行为的差异化表现给出合理解释。进一步,通过引入中美贸易摩擦变量将政治风险内生化后,在微观层次上诠释中美贸易博弈对我国企业跨国投资活动的影响。再次,针对理论模型所得结论,论文以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在控制了个体效应与时间效应的基础上进行了检验。针对实证检验中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与样本选择偏差,论文以系统GMM模型及Heckman两阶段模型进行复验,以此提升检验结论的稳健性。最后,论文从时间异质性及国家异质性两个视角检验了中美战略博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差异化表现。本文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美贸易摩擦的基本性质是霸权国为维护自身霸权对崛起国进行战略遏制,迟滞其崛起时间;而崛起国为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被迫采取反制措施,由此引发两大国战略博弈甚至对抗。第二,鉴于中美两国特殊的政治身份以及两国经济体量巨大,其战略博弈必然对整个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构成实质性影响,导致我国对外投资过程中存在“第三国”效应,即东道国对华引资政策因美国的影响而表现出特定的政治倾向。第三,尽管中美贸易摩擦会影响到我国直接投资的总体发展,但这种影响因东道国不同而有异,因企业不同而有别。原因之一是国家异质性,即东道国对华经济政策既受到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影响,亦会受到国内利益集团政治活动的影响,两相作用下东道国对华引资政策不一定表现出负面的政治态度。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异质性,即中美贸易摩擦对国内企业跨国投资的影响,会因企业较强的政治风险管控、政府公关、外事宣传等政治活动能力而被削弱。第四,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我国企业跨国投资活动的机制是,两国战略博弈通过中国与东道国的双边政治关系及东道国对华引资政策的双重中介,影响经营者对投资项目未来预期收益及风险的评价,进而调节经营者投资动机及优势,介入其对外投资策略的选择。第五,除制度寻求型投资外,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其他类型直接投资所表现出的是一种调节企业经营者投资动机及优势的间接的负面影响。换言之,经营者跨国投资动机及优势存在与否,根本上并不由中美战略博弈所决定,但会受其调节而受到抑制。一旦未来局势明朗,两国关系缓和,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包括对美投资,仍然将会向好发展。第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与中美双边政治关系的联动性增强,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显着增强。第七,中美战略博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在不同的国家样本组上表现不一,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中等收入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且这种影响的路径在中高收入国家与中低收入国家上也有差别。根据以上结论,论文提出旨在服务我国政府的五点建议:其一,高度重视中美战略博弈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其二,加强与发达经济体的政治经济合作;其三,采用经济手段化解与中高收入国家之间的分歧,协调彼此利益,消解争端;其四,重视与中低收入国家的双边政治关系建设,尤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合作;其五,加强外交保护,为国内企业跨国投资提供政治风险对冲工具。针对有意走出国门的内地企业,论文提出三点建议:第一,重视国别风险差异,选择适宜投资策略,充分发挥第三方力量;第二,积极开展企业外交,加强政府公关、外事宣传等政治活动能力建设;第三,加大研发力度,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自身所有权优势。
鞠斐[2](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郝婷婷[3](2019)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国际间经济联系与合作日益紧密,多元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世界各国都在努力适应机会并加入其中。在此背景下,对于中国而言,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机遇与挑战,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以开放倒逼改革,是用划定实验领域促进经济转型,更是用创新制度挖掘经济新增长点。我国最早批准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四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还涵盖广东、天津、福建,随着自由贸易试验区欣欣向荣,又形成了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共计7个,2018年5月,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建成,截止于此,我国的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以“1+3+7+1”的模式展现于世。放眼整个西南地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虽于2016年设立,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应发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对西南地区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其看作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试验区,此举对形成西南地区区域协调的新格局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和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两个角度对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投资效应和竞争效应实际上都属于经济效应研究的范畴。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包括经济外向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最后提出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对策建议。主要从后期建设的完善、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园区建设的保障机制等角度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以帮助园区进一步转型升级,向综合型自由贸易试验区迈进。创新之处主要包括:第一,研究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个样本,而以往学者对于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偏向传统,并且大多数研究是针对沿海地区的分析,关于内陆地区鲜有学者对新建立的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深入研究。第二,选用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结合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理论模型,多角度地论述了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经济效应。
江铃[4](2019)在《中国纺织企业对越南投资动因和风险研究 ——以天虹纺织集团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走出去”政策的贯彻落实,加上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纺织业在遭遇发展瓶颈时积极加入对外直接投资的阵营,行业主体——纺织企业实行积极的对外扩张战略将产业对外转移。根据中国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越南已经成为我国纺织企业海外经营的重要目的地,越南凭借什么优势吸引我国纺织企业纷纷前往投资值得我们研究。同时,我国纺织企业赴越南投资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如何利用越南纺织业的比较优势而又规避遇到的风险对纺织企业在越南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利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相关文献检索,首先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和中国对越南投资现状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方向和结论进行概括总结,然后从宏观背景、行业背景和对越南投资的特殊国别背景三个角度分析我国纺织企业对外投资、对越南投资的背景,宏观背景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以及我国“走出去”政策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号召,行业背景包括贸易因素和成本因素导致的我国纺织品出口受阻,对越南投资的特殊背景主要是指中越两国的“两廊一圈”合作战略。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中国纺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历程,并依靠数据与图表分析总结纺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在对越南投资方面,从越南纺织业出口规模、行业工资水平、纺织业竞争力三个方面对越南纺织行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竞争力研究主要通过对国际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这三个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从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成本优势和长期的贸易关系四个方面分析中国纺织企业赴越南投资的动因。用因子分析法从政治与法律风险和经济风险两方面分析越南投资的大环境,用实证的方法衡量了越南政治与法律风险和经济风险的相对水平,结果显示越南的政治与法律风险和经济风险在东盟十国中均处于中等位置,需引起中资企业的关注。以国内赴越南投资的先行企业——天虹纺织集团为例,在对企业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说明企业对越南投资的动因及投资过程,分析企业对越南投资可能遇到的风险,介绍天虹纺织集团在面临越南投资风险时采取的应对措施。最后,总结研究结论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帮助中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应对风险的措施。
孙博[5](2018)在《中国对外贸易格局视角下中日商品贸易结构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地处亚太关键地带,随着不断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自2013年开始,我国就超越了美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外贸大国。现阶段,我国和日本已经形成良好的贸易关系、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日本则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历经世界金融危机、日本购买钓鱼岛、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政治经济多方面的影响,近年来中日贸易环境跌宕起伏,双边关系从之前的“政冷经热”逐渐演变成当下的“政冷经凉”。本文以经济地理学理论作为根源,运用区域经济以及国际贸易相关知识,着重从全球贸易空间格局的视角,研判中国的外贸发展环境,解构中国全球贸易空间格局,进而分析中日商品贸易特征,结合中日商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在当前发展态势下符合中国当前国情的贸易优化策略。在行文结构上,全文一共分为六章:在绪论部分,首先开篇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在对国内外众多学者关于贸易结构、产业分工、产业政策等诸多研究的梳理之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选用的相关理论,同时也指出了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在第二章中,中国对外贸易格局是本文的研究视角,先从宏观上阐述了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当前形势与特征,在第二节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与发展环境,在第三节从洲际、区域、国别三个层面分析中国全球贸易的空间格局。第三章着重分析中日商品贸易的特征。首先,对日本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演变、主要贸易伙伴、日本对外贸易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变化做了梳理,并在第二节探讨中日商品贸易在一定时间段内的演进过程,找出阶段性的特点,总结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作为本文的核心部分,以中日商品贸易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中日贸易发展现状,采用《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HS)22类商品作为分类依据,先从国家层面对中日商品贸易结构进行分析,进而基于中国省区层面,又从不同时段、不同规模、不同种类三个角度对中日商品贸易的地域结构进行了分析。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包含方方面面,本文的第五章从政治、经济、贸易政策、贸易摩擦、产业政策与结构、外商直接投资几个主要角度对纷繁复杂的影响因素做了整理归纳,力图较全面的看透中日贸易发展背后的诸多障碍。最后,依照前文多方面的阐述、梳理、分析得出的结论,本文在第六章提出了加强政治沟通、合理规避贸易摩擦、优化产业结构,坚持技术创新,合理利用投资,改善贸易结构以及优化出口结构等七个方面的策略,并描述了未来中日经贸关系的趋势。
蒋小荣[6](2018)在《全球贸易网络研究及对中国地缘战略的启示》文中认为贸易自由化与网络化是战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带来的技术扩散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网络化发展。同时,世界经济旧的两极体系逐渐向多极化格局演进,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实现群体性崛起,不断地冲击与重塑全球贸易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与民粹主义思想抬头,致使全球化面临逆潮,全球经贸治理出现困境。加上地理、文化和制度组成的地缘因素为全球贸易格局增加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其快速崛起更是离不开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各种机遇。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国际贸易的全球治理与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彰显了应有的大国担当。这些都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建设和中国地缘战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启示意义。为了探索贸易与地缘的复杂关系,本文融合了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尝试构建了基于经济、地缘和制度共同作用下的全球贸易网络理论框架,探讨了全球贸易网络格局及其演化特征,并以中国为重点,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深入研究其贸易产品结构和地域结构的变迁过程。全文共七章,第一、二章为绪论与相关理论及框架,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实证部分包括第三至五章,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采用1985-2015年全球各国双边贸易数据,构建社会网络模型,描绘全球贸易网络的空间分布、贸易社团和市场多元化及其演化过程;并细分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四种不同的产业类型,通过分析其空间异质程度来揭示全球贸易产业分工的变迁;第二,以中国为研究重点,分早期、中期和后金融危机时期三个时期,深入研究中国贸易产品地域结构的格局演变,并通过对比分析各类产品和主要经济体的RCA指数,分析中国贸易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基于“一带一路”背景,提出相关启示与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地理空间为主的地缘因素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尤其体现在贸易集团与区域贸易一体化中。某种意义上,各国之间的贸易行为是经济、地缘和制度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中,经济因素是内在动力,地缘因素是基础,而制度政策则起到保障作用。地缘经济的竞争与合作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网络联系的主流形式。(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推进,全球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网络由单一到复杂,由“一超多强”向“多极化”演变发展。尤其在2000年后,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在实现群体性崛起,其强大的供需能力与市场多元化布局加速了全球贸易格局的演化与重构。其中,中国在金融危机过后的表现尤为瞩目,带领“亚非拉社团”成为“三足鼎立”格局中发展最为迅速的贸易集团。总体上,全球贸易网络的“多极化”并未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核心—边缘”结构,但贸易重心与覆盖范围发生了较大调整与扩大。(3)整体上看,四类产品的贸易网络度累积概率分布均呈现明显的幂律分布,但各自的网络特征与演化过程又有所差异,显示出一个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工业化初期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产业转移路线为依次为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这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的变迁。(4)30多年来,中国的贸易产品发生了较大调整,贸易市场也向外迅速扩展。中国已成为初级产品的最重要买方之一,能源安全多元化格局初步显现;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其出口RCA指数显示出较强的国际比较优势;虽然中国在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网络中的地位有了大幅上升,但国际竞争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四类产品贸易中,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均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有利于国际产能合作的顺利推进。(5)随着中国在四类产品贸易网络中的核心作用日益凸显,全球贸易格局呈现“双环流”模式,中国在该模式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枢纽角色。两个“环流”呈现出一种平行态势,体现出新旧体系之间战略对接、优势互补的平行关系。中国对外贸易重心轨迹的“西进”和“南下”转向,体现出贸易先行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基础作用;中、美、德等大国在中亚、中东和非洲等地区的贸易市场的及激烈博弈预示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巨大挑战性。中国应致力于巩固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关系,打造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姚磊[7](2017)在《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崛起,中国对制度性话语权的需求日益提升,"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而且是促进各国贸易投资自由化、强化经济治理的"中国版方案",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大经贸往来是基础,对外输出影响力是根本目标。从更深层次看,在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深化货物贸易、投资和服务贸易等领域合作的同时,"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开放包容理念,可以团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抗衡,不仅有助于消除中国威胁论,而且能够维护我国在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和地缘经济利益,致力于打造以中国为轴心的政治经济联盟,从地区大国迈向世界大国。在此背景下,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海合会成为"一带一路"战略谋篇布局的关键一步,一旦成功缔结自贸协定,不仅能为双方带来贸易增长空间,创造经济利益,而且将成为贯彻"一带一路"倡议进程中的里程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的研究主题为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旨在从经济学视角探究中海自贸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其一,分析建立中海自贸区的经济基础,挖掘双方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其二,估算中海自贸区贸易潜力,模拟分析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并对动态效应和非传统收益进行深入探讨;其三,全面阐述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推进中海自贸区建设的策略建议。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介绍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说明研究方法、创新点及其不足。第二章为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的理论基础,介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和分类,对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系统概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状况,并对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研究方法进行综述。第三章为中海自贸区谈判历程及其动因分析,论述加快推进中海自贸区的背景与设想,系统分析谈判历程及暂停原因,并对重启谈判的动因进行全面阐述。第四章探讨了建立中海自贸区的经济基础。第一,分析中国、海合会国际贸易现状及其趋势,指出中国、海合会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再分析双方的对外贸易开放度;第二,在总体介绍中国、海合会贸易规模基础上,再运用贸易强度指数予以说明;第三,分析中国、海合会的贸易结构,再运用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和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双方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第四,阐述中海双方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情况,分析中国对海合会的投资流量和投资存量、实际利用海合会投资以及对海合会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等。第五章分析中海双边贸易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变动情况。第一,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双方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和产品;第二,运用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双方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产品;第三,运用G-L指数计算中国和海合会产业内贸易水平,归纳出双方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偏少的结论。第六章全面分析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第一,运用引力模型估计中海自贸区贸易潜力;第二,使用SMART模型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探讨关税削减带来的贸易效应,并测算其经济福利变化;第三,阐述中海自贸区的动态效应,包括投资效应、经济增长效应、竞争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等;第四,分析中海自贸区的非传统收益。第七章系统分析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的影响因素,在政治方面总结出教派之争、大国博弈因素、恐怖主义猖獗和地缘政治斗争等四类因素;在经济方面提炼出两国石化产业的合作较为关键、中国实质性经济收益存在不确定性和海合会经济结构及制度的局限性等三方面因素;同时,对文化方面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第八章是推进中海自贸区建设的策略建议。第一,阐明新一代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对中海自贸区建设提出的高要求;第二,对中海自贸区建设提出具体策略,保障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达到预期效果。第九章对全文研究结论进行归纳,说明需要继续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中海合作具备良好经济基础中海双方建立自贸区的经济基础较好,优势产业较为鲜明,互补性较强。从贸易整体情况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贸易总额占到全球比重的十分之一以上。海合会能源出口型经济特征较为显着,大量出口石油及石化产品产生了巨额贸易顺差。从对外贸易开放度看,双方都有良好的上升势头,保持较高增长率。从贸易规模看,中海双边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具有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逆差较为严重。运用贸易强度指数分析,一方面显示出中国出口对于海合会市场略微偏弱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显示出海合会出口对于中国市场的依赖性正在逐步增强。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从海合会进口的主要是初级产品,占到8成以上,中国对海合会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占到出口的9成以上,双边贸易结构非常稳定。在出口相似度指数方面,中海双方在欧盟的指数值较低,基本不存在出口产品的相似性情况。在贸易互补性指数方面,以中国为出口的中海贸易互补性指数具有增长趋势,以海合会为出口的海中贸易互补性指数表现较为稳定,双方贸易互补性具有较为明显的增强趋势。在贸易结合度指数方面,显示中国出口同海合会市场之间联系较强,海合会出口同中国市场之间关系略弱,但在持续增强。从双边投资角度看,中国对海合会投资数额有所增长,但占全球的比重略有萎缩。从中国实际利用海合会投资的角度来看,规模很小。若能克服当前诸多阻碍因素,发展空间巨大。从中国对海合会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来看,规模持续扩张,成为经贸合作新亮点。二、中海双方各具优势产业和产品,产业间贸易为主体中海双边贸易各具优势,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体。其一,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别测算中海双方的比较优势。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指数较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指数稳步提升,资源密集型产品指数较低;海合会劳动密集型产品指数较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指数低位徘徊,资源密集型产品指数较高。在中国指数最大的十位产品中,主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组成,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比稳步提升;指数最小的十位产品中,以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说明了中国的比较优势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开始崭露头角。海合会指数最大的十位产品中,主要是油气、矿产资源及其衍生的工业品等;指数最小的十位产品中,体现在生活用品、稀土矿产、工业制成品等方面。说明了海合会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油气及石化产品等方面,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其二,运用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中海双方由专业化分工创造的竞争优势情况。中国资源密集型产品指数较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指数不断提升,劳动密集型产品指数颇高;海合会资源密集型产品指数较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指数进步有限,劳动密集型产品指数颇低。在中国指数最大的十位产品中,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次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占据一定比例,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占比则微弱增长;在指数最小的十位产品中,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同时出现少量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说明中国在巩固低附加值产品竞争优势的同时,开始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在海合会指数最大的十位产品中,基本由资源密集型产品组成,资本技术密集型方面仅表现在石化类产品上;在指数最小的十位产品中,均匀分布在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上。说明海合会除了油气和石化产品等具有竞争优势以外,其他产品基本都依靠进口。其三,在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方面,无论从工业制成品整体看,还是从双边贸易主要产品看,G-L指数都较低,表明中海双方在不同行业内具有各自优势,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产业间贸易占据主体地位。三、中海自贸区贸易潜力尚可,动态效应和非传统收益更受关注中海自贸区的建立将释放一定的双边贸易潜力,而动态效应和非传统收益则更受关注。其一,引力模型证实,中海双边贸易存在"贸易不足"现象,贸易潜力有待挖掘。通过SMART模型推演,一方面可以看到随着中海自贸区关税削减幅度的深化,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贸易创造效应,且贸易转移效应也将扩大,贸易总效应呈上升趋势。中国扩大进口规模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石化产品和塑料、橡胶制品领域;而海合会扩大进口规模的行业则主要集中在纺织产品、贱金属制品和机械器具等领域;另一方面,随着关税削减,关税收入明显下降,经济福利增加,但是经济福利增长较之关税收入损失来说都要小,经济总效应是负值。因此,中海自贸区的利益诉求更多体现在动态效应和非传统收益。其二,中海自贸区动态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投资效应,分成两大类:区内成员国之间的资本流动;区外非成员国对区内成员国的资本流动;第二,竞争效应,通过引进外部竞争对手,以开放倒逼改革,促使企业全面提升运营效率;第三,规模经济效应,一方面区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将扩大市场份额,有效降低边际成本;另一方面,扩大的市场容量为挖掘市场潜力提供了机会。第四,经济增长效应,一方面将为区内企业利用国际知识存量创造条件,有利于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另一方面区内的分工体系得以深化,会吸引区内外的资源流向人力资源部门,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其三,非传统收益成为建立中海自贸区核心利益之一。具体表现在:区内成员国拉近彼此之间政治关系,巩固信任基础;保持对外开放政策连贯性,担当自由贸易主义倡导者与拥护者;向世界发出自由贸易强烈信号,克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推动全球贸易发展;中海可以通过互惠共赢巩固经贸合作关系,提高抗风险能力,为"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示范效应;增强双方在国际谈判中的筹码;号召自由贸易支持者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立场上形成协调一致机制;构建一个经济更加繁荣、政治更加互信、安全更加稳定的周边环境。四、中海自贸区将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为保证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的充分实现,需要对影响因素有全面的认识。在政治方面,包括: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教派争斗复杂交织在所有阿拉伯国家内部,随时可能爆发冲突;欧盟、美国及印度等国都相当重视和海合会深化经贸互动,大国博弈争先恐后;恐怖主义猖獗带来的危害极大;中东地区的宗教、种族和利益集团之间关系复杂,地缘政治斗争尤为激烈。在经济方面,包括:其一,石化产业牵涉一国经济安全,能否最终完成产业链衔接,实现高效发展,将成为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二,中国实质性经济收益存在不确定性,例如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潜力有限,油气进口价格很可能无法实现下降,中国企业恐难涉足油气产业的上游勘探资源,在劳务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等。其三,海合会经济制度的局限性较大,一方面经济结构的单一性存在先天不足;另一方面经济制度建设较为落后,规范化程度较低,投资环境堪忧。在文化方面,一方面文化融合是全球经济融合的基础,必须把握好一个适度原则。海合会需在弘扬伊斯兰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否则激进会引发动荡,拖沓则会错失良机。另一方面,为避免对价值观产生过度影响,海合会在经贸领域采用"文化例外"原则积极保护伊斯兰文化。对于文化产品的特殊诉求,中海自贸区要针对"伊斯兰文化例外"设计更加灵活的条款。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综合运用实证与规范分析方法。在对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各类指数分析方法和大量经济数据研究双方的贸易结构及其竞争性、互补性情况,再通过实证分析方法从事前估计和事后估计两个角度,客观预测中海自贸区贸易潜力和贸易效应。同时,对中海双边经贸合作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价值判断,为中海自贸区建设取得预期效果提供可靠的策略依据。二、注重切换微观与宏观分析视角。在微观方面,分析中海双方各自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探讨其产业内贸易水平情况;在宏观方面,对当前双方的贸易格局、贸易关系等进行充分阐述,全方位理解中海自贸区的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三、强调结合历史与现实分析规律。本文从历史方法中探寻分析中海自贸区建设的逻辑规律,查阅大量官方数据制成图表以解释中海双边经贸合作的现实基础。统计和计量工具的使用,有助于深入理解中海双边经贸合作的历史,充分认识其现实情况,展望发展前景。强调遵循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目的在于力求研究的客观准确性,增强说服力,有力支撑论点,使得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四、全面比较纵向和横向分析路径。为在本文充分发挥比较研究思想,突出理论联系实际重要性,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展开系统梳理和总结基础之上,全面阐述中海自贸区建设条件。同时,为增强说服力,不仅从纵向角度展开动态分析,而且从横向角度进行静态分析,更加透彻地分析了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有利于提出更具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研究核心内容是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在静态层面重点阐述其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预测其未来贸易潜力;在动态层面主要探讨其投资效应、增长效应、竞争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非传统收益视角下分析中海自贸区建设的贸易效应,拓展了研究的内容。二、实证方法的创新本文研究基于事前估计和事后估计的方法,不仅运用引力模型评估中海自贸区贸易潜力,而且运用世界银行SMART模型对中海自贸区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和福利效应等展开计算,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情况,全面深入地对其贸易效应进行系统预测,使得整个研究更具科学性。三、结论观点上的创新本文研究运用各类指数分析证明了中国与海合会之间存在良好的经济结构互补性,但是成立中海自贸区以后,无论从短期、中期还是长期来看,经济福利增长的幅度都不及关税收入损失的幅度,经济总效应是负值。对双方来说,中海自贸区的利益诉求将更多地体现在动态效应和非传统收益方面。
吴婷[8](2016)在《合作与摩擦:冷战后的中加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冷战结束后中国与加拿大的互动为主要线索,考察20余年来中加合作与摩擦的原因。文章认为90年代以后,中加合作在速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政治关系一再升级,经贸金融合作的深化,教育文化关系不断拓展。这主要归因于国际-国内结构的互动,其中,国家内部行为体的经济利益偏好是促进双边合作的关键要素。行为体的经济利益诉求以及国家的经济增长需求推动两国政府将经济利益至上作为双方对外交往的基本原则,经济成为政治关系发展的助推器,两国关系呈现经济化的特点。但是,中加关系在深度上的发展并不尽人意,双方的合作程度有限,众多协定不具有实质性意义,双边贸易投资规模较小,相互依赖程度较低,且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摩擦不断,固有矛盾加剧(贸易摩擦、人权争端),新的摩擦不断涌现(信息安全、能源投资、文化教育政治化)。国家结构和社会认知的差异是导致两国关系不温不火的主要因素。前者是由国家异质而带来的客观结果,后者则是实力变化而引发的主观反应,加拿大国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负面化是近期中加关系波动的主要因素。内部的不协调导致了加拿大对华政策长期包含多种声音,而民意出现了不利于中加关系健康发展的转变,政府为了选举利益,往往会做出迎合民意的政策。目前,国际国内促进和阻碍中加关系的因素同时存在,加上结构和认知性矛盾难以在短期内消解,双边关系发展的前景并不乐观,中加关系将仍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深化利益链接,发挥优势互补、正确理解矛盾领域,强化机制建设、扩大信任半径,积累社会资本是巩固和深化中加关系的路径选择。
蔡进杰[9](2016)在《中国与印度间的贸易摩擦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对双方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非常大,尽管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已经有长足的发展,但两国的贸易摩擦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印度方面采取一系列的贸易救济措施,配合关税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造成了许多实质性的损害,尤其是以反倾销为主的贸易救济措施,中国成为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最大的受害国。中国与印度的贸易摩擦不同与其他国家,涉及政治、经济多方面的因素。为了全面深刻地了解两国产生贸易摩擦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结合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印度当前贸易保护的特点,发现印度当前的贸易保护政策不仅涉及复杂的贸易救济措施,并且仍然用高企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保护国内的优势产业和幼稚产业。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历史、现状和贸易摩擦情况的研究,从政治、经济和制度视角探索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最后按政府和企业两层主体并围绕如何避免贸易摩擦,如何在贸易摩擦已然发生的情况下有效应对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减少因贸易摩擦而发生的损失三个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对两国间贸易摩擦的研究能更好地为解决当前中印两国的贸易摩擦问题并为扩大两国双边贸易提供一定帮助,实现两国通过经贸合作获得双赢的目标。
蔡雨宸[10](2015)在《欧美制裁俄罗斯对中俄贸易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俄作为两大新兴的经济体,其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它们也都在对方各自的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俄两国友好的政治关系、较好的地缘优势以及资源禀赋的互补性是中俄两国合作的基础。随着中俄两国往来越来越频繁、关系越来越密切,中俄两国的贸易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2014年乌克兰危机的爆发给中俄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通过分析预测乌克兰危机下欧美对俄的制裁对中俄贸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让中俄贸易关系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使中俄有一个长期稳定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本文通过收集近几年中俄经贸方面的着作和两国政府提出的文件、报告以及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中俄合作的基础;运用了统计分析法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概况、俄罗斯对外贸易概况和中俄双边贸易概况。中俄合作的基础和中俄贸易概况的介绍有助于读者对近些年来中俄贸易的发展进行了解。文章是在欧美制裁俄罗斯的背景之下,通过能源合作、高铁项目、农业产业等项目来分析欧美制裁俄罗斯给中俄贸易合作带来的机遇;通过分析欧美制裁俄罗斯带来的卢布的下跌和对外支付能力的下降给中俄贸易在短时间内造成的影响。面对制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可以通过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加强中俄两国的双边交流、与俄罗斯央行建立人民币-卢布互换协议和推进和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和结算体制等措施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来促进中俄贸易更好的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时效性较强,选题新颖,在乌克兰危机下欧美对俄罗斯进行多轮制裁的背景下,来研究对中俄贸易发展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而且采用最新的数据,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从能源合作、高铁项目、农业产业等来分析可能遇到的机遇;以及卢布下跌、俄罗斯的支付能力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对策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俄罗斯作为较大的新兴经济体,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影响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俄罗斯巨大的市场潜力日益凸显,加上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对象。中俄之间的地缘优势、友好的政治关系和出口产品的互补性不断推进中俄双边贸易的发展。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推动着俄罗斯向东寻找合作伙伴,这给中俄贸易带来了机会,中国应抓住机会加强两国经贸合作。
二、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强烈反对土耳其对我42类纺织品实施保障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强烈反对土耳其对我42类纺织品实施保障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贸易摩擦与对外直接投资 |
1.3.2 双边政治关系与对外直接投资 |
1.3.3 中美经贸关系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
1.3.4 文献评述 |
1.4 论文结构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1.7 研究不足 |
第2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 |
2.1 早期经济学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认识 |
2.2 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演变 |
2.2.1 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理论 |
2.2.2 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理论 |
2.2.3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2.3 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缺陷 |
2.4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走向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国博弈下崛起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机理:一个整合性理论框架 |
3.1 理论视角:国际政治经济学 |
3.1.1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 |
3.1.2 对外投资政策的选择与国家实力的提升 |
3.1.3 国际体系结构与战略性贸易摩擦 |
3.1.4 层次分析法 |
3.2 体系层次:霸权国与崛起国的战略博弈及其国际政治风险的溢出 |
3.2.1 霸权国与国际体系的稳定 |
3.2.2 霸权衰落与国际体系的失序 |
3.2.3 国际机制与霸权之后的国际治理 |
3.2.4 霸权国与崛起国的战略博弈 |
3.2.5 双边政治关系与崛起国对外直接投资 |
3.3 国家层次:外资政策选择的双层博弈机制 |
3.3.1 外资政策博弈的两个层次:国际与国内 |
3.3.2 国内利益集团对政府外资政策选择的影响:从集团利益到国家利益的整合 |
3.3.3 第三国外资政策对霸权国及崛起国的政治倾向生成机制 |
3.4 企业层次:崛起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
4.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
4.1.1 起步探索阶段(1979~1991 年) |
4.1.2 规范调整阶段(1992~2004 年) |
4.1.3 快速发展阶段(2005~2013 年) |
4.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态势与特征表现 |
4.2.1 高质量发展阶段(2014~2016 年) |
4.2.2 理性回归阶段(2017~2018 年) |
4.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分析 |
4.3.1 动机分类 |
4.3.2 市场寻求型 |
4.3.3 避税地投资 |
4.3.4 政策激励型 |
4.3.5 制度寻求型 |
4.3.6 战略投资型 |
4.3.7 要素寻求型 |
4.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 |
4.4.1 政策优势 |
4.4.2 资本优势 |
4.4.3 技术优势 |
4.4.4 货币优势 |
4.4.5 国家优势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贸易摩擦及其性质 |
5.1 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历程 |
5.1.1 经济性摩擦阶段(1979~1989) |
5.1.2 政治性摩擦阶段(1990~2001) |
5.1.3 制度性摩擦阶段(2002~2007) |
5.1.4 战略性摩擦阶段(2008~至今) |
5.2 特朗普执政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 |
5.2.1 限流入之发起贸易调查 |
5.2.2 减逆差之发动贸易战 |
5.2.3 遏中国之强化技术封锁 |
5.3 中美贸易摩擦的性质:基于四份301 清单的比较分析 |
5.3.1 整体情况比较 |
5.3.2 产品结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模型化分析 |
6.1 基本设定与经济环境刻画 |
6.1.1 模型的一般假设 |
6.1.2 资本的分配 |
6.1.3 人力资本的设定 |
6.1.4 技术部门的知识生产 |
6.1.5 最终生产函数形式的设定 |
6.1.6 经营者个体经济行为的刻画 |
6.1.7 对金融合约的刻画 |
6.1.8 职业选择、市场壁垒与部门边界 |
6.2 模型扩展:开放经济条件下 |
6.2.1 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 |
6.2.2 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 |
6.3 模型的现实意义解析 |
6.3.1 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
6.3.2 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 |
6.4 模型对国际政治风险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解释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检验 |
7.1 研究假设:理论与现实 |
7.2 变量选择与基准回归方程 |
7.2.1 被解释变量的确定 |
7.2.2 核心解释变量的确定 |
7.2.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说明 |
7.2.4 基准回归方程的建立 |
7.2.5 样本国家(地区)说明 |
7.2.6 控制变量的选择 |
7.3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检验 |
7.3.1 计量方法的选择 |
7.3.2 简化模型估计结果 |
7.3.3 加入控制变量后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
7.3.4 控制时间效应后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
7.3.5 考虑解释变量滞后项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
7.4 稳健性检验 |
7.4.1 关于内生性问题 |
7.4.2 关于样本选择偏差问题 |
7.5 异质性检验 |
7.5.1 时间异质性 |
7.5.2 国家异质性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总体述评 |
1.3 研究内容、目标、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自由贸易区的内涵 |
2.1.2 自由贸易园区的概念 |
2.1.3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定义 |
2.2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理论依据 |
2.2.1 新自由主义理论 |
2.2.2 产化集群和增长极理论 |
2.2.3 制度创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自由贸易园区的发展现状分析 |
3.1 全球自由贸易园区发展总体概括 |
3.2 主要发达国家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现状 |
3.2.1 北美 |
3.2.2 欧盟 |
3.2.3 日本 |
3.2.4 韩国 |
3.2.5 新加坡 |
3.2.6 德国 |
3.3 主要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现状 |
3.3.1 巴西 |
3.3.2 俄罗斯 |
3.3.3 印度 |
3.3.4 南非 |
3.4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 |
3.4.1 中国沿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
3.4.2 中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效应综合评价 |
4.1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概况 |
4.2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驱动力 |
4.2.1 四川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
4.2.2 西部地区深化开放的需求 |
4.2.3 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需求 |
4.3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效应的制度动力 |
4.3.1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登记审批制度 |
4.3.2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管理制度 |
4.3.3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运输制度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效应分析 |
5.1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效应理论研究 |
5.1.1 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
5.1.2 投资效应 |
5.1.3 竞争效应 |
5.2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效应实证研究 |
5.2.1 经济外向效应 |
5.2.2 经济增长效应 |
5.3 小结 |
6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后期建设 |
6.1.1 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
6.1.2 健全内陆口岸功能 |
6.1.3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交流 |
6.2 明确功能定位和确定发展模式 |
6.2.1 明确功能定位 |
6.2.2 确定发展模式 |
6.3 完善园区建设的保障机制 |
6.3.1 建立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
6.3.2 建设与完善法律和税收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纺织企业对越南投资动因和风险研究 ——以天虹纺织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图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可能的创新 |
1.3.2 存在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文献综述 |
2.1.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方面 |
2.1.2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与防范方面 |
2.1.3 中国对越南的投资方面 |
2.2 文献评述 |
3 中国纺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概况 |
3.1 中国纺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背景 |
3.1.1 宏观背景 |
3.1.2 行业背景 |
3.1.3 对越南直接投资特殊背景:两廊一圈政策 |
3.2 中国纺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历程 |
3.3 中国纺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
3.3.1 投资步伐加快,投资金额连年上升 |
3.3.2 投资输出地多为东部沿海地区,投资目的地多元化 |
3.3.3 对外投资形式多样化 |
4 中国纺织企业对越南投资动因和风险分析 |
4.1 越南纺织业发展现状及其竞争力研究 |
4.1.1 越南纺织业发展现状 |
4.1.2 越南纺织业竞争力研究 |
4.2 中国纺织企业对越南投资动因分析 |
4.2.1 越南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区位优势 |
4.2.2 越南具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政策 |
4.2.3 越南纺织业较低的综合成本 |
4.2.4 越南与中国长期的贸易往来 |
4.3 对越南投资面临的风险 |
4.3.1 政治与法律风险 |
4.3.2 经济风险 |
5 天虹纺织集团对越南投资案例分析 |
5.1 企业简介 |
5.2 对越南的投资动因及过程 |
5.3 对越南投资遇到的风险 |
5.3.1 政治与法律风险 |
5.3.2 经济风险 |
5.4 风险应对措施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政府层面 |
6.2.2 企业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对外贸易格局视角下中日商品贸易结构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四节 相关理论 |
一、基本概念 |
二、相关理论 |
第二章 中国对外贸易空间格局 |
第一节 全球贸易格局总体态势与特征 |
一、全球贸易格局发展现状 |
二、全球贸易格局当前特征 |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洲际格局 |
一、中国洲际进出口格局 |
二、中国洲际出口格局 |
三、中国洲际进口格局 |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相关区域组织格局 |
一、同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和东盟贸易的进出口格局 |
二、同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和东盟贸易的出口格局 |
三、同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和东盟贸易的进口格局 |
第三章 中日商品贸易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日本对外商品贸易发展状况 |
一、日本对外贸易发展环境 |
二、日本对外商品贸易发展现状 |
三、日本对外商品贸易空间格局 |
第二节 中国对外商品贸易发展情况分析 |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 |
二、中国对外商品贸易发展现状 |
第三节 中日商品贸易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
一、中日贸易的发展变迁 |
二、中日商品贸易的现状特征 |
三、中日商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日商品贸易结构分析 |
第一节 中日商品贸易的分类 |
一、中日商品贸易分类方法 |
二、中日商品贸易基本数据的获取 |
第二节 中日商品贸易结构与演变 |
一、中日商品贸易结构现状分析 |
二、中日商品贸易结构动态演变 |
第三节 中日商品贸易地域结构分析 |
一、基于规模的中日商品贸易省区差异分析 |
二、基于时段的中日商品贸易省区差异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日商品贸易结构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政治关系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两国政治关系对中日商品贸易的影响 |
二、两国经济发展对中日商品贸易的影响 |
第二节 贸易政策与贸易摩擦的影响 |
一、贸易政策对中日商品贸易的影响 |
二、贸易摩擦对中日商品贸易的影响 |
第三节 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的影响 |
一、产业政策对中日商品贸易的影响 |
二、产业结构对中日商品贸易的影响 |
第四节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 |
一、日本对华投资对中日贸易总量的影响 |
二、日本对华投资对中日贸易结构的影响 |
第六章 中日商品贸易结构的优化策略与发展趋势 |
第一节 中日经贸关系未来发展趋势 |
一、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 |
二、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中日商品贸易结构的优化策略 |
一、完善沟通机制,加强利益协调 |
二、合理运用WTO规则,规避贸易纠纷 |
三、改进劳动力资源结构,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 |
四、重视技术研发,完善研发体系 |
五、引导外资结构,加强技术溢出效应 |
六、改善贸易结构,促进市场多元化 |
结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特色与创新 |
三、遗留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全球贸易网络研究及对中国地缘战略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科学问题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科学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全球贸易网络研究 |
1.2.2 中国地缘战略研究 |
1.3 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全球贸易网络理论体系构建 |
2.1 理论基础 |
2.1.1 国际贸易理论 |
2.1.2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
2.1.3 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
2.1.4 社会网络理论 |
2.2 全球贸易网络的属性概念阐释 |
2.2.1 经济属性 |
2.2.2 地缘属性 |
2.2.3 制度属性 |
2.3 全球贸易网络动力机制的理论框架解释 |
2.3.1 框架构建 |
2.3.2 框架解释 |
第三章 全球贸易网络格局及其演化特征 |
3.1 全球贸易总体格局 |
3.2 全球贸易网络空间结构特征 |
3.3 全球贸易网络体系社团划分 |
3.3.1 发达国家主导阶段 |
3.3.2 亚洲地区崛起的萌芽阶段 |
3.3.3 亚洲社团分离阶段 |
3.3.4 “三足鼎立”阶段 |
3.4 基于结构熵的全球贸易市场多元化格局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球贸易产业分工格局及其演化 |
4.1 产品分类 |
4.1.1 初级产品 |
4.1.2 劳动密集型产品 |
4.1.3 资本密集型产品 |
4.1.4 技术密集型产品 |
4.2 全球初级产品贸易网络 |
4.2.1 全球初级产品贸易网络拓扑结构 |
4.2.2 全球初级产品贸易网络格局及其演化 |
4.3 全球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网络 |
4.3.1 全球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网络拓扑结构 |
4.3.2 全球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网络格局及其演化 |
4.4 全球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网络 |
4.4.1 全球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网络拓扑结构 |
4.4.2 全球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网络格局及其演化 |
4.5 全球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网络 |
4.5.1 全球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网络拓扑结构 |
4.5.2 全球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网络格局及其演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对外贸易产品的地域差异及其格局演变 |
5.1 初级产品 |
5.1.1 商品结构演变 |
5.1.2 地域结构演变 |
5.1.3 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与能源安全 |
5.2 劳动密集型产品 |
5.2.1 商品结构演变 |
5.2.2 地域结构演变 |
5.2.3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5.3 资本密集型产品 |
5.3.1 商品结构演变 |
5.3.2 地域结构演变 |
5.3.3 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5.4 技术密集型产品 |
5.4.1 商品结构演变 |
5.4.2 地域结构演变 |
5.4.3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贸易网络格局演变对中国地缘战略的启示 |
6.1 贸易产业分工对中国地缘战略的启示 |
6.1.1 中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演进路径 |
6.1.2 全球贸易“双环流”模式与中国的产业转型 |
6.2 贸易重心演变对中国地缘战略的启示 |
6.3 贸易市场博弈对中国地缘战略的启示 |
6.4 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与建议 |
6.4.1 启示 |
6.4.2 政策与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尝试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点及其不足 |
第二章 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自由贸易区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形式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类 |
三、自由贸易区成为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主要形式 |
第二节 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理论的贸易效应分析 |
一、关税同盟理论 |
二、自由贸易区理论 |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概述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研究的拓展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主要发展 |
第四节 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研究方法综述 |
一、事前研究方法综述 |
二、事后研究方法综述 |
三、对研究方法的综合点评 |
第三章 中海自贸区谈判历程及其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加快推进中海自贸区进程的战略设想 |
一、加快推进中海自贸区建设进程的背景 |
二、加快实施中海自贸区建设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中海自贸区谈判历程 |
一、中国海合会经贸合作起始阶段 |
二、中海自贸区谈判历程回顾 |
三、中海自贸区谈判暂停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中海自贸区重启谈判的动因分析 |
一、重启中海自贸区谈判是双方经济发展需要的直接体现 |
二、重启中海自贸区谈判是贯彻"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关键步骤 |
三、重启中海自贸区谈判是保障双方能源安全的理性选择 |
第四章 中海自贸区建立的经济基础 |
第一节 国际贸易在中海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一、中国海合会国际贸易现状及其趋势分析 |
二、中国海合会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 |
三、中国海合会对外贸易开放度分析 |
第二节 中国海合会贸易规模分析 |
一、中国海合会双边贸易规模分析 |
二、中国海合会贸易强度变化 |
第三节 中国海合会贸易结构分析 |
一、中国海合会贸易结构分析 |
二、中国海合会贸易结构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
第四节 中国海合会投资情况分析 |
第五章 中国海合会贸易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海合会贸易比较优势竞争力分析 |
一、比较优势的内涵 |
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概念和算法 |
三、中国海合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第二节 中国海合会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 |
一、新贸易理论与贸易专业化内涵 |
二、贸易专业化指数算法 |
三、中国海合会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 |
第三节 中国海合会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 |
一、产业内贸易的内涵 |
二、产业内贸易水平算法 |
三、中国海合会G-L指数分析 |
第六章 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研究 |
第一节 中海自贸区贸易潜力估算 |
一、引力模型介绍 |
二、计量模型设置 |
三、贸易潜力估计 |
第二节 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基于WITS—SMART的模拟分析 |
一、SMART模型介绍 |
二、SMART模型的估算方法 |
三、中国海合会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和关税的行业分布概况 |
四、中海自贸区的贸易增长潜力及福利效应估算 |
第三节 中海自贸区的动态效应 |
一、中海自贸区投资效应 |
二、中海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 |
三、中海自贸区的其他动态效应 |
第四节 建立中海自贸区创造的非传统收益 |
第七章 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一、政治方面的影响因素 |
(一) 教派之争 |
(二) 大国博弈因素 |
(三) 恐怖主义猖獗 |
(四) 地缘政治斗争 |
二、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 |
(一) 两国石化产业的合作较为关键 |
(二) 中国实质性经济收益存在不确定性 |
(三) 海合会经济结构及制度的局限性 |
三、文化方面的影响因素 |
(一) 文化融合是经济融合的基础 |
(二) 适用"文化例外"原则 |
第八章 推动中海自贸区建设的策略建议 |
一、对建设目标制定高标准 |
(一) 新一代贸易投资规则诞生背景 |
(二) 贸易投资新规则的特征 |
(三) 立足高标准建设中海自贸区 |
二、推动下一步建设的具体策略 |
(一) 注重自贸区协议互利共赢特性 |
(二) 深化双边能源贸易与合作 |
(三) 将沙特视为自贸区前进的突破口 |
(四) 与RCEP谈判形成联动 |
(五) 妥善处置地缘政治问题 |
(六) 巩固中海双边互信关系 |
(七) 拓展投资、金融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合作 |
结语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合作与摩擦:冷战后的中加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加关系的合作维度 |
第一节 演进历史的回顾(1994 年之前) |
一、关系的起步(1949 年以前) |
二、关系正常化(1949-1970 年) |
三、稳步的发展(1971-1988 年) |
四、中断与恢复(1989-1993 年) |
第二节 全面合作的时期(1994-2015 年) |
一、政治关系连续升级 |
二、经济合作进程加速 |
三、教育文化关系拓展 |
小结 |
第二章 全面合作的动能 |
第一节 体系层面:国际格局的转型 |
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
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迁 |
三、体系转型对中加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家层面:经济利益的偏好 |
一、加拿大的经济利益偏好 |
二、中国的经济利益诉求 |
第三节 社会层面:跨国关系的深化 |
一、人员往来的推动 |
二、华侨华人的参与 |
小结 |
第三章 中加关系的摩擦维度 |
第一节 政治安全领域的摩擦 |
一、人权争论 |
二、信息安全摩擦 |
第二节 经济领域的矛盾 |
一、贸易摩擦 |
二、能源合作矛盾 |
第三节 文化教育领域的矛盾 |
一、孔子学院在加拿大的发展 |
二、加拿大对孔子学院的态度 |
三、多伦多孔子学院关闭事件 |
小结 |
第四章 摩擦的动能 |
第一节 国家结构的非对称性 |
一、地缘结构 |
二、经济结构 |
三、政治结构 |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差异性 |
一、加拿大在中国的形象 |
二、加拿大社会的对华认知 |
三、社会认知对中加关系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未来关系走势及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促进与阻碍中加关系的新因素 |
一、有利因素 |
二、不利因素 |
第二节 中加关系的未来走势 |
一、政治关系 |
二、经济合作 |
三、文化交流 |
第三节 对中国巩固与深化中加关系的对策建议 |
一、深化利益链接,发挥优势互补 |
二、正确理解矛盾领域,强化机制建设 |
三、扩大信任半径,积累社会资本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在校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9)中国与印度间的贸易摩擦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内容结构安排 |
2 贸易保护主义的相关理论 |
2.1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贸易保护理论 |
2.2 自由竞争时期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 |
2.3 垄断竞争时期的超贸易保护主义 |
2.4 新贸易保护主义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印贸易历史、现状及贸易摩擦 |
3.1 中印贸易的历史 |
3.2 中印贸易的现状 |
3.3 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 |
3.4 贸易摩擦的表现 |
3.4.1 不对等的关税水平 |
3.4.2 印度实行的贸易救济措施 |
3.5 中方的应对 |
3.5.1 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的情况 |
3.5.2 联合应对成趋势 |
3.5.3 行业协会职能尚待发掘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印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危害 |
4.1 影响贸易摩擦的政治因素 |
4.1.1 曾经友好的局面 |
4.1.2 边界争端 |
4.1.3 西藏问题 |
4.1.4 地缘格局 |
4.1.5 逐渐向好的政治关系 |
4.2 影响贸易摩擦的制度因素 |
4.2.1 WTO无法限制的关税 |
4.2.2 印度贸易救济措施的便利性 |
4.2.3 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 |
4.2.4 贸易救济措施的强化 |
4.3 影响贸易摩擦的经济因素 |
4.3.1 相似的经济起点不同的路径 |
4.3.2 印度长期贸易逆差引发敌意 |
4.3.3 商品结构存在冲突 |
4.3.4 缓释经济下行压力 |
4.4 中印贸易摩擦带来的危害 |
4.4.1 对贸易规模的危害 |
4.4.2 对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应对的政策措施建议 |
5.1 政府层面的对策 |
5.1.1 提升两国政治互信 |
5.1.2 推动贸易谈判 |
5.1.3 建立贸易救济体系 |
5.1.4 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
5.1.5 完善对外经济政策 |
5.1.6 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 |
5.2 企业层面的对策 |
5.2.1 注重产品竞争力和差异化 |
5.2.2 培养利益共同点 |
5.2.3 提高应对贸易摩擦能力 |
5.2.4 扩大直接投资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欧美制裁俄罗斯对中俄贸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俄贸易合作的基础 |
2.1 中俄两国便利的地理位置为贸易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
2.1.1 中俄之间优越的地缘优势 |
2.1.2 地缘优势有利于中俄边境贸易的开展 |
2.2 中俄两国友好的政治关系为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
2.2.1 1994年的新型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
2.2.2 1996年面向21世纪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
2.2.3 欧美制裁后中俄两国友好关系进一步加深 |
2.3 贸易商品的互补性为中俄两国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
2.3.1 中俄出口商品的互补性日趋加强 |
2.3.2 中俄对外贸易领域不断拓宽 |
2.3.3 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加强了中俄两国的贸易往来 |
第3章 中俄贸易的概况 |
3.1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
3.1.1 中国对外贸易总量 |
3.1.2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 |
3.1.3 俄罗斯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3.2 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
3.2.1 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 |
3.2.2 俄罗斯对外贸易结构 |
3.2.3 中国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 |
3.3 中俄两国贸易概况 |
3.3.1 中俄双边贸易总量 |
3.3.2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 |
第4章 欧美制裁俄罗斯的原因以及影响 |
4.1 欧美制裁俄罗斯的演变过程 |
4.1.1 乌克兰亲西反对派在基辅发动街头抗议 |
4.1.2 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 |
4.1.3 乌克兰亲俄派在东南部发起冲突,两州公投独立 |
4.2 欧美制裁俄罗斯的原因 |
4.2.1 俄罗斯对乌克兰局势的干预引起了欧美的强烈不满 |
4.2.2 乌克兰对俄罗斯和欧美的战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
4.3 欧美制裁俄罗斯产生的影响 |
第5章 欧美制裁俄罗斯中俄贸易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5.1 欧美制裁俄罗斯中俄贸易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
5.1.1 欧美制裁俄罗斯之后,中俄能源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
5.1.2 欧美制裁俄罗斯之后,俄罗斯对中国某些产品的偏好增加 |
5.1.3 欧美制裁俄罗斯之后,给中俄两国的农业合作带来了新的机会 |
5.1.4 欧美制裁俄罗斯之后,推进了中俄两国的高铁合作 |
5.2 欧美制裁俄罗斯中俄贸易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
5.2.1 卢布的大幅贬值殃及中俄贸易 |
5.2.2 俄罗斯支付能力也是影响中俄贸易的重要因素 |
第6章 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中俄贸易的发展 |
6.1 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来适应俄罗斯市场的需求 |
6.2 加强双边交流,促进中俄贸易的发展 |
6.3 与俄罗斯央行建立人民币‐卢布互换协议 |
6.4 推进和完善人民币的跨境支付和结算体制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强烈反对土耳其对我42类纺织品实施保障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D]. 聂世坤. 辽宁大学, 2021
- [2]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3]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效应研究[D]. 郝婷婷.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5)
- [4]中国纺织企业对越南投资动因和风险研究 ——以天虹纺织集团为例[D]. 江铃.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中国对外贸易格局视角下中日商品贸易结构及优化策略研究[D]. 孙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6]全球贸易网络研究及对中国地缘战略的启示[D]. 蒋小荣. 兰州大学, 2018(11)
- [7]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研究[D]. 姚磊.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8)
- [8]合作与摩擦:冷战后的中加关系研究[D]. 吴婷. 暨南大学, 2016(08)
- [9]中国与印度间的贸易摩擦及对策研究[D]. 蔡进杰. 云南大学, 2016(02)
- [10]欧美制裁俄罗斯对中俄贸易的影响[D]. 蔡雨宸. 吉林财经大学, 2015(03)
标签:投资论文; 对外直接投资论文; 海合会论文;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